首页范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十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十篇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5:09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篇1

一、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是指经济发展效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投入与产出关系。效率是一切经济工作的中心,也是经济发展质量的中心,其高低可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优劣。单位投入获得的产出越多,表明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越高。一般来说,生产要素投入数量、配置效率及其组合方式决定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方式。如果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说明经济发展质量较低,经济发展方式为数量型;如果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则经济发展质量较高,经济发展方式为质量型。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既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集中反映,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国民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价经济发展有效性的指标主要有:

——劳动生产率。任何经济活动都有劳动消耗,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力投入产出水平的指标,根据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全社会平均从业人数对比来计算,反映社会平均每个劳动者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劳动者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多少。其计算公式为:劳动生产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劳动者平均人数。劳动生产率受科技水平、劳动者素质、产业结构、规模效益、政策体制等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综合性,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将劳动生产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把经济发展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投资产出率。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相应的场所以及与之相关的机器设备等,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活动的起点是从投资开始的。投资产出率是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投资产出率=当年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投资产出率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全面评价投资使用效率的综合指标,可用来说明投资规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投资产出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这一指标从固定资产投资效率角度出发反映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科技水平和优化投资结构。

——贷款产出率。经济活动要有资金(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投入,经济活动主体所需资金除部分自有资金外,一般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得,客观反映这部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所谓贷款产出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银行贷款余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贷款产出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银行贷款年平均余额。贷款产出率反映的是银行贷款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贷款产出率越高,贷款的使用效益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将贷款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

——耕地产出率。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我国是一个耕地相对贫乏的国家,农业发展又离不开耕地。因此,应将耕地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耕地产出率是农业总产值与耕地面积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耕地产出率=农业总产值/农业耕地面积。耕地产出率反映的是耕地利用效率,产出率越高,使用效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耕地产出率不仅受耕地质量的影响,还受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影响,将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既注重保护耕地数量,又注重提高耕地质量,并提高其集约利用程度,努力增加单位耕地产出,确保经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安全。

二、经济发展的充分性

经济发展的充分性是指经济发展潜能的利用程度。经济发展潜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现有各种社会与经济资源是否得到有效的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是否已充分发挥了作用;二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是否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是否使原有的生产能力得以提高,是否为经济系统在未来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各种必要的物质与技术条件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在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性从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利用角度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了充分性就意味着条件允许下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反映,保持适当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国民经济高质量运行的基础和集中体现。没有速度,潜能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根据经济发展潜能,评价经济发展充分性的指标主要有:

——经济增长率。经济发展质量问题的提出,并不意味着把它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对立起来,而是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任何经济发展都要求有一定的速度,速度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史上众多的实例表明,各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的持续差异是造成他们之间经济实力变化的根源,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速度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所谓经济增长率是指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与基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的百分数,其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报告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00%。稳定、合理、持续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显著标志,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能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当然,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可以过度“痴迷”国内生产总值,不顾经济效益一味追求高速度。

——就业弹性系数。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充分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一般来说,经济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它们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因为经济发展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因而会引起技术性失业。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高敏感度的弹性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就业弹性系数来表示。就业弹性系数是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即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当期从业人员增长率/同期GDp增长率。该指标从劳动就业变化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状况,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使失业率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从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对推动经济发展的潜能。

——生产能力利用率。生产能力是指在合理的组织和技术条件下,经济活动主体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一定期间所能生产一定种类和质量的产品或处理一定原材料的最大能量。生产能力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充分性,因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可以用生产能力利用率来衡量。所谓生产能力利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实际产量与生产能力的比值,它从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状况,其计算公式为:生产能力利用率=实际产量/生产能力×100%。该指标越接近百分之百,说明生产能力利用越充分,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差越小,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说明有部分生产能力被闲置,实际经济发展速度小于潜在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没有该项指标的统计,要正确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完善该指标的统计和考核办法。

三、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指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贸易结构等的协调程度,它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并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协调的经济关系不仅标志着经济发展状况处于良好状态,而且是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在各类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化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它通过工业化的加速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利于优化城乡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质量提高。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总是在国际、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环境下实现。因此,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以用产业结构比、城市化率和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

——产业结构比。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成长模式,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质量状态。产业结构是指一国经济赖以构成的各种产业及其比重和相互关系,各产业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通常用产业结构比来表示。所谓产业结构比是一定时期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产业结构比=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势必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增加无效投入,影响经济发展。因此,产业结构比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应提高各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保持各产业之间的协调与均衡

.

——城市化率。城市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大力推进城市化,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目标与基础。城市化水平通常用城市化率来衡量,所谓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与全部人口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全部人口。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以城市化水平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对外开放指数。对外开放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经济联系及竞争能力的强弱,对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具体表现。对外开放程度通常用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所谓对外开放指数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加权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对外开放指数=(进出口总值×0.4+对外资产负债总额×0.3+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总额×0.3)/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可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及其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吸引外资的能力和强度等,以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发展对外的协调性。

四、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指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指资源、环境承载经济长期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过程是经济要素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机整合的过程。忽视质量的经济发展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严重损害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在自然资源被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经济发展才是可持续的。付出巨大资源和环境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低质量的发展,会导致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耗损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单纯用其衡量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准确的。因此,评价经济发展质量不能忽视资源、环境代价。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可用资源供求系数、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来衡量。

——资源供求系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采用资源高消耗和生活资料高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造成资源普遍不足,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下降。资源对经济支持能力即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可以用资源供求系数来表示。资源供求系数是资源可供量与资源需求量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资源供求系数=资源可供量/资源需要量。当资源供求系数≥1时,资源供给足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当资源供求系数<1时,资源供给难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可供量与资源储量、新增资源可开发储量、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资源进口量等有关;资源需求量与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相联系。无论是资源供给还是需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质量。以资源供求系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促进资源供求平衡,提升资源对经济的支持能力。

——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还与资源消耗量有关,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下降,表明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由于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以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来反映资源消费状况。所谓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是指每生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要消耗多少能源,即能源消耗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总量(标准煤)/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反映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使用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强制淘汰高耗低效产品,以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供求矛盾。

——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会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这些都会破坏环境、增加大气和江河水质污染等,从而产生环境质量成本。环境质量成本可以用单位产值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自然资源损失来加以衡量,单位产值环境质量成本=(环境污染损失+生态破坏损失+自然资源损失)/国内生产总值。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成本变动状况,其计算公式为: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报告期环境质量成本/基期环境质量成本-1。它是反映经济发展持续性的重要指标,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上升,说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差;反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好。以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对被破坏的环境尽快进行恢复。

五、经济发展的创新性

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主要是指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在这里,技术创新已经不是单纯技术概念,而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经济学范畴,涵盖企业运行的全过程。技术创新既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19世纪下半叶开始,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成为当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使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从根本上来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手段,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可以用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专利授予权指数来衡量。

——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对科技进步的财力投入,是技术创新的物质保障。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即研究开发活动的全部实际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额/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依据一般规律,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在1%到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可能比较强。以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加大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使经济在不断创新中得到高质量的发展。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终要反映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高技术产业化是其重要形式。高技术产业化程度一般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来衡量,它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仅反映该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科技进步状况,而且还包含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等诸多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容,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使技术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

——专利授权指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外资,意在用市场换技术。然而,现实情况是,外资在中国大量投资建厂,但核心技术不在我们手里。专利控制在外商手里,我们使用外国专利要付大量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再快,并不表明经济发展的质量高。自主知识产权掌握程度通常用专利授权指数来表示,所谓专利授权指数是反映专利授权变化的动态相对数,其计算公式为:专利授权指数=报告期获授权专利数/基期获授权专利数。我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才是有后劲、可持续和高质量的。以专利授权指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

六、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国民经济运行的平稳状况,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过度的经济波动会破坏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加大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如经济过热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过冷则会造成高失业率。当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并不是意味着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保持一个不变的常数,而是在正常经济发展速度附近窄幅波动,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越好,经济安全性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高。稳定性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它可以用经济增长波动率和价格波动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波动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率总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上下波动,判断经济发展是否稳定、过程是否健康,必须给出其波动的合理区间范围。一般当经济发增长波动率小于±0.5,且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处于协调状态时,可以认为经济发展是平稳、过程是健康的;当经济增长波动率大于±0.5,或经济系统各主要比例关系处于失调状态时,表明经济发展不够平稳、过程不够健康。经济增长波动率可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差,除以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经济增长波动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年经济增长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以经济增长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将经济波动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价格指数波动率。价格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最终会通过价格波动得以反映。价格波动幅度越大,经济发展稳定性越差、质量越低。价格波动幅度通常用价格指数波动率来衡量,价格指数波动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幅度,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价格指数主要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因而价格指数波动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价格指数波动率=(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所以要用价格指数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是因为稳定物价不仅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而且也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标志。以此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七、经济发展的分享性

经济发展的分享性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果即经济发展对于减少贫困、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作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焦艳玲,1999),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很高,而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较低,贫富两极分化,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低质量和不可持续的。因此,居民能否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分享性可用居民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等指标来衡量,它要求经济发展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以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共享发展为目标的。

——居民收入增长率。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始终把保持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放在首要位置,以实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应把居民收入增长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居民收入增长率是报告期居民收入与基期居民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居民收入增长率=报告期居民收入/基期居民收入×100%。居民收入增长率可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这是因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及收入统计不同的现实情况,需要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分别反映,才能更具体、更实际地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及其变化。以居民收入增长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恩格尔系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状况。所谓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居民总支出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总额。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在收入水平较低时,食品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品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方面转移。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以恩格尔系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可使经济发展更多地关注居民生活质量。

——城乡居民收入比。收入分配问题涉及到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公平,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但如果差距过大,突破合理的度,就必然走向两极分化。居民收入差距除行业、地区差距外,最突出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可用城乡居民收入比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在城乡分配的均等化程度,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能否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受到平等的待遇。城乡居民收入比差距越小,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发展协调程度越好;反之,表明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越差,经济发展质量欠佳。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评价经济发展质量,能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

八、结束语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质量;考查;指标

中图分类号:f0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04-03

中共十八大报告对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依靠”的要求。其中,“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1],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的集中表现就是经济发展的质量不高。而单纯追求gdp或某些经济指标,漠视对发展质量的系统考查,则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要真正立足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就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从经济、生态、制度、社会和心理五个维度对经济发展的质量进行系统考查。

一、经济维度:发展健康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

梁亚民认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由四大方面的21项指标所组成。一是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情况的指标,包括投入增长率、产出增长率和生产率增长指数等3项指标;二是反映经济增长过程健康状况的指标,包括经济增长波动系数、通货膨胀程度、劳动就业弹性系数、三次产业构成比、产业协调度、环境质量成本变动率等6项指标;三是反映经济增长产出结果情况的指标,包括人均gdp、新产品产值率、居民消费增长率、城乡居民收入比、投资效果系数、能源消耗系数等6项指标;四是反映经济增长潜能增强情况的指标,包括研究与发展(r&d)投入比重、生产能力利用率、专利授权指数、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教育投入比重、劳动力技术装备程度等6项指标[2]。

李变花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八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水平指标,包括绿色gdp和采取以货币购买力平价测算的人均gnp;二是经济效益综合指标,包括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投资效果系数和单位能耗产出率;三是经济结构指标,包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和工业产品销售率;四是技术进步指标,包括r&d占gdp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科技直接产出指标;五是环境保护指标,包括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六是竞争能力指标,包括出口总值占gdp比重、外商投资额比重指标和信息能力指标;七是人民生活指标,包括人均gdp、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八是经济稳定性指标,主要是经济增长波动率[3]。

冷崇总认为,应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充分性、协调性、持续性、创新性、稳定性和分享性等七个方面出发,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经济发展有效性的指标主要有劳动生产率、投资产出率、贷款产出率和耕地产出率;评价经济发展充分性的指标主要有经济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和生产能力利用率;评价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指标主要有产业结构比、城市化率和对外开放指数;评价经济发展持续性的主要指数有资源供求系数、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和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评价经济发展创新性的主要指标有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专利授权指数;评价经济发展稳定性的主要指标有经济增长波动率和价格指数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分享性的主要指标有居民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4]。

王英娟、李荣平、陈松松等则认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由六大方面31项指标组成[5]。

上述研究虽然为人们考核和评价经济发展的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工具,但是由于专业性较强,其中的许多指标不便于各级决策者和非专业人士掌握,因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对经济主体的决策指导作用是有限的,同时对形成有效社会监督的促进作用也是有限的。

经济发展健康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核心,而

经济发展健康的标志就是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从经济维度考查经济发展质量,需要摸索一套基于公共信息的简洁的经济指标,并通过对这些经济指标的评价促进各级决策者和社会大众树立科学发展的系统观。在考查经济发展的质量时,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数量和速度,还要看经济发展是否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是否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是否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因此可以采用经济增长率、人均gdp、cpi指数、居民消费增长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产业结构比、城市化率、r&d投入比重、专利产出、投资效果系数等基于公共信息的常用经济指标。

二、生态维度:环境良好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不仅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居高不下,而且各种原因造成的浪费也相当严重。2009年,我国gdp比上年增长8.7%,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6.3%,其中,煤炭消费量增长9.2%,原油消费量增长7.1%,天然气消费量增长9.1%,电力消费量增长6.2%[6]。对资源的大量消费引致了一系列严峻问题,造成部分资源已高度依赖进口,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大力强化资源节约,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力争使资源环境代价最小化。为此,一定要把资源消耗纳入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之中。可持续发展是经济规模增长没有超越生物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但传统生产函数中都只考虑了资本、劳动力和技术问题,没有加入资源流和废弃物的概念[7],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还需要将因为要素投入而产出的污染也作为经济发展质量的衡量指标。对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考查,便构成了考查经济发展质量的生态维度。

沈露莹在《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阶段评估》(2010)中使用了单位gdp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单位建设用地产出率、二氧化硫排放量、cod排放量、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二氧化氮年日均值、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指标[8]。庄惠明、黄丽君、郑伟腾等在《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综合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2010)中使用了gdp能耗、gdp水耗、gdp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gdp工业废水排放量、gdp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和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9]。孟晓俊、黄弦和、林莎等在《杭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11)中使用了万元gdp能耗、万元gdp用水量、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碳排放强度、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绿化水平等指标[10]。

不难看出,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指标已经纳入专家学者考查经济发展质量的视野,虽然各自有所不同,但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是否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是否显著减少已经成为重点。从生态维度考查经济发展质量,可以采用万元gdp能耗、万元gdp用水量、碳排放强度、二氧化硫排放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pm2.5及空气质量指数等指标。

三、制度维度:公正合理

前苏联经济学家卡马耶夫于1977年首次在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一书中提醒世人不要过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数量。卡马耶夫还认为,在经济增长质量的关注中,人们常常忽视三个关键因素,其中之一是“国家治理的质量”[11]。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学家就已提出“把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转变为内涵的扩大再生产”。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工作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反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进入21世纪之后变得更加突出。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今也已有五年多的时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然任重道远。有相当多的学者把其主要原因归咎于体制问题(吴敬琏,2008)[12]。市场体系不健全、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资源要素价格扭曲、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行为还不规范、财税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体制症结(王一鸣,2008)[13]。

任何发展方式都是一种动力机制的塑造和利益分配体制的安排。好的体制机制,就会有好的发展方式;反过来,体制机制不顺,发展方式也很难合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

况影响利益分配格局,利益分配格局引导人们行为,人们的行为决定发展方式的取舍。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就不可能有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中共十八大报告在科学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展缓慢原因的基础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1]

然而,从制度维度考查经济发展质量,选择具体的考核和评价指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有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所占比重的增长率每增加1%,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绩效就下降7%,即国有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出口总额每增加1%,会导致转变绩效下降15.031%,即进出口总额的大量增加反而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产业的比重增长率每提高1%,会带动转变绩效提高15.339%,即产业结构的梯次转移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科研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提高1.355个百分点[14]。这说明,我们仍有可能寻找到一些能够反映体制机制合理程度的具体指标,并借以从制度维度来考查经济发展的质量,国有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外贸依存度、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支出结构等指标都可以采用。

四、社会维度:和谐稳定

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两者不可畸轻畸重。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没有社会发展目标的经济发展,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发展既不可能全面,也不可能协调,更不可能持续。社会发展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的部分内容。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文化、教育、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必然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

1996年,一份世界银行的报告曾经将经济上过分追求数量的“有增长无发展”归纳为几个特点:无根的增长,即文化多样性消失;无未来的增长,即环境基础被破坏;无情的增长,即发展导致人们感情的淡漠[15]。这种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会,忽视公共事业,引发各地的过度建设和重复建设,导致创新能力不足,最终严重地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从社会维度来考查经济发展质量,应该着眼于和谐稳定,突出表现为两点:一是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二是经济发展的公平性。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平稳状况,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保证,可以用经济增长波动率和价格波动率来衡量。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加,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实现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可以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长率来衡量。

经济发展的公平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代际之间的公平。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但是这些资源是稀缺性的,因而,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过程中,要坚持代际公平原则,使当代人在使用资源时,要考虑未来的经济发展,不能因为当代人的使用而损害后代经济发展的条件,要给后代留有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条件。二是有限资源的公平分配。使有限的资源在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未来人之间保持公平分配,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公平的条件。可以采用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基尼系数等指标。

五、心理维度:人民满意

经济发展必然是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以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通过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的自然演进过程。佩鲁指出经济增长只不过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手段,经济、政治、社会各种制度的演变和改进也是为给人的发展创造一种更好的社会环境,发展的目的在于人的各方面的、全面的发展,而且发展必须是系统的、协调的[16]。

要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就要求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提高人的生活水平。而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则要包括两个方面:从数量方面来看,通过经济发展要解决物品的短缺,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质

量方面而言,通过经济发展要提高人的生活的舒适程度与便利程度,为人们提供无公害、有益健康的绿色食品,提供清新的空气、清洁的生活环境。

经济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幸福最大化应当是经济发展的最高目标。经济发展能否增长人们的快乐与幸福,要看经济发展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取得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得以增加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就会得到较大提高,人们的快乐和幸福就会得以增长。要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快乐和幸福,就必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17]。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从心理维度考查经济发展质量,就要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最高标准,人民群众的口碑或选票应该就是最佳的指标。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

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梁亚民.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9(2).

[3]李变花.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的设置[j].统计与决策,2004,(1).

[4]冷崇总.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08,(4).

[5]王英娟,李荣平,陈松松.基于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企业,2011,(10).

[6]徐盈之,张全振.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7]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诸大建,胡圣,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8]沈露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阶段评估[j].上海经济研究,2010,(6).

[9]庄惠明,黄丽君,郑伟腾.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综合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8(2).

[10]孟晓俊,黄弦和,林莎.杭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1,(39).

[11]卡马耶夫.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12]吴敬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消除体制障碍[eb/ol].http://view.qq.com,2008-11-02.

[13]王一鸣.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j].宏观经济管理,2008,(1).

[14]马强文,任保平.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学家,2010,(11).

[15]赵杰.全球经济漠视质量,中国经济增长严重失衡[eb/ol].http://chinanews.com,2011-09-27.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篇3

一、经济发展质量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界定

依据党的十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同时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可以表述为:经济发展质量是在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基础上,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产出效益、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诸多品质增长方面表现出的与经济数量增长的一致性、适配性,是一种高效集约、均衡协调、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强的经济质态。结合江苏实际,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从动力看,体现在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主引擎,经济发展量增质更优。面对物质资源、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紧约束,面对许多产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处在中低端环节的现实,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旧增长动力转换,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

从整体性看,体现在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更强。江苏经济在历经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目前也面临着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产业领域中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雾霾频发、绿水难寻等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等。必须在全面协调发展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从可持续性看,体现在走绿色发展之路,经济发展的代价更小。通过滥用资源来谋求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制造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加剧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应抱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创造出更大的效益,在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中提升发展质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从联动性看,体现在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层次更高。大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造对外开放新体制,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实现对外开放的提质增效,促进开放型经济大省向开放型经济强省转变,是江苏在深度融入全球化过程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应放大江苏开放型经济优势,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为发展拓展新空间,增添新动能。

从有效性看,体现在经济增长能够充分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百姓生活更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的具体体现。保障和改善民生既包括稳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也包括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等。只有把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才能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2.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

经济发展质量监测指标集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导向性原则,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以此引领新常态下江苏发展的新实践。二是综合性原则,力求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进行整体观察评价经济发展质量。三是科学性原则,切实把握好经济增长质量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四是动态性原则,经济发展质量是动态的、不断向前推进和提升的过程。五是可操作性原则,在评价指标选择上,既充分考虑指标的代表性,又兼顾统计资料的可获取性;在计算方法上,注重实用、可行,确保评价监测结果的合理性及可靠性。

按照经济发展质量内涵、特征和指标选取原则,在吸收借鉴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构建由综合经济效益(X1)、创新发展(X2)、协调发展(X3)、绿色发展(X4)、开放发展(X5)、共享发展(X6)等六个评价子系统组成的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每个子系统由若干要素指标构成,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等共35项。

3.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方法

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具体步骤如下:一是确定权重。二是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首先对每项指标分别计算各省份的最大值max(xi)和最小值min(xi);然后计算极差:R=max(xi)-min(xi);最后计算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Xi),其计算公式为:Xi=20×[xi-min(xi)]/R+80,其中xi为指标的实际值。对于逆向指标,采用取相反数的方法加以处理。三是运用线性加权方法合成综合指数。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D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指数,Xi为各分类系统指数,wi为大类权重,n为大类个数。D值越大,表示经济发展质量的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二、从比较中看江苏经济发展质量的优劣势

根据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具有比较意义的苏浙鲁粤四省份发展质量水平进行测算。结果显示,2015年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全国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93.5、92.8、86.6、93.2和82.5,其中苏浙粤三省水平基本接近,山东次之。相对而言,江苏在反映综合经济效益、区域创新能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资源产出效率等方面的多数指标都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反映绿色、共享发展等领域的部分指标上存在一定差距。

综合经济效益:江苏人均产出、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盈利能力、居民收入相对较高,但税收占比相对较低。评价结果显示,2015年江苏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效益指数为96.3,高于浙鲁粤和全国。具体指标观察:人均GDp及增速,2015年江苏人均GDp达87995元,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分别比浙江、山东、广东高出10352元、23847元和20492元,相当于全国的1.78倍;人均GDp增速为8.2%,分别比浙江、山东、广东高0.6个、0.8个和1.2个百分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2015年江苏达14.7万元/人,比山东、广东高出5.2万元和3万元,相当于全国的1.68倍。税收收入占GDp比重,2015年江苏为9.4%,比浙江、广东分别低0.3个、0.7个百分点,比山东高2.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015年江苏为9617亿元,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一位,浙江为3718亿元,山东为8617亿元,广东为7209亿元,该指标江苏比上年增长9.1%,分别比浙江、山东、广东高出4.1个、10.7个和0.9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年江苏为29539元,分别比山东、广东高出6836元和1680元,但比浙江低5998元。从比较中可以发现,江苏税收收入占GDp比重相对偏低,折射出江苏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附加值率有待提高。

创新发展:江苏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产业升级相对占有优势,但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还需优化。评价结果显示,2015年江苏创新发展指数为96.6,高于浙鲁和全国水平,但略逊于广东。从创新方面的指标看:2015年,江苏R&D经费占GDp比重为2.55%,全国为2.1%、浙江为2.33%、广东为2.5%。江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4.69件,浙江、山东、广东分别为2.33件、1.73件和3.09件。江苏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19.9%,高于浙鲁,但比广东低7.1个百分点。进一步观察,江苏创新成果运用存在一定差距,创新收益相对偏少。2014年,江苏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6.6%,比山东高6.4个百分点,但比浙江、广东低9个和1个百分点。企业结构方面,江苏面向全国和国际进行产业布局的大企业、大集团不多,缺少像华为、中兴这样享誉海内外的企业集团。产业结构方面,2015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8.6%,比山东高3.3个百分点,比浙江、广东分别低1.2个和2.2个百分点。需求结构方面,2014年江苏消费率为47.7%,比浙江、广东低0.5个和2.3个百分点,比山东高7个百分点;投资效果系数(GDp增量/资本形成总额)为17.9%,比浙江、山东高4.3个和5.5个百分点,比广东低0.7个百分点。江苏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虽然逐步增强,但仍亟待提高。

协调发展: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度相对较小,城乡均衡发展也具有一定优势,但文化发展还需加力。评价结果显示,2015年江苏协调发展指数为94.9,高于浙鲁粤和全国水平。从具体指标情况看:2014年江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为0.36,浙江为0.37,山东为0.54,广东为0.64,全国为0.47,江苏区域发展差异相对较小。2015年,各省地级市中人均GDp最高与最低相较,江苏苏州(13.67万元)是宿迁(4.39万元)的3.12倍,浙江宁波(13.66万元)是丽水(4.14万元)的3.3倍,山东东营(16.35万元)是菏泽(2.82万元)的5.79倍,广东深圳(15.8万元)是梅州(2.2万元)的7.17倍。苏北人均GDp于2011年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江苏城镇化率为66.5%,高于山东(57%)和浙江(65.8%),低于广东(68.7%)。2015年,江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2.3,低于全国(2.7)、山东(2.4)和广东(2.6),仅高于浙江(2.1)。2014年,江苏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9%,比广东低0.3个百分点,比山东高1.2个百分点。

绿色发展:江苏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生态省创建走在前列,但部分环境质量指标堪忧。评价结果显示,2015年江苏绿色发展指数为90.5,低于浙江和广东。2014年,江苏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率为5.92%,分别高于山东、广东、全国0.92个、2.36个和2.31个百分点,低于浙江0.19个百分点;单位GDp用水量降低率为6.8%,低于浙江的9.1%、山东的9.4%、广东的8.5%。2015年,江苏每平方公里土地GDp产出为6504万元,比浙江、山东、广东高出55.3%、62.7%和59.8%。由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结构等方面的原因,江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但近年来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单位GDp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走低。2014年,江苏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四省份第三位,排放强度最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居第二位,排放强度仅高于广东;氨氮排放总量居第三位,排放强度最低;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居第二位,排放强度亦居第二位。江苏生态创建成效明显,已建成国家生态市(县、区)35个,占全国总数的38%,一半左右的县市达到国家生态县标准。但衡量环境质量的部分指标仍然需要进一步改善。据各省环境状况公报,2015年江苏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低于浙粤,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低于浙鲁粤,全省13个省辖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

开放发展: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较强,“引进来”、“走出去”规模较大,但出口结构有待改善。评价结果显示,2015年江苏开放发展指数为90.1,高于浙鲁和全国,低于广东。2015年,江苏进出口总额达5456.1亿美元,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位,广东为10229.5亿美元,浙江、山东为3474.1亿美元和2417.4亿美元。江苏出口规模亦居全国第二位,2015年为3386.7亿美元,比浙江、山东分别高22.4%和135%,比广东低47.4%。进一步分析四省出口结构情况,可以发现江苏出口结构虽然不断优化,但与先进省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从贸易方式看,产业链长、增值率较高的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江苏为45.8%,低于浙江和山东,仅高于广东;从经济类型看,对本土经济贡献较大的私营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江苏为31.5%,低于浙江和广东,外资企业出口比重则高于浙鲁粤。“引进来”情况,2015年江苏实际利用外资达242.8亿美元,浙江、山东分别为163亿美元和170亿美元,广东为270.3亿美元。“走出去”情况,2015年江苏境外投资中方协议金额103亿美元,浙江为56.3亿美元,山东为57.8亿美元,广东达259.5亿美元。

共享发展:江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总体较高,扶贫成效显著,但经济增长“含金量”尚需提升。评价结果显示,2014年江苏共享发展指数为90.5,高于山东和全国,低于浙粤。2015年,江苏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比山东、全国低0.35个和1.05个百分点,比浙江、广东高0.07个和0.55个百分点。江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2.3%,高于山东、广东、全国4.2个、19.3个和12.3个百分点,比浙江低3.7个百分点。江苏建立了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药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六大体系,城乡居民医疗和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主要险种覆盖率达95%以上。江苏扶贫标准高于全国,脱贫步伐和成效快于全国,2015年全省4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全国2015年脱贫标准按现价为2855元,浙江扶贫标准根据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4600元,山东扶贫标准按现价计算为3372元,广东扶贫标准为4409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被一些专家称作“GDp含金量”,江苏这一指标的排位明显靠后,2015年为33.6%,而全国为44.5%,浙江为45.8%,山东为35.4%,广东为41.3%。

三、提升江苏经济发展质量的目标取向与路径选择

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新常态背景下,未来江苏要谋求更大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在提升“六大发展质量”上取得突破。

通过创新驱动提升经济发展整体质量。坚持创新发展,靠创新塑造增长新动力、打造发展新引擎,是提高江苏经济发展整体质量的必由之路。一是推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全方位创新,将创新贯穿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并成为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核心要素,努力率先在全国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二是优化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激情和创业活力,推动新经济蓬勃发展。三是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着力将创新资源引入企业,将研发机构建在企业,将科技服务覆盖到企业,将创新政策落实到企业,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四是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研发力量雄厚和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优势,聚焦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发力,推动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开发,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五是加快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使创新成果更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由于长期形成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一些重化工行业和一般制造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有效和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滞后。一方面,要通过深化改革,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化办法化解产能过剩,进一步推动市场化的兼并重组,让“僵尸企业”尽快出局,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而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同时,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落实和完善企业技改财税政策,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推进智能制造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培育大数据应用、工业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融合,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电子商务等互联网平台经济,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通过需求侧管理提升“三驾马车”质量。通过改革创新使新消费得到满足和释放,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使投资效率提高、有效投资增加,通过品质提高来增强出口竞争力,让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质量更好更优,不但有助于创造新供给、倒逼供给升级、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而且有助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针对当前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有所减弱的情况,通过优化投向、提高投效、增加投量来促转型、稳增长,充分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水利、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投资增长。进一步放开投资准入限制,更大范围推广应用ppp模式,激发民间资本活力。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积极发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农村消费和品质提升型消费,培育消费新热点。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搞活流通等入手,让消费者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以消费增长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增创对内对外开放新优势,推动“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努力保持开放型经济位次不后移,份额不减少,质量有提升。

通过绿色发展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富省、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要大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编制生态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推动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科学布局、均衡发展。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扩大主要污染物控制种类和范围,总量“限高”,强度“控额”,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排放。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推进能源、工业、农业、交通、建筑以及城乡生活等多个领域、多种介质、多项污染物的协同共治。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推动经济效率低、污染排放多、资源消耗大的制造业向低能低耗、集约高效转型,推动服务业绿色升级和农业绿色化发展。加强环境法治建设,加大对损害生态环境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全社会要自觉参与和践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绿色化转变。

通过“人的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化质量。“十三五”时期,要紧紧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抓住江苏是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份重要机遇,推动城镇化进入以提高质量和内涵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格局,努力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先导区、示范区。城镇空间布局上,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南京、徐州、苏锡常都市圈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沿江城市带、沿海和沿东陇海线城镇轴,充分发挥沿运河城镇的文化、生态、旅游功能,合作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构建上,把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通过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落户条件和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有能力、有意愿长期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完善上,要加大“六个一体化”统筹推进力度,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篇4

在构建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各地的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测度分析,得出了各省市的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发展质量;主成分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003-02

0引言及文献综述

经济发展质量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劣程度,即经济内部以及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状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紧迫性的战略任务。任何单一指标都无法对经济发展质量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应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充分性、协调性、持续性、创新性、稳定性和分享性出发,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当前,构建合适的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为各地区指明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冷崇总(2008)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充分性、协调性、持续性、创新性、稳定性、分享性等方面构建出了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指出了这些指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最后运用综合指数方法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但论文只是指出了经济发展质量评价的方向,并没有以某个具体地点为例来进行实践,同时论文虽然阐述了这些指标间是相互联系的,但是如何联系的,论文并无说明;刘阳(2009)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从区域经济的结构、效率、联系能力、福利、发展代价等方面对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同时论文指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标的设立和选取不应具有随机性,需要确定相应的参考依据和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在每个方面具体参考、采用哪些指标,论文中并无阐述;王寅(2010)构建出了经济增长效率指标、经济结构状态指标和经济增长稳定性和持续性三个一级指标,并通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扬州市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和分析,但论文只是从经济增长稳定性和持续性、经济增长效率、经济结构状态和经济运行质量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评价分析,缺乏一个相应的综合评价值及分析;韩平、徐翠枚(2013)构建出了经济效益、经济结构、科技进步、经济福利、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资源环境的持续性等七个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对海南历年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得出了2001-2007年海南省经济增长质量与经济增长数量同步发展,2008-2011年海南省经济增长数量发展走势呈现波动变化,而经济增长质量基本上在逐步优化的结论,但论文只是通过采用海南历史数据,对海南历年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并没有横向地对各地同一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比较。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围绕“调结构、保增长、促民生”的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赋予经济发展质量更为一致的内涵,一定程度上充实了经济发展质量的具体内涵;第二,突破小范围区域内部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对全国各省市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排名。

论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构建综合质量评价模型――主成分分析模型;第三部分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采用各省市、自治区2012年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各地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评价模型构建――主成分分析模型

1.1主成分分析原理

本文以主成分模型为框架构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主成分分析是将原来众多的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为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以新的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进行经济分析。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的指标进行线性组合构成新的综合指标。根据主成分选取原则,我们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新变量作为主成分,最后再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

1.2主成分分析模型

2实证分析

2.1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根据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党中央提出的“调结构、保增长、促民生”为目标,同时还紧紧围绕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增加就业”的宏观调控目标,将指标设计为增长质量指标、结构质量指标、民生质量指标及环境质量指标四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分为地区生产总值等16个二级指标,从而得到两级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2.2数据来源与处理

论文选取2012年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或由该网站的相关指标计算获得。由于各指标的计量单位或量纲不同,需要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我们把标准化后的数据作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解释变量。

2.3主成分分析结果

SpSS处理结果如下表2、表3。

3.1.2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质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一主成分与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的相关系数为0.822,表明了经济发展质量中对外贸易的重要性。现如今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不断缩小,日益严峻的对外贸易环境给我国各省市的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更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1.3东中西部经济发展质量差异明显

2012年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值前10名中有8个属于东部沿海地区,有两个属于中部地区;11到20名东部地区占两个,中部地区占5个,西部地区占3个;最后的11名中,东部地区占2个,中部地区占2个,而西部地区占7个,东中西部经济发展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山东、江苏、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经济发展质量排名最为靠前,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第一梯队;辽宁、河南、福建等紧追其后,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第二梯队;新疆、甘肃、青海、最为落后,构成了经济发展质量最后一梯队。

3.2政策建议

3.2.1重视民生,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民生质量指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而重视民生,促使民众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各地政府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简政放权,控制投资建设规模,让利于人民大众,避免与民争利;(2)改善社会保障水平,努力消灭贫困,发挥各地的优势,想方设法促使民众增收;(3)减少税收,尤其是减少所得税及各种流转税的征收,增加民众的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以消费来带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3.2.2实行走出去战略,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各省市应做到如下几点:(1)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实现以质取胜,同时大力发展科技,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2)调整出口商品的结构,大力发展机电产品,使其逐渐成为我国出口的主导产品;(3)各地政府应积极扶持出口企业争创自主品牌;(4)各地企业应配合反倾销调查,积极应诉及时抗辩,同时联合国内外的利益集团应对贸易摩擦。

3.2.3三大地区应协调产业布局

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质量上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应积极把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一方面改善了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并进一步推动了其经济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为中西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总的来看,这些都能极大地改善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

发挥各个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排名靠前省份的带头和辐射作用,东部地区应构建以山东、江苏、广东、浙江、上海为中心的要素市场体系,从而强力带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稳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河南、湖南和四川的中心作用,在它们的辐射带动下,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冷崇总.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08,(4):43-45.

[2]刘阳.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王寅.扬州市经济增长质量及效益分析[eB/oL].(2010-09-19).中共扬州市委党校网.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篇5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2-0111-05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经济增长;产学研结合;学科建设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thestatisticsregardinghighereducationandeconomicdevelopmentfrom2000to2009,theauthorsstudiedthecoordinationofthebothandfoundthatthevalueofcoordinationinthewestisthehighest,theeastlower,andthemiddlethelowest.However,thequalityofcoordinationinthewestisthelowest,theeasthigher,andthemiddleonaverage.thepoliciesofhigheducationanddevelopmentindifferentareasshouldbedesignedaccordingly.

Keywords:highereducation;regionaleconomy;economicgrowth;combinationofproduction,learningandresearch;developmentofdisciplines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出现了有岗无人、有人无岗的情况,突出表现为大学生的就业率不断下降〔1〕。因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拟就我国高等教育与东、中、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情况,根据2000~2009十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指标体系的构建

文中数据源于2000~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国家公布数据。我们依据代表性、层次性、可比性、综合性等原则,构建了我国东、中、西部(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经济发展指标由人均GDp、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消费率、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各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和人均地区财政收入等构成;高等教育指标由每万人本专科招生数、每万人本专科毕业生数、每万人硕士生在读数、每万人博士生在读数、平均每所大学在校学生数、每万人高校数、高校生师比、高等教育就业人口比重、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生均高等教育经费和国外主要机构收录论文数等构成〔2〕。

2.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

(1)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为了使2000~2009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具有可比性,且尽可能全面反映各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笔者将10年数据通过SpSS19.0进行分析,抽取累积贡献率达到90%以上的因子作为反映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见表1)。

表1中5个因子反映了93.825%的信息量,我们将5个主因子所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作为综合因子得分权重,代入高等教育综合评价公式进行计算。

(2)确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

采取同样方法将10年数据进行分析,抽取累积贡献率达到90%以上的因子作为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见表2)。

表2中5个因子反映了92.599%的信息量,我们也将5个主因子所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作为综合因子得分权重,代入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公式进行计算。

3.综合评价结果

表3为2000年与2009年各省和东中西部三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综合测评值排序,反映的是各区域的经济与教育协调情况。但是,仅从等级差上观察协调情况,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比如,北京市高等教育评价值为0.8337,经济评价值为0.2616,若该市两项评价值与高等教育排名保持不变,但是经济排名下降(由于其他地区的经济评价值上升引起),则等级差将扩大,这是否说明北京市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就一定变坏了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灰色关联方法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测评。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测评

1.协调模型的选择

本文选取刘聚龙先生的灰色关联系统模型进行分析〔3〕,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分析不同系统行为序列之间的微观、宏观或几何拟合程度,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寻求不同系统之间的数值关系的一种方法,非常适合动态历程分析〔4〕。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以时间为序列的动态特征,且已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到证明。例如,李青合通过对华南三省(区)扩招10年来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日益明显〔5〕;中国矿业大学的樊华、陶学禹通过构建复合系统协调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无序化到有序化慢速发展过程,1995年以后呈有序化快速发展的趋势〔6〕;朱迎春等采用协整理论,通过Granger进一步分析,得出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变量水平序列均为时间序列,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7〕。因此,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测评,能够从动态发展中把握协调性:灰色关联数值越高,说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越好;反之越差〔8〕。

2.协调性测评值

以时间为序,我们将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值作为灰色关联分析中的参考序列,将高等教育综合评价值作为比较序列,分别将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东中西部三地区的2000~2009年综合评价值带入模型,计算得到10年来各地区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系度,以反映二者之间的协调情况(见表4)。

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1.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协调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西部协调值最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从区域内部来看,东部地区中海南省的协调情况最佳,达到了0.801785,但是其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处于全国中下水平,因此,我们认为这样的协调是一种低质的协调。协调值最低的是浙江省,其值为0.558187,该省的经济发展十分靠前,但是教育水平与经济相差太大,协调性较差;与该省情况类似的还有福建与广东省,其经济发展超前于高等教育发展幅度较大。北京市虽然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都很高,但从历年的发展来看,教育发展超过经济发展的适应水平,协调分析的值不高。

中部地区中河南省的协调情况最佳,协调值为0.723886,但是其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水平都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也是一种水平较低的协调。协调值最低的是吉林省,其值为0.572961,该省的高等教育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从2000~2009年的发展趋势看,教育与经济的协调情况较差。

西部地区中,重庆市的协调情况最佳,协调值为0.764572,但其情况与中部的河南省类似,也是一种较低水平的协调。协调值最低的是青海省,其值为0.53707,由于经济政策对西部地区的扶持,青海省在2000~2009年期间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高等教育却长期处于全国垫底水平,其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很不协调,协调测评值较低;与青海地区相反,陕西的高等教育长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是其经济的发展处在全国中等水平,二者也表现出不协调的发展状况。

2.东中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的质量分析

(1)划分标准。我们以协调度最高的海南省和协调度最低的青海省的数值为基础,将各省(市、自治区)放在三个区间,第一区间为0.713547~0.801785,属协调度良;第二区间为0.625309~0.713547,属协调度中;第三区间为0.537070~0.625309,属协调度差。同时,我们根据各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测评排名,将名次在1~10名之间的认定为协调质量高,名次在11~21之间的设为协调质量中,名次在22~31之间的视为协调质量低。由此,就有了协调度高低和协调性优劣两个维度的协调质量的分类(见表5)。

(2)各地区协调质量分析。表5中,从协调度高低来看,协调度为良(0.713547~0.801785)的地区其协调质量都在中低水平,东部有颖焙秃D希胁坑泻幽虾桶不眨鞑坑兄厍臁⑽鞑睾透仕唷p鞫任校?.625309~0.713547)的地区,东部有北京、辽宁、上海和江苏,其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质量高;中部有湖南和江西,协调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西部的四川、贵州、云南、宁夏和新疆的协调质量低。协调度差(0.537070~0.625309)的地区,东部有天津、浙江和山东,其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质量高,福建和广东协调质量中等;中部有吉林、黑龙江、湖北和山西,协调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西部有陕西、内蒙古、广西和青海,其协调质量低。

从协调性优劣来看,东部地区63.6%的省份的协调质量属于高质,中部地区87.5%的省份其协调质量属于中等质量,西部地区83.3%的省份的协调质量处于低水平。由此可见,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度属于中等水平,但其质量较高,中部地区的协调度中偏低且质量也为中等,西部地区的协调度中偏高但其质量很低。

四、结论与启示

1.结论

综上可见,我国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情况有如下三个特点:

(1)协调程度不高。东部地区协调值为0.64680,中部地区为0.63690,西部地区为0.66202,最低的青海省仅为0.53707。

(2)协调质量差。即使是较为协调的地区,由于其高等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水平较低,因而二者协调的质量并不高。所以我们看到,处于全国高等教育和经济中下水平的省份其协调值往往较高。比如,协调度最高的海南(0.801785),其协调质量属于差等。

(3)协调质量差的分类。协调度较差的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是经济发展超前于高等教育发展,集中表现在东部地区;第二是高等教育超前于经济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中西部地区;第三是由于政策因素的影响,为了使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提升起来,政府采取了各种经济措施与扶持政策,使得一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大幅攀升,但是其教育却始终发展缓慢,因而协调度较差。

2.启示

根据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适时调整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政策是必要的:(1)在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上:首先应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调整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其次,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来合理配置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最后,应继续加强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联系,将智力支持转化为劳动成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切实将产学研结合起来〔9〕。

(2)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短期政策调整上:首先对于高等教育落后的地区,一要政府提供适度宽松的环境,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二要高校加强自身软实力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三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为民间资本提供可靠的投资环境与制度保障;四要加强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双落后地区的教育与经济转移支付,提高此类地区的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其次,对于高等教育超前的地区,要适当控制高等教育规模,提升软硬件实力,变横向扩张为纵向提高,打造一批特色重点学科,提升高校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斌,王义全,张宝玲.本科大类培养必须改革教学方法〔n〕.中国教育报,20091109(06).

〔2〕毛盛勇.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协调性〔J〕.统计研究,2009,(5):82-85.

〔3〕邓聚龙.灰色系统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128-134.

〔4〕黄元亮,陈宗海.灰色关联理论中存在的不相容问题〔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8):118-121.

〔5〕李青合.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以华南三省(区)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1,(3):47-53.

〔6〕樊华,陶学禹.区域高等教育――经济发展复合系统协调性研究〔J〕.科技导报,2005,(9):53-55.

〔7〕朱迎春,王大鹏.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40-43.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经济发展质量问题对策研究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经济发展总量问题,其不断通过各项政策刺激地方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总量不断实现高速增长,但是新时期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和经济社会及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质量问题逐渐成为当前我国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根深蒂固、实体经济发展乏力、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市场竞争机制等,这都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必须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充分提升新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长期发展。

二、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总量轻质量思想根深蒂固

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而言,经济发展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长期以来,我国都在重视经济发展总量,不断通过各项政策干预,最大程度上刺激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了经济的发展质量,使得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社会价值观缺失等问题显得日益严重。虽然新时期我国政府不断强调经济发展质量,但是各级政府为了完成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更加重视经济发展总量。这种思想在未来还将长期存在,其对新时期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彻底化的修正。

(二)各级政府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不足

实体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性保障。在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我国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缓慢,相关企业的利润较低,发展成本不断高企,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显得十分严重。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足造成的。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其实体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其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因此这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三)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政策法规作为引导和规范,而经济发展质量对相关政策的依赖性更强。当前,尤其是十以来,我国政府不断重视经济发展质量问题,但是目前仍然出台一系列完善的政策法规对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严格的规定,使得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方向,依旧沿用着传统的发展模式,在不断激化的国际市场中,我国经济增速整体在下降,如果再不以相关政策引导各地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将会使得我国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受到很大的不利影响。

(四)缺乏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其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目前我国的市场竞争机制还是畸形的、不完善的,因此对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质量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垄断性的企业占据市场主要地位,其具有政策等方面的垄断优势,而中小企业和民间资本难以全方位的参与到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中,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难以得到全面提升,这是十以来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新时期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三、新时期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

经济发展思想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十分显著,就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来看,过于重视经济发展总量带来的问题不断增加,给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一方面可以根据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实际和未来的经济发展目标,本着经济发展质量第一的原则改变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使其能够充分服务于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思想,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对其进行改进,通过先进的经济发展思想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

(二)提升各级政府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其经济发展的质量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扶持,所以对新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而言,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因此,各级地方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出台地区经济发展政策,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使其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实现各方面的创新,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应该通过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制度对各级政府的关于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相关行为进行监督,使其能够从意识和行动方面充分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三)完善经济质量相关政策法规

当前,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受到传统经济发展思想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当前的经济质量相关政策法规,一方面中央政府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完善统一化的指导性政策,在保证经济保持既定速度发展的同时,提升经济的发展质量,同时要通过完善的法规政策严格监督地方政府的相关行为,充分提升各级政府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也要不断完善相关的地方经济发展政策法规,对经济发展质量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引导,使其充分迎合十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政策。

(四)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市场竞争机制

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一方面要在政策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使其能够充分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使其能够拥有与大企业同等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增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活力,提升经济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要使得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机制引导民间资本充分参与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中,活跃我国的资本市场,使其充分发挥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功能,拓宽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路径,进而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在国际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四、总结

从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经济总量的提升并不能提升经济的发展质量,因此必须要从彻底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提升各级政府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完善经济质量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市场竞争机制等方面出发,在保证经济发展总量不断提升的同时,最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以此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社会调节;高等教育质量;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16)01-0120-05

高等教育质量受社会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离不开政府、高校的努力,社会力量作用的发挥也十分重要。那么,社会是如何影响和调节高等教育质量的?其内在机制是什么?

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构成体,从系统论角度来看,社会的横向组成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等因素。就高等教育质量及其保障而言,社会的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文化子系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按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研究的通常分析框架,将以政府为代表的政治子系统和作为办学实体的高校排除在外,把社会限定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之外的所有非官方的社会程序和社会过程,那么,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的经济子系统和社会的文化子系统。社会经济主要以市场引导机制,社会文化主要以舆论监督机制来调节和影响高等教育质量。另外,社会的高等教育质量调节存在着个别化和组织化两种模式,前者是以个别的方式参与,出现较早,灵活方便,但力量分散,影响有限;后者以社会组织的方式参与,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影响广泛。无论是在西方社会,还是在目前我国,社会组织都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社会组织的评估评价更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机制。因此,高等教育质量的社会调节机制主要由社会经济系统的市场引导机制、文化系统的舆论监督机制和社会组织的评估评价机制共同构成。

一、市场引导机制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以生产力水平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因。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速度,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和教育教学内容。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应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适应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是教育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社会经济系统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通过市场引导机制实现的。市场引导机制是以经济利益为动力,通过供求、价格和竞争来调节资源配置的机制,它是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这里的关键是经济利益,它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物质动因,在人们生存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现社会的调节和控制,离不开经济的机制和手段。这种手段就是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调整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的行为纳入相应的利益导向,用给予或剥夺其经济利益的方法,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其按照预期方向运行。“市场经济暗含和确立了质量标准,市场标准才是一种真正的实践标准,市场检验才是一种真正的实践检验。”[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建立起高等教育质量的市场机制,以此来调节高等学校的服务面向,检验、约束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等教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是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质量和社会适应性,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基础的有效途径。”[2]

首先,引导质量观念。教育质量观念是不同的教育主体对教育质量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它既包含着主体对事物“是什么”的认识,也融入了主体“应当怎么样”的价值取向,展示了主体自身的精神追求,可以反作用于教育实践。存在决定意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教育质量观念作为一种意识,也受制于此。这里的存在首先是社会的经济存在。引导教育质量观念的变革是市场引导机制调节教育质量的重要表现。例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上的人才需求日益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过去被认为高质量的学术性高等教育已经无法涵盖高等教育的全部特征,在市场引导机制作用下,知识至上、标准统一的学术性质量观受到冲击。高等教育要适应市场需求,满足社会需要,必须突破传统单一的学术性质量观,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这种多样性具体体现在高校办学和人才质量两方面:在高校办学层面,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质量规格和质量追求,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在人才质量层面,不仅要重视学术型和知识型人才的培养,也要注重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简言之,“多样化的核心是要处理好学术性和职业性的关系,尽量做到两者的协调与融合”[3]。

其次,优化资源配置。兴办教育离不开基本的办学条件,包括人、财、物的资源投入,这既是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间投资兴教观念的日益普及,今后,来自社会的资源投入将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但社会的资源投入对不同学校是有选择性的,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这样。市场引导机制能及时反映社会经济运行的内在矛盾,为生产者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提供信号,指引方向,是实现这种选择的重要机制。它既通过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进行选择性的接收,引导其培养适销对路的产品;也通过选择性的资源供给和投入,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条件,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再次,促进高校改善经营管理。市场引导机制是平衡供求的协调机制,是优胜劣汰的择优机制,还是推进高等学校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制。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只要存在着市场,竞争就不可避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行为主体,无论是否愿意,都会被推向激烈的市场经济竞技场,也都无法回避竞争。公平的市场竞争强调以质论价,优质优价。高校要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改善经营管理,不断创新,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向市场提供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舆论监督机制

著名学者钱穆说:“一切问题都是由文化问题产生,也都该从文化问题来求解决。”[4]布迪厄也曾断言:“没有谁能跳出文化的游戏。”[5]文化与教育关系十分密切,对教育的研究必须放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充分考虑文化因素的作用,否则,许多教育现象都无法解释。例如,同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英国重绅士教育,德国重科技教育;同为文明古国,印度重宗教教育,中国重儒家学说等。这是因为,文化既是政治经济制约教育的“中介”,又直接影响教育。文化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它不仅深藏于教育活动主体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影响从事教育活动的人的行为,而且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作用。

社会舆论监督是文化影响和调节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机制。舆论又称公意,是社会上众人的议论和意见。舆论监督机制是社会公众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充分发表意见、建议和呼声,对高等教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实行监察和督促的机制。社会舆论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晴雨表,代表了时代的要求和民众的呼声,它通过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介,把社会公众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看法和高等教育领域的各种问题反映出来,传播开来,能很快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及高校的关注和重视,并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把舆论反映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加以解决。舆论监督是“无处不在的眼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无形的力量,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广大民众,属于多数人的监督,具有较强的公开性,传递快,范围广,容易在社会上产生共鸣,很快对某一教育质量问题起到制约作用。在社会日益开放、通讯工具日益发达、人们之间交往日益增多的当今社会,舆论监督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也日益增大,是现代社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机制。

首先,营造质量氛围。良好的质量氛围是形成共享价值观的基础,只有当社会上“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为人所共享时,只有当社会全体成员具有了强烈的质量意识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才具备必要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质量保障活动也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6]。高等教育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追求质量和卓越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已植入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中,社会舆论作为一种人际传播方式,会使之显现出来,传播开来,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价值追求。无论是个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还是人群间的公共舆论场,社会公众的舆论唤醒了社会的质量意识,吸引了社会的质量关注,为社会大众表明自己的质量观点、营造质量氛围提供了条件。尽管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而且每个人由于知识经验和所处地位不同,质量观点各有差异,但在意见交汇中,会逐渐形成相对一致的观点和看法,这就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思想土壤和条件,其结果就是形成质量第一、质量至上的社会氛围。

其次,实施质量预警。“舆论监督在现代社会扮演着‘社会守望者’的角色,犹如‘社会雷达’指引着民主国家这艘航船的前进方向,审视着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涌,防止和及时处理航船可能出现的机械故障或不法之徒的破坏。”[7]当今高等教育所处社会环境十分复杂,市场经济的急功近利、开放社会的良莠不齐、社会转型时期的失范失序等等,都可能导致高等教育出现质量问题,如学术腐败、招生黑幕、科研“垃圾”等,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舆论监督通过公众之间的信息传播,能很快把这些问题反映出来,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问题,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新闻传媒作为引导社会舆论的专业机构,具有组织性、权威性等优势,不仅是社会信息的集散地、公平正义的守护者,还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监测仪,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工具,能及时披露高等教育质量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提供准确信息和有价值的引导性评论,给予警示信号,从而引发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起着预测、预防与警示的作用。

再次,规范质量行为。高等教育质量形成于具体的活动过程中,高等教育的活动主体主要包括教育管理者、教育者和学习者,他们的行为表现如何将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社会舆论在实施质量监督时,不仅为社会公众提供相关质量信息,还担负着为教育活动主体提供行为标准,为特定社会关系提供行为模式,协调和规范其行为的作用。社会舆论将高等教育质量的偏失行为公之于众,能唤起广大社会公众的质量评判意识,将高校或相关责任人置于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从而起到约束和规范高等教育质量行为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即使人们已经知晓违反了规范,也不会发生有组织的社会制裁行动。但当传统媒体将问题公开化以后,情况就有所改变,一般公众会积极加入到舆论制裁行列中去,是因为感受到了维护社会规范的‘制度性压力’。”[8]

三、社会评价机制

除了前述的市场引导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之外,在高等教育质量的社会调节中,社会组织的评估评价也是重要的调节机制之一。这里所说的社会组织,是指政府与企业之外面向社会提供某个领域的公共服务的法人实体[9]。在西方国家,人们将国家、政府一类的政治领域称为“公域”;将市场、企业一类的经济领域称为“私域”,将介于二者之间的其他组织称为“第三领域”或“第三部门”。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对社会组织有多种不同的称谓,如社会中介组织、志愿者团体、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第三部门、慈善组织,等等。我国过去把这类组织称为民间组织,以便与政府、企业相区别。但这种提法反映了传统社会政治秩序中“官”与“民”的角色关系,容易让人误解民间组织是与政府相对应甚至是相对立的。因此,2007年我国开始正式用“社会组织”代替“民间组织”。

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社会组织除了承担政府改革后分离出来的部分职能,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高校的质量管理提供平台和管道之外,评估评价是社会组织影响和调节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机制。社会组织的评估评价是除政府和高校之外的社会力量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社会组织的评价是完善政府宏观质量管理的需要,是引导质量保障全社会动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高校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意义重大。社会组织既可以受政府的委托和资助,接受高校的申请,运用评估的方法,开展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鉴定活动,也可以依据一定的评价规则,自主开展大学评价活动,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大学排行榜就是如此。有学者说:“就世界范围而言,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是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参与高等学校管理,缓解政府、社会和高等学校的矛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0]中介机构的兴起是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结果,中介机构已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反馈教育质量信息。在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日益紧密的现今社会,高校教育质量越来越为社会关注和重视,但高校组织的复杂性和任务的多样性,使得一般社会公众不可能都去全面深入地了解高校情况,社会评价可以将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信息提供给社会,满足社会公众希望了解高校的普遍诉求。社会评价还可为各高校提供基本质量信息,将社会对专门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他教育质量信息反馈给学校,使高校更清楚地看到本校在同类型学校中的相对位置,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推进学校发展。此外,社会评价也能为政府提供质量信息,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助于政府找出本地区或本国大学与其他地区或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发展战略,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其次,诊断教育质量问题。“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因此对教育的评价就更不能目中无‘人’。”[11]教育评价活动既包括内部的学校自评,也有外部的社会评价,这两种评价都十分重要,都有利于诊断高校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但社会组织的评价主要是依靠外部专家的专业性评价,这种来自第三方的评价与高校自我评价重在进行自我诊断不同,能有效避免“当局者迷”的困境,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地作出价值评判,而且,参与评价的都是有经验的教育专家和相关人士,具备相关评价专门知识和能力,他们如同训练有素的医生,在评价过程中利用观察、问卷、测验、座谈等手段,搜集被评价学校的有关资料进行科学分析,诊断出教育活动中哪些部分或环节做得好,应加以保持和提高,哪些地方存在着问题,原因何在,再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社会评价过程如同看病就医一样,是一个科学的诊断过程,只有经过这样的诊断,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再次,引导高校之间的质量竞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评价离不开比较,比较会形成压力,产生动力,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努力争胜。社会评价常常是不同学校之间的比较(如大学排行就是这样),它有利于引导高校之间的竞争,激发被评学校的内在潜力,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社会评价的结果对先进者是积极的肯定,会强化成功经验,使先进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获取更大的成绩;对于落后者则是一种有力的鞭策,如果再不急起直追就会被拉得更远,甚至被淘汰。“大致来说,外部对大学的控制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政府对大学的直接管制;另一种是通过大学之间的竞争形成的声誉约束。我们现在的体制过多地依赖于政府的管制,而不是利用大学之间的竞争来约束大学的行为。但世界的经验证明,竞争而不是政府管制,才是推动大学健康发展的有效力量,实现大学理念的保证。”[12]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调节高等教育质量主要有三大机制,它们在高等教育质量调节中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又各具独特功能,都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并与政府的质量调控和高校的质量管理一道,共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但相对于政府、高校的质量管理,社会调节机制有自己的特点:一是调节发生的自发性。政府的质量监控一般是由中央到地方,由政府到学校;高校的质量管理一般是由高层到基层,由领导到员工,均具有自上而下的特点。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质量影响具有自发自动的特点,它的发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运动过程。例如,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实现的,源自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具体过程和环节。社会舆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也首先是由个体的观点、看法经不断的交流,最后才逐步形成为大众舆论的,呈现出明显的自下而上、自发自动的特点。二是调节方式的间接性。社会的质量调节既不同于政府利用法规制度和行政权力实施的强制性调控,也区别于高校对教育质量实施的直接管理,社会调节作用主要是依靠市场的引导力和文化的渗透力实现的,这种力量的质量影响是间接的,是一种调适性力量,需要通过高等教育系统的内化才能发生作用。即便是社会组织的评估评价,表面来看是一种直接的调节质量的方式,但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我国,高校对待来自政府的评价从来都不敢有丝毫怠慢,而对待来自社会的评价,有时重视,有时并不当回事(对待大学排行榜的态度就是这样)。这是因为政府评价是通过法规制度和行政权力实施的强制性调控,而社会评价主要是通过市场的引导力和文化的渗透力来施加影响的,同为评价,两者有区别。三是调节效应的深刻性。在社会的质量调节中,不管是来自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还是来自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都具有调节效应的深刻性和长效性。这是因为经济是基础,教育发展受制约于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这是一条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的经济因素制约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规格,推动高等教育质量观念、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变革,甚至引起教育组织形式和方式的改变,它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而文化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主要采用道德、习俗、舆论等非强制性的调节手段,通过对人们内心活动的引导和制约来实现,尽管没有法规那样的强制力,但它们是长期地、潜移默化地起作用的。

参考文献:

[1]张应强.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江苏高教,2001(5):8-13q

[2]马凤岐.高等教育与市场:问题与框架[J].高等教育研究,2009(1):31-41.

[3]宋燕.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融合: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新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0(3):5-8.

[4]钱穆.文化学大义[m].台北:正中书局,1952:1.

[5]pierroBourdieu.Distinction:aSocialCritiqueoftheJudgementoftaste[m].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4:18.

[6]余小波.大学社会评价论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5(4):33-38.

[7]许新芝,罗朋,李清霞.舆论监督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228.

[8]郭庆光.新闻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5.

[9]张尚仁.“社会组织”的含义、功能与类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8-32.

[10]康宏.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发展研究[J].高教探索,2007(3):36-38.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篇8

一充分认识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的重要意义

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行动。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的根本目的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水平彰显城区魅力。为此,各乡镇场街道园区区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始终坚持从全局和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紧扣“抓项目兴发展抓质量提形象”,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以“创新发展创特色发展”为抓手,重点抓好项目的建设。

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抓典型树榜样是我们工作中常用的有效的工作方法。要通过打造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一流或领先水平的典型,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树立标兵,为建设科学发展先行区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具有品牌推广作用。品牌就是竞争力就是无形的资产。通过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民生工程科教文卫综治维稳园林生态景观党组织建设等各方面打造一批“精品工程”“亮点工程”“特色工程”,展现具有特色魅力的发展之路,在推广经济大区生态之都的品牌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具有功能保障作用。通过实施质量优化工程,使城东功能进一步完善,使我区的环境建设突出可观性,达到点线面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从而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接七城会做好相关配套服务积累经验打下基础。

二明确目标任务,创新工作方法,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各项工作

指导思想: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必须以党的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经济大区生态之都,以“创一流树品牌”为目标,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在认真总结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新亮点,培育新特色,创造新经验,展示新形象,探索科学发展的特色魅力之路,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总体目标:

1通过创新和发展,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同行业中达到一流或领先水平。所取得的成绩创造的经验足以代表和体现我区某一方面工作的特色和水平。

2在不断提高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对全区的发展具有典型示范作用,能够影响和带动全区同类同行业共同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3重点项目的硬件软件建设要体现高标准高水平,环境建设突出可观性,点线面具有连贯性整体性,沿途环境优美,市容整洁,道路畅通,秩序良好,和谐文明,社会稳定,能够展示我区发展新形象。

方法步骤:在软件建设方面,结合“十大工程”的推进情况,按照“抓特创新”的工作思路,每年年初由各乡镇场街道园区推荐2个以上,区直相关部门和单位推荐1个以上项目,区软件办公室从中筛选一批立意新起点高有潜力可推广的软件提升重点项目。各乡镇场街道园区及区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八个一”标准(详见附件1)和软件建设实施方案(详见附件2)要求,负责实施本地区本单位重点项目的软件建设,年底向软件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区里将组织统一考核验收。在硬件建设方面,重点是对我区建成区主出入口主干道路进行设施整治和景观提升。整治内容主要包括绿化景观道路排水灯光亮化交通设施临时建筑广告店招建筑立面等七个方面,具体由:区城建交通局负责道路的市政设施灯光亮化设施的改造工作,道路沿线的绿化景观整治和提升工作;区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分局负责对相关道路的临时建筑户外广告的综合整治工作;各乡镇场街道园区负责辖区相关道路沿线环境卫生店招整治及建筑立面综合改造工作。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提供强有力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经研究,区委区政府成立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软件和硬件建设办公室。各乡镇场街道园区及区直各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也要相应地成立以党委(党组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统一由乡镇场街道园区党委(党组工委)副书记区直单位分管领导担任,软件办公室设立在乡镇场党委街道和园区工委办公室,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明确工作责任。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在区委统一领导下开展,由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领导小组具体实施。软件指挥部负责“点”“线”规划和挑选,负责对各乡镇场街道园区及区直各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软件提升工作督查和指导,负责与硬件指挥部统筹协调工作;硬件指挥部负责建成区出入口城市主干道道路整修立面改造杆线梳理广告整治景观绿化市容整治秩序整顿工作,负责跨乡镇街道园区及跨部门硬件建设项目督促指导工作;各乡镇场街道园区及区直各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负责所属重点提升单位的硬件改造和软件提升工作,并提炼总结特色经验。

建立指导督查制度。要切实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的督查指导。在质量提升过程中,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领导小组将派出督导组,深入各乡镇场街道园区及区直各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督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的进展情况,随时掌握工作动态。对实施不到位或有偏差的要及时纠正,确保质量优化工程取得实效。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计量工作;社会服务;重要性;计量技术

计量也就是企业通过现代化科技以及先进的监管手段进行统一测量的一项工作,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计量工作在社会及企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涉及到多个领域。通过加强计量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在计量工作中,对于企业产品质量的计量至关重要,该项工作是企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保障。以下就其重要性进行全面分析。

一、加大计量工作法制理念的宣传力度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计量工作已经成为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环节,其涵盖了计量技术、法律制度、组织、经济等多个方面,是一门涉及到多专业的管理学科,计量工作也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展现了一种新的活力,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对于计量工作也有了非常高的要求,因为计量水平是衡量国家产品开发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分析,从而提高计量水平,巩固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随着现代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计量工作也开始朝向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这就对计量工作的测量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计量工作人员通过长期下来的实践,现已积累大量的计量信息,这为社会各行各业都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社会发展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此时计量工作的服务范围也越来越广,通过该项工作,有利于保证产品计量的准确性,维护社会发展秩序,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虽然计量工作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的计量工作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人们并没有对计量工作加以重视,导致我国计量水平无法从根本上提高;2)缺乏完善的计量检定机构以及基础设施,计量水平仍然比较落后;3)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企业由于对计量工作的重视度不高,导致其投入不足,检测手段相对比较落后,无法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4)缺乏先进的计量设备,导致企业在计量过程中无法获得更准确的计量结构,最终极有可能引发纠纷;等等。

这些问题对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扰乱了社会正常的发展秩序。因此作为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要加大计量工作法制理念的宣传力度,要求企业加强对计量工作的重视程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计量工作,如果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计量设备不够准确,必须要更换,但如果知法犯法,扰乱社会发展秩序,那就需要政府依法办事,从事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目前,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企业提高计量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能耗,这样也就可以获得长足的发展。

二、加强对计量工作的监督工作,加大其执法力度

企业对于计量工作的监督是将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项系统工作,是需要我国实施相关法律制度来完成的一项工作,因此该项工作具有法执行特征。执法监督是政府实施质监工作的重要工作环节,其主要工作内容也就是保证产品计量的准确性,严格打击计量工作中的犯罪行为,避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受到青海,稳定社会发展秩序,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尽量提高企业计量水平

在企业经营与发展过程中,要想提高产品的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或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计量工作,提高计量工作的管理水平。企业的计量保障能力直接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涉及企业的原材料预测,工艺控制,产品质量检验,物料和能源核算,责任制考核,安全和环境监测,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等各方面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抓好企业计量管理工作是发挥计量工作在经济发展中先进作用的关键。企业只有具备了准确可靠的检测手段,才能作到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只有拥有了高、精、尖的计量技术,才有可能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和经济的腾飞。由此可见,加强企业计量管理工作对促进经济发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做好计量工作必须做好计量检定工作

计量检定是所有计量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国家以此来实现单位的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先进,科学,高效的计量检定机构的同时,研究建立一流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作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一是要强调计量科学的法制性,依法开展计量检定工作。按照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计量标准,维护、保养、检定好计量器具,严格执行计量检定规程,检定员定期考核持证上岗,努力提高计量器具受检率。二是要建立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按照《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组织实施运作,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检定测试任务。确保检定工作的科学、公正、准确、可靠。

计量工作始终贯穿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品要质量,企业求效益,时刻离不开计量活动。拥有最新的计量技术信息的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在对企业计量工作进行管理指导时,必须彻底放下架子,树立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理念,本着人民公仆的姿态,对企业的计量工作进行无偿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先进,高效,科学的计量管理体系,为企业培训计量人员,合理配置计量器具,在提质降耗,提高企业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上下功夫,使企业在成本核算,工艺流程质量检测等方面实现用数据说话,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一最终目的。

五、结束语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我们要想发展,培养一批有前景的生产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把计量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起来,加大计量执法监督力度和企业计量管理工作力度,全面提升计量技术水平和计量保证能力,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打好坚实基础,发挥好计量工作。所以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质监部门的计量工作必须肩负重任,加速发展,在市场经济秩序、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加大打击计量违法行为的力度,拓宽计龟管理的广度,挖掘计量监督的深度。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计量事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参考文献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篇10

一、计量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计量管理可以保障产品质量

在任何企业当中,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在于过硬的产品质量。对于企业而言,产品质量是其发展的生命根基,要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甚至不断提升,就要采取严格、丰富的计量检测方法,更好的提高产品质量。所有的质量特性都是将计量特性作为表征的,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时,通过检测数据可以说明该产品是否合格,因此就要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比如企业应用的长度计量器存在问题,那么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尺寸就很难符合相关要求;若电压表数值不准确,就有可能对生产设备造成损害;若天平失衡,就有可能影响产品配料的精确性,进而对产品质量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综上所述,产品质量的控制环节比较复杂,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严密的测试。企业在产品的生产中,自原材料进场时就必须严格进行把关程序,对生产流程中的每个工序都要进行质量监测,而这些质量监测都离不开计量检测的介入。因此可以说,当企业生产没有采取计量检测进行监督时,就很难在根本上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技术和质量的特性都需要用计量特性进行表征,由于计量特性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物理量,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计量特性来表征,计量特性就是可以用数值来表示的物理量和化学量,因此可以用它进行定量分析,甚至对产品质量的合格性进行评价。计量管理是以完美的计量检测为基础的,其目的主要是让企业生产出更快优质、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企业只有充分重视计量管理的作用,才可以更好地把住质量关,进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2.计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在企业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都需要计量管理的参与,因此,企业要充分重视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其看做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更好的提高产品质量。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进一步完善计量检测方法,实施计量管理,从而在资源在得到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的企业不重视计量管理在产品生产管理各个流程中的重要性,导致产品质量很难符合设计标准,造成产出效益高能源的局面。企业处于危险边缘。因此科学合理的计量管理可以保证企业产品符合并达到设计要求,质量稳定可靠,符合消费者要求,市场前景好,企业不断开发新的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做大企业发展的成果。

二、提高计量管理水平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促进计量规范化管理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和计量管理的需要,建立系统的计量规章制度,并不断完善,只有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企业计量检测工作的有效实现,使企业计量工作在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增加经济效益上发挥重要作用。合理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必须包括以下方面内容: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推动计量检测机构的认证认可、人员培训、计量器具的购入使用保管等制度,只有把这些制度执行到位,才能达到计量的真正目的。

2.强化计量基础管理工作。保证计量体系有效运行计量数据管理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问题,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做长期的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计量数据的采集创造了良好的平台,企业应积极推广计量网络技术,充分利用单位内设的局域网络,建立计量器具的数据库,强化计量器具的数据管理,将计量数据集中上传,定时出具相关报表,即可解决数据传递的及时性和客观性问题,又便于掌握生产流程状态,为计量数据的平衡分析提供第一手资料,使计量数据管理真正做到“量出一家,数出一门”,“多方采集,数据共享”。做好计量数据采集工作,保证计量控制一体化的实现,有助于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计量行为,促使计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3.强化计量器具配套,保证计量器具齐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计量器具是提供数据的载体,获得准确可靠地数据才是计量的目的。数据管理是计量工作的重点内容,能够获得更加全面、可靠的计量数据,通过对数据采集分析,可以对生产起到指导性作用。目前国内多数企业处于微利状态,企业缺乏资金,对计量器具的配备满足不了生产的要求,计量器具准确度低,测量不准确,并且不能按周期检定,直接影响生产成本的控制和产品质量水平。企业应重视计量器具的配套使用,确保生产的安全,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对计量器具实行科学化的管理,建立计量器具申请、选型、采购、发放、使用、流转、周期检定、报废等全过程管理机制,每一个环节都认真把控,保证合格的计量器具投入使用,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4.加强能源计量的管理,减少废物排放,保障绿色发展做好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是实现企业绿色发展的保证,节能降耗是企业生存大计之一,减少污染物排放是企业的应尽义务,这些都离不开能源计量器具的精确监测,加强这方面计量器具的管理,是节能降耗减排的重要基础。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这一要求对许多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来说,有不小的难度,需要企业认真重视能源计量的问题,搞好能耗和污染的监测,逐步降低消耗和污染的排放量,增强节能环保意识,推动整个社会关注绿色发展问题,共同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后劲。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