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共安全管理制度十篇公共安全管理制度十篇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8:18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食品安全;公共管理;缺失与创新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不仅给人类的身体和健康带来重大损害或构成严重威胁,也给消费者和食品相关产业造成十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的重要课题。

一、食品安全需要公共经济主体更多介入

按照公共经济学的原理,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物品应当由政府提供,或者由第三方组织来提供。食品安全是一种公共产品。一是食品安全问题存在外部效应,食品市场上的守法厂商对消费者和不法厂商产生正的外部性,守法厂商生产并出售合乎标准的食品,给消费者以信任感,消费者去购买同类但却是不法厂商生产的伪劣产品,结果给不法厂商带来了收益,守法厂商对于不法厂商产生正外部效应。而不法厂商对于消费者和守法厂商则产生负的外部效应,甚至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此如果仅仅依靠市场机制,不法食品供应人或厂商行为可以损害他方,并且可以得到守法厂商带来的边际收益。二是食品安全问题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生产、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消费者的“逆向选择”,如果仅仅依靠市场和消费者自身来获取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是不可行的,这里既有能力问题也有成本问题。基于上述两点,食品安全的提供需要政府和第三方的参与。

世界上食品安全监管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多部门共同负责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以美、日为代表;二是由一个独立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以欧盟为代表;三是由一个部门统一协调的综合性监管体制,以加拿大为代表。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参照的模式,但是这些不同的模式并非完美无缺,各自都存在不足,各国也都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着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相比发达国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难度要大得多,也复杂很多。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2003年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立了食品安全综合监督体制;2004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对食品安全具体监管体制又进行了调整,确定了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具体监管体制。目前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级监督部门对食物链的各个环节实行分段监管。在中央一级,卫生部门承担综合监督的职能,生产环节由质检部门负责,流通领域由工商部门负责,餐饮服务行业由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食用农产品由农业部负责。在地方一级,由地方政府依照食品安全法及有关规定确定各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

二、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

在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加上法律完善,处罚严厉,发达国家人为造假制劣的现象较少,食品生产企业规模较大,操作规范,食品安全监管的任务主要是控制微生物污染和食品工程新技术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间不长,全社会的法律观念和诚信意识不强,造成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人为因素较多。因此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要针对本国的国情。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由各级监管部门对食物链的各个环节实行分段监管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按照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各相关部门进行分工监管。从法律法规设计上看,法规、规章、文件覆盖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方方面面,规定十分详细周全,无所不有。那么为什么这么完善的体系没有很好发挥应有的作用?从目前的管理制度看,在某些方面还有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段监管体制不完善

目前食品安全监管改革并未就多头、分段的管理体制作出实质改变,而只是选择在既有框架内“微调”。分段监管虽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但每一段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也无法仅由一个部门来承担。有些食品安全问题,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中都有可能出现,并不明显属于哪个环节,因分段监管导致的监管盲区仍然存在。从体制上看,即有兼顾责任,又有兼顾收费利益之嫌,如此分散监管,难免出现政出多门,相互扯皮,有责任相互推诿,有利益相互争抢,再加上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不通,既浪费国家投入大量的检验设备和资金,同时,各个环节重复收费,又增加了食品生产成本,也制约了食品行业发展。如何在“分”为主的基础上,增强“统”的力量是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

2、有关食品安全信息不完善

食品安全信息不权威影响管理效果。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促进食品安全信息的传递可以影响消费者以及生产者的行为,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改善市场环境、提高市场效率的政策目标。如质量认证是世界各国为保障消费者健康而建立的一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认证是将不能观测的质量信息通过一个担保系统传递给消费者,认证标志有助于消费者将优质安全食品与劣质食品加以区别,但认证机制有效运行的关键是取得消费者对认证标志的认可与信任。假若认证管理不规范、不统一,就可能影响信号质量,降低消费者对认证信息的利用效果。我国目前多部门各自为政的食品质量认证体制以及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放心食品等存在互相交叉重叠的多种认证标志,不仅造成消费者混淆,也给生产者带来混乱,以至于在标准上无所适从,从而让政府监管的效果大打折扣。

食品溯源信息缺失影响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监控。食品溯源信息通过向消费者提供生产商和加工商的全面信息,从而使消费者了解食品的真实情况;强化产业链上企业的责任,有安全隐患的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而生产质量好的企业则可以建立信誉。政府监管部门可通过这一体系搜集有关信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市场信用缺失,推行食品溯源制度可以明确责任主体。而国内目前建立可溯源系统的企业很少,一是有用信息太少,消费者的使用率不高;二是建立可溯源系统成本太高。

3、监管手段有偏差

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太注重危机的处理,而忽视了食品安全事件的预防工作,应更多地在源头上解决问题;监管方式和手段落后,还未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展日常监管执法,把检测误认为是监管,把罚款当做是一种管制,把直接监督单个生产者、经营者行为作为目标,实际上这样既不可能也不经济。监管手段应该是社

会管制,更多的是通过对各个环节设计一种手段从源头上抑制生产者、经营者容易滋生的投机行为,这样的监管才更为有效。

政府监管的手段过于依赖直接管制。目前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手段单一,过于依赖行政手段,而在增强生产者或流通者自我管制和第三方管制方面重视不够,从而制约管制结果正效应的最大化。比如食品安全问题与我国企业的信用体系不健全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政府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信用制度以及具有约束力的行业规范。为减少失信行为,必须建立严格的失信惩戒机制,使市场交易的参与者加大失信成本,最终放弃失信的决策。现在政府对行业内失信企业的惩戒缺乏手段,或者惩罚力度较小,起不到警示作用,没有为守信经营的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在间接管制方面要做的事还很多。

三、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构想

1、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茧

可以考虑“分步走”的方式进行改革。第一阶段整合监管资源,归并监管职能,减少监管环节、延长监管链条,建立和完善综合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逐步实现以一个部门为主的“综合性、专业化、成体系”的监管模式;强化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决策核心作用,统筹监管,防止各部门因自身利益及专业偏见而导致政策混乱,为处理部门之间的权限纠纷提供一个各方都共同认同和接受的规则体系。第二阶段建立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逐步完善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监管,将农业、工商、质监、卫生、商务等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划出来,组建一个新型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局,实现食品监管行政机构与职能统一监管的新型模式。

2、建立消费者获取安全信息的渠道

应逐步规范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市场,确保认证标志的可信赖性,使质量认证真正成为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信息的有效工具。认证应该由在某一专业领域中享有声誉的组织,凭借其专业知识和信用,为企业的产品提供质量认证,政府应成为“认证者的认证者而不是产品的认证者”。在政府直接管制放松、加强利用第三方资源的大背景下,通过支持专业组织进行第三方管制和认证,来完善对食品的管制。

逐步建立食品安全标志与追溯制度。从源头上监管,即明确责任主体的一个有效制度是食品溯源制度。食品溯源就是指在食品产销的各个环节(包括种养殖、生产、流通以及销售等)中,食品及其相关信息能够被顺向追踪(生产源头一消费终端)和逆向回溯(消费终端一生产源头),使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处于有效地监控之中。推行食品溯源制度,应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从食品生产源头开始,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存档,食品要加贴标签、标志,记录和标签、标志可以溯源,推行“产地和销地”、“市场与基地”、“屠宰场与养殖场”的对接与互认。通过食品标识、责任可追溯系统与相应的处罚制度,可促使生产者负有全程的质量安全责任,并激励企业持续地改进食品质量安全,同时消费者获得相关质量信息的知情权。

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组织管理系统。目前食品安全的各个监管部门在承担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同时,都从不同方面搜集了大量信息。但还存在着信息不够全面系统,已有资源分散、缺乏共享机制、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安全信息透明度不高,由此,应有效地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发挥政府提供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的作用。

3、倡导企业自我管制和第三方管制

激励企业自我管制,既降低了政府监管成本,也是成熟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政府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方面做更多工作。第三方作为公共经济主体之一,主要包括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等。第三方在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如贴近基层、灵活、效率、专业等。在食品安全方面,可以考虑确立社会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赋予其部分公共管理职能,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对生产销售者进行社会监督,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政府监管体系的设计要指导和帮助社会力量监督食品经营者和生产者。建立多向信息途径,提高市场经济信息的透明度,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能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冲突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恒学,公共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吕亚荣,食品安全管制中的政府责任及策略[J],改革,2006,(6).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安全管理投入

一、前言

公共安全是政府和百姓都特别关注的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公共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公共安全,没有良好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与措施,这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人们的生存与生活就不可想象。因而维护公共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大事;是国家实施法律、治国安邦的重要职能;是加强公共管理、建设强大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目前国内外公共安全管理理念

21世纪,全球各地区公共安全事件更是接踵而至,韩国大邱地铁纵火事件、美国9?11恐怖袭击、2004年8月欧美一些国家先后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西班牙人质事件、印度洋海啸大灾难以及卡特里娜飓风横扫美国等各种公共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人类带来沉痛的灾难,全世界也因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也不例外,2003年我国“非典”的爆发和流行,全国各地区煤矿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安徽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搅乱食品市场安全等一系列有关社会安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引起许多研究公共安全的学者的关注。

为此,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日、美、俄、法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日本的公共安全侧重于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和预防,美国侧重于维护其世界大国的地位,俄罗斯倾向于事故救援和技术性灾害的研究,法国则侧重于对城市功能的调整和公共政策的制订。健全法律制度、应急机构,加强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注重事前预防和事后总结,这些经验是对我国公共管理安全的启示。

我国正处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这是社会必将经历的转型时期也是一个事故灾难频发的时期,因此关于公共安全事件管理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国务院总理签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6年1月8日,我国又颁布了《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已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三、公共管理与公共安全管理的关系

1.公共管理的内涵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等多种方法,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提升公共部门活动绩效,提供公共产品,从而达到增进公共利益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

2.公共安全管理的内涵

(1)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

(2)公共安全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各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各种行政活动的总和。

(3)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

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卫生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信息因素、技术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国防因素。

3.公共管理与公共安全管理的关系

公共安全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公共安全管理应该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共安全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环境因素。强化公共安全管理,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公共安全观,需要公共安全管理系统自身的完善和公共管理体系的完善。

四、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特征

1.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为:1)经济发展不和谐是造成众多公共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2)政府的不作为是安全事故屡屡出现的社会原因。

2.公共安全事故的特征

影响和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和事件纷繁复杂,危害程度各有差异,但这些事件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综合专家的研究成果,可作如下概括:1)发生的突然性;2)危害的灾难性;3)范围的广泛性;4)影响的关联性;5)原因的复杂性;6)演变的隐蔽性。

五、完善政府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建设

中国的GDp连续多年平均保持了8%的高位增长,却鲜有人知道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GDp损失高达6%,计6500亿元,这些问题每年夺去20万人的宝贵生命。其构成一是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损失共计2500亿元;二是社会治安事件造成的损失1500亿元;三是自然灾害造成的2000亿元损失;四是生物侵害导致的损失为500亿元。实际上,这还仅仅是直观的、表面的现象,公共安全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靠这两个量化指标是无法完全表达的。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死亡人数仅300多人,但对于人们心理的影响、社会动荡程度、旅游及经济活动的限制是有目共睹的。痛定思痛,建立科学、高效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要从战略高度对公共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制度设计。有的专家做出了具体策划,包括①建立预警机制。②建立分级制度。③建立和完善应急制度。④建立和完善非程序化决策机制。⑤建立公共安全基金制度及民间援助制度。⑥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和农民特点的各种组织和制度。

2.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行政管理体系

公共安全在公共管理中的强化,需落实到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系中。要强化政府的公共安全意识、责任和体制。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应把公共安全当作大事,统筹全局,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起责任。应该把公共安全管理当作重要工作,既有日常安排,又有应急措施。很多措施的落实并不需要建立新的机构,而是需要落实到政府的相关部门。

3.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法规体系

发达国家拥有一整套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安排,形成了严密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目前我国仍未出台“紧急状态法”和相应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整个社会仅仅熟悉常态运行下的规则,遇有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社会和职能部门不可避免地陷入忙乱甚至恐慌状态中。制定公共安全应急法,依法规范政府行为,明确社会各类机构、组织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保障公共安全的应急体制和机制,规范各种制度,为公共安全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4.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机构

国内外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建立健全有关科研机构,可以为公共安全提供有力支撑。长期以来,公共安全是一个备受忽视的冷门领域,但随着近年来一系列问题的暴露,相关领域的研究才逐渐开展起来,清华大学于2003年底成立了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在这方面,需要国家组织力量进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科学技术的研究在诸多方面为公共安全提供支撑,比如风险的评估,灾害、事故的发生机理研究,针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关键环节的控制技术,生命安全的保障,灾害中人群的心理、行为特征的分析及研究等。

5.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人才保障体系

公共安全也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科学体系,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不同层次的管理和决策人才;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不同岗位的基层和一线人员。有关部门应该重视那些有实践经验,敬业精神强的人才,发挥他们的作用。

6.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物质和财政保障体系

预防为主和应对不同类型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需要不同的物资储备。需要把公共安全保障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全国财政预算中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金约有50亿元,一遇重大突发性事故常常显得捉襟见肘,需要增加各省市、自治区对突发事件的准备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捐赠为公共安全提供强劲的物质保障。

7.建立健全社区治安和公共安全体系

面对社会转型和社区兴起,社区治安日益成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工作的微观基础和主要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把社区治安作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基础,并且与社区的公共安全体系工作中突出了社区居民和当地社会组织参与和合作。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创造出一条公共服务体系与公共安全体系统一的社区治安体系和公共安全工作方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服务,维护社区治安,维护公共安全。

8.建立健全安全的教育、宣传、培训体系

教育部门应在大中小学开设公共安全知识课程;社会媒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手段对不同类型的公共安全预警预防制度和应急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和普及。各类公共安全指挥系统定期进行不同范围、不同级别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演。在高度重视专家和专业队伍建设的同时,建设公共安全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在校大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等的重要作用,进行注册管理和定期培训,与专业化队伍相互补充,提高全民的公共安全意识、知识水平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六、结束语

近几年公共安全事故的频发,造成的社会危害巨大。笔者旨在从政府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并从八个方面提出增加公共安全管理投入,确保城市公共安全。

参考文献

[1]朱正威,张莹.发达国家公共安全理念述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1).

[2]黄德林,田家华.公共管理学概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9.

[3]张晓峰.浅析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与秩序行政.《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4]雷仲敏.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构想[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11.

[5]刘铁.公共安全与公共管理.学习与探索.2004,(5).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安全管理投入

一、前言

公共安全是政府和百姓都特别关注的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公共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公共安全,没有良好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与措施,这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人们的生存与生活就不可想象。因而维护公共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大事;是国家实施法律、治国安邦的重要职能;是加强公共管理、建设强大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目前国内外公共安全管理理念

21世纪,全球各地区公共安全事件更是接踵而至,韩国大邱地铁纵火事件、美国9·11恐怖袭击、2004年8月欧美一些国家先后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西班牙人质事件、印度洋海啸大灾难以及卡特里娜飓风横扫美国等各种公共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人类带来沉痛的灾难,全世界也因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也不例外,2003年我国“非典”的爆发和流行,全国各地区煤矿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安徽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搅乱食品市场安全等一系列有关社会安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引起许多研究公共安全的学者的关注。

为此,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日、美、俄、法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日本的公共安全侧重于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和预防,美国侧重于维护其世界大国的地位,俄罗斯倾向于事故救援和技术性灾害的研究,法国则侧重于对城市功能的调整和公共政策的制订。健全法律制度、应急机构,加强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注重事前预防和事后总结,这些经验是对我国公共管理安全的启示。

我国正处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这是社会必将经历的转型时期也是一个事故灾难频发的时期,因此关于公共安全事件管理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国务院总理签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6年1月8日,我国又颁布了《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已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1]。

三、公共管理与公共安全管理的关系

1.公共管理的内涵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等多种方法,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提升公共部门活动绩效,提供公共产品,从而达到增进公共利益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2]。

2.公共安全管理的内涵

(1)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

(2)公共安全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各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各种行政活动的总和[3]。

(3)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

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卫生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信息因素、技术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国防因素[4]。

3.公共管理与公共安全管理的关系

公共安全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公共安全管理应该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共安全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环境因素。强化公共安全管理,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公共安全观,需要公共安全管理系统自身的完善和公共管理体系的完善[5]。

四、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特征

1.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为:1)经济发展不和谐是造成众多公共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2)政府的不作为是安全事故屡屡出现的社会原因[6]。

2.公共安全事故的特征

影响和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和事件纷繁复杂,危害程度各有差异,但这些事件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综合专家的研究成果,可作如下概括:1)发生的突然性;2)危害的灾难性;3)范围的广泛性;4)影响的关联性;5)原因的复杂性;6)演变的隐蔽性[7]。

五、完善政府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建设

中国的GDp连续多年平均保持了8%的高位增长,却鲜有人知道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GDp损失高达6%,计6500亿元,这些问题每年夺去20万人的宝贵生命。其构成一是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损失共计2500亿元;二是社会治安事件造成的损失1500亿元;三是自然灾害造成的2000亿元损失;四是生物侵害导致的损失为500亿元。实际上,这还仅仅是直观的、表面的现象,公共安全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靠这两个量化指标是无法完全表达的。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死亡人数仅300多人,但对于人们心理的影响、社会动荡程度、旅游及经济活动的限制是有目共睹的。痛定思痛,建立科学、高效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要从战略高度对公共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制度设计。有的专家做出了具体策划,包括①建立预警机制。②建立分级制度。③建立和完善应急制度。④建立和完善非程序化决策机制。⑤建立公共安全基金制度及民间援助制度。⑥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和农民特点的各种组织和制度。

2.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行政管理体系

公共安全在公共管理中的强化,需落实到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系中。要强化政府的公共安全意识、责任和体制。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应把公共安全当作大事,统筹全局,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起责任。应该把公共安全管理当作重要工作,既有日常安排,又有应急措施。很多措施的落实并不需要建立新的机构,而是需要落实到政府的相关部门。

3.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法规体系

发达国家拥有一整套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安排,形成了严密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目前我国仍未出台“紧急状态法”和相应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整个社会仅仅熟悉常态运行下的规则,遇有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社会和职能部门不可避免地陷入忙乱甚至恐慌状态中。制定公共安全应急法,依法规范政府行为,明确社会各类机构、组织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保障公共安全的应急体制和机制,规范各种制度,为公共安全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4.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机构

国内外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建立健全有关科研机构,可以为公共安全提供有力支撑。长期以来,公共安全是一个备受忽视的冷门领域,但随着近年来一系列问题的暴露,相关领域的研究才逐渐开展起来,清华大学于2003年底成立了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在这方面,需要国家组织力量进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科学技术的研究在诸多方面为公共安全提供支撑,比如风险的评估,灾害、事故的发生机理研究,针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关键环节的控制技术,生命安全的保障,灾害中人群的心理、行为特征的分析及研究等。

5.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人才保障体系

公共安全也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科学体系,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不同层次的管理和决策人才;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不同岗位的基层和一线人员。有关部门应该重视那些有实践经验,敬业精神强的人才,发挥他们的作用。

6.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物质和财政保障体系

预防为主和应对不同类型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需要不同的物资储备。需要把公共安全保障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全国财政预算中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金约有50亿元,一遇重大突发性事故常常显得捉襟见肘,需要增加各省市、自治区对突发事件的准备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捐赠为公共安全提供强劲的物质保障。

7.建立健全社区治安和公共安全体系

面对社会转型和社区兴起,社区治安日益成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工作的微观基础和主要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把社区治安作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基础,并且与社区的公共安全体系工作中突出了社区居民和当地社会组织参与和合作。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创造出一条公共服务体系与公共安全体系统一的社区治安体系和公共安全工作方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服务,维护社区治安,维护公共安全。

8.建立健全安全的教育、宣传、培训体系

教育部门应在大中小学开设公共安全知识课程;社会媒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手段对不同类型的公共安全预警预防制度和应急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和普及。各类公共安全指挥系统定期进行不同范围、不同级别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演。在高度重视专家和专业队伍建设的同时,建设公共安全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在校大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等的重要作用,进行注册管理和定期培训,与专业化队伍相互补充,提高全民的公共安全意识、知识水平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5]。

六、结束语

近几年公共安全事故的频发,造成的社会危害巨大。笔者旨在从政府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并从八个方面提出增加公共安全管理投入,确保城市公共安全。

参考文献

[1]朱正威,张莹.发达国家公共安全理念述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1).

[2]黄德林,田家华.公共管理学概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9.

[3]张晓峰.浅析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与秩序行政.《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4]雷仲敏.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构想[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11.

[5]刘铁.公共安全与公共管理.学习与探索.2004,(5).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公共安全

中图分类号:D6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376-01

在当前国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公共消防安全环境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传统公共消防安全管理体制与社会防控火灾能力与现代经济社会的极端不匹配,使得部分地区重经济管理、轻公共服务的现状仍未改变,公共消防力量、消防设备与基础设施虽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不能满足社会消防安全的总体需求。公共消防安全管理与消防安全服务的不平衡,将直接影响城市防御火灾的整体质量。因此,加强有关公共消防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的探讨,对于提高当前公共消防安全管理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公共场所消防基础设施不足,消防管理机制传统

(1)在部分社区范围内消防设施的供应率不高,且管理水平较低,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与消防设备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加上消防经费不足,对于社区内存在的大量消防隐患未能及时整改,消防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责任意识也不高。另外一些公共社区虽然配置了较为完善的消防设施,但因为整体管理水平低下及物业管理混乱等造成消防设施长期得不到正确有效维护,这对于火灾的扑救等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2)由于现代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员流动的广度与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中的房屋租赁状况也在增加,而大量的流动人群普遍缺乏灭火、防火及逃生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消防安全意识较弱;部分可燃易燃物品的混乱堆放等也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3)部分基层消防管理部门只重视具体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忽视对公共消防安全管理的整体把握,对于消防规划的完善、消防规章的制定等缺乏全局性的深入;在公共社区管理部门与消防管理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使得消防工作落实水平较低;(4)部分老旧城区的消防基础设施短缺,建筑的耐火等级相对较低,布局不恰当,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二)城市公共基础消防设施建设与消防需要不相适应

(1)道路建设。城市道路建设中对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因素考虑不足,人员与车辆通行密集,导致消防车来往困难;在部分消防隐患较大的厂房、仓库、大型公共建筑与高层建筑周围未安置有效的消防工作面或环形消防车道,在火灾发生过程中消防车难以接近建筑物;部分地区棚户区建筑集中,道路弯曲狭窄,消防车辆难以通行,容易酿成大面积火灾((2)供水系统建设。部分城市在供水系统设计与建设时仅考虑生活与生产用水状况,其供水管网的压力与流量明显较低,且不能实现全天候供水;消防给水系统功能不足((3)消防管理不规范。部分地区基层管理部门对于《消防法》等管理规定的落实不足,未按照公共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各类公共场所进行审批,且部分公共场所仅考虑经济利益,忽视消防安全设施建设,在未得到相关审批条件下便私自动工、使用或开业,致使消防隐患大量增加(4)消防站。部分地区消防站数量与消防等级不适应,责任区面积超出设计范围,且位置设置不合理,特勤消防设备供应短缺(5)远程监控系统。一些公共场所未与城市远程监控系统进行连接,且无消防专线与火警调度中心连通,火灾发生时对于火灾的报警与监控处理不及时,错失了灭火时机。

(三)消防制度不完善

(1)消防执法效率较低。由于消防监督机制的缺乏,部分消防管理部门未设置相关的监督单位及监督人员,或安置监督单位后未进行责任约束,缺少执法过错追宄机制,造成消防监管力度不足;部分消防执法未能全面掌握消防法律法规,整体素质较低,消防技能短缺,难以保证较高的消防执法水平;(2)消防制度存在缺陷。虽然现行的《消防法》提高了法律的有效性及实践水平,但相比较具体情况的复杂性,其仍存在缺陷:未实施有效的消防备案抽查制度,按照“一事不再罚”的原则对不备案行为进行处罚,造成不备案的法律责任要比备案的更轻,容易引发大量不备案行为的发生;对于过失引发火灾的责任仅考虑个人因素,未对责任单位进行界定等。

二、完善公共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部门联动性与消防管理规范化

(1)做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监督检查。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在工程项目审核完成后,应当采取全过程监督方式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检查,若出现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未按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的要及时给予修正;(2)加强消防管理的规范化,相关住建部门要配合相关部门将消防审核作为施工许可证、产权证、预售证等发放的基本条件;规划单位要将防火间距、建筑消防通道作为规划许可证发放的基本条件,消防管理部门要陆续制定各项消防工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提高管理的科学性;(3)基层消防单位要积极开展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切实加大消防制度的深度与力度,对于违反消防规范的个人及单位要给予纠正及处罚,并责令相关单位整改。

(二)改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1)加强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确保消防车辆通行顺利。对于为消防车提供水源的消防水池、天然水源、大型居住区与集贸市场要安置恰当的消防通道;在交通拥挤路口要设置地下通道、人行天桥或立交桥;(2)改善城市消防给水设施管理、建设与规划,适应城市消防用水标准。在居住区、城镇与企事业单位规划建设中要加强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恰当计算消防水压及用水量;要建设功能先进的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综合管理火警受力、火警指挥、消防通信等过程。

(三)健全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消防执法效率

要加强城市公共消防设施的管理与建设,相关部门要制定具体措施与政策,明确各级单位在公共消防设计管理、建设与维护中的责任,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促进公共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要加强消防执法队伍建设,发挥竞争机制的优良作用,将高水平、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引入到消防队伍中,积极开展消防知识培训与讲座,改善消防人员知识结构与技能水平;将消防制度监督向基层推进,提高消防执法监督水平与广度,逐步形成以层次分明、覆盖广泛的消防执法监督体系;加强消防税费改革,创新消防经费筹集方式,促进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发展。

公共消防安全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将直接关系着公共场所的安全质量,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加强有关公共消防安全管理问题的分析,多方面、多层次综合考虑影响公共消防安全管理质量的因素,采取相关制度、技术措施以逐步改善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麦晓琳.我国消防安全管理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12(14).

[2]宁永军.社区消防安全管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3(29).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公共安全美国政府启示

最近几年我国公共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南方冰雪灾难,汶川地震,烧事件,瓮安事件,云南孟连袭警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接连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及这些事件抵御之困难和危害之大都显示着我国即将进入“高风险社会”。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激化。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出台,明确了国务院在公共安全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建立了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由国家和地方突发事件管理机构和国务院常务会议负责,在地方政府的参与下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体系。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各公共危机事件,在公共安全管理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政府公共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种种问题,如缺乏理论支撑,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特别是政府在应对非传统安全上缺乏管理经验。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发展迅速并形成一门学科。西方学者从政府、组织和个人等管理主体和法律、宣传、运行、后勤等制度层面研究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提出了许多政府关于公共安全的管理方案和理论创新。美国的公共安全管理效率高,制度合理,成果显著。其公共安全管理制度为世界各国广泛认同,代表了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高水平。中美两国在国家公共安全管理上存在诸多相同类似之处,如中国和美国在应对公共危机上都重视发挥行政首长的指挥领导作用,都建立了紧急事态和突发公共事件行动预案,都很重视事后处理和恢复。但中美两国公共安全管理也各有特点,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如美国在公共危机处理中以地方政府为主力,联邦政府起到监督的作用,中国主要以中央政府为领导核心,为指挥领导机关,同时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政府是公共安全管理的承担者和责任人,研究美国的公共安全管理制度,分析美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合理因素和制度优势可以使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得到有益启示。

一、“公共安全”的界定

美国的合众国法典中指出,公共安全事件是由总统决定的,在联邦政府的帮助下,以州和地方政府为救援主体来挽救人民生命,财产和健康,以减轻来自任何地方的威胁和危害。美国对公共安全危机的界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都是公共安全事件的范围,紧急事件危机、灾难性事件都可能成为公共安全事件。

对公共安全的界定和范围关系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美国等联邦制国家是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资源应急级别和社会动员程度,标准不同,对待和处理方式也不一样。各国对公共安全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公共安全危机具有阶段性特征,各国面对的具体情况不同,需要根据特定的国情和公共危机发展趋势来界定其范围。

在我国,传统的公共安全事件有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煤矿安全、公民犯罪等。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也是公共安全事件,属于食品安全领域。除了食品安全领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全球化发展加快,还出现了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环境污染、恐怖袭击等新的公共安全问题,这些区别于传统的公共安全危机被称为“非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多样性,隐蔽性,突发性和跨国界跨地区等特点。国政府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危机上还缺乏经验,危机管理有待改善。

鉴于我国国情和我国公共安全危机多发、突发以及“非传统安全”成为政府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中的不稳定因素等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的公共安全事件应包括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危及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其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个人恐怖犯罪活动造成的公共安全事件。这类事件参与人数少,但危害大,处理不好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甚至引发社会危机。二、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安全问题。除了自然灾害外,还包括煤矿瓦斯爆炸,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安全事件,建筑物倒塌,公共设施安全等公共安全问题。三、非传统安全问题。如恐怖袭击,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等新的公共安全问题。

二、美国公共安全管理特点

1.公共安全管理法制化、规范化

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为应对经济危机颁布了《洪水控制法》和《全国产业复兴法》,50年代又出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灾难救济法》(DisasterReliefact),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总统可以公布国家进入灾难状态,这部法律是为美国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上的制度性的立法。此法在随后几十年里不断完善。美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本土遭受了多次飓风袭击和两次强烈地震(一次在阿拉斯加,里氏9.2级),这些自然灾害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1961年,肯尼迪政府设立紧急事态准备办公室,专门应对自然灾害。1968年,美国政府出台《全国洪水保险法》,还根据《全国洪水保险法》开展洪水保险计划,把保险的领域扩展到救灾方面。1972年,美国政府出台新的《洪水保险法》。

20世纪70年代,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促使政府向全面的灾难救助的立法。1970年,新的《灾难救济法》规定政府直接对受灾的人提供帮助。1971年,美国发生了旧金山大地震,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种种问题,促使政府在1974年出台了新的《灾难救济法》。

到目前为止,美国产生了100多项关于安全管理的法律,完善而严谨的公共安全法律体系使国家公共安全管理有法可依,规定应对公共安全问题的各主体职责和权力,有利于协调各部门,联邦和地方,组织和个人的行动,保证了公共安全管理的高效率。

2.政府对公共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参与

政府对公共安全产生的全过程参与,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全过程管理师以“四阶段理论”为理论基础而产生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认同了“全危险方法”后,它将公共危机的政策和活动项目区分为四个连续的功能区: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成为四阶段理论或者生命周期理论。

减除,即预防危害发生,主要内容有区域规划、建筑法律法规、税收政策、重设安全改进法规等。

准备,即危机发生的设想及应当具备的动员资源和救援素质。主要包括灾难预案,撤离预案、危机事态通讯、预警系统设置、资源和特别资源的供给和储备。

应对,即应对安全危机采取有效的举措。主要内容包括实施方案、预警、资源的动员和管理、提供救援等。

恢复,即对遭受损失的社区提供帮助。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咨询、重建公共设施、建设临时住处,国家财政支持、政策倾斜和情报收集等。

在整个过程管理中,减除和准备是危机发生前的活动,应对是危机发生时的活动,恢复是危机发生后的行为。一般而言,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互有交叉。如在应对活动中就应当就危害程度和救援行动的各方面综合做出善后处理方案,应对工作完成后立即进行恢复工作,而恢复工作过程中也应该认真考虑下一次类似公共危机的减除和准备工作。美国的公共安全管理重视危机管理中的管理过程,有利于从源头切除问题和最大幅度减轻危机的损失。

3.发挥有准备社区的作用

公共危机管理中三个极重要的主体是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个人。三者的有机协调构成了“有准备社区的基本内容”。

个人在社区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个人了解地区公共安全隐患和存在的危机,个人通过加入社区内的非政府组织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在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发挥重要作用。个人和自愿者组织只有参与到社区中来,进入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它们才能有所作为。

美国的有准备社区在“9・11”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恐怖袭击发生以后,除了政府派出警察维持治安,曼哈顿附近居民自发上街提供帮助,许多自愿者组织也纷纷行动起来。人数越来越多,这些自愿者也越来越组织化,形成全国性的救援组织。

自愿者组织是社区的一个重要环节,美国十分重视自愿者组织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自愿者组织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往往最先到达现场并参与救援。他们能利用自己的技能快速开展工作,第一时间减少伤亡人数,降低损失。自愿者组织在美国公共安全管理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4.地方在公共安全管理的主导作用

美国建立了以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主力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只有涉及全国性和影响重大的公共安全事件才由联邦管理。以地方的政府来管理公共安全事件,中央政府只是进行监督。

地方政府最早接触公共安全事件,是第一反应者,对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了解问题的来源和应对方法,地方本位的危机管理模式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危害程度。

美国从联邦到地方都有各自公共安全管理机构。联邦有联邦国土安全部、司法部、国防部等联邦管理机构。州政府设有州紧急事态管理部门。重大安全事件时启动联邦公共安全管理系统,总统为最高负责人,由联邦辐射到地方管理机构。一般情况下由地方主导公共安全管理过程。

三、美国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对我国政府的启示

1.完善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完善的公共安全法律体系可以让各责任方有法可依,弄清自己职责,协调各部门工作,保证工作的有序性和规范化。美国从30年代的经济危机开始制定了各种公共安全法,建立了完整的系统的公共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些关于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如《防震减灾法》、《消防法》等有关自然灾害的法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公共卫生的法律;《安全生产法》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这些法律具有强烈的部门性,有些法律不适合管理的要求,法律的执行也需要监督。为应对我国新的安全形势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需要出台相关法律,如《信息安全法》、《经济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2006年1月,国家出台《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的职责,但它属于行政性法规。我国需要建立一个整体的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律,协调各方行动,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国家公共安全管理法律体系。

2.加强非政府力量的参与

政府是公共安全管理的主要力量,但各自愿者组织和公民个人等非政府力量都是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参与者。我国公共安全管理以行政手段为主,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是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分工协作,分级管理,自愿者组织和个人在危机管理中的参与不够,没有发挥自愿者组织和个人在危机救援中的积极作用,没有有效发挥有准备社区在公共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自愿者组织和个人是最先接触到公共安全危机的力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抢救伤者,减少损失。自愿者组织参与公共安全管理中应对和恢复环节,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害,也减少了政府的压力。2008年5月,汶川地震中我国志愿者组织和公民主动奔赴现场开展救援,抢救了多条生命,挽救了人民的损失,在这次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政府应当认识到非政府力量的重要作用,支持鼓励社区的参与,加强其独立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发挥非政府力量的积极作用。但是应该考虑到美国的社区发展完善,我国社区发展远未成熟,不能照搬美国的经验。我国政府可以参考借鉴美国有准备社区参与模式,优先发展自愿者组织在公共安全管理的作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

3.加强地方政府在公共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我国采用的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强调统一领导安排。虽然有利于加强领导,但是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客观上影响了公共安全管理的效果。我国一些省份已经建立了公共安全管理的应急机制,但是政府内部缺乏协调和沟通,这种机制属于分散管理,难以从宏观层面统筹协调。地方政府在危机发生后快速反应,应当在第一时间积极行动,指挥协调。

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安全管理中应加强地方政府之间协作。在公共安全管理中,增强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发挥地方政府在公共安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对于跨界跨地区的公共安全事件,应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沟通,建立情报共享机制,加强地方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沟通协调,加强地方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的战略规划,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处理公共安全事件。

4.加大对社会公共安全的教育

加强公民的公共安全教育不仅可以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公民的危机反应力,还可以提高政府和社会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减轻公共危机带来的损失。美国十分重视对公民的公共安全教育,联邦政府加强对公民公共安全意识的培养和防灾救灾的培训。政府不仅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公共安全保卫工作,而且通过加强公民公共安全教育,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公共安全培训等手段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

我国政府对公民安全教育的普及工作不到位,多数人不知道地震前有哪些预兆,地震中应怎么办,政府本身也缺少公共安全意识。汶川地震中所有房屋几乎毁于一旦,房屋质量不合格,抗震强度差,这些是预防意识弱导致的。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安全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政府部门和公民公共安全培训,提高政府和公民应对公共安全的能力,从减除、准备和应付三个环节应对公共安全危机。

参考文献:

[1]夏宝成.西方公共安全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篇6

公共安全是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状态,公共安全管理是对这种秩序状态的维护与保持,对打乱该秩序状态的各类事件的应对,以及对事件后果的消除、对秩序状态的恢复的全过程。在新西兰被称为“民防”(CivilDefense)或“民防紧急事态管理”(CivilDefensemanagement),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公共安全管理被称为“紧急事态管理”(emergencymanagement)。美国将紧急事态管理的活动、政策和项目分为4个功能区: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这就是紧急事态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或四个阶段理论。澳大利亚也用四个阶段将紧急事态管理分为预防/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简称为“ppRR”。从具体内容上讲,与美国的概念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西方国家又把四个阶段简称为“ppRR”或“mpRR”。虽然称谓与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不同,但内涵相同,只是管理机构的组织和名称有所区别。

二、中国公共安全现状分析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上天灾人祸频发,大众传媒、电子信息使之仿佛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如2003年的波及全球的风险事件SaRS,各地区煤矿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2008年以来自然灾害,食品问题频频出现,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并且正视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2)事故灾难;(3)公共卫生;(4)社会安全。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4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Ш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三、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在公共安全管理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有特色的管理体制,但这种体制是以分领域、分部门的分散管理为特点的,政府尚未建立统一的专业职能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实行专业化管理,而是沿用“条块”方式将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交由相应的职能部门承担。

1.公共安全管理主体缺失。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权威、统一”的应急中心,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的灾害,涉及灾害管理的部门多达十几个,这些“应急中心”无论在管理主体上、执行主体上还是服务内容上,彼此独立,互不隶属,自成一体。部分职能部门之间于是相互推脱、互不配合,在需多个职能部门协作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往往因为配合不默契或相互推脱而失效。

2.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由于中国政府综合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条块分割严重,管理技术也相对落后。在危机应对方面,横向上是分散管理,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由相关部门进行专门管理;纵向上是集中管理,由中央集中统一指挥应急工作,地方予以配合。遇重大危机事件,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部门行政领导做决策,组成临时机构(即灾害应对工作组),缺乏专门机构和完善的应对体系。

3.法律体系不完善而且进程缓慢。近些年来,虽然中国相继颁布了多个与减灾相关的单项法规,但面对紧急状态,中国仍没有建立一整套减灾法规体系,防灾救灾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中责任不明确,特别是涉及到灾害救助、灾后重建财政补助、灾害保险、灾民减免税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而且已有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是单一灾种法规,无法实现综合的防灾减灾,综合协调部门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4.职能部门和监管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政府信息系统缺乏,信息收集渠道过窄,信息不力,虽然各部门都建立了独立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往往自成体系,难以实现灾害信息和减灾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优化配置。媒体部门作用弱化,政府部门间信息沟通严重不足的缺陷在公共危机时期暴露不已。

5.综合危机防范技术薄弱,应急救援能力有限。目前中国对生产安全事故和灾害发生机理、识别理论和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危险源的监测监控理论及技术等公共安全技术缺乏系统研究和开发,公共安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仍未完善,数据库建设较为落后,未能形成全面覆盖的信息管理技术平台和紧急救护网,缺乏系统和长期规划,缺乏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机制。专业技能培训不够、应急救援人力少、力量分散造成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实力不强,防灾技术、设备、物资和力量处于相互分隔的状态,救援能力严重不足。

6.宣传教育不够,公众危机意识不强,缺乏自救能力。要减少公共安全问题,除了政府与社会的重视,公众危机意识也急需提高。目前宣传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是对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应急管理工作与其它工作不同,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对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在这方面的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四、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模式改进对策

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己经摸索出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模式,比如“强总统、大协调”的美国模式,“大总统、大安全”的俄罗斯模式,“强内阁、大安全”的日本模式等。这些国家在应对公共安全时做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总的看来都有一些共同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经验,同时针对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新的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以及改进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对策。

1.借鉴国外经验,健全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备的组织机构是政府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管理的依托和组织保证,同时也是政府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决策和沟通的前提。不少发达国家纷纷设置了专门领导、协调公共危机管理的机构,对危机处置的各项事情进行统一安排。本文提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首先,在中央政府一级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综合性常设机构。其次,在地方设立“人员代替部门”的组织模式,即指在不扩大政府现有编制的前提下,在政府综合性部门中指定专门人员行使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部门的职能,可以解决因专门机构设置而带来的机构膨胀和费用增加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地方政府缺少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专门管理的职能部门的现实。

2.建立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新模式。在构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中,必须定位政府职能的界限,划清政府、社会和公众个人所承担的危机风险边界,建立政府与社会合作互助,共担风险,共度难关的新机制。这里的社会主要是指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本文根据国内外专家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经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和几十年经验积累,以及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复杂性,提出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见图1),这一模式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方针,在科学减灾的指导下,使灾区政府、社会和公众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明确公共安全紧急事务管理流程。正如美国管理学家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所言: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最有效的危机管理是避免危机与灾害的发生。因此,现代政府危机管理的工作重心更倾向于灾前防范。本文提出公共安全紧急事务管理流程(见图2):注重事前的预防;事后的处理和总结;构建发达的信息管理系统。

4.建立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制评价制度。在中国现有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措施中,对于工作人员的职能履行效果评价往往是以突发公共事件责任追究办法为载体来进行。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法制评价制度,从以救助为主的管理方式逐渐转化到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对现有应急法律规范进行系统的清理。包括修改法律、进行法律解释、废止法律或某些条文等。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信息公开制度、行政征用制度、行政隔离制度、行政指导制度,以及将“公平补偿”作为目标的行政补偿制度,包括行政主导型的或积极采用市场机制(例如保险方式)的各种救济制度等。

5.建设综合危机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提供人才保障。应针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配合行业生产与运行安全建设,开发满足主要行业的综合灾害危机防范所需关键技术,建成若干综合灾害危机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并形成促进这些典型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的配套政策体系。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应从总体上注重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应出版一些相关的培训教材,建立各种分类的培训机构,对政府的应急部门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专家库”和“资源库”的建设。

6.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公众公共危机意识。首先要建立危机管理教育机制,要树立公众的公共危机意识、提高公共危机的处理能力,就必须进行教育机制的改善,对公众进行专门的危机管理教育。因此,有必要将危机管理教育纳入先进的教育体制之内,通过危机意识教育和案例教学,掌握一定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学习,增强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的能力。其次是加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学习。通过积极开展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研究和培训工作,建立高素质的公共危机管理人员队伍,为公众树立学习榜样。

五、结论

作为当前中国社会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免于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方针,在科学减灾的指导下,使灾区政府、社会和公众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此,仍需做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推动公共安全问题进入政府议程、促使重新评估其行为,改进政府管理缺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保成: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原则刍议[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35~38

[2]nationalCivilDefenceplan,introduction,amendment14,may2002,1:ministryofCivilDefenceandemergencymanagementGlossary,p4

[3]emergencymanagementinstitute,independentStudyiS230,principlesofemergencymanagement,2003:(2):22

[4]张涛:透过saRs事件看现代政府危机管理[J].宏观管理,2003,(4):12~16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区域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

一、“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

所谓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就是针对一定区域与范围的、用以满足公众不断面临的公共安全需求的科学技术,它属于民生科技范畴,具有人为性、为人性、社会性、公共性等特征。其构成包括三个层面: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器物层面主要指为提高公众安全、满足公众安全需要、实现公众科技权益而直接提供的公共科技产品与服务,在三层次中具有外显性特征;制度层面则指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导力量为保障公众公共安全需求和处置公共应急事件而制定的相关法规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总和;精神层面则是指公共安全科技服务过程中渗透公众与社会之中的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精神和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和服务性的价值德行。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体现科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公众理解科技的重要内容。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与使用将使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更加有趣并且更少威胁性的地方,因此,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不应把公民排除在外,科技只有在满足公众需求与参与的基础上,才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在近些年所发生的如sars、圆明园防渗膜事件、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等事件中,一方面各有关部门以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对有关事件进行了处置,另一方面公众以利益相关人或关键人的角色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科学决策过程中。这些实践证明: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越来越多地与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公众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和维护社会和谐紧密联系,体现了科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二、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当前,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融合,科技的公共性与社会性日益凸现,加上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日渐突出,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十分必要。针对我国幅员辽阔以及各地公共安全的特殊性现状,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区域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显得尤为紧迫。应该说,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区域公共安全问题,2004年,温家宝主持会议,在听取公共安全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汇报时指出:区域性公共安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紧迫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也首次将区域公共安全科技列为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其中应急管理是公共安全的核心问题。我们认为,加强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至少在以下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1)有助于加强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形成机理的研究与科学预测,提高预测预警能力,从而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建立并完善多部门协同应对机制和加强多目标多阶段的应急决策理论,做到未雨绸缪、科学决策;(2)有助于在处置公共安全与应急事件过程中做到临危不乱、科学处置,及时使救援力量得到优化调度、应急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尽量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3)有助于在公共安全事件处理后及时恢复社会秩序、舒缓民众心理、化解社会危机与矛盾,维护区域内的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与引导民众的公共需求。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典型突发事件案例更是警示我们: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针对各地的具体情况,加快发展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并建立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应成为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与应用的重中之重。

三、对我国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组织体系及救援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已具备一定基础,积累了许多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成功应对了一些专业领域的突发事件;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项目经费和数量逐年增长;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科技得到快速良性发展,研究成果取得了很大进展。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1)我国还没有从整体层面上进行系统的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研究,缺乏完善的区域性公共安全体系,各相关领域研究处于条块分割状态;(2)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安全体系的建立还刚刚起步,研究基础弱;(3)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服务的相关条件不足、设备相对落后;(4)区域内公共安全科技意识淡薄、专门人才不足、公众安全教育不够完善;(5)在公共安全科技经费投入方面不足,缺乏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支撑条件等。

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坚持“科技为了人民、科技成果为人民共享”的理念。要从理念、制度、服务能力、公民意识等角度加强体系建设。

(一)提高各级政府对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认识,深化相关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

完善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国家、社会和公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政府在公共科技服务上的责任意识,注重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理论建设;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职能定位和对公共服务的事权配置,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涉及政府诸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中涉及教育部门、科技部门、宣传部门,组织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要做好各部门间的事权配置,防止出现在履行公共科技服务中的模糊行为、责任承担时的相互推诿。

(二)鼓励供给主体社会化趋势发展,处理好责任主体政府与各供给主体的指导、协调、合作、监督的关系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涵盖了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社团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公民个人,形成了党、政府、人民团体和科技单位密切配合、大联合、大协作的新的工作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与协调,很容易滋生各方定位不清、职责模糊等问题,继而出现相互推委、互不负责的不作为现象。要避免此类问题,必须从制度上加以防范,加强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理顺工作关系,实现有效协作,统筹部署,集成资源,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国科普事业的纵深发展。

(三)细化相关政策法规,持续增加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投入,实施绩效管理和评估机制,保证公共科技服务体系的效率

加大对现有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公众对保障自身权利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法规政策的细则化和可操作性;持续增加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财政投入,开拓多渠道鼓励社会投入。要加大各级政府在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上的财政投入和专项资金投入,并有倾向性地将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到贫困落后地区的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去,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形成全社会积极投入公共科技服务的局面;要加强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监测评估,尽快建立评估机构和评估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监测评估体系;同时,要倡导由公众、社团、大众媒体在内的第三方评估,以保证评估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

(四)注重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能力建设,努力增加、提高公共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使公共科技服务与公众需求相适应

增加可视公共安全科学空间的数量,提高可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学空间的服务质量;充分调动科学共同体作用,提高公共科学咨询服务和培训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网络信息平台,整合公共安全科技信息资源,加大大众媒体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中的作用。

(五)坚持公共科技服务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原则,重视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中公众的权利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公众参与机制

在建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过程中,要重视公众对公共安全科学服务应享有的知情、获取、表达、接近、参与、监督等权利,针对诸如有关科学技术的突发性事件、热点事件、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建立积极、快速、高效的响应互动机制。建议建立健全发现、回应、表达与参与的机制,建立重大公共科技项目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重大科技公共项目的公众听证会、协商制度,公益性科研项目报告公开、信息公开存取制度,实施“关键公众”接触,加强公民调查工作,鼓励公民科研行为等,创建全民参与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良好氛围和局面。

参考文献: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公共安全;安全事故;行政问责

一.公共安全事故和行政问责制的概念

公共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对于公共安全问题的探讨,由于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因此对公共安全的界定也是不同的。国际上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社会生产、工作生活的安全。它包括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和每个公民一切生活面的安全,自然也包括免受犯罪侵害的安全。狭义的公共安全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治安事故和犯罪的侵害三个部分。

关于行政问责制的涵义,可以从政府与问责制两方面来讲。从政府来说,它是一个包括各级政府、所属部门机构和各级政府官员、公务员的整体和个体的集合。从问责制来说,问责制是西方政治的产物,它的对象一般是官员。从国内外政府管理来看,行政问责制已成为普遍的管理体制。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对过失权力的责任追究是问责制的本质,也是责任政府的重要体现形式。

二.我国公共安全事故中的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意识上不重视公共安全事故

现阶段在公共安全事故上我国政府在意识上还是不够重视。在付出了血的代价之后,校车安全问题才被重视起来,各地方乃至中央纷纷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或许这些条例、这些政策将有一丝可能造福于后来人。那么如果早一些重视起校车安全问题,如果在事故发生前就以规矩束缚,是不是可以避免这些事故的频繁发生,哪怕避免两起,避免一起,哪怕多挽救一个孩子的性命,那么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2.政府处理公共安全事故的体制不健全

由于政府体制内的不协调和矛盾,使法律不能有效的实施,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因为地方与中央主管部门之间管理的脱节,以及政府监管不严与校方不投入之间的管理体制矛盾。因此在进行行政程序责任应急处理和人员处理以外,对重大事故案件要进行更深入的处理,以便发现、调整和消除影响政府管理的体制障碍。

3.政府追究法律责任不到位

处置事故和总结事故教训不仅仅是追究几个责任人的责任,也不仅仅是理清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就事论事地总结事故教训,而更应该从深层次的源头上反思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应彻查事故幕后可能隐藏的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如果我们只是追究几个人责任的而无视弥补管理过程漏洞,是治标不治本的。[1]

三、完善我国公共安全事故行政问责的对策

在公共安全事故的处理中实施行政问责制,是国际目前比较通用的做法。虽然,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其行政问责的具体规定和运作方式也都有所不同。但是,在政府官员中做到有权必有责、违规违法必追究的这一点上则是共同的。

(一)健全问责的外在制度体系

问责制是人民对政府所实施的公共管理活动进行民主监督和控制的制度,在我国市场化多元化制度变迁的进程中,要构建有效的问责制就必须加强行政问责制的配套机制建设。从我国建设行政问责制的目前情况来看,建立健全问责制的配套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行政问责立法

目前,普遍认为涉及问责制的法律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公共卫生突发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和《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更靠近行政问责法,但都普遍显得太单薄和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建立针对行政问责的法律――行政问责法,从外部向政府施以法律权威监督,建立有效的行政问责制法律。

2.明确权责划分机制

阿克顿勋爵曾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2]从权力的运行来看,权力本身所具有的毒素加之个人私欲的作祟,如果没有相应的责任承担机制,就可能出现权力向私人化过渡并且膨胀异化的结果。权责对等、权责统一是行政问责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3.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保密培育了滋养特殊利益集团的肥沃土壤,无法形成对政府的监督制衡机制。政府官员怕承担责任,转而寻求自我保护,信息就更不敢公开,决策圈子变得更小,决策质量也就每况愈下。”[3]由此看出,行政信息公开和政务透明是尊重公民知情权的重要体现,也是公民对政府和行政官员进行监督问责的重要前提。

4.科学的责任绩效评估制度

我国一直没有统一、正式、严格的官员责任绩效考核办法。目前比较有实际意义、对评价官员行为绩效具有实际影响的,主要就是关于领导责任、引咎辞职或免职的各级党政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几乎都将各种严重性,或对群体突发性事件应对不力,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经济损失等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作为评价官员绩效的否定性依据。缺乏系统、全面的绩效考核机制,将突发性事件与绩效认定直接挂钩,这是隐藏在问责风暴背后的重大误区。

(二)建立良好的内在制度

行政问责不仅意味着领导干部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且对于那些平庸的、人民不满意的干部,要求辞职,甚至被免职,更重要的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逐步改变从政观念,从自身提升责任的意识。真正意义上的问责,不仅来自于制度规范化、法定化的硬规定,也迫于公众与舆论的软压力,还源自干部自身的道德观念,以及更为浓厚的政治氛围。

结论

正是由于政府在意识上不重视公共安全事故,对事故信息透明度不高,以及追究法律责任不到位等问题,造成行政问责制不足。为此,要进一步推进和增强在公共安全事故中我国行政问责制力度,就要健全预警机制,建立部门之间协调机制,加大非政府组织参与,弥补监管漏洞,完善问责制,使得行政问责制得以顺利、完整、有效地执行。

在此,我希望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努力,逐步地改革和完善行政问责制,减少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行政问责制得以顺利、完整、有效地执行,从而打造出一个更加廉洁、高效的现代民主政府,加快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前进步伐。

参考文献

[1]刘助仁.近来突发事件频发对我国公共安全问题的启示[J].安全防范,2008,9~15

[2][英]约翰・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24

[3][美]斯蒂格利茨.自由、知情权和公共话语[m].第三版.环球法律评论,2002.268~269

[4]潘嘉卓.荀子・天论[m].广州出版社,2004.25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高校;公共安全;风险管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22-02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各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社会政治稳定形势总体平稳可控。但是随着敏感期和节点的增多,高校各类问题可能集中出现、相互影响,各类敏感群体可能借机造势、扩大影响,高校公共安全形势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高校公共安全风险管控是学校为保护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公共安全秩序,对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风险因素进行环境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与监督等一系列校园安全管理行为的总和。高校公共安全主要涉及社会安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四方面的事件。

借鉴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2ma)设计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该体系由危机缓和(mitigation)、危机准备(preparedness)、危机回应(response)、危机恢复(recovery)四部分组成),危机缓和正是一种重在灾前防范的前瞻性新型危机管理理念。该管理理念,可以引入到高校公共安全风险管控中应用。目前,在高校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而非针对校园公共安全风险的识别、控制、管理、应对、监督。所以,做好构建高校公共安全风险管控机制的研究对于高校创建平安校园、促进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二、高校公共安全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安全风险意识缺乏

目前,高校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而非针对校园公共安全风险的识别、管理和控制。首先,组织领导层面缺乏防患于未然的风险意识,认为学校公共安全是保卫处(部)的事情,只要保卫部门恪尽职守,就可以保学校平安。上级领导缺乏风险意识,制约了校园公共安全的风险管控。其次,保卫部门属于“边缘职能部门”,保卫干部存在配备数量不足、知识水平一般、设施设备匮乏等问题,他们忙于整个校园里繁琐复杂的日常安全管理,即便保卫干部有公共安全的风险意识,相对于整个学校来说微不足道。还有,师生方面,广大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们,专心致志于自己如何上好教学课,如何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如何做好科研工作;学生们一直以为校园就是“象牙塔”,安全问题根本不用考虑,缺乏公共安全风险意识。

(二)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不到位

首都高校按照《北京市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的要求,出台了《XX学校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办法》,但是高校只有遇到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时候,才会成立临时指挥协调中心,主要有主管安全校领导、保卫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临时组成,应急处理公共安全事件。高校没有针对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专门机构,缺乏风险分析、识别、评估、应对管理的专业人员和运作机制。学校也没有建立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这种临时成立的指挥协调中心较为分散,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无法迅速有效的处理校园里面临的公共安全风险。

(三)公共安全风险教育与管控服务不够

高校在加大“科技创安”投入力度的同时,同时开展公共安全风险教育,让他们认识到风险的存在,要具备风险意识、公共安全知识、基本应急逃生技能等。部分学校开设或者类似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但是只是学校公共选修课,覆盖面较小,广大学生还是缺乏公共安全风险教育。学校可以邀请专门的机构针对广大师生员工进行公共安全方面的风险意识培养、应急演练与培训,广大的师生员工接受的公共安全风险教育与管控服务不够。

三、高校公共安全风险管控机制构建

(一)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学校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把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作为学校重要规划、重大项目、重要部署等制定实施的前提条件,涉及到群众利益的重大项目时,党务会及校长办公会把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纳入考虑范围,对可能影响校园公共安全的项目或部署进行科学评估,制定应对风险的预案和防护措施。坚持权责统一、合理合法、科学民主、以人为本、兼顾公平与效率,切实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稳重大事件的发生,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二)构建校园综合风险防控模式

学校扎实构建由人防、物防、技防组成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动员基层力量,依托保卫干部、保安队员、兼职安保人员和志愿者队伍,全面开展安全防控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严格执行学校加强技防设施建设、管理、使用、运行维护和值机人员上岗培训,加大经费保障和制度措施落实力度,确保学校技防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有效整合治安、消防、交通、应急等资源。巩固本单位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落实网格管理工作责任,分片包干,进行网格化防控。

(三)全面强化信息动态监控和研判

学校明确信息工作的职责,确立宣传部、本科生工作处、研究生工作处为信息动态收集的一线主责单位,分别承担起教职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思想动态收集任务;党校办、保卫处、信息网络中心协同参与,其他有关部门与院系共同配合。学校拓展信息搜集渠道,力求准确全面地了解师生思想动态。依托基层党团组织、部门领导、辅导员、学生干部等建立舆情信息搜集网络,通过当面对话交流、文字汇总、网络舆情报送等手段了解师生思想动向。学校建立由校领导牵头,党校办、宣传部、学工部、保卫部及具体涉及职能部门或院系共同参与的维稳研判会商机制,在每次例会和专项工作会上,分析和研判校园安全稳定形势。

(四)不断完善校园应急处置体系

完善学校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升妥善处理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成立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小组,由主管安全校领导牵头,各二级单位一把手组成,落实安全责任,以便迅速有效地处理事件。学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总体要求,防患于未然,不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及协调水平,确保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学校高度重视敏感事件和敏感时间节点对校园稳定的影响,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各部门在党校办的统一协调下协同联动,健全应急队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资和器材装备,及时掌握校园动态信息,及早预防群体性串联,确保将不安定因素化解在萌芽阶段。

(五)加大力度排查化解公共安全风险

深入开展校园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依靠各二级单位党政领导,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类矛盾的预防化解工作。安排校领导接待师生员工日,每周固定时间接待来访人员,及时处理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确立学校办公室作为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学校各单位承担工作涉及相关问题的调研和处理,明确来信、来电、来访的处理流程。人事处、校工会、保卫处的职能部门坚持以民生为本理念,配合处理来访接待和风险化解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六)有效开展公共安全风险教育与管控服务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以公共安全为重点,努力做到风险教育的全员覆盖、分类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意识。学校抓住重要时刻和重大事件,抓住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抓住学校的重大典礼或仪式的举行,深入全面地开展公共安全风险教育工作。学校不断健全完善困难学生帮扶机制,大力提高资助标准,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奖、贷、助、勤、补、减”的资助体系,尽学校最大的努力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或缓解日常生活费用问题。个别预警与开放指导相结合帮扶学业困难学生,在本科生工作处、教务处配合下,实施学业预警制度,提供学业帮扶方案。体系建设与个案指导相结合帮扶心理问题学生,从新生入学测评中做好危机预防工作,做好上下级朋辈帮扶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各部门全力做好公共安全风险教育与管控服务。

面对着繁杂多变的安全形势和学校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高校公共安全风险管控还需要根据最新工作要求,加强分析研判,创新工作思路,变革工作方式,在新安全指引下用新方法应对新问题,力争构建平安、有序、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胡建波.关于构建高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探析[J].西北大学学报,2008,38(6):173-175.

[2]邓琼.事先型危机管理与和谐高校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8,(3):146.

[3]王瑜.中国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研究[J].教育科学,2006,22(2):40-42.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公共安全;应对

【作者简介】曾伟,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治安系副主任,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28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3—0080—06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关键时期,也是公共安全问题凸显期。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500亿元。约占GDp总量的6%,每年公共安全问题夺去约20万人的生命。我国的党委、政府近年来对于公安安全十分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首次把公共安全作为独立领域进行战略研究。广西是我国唯一一个沿海、沿边、沿江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同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居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区等多个区域交汇点。特殊的区域位置和社会环境在推进广西北部湾开发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公共安全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影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公共安全问题的社会环境进行深层次地分析,探索公共安全问题的发展趋势。对于建立公共安全管理机制,维护区域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公共安全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当前全球性的风险社会已经形成。充分认识风险社会的规律,应对来自于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已成为各国政府的普遍共识。我国党委、政府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健全科学、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有效应对各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同样面临着来之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安全威胁,而且其中一些威胁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使得公共安全形势复杂多变。

1.传统的安全威胁。传统安全威胁一般是指国家间军事行为有关的冲突,主要是军事、政治等方面的安全。军事方面的安全威胁主要是存在于战争时期或者冷战期间,而在当前的和平年代中,政治方面的安全是传统安全威胁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对于公共安全问题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强大的制约作用。无论是积极方面的。还是消极方面的,都会对公共安全带来重大的影响。政治因素在公共安全领域表现为传统的安全威胁,政治安全也是我国安全问题的首位。当前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对于社会公共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但是,我国当前的来自政治方面的传统安全威胁仍形势严峻:一是北部湾周边的国际环境不安定。其中最突出的是南海争端问题。复杂的南海局势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周边海域国家,它俨然成为了各国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于南海的前沿,南海局势的紧张对于北部湾经济区的公共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二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境内外的“”和其他各种敌对势力蓄意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分裂祖国的斗争将更加复杂、更加尖锐、更加激烈。北部湾经济区面向东盟,民族分布、地理位置特殊,在对境内外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斗争中面临严峻的考验。西方敌对势力图谋实施“壮族独立”计划,激化我国民族矛盾,且敌对势力、敌对分子还在网上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过渡政府”;境外别有用心的人和对现实不满的人与境外媒体勾结,大肆炒作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造谣、污蔑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网

2.非传统的安全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是相对于传统安全威胁而言,是指除军事、政治冲突以外的其他对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根据公共安全事件的发展过程、机理和性质的不同,公共安全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涉及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安全等四大方面。相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而言,来自这四方面的安全仍不容乐观。一是在自然灾害方面,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广西则在其中是受灾比较严重的省份。2012年12月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列举了广西主要的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洪涝灾害,台风、冰雹、雨、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广西目前的基础设施抗灾能力还比较薄弱,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2008年广西的冰冻灾情,造成了1411万人受灾。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5.58亿元。二是在安全事故方面。广西各类安全事故频发。据广西安监局公布。广西全区2012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881起,其中重大事故2起,各类较大事故79起,共死亡2742人。三是在公共卫生方面,广西地处边境,属于东南亚炎热地区,是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区。以艾滋病为例,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区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63127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携带者41796例,艾滋病病人21331例),发病数居全国第2位,是全国防治艾滋病的重点地区。而且艾滋病疫情呈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城镇向周边农村地区扩散的态势。四是在社会安全方面,恐怖袭击事件由于其不确定性的特点,对公共安全构成的威胁最大。近年来。东南亚“伊斯兰祈祷团”、“阿布沙耶夫”等恐怖组织策划和实施恐怖活动,对东南亚地区安全构成威胁。东南亚各国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加强了各国的反恐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东南亚的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反恐斗争仍然任重道远。非传统安全因素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不断增多,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不仅仅将会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甚至会对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形成冲击。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此外,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公共安全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部首座核电站——防城港市红沙核电站的开工建设和中石油钦州大型炼油厂等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对本地区的环境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还增加了核安全的问题。这就对于公共安全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危及公共安全的社会矛盾凸显

在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势必会形成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拉大以及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分化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公共安全问题。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处在追赶型发展阶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更为突出,导致社会矛盾多发,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给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带来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

1.人口流动与社会融合度问题成为影响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临海产业集群的逐步形成。促进了人口的大流动。近年来,南宁市和几个沿海城市的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据公安机关的调查统计,目前广西流动人口总量约为500多万人,登记在册1915740人,不少城市的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市区常住人口的数量。人口的流动使社会利益群体的结构分化,增加了城市的社会风险。随着经济区产业的多元化,使各个社会利益群体的结构由相对简单转化为复杂、多样化,而利益的分化重组与价值观念的重新定位使得城乡、区域、产业之间以及不同社会人群之间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流动人口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但由于自身素质的缺陷。大部分都是重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的体力劳动者,总体处于贫富分化的底端,是对贫富的分化感受最为强烈的社会群体。他们一方面感受着眼前形形的物质财富诱惑,另一方面由于政治、经济、职业、教育以及婚姻子女等制度方面的不公平待遇等导致其难以融入社会,从而对社会漠视和不信任,甚至的会形成对立、的情绪,并将之付诸于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影响着当地的社会治安。

2.由社会矛盾引发的影响着地区的社会稳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代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分化加速,从而容易诱发社会结构的失衡和失调现象,产生大量矛盾和冲突,诱发各种。根据广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区发生438起,参与人数为31800人,分别同比上升了4.3%和20.3%。全区8个市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先后发生20多起。其中高速公路和铁路项目建设引发的18起。㈣除了本身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并造成严重危害之外,还由于其具有相互感染的特征,可能会使非理性的情绪在不同群体之间传递,严重时多起聚集在一起,造成强烈的社会震荡,甚至会影响到国家政权的稳定。

(三)公众的公共安全需求呈扩展趋势

英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安全的需要是人的低级需要,也是最基础的心理需求,包括“安全、稳定、依赖、保护、免受恐吓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的需要、对秩序的需要、对法律的需要、对界限的需要以及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等等。”随着人们的物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于公共安全的需求增高。根据广西社会科学院2009年广西南宁、北海等地的公众社会心态与社会热点调查中显示,广西公众对于2009年广西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的判断中,“突发公共事件增多”占了25.0%,排在第二位。而与公共安全密切相关的“社会治安形势严峻”也占到了6.9%,排在第四位。

公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对政府的公共安全问题应对能力和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能不能紧紧地围绕公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安全问题,最大限度减少不稳定、不安全、不和谐的各种因素,协调和平衡利益关系,增强群众公共安全感,是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成功应对公共安全问题的基础。

(四)公共安全问题国际化程度增大

随着国际分工与国际交往的深化,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各国的经济逐步融合,世界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联系日益紧密,公共安全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发生地的范围,愈来愈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成为了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公共安全问题的国际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恐怖主义等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组织网络普遍具有国际化特征。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自从2011年的“9.11”事件以来,跨国恐怖主义网络所带来的危险在全球风险社会中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层面的危险。二是公共安全危机影响的国际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的公共安全危机往往会影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甚至会引发相类似的公共安全危机。如在东南亚造成很大影响的“茉莉花”事件。三是公共安全危害的国际化。很多公共安全事件都是没有国界的,如自然灾害、疾病转播等。这些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对一个地区乃至全世界造成危害。如联合国于1987年通过的169号决议中正式地把20世纪的最后十年定为国际减灾年。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世界性的减灾活动的背景实际上就是由于各种非战争因素的灾难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从而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结果。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公共安全应对策略

(一)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法律体系

在现代法制社会中,政府权力的法定性决定了在公共安全危机状态下政府行使的权利是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宪法和法律是政府行使紧急权力的正当性、合法性的来源。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按照我国的精神来健全公共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完善的公共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把公共安全管理纳入到法制化轨道,是提高我国应对公共安全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的基础。同志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中国政府要重点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等方面的立法,推进社会应对公共危机体系建设。经过这些年来的法制建设,我国在处理公共安全问题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包括综合性和专门性的公共安全应对法律法规。此外,我国为了提高政府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和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还依法制定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79个部级的应急预案,应对公共安全问题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虽然我国在公共安全的法制建设有了显著的成就。但公共安全法律体系整体上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进而保障全面规范公共安全管理。提高应对公共安全问题的水平。一是调整目前法律的结构和层次。应当根据公共安全各个领域的现实情况,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或提升当前的法律法规层次,完善法律结构。如在的应对方面,目前专门性的法律规范是公安部的《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规定》,这个规定不仅法律效力上层次太低,而且处置主体的局限也过于狭隘,难以适应当前治安形势的需要。二是要丰富内涵,拓宽覆盖面。既要加大宏观方面的公共安全立法的力度,又要注重微观方面的具体实践过程的程序性法律规范。在制定相关法律的实施细则及其他配套的法规规章的同时,广西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或修订应对公共安全问题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三是协调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使其协调统一。由于综合性的法律《突发事件应对法》是2007年才颁布施行,各个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大多数是在其之前颁布实施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法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在系统地、全方位地进行法律体系建设的同时,要确保上不跟基本法冲突,横向不跟其他公共安全相关的法律、各行业和各部门的法律制度等法律条文矛盾,并保证对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职权统一。

(二)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

公共安全问题一旦发生,仅仅靠政府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借助全社会的力量,才能经受得起考验。要摒弃以往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在确定政府主导位置的同时,准确定位政府应对公共安全问题需履行的职能和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建立起政府与社会合作互助、风险共担的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新体制。

1.健全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备的组织机构是政府应对公共安全问题的依托和组织保证,也是政府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预警、沟通和决策的前提。我国目前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是政府负责制。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按照分工对相关领域的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全权负责,地方各级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成立相关应急指挥机构,对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与处置。这种模式使权力集中、统一,在应对汶川地震等严重的公共安全问题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了更加快速、高效地应对各个级别的公共安全问题,应当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组织建设。一是设立具有应对指挥权的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目前虽然各级政府都设立了专门的公共安全管理部门,如国务院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各级的应急管理机构,但这些机构承担的是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的职能,没有相对应的指挥职权,这就难以落实公共安全应对的快速反应原则。二是设立有咨询机构。国内外大量事例表明,应对突发事件应当设置咨询机构。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制度十分必要,让应急管理专家参与处置与预防工作,可以为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应对决策出谋划策,起参谋作用。

2.积极组织公共安全的民间力量。区别于政府的民间力量在公共安全管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只能从自身利益出发来维护公共安全。即便真想维护公共安全,也很难察觉与之相距甚远的公共安全威胁。而公民社会则不同,公共安全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其切身利益。因此,它对公共安全的维护会不遗余力。一是建立专门性的公共安全志愿者组织。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中,志愿者组织能够利用其组织资源和成员们训练有素的技能迅速开展救援等应对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受灾者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西方各国都十分注重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在公共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而且每个国家都在公共安全管理中赋予其重要的使命,使其成为公共安全管理中在政府机构之外的一股重要力量。如美国的“全国抗灾志愿者组织”、澳大利亚的“志愿服务澳大利亚”(Volunteeringaustralia)等,这些非政府组织的应急事态管理主体被公认为是各种应急事态的第一应急这和有效救援者。二是提高公民个体应对公共安全问题的能力。公共安全问题的发展蔓延的趋势及其造成的危害后果的严重性,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公民自身在发生公共安全问题时的态度和表现。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公民的积极自救、自我管理的意识,提高整个社会应对公共安全问题的水平。

(三)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机应急制机制是以公共安全事件的发展为主线的应对,包括事前的预警和准备机制、事中的应急响应机制和事后的恢复重建机制等。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也开始意识到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内许多城市对作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公共安全机制。南宁市是我国最早投入公安安全管理应急机制建设的城市之一,在2001年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在维护南宁市公共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在以南宁市应急联动系统为基础,进一步扩展和完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一是要建立协调的组织框架。目前,我国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分属16个职能部门归口管理,来自不同职权范围、管辖地域或者不同层次的部门势必会由于界面不清而出现资源浪费或者相互推诿、相互抢功的现象,难以发挥整体功效,迅速、统一地采取应对措施。因此,要建立协调的组织和指挥,所有具有不同管辖部门或者对事件承担某些职责的部门,以及那些能够提供特殊资源支持的部门,都纳入到组织框架中,相互协调,共同决定全部事件的战略、选择目标以及确保应急方案的实现,保证具体行动的整合,最恰当地使用所分派的资源。二是完善、规范应急联动系统的功能和职责。目前我国的应急联动系统的功能比较单一,大多数都局限于前期的接警、处警和指挥调度以及先期处置,而对于后期的控制与处置以及事后的恢复重建等方面都没有相关的功能和职责。因此,要紧扣公共安全的各个重要环节,设置、完善相对应的功能,并对相关部门赋予相对应的职责,使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具有全面性和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