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语文的教学方法十篇语文的教学方法十篇

语文的教学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6:40

语文的教学方法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导入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9-0114-01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课导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故被称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简明扼要、生动有趣的导语,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同时,还可调节课堂气氛,变“呆教”为“活教”,变“苦学”为“乐学”。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巧妙导入,以保证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几种导入方法。

一故事导入法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提到故事,可能没有一个学生是不感兴趣的。在授课前,花极短的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学生的注意力会马上集中起来,同时也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

如在教授《桂林山水》一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桂林的景色是大自然的杰作,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那里的山石、河流、树木、小桥几乎都流传着一段动人、神奇的故事。如父子岩,据说古时有姓龙的父子俩人,他们的造船手艺非常高超,造的船不但粮食装得多,行驶起来也跟箭一样快。不料,一个姓万的员外看中了他们的手艺,逼着他们替他赶造一艘大船,用来搜刮老百姓的粮食,献给皇帝买官做。粮米被他搜刮空了,岂不饿死老百姓吗?龙家父子不肯干。他们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慕名来到桂林,藏到这儿的岩洞里。因为没有吃的,最后饿死了。父子岩就这样得了名。另外,桂林山水的绮丽景色中还有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寡婆桥、望夫石……同学们,有没有兴趣欣赏呢?再听听那段神奇的故事呢?”

二情境导入法

教师在讲授新课前,有意创设生动、愉快的意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教授《鸟的天堂》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当你置身于风景优美、空气清晰的树林中,倾听那美妙、动听的鸟叫时,会有什么感受?”学生闭目遐想,犹如身临其境,争相发言。此时,我将话题顺势一转:“在祖国的南方,有种榕树,上面栖息着很多鸟。著名作家巴金爷爷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讲了一个美丽的‘鸟的天堂’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篇优美的文章吧!”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很快地接受知识信息。

三巧妙提问导入法

提问是讲课常用的一种手段。但如何提问需要学问。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吃透教材,把握实质,问在点子上,既要避免满堂问、句句问,又要避免该问而不问,把答案告诉学生。问必须引起学生的思考,讲究“巧”字。围绕课题,设计提问,巧妙导入新课。如教授《绿色的办公室》这一课时,可在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的基础上提问:“图中既没有房子,也没有桌椅,为什么叫办公室?还在前面加上‘绿色’二字呢?”这样揭示题目,巧妙提问,让学生立即产生急切阅读课文的心理。

语文的教学方法篇2

关键词:学习方法;规律性;拓宽思维;学以致用

《新课程标准》特别把“方法和过程”作为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明确提出来,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重视过程,强调方法,其实质是尊重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方式。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是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与策略。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能仅仅只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应该清楚地知道在授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授予学生学习的方法。众所周知,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迅速准确地找准切入点,把握课文主线,而且能帮助学生拓展思路,起举一反三的作用,学习起来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好比一个人正饥不饱食,给他一条鱼,只能解决一时的饥饿,并没有彻底解决它的吃饭问题。而教给他捕鱼的方法,则从根本上解决了他的生存问题。同样,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除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授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任何老师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教。学生也不可能什么都学,什么都记。很多知识,有待人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掌握,并逐渐完善。正如人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语文知识浩如烟海,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好的。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授予他们学习的方法,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根基。根基牢固了,就不但是学会了,而且是会学了。就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向纵深发展。可谓一里通百里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学习方法非同寻常,谁一旦掌握了它,就等于掌握了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一生受用。下面是本人从教二十多年语文教学积累的一些经验。

一、养成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找出规律性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按照自己的发展方式存在着,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有些规律是显而易见的,有些规律则是深藏不露的。显而易见的规律我们容易看见,而深藏不露的规律就需要我们擦亮眼睛去细心观察,仔细剖析,不断总结,才能在抽丝剥茧中找出规律。我们一旦把握了这些规律,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我们的语文学习也不例外。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虽然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但同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字词的教学,可用分解法,组词法,造句法,查字典法,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的方法等等。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众多的字词,并能正确地运用。培养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我在教学形近字时,就常采用比较法集中起来教学。让学生根据部首的不同,发挥想象力,联系到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学习。如:海、悔、侮、诲这一组形近字中,海与水有关,可组词大海、海洋;悔与心理活动有关,可组词后悔、悔恨;侮与人格有关,可组词侮辱、欺侮;诲与语言有关,可组词教诲,诲人不倦。又如:瞭、镣、撩、燎、僚、鹩这一组形近字中。瞭跟眼睛有关,可组瞭望;镣跟金属有关,可组脚镣;撩跟手有关,可组词撩拨;燎跟火有关,可组词燎原;僚跟人有关,可组词官僚;鹩跟鸟类有关,可组词鷦鹩。对于笔画繁多的生字,可教给学生使用分解法识记。如:颦可拆分为步、页、卑来识记;赢可拆分为亡、口、月、贝、凡识记;襟可拆分为衣、林、示识记。总之,只要是便于学生记忆的方法,都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二、拓宽思维,展开联想

人类的思维空间如同浩瀚无际的宇宙。只要我们集思广益,展开风格迥异的奇思妙想,把创新思维的目光伸得更远些,就能打破常规的思维局限,促进想象力的发挥。人类多姿多彩的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而各种奇思妙想又源于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它们是共存的统一体,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句、段、篇和作文的创作,也如同我们的生活那样离不开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一旦脱离了作者的想象力,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又怎么会有生动的语句、精彩的段落、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出现呢?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句、段、篇和作文教学的同时,首先要学会引导学生拓宽思维,展开联想。只有思维空间拓宽了,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也才会有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出现。例:让学生把“一群小蜜蜂嗡嗡地叫着飞来飞去。”写得更生动些。在这个句子中,“嗡嗡”是表示声音的词。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联系人类日常生活所发出的各种声音去展开联想。如唱歌、演奏、呼唤、哭泣等。而“飞来飞去”是表示动作的词,可引导学生联想到跳舞、嬉戏玩耍、追逐打闹等。总而言之,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去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只有学生的思路拓宽了,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学以致用,反复练习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而作业就是运用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它是把所学知识归纳、整理并升华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做作业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当天所学知识,加深记忆,更重要的是让学过的知识在大脑里不断得到升华,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使知识融汇贯通。同时通过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真正成为学生知识链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又培养了能力。必须强调的是:首先,作业要独立完成;其次,认真更正错误之处。只有经过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和动笔完成作业,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让思维能力得到更好地培养以及锻炼;才能检验掌握的知识正确与否,从而克服学生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逐步形成扎实的基础。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正确对待,让学生认真改正。出错的地方,往往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薄弱环节。经过更正,及时弥补了学生知识上的缺陷与不足。

语文的教学方法篇3

关键词:语文;词语;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18-01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抓好词语教学,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六种提高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方法。

一、模糊意会法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过程具有递时性,要经历“模糊清晰模糊”三个步骤,并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词语,学生只要意会,基本上知道其意思,能运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确切。随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经历一个自我模糊、不断理解的过程,并由模糊趋向清晰.教师教学时采用意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激发他们自我探求的兴趣。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不约而同”一词,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是“同时站直了身体的意思”(这是模糊理解);经过查字典知道是“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一致”的意思(这是规范清晰的理解);最后经过深入阅读课文,又渐渐领悟到:这就是人民群众送别时同样的悲痛心情,以及对无比爱戴的共同情感的表现。通过这种对词的分步体会,学生就可领会课文的中心。教学实践证明:把这种词语的理解方法教给学生,有利于促使学生在认真阅读中领悟词义,提高品词解句的水平,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二、比较琢磨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意会词义。例如《我的战友》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则是表示时间短。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运用相同的词所表达的感彩也不相同。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上来。比较法理解词义,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三、互换教学法

阅读时,可用互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义。换词不但能联系旧的知识,启迪新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语言的独到功夫。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落叶在林间飞舞”一句的“飞舞”,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换词训练。学生把“飞舞”换成“飘落”,然后通过比较,并联系上下文深究词义,知道“飞舞”的落叶除了有“飘落”的意思外,还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飘悠悠的姿态,从中体会作者用“飞舞”的特别含义;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更有程度深浅之分。通过这种换词练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到文章显得生动、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四、演示实验法

词语理解最容易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演示实验。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写水“渐渐地升高”一句中的“渐渐地”,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理解词义。指名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稍带红色或蓝色)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就是“慢慢地”的意思。

五、动作释义法

比动作也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动作的句子,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比动作让学生领会动词的意思。例如《鸬鹚》一文,在描写鸬鹚捕鱼和渔夫取鱼的情景时,作者运用了一连串动词:钻、拍、跳、抓、挤、甩。这些动词把鸬鹚捕到鱼的欢乐、渔人取鱼的利索劲儿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想象,比一比“钻、拍、跳”的动作,做一做“抓、挤、甩”的动作。学生就不难领会渔人熟练的动作与欢乐的心情,而课文描绘的情景也就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学生脑海中。

六、电教演示法

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可以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便于他们准确地理解。如《赵州桥》这样描写桥上的雕刻艺术:“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句中生词较多。教学时,教师可用投影把千姿百态的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互相缠绕”、“互相抵着”、“遥望”等词语的意思。

语文的教学方法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文启蒙教育,一方面,要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要全面夯实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字词教学

低年级学生不仅要做到把该认的字记牢,该写的字写好,还要掌握2000个左右常用词语。

2.重视朗读训练

教师要指导低年级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感。朗读教学的重点是正确地读,而不是有感情地读。

3.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理解重点词句,不是理解整篇课文内容。

4.注重语言的积累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常用句式和优秀段篇,多读多背。要重视常用句式的教学,指导学生积累与运用。

5.培养语文学习的好习惯

做到以上五点,就是对初入学儿童进行了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二、认真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帮助识字;帮助正音,纠正错误读音和地方音;帮助学习普通话。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利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汉语拼音。比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音序法查字典,关注社会上使用汉语拼音的情况等。

三、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让学生主动识字,记得牢,写得好

既然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那么,在教学中就要体现、落实这一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除了要在量上完成,还要在质上达标。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以利分析字形;掌握笔顺规则,熟悉间架结构,以利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学会用音序、部首查字典的方法,以利自行解决识字、写字过程中遇到的生字;学习独立识字,并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

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是正确地读,不是读出感情。正确地读有很多指标。如,把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包括生字的字音,多音字、轻声字、儿化字、变调字的字音,不读地方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更难做到的是,读出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无论哪个版本的低年级语文课文,都有一些长句子。成人凭语感就能断句,但低年级学生难以做到,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要下移,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调整为训练学生正确地读,散文读出句中词语间的停顿,韵文读出节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初步的语感。

五、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读图、读书

阅读,应从读图开始。儿童看到图画能够想象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达所见所想,进而阅读绘本、读书看报。指导小学生阅读图画是初步的阅读训练。低年级的语文教科书编排了大量的图画。它们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重要的阅读内容。低年级阅读教学,既要训练学生读图画,想情境,再把画面转换成文字;又要训练学生读文字,想画面,把文字转换成生动的图画,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图文转换的能力。

六、让学生会听、爱读、敢问,乐于与别人交流

听、说是语文学习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在成人的学习活动中,听的活动占45%,说的活动占30%,读的活动占16%,写的活动占9%。这表明,听、说在学习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听和说都是须臾不离的。教师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个人听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他学习的质量和成绩。一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升入中学却渐渐掉队了。这是为什么?据我观察,不会听课、不会做笔记是重要原因。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听记的能力,可以从听写词语、句子着手。听写词语、句子,不能只是听一个写一个,要逐渐增加难度,听两个写两个,听几个写几个,听一段话写出要点,培养专注地听的能力、记忆力以及听后能抓住要点记下来的能力。

七、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低年级学生会写一定数量的字词后,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写句子、写话。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图画代替,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别人。汉语拼音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用拼音代替。关键是学生要乐于写、敢于写、经常写。教师可以从"每日一句"抓起,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也可以用"画配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想象。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只要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他们就会用童言童语,源源不断地写出童真、童心、童情、童趣。有个小学生望着天空的彩虹,写道:彩虹是天上的丝巾。望着天上的白云,写道:白云是天空哥哥爱吃的棉花糖。看着花儿,写道:花儿是草地美丽的微笑。感受着清风,写道:风是爱吹哨的、顽皮的小伙子。这是多么自然、有趣的写话练习。

八、充分利用母语学习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资源,让学生在低年级尝试运用体验式学习的方法

教师应拓宽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体验式学习的需求。比如入学教育课,大有改进的必要。学生一进学校,上第一节课,就被关在教室里,手背后,身坐直,听教师讲该怎么听课、怎么读书、怎么写字,完全是一种告知式的教育。美国一位教师上入学第一课,创设了给新生读图画书,然后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四处寻找书中主人公的情境,使新生在入学第一天就接触到阅读,还了解了校园环境,认识了校长和许多部门的教师。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外国小学生上课,不都在教室里,图书馆、纪念馆、展览馆、大自然都是学习的课堂。相比起来,我国的语文教学观念还比较封闭,途径还比较单一,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语文的教学方法篇5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创新思维

口语交际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必须突出主体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例如,演课本剧《一路花香》,通过学生语言改编,夸张表演,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一节课下来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课本剧的表演,领悟了课文寓意,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口语交际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再比如,口语交际《帮他出主意》教学中,通过学生模仿不同角色,围绕出主意展开交流,从自创情境到参与表演,在表演中创造性的语言到淋漓尽致的角色表演,使课堂气氛格外活跃,发展了他们创造的思维,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也培养了文明、大方的交际习惯。

2拓展延伸,启发学生创造想象

想象,是指以事实为依据,运用各种知识信息,灵活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让思维自由驰骋,形象化地构造出新的图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拓展延伸教材,启发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首先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动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采用各种方法,如设计导游词,可以用具体的数字说明,比喻、夸张等修饰,风趣恢谐的语言,优美的景物描写,历史小故事等等方式,对不同的景观,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这就启发了学生创造地想象。再比如记者采访,关于保护环境方面的,不论是记者还是观众,他们在交流中,都有会有创造性的问话,创造性的答语,这无疑是启发了学生创造想象,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完成了教学任务。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情境教学的理论出发点和实践切入点是“情境”。情境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优化了的学习环境。创设思维兴趣情境,促使学生成功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用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运用电教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录象等,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让学生课前去观察,发现问题,发现材料,激发他们去创造。可以激发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激发他们去创造。

4启发自我创新,培养创新能力

语文的教学方法篇6

一、逆向阅读法

“逆向”是与“一般”“习惯”相悖的。即阅读时不按常规先阅读文章内容,而是看到文章标题或文章论点时,先考虑这样的标题,这样的论点让我自己来写该如何写。

如在阅读《驳“实惠”论》一文之前。同学们先对“学雷锋,不实惠”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有的说“学雷锋,做好事,不收钱不留可谓‘名利双失’对自己来说不是太吃亏了吗?”有的说“邵逸夫做好事捐给咱们大陆那么多钱造图书馆建医院,对大陆来说不是挺‘实惠’的吗?”有的说“倘若当‘张亚奇’在路边苦苦挣扎时,有一位雷锋式的好人,热心把他送进医院,对亚奇来说,难道仅仅用‘实惠’二字能概括吗?不,因为雷锋为她挽回的是用金钱所无法换回的性命……”在大量的个人观点发表后,再去阅读课文,审查作者巍巍的论证思路,发现巍巍正是从逻辑上,从人生观上,从揭示“实惠”论的本质是“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三个方面来层层驳斥“学雷锋不实惠”的观点。

二、立体交叉式综合阅读法

完形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作出个别反映,而是对学习对象作出反应,即一种整体性的把握。因此“肢解课文,着眼局部的分析”是一种极端。然而本人认为“仅从整体入手,忽视了局部乃至细节的研究同样也是一种极端,正确地阅读理解方法应是‘整体、局部、细节、大整体’诸要素的主体交叉和综合。”

三、同中求异比较法

在看似相同的内容中,仔细寻找细微差别,往往会有不到的收获。如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大家注意到: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受人嘲笑、奚落后,同样表现孔乙己死爱面子,自欺欺人的情景,在文中前后两处的描写却极不相同。

a、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

B、“取笑?要是不偷,怎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语文的教学方法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能力

作文写作能力是我们表达自我的能力,作文是我们抒发感情和释放自我的一个载体。中国人应该具有用母语表达自我的能力,所以学好作文既能提高文学修养,又能给自己一个表达自我的渠道,对未来的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小学作文教学就是我们接触作文的开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虽然小学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但是只要在小学打牢基础,对小学生以后继续的学习就会有很大帮助。

1.传统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1.1作文教学写作过于模式化

小学生的年龄是比较小的,他们的心智不够成熟,对于他们来说,学习语文作文,还要自己写作文是非常困难的。某些小学老师过于急躁,为了让学生尽快写出作文,多是采用模板教学的方法实施作文教学。老师会让小学生自己看很多优秀作文模板,之后照葫芦画瓢地独立写作,这样的教学方法固然对作文教学有很大帮助,但老师应该看到这种方法给学生提高作文写作能力产生的负面影响。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开阔视野,学习一些比较好的写作手法和优美的词句以丰富自己,但是也会束缚学生的写作思维,每当学生要作文的时候都是对模板的简单改写,缺乏自己的思想,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2作文教学缺乏真情实感

语文作文写作本应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应该是自己真情流露的过程,老师要教给学生的不是作文写什么,而是怎么通过作文写作表达自己。然而,现在的小学作文教学有与生活实际脱轨的迹象,很多小学命题作文的选题没有考虑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况,小学生对作文题目缺乏相应的生活体检,难以在写作过程中融入真情实感。而老师又硬性要求学生写作文,导致学生胡乱拼凑,作文就是流水账。长此以往,会让小学生对写作逐渐麻木,写作只为应付,作文质量不佳。如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真情实感的流露,写出来的作文就一定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难以培养出具有文学素养的人才。

2.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建议

2.1活跃作文课堂气氛

我国传统的小学作文课堂教学都是以老师为主导,老师会在作文课上给学生展示优秀作文,之后点评作文中的亮点部分,采用的修辞手法和优美的词句等。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基本没有互动的步骤,老师在作文课上与学生的活动环节多数情况都是老师在点评学生写的作文,而且一带而过,无法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得很多学生在上次写作过程中犯的错误延续到下次写作,重复出现类似问题。为了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语文老师一定要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作文课堂活力。语文老师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当老师给学生点评作文时,借助交互式白板增强点评的交互性和让作文点评更细化,加深学生的记忆。

2.2打破作文模板的束缚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借助模板作文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和开阔学生的视野是无可厚非的,而且这种模板教学法是让小学生快速学习作文的很好方法,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适量使用。但老师一定要防止学生被作文模板束缚住,让小学生作文写作变成流水线写作。老师在给学生讲究作文模板时一定要告诉学生模板并不是标准答案,写作文不是背模板作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模板作文进行细致的分解,告诉学生这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通过什么写作手法和词汇表达什么样的内容,当我们要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有哪些修辞手法和要积累的词汇。这样才能利用模板作文,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由开始的模仿上升到创作。另外,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写作,还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素材有大量的积累。素材的积累主要是学生主动观察,留意生活中的点滴,老师要提醒学生课下积累素材,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上简单分享,只要坚持小学生就一定会有很多作文素材可以用,不必局限于作文模板的仿写。

3.结语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教学目标。为了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文学修养,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必须有所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理念上都要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语文的教学方法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汉语拼音

一、大量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具,开发直观性教学

由于汉语拼音无法进行性实物直观,所以他的直观性教学的开发,其实就是开发课堂教具。因为与汉语拼音教学配套的教具不多,所以许多教具都得教师自己来制作。下面我介绍集中聚居制作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依葫芦画瓢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教具制作方法。主要用于第一课新声母,新韵母或整体认读音节。把与新授拼音相对应的图片,找教材上的样子画下来,贴于黑板即可。这一方法一般都用于拼音卡片代替,但拼音卡片有一个缺陷,它是图片拼音同事出示的,而且色彩也不够鲜艳,若教师自制图片的话,就可避免这些缺陷。不过自制图片需要一些时间,且较为麻烦,所以这一教学手段主要用于一些在字形或发音上较难掌握的拼音上。如果韵母o,u;声母b,d;f,t;p,q;复韵母等。

(二)、儿歌法

根据字母的字形编出儿童喜爱的顺口溜、小儿歌、绕口令来教儿童记忆那一个个干巴巴的抽象的拼音字母,把抽象符号变成活的形象,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掌握这些字母。无论是说儿歌或绕口令、顺口溜,都要结合课本中的每一幅画面,形象直观地帮助儿童牢记每个字母的字形与发育以及各种规则。如标调号歌:“标调号有方法,有a不放过,没a找oe;oe都不在,就找i和u;iu并列标后边。”拼写规则歌:“jqx三兄弟,从不和u做游戏。小小有礼貌,见到jqx就脱帽。小见到jqx,脱帽去点儿行个礼。”为了帮助儿童发准干舌音和翘舌音,这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儿童学习拼音的兴趣,而且使儿童牢固地掌握了拼音字母和各种规则。

二、大力开展趣味教学,营造愉快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处于幼童时期的孩子,是十分贪玩好动的,单个图片和活动教具是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他们不仅好看,好听,还好玩,所以上课时让他们动动手,做做知识性游戏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极为有效的。

(一)多开展动手练习

动手练习的形式很多,有动笔的,有模仿老师动作的,有摆放学具的等等。在进行摆放练习时,可以同时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也可以指名到黑板上进行摆放表演或比赛。摆放练习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拼音知识,更可以顺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手能力,是一项十分实用有效的综合性教学手段。

(二)结合游戏,娱乐来进行拼音教学

低年级最常见的游戏就是“找朋友”。不过这个“找朋友”可以找不少名堂。可以复韵母找朋友(如:an,一个学生拿a,另一个学生拿n);可以整体认读音节找朋友,也可以两拼,三拼音节找朋友,还可以图文找朋友(如:“转笔刀”,一人拿图片,另一人拿相对的拼音词语名称),形式多样,灵活实用。

除了“找朋友”,还有“摘苹果”比赛。在“苹果”后面写上音节,进行拼读比赛。

(三)提前读写,巩固拼音,初试写话

在拼音全部教授完以后,可以试着用拼音来练习组词,造句的练习。一开始可先用拼音来试着写词语,待熟练之后,让学生用口头说一句完整的话,再用拼音写下来。这样的练习可以布置在周末做,用对老师说的语气来写。题为“每周一句话”。这一练习不必过于严格要求,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可以巩固,运用拼音,也可以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果开展的比较好。今后还可以成为老师与学生互相沟通的重要渠道。汉语拼音教学是一个基础内容,拼音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虽然其内容枯燥乏味,但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能积极合理的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弥补内容的缺陷,同样能让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成为欢乐的海洋。

三、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

(一)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直观,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根据儿童的着一心理特点,我们利用录音,录像,投影等现代媒体,以活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动听的音乐旋律等参与拼音教学,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拼音学习兴趣一对于中年级学生,我们可以采用声像引路,反复朗读的步骤进行教学。

(二)社会生活实践

语文的教学方法篇9

首先,作文写作缺乏真情实感,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与成年人的思想差距较大,并且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所写出的作文往往充满童趣,不过真情实感却难以表达,虽然作文结构完整,但是内容空虚,表现形式十分有限。其次,作文形式模式化问题严重,小学生在刚开始写作文时,一般从模仿开始,然后逐步独立写作,教师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以免作文形式模式化严重。目前,小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找到多个写作模板,虽然有利于素材和词句的积累,但是容易导致作文形式模式化,缺乏创新。再次,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缺少示范性,小学生在写作模仿阶段中,教师是第一模仿对象,不过不少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只是重视对写作方法和对象的教学,而忽视自身方面的原因。教师应该为小学生做良好示范,培养其图书检索和上网查阅的好习惯,拓展知识视野,逐步提升小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写作能力。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方法

1.授课形式多样化,拓展写作途径

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不仅需要创新教学思想,还需要创新授课形式,运用多样化的授课形式进行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开放、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和教学环境,充分树立学生为主体,激发其写作潜能,重视学生的意见。另外,教师还需要改变传统的讲评式授课方式,教学形式应该灵活多变、丰富多样。例如,游戏教学,小学生对游戏有着天然爱好,可以满足其喜爱玩耍的心理,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游戏教学的优势,在作文教学中融入游戏,从而产生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同时,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成语接龙、讲故事和猜谜语等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升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结束之后,根据自身的所闻、所见、所感和所思进行写作,拓展写作路径,并且在写作中能够体现出真情实感。

2.观察和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方法之一就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把作文写作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生活的方法,观察能力是写作中的一项基础能力。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角度、有条理的观察生活,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与观察顺序,通过全面而仔细的观察,能够发现大量有意义的事物,从而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另外,还需要多体验生活,作文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所以,教师应该带领小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把日月星辰和花草树木都当作写作素材。例如,在写《春天来了》这篇作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去郊外或者是公园,观察春天的特有景色,然后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体验到春天的美丽景色,从而在写作中能够融入真情实感,使作文内容更饱满。

3.整合阅读与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与阅读相结合,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还能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品文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应该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结构、语言特色和叙述方式等,体会文章的魅力,然后把阅读中积累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写作中。另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同时进行阅读指导,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摘抄优美的词句和经典的段落,然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到写作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互相分享自己所阅读的优秀书籍或杂志等,畅谈阅读感受,列举优美词句,并且重点分析这些优美词句,也可以复述书籍的主要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三、总结

语文的教学方法篇10

多少年来,语文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一个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教学的程序也基本上是一个模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否定。许多教师开创了一个个自成风格的崭新模式。诸如导读式、答疑式、自读式、论辨式、读写式,等等,真似百花争艳,异彩竞放。语文教学有其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殊性,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要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它传授知识的途径和方法的多样性。

首先,教学模式要因文而异。比如说,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精讲多练,即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但是讲授文学鉴赏性的课文,就应当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就像导游给游客介绍人文景观一样,娓娓道来,把范文的精妙之处讲深讲透,精雕细刻,从而让学生在艺术一地里充分得到美的享受。又如,大家都觉得“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三部曲”教学模式太枯燥乏味,可是用这种模式教有些议论文也未尝不好。再如,教诗歌、散文重在朗读和欣赏,教小说重在分析和评价,教议论文重在论证过程的逻辑分析,教文言文则重在对古汉语词意类句法的理解。这些不同体裁的文章,怎么可以用同一种模式教学呢?

其次,教学模式要因人而异。所谓因人而异,就是说学生基础有好有坏,年级有高有低,教师教学风格也存在着异同。适用于初中生的教学模式,用于高中生就不见得合适,钱梦龙、魏书生等教学专家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模式,我们一般教师就不一定学得会,用得好。

再次,教学模式要因教学目的的要求而异。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目和要求,即使相同的文体,也常有不同的侧重点。要达到不同的目的要求,就必须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最佳的教学模式。再说,教材中有精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之分,这两类课文也由于学习要求的不同,而不可能用同一模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