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十篇城市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十篇

城市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9:19

城市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篇1

   一般来说,以政府机构与公众及私人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平为准,政府管理方式发展至今经历了信息、交互、提交和交易这四个阶段[1](见表1)。目前处于交易阶段,这一阶段政府管理方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与公共服务提供,而是政府信息、服务的融合,公众通过政府信息平台能够更方便进入一个多机构、多服务的政府管理系统。这也是政府管理方式的一次变革,其更关注政策或战略的制定,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更有效的全面在线服务媒介,而且能够借助外部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来完成这些活动。这一阶段,受众能够全面与政府服务机构交互,享受全面和制定式的信息及公共服务。这是一个更加复杂和不断完善的系统,丰富的信息、交易平台及多媒介是主要的特征。交易阶段的政府管理模式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政府显着的数字及多极化特征,因此,这一阶段的政府也被成为“数字政府”。数字政府包含狭义和广义的定义,美国得克萨斯州数字政府规划中将数字政府明确定义为:“各级政府与公众、企业之间借助电子通信技术开展的政府活动,包括:产品及服务的提供和购买,产生及接受(政府)指令,提供及获取信息以及完成金融交易”。[2]

   数字政府被认为是新公共管理理论革命最后的实践,成为公共部门改革公共服务的主要推动力,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更倾向于归入后新公共管理理论。最早的数字政府可以追溯到1997年,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起并逐步引入。1997年,基于一份关于21世纪迈向数字政府的报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开始指导美国联邦政府利用internet技术来提高公共服务透明度,由此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建立高效数字政府的理念雏形,随后发展迅猛并得到推广和应用。仅1997年,世界范围内有1915个中央级政府机构建立了相应的政府公共网站,2000-2001年,短短一年,这一数字增长到9363个,美国以拥有403家政府公共服务网站(这里,仅以数量计,不论服务质量)独霸数字政府发展鳌头,一些发展较早的国家包括法国、巴西、葡萄牙及丹麦等。Gartner将数字政府的特征概括为:“数字政府,即通过各种技术、网络及新媒体发展,推动政府机构内部及社会外部的连续转型,从而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参与公共事务活动的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最优化的结果”,其实质是政府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的公共化和透明化。[4]pardo进一步概况了数字政府区别于传统政府的主要功能:(1)公众获知政府信息更加便利;(2)更加清晰地遵守一般性规则;(3)公众借助政府提供的数字平台和公共协助更有效地取得个人利益;(4)政府之间活动及政府与企业之间活动的便利和公开;(5)政府对政府的信息和服务融合;(6)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活动的更广泛性。[5]数字政府将进一步带动整个社会信息技术的融合和应用,形成“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公众”三位一体的“数字社会”。Fang将数字政府的交互内容概况为八种:政府—市民,市民—政府,政府—企业,企业—政府,政府—政府供职人员,政府—政府,政府—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政府。数字政府的建立需要重视其中的五种关系:市民—政府,企业—政府,政府—政府,政府—非营利组织,政府—政府供职人员。[6]

   具体来看,首先,市民—政府的关系反映了公众个人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信息与服务的需求,这些服务包括发放有关许可和执照,如驾驶许可,渔业许可等,不仅包括纳税人对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税费支付,也应该囊括政府对纳税人的退税等服务。其次,企业—政府的关系主要是企业、商务活动及合作组织对政府提供服务的需求,包括营业许可,用工信息及经营选址等服务。最后,政府—政府,政府—非营利组织,政府—政府供职人员的这三种关系源于其三者相互之间及其内部机构及政府供职人员提供与完善政府服务的要求,包括政府公务活动、政府采购、政府内部资金转移及其他相关的服务。目前,数字政府的发展阶段主要存在于市民—政府,企业—政府,政府—政府这三种关系之间,尤其是前两种服务需求较大,发展较快。[7]根据上述八种关系,多极数字管理体系的运行机理可以展示为图2。如图2所示,城市数字管理系统是不同机构与组织之间相互传递信息,内外部联动的“开放式循环”,其中内部的信息双向流动包括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以及这两级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交流,外部信息流动分支包括地方政府与公众之间,以及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传递,这里,地方政府不仅承担着本级政府与公众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服务联通,更重要的是公众及企业与中央政府之间信息交换的媒介,中央政府的各种信息,需要通过地方政府的相关活动进行传递和解读,因此,地方政府在整个数字整合系统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央政府信息传递与反馈的主要渠道,这显示出城市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建立的城市管理系统不仅提供了公众与企业及其他组织需要的信息及服务来源,而且是贯通中央政府信息上下流动的决定性环节,通过地方政府实施的城市管理系统,中央政府的各种信息及政策才能得到顺畅的和贯彻,意味着借助于城市管理系统,地方政府成为中央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主要执行者,也是公众及企业信息及其他服务需求的主要提供者。

   二、全国省会数字城市管理体系构建的综合比较

   根据城市管理体系运行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选择政府门户网站开通情况、城市管理专门机构的设立、城市管理专门条例或规定颁布情况、城市管理分类规章及制度颁布实施情况以及数字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等五个方面的指标,对全国31个省会城市(包括直辖市)的数字城市管理体系进行了比较。(1)从拥有政府门户网站情况看,全国31个省会城市(包括直辖市)无一例外都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提供有关政府政策文件、法律法规信息、重大事件、经济社会发展状态、近期工作进展、公共服务信息等一系列浏览和查询服务,并提供政府直属机构及各相关部门的链接,实现了政府信息与机构的互通互联,体现出政府信息化建设初步成功和“数字城市”打造的前期成果。(2)从颁布专门性城市管理条例情况看,除天津和长沙外,其余城市都没有出台相应的城市管理专门条例,城市管理法制体系的建立相对滞后,统领性的城市管理条例出台势在必行,其颁布实施将有助于完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为未来城市管理的法制化创造必要条件。(3)从城市管理分类条例或规定实施情况看,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市政管理和园林绿化管理规定实施情况最好,除乌鲁木齐和兰州外其他城市都有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市政管理规定仅长春和乌鲁木齐没有,园林绿化管理规定没有出台实施的是石家庄和兰州。(4)从数字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建立情况看,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成都和昆明都已经启动,其中重庆和成都不仅较早推行实施了数字网格化管理模式,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此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

   综合来看,有两项指标没有体现的为北京、重庆、南昌、杭州、南京、合肥和广州;表现较好、仅有一个指标没有达到的城市包括上海、西安、成都、昆明和长沙;而表现最突出,所有指标都有所作为的是天津,显示了天津市近年来对城市管理工作常抓不懈、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强调落实获得的良好成效。通过对全国省会城市管理体系的综合比较,发现以下几个特点:(1)从管理主体上看,政府仍是城市管理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及承担者,目前通过营利性企业和非政府组织配合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城市较少,政府管理城市的任务艰巨且过于繁杂,无法完全发挥其最重要的市场维护和监督职能,管理主体过于单一,不利于分担政府管理事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管理运行效率。(2)从管理技术上看,数字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仅在几个城市得到应用,大多数城市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数字城市管理系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管理技术相对滞后的现状,制约“柔性化”城市管理的转变及发展。(3)从管理手段上看,包括城市交通管理、市容环境管理、旧城区改造管理、公共服务保障、公共安全管理、综合执法等多个领域的城市管理运行系统整合仍需时日,不同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完善与修订城市专门性管理条例、加强城市管理资源整合和配置的问题。(4)从管理目标上看,城市管理目标的法制化是保证其实现的首要因素,我国法制化的城市管理体系虽已起步,但进展较慢,目前还没有城市形成较成熟的城市管理法典,管理目标多体现为政府短期政策目标,从城市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形成的固定化城市管理目标仍是未来政府城市管理活动的努力方向。

   三、建立多极数字城市公共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1?建立现代城市管理三元治理结构。加快引入私营部门、第三部门等新的组织要素,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组成的多元化主体城市治理结构,以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这种三元治理结构中,政府是组织者和指挥者,其行为决定和影响其他城市管理主体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效果;营利性企业和非政府组织配合政府提供城市公共物品与服务,其有利于分担政府管理事务,提高城市管理运行效率和效益;社会公众作为基础通过公开与不公开途径参与城市管理活动,推动城市管理机制内生化转变。[8]其中,政府突出其统领与指导作用,企业突出其专业与独立作用,社会突出其监督与制衡作用,完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造,对于城市公共服务中的自然垄断产品,建立严厉的政府监督下的市场供给体制,对于共有资源或纯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委托给专业的建造者或经营者,提供高效高质的第三方产品或服务。[9]

城市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篇2

一般来说,以政府机构与公众及私人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平为准,政府管理方式发展至今经历了信息、交互、提交和交易这四个阶段[1](见表1)。目前处于交易阶段,这一阶段政府管理方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与公共服务提供,而是政府信息、服务的融合,公众通过政府信息平台能够更方便进入一个多机构、多服务的政府管理系统。这也是政府管理方式的一次变革,其更关注政策或战略的制定,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更有效的全面在线服务媒介,而且能够借助外部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来完成这些活动。这一阶段,受众能够全面与政府服务机构交互,享受全面和制定式的信息及公共服务。这是一个更加复杂和不断完善的系统,丰富的信息、交易平台及多媒介是主要的特征。交易阶段的政府管理模式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政府显著的数字及多极化特征,因此,这一阶段的政府也被成为“数字政府”。数字政府包含狭义和广义的定义,美国得克萨斯州数字政府规划中将数字政府明确定义为:“各级政府与公众、企业之间借助电子通信技术开展的政府活动,包括:产品及服务的提供和购买,产生及接受(政府)指令,提供及获取信息以及完成金融交易”。[2]数字政府被认为是新公共管理理论革命最后的实践,成为公共部门改革公共服务的主要推动力,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更倾向于归入后新公共管理理论。最早的数字政府可以追溯到1997年,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起并逐步引入。1997年,基于一份关于21世纪迈向数字政府的报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开始指导美国联邦政府利用internet技术来提高公共服务透明度,由此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建立高效数字政府的理念雏形,随后发展迅猛并得到推广和应用。仅1997年,世界范围内有1915个中央级政府机构建立了相应的政府公共网站,2000-2001年,短短一年,这一数字增长到9363个,美国以拥有403家政府公共服务网站(这里,仅以数量计,不论服务质量)独霸数字政府发展鳌头,一些发展较早的国家包括法国、巴西、葡萄牙及丹麦等,[3]。Gartner将数字政府的特征概括为:“数字政府,即通过各种技术、网络及新媒体发展,推动政府机构内部及社会外部的连续转型,从而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参与公共事务活动的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最优化的结果”,其实质是政府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的公共化和透明化。[4]pardo进一步概况了数字政府区别于传统政府的主要功能:(1)公众获知政府信息更加便利;(2)更加清晰地遵守一般性规则;(3)公众借助政府提供的数字平台和公共协助更有效地取得个人利益;(4)政府之间活动及政府与企业之间活动的便利和公开;(5)政府对政府的信息和服务融合;(6)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活动的更广泛性。[5]数字政府将进一步带动整个社会信息技术的融合和应用,形成“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公众”三位一体的“数字社会”。

Fang将数字政府的交互内容概况为八种:政府—市民,市民—政府,政府—企业,企业—政府,政府—政府供职人员,政府—政府,政府—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政府。数字政府的建立需要重视其中的五种关系:市民—政府,企业—政府,政府—政府,政府—非营利组织,政府—政府供职人员。[6]具体来看,首先,市民—政府的关系反映了公众个人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信息与服务的需求,这些服务包括发放有关许可和执照,如驾驶许可,渔业许可等,不仅包括纳税人对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税费支付,也应该囊括政府对纳税人的退税等服务。其次,企业—政府的关系主要是企业、商务活动及合作组织对政府提供服务的需求,包括营业许可,用工信息及经营选址等服务。最后,政府—政府,政府—非营利组织,政府—政府供职人员的这三种关系源于其三者相互之间及其内部机构及政府供职人员提供与完善政府服务的要求,包括政府公务活动、政府采购、政府内部资金转移及其他相关的服务。目前,数字政府的发展阶段主要存在于市民—政府,企业—政府,政府—政府这三种关系之间,尤其是前两种服务需求较大,发展较快。[7]根据上述八种关系,多极数字管理体系的运行机理可以展示为图2。如图2所示,城市数字管理系统是不同机构与组织之间相互传递信息,内外部联动的“开放式循环”,其中内部的信息双向流动包括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以及这两级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交流,外部信息流动分支包括地方政府与公众之间,以及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传递,这里,地方政府不仅承担着本级政府与公众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服务联通,更重要的是公众及企业与中央政府之间信息交换的媒介,中央政府的各种信息,需要通过地方政府的相关活动进行传递和解读,因此,地方政府在整个数字整合系统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央政府信息传递与反馈的主要渠道,这显示出城市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建立的城市管理系统不仅提供了公众与企业及其他组织需要的信息及服务来源,而且是贯通中央政府信息上下流动的决定性环节,通过地方政府实施的城市管理系统,中央政府的各种信息及政策才能得到顺畅的和贯彻,意味着借助于城市管理系统,地方政府成为中央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主要执行者,也是公众及企业信息及其他服务需求的主要提供者。

二、全国省会数字城市管理体系构建的综合比较

根据城市管理体系运行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选择政府门户网站开通情况、城市管理专门机构的设立、城市管理专门条例或规定颁布情况、城市管理分类规章及制度颁布实施情况以及数字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等五个方面的指标,对全国31个省会城市(包括直辖市)的数字城市管理体系进行了比较。(1)从拥有政府门户网站情况看,全国31个省会城市(包括直辖市)无一例外都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提供有关政府政策文件、法律法规信息、重大事件、经济社会发展状态、近期工作进展、公共服务信息等一系列浏览和查询服务,并提供政府直属机构及各相关部门的链接,实现了政府信息与机构的互通互联,体现出政府信息化建设初步成功和“数字城市”打造的前期成果。(2)从颁布专门性城市管理条例情况看,除天津和长沙外,其余城市都没有出台相应的城市管理专门条例,城市管理法制体系的建立相对滞后,统领性的城市管理条例出台势在必行,其颁布实施将有助于完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为未来城市管理的法制化创造必要条件。(3)从城市管理分类条例或规定实施情况看,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市政管理和园林绿化管理规定实施情况最好,除乌鲁木齐和兰州外其他城市都有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市政管理规定仅长春和乌鲁木齐没有,园林绿化管理规定没有出台实施的是石家庄和兰州。(4)从数字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建立情况看,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成都和昆明都已经启动,其中重庆和成都不仅较早推行实施了数字网格化管理模式,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此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

综合来看,有两项指标没有体现的为北京、重庆、南昌、杭州、南京、合肥和广州;表现较好、仅有一个指标没有达到的城市包括上海、西安、成都、昆明和长沙;而表现最突出,所有指标都有所作为的是天津,显示了天津市近年来对城市管理工作常抓不懈、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强调落实获得的良好成效。通过对全国省会城市管理体系的综合比较,发现以下几个特点:(1)从管理主体上看,政府仍是城市管理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及承担者,目前通过营利性企业和非政府组织配合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城市较少,政府管理城市的任务艰巨且过于繁杂,无法完全发挥其最重要的市场维护和监督职能,管理主体过于单一,不利于分担政府管理事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管理运行效率。(2)从管理技术上看,数字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仅在几个城市得到应用,大多数城市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数字城市管理系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管理技术相对滞后的现状,制约“柔性化”城市管理的转变及发展。(3)从管理手段上看,包括城市交通管理、市容环境管理、旧城区改造管理、公共服务保障、公共安全管理、综合执法等多个领域的城市管理运行系统整合仍需时日,不同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完善与修订城市专门性管理条例、加强城市管理资源整合和配置的问题。(4)从管理目标上看,城市管理目标的法制化是保证其实现的首要因素,我国法制化的城市管理体系虽已起步,但进展较慢,目前还没有城市形成较成熟的城市管理法典,管理目标多体现为政府短期政策目标,从城市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形成的固定化城市管理目标仍是未来政府城市管理活动的努力方向。

三、建立多极数字城市公共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1•建立现代城市管理三元治理结构。加快引入私营部门、第三部门等新的组织要素,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组成的多元化主体城市治理结构,以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这种三元治理结构中,政府是组织者和指挥者,其行为决定和影响其他城市管理主体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效果;营利性企业和非政府组织配合政府提供城市公共物品与服务,其有利于分担政府管理事务,提高城市管理运行效率和效益;社会公众作为基础通过公开与不公开途径参与城市管理活动,推动城市管理机制内生化转变。[8]其中,政府突出其统领与指导作用,企业突出其专业与独立作用,社会突出其监督与制衡作用,完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造,对于城市公共服务中的自然垄断产品,建立严厉的政府监督下的市场供给体制,对于共有资源或纯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委托给专业的建造者或经营者,提供高效高质的第三方产品或服务。[9]

2•运用先进数字信息管理技术提升“数字城市”水平。“数字城市”提供给城市管理强大的技术和数据支持,使城市管理各部门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资源,实现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网络化,作为其中重要组成的“数字城管”,更是强调运用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管理信息综合平台基础上建立综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准确、适时、有效的信息搜集和加工处理,为城市管理者的决策和职能履行服务。[10]目前,“数字城管”已发展到城市部件管理和万米单元网格相结合的阶段,初步实现对城市管理对象的定量、定性和定位,为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快速性和准确性提供了基础的数据保障。因此,应加快建立市区两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城市管理信息综合平台,推进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从市区两级完成城市部件管理和万米单元网格的整合互通,在技术上保证城市管理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3•推进城市管理资源和管理体系整合。城市管理运行系统内容繁杂,包括城市交通管理、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城市旧城区改造管理、城市公共服务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城市综合执法等多个领域,涉及面多,牵涉面广,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达到整合管理资源、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目标。继续加快建设城市交通诱导信息系统,建立itS(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大范围和密集的信息交换及集成,组织管理交通运输,缓解交通拥阻,提高出行质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快速应急管理,建设快速抢险信息系统,形成突发环境、安全及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理系统。[11]目前全国许多城市已完成突发环境、安全与灾害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但具体的处理流程及机制设计还未落实,应急与预警处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应进一步加快应急处理流程及机制设计,并建立统一指挥与调度体系,保证各区域应急资源、信息之间的统筹调配。

城市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篇3

[关键词]城市公共组织;公共服务;公众导向;服务管理

一、城市公共组织的服务理念

1.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求城市公共组织从公众出发,满足城市公众的审美需求、服务需求和产品需求;而不是从城市公共组织者出发,满足管理者的愿望。以公众需求为中心,建立服务提供的竞争机制,即在城市公共组织中适度引入竞争机制。使城市公共组织在公共领域内进行有序竞争。引入竞争机制,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公共组织的公信力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使城市公众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下消费城市公共产品,感受服务品质,享受审美体验,从而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以服务品质建设为中心,这意味着不仅要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还要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为公众创造并提供服务的体验价值、情感价值和审美价值,从而提升城市公共组织的服务品质。以公众需求为服务理念的导向,这意味着城市公共组织要在符合城市经济、管理、文化、环境、公众等各方面资源能力的前提下,向公众提供差异化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微观公共组织通过差异化的服务竞争,在公众心目中建立独特信任与认同的位置,并以此为公共服务的战略理念。

2.以公众满意为导向的服务管理。公众满意是服务理念的核心,是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理念外化,即以公众接受服务的价值感受或者说是接受公众评价为核心导向的理念。公众满意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公众对公共组织服务的物质满意、精神满意和社会满意;另一方面是公众对公共组织服务的理念满意、行为满意、形象满意、技术满意和关系满意等。所以,公众是否满意既是判断服务质量的导向和标准,也是公共组织服务理念的行为体现。

决定公众满意水平的主要有3项影响因素,即公众感知的服务品质、公众预期的服务品质和公众的让渡价值。公众感知的公共服务品质需要测定的指标主要应涉及:(1)对公共服务体验的总体评价;(2)公共服务化程度,即服务如何适应公众需要的评价;(3)对公共服务可靠性(或服务出错率)的评价。公众预期的公共服务品质需要测定的指标应包括:①对公共服务体验的总体期望;②对公共服务化程度的期望;③对公共服务可靠性(或服务出错率)的期望。公众的让渡价值是指公众所感受到的相对于所付出价格的服务质量水平,公众让渡价值既是为了让公共服务的价格信息融入评价体系,也使得公共服务品质水平在不同城市的公共组织之间和不同价位之间具有可比性。

总的来说,城市公共组织应将满足公众的需求作为城市公共组织服务工作的逻辑起点,将公众的满意度作为城市公共组织服务水平与质量的评价标准,从而实现城市公共组织对其契约的承诺。

二、城市公共组织的服务战略

1.城市公共组织的核心服务战略。城市公共组织要依据自己的服务能力,对所能触及到的公众群体进行细分,选择有需求或有潜在需求的目标群体,明确其服务定位,即在公众心目中建立认同感,也就是公众对提供服务之公共组织的评价与认可。例如,有些大型城市公共组织以国际经济、金融、航运综合型公共服务定位,有些中小型或专业型城市公共组织通过公众细分定位其服务,如社区医院就是通过便利的医疗服务来赢得细分定位的成功。

城市公共组织要围绕公众关系而展开核心服务的设计与推广,为此,要建立城市公共组织服务满意度的评测体系,通过相关的城市管理部门、舆论宣传机构和和公众来共同监督,以便对各个公共组织的服务进行评测,并以量化的满意度评测结果为依据来对其进行管理。理想的核心服务是通过满足公众需求的特点来吸引更多的公众,利用城市公共组织的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组合专项公共服务,坚持服务战略的长期性执行,使现有的公众关系更加稳固,为以后提供其他公共服务打下基础。

2.城市公共组织的服务提升战略。针对公众的多元化需求,城市公共组织提供更多差异化的公共服务,是服务提升战略的核心。差异化服务必须重视公众的服务需求,提供与其他公共组织具有差异的服务,并要制定实施其他公共组织不能马上提供的服务。服务提升战略可以衍化出“关系专门化战略”,“关系专门化战略”是针对目标公众特点和需求差异进行的市场细分,并为目标公众提供更加精确细致、专门针对特定情况的服务。

例如,城市公共组织的社区服务网络就是一种典型的“关系专门化战略”,即可以在各个居民区、工厂、学校附近设立社区服务站,把社区公共服务直接送到公众身边,从而吸引更多的公众加入社区服务网络。再如,社区医院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公众只要拥有一张预约挂号的iC卡,就可以通过网络预约挂号,保证医疗服务的便利快捷,并为患者提供认真看病、体贴护理、顺畅咨询和仔细沟通等特色医疗服务。

3.城市公共组织的服务价格战略。公共服务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公益性的服务,公众享受公共服务不需要支付费用,如城市160信息咨询、义务咨询、免费休闲场所、某些应急项目,等等;另一种是需要支付一定费用的公共服务,如非营利组织的文化、科学、教育、体育、医疗、公交,等等。公众对城市公共服务的价格十分敏感,也给不同类型公共组织的服务定价留下了很大的弹性空间。由于城市公共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更应该坚守公共服务道德伦理、保持职业操守、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因此,城市公共组织服务价格战略应该坚持短期利益与长期价值相互协调的原则,坚持服务成本和服务品质相结合的定价原则,真正给予公众带来高服务品质的价值感受和价值回报。

城市公共组织在其价格战略实施过程中,要以对公众开放的听证方式进行招标采购,并实施招标、采购和使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公开政策,以使公众有权参与到公共服务的决策中来。同时,城市公共组织在服务过程中要保持与公众进行协商,给予公众公共服务价格的选择权。对各种公共服务收费采取透明的价格战略,实施清晰透明的价格信息查看战略,对各种公共服务收费价格进行动态。此外,城市公共组织还可以对不同技术服务人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实行等级定价,体现“货真价实”的服务性价比。这既可以逐步降低大型公共服务设备的费用,也可以逐步提高那些高技术含量、高风险、高难度服务的价格。

4.城市公共组织的服务品牌战略。城市公共组织实施服务品牌战略,首先要了解服务品牌的特性,品牌特性主要包括品性、个性、关系、文化、反映和形象的特性。品性是公众能够联想到的、可见得到的客观特征,即品牌的物质特性。个性是公共组织逐渐强化服务所累积的风格特征。文化是品牌内在性质与外在形式的品牌结构、体现方式和认同价值,是公众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感知的以及从外界吸收的思想价值观念及其表现形式。关系是公共组织与公众建立起的持续长久的关联性服务关系及所形成的关系结构和体现形态。公众反映是品牌具有反映公众利益的特性,能够反映公众的价值感受。形象是能够反映顾客自我形象的品牌特性,品牌像一面镜子,公众能够利用这面镜子看到自我形象,激发公众的欲望和态度的特性。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组织的品牌意识淡薄,多数城市公共组织错误地认为名气就是品牌,仅仅停留在提高知名度的宣传上,包括注重设计标志系统,注重与新闻媒体的沟通,抓正面新闻吸引公众关注;开展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赞助、捐款、免费咨询等活动;举办各类知识讲座,组织群众参观有关健康知识的展览;应付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进行危机公关管理等。城市公共组织要意识到品牌是其宝贵的无形资产,是组织文化之价值观、宗旨、精神的高度表现。因此,城市公共组织要制定并实施系统的品牌战略,以促进公众对公共组织信任的增加和附加值的增长。

系统的城市公共组织服务品牌战略包括4个主要步骤:

首先,城市公共组织要识别和确立服务品牌的定位和价值,即城市公共组织要清晰地理解服务品牌代表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定位。从本质上说,服务品牌定位的核心目的在于使公众信服该服务品牌的优势,与此同时,减少任何可能不利的担心。

其次,城市公共组织要计划和执行服务品牌营销活动。创建服务品牌资产,就要求城市公共组织建立公众能够充分感知、同时能够产生强有力的、偏好的、独特的品牌联想的服务品牌。一般来说,这种知识构建流程取决于以下3个因素:(1)服务品牌要素的初始选择或服务品牌的个性;(2)服务品牌与城市营销活动和城市营销支持计划的一体化;(3)通过与其他一些实体(如城市、国家、代言人、运动或文化事件、获奖或评论)相关联,从而间接产生的品牌联想。

再次,城市公共组织要评估和诠释服务品牌业绩。评估和诠释服务品牌业绩对了解服务品牌营销计划的效率非常重要,城市公共组织可以根据服务品牌价值链来追踪服务品牌价值的产生过程。服务品牌价值链是一种评价哪些城市营销活动创造服务品牌价值,以及评价服务品牌资产来源和结果的结构化方法。根据服务品牌价值链,城市公共组织可以建立品牌资产管理系统,并用此评估和诠释服务品牌业绩。

最后,城市公共组织要提升和保持服务品牌资产。保持和扩展服务品牌资产对于城市公共组织是具有挑战性的,它强调城市公共组织要理解服务品牌战略应如何反映城市经营理念,以及根据时间、地理位置或者细分公众市场进行调整。提升和保持服务品牌资产的实质,就是对服务品牌资产进行管理,具体包括确定服务品牌等级、定义服务品牌——产品矩阵、长期强化服务品牌资产、跨越细分公众群体构建服务品牌资产4个方面。

三、加强城市公共组织的服务管理

1.实施公共组织的内部服务管理

借鉴服务管理的内部营销理念,实施城市公共服务战略,首先要加强公共组织内部成员的服务管理,这是因为城市公共组织向目标公众承诺某种公共服务时,其承诺的兑现要通过公共组织的内部员工来实现。

(1)促进城市公共组织成员的服务意识。城市公共组织的公共服务主要是向外部公众提供满意的服务。为了建立和改善与外部公众的关系,就必须首先理顺内部关系,使得组织成员真正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做好提供服务的准备,并处于随时能够提供满意服务的状态。但是,目前我国城市公共组织中的组织成员,存在大量的没有服务准备和不在服务状态的成员,要建立公共组织的“公众导向服务意识”,就必须在公共组织内部建立“公众导向服务意识”,因而,必须通过内部服务管理的方式来实现。为此,城市公共组织要建立组织成员的服务技能、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的管理激励体系,建立并实施公众满意的公共服务质量和公共服务行为评测系统,对城市公共组织内部成员的服务行为进行系统的评测,并配套实施相关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真正激发出组织成员的服务意识。

(2)促进城市公共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城市公共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部门之间的冲突与不协调,从公共服务的服务过程来看,一项业务的最终产出必须有连续不断的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城市公共组织的每一个部门通常为其他部门提供某些服务,同时又是内部不同部门服务的使用者。因而,需要通过加强内部服务管理,来促进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3)促进城市公共组织服务目标的实现。城市公共组织的内部服务管理,要建立以组织成员为中心的管理方式,目的是激发组织成员的服务准备和服务意识,而不是简单地强制和命令指示。为此,需要建立以组织成员为中心的内部服务管理理念,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的执行,激发组织成员对服务目标的理解和执行,使组织内部各部门和组织成员逐步树立起优质的服务意识,从而加强外部服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并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2.加强城市公共组织的服务管理

(1)建立优良的公共服务环境。加强城市公共组织服务管理,着重为公众创造优质的服务环境,除了提供干净整洁的物质环境外,还更应考虑精神软环境的建设,切实加强人性化服务体系与服务环境设施的融合管理。例如:根据公共组织的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包括导引指示系统,统一的文字、图形、色彩、标识、流程等符号应用系统的使用,达到环境视觉感受愉悦、指引识别清晰、服务流程优化、公众等候时间缩短和便利快捷的服务效果。

(2)建立优秀的公共服务文化。公共服务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管理制度和公共形象等内容。加强公共组织的服务文化建设,要以组织具有优良的、一致性的风气建设为主线,加强与组织成员进行沟通,激发组织成员参与决策和积极工作的热情,形成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行动力,培育具有文化底蕴的公共服务文化,促进公共组织的服务文化能够感染、吸引和影响公众的参与感与认同感。

(3)建立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城市公共组织的内部服务管理,重在建立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系统,优先制定服务技术标准、公众满意评测标准和服务信息标准等。优质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建立与运行,必须要建立每个公共组织子系统的服务体系,子系统服务体系必须要有所有组织成员的主动参与和热情执行,每个组织成员都能主动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例如:城市公共组织开通24小时咨询电话,组织专家为公众提供免费咨询,设立“公众服务中心”,追踪公众服务信息反馈,提供登门服务,等等。

参考文献

[1][法]让·诺尔·卡菲勒,著.王建平,等译.战略性品牌管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城市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篇4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2.009

Keywords:城市社会管理政府主导公民参与互动机理

一、城市社会管理的理念与目标

城市社会领域区别于城市经济、政治领域的关键之处,在于它是一个以人和人的关系为中心,由人们自主结合成的复杂的城市关系领域。因此,城市社会管理的一般目标,是为了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维护城市社会公共秩序。人们对于私域部门实行的顾客满意战略往往有了充分的理解,在2000版的iSo9000族中,质量管理8项原则的第一条就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可见,“顾客满意”的思想已经贯穿于2000版的iSo9000的整个体系,体现在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城市人民”是城市社会管理部门的“顾客”。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的城市社会管理的受益者是人民,城市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公民)满意战略是指在体验城市社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人民的需求得到满足,人民的期望与实际感受相一致,从而使人民产生肯定、愉悦、满足的积极心态。城市社会管理最终目标是满足人们(空间和时间上的所有人)的基本要求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的城市社会管理模式认为,对经济增长和城市综合实力的关注是必要的,但它需要服务于以人为本位的可居住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这种可持续发展观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既不是传统的以掠夺自然、征服自然为特征的极端人类主义,也不是将人类利益等同于草木禽兽的极端自然主义。这种人本观强调要以整个人类的利益为本位而不是局部意义上的人本位,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富人必须抑制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以给穷人提供充分的生存发展空间(所谓代内公平);二是当代人必须有节制地处理发展问题,以便后代人保持进一步的发展潜力(所谓代际公平)。由于现代城市社会管理既强调维护社会的整体性,又强调尊重并扩展社会成员的自主性,因此现代城市社会管理追求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整合和协调发展,而不是其中某个单系统的发展,并遵循一定背景所构成的匹配关系整体最优的发展原则。

二、城市社会管理的多元参与主体

社会管理的特质决定了社会管理的主体具有多元性,因而现代城市社会管理目标要求引进第三部门等新的组织要素,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组成的多元化的城市社会治理结构,要求综合运用国家机制与政府组织、市场机制与营利组织、社会机构与公共组织这三套关系性工具。在多元主体的城市社会管理模式中,政府是城市社会管理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而城市各种社会力量(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公民)则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并制约自身行为,进行社会自治管理和社会自我协调。

(一)城市社会管理中的政府主导

在多元主体的城市社会管理模式中,政府是城市社会管理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其基本职能是对有关社会关系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同时,城市政府又是城市社会管理的最终责任主体,在关键的社会管理事务上必须发挥主导性作用。城市社会管理有两层含义:一是城市政府对社会的管理,二是城市社会的自我管理。之所以要专门强调城市社会管理中的社会自主性,是因为当前政府对城市社会组织的干预仍然过多,过多的干预就可能出现如下政府失灵现象:(1)管不了,即城市政府社会管理跟不上时代的变迁(中国城市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时代变迁),该管的没有管,使得官僚制城市政府的职能转变与城市的不断提速、城市品位要求的提高、经营城市范围的扩大,构成了尖锐的社会矛盾。(2)管不好,即城市政府社会管理有效果却无效率,造成公共资源的稀缺、政府财政的困顿和资源的浪费、高成本的管理。许多城市政府部门分割,造成城市社会的管理多头、信息分割。(3)管错了,即不该由城市政府管的,城市政府管了。例如管理职能过大,权限畸形膨胀,政企、政事不分,部门职能重叠,造成九龙治水的僵局。

要改变城市政府失灵问题,就需要城市政府逐步还权于城市社会,更多履行公正的裁判者职能,有效地规范、监督与评估城市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成长。城市政府在社会管理事务上的主导性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对公民、社会组织与社会自治所不能解决的城市社会事务的管理,这些社会事务涉及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需要依靠政府资源和权威加以解决;第二,维护城市社会公平与稳定,具体包括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利益、实施社会政策、培育并规范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安全网、解决社会危机等;第三,制定城市社会政策,这是城市政府管理社会的主要方式和基本措施,具体表现在赋予能力上,即政府通过采取鼓励性措施,激发城市发展中主体的积极性,使之结成伙伴关系,共同为推进城市的发展而协同管理;第四,要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包括城市政府在内的各主体参与管理的地位,并通过把政府改革的措施上升为一定层次的法律、规章,减少行政改革的不稳定性;第五,在城市行政管理内部强调依法行政,对权力进行监督和约束,防止权力的滥用和错用。

(二)城市社会管理中的公民参与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的基本路径是从政府本位走向社会本位,因此,城市政府应广泛采取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如建立公益性的非政府机构,加强公民参与城市社会管理,特别是加强公众参与制度的建立。公民是城市社会管理主体中的基础细胞,公民的参与使城市社会管理的机制从被动外推转化为内在参与,而公众参与城市社会管理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条信息流的渠道。首先,要培养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其次,要有信息流动的渠道,如通过媒体、上网、听证会、电话、信件等形式收集公众的意见;最后,要有信息反馈机制,让公众知道城市政府是否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为什么没采纳。

在多元主体的城市社会管理模式中,第三政府(如非政府组织、社会中介)一方面提供专业服务,另一方面又是联系社会、企业与政府的纽带,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公众参与决策的组织者和代表。但从社区基层组织现状看,我国主要是街道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街道委员会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所以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区组织,这样,居民委员会就成了中国特色的社区。但是,居委会成立的过程十分粗糙,居民不被重视,居委会工作人员通常素质低,因此需要挖掘其功能,改革选举程序,充实高素质人才,提高对居委会的认识。另外,在行业性中介组织方面,现实情况是许多社团和协会实质上是政府的派出体或与政府藕断丝连,工作人员享受公务员待遇,财政上也和政府连在一起,难以发挥其社会公众和城市政府间的中介作用,因此,需要培养真正独立功能的中介组织和公共事业组织。公共事业组织主要指由政府组织改制而来,包括教育科研机构,有人称之为准政府组织的中介组织。

三、基于政府主导的城市社会管理集成

分工和集成是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系统集成的管理特征是“局部分工,整体集成”,它追求整体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如上所述,城市政府是城市社会管理的最终责任主体,在关键的社会管理事务上发挥主导性作用。但城市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集成化对于解决复杂系统工程问题、获得综合社会效益,提供了现实可行的途径。因此,城市社会管理集成化是城市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基于政府主导的城市社会管理集成化,要求城市政府进行组织集成和技术集成。

(一)城市政府的组织集成:建构新型网络组织单元

田毅鹏教授(2001年)认为,从长时段的视角俯瞰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我们会发现当代城市发展一个值得注意的总体性演进趋向——都市过密化。都市过密表现为越来越多的人集聚到大城市当中。例如,1990年时上海全市常住人口为1334万人,到2009年末则升至1921万人。过密都市在以其超强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社会风险,给城市社会管理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还固步自封地沿用传统计划时期的掌控手段去管理这些特大城市,将可能带来更大的社会风险。

传统的城市政府是在“分而治之”的指导思想下完成的,呈现出典型的“树形分支结构”。在这种组织结构中,一个部门或一个组织单元管理一类任务,处理一类问题,是“一一对应”的“面向问题”的管理。随着社会管理对象复杂程度的提高,传统的城市政府组织机构在划分管理对象、管理任务时出现了“管理重叠”和“管理真空”,形成了较多事务上的谁都管、谁都不管、谁都管不了的混乱局面,从而影响城市政府对公众服务的质量和公众的满意度。因此,城市政府的组织结构变革就在于实现城市政府管理部门的集成,构建网络式的城市政府组织结构,以实现“面对对象”的管理。城市政府组织的集成是原有的组织结构中的工作人员或组织单元通过高效的联系跨越既有的组织界限,灵活组建新的面向不同对象的网络组织单元,以实施均等的社会管理和服务,更好地面向公众,更好地服务于以人为本位的城市,以实现公众满意的社会管理目标。

(二)城市政府的技术集成:建构集成化的电子政府

技术集成包括软件和硬件技术、网络和光纤通讯技术等,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地方行政办公网的基础上建立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高效传递、信息共享、组织协调。面向公众满意的城市社会管理的技术集成要求构筑集成化的电子政府,改革以机构为中心的电子政府,构筑以公众为中心集成化的城市电子政府。笔者认为,以机构为中心的电子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作风,而以公众为中心集成化的城市电子政府能从技术集成化的层面“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

所谓集成化的城市电子政府,就是从城市公众的需求角度出发,在因特网上建设一个以功能驱动的对外统一政务等信息和提供网上业务办理的门户网站,从而为城市公众展现一个单一的政府门户。单一门户意味着一站式服务(“one-stop-shopping”),具有特定图标的web页面不仅使公众确信他们正在使用的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由政府发起的web站点,而且公众只需要访问一个单一的web站点就可实现同有关政府间的互动。而以功能驱动意味着易于使用,所有的信息和服务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有机地组织,使有关的城市政府机构之间聚集、共享信息和服务传递系统,它把传统的展现在城市公众面前的众多政府机构从前端隐退到后端,有关的政府机构通过电子化协作形成强有力的后台支撑,城市公众进入城市政府门户之中只需知道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而无须关心需要从哪个或哪些政府机构来获取所需的信息和服务。

总之,城市社会管理要求组织和技术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进一步集成,融合沟通、协调一致、共享资源,从而达到整体最优,使整个城市系统高效快捷地服务于城市公众。

四、城市社会管理的协调互动机制

(一)政府主导与公民参与的协调互动

姚迈新(2001年)认为,协同治理是现代社会管理的核心思想,协同治理强调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共治,是政府部门与公民等众多公共行政主体,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等互动过程,使冲突和多元利益得到相互调适,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的过程。笔者认为,根据城市社会管理的政府主导与公民参与互动的作用机理,可以将二者互动发展区分为协调与不协调两种状态:当政府主导与公民参与水平基本适应时,则体现为协调互动;当政府主导与公民参与水平不相适应时,则互动作用呈现为不协调互动。而且,当公民参与的内生需求与政府主导的制度供给相匹配,则会对互动过程产生正向反馈作用,从而提高城市社会协同管理的绩效;但当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内生的公民参与需求与政府主导的制度供给不相匹配,则会产生负向反馈作用,从而阻碍城市社会协同管理的推进与合理演化。

(二)政府主导与公民参与的政府责任

面对城市社会管理的现状,要实现协同治理,需要政府担负起制度设计、网络建构、资本培育、主体创设的治理责任,否则协同治理只能够永远停留在理想或空谈的层面。城市政府需要从主体结构优化、社会网络建构、规则制度制订等方面入手。首先,在组织机构上进行有效设置,打造政府与社会间沟通联系的平台,使两者能够相互衔接、充分互动;其次,在制度设计上作出有效安排,通过重大事项调查研究和集体决策制度、重大政策专家咨询制度、公示制度、公开征求意见制度、社会风险评估机制等制度安排,让社会了解与知道政府的政策意图与真实的管理信息,同时也让城市政府把握来自社会的真实需求与反馈信息,掌握社会运行的规律与社会管理的关键环节,优化公共政策过程,增强政策过程的开放性、回应性,对社会问题和矛盾做出恰当而正确的回应,以此探索并不断完善城市社会管理的协同治理模式,切实提高城市社会管理水平。

说明:本文为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批准号:L2011F008)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顾建键,等.政府社会管理方式创新的对策研究[J].科学发展,2011(2).

[2]黄静,周宇.基层社会管理的社会协同问题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1).

[3]田毅鹏.“过密社会”视域下城市社会管理的误区和盲点[J].探索与争鸣,2011(2).

[4]姚迈新.社会管理中的协同治理:从理论反思到现实观照[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1(2).

[5]陈迅,尤建新.新公共管理对中国城市管理的现实意义[J].中国行政管理,2003(2).

[6]诸大建.城市管理:上海面向21世纪的战略性课题[J].同济大学学报,2001(3).

城市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篇5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会长乔仁毅、微软大中华区战略副总裁桑迪・古普达、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平先后致辞。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跨国公司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着智慧城市建设、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城市与社区治理、智慧应急产业、新技术在应急领域的应用等主题做了精彩报告。本次研讨会从城市及社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角度出发,将城市与社区安全作为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研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促进城市或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的提高。

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与应急产业发展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曲成义以及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智慧城市总监、国家技术官刘宁等专家报告指出,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应急产业发展,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智慧应急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公共安全、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大家一致认为,在推进智慧城市与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要从城市与社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角度出发,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通过对城市与社区的整体感知,增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全面、精确、实时地掌握各类风险动态,提前预防、控制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和突发事件,在危机事件发生后,能够做到信息共享与协调联动,实现人与技术的充分融合,使城市与社区的应急管理更智慧、更高效、更安全。

智慧城市建设与应急产业发展为国家与地方经济转型提供了战略机遇。智慧城市有助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适应了全球城市化发展的趋势。通过智慧城市推动公共建设服务,以及社会民生等相关领域的智慧应用,带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产业创新,培育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智能可穿戴装置、车联网等新兴网络信息消费。同时,这些产业又能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所用,形成了城市功能服务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有机结合的新业态,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智慧城市是城市管理的新方式,借助现代技术发展,促进城市管理更加精准化、更加高效化。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而安全是公众的基本需求。面向智慧城市,建设好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需要紧密结合智慧城市的优势,从战略的高度进行体系设计,从而提出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支撑条件和途径。

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来促进城市应急管理,使城市的应急指挥系统能够有即时有效的信息共享、各部门统一协作标准化的紧急应对、无论何时何地畅通无阻的通讯、简便快捷地提高处理能力、对事件的预知、预警和预报以及更高效的协同工作能力。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创新智慧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大数据等新技术运用到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中,并取得一定成效,如利用空间感知系统打击恐怖活动和预防犯罪,这样一些先进技术与最佳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推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需要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将国外经验做法本土化,促进自身公共安全管理水平与应急能力提升。

智慧城市面临的安全挑战

智慧城市的愿景和目标是非常鲜明的,引起了各行各业的高度关注。一般指的智慧城市在国际上形成共识有四个方面的目标:第一是加强城市的科学管理;第二是发展城市的特色产业;第三是优化社会的公共服务;第四是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智慧城市四大目标也是根据社会的发展、公众的需求和产业提供的能力逐渐形成的共识。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发展城市的特色产业、优化社会的公共服务、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这样的方向和目标是非常清晰的,最近这些年,社会各界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和支撑。

如果智慧城市支撑环境构建良好,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会有广阔的前景。一般构建智慧城市要做好两大支撑环境。第一是智慧城市的硬环境,比如说支撑智慧城市信息化、应用的基础设施的提升。第二是智慧城市的运作机制和信息管理资源共享的创新,也就是软环境。要做好对智慧城市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支撑,另外还要解决好城市发展中的一些新的挑战。比如说关于城市发展中的稳定性、治安、交通、污染、能源、服务等的问题。做好这些环境领域的工作,智慧城市在信息化应用中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且受惠广大的民众。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需要一些新的技术性的支持,抓住本地发展的特色和机遇,对不同的智慧城市进行差异化解决,要针对城市的特点、需求和现有的基础来强化智慧城市的作用,同时对于发展愿景和目标的准确定位也是很重要的。

提升城市的能力,包括城市的竞争力、吸引力、城市发展的推动力、服务力等等这些方面,也是提升整个智慧城市的愿景和目标。谈论智慧城市一般都离不开四化,即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安全性,要实现这些智慧城市的良好愿景和明确目标,就要有一系列的保障安全挑战和对策。

发展智慧城市

保障安全应对对策

在这些共性的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挑战的情况下,既要个性化地针对中国当前的特色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情况,又要突出在中国发展智慧城市的特色化,这样的应用效果会更好。所以创新智慧城市的运作机制应该是以发展为动力,以公民需求为核心。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两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构建现代的信息产业体系、突出智慧城市的运维管理,使社会服务人性化、精细化和服务化。

城市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篇6

【关键词】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现状应对策略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指的是城市政府部门与社会其他机构为了防范与控制多种重大灾难事件、危机事故的发生或者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尽量减少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与经济损失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多种管理策略。我国对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实践与深入研究是在2003年非典病毒危机过去后的2011年2月,在“省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与创新专题研讨会”上指出,我国城市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虽然近十年间中央到地方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我国公共安全管理实践依然集中在普通事件应急管理与防灾减灾层面,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其全方位安全管理的战略部署依然考虑不完善,政府部门并没有将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摆在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

由于现代化城市的公共安全是一个繁冗复杂的网络系统,与地区城市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紧密联系,在类型众多的事故灾难面前,如何分析研究威胁城市安全的原因,需要政府部门具有统筹兼顾的公共安全管理思维,整体协调地区公共安全管理与市场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城市公共安全策略进行整体布局。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界定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最开始源于西方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开始出现,随后经过发展,在20世纪60到70年代逐渐形成了体系。我国对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实践与研究工作是从2003年非典之后开始的。公共安全管理是政府部门与其他公共组织为了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国家不受侵犯,运用军队、政治、法律、经济等管理方式,及时发现、制止多种公共安全隐患,提高社会安全管理水平与危机处理能力,有组织地学习、制定与实施一系列合理管制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划分,城市公共安全事件被分成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城市公共卫生事件与城市安全事件等四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指出,目前我国正处在第五次安全事故频发的高峰阶段,平均每年国家直接损失超过1000亿元,加上间接损失,国家财产损失总额超过2000亿元,此外,多种灾难事故使得我国平均每天死亡人数为300人。纵观这些伤亡与损失状况,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区,因此可以看到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但是我国多数城市地区的公共安全管理保障体系与西方国家相比显得脆弱不堪,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面临的现状与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策略,健全完善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

近几年,由于影响我国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不断发生,因此社会各界对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关注度逐渐提高,加强与完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迫在眉睫。根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我国平均每年因公共安全事故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30万人,伤残人数超过250万人,经济损失达7000亿元。笔者根据对资料的归纳总结,认为城市安全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由于公共安全涉及到多数群众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是每个国家与社会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因此应当设置完善的组织机构,并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尤其是要建立健全地区基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因为多数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普遍发生在基层,地区基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量较大,难度较高,范围较广,甚至一些城市边缘地区还存在交通不便利等困难,并且基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设置相对不完善,编制人员较少,缺乏专业型技术人员,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差,这些状况会导致基层地区的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出现“盲区”现象。在2011年12月20日的“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中国食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提出,全中国有130个县没有设置独立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而是与地区卫生部门一个机构,两种牌子。在中国将近一百个县中,几乎每个县只有不超过两名的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可以说这种人员配置状况是难以胜任当前繁重的监管任务。正是由于组织机构不完善、缺少资金投入、工作人员不足、交通不便利等原因,阻碍了我国基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发挥。

城市化进程过快带来的安全风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诸多城市成为群众人口密集、经济集中、基础设施发达密集的地区经济中心。多种电器线路与易燃品大量使用、基础建筑设施年久失修、人为损害等隐患普遍存在,使我们不得不高度警惕科学技术发展在为个人与社会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所带来的危机因素。加上许多灾害具有突发性、频繁性、复杂性、衍生性等特征,一旦城市发生重大灾难,造成的连锁反应与放大反应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政治机构与群众忧患意识缺乏,安全教育不够。培养群众“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基础,并且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公共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在2004年发生在俄罗斯地铁中的爆炸事件,司机与乘客听从政府指挥,忙而不乱,处理突然灾难紧张有序,这直接反映出俄罗斯政府与公民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共安全素养与应急事件指挥处理能力。但是反观我国政府部门与群众,从上到下缺少忧患意识,这是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由于现代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具有涉及范围广、事件难预料与效果不能立刻显示等特征,使得许多地区领导并没有将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到城市自身发展战略规划中来,不愿意花费过多经费用在危机事件预防上,对城市公共安全一直持侥幸心理,得过且过。根据2003年以来我国城市重大灾难事件统计数据显示,有80%以上的灾难事故是人为导致的,并且在这些重大事故中,遇难的市民多数为女性、老人与儿童。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居民的个人习惯、生活规律、自救能力与防灾要求相差太多,缺少必要的防范意识与逃生能力。

完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措施

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拓展监管覆盖面。当前体制下,我国公共安全监管部门通常只设置到县级一层,并且工作人员较少,监管能力较低。为了消除地区基层公共安全工作的死角,实现安全监管工作的“纵向发展”,必须要努力完善基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地区政府要在各地区建立食品药品监管站,设置相关的管理员,将其监管工作纳入年底考核成绩。另一方面,完善安全监管网络建设,解决地区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将公共安全监管触角延伸到城市每个社区,县镇,真正建立起“纵向发展”的公共安全监管网络。

强化风险意识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基础。当前我国人均GDp超过两千美元,已跨入“风险社会”行列,并凸显出矛盾,公共危机一触即发。这就要求政府不但需要有计划地对各阶层党政干部进行必要的危机意识灌输与管理培训工作,切实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科学防范与处置公共危机事件的观念与能力,并且要对社会群众开展预防危机的宣传教育活动与自救能力培训。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这些都是最大程度减少突发公共安全危机的有效途径,例如日本就在注重强化政府部门干部危机管理观念过程中,不惜斥巨资对本国民众进行危机意识的普及与自救能力的培训,使得日本国民面对灾难事件中可以沉着应对,从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灾害损失。因此我们要汲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强化政府与民众风险防范意识,注重危机教育与救助培训,最大程度上减少与避免公共危机事件发生。

加强城市应急制度建设。主要措施如下:建立完善的公共安全预警机制,充分借助城市应急信息平台等先进的科学安全技术,可以实现准确预警,协助相关部门作好应对准备;完善公共安全应急信息传递机制,时刻保持信息通道畅通;完善社会其他机构沟通与动员制度,以城市主要媒介为依托,最快速度权威有效的公共安全信息;健全城市公共安全监督制度与协调机制等。

落实问责制度,优化公共安全治理结构。地区政府在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中负有一系列的责任,例如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法律责任等。所以要推行“公务人员问责制度”,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即相关人员在应对危机事件中如果出现渎职、失职等现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政府要严格执行问责制度,绝对不能以政治责任替代其法律责任,务必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保证达到权责一致的效果。

结语

总之,加强与完善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有效预防与处理公共安全危机,不但是对我国政府部门正确履行社会管理工作与公共服务职能的检验,更是对我党新时期执政能力的考验。我们需要客观合理判断、掌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扭转公共管理理念,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有效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管理者综合管理能力与水平,进而维护与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城市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篇7

关键词: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社会网络分析

在公共管理学研究领域中,由于其发展历程较短,更容易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进行研究模式的创新发展。现在的公共管理学研究阶段,加强对社会网络部分的研究分析,能够丰富研究方式、完善研究体系、拓展研究方向,全面推动公共管理研究发展。进而推动公共管理学科在现实应用当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社会网络分析概况

社会网络分析的主要分析内容,是社会关系结构以及社会关系的特定属性,关注重点始终围绕社会网络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影响方式。社会网络分析,首先,应通过科学方式对分析层次与对应的社会网络关系进行界定;然后,广泛收集相关网络数据,并应用这些数据进行社会网络关系的构建,进行关定性与定量测量;最后通过全面的数据分析,得出有效的分析结果。公共管理中的社会网络分析,其主要对象包括社会企业、政府机构、民间公共行动体系以及社会团体等。在不同机构团体当中的管理应用当中,由于多种因素的交错影响,会直接涉及各应用主体的利益问题。由于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涉及到的研究对象与人们生活、社会治理等方面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社会网络关系中重要节点的公民、组织、部门或机构,都为社会的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现实功能及客观作用。通过对社会网络更深层次的研究,能够高效实现公共管理的现实应用意义。

二、公共管理过程中中社会网络分析应用

1.社会网络分析应用原则

在社会网络分析短暂的发展历程当中,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公共管理领域构建的三种社会组织网络形式:政策制定、合作治理与纳税人买单公共服务。这三种社会组织网络形式,在公共管理当中的实践,能够为我国公共管理的研究发展提供众多借鉴内容,并从中提炼出三点作为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原则:第一,我国当前的公共管理发展当中,面临公共问题复杂、棘手,且越来越多样化的发展情况,只有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相关部门与民间相关组织之间,通力构建合作社会网络关系,才能够有效提升研究与实践效率,更好的达成公共管理效果。第二,在经济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城市建设与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门有效的公共管理工作,对实现政府对城市建设的权利与职责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促进并加快各组织、部门、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公共管理高效运用的重要途径。科学应用社会网络分析,能够帮助形成有效的合作范式,使公共管理更加的系统与规范。

2.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前景

社会网络分析对于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由其是在当前公共管理与城市公共规划管理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之下,社会网络分析能够拓展公共管理的研究方向。其一,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实现。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能够推动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发展,同时,合理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可以重新定位城市的网格化规划,以科学的眼光看待城市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调整城市的网格化形势及其管理模式。其二,各城市主体之间合作模式的建立。立足于城市建设的全局性、复杂性与综合性角度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深入了解各部门、组织、机构的不同职责与社会功能;同时,运用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社会网络分析,能够注重各方利益,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模式,推动公共管理效果的最佳化发展。其三,推进城市公共管理体系改革。城市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其内容涉及广泛,合理应用社会网络分析,能够有效支持改革的推进。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能够实现部门协调、管理方式调整,进而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三、公共危机治理中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

公共危机多以不可预测的形式出现,在无法预防的情况下,只能够通过有效手段减轻一定程度的危害。将社会网络分析融入到公共危机管理当中,进行研究实践,其内容主要涉及社会组织、商业组织或政府部门等多主体协同合作下,自然灾害或人为暴力恐怖事件的预警、应对及处理。在国外的一些研究当中,例如卡普卡等学者以emaC为对象的研究当中,通过网络分析软件分析出emaC在卡特里娜飓风当中的网络中心度与中心性的相关数据,得出了“合作协调能力是公共危机应对过程的核心力量”这一结论。吉恩特在反恐的公共管理领域,应用社会网络分析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实践,并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了叛乱网络关系当中关键环节。此外,意大利在2002年就成立了国家应急委员会,负责重大恐怖事件的救援决策工作的协商;在2004年又全面构建了指挥中心大楼,并针对突发事件应对建立了完善的决策指挥系统、资源配置体系、应急救援相关信息共享系统以及联合办公机制。通过对国外公共管理研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合理借鉴,由其是社会网络分析在公共危机治理方面的研究,对我国公共卫生威胁、自然灾害应对处理、反恐领域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公共管理领域中的社会网络分析,对拓展公共管理研究的范围与研究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表明,社会网络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能够促进社会各组织、机构、部门之间的协作运行,实现公共管理在社会前进与发展当中的有利作用。在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当中,通过借鉴世界各国相关公共管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能够高效促进我国城市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安卫华.社会网络分析与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5(3):96-101

城市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篇8

关键词??城建;行政管理;改革对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城市政府职能的新要求,。城建职能作为城市政府的中心职能这一定位已经越来越明确。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政府的职能,逐渐向城建职能为主方面转变。

一、城建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1、职能行使方式不合理。一是建管不分导致重建轻管。有的城建与管理职能不分,实行所谓建管合一的体制,而实际运作中则是重建设职能,轻管理职能,片面强调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忽视城市管理等软件建设,将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过多地归咎到市民素质不高上去。二是建设与管理职能行使方式异化。建设职能的实现方式行政化,政府包办太多,一些可以交给市场、社会承担的建设、维修任务却由政府去成立专门机构直接承担;而管理职能则处于从属地位。

2、城建行政模式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现行的各城建行政模式仍然带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不确定色彩。从我国城建机构设置数量上看,一般设有建设、市政工程、规划、土地、环卫、环保、公用、园林、房屋、人防等方面的管理机构。从运行实践看,这些大城市现行城建机构体制存在以下四个突出问题:(1)机构较多,层次多,人员臃肿。(2)城建部门之间职责关系不顺,运转不协调。(3)城市规划职能分散,体制关系不顺。(4)市与区的城建行政事权划分不合理。

3、政事、政企关系未合理确定。从事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的公用企事业单位,不论以何种组织形式存在,它们所提供的产品都是纯公共品或半公共品,具体承担着实现城市政府关于城建行政目标的任务。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公用服务性质的企事业单位则往往以竞争性为理由,片面强调政企分开,力图脱离政府主管职能部门的监督;导致一些公用企事业单位在为城市提供公用服务方面降低品质要求,损害广大市民的利益,甚至背离了城市政府设立公用企事业单位的宗旨。

4、城建投入不足,渠道单一,市场化程度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市政基础设施被视为消费性支出,在重生产、轻消费的指导思想下,城建投入只是在安排生产后的边角料;各大城市在城建上投入欠账太多,以至改革开放后,面对愈趋活跃的城市经济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显得手足无措,筹多少钱就办多少眼前的急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系统长期的总体规划,对资本来源也无规划,城建带有补漏的应急色彩。

二、城建行政管理改革的对策

城建行政体系在各种环境变化面前的不适反应,要求改革现行城建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起一种能适应环境变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城建行政管理体制。

1、经济改革。(1)实现财政投入方向的转变。具体地说,财政投入方向包括两个层次的转变:首先,要实现投入重点从经济领域转向城建领域。其次,财政投入城建的范围要重点转向城建公共品上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建领域公共品与非公共品的范围也会发生变化,财政投入的范围也要随之变化。(2)开放城建投资,实现投入主体多元化。首先,要开放城建投资领域,不仅仅是城建领域的非公共品即市场产品如城市运输、住宅、电力供应等要取消限制,对投资者开放;对于公共品、半公共品如道路、桥梁、供水及排污等领域也要对投资者开放,以解决目前城市政府公共品、半公共品供给不足或供给质量不高的问题。其次,要对各类投资主体开放。目前城建投资主体主要是当地城市政府。开放投资主体,就是要允许和鼓励除当地城市政府以外的其它一切主体参加城建投资,同时,各类投资主体均应一视同仁,享受平等待遇。(3)提高城建投入的效益。城建要走向市场化,不论是政府投入还是非政府投入的城建事业、项目、均应由市场选择承建实体,以竞争招标方式,交由社会承担具体建设、服务任务,而不是限定仅由政府所属施工实体或国有企事业单位承担。

2、制度改革。(1)建立科学的新型城建行政单元制度。当前困扰我国各大城市城建行政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中,城建行政单元划分不合理可能是一个没有被认识而又极其重要的问题。城建行政单元制度是指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建行政时,将全市划分为若干治理区域进行管理的制度。(2)合理确定城市政府城建管理事权的划分制度(3)建立充分反映民意的城建行政决策制度(4)建立科学的城市公用企业、事业监督管制度(5)建立城建行政公共关系制度。城建行政公共关系制度,是指城建行政各部门均要建立起各部门的公共形象形成和维持制度,其目的是建立起各部门与公众良好的沟通关系,树立良好的专业行政形象,为市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城建行政获取公众支持的资源。

3、组织改革。(1)根据城市政府城建行政职能,城市政府城建行政组织改革模式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第一种模式是实行规划、建设、管理三者分开的机构模式。第二种模式是规划独立、建管合一的机构体制。第三种模式是实行规划、建设、管理合一的机构体制。上述三种组织模式各有优缺点,采用何种组织机构模式,要与各个城市的历史与沿革、习惯、特点相适应,从各自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确定。(2)建设精干高效的城建执行体制。面对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口的整个城市,各职能部门要执行市政府的决策,执行各项法律法规,离不开一个精干高效的城建行政执行体制。首先,在整体上将各职能部门分为指挥监督和具体执行两个同的层次,各职能部门总部,负责市政府重大决策执行的部署、指挥、协调、监督及与具体管理相关的决策等职责任务。其次,建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的现场执行体系。随着现代管理技术、手段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层次越少,管理效率就越高。市政府城建各职能部门原则上只下设一个现场执行层次,现场执行层次不再设下级执行层次。

结束语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要把主要精力转变到这方面来。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城市政府职能的新要求,必须努力实现.城建职能作为城市政府的中心职能这一定位已经越来越明确。

参考文献

1.顾朝林.论城市管治研究.城市规划,2000(9).

2.吴志强.论新世纪中国大都市发展战略目标.规划师,2001(1).

3.潘汉生.大城市城建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武汉出版社,2000.

4.陈振光,胡燕.西方管治:概念与模式.城市规划,2000(9).

5.黄光宇,张继刚.我国城市管治研究与思考.城市规划,2000(9).

城市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公共交通;运输管理

一、加强城市科学规划,减少城区通行拥堵

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中提高对城市交通布局科学合理规划的重视程度,通过对城市交通环境的综合规划,减少交通拥堵情况,实现城市交通运行的快速与通畅,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加强城市科学规划首先要对城市中的各个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如商业区、居民区、住宅区等,确保每个区域内医疗、教育、工业、商业、农贸等功能的齐全,减少城市内人流跨区域的流动量。接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中,科学的对城市道路进行规划,通过辅道引入的方式减少城市主干道与支线干道之间的交叉,尽可能的减少红绿灯交叉路口。公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对城市道路进行规划时,需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包括公安交警部门、电力公司、通讯公司等。确保在城市道路建设时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各种管线铺设的预留,避免出现重复建设。最后,需要对城区的停车场进行合理规划,适当的增加居民住宅区和老旧商业区中的停车场数量,在城市的郊区也需要设有一定数量的停车场。鼓励市民在城区内的出行尽可能的搭乘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限制城区内私家车的出行数量,减少城区通行拥堵,对城区内综合交通枢纽站和公交路线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置,使市民的出行更加便捷。

二、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吸引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合理配置公共交通资源,综合协调各种交通方式,确保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运行的秩序是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的主要职责与根本任务。因此,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需要不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的水平,使市民享受到更为优质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从而使市民在出行中更多的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公交方面建设的投入,对老旧公路进行改造,采用油电混合、油气混合或纯电动的车辆,对公交的线路和换乘站进行合理的规划,增加公交车的班次,扩大其覆盖面,使市民在乘坐公交车出行中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和舒适。其次,加强出租车公司的电子商务建设,鼓励出租公司积极的组建网络电召平台,使用电召平台进行载客,让市民通过电脑、手机等客户端即可随时叫车、打车,提高市民出租出行的便捷性。最后,不断提升公共交通车辆的舒适度与服务水平,对车辆进行定期的维修与保修,保证车辆环境的干净清洁,让乘客乘坐更为舒适,此外,还需不断提高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等司乘人员的素质与服务水平,让乘客感受到优质的服务而愿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三、大力推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通过建设并完善城市交通运输管理中的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的效率,从而确保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的实效性和及时性。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中各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需要以城区的公共交通基本情况、城市交通的运行状况为依据,只有确保这些信息的完备与通畅,才能使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工作有序地进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大力推进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信息的综合利用率。随着信息时代的带来,各种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也被更多的应用于城市交通运输管理中,未来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将主要朝着智能交通运输管理的方向发展,实现智能化与信息化的管理。当前我国像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型城市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步,从发达国家中引进并应用了城市交通控制和道路监控系统,在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了成效。

四、结束语

我国公共交通运输事业在其迅速发展中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这对当前我国推行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相违背,加强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工作是当前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当务之急。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城市科学规划,减少城区通行拥堵、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吸引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大力推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交通管理效率,从这几个方面做起相信能为实现低碳运输作出积极贡献,从而推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马凤军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京秦管理处

参考文献:

[1]王凯东.在低碳经济下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41(01):182-182

城市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整合城市管理行政资源为前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积极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合理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体系,促进城市管理由滞后到实时、由粗放到精确、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建立起政府监督指挥、部门协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有关方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切实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把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为广大市民创造优美、洁净、舒适、有序的人居环境作为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发现、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区、徐州经济开发区、街道、社区之间要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实现精确、高效、协同管理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对各职能部门已建或在建的数字化管理资源进行整合,按照“统一基础平台、多项系统应用”的体系架构组织实施,避免重复投资,实现信息共享。

(三)统一标准,全面实施。按照建设部颁布的有关行业标准,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系统建设要预留接口,便于升级换代。(四)实用高效,安全可靠。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在建设部规定的9个基础子系统之外,结合我市实际,适当拓展其它子系统,确保其先进、可靠。要突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实用性,完善对各种风险的预防措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三、工作目标

通过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推进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实现对城市管理工作中各类问题的“快速发现、精确定责、及时处置、有效监督”;以管理体制创新为核心,实现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逐步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监督有效、群众满意的“大城管”工作格局。2009年10月份建成覆盖118平方公里建成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并运行,2009年底通过验收。

四、工作任务

(一)应用系统建设

1.数据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需要使用的数据主要包括基础地形数据、单元网格数据、部件数据和地理编码数据。(1)单元网格划分。单元网格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最小责任单元,划分责任网格是实现责任区域管理的前提,由专业测绘部门和市容、民政、公安以及街道办事处共同协作,按照属地管理、负载均衡、相对稳定等原则,将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状单元。(2)城市部件普查及地理编码、事件分类编码。把城市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分为部件和事件两大类,即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进行管理,把非物化的、人的行为类问题作为城市事件进行管理。城市部件由专业部门进行地理勘测,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每一个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单元网格地图上,并赋予其唯一的标识编码,通过分类编码和部件普查,将城市管理内容具体化、数字化,使城市管理的部件、事件一一对应责任部门。地理信息系统统一使用市国土资源局制作的基础电子地图。

2.运行环境建设。(1)软硬件平台。主要包括网络与通信系统、工作站、服务器、存储与备份系统、相关系统软件和大屏幕建设。(2)网络环境。包括内部数字城管业务的运行网络和办公网络,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和各专业部门、区、街道之间的网络,手持移动终端和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机房、移动业务网络之间的连通等。(3)无线采集设备(城管通)、安全体系(防火墙等)和呼叫中心的建设。

3.应用平台建设。(1)基础平台子系统建设。按照建设部标准,建设监管数据无线采集、监督中心受理、协同工作、地理编码、监督指挥、综合评价、应用维护、基础数据资源管理、数据交换等9个基础子系统。(2)拓展应用子系统建设。结合我市实际,整合各职能部门数据资源,增加系统使用功能,建设业务短信、领导移动办公、执法和环卫车辆GpS监控、视频监控、社会公众信息实时、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管理、地下管网信息等子系统。

应用平台建设要抓好两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在将城管监督员主动发现问题、市民电话投诉举报等纳入信息采集系统的基础上,还要将市民网络举报、领导交办任务、视频监控系统发现问题、媒体反映情况、职能部门信息等一并纳入信息采集系统,同时与市政12319热线互联互通。二是抓好资源整合工作。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依托市国土资源局的空间数字地理框架构建地理编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要整合公安部门的治安和交通、市政部门的夜景灯饰、园林部门的公园景点等已有的监控资源,建设地下管网信息系统,新增城市防洪、森林防火、污水处理等监控点,形成电子监控位置分布图。

4.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各个环节的实施效率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是对工作过程、责任主体和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包括区域、部门、岗位评价三个方面。区域评价按一定周期对市本级直管区域、区管区域、街道、社区(单元网格)的不同层面区域进行评价。部门评价按一定周期对各专业部门和责任主体进行评价。岗位评价按一定周期对监督指挥中心各岗位和监督员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模型,由系统自动生成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要与目标考核、效能考核挂钩,切实兑现奖惩,并向社会公示。

(二)组织机构建设

成立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主要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调度、协调、监督与评价等工作。按照国家相关行业规范,及数字化城管要设立监督轴、指挥轴的要求,市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的监督、指挥职能相对分离。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问题由市编办按照建设部及省建设厅的有关要求提出方案,报市政府研究决定。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设在新城区,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及应急指挥中心可就近安排办公场所,以实现软件及硬件设施的共享。

同时,可适时建立相应的“高位”协调机构,以对数字化城市管理进行统筹协调、监督指导、综合评价。实行数字化城管所需监督员可采取市场化方式进行招聘,既可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实施,也可对现有人员进行整合,由现有的城管人员承担。信息受理员可先行面向社会招聘,并派遣至省内已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的有关城市进行培训,待我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建成后上岗使用。

各区、徐州经济开发区设立工作协同平台,成立区级监督指挥中心。各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要建设信息终端。

(三)工作流程建设

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流程建设要抓好七个环节:

1.信息收集:城管监督员负责在责任网格内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后立即用“城管通”发送语音或图文信息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报告。同时,市监督指挥中心也可通过便民热线、公众投诉等途径获得信息。2.案卷建立:市监督指挥中心得到信息后,进行甄别、立案。

3.任务派遣:市监督指挥中心根据问题归属,派遣至相关专业部门或区级监督指挥中心进行处理。

4.任务处理:专业部门和区级监督指挥中心按指挥手册规定的时间安排人员进行处理。

5.处理反馈:专业部门和区级指挥中心处理完毕后,向市监督指挥中心报告处理结果。

6.核实结案:市监督指挥中心派城管监督员进行现场核查,并获取核查结果,至此派遣任务完成,整个工作流程结束。未办结的案件要继续派遣、处理,直至办结。

7.综合评价:市监督指挥中心对处理结果、成效等进行综合评价,城管监督员核查过的处理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的基础数据。

五、建设模式

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采用“电信承建、政府回购、部门使用、企业维护”的方式,系统建成后,由市政府按建设投资分5年回购。2009年市财政预算内安排用于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的1800万元资金,用于扩大实时监控系统建设。系统使用期间,电信部门和有关企业继续有偿承担整个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

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要严格按照由市政府批准、省建设厅论证通过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实施。建设项目由市市容与城管执法局和徐州电信局共同招标,以徐州电信局为主进行操作。监理项目的招标由市市容与城管执法局组织进行。

六、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