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十篇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十篇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0:48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篇1

 

一、引言

 

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为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政府决策部门决定打造中原旅游区。但是,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区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尤其是河南为我国人口大省,农民数量基数大,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为此,解决好河南的“三农”问题,不仅是实现中部崛起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需要,同时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旅游业由于其固有的关联性、带动性和渗透性,借助乡村旅游的发展来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旅游学术界的共识,并成为研究热点。且河南省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为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充分考虑河南省省情的情况下,构建乡村旅游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模式,在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同时,使得区域乡村旅游与“三农”问题解决共赢。

 

二、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河南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截止2013年底根据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的名单,河南省共有嵩县、河南省鄢陵县、新县栾川县、郑州市惠济区、河南省确山县六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包括永城市芒砀山休闲旅游景区、信阳黄淮大丰收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驻马店友利实业有限公司休闲农业观光园、济源市思礼镇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园、中国银杏嘉年华、河南省龙泉集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陵县刘花桥村、固始华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郑州丰乐农庄有限公司、河南中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巩义市汇鑫芳香世界、固始县九华山茶叶生态农业观光园、濮阳县绿园果品种植农场等1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由于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河南还有一大批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河南的“栾川模式”、“西峡经验”成为全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楷模和标杆,在国内外影响很大。

 

三、河南乡村旅游长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发展理念落后

 

发展视野不够开阔,将乡村旅游仅仅作为一项旅游产品来发展。对于乡村旅游在推动农业转型、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保护和传承中原文化、扩大农民就近就地就业、促进乡风文明、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够。

 

(二)发展路径单一

 

对乡村旅游关联性强、复合度高的特点认识不足,需要加深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与农林、水利、渔业、建设、文化、环保等部门协调发展,加强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生态省建设同步发展。

 

(三)产业层次较低

 

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和服务技能;管理制度不健全,与乡村旅游相关的安全、餐饮、住宿、环保、卫生、服务等行业性标准或规范不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缺乏停车场、消防、医疗等基础设施,食宿、卫生条件简陋,外部可进入性差。

 

四、河南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的模式

 

将乡村旅游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生态省建设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实现融合和互动发展,促进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

 

结合新型城镇化,优先加快乡村旅游点道路、通信、燃气、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积极落实全国休闲农业公共服务“进城入户”工程,为乡村旅游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强化国家和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名镇建设,加强对农耕文化特色村、历史文化特色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凸显旅游服务功能。

 

2.与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

 

把乡村旅游与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经济结合起来,把创意全方位融入种植业、养殖业,以绿色、健康概念引领产品开发,开拓健康田园空间,吸引城市白领归园田居过绿领生活,发展休闲农业。规划建设各类休闲农庄、主题休闲农庄、民俗文化风情园等,为广大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休闲活动。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开发销售乡村名优土特产品、乡村旅游特色纪念品。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成果转化为乡村旅游产品。

 

3.与新型工业化有机结合

 

将乡村旅游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挖掘当地农副产品资源特色,提高产品加工技术和加工能力,注重产品包装设计和商标价值,加大品牌形象宣传推介力度,实现农副产品向高附加值旅游商品转化。引导工业企业进入乡村旅游合作组织体系,改变分散盲目的发展模式,弥补乡村旅游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不足,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的组织性和专业性;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项目,向当地产业集聚区集中,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大环境。

 

4.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强化乡村环境绿化美化建设,配套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突出生态特色和文化特色,为乡村旅游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在建设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

 

5.与生态省建设有机结合

 

与河南省林业厅等部门合作,借力河南生态省建设,将乡村旅游“一圈、三带、四板块”总体布局与中原经济区“四区三带”区域生态网络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一圈、三带、四板块”乡村旅游生态保护网;把农耕文化特色村、历史文化特色镇、乡村旅游集聚区、特色县与国家和省级生态村、生态镇、生态县创建工作相结合,为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6.与扶贫开发相结合

 

促进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优先扶持具有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贫困乡村,推动贫困乡、村的饮水、交通、电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挖掘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促进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加强老少边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整合当地特色自然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自然生态游、民俗风情游,红色文化游,以乡村旅游助推农民脱贫、农村脱困,实现融合互动发展。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篇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也是最关键的任务在农村,在农业,在农民问题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基于这一基本国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深刻理解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不渝地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实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略,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定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从十六大到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党中央进一步深化了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新阶段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形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总的思路、措施、目标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吃透中央精神,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始终不渝地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切实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真正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都曾从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注意对资本主义时代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特别是,他们首先把农民问题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提出来,从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出发研究工农联盟问题,突出强调在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度建立和巩固工农联盟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他们还从社会主义建设角度考虑如何解决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并且对未来社会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前景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法德农民问题》是比较系统的阐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述,提出要解决工人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问题,必须要解决农民问题,要重视农民问题,特别强调工农联盟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过程中和建立工人阶级国家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列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认识到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发现必须重新探讨解决农民问题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制定了新经济政策,包括在农村发展商品经济,鼓励农民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力,组织自愿结合的合作社。

改革开放之所以开局取得成功,关键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打开了新的局面,农民开始富起来了。实践证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作重点在‘三农’,难点在‘三农’,关键在‘三农’,突破点也在‘三农’,出路还在‘三农’”。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

第一,关于现代化。现代化是包括农业现代化的全面的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就是要走一条让中国农民,让中国人民都受惠的道路,就是要在具有众多的农民、落后的农业、贫穷的农村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实践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第二,关于社会化。生产力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社会化的大生产,也就是生产力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就是实现农业生产力的社会化,实现农业的社会化生产。而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是专业化、协作化,同时要求高新技术不断渗透到生产力中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现代化必然要走社会化生产的发展道路,实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协作化,用高科技武装农业,摆脱农村自给自足的、传统的、封闭的、落后的小农经济。

第三,关于市场化。生产力的社会化必然要求高度的市场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同时就是农业中的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过程,就是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的过程。农业市场化,就是通过市场经济把整个农村、农业、农民联系在一起,把城乡、工农联系在一起,使农村、农业和农民融入整个市场体系。农业现代化要求不断提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要求农民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者变成从事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劳动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

第四,关于工业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业化进程首先发端于城市和工业领域,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引起了农业企业化、资本化的发展,从而导致了一场农业革命,引起了农业机械化、良种化和化肥化,使得农业用工业的技术和组织形式进行生产,农业革命引起了农业工业化的进程。所谓农业工业化,就是农业要用工业化的办法、用社会化生产方式组织起来。今天,农业不仅要走工业化道路,而且一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低成本低污染低消耗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道路。

第五,关于企业化。现代化也好,社会化也好,新型工业化也好,最后要落实到企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上。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适合社会化生产的现代企业模式。传统自然经济的做法,像豆腐房、榨油房、铁匠房等组织形式都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必须有现代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和生产组织形式,农业现代化一定要走农业企业化的发展道路。

第六,关于城镇化。实行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工业化、企业化,最终结果是大大节约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节约了劳动力,这样就会产生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往哪儿去?要靠工业化和城镇化来吸纳。一定要大力发展城镇化,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当然城镇化要讲科学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结果是,传统农业和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业脱胎换骨,变成现代化的、社会化的、市场化的农业。一部分农民成为新型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劳动者,一部分农民成为工业和其它产业的经营者、劳动者,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现代城镇居民。农村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之,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实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实现农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化、企业化,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农民成为与城市居民具有平等身份的社会成员,这些都应该包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中。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有关资料说明,上世纪50年代,我国制定国民经济“二五”、“三五”计划时,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改革开放以后,至少在1982、1983、1984的三个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中央1号文件都有基本相同的提法。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的一贯提法。但是必须看到,这次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内涵同以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进一步解决农业、解决农村和解决农民问题所提出的新理念,包括20字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的要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说到底,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全面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总体布局。

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抓好“三农”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第一,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任务,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各方面的实惠;第二,要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土地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在“多予”上下功夫,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权益;第三,全面进行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推进农村各方面制度的创新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第四,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第五,全面推进农村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和基层政权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的民利;第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个全面的目标,又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把握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善于做为农民服务的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立足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强调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着力解决农民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以让农民拥护、让农民满意、让农民受惠为最高标准;第七,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做到四个“创新”。即思维和观念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组织创新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一定要注意避免因传统生产方式及其观念的影响,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陷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误区;一定要注意避免高成本高代价高污染的旧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陷入破坏生态、破坏文化、破坏环境的误区。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积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导思想。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能不能全面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难题:

一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发展很快,农村发展滞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扩大。首先,我国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的差距扩大,突出反映在粮食生产滑坡和经济发展滞后上。当然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从2000年开始到2005年,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开始出现了良好的势头。其次,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就业保证上的差距也在扩大,突出表现为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贫困问题凸现,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安排。再有,农民看病难,吃药难,受教育难,上学难,社会保障难,文化享受难,这些都反映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之间的较大差距。还有,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方面也显著存在着与城市的差距。

二是农村本身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居民的贫富差距相当突出。此外,农村本身社会事业的差距也比较大。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篇3

为扎实推进人大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按照学习实践活动领题调研工作方案安排,县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组成调研组,于4月4日至6日就我县当前农业生产及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基本情况

调研组主要围绕种植业生产及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先后深入通州镇、卡罗乡、甘寨乡、平湖镇等乡镇开展调研。在听取有关乡镇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先后查看了通州镇平里河村的大棚蔬菜种植、金桥村的烤烟育苗移栽,通星村的竹笙种植、新星村的有机高梁育苗种植,卡罗乡卡罗村曾家寨田烟示范点等。调研中还与乡镇干部及群众座谈、交流,了解当前我县农业生产的现状、困难和问题,认真收集来自基层的意见和建议。

从调研情况看,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的各项农业农村工作,认真贯彻县委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和全州春耕生产等会议精神,使今年的春耕备耕工作做到“动手早、抓得实、形势好”,主要体现在:一是目标任务明确。各乡镇在稳定常规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兴产业结构调整,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如通州今年春耕生产重点是抓好烤烟、早熟蔬菜和粮食生产,明确了今年烤烟面积4300亩,试种1000亩有机高梁,4000亩优质水稻,并将目标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各村。二是技术培训到位,群众生产技术得到提高。各乡镇始终把提高农民种植水平作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力求科技备耕,农民的生产技能得到提高。三是认真惠农政策,群众春耕生产的积极性高涨。受惠农补贴政策及粮食价格的影响,使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提高,群众生产积极较高。四是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储备到位、量足,各乡镇农用物资货源充足,农民选择余地大,完全能够满足春耕生产的需要。五是强化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农技推广力度加大。各乡镇主要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新技术示范,生态家园循环农业示范,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产业强村示范和建立培训基地等,使现代农业示范有新的特色。

在调研中,各乡镇反映了不少困难和问题,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需引起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

种植业生产方面:长期以来,我县的种植业产业化水平始终难以提升,到目前,除烤烟之外就没有其他产品可以成规模地进入市场,而烤烟的产量质量由于受政策、投入和市场制约,要将其做大做强的空间小和难度大。近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都在积极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进行了许多实践,涌现出了大户承包、公司带动、科技示范、引进外资开发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机制,推动了果蔬、苗木、中药材、蚕桑、茶、仔猪繁殖、土鸡生产等产业的发展。但是这些产业由于没有真正突破传统农业的束缚,在发展中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所选项目没有很好地体现比较优势,特色不突出,许多项目都是跟着别人的尾巴走;二是规模小,基地建设滞后,由于规模小,产品在市场上根本占不了份额,没有规模效益,基地建设也就跟不上,由于没有规模,形不成专业市场,就更谈不上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是市场开拓力度不大、信息不灵,目前发展的项目,大多数都把眼睛盯住县内市场,大家都在谈市场,但就是没有专人去闯县外市场,开拓市场,一些项目只要市场出现供大于求或价位走低,项目就更换门庭,而当市场需求量增加,价位回升时,又出现了无基地、无产品;四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运行机制仍然在封闭保守的个体经营中徘徊,在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资金筹措,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基地建设、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作用都十分脆弱;加之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关系不牢固,诚信原则坚持得不好,抵抗风险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产业规模做不大;五是政策和服务不到位,现阶段在贫困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全依靠市场配置各种资源难度是很大的,完全依靠龙头企业搞好各种服务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扶持政策不具体,有的政策落实难度大,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行业的服务也不到位;六是产品加工升值滞后,由于我县交通路况很差、距中心城市较远,农产品运输成本较高,而大多数农产品都是原料型产品,由于加工环节薄弱,农产品的效益扣除成本后利润空间很小,调动不了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七是农用物资价格涨浮过大,大大超过群众的购买力,给春耕生产的科技推广造成严重影响;八是由于县内煤矿生产滞后,烟煤调运较困难;九是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力度和技术跟踪服务力度不够,科技利用率低;十四是技术力量缺乏,乡镇农技中心人员多,但专业人员少。

结构调整上:一是产业结构调整缺乏一定的稳定性,经常出现“一年干一样”的情况;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缺乏远景规划,发展的措施不够具体有力;三是缺乏项目启动资金,使规模产业难以组织实施;四是缺乏产业在全县的统筹发展,乡镇各自为战的状况未根本改变。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乡镇缺乏对水利工程的管护能力,水利设施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二是职能部门因受资金、技术的制约,对水利设施的管护力度不够,对病险水库、水渠的除险加固工作跟不上,部份损坏的山塘水库及沟渠短期内不能得到及时修复,群众意见较大。

畜牧产业方面:一是缺乏技术指导,群众养殖科技含量不高,产业成效不明显。二是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各种贴息政策落实难,群众缺乏扩大规模的启动资金,规模养殖难以做大。三是缺乏技术人员,防疫工作服务难以到位,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

二、对策和建议

我县的农业发展面临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村合作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升、农村土地流转瓶颈制约亟待破解、扶持政策需要进一步强化等方面的问题。为加快推进我县特色农业发展,切实发挥其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调研组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立足科学发展充分发挥我县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以扩张生产基地规模为基础,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以龙头企业带动完善利益联接机制为纽带,以培育品牌开拓市场为手段,尽快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注重“五抓五突出”:

(一)抓规划布局,明确特色农业发展的任务目标。着眼推进特色农业发展,重点围绕山养、茶叶、蔬菜、林果、优质专用粮油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在明确全县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规划布局、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特色农业生产区的规划布局和发展目标。

(二)抓政策配套,形成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体系。一是财政扶持政策。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县级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政策。二是金融支持政策。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积极引导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涉农金融机构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发展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

(三)抓示范引导,培育特色农业发展的先进典型。为引导和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加大示范基地和园区建设力度,并将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类型的特色农业先进典型,通过新闻媒介、现场会议、农业产业化简报、新农村建设简报等多种方式不断进行总结和宣传推广。

(四)抓配套服务,构筑特色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围绕影响和制约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从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入手,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一是产前信息服务。加快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网络终端向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村、专业户延伸,及时向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传递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和政策扶持信息。二是产中技术服务。围绕特色农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特别是围绕种养业基地项目建设。三是产后营销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市场开拓方面的独特优势,从重点产业和产品入手,大力发展合同订单农业和产业化经营,有效解决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四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五)抓督导考核,完善特色农业发展的推进机制。围绕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在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季节,加强对各地特色农业发展的督促、指导;实行特色农业发展调度制度,定期调度通报各地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和进度;实行严格考核奖惩制度,把特色农业发展纳入农村产业体系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考核内容,年终按照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在注重“五抓”的基础上,着力从“五突出”上下功夫:

一是突出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特色农业聚集度和规模化程度。继续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围绕县六大农业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加快膨胀生产基地规模,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迅速提升特色农业产业聚集度和规模化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是突出科技创新,提高特色农业附加值和档次水平。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围绕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经营,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普及,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特色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水平。

三是突出品牌培育,提高特色农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积极开展农业“三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和地方名优品牌申报认证,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搞好品牌开发培育和宣传推介,提高特色农业在市场的知名度、占有率。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篇4

一、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现状

我镇现有涉农办事处x个,共x个行政村,农户数xxxx户,农业人口xxxx人,耕地面积xxxx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xx个。近年来,我镇上下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上级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广特色产业种植,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施移民扶贫开发,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农家乐为主的特色产业。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狮山茶场客家风情园为代表,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xx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xxx多人的就业问题。xx年引进茶叶新品种黄金芽等优良品种在xx分场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xxx亩。

3、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高起点定位,以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为目标,以项目为抓手,农户参与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补充,以整组推进为主要形式,以合水分场试点村为突破,全面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道路铺筑,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镇发展战略,扎实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狠抓措施落实,组织实施了林业特色产业、重点生态公益林、新农村绿化美化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全镇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5、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凸显。抢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机遇,动员组织广大移民群众全力开展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呈现出统筹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40%,农业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十分匮乏,尽管近几年全镇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农业本身还存在一些障碍性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结构因素。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相对偏大;蔬菜、畜牧产业链条仍不够完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而有的加工企业与基地联系不够紧密,尤其是畜牧业生产还缺乏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

2、市场因素。现有的农产品销售渠道还不畅,农产品在市场开发上还没有完全走出去,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仍然滞后,优质不优价的问题较为明显。

3、机制因素。在当前的双层经营体制上,土地过于分散,土地集约规模经营短期内还难以破题;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与农户、与基地衔接不够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民对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的需求。

4、资金因素。信贷政策不宽松,担保条件比较苛刻,贷款的投放面和投放额还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资金需要。同时,能够争取上级扶持的农业项目较少,进入农业领域的社会资金和工商资本也比较少。

5、客观因素。近两年中央新政策的相继出台,在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一些现实的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表现在部分干部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沿袭着传统的抓法,缺乏研究产品流通、研究市场、研究技术服务的本领;乡村组织原有职能在逐渐弱化,对农民的约束力较差,组织难度较大。

三、建议和对策

1、突出产业规模效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按照集中连片、节水示范、特色高效的要求,围绕农家乐特色产业,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引领、利益驱动、政府扶持、项目支撑、部门服务、龙头带动等措施,大力扶持推广以农家乐、农家客栈为主导产业,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2、强化科技示范引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从人、财、物方面逐步加大对茶叶基地的支持力度,重点推广农业高效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充分发挥高效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拓宽信息流通渠道,逐步开展专家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质量监控、资源共享、产品交易等工作,推动农业萌生新的亮点、新的发展空间,逐步形成强势品牌。

3、持续推进扶贫开发,着力改善发展环境。按照项目做支撑、政策做保障、产业做龙头、基础做铺垫的要求,采取适当集中、连片开发、整村推进的模式,集中财力物力扶贫攻坚,把覆盖移民乡村、增加移民收入的产业开发和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带动,推进移民乡村土地改良、基础设施建设、移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等重点工作,着力提高扶贫开发效益。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篇5

农村经济发展是全国脱贫攻坚战最关键的节点,在较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一直以来,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经济及农业发展的问题,并将“三农”问题作为新时期城乡发展规划的重点解决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眼下农村经济发展瓶颈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坚持以农村农业产业为主要发展内容,对产业结构做出合理调整及科学规划,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农村发展的和谐局面。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意义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乡村发展成为任务最艰巨繁重的工作,乡村兴衰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衰。乡村是辅助城镇共同构成兼具生产生活、文化生态综合功能的居民生存发展空间,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态势及水平。乡村也是社会总体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矛盾的主要根源地,只有解决乡村发展的社会矛盾,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人们对物质文化的全新需求,也推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但我国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农村经济仍较为落后,城乡之间存在严重不平衡。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旨在完成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补短板”,协调乡村积极发展。此项战略由在报告中提出,再次把关系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提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鼓励全国各地认真落实,大力推进各地区乡村的振兴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中国曾经是一个农业大国,社会文化的底蕴来自于乡土文化,带有浓郁的乡土社会气息。但是现今我国乡村面临着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居民生活贫困等凋敝衰落的客观现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为了把乡村和城市放在平等发展的地位上,充分利用乡村特有的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激发乡村发展的主动性,形成乡村发展的全新活力,从而建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推动乡村农业从产量向质量转变,有利于构建乡村发展的新格局,更有利于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均衡矛盾,最终实现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

二、德宏州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德宏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独有的自然气候,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发展农业产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条件。近年来,德宏州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业产值连年攀升。然而,在农业产业开发过程中仍出现了产业效应与生态效益相排斥、产业规模与科技创新不适应等诸多矛盾。从而导致了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产业规模不明显;区域产业格局发展零散,产品特色不突出;产业科技创新力度不足,产业链接不完整;缺乏科学持续发展理念,农业生态不理想等问题。

(一)农业发展落后,产业规模不明显同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许多地方一样,德宏州大部分县市仍处于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发展阶段,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基础设施老化、生产方式单一、机械化水平普遍低下,这些先天条件,为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重重阻碍。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山区乡镇还因地理环境的限制,难以有效运用现代化设备及生产要素,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当薄弱。德宏州境内大概有20%以上的水田就分布在这些“靠天吃饭”的山区乡镇。德宏州农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导致粮食、蔗糖、茶叶、咖啡等特色优势产业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发展步伐十分缓慢。

(二)区域发展零散,产品特色不突出德宏州具有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自然资源,但受区位条件和资金政策限制的影响较大,大部分地区农业均以零散发展格局存在,呈现以单个农户家庭粗放经营为主导的发展方式,难以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支柱产业。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农产品类型品种多样但规模不大,乡寨之间农业合作不明显,产品经济效益良莠不齐。存在一些发展缓慢且经济价值不高的产业,而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又因缺乏规模化合作社经营,无法发挥较大的经济带动作用。

(三)产业创新不足,产业链接不完整完整的产业链应当包括农产品的技术研究、品种培育、实验种植、连片收获、初次加工、精深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但从整体来看,德宏州绝大部分的农业产业链并不完整,产业链接不紧密。尤其在技术研发及精深加工环节,由于缺乏科学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创新的科技研究运用,产业资源利用率并不高,农业产业总体仍处于粗放型低层次的发展阶段。

(四)缺乏科学发展,农业生态不理想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可以说是一对协同发展的矛盾体,如果没有科学发展的总体规划,就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建设利益,往往会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恶劣后果。德宏州因地处西南边疆,世代多民族混合聚居,各民族之间思想意识差距较大,农业生态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加之政府并未形成科技政策、资金扶持、劳动力培养等元素构成的一体化生态服务综合体系,导致农民绿色发展理念认识不到位,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性不高,州内农业生态发展不太理想。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德宏州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德宏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州内农业人口和农业资源占全州总量的70%以上,是一个典型的边疆农业州。近年来,德宏州各级部门认真分析新时期下农业产业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坚持把农业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农业产业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生态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强化乡村振兴措施的落实,使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提高农业资源开发,实现规模化发展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依旧是以家庭为单位承包经营,农业土地基本处于分裂状态,这样大大影响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整合各项农业资源,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例如对闲置或者荒废的农村土地合理实行流转承包,鼓励企业参与承包,培育以家庭农场、产业大户、合作社等大型农业经营方式,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的新型农业发展体系,提高农业产业的集约化程度。通过农业经济经营方式的优化升级,发挥新型经营方式的辐射带动作用,最终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

(二)抓住区域独有元素,形成特色化发展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域农业资源千差万别,农产品也各具特色。为加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特色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德宏州因其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农业产品极为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高原蔬菜、热带瓜果、有机坚果、珍贵药材等等。但因地理交通和信息交流不便利,许多农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并不高。为开拓销售市场,扩大产品影响力,德宏州着力打造了一批具有区域地理标志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并借助魅力中国城、天天向上、第二经济视角等多家综合媒体宣传本地产品特色,以特色产品影响力助推市场销售,实现农业产品特色化发展。

(三)拓宽产销结合空间,推进产业化发展要实现乡村振兴,农业振兴是根本,而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一直是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种植和产品销售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农业+农副业”、“农业+旅游”、“农业+养老”等新型发展方式,完成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例如德宏州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利用新的生产技术,开发出后谷咖啡、傣味干巴、热带果饮、中药制剂等农业产业的第二梯队。并结合区域农业特色,探索出乡村生态旅游、田园观光旅游、养老休闲旅游等绿色发展模式。因此,以产业融合为契机的乡村振兴发展可以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以此实现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

(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确保生态化发展德宏州历来是云南省的重点生态保护区,在发展农业产业过程中,德宏州始终坚持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尊重农业资源的适宜性和自然选择。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兼顾农业经济与生态保护双重发展目标,确保农业产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行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农业机械化、农业标准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实用技术,切实提高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业的发展必须牢牢守住生态的红线,才能确保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篇6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新农村;带动型

中图分类号:F30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5-0056-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另方面要积极动员众多的经济组织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作为黑龙江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体,2005年实现增加值1818亿元,占全省GDp的33%;实现税收174亿元,占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4.2%;从业人员达605万人,其中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70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17.6%,占非农产业劳动力总量的41.3%,农村人均收入的1/5来自乡镇企业。目前,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扩大就业、繁荣市场、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具备了支持和反哺农业的能力,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的社会力量。同时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作为黑龙江省经济运行的主体和农村先进的组织形式,其性质、特点、地位及与三农天然的血缘、地缘和利益联系决定了其必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生力军的角色。

近年来,黑龙江省把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与破解三农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创办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和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建设,力促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园区化、集群化和城镇化,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创建了多种类型新农村发展模式。今后,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参与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村企互动”、“互惠双赢”原则,从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不同互动村的特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选择不同运作模式,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模式。

一、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工业企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

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产业,特别是要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各项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乡村在土地、劳动力、农业资源等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加工企业的发展,使企业与乡村融为一体、和谐发展。一是要立足于黑龙江省农产品原料基地,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农产品转化增殖、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等作用,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由农产品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二是要紧紧围绕做强做大产业化龙头产业、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及提升产业化经营带动能力的目标,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支持力度。三是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鼓励其与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出一条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

二、挖掘和发挥旅游休闲资源的潜力和优势,推动“旅游休闲带动型”新农村建设

黑龙江省作为旅游大省,农村天然旅游资源丰富,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发展旅游休闲业的比较优势,旅游休闲产业是今后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新的潜在增长点。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要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向旅游休闲领域进军,充分挖掘农村旅游休闲资源的潜力,通过旅游休闲业的发展来带动新农村建设。具体说来,要集中发展两种模式促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型模式。通过建立农业生态园、采摘园、农艺园、民俗村、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方式,把乡村的发展与新兴休闲产业的发展融为一体。二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型模式。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经营为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把旅游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农村旅游促进新农村的建设。总之,今后要充分发挥黑龙江省休闲旅游的整体优势,不断创新旅游休闲发展模式,在休闲旅游特色方面下工夫,促进休闲旅游项目向多层次、多样性和配套性发展,加快旅游休闲业由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的步伐,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推动“商贸流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流通体系、创新农村现代流通方式、推进流通体制改革,是做好新时期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增强农村综合竞争能力的需要,是新农村建设急需破解的一大难题。只有把现代商业经营理念、科学管理方式、先进体制机制引进农业领域,畅通农民进入市场的途径,才能做到农副产品流则顺,通则达,真正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走向规模化、市场化和产、供、销一体化。在黑龙江省一些交通比较便利、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人员流动比较频繁、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具备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良好条件和基础。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要积极主动向农村延伸服务,大力发展现代农村商贸物流服务业,建立健全为三农服务的各类专业化、综合化和一体化的市场网络,进而形成以当地农村为中心的市场,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带乡村,商贸发达、乡村繁荣的一种新农村模式。

四、建立健全各种类型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推动“合作组织带动型”新农村建设

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参与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积极支持、引导和组织农民发展各类专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要以各种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突破原有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制约,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水平,通过壮大集体经济,改善公共设施,使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促进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当前创建和发展“合作组织带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体制机制传承和创新问题。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不断建立健全农村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二是经济合作组织的地位和产权问题。特别是在推行农村股份制的过程中,要明确合作社的职能和明晰产权。三是经济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问题。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管理组织机构,保证其功能完善、职责明确、运转协调。

五、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推动“特色经济带动型”新农村建设

黑龙江省具有发展特色经济、培育特色产业的良好条件:一是具有生产某种特色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二是“块状经济”布局初步形成,产业集群粗具规模。三是有相应的产业带动,市场需求旺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参与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大打绿色牌、走特色经济发展之路,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则旅,紧紧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条,实行专业化经营,通过一乡一业、几乡一业、一村一品、几村一品的发展壮大来推动新农村建设。今后在创新和发展特色经济带动型新农村模式中,要恰当定位,防止大而全、小而全;要不断树立服务意识,重视示范带头作用;要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和技术创新,加快品牌化建设步伐;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产业一体化组织。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篇7

我县发展现代农业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2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2.18亿元,占地区总产值的18.24%,县区农民人均线收入2408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856元。全县谷子、豆类、薯类、果类种植面积分别为44670亩、69030亩、103125亩、75750亩,总收入分别为1733.5万元、3641.8万元、3625万元、5687.5万元;年猪出栏37681头,羊出栏1*914只,家禽23.31万只,分别收入为1976.86万元、1658.28万元、230.31万元。

基本思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农业发展实际,借鉴发达县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以科学化为核心,以商品化为特征,以集约化为方向,以产业化为目标,以一批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围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载体,力争在产业化发展上有新突破,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而专、精而美的各类特色农产品种植,力争在特色种植方面有新发展;依托突出特色优势,力争在畜牧养殖产业的规模和档次上有新提高;坚持以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为基础,力争在为“三农”服务机制上有新创新。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固镇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发展规划:

1、以市场为导向,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种植比例调整为5∶3∶2。以高西沟村为主,建设100亩农作物良种实验示范繁育基地,1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中心;以对岔村为主,建设300亩以小杂粮生产为主的旱作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2、在高渠、印斗、石沟建设三个肉羊、绒羊良种繁育场,引进扩繁优良品种,全县羊只存栏保持在20万只,年饲养量达到40万只;在桃镇、十里铺、印斗建设三个良种猪繁育场,全县猪存栏稳定在3万头以上,年出栏百头以上的养猪大户突破100户。建设和完善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体系,推行人工受精技术,引导保障农户联户建立养殖小区,鼓励农户发展养鸡、养牛、养兔或其他特种养殖项目,支持农户使用机械化养殖,减轻劳动强度。推广秸杆青贮、氨化等粉碎加工处理技术,每年新增优质牧草1万亩,总量稳定在28万亩,柠条利用率达到60%以上,农作物秸杆利用率达到90%以上。

4、80%的青年农民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掌握1-2门致富本领,40%的青年农民获得部级专业技能证书。每个乡镇培植3-5个具有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的农场主和农民企业家。组建完善小杂粮协会、养猪协会、养羊协会和果品生产协会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若干分会。

5、银州镇孟岔村和桃镇后王坪村各建1个红枣加工厂,高西沟和对岔村各建1个小杂粮加工厂,新建生猪屠宰厂、薯类加工厂、饲草加工厂各1个。石沟镇柳家洼村成立农产品贸易站,取代现在卧羊寺的马路交易市场。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100个农村连锁超市。

二、我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做法

一是抓规划编制,突出试点示范建设。我县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要求,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了“*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组”、*县发展现代农业组织机构,坚持按照规划与村情、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与社会公益事业结合的“四结合”原则,统筹考虑农村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把产业项目放在第一位,突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以建设特色产业和产业链的延伸为重点,不断完善编制了全县以及各乡镇和试点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我们坚持按照“典型引路”的原则突出抓试点村建设。在试点村的选择上,根据不同的区域位置和产业特点,县上在“十一五”期间重点抓17个试点村,乡镇一级抓13个。县上的17个村分别由县委书记、县长等17位县级领导包扶指导,并安排了17个部门帮助建设。我们积极实施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双百”工程,即在全县抽调了1*个部门和号召选择了1*个中小企业挂钩结对共同帮扶1*新农村试点村,要求每个部门抽调一名科级领导和一名普通干部,每个企业至少选派两名员工长期驻村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去年以来,包村部门、企业已为群众办实事近150件,慰问贫困户300多户,进村宣讲、调研250余次。市级新农村建设“十村样板”高西沟、柳家洼村目前正分别极力开发建设养殖产业、峡谷旅游及特色果品产业。在试点村的综合管理方面,把试点村的推进与建设“一面红旗十朵花”示范村相结合。对“一面红旗十朵花”进行动态管理,实行末位淘汰制。对被评选为“红旗村”、“红花村”的村子在项目、资金、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优先安排为新农村试点村。

二是抓资金整合,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们加大部门协调力度,在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方面,实行项目资金捆绑运作、整体推进,解决农村急需解决的生产生活问题。目前,全县农村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农村公路通村率已达到61%,油路、水泥路进村率突破26%;已建成使用沼气池9000口,四分之一的村受益;111个村的村级阵地完成了建设、改造任务。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三是抓“一村一品”,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我们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的助动力,一是大力支持各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发展“一村一品”,涌现出了孟岔村红枣产业、巩家沟村“红地球”葡萄生产、惠家沟村白绒山羊养殖、陈家沟村劳务输出、牛沟村养猪等典型。银州镇孟岔村“回乡创业”带头人孟浩海,整合土地规模发展红枣产业,打造出了享誉全市的“孟岔模式”,市场前景看好,效益可观;二是引导帮助非试点乡村积极发展“一村一品”,目前李村圪崂村的粉条、刘渠村的红葱、马家铺的桃园等也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全县80%的村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同时,龙头企业有效地拉动了全县小杂粮种植业的发展。“*县兴德贡米有限责任公司”、“榆林市王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等6个龙头企业年加工小米等小杂粮1000吨,年产值达610万元,年纯收入100多万元。

四是抓科技服务,突出农业科技含量。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方面,先后引进新品种玉米榆玉9号、登海9号,新品种晋谷21号、29号,横山大明绿豆,引进洋芋新品种脱毒紫花白3代、克新6号、津引8号,新品种“红地球”葡萄。畜牧业上引进辽宁盖县白绒山羊600余只。林果业上引进GS-58、2001富士、信农红等苹果新品种及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新技术。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市、县科技特派员,农、林、园艺等方面的科技人员,组成下乡小分队深入全县各乡镇和科技示范村,开展“科技进村、服务三农”活动。出动科技人员83人次,以到村到户示范推广、田间地头讲座、解答、演示、发送技术资料及播放影像光碟等为培训手段,共散发科技资料、农民务工常识、实用农业技术资料等多种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600多人次,组织各类技术培训班8次。今年,累计培训24场次,培训人次达1300人。建立了标准化小杂粮种植基地、特色果品示范园、畜禽良种繁育基地、红枣节水灌溉科技示范园区。在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工程方面,选聘11名(市派3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科技人员,通过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累计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20多项,为11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推广了先进适用技术10项,抓科技致富典型示范户400个,培养农村乡土人才和新兴劳动者2000人次。

五是抓基层制度,突出构建和谐农村。我们把建设新农村的担子扛在农村支部班子的肩上,积极开展农村党风廉政教育和村务公开,实行村级财务监督制度。每年有组织地对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进行培训,并把相关内容纳入了考核评比范围,由县委农工部牵头,纪检、组织部门参与,半年检查督促,年终考核评比。据统计去年以来我们共有组织的培训村干部8期2*人。通过考核评比、培训,村干部的素质和带领能力明显增强,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三、我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我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主要特点可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培育农业示范典型。这几年来我县农村评选和树立“一面红旗十朵花”活动,以及抓新农村试点村的建设,起到了典型示范效应作用,推动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培育和打造了像柳家洼村农家园林休闲观光农业、巩家沟村山地葡萄农业等一大批特色农业发展典型。

二是全面推广实用技术。我县围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能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一目标,依靠县职教中心、部门集中培训、印发实用技术手册、“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对农民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市场观念,树立农民的市场意识,全面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努力按照市场要求发展现代农业。

三是积极引进改良品种。我县积极发挥“果、杂、薯、羊”四大主导产业的品质优势、传统优势、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引进改良品种上大做文章,先后引进谷、果、薯类等优良品种20余种,引进了道赛特、白绒山羊、小尾寒羊等优良羊子品种,改革了传统饲喂方式,建立了一大批农业科技示范点,由点到面,进行推广。

四是建立政府扶持机制。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把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扶持农业发展机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头戏。除国家种粮补贴、农机补贴等优惠政策外,积极扶持发展种、养、加工大户,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倾斜,在设施、技术、人才等方面扶持服务。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多种途径和模式,不断构筑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体系。

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能人带动。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我县大部分农民难以适应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农民整体文化程度较低,熟练掌握农业科技知识的种养大户、能工巧匠、经营能人较少,部分农民缺乏必要的农业科技常识、就业技能、干事创业精神以及市场意识,真正“有知识、懂技术、能管理、会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带动能人很少。

二是缺乏龙头企业。龙头带动乏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虽然近几年有发展,但发展不快,亮点不多,规模不大,品位不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层次低,产业链短,缺少带动型的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发展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县内传统产业和优势产品布局分散,集中连片的专业村组和专业大户不多,大多靠价格拉动增收、靠政策扶持致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少,产业基地建设滞后,农产品仍是初级产品多,产业发展推进缓慢。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篇8

关键词:集中连片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武陵山区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发展质量与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武陵山区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相对粗放,传统农村产业升级相对缓慢,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一、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背景

农村经济发展是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农村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减贫放缓的重要原因在于增长质量下降与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的贫困人口受益比重下降以及获取收入机会的减少。中国经济过去30年增长有其特点,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问题及挑战需要通过实现共享式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选择。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产业发展有关农业核心技术欠缺、资源环境约束等诸多问题,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与宏观经济背景密切相关。当前全国正以农村工业化为重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区域层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优化发展环境与平台。学者们在以下方面达成一致:只有提高中国农村产业整体效率,关注不同区域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才有可能使农村产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战略的实施将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在国外,许多国家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都有一个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法、德、韩、日取得了一定成效。法德从土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村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建立了强有力的制度与运行机制;日韩充分激活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调动农民积极性,农民主导农村内源性发展逐渐壮大。而巴西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中,过分依赖市场机制,简单地用牺牲农业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此类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武陵山区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明确行政区域范围为湘鄂渝黔4个省市的71个县(区、市)。该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把武陵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今后十年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并在武陵山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这种形势下,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选择武陵山区作为分析重点,深度探究武陵山区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探索中国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热点关注

以武陵山区农村为分析重点,探讨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实质、原因、主体、特征,关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注包容性增长,并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成为关注的热点。具体研究过程中,以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问题为主线,以武陵山区为研究重点,分析该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解读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实质,并通过国内外的比较,验证研究的理论预设,提出相应的应对路径。

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非一日之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及其要素空间演化具有时空差异。产业转型升级的非农化、服务化响应强度及其空间绝对差异都呈扩大趋势,非均等化程度高。西部大开发推进,地处西部的贵州产业面临大发展和大调整。产业承转对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产生影响,需要采取政策措施来应对。传统农村产业不断根据当地及外界市场变化和国内外产业政策导向,进行转型升级。随着要素价格上升、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等推动农村传统产业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实践中,将其置之于经济增长的视域中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构农村的组织载体等,形成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长效机制,彰显包容性发展新要求。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有其近中远期目标、发展重点、路径选择、政策支持等,需要系统探究当地农村产业的演变、转型与升级,并认识其基本特征。武陵山区作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其农村产业发展态势不同于中东部地区,需要探索农村产业发展科学道路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具体如下:一是从体制机制、资源环境、地理区位、各级市场等方面,对当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二是针对武陵山区这一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性,积极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利用好武陵山区独特资源,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倡导产业特色化、产品品牌化,实现武陵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路径的宏观探究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路径需要宏观上的探究,其转型升级的实质是整体贫困环境下的城乡良性互动中的产业发展与农村发展耦合运作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其原因在于农村产业发展与城市产业发展存在不统筹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不协同发展等问题。就武陵山区来说,其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构建现代农村产业体系,需要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科技支撑上的资源配置与产业特色结合、城乡统筹与良性互动的关系。其转型升级的主体在于农民,需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社会的多元参与。具体实践过程中,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推进农村产业整体素质由低端型向高端型转变,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竞争性,提升农村产业高附加值,凸显当地特色。具体涵盖加快以农业品牌创建、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为重点的农村产业转型;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绿色食品、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凸显生态、安全、养生特点;外力推动内力,用好财政增量资源,鼓励社会资源进入农村,激活农村闲置资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发挥各种合作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经纪人等在带动贫困农户和协调企业方面的纽带聚合作用,促进企业和贫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构建具有武陵山区特色、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等。

总之,立足武陵山区为代表的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农村地区实情,着眼十二五规划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审视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史,关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注包容性增长,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视域中把农村的一二三产业与城市产业衔接,破解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性难题,构建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科技支撑上的资源配置与产业特色结合、城乡统筹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庄巨忠,汤敏等.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胡鞍钢,胡琳琳,常志霄.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3]熊勇清,侯玲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政策的变迁及特征分析——政策文本计量分析视角[J].软科学,2013(5).

[4]温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述评[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篇9

一、武都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武都区地处陇东南,总人口5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万人,是全国油橄榄基地和花椒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已形成了以花椒、油橄榄、药材、茶叶、蔬菜等为主导的五大特色产业,培育特色农业基地22个,特色农业产值占全县农业产值的65%。近年来,武都区委、区政府按照因地制宜、相对集中、优质高效原则,通过强龙头、固基地、抓市场、促连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经济。

(一)产业化模式多样,利益联结紧密

目前,武都区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不断创新和深化,主要有“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基地+专业协会+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通过上述不同的组织形式的辐射带动,使公司、基地、农户之间结成了以合同、订单、契约和最低保护价等形式连接的共同经济链条,利益机制逐步从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并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二)品牌质量提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

通过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特色产业品牌初步显现:武都大红袍花椒享誉大江南北,“田园”牌油橄榄等三项特色品牌获得了绿色食品质量认证;“祥宇”牌油橄榄、裕丰茶叶等4大类8种农产品已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武都红芪地理标志登记达10200公顷,农业品牌名列陇南市各县前列。同时,培育出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1家,龙头企业“引擎”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市场化程度提高

截至2013年底,武都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已达783家,成员达6857人,服务和带动农户2.7万户,占全区总农户的23.4%;止2013年底,武都区成立了3家农村经纪人协会,农村经纪人276人,在陇南市九县(区)中数量最多,发展最快、最成熟。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大大提高了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创新特色农业产业融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探索针对种植农户的信贷模式创新,扩大名、优、特农业种植面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致富

1.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模式。武都区独特的地理气候造就了品质优良的特色林果,目前形成了以油橄榄、花椒等为主导的品类布局,产业链已初具规模,果农及加工企业在发展果树种植、林果深加工的过程中,流动周转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截至2014年末,武都区农信社已累计发放果树所有权抵押贷款248笔,金额4000万元,为果农及加工企业及时提供资金支持。

2.实行“公司+基地+农户”贷款模式。针对农业产业化链条中公司与农户关系密不可分的特点,武都区农合行提出由公司为农户种植、养殖贷款提供担保的创新思路。如武都区实施万亩“米仓”红芪生产示范片种植,武都区农合行通过以政府特色产业基金作担保,共向农户发放贷款615万元,促进1500户农户年均增收500元。

(二)探索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等农村经济组织的信贷模式创新,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市场化水平,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订单(基地)农户”信贷模式。该模式特点是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订单生产模式,由与专业合作社和订单农户利益联系紧密的产业龙头企业成立担保基金,将“零散式”的农户贷款转为以合作社为中心的“批发贷款”,解决单个农户贷款的金额小、成本高、手续繁、抵押不足等问题,信贷对象主要面向基地农户。

(三)探索针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模式创新,引导其走专业化、精加工发展道路,从而增强对特色农业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

实行“库贷挂钩”仓储式质押贷款模式。针对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有效抵押资产不足、产品季节性强又有广阔市场的特点,武都区金融机构设计了仓储质押贷款模式,即以库存商品为质押担保品,以货款回笼优先偿还贷款为条件的“库贷挂钩”形式,解决生产加工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截至2013年末,武都区农村合作银行累计发放此类贷款3200万元,解决了武都区5家企业收购加工面临的流动资金缺口难题,取得良好的循环发展效应。

三、信贷创新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实障碍

(一)农业产业化规模偏小,自身管理不规范

从武都区情况看,当前农业产业化产供销一体化不够紧密,农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及加工层次低,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模式较为单一,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等方面。

(二)保障机制不完善,风险防控能力较弱

一是农村担保体系不完善,担保功能不健全。二是保险机构缺位,缺乏风险分散机制。三是亏损补偿不到位,补偿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基金,涉农信贷资金风险大、收益低,不能解除银行对农业支持的后顾之忧。

(三)农村产权配套制度改革滞后,金融生态环境不理想

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农业生产大部分产权都不符合金融担保抵押要求的归属明晰、可流转交易等特征,特别是作为合作经济组织最重要资产的房屋和土地,一直未得以有效激活。

(四)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创新能力欠缺

一是现行农村金融体系有缺陷,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金融服务供给不平衡,农村资金长期外流。三是金融业务创新不够。

四、信贷创新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引导扶持,培育贷款资质

一是地方政府要围绕主导产业、特色经济、资源优势,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促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健康发展。二是金融部门要把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纳入信用评定范围,通过正向激励机制,引导提高信用等级。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优化融资环境

一是大力拓宽农村资产担保范围,要积极探索农村建设用地的担保方式,解决农村众多房产不能抵押的问题。二是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贷款担保体系,形成政府、社会、农户多主体共存的农村金融担保体系。三是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

(三)找准防范风险与支农平衡点,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力度

一是摸清特色产业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特点,提供周转性贷款,保证其经营运作的顺利进行。二是针对性地开发联保贷款、组合式贷款、惠农卡贷款等新的信贷品种。三是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的范围。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篇10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工程的实施,实行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下乡活动,为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在**镇和各村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着力提高区域农民增收为主线,精心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开展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服务为重点,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一、主要工作:

1、优选人才联动,坚持基层自主原则、坚持产业需求原则、坚持统筹联动原则。认真贯彻落实推进农村高质量发展,着重在秋冬种、果园、田园等做好技术服务和田间指导;做好春耕备耕,确保今年粮种植面积顺利完成;及时研究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而关闭的养殖场转型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就地发展家禽养殖、食用菌种植等;加大现代渔业的发展,在发展远洋捕捞、特色渔业养殖、引进工厂化规模养殖方面等做好文章;利用第一季度是造林的黄金时段,认真动员部署、做好苗木准备,调剂余缺,确保完成全年造林任务的50%以上。

2、拓展服务拉动,按照培养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工农业增效,带动农业、企业和个人增收,有力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蔬菜、水果、水产、畜禽、花卉苗木、茶叶、林竹、食用菌、农村物流、乡村旅游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3、典型示范带动,注重发挥科技特办的宣传功能收集情况,发现典型,及时总结,搭建相互学习,相互研究,相互交流平台。并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抓好“一革命四行动”,解决好农村的垃圾、污水、厕所、农房、村容村貌等基础问,在解决产业兴旺、百姓致富等农村经济问题上下功夫,解决好村民自治、民俗民风、乡村文化、人才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4、创新机制推动,*镇为保障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顺利实施,深入了解任务的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确保科技特派员工作规范有序、扎实推进。

二、存在问题

1、服务领域还不够宽。

2、优惠政策的吸引力不够,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作用的发挥。

三、下阶段的工作打算

1、鼓励和引导科技特派员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