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十篇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十篇

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1:56

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篇1

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为着力点,在扩大经济总量中注重城市质量提升

发展生态经济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和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实践证明,以大量资源消耗求得经济增长量是难以为继的,依靠扩大数量促进经济增长也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只有通过抓城市质量工作,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走质量效益型的良性发展道路,才是实实在在的增长,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有效速度和良好的效益。因而,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展的大趋势。城市是发展经济的载体,生态系统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符合经济与生态平衡的规律,只有通过科学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及合理的生产模式所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来保护生态,增强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维持生态经济平衡,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社会、经济、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

不同区域、不同性质、不同工业化水平的地区,产业结构区分明显。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在用新技术不断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使其获得新生命力的基础上,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群,占领高新技术领域的制高点。在产业布局上将控制与分散结合起来,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方向,高度重视开发与保护、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有机统一,打造绿色、高效、生态、节约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建设什么样的项目,每一个项目如何布局,都严格按照完整的现代化工农业产业链实施,严把产业政策、环保节能、安全发展三大关口,提高新上项目门槛,形成生态经济城市和生态经济农村的模式,以保持生态与环境系统、生态质量和自然资源的协调发展。地处胜利油田腹地的山东省东营市承担着国家“黄蓝”战略实施的重任,时刻把握高端产业发展定位,着力打造绿色经济板块,重点培育壮大中心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港口经济开发区三个市属经济增长极,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生态化、科技化项目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着力突破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产业。坚持“农业三次产业”联动,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北方鱼米之乡。发展培植渔业、畜牧、蔬菜、花卉、休闲观光等主导产业,推行生态养殖、绿色养殖,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和宣传促销,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服务业发展风生水起,文化旅游实现新突破,重点服务业城镇、园区、企业、项目四大载体龙头带动作用显著,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服务外包等产业迅速崛起,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提升,创出了科学发展的新模式。企业要达到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要不断改进自身整体业绩。通过建立系统的方法和机制,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质量改进模式,从现有的利润空间中再辟蹊径,将之前隐藏在身边,没有被重视和发掘的“看不见”的利润找出来,减少因质量不过关而浪费的成本,提高产品美誉度,塑造好企业形象。

以抓好重点领域质量建设为中心,在增强城市综合实力中展示城市形象

城市功能是否完善是城市经济实力、文化实力之外很重要的因素,重点领域质量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随着市场和区域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正由规模、成本逐步转变为质量和品牌。突出抓好环境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等重点领域的质量建设,对建设文明秀美、活力迸发、富裕安康的城市至关重要。东营市突出“大水面、大绿地、大湿地、大空间”特色,重点以中心城周围现有生态林场为基础,推进生态林场建设,建设沿黄生态林带,规划建设沿海生态林带,建设环城森林,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加大投入力度,科学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实施百万亩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治理和保护以推进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治理水、大气污染,提高环境质量。优化城市布局,重点推进城市主干道改造,全面铺开城市生态公园改造和建设工作,使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各县城、滨海新城和小城镇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改善城乡面貌和群众生活条件的有效手段,力争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

实践证明,全面加强城市质量管理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充分发挥有关职能部门的最大能动作用,重点解决食品、药品、农产品以及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等安全问题,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质量诚信标准化和计量检测体系,推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支柱产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施工质量作为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核心,重点解决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量不足、企业工程质量主体责任落实难等问题。以建筑、道路、水利工程为重点,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工程招标和质量监管联动制度,在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等环节严格落实施工工程项目法人质量责任终身制,确保竣工工程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改进服务质量,重点解决服务企业品牌意识不强、规范化水平不高以及质量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以服务标准化为基础、服务品牌为纽带,深入开展服务惠民行动,建立和完善科技、金融、外贸等生产型服务业和旅游、商贸等生活服务业的质量体系,使质量建设成为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强大引擎。

以加强全民质量教育为重要方法,形成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

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篇2

【关键词】生态产业绿洲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与“生态内因论”

经济增长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议题之一,其研究历程大体上经历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三阶段。在古典经济经济增长理论阶段,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因素是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阶段则在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这一因素;新兴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阶段中,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知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新发展理论则把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以熊彼特为代表的创新学派则认为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依然认为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则阐述了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时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增长发展观,关注的是资源和技术。当代的增长理论关注了社会、制度、文化等因素,趋向于以人为中心的整体发展观。但它们却忽视了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仅仅是一种人类向自然索取的单向关系,都把生态环境看作是经济增长或发展的外生变量,是生产力发展的外部条件。生态缺失的经济增长,是以巨大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与现代经济增长一并而来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枯竭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在诸多经济增长理论指导下的各个经济体的增长实践都或早或晚地、不同程度地遭遇了经济增长的困境,人类的发展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环境变迁、生态发展将日益决定现代经济发展的模式、运行方向及其发展趋势。健全的生态条件和优良的环境质量是直接作为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它不仅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而且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因此,本文作出经济增长的“生态内因论”这一基本判断,即:生态环境决定自然力并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主导性地位。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若生态这一基础因子缺位,经济系统则是一种畸形发展,生态、经济和社会将进入恶性循环,进而崩溃;反之,生态因子将为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继而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子,使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高效发展。在这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指导下,经济实体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生态产业将居主导地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生态产业的基本概念

生态产业的概念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中生态经济的浮现而提出的。生态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体现为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产业是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产业类型,发展过程中散发的各种效益,也主要体现着生态经济的能量和效益,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1、生态产业的定义。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

2、生态产业的结构。生态产业包括:主体部门――生态农业,基础部门――生态工业,支撑部门――生态信息业,应用部门――生态服务业。

3、生态产业的功能。生态产业是维护“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使“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之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达到动态平衡,从而提高整个生态圈的生产能力、消费能力与还原能力,而解决生态平衡的关键则是微生物的还原能力。因此,在生态产业建设中,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4、生态产业的效益。生态产业与传统经济产业相比较,它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态产业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通过不同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为废弃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物质的再生循环和分层利用,去除一些内源和外源的污染物,使得整个经济系统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改善了的生态系统能够溢出更多的产品,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更好地改善生态系统,这样,经济和生态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生态产业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生物圈中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规律为依据,以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为发展模式,以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手段的生产事业。发展生态产业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资源与人口问题的最佳选择,生态产业将是21世纪的主导产业。

三、绿洲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及面临的困境

从景观角度看,绿洲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以荒漠为基质的各级植被斑块及镶嵌系统。故绿洲寓于荒漠景观中,无沙漠无所谓绿洲。脆弱的荒漠生态本底,使绿洲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不可逆性的特点。绿洲经济是建立在绿洲这一载体之上的。绿洲赖以存在的生态条件,使绿洲经济活动规律明显不同于东部,先天的生态脆弱使绿洲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生态限制,生态风险大,使绿洲经济必须比任何一个经济系统更加重视“生态”这一因子的基础性地位。离开了这个基础,绿洲的经济活动就无法存在和发展,绿洲的经济发展不允许生态的缺失。所以,绿洲经济就是在绿洲生态系统提供的可供开发、利用的物质条件下,人类对绿洲生态系统所进行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一系列生产、生活活动,其本质是生态经济。绿洲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生态因子起主导作用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经济增长。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心,属于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荒漠化以及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人类活动基本上集中在几千块孤岛式带状的绿洲上,是典型的绿洲经济。由于生态要素的缺失,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指导下的产业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给绿洲带来了更大的危机和挑战,新疆绿洲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困境。

1、绿洲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社会经济发展的无序扩张和环境失调,使绿洲生态系统超过了承受的极限,致使绿洲生态系统呈现“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人工绿洲的扩张,人口大量集聚,生产、生活用水成倍增加,地表截流、地下提水等人为过程使下游荒漠自然给水量日益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泉水溢出地带及湿地消失,造成水资源环境恶化;土地利用不合理,重用轻养,有机肥施用不足,养地作物苜蓿、绿肥及豆科作物面积小,不能合理轮作倒茬,土壤肥力下降;重灌轻排,灌排失调,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造成土地沙漠化严重;农田生态系统不合理或无节制的用水,将地表水(包括洪水)全部截留,荒漠植被大量消失,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

2、化学污染、工业“三废”无治理排放,使绿洲生态系统“熵值”不断沉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绿洲内化学污染、土壤沙化、次生盐渍化不但影响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制约着当前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益。例如:挖渠排碱同时也排走了大量的土壤肥力,长期大量使用化肥致使新疆中低产田占60%。绿洲城镇工业、生活废水无治理排放到下游水库,农业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化学污染使绿洲生态环境越来越不适宜绿色、安全生产,甚至威胁人类生存。

3、因地理与交通阻隔绿洲农业经济系统外部经济环境的物流、价值流、信息流交换不便。新疆许多偏远地区的资源优势及名、特、优产品难以转化为商品优势;绿洲生态系统自组织功能差,只有依靠外部输入能量(水源等),生态系统才有高产出;同时绿洲经济系统能量输出不平衡,大部分工业性生活资料及全部生产资料依靠外部供给,绿洲大量农产品外销,在经济大循环中,绿洲输出的是物质产品和财富,而积累的是污染和贫穷。环境恶劣、生活贫困、掠夺环境、生态恶化、贫困加剧的“生态贪困”现象普遍存在。

4、产业结构单一,生物能量转化、增值率低。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区总播种面积的近50%,宜棉区超过80%。单一的种植结构,致使作物病虫害增加,土壤肥力破坏,农业物化投入增加,产品成本居高不下,是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益生产模式。同时,新疆农产品的综合加工率不足50%,且加工层次很低。

四、生态产业是绿洲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严峻的危机和挑战提醒人们,绿洲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把“生态内因论”作为绿洲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引导绿洲经济走生态和经济双赢的发展道路。

1、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绿洲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产业是以不损害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准则的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生态产业可以使绿洲生态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巨大的经济价值,提高环境投资的回报率,遏制退化的生态环境,从而形成良性的生态和经济关系链。

2、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绿洲经济的增长,是以资源开发的迅速扩大和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长为代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延续旧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将是生态、经济的全面崩溃。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经济要继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

3、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优势。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绿色消费将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这种消费观念是生态产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生态产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将保持较高的增速。绿洲有特殊的生态资源,特别是其丰富的光热资源,具有发展特色生态产品的优势,这有利于绿洲经济突出地域特色、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突破国际贸易壁垒,规避环境风险,形成新的经济支柱。

【参考文献】

[1]仇恒喜:发展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4.

[2]毕秀水:经济增长理论生态要素的缺失及其重构[J].学习与探索,2004(6).

[3]王如松:转型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0(5).

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篇3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循环经济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1产业生态化的循环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实施,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相继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模式和战略,其中循环经济是20世纪末出现的新的主流经济发展模式,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重构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达到消除环境破坏,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本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的根本宗旨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

循环经济主要集中体现在企业、产业和国民经济等三个层次上。在企业层次上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要求企业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减排有毒物质、加强物质的循环、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提高产品与服务的服务强度。在产业层次上则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建立企业集群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废物的输入输出关系。在国民经济层次上,当前主要是实施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即在消费过程和消费过程后实施物质和能源的循环。在这三个层次中,产业生态化已经成为循环经济实践的重要形态。产业生态化就是将相关产业按照循环经济原理组建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经济过程及和谐生态功能的网络化、进化型的工业组织模式。

传统的工业体系中各企业的生产过程相互独立,这是污染严重和资源过多消耗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产业生态化的发展并不只是立足于单一的工业企业或产业的发展,它是建立在多个企业或产业的相互关联互动发展基础上的。产业生态化发展具有类似于生物群落的群落特征,它是由多个彼此相关联的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共生系统,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可以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从而使群落内的总体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产业生态化发展,就是用新的思路去调整产业结构,激励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产业生态化使发展经济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统筹协调发展的多赢,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2通过产业生态化改造来实现我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煤多油少”的禀赋条件原因,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能源供给的支柱产业,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35.2亿吨,约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78.6%;煤炭消费总量35.7亿吨,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72.8%。但由于长期以来的粗放型发展,造成了我国煤炭产业开采技术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煤矿安全欠账大、事故隐患多、开发和利用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我国煤炭产业现有的传统经济模式在一段时期内依靠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来保持高速增长,但如果继续走“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模式,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手段,依靠物质资源大量消耗、低成本土地、劳动力投入和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和低效率产出的发展方式长此以往将难以为继,得不偿失。为此,要充分考虑我国资源短缺、环境脆弱的基本特点,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煤炭产业生态化发展道路,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篇4

【摘要】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理念在生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阐述了循环经济理念在生态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设计应用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产品-废物”为特点,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就越大,最终将丧失其发展的基础和后劲。人类面临资源、环境的制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呈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技术特征,即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循环经济理念在生态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循环经济理念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生态设计的目的是在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良性循环,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循环经济理念只有运用和体现到生态设计之中,才能在生态保护设计过程中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循环经济理念运用到生态设计之中,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最大限度地将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物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这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是相违背的。为了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循环经济理念的要求,在生产和消费系统中引入生态保护环节,使工农业生产、消费系统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作为所引入的生态环节的资源加以再利用,实现物质的良性循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切实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2.将循环经济理念运用到生态设计中,能够实现社会、环境、经济的共赢。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能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给社会、经济、环境造成重大损害。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到对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生态设计中,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引入生态保护环节,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通过生态设计,拉长生态产业链条。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德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始终走在世界前列。早在2000年德国废物循环利用率已为50%,废物回收利用年产值约400亿欧元,就业人数24万,成为德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扩大就业的新动力。

3.循环经济理念在生态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在不同层面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目前,循环经济理念在生态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已在三个层面上将产生(包括资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这两个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一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二是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

循环经济理念在生态设计的应用,就是用新的思路去调整产业结构,用新的机制激励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通过生态设计,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线形技术范式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在微观上,要求生产、消费系统纵向延长产业链条,从生产产品延伸到废旧产品回收处理和再生;横向体系拓宽,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处理。在宏观层次上要求整个社会技术体系实现网络化,使资源跨产业循环利用。在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的同时,减少资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理念在生态设计中所遵循的原则

1.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

物资条件是生态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在生态设计过程中依据物质条件本身的特性,结合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提出合理的再利用途径促进物质的良性循环。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是循环经济理念在生态设计中的必然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设计过程中,紧密结合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实际,促进各要素和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使资源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副产品和废弃物得以多层次、多途径的合理利用,最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鲁北企业集团的成功,正是以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产业为基础,依拖当地的资源优势,通过科技公关,在系统内引入生态环境保护环节,而形成了三条独具特色而又相互联系的生态产业链。

2.减量化原则

减量化原则要求消耗较少的原料和能源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实施减量化原则是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与破坏,通过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同样或者更多的产出,可以避免对资源特别是不可更新资源的开采利用,从而减轻和防止环境破坏。通过以较少的废弃物排放来获得同样的产品,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3.再使用的原则

再使用的原则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形式被多次使用,而非一次性用品。再使用原则是循环经济理念的必然选择,是生态设计的方向所在。通过对生产、消费系统的生态设计,使生产、消费系统中的产品、副产品等延长使用时间,减缓产品转化为废弃物的速度,降低消费过程中对该类产品的消耗量。从而减少因消耗而带来的资源和能源等的重复投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再循环的原则

再循环的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经过消费(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后,能重新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和能源而不是垃圾废物。再循环原则是生态设计过程中对物质循环的必然要求,是生态环境保护设计优化的最终体现。在对生产、消费系统的生态设计过程中,通过再循环原则,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另一个生产系统的资源,生产出可再生的产品。即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闭环循环的生产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以尽可能小的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的目的。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拉长产业链条,推动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篇5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特点;经济质量

“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较以往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与此同时,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对于提升我国经济质量问题上也有不同的关键点和着手点。

一、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特点

由世界银行网站数据统计显示,2010~2015年,全球GDp年增L率由4.34%下降为2.47%,中国GDp年增长率由10.40%下降为6.90%,如表1所示。并且世界重大的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还呈现出“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态势。然而,我国确实已经从2011年开始步入新常态经济环境下,并预测这样的经济环境将一直持续到2025年。

(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增长速度由前32年9.9%的高速增长转变为维持在6%~7%的中高速增长,大约回落了2%~3%,这是一个正常现象。然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任首席经济学家olivierBlanchard看来,虽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只有7%左右,但在全球范围来看也是很好的表现。由此可见,尽管增速放缓,但与全球经济增速比较起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领先。

(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前一阶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消耗的资源较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上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进展也比较滞后,导致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上一阶段呈现出粗放性、污染性以及透支性的发展特点。然而,我国步入新常态经济,其经济发展方式也开始发生转变:由以往粗放性、污染性以及透支性的发展方式转变为科学性、可持续性以及包容性的发展方式,在发展经济时遵循了经济规律、自然规律以及社会规律。

(三)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的转变,具体体现如下。

1.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2.消费比重超过投资。

3.城乡区域差距缩小。

4.居民收入占比上升。

5.由于我国劳动力、土地和环境要素成本以及汇率的上升,引起了出口竞争力的变化,我国出口增速由20%下降为5%~10%。

(四)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1.全球经济的供给能力尤其是中国制造业竞争的供给能力的加强。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市场需求的不足。

(2)发达国家的“再制造业化”。

(3)新兴经济体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要素成本优势相对增强。

2.全球经济的发展受到人口老龄化的长期影响。

老龄化会导致一个经济体活跃度的降低,社会保障福利条件的刚性约束使得养老风险加大,从而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3.红利的减弱。

由此可见,我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在未来至少15年内将不及从前。

二、新常态下提升我国经济质量的建议

(一)坚持增长质量导向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经济高速增长导致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和金融财政风险容易被隐藏和忽视,从而造成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无法落实到位。尽管经济增长的速度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但如果继续不重视经济增长质量方面的问题,那也难于继续下去,所以在新常态下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增长质量为导向是必需的。

在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过程中,经济增长的机制和环境的改变也会造成有关领域风险的累积,如房地产、严重过剩产业、影子银行、地方融资平台等。经济增速与防控金融财政风险相适应,就是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相适应的体现。经济处于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过后,无论是先崛起的发达国家还是后赶超的发展中国家基本都面临过不同类型,甚至多年以来难以恢复的金融危机。因此,防控金融财政风险这一项工作在经济增长阶段转换的时期内尤为重要。尽管在短期内其他指标会相对落后,但只要守住底线,不发生系统性的、全局性的风险,从经济高速增长期平稳转入经济中高速增长期,那么从长远看,创造出有价值的、新鲜的经验的可能性对于我国来说也是比较大的。

(二)把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第一推动力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消费的比重超过了投资。我国的消费特征从过去的模仿型、排浪式转变为现在的个性化、多样化。政府将六大领域的消费作为推进的重点,然而由于这六大领域的消费大部分属于新兴消费品类,消费者尤为关注这些新兴消费品的质量,所以这些消费品类的质量安全一旦出现问题,那消费需求必定会受到冲击。因此,为了使消费能够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继续发挥其基础作用,必须提高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从而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

(三)充分挖掘人口红利,开发利用人才红利

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如人口老龄化率上升,导致我国人口红利的衰减。可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拉长人口红利释放期的目的,从而减小人口红利的衰减给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如:逐步提高退休年龄;逐步提高劳动参与率;通过二胎政策达到逐步提高总和生育率的目的等。

人才红利,即“人口质量红利”,以我国现有人口结构为基础,通过教育培训、人员流动和企业改革等相应措施去发现、培养、形成人才优势,从而开发、利用人才红利。

2015年年末,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口为17093万人,研究人员总规模在2015年达到3647万,跃居世界第一。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我国这样的人才红利优势,使我国经济在新常态创新驱动下保证较高的增长质量。

(四)质量型、差异化竞争

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国际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特点之一。这就要求我国由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向质量型、差异化竞争转变。这对我国企业和政府提出了以下要求。

企业:1.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2.提高产品的功能属性和质量安全;3.品牌定位差异化;4.重视客户关系管理,达到维护客户忠诚度的最终目的等。

政府:1.统一国家市场,提高资源分配率;2.向优秀企业汇集生产要素,确保高质量产品的生产、低劣产品的淘汰。

参考文献:

[1]来佳飞.新常态下消费被赋予更大预期[J].浙江经济,2015(02).

[2]陈芬.消费拉动经济凸显[J].中国经济信息,2014(22).

[3]李道今.释放文化消费的“口红效应”[J].投资北京,2015(03).

[4]李方正.我国需求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篇6

论文摘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一切以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为目的,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的生态型社会经济系统。

论文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再生

地球孕育着人类,但是,在社会不断发展、自然资源不断开发、利用的同时,人类却无情地污染、毁坏和摧残着地球,致使人类自己的生存也开始面临着极大的威胁,面临着资源、环境和灾害等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今天,关心地球、爱护地球已成为每个人的责任;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已成为每个人的愿望。

正因如此,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也开始引入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目标。“十一五”规划也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基本方略。

一、循环经济的产生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也开始了人类对资源的暴殄天物式的攫取。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人类拥有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随之而来的是生产排放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导致生态失衡。由于对环境容量有限性认识不足,人类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二战结束以来,工业废弃物产生的公害夺走了数万人的健康甚至生命,环境破坏造成了众多的生态难民,传统发展模式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严酷的现实迫使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

由此,循环经济的思想开始了萌芽。“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提出,他在1966年发表的《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一书中,开创性地提出了生态经济的概念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循环经济发端于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的经济活动形式。它要求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物质能量层级利用原理,把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统筹考虑,立足于生态,着眼于经济,强调经济建设必须重视生态资本的投入效益,生态环境不仅是经济活动的载体,还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四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

二、循环经济的概念及目的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的目的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投入,并且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把废弃物再次资源化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处理废物的优先顺序是: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置。只有当避免产生和回收利用都不能实现时,才允许将最终废弃物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环境与发展协调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从利用废物到减少废物的质的飞跃,要从根本上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从而减少环境负载的污染。

循环经济既是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又是具体的经济运行模式。它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传统经济活动是“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表现形式为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的特征。而循环经济是参照自然界物质循环模式,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将上游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转变为下游产业的“营养物”或原料,从而形成互相依存的工业生态链,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三、实施循环经济的措施

1、突破资源约束“瓶颈”,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瓶颈”正日益凸显。从2003年开始,

3、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掠夺式资源开采方式,势必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与此不同,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口质量的全面提高,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强调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而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

工业是循环经济实施的主体之一,其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业生产作为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主要途径,是“减量化”的关键环节;工业是再制造和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的主要承担者;工业是循环经济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供应者。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结合工业产业结构特点、发展规模和水平,将清洁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生态工业等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在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时,优先选择钢铁、石化、建材、食品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重点研究开发循环经济发展的适用技术,探索行业发展模式。

2、推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突出抓好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及产业化。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企业设计、管理、生产的全过程,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线,延伸产业链。积极发挥煤炭资源深加工,延伸煤炭化工产业链;深度开发油、气资源,延伸石油化工产业链;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形成资源开发、加工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环。依据“增效、降耗、节能、减污”的生产目标,把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重要手段。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构织一个废物连续利用的“循环圈”,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实施清洁生产。

3、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严格法律约束。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立法。德国和日本最先尝试以法律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了《包装条例》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商和零售商首先减少直至消除不必要的包装,其次要求对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则系统地运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来解决废弃物问题。在日本,2000年批准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这部法律对推进循环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日本还颁布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电循环法》、《废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处理法》、《绿色采购法》等法律,这些法律构建了一个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方面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

资源是地球对我们人类的馈赠。地球上的矿物已知有3300多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水资源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所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能源是可以为人类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和不可再生的,对资源的过度掘取和不合理的利用,必将带来资源的枯竭和对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篇7

关键词:经济发展质量新供给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193-03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经历了平均经济增长率在10%左右的黄金增长期,人均GDp达7594美元。仅仅30多年,就发展成了当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谓世界经济发展史的奇迹。但是,从“十二五”后期到“十三五”_局之年,我国经济发展特征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产业结构缺乏协调性、经济发展模式粗放、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学者指出,从经济“新常态”概念看,经济运行中的“新”已经明朗化,“常”却还没有实现。在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尽可能长久形成中高速增长平台的诉求下,追求经济有质量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这给统计部门提出了重大课题,充分认识什么是有质量的发展?通过哪些统计指标才能监测经济发展质量,是当前统计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任务。

二、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多以方法论为主,涉及经济发展质量本质的代表观点有徐学敏(1998)、钞小静(2009)、谭崇台(2014)等。但是,经济手段的多样化,使得统计数据的收集和统计意义上的“典型”越来越难以达到。

在经济发展质量监测评价研究方面,国外研究者多从经济增长效率入手,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实质,关注较少。国内学者对我国经济质量评价指标研究的文献较多,关于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和统计监测方面研究,主要代表有肖红叶、李腊生(1998)、冷崇总(2008)、钞小静(2011)、袁瑛(2013)、姚升保、宋明顺(2015)等学者,他们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维度和指标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评价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综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2008年之后的研究,对经济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以广义发展质量维度出发建设监测指标体系,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人民生活质量等维度的评价指标。

三、经济发展质量统计监测研究框架

质量是个多维的、有参照系的、可量化的、满足某种要求或目的综合属性。笔者认为经济发展质量总体上有两个维度,一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二是人与人、人与自然能否和谐发展的生产关系。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提出了新供给经济学理论,根据国际经验,各个经济体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前,“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三要素的贡献是判断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参考,体现为粗放发展;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后,科技创新、制度两个要素可能形成的贡献最大,体现为集约发展。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既要关注人的生产、又要关注人的生活,本文据此构建了测度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为目标,以竞争、民生、制度、生态四个维度为量化指标的经济发展质量统计监测研究框架。

四、统计监测指标的选择

(一)竞争质量

竞争能力可从经济主体的规模水平、产业结构、生产效率等方面加以判断。规模水平监测指标有很多,经常使用的有GDp、Gni、R&D投入、发明专利数等。笔者选择真实性相对较强、且能反映出生产活动主体产出成果的指标――地方财政税收收入、固定资产形成总额指标作为规模水平监测指标。

产业结构反映经济主体内部资源调配从初级化向高级化演变的过程。根据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对产业结构演变的阐述,笔者选择了产业结构总体偏离度作为评价指标。该指标的计算方法采用分产业就业构成与GDp构成之差的绝对值的和来表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效率的提高是以科技研发能力和科技产出表现的,笔者没有采用全要素生产率、科研投入等指标,而是采用了技术市场成交额这一统计指标。该指标对反映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有正向作用。

地方财政税收收入揭示了一个地区的收入来源,反映出该地区生产活动产出成果,固定资产形成总额表现了一个地区的资产增损情况,产业结构总体偏离度代表着产业结构的总体效益,技术市场成交额反映出该地区产业升级改造、科技研发能力的成效。四个统计指标基本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质量。

(二)民生质量

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测度民生质量的指标,有人均GDp、人均国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基尼系数、Cpi等,经过多个备选指标重要性对比后,笔者选择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人均居民收入占人均GDp比重、城乡居民收入比、Cpi四个指标来衡量民生质量。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是居民实实在在的收入,是其消费生产活动的主要依赖,其指标的高低可以判断出该地区民生发展的规模状况;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加社会财富,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所以选择了人均居民收入占人均GDp比重作为衡量指标;城乡居民收入比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倍数,它从收入差距的角度描述了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反映了大部分能否在经济增长中同等受惠;Cpi能反映居民收入的收入使用的质量。这四个监测指标可以较完整地描述民生质量的内涵。

(三)制度质量

新供给经济学强调,制度供给是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当下所表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是以制度创新为统领的系统工程。笔者选用樊纲、王小鲁编制的中国经济市场进程化指数作为评价依据。城镇化更加关注人的城镇化,因此它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机制体制改革成效的重要反映,城市人口比重指标成为统计监测制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四)生态质量

经济发展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提高竞争质量和民生质量的过程中,“物耗、能耗、三废排放”越少,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鉴于pm2.5近两年获得关注,根据资料的可得性,笔者测度生态质量,选择了单位污水排放产出量、单位废水排放产出量作为观测指标。综上,笔者构建了四个维度,12个指标构成的经济发展质量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五、评价标准

有了评价指标,就需要建立评价的参考标准,依此标准才能判断经济发展质量的水平。笔者借鉴计量学中关键质量参数比对思想,以考察河南省经济发展质量为目标,根据河南省GDp总量在全国排名第五的位置,结合综合实力、竞争质量和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综合考虑,选择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省为参照系。根据这四个省份的年度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化法、熵值法确定各类指标值的权重,并依此计算竞争质量、民生质量、制度质量和生态质量的数值;再根据这四地区的竞争质量、民生质量、制度质量和生态质量数值,用一级指标权重构建每年度的各维度质量标准和经济发展质量标准,作为与河南省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比对的标准。

六、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笔者遵循各统计指标具有可测性、公开性、易得性和可比性的原则,从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数据库、统计报告中获取了相关资料。由于数据公布的滞后性,本文主要以2010―2014年四个参照省份和河南省同步五年的12个统计指标作为监测依据,对河南省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和水平判断。数据笔者做了均值标准化处理。采用均值标准法,不仅消除了指标量纲与数量级的影响,而且保留了原始数据的全部统计信息。鉴于有逆指标存在,笔者做了反向均值标准化处理。

在数据赋权阶段,笔者采用了熵值法。经过验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如表3所示。

(二)经济发展质量的对比分析

1.河南省经济发展质量分析。根据表3得到的五个年度四个维度的经济发展质量权重,计算出河南省2010-2014年竞争质量、民生质量、制度质量和生态质量数值,分析发现,近五年来全省四个维度的经济发展质量小幅波动,竞争质量和环境质量在近两年经济转型过程中有所起色,特别是较为关注民生。通过结构分析,笔者发现河南省的竞争质量低位徘徊,根据二级指标分析,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端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大、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能力薄弱造成的。

通过对比河南省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对比发现,河南省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增速(2014年超出6.4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单位废水排放量产出、单位二氧化硫排放量产出额增长缓慢,生态质量还需要加大整治力度,这恰恰印证了河南省经济发展还处在工业化进程阶段。

2.经济发展质量对比分析。为了更好地判断河南省经济发展质量,笔者通过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竞争质量对比分析。根据计算,江苏省的竞争质量居于绝对优势,广东省居于第二位,浙江在2014年被山东省超越。河南省虽然GDp居于第五位,但竞争质量指数增幅很小线,没有突出竞争优势。从二级指标分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河南省的产业结构总体偏离度过高,劳动人口在生产力较低的产业存在剩余,转移剩余劳动力、提升产业生产效率是提升河南省经济发展竞争质量主要抓手。另外,河南省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很低,反映出科技研发成果与生产部门结合得还不够好。

(2)民生质量对比分析。2010-2014年以来,五省份民生质量有趋同趋势,大致维持在0.9~1.1之间。虽然河南省在五省份处于底部,但在2012-2014年间,增速快于其他四个省份,有超越山东省的趋势。在二级指标中,对民生质量影响较大的指标是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这与河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二元结构经济有很大关系。

(3)制度质量对比分析。五年来,江苏、浙江、广东三个经济强省制度质量在1~1.1之间,山东居中,河南在底部追赶。从2012年以来,河南省制度质量有较大幅度提升,制度质量增速高于三个经济强省近3个百分点,高于山东省2个百分点。或许这与近两年国家战略项目落地河南,城镇化不断加快有关。

(4)环境质量对比分析。根据制度质量指数分析,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制度质量在1~1.2之间,山东居中,河南垫底。这与之前河南省被国家环保部约谈是吻合的,河南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不容乐观。从二级指标看,单位废水排放产出量虽然五年来提高了29%,但与邻省山东还有328.92元/吨的差距。结合产业结构分析,更进一步印证了河南省处在工业化发展中期,第三产业还很不发达的判断。

(5)经济发展质量对比分析。通过引入一级权数比重,得到地区总体经济发展质量指数。江苏、广东经济质量居于前列,自2011年超过广东;广东2011-2014年处于下降趋势,山东省前期趋势较缓,2014年有所上升,基本维持在3.5的指数值水平。河南省经济发展质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按照增速测算,到建国100年左右,河南省的济发展质量方能达到江苏、广东当前的经济发展质量。如图1所示。河南省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若能借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战略规划之契机,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提高制度质量,必然会促进其竞争质量,进而带动民生质量和生态质量的改善,赶超先进省份的时间必然会大大缩短。

七、结论与建议

经济发展质量是反映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程度的指标。本文基于新供给经济学提出的既要关注传统生产要素的贡献、又要注重科技、制度创新的观点,特别是制度创新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的论断,笔者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维度出发,综合多家学者对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成果,竞争质量、民生质量、制度质量和生态质量四个维度基本上满足统计监测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笔者借鉴了朱方明教授的研究成果,在指标选择中,尽量选择质量指标、准确性较高的经济发展成果指标,避免引入GDp等核算指标。通过对河南省与参照省份2010-2014年的经济发展质量实证分析:河南省的民生质量与参照省份差距加快缩小差距,发展速度较快;竞争质量、生态质量、制度低于参照省份,但制度质量发展速度快于其他省份。从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指数看,河南省2010―2014年的经济发展仍旧处在工业化发展状态,而不是后工业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阶段,测算的结果与2010―2014年各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基本吻合,说明这一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和水平判断方法比较客观、科学和具有可操作性。

经济发展质量统计监测的经济发展是新常态下的经济,笔者认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应着力放在优化结构上,特别是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促使产业结构总体偏离度降低到适度的水平;加强民生质量建设,将政府的投资重点从经济领域转向民生领域,重视公共资源投入和利用效率,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注重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保证居民收入在收入分配结构占比不断上升,提升民生质量水平;将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新动力,突出制度创新,提高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协调性,把制度供给当做经济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的核心力量,提高制度质量;提高生态质量,应优先发展低碳、环保、资源节约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科研成果的引入和使用。

另外,在二级监测指标的选择过程中,诸如反映经济活动成果质量的统计监测指标,投入资源质量的指标等,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统计指标。统计工作者今后需要从诸如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质量、经营活动过程控制的质量、经济活动成果质量和生态质量上完善统计调查项目和调查数据,提高数据的针对性、稳定性、一致性和连续性,这对科学决策十分重要。

[2016年度河南省统计应用立项课题。]

参考文献:

[1]2015年世界银行的数据.http://.cn/

[2]徐宪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

[3]贾康,苏京春.新供给经济学简明读本[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4]徐学敏.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J].经济研究参考,1999(15)

[5]钞小静.经济增长质量研究:一种理论解释及中国的实证分析.西北大学,2009

[6]谭崇台.影响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的要素――基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历史考察[J].宏观质量研究,2014(1)

[7]汪丁丁.近年来经济发展理论的简述与思考.经济研究,1994(4)

[8]肖红叶,李腊生.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1998(4)

[9]冷崇总.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08(4)

[10]惠康,钞小静.经济增长质量研究――一个文献述评[J].求索,2011(1)

[11]袁瑛,郑艳冰,耿丹.系y考查经济发展质量的五个维度[J].经济研究导刊,2013(8)

[12]姚升保.湖北省经济发展质量的测度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21)

[13]宋明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J].经济学家,2015(2)

[14]段禄峰.我国产业结构偏离度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6)

[15]朱方明,贺立龙.经济发展质量:一个新的诠释及中国现实考量[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1)

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篇8

关键词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牧童式经济太空人式经济对策与措施

一、生态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R.布朗认为:“生态经济是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是一种能够维系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又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前景的经济”。我国的许多学者认为生态经济是指人们按照自然生态规律,效法自然,获得主观能动性,把传统生产力的经济社会转移到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的轨道上来[1]。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它由生态学和经济学交叉渗透形成,并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论文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为生态经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生态经济学要求经济增长要与生物资源的持续力为依据,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总原则[2]。

二、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生态学原理

1、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反馈调节机制

生态经济学主要是从生态学系统来看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经济学分支。生态经济系统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

生态经济系统包含自然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生态经济系统也是一个具有反馈调节机制的动态平衡系统,自然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反馈机制是一个正负的双向反馈,如果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就会加大;反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必然会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所以,如果要维持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而实现协调发展,必须要靠它们相互之间的正负反馈调节来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机制。而实现生态经济正常运转,必须要做到资源的可持续承载和环境的可持续承载,使生态经济系统保持一定弹性度,这是生态可持续承载的基础、制约、支持条件。

2、从牧童式经济到太空人式经济

资源的有限性与牧童式经济。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高度现代化的工业技术社会来说尤其如此。近代人类社会由于人口的猛增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更加尖锐化。

太空人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基于牧童式经济的特点,很多经济学家都确信,现存的经济体系是不能无限期地维持下去的,它所导致的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最终将使整个生态系统趋于灭亡。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重建一个良性循环型的工业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类似鲍尔丁所描述的太空人式经济(spacemaneconomy),争取实现一个工厂排放的垃圾能成为另一个工厂的原材料,工业经济的物质和能量实现循环流动,其本质就在于工业的综合利废。

鲍尔丁认为,现在的牧童式经济将会被太空人式经济所取代,这种经济体系将能较好地同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和环境对污染物的有限容量相协调,这种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把地球看成是一艘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这意味着这种经济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具有极为完善的物质循环性能。这种循环性能将保证废旧商品不会成为环境污染物,而是转化为再生产的原料。从理论上将,这种经济实施后,地球上就不会再有废物。太空人式经济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人类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使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得到根本解决。

三、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原则

1、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环境是经济的基础,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起主导作用,二者相互促进,即良好的环境可以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经济系统提供更多的资源,可容纳经济系统产生的更多的废弃物,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人类应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伙伴关系”,牢固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发展观,即人类来自于自然,依赖于自然的思想。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经济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作用于自然界,努力开发自然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综合生产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服务,确保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2、正确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人类的工农业生产过程依赖于一定的生态环境,客观上就要求生产过程中必须首先顾及生态效益,在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提高可以为工农业再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也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增强了实力,同时也可促进生态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进入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3、正确处理生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联动。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基础,经济效益是生态效益的表现,社会效益又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标。因此,在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生态效益是基础,经济效益是桥梁,社会效益是目标。发展生产的最终目标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4]。

四、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对策与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工业

从20世纪90年代起,生态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生态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具有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迅速扩展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城市是人类根据自身愿望,改造环境所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经济活动以工业为主体,人类在享受着城市发展给自己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工业时代产生的严重的全球性生态问题。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是目前生态系统功能弱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使资源配置合理化,构建生态工业体系是实现可持续生态经济模式的一个重要问题。具体表现为新产业的创新,如发展有机食品工业,大力发展前景广阔的环保工业,广泛开展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工程,使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等。

2、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使得经济按照生态系统的模式,建立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从而建立起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5]。生态农业正是按照循环经济原理的原理建立起来的。其目标就是在促进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生态农业主要应用生态工程技术、优良的传统农作技术及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并辅以相应的配套技术,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管理,提出分层多级利用资源的生态工艺系统。目前国内外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主要有:立体种植与立体种养技术、有机物多层利用技术,如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秸杆综合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如沼气发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电磁能的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合的生态治理技术等[6]。

3、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绿色产业

绿色消费是指既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又满足环境资源保护需求的一种消费方式。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和生态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崇尚生态文明,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绿色消费提倡重复使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提高废物的资源转化率绿色消费的增长,带动了绿色贸易,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将市场定位于绿色市场,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应用生态技术,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绿色市场,树立绿色企业的形象[7]。消费者也逐渐习惯了用生态文化的价值观念去思考问题、亲近自然、提高生活质量,比如无公害绿色蔬菜果品以其高品质、高价位逐渐博得了人们的青睐;商品华丽的外包装已不再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许多高档产品甚至推出了零包装理念和措施;高科技纯天然的产品如天然彩棉已成为人们消费的首选。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

参考文献:

[1]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林白新等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13~14.

[2]李建龙.城市生态绿化工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58~359.

[3]尚玉昌.生态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27~329.

[4]林育真.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05~206.

[5]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中国环保产业,2001(7):6~7.

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篇9

一个时期以来,经济新常态是社会出现频率最高的热点名词。经济新常态的领袖定义、经济新常态的国家战略、经济新常态的理论阐述、经济新常态的实践特征、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经济新常态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代名词,也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的共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风向标。

经济新常态不是简单的名词概念,而是有着深刻的战略内涵。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多年高速增长后,需求、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与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已发生趋势性变化。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

从全球范围看,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出现增长衰退,全球经济也开始进入新常态的发展过程。世界经济结构面临调整和重构,全球传统分工体系和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地理板块和结构会发生新的变化,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由欧美日主导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正在面临新的转换,全球范围内创新驱动的动力机制正在培育形成;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复苏增长发挥引领作用显现,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经济新常态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高度概括,是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律性认识,是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对经济新常态的判断和理解,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基调,不仅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也将成为宏观调控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

新常态要有新思路。要充分认识到新常态下发展条件的变化,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结构调整要增长、要质量、要效益。新常态下的发展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加快转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突出创新驱动力争质量上台阶,推动经济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美国著名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通过对巴比伦时代以后的簿记发展史,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的会计发展史;产业革命对会计的推动所引起的会计变革,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后得出结论:“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会计的职能包括反映、控制、评价、预测和决策等,其中公认的最为基础和核心的职能是反映和控制。反映职能是会计通过一系列程序和方法,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数据,通过确认、记录、计算、分析,加工成为全面、系统的财务信息;控制职能主要引导企业经济活动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以实现既定的目标。会计两大职能始终贯穿在资源的分配、流动和使用的全过程中。

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篇10

1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意义

1.1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必由之路

人类认识事物,要从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它。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于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与掌握,按其自然规律挖掘其潜力,使其发挥最佳效益。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林业工程不单单是植树栽果的问题,而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建设林业工程,怎样长期、稳定、持续地发挥林业工程的效能,一直是林业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问题。随着林业及其他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林业的认识更加深人,更加明确了林业的主要目的和任务。这就是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维持生态平衡;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优势,以满足经济社会对林业的多种需要。由于林业的目的和任务的要求,现代化的林业不是盲目生产、粗放经营,而是以恢复和调整生态环境、促进良性循环为目的,使林业资源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持续发展、永续利用,以保证持续、稳定地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种需要。随着人们对林业生产持续发展重要性认识的逐渐深刻,林业生产经营方式也有所改变。经过十年的工程造林实践,摆脱了传统的零打碎敲的造林方式。规模大、质量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兼顾、长短结合,已成为造林工程的显著特点。生态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商品意识的提高,促使人们把林业和生态经济结合在一起,发展了新型的林业工程模式—生态经济林业工程。

林业是大农业的绿色屏障及组成部分。农业的“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必然导致林业的现代化。在实践中,人们尝到了单一经营、陡坡开荒的苦头,也从良好的区域性人工生态系统工程中受到启迪,树立了综合治理、“三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发展生态经济林业的思想。生态经济工程已由单纯生态利用,发展到多功能、多效益综合开发利用。人们从就绿化搞造林的思想束缚下解脱出来,认识到建设生态经济林业工程不仅要从生态效益出发,而且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持续发展、永续利用。通过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效益转化,使人们真正认识到,林业资源自身是一大物质财富。它不单纯是绿和美的象征,也是具有丰富物质基础的经济产业。

1.2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把市场经济的思想注入林业工程建设,增强了林业建设的活力。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剧了林业自然资源的破坏,引起生态平衡失调。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治理与开发的关系,有些林业工程的林业资源商品转换率低下,导致资源退化,不能保持林业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其间很少有人思考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多级利用,把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而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则既要大力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又要积极保护治理资源,使区域性人工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在能量转换和物质多级、多层次循环的基础上,发挥最佳经济效益,从而引导农民把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林副产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换,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使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成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市场竞争,促使人们开始思考林产品的名、特、稀、优和集约经营,调动了农民建设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积极性。

1.3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具有自我完善滚动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

生态经济林业工程贯穿了整个体系综合治理、合理开发的思想。其原则是长短结合、立体种植。在种植模式上克服了单一经营的思想,贯彻了乔、灌、草、经济作物相结合的方针。在工程建设中,注意林种结构的调整,发展见效快、收益高的经济林。这就为林业工程的自我完善、滚动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林副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利用,使工程建设者短期内即可受益,依靠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建设本身,为经营林业工程提供资金,增强自我积累和造血功能。随着造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围山转”为主的综合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在丘陵山区普遍展开。在造林整地当年,可种植豆类、薯类及药材等经济作物。开发者当年即可获益,从而诱发了农民群众开发荒山,建设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看到自身的山场、荒滩等自然资源就是经济资源。通过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激发了农民转化、利用自然资源的欲望,并使之主动寻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良好途径。

2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内涵

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是高效生态体系林业工程。它是在充分利用和改造环境建立人工森林群落的基础上,发挥整个林业体系的最佳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是由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生物群体组成的功能完善、生物学稳定、生态经济高效的绿色人工生态系统的综合体。它是根据生态经济规律,运用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方法和近代科技成就,而建立起来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它在人工生态体系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并具有连接各种生产事业和启动整体生态、经济功能的重要作用。通过合理配置和组装,以及立体分布,生物种群占有不同空间,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和地力,呈现“三维”结构。在物质循环上,充分发挥复合生态系统的“内循环”效益,强化物流和能流,增加人工生态系统物流、能流产出,和对物能的多层次利用,以节省附加能量和资源投入量,生产尽可能多的林副产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林副产品实行多层次深加工,使林业工程转化为具有丰富物质基础的产业工程。通过实行无废物和无污染生产,创造一个优美的人工森林生物生态系统,从而实现系统的良性循环。从生态方面看,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在空间上是多层次的立体结构,在时空上进行了合理的乔、灌、草结合,林粮、林药、林草间作套种,体现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组装模式。这样组装起来的林业人工生态系统,能更有效地提高光能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充分挖掘林地的生产潜力。由于多元配置,使之比单一经营的林业工程能更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由于增加了动植物种类,使地表、林冠层以及系统附近的农田、水利设施等多种工程免遭水冲沙压、减少病虫害蔓延滋生,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经济方面看,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收益高、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可以起到以短养长,以果养林,以林副产品的多层次综合加工促资源开发,以多种经营促资源转化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人力、物力、财力和肥力的利用率,达到低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益的经营目的。从社会方面看,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是集治理开发和加工利用于一体的人工生态系统。林业资源的治理开发和加工利用,促进了贮藏、加工业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价值,从而产生向种植业以外的领域转移劳动力的欲望。这无疑促进了贸工商型林业的发展。从经济再生产方面看,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是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有机统一体。经济再生产的开展,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按照客观规律进行持续、稳定的再生产,必然促进经济再生产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的发展又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和林业资源的再生产奠定了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

这就为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自我完善、滚动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物质保障。从而实现了林业资源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目的,真正使林业生产持续发展、良性循环。

建立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必须按照不同的地貌类型和立地条件,本着综合治理、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的原则,配置林种,选择树种、品种和良好的生态群落类型,做到林农、林牧结合,立体种植,林果林粮兼顾,长短结合。卢龙县的青龙(滦)河、引青干渠两岸和121座小型水库流域范围内及围山转综合治理等大型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就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它们的林种配置、树种选择如下:青龙(滦)河、引青渠两岸综合防护林工程:林种为护岸林和水土保持经济林。树种为山海关杨、刺槐、臭椿、苹果(富士)、梨、桃、樱桃、李,灌木为条桑、紫穗槐、祀柳,饲草为沙打旺、红豆草、首蓓。

121座小型水库绿化防护林工程:林种为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经济林。树种为油松、侧柏、柞栋、刺槐、板栗、枣、杏、苹果,灌木为沙棘。

围山转综合治理防护林工程:林种为水土保持林及经济林。树种为山杏、花椒、苹果、梨、桃、杏、板栗、李等。

通过上述配置,使之形成网、带、点、片相结合的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充女发挥其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多种功能。不仅使工程区形成了完整的人工生态群落体系,而且使青龙(滦)河、引青干渠及121座水库免遭淤积,提高了水源质量,保护了工程区内的水利设施。由于水源质量的提高、水利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卢龙县实现了水利化。同时,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库、干渠、网箱等多种形式的水产养殖,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工程范围内近1.3万hmZ农田成为高产稳产田。三大生态群落体系年产果品2000万kg,拥有活立木蓄积50万m3,产值超亿元。由于实行了林粮、林草、林药等间作模式,大大提高了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利用林荫空地,大力发展食用菌等,发展了立体林业。

3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建设途径

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对其施工、经营管理必须科学合理,要树立体系林业、综合治理的思想。搞好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建设的途径是:

3.1运用先进理论和技术指导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建设

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是以生物学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多学科相结合运用于实践的产物。因此必须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生物统计学、林学以及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建立全面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利用多学科相结合的全新的技术理论,科学地指导生态经济林业工程。也就是说,在生物学和生态经济学的指导下,将系统工程、环境科学,以及生物统计、生物物理等多种科学的理论相结合,以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条件为背景,按组建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要求、结构性质,以及光能利用、物能流动的特点,着眼于整个系统的“三效”统一,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全新的理论和技术,进行调查、分析、决策、规划、设计、实施、管理、调整、更新,提出组合优化、结构合理稳定、功能效益显著,以及人工系统与环境的物流、能流和财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方案,为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3.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迅速发展

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是以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及其他生物资源为基础,运用生物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种科学手段,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因此,必须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从本地的资源优势出发,根据其自身优势特点,选择相应的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类型,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最佳经济效益。在产业调整中,要做到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相结合,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相结合,“三效”统一和综合治理相结合。

3.3以林为主,立体种植

发展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总的原则要以治理国土、保护水源、改善生态、美化环境、脱贫致富为出发点。必须克服单一经营的思想。卢龙县的121座小水库绿化工程,就体现了以林为主、立体种植的特点。建立起以水源涵养林为主体,与经济林、饲料林、薪炭林相结合的乔、灌、草兼顾的多层次防护林体系。同时,利用林荫空地,发展食用菌等经济作物,逐步形成了以林为主的立体人工生态体系群落。

3.4开展多种经营,多层次利用林副产品

随着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发展,林、副产品将会大大增加,山区的资源优势也进一步发挥出来。要使其转化为商品优势,并最终变为经济优势,单靠产品的直接转化是远远不够的。要使人们真正认识到林业工程是一项具有相当潜力的产业经济工程。必须多层次加工利用林副产品,发展多种经营,使林副产品大幅度增值。通过养殖业及加工业,使林副产品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将种植业和养殖业配置在同一结构中,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物质循环的自我调节,提高经济效益。

3.5多学科、各部门协同作战

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建设,已冲破了单一的林业经营模式,涉及到多学科、各部门。因此,各学科、各部门必须协同作战、密切配合。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同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首先,要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经济林业观念,认清当前林业发展的形势和问题,看到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搞好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自觉性。其次,各行各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合力,为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