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十篇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十篇

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2:59

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篇1

[关键词]审美文化;视觉大片;感观化;特征

一、当代审美文化中的感观化特征

“审美文化”的出现表明了当代人们对孤立地研究“纯美”的不满,表现出一种新的当代诉求。“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而对发生于每个人周围的各种泛审美活动加以观照,凸显具体审美活动的文化维度及其意义。”[1]

分析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我们应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从文化属性及品格上分析,我们强调的是当代审美文化的当代性、批判性和反美学特征;但是从当代文化转型的背景分析,我们却强调当代审美文化的精神性特征(展现了当代社会生活日益表面化、感性化的总体情态);从后现代的文化视点分析,当代审美文化又呈现出精英文化消解、文化艺术作品创作中的平面化、游戏化、重视传播的商业化等复杂的特征,新特征的形成有着哲学、社会心理、宗教、经济及科技等深层次的原因。

“当代审美文化正在从过去传统的功利性向通俗娱乐性方面转变,人们也开始更多地接受以轻松娱乐方式为代表的审美文化。”[2]随着人的欲望和需要的逐渐增加,一种具有大众性和娱乐性的感观文化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从服装、饮食、旅游、影视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当代审美文化的感观化日益明显的趋势。在开放的环境当中,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不再需要政治、教育、道德等来约束自己,而是更加重视人的感觉过程,追求让自己潜在的激情、想象等本质力量释放出来,来达到人类内心禁锢思想的解放,形成了一种新的感观形式。另外,媒体、信息技术和消费社会对当代文化的影响直接促使了这种特征的发展,本文主要谈当今影视界中视觉大片中所体现的当代审美文化的感观化特征。

二、视觉大片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的感观化特征

(一)宏大场景与夸大叙事

“今天我们的生活空间的确充满了为满足感官愉悦和情绪体验而制作出来的审美形象。”[3]近期引起视觉革命的《阿凡达》《爱丽丝梦游仙境》等影片,在国内影院掀起了轩然大波,它们不管是从剧情还是从场面上,都带来了超强的感观享受,《阿凡达》更是让人们带上了3D眼镜,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即场景的宏大和夸大的叙事,为了追求逼真震撼的视觉听觉效果,电影中的人物都被安排在气势逼人、无比虚幻的环境当中:在《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的场景和细节,从纳美人到各种动植物,将人们带入了迷人的魔幻世界,似雨林,又有海底的飘逸,许多画面都充满了乌托邦的美妙,加之强烈的景深效果,把观众带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梦幻仙境,还有影片中的在空中飘浮的山脉,整个看起来宏大不可思议,延伸了观众的视点,观众也随之惊呼,受到这种夸张宏大的场景的震撼。

在《阿凡达》给人们带来了震撼的感观效果之后,《爱丽丝梦游仙境》紧随其后,似乎抓住了现代人对感观愉悦的享受和追求,试图让观众一饱眼福。这部影片的主要亮点也在于宏大场景的描述上:精致的细节以及身临其境般的梦幻场景,加之丰富的色彩,每一个场景都能给观众带来视觉震撼。再者,在描述整个故事的过程中,夸张的叙事手法也给影片的感观效果加分不少,由于故事情节的需要,影片中爱丽丝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夸大了原始电影的叙事效果,让整个画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时不时地让观众眼前一亮,特别是当超大的银幕上只出现了爱丽丝一个主体人物时,其大小甚至是真实人物的好几倍,观众不得不受到眼球上和心理上的冲击,迎合了当代人追求刺激享受的心理特征,也符合当今视觉大片侧重追求影片感观效果的趋势。

总的来说,宏大的场景与夸大的叙事方式给当今影片,特别是科幻片以广阔的市场,在厌倦了中规中矩的传统影片叙事的时候让人们眼前一亮,感观的刺激和及时的享乐让在消费社会重压下的人们得到片刻的释放和宣泄,这种宏大场景与夸大叙事带给观众的感观感受,是当代审美文化感观化特征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

(二)虚幻与现实结合

当现代生活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冲击的时候,传统的意识形态受到极大冲击,对固有信念的不信任感更加明显,现代人们不再盲目地追求虚幻而宁可多活在当下,对当下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现实世界更加信任,因此,当今视觉大片势必产生了这种迎合当代心理的特征,即虚幻与现实的结合。导演们不敢也不想与现代人们的意识形态形成对抗,而做出了积极的配合状态。

在好的科幻作品当中,导演往往能将虚幻与现实结合到一个比较和谐的程度,如《阿凡达》中的纳美人以及在潘多拉星球上的植物、动物等,在这个完全虚幻想象的世界中,它们既跟地球上所能见到的人或事物有一定联系,又令人耳目一新,每一次转身,每一次出人意料的出场让观众瞠目结舌。同时,当人们沉浸在潘多拉的世界当中的时候,影片会马上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将观众从梦幻、虚幻中带到现实当中,让观众感觉这一切虚幻的世界都是现代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可以实现的产物,并不会让观众理解为导演没有依据的自我想象。《爱丽丝梦游仙境》也是采用相同的方式,虚幻与现实结合,在尽情描述虚幻的世界的同时又不忘定期把观众带回现实,让观众无比投入梦幻的时候能够与现实世界有个缓冲的过程,达到理性与感性的同时思考。影片中的现实部分不仅很好地贯穿了整个故事,更重要的是这一部分的加入,让剧情变得合情合理,更加有利于观众的梦境参与,达到虚幻与现实的良好结合。

感观化的这一特征也具体说明了当代审美文化的特点,因为审美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介于感性、理性和神性之间的表意或象征体系,它与纯粹的感性文化(比如感性狂欢)以及纯粹的理性文化(比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道德、法律)和纯粹的神性文化(如神学、宗教)都有区别。审美文化是一种交织着感性、理性和神性的文化,正因为如此,审美文化总是与特定历史时期的宗教、政治、哲学、道德、科学、经济等文化领域纠缠在一起的。当代经济社会产生各种思想交织的审美文化,当代的审美文化必然产生这种感观性的虚幻与现实结合的特征。

(三)新媒介与现代技术推波助澜

在现代影片超强感观感受实现的过程当中,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媒介的发达为其提供了实现的可能,也是属于当代视觉大片的一大亮点,可以说是现代科技成就了现代人的梦幻追求,并将成为各个领域的强大支柱。首先是3D电影技术,3D电影技术实在是一个专业的造梦机器,它所提供的三维视野更容易模仿人的视觉空间,从而更能模糊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清晰度。于是人们沉醉于一种我们主观能渗透的、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幻世界,它纵容了人类的自恋回归,也达到了人类短暂逃避现实的可能。

2006年,斯皮尔伯格在一次跟张艺谋的电视对话中,预言未来的电影会越来越像主题公园的历险,是一种全身心、很投入的体验。现在的《阿凡达》《爱丽丝梦游仙境》等电影似乎已经达到了这种“未来”,《阿凡达》在技术层面上将电影的造梦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达到了质的飞跃。在电影领域里,技术永远是一马当先的,以前的电影往往用技术来达到在影片中锦上添花的效果,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在优秀的影片中,在一次次觉得不可思议的精湛的影视制作技术中,导演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吸引观众的眼球,而更将技术作为提升叙事的媒介,让电影达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其次是现代影院的投影技术试图将3D影片以一种最完美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带给观众更强的视觉震撼,出现了3D眼镜,特别是imaX屏幕的发展并还在继续,以迎合现代人追求强烈的感观感受的这一强劲趋势,人们随着这股热流趋之若鹜,具有这种先进的现代影视技术的某些城市甚至给自己带来了丰富的附加值以及可观的收益。

三、感观化与现代消费社会以及背后的文化焦虑

消费社会的社会背景给感观化带来了足够的展示平台,不管是消费社会还是商业动机,与其说商业操控了消费者,毋宁说是消费者选择和鼓励了商业,因为我们不可能忽视审美文化、消费文化这种文化与文明发展的内在可能与人性发展的普遍需要之间的关系。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到了“消费社会”阶段,与之相适应,出现了追求感观愉悦的大众享乐主义意识形态,它注重游玩、娱乐、炫耀和快乐,在这种享乐至上的大众文化中,图像文化或视觉观念登上了统治地位。

这种对感观化以及视觉文化追求的如火如荼,有一种试图用“仿像”或“幻境”的奢华面代替现实文本阐述的强劲趋势。《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蒂姆将卡罗尔的小说文本改编成电影文本,丰富了小说文本在视觉形象上的匮乏,但也同时面临一个严重的风险:电影只是一个承载梦幻的机器,电影文本并不等同于梦本身。《华盛顿邮报》的迈克尔•德达对影片有这样的评价,“只通过蒂姆的哥特式景观去了解《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就是一种纵容视觉奇观压倒小说文字里的语义的复杂性和有趣的文字游戏。”倘若蒂姆所制造的梦境与小说文本所构建的梦境有所出入,也就是说如果小说文本在读者脑中的梦境先入为主并与影片中的梦境相差甚远的话,那么观众不仅无法获得进入梦境的愉悦,甚至会认为现实世界更为真实、清晰,反而会排斥梦境,觉得影片沉闷、乏味。在《阿凡达》气势如虹地确立3D电影技术的技术标准的同时,我们也要对这种追求现代感观效果的电影的技术化、具象化保持一种必要的谨慎,在享受视觉梦幻的同时,不要忘记原始的造梦工具――文字,不要因此丧失一个允许天马行空、没有禁忌束缚的幻想世界。

再者,在审美文化大众化的当今,这种带有明显现代特征的媒体化生活和消费性艺术至少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仍将是现代人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加之在科技与市场的互动关系中不断注入的高新技术含量将使它变得越来越新颖怡人。但是在这种趋势当中,为了使我们的大众审美文化变得更加成熟,我们是否应该更加注重协调日常感性体验与理性价值维度之间的平衡?即在越来越注重日常生活的感性体验追求的过程中不能舍弃对理性价值维度的意义的重视,不仅要解放审美愉悦的“欢乐性”而且要提升理性精神的升华,从而制衡生活的表面化、虚无化、感观化等带来的无深度审美模式,要在世俗的文化氛围和生活化的审美环境当中,跳出日趋严峻的“欲望陷阱”“反省缺失”和“欢乐空洞”状况,实现人类真正的审美解放。

[参考文献]

[1]傅守祥.大众文化审美化:从纯审美到泛审美的范式转换[J].天府新论,2006(06).

[2]王德胜.欲望的机器――当代审美文化批判视野中大众传播现象[J].文史哲,1998(01).

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篇2

[关键词]网络时代审美教育转变

一、网络视觉时代的审美特征

毫无疑问,当下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已经深深影响到生活的所有角落。从审美与艺术角度来说,德国美学家本雅明提出的“文化工业”的概念高度概括了“机械复制时代”的审美方式的转变。[1]在以网络为核心的技术时代,审美与艺术的特征随之发生转变,艺术这种个体化特征非常明显的行为也真正成了工业的奴隶,可以大批量地、无休止地、标准化地生产,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网络时代的审美特征。

1.审美感知方式视觉化

从人类传播信息的媒介角度来说,印刷媒介是农业文明时期的主要手段,视觉媒介则是当下网络时代的主要媒介手段。通过互联网,任何信息都可以转化成为视觉元素,视觉影像已经介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视觉媒介利用直观的图像可以使人具体、方便、直白地看到事物,增加了事物的真实感,使受众能够一目了然的了解食物的特征。视觉化对应于人的感性思维,在这一点上与审美、艺术活动时的心理感受相仿。艺术的展现最终是通过形象化的感性的方式展现。网络视觉时代,通过“看”的方式感性的直观地传递信息,这种文化传播特征吸引了当下青年的眼睛,青年是视觉文化的主体,他们既是视觉文化的策划者、制造者,又是视觉文化的传播者、吸收者。视觉时代用形象传递信息,所以,视觉文化颇受青年的喜爱和青睐,成为青年追求时尚和前卫的文化形态。

2.审美体验方式虚拟化

利用网络世界,人们营造了一个一个虚拟的世界,并且虚拟的世界已经逐渐倾入到真实的世界。网络时代人们现实的生活也趋向于虚拟化,从虚拟的电子游戏到虚拟的电子支付,人们在网上精心构筑虚拟世界,把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寄托于网络世界,人们通过虚拟的体验,完成了精神的满足,在虚拟化这一特征上,网络构筑的世界和艺术世界具有共通性。审美与艺术的世界也是一个超越现实的想象的虚拟世界,艺术家把自我的感受,无法在现实中得到的满足,无法实现的理想,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展现给我们,文学艺术构筑的世界总的来说是一个想象的虚拟的世界。受众接受艺术世界的方式是通过审美体验的方式来完成,这种体验方式也是通过想象虚拟的体验,很多时候受众通过虚拟体验艺术世界当中的角色完成一次次精神之旅,在这点上,网络世界与艺术世界给受众带来的参与方式都是一致的,都是通过体验虚拟来感知不一样的世界。

3.审美情感的个性化与自由化

网络生活最大的特征就是可以自由展现地展现个性,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平等的进行表达,正是在这一点上,它延续了后现代所倡导的艺术精神。就审美和艺术而言,艺术的自由和平等的审美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有人说过,美是自由的象征,网络时代也真正实现了艺术自由和个性化的精神内涵,艺术的自由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艺术不再是任何外在的工具,任何人也很难把艺术为一种工具去利用和掌握。艺术成为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自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我的情感表现,则成了艺术的根本性问题。艺术从产生起,就是种自我情感的表达形式。

二、当下高校审美教育的缺陷

在网络视觉时代下审视高校的审美教育方式就会发现,传统的审美教育方式已经很难与符合当下的时代特征。

1.教学定位不明确

高校审美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及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目前,许多高校开设的审美与艺术类课程趋于边缘化,学校开设类似“电影欣赏”、“文学欣赏”、“艺术欣赏”等课程大多以选修课的方式上课,说白了教学的定位是为了完成教育部门的检查,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选修类似课程并不是想获得审美相关的知识,而是为了凑学分。由于教学定位不明确,造成课程质量低下。而美术类、艺术类专业的审美教育又以纯粹的技能技法教育为主,偏重于方法的训练,而忽视了人文内涵的修炼,这导致学生产生了浮躁心理,很难感受到艺术真正的精神,体会到美术的内涵。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只会是对美术一知半解、不懂欣赏美和发现美的庸才。

2.教学方式错位

我国的教育一直都是使用社会本位模型,传统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度统一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这种僵化的教育模式严重地制约着学员的积极性,使学员陷入一种机械式的学习和思维模式。当下高校中的审美教育方式大多为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种封闭于教室的教学方式是难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的。审美作为个体化、情感化、自由化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如果不开放环境,不让学生成为审美探索的主角,学生就无法理解文化内涵,无法摆脱思想的禁锢,无法达到老子所谓的“逍遥游”的境界。

3、教学内容局限

当下高校的审美教育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艺术教育,比如美术、音乐、电影等,实际上审美的范围极为广泛,除了门类艺术之外,自然美、社会美等内容都属于审美的范畴。高校审美教育必须积极拓展审美范围。以对大自然的欣赏为例,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都喜欢走进自然,在对自然美的体中获得心灵的陶冶和启迪,从而激发出旺盛的创新能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2]庄子对于天地大美的言论是极为精当的。

三、网络时代的审美教育方式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困扰,严重抑制了学校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把实施审美教育作为提高学校学生全面素养的切口,激发学生欣赏美的热情、创造美,有效的把美的欣赏、感受转化为对美的创造。

1.课堂教学的网络化

借助多媒体设备及网络审美教学资源为,组建网络化的课堂,充分发挥课程教学资源、网络文化资源等实践教育资源。尽可能的发挥课堂审美实践活动。这一部分教学实践可利用网络超链接功能制作多媒体网络课件,提供直观的图片、逼真的声音创造审美情境,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理解一件作品的内涵、创作技巧、背景知识、创作过程等。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哲学美学、艺术哲学、美学交叉前沿学科类的资源网址,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查询资料进行学习。另外,通过构建课程的专题网站,方便学生随时查阅浏览资料。

2.充分利用影像艺术

网络视觉时代,是一个影像的时代,影像艺术是现代科技与文学艺术结合的产物,本身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果,具有综合各类艺术的特点。在影像艺术中,集中了文学的情节与形象、绘画的构图与色彩、雕塑的形态与律动、音乐的节奏与旋律等等,可以说是传统门类艺术的综合,这种多样的综合艺术,较有利于培养人审美的感觉与审美趣味。另外,从接受方式来看,随着微电影等形式的流行,借助网络与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的观看与欣赏,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3.课外教学的体验法

以课外活动作为审美教育的第二课堂,以校园文化作为审美为载体,指导组织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如文学戏剧社、影视鉴赏沙龙、音乐协会等;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展会,定期到艺术展、博物馆等场馆实地考察;组织文化创意大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审美主体的协作交流与自由表达

审美教育的过程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中各类艺术类BBS、论坛、微博、微信,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与资源的丰富性,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各类资源;通过自由参与,在选择、评价、讨论等过程中,互相激发提高鉴赏能力,增加创作灵感。鼓励和指导有兴趣致力于创意产业创新的学生纳入创新创业体系,设计相关选题、指导、评审和奖励制度,并投入一定资金加以支持,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转换世间的能力。

本论文为2013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年度课题“审美经济核心特征及美育转向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n095

[参考文献]

[1]《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德)瓦尔特本雅明.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篇3

[关键词]小说;电影;影像化叙事;价值阐释;负面影响

20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电影,这种新兴的艺术样式一经出现便迅速占领了文化的霸主地位,在其大量传播的过程中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小说创作必然受到电影艺术中影像的造型功能的影响。在保持小说自身的文学性、独立性及审美价值不受影响的基础上,小说主动把电影技巧融入文学创作中,使作品通过文字创造出具有视听化的叙述场景,使得文本有着丰富的叙事空间。确认影像化叙事价值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种新的叙事手法,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握必要的尺度,如果在作品中不恰当地运用或者过度书写势必会导致小说失掉了文学的本质属性,小说丰富的情思和意蕴亦会受到伤害。也就是说,小说影像化叙事的尺度把握问题影响着小说自身的审美效能,一味追求感性直观的影像化叙事技巧必然导致文学自身品格的损贬和价值的缺失。中国学者陈平原在《当代中国人文观察》一书中写道:“人文学者之于大众传媒,难处不在于‘拒绝’或者‘同化’,而在介入但保持自己的特色,兼及批判的眼光与建设的立场,不只是追求‘合作愉快’,更希望对传媒的健康发展有所贡献,或者借助媒体实现自家的学术理想。”[1]正确地认识小说影像化叙事的价值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电影与小说之间的媒体融合,这不仅仅是二者之间走向融合,更是艺术之间走向了融合。

一、小说影像化叙事的价值阐释

小说的影像化叙事是在多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形成的,这种新的叙事手法实现了小说与电影在叙事领域方面的相互转换,丰富了小说的叙事手法,例如,音画结合的视听化、结构形式的空间造型化、蒙太奇式思维模式、人物对白的大量呈现等影像化手法和技巧的运用对传统小说叙事空间进行了积极的开拓,不仅能够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而且提升了小说的审美品格。小说影像化叙事的产生离不开电影艺术中影像思维和技巧的影响,但同时也彰显了文学自身的开放性特征。

(一)彰显文学自身的开放性

从艺术发展规律中可以看到,不同艺术之间可以互相影响,甚至可以相互转化。在这样的转换过程中我们发现艺术是具有开放性属性的,在艺术领域中文学的开放性特征尤其明显,文学的繁荣与文学的开放性属息相关。从文学内部来看,作为综合艺术的小说早已与诗歌、散文和戏剧等相互交往,小说融合戏剧,出现了小说的戏剧化创作风格;小说融合诗歌、散文,形成了诗化的小说;小说融合绘画,增强了小说画面的可感性;小说融合音乐,增加了小说叙事的节奏感;小说融合电影,增强了小说空间化、视听化特征。所以,从文学与各门艺术间的融合我们发现文学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其开放性特征,正是在开放性的基础上,文学不断地吸纳其他艺术的养料,丰富自身的发展,小说的存在就是一种开放式的形态,具有一个开放、流动的建构过程,是一个动态和无限敞开的过程。

在文学发展历程中开放性带给文学旺盛的生命力,对于不同观念和技巧的吸纳促进了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探索与创新,改变并拓宽了自身的表现范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生长点,导致文学呈现出多元局面,其中小说影像化叙事就是文学开放性属性的具体表征。影视艺术的影像特征极大地影响着文学的创作观念、叙事方式和接受的视野,在文学开放性的基础上小说主动吸收与接纳影像叙事手法,小说影像化叙事的运用增强了小说语言的多样性、流动性,为读者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保持了小说独立的地位和审美价值,拓宽小说研究的视域。

(二)促进小说文体的多元化生长

各类艺术之间本是融会贯通的,电影与小说之间的亲缘关系也早已被证实,电影所具有的影像特征影响着作家的创作思维,小说在文学自身开放性的基础之上借鉴电影的思维与手法,丰富了小说的文体形式,促进了小说文体的多元化生长。

多媒体时代,在电影与小说的媒介融合状态下,小说影像化叙事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叙事景观。小说影像化叙事是作家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电影思维和手法,打破小说传统叙事手法的时空桎梏,叙事的历时性被空间化场景制约,偏重空间意识和视觉效果,独特的内视想象的空间,追求语言描写的镜头感和画面感,在场景交替出现的过程中使读者体验到画面切换的质感。影像化的叙事技巧及思维方法改变着小说的表现形式,使小说在开掘主题及描述客观现实世界过程中更加形象、生动而又别具一格,促使小说进行话语系统重构。这种新的叙事手法的出现有益于小说文体形式的发展与扩充,对小说文体多元化的生长起着推动性作用,在小说影像化叙事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多元化、立体的文学格局也同时被构建着。

(三)激发受众视听化审美潜能

电影艺术中影像的视觉性、直观性和立体性丰富了受众的审美感受,同时也改变着受众的审美习惯。受众在影视文化背景中培养起来的视觉依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说的叙事手法、情节设置及结构技巧等方面的创作,小说的影像化叙事突破既定的审美规范,具有浓郁的视像性和表现力,视觉审美空间获得了空前的扩容,营造了一种新的艺术美感,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感受,拓展了原本不被预期的读者群体,满足了受众在文字阅读过程中的视听化需求。小说的电影化叙事手法是小说家致力探求的维度,在具体作品中表现为影像化叙事的直观性与小说形象的间接相辉映,这种新的叙事手法满足和培养了受众的视听化审美感知激发了受众视听化的审美潜能。

(四)融摄中开拓小说的审美品格

小说和电影同样作为人类的表意方式,在语言机制方面及艺术本体间具有共通性,在影视文化背景下二者在互映互动、交融共生中寻求共存共荣。文学滋养着电影,同样,电影艺术有着强大的辐射和吸附功能,影像的迅猛发展带给了小说新的创作理念、受众群体、社会氛围以及评价体系,正如美国最杰出的戏剧大师阿瑟・米勒(arthurmiller)所言:它那快速的转换、互无联系的画面的突然结合、照相术固有的记录效果、简洁的叙事法和对无声动作的集中表现,都已不声不响地、有时则全未觉察地渗入了小说和戏剧。[2]

作为文学叙事的一种,小说的影像化叙事手法充分挖掘电影艺术的功能,采用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手段来传达作品的意蕴,并在运用的过程中注重视听效应及空间造型等因素,语言具有强烈的动作性和直观性。小说影像化手法的运用在丰富小说自身叙事手法的同时也开拓了小说的审美品格。如张爱玲的小说就游走于文字与影像之间,其文本既具有极强的文学性,又极具视觉感,其小说的影像化叙事特征极其丰富,这种叙事手法的融入形成了张爱玲小说独具特色的审美品格。影像化叙事在创作上保持自己的本体特征,有效地缀补、丰富了小说的线性叙事,以一种渐缓而内在的方式作用于读者,赋予读者独特的内视想象的空间。这种新的叙事手法带给小说别样的艺术启示和审美开拓,给当下中国文坛带来了新的气息。

二、局限:未来的焦虑――盲目书写导致负面影响在探讨小说影像化叙事价值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其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关于书写尺度的问题。影像化叙事作为小说的叙事手法,恰当地运用可以增加作品的叙事空间及审美空间,但是如果在书写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尺度或者出现运用不恰当的情况,也会导致文学出现负面效应,不仅会蚀伤文学语言自身具有的蕴藉性,还会束缚读者丰富的想象力,进而弱化了小说的审美意蕴。例如,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融入过多的电影化对白,就会导致叙事文本逻辑联系缺少紧凑性,以至于文学文本最终呈现为零散化、碎片化的状态,这样的结果自然弱化了读者去探寻小说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的兴趣,限定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进而影响了小说自身价值的生成;融入过浓的视觉化描写也会削弱小说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及诗意性,直接导致自身品格的损贬和价值的缺失,丧失其独有的文学品质,结果会导致文学独立审美品格的丧失。

虽然艺术本性是自由的,但是如果作家只关注叙事的视觉化效果,一味地迎合影像阐释,忽略对时间过程及意义深度的探寻,小说的书写将走向模式化、程式化。1933年,左翼作家联盟早期成员白薇的小说《长城外》以“电影小说”为副标题,表现出了对电影化叙事手法的极大关注,电影镜头化的运用增强了小说的画面感,更体现了其文体创新的自觉性。但这部作品对影像化叙事的过分追求使其弱化了小说语言的独特意蕴与想象空间,并呈现出艺术形式上的混乱。

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受到国内外文坛的广泛关注,大量的影像化叙事手法的运用拓展了中国小说传统的叙事空间。但是,影像化叙事的盲目使用也解构着文本的深度想象与文本自身的思想内涵。90年代初曾经大热的“先锋小说”因为过度注重小说本身的结构形式特征,而无法避免凌空高蹈的尴尬处境。池莉的小说《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描写的是火炉城市武汉夏日里的场景,通篇描写无主题,只有武汉人熬夏、消夏的生活场景的片断性,小说虽然注重对多个场景的立体呈现,但是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故事,没有时间的纵深感,缺失思想性和审美性,只是一部纯粹写生存状态的小说。马原的小说《冈底斯的诱惑》中,把几个互不相连并琐碎的故事拼合组装,作品既无逻辑关系,又无深刻的思想意蕴,形式上削弱和消解了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内容上削弱和消解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卫慧的小说《蝴蝶的尖叫》具有极强的空间画面感,文字视觉化使小说呈现出宛如电影镜头的画面,展现零散的、片段的欲望生活,但却因此割断了小说的时间线索,虽然迎合了当下读者感官化,但同时也失去了小说应有的韵味和诗意,缺失了文学的审美属性。当代作家海岩、刘震云的小说具有明显的影像化倾向,过度运用影像化叙事手法导致其作品艺术价值受损及诗意丧失,小说描写过于注重场景与空间化,造成小说叙事上的凌乱,过于注重视听化特征使小说缺少浓郁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影像化叙事的过度书写及不恰当的运用使小说创作渐渐远离小说文体的本体特征,最终沦为影视的脚本。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作为语言艺术的小说不能一味地迎合受众的阅读趣味,过度地套用电影艺术的叙事规则,这样的做法不仅限制了读者想象空间的深度和广度,而且降低了小说话语的蕴藉性特征,导致小说本体审美意蕴的降低。小说作为一种精神活动有着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的诗性表达指示着某种终极性的价值理想,小说运用影像化叙事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一个“度”,就是在保持文学与电影各自独立性的基础上进行双向互动、平等交流及合理运用。

三、结语

小说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在话语蕴藉中表现出它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文学形象的塑造传达作者对历史、社会、现实及人的生存状况的认知,它的叙事方式是渐缓而内在的,通过抽象性的文字承载着繁复的情思和深刻的意蕴。随着电影艺术的迅速发展,电影的思维和表达技法给文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主动借鉴电影思维及手法,在作品中日渐成熟的小说影像化叙事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叙事技巧,促进了小说文体类型的多元化,而且拓宽了包括文学、作家在内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同时也满足了读者日渐增长的视觉化审美需求。

但是,在电影与文学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电影与文学作为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不可过分依赖对方,小说影像化叙事不是一味地趋从电影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避免小说与电影之间的相互吞噬,只有在小说和电影保持自身独立性而又互不侵略的前提下,才能够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实现真正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陈平原.当代中国人文观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6-127.

[2][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71.

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篇4

   一、当代电影艺术的文化属性与构建“文化”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各具风格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孕育了各种文化类型;同一民族又因生活环境的变迁和文化自身的运动规律,在不同历史阶段,其文化呈现各异的形态,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前者是文化的民族性(或地域性),后者是文化的时代性(或阶段性)。

   电影文化是人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造的文化样式,是指电影的“有声有画的活动影像”,即电影艺术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电影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是作为文化系统的亚文化形态而存在的,是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内的子文化部分。电影艺术,在今天的社会中不仅成为一种大众文化,而且对其他文化正在产生着深刻的、渗透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电影艺术和其他精神文化有内在的一致性,它们都是人类从事精神活动的结果,并对人类的精神领域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论及中国美学与中国电影艺术的关系,首先应考察中国电影美学的文化属性。而中国电影美学的文化属性,当然是既打上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刻烙印,同时也包蕴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当下色彩。而这种时代精神和当下色彩本身,也是既体现着一定历史阶段主流文化的意志,又与电影形式与生俱来的西化倾向和不断变化着的工业文明息息相关的。它们间的互相整合形成了中国电影美学的独特个性,发展至今,则又在“全球化”思潮的策动下,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古典美学与消解主义、中国国情与西方浸润,既矛盾地碰撞,又苦涩地同处的所谓多元化格局。

   二、当代审美受众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审美文化心理是人类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意识的积淀和凝聚,代表了审美文化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体现在特定的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以及审美价值标准等等。社会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不仅仅有满足消遣、娱乐的一面,还有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一面。从美学角度看,受众需要的形成受到其自身审美文化心理的影响;与此同时,受众选择接受媒体过程中其审美文化心理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价值标准也在不断地发展。电影发展至今,商业化倾向已成世界性潮流。

   今天的类型片,如言情片、武打片、科幻片、侦探片、警匪片、灾难片、歌舞片等,都有着强烈的商业动机,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也开始了风格转型,如《三枪拍案惊奇》,但同时电影作为一门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在审美接受方面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科技的发展又为这两者的结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然而,在上述的文化背景下,我们不难看到今日中国人的观影审美接受已由过去的较单一的共通性,而转为变化着的共通性与差异性所形成的接受悖论。一方面有着明显的共通性,另一方面又带着强烈的差异性。

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篇5

关键词:健康人格;人格障碍;审美心理;审美认知;审美体验;审美人格

中图分类号:B848,0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3-0089-05

审美心理是人在审美实践中面对审美对象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快适的审美体验,是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结合。关于审美的研究可以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途径,前者探讨经验、人格等主观因素对审美认知和体验的影响;后者则从事物本身的特征(例如对称)出发探讨可能引发审美认知和体验的外部因素。瑞士心理学家Bullough是前一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他从种族、气候、地理环境、社会教育、宗教等方面探讨人类美感的多种表现形式,认为客观标准只会“抹杀丰富多彩的美感”。不仅如此,Bullough还以颜色审美为例将人分成了客观、生理、联想和性格等四类,认为不同类型的人群对于颜色的审美体验水平存在差异;与之相反,Kant认为审美是对事物的一致判断,例如,莫奈的《印象·日出》不仅对莫奈是美的,所有人都应当有美的体验。正如Bul—lough所说,主观性和个体性是审美心理的特征之一,禀赋、动机、爱好、能力、自我评价、控制水平等特征都可能影响审美认知和体验,因此探讨人格障碍患者的审美心理也是无法避免的。“美学是一个情感和想象的领域,这个领域包括人类幸福的总和——有增进幸福的,也有减少幸福的。”关注人格障碍对审美心理的影响;关注审美体验可能带给他们的幸福体验,这些对于了解审美心理的多样性和人格障碍的认知、情感特征都更有益处。

人格障碍是一种“明显地偏离了个体所属文化预期的内心体验和行为的持久模式”Ⅲ,因其类型不同,表现特征和产生的原因也有较大差异。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手册第四版(DSm-iV)将人格障碍分为三类:a类包括偏执型、分裂样和分裂型人格障碍;B类包括型、表演型、边缘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C类包括回避型、依赖型和强迫型人格障碍。无论是哪种人格障碍,都“能被看作是一种情绪障碍,或至少包含了刺激和情绪反应之间的不寻常或不适当的联系”,因此,文章从审美认知、审美体验和审美人格三个层面来分别阐述人格障碍的这种特异性反应。

一、人格障碍与审美认知

人格障碍在一般认知上常常表现出异常特征,例如,边缘型人格障碍中100%伴有错乱思维,40%存在准精神病性认知。具体来说,这类人格障碍在反应时、反应正确性等方面都表现正常,但是在加工冲突信息、形成自我概念等方面却存在明显的困难。人格障碍在一般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同样也会发生在审美认知上。Chatterjee从视觉神经科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关于视觉审美的认知模型。该模型认为视觉审美加工与一般视觉加工一样,包含早期加工、中期加工和晚期加工三个阶段,通过激活记忆,审美客体被识别和赋予意义。人格障碍,特别是a类人格障碍,如偏执型、分裂型和分裂样人格障碍,表现出对他人的不信任、怀疑、情绪冷淡及不适当的情绪和社交行为等特征,是一种认知异常的表现,这种认知异常必然影响审美选择、审美体验及审美想象。一是人格障碍影响审美对象的选择。审美认知具有明确的选择性,认知障碍会导致审美对象选择出现偏移,也就是对什么是美的事物出现认知上的差异,审美具有个体性特征,审美对象的选择上必然存在差异。这里说的审美对象选择的偏差是与健康人格比较而言,因为审美活动更是社会性产物,健康人格的审美主体之间存在较强的共识和较大的相似性,基于人最基本的认知功能、认知经验和获得社会信息的一致性。人借助已有的社会经验进行社会活动时,会遵行一定的心理活动规律,一定的心理活动规律支配人的审美对象选择,人格障碍的审美主体会打破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致使审美对象选择出现更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性,也就是选择者缺乏审美信息的正确、理性判断。二是人格障碍影响审美心理感知和想象。人在审美接受过程中,审美感知和想象发挥重要作用,审美事物的客观存在性促使审美主体在感知过程中形成美的信息和体验。是否会形成这样的信息和体验取决于审美主体的正确感知和想象,正如著名的“亨利·摩尔之洞”的形式(包括透空的洞、凹人的坑、形体之间的空隙大小曲直变化等)就曾被人阐释成作者童年时代内心潜伏着一种噬食人肉的欲望表征;雕刻大师罗丹的名作《思想者》被理解为“一个厕所位上的胡思乱想者……”。这些怪异的审美感知和现象解说,说明并非审美事物的变态,而是审美主体其审美感知和想象的偏差。艺术形象是物化在某种客观物质上的东西,本身是无生命的,是欣赏者通过情感的作用把对艺术品的普通知觉形象提升成为想象形象。健康人格审美想象为审美主体提供更丰富、更广阔的审美空间,“比如用文学,用绘画,用音乐来写《春江花月夜》,三种艺术所提供的想象空间都是一样的,只是想象的触发之点不同,升发过程不同,呈现的韵味不同,但无论怎样的不同,想象都是为了达到统一而进行的,人在想象中,体现了对统一的追求,具有一种”。通过审美心理感知和想象,审美主体提升审美认知和审美信息加工能力。

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篇6

   审美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审美感官的外在客观事物各种特征及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在感觉基础上产生,是对感觉信息一定程度的理性把握和整合。审美知觉与感觉的不同在于,感觉是对外在客观事物各种突出个别特征的反映,而知觉却是对于外在客观事物各种不同特征如形状、光线等元素构成的客观对象的综合性把握以及对这一客观审美形象所具有的某种内涵及情感性表现的整体性理解。审美知觉的首要特点是它的整体性。即人在过去经验基础上把由各种特征及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即所谓完整形象。人们在无意识中是不会人为地将之区分为各种感觉元素,它本身具完整性的特征。在艺术欣赏中,艺术作品总是以整体形象呈现在欣赏者脑海中。如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欣赏者决不会把作品形象区分为色彩、线条等孤立的元素来加以感受,而是自然地从整体上去把握作品,去感受“父亲”那深深沟壑上呈现出的沧桑和文化感。同理,对影视作品的欣赏与价值判断,受众最终也是以一种整体感受去把握作品,而不会将其有机元素进行分割。

   审美联想与想象

   审美联想与想象,是影视艺术欣赏中最富于张力与创造性的心理因素,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起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一)审美联想

   审美联想,是指在主客体互相交流的审美活动中,因主体的审美感官接触到客观审美对象的某特征而引起想到另一事物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研究发现联想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联想、类比联想等。联想是主客体审美交流活动中最常见的审美心理现象,这即所谓的“登山则情满于山”,正是指审美主体在类似条件的刺激下,回忆起过去有关的生活和感情体验。如有些女性受众在看了意大利影片《西西里美丽的传说》后,因女主人公玛丽莲的漂亮而导致她在不同时期遭遇不同的坎坷命运,联想到自己也作为女性所饱受的许多坎坷与酸涩,不禁潸然泪下;而一些男性观看后,则联想到自己作为男人的贪欲与不敢承担责任的虚伪心理则深深自责。在影视艺术审美活动中,联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影视中蒙太奇的各种表现手法就充分运用了人联想的天性。即是说,联想构成了蒙太奇的心理基础。如影视中的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等,就是运用了人联想的自然天性。比如“隐喻蒙太奇”的审美心理就是受众类比性心理联想自然天性的体现,如黑白片《辛德勒的名单》中,有一段非常突出的画面,即在一群黑压压犹太人后面跟着一个身着“红色”裙子的小女孩,看上去天真、可爱、无邪,她似乎不知道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最后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被放在了一个推着死人的板车上。电影画面在黑白底色的映衬下小女孩红色的裙子显得特别的突出,令人心痛而又触目惊心。影片正是运用隐喻蒙太奇的艺术手法,即受众类比联想的心理天性,通过画面色彩的对比形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力,使受众自然联想到,小女孩红色的裙子象征人类鲜活的新生命,最后这个象征人类生命蓓蕾的小女孩也被纳粹扼杀在死人堆的板车上,至此,小女孩的红色裙子成了对战争对残酷对纳粹的隐喻与控诉!正是由于人这种联想的心理天性,影视作品用不同的类比性事物进行画面造型,使影片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这也正是影视中蒙太奇艺术手法的神奇魅力之所在。

   (二)审美想象

   审美想象,是指受众在精神时空中超越感知的银幕形象,在脑海中形成对直观的影视艺术形象某种程度的联系、组合和再创造。影视艺术的形象由于具有高度的逼真性、具体性,因而它不像文学那样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如特洛依战争为美女海伦打了十年的仗,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对海伦的美进行无限的想象,而一旦把海伦的形象搬上银幕,受众就会认为原来海伦的形象就是这样,海伦的形象立即被具体化、直观化,令受众或满意、或失望等等。然而,尽管如此,影视中仍具有一定艺术张力的想象空间。如影片《黄土地》中就运用了虚实结合的传统艺术手法进行叙事。14岁的翠巧所嫁的丈夫在影片中并未出现,影片只是让受众看到翠巧结婚当晚蜷缩坐在床上,此时只见一只又大又黑的手把盖头揭开,接着画面呈现的是翠巧惊惧的表情形象,只见其本能地往后退,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充分调动受众对翠巧丈夫的想象及对翠巧悲惨命运的悲悯之情。在影视的叙事中,常会出现某些情节、细节的空白或“静默”,这是创作者特意留下的想象空间,以强化艺术效果,充分调动受众的审美想象。

   审美情感与理解

   审美情感与理解是影视审美心理因素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在影视艺术的欣赏过程中,它体现为受众最后的审美感受与体验的升华。

   (一)审美情感

   影视作品是艺术家生命体验的呈现,情感的结晶。艺术的创作,是艺术家生命体验的情感性运动过程。艺术欣赏同样也是情感的运动与交流。审美情感是主体对客观的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内在的心理需求而产生的带有本质性、稳定性而又具有易变性的主观态度与体验。情感在审美心理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美学家认为,审美心理是感知、注意、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因素的统一体。即审美活动中主体的情感活动,是在感知和注意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在感性里积淀理性、在理性中表现着感性。情感在影视欣赏中主要表现为受众对艺术对象的态度,集中体现为受众的“审美移情”和“审美认同”。所谓“审美移情”,就是主体在对审美对象的观照中,把人的生命情趣无意识地移至审美对象,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心理境界,使审美客体一定程度上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对象。正因为这种“审美移情”作用,影片《红高粱》中那一望无际在夕阳映照下狂舞通红的红高粱,似乎就融入了“我爷爷”“我奶奶”的生命冲动与原始本能力量。在此狂舞的红高粱,隐喻着对人类生命自由追求的赞美,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所谓“审美认同”,是受众在移情作用条件下,与影视作品艺术形象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切换,用其眼睛、心理去看、去感受、去面对其所面对,去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即发生与作品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最终形成一定程度的心理确认。如美国片《魔鬼代言人》中,作为律师的丈夫因有魔鬼的父亲加之天才般的才能,使其任何正邪的律师辩护都永处于不败的辉煌境地,可付出的代价却是父亲对其美丽妻子肉体与灵魂渐进式的折磨和毁灭,当其失去深爱的妻子时,他作为人和律师的良心受到猛烈的痛苦撞击与人性的警醒,他最后以死来抗抵魔鬼父亲对他虚荣内心的诱惑,完成了作为人其人性和作为律师其职业道德良心的回归。在欣赏过程中,影片使受众进入了作品中人物的世界获得了一次人性的拷问、职业道德良心的回归和对人类虚荣原罪的思考,从而使受众与作品产生了一次深切的交流与认同。

   (二)审美理解

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篇7

关键词:影视;审美文化;教育

一、审美文化的定义

作为当代美学中新的研究课题,审美文化即是人类在不同的审美领域并通过一定的审美活动所呈现出来的人文性总体特征。事实上,审美文化就是人的本质力量被感性外化后在不同审美领域所呈现出来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不是一种不可捉摸的难以把握的东西,它是一种可以被我们感知到的存在。审美文化是一种动态性创造过程,这一过程与“美”有关。审美文化的分类依据是人类审美领域的历史扩展和形态划分,主要有物化审美文化、物态化审美文化、物态审美文化这三种形态。物化审美文化主要存在于与人类衣食住行相关的一切物质生产和生活领域中,它其中蕴含着的审美价值既表现为物质文明,又表现为精神文明;物态化审美文化主体所对象化的则主要是凭借自身精神性存在的心灵、品格、情操、智慧、信仰等内容;物态审美文化则是人类为了表现和欣赏自己本质力量而以大自然为感性物质载体的文化。这三种审美形态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存在,而这些审美特征对大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展开审美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审美意识中生成美的意象,进而推动大学生文化品味与审美情趣的提高。此外,审美文化教育还可以激发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的身心发展对于社会的全面和谐有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影视传媒艺术是实现大学生审美文化教育使命的最好手段之一

影视传媒艺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十分独特,有学者预测,它将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最丰富的文化艺术教育。影视传媒艺术具有十分多元的艺术构成,这一优势是其他门类的艺术永远也无法达到的。视觉艺术中的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艺术是静止的,影视传媒艺术则是运动的,且能够融合以上艺术的一些优点;听觉艺术中的音乐、视听艺术中的音乐剧等艺术没有影视传媒艺术那样强的艺术冲击力;想象艺术中的文学也没有声、色、情、景相结合的影视传媒技术有感染力。随着影视传媒艺术的优势逐渐被人们发现与重视,国内外不少大学已经增设了影视类专业进行影视传播方面的教育,其中艺术优势越来越突出的电影电视教育尤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影视传媒艺术无疑是大学生审美文化使命实现的最好手段之一。

三、如何利用影视传媒艺术进行大学生审美艺术教育

高校教师在利用影视传媒艺术对大学生实施审美文化教育时需对以下几点加以关注:

(一)合理选择媒介,做好情境导入工作

在对大学生进行审美艺术教育时,首先要牢记情境导入为主的原则,而情境导入的重点就是教学媒介的选择,教师在选择媒介时一定要坚持精品意识,只有经典的、有教育价值的、能够感染学生的作品才是最生动的教育媒介,才能够产生最高的教益。在选择好合适的媒介之后,教师还需创造出能够让学生从自然的生存状态迅速进入影片世界的具有特定氛围的环境,这一步骤需要教师对媒介本身所具有的布景艺术环境加以充分利用。为了将学生由浅入深地带进特定的故事氛围,教师的引导、叙述、手势也是必不可少的。当学生的情绪受到媒介所叙述的内容感染时,他们自然会随之步入教师教学设计目标中所期待的审美状态,这种状态能够帮助学生将初始粗陋的情感转化为更高精神境界中的审美理想和理性追求。

(二)用高品味的影视文化创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对此,利用影视传媒艺术实施大学生审美文化教育一定要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下进行,而高品味的影视文学创造就是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保证。为了帮助大学生形成更加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影视艺术的创作者们一定要坚决摒弃低级、庸俗的内容,更多地将健康向上的作品呈现在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大众眼前,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校实施大学生审美文化教育提供更多精品的教育媒介。

(三)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足够的影视艺术储备与审美文化

从事高校审美文化教育的教师自身当然必须具备最根本的艺术储备,教师只有先于学生对影视进行审美的感知和理解,才能够利用自己对影视艺术的深刻理解给以学生审美启发。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最根本的艺术储备主要包括足够的自然、社会、人类以及其他门类艺术的初步知识,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利用生动活动的课堂交流感染自己的学生,使后者在达到情感共鸣的基础上感知并理解影视艺术的审美价值。对大学生实施审美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文化品味与审美情趣的提高,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影视传媒艺术自身所蕴含的巨大优势使得其成为了审美文化教育实施的有效手段之一。高校教师在具体实施审美文化教育时一定要合理选择媒介,引导影视艺术的创作者用高品味的影视文化创作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教师还要采取措施加强自身的影视艺术储备与审美文化。

作者:谢安圆羌燚蔡松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区三江学院

参考文献:

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篇8

关键词:网络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美学特征;艺术风格;交流

0引言

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我们的艺术创作形式已经进入到了数字化的时代。艺术创作者们的艺术创作理念在向数字化的方向过渡,他们的艺术创作手段也开始渐渐具有了数字化的特征。这样一种新生代的艺术风格样式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审美特征。

1关于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指的是传统艺术与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新一代的数字媒体技术包括传统的影视、广播、电视媒体向数字视音频、数字电影方向的快速发展,也包括日益普及的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等[1]。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形和图像进行的创作、设计和制作,从而产生能让人们感到无比真实的立体动画和场景。数字媒体艺术包含了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它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主体涉及到了三维虚拟场景、动态构图、角色形象、运动规律、音效、灯光照明等多个方面,这些审美主体所包含的内容比传统艺术要多很多。具体来说,数字媒体艺术包括着以下的领域:数字图像(数字图形图像艺术创作、数字二维绘画);数字动画(数字影视后期艺术创作、数字三维动画);数字音频艺术(电脑合成音乐、声波艺术、数字音乐创作等);网络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虚拟现实艺术;电影、舞蹈、戏剧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数字媒体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看来,即使是同一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如果不同的艺术家来赋予它不同的艺术审美特征,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风格也就迥然不同了[2]。

2数字媒体艺术审美

在来谈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审美的概念。审美,指的是领悟和感受客观事物或者现象本身呈现出来的美,它是人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构建起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审美成为了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理智与情感的具体统一,从而能够追求发展,追求真理。具体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指的是人们通过观赏艺术家们根据数字媒体艺术理念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式创造出来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从而感受到和领悟到数字媒体所带来的一种别样的艺术之美。它的审美对象便是动态的或者静态的二、三维数字化图像作品。在高度的信息化社会里,以计算机为主要代表的数字媒体艺术,将会对当前的艺术审美产生革命性的、颠覆性的、深远的影响[3]。在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与一般审美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先要看到它们的差异性。由于审美对象的不同,一般审美是对现实美的感受,审美对象为现实的自然物和社会物,它们并不是专门为了审美而存在的。而数字媒体艺术审美对象为艺术作品,它们的存在则以审美价值为体现。不过数字媒体审美艺术和一般审美在实质上却是相同的,它们的审美都归根结底的指向了人类的审美精神,都归根结底的来源于现实。

3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

3.1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技术之美

技术的发展是数字媒体艺术的最大特点,技术与艺术作品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技能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技术环境为审美价值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每一次新技术的采用,都造成了新的视觉上的冲击。因此,与传统艺术相比,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价值更多表现为技术之美。如著名导演卡梅隆创作的热播影片《阿凡达》,从它惊人的票房业绩就可以看出此片高超的艺术与科技价值。在全新的3D数字特效的支撑下,人们在影院中享受到了漂浮在云中的山峦、旋转飞行的蜥蜴、夜间发光的森林、一落千丈的飞流瀑布,这些拍摄手法和特技效果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都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些真实而脱俗的美妙视觉的背后,有着众多数字媒体技术手段的支持,他们搭配着全新5.1声道aC―3音响环绕的声音效果,给电影增添了巨大的震撼力。另外,先进的动作捕捉设备、自主研发的数字拍摄系统和强大的CG制作团队都支撑了这一完美艺术作品的出现。

3.2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动态之美

数字媒体艺术体现着视觉元素在空间中的不断变化和运动,与传统艺术的静态画面相比,它不仅包含了光影、构图、色彩等要素,而且还具有空间、时间、运动等数字媒体所特有的艺术特点。它的艺术元素并不是固定某点,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的在移动,时而加速运动,时而减速运动,有着丰富的变速运动,这就构成了一种动态的秩序,表现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动态之美[4]。

3.3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互动之美

数字化的艺术作品,在作者和观众之间、创作者与受众之间是一种共同参与、沟通互动、角色换位、共同分享的艺术模式。在网络艺术的互动性数字平台上,不管你是任何人,处在何地,只要进入到数字网络系统中,就可以找到你感兴趣的艺术作品惊醒补充、修改和再创造,他们可以对这些“开放式”的作品进行多次的再创造,不断注入新的想法和内容,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原创者和艺术家们扮演者向导的服务角色,每一个参与者都品尝着艺术参与的和艺术家的荣耀,在此,每一个观众都能够找到与自己有着共同点的艺术作品,他们享有更大的修改权和选择权,形成了艺术家与非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使艺术创作得到了换位思考和真诚的对话机会,因此,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互动之美,人们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陶冶和满足。

3.4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未完成之美

在传统意义上,一件艺术作品,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创作者的目的,作者就会对作品进行收笔,而数字媒体艺术正在改变着这一局限,开放式的作品结构使得作品在共同参与和互动中可以随时删改、剪切和复制,这样就无限延续了它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期盼,在这种大众化的创作链接中,你很难看到终结,只要有人欣赏和接受,作品就会在互联网中无限创作,无限传播,永不会结束和停息,艺术家们永远在期待着意想不到的艺术奇观的产生。

4结语

在数字媒体时代,传统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无比广阔的延伸,传统的艺术审美理念也被重新定义和诠释着。只有力图把握住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才能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对现代艺术进行正确和科学的定位。

参考文献:

[1]邱晓岩.试论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2022.

[2]王伟毅.数字媒体艺术的多种可能性[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5.

[3]马凌燕.论新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的异同[J].湖北社会科学,2007.

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篇9

一、动画作品的审美作用

艺术的审美是从感性出发。动画审美是人们在大量作品的传播和评价中,对动画流行形式美的一种直观认识和印象,并由此暗示、指导、形成的群体审美意识、趣味及心理特征等。人们对于美的感受是自然而然的,日月山川、春光秋日、树木鲜花、风雨彩虹、飞禽走兽、生命情感等等都是自然中美的画面。喜欢源自人心里对美朴素的感知。动画的美首先是对自然中美的记录,经过设计加工形成动画艺术的美感,画面与故事角色情感的结合发展成为审美作品。动画审美作品表现的核心是人性,如人类在自然灾难中的同舟共济、人为灾难中的正义战胜邪恶、温馨感人的生活百态等,都是在展现着人性的光辉。人是审美的主体线索,人的审美观念取法自然并由此提升。动画艺术创作就是创作者将内心对真善美的认识和理解表现到影视形式上。

二、动画艺术审美是持续创新的

动画艺术是伴随着大众文化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形成的,是可复制的。它依赖现代媒体广泛传播,更多情况下以产品的形式呈现给受众,动画艺术是工业化社会的文化产品。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动画艺术的审美价值与生俱来地具有大众性特点,这一大众性特征使得动画艺术的创作者与受众、社会及媒体之间呈现了比较复杂的价值关系,而审美价值是动画艺术产生其他各种价值的基础。动画艺术作品首先需要对于受众个体具有可审美的价值,才能在社会层面产生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对动画艺术审美价值的思考,也就需要对作品艺术语言、技法本身,受众需求、创作者意图和时代社会背景等多角度的分析,探寻如何形成启蒙的、娱乐的审美价值等等。动画艺术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艺术语言程式,更没有唯一的评判标准,表现出来的是形式多样的风格。作品形态随着媒体制作技术等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可以说,因技术和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不断创新、毫无定式的动态过程,是动画艺术能持续创造审美价值的生命力所在。

三、动画艺术审美影响受众成长

动画作品的类型有很多,分别针对着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动画片的主角很多都是女孩子,以美国的公主动画系列为代表,包括很多日本的动画片主角也是女孩子,故事曲折温馨,结局美好。这些作品自然是女童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其中,或许还有女性角色更容易贴近儿童、更纯真,以及可以将故事设置为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从而表现女孩子勇敢等原因。这类动画以童话题材为主,画面造型和表演风格可爱而夸张。男孩子喜欢看的动画片则更倾向于在历史、现实或者未来科幻世界中出现的英雄故事,更多为情节激情热血、战斗画面炫丽,剧情刺激。画面造型和表演风格可爱而夸张。画面丰富炫目,角色强壮乐观,造型比儿童动画接近写实但又有一定的夸张。合家欢动画,则是在尽力满足不同年龄的观众能够同时观看欣赏。不同类型的动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明显不同的设计面貌,也都代表着创作者的审美倾向特征。这些动画塑造了难以计数且具有各种造型和鲜明性格的动画明星,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其中,强势的流行文化地位必然会引领世界动画创作的潮流。中国当代的动画从业者、专业学生和广大的受众群,也都是在这样国际化传播的各类动画作品中成长,明显受到这些审美倾向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引导自身的动画艺术审美。

四、动画艺术审美存在的问题

社会上形成许多流行的审美潮流,其实也会带来一些比较普遍的庸俗现象,这应该归因于动画艺术审美力引导的欠缺。如果忽视自己的感觉和兴趣,在艺术追求上随波逐流,创作者本身就失去了审美的向导。目前,中国动画艺术在审美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重视的现象。

(一)创作者重视制作技术,轻视审美素质,造成审美窄化

跟随、学习甚至移植外来动画的文化,在创作观念和制作水平方面对中国动画行业有着部分实用的意义。但国外普遍流行的动画审美风格来到中国,也一定需要经过转化、探索。国内许多流行动画的题材类型、画风潮流、技巧风格都在借鉴国外的流行作品,其中有一部分动画作品重于刻意模仿,形成了不伦不类的风格效果。而在一段时间内,整体市场又很接受这种风格,因为流行动画的首要动机就是市场的成功,需要依赖消费者的审美诉求。以美式和日式等为代表的商业动画机构及其创作者将流行化的审美借助大量制作精良的作品影响到世界,简单易学的审美趣味风格也引诱了众多的中国动画工作者。中国动画行业借鉴国外的商业操作模式和具体的动画手法,关注的是表面的类型语言和视觉风格表现,却没有体会到美国动画题材和技术的不断拓展和创新,忽略了日本动画在对美国动画学习时的持续脱离和超越,更没有感受到欧洲动画在艺术观念上的坚持。对所谓美式卡通和日式动漫造型风格的流行进行大量模仿,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媚俗现象。部分中国动画工作者是以一种肤浅的“模仿主义”来自我标榜技术成熟的新原创动画,更严重的是,中国动画行业利用这种“弯道超车”,片面追求流行元素和炫技效果,形成缺乏文化内涵和艺术素养及对流行崇拜的后果。动画的商业流行文化某种程度上在侵蚀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改变着我们的自信。今天的中国动画成为一个注重技术性表现、资本营销传播主导、带有强烈市场功利目标的行业,在建立审美方面是缺失的。

(二)本土受众审美有待培养

关于当代中国受众的动画审美,儿童、青少年和成年的观众是不一样的。年轻的受众在成长过程中身处国际化流行影视娱乐文化环境,受美国、日本及其他国家动画作品的影响。成年的受众则有很多并不了解现在的流行动画,怀念记忆中的中外经典动画作品而与商业思维脱离。现在动画的创作者尤其是年轻一代本身也是来自广大的受众群体中,也具有以上特征。因为流行性的商业利益推动,美国卡通和日本动漫等外来品对中国当代青少年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量流行风格化的动漫作品会比一些重视追求个体风格的个性动画作品更受到普通受众的喜欢和市场的欢迎。深层的原因在于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全球化现象,中国已经成为由大众流行文化主宰的消费社会,为商业卡通动漫流行审美的壮大提供了社会条件。对动画艺术的欣赏评价也有观众的深度参与。现代工业和信息化社会的观众希望在影视娱乐作品中逃离现实,得到简单快乐的商业消遣。流行的动画作品就是一种模式化的娱乐产品,虽然有文化、题材、手法的差别,但总体仍然是处在一个有限的标准化框架内,创作者自身及其创作的审美定位都不可避免地被逐渐同化,进而基于标准化生产方式去批量创作作品。影视动画代表的流行文化是商业时代的产物,本身与艺术追求有着一定距离。中国的当代动画创作并没有成熟的商业动画基础,整个行业从为国外加工到转型原创,时间仍然太短。而国际成功商业动画的特性本身也含有迎合受众爱好的成分,消费流行文化为走向媚俗也提供了条件,整体年轻的中国动画行业仍然处于对国外商业成功案例的模仿阶段。当代动画从业人员又普遍缺乏民族传统文化和美术的传承,同时也与现代及当代艺术审美观念有着距离。因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和提高动画艺术审美。

五、提高动画艺术审美

(一)观察、发现、感受和表现生活美

动画艺术对专业学生及动画行业从业者的基础要求,就是要首先具备坚定的艺术创作理想,掌握比较坚实的美术造型能力,善于观察、记忆和描绘人、动物或物体的外在形体和内在结构,深入观摩和研究影视动画作品的题材类型、故事描述、镜头叙事语言和美术风格呈现,对动画艺术审美的含义有深层次的理解和追求。学习动画艺术创作,始终需要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生活,观察可以了解的世界。在专业基础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观摩学习各类艺术作品,文学诗歌、音乐戏剧、美术绘画、电影、动画等等。文学写作基础、绘画造型基础、影视叙事基础、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的课程学习都是在强调培养观察生活美、发现生活美、感受生活美和尝试用动画艺术手段来表现生活美的习惯和能力。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通过动画审美,来讲好中国故事。

(二)探索动画审美,讲好美丽中国故事

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篇10

关键词:美学室内设计审美环境艺术当代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完善空间、传播文化、创造美的艺术,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美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功能因素融入人性化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完美的室内设计产生于高度的现代文明,成功的室内设计同时创造着先进的文化。作为美学分支的艺术与技术美学是指导室内设计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是研究设计领域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今天,人们已日益明晰地认识到被装修空间的布局、质感、色彩;家具的布置;设备的安装;通信等网络的建设不再是简单的组合、时尚的反映,而应提升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层面去实现文化、科技、环保和效率的有机结合。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现代美学理论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本文就此加以论述。 

 

一、从形态学视角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 

就本质而言,室内设计是将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的造物活动,属造型艺术的范畴,然而与其它纯粹欣赏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室内设计同时具有着实用的动能属性。从形态学的角度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及内容任务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要素: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因此,设计者不能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要勇于探索发现时代技术与审美特点赋于空间的新形象。 

(二)美学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应做到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应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三)美学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的柱子等建筑构件以及墙、顶等各界面,对其进行符合功能需要的装饰,是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和丰富多变的装饰形式,可以获得千变万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审美效果,同时亦能体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以上美学要素虽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却不能孤立对待,因为从形态学的角度分析,总体应大于所有个体的总和,仅仅依靠总体中的一部分不能解释总体。因此,室内设计整体审美价值的产生要凭籍各美学要素统一框架下的意义整合而获得。 

在所有的与视觉有关的艺术设计中,形态学提供了基本的部件构成形式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准则,当然其中也包括设计中依附于形式的各美学要素的组合法则。不仅如此,形态学理论还被应用在甄别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及研究艺术设计的特征等方面。具体到室内设计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设计的个性从那种“压迫性的总体性”中解救出来,如何充分发展差异性和异质性。其实,这种把大叙述和小叙述对立起来,把总体性和差异性对立起来,把同一性和异质性对立起来,以非总体性、非中心的思维方式来审视、规范自我的创造的思维特征,不仅是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而且也是当代艺术与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从实践来说,它也确实已经对当代室内设计创作带来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影响。 

 

二、整体环境观念下的功能与审美意义表达 

处于随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应确立整体环境的设计观念,这里的“环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建筑实体围合形成的室内环境,它主要包括室内空间形态、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要素;其二是指包括建筑外观在内的庭院、街道、广场乃至整个社区、城市、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大环境概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背景、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在不同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与理想精神,所有这一切经历史的积淀与传承而形成具有个性差异、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它和地貌、物种、气候交织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地区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以人为中心的室内设计,不但要从功能上考虑符合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所需的各种实用要求,而且更应从心理方面进行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需求的人文关照,以及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愿望。室内设计作为文化的物化创造活动,其风格形式的表现应从大环境整体的高度,运用符号学的理论、方法,把室内环境视作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对设计元素在组合中的符号化处理,使能指与所指有效结合而具意指作用,充分运用设计形态符号的象征、隐喻功能,准确反映出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以及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 

室内设计的“里”,和室外大环境的“外”,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大环境系列“链中一环”的室内设计,不可脱离开大环境中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特征、意义而孤芳自赏。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内环境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综合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室内,但着眼于“室外”。当前室内设计还存在着相互类同、缺少创新和个性的情况,对环境整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使设计缺失内涵而流于一般,设计构思局限封闭。 

 

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