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十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十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5:3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一、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问题分析

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广阔、且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也较大,这样的形式必然会造成各区域的经济出现差异。区域经济差异通常是指在国家内部,一些区域较另外一些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经济的发展水平更高以及经济的实力更强,这样将致使在空间上呈现出一种不发达的区域与发达的区域同时存在的局面。所有这些差异的形成是因为各区域间,存在着最基本的资源差异、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因素制度差异与其作用的结果。使得这些差异的存在对区域经济发展构成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负面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很有可能使社会矛盾加剧。在世界上,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活动证明了两个经济发展程度相当的地区,区域间人们消费结构水平相似,这样能够形成相似的消费偏好与相似的服务以及商品需求结构,相应区域间市场需求提升,隔离程度减低,形成贸易与地域分工机会加大。相反则会使两区域间供需关系弱化,较难实现贸易流通与地域分工。与此同时,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太大,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造成产业集群发展的能力有限,致使产业链环断裂,且工业配套能力较之发达地区相对落后,致使那些主动向落后地区转移的企业在当地找不到可以与之配套的企业,没有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原料、产品以及服务,使得落后区域在产业梯度转移时出现较大困难,造成其不能具备相当素质劳动力和经济技术基础接受发达区域成熟的产业和技术,同时也无力接受人才和资金的输出,使得区域间产业扩散和资金、技术梯度转移很难实现,从而影响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二、我国出现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取得较大快发展,人们生活品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但因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资源禀赋、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国家投资重点不同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

这种空间差异的存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促进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但从我国开始实施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经济战略到现在,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增大,为避免因这种差距的拉大导致经济问题以及社会矛盾的加剧,相关学者对目前各地存在的差异现状、变动的趋势和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可是他们所运用的方法大都单一,而且都存在不同见解。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就应该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分析,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

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仅存在于各省会城市之间,同时表现在省际与四大板块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拉大。其中,最显著差别是在于工业发展水平。引起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从经济全球化来研究的“经济全球论”,有从经济体制分析的“体制原因论”,有从经济发展战略方向所提出的“发展战略论”,甚至有还有从历史文献来分析的,其主要是从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方面提出的“地理区位差异了”。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以外因为主、外因是指国家政策的倾斜,而国家政策的倾斜会引起资本流动,影响地区市场水平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内因是指区域自然资源的多少和自然条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结构战略与生产率的制定。因此,应结合我国实际状况,于承认及尊重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的基础上,面对不同的区域选择相应的发展战略,鼓励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同时积极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崛起,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充分地发挥中部地区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原材料与能源基地建设,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我国经济协调发展对策与思考

(一)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发挥地方政府的优势

政府在政策制定的时候应“结合实际,把眼光放长远,着眼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发展全局”。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跟中央政府的思想应保持一致,开展科学、合理、明确的权利和责任划分。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宏观调控,着重掌控大局。在经济发展细节中,适当下放部分决策权,扩大地方政府自,在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地区的政策以及战略,与此同时中央政府适当给予鼓励和支持,来调动地方政府参与政策研究的积极性。

(二)针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应区别对待

因我国的资源分布的差异现状无法改观,一些区域的自然资源丰富,所以可以很好地进行发展,而某些地区因资源匮乏,致使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所以,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应结合当地的资源特点进行区别投资。主要将重点放在提高福利与公共设施水平,且投资重心应放在较为落后的区域。针对这些区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联手为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尽最大能力为培养本土人才创造条件。

(三)积极运用不同激励措施来吸引投资者

国外在落后地区采取的激励措施是结合地区跟核心地区限制工业的发展税收相关政策与许可证的制度,从而引导企业从中心地区向落后的区域转移,政府还经常利用区位补贴的模式鼓励边缘地区的工业增长,我国在借鉴这些经验的同时,应结合我国的国情,相应利用多种激励方式,建立一个激励员工开拓精神、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环境,建立合理的评价与鼓励机制,以激励方式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秀清.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唯物史观审视[J].商业时代,2011,(33):142-143

[2]杨劲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与税收[D].东北财经大学,1998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篇2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演进;新态势;区域协调发展

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演进

建国至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总体态势为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现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相结合,形成了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均衡发展战略布局阶段

我国区域发展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这一时期实施的是均衡发展战略,目的是为改变旧中国工业分布极端不均衡的情况。当时,我国工业总产值77%以上集中在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西北和西南地区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3%和6%。[1]为加速改变这种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全国资源重点对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一五”时期,国家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将全国划分为沿海和内地两大经济地带,[2]并侧重发展内地。60年代初,国家根据国防战略位置,将全国分为“三线”三类区域,[3]并将建设重点放在三线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952年的31.9%,提高到1978年的40.1%。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极大的改变了沿海与内地发展极不平衡的情况,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2、非均衡发展战略布局阶段

改革开放后至90年代初,我国实施的是优先发展沿海,最终实现各地区共同富裕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这是因为从国内看,在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后期,全国经济出现效率低下、整体发展水平缓慢等一系列发展问题;而从国际方面看,此时,和平和发展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导趋势。[4]为此,国家采取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等一系列对外开放措施,形成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进而带动内地发展的格局。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1985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设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国家决定设立海南经济特区。至此,非均衡发展战略已基本形成。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三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成就,长三角、珠三角、环勃海经济圈等区域利用地区优势成为全国的经济增长带和经济中心,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进程。

3、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阶段

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期间,尽管国家经济取得较大发展,但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迅速扩大。1978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人均GDp的差距为153.6元和212.9元,到1998年已扩大到4270元和5490.9元,西部地区的人均GDp水平已不到东部地区的一半。针对地区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突出矛盾,中央逐渐对区域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完善,趋向于区域协调发展。自1999年开始,中央陆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以及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至此,国家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体系初步形成。

4、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阶段

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布局下,随着科学发展观等战略的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已进入了新的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之一即统筹区域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构建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科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是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取得的系统总结和科学创新,是新时期区域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区域发展的新态势分析

我国区域发展逐步呈现出区域协调发展体系日趋完善、总体协调发展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相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的新态势。

1、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逐步成形

在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下,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的政策,从过去以行政为主导的方式,转变为以经济发展规律和产业集聚方式谋划发展目标。重视各中小区域的发展,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形成四层区域发展体系,并呈现出层次化、体系化、差异化的特征。如下表:

战略层次规划类型具体区域

第一层次国家区域总体战略西部大开发

东北振兴

中部崛起

东部开放

第二层次经济特区深圳特区

部级开发开放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福建福州新区;云南滇中新区

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第三层次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

成都市

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

长株潭城市群

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

第四层次国家重点区域战略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京津冀都市圈;成渝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黄河金三角示范区

国家次重点区域战略海南国际旅游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横琴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八省市海洋功能区

其他重点区域战略关中-天水经济区;皖江城市带;图们江区域;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经济区

环境保护重点经济区战略黄三角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甘肃省循环经济区;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我国区域战略规划布局一览表(数据截至2015年10月)

2、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相结合

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核心要求是按照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区域发展态势等要素,明确主体功能定位,确定国土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范围,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在国家出台的各层次的区域规划中,对各区域的城市用地、农业保护、生态及环境资源区域的规划,实际上遵循了主体功能区的设置原则,在二者的关系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目的是缩小地区差距,主体功能区战略则注重国土的优化开发。区域协调发展是主体功能区战略的主要目的,主体功能区战略则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措施。二者相结合以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区域分工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区域发展新布局的主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但由于各区域发展的差异及地区间发展沟通机制不健全,政绩考核、地方保护等因素的影响,区域协调发展仍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任务。今后一段时期,应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方针,着力破解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难题。

第一,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省一级主体功能区政策规划,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按照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规划各区域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建立各有侧重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及实施机制,实施差异考核模式,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充分体现地域特色与发展阶段。从根本上扭转长期以来地方发展唯GDp论的观念,以促进区域和谐、协调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贯彻“一带一路”战略,深化区域合作。近年来,我国各区域合作趋势不断加强。在推进区域合作中,应充分发挥各区域的地缘、科技、资源、人才等优势,深化科学发展和联动发展的共识,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契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作、生态环保等领域全面加强合作。为此,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打破地方保护,实现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的一体化。

第三,完善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前提下,构建全国统一的区域协调管理体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明晰各级政府的权限和职责,加强对各类区域的分类指导,促进协调发展。建立具有适应我国国情的区域管理制度和区域政策体系。

第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日趋明显,在优势互补的合作基础上,各区域间在市场、科技、人才等各方面的竞争在不断强化。应对竞争,提升创新能力已成为获取优势的关键性因素。对此,各区域应积极出台政策措施,以市场化为导向,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高校的创新资源优势,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注释】

[1]高萍.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三次转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1.

[2]1956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对新中国区域经济进行了明确划分,把中国划分为沿海和内地两部分,指出,“所谓沿海,是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河南东部、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篇3

我国是地大人多,但人均资源占有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人文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各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道路。因此,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高度重视,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选择,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实践和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内涵

1956年前后,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新思路,其中提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这一思想在“二五”计划和中央有关经济方针政策中得以体现。邓小平曾高度评价《论十大关系》所蕴含的宝贵思想,认为“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建国后,为了冷战时期备战的需要,国家曾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的工业发展。这一政策限制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然而,由于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基础较差,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多项数据都表明了这种强调内地发展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率,表面上缩小了内部差异,实际上导致了中外差异的扩大。

总结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布局的经验教训,人们理性地认识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矛盾统一的。不顾东西部地区的客观差异,人为地推行均衡发展政策,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邓小平指出:“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他认为搞平均主义的同步富裕、同时富裕,不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是一种空想,其结果只能造成共同贫穷。因此他再三强调:“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按照经济学新古典学派的观点,区域二元结构是市场不完善和市场机制失灵的反映。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市场力量的自由运转将使要素收益均等化。因此,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差异将连同“核心�;边缘”结构一同消失。1965年,美国人williamson利用24个国家1940—1961年间的有关统计数据,计算了7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区际不平等程度。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际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出由扩大到缩小的倒“U”型变化。因此,尽管经济发展初期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区际人均收入水平扩大,但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倾向于均衡和趋同。这与小平同志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战略构想不谋而合。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就是倡导一种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体的说,有以下几点: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适度倾斜的发展战略。适度倾斜是指从全国总体布局考虑,把投资和生产布局向沿海适当的倾斜。因为区位条件和历史因素决定了东部地区易受海外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起步快、阵痛小,较易迅速成长为亚太地区新兴的经济带。但适度倾斜要求处理好重点开发区域与非重点开发区域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均衡布局,也不是简单的扶持东部,而是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扬长避短,共同发展。

非均衡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开放体系中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从总体上讲,既要有重点地推进生产力空间布局,以追求投资的高回报率和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协调区域间经济关系,协调主导产业同其他产业的关系,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形成合理的东、中、西部区域分工格局,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倾斜经济发展战略,在强调经济效益目标中,忽视了平衡目标,投资重心与政策优惠一味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造成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和区域利益关系严重扭曲。我国在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选择时,既不能重蹈覆辙,也不能矫枉过正,另走极端,偏重地区效率,牺牲全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为代价。在设计我国区域经济新的发展战略时,应该充分考虑我国复杂和独特的区域问题,以求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统一,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沿海与内地、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

目前对我国应该实行何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它要求以“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一项基本指导方针,从“九五”计划期间开始,逐步加大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及地理自然特色,突破行政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形成多个跨省市区的经济区域,发展各区域优势产业,避免产业结构趋同,促进区域经济在高起点上向前发展。

二是多极增长发展战略

就是在中西部地区选择几个省、市或地区或流域(如长江流域),像过去扶助东部沿海增长极那样,培养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是沿江经济带以互助互动为中心的协调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主要内容包括:以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先导,把“黄金水道”的开发利用协调与发展灌溉农业和发展高能耗、高水耗、大运量工业体系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促进资源利用的互补与协作;一般产业协调与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建立沿江经济带市场联合体,协调区域市场,协调金融市场,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三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考虑到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均衡的客观事实,也认识到制定发展战略应当从全局出发,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上,同时十分关注我国区域发展中公平与效率问题,试图在三者的统一中寻找最佳的区域发展模式,因而笔者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另外,国民经济各地区、各产业之间的发展要保持协调。这就要求国家实行的倾斜政策必须适度,必须以保持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因此,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就成为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篇4

关键词:区域协同;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战略选择

我国是农业大国,促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目标,也是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经之路。在农业现代化全面开展的同时,一些欠发达地区依旧面临着农业设施不完善、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困境,如何依托区域协同发展政策,以点带面地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增强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农业收益,逐步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异,这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突破的重点。

一、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主观与客观多方面因素影响,只有全面分析才能够有的放矢地提出改善方针,从而转变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1.思想观念滞后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普遍较为落后,发展现代化的农业观念也比较薄弱。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对农业经济重视度不够,近年来,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异军突起,使得很多地方的政府和农民开始将经济发展重心向二、三产业靠拢,忽视了第一产业的建设,仍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发展农业。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业问题尤为严重,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前景不容乐观,重视二、三产业,忽视第一产业的恶性循环导致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农业经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1]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小农经济生产经营方式,使得欠发达地区农民养成了不思进取的习惯,缺乏与时俱进和创新精神,这种消极的思想观念也严重制约着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2.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是农业设施,缺少先进的、完善的农业设施,就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获取资金渠道少、农民自身出资能力弱、吸引社会关注度小,因此造成农业基础建设落后、无法适应现代化农业建设要求等问题。此外,欠发达地区已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往往年久失修、破败不能正常使用,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经营模式也严重限制了规模化、机械化的发展,大部分农村交通闭塞也严重制约着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3.产业结构不合理普遍来说,欠发达地区的种植业比重较高,经济作物的种植较少,渔业、畜牧业等生产的水平也低于平均值。此外,欠发达地区日益向第二、三产业靠拢,第一产业的产值逐年下降。欠发达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该地区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造成欠发达地区农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有二:首先,欠发达地区农民信息获取渠道少,无法洞察市场的动向,其次,政府缺乏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性,宏观上的经济指导不足。4.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农业的产业化,然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仍旧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独立农户为主,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21世纪初,农业产业化跨区域经营就在全国各地普遍兴起,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不仅没有及时跟上时代潮流,还存在带动能力弱、农产品基地布局不合理、农业服务不配套、市场发育相对滞后等问题,由此可见,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是阻碍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进一步拓展规模的症结所在,也导致了欠发达地区农业的发展面临进程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的窘境。

二、区域协同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21世纪初,我国提出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规划,打破不同省市地理方位和行政区域上的限制,从利益一致诉求角度出发,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区域协同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带来新机遇,表现在战略协同、组织协同与资源协同三方面,其中战略协同是在政策和指导思想上对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推动互补发展,组织协同则是在政府统筹规划下,形成涵盖范围大、覆盖面广的农业经济发展链,资源协同是指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依托区域协同的优势,在区域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和完善自身生产力。1.战略协同2004年,北京率先提出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采取差异化、互补式战略,推动以点带面、以先进带落后的产业协作方针。2006年,天津提出加强区域性建设的构想,强调与北京、河北地区的交通建设。针对农业行业,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着重推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与资源配置的优化,在战略上做到区域合作、协调发展。2014年,我国农业部部长韩长斌提出了增加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缩小农村之间差别、深化改革三农问题等建议,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协同发展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转型。[3]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规划中可以看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依托地区战略协同的优势,让经济发达地区充分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以区域体整体环境为基础进行合理布局与统筹规划,减少区域内同构产业竞争压力,加快自身建设。2.组织协同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想实现与发达地区的跨区域农业协同发展,必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在政府的统筹下进行区域间的组织协同,尤其是在农业经济方面,需要建构跨区域融合农民、生产基地、企业等主体的农业产业链,产业链的形成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有效缓解信息流通不畅、宣传平台欠缺等问题。例如在2014年,河北省政府带头向北京、天津两地农科院和高校寻求先进的技术支持,获得了显著的创新成绩,此外,借助区域协同的组织优势,河北的农产品源源不断运往京津两地,开拓了河北农业终端销售市场,据调查,北京农贸市场上的80%羊肉来源于河北省,每年有350万吨农产品也是由河北省生产提供的。[4]因此,笔者认为,区域协同发展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不仅在具体的资源、市场上提供帮助,还促使了欠发达地区农户与发达地区企业的深度合作。3.资源协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区域协同环境下,还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经济欠发达地区可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入与科学技术,例如河北省可借助北京与天津的经济、资源,形成新要素的合理流动机制,大力发展本地农业经济。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协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才资源,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研究所等机构可为欠发达地区输送相关农业人才;二、市场资源,欠发达地区往往存在有货无市的情况,导致农业结构失衡,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多、购买力强,可有效缓解欠发达地区农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三、资金资源,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普遍存在资金不足、政府投入力度小的问题,仅凭本地区的资金积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落后、发展滞缓等问题[5],因此,区域间的资金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经济的物质基础。

三、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结合区域协同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笔者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战略选择应以上述几大优势为切入点。1.实施大规模生产经营战略,使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欠发达地区县域大多集中在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的省市,其经济水平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因此存在生产活力不足、投资欠缺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应该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经营模式,分散的、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严重阻碍了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未来的农业发展方面,要实施大规模生产经营战略,提高农业产品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增强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动力。此外,大规模生产经营战略有利于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由政府引导并提供农业经济发展保障,有利于重新激发农民的生产热情、有利于对农民进行集体化培训和科学化指导。总之,突破传统生产经营模式的束缚,是发展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首要选择。2.实施产业升级战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区域协同环境下,欠发达地区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区域内的一部分,需要着眼于区域整体发展而进行产业比重、农业结构的调整。从宏观上看,欠发达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低,农业经济发展缺乏长足活力;从农业产业内部来看,欠发达地区的种植业较经济作物、农业加工品、畜牧业、渔业相比,更受农民欢迎,原因在于种植业成本低、风险小,然而大量种植果蔬的弊端也很明显,即农民收益小,难以真正改善农民生活、难以真正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因此,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应实施产业升级战略,一方面改善第一产业比重低的现状,提高政府和农民对农业经济发展重视度,另一方面,微调农业结构,引导农民向畜牧业、经济作物种植等领域转型,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6]3.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发挥人才资本对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表明,人才资本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农产品种植之前,需要相关农业人才和经济人才对上一年度的农产品经营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以得出具有科学性的指导结论;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专门的农业专家,对农产品进行实时监控和指导,以保证农产品高质量产出,农产品的经营更需要市场人才、营销人才进行策划。然而,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大多滞留在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等岗位,远离农业经济发展的第一战场,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与人才不足的困境。[7]实际上,欠发达地区一缺资金二缺人才的情况并不是最近几年刚刚出现的,长年累积下的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对其审视,笔者认为,只有实施人才开发战略,一方面激励欠发达地区固有人才的意识和潜能,促进岗位流通、扩大人才自主选择权,为农业经济发展主战场源源不断提供人才,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人才,学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总之,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发挥人才资本对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重要战略选择。

四、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进行,不仅要依靠区域协同环境下正确的战略选择,还要通过全方面的具体发展对策与措施才能真正实现,笔者认为,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对策要从政府、农民、农业经济结构几方面进行探讨。1.学习区域协同环境下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经验,政府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河北省邢台县前南峪在三农事务方面的财政支出日益增加,2014年一度达到2.2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34.9%,其中67%的资金被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重新规划了大型灌溉系统、完善和加强了本地的道路交通等等。[8]总之,邢台前南峪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现代化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短期任务。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区域协同发展的优势,调动政府的主导能力,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指导、统筹兼顾的指导思想。2.以提高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为目的,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素质农民是发展区域农业经济的主体,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要素,欠发达地区农民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管理水平差的问题,部分农民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的思想也严重阻碍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区域协同战略要求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整体素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以更好地适应农业现代化与科技化的发展要求,欠发达地区农民素质影响着区域协同环境下区域整体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笔者认为,可以由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共同建立一个基础教育培训班,其中发达地区提供教学支持和科技资源,欠发达地区负责宣传和动员,主要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知识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技术,为区域共同体培养一批有知识、会管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促进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兴农战略思想,提高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帮助欠发达地区摆脱“人才欠缺——农业经济发展停滞——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9]3.着眼区域协同整体性,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是调整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地区农业发展竞争力的根本措施。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失衡是阻碍农业经济发展最大的障碍,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应立足自身的农业传统,结合当地资源优势、经验优势等,积极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例如河南信阳即可主打当地茶叶资源,大量种植以茶叶为代表的经济作物,同时开发与茶叶有关的农业附产品,提高茶叶产业经济效益。此外,宿迁市在2009年开展了保护耕地面积的活动,促使当地农业经营面积达到15.71万平方千米,初步建成连接淮沭河、新沂河、汴河三大水禽养殖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带,发展带涵盖了周边大量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也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10]河北省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也可通过产业整合的方式,深化欠发达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同时促进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有序发展。

五、结语

区域协同发展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充分利用区域协同的战略、组织、资源优势,实施大规模生产经营、产业升级、人才开发等战略,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欠发达地区可积极发挥政府统筹规划作用,重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群体素质的提高。只有以区域协同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欠发达地区才能不断为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杜云飞,连建新,张爱国,胡宝民.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视阈下的农业产业协同创新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13,38.

[2]秦静,周立群,贾凤伶.新形势下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5(12):11-16.

[3]邢台农业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content/15/0903/15/5136053_496650556.shtml.

[4]梁齐伟.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5]孙朝晖,张以科.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J].农机化研究,2012(5):21-25.

[6]邢台农业信息网.http:///news_read.aspx?id=29433.

[7]刘宇翔.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7):37-45,110-111.

[8]朱建华,周彦伶,刘卫柏.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4):137-139,143.

[9]周维现.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篇5

[关键词]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1017

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对于我国的区域经济融合扩展出新的路径,对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平衡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加速中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融合,促使东部地区经济产业进行合理转移,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自身优势产业项目,将我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到一起。

1“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经济融合的联系

“一带一路”战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将会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的设计规划中,已经有24个省级行政区域正在加快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其中包括我国中西部的河南省、江西省、湖北省、四川省、云南省、山西省以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等十几个省级单位,东部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海南省等数个省份。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缺少不了对我国各个区域的经济融合,也就是说,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与地区经济融合之间有著密切的联系。[1]

2“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经济融合的挑战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在设计上是以中国的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因此与周边邻国的区域经济融合会有一定的问题,所以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对于世界范围的经济融合发展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其次,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沿线的国家发展情况各不相同,而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会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带来阻碍。

3“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经济融合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平衡。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一方面,在经济基础上,东部地区有着较为雄厚的发展基础,各个经济产业积累时间较长,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使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高于中西部区域。另一方面,由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基数较大,所以在经济增长速度上,中西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又不太明显。而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过程中,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线路将贯穿我国的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将两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联系到一起,重点着手于对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进行协调,将东部地区的各个产业资源向中西部地区推移,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有效改善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2]

4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区域经济融合发展途径

41“一带一路”战略与现有区域性经济战略的融合

当前我国已经将区域性的经济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其中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等,但是在这些部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都是在各个区域内进行发展,相互之间也缺乏联系,正处于各自为战的发展阶段,这就会导致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统一,造成区域之间的合作出现衔接上的障碍。而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建设中,包括了我国十几个省份,覆盖了我国大多数的经济发展区域,通过“一带一路”将各个经济区域进行有效的联系与协调,这种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的有所区别,“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发展更侧重于各个经济发展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以“一带一路”为主线,将沿线的各个经济发展区域作为支点,力图从全国范围内进行经济发展的融合,最终形成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经济发展形势。

42“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间经济协调机制的融合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与其他的部级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其重点是沿线各个经济发展区域的协同发展,这样的建设目标也需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建设有效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由于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涉及的省份数量多,覆盖面积广,使在协同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协同发展机制在设计上也有着与一般战略机制不同的地方,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进行协同发展应当进行区分设计,在进行分层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各个区域的实际发展状态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产业建设的情况,建立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协同层次,在各个层次之间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与“一带一路”的发展整合。在各个经济协同发展层次之间应当加强内部的经济差异的协调,在各个层次中成立相应的协同发展的指挥中心,从各个经济发展区域的经济产业、法规政策、自然环境、人文风俗方面进行分化管理,设置相应的协调管理小组,在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将各区域间的发展政策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市场开放式链接,对各个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与分工合作进行有效的调控,建设各个区域间的文化发展交流,在交通、旅游等产业上加强战略合作。[3]

43“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通道经济的双向融合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大多数的经济发展区域都属于单向的区域通道,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其经济贸易主要依靠海上贸易,而在“一带一路”战略当中,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在区域通道上的双向发展。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发展沿线的铁路交通,促进区域经济陆上通道的发展建设,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已经建设了数条跨国铁路班列,将铁路运输连接到整个东部以及中西部地区,将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区域从过去开放格局的战略后方转变为对外贸易的前沿阵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平衡。其次,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可以实现将各个省份的城市作为沿线发展的支点,对中西部地区的相互沟通进行重点建设。

44“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性经济产业链的融合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会对区域经济的产业进行合理分工,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东部的经济发展得较早,经济基础与相关经验比较完善,而中西部地区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对中西部区域进行产业上的调整,根据其能源、制造、化工、新型生态农业等产业上的优势,与东部地区较为发达的信息产业、现代生物产业等进行有机的结合转移,在各个区域之间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根据自身优势对产业进行合理的分配。

45“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性经济平台的融合

在已有的经济发展平台上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建设,能够将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平台进行合理的融合。将各个区域内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区等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地方经济发展载体,依托现有的经济平台,对其内部从产业种类、模式、相关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融合,加强各个经济平台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对口支援。

5结论

“一带一路”战略在建设的过程中,对国内以及国际上的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加强在“一带一路”战略沿线上各个经济区域的融合,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李安睿“一带一路”战略给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46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四个战略

阶段过程与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国情为基础,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目标、发展机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长期探索和科学创新,一方面,遵循“均衡——非均衡——新的均衡”

的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探索出“平衡发展~一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本文是笔者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战略阶段做的分析与概括,求教于同仁探讨。

一第一个战略阶段:平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在历史上形成了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整个国家处于农业经济发展阶段,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而国家的经济比重70%在沿海,30%在内地;沿海地区的工业基础相对充实,内地广大地区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如何进一步发挥沿海工业基地的作用,如何加快内地工业基地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何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捍卫国家安全和独立自主的能力,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

毛泽东高度重视新中国经济基础的建设,高度重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高度重视新中国的经济布局。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进行了系统的思考与论述,其一,提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这个战略思想;其二,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其三,使工业布局趋于平衡,并且有利于备战;其四,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其五,沿海也可以建立一些新的厂矿,有些也可以是大型的;其六,沿海工业的发展,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

根据毛泽东“平衡发展”的战略思想,中央把战略目标定位在建立分布均匀的独立的工业体系上。就全国来讲,要平衡发展;就内地来讲,要重点发展。平衡是大局,平衡中又有重点。中央在大规模的工业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上,以内地为投资重点,以建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工业基地为重点。1956年6月,中央工作会议做出战略部署:决定在全国建立七个新的大型工业经济中心,使之成为七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经济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西南等内陆地区。我国“一五”期间将有694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中的472个分布在内地。“二五”期间,内地基建投资占全国的53.9%,交通投资占60%,资源投资占75.5%。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开始全面恶化、美国介入越南战争,新中国的外交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开始重大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也随之调整,毛泽东决定加快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步伐。1964年5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做出了重点加强“三线”建设的决策。“三线建设时期,内地基建投资占全国的53.5%,达2000亿元,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军工、机械、电子、化工、交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等部门,建成国营企业29万个。

到1975年,全国1500个大型企业中,西部占40%,三线地区基本上成为工业门类齐全的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建立了近代工业的基本框架和生产体系,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史无前例的成就。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个战略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基本特征是:国际战略环境,前期是苏联援助,国际形势温和,开放型发展;后期是外部封锁,国际形势险恶,全封闭型发展。战略目标——建立国民经济体系、平衡工业发展布局。战略思路是以工业化为主导,平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相结合;战略特点全国一盘棋,重点在内地;战略成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形成了相对平衡的工业发展格局,有力的保障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独立自主。

二第二个战略阶段:开放发展与倾斜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经济战略思想主张对外开放,建设和发展开放型的经济体系。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循序渐进地开放。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贯彻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因此,开放发展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的讲话中指出,特区是技术、管理、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因此,特区要“成为开放的基地。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国区域经济又实行了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倾斜战略。

邓小平区域经济战略的重要创新就是实施沿海开放战略,开放发展与倾斜发展相结合的结合部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在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广东、上海、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国提前五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同时,在4个经济特区建设取得成功经验后,国家又先后逐步开放沿海14个城市,开放开发海南岛和浦东,开放开发沿边沿江地区,开放开发内地中心城市,由此,形成了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的梯度推移、渐进发展、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然而,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沿海开放战略在实践中也有深刻的经验教训。我国区域之间特别是东部与西部的经济差距急剧扩大,区域经济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继续扩大,城市农村二元结构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对此,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原则与思路。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第二个战略阶段为2o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基本特征——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开始第三次产业转移;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战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战略目标——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沿海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步伐。战略思路是以改革开放为主导,开放发展与倾斜发展相结合。战略特点——渐进性开放,阶梯式发展;战略成果——建立外向型的经济体系,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带动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促进了中国经济面向世界的发展步伐,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三第三个战略阶段:协调发展与合作发展相结合的阶段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上升态势,然而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也迅速地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失衡现象、断裂现象和二元结构现象,严重影响了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稳定。

为此,中共十四大会议做出新的战略部署。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1995年9月,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e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优势互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1997年9月,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系统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其一,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其二,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其三,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其四,进一步引导形成跨地区的经济区域和重点产业带。1999年9月,十五届四中全会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对区域经济又进一步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其一,要加强东、中、西部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其二,要实现错位发展和共同发展;其三,要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

在中央的战略部署下,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了协调发展的力度,加快了合作发展的步伐。一方面,东部地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加快了改革开放和开发的步伐。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了支持进度,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大力支持和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和合作进一步发展,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合作发展的模式与路径进一步拓展。

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合作发展的战略以来,区域经济得到了更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也出现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然而,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在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人口空间分布上不均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区域之间人均公共服务的差距仍然较大。转贴于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第三个战略阶段(20世纪9o年代至2l世纪初)的基本特征——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促进和平为时代背景。战略目标——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战略思路是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主导,实行协调发展与合作发展相结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战略特点是市场化运行,区域性合作。战略成果——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促进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协调与合作,我国经济的规模与速度持续提升。

四第四个战略阶段:统筹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资源、市场、技术竞争加剧,全球气候、生态、环境风险丛生,政治危机、金融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此伏彼起。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开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在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就业、分配等领域的矛盾突出;社会在转型,经济在转型,国家治理也在转型。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新特点,新局面,新挑战,新机遇。

中共十本届三中全会于2003年10月11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提出了进一步”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思想。中央在”十五“计划,”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一是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二是实施国土开发主体功能规划;三是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四是统筹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共十七大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央于2003年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2006年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第二,统筹国土开发主体功能规划:胡锦涛指出:”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石。中央强调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经济、城镇的发展趋势,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规范空间开发秩序,逐步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三,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胡锦涛强调,要根据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的不同情况,加强统筹规划、细化政策。2009年以来,国家正式审核批准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并把它们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来统筹实施。这些规划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黄河三角洲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等。

第四,统筹区域协调互动机制:胡锦涛强调,要加快健全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要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步伐,引导发达地区通过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东部地区发展是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在率先发展中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区域经济战略的统筹和协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地位看,我国安全渡过多次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冲击,安全渡过多次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我国的经济规模上升到全球第二位,我国的综合国力上升到世界前列。从我国区域增长的格局看,以前地区差别是越来越大,八五时期到了—个顶点,”九五“、”十五“时期有所缩小,但仍然是东快中西慢。到了”十一五“时期,这种状况发生了革命陛的转变,从2007年开始,西部的增长速度超过东部,从2008年开始,中西部全面超过东部。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第四个战略阶段为2l世纪初至”十二五“规划前期。基本特征——战略背景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全球经济、政治、生态危机不断出现;我国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黄金阶段和稳定的关键阶段;我国进入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战略课题——如何减少经济风险,增强国内需求,统筹区域发展,推进共同富裕。战略思路——以全方位对外开放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实现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战略特点——国家规划统筹,主体功能统筹,区域板块统筹。战略成果我国平稳渡过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经济总量上升到全球第二位,中西部地区获得很大的发展机遇,国家综合国力空前提高。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与创新过程中,一方面,遵循”均衡一非均衡——新的均衡“的全球性的客观经济规律;另一方面,把握中国国情、中国特色,探索出”平衡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的中国式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

我国区域经济在这四个战略阶段都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成就。四个战略阶段,在总的战略目标和方针上一脉相承,在具体战略理念和路径上又各具风采。四个战略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中国特色,展示了中国经验。

四个战略阶段的理论与实践启示:区域经济战略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国家战略;区域经济战略必须立足于区域资源、区域功能、区域环境;区域经济战略必须把握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区域经济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均衡与非均衡,平衡与不平衡,重点与非重点的辩证关系;区域经济战略必须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协作发展、协同发展;区域经济战略必须统筹发展规划,统筹主体功能,统筹空间布局,统筹对外开放。

当前,在全球经济风险不断、徘徊不前、摩擦不停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更加需要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中国经济将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下,进人大力”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开发中国国内的市场,提高中国国民的收入,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的新时期。因此,区域经济战略必须着眼于稳定增长,着眼于扩大内需,着眼于优化结构,着眼于改善民生,着眼于社会转型。区域经济将在统筹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下,进入”内需发展“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新的战略阶段。我们必须努力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推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符宇忠、赵明。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创新[J].苏州大学学报,2003(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篇7

关键词: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

中国继2009年经济成功保持8%增长后,2010年国民经济呈快速增长态势,在“十一五”顺利实施之后又迎来了新的起点,即“十二五规划”。当前我国正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样的两个“时期”如何统筹好两个大局,把握好两个市场,实现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各区域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效改善民生,关键就在于我们将实施什么样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纵观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每一阶段不但包含具体的“五年计划”的制定实施,而且也反映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一五”至“五五”时期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7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而辽阔的内地,尤其是西部地区,几乎没有什么近代工业。为尽快实现工业化,同时为了备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根据当时国内、国际形势,以平衡发展为指导,制定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即把生产力落后的内地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通过生产力的均衡布局,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追求地区的同步发展和自成体系。

从“一五”计划(1953—1957年)到“五五”(1976—1980年)计划,经济发展战略的主导思想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当时所实施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点加强内地投资建设,改变生产力区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二是强调建立区域独立的工业体系。“一五”时期,国家兴建的694个工业建设项目中,有472个分布在内地,占总额的68%。“二五”时期再增加了10%。三是以“三线”建设为重点,战略布局急剧向西转移。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出于战略考虑,“三五”计划做出了全国按照一、二、三线进行整体布局,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地区的决策,全国将近1500家大型企业,40%以上分布在三线地区。三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生产力布局,打下了西部现代工业的基础。

二、“六五”至“八五”时期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对外关系开始改善,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沿海一些省份的投资有较大回升,投资集中于“大三线”的强度有所减缓。改革开始,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沿海和内地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模式,在我国实施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即优先发展沿海发达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地区之间适度的经济差距,然后有次序地发展中西部地区,最终实现全国经济的共同发展。

“六五”(1981—1985)计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基础,充分发挥其特长,带动内地经济发展,并开始采取措施向沿海地区倾斜。“七五”计划首次明确地体现了效率优先、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并且第一次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优先发展东部,以东部发展带动中、西部发展,使生产力和区域经济布局由东向西逐步作梯度推移。由于国家在投资和政策上的双重倾斜,加之沿海省区较好的发展条件,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两大区域经济增长中心迅速形成。

三、“九五”至“十五”时期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非均衡发展战略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日趋扩大的地区差距也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东、中、西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为了缩小这种差距,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国家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即在继续保持东部沿海地区旺盛发展势头的前提下,重点开发西部。

“九五”计划中明确提出: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异”作为今后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针,以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形成。“九五”计划强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内在联系以及自然地理的特点,以交通要道和中心城市为依托,逐步形成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区和西北地区等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并对缩小地区差距问题出台了具体措施。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3月,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对西部大开发作了重要战略部署,西部大开发正式实施并产生巨大影响,这也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实践经验。

四、“十一五”与“十二五”时期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战略

相对于1990年代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可以将现阶段及未来五年的战略称为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了“五个统筹”,突出了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突出了人民群众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突出了民生工程建设。

“十一五”规划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方针是“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并且要“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的独特性在于:

(一)区域发展要重视“五个统筹”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我国城市正在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城乡差别加大,统筹城乡发展显得更为迫切。第二,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东中西部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第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

是要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如:经济增长快而社会事业发展慢,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同步等。第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解决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承载的矛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在新的发展阶段,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是一大创新

“十一五规划”将我国全部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优先开发区域要成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重点开发区域要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限制开发区域要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就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差异来说,每个区域内部都可划分面积不等的四类主体功能区。但从宏观区域规划的角度看,东部沿海地区应属于优先开发区域,中部地区应属于重点开发区域,西部地区应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各类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是属于禁止开发区域。可以说,这是国家根据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区域经济建设的成败得失,运用多种学科理论,遵循几十年来的社会实践,科学规划国土资源的一个典范。

(三)改善民生成为“十二五”的重点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科学发展将仍是经济发展的主题。“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是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人和自然的进一步和谐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发展,国内外求同存异,积极合作的发展,各个区域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的发展的深化。因此,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自然成为重点,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着力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人民追求的目标点。此外“十二五”规划最大的亮点就是实现“民富”,这是对过去的十一个“五年计划”所强调的“国富”目标的改变。“十二五”规划强调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更重要的是让人得以全面协调发展,改善民生就是为了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进而实现全面发展,这也充分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公平”性。当然,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是不发展,而是要建立在增长方式转变基础上的科学发展,是追求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的发展。从当前的全国经济建设的部署看,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将是科学发展指导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贴于

参考文献:

①梁剑峰.毛泽东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简论[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1):55—56.

②张映芹.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探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5(2)68-6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篇8

[摘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诠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目标,提出健全区域发展互动机制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区域经济;互动机制;区域协调发展;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6)01-0026-03

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生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规划了我国区域发展的宏伟蓝图,对于今后我国各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区域协调发展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的区域发展先后经历了以“内地建设”、“三线建设”为重点的均衡发展战略和以“沿海发展”为重点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目前正在进入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施的以“内地建设”和“三线建设”为重点的均衡发展战略,在国防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客观上也限制了东部沿海地区区域优势的发挥,进一步拉大了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改革开放以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极大地释放了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能量,带来了国民经济整体的高速发展,但这种发展战略实施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方面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地区之间差距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我国区域经济运行中各种隐性的区域问题逐渐显化,如东部一些城市地区的膨胀问题、中部六省经济地位的日益边缘化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退以及西部地区的严重落后等问题。区域经济关系的不协调,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传统要素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正在下降,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正成为影响我国区域经济新格局形成的重要力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正是党中央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顺应区域发展阶段性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战略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理顺区域之间经济关系,解决各种突出的区域问题。理论研究表明,在一国范围内构建和谐的区域经济关系,对于在分工基础上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整合国家的整体实力,避免由于区域竞争造成经济实力发生内耗的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深远意义,我国要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克服区域经济失衡,提高区域发展质量,构建区域利益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区域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界定其内涵,明确其目标,以期更好地运用它指导区域发展实践。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既不同于区域均衡发展,也不同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均衡战略强调的是地区间的公平与平等,主张生产力在地区间平衡发展;区域非均衡战略主张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重点地区,实现一部分区域先富裕起来进而带动其他落后地区。而区域协调发展则是一种强调坚持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的动态协调发展战略。它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区域经济整体的高效增长,又能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地区间的发展差距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各区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强调在逐步扭转区域差距拉大趋势的同时,还强调要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前提下,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不是靠抑制发达地区的发展来缩小地区差距,而是要求通过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促使落后地区更快地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协调”,核心是“效率”。一是强调各区域发展机会的平等。要求把各种区域问题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中,在全国范围内分阶段、有重点地加以解决,从而扭转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二是强调区域发展的总体效率。在尊重各地区资源禀赋和市场环境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的基础上,为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各种资源对重点区域进行适时、适度的政策倾斜。但是重点开发区域的选定、政策倾斜的时期界定等要在统筹区域全局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修正和动态调整,避免因区域政策重点的转移而导致顾此失彼,引发区域间新的不平衡和利益冲突,实现通过“协调”来保证“效率”,通过“效率”来带动“协调”,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按照区域利益主体地位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可分为国家总体目标和各地区目标两个不同层面。一是促进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实现,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目标。二是实现各地区经济利益协同增长,消除区际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市场。

从系统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可具体分解为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系统协调。分解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就是统筹东西与东北地区四大板块之间、行政区域与跨行政区的经济区域之间、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

第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动态协调。有劳动技能的人口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如何保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内人口尤其是人力资源的数量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不仅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发达国家甚为关注的问题。

第三,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分工和产业结构协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区域内外三次产业发展速度和比例的相对协调,同时推进

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改变目前区域产业结构失衡与同构现象严重的局面。

第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区域经济系统是构筑于一定的资源系统之上,并与之发生耦合关系的系统。资源环境的变化不仅是经济系统运行的结构,而且会直接反馈于经济系统。实现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考虑人类代际利益平等,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

第五,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直接贴切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以社会价值整合、社会制度与体制建设以及社会事业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建设已经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四维一体。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是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完备构建和谐社会现实条件的必要途径。

三、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建议》指出,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发展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是健全区域发展互动机制的制度保障,区域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是健全区域发展互动机制的必要补充。

(一)健全区域发展互动机制的制度保障

政府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这是市场机制本身和我国区域发展实践共同要求的。

第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之一是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但是根据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市场力量的作用是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市场的自由运行不可避免会造成区域活动的外部性,以及区域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加剧不同区域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必须重视发挥政府在区域发展互动中的引导和调节作用,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推进重点领域的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我国区域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行政主导下的“板块式经济”,地方政府充当行政单元区域内的市场主体和利益调控主体。在利益的驱动下,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竭力扩大本区域内增长极的“回流效应”和“极化效应”,对不发达地区实行技术和信息封锁;不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则封锁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对发达地区的商品流通实行“关税壁垒”,动用行政力量强制性市场保护,导致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正是受区域间市场化程度和自然资源供给的影响,区域不协调发展的程度日益加大。因此必须由政府这一“有形的手”通过有效的规划和引导,逐步提高区域博弈理性化程度,推动区域竞争由无序走向有序。

政府在健全区域发展互动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明确各级政府区域管理的职能分工。明确中央和地方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管理责权。一方面要加大中央政府的调控空间和调控力度,比如提供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引导地区合理分工、促进区域合作、引导要素向区域政策的目标区域转移、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支持区域政策的目标区域的社会事业发展等。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内体制变迁的决策主体,调整地方制度变迁和创新区域公共政策运行机制。在尊重现有行政区划的情况下,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建立不同层次政府之间的民主协调关系,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规划和引导职能。各级政府应根据各区域比较优势,研究制定区域互动合作机制形成的发展规划,适时出台有关政策,引导区域开展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的合作,鼓励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流向不发达地区。结合区域发展梯度,充分考虑各区域的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能力,合理引导产业布局,实现区域科学分工。根据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规范与引导企业的区域活动,制定个性化的区域开发模式,为区域协调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推动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再次,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标准。现行的对地方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过分突出经济指标,忽视社会、资源、环境等其他指标,过分突出短期成绩,忽视长效业绩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培育。这些容易助长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合作的过度干预,造成地方经济精放式增长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因此,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完善政府官员政绩评价体第,其内容不仅要有经济增长速度、总量等方面的指标,而且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社会效益、社会公正、环境保护等方向的指标,并且把减少区际间矛盾和冲灾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以避免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

(二)健全多种形式的区域发展互动机制

第一场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建议》明确提出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场,引导产业转移,反对地方封锁,全面清除阻隔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充分发挥场机制的作用,加快推进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区域市场整合;强化依托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的功能,在充分开放的基础上实现区域经济融合的经济体系。改革僵化的就业制度,打破城乡分隔的户门制度,促进劳动力场的发育,实现劳动力的市场化流动。加快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投融资互动,形成高效的区域投融资体系,加强东部地区对其他地区的技术扩散和技术合作,构筑开放的区域创新体系,鼓励东部地区发展和培育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推动一般原材料工业和加工业等传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引导各地区在结合自身优势的前提下理性选择承接产业,推动区域间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构建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

第二,合作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探索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合作,突出重点领域,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此,要鼓励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间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市场化的跨地区企业合作机制。建立人才、科研机构、大中院校等多元化创新主体的合作机制,努力培育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自我发展能力。鼓励东部地区的大企业、大集团通过控股、参股、并购等市场行为,参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链、企业链的空间延伸。鼓励东部地区的民营资本西进,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能源发展、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加强区域协作,改善中西部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积极拓展各种形式的国际和国内区域经贸合作。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区域合作的服务体系,鼓励区域合作方式创新。

第三,互助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

展的重要补充。互助机制就是先富帮后富,这是对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合理衔接,健全互助机制,就是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先富帮后富的优良传统,鼓励发达地区采取多种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要继续做好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特别要做好对边骚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条件。鼓励东部地区加大对西部地区高技能人才的支持,继续实施好大学生志愿服务四部计划等人才援助项目。要拓宽互助形式,把个人帮扶与集体帮扶、政府帮扶与企业帮扶、长期帮扶与短期帮扶、对口支援与社会捐助相结合;要拓展支援领域,在继续搞好资金援助、项目援助的基础上,加大技术援助和人才援助的力度,充分发挥东部地区对中、西部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第四,扶持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差距日益扩大不仅体现在经济水平方面,还表现在公共服务享用机会和水平上的差距。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府财力所决定的公共服务的质和量也有不同。我国现阶段的公共服务,至少应该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公益文化、基本医疗服务、最低生活保障、扶贫等。健全扶持机制,即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国家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等重点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以更大力度支持矿竭城衰的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加大上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公平地分配公共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差距,提高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逐步保障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缩小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根源性差距。

(三)完善区域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

区域发展互动机制形成的前提是互惠互利。由于区域之间经济分工在不同区域内的收益不同,无可避免地会引发区域利益冲突。受益大的地方希望能够提高开放度,受益小的地方希望采取保护措施和封闭,人为的封闭是经济利益冲突的结果。因此需要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维护区际协作利益的协调,使各地区共享发展成果。

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对区域内各次区域或地区间分工合作的经济利益进行协调的机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在充分考虑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合理确定协作净利益的分享比例与方式。二是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维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尤其对蒙受损失的一方或因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的落后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上给以相应的补偿。

(四)健全区域合作的工作协调机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政府区域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健全区域发展互动的工作协调机制,需要在制度创新、机构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予以完善。

第一,通过体制创新健全区域管理机制,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规划,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协调区际利益关系。具体负责实施跨行政区的大型区域合作项目,监督和约束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篇9

关键词:开放;开放战略;区域协调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之间差距不断拉大,区域发展极不平衡。进入新世纪后,为了缩小区域差距,中国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正是在这样的发展思路指导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提高。总结发展经验,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进一步提高中国各区域的对外开放水平。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既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不仅要对外拓展新领域和新空间,同时也要对内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不断加大开放开发力度,适应时代步伐,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来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

一、开放战略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放战略就是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发挥自身优势,参与世界、利用世界、分享世界,使自己不断发展和壮大。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实施积极主动开放战略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开放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缩小区域差距。实施开放战略,激活区内、区际以及国际贸易,发挥自己优势,获取贸易利益,从而为自己创造财富。大量吸收外来投资,吸引区外及国外的资本、技术、管理等发展本区域经济。通过开放策略发展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吸引区外、中外游客,不断扩大消费,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互利共赢,发达地区适当为欠发达地区在开放中适当“照顾”,缩小区域差距。二是开放战略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有效流动和合理配置,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率。区域开放给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宽松而自由的环境,资源、资金、技术、劳动、信息、管理理念等生产要素在区际间有效流动和合理配置。同时开放也能有效转变本地人民落后观念,通过人员的流动,人们在外不断接收新技术、新观念等,把这些新观念、新视野、新认识、新技术等带回本地区,使信息得到有效回流和传播。这不仅增长了自己的能力,还带动了其他人的不断提高,不仅使自己思想面貌焕然一发,还催生家乡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改变,从而提高人们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开放战略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区域社会和谐稳定。中国民族众多,大部分民族分布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边界线漫长,社情、民情比较复杂。如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那将会各自为政,极大影响社会稳定。通过开放战略的实施,区域间相互交流,尤其是民间交流将会进一步深入。各族人民通过相互间的深入交往,不断融合,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沟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的紧迫性

纵观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上的几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的朝代,都采取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主动与外界交流。汉唐时期,中国利用“丝绸之路”加强与中亚和欧洲贸易往来,各种奇珍异物流入国内,丰富人们的消费种类,拓展人们的视野。中国宋元时期,这时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达到顶峰,市场活跃,对外开放水平高,不仅主动深化陆地“丝绸之路”的交流,也开通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大力发展陆地边界“榷场”贸易,政府还专门设立机构“市舶司”来管理对外贸易,还主动通过海洋船舶与东亚、东南亚等地区开展贸易。正是在这样的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之下,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国力显着提高,使中国成为世界各国极力膜拜的对象。

从国际视野来看,本次金融危机波及世界,使各国在这轮危机中都有或大或小的损失,而这轮危机还未结束,它仍然潜伏在我们身边。但是,这次危机使我们面临极大挑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不少发展机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受到的打击最大,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国际规则制定,积极合理地进行海外投资、收购外国企业,积极参与解决国际热点问题,树立大国形象。在这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前,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去争取,主动走出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积极主动应对复杂的国家局势,认真研究国外环境,通过企业兼并、收购,使中国获得积极主动权。在更大的程度和更大的范围内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取得国际上的接受和认可,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

从国内实际来看,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社情国情比较复杂,为了社会稳定,必须首先得发展,在发展之中解决问题,而发展的最重要动力来源于开放战略。在新时期,面对国内出现的新情况,如极端分裂活动、区域不平衡、民族矛盾等,我们更应该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在发展过程中解决这些发展的问题。中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区域协调发展相当紧迫,一是落后地方迫切需要改变自己落后面貌,紧跟时代步伐,发展自己;二是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要想实现区域之间的共同富裕,必须实行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历史发展的召唤,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在新时期中国经济需要更好更快发展,在资源、环境等约束下,我们更应开动开放这个强大“发动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在这样的有利机遇期,抓住机遇,以更加紧迫之情迎接挑战。不仅使国家经济得到更好发展,也使中国区域发展得到更好协调。

三、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

开放战略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对内对外开是中国区域发展的长远之策,为了平衡区域发展,缩小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我们应该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制定深入、广泛的开放政策,以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发挥区域优势,加强区内、区际以及国际间贸易。对于欠发达地区,既要实时合理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更要加快培养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深度加工自己优势产业,延长自己的产业链,提升贸易增值链,提高出口竞争力。发达地区应该积极主动与欠发达地区加强贸易往来,互通有无,贸易互补。推进市场贸易多元化,优化贸易结构,促进欠发达地区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在利用外资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即“优化结构、丰富方式、拓宽渠道、提高质量”。欠发达地区应该注重完善自己的投资软环境建设,切实保障本区内、区际以及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智力开发、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工作,鼓励发达地区以及国外投资机构在欠发达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借鉴他们的先进管理理念、制度、经验,不断促进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拓宽服务领域开放范围,扩大金融投资,加强物流服务,稳步推进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开放开发,引进优势资源,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实施开放战略不只是“引进来”,更是要“走出去”。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原则,欠发达地区要认真研究区外环境,强化投资项目的评估,鼓励各类企业向外拓展业务或到区外乃至国外投资,抢占区外市场份额,积极参与外部竞争。欠发达地区应发挥自己资源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在区外发展工程项目承包,以“捆绑式”将劳动力一并转移,工程既能获利,也能提高输出地人民收入。积极主动与发达地区资源、能源合作,拓宽自己增收渠道。四是加强区域经济治理和合作。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经济区域合作,共同治理区域问题。推进区域之间贸易机制改革,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贸易体制,破除地方行政贸易壁垒,打破贸易保护主义,使区域贸易自由化。区域之间加强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制定合理补偿措施,使大江大河上游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得到合理、有效补偿。加强中国西部边境口岸建设,丰富边境贸易方式,拓宽贸易范围,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丰富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方式,加大对口支援力度,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更好发展。定期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论坛,形成协调发展机制,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相互帮助,从而更好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转贴于

四、正确处理区域协调发展中改革与开放的关系

改革开放是中国过去经济社会得到显着发展的重要经验,在这一政策之中,我们实际工作是先改革后开放。从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特区政策开始,我们先是改革税收、体制、机制等,实施优惠政策,逐步对外实施开放战略,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区域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政策强调改革开放,虽然改革、开放力度都不足,相对来说,还是改革优先,而开放滞后。在实际工作之中,如果都想把改革开放政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目前的把握政策和扭转乾坤的能力还不足,这样会使工作效率低下。

经过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和洗礼,当今世界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再也不是一超独强或几个主体把握世界命脉,而是由世界多极化、一体化和全球化主导世界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不仅要以国家层次参与世界,而更多是要以区域性层次从中观和微观层次来参与世界,分享世界资源和利益。这就使我们的区域发展一开始就要步入世界竞争行列,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接纳世界,加强区际之间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更加务实地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加强区际之间、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开放为先,以开促改,使改革开放真正充分发挥它的动力。从而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服务,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服务,为中国的伟大复兴服务。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篇10

南望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经济速度之快;北看京津冀协同发展实质性步伐不断提升。经济新常态之下,区域合作成为激发活力的发展新思维、新路径。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战略,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龙头城市,如何当好区域协同发展的龙头,带动山东半岛联盟城市加快发展的步伐,成为区域合作待解的命题。

青岛如果不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促进区域合作、区域融合,一切的框架协议仍然只是镜花水月,纸上谈兵。因此,放下身段,摆正心态,积极主动地强化区域的发展,是青岛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实现资金、资源、人才进一步聚合的关键所在。

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

青岛是国家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全省经济金融中心,只有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加强与重点区域和城市的合作交流,区域核心地位才能愈加稳固,作用更加突出,龙头作用更为明显。

为此,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深入研究、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成为破题之策,不仅要充分利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政策优势,盯紧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发展战略,提出青岛市加强区域合作工作措施。同时,寻找与沿线城市、节点城市的合作切入点,开展合作交流活动,不断深化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城市间交流成为必然之举。把青岛放到环渤海区域发展的大框架下,进一步研究做好环渤海区域合作的重点和路径,组织企业积极参加环渤海区域联盟统一组织的各项活动,组织开展青岛市大企业在外发展现状调研,建立大企业“走出去”数据库,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

在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的基础上,也要有序推进半岛城市间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部门战略合作联盟”作用,联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健全与半岛各城市间的对接、促进半岛城市融合互动的发展机制,扩大高层交流合作。发挥青岛“龙头”作用,特别要协调半岛城市积极组织企业参与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合作活动,更要加强半岛城市部门间的交流,定期沟通情况,组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活动,力争在产业对接、交通、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另外,统筹协调市政府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工作尤为重要,不断建立完善市政府战略合作统筹调度和协调服务机制,规范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和管理。定期进行工作调度、分析研究和情况通报。建立战略合作项目数据库,加强动态跟踪与协调服务,主动会同牵头部门研究制定推进措施,协调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合作项目取得实质进展。

围绕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加强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青岛市与国内城市、机构、企业等进行战略合作的趋势和动态,提出我市战略合作的重点领域、行业和项目建议,提升战略合作水平,拓展延伸重点合作领域。借用好首都资源,深化部市、院地战略合作,推进央企、部级科研院所在青落户。不断完善与战略合作重点城市的政务往来机制,打造合作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区域合作联动格局。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异地商会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是不可忽视的民营经济力量,并已成为企业和政府、企业和企业及企业和社会之间的重要纽带。青岛市有全国首家异地商会战略合作联盟,围绕青岛市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的重点工作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联盟活动,搭建商会间、企业间、商企间合作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商会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

重视与外地山东商会的联系,借鉴浙商回归经验,重点加强与北京等地山东商会的联系,了解鲁商来青创业投资意向,开展“鲁商青岛行”活动,吸引全国鲁商来青投资。

提质增效是利用内资之本

除了加快与山东半岛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协同山东省“一圈一带”发展战略,青岛更要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内资引进质量,抓好已签约内资项目的落实。据统计,青岛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500亿元,增长9%以上。

加强对全市利用内资工作的指导,强化招商引资综合协调服务成为必然之举。夯实工作基础,建立健全全市内资引进项目统计分析系统,做好利用内资统计、分析、核查等基础性工作,及时向市政府提供预测分析报告等情况。定期对10亿元以上内资大项目进行调度,及时向区市、部门反馈全市推进情况。

进一步强化数据网上直报,坚持国内招商调度和日常督查制度,落实好内资月通报、季分析、日常督查等。不断优化招商目标绩效考核细则,制定重点项目入驻跟踪服务考核激励办法。加强对各区市国内招商综合管理促进工作,定期召开区市利用内资调度会,及时了解和积极协调解决利用内资和企业投资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提高招商服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推进“签约项目早注册,落户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

与此同时,要不断推进民企招商签约项目落地,强化签约项目的后续跟踪协调,提高签约项目的“成功率”,争取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竣工、投产。按照产业规划布局,及时会同相关部门、单位做好项目承载条件评估和推进问题解决,力争在民企项目单体投资规模和质量上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