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海绵城市信息化十篇海绵城市信息化十篇

海绵城市信息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6:51

海绵城市信息化篇1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城建档案管理创新

[中国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海绵城市(eCo-Sponnge-City)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是让城市水能够实现长久的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排放的海绵功能。它具有极强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文件材料及载体种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目前看,城建档案服务能力仍不能完全顺应时代的要求。确切地说,提高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方法,最大限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满足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需要,已成为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的共同目标。

构建顶层设计,实施六位一体责任制

海绵城市建设由若干个互动式体系组成,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监理和投资等六个环节。其中规划环节,涉及到海绵城市规划关键技术研究和运用、与其他专项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排水防涝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等)的有效协调;在设计和建设环节,涉及到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系统与广场、城市水系以及单项技术;在建设与运营环节,主要涉及透水铺设、屋顶绿化、生物滞留设施、下沉式绿地、渗透塘、渗井、调节塘、调节池植草沟、植草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和人工土壤渗滤等;在监理环节,主要从政府职能和服务出发,由城管、规划、建设、水利、水务、环保和绿化等部门参与,具有极强的跨学科、跨R档奶氐恪

为保证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档案资料的延续与完整,首先,要建立以城建档案馆为牵头的档案管理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并制定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岗位责任制,建立系统的工程档案管理制度、任务分解和计划进度表等。

其次,发挥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联动管理机制优势,保证各单位沟通及时顺畅。由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六方(设计、设备、材料、施工、运营和模拟)进驻项目的时间不同,使用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不同形成的资料各异。档案管理机制形成六部门齐抓共管的协助模式,城建档案管理人员通过与项目管理人员(施工员、监理员、材料员、安全员、造价员)的当面交流,协助海绵城市建设单位可将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互相通报,锁定症结,将其化解在源头,并努力实现六部门档案文件资料、载体的有效衔接,形成统一的、融合的海绵城市建设档案资料的新态势。

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服务创新能力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涉及城市规划、给排水、风景园林、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材料学、经济学、自动化和机电与控制专业。档案资料的多元化和档案服务的大众化迫切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档案复合型人才是提高档案管理与利用的灵魂。作为档案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必须是热爱档案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服从领导、合作与协调能力强;富有进取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治学严谨,业绩突出,身体健康;熟悉国内外档案管理法规,在档案法治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上作出显著成绩的人。既能在档案专业以外多个领域大显身手,又能在海绵城市建设档案管理领域出类拔萃,使档案管理达到理论上创新、技术上创新、服务上创新等。增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力度

开展面对面的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档案管理部门通过对六方的档案专业技术知识培训、业务指导、专题讲座等方式提升全体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吸取最新的档案管理理念。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运作规律,讲解《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建办城函{2015}6535号)、《城建档案业务管理规范》(CJJ/t158-011)和《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规范》(CJJ/t117-2007)的具体要求,确定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档案归档的范围和内容,告知编制组卷方面的注意事项。

加强档案管理的保密性、安全性,保证做好海绵城市建设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研和利用等工作。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手段实行行政问责制。保证文件材料的真实、齐全、完整和长期可读,从而有利于国家记忆的长久传承。

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创新服务

档案部门要以服务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宗旨。城建档案部门应转变传统观念,变被动服务为超前主动服务。

首先,亲临施工现场,整理施工前已经形成的文件资料。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应提前亲临现场检查设计、设备、材料阶段形成和积累的文件资料,建立目录或台账,确保档案不流失、不散失,从源头上重视档案资料归档的相关材料和佐证材料的整理、汇总和归档,使施工单位在文件资料整理过程中少走弯路,避免重复劳动。

其次,对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质量要进行全程跟踪。严格按照文件资料,对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内容进行全面考核。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城建档案馆要派专人负责全程跟踪,进行业务指导。

再次,对工程项目进行预验收。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体系庞大,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监理和投资六人环节。项目验收可将竣工后整体验收模式转变为竣工前阶段式预验收模式。项目建设单位阶段性完工后可向档案工作小组提出预验收申请,档案馆验收人员在现场查验提出整改意见后按照验收流程开展后续工作,为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节省时间成本。保障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档案资料“源头-中途-竣工”之间合理衔接。

提升海绵工程档案信息资源管理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档案是指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载体的原始记录。为便于管理,城建档案馆应设置相关海绵城市建设档案库房或专区把接收的档案进行优化。

首先,成立档案鉴定工作小组,用全面、历史、发展的观点,充分认识和科学评估档案对国家和社会的保存价值。档案鉴定时应以卷为单位,逐页审查根据档案价值明确提出存б饧,对仍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要重新划定保管期,对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要编制销清册。鉴定工作完成后应剔除已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和重复档案以优化馆藏质量。

其次,根据工程特点建立一个直接服务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档案信息专题数据库。围绕这一专题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归纳,进而综合叙述形成海绵城市建设的档案信息。对验收合格的完整数据及时备份,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检验数据信息、文件数量的准确与完整,同时进行多套备份,异地保存。数据备份后应在相应的备份介子上做好标签,以便查找和管理。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依法接受国家、省级和地方档案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行业互联网平台和移动平台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分散、环节多,因此需建立行业网站以及移动平台接口与海绵城市建设体系(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监理和投资等六个环节)建立相关信息实时共享的网络。例如,建立城建档案专题博客群加强体系间的交流与互动;利用im建立资料员与档案专业人士之间的对话平台,扩展档案从业者之间的联系等。城建档案馆可分别授于各共享单位查阅权限,同时必须签订安全保密协议,运用加密、数字水印、数字签名等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保护。

建立互动式档案展厅,推进海绵城市国家、区域性联系和会展的举办,扩大试点地区之间沟通交流,增加试点示范城市经验的传播和共享,以促进海绵城市建设产业的发展。

海绵城市信息化篇2

关键词:海绵城市;气象概念;问题思考;池州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16004

1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日益显现出来。我国相当多的城市不仅面临着缺水问题,还面临着城市内涝,每到夏季,受强降水侵袭,“城市看海”在多地出现。城市建设带来的水资源紧缺、水安全威协、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当下城市急需解决的难题。如何科学规划城市的空间布局,使城市在遭遇气象灾害时经得住考验,值得我们思考。因此,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自2015年4月国家启动海绵城市试点项目以来,目前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池州市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各项建设顺利推进,一些建成的示范区,水患大为降低,减少了城市居民生命与财产损失。因此,有必要总结海绵城市建设中如何将城市气象灾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成功经验。鉴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示范项目建设和推广实践较少,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气象问题进行了探讨。

2“海绵城市”中涉及的气象概念

2.1雨水与降水

目前,我国城市排水基本上采取的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地面汇集后,通过地下管道排出。这种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目标的建设模式[2],往往容易造成逢雨必涝,涝旱急转,雨水的循环利用考虑较少。建设海绵城市,就是利用工程措施解决雨水资源流失、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减少市政管网压力和投资。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涵养城市水资源,补充城市地下水,促进城市水循环。由此可见,海绵城市具有两大功效:一是防治城市内涝,二是雨水的收集利用。

显然,这里的“雨水”实际上就是气象上所说的降水。降水是水自然循环的重要环节,是地下、地表径流的唯一源泉,也是人类水资源的唯一来源。建设海绵城市,首要问题就是要摸清楚城市降水的底,在防治城市内涝和雨水收集利用上做文章。海绵城市依据的重要数据是城市水循环中自然降雨量的多少,这是涉及气象的核心问题。

2.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

在《海绵城市设计技术指南》中,有两个术语c气象关系十分密切,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设计降雨量。

作为海绵城市的设计和考核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储存、蒸发(腾)等方式,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而设计降雨量是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3],一般通过当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来表示。

2.3城市内涝

海绵城市建设是针对城市内涝现状提出来的。城市内涝是指在城市区域遭遇暴雨或短时强降水天气后发生的气象衍生灾害。当城市地区降水量过多,超过其排水能力时,往往形成低洼地段积水,当积水过深、范围过大,影响到城市交通、居民生活和生产活动时即形成内涝气象灾害。

根治内涝的关键是要保护和恢复城市内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等具有集水涵养功能的自然“海绵体”,通过科学规划,完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打造人工湿地、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等人工“海绵体”,就地蓄留和消化雨洪,提高城市防御内涝的能力。

2.4暴雨强度公式

城市内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暴雨造成的。城市排水系统的工程预算和相关设施建设与其设计的流量,特别是暴雨形成的流量息息相关。一般说来,设计流量的合理计算依赖于所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的精准程度,其计算结果直接影响城市排水工程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暴雨强度公式是描述降雨量、降雨历时和重现期三者之间数学关系的经验公式,它依据水文气象频率分析的理论,基于已有的降雨记录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到的城市暴雨量、暴雨强度、降雨历时、时间空间的分布等,是科学表达城市降雨规律的一种方法[4]。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所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多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编制,受当时气象资料、观测站点及计算条件所限,准确性大大降低。近30年来,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的暴雨频率、暴雨强度和局地强降雨特征发生了变化,现行的暴雨强度公式已不能客观反映当地暴雨的实际情况,因此,有必要重新修订和编制适用性更强、精度更高的暴雨强度公式,以适应“海绵城市”建设的需要。

2.5降水监测和内涝风险预警

降水监测是城市内涝风险预警的前提。由于城市各区域内地形地貌不同,遭遇强降水时,各处的内涝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开展易涝点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圈定易发洪涝及积涝点,划分高风险区域。要利用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实时雨量观测数据分析雨情,为内涝风险预警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要根据强降水的监测,及时强降雨临近预报和城市内涝风险预警信息。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城市的气象部门在开发研究以城市内涝仿真模拟为基础的城市内涝风险预警系统。在城市遇到强降水时,可根据自动雨量站的逐时雨量、应用数值预报产品、雷达估测、预测降水产品等,结合城市河道、路面、地下管道等多种不同地理信息,模拟出城市积水深度,并实现城区分区预警,全面提升城市内涝灾害的预报预警服务能力。

2.6城市干旱与缺水

城市缺水的主要原因是少雨干旱,此外,城市地面硬化面积的增加,使城市内能够涵养水源的绿地、湿地、河流、湖泊面积减少,破坏了自然水循环,加上地下水过度开发,城市水资源便会出现紧缺。

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应顺应自然,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同时,应加强生态绿地等“海绵体”建设,涵养水资源。在干旱缺水时,可发挥“海绵体”的功效,让这些涵养和蓄存的水资源能够“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当然,在城市干旱缺水严重时,气象部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选择合适时机,适时启动增雨作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缓解城市旱情和缺水问题。

2.7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市区的气温高于郊外的一种气候现象。由于城市的工业、公共设施与居民等耗费大量燃料,使城市成为一个重要热源。无论从早上到日落以后,市区的气温都比周边地区高,相对于温度较低的农村,城市好像是一个“热岛”[5]。

减轻热岛效应的关键是改造城市的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措施是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增加市区的水体容积,营造新的小气候。开展城市绿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调节空气温度、湿度是改善城市气候的途径之一。城市水体的热容量大,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升温值最小,表现出比其他下垫面的温度低;水面蒸发吸热,也可降低水体的温度[6],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热岛效应。

3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分析

3.1自然气候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市域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自南向北呈阶梯分布;境内有三大水系十条河流,江河湖水面348.4km2,占总面积的4%,水资源极为丰富。池州市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特征明显,雨量充沛,但是自然降雨的季节分布却极不均匀,根据池州地面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发现,池州市每年2~11月均有暴雨发生,其中5~8月为暴雨多发时段,暴雨日数占全年的78.9%。近50年的气象统计数据显示,池州市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556.1mm,其中总暴雨1107场次。由于其地理位置和环境十分复杂,天气复杂多变,池州市降水年际变化大,春、夏季易涝、秋、冬季易旱,总的说来,旱、涝年份多于风调雨顺的年份。

3.2背景与现状

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生B经济示范区,池州市拥有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的称号,具有得天独厚的“海绵城市”架构,市区内绿化面积大,水体容积大,水域面积占中心城区面积的11.7%,湿地面积达11km2,天然“海绵体”硕大丰满。然而,伴随城市在短期内的急剧扩张,快速的城镇化挤占河湖,城市建设侵占雨水通道和雨洪调蓄空间,河流行洪能力减弱;同时,由于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原有城市排水管网规划设计标准偏低,排水基础设施滞后,严重降低了城市调蓄水量的能力,在遇有强降水条件下,无法及时排除地面积水。加上城区受到长江洪水和上游山洪的双重威胁,一方面,下游城区段直接受长江水位顶托;另一方面,上游山洪未得到有效控制,涝情显得尤为严重,城区内不少易涝点往往不堪重负,积水成涝。

据池州防汛部门统计,近几十年来,池州主城区多次发生水灾,内涝严重时,中心城区易涝点高达200多个,主要积水区域有30多处,多表现为市政道路、居民小区积水,阻断城市交通,带来严重损失。由此可见,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是要解决好城市的内涝问题。

3.3规划目标

为积极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现状,引导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及其他新建的建设项目实践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池州市在成功申报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过程中,制定了《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水系及湿地规划》,根据规划,选取中心城区核心区域18.5km2的范围,辅之点、线示范,先行先试。示范区覆盖池州市主要建成区(老城区)和典型新城区(天堂湖新区)。其中,老城区10.68km2,占比57%;天堂湖新区为7.82km2,占比42%。试点区域人口17.6万人。同时,专门编制了3年实施计划,计划建设水生态水安全系统等5大类117个项目。到2017年底,示范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2%,对应设计降雨量24.2mm/d,城市内涝防治标准达30年一遇,城市防洪标准达100年一遇,基本建成现代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和海绵城市建设长效管理机制。

此外,池州市天然拥有丰富的水系,城市内河管道复杂,平天湖、天堂湖、月亮湖和秋浦河、白洋河、清溪河所构成的“三湖三河”六块“大海绵”,为池州市打造“海绵城市”提供了充足的自然优势,方便在降雨的时候充分将雨水留住。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通过科学规划,优质施工,可以为雨洪创造足够的蓄洪空间并进行资源化利用,充分发挥自然海绵体系功能,既能在多雨时避免洪涝,又能在干旱时缓解缺水,真正构建名副其实的“海绵城市”。

2017年6月绿色科技第12期

4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气象思考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更好地发挥气象的作用,有如下思考。

海绵城市信息化篇3

肩负解决城市内涝重任的“海绵城市”,简单说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地,各地的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在不断推进。近日,本刊记者就业界关注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的热点、焦点,采访住建、水利等相关部门得知,试点海绵城市建设中虽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难题,但部分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凸显。有专家认为,不能因为短期的雨季内涝,就否定海绵城市带来的长期水资源效益。

汛期“城市看海”看出城市排水薄弱

近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多地连续出现多次强降水过程,部分城市遭遇“内涝成海”的尴尬,“城市看海”看出城市排水的薄弱。为了切实转变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减少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国家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

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海绵城市概念,即“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5年以来,30座城市分两批,成为海绵城市部级试点,2015年将迁安(河北)、白城(吉林)、镇江(江苏)、嘉兴(浙江)、池州(安徽)、厦门(福建)、萍乡(江西)、济南(山东)、鹤壁(河南)、武汉(湖北)、常德(湖南)、南宁(广西)、重庆、遂宁(四川)、贵安新区(贵州)和西咸新区(陕西)等16座城市列为海绵城市的试点。2016年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为:福州、珠海、宁波、玉溪、大连、深圳、上海、庆阳、西宁、三亚、青岛、固原、天津、北京。

2015年10月,国务院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按照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发出的通知要求,试点海绵城市建设时间很紧:3年期限,需在试点区域完成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目标。试点城市每年能获得国家几亿元的资金补贴,同时当地也会给予一定资金补贴。

海绵城市该怎么建看看河南咋出招

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地以及海绵城市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也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避免“逢雨看海”,河南也出实招。河南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河南省已经全面铺开海绵城市建设,并排出海绵城市建设“施工表”。今后从生态水系到绿地建设,从道路、广场到小区、单位,全面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或改造。“虽然水利部门只是配合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但我们一直在积极关注海绵城市的建设。”

5月1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河南全省到今年年底,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建成1条以上海绵型生态水系,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建成区雨污分流,主要河道完成生态改造。

今后新建公园、绿地要全部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建设小微湿地、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植被缓冲带、雨水塘、生态堤岸、生物浮床等。而单位和居住区现有绿地也要按海绵城市标准进行改造,每年改造量不低于现有绿地的10%,公园绿地每年改造量不低于现有绿地的20%。今年年底前各省辖市和县级城市要建设1个以上海绵型绿地示范项目。

与此同时,河南省各类新建住宅小区和各类大型公共建设项目以及老旧小区改造均按照“海绵型”建设标准进行。不仅如此,河南省还鼓励因地制宜创造各类低影响开发的新模式、新技术,如在房前屋后建设各类雨水花园、绿色阳台、微型湿地、屋顶菜园,建设成千上万的“海绵社区”“海绵校园”“海绵公园”。

实施意见同时公布了河南建海绵城市时间,要求省辖市10月底完成规划。除了鹤壁是部级海绵城市试点外,河南省确定了许昌、濮阳、焦作、郑州、洛阳、平顶山、商丘、安阳等8个城市为省级海绵城市试点。河南省财政对获得试点的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滚动支持3年。

一场暴雨考验海绵城市

一城两种结果对比鲜明

相对于河南其他地方,鹤壁申报成为海绵城市部级试点后,目前当地市民已经明显感觉到海绵城市的建设氛围。如今在鹤壁淇河区部分街道,可见“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标语以及施工现场。

鹤壁是河南目前唯一一个部级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据介绍,鹤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位于市区南北发展轴上,西起107国道,北到黎阳路,东至护城河,南临淇河。

鹤壁市处于太行山东麓,属于湿润气流的迎面风,暴雨频次多,量级大,易形成暴雨。这座城市过去排水存在的问题是,城市内涝时有发生,现状是,雨水管渠设计能力较低,雨水管渠建设不完善,中心城区的部分排水明渠被改造成暗渠或暗管,还有部分明渠在穿越道路时以管涵代替桥梁,造成过流断面大幅缩小,形成“卡脖子”现象,影响强降雨时径流雨水的顺利排放,易使上游内涝频发。

鹤壁临水而居,因水而兴,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海绵城市”的理念更与鹤壁长期的城市发展战略“不谋而合”。根据鹤壁市政府通报的消息,鹤壁市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凸显。7月8日的一场强降水,让当地淇滨区降雨量最大点达到205毫米。但淇滨区城区经受住了考验,未现大面积内涝,道路交通、居民生产生活等秩序井然。

由于这场降雨强度极大,主城区周边未进行海绵城市改造的部分路段出现积水情况,泰山路下穿高铁站隧道、新老城区快速通道下穿京广铁路地下道、闽江路下穿京港澳高速公路涵洞积水严重。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行海绵城市改造后的路段和公园,由于铺设了透水材料,建设了下凹式绿地、旱溪、雨水花园、蓄水模块等,看不到暴雨肆虐的痕迹,反倒“喝”足了水,等待自然入渗以补充地下水。此次强降雨使桃园公园内2个大型蓄水模块首次存满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汇集来的雨水,一共“喝”下了300立方米水,“喝”不完的雨水排入了人工湖。

河南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的相关负责人对鹤壁的海绵城市建设效果也给予了肯定。河南省建设厅城市建设处相关人士认为,从鹤壁目前对海绵城市试点区的建设效果来看,一些地方显出效果。而纵观试点海绵城市的建造,应该多从水资源回收再利用的角度去看待,不能因为一场大雨就全盘否定海绵城市的长远效益。既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差距。看到成绩,是为了总结经验,更好、更快地推进建设;看到差距,是为了找到问题,从源头上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加强生态城市的维系建设,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不过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还是以鹤壁这座部级海绵城市试点来看,当地有关部门人士从政策风险角度分析,鹤壁中心城区系统推行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属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各类配套政策尚未完全出台,因此还存在资金、管理、政策等方面的风险。同时也需要进行一些技术创新,在国家各项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汇聚各方信息,推行中逐步完善,来达到海绵城市的预期效果。

海绵城市被委以重任

生态水利建设是根本

建海绵城市的初衷,是想要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不过今年夏季,海绵城市能否解决我国内涝问题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媒体统计显示,全国30个海绵城市试点中,有19个城市出现内涝,占比63%。这其中包括北京、天津、重庆等直辖市,还包括福州、武汉、济南、南宁等多个省会城市。被委以解决内涝重任的“海绵城市”也因此被认为是错误的理念。

对此质疑,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绵城市并不是一天就建成的,海绵城市可能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建成,不能因为这次水淹了,就说海绵城市的试点失败了。这些海绵城市试点,都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但是,这个示范意义大多是局部性的。生态水利和国土海绵系统建设是根本出路。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曾公开透露,预计海绵城市建设投资将达到每平方公里1亿元至1.5亿元。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在去年也表示,首批16座试点城市计划3年内投资865亿元,建设面积450多平方公里。

除了媒体盘点出来的试点海绵城市依然内涝为患,也有部分海绵城市试点效果明显。在陕西西咸新区,同样的降雨条件下,海绵城市试点区域沣西新城无明显内涝,非试点区沣东新城却出现了大面积内涝积水,形成鲜明反差;四川遂宁对阜丰巷老旧小区进行“海绵化”改造后,小区内涝积水点得到有效控制,以往只要下雨小区就淹水没腰的情景不再。再比如试点城市三亚市,2015年启动了“海绵城市”建设。今年第三号台风“银河”在海南岛登陆,三亚一度开启了大风大雨的模式,但市民们却发现,往年最容易积水的几条主干道路面和平时相差无几,出行很顺畅。

海绵城市信息化篇4

【关键词】海绵城市;海绵哲学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繁发生,一到夏季各个城市纷纷“看海”。依赖大规模基础设施和管网建设的传统雨水外排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雨洪管理的要求。当前城市建设破坏了水的自然循环与流动,“水”、“绿”分离,雨水没有滋润城市绿地,直接排泻进河湖水系,既污染了水系又带来洪涝。要解决当前问题,应该充分利用城市上下游低洼地,使城市水系发挥巨大的海绵作用。

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以硬化路面为主。遇到强降水,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排水系统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整座城市如同在地表上覆盖了一层“硬壳”。而“海绵城市”,就是将城市的蓄水、排水系统比喻成海绵,遇到降水时,城市能够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而在干旱缺水时,可以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损有余而补不足”,让城市将本就珍贵的水资源运用得更加平衡。

二、“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其间“海绵城市”得到了大力倡导),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并于同年11月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4年底至2015年初,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并遴选出第一批共16个试点城市。一时间,“海绵城市”这一概念进入了广大城市决策者的视野。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专家称:“如果将大部分雨水留下而不是排走,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也就是说,‘海绵城市’有望将原来大量排至管渠末端的水提前通过吸收、存蓄、渗透等环节消化掉,成为破解‘逢雨必涝’的有效途径,而不是靠修大的排水管。”“海绵城市”的概念被官方文件明确提出,代表着生态雨洪管理的思想和技术将从学界走向管理层面,并在实践中得到更有力的推行。

三、海绵城市之我见

在我看来,“海绵城市”的理念不应拘囿于此。它为在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中国城市中突出的水问题及相关环境问题开启了新的旅程,包括雨洪管理、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的营造、公园绿地营造及城市微气候调节等。因此,我们需要对“海绵城市”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否则“海绵城市”建设将很快沦为中央职能部门的权力寻租机会、地方政府新的GDp增长点、各类工程公司谋取暴利的借口,甚或将会开启新一轮诸如河道整治、挖湖堆山之类的“破坏性建设”。“海绵城市”的哲学恰恰是对简单、粗暴的工程思维的反叛。这种反叛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全的生态系统价值观,而非功利主义的、片面的价值观

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人们对待雨水的态度实际上是非常功利、非常自私的。砖瓦场的窑工,天天祈祷明天是个大晴天;而久旱之后的农人,则天天到龙王庙里烧香,祈求天降甘霖,城里人却又把农夫的甘霖当祸害。同类之间尚且如此,对诸如青蛙之类的其他物种,就更无关怀和体谅可言了。“海绵”的哲学是包容,对这种以人类个体利益为中心的雨水价值观提出了挑战,它宣告:天赐雨水都是有其价值的,不仅对某个人或某个物种有价值,对整个生态系统而言都具有天然的价值。

2.就地解决水问题,而非将其转嫁给异地

把灾害转嫁给异地,是几乎一切现代水利工程的起点和终点,诸如防洪大堤和异地调水,都是把洪水排到下游或对岸,或把干旱和水短缺的祸害转嫁给无辜的弱势地区和群体。“海绵”的哲学是就地调节旱涝,而非转嫁异地。中国古代的生存智慧是将水作为财富,就地蓄留―无论是来自屋顶的雨水,还是来自山坡的径流―因此有了农家天井中的蓄水缸和遍布中国广大土地的陂塘系统。这种“海绵”景观既是古代先民适应旱涝的智慧,更是地缘社会及邻里关系和谐共生的体现,是几千年来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经验和智慧在大地上的烙印。

3.分散式的民间工程,而非集中式的集权工程

中国常规的水利工程往往是集国家或集体意志办大事的体现。从大禹治水到长江大坝,无不体现着这种国家意志之上的工程观。这也是中国数千年集权社会制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某些情况下这是有必要的,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其对自然水过程的因势利导中所体现出的哲学和工程智慧,使这一工程得以延用至今,福泽整个川西平原。但集中式大工程,如大坝蓄水、跨流域调水、大江大河的防洪大堤、城市的集中排涝管道等,失败的案例多而又多。从当代的生态价值观来看,与自然过程相对抗的集中式工程并不明智,也往往不可持续。而民间的分散式或民主式的水利工程往往具有更好的可持续性。中国广袤大地上古老的民间微型水利工程,如陂塘和水堰,至今仍充满活力,受到乡民的悉心呵护。非常遗憾的是,这些千百年来滋养中国农业文明的民间水利遗产,在当代却遭到强势的国家水利工程的摧毁。“海绵”的哲学是分散,由千万个细小的单元细胞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体,将外部力量分解吸纳,消化为无。因此,我们呼吁珍惜和呵护民间水利遗产,提倡民主的、分散的微型水利工程。这些分散的民间水工设施不仅不会对自然水过程和水格局造成破坏,还构筑了能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伟大的国土生态海绵系统。

4.慢下来而非快起来,滞蓄而非排泄

将洪水、雨水快速排掉,是当代排洪排涝工程的基本信条。所以三面光的河道截面被认为是最高效的,所以裁弯取直被认为是最科学的,所以河床上的树木和灌草必须清除以减少水流阻力也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种以“快”为标准的水利工程罔顾水文过程的系统性和水文系统主导因子的完全价值,以至于将洪水的破坏力加强、加速,将上游的灾害转嫁给下游;将水与其他生物分离,将水与土地分离,将地表水与地下水分离,将水与人和城市分离;使地下水得不到补充,土地得不到滋养,生物栖息地消失。“海绵”的哲学是将水流慢下来,让它变得心平气和,而不再狂野可怖;让它有机会下渗,滋养生命万物;让它有时间净化自身,更让它有机会服务人类。

5.弹性应对,而非刚性对抗

海绵城市信息化篇5

9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城市停车场建设,补公共服务短板促进扩内需惠民生。会议认为,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便利群众生活的迫切需要。对于打造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新引擎、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促进绿色发展,意义重大。会议确定,一是把城市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停车场结合起来,加快配建充电桩、城市充换电站、城际快充站等设施。新建住宅停车位建设或预留安装充电设施的比例应达到100%,大型公共建筑物、公共停车场不低于10%。二是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ppp等方式参与。企业和个人均可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原则上不对泊位数量做下限要求。鼓励个人在自有停车库(位)、各单位和居住区在既有停车泊位安装充电设施。三是加大财税、金融、用地、价格等政策扶持,通过企业债券、专项基金等方式支持充电设施和停车场建设,制定相关收费办法,放开社会投资新建停车场收费,允许充电服务企业向用户收费。鼓励地方采取基金注资、投资补助等,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四是完善相关标准规范,支持移动充电、智能停车等推广应用,通过“互联网+”盘活资源,为群众提供良好公共服务。

9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雨水蓄排顺畅合理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会议指出,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设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海绵城市,可以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会议确定,一是海绵城市建设要与棚户区、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更新相结合,加强排水、调蓄等设施建设,努力消除因给排水设施不足而一雨就涝、污水横流的“顽疾”,加快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和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二是从今年起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基础设施规划、施工、竣工等环节都要突出相关要求。增强建筑小区、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等雨水消纳功能,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并和地下管廊建设结合起来。三是总结推广试点经验,采取ppp、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等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业务,多渠道支持海绵城市建设,使雨水变弃为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0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会议指出,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改革创新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建设,是补上公共产品和服务“短板”、带动有效投资、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会议决定,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引导地方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基础电信、广电企业和民间资本通过竞争性招标等公平参与农村宽带建设和运行维护,同时探索ppp、委托运营等市场化方式调动各类主体参与积极性,力争到2020年实现约5万个未通宽带行政村通宽带、3000多万农村家庭宽带升级,使宽带覆盖98%的行政村,并逐步实现无线宽带覆盖,预计总投入超过1400亿元。会议要求,要强化考核验收和督查,对未通过验收的,扣减或取消财政补贴并予以通报。宽带建设运行情况要接受社会监督。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偏远困难地区群众脱贫致富。

海绵城市信息化篇6

【关键词】成德绵震后重建建议

一、成德绵地区简介

在四川盆地,以成都为龙头,向东北方向延伸,在长达100公里的狭长地带上,是川西平原城市最为密集的一大区域经济带--成德绵经济带。在整个区域面积接近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000万。成都、绵阳、德阳三市分别位列四川经济前三位。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成德绵三市gdp总量占四川省的45%。

成都市幅员1239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598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1418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1112.3万人。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副省级城市之一,四川省政治、经济、文教中心,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单列市。长期以来,成都是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旅游目的地及通信和交通枢纽。

德阳是四川省重点建设的九大城市之一,面积5954平方公里,人口376万。德阳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城市,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工业主要指标位居四川省第二。德阳县域经济特色突出,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是四川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距成都90公里,幅员面积20249平方公里,总人口530万。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唯一科技城,也是西部最重要的军工和科技城市之一。

二、成德绵地区5.12地震受损情况

5.12特大地震的袭击中心,正是“成德绵经济带”的腰部,除了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外,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

地震造成都市遇难4276人、失踪1271人、受伤26413人。成都市垮塌房屋49万间,受灾工矿企业729户,毁损水库54座、水电站36座,都江堰市等地部分自然文化景观及重要文物遭到破坏,成都市受灾人口290.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247亿元。

5.12特大地震使得德阳市6县(市、区),128个乡镇全部受灾,其中什邡、绵竹受灾极为严重。大地震造成德阳死亡17137人,受伤74086人,需安置123.6万人。大地震后德阳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2008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3.3%。农业生产方面,大地震造成德阳农作物受灾面积73万亩,耕地灭失8.5万亩,今后一段时间农业生产形势严峻。大地震造成工矿企业4118户受灾,直接经济损失为41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受灾870户,及其设备损失50%以上。尤其是东汽、剑南春、什邡卷烟厂、蓝剑等重要的本区行业支撑企业受损严重,使得全市的工业增长陷入困境。绵竹、什邡是5.12地震中的极重灾县,两县级市均是四川省十强县,工业经济总量占德阳市一半以上,地震造成两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以上,使得整个德阳市的县域经济支撑力大大减弱。

5.12特大地震造成绵阳21605人遇难人,166732人受伤,失踪7880人。地震使绵阳经济损失惨重,该市房屋倒塌2700万平方米,形成危房3559万平方米,道路损毁3378公里,企业受灾1170户,水电站损毁8座,直接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

三、震后成德绵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1.作为成德绵三地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在地震灾区重建的过程中,成都拥有资金、技术、物资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重建工作较德阳、绵阳两地容易。但这并不是说成都可以单干,重建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长远角度看,三地政府相互协调,打破狭隘的行政地域理念,使得人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以及各种有形商品在城际之间得到充分的流动,不仅可以加快重建速度,也为以后“构建成德绵大都市区”打下坚实的基础,成都也可以因此解决其因城市过快发展造成的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震后重建过程中,三地政府都应当转变观念,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合理制定震后地方性政策和法规。三地政府可以谋划建立一个协调三地震后重建的组织,如有必要赋予其一定的政府职能,从而加快三地重建工作的进度。

2.重建工作中发挥成德绵三地在产业发展上的比较优势,成都在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化学化工产业,家具和鞋业制造产业,动漫和传媒产业,会展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旅游业等取得了巨大成就。德阳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服装工业等行业颇具实力。绵阳在电子工业、军工国防科研等方面人才荟萃,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三地在震后重建中应提高区域内配套协作水平,加强在电子信息、石化工业、装备工业以及服务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同行业中未受损或轻微受损的企业帮扶受损严重企业,占有行业优势的企业应积极援助需要帮助的企业,整合各方优势增强成德绵经济带的竞争力。

3.成德绵三地震后重建企业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一些需要重建的企业建设新厂的时候既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需求,也要考虑到当地人民的利益。尤其要注意耕地占用,环境保护,交通等问题。企业选址也应当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力争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最佳地域,企业所在地的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当给予理解和支持。

4.成德绵企业重建时应当尽量利用好中央政策,国家出台了恢复和重建灾区的很多政策,如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三地政府都应当坚决贯彻和执行。企业应当积极了解国家关于重建方面的政策,同时加大与国内、国际相应厂商的合作,以加快重建工作进度。成德绵地区是四川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外联系、国际投资较四川其他地方更多。三地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宣传,向外传递震后成德绵依旧是四川投资热土这一信息,共同打造一个有影响力、有吸引力的成德绵经济区。

5.成德绵三地在汶川地震中都受到了极大的损失,成德绵经济带的产业布局结构,也应当在地震后面临新一轮的调整。灾后重建虽然强调速度,但是重建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能只注重速度而轻视质量。成德绵三地随着成绵峨城际铁路的开工修建,日后的交通联系将更为紧密。到2010年,时速200公里的成绵峨城际铁路的建成,将使沿线成德绵三地功能互补,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市民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增开城际列车会促进三地之间的旅游资源整合分配。成德绵三地政府、企业应当考虑到未来三地经济联系加强这一必然趋势,合理规划震后企业重建。灾后重建对三地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宏观面的“乘数效应”,国家大量重建资金的投入,各兄弟省市的对点支持以及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都会为灾后成德绵三地的重建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成德绵经济带上定会崛起一个庞大而繁荣的城镇群。

参考文献:

[1]王新磊.灾区重建崛起成德绵城镇群.华夏时报,2008-05-31.

[2]彭克,何克东.论成德绵大都市区的构建与成都区域经济发展.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6):56-57.

海绵城市信息化篇7

过去三十年,中国的重工业赶超战略创造奇迹,迈入了城市化国家。如今,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全球化出现一定程度倒退,中国经济在内忧外患中艰难转型。“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走向复苏的引擎,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题。那么,中国式城镇化之路如何走?其特点如何?一时之间,难有定论。

国际经验

从世界各国经验来看,进入城市化国家后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主要为两大类:美日集中式城镇化和德国均衡式城镇化。

美国、日本重点发展“大都市区”以及“都市绵延带”,对潜力大的城市和地区进行密集投资发展,推动周围快速发展。美国通过数千英里高速公路构建形成大都市连绵带。目前,美国已建成了以纽约为中心的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连绵带,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大湖区大都市连绵带,以旧金山和洛杉矶都市区为主体的太平洋沿岸大都市连绵带,三大都市区连绵带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制定大都市圈基本规划,不断建设以东京为中心的超级大都市区,东京、名古屋、大阪三大人口与工业密集的大都市区为中间形成的京阪大都市连绵区,集中了全国80%以上大型公司和大型私人企业。著名的新干线和高速公路将都市连绵区交织连接起来。

德国早于1900年就已经进入城市化极大繁荣和发展的时期。德国城市化与美日最典型的区别在于:以中小城镇为主体,人口和资源并未向单一中心城市过度集中,而是呈现“多中心”格局。德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鲁尔区没有城市中心,20世纪初就以各具特色的工业链条构筑了以埃森、杜伊斯堡、多特蒙德等城市为轴心的多中心城市带,其规划和产业政策的重点均以中小城市为主。鲁尔区通过“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以及高速公路、铁路、航运等交通工具将众多城市连接起来。

无论是美日集中式还是德国均衡式城市化发展模式,共同背景都是工业化的基本完成,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通道。工业革命为城市化奠定了基础和条件,也成为城市化的动力。

区域差异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齐头并进,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粗放式发展路径。城市面积扩张,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资源与环境的过度消耗,低端加工制造产业聚集等,带来三大直接后果:

第一,人口城镇化落后于土地城镇化。2010年我国非农人口占户籍人口比重34%,而流动人口2.36亿,人户分离人口2.79亿,庞大的流动人口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大中型城市,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隐性因素。

第二,中西部城镇化远落后于东部城镇化。东部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沿海城市已经形成中心城市向周围辐射的城市圈,中西部部分城市雏形才刚刚形成。从城镇人口与总人口占比来看,上海、北京、天津三大城市已经进入高度城市化阶段,城镇化率超过80%,广东、江苏、福建等东部沿海省份城镇化人口占比也在60%左右。内蒙古、重庆、湖北等省份城镇率在50%以上,其他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低于平均水平。

第三,沿海主要城市工业化进入稳定阶段,而中西部主要城市工业发展仍有空间。北京、天津、上海工业占比由70%左右明显下降,2011年分别为20%、48%和38%,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工业占比持续低于50%。山西、内蒙古、湖南、湖北、广西、重庆等中西部地区近十年内加大工业发展,工业占GDp比重持续上升,其中,山西和内蒙古工业占比均在50%左右。此外,新疆、宁夏、贵州和等少数西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低。

也就是说,过去的发展模式使得沿海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程度。相反,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则缺乏产业支撑,城市聚集度不足。因此,单一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肯定无法协调显著的区域差异,可以考虑分区域采取不同的模式,东部推行集中式城市化,形成具有几个高质量、世界级的大都市和都市绵延带,而中西部选择均衡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围绕“多中心”推动中小城镇工业化,两者结合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东西战略

当前,在东部沿海城市,国际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无论是美国新技术革命、能源革命和再工业化,还是欧洲、日本前景堪忧,都会造成我国上一轮以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再适用,靠国际市场来实现快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急需转变。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自身也遇到困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在外需出口拉动下,以乡、镇为半径形成的产业和经济集聚与上海、广深两大核心城市中心的链接存在明显断层,产业停留在家庭作坊、乡镇工厂式的低端加工制造业,完全依靠成本优势、规模效应成为世界工厂,中小城镇在产品技术上不具备可持续的竞争力。上海、广深、京津为核心的东部沿海中心城市同样处境艰难,两个多亿的流动人口长期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人口聚集的趋势不变,但是核心城市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公共服务都难以满足日益膨胀的需求。

因此,东部沿海城市在战略上要构建“大都市区”规划,提高城市化质量,形成集中式大都市带,将从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转向提高城市化质量的发展方向。

城市更新、连接和拓展对投资需求巨大,打造世界级的大都市需要在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上进行城市更新、改造和完善,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上提供保障,同时需要拓展大都市区的辐射范围,加快布局与周边中小城镇之间的蛛网式连接,形成“东部沿海大都市连绵带”。东部沿海城市的基建投资仍有想象的空间。

与此同时,中西部应继续推进工业化,形成均衡城市化。2000年以后,内地城市化、工业化开始高速发展。一方面,人为造城,但人口集聚低,空城、鬼城频频出现。另一方面,新建大量的工业园区有名无实、产业空洞。因此,中西部要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工业基础、人口条件等因素的优劣势后,对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进行定位。

海绵城市信息化篇8

[关键词]建设品质;产业品质;环境品质;生活品质;文化品质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058

1引言

2006年10月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福祉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未来几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调定为“又好又快”,这些都从深层次昭示着党和政府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党的十的会议也指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是人们生活居住的空间和精神的家园。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纵观城市发展历史,城市发展经历了从最初以高墙深池、重城壁垒的安全为本的阶段,到之后以商业贸易、工业生产为基本功能,以经济为本的阶段,再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核心地位,以人为本的阶段。提升城市品质,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城市品质的提升关注了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提高,又关注了人们心理满足、价值实现等精神生活的丰富;是推动城市发展从以物为主向以人为本的转变,更好地满足和适应了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对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对城市的需求日益多元化,提升城市品质成为了新的迫切需求。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需求。但是在目前,绵阳暂不属于二线城市,诸多原因阻碍了绵阳市的品质提升。随着全国标准化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将会为各城市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并配置一定的资源,绵阳市作为四川第二大城市,又处于成渝经济圈内,绵阳要想在品质提升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早做准备,分析自身优劣势,并制定相应的路径和对策。

2绵阳市品质提升的路径研究

21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品质

城市的建设是展示城市外在形象的直观因素,绵阳城市建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如历史悠久的李白故里、药王谷等。同时细化规划,推动新开发区域城市建设,保持、发展和创新城市的优势特征,摆脱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趋同模式,力求使古城富有历史文化气息,实现城市的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明确城市建设发展新的标杆、新的要求、新的定位和新的路径,系统谋划,整合资源,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努力使城市规划更精当、建设更精致、管理更精细,城市的个性与特色更加彰显,城市的活力、魅力、吸引力以及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第一,需加强城市设计,体现专业化的精神、人文化的情怀和国际化的视野;加强对城市重点部位重点地标性建筑的研究,科学布局,如加快机场建设、经开区的综合规划、地铁建设、二环路建设从而缓解涪江二桥、涪江三桥、东方红大桥、城市中心的交通困难。第二,从实质上着力打造精品建筑和标志性建筑,坚持规范性、品位性、广泛性、组合性的要求,推进城市标志在重大活动、城市宣传、城市窗口、公共建筑、公共设施、荣誉信用、公务系统、特色区块、行业企业等重点领域的应用,通过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领域、规范使用城市标志,实现全方位地推广和经营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美誉度。第三,打造成都市消费业态,在市中心建设高水平大规模的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等,满足市民的发展需求。

22加强城市产业品质

产业品质决定吸纳人口的品质,人口品质则决定城市品质。城市产业建设与环境、市民的感知息息相关,所以提升城市品质需要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以产业结构优化为主要方向,推动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方面发展,不断调优产业结构。需大力发展旅游,如仙海、南湖等风景区的规划管理和宣传,以及现代商贸等消费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金融、物流等生产业;同时,以政府2014年提出的创新创业为重点,推进城市产业向电子商务等虚拟经济发展,从而提升城市产业品质建设。加强城市产业品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工业方面。以产业结构优化为主要抓手,以产业结构提升为衡量标准,坚定不移地推动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跨越,不断调高、调优、调轻、调绿产业结构,如绵阳市的长虹控股集团公司、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农业方面。大力发展生态、高效、观光农业。第三,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旅游、现代商贸等消费业,大力发展信息、软件、文化创意、金融、总部经济、会展、物流等生产业;同时,重点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适应旅游大众化新阶段的新要求,着力解决旅游产品布局不合理、体制不合理、机制不灵活、有市场号召力的产品不足的问题,推进旅游由小众旅游向大众旅游转变,由快餐式旅游向个性化旅游的转变,由观光式旅游向休闲式旅游的转变。

23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提升城市环境品质,2011年绵阳市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绵阳市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道德建设培养向善向上的力量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措施,推动全文明城市建设工作。通过各项文明城市理念和活动的开展,绵阳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民越来越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高涨。除此之外,政府还需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找出目前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不断完善,切实推进城市管理全覆盖,对严重影响城市环境的背街小巷管理不到位、车辆乱停乱放、违章建设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推进市区主要道路保洁管理市场化运作,不断提高背街小巷市场化保洁水平,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家具”管理体系,按照公共设施增量化、便民化、美观化原则,打造“城市环境品质”。

24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提升生活品质,核心是以人为本,给人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居住环境、生活环境,使人发挥更大的创造力。同时完善教育设施如教育园区,从教育改革出发方便市民;增加生活配套设施,如园艺山和游仙区等地增设大型高规格商业购物中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从而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25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城市的文化品质最终落脚点在全体市民,需培养文明优雅的绵阳市民,第一,政府应大力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如积极组织街道、社区学习国家相关政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市民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文明形象,积极涌现出2008年地震的英雄人物,形成互助互爱的社会风气,从而提升城市人文品质。与此同时,还需加强对教育园区的管理和规划,从小学教育抓起,促进绵阳教育业的持续发展,引导城市文化建设工作。第二,以绵阳市行政服务中心、交通、医院、银行、邮政、电信、商场、宾馆、旅游景区等公共服务场所为重点,组织开展讲文明礼仪创形象、创建文明示范岗等活动,提高服务品质,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形象。第三,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主题活动。从绵阳文化、休闲、创业等主题出发,开展文学与艺术的主题创作活动,创作一些具有典型的传承文化、历史生活并能展示现代生活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从而推动城市品牌及发展;创作以艺术的方式展示和丰富市民的生活的生活文化类节目,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丰富市民的生活。

3城市品质提升的研究意义

研究城市品质提升对加快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是具有完整的社会、经济、文化功能的区域和社会单元。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于城市的建设发展有着不同的要求。要实现城市建设的新突破,必须以提升城市品|为目标,明确城市建设发展新的标杆、新的要求、新的定位和新的路径,系统谋划,整合资源,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努力使城市规划更精当、建设更精致、管理更精细。城市品质包括城市自然环境的优劣、建筑质量的好坏、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高低、文化内涵的深浅、政府管理的绩效等诸多内容,所以本文从城市建设品质、产业品质、环境品质、生活品质、人文品质五个方面出发对提升城市的品质的路径进行研究。有助于带动和加快城市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国平生活品质蓝皮书――2007年生活品质评价年度报告[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2]胡迎春,曹大贵南京提升城市品质战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9(6)

[3]郑时龄理性地规划和建设城市[J].城市规划汇刊,2004(1)

[4]任彬彬,李建华,张慧城市的艺术――浅析影响城市特色的几个因素[J].城市,2004(3)

[5]张兴淮从细节做起促进城市品质提升[J].镇江社会科学,2009(5)

[6]孟祥林城市化进程中的伴生问题[J].理论参考,2010(2)

[7]陈国良,庞立红关于城市建设投入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

[8]余红艺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0(2)

海绵城市信息化篇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绿化稀疏、交通堵塞、停车难等城市病。一座城、一个小区,我们不能推倒重来;老城、老区、老屋、老友、老邻居,几代人的回忆和情结。这对老城的改造就尤为关键。

过去,我们只针对社区内房屋的零部件更换,如换掉楼梯间的窗户、门,房顶做防水,透寒墙体做苯板,也只能是给老房子“穿衣戴帽”,抵御四季变化,没有涉及“内瓤”宜居整体功能。而“1+n”宜居改造,就是根本上的改变,让老区旧貌换新颜。

“1+n”宜居改造,就是要完成对老旧小区的外墙改造、外窗改造、采暖系统的基础性工程要求,然后对社区功能的外延建设进行拓展。老旧小区的改造应以人为本,应拆违添绿,私建滥建应拆除,从居民的根本需求出发,感受到城市化的进程,满意宜居环境。

“1”就是建筑节能改造,是项目的根本,即要完成对老旧小区外墙改造、外窗改造、采暖系统、温度调控、热源和供热管网的改造,老旧小区的房子外观漂亮了,城市显得更美;护结构到保护,增加了使用寿命;围护结构达到节能65%的标准,保温性得到加强、降低冬季供暖、夏季空调的能耗,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屋面防水构造得到更新,治愈屋面漏水的顽疾,“用今天的投入换取明天的幸福”。

“n”是后期对社区功能的外延建设进行拓展,也就是宜居改造,即本着与建设小区静态交通相结合、与社区养老社区医疗相结合、与庭院环境改造相结合、与海绵城市相结合、与智慧城市相结合,为小区配建地下停车场,养老文化设施,环境美化等综合性改造。由此突出每个小区的功能定位与社会风貌,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情,也通过改造完成小区宜居功能,整体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居住舒适度,通过以上改造项目的完成为“1+n”改造项目打下结实的基础,从而完成n种配套方案的实施。具体讲“n”配套分七种:

一、建筑外廊改造

老城老区历经沧桑,外观斑驳,改造时着重处理临街建筑外立面,强调底层商服外立面的功能和景观性,增建装饰性门廊,通过门廊的遮挡和序列的调整,并统一牌匾高度、尺寸、解决商服外立面杂乱的现状,可有效避免私挂牌匾对墙体产生的损坏,外廊顶板采用现浇混凝土板,起到竖向防火分隔作用,有效保护外墙保温层,增强了建筑的防火能力,更加保证了商服上面住宅的消防安全;另外还可有效防止高空坠物对行人产生的危害,对过路行人是一个很好的避雨及遮阳纳凉的场所,同时也为商家聚集人气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小区环境改造

老区绿化少,破损大;路网不畅,设施缺乏。通过修复破损路面、增加健身娱乐设施、增设LeD节能灯、设置小区wiFi全覆盖模式网络终端等。通过以上改造提高居民的健康指数、幸福指数、增添业余生活乐趣。

三、小区静态停车改造

停车难,难停车。充分利用小区的地下空间来开发老旧小区内的静态交通系统。加强小区地下空间的合理充分利用,在不影响其他使用功能、消防功能及不减少居民活动空间的基础上,既符合国家提高土地使用率的政策,又能增加地下停车位,缓解小区居民停车难、停车不规范的问题。通过铺设停车场网络,形成停车位数据库,依托物联网技术,对停车场停车位信息进行智能链接,形成“车位信息共享”体系,实现车位查看、车位预约等互联功能。

四、引入“海绵城市”改造

暴雨过后,老区变成“威尼斯”城。城市海绵体除了河、湖、海,还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通过管网外排,缓解城市压力。通过调整小区内的排水坡向及道路、绿化的高程,采用渗井、渗水沟、绿化渗水暗渠,扩大绿化减少硬铺装面积等适宜东北的低成本海绵城市改造内容,改变小区内“大雨必涝、雨后即旱”的现状,将小区的自然径流消化在小区内,涵养地下水,并缓解城市管网排水压力。

五、屋面改造

在原有平改坡的基础上增加经营性使用空间,不仅能彻底根除老小区顶层居民饱受漏水困扰的现状,使平改坡的屋面具备使用功能,使单纯解决防水的功能得到扩展,为社区服务提供场所,此举从根源上解决了屋面保温差、漏水频发的情况,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了紧张的土地资源。

六、助老、养老及医疗机构的改造

在小区内建设养老及医疗机构,在提供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上有着天然的地缘和亲缘优势;可以为小区内的所有居民及老人提供有效、济、方便、宜居、连续的养老及医疗服务;减轻老年人养老和全体居民医疗对家庭及社会的困扰;对社会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有效地缓解政府在养老及医疗方面的压力;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

七、地下综合管廊的改造

老城老区地面开挖的“马路拉链”随处可见,“蜘蛛网”架空线密布,不仅影响活动空间,还隐藏着巨大隐患。将老城老区的通信、电力、燃气、供水、排水等管线,在地下综合布线,安装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对管廊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集成视频监控、入侵报警、人员巡检、火灾报警、语音通讯、罐体沉降等系统,既腾挪出活动空间,又消除了安全隐患。智慧城市地下管廊还将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如机器行业、仪表行业、测量企业等,将成为新的经济引擎。

通过“1+n”宜居改造,老城不旧,老区不乱,将是节能、环保、绿色、美丽、宜居的新城新区。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

技术指南的通知.建城函(2014)275号.

海绵城市信息化篇10

关键词:绵阳市;停车矛盾;解决措施

一、“停车难”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国家鼓励汽车进驻部分家庭的政策,导致了我国机动车数量不断攀升,绵阳市也不例外。2008年地震以后,汽车数量更是急剧增加。然而汽车数量的增加,作为城市静态设施的停车场却没有相应增加,由此引来的“停车难”的问题也愈演愈烈。

很多年前来绵阳旅游的时候,对绵阳的第一印象是干净,通畅,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和很多人交谈大家都有同感。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鼓励汽车进入家庭的相关政策,买车的家庭越来越多,绵阳的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绵阳市目前所拥有的汽车辆数量是2008年地震前的2.5倍。所以绵阳面临停车难的现状绝对不是偶然的。以前连上下班时的高峰期都没有,现在却很少有不堵车的时候。

机动车数量不断攀升,而与之相对应的作为交通静态设施的停车场却并没有相应增加。最近很多市民反映,沃尔玛凯德广场前的公共人行道已经变成停车场了,不仅严重影响了公众的出行,也涉嫌占用社会公共资源。可以看出,停车场的极度缺乏使得机动车随意停放,造成了停车秩序混乱。

在对1000名私家车主的调查中显示:99%的人都遇到过停车难的现象,不管是在道路中,还是在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当中。有时候回来晚了,绕着小区转一圈儿都找不到能停车的地方,只能停在别人车子后边。细心的车主会留下自己的电话,万一早上别人出门较早,车后边还停一辆车的话就阻挡了道路。但是,遇到不细心的车主任何信息也不留,有时候一大早就听到小区内有车主在嚷嚷:“川BXXXXX请挪一下你的车子。”这种戏剧性的场景经常会有,但是这背后所透露的信息就不是那么戏剧性了。

二、对策分析

在绵阳市很多年代久远的小区没有设停车场,而很多新建的小区停车位的数量又不足。笔者对绵阳市现有的有停车场的小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从上述表格中不难看出,被调查的小区中普遍存在不能满足停车需要的问题。

市民“停车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停车位的供需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购买力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来,我市汽车数量增长速度很快,而停车位增加量远远赶不上车辆的增加速度,两者的差距致使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机动车数量不断攀升,而与之相对应的作为交通静态设施的停车场却并没有相应增加,如何缓解“停车难”这一现象?解决问题应该标本兼治,只治标不治本,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1.成立专门的主管部门,对城市静态交通开展相应研究规划,尤其是在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的时候,科学考察、科学规划,从根本上摒弃停车位规划滞后的现状。

2.可以参照其他国家或者城市的一些先进做法,比如:美国建筑物建造的同时必须按相应标准“配建”停车位,英国晚上“路中泊车”,以及其他城市的单双号限行。单双号限行在我国的很多城市都有实行,但这措施却是治标的办法。

3.除此以外,我们国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提供优惠鼓励民间投资兴建停车场,缓解供需紧张。

4.大众传媒加大宣传,引导市民“低碳生活”,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且还要杜绝乱停乱放的恶习。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白以娟.社会学基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