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现代语文教育十篇现代语文教育十篇

现代语文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7:14

现代语文教育篇1

【关键词】语文素质教育教育现代化

一、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根据现代化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知识、能力、素质是构成现代化教育目标的三个基本要素。语文素质教育的知识内涵“是一个包含传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内的大统一观。知识、能力和素质仅仅是知识形态上的区别而已”。因此,语文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知识指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本语文知识,还包括与生活、生产、经济、科技等发展的实际广泛联系的语文应用知识;语文能力指的是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实践、适应创新的语文应用能力;语文素质指的是通过语文学习,语文的知识、能力、智能结构不断完善,促进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据此,语文素质教育不能离开语文知识教育,而应“寓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在传授知识上力求做到:重视基础,注重应用,突出实践,切实解决语文“双基”的应用性、技能性、实践性等现实问题,即切实解决语文基础知识如何获得、语文基本技能如何培养、语文应用实践习惯如何形成的问题。尤应指出的是,语文“双基”的内容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恰当充实。因此,尽管语文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知识来说不易老化,不易过时,但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语文的内容充实最快,语文的应用要求最广。这说明语文基础知识不单指课文中的基础知识,还应包括生活、实践中的语文知识,必须是显性语文知识与隐性语文知识的统一体。“语文基本技能”不应单指“听说读写”和归纳、概括、综合、演绎的技能,还应包括语言信息的获取、统筹、过滤、筛选、摘要、检索、分类、校对、识别和编辑、删改等;培养能力要做到重视实践,立足未来,切实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生存、创造的能力,除具备一般的语文能力外,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语文自学能力、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迁移能力和利用图书馆、利用语料库的能力;发展素质要重视差异,注重个性,切实解决“智育”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关系,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文教育的多元价值,重视学生知识、技能、心理、文化、审美等方面的差异,通过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语言表达、语言交流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的同时,科学知识与技能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思想与道德素质得到自由、充分、和谐的全面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二、语文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善于从民族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语文精华

中国的语文素质教育离不开对民族语文和民族文化的准确把握,离不开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如果脱离深厚的民族语言、文化基础,语文素质教育就必然流于虚妄而不可想象。据此,语文素质教育更应重视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征,合乎其内在的学习经验和规律。重点应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民族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勤熟读成诵、勤校勘查证、勤运思练笔;重科学、伦理,重整体、辩证,重真、善、美统一。二是“课文无非是例子”,选文要“取法乎上”,经典的、时代的,都要典范、合读,文质兼美。对最能体现汉语特点、汉语规律的诗、词、曲、赋和散文等,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对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时事美文、文学精品、科普读物,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读,力求使学生做到通古知今,融会贯通,化而能用。三是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中华民族文化、汲取民族文化精华的方法,充分发挥中华民族重整体辩证和直觉体悟的思维优势,在读写中既学会系统、全面、动态的审视、分析、解决问题,又达到思想感情的滋润、熏染和精神情操的提高和超越的目的。

(二)要善于根据汉语文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和幻想

汉语言文字的象形性、表意性、灵活性和汉语文的情感性、艺术性、审美性,决定了它具有广阔的联想、想象、幻想的空间。它“富有弹性、富于韵律、联想丰富、组合自由、气韵生动”。如一个“水”字,可以将其放在沙漠里、夜晚间、战场上去体味;一个“无边无垠”的词,可以导引你去大海中扬帆,去草原上驰骋,去宇宙中探秘;一首《沪杭车中》(徐志摩),那一幅“烟、山、云彩;水、桥、橹声;松、竹、红叶”的画面,无不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激起人们真挚、深沉、强烈、永恒的思乡之情,教你无法抵御,誓与美丽的家乡地老天荒。如此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文章的解读,都是由汉语文富有弹性、富于联想、灵活、自由、生动的独特特点决定的,才使得人在学习汉语文时,总会自然而然地把特定的语文信息与原有大脑的信息产生有机的组合、扩展和再生,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难以数计的信息,这就是汉语文的魅力,汉语文创造的魅力。

现代语文教育篇2

教育现代化现已成为跨世纪的世界性潮流,是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就语文学科而言,引进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实为当务之急。

语文教学程序中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控制和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能使语文教学诸要素的组合形式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达到最佳整体结构,形成相对的优化势态。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集约化和最优化。但是,运用电教手段,应坚持实用、高效、省时、实惠的原则,否则,或会有哗众取宠之嫌,或会有画蛇添足之疑。

本文就语文教学中运用电化教学的艺术作粗浅的探讨。

1.运用视听觉媒体,强化感知

视听觉媒体是动态的视觉与听觉的结合物,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为学生提供了近似身临其境的感性替代经验,弥补学生直接生活经验不足。视听觉媒体通过声像并茂的画面和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把课文中的人物活动、情节形象地显示出来,使学生直观感受,增强感知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一文的时候,用幻灯片显示疾病的方位,并通过描绘人物的画面,把“讳疾忌医”、“病入膏肓”、“防微杜渐”等几个成语,形象地显示出来。由于幻灯片非常直观、生动,突出了课文的重点,解决了难点,使学生能很快地掌握了课文。再如在教《五彩池》一文时,可先放配乐朗诵录音,以达到探奇、激发兴趣的目的。接着,播放五彩池资料片,让学生看到五彩池形状美,色彩更美。在讲到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玲珑多彩的五彩池时,可在播放资料片的同时间隔穿插投影,运用投影的静态定格的效果,将大小进行对比,用复合式投影片印证五彩池像“葫芦”、“镰刀”、“盘子”、“莲蓬”的比喻,揭示出形态各异的石笋在阳光下照射出不同颜色,原来是池水色彩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探奇解谜的愿望得到满足。

2.运用交互媒体――计算机,增强能力

视听觉媒体在教学信息传播过程中,都只能是单向传播,只可称为“单向媒体”。但是教学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需要在教学的传者和受者之间构建起一个双向的通道。使教师和学生处在积极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形态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高度交互的媒体,方兴未艾,它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把学生朗读、复述、口头答问、口头作文、讲演的内容自然输入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作出分析、判断、综合处理,从语音、语调、语质、语气及内容诸方面找毛病,加以评判,提出改进措施。再如,计算机软件,大多是通过提供有趣的图像,让学生在做做拼图游戏,寻找字词,填空组词,自然缀文等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增强语文能力,而且每一次游戏的结果都通过声音或图像给予反馈强化,由于是直接参与,学生可以在一种活泼轻松的环境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竞争进行学习,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取得十分有效的学习效果。

运用计算机作为教学手段,还可唤起注意,诱发兴趣、体味情感(主要通过计算机使学生如临其境,恍闻其声,若见其人,从而加深情感体验)。

3.运用各种媒体组合教学,减负增效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教学要传递越来越多的信息,学生不但要掌握各种知识,更要提高各种能力。因此,必须引进现代科技成果,动用现代教育媒体,使传统媒体与现代教育媒体有机结合,各展所长,以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各类现代教育媒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功能与作用,对于解决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现象的问题都具有优势,特别是多种媒体组合后其功能更强。教师采用多种媒体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其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教师在处理语文教材时,可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化大为小、化宏观为微观、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等方法来表现教学内容,这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传统教育媒体难以讲清的重点和难点,使教学过程既具科学性、先进性,同时又具深刻性。如笔者在教授《荷塘月色》一课时,就综合运用了投影、录音、录像等多种媒体组合,用投影来强化文字、词语理解及运用,用课文录音来感受体验作者当时情感及心境,从而意会主题思想。再用录像生动真实地展现清华园实况,可引用类比联想,从而体会领悟|“文章合为事而著,歌诗合为事面作”这句诗的真谛。实践证明,运用媒体组合教学手段,能再现语言所表达的事物、景像,使语音和图像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无声的语言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的音像和生动画面的视像,并能超越时空领域,起到“见所难见”、“闻所难闻”的作用,达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境界。

现代语文教育篇3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研究背景高技语文课堂一直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许多学生都只能学到课本上的知识,对书外面的世界完全不了解,而且教师上课也仅仅只是讲解课本,对于课外的知识丝毫没有涉及。大多数人将成绩作为衡量一个人优秀与否的唯一指标,对综合素质方面没有太多的关注,结果使得一些学生智商高,但情商却十分低,对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待人接物问题都不了解。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仅有高智商是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中过得惬意,因为没有人愿意雇佣一个“只会工作”的机器。想要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首先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而要想生活得更好,还需要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要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高技语文教学活动中,加强教育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利用互联网化的科学技术,拓展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们更加了解这个社会。

2.研究目的和意义高技语文是一门融合人文素质教育及思想性的学科,通过学习语文,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发扬人文主义精神。通过学习语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工作做好铺垫。因此,教师需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高技语文教学紧跟时代潮流,让高技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改变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随之产生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弥补教学漏洞,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并且能够指导高技学生的知识结构优化。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技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时展的需要21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飞速增长的信息量使得学生需要学习并掌握的知识量也不断增加,而课本上的知识却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校必须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制度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且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企业逐渐细化社会分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这一方面来说,学校也应当将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语文教学,为社会培养一批栋梁之才。

2.语文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它是一门交叉学科,不仅有自身的学科体系,还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结构特点,是一门与社会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学科。因此,学好高技语文是进入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近年来,高技院校不断减少语文教学的课时,使得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成为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这时,学校应当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使用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尽可能地使课堂效率最大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技语文教学的结合要想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运用到高技语文教学中,还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首先,我们应当认清现代教育技术只是在教学活动中起辅助作用,并不能实质性地改变教学,使用多媒体只是为了丰富学生们的知识,拓展学生们的视野,使学生们更多地了解社会。其次,我们将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技语文教学结合,要根据行为主义等教育理论的指导,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并与高技语文教学相结合,深入整合课程知识与信息技术,以此完成高技语文教学任务。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技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1.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技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相对较少,几乎为零;而在一些发达地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较多,但教学体制尚不完善。对于我国不同学校的教师或同所学校的不同教师而言,他们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也存在差别。这些现象都表明我国并没有统一对教学制度进行改革,而这也限制了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技语文教学的作用。

2.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技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经验尽管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仍不完善,但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第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语文教学可使用的资源增加,教师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向学生们展示更多的信息,从而开拓学生们的眼界。第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学生利用互联网可以上网查阅更多有关的学习资料,提高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方便他们了解更多的知识。

3.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技语文教学应用中的问题由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完善,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因为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新生技术,许多教师并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因而对其也不是很了解,仅仅是利用其进行教课,并未将其与教学思想结合起来。其次,教师高估了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技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使得教师减少了与学生们的互动,影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技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据调查,我国许多地区都出现了硬件设备不齐全或者老旧破损的状况,使得许多学生都不能接受到现代教育技术的洗礼。因此,国家应当加大资金投入,购买硬件设备,提高学校的硬件教学能力。另外,学校应当加强对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使多媒体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减少在维修维护方面的损失。

2.转变观念,创建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氛围首先,高技院校的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在思想上认同并接受现代教育技术,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普及,带动全校乃至周边院校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其次,教师还应当转变教学方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合理地组织语文教学。与此同时,学生也应当积极配合教师,完成这一思想观念的转变。另外,学校还应当组织统一的培训,让教师更加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完成与教学思想的结合,促进高技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五、小结

现代语文教育篇4

1.1现代教育思想的结构

本文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讨论,所以我们要先理解什么事现代教育思想,首先这是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思想而言的。一般认为现代教育思想起源于改革开放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理论型的教育思想,主要是指由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的教育思想,这是我国教育界的一大特点,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没有系统的教育理论指导,我国的教育工作根本就无从开展,不知从何下手。这也是现代教育思想区别于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政策型的教育思想,这主要是指我国在宪法大纲以及教育法律法规上确定教育必要性和对教育的具体规范,从中体现出教育思想,政策型教育思想是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大纲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国民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型的教育思想,这主要由广大第一线坚持在教育工作岗位的老师通过实际的教学,经过理论思考而形成的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思想。实践型的教育思想是教育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用于解决当前教学工作中碰到的具体问题的理论指导。

1.2现代教育思想的功能

现代教育思想主要由以下功能组成:认识功能,对现代教育产生最基本的认识,启发人们的思考,从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遇见功能,现代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让人们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教育思想是对教育活动的规律性的总结,因此,掌握了教育思想就等于认识了教育规律从而实现其预见功能;导向功能,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调整功能,通过认识教育思想进而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可以使人们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活动和行为;评价功能,为教育评价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尺度;反思功能,教育思想课促进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进行自我观照、自我分析、总结等,使教育工作者能客观理性的分析评判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效果,有利于提高教育工作和的素质。

2现代教育思想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应用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人文学科,其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所以教学工作不但要重视理论性的讲解,更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技能的运用,特别是当前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主张学生不但要学习好理论知识,更加要懂得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际技能的运用。另外作为汉语言文学在系统的学习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而且由于其理论性的东西多,导致在课堂上会让学生有枯燥之感,因此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设计上应有所改变。

2.1以学生为本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一切以老师为中心,“名师才能出高徒”就是最好的体现。“师本位”观念下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是围绕老师来进行的,老师是知识的支配者和掌控者,学生知识被动的接受知识【2】。这种观念在现代来说必须加以改变,“师本位”的观念已不符合时代的潮流,按照现代的观念,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毋庸置疑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事物的内部因素才导致事物变化发展的主力,而学习是需要学生肯学,教学效果才能有效体现,老师只是客观的推动因素。因此在课堂设计上,我们要尽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去学习。

2.2丰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地广泛。因此,教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并加强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应用性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提高学生对古代和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实际阅读水平并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普通话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还要大胆地运用各种多媒体等新型教学辅助工具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教学效率。最后,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对课堂的教学内容做到了如指掌,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地调整,尽量丰富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内容。

2.3创设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情境

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的就业领域较为复杂,例如文秘岗位和新闻工作岗位以及广告策划等等。因此,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这些工作岗位的特点和优势,创设相关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新闻会的情境,启发学生作为一个新闻发言人的角色该如何运用自身的语言艺术来提高整个新闻会的效果。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记者的形式进行提问,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的魅力和作用【3】。同时,学生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而且还培养了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情境教学的设置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教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3.对未来的展望

现代教育思想对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单是理论型的人才,还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当前,对高素质人才,要求不但要有知识的广度,还要有相关专业的深度;理论知识要扎实,实际技能的应用也要过硬。汉语言文学作为时下的“冷门”专业之一,在目前的高考志愿填报表上并不受待见,但是墙内开花墙外香,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的设立和创建,汉语跟随着孔子的影响已逐渐的被广大国外人民所熟知,并在国外掀起了一阵阵汉语学习的浪潮,因此,未来汉语言文学一定会成为热门专业,这样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不但要有系统的理论学习,还要有实际技能的应用。

现代语文教育篇5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幼儿文学课程的学习中,讲到的幼儿图画故事具有夸饰性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德国系列图画故事《狗熊的婚礼》,讲述狗熊安东和埃米在举行婚礼时,一阵春风吹走了安东的帽子和埃米的头纱,被春风吹走的帽子和头纱经过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经历,最后又回到了主人的手中,它们每一幅图都突出表现了夸饰性的特点。所谓夸饰,就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造成画面内容不同程度的夸张和变形。这一难点,通过图画故事在大屏幕上的演示,直观、生动,学生一看便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录音媒体是以清晰和流利的普通话,有的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录制而成的。播放朗读录音带,可以使学生沉浸于某种境界,从而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语文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话能力训练时,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格林童话故事《稻草、煤炭和豆子》,通过录音机给学生播放2-3遍后,让学生听故事,记录内容要点,再根据记录把这则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不但能按要求把内容要点记录下来,而且还能够模仿录音中的音色和情感把故事讲完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三、帮助幼师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在将来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用语。所以,普通话的训练是幼儿教师的口语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训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播放多媒体的朗读,可以让学生每天早上跟着多媒体播放的播音员的标准发音朗读单音节和双音节字、词,有错误之处再加以纠正,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学生普通话水平在不知不觉中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准确的发音会运用到平时的一般口语交际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讲故事训练。又如,在训练学生讲《乌鸦和狐狸》的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乌鸦和狐狸》的寓言故事,烘托课堂气氛,使学生边看边讲,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四、使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评价他人

从学生成长角度分析,间接经验的学习很必要,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亲身体验比道听途说更可贵。部分学生觉得当幼儿教师很容易,学习不努力,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评价他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够客观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在学习幼儿戏剧文学时,我会分组让学生表演童话剧《小熊拔牙》《“妙乎”回春》《骄傲的小燕子》,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头饰,扮演小熊、小燕子、小白兔、小花猫等剧中角色。在表演时,我会拍摄每组童话剧的全过程后,播放给所有学生观看,学生就会从中看出自己和他人存在的问题,就会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和看待他人,看到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在今后的学习中,会针对自己的不足或弱项不断努力。

五、结语

现代语文教育篇6

(一)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无限性开阔学生视野。

教育界普遍认为,教学实践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实现自我教育,培养终身学习意识。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使无声的课本内容变得有静有动、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创设了一种美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具有很强的磁性吸引力,从而能够诱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授课教师不再频繁的写写画画,节省的时间用来展示更多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画面、信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增加了教学容量,开阔了学生视野。

(二)使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化的扩大知识面。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网络资源涵盖的信息突破书本知识,在校园网站中建立网络学习模块,使师生可以随时上网交流学习,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可随时上网学习,从而多层面获取语文知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网络环境这个平台,让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化的理解语文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各种能力的发展。授课教师还可设置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作答,学生也可以对自己关心的问题在网上查询,这实质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又是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三)有利于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讲授课时,教师要操控诸多现代化教学设备,在制作课件时,需要搜集大量素材,熟悉相关现代教育教学软件,教师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人”,而是课程现代教学电子教材的程序及其信息内容的“总设计师”。这无疑对语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要求,因而教师必须积极参加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学会制作、处理各类语文教学软件,逐步熟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更好服务于语文教学。

(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直观性、动态性、可逆性、可循环性

这种优势能使某一教学过程循环往复,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和克服遗忘。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几点思考

(一)精心甄选教学方式,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实践教学中有些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此时运用现代教育就“画蛇添足”了。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语文老师除了要有丰富的语文知识、授课技巧,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知识。老师要精心研读教学大纲,认真分析所收教材内容,深挖所授课难点、重点,在兼顾学生的实际水平上,精心备课,精选素材制作课件,确定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

(三)辩证理解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关系。

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的面部表情、身体的体态语言等所起的引导作用,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不能替代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并非单一的电化教学形式,它需要借助教师的口述讲解启发、面部感情渲染,师生眼神双向的交流、体态语言的互动等传统教学模式实施,两者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关系。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确立。

现代语文教育篇7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记忆最深的就是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将知识强行的灌输给学生。老师只负责讲,学生打起精神听,一般是老师讲多少学生就听多少,学生听多少就掌握多少,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效率比较低。当前,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学科,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龙头,以及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融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强大优势,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喜爱,同时也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手段。怎样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开辟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就成为教师的一大课题。

一、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准确、形象、生动、视野宽阔等方面的教学优势,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参与性的功能,通过对事物、具体场景的创设和刺激,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教学《枫桥夜泊》古诗时,学生还未走进教室,我便打开计算机,播放早巳准备好的软件。整个教室里立刻回荡起旋律优美的乐曲。整个教室回荡着音乐,学生们在强烈的文化氛围的感染下,产生了学好古诗的强烈愿望。

铃声响了。我站在讲台前扫视了一下教室,只见同学们静静地坐在那里,注视着我。此刻,我饱含激情地开始讲解:“说起唐诗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古诗发展的最高峰。许多作品虽然距离现在已有千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那经久不衰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这首唐诗并结识他们的作者。”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产生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这节课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生动的语言,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并使这种兴趣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

初中语文说明文的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等特点,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使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容易疲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等方面的限制,直接展示各种事物的现象,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能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地把内容展现给学生,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定理、变化过程具体化、形象化。

《望庐山瀑布》,写的是诗人远望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象,歌颂了祖国的河山,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教学时,我让同学观看录像,瀑布在山顶上飞流而下,水珠进溅,水雾蒸腾,阳光一照,呈现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长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庐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至此学生对“紫烟、挂、飞”等词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探地体会到诗句虽短,但诗人却把瀑布的气势写到了极至!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初中语文课文中有些单元是欣赏、了解诗歌、散文,教学内容具有艺术性等特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往往会将课堂变成空洞的说教,使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容易造成学生疲劳,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变得立体而丰富,就会产生无穷的意趣,学生求知的触角便可作多方位地延伸,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我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诗画欣赏”。这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着舒缓的弦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宛转的古曲,充满激情的朗诵。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既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感染与震撼,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要努力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有了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们在练习时都特别认真。一个同学读完了,其他同学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主动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用朗读表达给大家听。学生们积极地、主动地揣摩着、品味着诗句。这时,我悄悄地点击电脑,教室中再次响起舒缓的古曲。惊奇的是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用情地朗诵起来。朗朗的书声,悠扬的乐声交融在一起,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动听。每位同学都在朗诵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美,朗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现代语文教育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电教媒体

教学过程中灵活的运用一些现代教学手段,是实施愉快教学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的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从而培养出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客观合理地将现代教育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才能发挥它在课堂中的作用。笔者就自己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融入语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谈点粗浅体会。

一、再现课文情境,培养学生语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现代多媒体技术可通过多种媒体如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和视频等对信息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化处理,使语文课堂由单一的耳闻为主的接受方式变为以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大大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单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语感训练这一颇为艰巨的任务尚有一定的局限。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整体优化语文学科的电化教学过程,以多媒体组合教学来达到语感训练的目标,则是一种高效的手段。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以黑板+粉笔为主要工具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声像同举、图文并茂、动静成趣,直观而又生动,可再现情境,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铺路搭桥,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

语文教学形成重点、难点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教材中某些文字内容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缺少进行抽象思维活动的中间媒介。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铺路搭桥,可以让教师通过挖掘教材本身的潜在因素,以形象的画面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艺术感染力的影响下观察事物,减缓攀缘思维高峰的坡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

三、视听结合,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带着兴趣去感悟文本。生动可感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展示直观形象的立体画面的优势,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逼真地展现出来,能把学生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字描绘“美”的情景,从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

四、丰富表象,活跃思维,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青少年儿童的想象,涵养青少年的美感。”人们学习任何知识,都离不开想象。阅读教学更是这样,语言文字训练的深层是思维训练,必须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想象。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水平依赖表象的质量和数量,表象越丰富,想象就越开阔、越深刻。阅读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跨越了时空距离,再现了教学内容的全貌,展示了教学过程,强化学生感知,促进学生记忆、思维、想象和联想,激活思维,帮助学生仔细、全面、深刻地体验课文内容,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为学生的想象思维提供了丰富的表象。

五、巧用媒体,开展活动,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

如果能把学习内容寓于游戏、竞争之中,就能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计算机具有玩游戏这一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开发智力。如为了调动学生积累词句的积极性,我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操作,开展成语接龙、漫游古诗乐园、好词句大比拼、做好医生等比赛,学生通过一次次的语文活动逐渐养成自觉积累词汇的习惯。又如,我通过播放电视散文,投影课外读物让学生欣赏,或把学生写的优秀作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进行优秀作文会,这样学生的阅读和作文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六、播放录像,重演实况,提高学生的听说写能力

现代语文教育篇9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语文备课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出了准确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要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它的特点,就必须从吃透大纲、钻透教材,领悟课文精髓方面花大力气,下足功夫。在过去,我们备课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花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现在我们可以在网上查找到各种各样的人物介绍、背景资料、相关图片及习题检测等。对它们进行剪裁,去粗取精、修枝剪叶、取长补短,变成自己有用的东西。还有许多语文教学网站,比如“无忧无虑语文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小草教学资源网”等,这些网站上,同时链接着许多教学资源,供我们备课时参考。利用网上资源备课,不但省时省力,而且内容全面,对于备课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实行电子备课,教师之间的教案资料还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并能从中发现问题加以改进。由此备好的教案,集思广益,教学效果会远远超过传统的备案方法。将它保存为电子文档,也为今后备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精彩度。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的媒介就是语言,而对它的学习就是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就能创设生动、科学、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春》一文时,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利用电教设备在大屏幕上展示春、夏、秋、冬四幅风景图,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指出哪幅图是春天的,让同学们描绘自己心目中春天的美丽景色,并回忆历代诗人有关春天的诗句,当他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以后,我在春天的背景图下播放朗读课件。那美妙的乐曲和配音员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们有如漫步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眼前白云缭绕、万紫千红、草长莺飞,耳边小鸟啁啾、从而达到了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合作,共同探究疑难问题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并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语文的言语和交际能力。由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一言堂”、“堂灌”弃之门外,而代之以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构造精巧的特点,就必须分析石拱桥的特征。但是我们身处偏远山区的学生,仅仅见过乡村路上的小石桥,那多数是由一块或几块石头搭在沟沿上,至于像赵州桥、卢沟桥那样规模较大的石桥他们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于是我巧妙借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相关课件,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出赵州桥、卢沟桥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将石拱桥的特点融入到具体的图画中,学生们一边听着生动具体的解说,一边欣赏形式多样的拱桥,强烈的视听感受使他们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都有了自己形象而深刻的理解,撞击出情感的火花。许多同学都激情满怀,由衷地赞叹中国人民是具有高度智慧和创造性的人民。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初中语文教材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不少。但大多数老师就事论事,只停留在课文内容的教学上。没有对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情怀进行升华。例如在学习《黄河颂》、《土地的誓言》《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一组课文后,学生虽然对祖国的壮丽河山有一定的了解,但也只是停留在书面文字上,于是我以“大好河山任我游”为主题,给学生留了一道实践性强的作业。要求同学们课后通过inteR网等方式将自己心中神往的风景名胜的相关资料、图片、照片等进行搜索,并将有关资料下载下来。然后利用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办一份《爱我中华》的手抄报。同学们明确了作业要求以后,情绪高涨。他们纷纷行动起来。经过同学们的精心准备,我举办了一次《爱我中华》的手抄报作品展评。之后,又借此机会组织学生举办了一次“爱我中华”为内容的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纷纷用自己最拿手的作品展示了自己热爱祖国、爱我中华的美好心灵。

现代语文教育篇10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语文课如果仅用语言表达,感悟情感,很难做到不枯燥乏味。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事半功倍是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无论是网络技术提供的生活信息,还是powerpoint对生活场景的介绍,或者Flash对生活过程的演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创设了逼真的情境和生活画卷,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时空领域和思维空间,同时也为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2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素养的兴趣。现代信息技术正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交互性,特有的感染力和形象性,迅速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内心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地学习。如:在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中,我用数码摄像机摄制了同学们为美化、净化和绿化校园班级所付出的努力,配以适当的音乐和解说词。随着学生植树、布置校园牌、墙报等镜头一个一个的推进,同学们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同时我又把需要改进的地方――树木的乱伐、乱扔垃圾、河道的污水等问题用录像暴露出来,让同学们开展讨论。整个过程自然、顺畅、联系紧密、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诠释了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1 师生认识角色的转变。在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的作用应该由常规的主讲转化为组织教学、指导学法、启迪思维。学生的角色应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媒体的角色由教具转变为认知工具。教学模式由“粉笔+黑板”转变为多媒体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通过设疑、讨论、展示启思、引探、寻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加强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捕捉教学反馈信息,有效调控课堂教学,以此优化语文教学的过程。

2 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了“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等重要理念,要依托信息技术将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融会贯通的学习,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强大认知工具的潜力无穷的学习。这种终身学习的理念必将催生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掘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的崭新的、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方式。

3 变抽象为具象。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的词句、文段往往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在教学中从直观、形象的教法人手,有利于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展形象思维。如,《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电脑的图像、声音、动画,从表现形式上唤起学生对语言的主动感悟,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课堂上播放配乐朗读的音乐磁带。学生欣赏录像片段,在优美的旋律中真正目睹漓江的迷人景色,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积极性。这时讲授课文就水到渠成了,在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句子的语言美,我亲自为学生进行了配乐朗读,效果异常好。

4 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40分钟,如果让学生的眼睛一直盯着荧光屏容易产生疲劳感。因此,在每一课件的适当位置给予学生思考与活动、讨论的时间,既让学生积极参与,又能注意学生的学习反应,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同时也克服了人机对话造成的情感淡薄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情商,又能增进师生的感情。因此,我们可以凭借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将课文中的场景用真实或虚拟的情境生活化地展示给学生,这就促使课堂教学走进了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网络,走进了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