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运动心理学十篇体育运动心理学十篇

体育运动心理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9:45:10

体育运动心理学篇1

34年前,我从山东的一个小乡村怀揣着梦想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求学。这些年来,在领导和其他教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现在我成为一名教授,是北师大体育与运动学院分党委书记。作为一名从事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女教授,在这里我要同在座的女大学生们分享我与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渊源以及对女性幸福人生的理解。女性的幸福人生需要成功的事业、幸福的家庭、多姿多彩的生活和健康身心的有机结合,其中身心健康是女性幸福人生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心,即使是亿万富翁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生活。

一、事业的成功

在我看来,事业成功的基本要素包括角色认同、爱的投入、火的热情和积累创新四方面的内容。

角色认同是指选择了某一职业,就要与这个职业所要求的一些态度、行为规范相一致。我们既然选择要成为一名教师,就必须明确教师的角色要求。身为一名高校教师,既要守“为师之道”,也要为“有道之师”,方能成“人之导师”。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角色认同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教师要认同自己的角色,而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也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有所认同。

事业的成功需要火一样的热情和爱的投入。自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一神圣的职业。工作中,做到认真对待,全情投入,注重知识积累,实现教学科研互促,让教学内容紧随学科发展;注意融合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和选择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和与学生的沟通,真诚关爱、理解尊重他们,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沟通是会给自己带来新的启发、感悟和快乐的。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悟到:对教学必须有热情,对学生必须有爱心,既要敬业又要乐业。

信息时代,学科交叉广泛,知识更新加快,教师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努力更新知识。在学术的道路上,我们要有长期的坚持,注重积累,才能做好创新。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长远的目标,规划好当下的目标。总之,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既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努力做一名“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好教师。

1.体育运动心理学教学

体育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体育活动中人的心理特点与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应用性分支。它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新中国成立后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北师大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设这门课的,直到1988年,体育运动心理学才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我是1984年留校任教的,30年如一日地工作在教学一线,始终对教学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专注于体育运动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教学、科研、实践与应用,与它们同步发展。根据创新型国家、信息社会、全人教育对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我们提出了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实践“三位一体,互融互促”的指导理念。融合先进的it技术,针对体育运动心理学传统课程结构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建立了国内首个信息化条件下的立体化、全方位的体育运动心理学和多策略教与学整合方法体系;率先推出“虚拟学习环境+分层资源共享+个性推送平台”的多策略学习解决方案;建成国内首个多元多层、大型体育运动心理学教学特色资源集群,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固化实践成果,出版系列教材。现在,这门课程已成为部级精品课程,通过改革与创新,我们实现了从“书本理论式”向“实践实战型”的飞跃。

在教书育人方面,我始终认为“教书”重要,“育人”更重要。因此,我会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真诚关心每一位学生,言传身教,形成一种尊师爱生、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力求做到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并尽可能地用自己的创造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生共成长、同提高。

2.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

多年来,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运动与身心健康发展、运动与脑的可塑性和竞技心理。

运动与身心健康发展:这是个从政府到社会都极为关注的涉及人们健康的问题。根据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学科特点,我们会开展运动与身心健康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如:运动干预对小学生执行功能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北京市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运动健身科学指导及其效果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而且,我们还开发了一系列易操作的、集体性的、有效的、可推广的、能改善儿童体质健康的、可提高积极情绪与应对困难能力的多套运动干预方案。

运动与脑的可塑性:主要是瞄准交叉学科的研究前沿,借鉴多学科研究优势。依托北师大这个综合性大学的平台,借鉴多学科的优势,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寻找研究的新生长点,我们开展了运动与脑的可塑性系列研究。如:运动、儿童执行功能与脑的可塑性研究;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女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特点及其脑机制研究;大学生女子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情绪调节策略及其脑机制研究;等等。而且,运动、儿童执行功能与脑的可塑性研究揭示出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通过影响儿童执行功能脑激活模式的积极变化,改善儿童执行功能;科学有效的运动干预方案可显著提高脑执行功能的加工速度。我们要想站在学科的前沿,不仅要关心了解自己的学科,而且要了解交叉学科的前沿,借鉴其研究思路和方法,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竞技心理:现在竞技体育比赛越来越激烈,竞技成绩不仅取决于运动员的体能、技术、战术,更取决于他们的心理能力。从国家、运动队、运动员的需求出发,结合学科背景,我们为夏奥会、冬奥会的多支国家运动队(体操队、花样滑冰等)进行心理科技服务开展了多项研究。如:中国国家体操队重点运动员心理调控研究,中国花样滑冰队(双人滑项目)备战2010年冬奥会重点运动员心理调控研究,为他们进行心理教育、心理诊断与评价、心理监控、心理训练与咨询,为他们科学训练和成功比赛提供心理保障。

3.行政工作

从1996年至今,我担任过学院教研室主任、副院长,现担任学院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那我是如何处理学术与行政的关系的呢?既然选择既做学术又做行政,我们就要担负起选择的责任。我的体会是既要有智慧,又要有热情,还要讲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有奉献精神,没有奉献精神是不会在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的。我们在处理多项事务时应知道重心,按照事情的紧急性、序列性完成各项任务。我的习惯是见缝插针,化整为零;我的特点是拳打脚踢,会弹钢琴;我的心态是积极应对,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

二、幸福的家庭

家庭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可以停靠的港湾。家庭很重要,幸福的家庭需要多角色转换,这个多角色包括女儿、妻子、母亲等,做好不同角色的转换是女性维系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纽带。夫妻之间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彼此又要给对方独立的空间,这才是一个既独立又和谐的家庭。妻子要尊重丈夫以及丈夫的家人。进入养儿育女阶段,女性身上又被赋予了一个新的角色――母亲。这里,我有一些想法要跟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一定要先当好妻子再当好母亲。为什么?很多女性结婚生子后,会把全部的精力放到孩子身上,替孩子包揽一切。这不仅不利于孩子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还会让丈夫感到被忽略和受冷落,感受不到在此之前所拥有的来自妻子的关怀、温暖和浪漫,这会影响家庭的幸福感。

其次,女性要用智慧让丈夫先当个好丈夫再做个好爸爸。当然,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会比较难,做好是需要技巧的。比如:丈夫开会回来给我们买了一个礼物,他当时的心态是希望得到我们的夸赞,这是他买礼物的动机。可能他买的礼物并不一定会合我们的心意。他可能会买个黄色的礼物,而我们喜欢的是粉色的,这时就需要我们想想要用什么策略同丈夫沟通。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有很多的女性会这样说:“看你又瞎买,我根本不喜欢这个颜色……”数落半天。这种沟通虽然实在,但会让他们很不开心,会消弱他们继续给我们购买礼物的动机,这一行为可能就会从此减少或停止。然而,如果我们运用合适的沟通技巧,结果可能就会是截然相反的。对此,我可能会说:“老公,你真好,这么忙还给我买礼物,这个样式我喜欢,要是粉色的可能更适合我。”这既让丈夫感受到我们的认可,又让他们知道了我们在颜色方面的需求。总之,生活需要注意沟通技巧,要用积极的方式沟通。而且,在家庭中,我们要学会既做“大女人”,又做“小女人”。

三、多姿多彩的生活

工作和事业不是人生的全部,生活也需要其他的色彩来装点和丰富。尤其是女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既是女人的责任,又是我们对生命的尊重,我们有权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也许我们没有吸引人的外表,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可能会没有年龄的优势,这并不可怕,因为我们的身体承载着女人的魅力。如果我们能将身体和心灵很好地协调起来,就能活出女人的立体、生动和自信来。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不可能永远漂亮,所以女性一定要注意内涵和修养的不断提升,这才是长久美。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我喜欢养花,也喜欢在很忙的时候到阳台去欣赏花,这会调节我的心情。同时,我也看到了植物和我的关系,我浇灌它,它通过绽放美丽带给我愉悦的心情。我养的朱顶红,已成长了十几年,每年都会绽放,看它就像看孩子成长一样,开花时还会让我充满惊喜和欣赏。这些生活片段构成了我的生活。其实,生活的每个片段都很美好,我们要带着一颗阳光的心去欣赏,这很重要。

四、健康的身心

我已经说了事业、家庭、生活,但如果我们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都是零。健康是幸福的基石,是“1”,在健康这个“1”之后,加上事业(0),加上家庭(0),加上生活(0),加上理想(0),加上爱情(0),加上财富(0),才能变成一个“大”的数字(1000000……)。如果没有健康,一切都是零。研究表明,慢性病是全球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运动不足、吸烟和不健康的饮食等三种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50%的慢性病患者会早亡,超过1/4的死于慢性病的患者是处于壮年时期。慢性病已成为国民健康的头号威胁,我国2.6亿人口患有慢性病,且多发于劳动力人口中。我国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比如歼-15总负责人罗阳和复旦大学海归教师于娟的过世,对家庭、孩子和社会都是一种损失。对于这一情况,我认为大学生群体有责任,也有义务要让自己健康,也应带领身边的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研究显示,32%的大学生处于轻微不健康状态,33%的大学生处于严重不健康状态,这说明50%以上的大学生或多或少地会存在心理问题。大学生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运动不足、游戏/电视/网络成瘾、卫生习惯差和生活不规律等,都是造成他们处于不健康状态的原因。这一代学生是伴随着网络和电视成长起来的,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会合理运用。网络和电视是把双刃剑,合理地利用可以促进学业、丰富生活,而不合理地利用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学业,更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在我们上大学时,会天天早起锻炼身体,大家都会比谁起得早,但现在有人形容年轻人是“九三学社”:早上睡到九点,下午睡到三点,而睡到九点不吃早餐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我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知行与心理健康”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依次是:知行均高,即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健康价值,也会身体力行地锻炼;知低有行,即认识不高,但会身体力行去锻炼;有知无行,即有认识,却没有锻炼行为;知低无行,即认识不高,也没有锻炼行为。

体育运动心理学篇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情绪;积极人格;运动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8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1—0067—06

abstract:positivepsychologyisakindofpositiveideologicaltrendthatsprungupinamericaninthelate20thcentury。Contrarytotraditionalpsychology,itgavemoreconcentrationonpositivecharactersuchasvirtue,potentialandstrength。itsopinionisspreadingaroundtheworld,anditattractsmoreattentioninthefieldofpsychology。thispaperanalyzedeffectsofpositivepsychologyonsportspsychology,toofferreferenceforsportspsychologyresearch。

Keywords:positivepsychology;positiveemotion;positivepersonality;sportpsychology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心理学界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最早由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塞里格曼教授在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年度大会上首先提出来的。积极心理学反对心理学一直将注意力集中“问题”、“症状”等消极因素上,主张将研究重心放在“美德”、“幸福”等人的积极因素上,它的出现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美国心理学界。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这场运动正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已经波及了中国心理学界。2010年8月,清华大学成功召开了首届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这必将引起更多中国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关注[1]。作为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学科,体育运动心理学的发展依赖于母学科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和创新。因此,本研究采用归纳分析法,综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分析积极心理学可能对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产生的影响,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1积极心理学简述

1。1积极心理学定义及产生的社会背景

实际上,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这个词最早于1954年出现在马斯洛的著作《动机与人格》中,当时该书最后一章的标题为“走向积极心理学”(towardtopositivepsychology)[2]。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由来已久。但是,这在当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直到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Seligman先生在1998年的美国心理学年度大会上明确提出把建立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任职apa主席的一大任务时,积极心理学才开始正式受到世人的关注。尽管塞里格曼首先在1998年美国心理学年会上提出了“积极心理学”一词,但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确切涵义,心理学界当时还没有十分确定的定义。一般认为,谢尔顿和劳拉·金(2001)对积极心理学下的定义诠释了积极心理学的内涵,他们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3]。

关于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我国学者任俊(2005)对此进行了总结,他认为积极心理学的产生源自三个方面:一是对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反思的结果;二是缘于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困惑;三是源于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4]。

1。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998年1月上旬,由塞里格曼出面邀请了心理学家西卡森特米哈伊、福勒等人到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艾库玛尔共商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方法和基本结构等问题,所以这次会议也称“艾库玛尔会议”。这次会议最终确定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支柱,也就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主要内容,并分别指定了相应的负责人。第一大支柱是积极情感体验,负责人是狄纳。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着重研究人针对、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感体验的特征及产生机制。第二大研究支柱是积极人格,负责人是西卡森特米哈伊。第三大研究支柱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负责人是杰米森。这一部分内容就是确定如何使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单位等有利于一个人形成积极地人格并产生积极情感,主要涉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具体单位的各种规章制度等问题,其内容明显超出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单靠心理学学科本身已不能胜任。因此会议建议邀请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一起参与到研究中来[5]。

2积极心理学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随着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以及研究领域的不断细化,新的交叉学科不断进入我们的视野。体育运动心理学作为分支学科亦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研究领域越来越细化,如体育社会心理学、临床运动心理学、运动认知心理学以及体育运动跨文化心理学等等[6—9]。即便如此,国内仍习惯于将体育运动心理学分为三大研究领域,即竞技运动心理学、体育教育心理学以及锻炼心理学[10]。本研究将遵循国内分类习惯,从这三大研究领域分析积极心理学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体育运动心理学篇3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环节。青春期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环境的变化,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体育运动比其他学科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能对学生的心理困惑起到疏导的作用。

一、学生心理困惑的种类

1、学习压力带来的心理困惑

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有的学生可能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了问题;但有的学生很可能累积了问题,并逐渐把问题变成了压力,逐渐增加的压力使自身无法解脱,也就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当人长期面对无法解决的困难和压力时,他的内心会产生对自身能力的否定,长期以往就可能形成自卑的心理。

2、在同学交往中产生的心理困惑

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大部分学生已经懂得了一些处世的道理,但不善于处理感情和理智之间的关系,当客观现实与想象不符时,就会消极颓废甚至萎靡不振,强烈的自尊也可能转化成自卑、自弃。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困惑有:不能把握好和同学交往的尺度,交往中不知道怎样处理矛盾、化解矛盾;和异往拘谨、不知所措,或者过于冲动,陷入早恋的局面而无法自拔。

3、家庭原因造成的心理困惑

家庭的不幸对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有的孤僻、骄傲,有的过于自卑。这样的孩子常常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人际交往中常常患得患失、无所适从。

4、对所学专业前途质疑而产生的心理困惑

一些职业学校的学生,入学前因为年龄小,他们所就读的专业都是父母代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自我了解的加深以及对所学专业了解的深入,他们可能发现所就读的专业不适合自己,或者感到所学专业并不能满足自己的发展要求,或者所读专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就业前景并不明朗,这会使学生对自身前途产生不自信和渺茫情绪。

二、体育运动对学生的情绪疏导作用

1、角色的改变和特殊的人际交流方式能缓解不良情绪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当人长期扮演一个角色,难免会感到厌倦和疲惫。而体育运动能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他们可以变成叱咤风云的足球前锋,也以变成老谋深算的排球二传。这种角色的转换会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在体育运动中,人们会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肢体语言。运动技能的提高和更新,运动规则的改变和完善,运动技术的切磋和提高等都是靠这种特别的沟通方式完成的。这种比较特殊的信息交流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

2、体育规则的约束能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

每一项体育运动的进行都需要运动规则的约束。学生要参与体育运动,让运动顺利进行并在运动中获得快乐,就必须遵守运动项目的规则。如篮球比赛规则很多,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否则比赛就没有办法进行。运动规则的约束,有利于学生兴奋与抑制的转换,抑制不良行为,提高自律能力。

3、激烈运动带来的陶冶

在体育运动中要消耗人的体力,同时能刺激人的情绪变得激烈和亢奋。这种兴奋对人的情绪会产生特殊的陶冶作用。如运动后人们对运动、对合作、意志力等的认识与体会变得更深刻,甚至领会到人生的美好。如人们在取得比赛的胜利后,会情不自禁地相互拥抱;而在比赛失败后表现出情绪低落,甚至流下伤心的眼泪。

4、体验极点运动,增强自信

体育运动有很多项目是伴有一定危险性的,它有别于日常的身体活动。比如体操项目中的平衡木动作,同样的是跑、跳、翻等动作,但如果要在狭小的平衡木上完成,就是一种高难度并超出日常身体活动的动作。如果通过练习克服了胆怯和害怕心理,提高了完成动作的精准度后,人们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高峰体验”,这种体验会促使人们更加自信。

5、群体意识的行为培养

体育运动心理学篇4

关键词:体育运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236-01

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同样是进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学生们将会面临生理和环境的诸多变化,因此,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素质是中职学生首先要具备的前途基础。体育活动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感受人生,参与集体合作与竞争,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和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改善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心理健康的内涵。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其狭义内涵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必须开设的课程,通过开设心理课程和体育活动,引导学生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2、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正常的智力,健康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协调的行为,有适应人际关系的能力,具有适度的反应能力,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只有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中职学生才能够使自身智力充分发挥,从而做到心胸开阔,热爱生活,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善于交友,形成较强的同情心和道德责任感,最终实现自身价值。

二、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1、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当代中职学生生理和心理都以趋于成熟,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个人能力,并且各具专长。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并且做出间接判断和适度评价,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探索创新的能力。这一时期的学生渴求增加新的知识,希望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扩大社交范围和生活领域。2、中职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在种种优秀心理特征的表象之下,中职学生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中职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较强的自尊心,丰富的思想情感和个人秘密,但学生们却不轻易向他人吐露,大多数学生都存在严重的孤独感。多数学生都是第一次走出家门,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经济上不能独立,而他们的自主意识强烈撞击他们的心灵深处,从而与事实上的依赖归属产生矛盾。学生进入学校以后,发现校园生活与之前的向往并不一致,具有巨大的反差,这使他们感受到了现实生活中相矛盾的一面。

三、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1、多样化的训练场地。从中国成功申办奥运之时起,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就已经加大投入,强化学校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建设,目前,学校体育专业化场馆都已经出具规模。专业化和多样性的体育设施为学校体育教学奠定了基础,保证了体育教学的有序进行。2、男女分开教学。随着身体和生理的发展,原有的体育授课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男生和女生差异性需求。体育教师在充分认识这一现实状况下,采取男女分开分组教学的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同时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3、多样性的体育授课方式。传统的体育课堂是以教师传授体育知识为主,课堂形式单一呆板,学生对体育课缺少兴趣。改革后的体育课堂,增加了丰富的授课形式,如游戏教学法、分组比赛法等,一方面活跃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体育运动积极影响着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体育运动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完成对身体的锻炼,以人自身的身体运动来满足个体及社会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求的一种社会活动。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正向发展。1、有助于改善学生情绪,增强自信心。体育教学是对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传授的过程,参与这一过程也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成功和愉悦。积极有效的体育运动一方面可以改善学生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情操;另一方面,体育活动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形成积极乐观的精神,有助于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此外,体育运动还能消除学生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身心得到放松,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有助于学生提高智力,培养能力。坚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改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提高注意力、记忆力,促进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保证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另外,通过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以及对情感、意志和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稳定情绪,养成开朗的性格,消除疲劳感,从而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晋升。3、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通过体育比赛,学生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悦,也可以品尝失败的苦涩,这可以帮助学生增加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促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等良好意志品质。体育竞赛必须有严格的纪律与规则要求,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制力,培养公平竞争与团结协作的能力。同时,体育竞赛有助于学生加强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有利于能培养中职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4、有助于造就学生心理多功能发展。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魄,还可以增加娱乐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学校采取多种手段加强体育教育,体育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体育教学,不但能够促进中职学生体质的全面发展,还能够调节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心理学篇5

关键词:运动心理作用

目前随着社会上“全民健身”热的出现,从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到大学体育院系里产生的由“体育院(系)”到“体育健康学院(系)”、“体育卫生学院(系)”等的更名,由此可见社会及政府对身心健康的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身心健康需求显得越来越强烈。然而,现代高科技,一方面给人的身心健康提供了良好的医疗保障设施,另一方面它也给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一些负性的影响,如运动不足症、亚健康、现代“文明病”等。针对这些负性影响,有些人采用吃药、打针和吃补品等方法,有的人则采用体育健身的方法,哪种方法更好?

体育运动对情绪的调节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生理性或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体验。我国古代医籍《内经》把人的基本情绪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七种,即所谓“七情”。学生在体育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楚,学生应该也需要关注自己的情绪表现,以便作出适当的调节。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水平一和水平二的学生不但能“说出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而且还要能“观察和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产生愉、转移注意力、释放消极情绪等,当学生学习压力大或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可以投身到体育活动中去。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打打球,跑跑步,人的感觉不是更加劳累,而是轻松愉快,体育运动促进了血液循环,锻炼了躯体功能,并能将由各种生活压力所致的心理疲劳转化为体力上的疲劳。一般体力疲劳经过休息之后很容易恢复,而心理疲劳则不容易调节。心理疲劳转化为体力疲劳后,会随体力疲劳的恢复而恢复。而且,在体育运动中,人的精神专注于运动中,可暂时抛开生活中的各种烦恼。运动的竞争、游戏性质也使其充满乐趣,是调剂心身的好方法。

体育运动对意志的培养

体育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需要克服身心疲劳,消除厌倦、胆怯、慌乱等消极情绪,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肉紧张等,这些都是对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的严峻考验,也是培养和形成坚强意志品质的过程。体育活动是磨炼与考验人的意志品质的活动,是体现一个人是否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学生可以克服各种主客观的困难,坚持参加体育活动。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中需要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尤其是面临挫折时更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在比赛场上,观众们不仅把掌声和鲜花给优胜者,而且对遭遇伤病、落后、意外事故等仍能坚持比赛的运动员更加钦佩、赞赏。体育运动可以达到心理训练的效果,使人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以体育运动中的坚强意志用于工作和生活之中,一定会不怕困难,富有成效,取得成就。

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象。身体表象障碍在正常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据报告,54%的大学生对他们的体重不甚满意。与男性相比,女性倾向于高估她们的身高和低估她们的体重,而且,身体肥胖的个体更可能有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方面的障碍。身体自尊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有关,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个体自尊变低(自尊指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培养良好的性格

体育运动可使人形成开朗活泼,团结友爱,关心他人,做事果敢,遇事冷静等优良性格特点,使人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耐受力和亲和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体育运动属于技能范畴。技能是经过练习而巩固了的行为方式,技能训练有助于能力培养。在体育运动中需要动作敏捷,反应迅速,判断准确,头脑机智、灵活,经过长期的体育锻炼,可使人这些方面的能力水平有所提高。体育运动可作为一种交往的媒介,促进人际交往,大部分运动项目都是需多人共同参与的,其他单人项目也需在别人的比赛和交流中才更有乐趣。因此,喜好运动的人往往会交很多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体育运动还强调分工与合作,尤其是在集体项目中,这有利于培养人的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把这种精神运用在社会生活中一定会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自尊和自信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特别是给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多创造成功的机会,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果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反复得到的是失败的体验,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并由此失去体育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不要过分营造相互比较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否则差生可能一直是体育学习与活动的弱者,要鼓励学生作自我比较,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和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

树立三维健康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日趋完善。早期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仅限于躯体没有疾病、伤残或不适的状态。这种健康观是建立在细胞病理学基础上的,是以生物学观点来看待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未能意识到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既是构成健康的关键因素,又对躯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关心自身躯体健康的同时,逐渐认识到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周围的生存环境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也开始超出了唯生物学的范围。20世纪30年代,美国健康教育专家鲍尔提出:“健康就是人们身体、心情和精神方面都自觉良好、活力充沛的一种状态。”1946年国际卫生会议通过的《世界卫生组织法》将健康定义为“不仅为疾病或瀛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躯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这一概念即为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美利坚大学的国家健康中心研究指出,个体只有在身体、情绪、智力、精神和社会等五个方面都健康(也称健康五要素说),才称得上真正的健康,或称之为完美状态。综上所述,目前人们的健康观已经趋于一致,即从多方面来衡量一个人的健康水平,特别强调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去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体育运动心理学篇6

成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意志.

【关键词】:体育教学积极性自信心心理活动

体育教学能锻炼学生身体和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促进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学会体育运动的手段、方法.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体育乐趣,培养终生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需要.因此,体育教学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环节。那么,如何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使其获得综合效益呢?笔者认为运用学生心理活动规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一些肤浅的体会.

一、运用学生心理活动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分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种,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例如:他们看到,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正在作各种活泼的游戏,一场激烈的精彩的足球赛在进行着时,会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学习要求,即直接的学习动机。但是,这种动机是不会持久的,一旦在满足了暂时的需要之后,就会消失。譬如:一个饥饿的人吃饱了以后,对食物的兴趣就消失了。而间接动机是由自己的意志和社会的需要所产生的,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作为其学习动机的。例如:冬季,学生在室外上体育课时,有的学生看到天气寒冷,不愿意把手拿出来活动,也有一些同学由于懂得了锻炼身体的好处,懂得德、智、体三者的辩证关系,因此,他们能克服天气寒冷的困难而努力上好课了。由此可见,间接动机对于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直接动机有更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对直接感兴趣的学习动机,引导到间接动机上来。

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还要要求学生把锻炼身体同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联系起来,使他们懂得身体好与学习好的辩证关系,启发他们为实现“四化”而锻炼身体,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树立他们从“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的正确学习态度,还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法,启发和引导他们。同时,我们还应注意根据他们不同年龄的特征,分别采用一些与他们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相符合的教法,来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善于培养和运用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注意是人的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心理过程,是对事物的感觉、思维的反映。例如:学生注意老师指挥学生做操而发出的口令,就是学生对刺激物的反映。

注意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在体育活动中,如果心不在焉或注意力不集中,便不能掌握好所学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或伤害事故。

注意分被动与主动两种,被动注意是属于本能的,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它由条件刺激或个人爱好所产生。例如:上体育课时,新奇的道具,显目的标志,宏亮的口令,都能引起学生们的被动注意,而主动注意则由意志去指挥,带有强制的意思,往往学生对某些事物并不感兴趣,只是由于某种需要才去注意。譬如:有的同学对长跑这个教材并不感兴趣。但由于“长跑”是“达标”的一项指标,而“达标”又是评“三好”学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为了实现自己当“三好”学生的愿望而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上好“长跑”课了。

在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和保持学生注意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明锻炼身体的意义,每节课、每个动作的目的和要求,指出完成动作的关键和难点,尽可能利用那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把学生从被动注意引导问主动注意上来。例如:教纵箱分腿腾越时,先可在纵箱的远端贴上胶布一条,作为明显的标志,引起学生的被动注意,经过多次练习,学生有了肌肉感觉,知道了手必须撑到箱的远端,才能完成好这个动作。因此,引起了他们的主动注意。

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提示的方法来引起学生注意。例如:教学生“前滚翻”时,可通过提示学生低头、团身、抱腿等口令,引起学生对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合理分配的注意,使之取得好的效果。

兴趣是个人对事物所持的选择态度,它是属于感情和情绪的状态,兴趣是产生注意的源泉,二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教师还应善于利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启发学生积极练习一些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教材。例如: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对足球和竞赛的兴趣,先让他们进行足球比赛,从中抓住他们的由于不能控制球而失掉很多进攻和防守的机会感到苦恼时,再讲明学习基本技术的必要性,进行正确示范,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这个教材的积极性。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如:教师的目光暗示,表扬、鼓励与批评,及时纠正错误,正确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讲解,游戏、竞赛、直观教具等。

总之,教师要善于灵活安排教材,采用多种教法和组织措施,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培养自信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比较有效的途径。

1、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心

体育教学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活动,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在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注意学生的活动,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也可以发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号,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育学生自信心的肥沃土地。

2、让学生在挑战中认识自我

以前,低年级学生从高处往下跳的距离是60厘米,而对今天的学生来说,这是很容易达到的要求。但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事并不能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成功感,也不利于自信心的树立。因此根据现代学生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提高要求,让学生面临挑战,在不断战胜挑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每一个新高度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次挑战;每战胜一次挑战,学生就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从成功中,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渐渐产生信心,逐步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

3、让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学生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不同学生要区别对待。还是举前面的例子,如果以120厘米的高度来要求能力较弱的学生,就有可能使他们遭遇失败,失去信心。如果教师同时安排100厘米、80厘米、60厘米等不同的高度,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并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向新高度冲击的信心。

4、让学生有主动探索的机会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当活动器具展示在学生面前时,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想出玩的办法,如“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可以怎么玩,想的办法越多越好”、“除了这样玩,还可以怎样玩”等等。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们一次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5、多鼓励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学生尝试做一件事没有成功,这并不表示这个学生无能,只不过是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如果我们指责学生,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并放弃努力。而在鼓励环境下成长的学生,他们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他们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

鼓励学生最重要的是:一不要讽刺他们,以免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二不要过分赞扬他们,以免使他们产生骄傲情绪。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鼓励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鼓励的目的是让学生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由此发现自己的能力。如“继续下去,你会成功的”、“我相信你的妈妈看到了一定会为你高兴的”等鼓励性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同时教师也应该告诉学生,只要他们肯尝试、肯努力,就会感到乐趣无穷。

6、正确评价学生的表现

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在体育活动中,教师主要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向学生传递赞许和反对的信息,而学生则通过心理体验来接受教师的意图,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用言语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做到:

①有丰富的评价语。如果学生的动作做得很好,而教师只用“好”或“不错”来评价,学生会感到不满意。教师应预测学生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质,作出适当的表扬,使表扬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例如,当学生的动作完成得好时,教师可以说“你很勇敢”、“你做得很漂亮”、“这就是老师喜欢的”、“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等。请学生示范时,教师可以说“大家来看XXX的表演”、“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等。事实上,教师可以用无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②用肯定性语词代替否定性语词。肯定性语词能明显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否定性语词只告诉学生不应该怎么做,却无法表达应该怎么做。学生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就比用“不要胆小”、“不要紧张”更带有激励作用。用“你应该再努力些”、“我已经看到你在进步”、“我希望你做得更好些”比用“你不要偷懒”、“你的进步不快”、“你让我失望了”等更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非言语性的评价是通过面部表情、声调、身体动作等方式来表达的。它是语言交流的辅助形式,在体育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①辅言语。它包括语气、语调等。同一个语词,教师运用的语气、语调不同,它表达的含义就不一样。如“加油”两个字,如果语气生硬,就有责备的成分;如果语气亲切,就是一种鼓励。又如“啊”字既可以表示惊讶,也可以包含期待。

②动作行为。即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态度或情感。由于体育活动场地较大,教师学会用点头、拍手、摇头等动作来表示赞同或反对是很重要的。

③人际空间。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情景中,那些预期采取否定态度的学生倾向于站在远离教师的地方,那些想获得表扬的学生倾向于站在靠近教师的地方。所以教师应经常走近学生,拍拍他们的肩,摸摸他们的头,表示无声的支持或赞扬。

体育运动心理学篇7

关键词:中专学校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成因对策

中专学校作为较为系统体育教学的最后一站,要培养学生能够平衡协调身体、心理和社会的能力。学生在校学习工作生活中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经过自身努力或是老师指导后仍没有克服困难,对体育运动学习产生紧张、沮丧等不良情绪,最终形成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和其他学科一样,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水平有不可割舍的关系,“老师教,学生学”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老师累,学生也没有兴趣学。此外,体育教学更棘手的问题是,体育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且运动设施陈旧,运动场地落伍,过重的学习负担,也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学习兴趣薄弱,不能全身心投入和享受体育运动中,因而不能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也就是产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必然性。体育运动心理障碍也存在偶然性,它并非发生在所有学生身上,有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学生也并非会产生相同程度的不良情绪。

一、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成因分析

(一)造成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生理因素

相比其他学科的学习,体育运动的学习具有特殊性:在整个教学活动和练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大脑思维和身体有机结合,才能更加标准、成功地完成动作,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体育运动对学生身心的有益作用,达到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因此,生理因素是造成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一大因素。不同学生的运动负荷不同,且都有一定限度,运动负荷过量会对学生造成运动损伤,进一步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体能状况,惯性产生对体育运动的恐惧和抵御情绪,导致心理障碍。女生在生理期不适合做较激烈的快跑、球类运动等,而一些学生本身身体素质的确不好或是伴有一些疾病,限制了学生的活动范围和程度,必然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

(二)造成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心理因素

如今,中专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从小在父母全方位的照顾和宠爱之下成长,几乎不进行“累人”的活动,且很容易形成浓厚的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能正视自己。因而在课程上学习“可有可无”的体育运动时,学生不能持有正确的态度来面对体育运动,怕苦怕累,在老师让进行自行练习时偷懒甚至逃课。

与此相对应的,一部分学生则是因自卑心理造成了体育运动的心理障碍。这些学生或是因为自身身体条件不够优秀,害怕自己不能把动作做到位而惹来同学的嘲笑;或是因为学生因来自较偏僻地区的中学,没有接触过中专学校里的一些体育器材或场地而感到自卑;或是因为中学以学习文化课为重中之重,体育运动进行地很少甚至没有,导致初中和中专体育运动学习脱节,因而产生心理障碍不愿意去参与体育运动的学习。

还有一部分学生比较特殊,他们之前可能十分喜欢热爱某项体育运动,但因曾经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生理或心理的伤害,从而对体育运动产生抵抗心理,长时间则会导致心理障碍。

更为普遍的心理因素则体现在学生没有足够坚定强大的意志品质,对稍有难度的体育运动的危险性过分夸大,如摔跤、柔道、武术等,过大的心理负担,导致他们不敢尝试进一步的深入,如此恶性循环下就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

(三)客观条件的影响

体育运动不同于其他学科,大多数体育运动项目需要在室外或特殊场地进行。在室外或特殊场地进行,天气、场地、体育运动器材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体育运动的开展。良好的运动环境不仅是保障学生在开展体育运动时不受意外伤害的基本要素,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和开展体育运动兴趣的基础设施条件。

二、如何克服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

(一)培养和端正学生学习目的及动机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更是解决学生体育运动障碍的第一步。老师应改变教学模式,改善课堂氛围,通过轻松而有趣的课堂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端正的学习动机,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并意识到体育运动的好处和乐趣,为培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奠定基础。

(二)加强体育理论学习,科学制定运动负荷

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自小接触的体育运动学习没有建立系统的理论,很容易在此过程中产生误解,并发展为心理障碍。因此,中专学校的体育教师要安排定量的体育理论学习、安全和保健教育,让学生能大体了解各类体育运动所属范围的划分,学习如何在不同年龄段和学习时期、不同的场合保持良好的体育运动心态。在此基础上还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避免造成学生机能损伤。

(三)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自我意识

对于上述缺乏正确自我意识的学生,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及时给予心理帮助,最好能够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心理教育。老师需要对不同的学生在合适的时机,针对其特殊的个性心理特点,疏导学生思想,从而增强学生的意志,激发或唤醒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产生积极影响。

(四)改善客观条件,加强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

学校应该提高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增设一些必要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增进体育设备和器材,为体育运动的开展奠定硬件基础;定期检查、维修场地、设施及器材,排除潜在安全隐患,最大程度降低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此外,学校还要为体育教师提供机会进修专业知识及与心理健康有关专业知识的机会,能预防、更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

三、结语

中专学校作为较为系统体育教学的最后一站,要培养学生能够平衡协调身体、心理和社会的能力。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中专体育老师要积极应对,找准问题所在,选择正确方法帮助学生解决体育运动心理障碍,达到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健康、适应社会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卢红振.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成因及解决办法[J].体育世界,2007,(02):85-87.

[2]刘霞,郭建辉.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成因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03):64-65.

[3]潘兰芳,张胜亮.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探讨[J].职业与健康,2009,(15):1650-1652.

体育运动心理学篇8

abstract:inrecentyears,peoplehavebeenpayingattentiontocollegestudents'mentalhealth.throughquestionnairesurveyandothermethods,thisarticlestatesthementalhealthsituationofcollegestudentsinChinaandthepositiveinfluenceofsportsonstudents'mentalhealth.italsopresentsthemethodofpromotingstudents'mentalhealthwithsports,whichishelpfulforcollegestudents'physicalandmentalhealthydevelopment.

关键词:体育运动;大学生;心理健康

Keywords:sports;collegestudents;mentalhealth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302-02

作者简介:秦永修(1988-),男,江苏连云港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武术训练理论与方法。

0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只注重身体健康,而是更加关注心理健康。据统计,现代社会90%以上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困扰现代人工作、生活、学习的问题之一。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还会带来其他心理问题。

因此,如何运用各种措施、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是当务之急。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育运动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体育运动不仅对人的生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也发生着重要的作用。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陕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问卷法。对陕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10份,回收205份,有效问卷200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7.6%。

1.2.2数据统计法。对其中有效问卷做数理统计分析。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科技的高速发展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物质,另一方面也困扰我们的身心,使我们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大学生作为我国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群体,有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如果仅从身体疾病的角度来看,各种严重身体疾病的比例并不高,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情况并不乐观,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疾病,有的甚至达到严重的程度。

据新华社2005年1月25讯,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0%-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经调查,高校休、退学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因为心理健康不良而辍学。这个比例占休、退学人数的30%左右,而且这个数字逐年递增。

2.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压力直接关系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从某种程度上说,高等教育忽视了此问题。由于我国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比较晚,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一项复杂的动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大学生中患心理疾病的人数逐渐增多,进而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产生影响。

2.2.1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当前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一切都是由父母操心办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只看重孩子的学习,忽视了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导致一些大学生离开父母开始大学生活时,日常生活无法自理。尽管在大学校园中,有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照顾,但是他们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大学中表现出很多的不适应,随着时间的增长便会产生心理疾病。

2.2.2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不高。我国的高校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咨询。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教育时,其工作主要侧重咨询和治疗,在发展心理教育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2.3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受到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冲击,进而在精神方面受到压抑,同时感到身心疲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方面给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社会的负面现象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人格暴露出一些弱点。

2.2.4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生理两方面的因素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存在偏差,自我意识强烈,看问题比较偏激。对他人的评价比较敏感和在意,进而引起情绪的波动和过激反应,使得自身变得非常痛苦。

2.3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运动为人际交往提供了契机。结果显示,84%的大学生认为通过体育运动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可以改善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有79.5%的大学生认为通过体育运动可以缓解压力。面对学习、家庭、社会等压力,许多学生因为无法承受困扰,造成很多心理压力。科学的体育运动不仅达到“健身”的目的,而且有效地转移思维紧张,提高人体在应付复杂枯燥工作时的适应能力,从而达到“健心”的目的。

2.4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2.4.1适度体育锻炼,可以锻炼心理压力。从事体育运动,经常做一些轻快的身体练习,进而对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进行转移,可以起到转移注意力、放松神经的作用,最终减轻心理压力。

2.4.2不同运动项目可以调节和治疗不同的心理疾病。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锻炼和改善不同的心理机能,减轻和治疗心理疾病。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采用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调节。

2.4.3经常开展体育竞赛促进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参加体育竞赛使压抑已久的表现欲充分释放,提高他们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素质,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经得起逆境的考验。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通过调查体育运动对大学生消除心理疲劳、缓解压力、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意义重大,我们应该合理地进行体育运动,使每一个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3.2建议

3.2.1学校应对学生的课余体育运动给予规范,如举行正规的单项比赛,老师指导,让学生能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从事自己喜好的运动,避免意外发生。

3.2.2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主环境,应适当的多给一些时间让学生们进行体育运动,不失为缓解学习压力的一个有效手段。

3.2.3对大学生实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不但要关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要对其心理素质积极主动地培养、锻炼。

参考文献:

[1]赵伟,赵清波.体育运动与中学生心理健康[J].河北体育学院报,2004(1).

[2]黎凡.兰州地区4868名中学生神经衰弱及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

[3]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于红民.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体育[J].体育学刊,2004(11).

[5]张力为等.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2).

[6]邱新宇,王麟.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7]盛祖龙.大学健康教材[m].湖南师大出版社,1995.

[8]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体育运动心理学篇9

关键词:体育运动;心理健康;价值

随着人们追求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在人的整体健康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中有23.25%的人存在心理障碍;20世纪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1]。同时,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上,研究者在对随机调查的1516名大学生的研究中显示,90.5%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会出现心理亚健康状态。有时或经常出现单项心理障碍症状的情况占调查总数的11.54%~18.6%,最为突出的症状为抑郁,占调查总数的18.60%[2]。

显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大学教育中的突出矛盾。为此,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3]同时,许多学者提出了许多防范和处理的方式,但笔者认为,体育运动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尽管体育运动为什么有助于治疗心理疾病的基本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关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可以缓解或消除心理疾病的研究已成为现在乃至以后国际运动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江苏省10所普通高校2008级新生400名,其中文科学生200名,理科学生200名。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通过SCL—90量表和常用体育锻炼方法调查表对400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和平时常采用的体育锻炼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2.实验法。将通过SCL—90量表筛选出的三组共60名分别表现有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心理问题的新生,随机平均安排在篮球、排球、足球、太极拳、健美操5个锻炼小组中,每周锻炼1h,共锻炼6周。实验前,采用问卷调查了60人的适应力、耐受力、控制力、注意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和康复力六项自测指标作为评估标准。6周后再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和问卷调查。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结果

通过SCL—90量表对40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其中有20.36%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依次为抑郁、焦虑、人际敏感、强迫、偏执等。对60名有明显抑郁、焦虑和人际敏感症状的大学生在实验前、后都进行了适应力、耐受力、控制力、注意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和康复力六项指标的自评测试(见表1)。

表160名大学生实验前、后六项指标总评情况对比一览表

注:六项指标总评在480分以上者心理健康水平为好;360~479分为一般,360分以下为差。

实验中,被平均分配到各锻炼小组中的三组实验对象,在实验后与其症状相关的因子分也发生了各种变化(见表2)。

(二)分析

从表1中可知,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节作用明显。因为体育运动的疗法方便易行,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也不需花费过多的财力、物力,便于自我调控。其实际是一种由表及里的通过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状况来影响其心理状况的方式。此方式对那些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心理有问题或患心理疾病,更不愿意去心理治疗机构咨询或治疗的大学生更为有效。因为体育运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在运动中可以打破年龄、性别、身份、年级以及地域的界限,相互合作,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从而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协调人际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抑郁组的学生在各锻炼小组中实验前、后的数据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各种锻炼形式均能显著改善抑郁症状;焦虑组的学生只在排球和太极拳锻炼小组中呈显著差异,说明只有排球和太极拳对焦虑具有改善作用;人际关系敏感组的学生在篮球、排球、足球锻炼小组中呈显著性差异。显然体育运动具有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功能。

1.能产生的最优化的心理状态。学生在适当的体育活动中,会产生最优化的运动愉。这种运动愉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是很大的,体育运动具有宣泄、中和、抵消和对抗不愉快情绪的作用,人通过体育运动,爆发出来的不仅仅是能量,同时更重要的是释放了积压的不愉快情绪。体育运动伴随着血流量和吸氧的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控制抑郁,因为抑郁通常与低肾上腺素分泌量有关,运动增加肾上腺素分泌量。

2.能缓解紧张的情绪。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重要的指标。许多研究发现,参加愉快的、非竞争性的或有节奏的体育运动会产生显著的短期情绪效应,从而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

如,melnman等人(1993)对运动后的受试者立即进行了测量,发现他们的状态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4]。Hayden等人(1984)有关有氧锻炼与焦虑和抑郁关系的研究发现,长期有规律的锻炼者比不锻炼者在较长时间内很少焦虑和抑郁[5];Berger(1993)认为,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最大心率的60%~75%),每次锻炼时间20~60min,有助于情绪的改善[6]。

在高度竞争的社会,人们经常会产生压抑,紧张等情绪反应,体育运动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情绪,使人们从烦恼中摆脱出来。大学生常常会因为繁多的考试、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对未来就业的担忧而产生焦虑的情绪。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以调节紧张情绪,缓解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降低学生的焦虑状态、学生的心理紊乱等水平;能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况,减轻抑郁程度;减轻强迫症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身体活动的参与者能够体验到运动愉,即个体运动后会产生满足、愉悦、舒畅。心理学家们认为,身体活()动是使神经中枢系统得到适当的激活并得到愉快水平的重要途径,适度负荷的体育运动能促使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物质——内啡肽,它能使人们在进行运动后直接感受到舒适愉快的心情。因此,参加体育运动,尤其是参加自己喜爱或擅长的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3.能增强自我控制感。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控制感和自我控制得到了发展,他们在体育运动中可更多体验到成功感和竞赛感,也能从运动中体验到压抑感的释放,有满足感,会使锻炼者更加自觉地投入到运动中,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具有直接的心理效益。

4.有助于形成独立的个性。体育运动有助于个性的形成,因为体育运动一方面是以对抗和竞赛为内容便于磨炼人顽强、坚韧、自信、勇敢和机智等品质;另一方面体育运动有以进步和友谊为内容,便于培养人的坦诚、宽容、谅解和互爱等品质,以及使人在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观方面得到加强和提高。

5.有助于培养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本质上讲就是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净化自我和提高自我的过程,从而在某一种体育运动的磨砺和体育精神的陶冶中,渐渐的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定向,以完成人格的升华。几乎任何体育运动都要求具有勇敢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同时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运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它培养人的勇猛顽强,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胜败和体育运动永远相伴,体育运动鼓励人渴望和追求胜利,也培养人勇于接受失败,后者对一个人的成长更有意义。在胜利和成功时保持进取精神并不难,但在失败时保持进取精神就很难了。

6.能改善人际关系。体育运动有利于情感交流和解除自我幽闭,更容易与他人之间形成友朋关系,大学生可以借助运动锻炼的方式来认识、调整和改造心理品质与行为方式。通过运动锻炼,身体素质的提高与锻炼的内在动机是分不开的,运动锻炼的水平与精神健康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

参考文献:

[1]陈敏敏.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保护[J].中国农村经济,2000,(5):29-32.

[2]佘丹丹,宋少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成因分析[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1999-06-13.

[4]melnmanaD,BergerBG.Self-ConceptandmoodChangesassociatedwithaerobicDance[J].auJpsyeh,1993,(45):134-140.

体育运动心理学篇10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残疾人体育综述

前言

作为2008年奥运会中国体育和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体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残疾人运动竞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参与程度的进一步拓展,还将依赖以体育科技和教育的发展进步为智力支持体系而提供的知识服务。有学者呼吁应运用运动心理学已有的知识来促进残疾人运动,发展残疾人运动心理学理论,为残疾人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加优异的运动成绩提供心理知识服务。有研究表明体育有利于残疾人增强适应力,防止或降低抑郁,增加自信心,减少隐居式生活(lifestyleinhiding),获得乐趣等。在对我国残疾人运动员的现状调查中,有90.6%的残疾人运动员认为体育活动和锻炼使他们对自己的身体能力知觉有比较大的提高;93.1%的人认为体育活动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变化;93.4%的人认为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因此,体育运动不论作为一种业余的锻炼方式,还是一种专门从事的职业,对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本研究就国际运动心理学中以残疾人运动员和特奥运动员为对象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残障运动员心理的研究提供导向。

残疾人体育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可以概括为:个体在生理、肢体等方面有功能障碍,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身体机能的体育活动。残疾人竞技体育以挖掘残疾人体能潜力,表现其特殊体育才华,创造优异成绩为国争光为目的;通过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来实现平等、参与与共享的社会目标。目前,在国内和国际的残疾人体育比赛中,所包括的残疾类型为失明、脑瘫、截肢及其他肢体残疾以及失聪。智障人士虽然也属于残疾人,但在体育比赛中,有专门为智障人士举办的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根据规定,特奥运动员的年龄在8岁以上,智商(iq)在70以下的,不分男女老幼。因此,本研究也以此为基准,在研究内容上分为残疾人运动员(athleteswithdisabilities)和特奥(ntellectualdisabilities)运动员两部分。

1对残疾人运动员的研究

1.1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

为数不多的研究资料表明,心理技能训练对残疾人运动员来说同样适用并有帮助。page等在2001年采用“寻求运动心理学咨询态度量表”fattitudetowardseekingsportpsychologyconsultationquestionnaireatsspcq)对53名轮椅篮球运动员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一些运动员接受使用运动心理学咨询来提高运动成绩,并认识到需要运动心理学的咨询来帮助减轻压力。

目前国内尚未形成残疾人运动员的心理研究和服务体系,特别是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心理技能的训练还很欠缺;而国外对残疾人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已经逐步成熟,并开始形成体系。hanraha总结了7点对残疾人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心得,即唤醒控制(包括腹式呼吸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目标设置(对没有阅读和书写能力的运动员将目标录制在磁带中比书面方式更有效果)、注意力集中训练(强调应着重针对项目特点而不是残疾类型进行注意力的训练)、身体觉知、表象训练(同样适用于盲人运动员)、自信心(对健全人运动员的提升自信心的方法如目标设置、表象、思维阻断(thought-stopping)等同样适用于残疾人运动员)、赛前准备(残疾人运动员而言,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熟悉赛场环境)。

另外,martin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把有助于提高比赛成绩的心理技能训练(psychologicalskilltraining,pst)分为三类,即①基础技能,包括提升自我觉知、自尊和自我决定;②心理技能和方法,包括应对独特挑战(如轮椅运动员对不平坦的路面)、目标设置、表象、自我谈话(达到适度唤醒和清晰的自我表象)及设置比赛计划;③其他,包括伤痛和疾病、有效率的训练和比赛后的情况。可见运动心理学家在目标设置、表象、身体觉知和赛前准备等方面的重要性达到了共识。

在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上,残疾人和健全人运动员虽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似性,但运动心理学家应该对残疾人运动员所具有的独特信息进行关注,如心理、社会因素,同残疾和残疾体育相联系的生理因素以及每个个体的独特性。以往研究已经开始注意到要结合残疾人运动员的实际需要来开展心理技能训练,并考虑到训练方法,应根据残疾人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修改,从而提高残疾人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运动中体验到的快乐感。这是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但目前研究数量尚少。

1.2心境状态的研究

情绪研究在残疾人运动员心理研究中占很大一部分。其中“心境状态剖面图”(poms)是一种研究情绪状态以及情绪与运动效能之间的良好工具。henschen,roswal和horvatt。让人选和未入选美国国家轮椅篮球队的所有队员填写了poms量表,结果表明入选队员的紧张和愤怒显著低于未入选的队员;研究人员还对入选的男子轮椅运动员在重大比赛前后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男运动员在赛中和赛后表现出稳定的情绪状态,并且在赛后未出现疲劳感增加。richard。对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心境状态剖面图进行的研究表明,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表现出的心境状态剖面图和那些优秀的身体健全的运动员的剖面图极为相似。paulsen等对正常大学生和轮椅篮球运动员的poms比较研究发现,残疾人运动员在5个维度上好于正常大学生。可见无论残疾与否,优秀运动员在情绪特征上都拥有共同的表现。

然而,类似的研究也有不一致的结果,如mastro,canabal和french的研究发现视力残疾的男运动员同视力健全的优秀运动员有相似的心境状态剖面;但视力残疾的女运动员与健全的女运动员相比除精力感外,其他5个维度如紧张、抑郁、愤怒、疲劳和慌乱则均处于平均水平以下。这可能与女性运动员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有关。此外性别、运动等级等因素都是影响研究结果的原因,为此要特别注意研究中的调节变量。

poms在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同时也存在如表面效度偏高的问题:在一个团体中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并不意味着在另一个团体中也同样可信和有效。因此在对残疾人运动员进行量表施测的同时,应先进行预测来检验poms在该特殊群体中的信效度。

1.3焦虑的研究

焦虑是竞技运动中最普遍的一种情绪体验。它既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可以产生消极作用,不适当的焦虑水平必定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房蕊对87名中国残疾人自行车运动员的调查显示,残疾人自行车运动员的特质焦虑总体水平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参训时间和特质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作者认为:前者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体育运动。大量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具有减轻焦虑的效果。此外,从对各代表队领队、教练员的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中获知,大部分残疾人运动员是赛前临时招募,集中培训2-6个月左右参赛的。就残疾人体育运动现状而言,我国绝大多数残疾人体育运动队属于业余体育运动队。或许正是这种有规律、有组织的业余体育运动有效降低了此次研究被试者的特质焦虑水平;后者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即按照沙赫特提出的情绪三因素学说,特质焦虑应受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的影响。运动员如果不能及时从训练和比赛应激中恢复厌烦情绪或躯体上的精疲力竭,那么这些负面刺激因素不断重复、积累,就会导致焦虑的升高,从而出现参训时间越长,特质焦虑越高的现象;另一方面,马腾斯(martens)认为,竞赛焦虑的产生是源于个体对较高环境要求和他们较低的应对能力间不一致的认知。因此随着训练比赛时间的增多,残疾人运动员对客观环境及自身的认识趋于客观合理,对自己应对外界要求的能力认知评价逐渐降低,乃至面对多次的失败打击又重新产生“无用感”,致使参训时间越长,特质焦虑越高。漆昌柱等用“特质焦虑测验”(tai)和“竞赛状态焦虑测验”(csai-2)对73名残疾运动员施测后发现,残疾人运动员的特质焦虑具有性别差异,但不存在残疾类别差异和残疾类别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残疾人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不存在残疾类别差异,也没有性别差异和残疾类别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但作者没有说明这些结果的具体原因。另外,mastro,frenche,henschen和horvatt的报告指出,对视力健全的运动员进行笔试的《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同样适用于对视力残疾运动员采用口语测试,结果表明优秀男子视力残疾运动员和优秀男子视力健全运动员的状态一特质焦虑水平相近似。但一项类似的研究却得到了不同结果,即视力残疾男高尔夫运动员同视力健全的大学生运动员相比有较高的状态一特质焦虑,需要指出的是,该研究中只有6名盲人运动员被测试,因此其结果的外部效度有待进一步验证。此外,运动等级也可能是影响该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房蕊等的研究表明,残疾人运动员通过体育锻炼会降低特质焦虑的水平,参训时间和特质焦虑存在显著相关。但特质焦虑是一种人格特质,即一个人无论在何种情境中都预先具有一种以特殊的焦虑方式和焦虑反应程度来看待事物的倾向,从而显示出多种情境中焦虑反应的一致性。尽管有研究认为消极条件反射的不断重复导致最终形成焦虑症,即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和解释会使运动员产生状态焦虑,这种过程的不断重复,会导致特质焦虑的形成,而特质焦虑作为行为反应的固定模式,又会反过来影响运动员在特定情境下的状态焦虑。但仅以参训时间和特质焦虑相关显著,而认为自行车训练改变残疾人运动员特质焦虑的假设,可能过于大胆。因此对残疾人运动员特质焦虑的变化趋势还应该在扩大样本范围和引入其他变量如最好成绩、运动等级和认知方式等的基础上重新作出判断。此外,对视力残疾优秀男子运动员和视力健全优秀男子运动员的状态一特质焦虑水平的研究,还存在相悖的结论。因此应继续深入研究,控制运动等级等调节变量,以期得到更有检验力的研究结果。

1.4心理健康的研究

普遍而言,残疾人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自卑感、孤独感、焦虑和抑郁等。因此,残疾人不仅需要身体的康复,更需要心理的康复。傅振磊对119名坐式排球运动员的研究表明,坐式排球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普通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创造了一个契机,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另有一项研究选择6名优秀残运会选手和57名该项目爱好者,经1年羽毛球培训和练习后,对前后2次测试的各项指标比较发现,抑郁症状由88%降至55.9%,且差异显著;其他如体重、肺活量、握力等都有显著改善。金帆等人对辽宁省部分残疾人运动员的运动竞赛焦虑、抱负水平、责任感和应对困境的能力进行的调查表明,通过多年的训练和比赛,状态焦虑、自信心、责任感和应对困境能力均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残疾人运动员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了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弥补了残疾人运动员某些机能和形体上的缺陷。这一研究对增强残疾人的生活信心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

自尊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理健康的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残疾人而言,体育运动的最大价值在于通过开发个人潜能来融入社会、促进健康以及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来加强自尊。而自尊是残疾人运动员生活质量的保障。很多研究表明参与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残疾人的自尊。房蕊对残疾人自行车运动员的自尊调查表明,我国残疾人自行车运动员的自尊水平总体偏高;性别特征、残疾类别特征及其交互作用对自尊无显著性影响。这可能因为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完善和锤炼自己,在体育中获得的收获“补偿”了其他方面的缺失,因而整体自尊同普通人并无显著差异。另外,与残疾人运动员密切相关的是身体自尊。身体自尊指的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它作为整体自尊的一个具体领域,包括两个等级:一般的身体自我价值感和具体的有关身体各方面的满意感。李红认为,身体缺陷会影响残疾人身体自尊的发展,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残疾人的身体自尊水平,但运动水平的提高并不能大幅度地提高其身体自尊的水平;另外身体自尊同自信心有极为显著的相关。

心理健康(mentalhealth)是个体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的健康与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个体良好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长期生活在紧张的训练和比赛中,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经常处于情绪紧张和心理冲突中。此外,运动竞赛本身所具有的紧张性、激烈性和应激性等特点,也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保证运动水平的正常发挥。有研究指出,运动员是身心疾病的高发人群。同时,残疾人有自己所特有的个性心理特征,且由于残疾的类别、时间和程度不同,他们的心理特征也不同。因此残疾人运动员的这种特殊性使我们更应该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关注。

1.5关于研究方法

残疾人运动员进行心理测量,同样面临测量工具的等值性问题。移植和借鉴已有的国外量表,需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测量工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是否具有等值性,二是被试样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是否具有等值性。测量工具和被试样本的等值性或许是应用相同的量表却得出不同结果的原因。为此,本研究认为应该更多地进行本土化量具的研发,根据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实际情况,编制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心理量表。但由于残疾人运动员身体条件自身的限制,加之其整体的文化素质不高,因此采用怎样的测量方法和恰当的语言表述是一个难题。

另外,sherrill建议加强对残疾运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theory-basedresearch),以便能更好地利用心理学提高其运动成绩。1999年sherrill再次强调,基于理论研究的缺乏将影响运动心理学在残疾人体育中应用研究的质量和进展。一些研究者据此应用访谈等的研究得出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比如campbell等对10名优秀的轮椅篮球运动员进行了深度访谈(in-depthinterview),并归纳出了10种竞赛和赛外的应激源。研究发现轮椅篮球运动员同其他正常运动员(如中长跑等运动员)有相同的应激源,但同时也有其自身特有的应激源(如比赛场馆、宾馆和洗手间等处的助残设施不完善等);eddy等采用访谈法对视力残疾的运动员进行了心理意象的研究,发现对视力残疾运动员同样可以采用心理意象的训练,且视力残疾运动员可以将这种心理学干预手段扩展到其它感觉模式;gloria对轮椅田径运动员进行的为期6个月的研究,通过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残疾人运动员的主要动机是通过参加比赛来学习或检验自己,由此引起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从而能唤起社会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这提醒运动心理学工作者应该走近并走进残疾人运动员,从基础性的研究入手,根据残疾人运动员自身的需要来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

2 特奥(inteliectuaidisability/mentairetardation)运动员

特殊奥运会等活动的成功举办,使越来越多的智障人士参与到了体育活动之中。有研究认为特奥运动员和正常运动员除了在认知能力方面的差异外,其他方面的相似性远多于差异性。心理学家所面临的挑战,是找到适合智障人士的特殊研究方法,以增强其运动表现,改善其心理状况。由于特奥运动起步较晚,加之智障人士的自身局限和体育运动中的风险性,目前运动心理学对特奥运动员的研究数量很少。同时,受研究方法的限制,多数研究在方法上仍集中于自然描述和实验室情景下的心理技能训练,在内容上多集中于运用表象训练来减少不正确的动作,改善运动表现及焦虑的研究。

在心理技能训练方面,gorely等通过评价性个案研究(evaluativecasestudy)方法对备战澳大利亚国家篮球联赛的两支特奥男女队的运动员进行了心理技能训练。研究对象为男女运动员各7名,年龄从15.8到27.1岁,语言程度为7到13.7岁。训练在2名女教练和3名心理学家的督导下循序渐进地实施,该计划有6个部分,共持续了3个多月,主要目的是教会运动员3种技巧,即暗示语、呼吸调整和积极思维。对运动员的观察和访谈表明,其心理技能训练是正确和非常有用的。该研究的方法和实施步骤值得借鉴,特别是针对特奥运动员的理解能力制订相应的计划和易于应用的技巧和方法的步骤。当然,该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对运动员心理技能学习的评估是由随队心理学家和教练员主观评定的,而没有一个客观基线来比较和判断运动员是否通过心理技能的学习真正提高了运动表现。

在运动表象和焦虑方面,surburg删的应用反应时一运动时任务(reactiontime-movementtimetask)的实验,porrena和surbug的视一动反应时任务(coincidencetimingtask)实验均发现表象和训练相结合比单纯的训练能更好地改善残障人士的运动表现。另外,有研究对比赛中特奥篮球运动员同健全运动员的焦虑比较发现,前者水平要高于后者。还有研究对特奥运动员的状态焦虑进行了测量,发现一些运动员在比赛中状态焦虑有所升高,但与焦虑未升高的运动员相比成绩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orretta等认为研究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领域研究过少,因而还无法准确断定特奥运动员的焦虑情况。

3 未来的研究方向

(1)残疾人运动员在情绪状态、焦虑等方面与健全人运动员都很相似,因此通过残疾人运动员和健全人运动员之间各种心理指标的对比,找出他们之间相似和不同的地方,从而为今后残疾人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服务提供借鉴和移植的依据。

(2)在对残疾人运动员进行分析时,性别、残疾类型和训练年限等调节变量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对研究结果的不一致的解释。同时,加强对这些调节变量的研究,有助于找到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对今后的研究与服务具有重要启示。

(3)应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从访谈等质性研究人手,并结合量化研究,形成具有残疾人运动员自身特点的运动心理学框架。

(4)开展更多的本土化研究,特别是编制适合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式;另外,由于残疾人运动群体的自身的特点,如整体文化程度一般、非专业化和生理上的局限等,因此采用怎样的研究方法也是未来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5)由于残疾人运动员研究的年龄跨度大,且不同的残疾类型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应该把各种学科,包括运动心理学的知识纳入到科学选材的计划中,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