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十篇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十篇

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2:27

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篇1

认清形势理清思路

从全局看,发展民营经济已列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受到法律保护”。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从全省看,省委决定通过加快推进“五大工程”建设突出发展民营经济,这既是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吉林振兴发展的有力举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省先后做出“边疆近海省”、“三大一强”、“县域突破战略”、“三动三化”等富民强省的发展战略,虽然也都包含了发展民营经济的内容,但新一届省委班子提出的“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第一次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点,及时出台了《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这充分说明了发展民营经济在我省的重要性。以通化市为例,这里是吉林省发展民营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但从发展态势看,有喜有忧。市委、市政府把握发展民营经济的有利时机,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掀起了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组织全市副县级以上干部整体开展轮训,走出了扎扎实实的一步。从通化市东昌区情况看,民营经济规模不断壮大,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投资经营区域不断拓展,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加突出,外向化程度逐步提高,企业集群效应不断增强,服务体系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2012年,全区民营经济23632户,其中,企业户数1564户,同比增长12%;个体工商户22068户,同比增长9.3%;民营企业总资产80.9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35.1%;利润总额10.85亿元,同比增长16.7%;税金11.92亿元,同比增长27.5%。从业人数达2.63万人。民营经济在通化市7个县(市、区)中总量及增速位居第二。当然,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就东昌区而言,在民营经济发展中不同程度存在着全省体现的“六多六少”、“四个不够”和在通化市体现的“三个不够”,主要表现在民营经济成长速度不快,行业协会作用发挥不够明显,融资难仍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推动工业集群发展平台建设不到位,民营企业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不够优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综合上述情况不难看出,只有认清发展民营经济的形势,才能提高突出发展民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提高认识,才能明确工作思路。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县(市、区)是主体,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县级党委的中心工作。人大工作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现阶段,县级人大的工作就要服从服务于民营经济发展这个大局,工作重点要突出体现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人大工作只有围绕党的工作中心,才能更有生机和活力,也才能最终实现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目的。

活化宣传广泛宣讲

人大宣传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宣传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人大宣传工作的重点。要围绕宣传党的十精神,围绕宣传省委、市委、区委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决策部署,围绕讲形势、讲政策、讲典型,努力营造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民参与民营经济的舆论氛围。要在人大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代表“三察(查)”、乡(镇)人大主席团活动、人大街道工作委员会活动和村、社区代表工作站活动中,广泛开展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宣传,并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深入选区、深入选民,宣讲发展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民营经济大发展的热潮中。就东昌区人大而言,目前已通过《东昌人大工作简报》、区人大代表QQ群等阵地和媒体,宣传民营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宣传人大代表发展民营经济的模范行为,通过人大的宣传阵地为实现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加油、鼓劲、助威。

有力监督全力支持

要把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主题和重点。通过人大对政府发展民营经济工作的监督,找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其目的是共同促进区域内民营经济大发展。近几年来,东昌区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每年都选定有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题目进行视察或执法检查。先后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报告》、《区人民政府关于项目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区人民政府科技创新情况的报告》。今年,还对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在监督工作中,选题要准。民营经济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在选择监督题目时,要结合所在区域实际,选择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监督。安排要实。要认真搞好监督前的调查和培训,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深入实际,不能走过场,不能“水中望月”、“雾里看花”,要学会“潜水”,了解到更加真实的情况。审议要高。提出高质量的审议意见,要围绕审议议题,充分听取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和参加视察成员的意见,形成科学民主的审查报告;跟踪要紧。要不断加大审议意见落实的跟踪力度,要在狠抓监督实效上下功夫,这样才能让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不是“雨过地皮干”,而是让政府感到人大监督是“好雨知时节”。

组织代表积极带动

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篇2

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又将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由于各国的发展情况不同,其经历的时间长短等情况也就不同。在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生产的工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在我国被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成以后,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经济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再经过相当长的发展过程,最终进入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其发展过程是一个特定阶段。其社会性质,属于共产主义低级阶段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2~15页)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矗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其他经济成分是指占公有制经济以外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经济成分,它们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们既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又要发展其他经济成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来发展经济,才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三、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3~14页)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既有不同点,又有相同点。

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个人私有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经济,是一种小私有经济。个体经营者通常自己购置生产工具、原材料等生产资料,自己参加生产劳动,生产经营的收入纳税后归个人所有。

私营经济是生产资料私人所有,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从事生产和经营的经济形式,就是说它是以雇佣劳动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私有制经济。

二者的不同点是个体经济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从事生产、经营,私营经济主要是雇佣工人从事生产和经营。

二者的相同点是生产资料、劳动成果都归个人所有,都以单纯追求利润为生产目的,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在我国现阶段,对它们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4~15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在现阶段,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正是这一规律的具体表现。

五、一部分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7页)共同富裕与一部分先富起来是统一的、一致的。使全体劳动者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可以借助先富者的经济力量,并通过先富者的示范作用,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激励广大劳动者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学习致富技术、经验,探索和开辟致富之路,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六、“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教材第21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首先,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促进的。其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与安定团结之间的关系(教材第21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以改革和发展确保社会的长期稳定。另一方面,又要保持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八、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教材第29页)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就是既要有较高的增长速度,又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在于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增长速度,又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这就要求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变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九、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教材第5、第36页)从狭义上讲,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亦称“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形态”,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制度等。从广义上讲,经济制度还包括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和管理经济的具体制度,包括有关经济工作的规章制度等内容。生产关系的内容称为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关系采取的具体形式、国家管理经济的具体制度等属于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又称“经济管理体系”,是指一定社会制度下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包括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组织管理形式、管理权限划分、管理机构设置、企业经营方式等内容。经济体制既反映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的总和)的性质,是基本经济制度得以实施的具体制度和方式,又反映社会生产、经济运行的具体特点和要求,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之间的关系(教材第36~38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不可分割的,具体表现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和基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一方面把土地承包给农民,由农民分散、自主经营。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建立起了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和发展。只有建立双层经营体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在80年代前期,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为了克服带来的问题,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规模经营,通过创造条件,形成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形成,为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和农户承包经营提供了重要保障。十一、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教材第44~45页)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生产和流通的经济手段。计划,就是由国家行政部门通过编制经济发展计划,依靠行政命令下达计划,按计划安排生产和流通。市场,作为调节手段,就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和商品价格的变化来促使商品生产者调整生产和流通。

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活动中,计划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的两种调节手段,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资本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以市场为主要调节手段,并没有排除必要的计划,并且,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国家宏观计划的范围不断扩大,手段不断改进,力度不断加大。我们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同时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使市场经济有序地、健康地发展。

十二、市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教材第44~45页)市场,既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又是调节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一种重要手段。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生产所需要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方式。市场经济体制,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建立起来的经济管理体制。

市场不等于市场经济,有市场不等于就有市场经济。市场是在出现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时就出现的,而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全社会生产和流通以市场为主要调节手段时才产生的。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因此存在市场,但不存在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产生的。

十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教材第45页)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主要是指一种经济活动方式。市场经济侧重讲的是一种资源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有市场经济,就一定是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不一定是市场经济。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而市场经济则是产生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因此,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

十四、实行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教材第49页)实行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实行对外开放,是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途径。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矗崇洋、全盘西化,就不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在实行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十五、经济特区与内地之间的关系(教材第53页)经济特区,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一块特定地区。所以,特区在经济上“特”,在政治上不“特”,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我国的经济特区实行许多不同于内地的特殊经济政策,但同国内其他地区仍保持着广泛密切的联系,既依托内地又服务于内地。全国都可以利用特区,观察和了解现代国际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同时,经济特区比较集中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世界各国可以通过经济特区来观察和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因此,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十六、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教材第58~59页)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必须的条件。我国向来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著称。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足是经济建设的有利条件。但是,人口多、增量大,按人口平均占有的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在工农业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一定的条件下,人口数量的多少和增长速度的快慢,对资金积累的规模和速度具有很大影响。人口多、增长快,用于居民消费和社会消费部分的基金就多,国民收入中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就会减少,势必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十七、人口素质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教材第64页)人口素质与经济建设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智力的发展,体力的增强,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经营管理的科学化,要求劳动者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在当今世界,国际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和智力的竞争。因此,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大问题。

十八、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0页)政治制度包括基本的政治制度和具体的政治制度。基本的政治制度,在我国包括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在基本的政治制度下,还有具体的政治制度,即政治体制。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具有稳定性。而政治体制则是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它将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健全。正是在不断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中,才能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促进和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从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在我国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中,还存在不少弊病,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我国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十九、人民、人民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0~78页)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其他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人民的主体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的国家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是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

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只能通过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人民代表。人民代表,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代表人民,是人民的公仆。

由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总之,人民选举产生人民代表,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二十、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5~76页)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者密切联系。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人民代表大会,也就没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时,二者是有区别的。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十一、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7页)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都是国家机关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构成我国的国家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是分工的不同而不是分权,是一种从属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任何国家机关都不得超越它,也不能与之平列。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执行机关,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二十二、人民民主与对敌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1~73页)人民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一方面,对绝大多数人实行民主;另一方面,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

民主与是分不开的。人民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对广大人民来说是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来说是。不可能只有民主而无,也不可能只有而无民主。只有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才能有效地对敌对分子实行;同时,也只有坚持对极少数敌对分子的,毫不手软地打击敌人,才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利。

二十三、阶级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教材第20、第72页)阶级与阶级斗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阶级是一个经济范围,是经济实体。当剥削阶级丧失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作为一个完整的剥削阶级就不复存在了。在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整体已不再存在。但是,剥削阶级被消灭了,阶级斗争并没有同时被消灭。因为剥削阶级一经产生,就不仅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而存在,而且是一种政治力量,有自己的思想、政治观点。因此,对立阶级之间的斗争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同时还存在于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这表明,阶级斗争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阶级斗争可以直接以完整的阶级为依托,也可以不以完整的阶级为依托,阶级与阶级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离。这是一种特殊形态的阶级斗争。在我国,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社会上还有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还存在危害国家安全的反革命犯罪分子、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严重经济犯罪分子等。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必须实行,依法打击他们的破坏活动。

二十四、中国共产党与派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3~74页)中国共产党是我国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中国共产党和各派彼此互相依赖、真诚相待、共同承担着国家和民族盛衰兴亡的历史责任。在现阶段,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派的共同任务。

二十五、人民民主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6~80页)人民民主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关系。两者密切联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是国体的表现形式。我国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它的管理形式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它能最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集中人民的意志,使人民参加对国家的管理,从而保证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而且只有坚持人民民主,才能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只有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巩固人民民主。

二十六、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要求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教材第86页)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或否定其他方面。有法可依,是指立法方面的要求,是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只有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才有法制可言;有法必依是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有法不依,等于无法,只有严格守法,才能实现依法治国;执法必严是执法方面的要求,要执法如山,不徇私情,严格按照法律办事;违法必究是指无论何人,只要违了法,一律要受法律的追究和制裁,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全面贯彻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才能形成人人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形成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法治环境。

二十七、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之间的关系(教材第88页)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密切联系的。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矗法制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只有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制;同时,社会主义法制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只有发扬民主,了解人民的意愿,才能制定出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其次,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法制以法律形式把人民的民利和其他权益肯定下来,并用法律手段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人民以法律为武器,同侵犯自身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使民利得到保障。

二十八、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的关系(教材第92~93页)宪法与普通法律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点:宪法与普通法律,都是法律,在阶级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不同点: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最大的权威性。首先,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普通法律只能依据宪法精神制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行为规范。其次,从法律效力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矗普通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就是从法律效力方面说的。再次,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二十九、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02页)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首先,权利和义务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既是国家的主人,又是国家的建设者。因此,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又承担着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要职责。其次,权利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只有保证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和自由,才能调动公民履行义务的积极性。义务又是

实现权利的基础,公民只有自觉履行义务,为社会、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才能为充分享受权利和自由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三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07~108页)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具体表现在:

一方面,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首先,表现在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革命的理想、信念,可以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责任感;社会主义道德可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物质文明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严格的纪律,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其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只有进行教育、科技、文化建设,才能提高人们的智力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再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可见,两个文明建设缺一不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必须始终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科技、文化建设,即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三十一、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09页)在我国,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共同理想从总体上和全局上包括了个人理想,共同理想的实现为个人理想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共同理想还为个人理想指明了基本方向。另一方面,共同理想要通过个人理想来实现。由于整个社会是由各个社会成员及其从事的各行各业组成的。因此,符合共同理想要求的又切合自己实际的个人理想,有利于共同理想的实现。没有个人理想,共同理想就会落空。

三十二、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09~118页)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思想道德建设概括起来说,最重要的是加强理想、道德、纪律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十三、纪律与自由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13页)纪律与自由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约束自己。自由如果脱离纪律的约束,就会成为损害他人利益的自由。只有遵守纪律,才能保障人民享有最广泛的自由。那种不受任何纪律约束的“绝对自由”,是任何社会都不会存在的。我们不仅要遵守纪律,而且还要同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斗争。只有人人遵守和维护社会主义纪律,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十四、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20页)共产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同一社会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属于同一性质的社会形态。两个阶段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消灭了剥削制度;人民是社会的主人,享有管理整个社会事务的权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在整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这些共同点表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共产主义因素。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完善、发展,必将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准备条件。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是由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决定的,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三十五、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21页)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与人类的最高理想是密切联系的。具体表现在:

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篇3

一、何为服务经济:对现有研究的评论

关于服务经济的内涵,目前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把服务经济简单地等同于服务业,认为发展服务经济就是发展服务业。二是用服务业占比来定义服务经济。三是认为服务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有本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阶段;服务经济形成的主要标志是服务活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们认为,上述三种意见都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第一种意见把服务经济简单地等同于服务业,容易轻视以下三方面的变化,导致服务经济研究相对于服务业研究缺乏独特性和必要性。一是轻视服务业内部结构和组织形式的变化。二是轻视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相对地位、作用的变化。三是轻视服务业与工业、农业相互关系和作用形式的变化。

第二种意见单纯用服务业占比等数量指标作为判断服务经济的依据,容易忽略服务经济中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发展方式的本质变化及其对制度环境的新要求,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比如,撇开经济体内部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及其同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容易得出如下结论:欠发达地区主要依托集贸型经济的小城镇,已经进入服务经济状态。因为此类小城镇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主要来源在于集市贸易,属于服务业。

再从全国不同省、市、区看,按照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009年,自治区已达54.6%,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仅低于北京(75.5%)和上海(59.4%)。尽管其人均服务业增加值远远不及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浙江、江苏和天津,但因其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且远高于这些省、市。据此很容易得出如下判断:自治区已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且其服务经济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广东、江苏、浙江、天津等发达省、市。2009年,北京、上海两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5.5%和59.4%,服务业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分别达到73.7%和57.5%。无论是增加值比重还是就业人数的比重,北京都超过上海。单纯按照比重指标判断,北京、上海均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且北京市服务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出上海。但是,导致北京市服务业比重高于上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北京有更多中央企业或跨国公司总部,作为首都在服务业部分行业的发展上有上海难以比拟的优势条件,上海工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远远超过北京。大量实地调查可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体制和机制约束,北京在总体上要远远超过上海;服务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服务业结构的现代化程度,上海同北京的差距至少没有服务业占比显示的差距那么大。可见,单纯用服务业占比来判断是否进入服务经济,容易得出不甚可靠的结论。

持第二种意见的学者,对于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的门槛标准,即服务业占比的最低值,提出了不同意见。最早提出“服务经济”概念的VictorR.Fuchs将服务业就业人数超过50%作为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的判断依据。有些学者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或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超过50%作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的门槛标准。也有些学者将这种门槛标准由50%提高到60%。夏杰长(2010)认为,服务经济时代意味着服务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即无论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还是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都是最高的,但最高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超过50%。我们认为,这些学者的意见看似不同,实际上是可以协调起来的。夏杰长(2010)的标准,可以说对应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的起点状态,还不能说已经稳定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其具体表现主要是适应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两种经济形态下的产业关系、产业组织、商业模式、制度环境相互交织和矛盾,形成摩擦和冲突,服务经济的发展方式尚未稳定、绝对地占据主导地位。从夏杰长(2010)的标准,到服务业占比达到50%进而60%,可以说是服务经济从不稳定再到稳定的演进过程。此处的不同门槛标准均属经验判断,更多反映的是相关研究者在判断是否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时所持心态是积极还是稳健。

第三种意见将服务经济当作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社会经济形态,这是科学的;但把服务经济看作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阶段,实际上混淆了服务经济与服务经济时代两个不同的概念。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注意区分服务经济与服务经济时代都是必要的。

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2003年以来,该区坚持创新驱动,促进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把发展知识经济、服务经济同加快老城区改造结合起来,激活科技、教育等创新资源,围绕高校促进创新创业集群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致力于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科技金融功能区”,已经在发展服务经济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成功地实现了由产业结构老化、社会包袱沉重的老城区向创新型城区的功能转型,成为科技部授予的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该区的经验表明,当前在我国,发展服务经济,不仅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还具有现实紧迫性。在部分大城市、特大城市或其先行地区,服务经济的“星星之火”已经开始燃成“燎原”之势。

基于前述分析,要科学地认识服务经济,必须注意其时间上的继起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服务经济的时间继起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服务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服务经济时代也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之后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阶段;二是服务经济的发展,必须经历从“星星之火”到先在局部燃成“燎原”之势,再到全国普遍“燎原”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应该是相当漫长的。服务经济的空间并存性,即无论是就全国还是大的区域而言,服务经济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三种经济形态可以同时在不同空间并存。比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先行地区可能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更多地区尚处于工业经济时代,部分传统农区或中西部地区甚至尚处于农业经济时代。

二、怎样认识服务经济

所谓服务经济,即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态,代表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式。要科学理解服务经济,关键是要把握何为以服务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作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式又该如何体现。

首先需要准确把握何为现代服务业。我们认为,现代服务业是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一方面,它对应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性是其区别于传统服务业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鉴于现代性是个动态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分工协作关系的深化,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部分原先的现代服务业会逐步转化为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表现形式也会日趋多样、新型而复杂。因此,现代服务业是顺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生产力发展要求,体现现代社会分工特点和服务业发展潮流,主要依托现代科技和经营管理理念的服务业。相对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典型特征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和高创新性、高复杂性、高网络化、高集群化、高人力资本含量,多数现代服务业还因此具有高附加值和高风险性并存的特点。要准确把握现代服务业需要注意:现代服务业包括运用现代科技和经营理念改造的传统服务业,属于服务业发展的先进成分和创新内容,体现为新技术、新理念、新业态、新经营方式和新组织形式在服务业发展上的应用;多数服务行业往往是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存,简单地把某些服务行业划为现代服务业,往往是不适宜的。

一般而言,对于发展方式,可从需求结构、供给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等三个方面来观察。服务经济作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态和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式,也可以通过这三大结构来体现。这三大结构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交织作用的。

(一)从需求结构看服务经济

如果把社会产品分为有形的实物和无形的服务两大类,前者主要由第一、第二产业来提供,后者主要由第三产业(服务业)来提供。社会需求包括最终需求和中间需求两方面。从需求结构及其演进来看,所谓以服务业为主导,主要表现为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随着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增强,以及分工协作关系的深化,一方面,在社会最终需求结构(消费结构)中,服务需求的增长超过实物需求的增长,成为社会最终需求增长的主体,甚至社会最终需求的主体。另一方面,在社会生产需求即中间投入需求中,服务投入的增长快于实物投入的增长,成为中间投入需求增长的主体,甚至中间投入需求的主体。需要说明的是,按照实物和服务二分法,所谓服务需求成为社会最终需求的主体,即在社会最终需求中,服务需求的占比超过了一半。所谓服务需求的增长成为社会最终需求增长的主体,即在社会最终需求的增量中,服务需求增量的占比超过了一半。

(二)从供给结构(产业结构)看服务经济

从供给结构(产业结构)来看,所谓以服务业为主导,主要表现为服务业超越农业和工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引领和支撑者;相对于农业和工业,服务业对于供给结构(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发挥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和决定作用;服务业的发展及其与农业、工业的关系,不仅影响着服务业自身业态、内部结构、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的变化,还决定或影响着农业、工业各自业态、内部结构、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的变化。

――从宏观上看,服务业在供给结构(产业结构)及其演进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在GDp的总量和增量中,服务业的比重超过农业和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成为支撑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变的主力军。这种宏观层面的产业结构折射到就业上,形成的社会就业结构是:在全社会就业的总量和增量中,服务业的比重超过农业和工业,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第一大产业,成为支撑社会就业扩张和就业结构转变的主力军。

――从中观上看,服务业在供给结构(产业结构)及其演进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的融合渗透逐步深化,产业边界日趋模糊,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甚至相互融合和渗透的关系日益由外部转向内部,逐步形成服务业乃至整个产业体系的网络化、开放化和产业链一体化格局,并且服务业在这种格局的演进中日益扮演主角作用。随着科技进步、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分工协作关系的深化,服务业对工业、农业的渗透和融合,不仅会促进工业、农业生产率和附加值的提升,还会带动工业、农业的结构升级与现代化。第二,服务业日益成为支撑产业布局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跨国、跨地区投资的重点日益由工业或农业转向服务业,区域产业布局结构的演进呈现服务业主导作用不断增强的趋势。跨区域甚至跨国服务业投资,以及服务业空间布局结构的演进,日益由追随型(追随工业或农业),转向(服务业)自主扩张型,甚至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农业或制造业追随型。服务业追随工业或农业,主要表现为围绕工业或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如加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的生产业体系建设。农业或制造业追随型,主要表现为农业或制造业追随服务业进行布局。如利用区域生产业中心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周边地区建设区域制造业基地;以及面向大城市、特大城市的高端消费群体或高级宾馆、餐饮中心,在周边地区发展现代化的高端、生态农业。第三,服务业集聚、集中的趋势迅速显现。各具特色的服务业功能区、集聚区加快形成,日益成为服务业的发展极和生力军,服务业向大城市、特大城市及其特定区域集中的趋势迅速凸显。与此相对应,在社会对中间服务的需求及其增长中,来自服务业自身的中间服务需求日益成为主体。以香港为例,生产业的需求及其增长,早已由主要来自制造业的服务需求,转向主要来自服务业内部不同部门间的服务需求。如物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服务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等。

――从微观上看,服务业在供给结构(产业结构)及其演进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专注核心产品转向专注核心服务,越来越多的产品的核心价值由有形的产品转向无形的服务,甚至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也日益由产品为主转向服务为主;越来越多的服务企业注意通过服务整合资源、集成优势并营造良好的企业生态环境,成为价值链的主导者;或通过实施服务转型战略谋求发展,使服务成为企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并通过企业组织形式、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的变革予以保障;越来越多的农业或制造业企业由以生产有形产品为主转向以提供无形服务为主,或完成由农业企业、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企业的转型。服务业在供给结构(产业结构)演进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在微观上,还表现为服务业企业的迅速崛起,以及服务业企业的成长快于农业和制造业企业。

(三)从要素投入结构看服务经济

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篇4

人是社会运行形式的承担者和实现者,一定的社会经济形势对应着一定的人格。那末,市场经济对应的是何种人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铸就什么类型的人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格塑造又必须经历怎样的过程?都需要深入研究,作出科学而明确、系统的回答。

要研究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人格问题,就要首先明了人格的内涵及结构。从社会学观点看,人格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按照伦理学观点,人格是指人在道德品质上的善恶程度;从法律学观点去认识,人格是指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在一些心理学家看来,人格表示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看法只是表现了人格本质的一个锥度、一个侧面,而关键是要从哲学的层面把握其一般本质。

我认为,从哲学层面界说人格,必须从人的本质即人的本性着眼。人格是人作为人的资格,这种资格直接源于人的本性,人是由于具有了人的本性才成其为人、才具有作人的资格的。人的本性确指人的“内核”,人格指谓人的“含核之果”。因此,在我看来,人格是人作为人的资格,是人的本性的统一的、综合的表现。

现在的问题是,人的本性是什么?在讨论人的本性时,人们经常引用马克思的一段名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些人往往把这段当作马克思给人的本性下的定义,其实这只是揭示了研究人的本性及其发展的科学方法。研究人的本质或本性,要从人的社会关系归根到底要从人的实践关系去着眼。因此,马克思在与上述一段话相同的那篇文章中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以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不是从外在的事物,而是人人自己的活动去理解人的本质、人的特性,才使马克思确定不移地认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CD2〗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马克思的一些系列论述启示我们,正是人自己的实践活动造就了人的本性。实践的矛盾的、超越的本性造就了人的矛盾的、超越的本性。人的本性是以实践本性乃至矛盾本性、超越本性为特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个体需求和社会规范的否定性统一。显然,依据这种“否定性统一”的不同性质、状态,可以将人的本性区分为不同的类型:第一,依附性类型。在这种类型中,适应对象、依附对象的自然本性占据主导地位,表现为个体对自然、他人、社会的依附倾向。第二,主体性类型。此种类型中改造对象、改造自身的属人性占据主导地位,表现为个体追求自主发展和追求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倾向。第三,反主体性类型。这种类型是主体性类型的异化,是人的主体性的破缺和失衡,在这种类型中,阻碍改造对象和改造自身的“属人性”占据主导地位,表现为个体阻碍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倾向。

从上述的人的本性及其类型的分析,必然合乎逻辑的引出人格的结构问题。人格是人的本性的统一的、综合的表现,由人的实践活动造就的任何人的本性,都潜在着依附性、主体性、反主体性这三种属性。任何人的人格,都是其三种本性的综合、统一的表现,而统一的结果必然是其中一种本性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其基本发展自身,只能依附他人和社会的人格,其基本性质包括惰性、奴性、依赖性;而主体人格是自主发展自身和发展的人格,其基本属性有破坏性、施虐性、反进步性。

界说人格的内涵与结构,是深入揭示市场经济与人格特定联系的前提。与前市场经济形式对应的是个人依附人格。历史向我们表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的前市场阶段,由于力量软弱,人们不得不通过血缘和地域关系成某种形式的人群共同体去对付强大的自然。这种实践活动和社会状态要求和造就的必然是族群主体人格,个人并不属于他自己,他不能自主地面对对象世界和自身,只能依附族群,所以,个人这种性质使他只能具有依附人格。因而马克思把人的最初的社会形态称为“人的依赖关系”状态。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人类社会进入了它不可逾越的市场经济阶段。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依赖物的社会经济形势,这个物不是一般的物,而是人的创造物,在这种意义上,人依赖物也就是人对对象化的自身本质力量的依赖。相对于基于自然联系的“人的依赖”,这自然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在这种经济形势中,个人必须吸纳社会的生产能力,变革对象创造商品,并以商品所有者的身份与他人平等地参加与商品的交换,在这种独立自主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自我行为负责的活动中充实和发展自身。因此与市场经济对应的是有了新的本性的个人,是既发展对象又发展自身的人,即具有主体人格的人。所以马克思把人类发展的第二大社会形态称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状态。这里的“独立性”不是一般的独立性,而是作为主体的独立性,它势必要冲破与血统、地域等自然性相关联的他人、族群的束缚,作为一定的意义上的活动主体,独立地发展对象和自身。因此独立的人,也就是主体的人,即具有主体人格的人。

市场经济对应个人主体人格。这里的对应,一方面是人作为手段与市场经济的适应,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具有主体人格的个人作它的承担者。没有个人主体人格存在,也就没有市场经济存在。因此而个人主体人格的发展程度,必须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状态、成熟程度相对应。另一方面,作为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个人人格,又以人自身为目的,标志着人自身相应的发展程度。人作为手段,推动社会经济形势乃至社会整体的发展,作为目的,又实现自身的发展。在市场经济阶段,个人可以也必须铸就为具有主体人格的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两种不同形式的市场经济,既有性质的共同性又有性质的不同性,两者各自对应的人格亦处于此种关系中。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把“物的依赖”与维护个人私有财产和利己主义相结合,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社会标准”和“人的标准”的分离。它对应的个人主体人格必然是片面的、非普遍的。

马克思曾指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基本经济事实”表明,物的世界的增值以人的世界的贬值为伐价(“物”的地位高于人的地位)第9这一分析是极其深刻的。以“人依赖物”为本质的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人依赖对象化的人的本质力量而成为独立的主体;另一方面依赖外化的相对独立的人的本质力量而变成物的奴隶、金钱的附属物。

这也就是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带来的正效应和负效应。资本主义以制度的形式维护个人私有资产和利己主义,必然强化市场经济对人的负效应,从而抑制人的发展;注重“社会标准”而蔑视“人的标准”,使物的世界增值人的世界贬值,形成“物”统治人的畸形现象。由此,必然导致个人主体人格的片面性和非普遍性。主体人格本来是既发展对象又发展自身的,但“物的统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造成了普遍的人的对象发展统治和制约人自身发展的特殊性质。人通过充当获取“物”、获取经济利润的工具来片面发展自己,而忽视和压抑积极的人的价值追求、独立创造精神、高尚的德性等主体人格素养的培育和全面发展。同时,由于全社会的个人私有财产至上和利己主义主导,使竞争必然普遍导致一些人的发展以牺牲另一些人的发展为代价。因而,片面的个人主体人格,是不能在全社会形成普遍的存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此有所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物的依赖”与维护公有财产为主的财产体系和包含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相结合。这样,“物的依赖性”的两重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就有了新的表现方式。它既能使人充分地通过物来实现和确证自己,表征自己的主体地位;也能使人不再盲目地受物的支配,从而使物由于利于人的发展而显示其意义,这就必然导致“社会标准”和“人的标准”的统一。人的自主创造在为经济乃至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也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即通过社会财富的联合占有、社会保障体系的确立、集体主义的弘扬,促进每一个人的本性及其人格的重塑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应应健全、普遍的个人主体人格。“社会标准”和“人的标准”的统一使个人主体人格具有了对象发展与自身发展相统一的性质。人不仅能过充当手段、通过创造物、占有来确证自身的力量、表现自身的价值,而且要以人自己为目的去全面发展自身,表现人独立于物的意义和价值。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不是片面的而是健全的个人主体人格。

社会主义求实现人对物的自主创造、生产资料的联合占有、集体主义精神和每个人自由而平等发展的诸方面的统一。因此,每一个人主体人格建构和全社会一切人主体人格建构是互为前提、彼此一致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不仅是社会的、健全的个人主体人格的形象,而且是普遍的个人主体人格的形成。

如果说那种片面的、非普遍的个人主体人格,表现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局限性,那么健全、普遍的个人主体人格则表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及其优越性。显而易见,健全、普遍的个人主体人格的确立,既是对片面的、非普遍的个人主体人格的历史性超越,又是对共产主义阶段的,排除了反主体人格干扰的真正纯粹意义上的健全主体人格即全面发展的自由人格的历史性准备。

我认为,依据“社会标准”和“人的标准”的统一,也就是发展对象和发展人自身的统一,人作为手段和作为目的统一的原则确立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对应的,健全的个人主体人格的完整体系,当有以下六种人格构成要素:

1.博大的人格。它确指个人主体人格的人生意义层面。主要包括一个人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信仰和执着的追求。博大的人格,表现着发展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阶段的人,基于世界历史性联系的,观照世界和人生的特殊视角。它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追求作为生命的意义和精神的寄托。它有着既占有对象又超越对象的功利意义,既完善自身又超越自身的崇高境界,表现着心灵的博大和精神的深邃。事实也雄辩地说明,没有普遍的博大的人格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的发展也难以达到它应有的历史高度。

2.独立的人格。它是指个人主体人格的个体价值层面。市场经济和人的相应发展内在需求的最根本的个体价值包括自立、自主、创造。自主的人,是在广泛的社会联系中占有类的本质,即运用人类获得的能力、财富来武装自己的人。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以独特的个性和功能,独立自主地创造物的主体。正是普遍的独立人格才能共同创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个人独立人格的普遍形成,意味着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展现人作为人的无限潜在创造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这里所说的人的一定程度的解放,我以为,首要的就是独立人格的形成。

3.自律的人格。它指谓个人主体人格的社会化层面。主要包括人依据规则、规范、规定所形成的自我约束、自我负责、自我尊重的意识、品格和行为。市场经济不仅是自主经济,而且是规范经济、竞争经济。它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则、契约来规范行为主体,使不同的主体在共同的规则中自主地、公平地竞争。这就需要行为人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自主参与竞争,时刻思忖自己的行为后果,并能确认和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力及人格尊严。这是维系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不可少的。譬如,再完备的市场规则也不会是没有漏洞的,倘若没有有着自律人格的人的自觉遵守,而仅仅依靠对违规行为的惩戒作保证,那是不堪设想的。至于人格尊严,如果没有行为主体的自我维护,仅仅依赖社会保障,那也是易于落空的。所以,自律人格的普遍存在,是市场经济有序运作的不可缺少的前提。同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对应的人的现代化,也需要自律人格的形成,这正是人与社会统一达到成熟程度的一种表现。

4.高尚的人格。它是指个人主体人格的道德层面。主要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集中表现为个人与集体的统一,它表现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特殊的要求。既不同于资本主义所宣扬的利己主义,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集体主义。利己主义坚持个人利益至上,以个人利益否定集体利益。传统的集体主义以集体利益代替个人利益。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坚持以个人自立、个人发展为集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一致的原则。当然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既不背离的方面,又有统一的关系。市场经济的交往方式,一方面既有利己的(个人是目的)也是利他的(个人又是手段),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正是体现了这一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利己和利他有时又是对立的,因而,市场经济容易滋生利己主义,导致道德沦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它是对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自觉抑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内在要求使然。因此如果不造就普遍的高尚人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难以切实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5.健康的人格。它是指个人主体人格的社会心理层面。主要包括个体内部的心理协调和外部的心理协调。健康的人格,能自我协调,形成自信、向上、坚韧的特质,并能坦然面对顺利和挫折,能积极实现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具有豁达性、兼容性、融合性,能多角度看待人和事物,自觉的处理人际关系,努力做到对社会多样性的事物的认同。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是处于世界性联系的网络状的多向性经济。现代化的人亦应成为有着开放性、发散性思维和性格、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6.审美人格。它是指个人主体人格的审美层面。主要包括创造美、欣赏美和发展自身。具有审美人格的人在自主创造对象时,不仅能观悟到自己的个性和才能,亦能感到作为主体的品性和力量,进而美化、塑造和发展自身。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才有可能克服劳动的异化,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形成审美人格。同时,审美人格的普遍形成,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前提。

以上,是在纯粹的或理想的意义上探讨市场经济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格的对应性质和关系。然而至关重要的是进一步研究现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人格塑造问题。

现代化的人和现代化的社会是在相互制约和作用中生成的。高素质的人和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向建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人是能动的主体,我们应该也可能通过人的自觉塑造来推进这一历史过程。

如果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应的是普遍的、健全的个人主体人格,那么我们在现阶段,就应该自觉地把健全的个人主体人格作为人格塑造的目标。当然这里谈的只是一般目标、“理想目标”,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来讲还需要具体化、层次化,而具体实施时,尚需过程化、阶段化。同时,还必须指出,社会历史规律其实是一种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说:“必然有某些起反作用的影响在发生作用,来阻挠和抵消这个一般规律的作用,使它只有趋势的性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和造就健全普遍的个人主体人格,健全普遍的个人主体人格必然支持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同样只能是一种趋势。我们只能也必须在现实的市场经济实践和现实的人格基础上自觉认识和推进这种趋势。

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普遍的健全的个人主体人格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我们面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我国特殊的前市场经济转化而来,并将经历一种特殊的现代化过程。当然,市场经济和个人主体人格又在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中获得各自的发展。

基于此,我们来探讨目前健全的个人主体人格的塑造途径。如前述,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等一系列论述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就是,人自己的实践活动造就人的本性。因此,我国目前普遍的健全的个人主体人格的塑造,亦即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归根到底要通过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当代中国人的实践活动去实现。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在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体制上取得的崭新突破是,明确提出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三结合”,即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的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同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法制的基本政治制度相结合,而且要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这种“三结合”就是具有当代中国时代特征的前所未有的实践活动,而自觉推进这种实践活动,也就是我国目前普遍的健全的个人主体人格塑造途径的根本前提。

从此前提出发,我以为,我国目前普遍的、健全的个人主体人格塑造的基本途径有三:其一,经济政治活动途径;其二,制度规范活动途径;其三,社会教育活动途径。

所谓经济政治活动途径,即全社会应自觉引导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向健康的方向转化,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的正当性、合理性是这种“引导”的首要要求。在市场经济尚不完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结合尚不完善的阶段,经济不正当行为、政治不正当行为极易发生,不是因噎废食,而是推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经济〖CD2〗政治〖CD2〗文化”三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抑制经济、政治行为的不正当法。上述“引导”的又一要求是,培育和倡导社会主体植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的主体人格精神心理。这也就是创造条件,引导社会主体从正当的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中“生长”出适应这种行为而又超越这种行为的主体人格素质。

而制度规范活动途径就是,全社会应引导外在规范作用向社会主体内在规范素质乃至主体人格素质的转化。这一引导的前提是制度规范的有效性。要致力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三结合”的各项规章、制度从制定到有效实施的过渡期的缩短。制度规范的有效实现,直接训练、陶冶社会主体的规范意识和行为习惯。社会主体有了相当的“规范”素质基础,才可能深刻理解和领悟社会规范的意义和价值,进而生成主体人格的自律素质。具有此种人格素质的社会主体,不仅不会钻法律、制度、规范的空子,而且会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自动地而不是受遏制的守法、守规、守纪。

主体人格塑造的社会教育途径,主要是以正义经济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为中介,在文化上突出三大精神支柱的巨大作用,造就社会主义的主体人格素质。

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篇5

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相应的政治安排,是新形势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新课题。如何从讲政治、讲团结、求发展的高度,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工作,是关系到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的大问题,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战略举措,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一、政治安排的意义及其客观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其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党的十五大又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由过去的“补充”提高到“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对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予以政治安排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在眉睫。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同志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主,不仅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允许的,也是光荣的,他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了力量,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是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宪法》有关精神的必然要求。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代表人士的政治诉求和参政议政愿望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强烈和具体。做好其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工作,就是通过对其中的某些政治上先进、经济上典型、形象上良好的代表人士安排一定的政治待遇或角色,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政治代表的作用,并通过他们带动所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和信念。

同志指出:“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个体工商业者、私营企业主、“三资”企业中的知识分子等,这支队伍日益增大。近年来,有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开始转变就业观念,主动进入市场自主择业,一些人领办创办个体、私营企业,特别是创办民营科技企业;到“三资”企业工作的人员比例也在不断上升。这就使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迅速增多,队伍不断扩大。非公有制经济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健康发展,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相融合,才能真正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以保证他们应有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保证其所办企业在党和国家政策、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健康发展,这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责任。

同志指出:“我们应本着‘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方针,着眼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树立在党的领导下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做到爱国、敬业、守法。”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生产经营活动完全受市场调节,在经济活动中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需要积极加以引导和扶植。一方面,党和政府要通过大力宣传和教育,逐步消除社会习惯势力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种种偏见,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还要逐步健全法律法规,创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宽松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联谊等方式,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爱国意识,依法经营,合理致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本身构成比较复杂,素质多层次,政治思想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加强教育引导势在必行。而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引导,又顺应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自身要求,成为发扬民主,了解民意,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好渠道、好形式。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截至2001年底,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为2423万户,私营企业202.86万户,从业人员7474万人,注册资金21648亿元,共创产值19878亿元,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19675亿元。非公有制经济目前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相当的地位,在许多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已占有半壁江山,甚至更高,切实发挥着“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从当前的社会结构看,除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外,以个体、私营经济投资者和经营者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已经形成。他们呈现各自独立经营状态,构成复杂,素质具有多层次性,在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利益要求以至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别于其他的社会群体;他们虽然呈现追求财富的冒险性和政治思想的不稳定性,但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却是生力军。中国要发展,要强大,只靠公有制经济是不够的,必须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大突破,才能加速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为此,要做好团结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工作,搞好“政治安排”,选拔和造就一批经过实践考验,与我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代表人士”在整个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中虽然人数比例小,但影响面大,示范作用明显,是这支队伍思想状况和行为举止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我们必须从大局出发,立足当前,着眼于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充分认识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必须通过正确的政策、恰当的方式、灵活的手段将他们紧密地吸引、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同我们的党和政府同呼吸共命运,并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奋发拼搏,早日实现伟大祖国的现代化。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要求及其特点

所谓政治安排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荣誉性的政治安排,即在各级人大、政协、工商联组织安排一定职务,以便更有利于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订和社会管理;另一种是实职安排,即在各级政府部门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安排适当的职务和工作,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专长,为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搞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既是一项具有经济、政治和社会全局意义的工作,也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做好政治安排,必须从整体上把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点,了解他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政治诉求,以达到实事求是,量体裁衣,在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框架范围内,在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视角下做好政治安排工作。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经过各级统战部门和工商联组织的共同努力,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也在稳步有序地建立起来。据初步统计,目前,在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安排全国人大代表48人、全国政协委员46人,省级人大代表372人、省级政协委员895人,合计省级以上人大、政协安排1361人。

在已安排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身上,突出地表现出如下特点:1.政治觉悟高,经营能力强。他们注重学习,积极参政议政;积极参与国企改革,努力为政府分忧解难;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具有较强的经营意识、经营战略和方法,是出色的企业家。2.所在企业代表性强,示范作用明显。他们经营的企业不仅资产雄厚,而且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企业的社会知名度、荣誉度较高;企业经营行为遵章守纪,依法经营。3.文化程度较高,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在他们中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已达20%以上,更多的硕士、博士正在不断融入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从年龄看,具有“低龄化”的趋向,30岁到45岁的占70%。4.中共党员比例高,影响力大。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党员干部下海经商的人员增加,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队伍构成正在发生变化,中共党员在这一群体中的政治影响力逐步增强。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期望以及政治参与愿望早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初期就已萌生,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几经起伏的艰辛历程而始终怀揣于胸。在改革大潮兴起之时,私营经济恢复伊始,百业待兴,刚刚回到经济舞台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就表现出较强的政治期待和参与意识。这时,他们主要是通过捐资赞助公益事业等方式,登上社会生活的舞台,希望被主流所接纳。同时,他们又小心翼翼地试图接近党政干部、基层公共机构为代表的政治权力,以换取生产经营中的便利,改善自身的经济环境和政治、社会地位。

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的列车驶入了快行道,已经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财大气粗的私营企业主们已经成为社会上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他们的社会地位已经通过经济实力得到了认可,成功地实现了从经济明星向社会公众人物的过渡。由此更认识到政治权力对已经实现的经济利益的维护,以及为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的重要性。进而积极谋求参与政治,要求一定的政治安排。

党的十五大和新《宪法》修正案进一步打破了私营经济者头上的紧箍咒,摧发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期望值更高、行为更明确、目标更具体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安排的要求。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要求与其经济实力呈正相关关系,即经济实力越强,其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政治安排的迫切性越高,反之则越淡漠。纵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的整体,其政治安排要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类型:

1.荣誉型的补偿性安排。这种心态特征主要体现在补偿性特质上。即他们要求政治安排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想以此来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籍此实现全社会对其经济地位的认可及认同,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体现自身的地位和成就感。其政治安排所注重的主要是“安排”这一事实,并非重视安排的具体形式及角色的轻重。

2.功利型的经济性安排。这种政治安排要求的最大特点就是带有极强的经济功利目的。其主要通过政治安排为企业发展营造较好的外部环境。通过政治安排,接近上层的实权干部,为扩大企业的知名度“镀金”,便于将自己的利益和要求更直接地向有关部门反映传递,从而利于企业的更进一步发展。功利型的政治安排要求经济利益驱动明显,较多地体现在发展中的或亟待扩张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身上。

3.民主型的发展性安排。这种心态主要反映在那些企业规模较大、经济实力雄厚,自身素质比较优秀,同时又已获得了相当层次政治安排的私营企业主身上。随着其资本的日益“社会化”,这些人的政治安排要求已经从单一的经济人向具有伦理法制观念的政治人过渡。他们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要求更高的政治地位与影响,对此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视。

4.生存型的保护性安排。这是一种既显在,更多的却是潜在的心态特点,它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大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身上。持这种心态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往往缺乏经济实力,有的举步维艰,其政治要求相对于发展经济的愿望居次要地位。这种政治安排要求的特点是,有政治安排的要求和愿望,但不甚明显、积极和强烈,态度上一般保持低调态势,只求对所在企业和本人经济利益的保护。

上述可以看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心态总体上是正常的,他们的政治安排要求虽然呈现多层次、多形式的特点,但其主要目的还是要寻求保护合法权益的政治后盾、反映愿望要求的民主渠道、参与社会事务的公共舞台、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载体。这些政治安排要求基本上在国家法律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其主流是健康的,积极的;有些是合理的,允许的,至少是无害的;也有的需要积极引导,提起注意。

三、政治安排的风险及其规避

搞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对于进一步巩固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其本质来说,这里不存在危及国家政权性质和制度方向的政治风险。但由于这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又十分敏感,稍有不慎或失误,就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就这个意义上说,对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工作存在着风险。这里所说的“风险”是指政治安排中容易发生失误,以至造成严重后果,主要指在政治安排中出现的下述几种情况或类型:

1.功能丧失型。即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由于经营失败,在经济实力上失去了代表性或少数人由于违法乱纪等原因,在社会上丧失了政治安排的示范意义。这是政治安排中副作用较大的一种类型。

2.政治花瓶型。少数已做了安排的代表人士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他们个人的综合素质不高,参政议政的能力有限,难以起到代表人士的引领作用。这就容易引起群众的误解,最终降低政治安排的权威性。

3.寻求靠山型。某些代表人士由于政治动机不纯,只为了谋取政治资本,有的找领导和有关部门疏通关系,有的以金钱开道,实行贿选,甚至直接向当权者行贿,寻找代言人。这些人看重的是政治安排后所带来的政治靠山。这是政治安排中更值得深思和严重注意的一种现象。

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篇6

关键词:资本;资本属性;资本主义精神

资本主义精神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由资本的生产方式、运营方式、产品的分配方式及相应制度决定下的资本经营者的精神状况及表现,它是资本主体的思想意识、心理动机、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的抽象表达。

一、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主体间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

较早提出资本主义精神概念的是马克斯·韦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就是诚实、守时、勤奋、节俭的理性精神和生活态度,是资本家的“节欲”精神,这种精神是宗教改革的结果,“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完全可以理解为理性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可以从理性主义对于生活基本问题的根本立场中演绎出来”,“在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诸基本要素之中,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这一要素,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1]他认为,资本主义精神促使了近代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

在韦伯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高度对资本主义精神分析以后,西方学者纷纷对资本主义精神进行了研究,并赋予不同的内涵。桑巴特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是由企业家的精神和市民的精神组成的统一体。例如,他认为17世纪荷兰的崛起不是起因于新教,而是因为有宽容等其他的精神动因[2]。美国学者里亚·格林菲尔德在对英国、荷兰、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发展背后的意识进行分析后认为,现代化的、以增长为导向的经济背后的动因或者“精神”,并不是对“理性经济行为人”的解放,而是民族主义[3]。博尔坦斯基和夏佩罗认为,历史地讲,有三种连续的“资本主义精神”。它们分别代表了冒险、投机和革新等精神,其理想特点是企业家和领导者具有“感召力、想象力、交流的天赋、直觉、灵活性和全面主义”[6]。

资本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和反映是经济伦理和道德。当代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和著名学者梅原猛在其合著的《回归哲学》一书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精神。他们认为,近代资本主义以追求利润为主题而获得了发展,现在,道德、伦理和资本主义明显分离了,剩下的只是赚钱,一些经营者缺少社会责任感。他主张超级大企业必须自我抑制,公正经营,不能和政治权力串通一气危害民众的利益[4]。另一位被认为是儒教资本主义之父的日本企业家涩泽荣一,提出了“经济道德合一”的思想,则从另一方面阐述了日本资本主义精神[5]。

与西方学者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不同,国内学者、尤其是经济学界主要是从促进企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借鉴研究,推崇资本主义所谓企业家精神,认为这种精神是企业家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是个人内在的经营意识、理念、胆魄和魅力,如创新、冒险、敬业、合作等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是财富的重要源泉。

“理性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假设,可以看出,包括西方学者在内的众多学者,对资本主义精神正是从理性“经济人”的道德伦理角度分析的。第一,“经济人”是“自利的”,就是说追求自身利益是驱使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的根本目的和动机就是追逐利润,无论是理性的“节欲”精神、奢侈的消费精神,还是企业家个人的冒险和创业精神、经营意识、理念以及个人魅力,都是“经济人”围绕这一目的的精神表现。从“经济人”角度分析,容易将资本主义精神归结为自利精神。第二,在斯密看来,交易是出于“把我所需要的给我,你就会得到你所需要的”动机,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私利时,不得不考虑他人的私利,否则就难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因此,“经济人”必须强调道德伦理规范和社会责任,必须“理性”交易,这就掩盖了“经济人”理的本质。第三,夸大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利他性”。“经济人”在逐利的同时,无意识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这被认为是经济人假设中最有意义的命题。然而,正是这一“‘经济人’的灵魂”的命题最具有蒙蔽性,它把资本主体的动机深深地掩藏起来了。

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精神,把它局限在一定的道德伦理等思想范围内,这和较早前马克思从资本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有着本质区别,它看不到马克思所强调的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社会的道德人”,只能把人看做是单向度的“经济的道德人”。这样的分析,也使人无法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由于对利润的追求所导致的经济与道德的冲突,主观的道德价值和客观的经济价值分裂的本质。

我们应该看到,在资本主义及其精神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虽然其内涵、表现形式、组成要素等随着不同主体、社会文化背景、历史条件不断变化,但其背后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经济事实,它只能是资本及其生产方式的反映。资本及其生产方式不仅决定着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而且是它发展演化的动力。而要说明这一点,就必须从资本范畴及其属性出发,对资本属性与主体精神表现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

二、资本精神是由资本主体表现出来的。

从个体层面上看,它表现为资本主体运用资本追逐价值增殖的动机、行为、道德表现等,如经营中的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感、生活的理性节俭、个人的贪婪、自私等。通过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反映到主体的精神意识领域和行为上。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属性的逻辑展开和必然反映。

首先,资本的一般属性决定着资本主义精神的一般性表现。资本的一般性是指资本具有增殖性、运动性、价值性、竞争性、权力性。“资本一般,这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或者说使任何一定量的价值成为资本的那种规定性。”[7]资本一般性是商品经济共有的范畴,它存在于商品经济的任何阶段,任何领域。一方面,资本冲破民族、地域、文化、意识形态、宗教传统的束缚,使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领域的经济活动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展开,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的这种一般性,资本对不同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动机等产生了冲击。资本与宗教作用,资本主义精神就是宗教变革的产物,与文化、道德作用,就是义利统一、理性节俭的意识。资本精神反映在经济观念方面,就是竞争、公平、效益意识,反映在政治观念方面,是民主、法制、平等、自由意识等。尽管资本主体的这些精神表现可能不尽相同,但都是资本生产、运营等活动方式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以资本运营为典型特征的社会,因而,它的资本主体具有资本一般属性决定的精神表现。

其次,资本的特殊性使资本主义精神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一,资本增殖或者说发挥作用,必须有一定的“作用场”或者经济环境,这个“作用场”就是市场机制。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人的行为动机、目的意图、道德表现、不同企业主体的理念和行为都以市场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展开,从而形成了既丰富多元又目的单一的充满悖论的精神现象。第二,资本在运动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资本的形式尽管不同,形态不断变化,资本主体的动机却是相同的,但由于资本主体在资本运动中的参与方式、分配方式、消费方式等地位的不同,相应的形成了主体的不同精神。第三,资本归属不同的主体,资本主体精神表现不同。从主体角度看,资本主体精神有个体(包括企业家)、企业组织(包括跨国企业)、社会(包括经济共同体)等不同类型的精神表现;从资本运动过程看,有不同部门、行业、企业组织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等;从资本体现的生产关系看,它必然反映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和精神;第四,资本必须结合一定的社会形态,资本的增殖属性使得它不断冲破束缚自己的各种藩篱,动员包括精神文化在内的一切力量为自己服务。它不仅和不同的民族、国家、宗教、文化相结合,而且作用于社会结构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习俗、心理等不同层面,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属性在社会不同层面的综合精神表现。

再次,资本主义精神对资本属性的反映表现在发达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竞争中。一方面,它使得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人们站在了市场经济的同一个平台,从而使经济全球化进程能够迅速发展,资本运营所需的精神能够得以共享认同。另一方面,在世界市场中,经济主体一般都带有强烈的国家与民族的色彩,由于受国家与民族的利益、经济基础与经济能力,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的影响,资本主体精神必然面临着冲突与竞争,各经济主体总是形成有利于自身的经济精神,培育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朝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最后,经济全球化、国际垄断资本、高新技术是推动资本主义精神的演化发展的三种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垄断资本、高新技术的发展,生产、投资、金融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资本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重组,这就要求资本主体突破传统思想和特征,具有全球眼光和思维。在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要求资本主体更加注重商业伦理、重新定位实现自己动机的手段。所有这些,都使资本主义精神具有同以往不同的表现。但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未变,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未变。资本主义理性的逐利精神带来了什么呢?人们除了拼命的、单调的、运用一切手段赚钱外,更多的人感到生存状况日益艰难,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的道德沦丧等,资本不仅把文明带到了全世界,也把危机与灾难带给全世界。

三、可见,从资本逻辑上讲,资本属性、资本主体精神的内在表现是一致的,从本质上不存在“善”,也不存在“恶”。

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属性在资本主义特定社会的必然逻辑展开和主体精神表现。

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却在生产着矛盾。资本主义始终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个矛盾就是资本主义精神自身表现与生产方式的矛盾。

第一,资本自身发展与其主体精神表现之间存在着文明的悖谬。资本“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8]“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8]资本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纪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8]。然而,正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这种资本,却是靠剥夺起家的,“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9]“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9]资本同样带着血和火书写着其发展史。而且,这种文明的悖谬还会继续下去,因为“‘只要还有一块肉、一根筋、一滴血可供榨取’,吸血鬼就绝不罢休”[9]。可以看出,资本主义一方面创造出物质文明,另一方面表现出这一创造过程主体精神上的虚伪、欺诈和野蛮性的一面。资本自身发展与其主体精神表现之间存在着文明的悖谬。

第二,包括资本主义精神在内的资本主义文明自身的矛盾不断深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虽然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从总体上看,其文明自身的矛盾却不断深化。其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10]:首先,由单一性矛盾和危机向综合性矛盾和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由早期的经济危机所导致的“文明危机”,引向现在的社会文化领域,成为一种包括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文化危机、意识形态危机在内的综合性、普遍性的危机。其次,社会主体自身的“文明矛盾”更加凸显。出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体自身特有的“文明矛盾”或“文明悖论”。再次,由民族—国家范围的矛盾转化为全球性的矛盾。最后,由损害当下文明的矛盾向危及人类文明根基的“生态文明危机”演进。超级秘书网

资本的生产“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9]“资本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一种历史的生产关系。”[9]资本主义精神及其与生产方式的根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文明的矛盾深化和合规律性的演进,既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下的资本主义精神表现的狭隘性、矛盾性、扭曲性,也预示了它的消亡和终将被更高的精神文明形式所取代。人类文明由资本主义文明向社会主义文明的转型成为必然。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流动,资本现象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普遍现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坚持这一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于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如何赚钱,而是探索支持中国市场经济的一种精神,找到中国企业家应具有的灵魂。没有精神追求和使命感的企业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现代企业,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构建资本精神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其意义比资本主义的物质前提,如资本原始积累更为重大[11]。其次,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精神、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中,要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出发,对资本加以道德伦理限制,始终体现和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目的,企业及其经营者要从“社会的道德人”角度,实现最广大人的利益,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最后,对待资本主义精神的问题不仅是认识问题,如何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而不是西方学者的方法,建构与培育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相承接,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既包容多样又形成核心价值体系等适合本民族、本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的问题,恰恰正是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56.

[2]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297.

[3]里亚·格林菲尔德.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m].张京生,刘新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李阁楠.稻盛和夫的新资本主义精神[J].日本学论坛,2002,(2).

[5]周见.涩泽荣一的实业思想与日本资本主义精神[J].日本研究,2003,(4).

[6][法]塞巴斯蒂安·巴杰安.新“资本主义精神”[J].杨松,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44.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277.

[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34-835.

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篇7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系统方法论首先体现了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规律。社会整体性规律的一般内涵是,组成社会整体的各个要素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以致社会整体的功能性质不等于它的各部分功能性质的总和。马克思曾借用有机体范畴对这一整体性规律进行阐述:社会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这一观点被贝塔朗菲认为是系统科学理论的来源之一。当代的社会发展进程越来越体现出深刻的整体性,社会各方面的内在关联和相互作用日益明显,显示了整体性规律的当代新内涵。

新内涵之一是,更高形式的社会整体化趋势,更快的分化和整合速度。社会整体化趋势在当代世界的重要表现是经济系统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大系统中的经济系统分化和发育迅速,由此带动和影响了其他系统的发展。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布局,从结构变迁的角度反映了这一整体化趋势。这一趋势也反映在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中,如中共17大报告所说,“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这些都表明,系统的改革和发展需要系统推进。

新内涵之二是,社会整体新质的不断出现,社会以创新型整体的形式出现。这一整体首先体现为新的信息网络系统。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创新型整体也体现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研发机构、企业和政府等形成新的社会整体特征,同时带来了知识、人才、管理、市场为要素的经济整体新特征,以及经济、制度和文化方面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中国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目标。

新内涵之三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联以前所未有的危机形式表现出来。环境危机超越了国界,表现为全球性的特征。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升高,几乎将对所有国家和地区造成毁灭性损害,世界上近乎半数的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环境与社会的统一性以新的震撼形式表现出来,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势必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上述社会整体性规律转化到方法论层面就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一种表述。中共17大报告对这一原则的实践内涵做了具体阐述。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方法论也体现了社会系统的结构性规律。社会系统结构性规律的一般表述是,社会系统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质,因而改善系统的功能性质需要调整优化系统的结构。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不论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教育体制的改革,还是转变发展方式以实现科学发展,其着眼点都是通过结构性变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反映出以下结构性规律:

第一,自组织的市场结构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效率。自组织的活动结构导致经济活动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产生了更高水平的发展效率。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它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

第二,经济结构和开放结构的优化是发展的关键。如中共17大报告所强调的,“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必须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在对外开放方面必须优化开放结构,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第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结构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因而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

第四,生态环境结构所要求的平衡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规律。这一规律直接要求可持续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经济系统、社会大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关系表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法论依据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把握这种规律性,有助于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方法论还体现了社会系统的复杂性规律。复杂性主要表现为结构复杂性和过程复杂性,社会系统的复杂性规律主要通过系统跨层次嵌套、相互作用以及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转化反映出来。

复杂性规律首先体现为巨系统的多因素、多层次和跨层次跨领域的密切关联上。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结构日趋复杂,形成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信息网由于活动单元数量巨大也构成了复杂巨系统。巨系统的出现要求有新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复杂性结构要求相应的战略结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与宏观调控成为三位一体的战略关系。中共17大报告提出的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以及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也渗透着这种复杂的战略结构关系。将这种战略结构关系上升为战略思想即全面协调的原则。:

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篇8

[论文摘要]国家经济主权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维护权、经济发展权、经济安全权等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的经济主权受到了国际经济组织、跨国公司的挑战。国家必须从经济安全、化解外资风险、加强国际合作的角度维护经济主权。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给一个国家的经济主权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主权的内涵,正视其面临的挑战,采取措施维护经济主权,成为当前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此,本文以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主权的体现为切入点,探讨经济主权面临的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主权的内涵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国家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随之而来的是,经济主权这个新概念得到广泛传播,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给予这个问题以高度的重视。在传统的政治安全以外,经济主权的提出表明国际关系的重点开始向经济领域转移,国家经济安全显得日益重要。

经济主权出现以来,对于其体现及其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其中主要有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从国家经济自然资源的角度来认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种观点:一种是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的提法,即经济主权是指“所有公民为他们自己的目的自由地处置他们的天然财富和资源的权利”…;另一种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的观点,即经济主权是指“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的自主权”,“它包括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内,并可自由行使此项主权”。二是从经济发展权的角度来认识,认为它是指“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权益”。三是从国家处置内外经济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主权主要体现的是发钞、征税和各种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调整”_4j。四是从保护民族经济能力、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谈经济主权问题,认为“国家经济主权主要是指国民经济完整权及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自主管理权。比如,如何调适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国家与国际巨型投资之间的诸种关系等,都需要相关法律规范的确立、健全、完整和切实践行”。

以上人们对经济主权的认识,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经济主权的表现及其内涵,它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人们对国家主权认识不断深化的产物,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笔者认为更为完善的提法应是,经济主权是国家主权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国家主权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是一国“所有公民为他们自己的目的自由地处置他们的财富和自然资源的权利”,“它主要体现在发钞征税和各种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调整等方面”。笔者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主权的思考,也正是以此为基点,着重探讨发展中国家的主权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经济主权面临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是多领域的,最重要的是体现在经济主权方面,尤其是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主权的维护

经济全球化给国家经济主权提出的挑战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主权已成为国家主权的主要内容之一,维护国家主权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首先,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安全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到了20世纪90年代,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经济安全引起全球各国的重视。一般认为“所谓经济安全,指的是在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相区别的经济领域里,各国为实现本国的经济独立、内部发展的可持续、各个部门的平衡等目标所确立的保障和过程,涉及金融安全、贸易安全、投资安全,避免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冲击,本国经济开放的速度和范围等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经济安全,国家的经济主权就无从谈起,维护经济安全就成为维护经济主权的重要任务。各国不仅在维护经济主权的考虑中,重视把经济安全战略纳入统一的国家整体安全战略之中而且都对经济安全保持了高度的戒备和警惕。越来越多的国家清醒地认识到“保障国家安全应把保障经济安全放在第一位”。参与经济全球化,意味着本国经济发展处于国际动态环境之中,政府调控难度加大,受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更深,不注意经济安全,世界经济动荡就会使国家经济陷入混乱。因此,各国都注意采取措施防范经济风险,维护经济主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更应注意防范外国资本投机,以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其次,化解外资风险。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国际资本流动量增大,各国都坚持对外开放,加大力度吸引外资。外资的大量涌入,为本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解决了资金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往往是一国的经济速度是数量型、粗放型增长,结果导致国家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资流入量,宏观经济决策力下降,使本国经济形成虚假泡沫,使国家陷入经济困境。爆发在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就与外资的流动有关,这个惨重的经验教训,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在引进外资时,要重新审视经济增长方式,采取措施防止对外贤的依赖,尽量避免泡沫经济的出现。再次,注意进行国际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单靠自己一国的努力难以实现。经济安全往往和政治军事安全相互交织,日益成为跨国界的世界性的综合因素构成的复杂的整体。这就需要通过全世界不同发展程度、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共同合作,达成一致共识,共同努力。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是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密切相关的,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得不到保障,也会影响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应注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相互依存性,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重建和改革,加强南南合作,促进南北对话,不断提高维护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的能力。总之,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日益重要,成为各主权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骥,穆书涛.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1).

[2]陈漓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42.

[3]粱守德.冷战后国际政治中人权与主权的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2001,(1).

[4]姚莉.论资本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教学与研究,2001,(1).

[5]屈学武.从法制角度确保人世后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安全[n].光明日报,2001—10—30.

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篇9

一、图表+意义(作用、影响)

例1材料一

国际上一般从“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方面定量测度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我国的调查结果如右图。

材料二公众的科学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虽然我们的国家实力已经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但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在生活中,面对“吃绿豆能治百病”、“碘盐防辐射”这些谬误信息,很多人难以辨别真假,一度出现疯狂的抢购风,引起了市场的波动。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公众科学素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分析:第一问比较简单,答题时需将表头叙述完整,必要时揭示其内在原因。需要提醒的是:一要注意纵横比较图表内容及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二要留意图表之注解。第二问是谈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不同办法来突破:方法一:直接从材料中找到关键信息“创新”、“抢购(消费)”,然后与经济发展挂钩谈影响;方法二:将问题中的“公众”分解为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发现投资与本题无关,因此从劳动者和消费者素养提高顺着往下答意义就可以了(当然得和社会经济衔接上);方法三:不直接考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先思考哪些要素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如投资、出口、消费,由消费又会联想到生产,影响生产的因素有劳动者技术、生产方式等),接着再想办法将公众素养和中间的这些要素挂钩即可。

答案:(1)现象:“十一五”期间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只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年前水平。(2)影响: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公众科学素养关系到劳动者的素质,影响企业技术进步、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②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良好的科学素养可以使消费者避免盲从、科学理性消费,促使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结论:图表表头答完整,纵横比较加注解,“意义”、“作用”、“影响”要注意,相关要素牵线搭,答题勿忘“递进法”(从小到大)。

二、图表+原因(为什么、依据、理由)

例2培育优势产业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优势产业的培育,既与下图中四种因素的基本状况密切相关,又与这些因素能否相互促进有关。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上图中所列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为什么对产业发展十分重要。

分析:首先,通过问题判断出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从生活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在回答为什么重视或做某事时,一般会从所涉及主体的特征(或与之相关的原理要求)及其意义两方面谈。按照这种思路,我们来突破本题:第一步,明确主体为“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消费需求”,将其分别与产业发展挂钩答特征;第二步再答意义。

答案:(1)自然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劳动者是产业发展的主体;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消费需求是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劳动者素质提高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竞争优势,推动产业升级;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可以拉动经济发展,对生产有导向作用,同时可以带动一个产业成长,为生产创造劳动力。

结论:“原因”试题要牢记,一答主体特征或要求,二答重视主体之作用。

三、图表+建议(如何做、启示)

例3某班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同学们收集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信息。

上述图表各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建议。

分析:第一问“反映信息”按照我们前面提到的方法解答即可。第二问属于建议类试题,解答此类题一要注意针对性,二要注意在必要时分多个角度,如:政府、企业、个人。我们不难发现,本题提建议针对的是科学发展观中的经济发展方式。

答案:(1)问题:表一反映了近五年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增长,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投资贡献率持续攀升,并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出口贡献率不稳,近两年下滑严重。表二反映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源消耗率高、能源利用率低、科技进步贡献率低。总的来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问题。(2)建议: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节约能源资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篇10

近年来,随着我县非公经济的迅速发展,非公经济人士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上有觉悟,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的代表人士。如何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将他们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发展经济、奉献社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我们统战工作,特别是工商联工作必经认真研究的新课题。最近,我县就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县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成为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有实力、能力强、素质好,有影响、有潜力、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涌现出来。县工商联充分认识统一战线在实现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中所肩负的光荣使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办法和新途径,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现状

近几年通过全县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努力,工商联的具体工作,现已建立乡镇商会6个,行业商会5个,基层非公经济党支部4个,初步建立了600多人组成的县乡(镇)两级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其中列入县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有47人。在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呈现五大特点:1、中共党员比例相对较高,典型示范作用日益明显。在47名代表人士中,中共党员20人,比例为43%,表明中共党员这一群体中政治影响力较强。2、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在47名代表人士中,最大年龄57岁,最小年龄35岁,其中40岁以下的16人,占34%;41一50岁的26人,占55%;50岁以上的11人,占11%;年龄结构形成梯次,表明这部分代表人士年富力强,既有丰富经验,又富有开创精神,对企业发展极为有利。3、文化结构基本合理,但女性所占比例偏低,占14.8%。47名代表人士中,大学文化程度8人,占17%;大专以上文化8人,占17%;中专(高中)文化程度12人,占25.5%。4、代表人士的企业有一定代表性。目前,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已有32人担任县以上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常执委。其中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人,县政协副主席1人,县工商联常执委42人。企业资产有所增幅,目前,在42名代表人士的企业中,50万元以下的29户,50一200万元的6户,200万元以上5户,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2户。纳税额不断上升,42名代表人士的企业,20xx年度纳税在10——50万元以下的9家,纳税在50万元以上的3家,最高一户纳税在200万元以上。在20xx年县委、县政府表彰的“优秀纳税户中”被安排为州、县政协委员的个体私营企业就有10家。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代表人士能依法经营、按章纳税。5、非公人士积极参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4月23日,县内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代表等230余人参加了由**县政协、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商会)、县非公有制经济办公室四部门联合举办的“立足特色,抢抓机遇,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论坛。并积极填写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科学发展意见和建议表,为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的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

从以上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结构情况看,这支队伍在政治上有了一定先进性,在经济上有了一定代表性,在社会上有了一定影响力。

二、基本做法和经验

1、把强化个体私营经济的主体意识作为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是20xx年以来**县个体私营经济得长促发展,以下是20xx年与20xx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对比数据:20xx年,全县有个体工商户2406户,从业人员3222人,注册资金1087.5万元;私营企业18户,投资者人数56人,雇用工人数208人,注册资金1384万元。20xx年,全县有个体工商户3237户,从业人员4574人,注册资金4718.10万元;私营企业55户,投资者人数133人,雇用工人数865人,注册资金7691.11万元。与20xx相比,20xx年分别增长了34.54%、41.96%、333.85%、205.56%、137.5%、315.87%、607.23%。二是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全县私营科技企业和从业人员不断增多,管理结构提高,企业产品档次、科技含量逐步提高。我县的龙马公司、龙鑫公司、瑞利电子厂、毛南纺织厂等都属私营科技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我县私营企业渐渐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向现代化企业转化,走科技兴企之路。之前,各企业在生产中注重产量,忽视质量,缺乏知名品牌。现在,各企业在狠抓产量的同时,注重产品质量,努力打造自身品牌和形象,各行业产品质量在整体上有很大提高,而且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名牌产品,如"龙马信扶水泥"、"贵州春茶第一壶"、"平里河四月桃"、"玉水松花皮蛋"等。三是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对财政的贡献率逐年增加。20xx年全县非公经济纳税总额为831万元,20xx年非公经济纳税总额为2757.34万元,比20xx年增加1926.34万元。二是积极回报社会。陈立地、陆龙军等非公经济人士及龙马水泥厂、瑞康蚕茧公司等企业纷纷为我县文化教育、修桥修路扣资解囊。三是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20xx年我县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5439人,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四是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使部分社会无业人员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促进了我县社会治安状况的好转。**县个体私营经济之所以取得较快发展,从调查情况看,主要取决于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来抓的结果,实行县四家班子挂钩各企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与企业老板交朋友,交心谈心,为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学习有关政策,是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20xx年以来,利用各种会议组织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及基层党组织学习党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文件精神。一是对国务院(20xx)3号文件和黔府发(20xx)14号《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意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贯彻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增强其放心、放手、放胆地发展,增强企业做强做大的信心;二是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等。认真领会《讲话》明确提出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为新阶层的新概念、“三大历史任务”等;学习十七大报告等,学好、用好政策,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通过贯彻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呈现出总量上有所扩张、质量上有所提高、贡献上有所增加的良好态势。一是思想认识得到不断深化。全县上下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实现了从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主体的转变;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副业到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业,必须发展壮大的转变;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由被动向积极主动发展、无尚光荣转变,即“三个转变”。全社会基本形成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3、把抓组织网络建设,形成阵地和渠道,作为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县把会员发展同乡镇商会建设结合起来,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采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并抓住**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和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大好时机,把非公有制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乡镇,适时组建了商会,建立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在此基础上,重点地把那些在当地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热心乡镇商会工作的私营企业主发展为工商联会员。实践证明,乡镇商会、同业公会建设为开展非公经济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阵地,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渠道。

4、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各项服务作为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县工商联在贯彻“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方针,在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自身优势,以服务为载体,卓有成效地开展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工商联参政议政的政治优势,为非公经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对工商联的归属感。**县工商联把调查中了解到的非公经济人士的愿望、要求和意见进行疏理形成文字材料呈报县委、县政府,建议县委县政府把非公经济经济领导小组成立在工商联,引起县委主要领导的重视。二是发挥民间商会优势,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以“服务立会”为宗旨,把开展商会服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商会除设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诉中心、企业会计记帐公司外,把融资服务和维权服务作为商会服务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目前,已成立了个私经济担保公司,为非公经济人士贷款提供担保。三是发挥联系广泛优势,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党委、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及群众团体联系和合作。采取中秋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让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面对面交流,争取彼此间的沟通与配合,拓宽了工商联当好政府助手的渠道,协调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四是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增进友谊,相互了解,采取轮流接旗举办的形式,每年分别在有商会的乡镇举行一次商会杯联谊运动会,为各乡镇及非公经济人士之间的交流、沟通、了解、合作搭建了平台,增进了团结和友谊,增强了凝聚力,展示了非公经济人士的形象,为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存在问题及思考

我县在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单一,网络弱化,部门未形成工作合力,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因素仍然很多,需要解决的矛盾还十分突出。为此,我们在探索和实践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要谁掌握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在想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针对工商联的职能特点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思考一:面对变化的新形势,工商联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不断探索和研究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概念和内涵,才能找准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和自身位置。

党的十五大以来,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很快,客观上要求我们要重新审视和充分认识,个体私营经济不再是过去的“有益补充”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一支重要的先导力量,尤其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鼓励、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当前,我们在大力制订政策,倡导发展非公经济的同时,如何能真正把非公经济思想政治工作摆上重要的战略位置,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推动整个非公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来抓,避免出现把经济工作作为“硬任务”,而把思想政治工作看成“软任务”,嘴上说得多,实际做得少。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大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党政干部的思想认识,建立一支懂经济、会法律,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愿意为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服务的干部队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随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研究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概念和内涵。我们考察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是否具有代表性,通常主要从经济实力、政治素质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衡量。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建议应允许存在区域差别,可以根据当地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非公经济人士队伍情况,具体制订量化标准。总的来说要重点培养那些在当地拥有一定经济实力,有良好的企业信誉、社会影响和参政议政能力,政治上能与我党团结合作,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和光彩事业的私营企业主、“三胞”投资者、民营科技企业家,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人士。工商联作为具有统战性、民间性、经济性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在工作中如何能定好性、找好位,把握好“三性”的统一,找准工作着眼点。从调查情况看,一些地方尤其是基层工商联组织不同程度存在片面追求商会职能、淡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工商联要把握好定性定位的问题,立足于党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政府管理非公经济助手,寻求党委、政府的支持,把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最主要的任务。

思考二:因地制宜,主动出击寻求配合,才能找到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就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几年来,各级统战部、工商联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在新形势下,如何能够按照江总书记的要求,把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活、做到位。我们认为,要因地制宜,寻找有效载体和新途径、新方法。目前,我们要在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媒体,通过开办专题、建立商会网站和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经常性教育的基本方式以外,在新途径、新方法方面要重点在六个结合方面做工作,即,一要把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同企业党、团、工、妇等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根据企业情况,创造条件,使党、团、工、妇组织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二要把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同引导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参与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捐助活动结合起来。在组织代表人士结对助学和社会公益捐助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参与我县农业产业化开发。三要把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同非公有制企业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目前私营企业的文化建设几乎还是空白,还没有引起广大干部和私营企业主的足够重视。建议非公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简单易行、小型分散的形式,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健康向上发展,寓思想政治工作与各种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中,使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境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得到升华。四要把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非公经济人士关心的问题入手,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办实事之中。近几年,个体私营经济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调查中发现,制约个私经济发展和困绕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因素仍然很多,如融资难、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不能落实、“三乱”问题未得到根本治理、多头管理等。广大非公经济人士迫切期望政府有关部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愿望和要求做一些具体工作。党委、政府要加大各部门工作压力,强化督查,加强银企合作,实行税费“一本清”,避免税费征收回头望,提供良好社会治安环境,具体量化优惠政策等。通过办实事,使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五要把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同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结合起来。20xx年,县委、县政府对12家企业和30户个体户进行表彰,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的热情,对于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走爱国、敬业、守法的道路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目前这些活动还未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覆盖面较窄,缺乏连续性。为使这些活动深入有效,可以分行业、分层次、全方位地进行,动员全社会参与。六要把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同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结合起来。把政治安排作为牵动整个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来抓,真正起到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切实搞好政治安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在政治安排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集中表现在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教育不够、引导不力、政策不完善、工作不深入、举荐程序不规范和安排人数的比例相对较少等。建议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要进行动态调整、滚动安排。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以典型带动全面,使这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思考三: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好体制问题,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在新的形势下,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理顺体制,提供组织保证和规范各项制度上做文章。我们看到,一方面团结教育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工作主要由工商联来做;另一方面,工商联又缺乏必要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条件,要改变这种状态,又不完全取决于工商联自身,而实际上涉及到政府职能的转变、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等体制管理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党委、政府重视,自上而下,理顺体制,赋于工商联实实在在的工作载体,让工商联有职有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面广量大,涉及部门多,需协调处理的问题多,应加强党的领导,建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参加,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个体私营经济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又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和提供保障。如建立非公有制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定点服务制度,定期交流联谊制度,定期调查研究制度和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物的培养、考察、举荐制度等,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使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关于我县卫生队伍人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县政协陈永华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卫生行业是专业技术高要求行业,卫生人才资源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积极推进我县医疗卫生人才发展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来切实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就我县卫生队伍人才建设、引进、培养、使用几个环节,本人会同所联系的卫生部门人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简述如下:

(一)全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截止20xx年底,全县有19个乡镇卫生院、县人民医院1个、县妇幼保健院1个、县疾控中心1个,县卫生监督所1个,县合医办1个,县卫校1个。编制床位共314张,卫生系统实有干部职工478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23人,其他非卫生技术人员55人。这423名专业技术人员中,从职称分类上看,具有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08人,初级职称310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2%、25.5%、73.3%;从学历层次看,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56人,专科学历233人,中专及以下学历134人,分别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3.2%、55.1%、31.7%。

另外,在423名专业技术人员中,医生274人,护士98人,其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1人,实际在岗414人,不在岗9人。

县属医疗机构主要是县人民医院,该院是国家卫生部评审通过的一所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是**县“120”急救中心、孕产妇急救中心,是全县唯一的县级综合医疗机构。医院现开设有以下科室:

1、职能科室:院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财务科、病案室、信息科、防保科、合医科、总务科;

2、临床科室:门诊室、内一科、内二科、外一科、外二科、妇产科、中医科、五官口腔科、传染科;

3、医技科室:放射科、检验科、b超室、药械科、功能检查室、输血科、病理科、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

20xx年8月县编委核定县人民医院编制病床100张,现实际开放床位221张,核定人员编制145人,20xx年年底实际在编在册职工人数为139人,缺编6人。在编在岗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117人,占总人数的84%;行政、财务、工勤人员22人,占总人数的16%;大学本科学历37人(21人为全日制本科,16人为函授本科),大专学历41人,中专学历50人,高中及以下学历11人。

现有的117名专业技术人员中,医生53人,护士47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7人;具有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5人,中级职称[主治(主管)医师、主管护师、主管药师、主管检验师]43人;初级职称(医师、医士、护师、护士、检验师、检验士、药剂师、药剂士)69人。

(二)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较快的发展,尊重专业知识,重视专技人才在全县已形成共识,全县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建设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上来看,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人才配置不合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纵观全县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现状,总的表现为:卫生系统严重缺编,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有准入限制的执业医师、执业护士所占比例不足。从知识结构上看,高级职称人才偏少,高学历人才比例不高,缺乏学科带头人,某些特色专科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紧缺;从人才分布上看: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主要集中在县直医疗机构,19个乡镇卫生院无高级职称人才,中级职称人才只有18人,占乡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235人的7.6%,初级职称人员则占92.4%,甚至少数乡卫生院还存在无执业医师的状况,造成人才资源储备不均,分布失衡。

二是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总体不高。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客观上造成医疗单位卫技人员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从全县专业技术人才看,副高、中级、初级人才比例为1.2:25.5:73.3,与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关于医疗机构高级、中级、初级比例12:40:48的定位相比,中高级人才比例偏低,尤其是高级人才偏低最为明显,远远不及周边县市医院的结构比例;从学历上看,大学本科56人(含第二学历)、专科233人(含第二学历)、中专及以下学历134人,比例为13.2:55.1:31.7,高学历优秀人才缺乏,导致人才总体素质不高;另一方面,由于人员不足,医疗卫生单位为维持正常工作秩序,派不出人员参加半年以上的进修培训,使卫生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导致专业技术水平很难提高;第三方面,由于政府投入有限,医疗卫生单位自身困难,人才培养经费无法保证,难以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致使部分人才出现知识老化、能力退化,思想僵化,应用新知识、新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难以提升我县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医疗救治保障能力。

三是进人机制不畅。现行进人机制主要有“公招”和“人才引进”两种方式。“公招”主要采取招录公务员模式,注重综合素质考试而忽视专业技能考核,用人单位缺乏选人参与权和用人自主权,造成用人单位被动招人。在“人才引进”上,由于我县招考人才门槛较高,要求被招考对象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而护理人员大多只具有中专或大专学历,在目前护理人才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在我县目前所处的经济、环境等条件下,就无法招录进来,因此,形成用人单位对公招进来的人员满意度不高,符合引进资格条件的人才不愿意来,用人单位看中的人才引不进来,导致进人机制不畅,人才引进困难。

四是用人机制不活。受传统用人体制影响,县属医疗卫生人才在使用上缺乏有序流动,即使有所流动,也仅限于个别技术岗位之间,没有长远的有计划的统筹安排,缺乏应有的活力。个别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

五是编制过少,人员缺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目前,由于实行编制管理,编委原核定的人员编制已完全不能满足现在的实际工作需要。以县人民医院为例,原核定编制床位100张,145人,现在实际开放床位221张,而人员编制并未相应增加。根据《医院分级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卫医发[1994]30号)精神,按原编制每床配备1.45名人员比例计算,总人数应为320人左右;按照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每床至少配备0.44名护士计算,县医院应配备194名卫生技术人员、97名护士,行政、工勤等人员29人;按现实际开放床位,应增加170人左右。

(三)探索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与新对策

当前,我县卫生事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卫生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人才因素成为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人才市场的放开,对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引进竞争日趋激烈,为深入推进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步伐,促进人才队伍迅速壮大,我们要在着力“培养、引进、使用”人才上下功夫,确保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健康有序进行,确保卫生人才可持续发展。下面,就加强我县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广辟渠道,培养选拔人才。充分尊重人才个性,用人所长、容人所短,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人才成长环境。一是认真落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积极组织专业人才参加业务进修,促进知识更新,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二是鼓励医疗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执业资格考试和职称资格考试,力争用三至四年时间,让所有专技人员取得执业许可,高、中、初级职称比例接近或达到12:40:48。三是抓好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县属医疗卫生单位定期开展竞争上岗,交流轮岗;选派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上级机关学习锻炼;四是定期选派部分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科研能力强、具备较高学术素质的优秀中青年卫生技术骨干作为培养对象,通过送到对口帮扶医院或高等医学院校进修学习,给予参加专业技术进修、学习、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其快速成长。

(二)合理利用,盘活现有人才。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应着眼于现有在编在岗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一是建立完善的卫生人才评价机制。加强卫生人才的考核和奖惩,规范卫生管理人才的推荐测评,规范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聘、执业资格注册,以及工勤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评聘等制度。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机制。二是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积极为高层次人才开展医学科研、技术攻关创造条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积极听取高层次卫生人才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卫生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放宽医疗卫生单位人才流动限制,加强县乡医疗卫生单位人才交流,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增强活力。

(三)增核编制,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是适当增核卫生单位人员编制。建议根据国家卫生部医疗机构人员、床位设置的相关规定,按辖区服务人口的相关比例等配备医疗机构人员编制,使我县卫生人才资源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有效提升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

(四)拓宽视野,积极引进人才。一是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协调有关部门尽量简化手续,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自主权,落实“用人单位选人,人事部门审查”的进人机制,建立起引进中、高级人才的“绿色通道”。二是公招专业技术人员坚持以“人事部门主导,用人单位参与”的公招新模式,特别是要加大医院自主择人的权限。协调有关部门逐步完善公开招聘医疗卫生人才办法,使其考试、考核方式和内容符合医疗卫生人才专业性、实践性强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