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海绵城市的利与弊十篇海绵城市的利与弊十篇

海绵城市的利与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8:03

海绵城市的利与弊篇1

1海绵城市理念的基本内涵

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规划,而这些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又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无法避免的影响,部分城市会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城市干旱或是内涝等问题,这就会大大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人民的正常生活,在这一城市发展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也就应运而生,并为城市发展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海绵城市理念指的是以尊重自然环境和生态优先的原则为基础,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灰色基础设施的相互结合,保证城市能够如同海绵一样,有效应对洪涝和干旱等问题,从而保证城市能够自行净化、渗透和积存雨水,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逐步提高,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安全。

2城市规划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城市建设者没有关注城市的竖向规划,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常常忽视竖向规划的作用,导致,竖向规划偏离实际,最终诱发城市发生雨后的严重内涝问题。第二,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专项规划与用地规划相互脱钩的问题,城市管理者需要同步考虑用地规划与专项规划,然而实际情况确实,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仅仅关注城市的功能分区,而没有同步考虑专项规划问题,最终导致开发强度与周围基础设施配套之间的相互脱钩。第三,缺乏定量分析,在进行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之前,需要对城市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和调研,从而选择适当的天然海绵体保护措施以及土地的开发强度,现阶段,较为常用的定性方法表现形式为文字描述型,这一方法相对较为简便,但其缺点在于容易偏离实际、严谨度较差。

3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方法

第一,城市规划理念的转变。城市规划设计人员需要摒弃以往的城市规划理念,对海绵城市的基本作用、内涵以及应用方法进行全面的把握,并在海绵城市理念的引导下,关注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在城市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以可持续的生态观为基础,重点规划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城市与生态的空间关系等内容。在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做到尊重客观实际、因地制宜,对海绵城市理念加以灵活、深刻的把握,从而提高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合理性。第二,仿生人工海绵体的构建。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导,在海绵体人工构建与保护的同时,通过仿生人工海绵体来增强城市的雨水储存和收集能力,常用方法包括: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科学分析城市洪涝情况,使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发挥最大作用;利用城市市政试点或大型停车场,对再生水的专用通道和设施加以建设,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为基础构建仿生海绵体,从而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第三,建设和改造生态海绵体。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为生态海绵体的人工改造和建设,在城市生态海绵体相对缺少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人工的方式建设和改造海绵体,从而调节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其生态海绵体的数量。常用的生态海绵体人工改造建设方法包括:改造城市园林绿地,利用下凹式或滞留塘等形式收集雨水,并将其与绿地景观资源相互结合;对城市水系加以改造和构建,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自然水资源的调节作用;对传统的绿地布局形式进行调整,在有效控制投资成本和城市建筑面积的基础上,以面积更小、更为分散下沉式绿地取代以往集中的绿地建设形式,从而促进雨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设置人工绿地和园林,增强城市的洪水弹性应变能力[1]。第四,天然海绵体的修复和保护。城市规划建设中常用的天然海绵体恢复和保护措施包括:一是利用生态走廊的构建,加强天然海绵体保护措施,从而促进海绵城市的发展,构建起生态海绵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出天然海绵体的作用;二是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砌岸、水植物培养以及淤泥疏浚等措施,从而有效修复绿色生态系统,保证天然海绵体的调洪能力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对非建区和建区进行准确划分,利用强制性的方法对天然海绵体加以保护,避免其受到破坏[2]。第五,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城市管理者需要从整体上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并做好城市规划之前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进行专项的城市规划研究,并以相关研究结果为依据,对城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加以评估,从而确定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和处理现状以及潜在能力,而这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目标和方向确定的基础,会对城市的开发策略和开发原则产生直接的决定性作用,经过城市水系和道路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能够为海绵城市的构建,以及城市用地的合理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城市规划需要根据地块的地质地貌等特征来划分汇水分区,对城市建设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理念能够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就需要城市管理者对海绵城市理念形成深刻的认识,转变管理理念,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关注天然海绵体在海绵城市构建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充分构建仿生人工海绵体和人工改造的生态海绵体,从而增强城市的雨水处理能力。

作者:王艳海单位:聊城市规划局

参考文献:

[1]苏义敬,王思思,车伍,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J].南方建筑,2014,(3):39-43.

海绵城市的利与弊篇2

关键词:绿色生态理念;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

所谓绿色生态城区,即将单项应用的绿建技术转化成综合集成模式,把单体绿色化转型为区域融合的城区建设模式。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中,不断涌现出有关水安全、水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海绵城市也就应运而生。海绵城市,即意味着该城市模式具备海绵式的吸水、储水以及排水的功能,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城市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等相关问题,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城市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的防御能力。因此,亟需提高和加强相关人员在此方面的研究力度,以期建设规划设计出更为科学、高效的海绵城市体系。

1绿色生态城区与海绵城市的理论内涵

1.1绿色生态城区

如今,全国各大中型城市均已普及绿色建筑技术,在我们的周围绿色建筑随处可见,取代单项应用的综合集成性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模式也渐趋成熟,相关考评标准(诸如:房屋建筑、空间布局、产业分配、交通设施、能源景观等等)也相应日趋完善,将绿色城建的理念引入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本着构建节约型、环保型绿色生态城区的原则,对城市的不同区域功能进行合理优化。通过构建绿色生态城区,来有效解决因为城市经济快速增长而引发的人口规模剧增、资源短缺、工业化量产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在保障城市相关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水准。

1.2海绵城市

近些年,全球频发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诸多城市传统老旧的排水系统往往根本无法应对,不断催生出城市内涝严重的“雨岛效应”。而海绵,既具备吸水、储水、渗水、净水的功能,又能在必要时将所储存的水资源加以“释放”。海绵城市的理念即与此相通,即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将城市建设为具备海绵功能的综合体,使其下雨时能蓄能收,解决诸多大中城市雨水天气频发时严重的内涝问题,同时必要时又能通过渗、蓄、净、排等技术手段对水资源加以有效释放利用,以此实现城市水循环的良性运作,也在很大限度上保证了城市水资源的生态安全。海绵城市建设以绿色生态理念为前提,严格遵守自然生态规则,并大力开发低耗高能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构建合理的系统建设,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功能的同时,还解决了传统城区建设的弊端及不足,实现有序有效的排水防涝和储备,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背景

2.1城市排水困境

我国诸多城市在开发建设中,因规划设计不合理,或者技术设施老旧等诸多因素导致有关城市用水安全及水环境保障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其一,积水内涝问题严重。由于城市扩建过程当中不断增加了不透水下垫面的比例,也相应的增大了雨水期的水净流量,使得城市在应对急骤雨天气时,相关排水基础设施无法应对雨水的峰值量,无法及时有效排除积水,进而导致内涝的产生,甚或危及人民财产及人身安全。又及,干热等气候条件下的另一极端问题,干岛效应。城市建设过程中,相关建设及施工人员并未在不透水下垫面与植被之间覆盖天然土壤,而是在表土上直接栽种植被,形成了地下与地上的割裂,这就导致在应对干热天气时,城市近地面空气与植被无法得到来自地下天然土壤的持续供给水分,诱发产生了城市的“干岛”效应。最后,水安全存在污染隐患。很多城市规划及建设过程中,并未充分重视对于雨污水管道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雨雪降临时,将汇聚在不透水垫面上层的重金属污染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等在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甚至混入城市水循环系统,诱发严重的水污染问题。而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正是应对一系列传统城建所无力应对的排水困境。

2.2传统城市排水规划设计的局限性

传统的城市建设,由于技术和条件所限,对于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比较保守或者简陋,往往并不能兼顾其环保性及节约性,且由于传统的城区水系统建设主要通过自来水取水、管网供排、雨水采集、构建自来水厂及污水处理厂等简单途径来解决城市排水问题,更难做到对水资源的循环合理利用。这些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所存在的诸多局限性,不仅大大的阻碍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条件下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需求。因此,构建节约型、环保型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在构建绿色城市的理念下就愈发显得尤为关键。

3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为促使海绵城市将其各项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发挥,必须因地制宜的做出合理规划,并选择出最优实施方案。关于海绵城市的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要求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3.1基于“问题与目标”导向

开展海绵生态城市建设,首先,需要系统地梳理城市建设中所存在的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等多重问题,然后划分出主次关系,并制定合理目标,进而构建核心目标和次要目标结合的多重目标雨水处理系统。

3.2基于区域整体达标

国家及相关管理部门均对城市建设雨水排放问题提出相应要求,提出制定雨水排放管理的规章制度,要求明确区域排放总量,避免违规超排。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合理划分雨水分区,并建立各职能部门协同管控的制度及考核标准。

3.3基于生态优先、绿色优先

在构建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着重对城区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本着尊重和顺应自然的理念,优先采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出现不可回避的问题时,也要大力争取灰色基础设施建设与之相结合的最佳手段,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破坏,努力争取做到建设开发前后,城市的水文特征基本稳定不变。

3.4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构建海绵型城市工程,因其牵涉项目众多,所涉资金也势必相对庞大,故需综合考量运营成本及建设成本,做到在侧重环保性的前提下,对规划融资、建设施工、验收评估以及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综合分析。

4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

4.1划分绿色生态城区功能与规模

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相比于传统城区建设,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也更侧重用地规划,避免了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努力构建节约资源能源、改善居住条件的新型发展模式,其要求将公共建筑建设用地和居住用地须区分开,且所占用地需达到城区建设总用地的50%以上,来保障城区建设的规模和质量。而这种对于城区建设的区域划分,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城建格局的合理化、功能化、层次化,也大大加速了城市建设的总体进程。

4.2规划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程序

规划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时,需要贯彻执行以总体规划为先导,然后计划性和目标性地细化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程序。大体程序如下:第一步,总体评估区域场地情况,要求做到评估全面真实,并严格评估程序,且尽量细化评估内容(如:地形、流域、地质条件以及植被等等);第二步,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据此划分出城区雨水排水流域,再根据各区域的具体条件来确定可实施性方案;第三步,分析差异,进一步规划措施,最终确定设施适用范围;第四步,制定相应指标及检验标准,严格场地内外的水资源管控处理。通过以上“四步走”的策略,来最大限度提高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规划及实施效率,严保城区建设的质量及进度。

4.3规划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措施

在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中,应兼顾海绵城市的全局规划与具体要点的有效实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做到优先保护生态相关敏感区域,严格管控河流、湿地以及沟渠等水生态系统资源,同时充分重视对于雨水的开发管控,做好超值雨水径流排放工作,通过制定严格的衔接体系来避免水体遭受二次污染。在做好此项关键工作的前提下,注重合理开发城市的生态空间,尤其是注重保护城区的山水土木资源环境,同时,对于城市进行全面有序合理的规划开发,建设低成本、高效益的集约型城市模式,避免无序盲目的城市开发及建设,同时,城建的后续监控工作也要同步跟上,严格区域管控,避免出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对于城市路面大面积硬化而导致的透水性差等问题,需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制定出相应的透水铺装率等一系列指标,来确保城市相应的基本透水面积,避免急骤雨天气城市内涝等问题的涌现。同时还要在城区铺设相应面积的湿地、草沟等设施,并由相关人员科学合理划分出城市系统的排水区域,做到优先保障径流自然通道,并及时检修疏导地表自然径流通道相关设施,力求通过以上一系列相关措施科学合理管控地表径流,据此达成海绵城区建设对于雨水的最大程度的合理管控开发。

综上所述,在绿色生态的理念前提下,合理规划设计海绵城市建设,做到切实完成各项控规指标,扎实落实修规定坐标,并达到总规定的相关目标,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有效缓解和解决城市水污染及内涝等一系列水问题,实现对城市水资源的有效合理科学利用。当然,在构建海绵城市的发展阶段,也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故亟待创建相应的建设理论,并逐渐完善细化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这些都需要相关专家学者和人员的共同努力,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可谓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任祎单位:遂平县规划设计室

参考文献:

[1]杨静.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05).

[2]吴权坤.海绵城市规划在绿色生态城区中的应用初探[J].建筑知识,2016,(01).

海绵城市的利与弊篇3

然连年征战,旅途茫茫,家国日远,将士无不思归。有隆冬腊月,积雪没膝,冷风割面,奔波于山西、南阳;有酷暑三伏,烈日当头,出没工地、广告材料市场;有夜深人静,万家灯火,咀嚼剩饭,加班到天明。常思少年壮志已去、审视今日寒酸委琐,出不敢打的、卧铺!入不敢酒吧、休闲。食则鸡蛋烙饼,宿则都市村庄,衣则左丹奴、假冒名牌。朝九晚十,一周七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此恨绵绵无绝期。比较同学之意气,创业者则车房兼备,出国者则*,衣着光鲜,转瞬中产矣!看业内跳梁小丑,胸无点墨,媚上欺下,竟乎年薪十数万!呜呼!更思量职场之上,日日逢迎,强颜欢笑,西装革履、内心彷徨,逢席必喝,每喝必吐,屡屡卑躬屈膝,渐至颈椎劳损。呜呼呜呼!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公司高瞻远瞩,鸿图已展,逢案必接,遇仗必打,三五千亦可,三五万亦可,开怀畅迎,意欲包揽天下,训曰“客户即是上帝”,此诚乃“上下左右大小荤素通吃”之战略也!既而我辈夙兴夜寐,人人常备“白加黑”,兼习得乾坤大挪移心法之“连轴转”,左右其手、东墙西墙不亦乐乎,“智信制造”享誉业内,货美价廉,我等流出的是血汗,公司收获的是人民币。机器转动,财源滚滚,有始无终。

公司委我以重任,寄与厚望。然我自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领导之明。左右逢源,奋力杀贼,奈贼何其之多也!弹指一年又过,窃自思之,自居经理之位以降,碌碌无为,上无以报领导知遇之恩;肝火旺盛,内分泌失调,屡屡失态,下愧对同仁袍泽之情,更有负公司之重托与期待。虽无舞弊弄权、结党营私之弊,但所作所为所思所献,与公司、领导之厚望相差甚远。挟泰山而超北海,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忝居高位,尸位素餐,心下忐忑,惴惴不安,三更大呼而醒,汗涔涔而透衣襟。

海绵城市的利与弊篇4

关键词:大珠三角 城市群 空间布局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世界的竞争将以城市群为单位展开。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世界级”城市带的支撑。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形成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呈现出较强的整体实力和发展势头。珠三角的快速发展与港澳的辐射和拉动密不可分,只有把珠三角与港澳综合考虑形成大珠三角城市群,深入研究其整合和协调发展问题,通过有珠三角与港澳携手进行优化整合,全面提升大珠三角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广东省在“泛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在与东南亚自由贸易区交流合作中赢得先机。

城市群的内涵及特征

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Gottmann)在研究了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城市发展动态后,以美国1950年的人口统计为数据基础,于1961年在其著作中使用了“megalopolis”一词,指从美国波士顿到华盛顿的城市连绵带。“megalopolis”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特大的城市,原意中并无城市群的意思。国内学者最早将其译成城市连绵带,指的是紧密的带状城市组合体,由于这种城市的组合体并不象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并非都是带状的,也有圈状的,现一般都翻译成城市群。

不同城市群的特征和功能有很大差异,因此,学术界对城市群这一概念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管城市群的表现形式如何,都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内在有机性。城市群并不是自然地理意义上的城市密集分布,而是城市群间借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综合运输网络和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二是多城市化。在城市群内部,由众多城市共同组成,并形成一个或几个中心城市;三是城市化程度高。城市的外延不断扩大,借助城乡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郊区和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增长,城市化已达到很高的程度。四是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极化和溢出效应明显。这种双重效应在加强区域核心结构的同时,使整个城市群能级不断提高。

综上可知城市群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在一个或几个核心城市的组织和协调下,由若干个不同等级规模、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镇,借助于综合运输网络和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群体亲和力和整体关联性的城镇网络群体。

大珠三角城市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珠江三角洲(简称“大珠三角”)是由珠江流域三角洲及其平原组成,不仅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惠州、江门、肇庆等9市(俗称珠三角),还包括香港、澳门,面积42824平方公里。大珠三角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城市群发展存在着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通过对其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厘清思路,找到一条大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之路。

在大珠三角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向纵深发展的同时,珠三角城市群之间的合作却存在着种种影响整体实力提升和协调发展的问题,需加以重视解决。

定位不明,自立为王

各城市不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局来正确定位,在珠江口内外相距不远的广州、深圳、东莞、珠海,就曾先后以建设中心城市为目标,造成大型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成效不显等弊端。

竞争较多,合作较少

珠三角的合作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以经济垂直分工为主导的港澳与珠三角“前店后厂”式合作。在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的无序竞争,导致内部城市间过度和恶性竞争。另外,受制度限制,香港的服务业未能同制造业一样跟进到珠三角,而香港的制造业在经济中仅占5%,服务业却占到了86%,港澳进入珠三角,“只能说伸入了一条腿,并没有在珠江三角洲立住脚跟”,导致香港对珠三角的经济落差无法转化为对区域整合的贡献。

产业同构,协调度低

珠三角城市群各市的工业结构基本雷同,电子通讯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化工、塑料、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工业占了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在产业发展上盲目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有限的资源无法集中,产业技术水平不高,各市间产业结构互补性不强,降低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结构失衡,核心不明

从城市群网络体系的内部结构来看,国外成熟城市群大都以大城市为核心,以卫星城市为依托,形成类似金字塔的比例结构。而珠三角城市群区域内城市结构不尽合理,大城市和小城市数量偏少,导致城市建设成本加大,城市规模效应减弱,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萎缩。核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也不够强大,其能量等级更不能与国外成熟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相提并论。香港虽然经济总量较大,但由于受制度等因素制约,其核心城市地位仍受到质疑。

大珠三角城市群空间布局策略

珠三角各城市之间各自为政的“诸候经济”,造成资源浪费和严重内耗,制约了珠三角的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这也突出反映了区域经济整合必须靠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和引导,促使珠三角各城市群以"大珠三角"都市圈的视野,审视自己的角色,根据本区域的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和产业专业化特征,重新考虑自身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通过提升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突破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使珠三角与港澳由垂直分工向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从简单的生产要素互补向结构性合作发展,从劳动密集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形成错位发展和优势互补关系,使港澳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和珠三角的制造业强强联合,增强大珠三角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将港澳纳入其中的珠三角,整合的最大困难是确定“龙头”或核心城市,而从大珠三角的角度来看,核心城市之争就迎刃而解了,香港目前的经济总量大约相当于上海的两倍,广州的4倍,深圳的5倍,随着Cepa的贯彻和东南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香港与珠三角的关系将更加密切,将会发挥更强的龙头带动和辐射作用,特别是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香港对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群的辐射。确定香港为大珠三角的核心,并不是削弱了广州的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纵观大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和未来发展前景,再拘泥于核心城市之争,实属缺乏远见之举。应将发展的视野和城市群空间布局的重点放在都市圈的构建和整合之上。应着力构建双核心、双轴线、内外圈层协调发展的网状区域发展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总的发展思路是“双核心优势互补,双轴线主次分明,内外圈层协调联动”。

打造优势互补的双核心

目前,大珠三角已形成了广佛、深港、珠澳三大城市圈,但为什么不强调三大都市圈而突出“双核心”,即深港珠澳都市圈(或称珠江口特区圈)和广佛都市圈,主要是考虑到澳门―珠海都市圈的扩散和聚集效应有限,甚至可以说,澳门―珠海与理论意义上的、我们所期望的都市圈都还存在很大差距,与深圳―香港和广州―佛山都市圈并提三大都市圈,有可能使人们过于看重其自身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而忽视了深圳―香港都市圈对珠江西岸城市群的拉动作用。虽然从地域上看,香港与珠江西岸城市群的直接联系存在不便和障碍,但从事实层面上来看,香港对珠江西岸城市群的发展功不可没,港珠澳大桥建成后,这种的联系将会进一步加强,因此,打造深港珠澳都市圈,有利于发挥整体优势,加强珠江西岸城市群的辐射带动,加快西岸城市群的发展。

这里也有一个“双核心”的发展定位和优势互补问题。首先这应该取决于大珠三角“南下拓展与北上辐射”的历史性任务,“南下拓展”是指在我国加入wto,建立Cepa和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大珠三角在加快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融合、提升整体竞争力等方面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北上辐射”则是指大珠三角要大大加强与西南、中南地区的经济联系,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腹地。广东省“十一五”规划草案对广州的定位是“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对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把广州建设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更多地依靠内需的发展增强对内地市场的吸引力和扩散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大珠三角所肩负的使命的缩影。深港珠澳和广佛都市圈这两个核心的作用基本明确了,深港珠澳都市圈主要承担南下拓展的任务,广佛都市圈主要承担北上辐射的任务。两个核心都市圈应着重培育产业化程度高的产业,以便周边地区为其生产提供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条,突出其核心地位。二者既分工又合作,发挥双核心的驱动力,共同把“大珠三角”建设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及国际化都市圈之一。深港珠澳都市圈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信息产业基地;广佛都市圈发展成为“大珠三角”的基础工业和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华南现代服务中心和科教中心。

发展主次分明的双轴线

受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因素制约,以及市场的力量和区位因素的影响,从近代香港开埠、广九铁路通车以来逐渐形成了珠江东岸地区经济领先于西岸地区的发展格局,形成了穗港走廊(即广州―东莞―深圳―香港都市连绵带)和广珠澳走廊。必须承认,珠三角东西岸的严重不平衡是一个现实;而且从城市形态上来说,从广州到澳门的城市走廊并没有成形,而从广州到香港的城市走廊已基本成形――在这条走廊上,城市绵延成带状分布,基本联成一体。港珠澳大桥一旦建成,一直以来制约珠三角西岸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珠江通问题将会大大缓解,但一段时期内西岸城市带仍将落后于东岸城市带的发展,大珠三角的这两条轴线仍将继续存在主次之分,势头强劲的广州―东莞―深圳―香港都市连绵带仍将成为整个大珠三角的增长极和主轴,优先发展珠江东岸地区,将广珠澳城市带作为次轴线,依托东岸核心城市整合西岸城市带。

构建协调联动的内外圈层

按经济水平、产业布局和城市化水平,将大珠三角地域空间划分为人口、经济、资本、消费和公共服务设施依次递变和有序推进的发展圈层。内圈层地区位于环珠江口地区,由东莞市和中山市组成,该地区社会经济活动和城镇高度集中,发展水平较高。在城市功能上可分散城市群内部的压力,并成为向城市群末梢传递信息、产生带动效应的枢纽。内圈层各城市的定位是支撑双核心各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强调与双核心各城市互补互动,而不是形成一种竞争关系。外圈层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环珠江口以外的地区,包括江门市,惠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该地区社会经济活动和城镇分布相对稀疏,发展水平较低。这些城市是以特色化的产业为支撑,成为双核心和内圈层各城市的生产基地,应走特色化之路,剥离和转移不必要的和不适合的功能,突显自身特色。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种资源和优势,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集中精力把城市作精、作专、作出特色。

参考文献:

海绵城市的利与弊篇5

但是在酒海的炙手可热的洋河在一片竞争中,在一片红海中2004年洋河年销售总额为0.741亿元,而到了2010年第四季度,依靠蓝色经典的出色表现,洋河将可能突破60亿大关,短短的6年时间,其销售额净增为基数的将近60倍,惊人销售额不但被称为是白酒行业的奇迹,而且,利润率和市值一度接近或者超过茅台,洋河蓝色经典是如何横空出世又将面临哪些成长危险,本文且剖之。

蓝色经典成功的三大密码

洋河蓝色经典的成功,被业界奉为经典,其创造奇迹的原因,在业内剖述较多,但总体上蓝色经典的成功来源于三个方面。

密码1、做差异化

定位差异化

在2003年,蓝色经典初始时期,中国的白酒品牌诉求,差异化风头正盛,茅台、五粮液、水井坊、国窖1573、酒鬼、道光廿五、金剑南等,均以非同寻常的历史厚重感和沧桑感来作为品牌的核心诉求点和支撑点。

而同期一批品牌在定位上则打破历史的单点诉求故臼,以饮酒方式或人群分类来作为突破点:稻花香打出“人生丰收时刻,稻花香”的独特定位;舍得酒则从辩证智慧的角度出发,打出“智慧人生、品味舍得”;衡水老白干打出了“喝出男人味”的概念。洋河蓝色经典,同样不追随了这种多打破传统定位的潮流。

事实上,洋河大曲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清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时品尝洋河大曲后,曾欣然挥毫留下了“酒味香醇,真佳酒也”的赞语一,作为建国后中国八大名酒之一。。但是洋河却大胆的用现代与历史做了一个分割,打出了“男人的情怀”这样的人群定位概念,最终形成了蓝色经典的广告语:“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

洋河酒厂将这种定位阐释升华到了极致:喝蓝色经典的男人有着包罗万象的宽广情怀,在事业上顶天立地,又能兼顾、家庭、父母、子女、朋友的诸多感情。既能包容成功的喜悦,不致于被一点点成绩冲昏头脑;也要能包容得下失败的打击,在逆境中拍拍胸脯勇敢坚强地走下去,而这些的确是需要一个比海洋更宽广、比天空更高远的胸怀。

这种艺术的升华的确将洋河所定位的男人文化深深植入品牌的“血液”之中。

这种略带有虚荣却有辩证精神的感情强化,让蓝色经典在于传统区别的同时也有了自己的根。尤其在当代普遍缺失正确的创富观念与奋斗终极意义的探索的宏观商务文化背景下,洋河蓝色经典对普遍浮躁和缺失的男性心理进行了一次及时的梳理和矫正。

这种定位与传统的白酒流行的历史感定位形成鲜明的对比,恰恰迎合了中国当代男性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因此他也具备了流行元素。

风格差异化

——以绵克刚

通常在一个白酒品牌准备像市场发起冲锋的时候,总是要确定下自己的酒体风格,就像茅台是酱香代表,五粮液是浓香代表,西凤是凤香代表,景芝是芝麻香的代表,香型的代表品牌趋于标准化和定型化。这种定型化使得各个白酒品牌各就各位,归到自己的阵营,以便消费者明晰而准确选择。

除此之外也有在香型上缺乏优势的一些国内白酒品牌则打出洞藏、窖藏、原浆、年份、等眼花缭乱的概念混战中等概念来规避酒体风格上的短处,而制造出自己的相对优势,比如太白酒、国窖等。

洋河严格说来是属于浓香型,但是蓝色经典如果按照香型进行定位,显然缺少自己的优势特色,会被淹没。

为了避开传统名酒的锋芒,洋河蓝色经典结合自己“甜、绵、软、净、香”的特点,将自己的风格按“味道”划分,开创了“绵柔型”,并称洋河为“中国绵柔型白酒领袖品牌”。

蓝色经典这种“味道”划分,使得蓝色经典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鲜明而富有特色。

另一方面,将自己定位为绵柔风格也与蓝色经典所处市场环境有密切关系。

洋河的主要市场在江苏,当地人饮酒但并不比北方的火烈方式。当地消费者在个性中突出表现为温婉而富有韧性。而洋河所处市场环境,主要也是集中在省内,显然突出绵柔风格也恰恰迎合了当地的消费文化。

酒体的绵柔原本不适合江苏以外的北方市场,但是在2003年后,随着茅台提出绿色饮酒的概念被消费者接受后,绵柔风格也逐渐被性格豪爽喜欢饮烈性酒的消费者接受,尤其是洋河蓝色经典所针对的商务消费人群,对健康饮酒的概念也就更加推崇。在对大的消费环境的准确把握下,洋河顺利的进入山东,安徽、北京等地,并且在很多省份销售超过了亿元。

产品形象差异化

——蓝色风暴

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让中国白酒业也一度呈现追星的态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白酒市场流行起了瓷瓶包装,汾酒、茅台五粮液都是如此。但是定位为绵柔而富有绵柔风格的蓝色经典却并没有落入这种流行为了与传统的窖池,年份、历史感形成反差,蓝色经典力求凸显产品的现代神韵,因此在包装设计上,洋河大胆地延续了早期洋河经典的蓝色风格,把“蓝色”作为洋河蓝色经典的形象色,因为在传统上白酒包装主要以迎合传统视觉文化的以红、黄、土陶、瓷白色作为主色调的环境下,洋河无法凸显出自己的产品定位。

在2003年开始洋河就有意识的开创自己的蓝色文化,赋予蓝色经典系列产品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先,洋河在内涵上提出将蓝色与绵柔的一体化,因此在表现上着力突出蓝色的高雅恬淡,使之符合绵柔型白酒的口感特征,突出开放、时尚、现代、品位的元素,成为蓝色经典绵柔型白酒的视觉代表。

更进一步,洋河把这种形象符号化和视觉化,找出蓝色的代表海洋和天空,发掘出蓝色背后蕴涵的意韵:“天之高为蓝,海之深为蓝,梦之遥为蓝”,一句“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将蓝色定格为蓝色经典的文化象征。

正是因为这种蓝色文化的有力支撑,才使蓝色经典在消费者眼中不再是简单的三个玻璃酒瓶和一种颜色,而是蓝色的高雅,绵柔的口感和宽广博大的胸怀的完美结合。

与传统老八大白酒相比,洋河的蓝色独树一帜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这时,也完成了自己产品壁垒的构筑,而将竞争对手拒之门外。

密码2、铁腕战术紧扣渠道

碉堡战术 步步为营

江浙一带的企业自古有踏实稳进的风格,很少有冒进的事情发生。蓝色经典同样延续着这样的风格。

绵柔定位如果从一开始就放到全国大张旗鼓的推,未必能行的通。因为当时流行高度烈性酒。

蓝色经典采取了循序化渐进的策略。

2003年高炉家、迎驾贡等徽酒与五粮春、口子窖等在南京等主战场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洋河没有贸然进军南京,而是采取了侧翼出兵的策略,以江苏沿江8市为主线,实施推进策略,到2004年,在侧翼市场蓝色经典取得7600万元的销售业绩。

这样完全避免主战线与强势品牌的竞争。洋河保存了实力。

但是,到了2005年,当徽酒在南京市场打的疲惫的时候,蓝色经典突然发动袭击,直取南京,当年当蓝色经典销售突破2个亿,并且在全省内布局。

2006年,蓝色经典在坐稳江苏市场后,随即开始拓展河南市场,河南做到数千万规模时,又立刻转道山东、安徽,2007年又进军北京市场。此后又相继开发出广东、湖北、河北、浙江等次新市场

事实上洋河恰恰采取了碉堡战术,步步为营,先做了局部,然后放大,然后沿者已经开拓成功的市场进行战略纵深,带动了整个国内市场的全面快速发展。

铁腕政策 牢扣终端

为了把控终端最大限度的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和对洋河的忠诚度,在终端模式上,洋河采取了萝卜加大棒的所谓“1+1模式”。

洋河的做法是,在产品导入期,洋河首选当地一类优质经销商进行合作,但是为了避免客大欺主,洋河在在依赖一级经销商的同时,还不断的培养实力并不是很强的二级经销商。并且随时准备用二批商来取代一批商。这样,使得一批商受到极大牵制。

在依赖经销商的同时,洋河也派出了自己的队伍对经销商进行指导和管理,这就是洋河的办事处制度。派驻到各地的营销队伍来对经销商进行控制,指导当地经销商,来主导当地的以营销,因为自己有更多的资源和主导权。这样极大的增强了掌控市场的能力,规避了经销商操作市场时以追求短期利益为主的弊端。

因为有二级经销商作为替补队,所以洋河采取了铁腕政策,对经销商的管理和控制非常严厉,譬如说,终端拦截,三天内必须执行到位,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总部,内外步调一致,从经理到业务员,在市场的磨练中形成了强烈的竞争意识。经销商的导向在哪里,从驻地代表的到经销商就把精力、能力使向哪里。其中有关键性指标,突破性指标,总经理亲自考核制定的指标等等。

而且在对经销商的货物控制上也极其严格,经销商一旦出现串货,洋河不但会对经销商处以双倍罚款,而且还会随时吊销经销资格的危险。因为这样严格的指导和控制,加上二级经销商时时对一级经销商位置的觊觎,一级经销商无不卖力,使得洋河蓝色经典在终端上反应非常泼辣迅速。

为了灵活的获取终端渠道,洋河还采取灵活的市场政策。在终端上实行“一店一策”、“一企(核心客户)一策”的操作,这样不但能直接解决各个渠道的利益不同要求,而且将决策过程加快,创造了高效有序的渠道力。

密码3、广告高覆盖,形象立体宣传

保持较高的曝光率是洋河的又一法宝,洋河在目标市场总是会选择位置好,面积大、上档次的优质媒体进行投放。

为了保持较高曝光指数,洋河在各个重要城市之间的高速路上总是选择收费站、服务区、互通立交处进行长期投放,例如洋河在沪宁、京沪、南京绕城、南京机场、沿江高速等江苏省内主要地段的均投放大规模的户外广告牌。

在全国主要的机场高速、重要城市中心、5a级景区、知名门户网站以及各主要市场的公交车同样也进行大规模广告投放。

在做广告的同时,洋河也以各种公益活动德形式进行形象的塑造“世界第六届华商大会”、“全国旅交会”、“省十佳运动员评选”等重大活动,“洋河”鼎力相助;宿迁成立慈善总会,“洋河”相继出资800万元……这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受到当地政府必然支持。因此在2010年洋河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集酿酒、旅游、商业等于一体的洋河工业园已经开工,当地政府毫不犹豫的给予支持。

在全国市场同样如此。洋河的产品走到哪里,哪里就能见到洋河的广告,汽车、路牌、手提袋无所不包。

为了形成全国的高空覆盖,洋河蓝色经典还将广告做到央视,单是2008年,进入央视的广告费就达到8千万元;2009年到2010年更是高达8亿元;2010年春晚,单是一个小品中蔡明手上提的“洋河蓝色经典”手提袋特写,就花费了将近600万元。从央视到网络视屏,再到各种报刊杂志喝公交车,蓝色经典无所不在,这不但奠定了其认知基础,而且与整体营销形成有力配合,也能给予经销商更充足的信心。依靠密集的媒体轰炸,在短短7年时间里,蓝色经典变得家喻户晓,名噪一时。

洋河蓝色经典未来面临的考验

2010年洋河已经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但是其已经在山东、安徽、河南等地形成亿元市场,在股市上洋河也直追茅台超过五粮液,洋河也不失时的提出了百亿洋河的概念,未来而且2010年12月,也传出了洋河进军四川的消息,洋河蓝色经典确实也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的一个营销神话。

但是中国白酒的发展总是有其特定的规律,洋河能否在其后能够完成自己的百亿目标,并且能够依然顺风顺水的向以往这样红极一时,还需要时间的验证,但有几点依然需要注意。

1、现代如何能战胜历史

蓝色经典的成功在于其打破了消费者对传统白酒的认知范围,尤其是其蓝色包装和独特的诉求,成为其区别中国白酒的最大差异点。

其实白酒的消费心理有一个巨大的特点,就是酒是老的香,中国乃至世界的名酒的形成无不因循了这么一个规律。洋河蓝色经典的成功在短期内满足了消费者求新求异的心理,但是消费品市场从来都是充满求新和变数的。未来是否会有其它品牌会以新的差异点,来形成新的区别,目前尚不可知。即便是在绵柔诉求上,蓝色经典也将受到巨大挑战,不但贵州醇提出了低醉酒度的概念,而且丰谷特曲和西凤均提出低醉酒度的概念,这其实与洋河蓝色经典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这个概念成功,未来,也必然威胁到洋河的绵柔定位。

2、洋河1+1模式还能撑多久

在快速成长时期,洋河的厂商派驻代表与经销商共同操作市场的1+1模式对蓝色经典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2010年10月中旬,媒体爆出洋河针对其在江苏省内主要竞争对手今世缘签订“恶性竞争合同”的新闻,而消息的来源正是洋河旗下的零售商。传出的消息称,在江苏省的扬州、连云港、苏州等多个地区,洋河的经销商正在给零售商施以压力,如果想要销售洋河股份旗下品种白酒,则不能销售今世缘旗下的白酒,这种要求被零售商认为是“霸王协议”而出现不满和对抗情绪。

随着营销技术的进步,1+1模式也逐渐面临新的挑战。尤其2010年以来,非制商业合作模式逐渐在白酒行业形成一种新的气氛。

非商模式开始避免以往那种把经销商当做工具使用的传统做法,而是白酒厂家与经销商或者业外资本共同组成联合营销公司,这样经销商和厂家的地位基本相等的股东,这样双方利益更紧密的绑在一起、风险共担,这对以往那种厂家为强势,经销商为被支配的合作模式形成一个巨大反差,目前水井坊、泸州老窖、酒鬼等品牌正在试水和推行的模式很可能会对洋河蓝色经典的1+1模式形成新的挑战,并且成为主流,这样洋河的经销商流失也成为可能。

此外,在长期的营销竞争中,一大批经销商也早已经鸟枪换炮,在实力和经验上非常强势,如在全国涌现的浙江商源、华致酒行、上海南浦、河南世嘉等超级经销商,早已完全改变了以往那种单纯的产品意义上的经销商概念,他们更多的代表商业资本,并且完全可以出现客大欺主的状况出现,所以,以往那种将经销商用之用之,弃之弃之的思路,已经不合时宜。

3、成长阈限的危险

品牌并不是能够无限度的成长,当成长到一定程度他的盈利能力反倒下降。这在营销学上被称作成长阈限。

虽然不能判定洋河蓝色经典的成长阈限值在什么地方,但是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洋河索然销售了55.5亿左右的规模,但是其销售费用率也达到了11.48%,同比提高7.03%。“营销费用率的大幅提高,对洋河的全国扩张来说,风险也极高,在2007年的红星、沱牌、西凤、衡水、汾酒、口子等区域强势品牌均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度扩张,但是最终均因水土不服以及成本太高一度陷入扩张泥潭。随后都调整战略,压缩战线,哪里来的回到哪里去。

此外,洋河采取了大广告换市场的策略,并且形成依赖,一旦广告停滞,其品牌势能就会受到影响。

目前洋河将近七成的营业收入,依然来自于以南京为中心的江苏省内,虽然蓝色经典作出全国化的步伐并且在山东、安徽等几个主要市场取得过亿销售,但是随着以山东兰陵、生力源、景芝、扳倒井等鲁酒阵营的崛起,以及徽酒的觉醒。其在国内的拓展依然会受到各省一、二线品牌夹击。

另外,洋河赖以起家的江苏本土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省外市场,几个主要市场都有区域品牌崛起,尤其是最近几天不断传出的洋河即将入川的消息,这未必是一个利好,洋河每年要从五粮液购买将近6000万元的基酒,如果一旦威胁到川酒的平衡,川酒是否会限制其基酒供应,尚不可知,如果川酒一旦采取限制洋河的举措,洋河将面临巨大的竞争风险。

最后,在未来全国布局成长中,洋河的渠道控制能力、终端升级的要求,以及管理协调工作将对洋河形成巨大的考验,未来人才缺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将成为洋河蓝色经典进一步发展的巨大瓶颈

4、品牌的发展方向的考验

因为洋河的基酒本身产量有限,而且最近屡次传出蓝色经典有逐渐向奢侈品靠拢的消息,其实白酒的奢侈化,并不适用每个品牌,尤其是二三线白酒,在目前这其实充满了凶险。

能够走上奢侈概念的白酒,目前来看,也只有茅台有可能做到,稀缺和缓慢培养是奢侈品成功的不二途径,茅台始终坚持年产2万吨的概念。目前国内尚没有哪一家白酒品牌能把这种稀缺性做到茅台的地步,所以整个白酒行业,不断鼓噪的奢侈品方向,不过是一场集体的迷失。

洋河蓝色经典同样不可例外,蓝色经典却总是在扩大市场销量,以抢占市场为最重要目的,这样,就缺少像更高端进军的可能,何况,媒体还不断传出洋河还在不断的从五粮液购买基酒的消息,显然洋河的高端市场的发展已经碰到天花板。

海绵城市的利与弊篇6

我讷讷:得意?大概,也许是玩水吧,抑或是说了个“塞上湖城”欤?

坦率地讲,说这话时我虽讷讷诺诺,心里还真有些许得意。但当年我却不敢得意。其时,填湖造地、圈地卖地属正常,保护湿地、挖湖蓄水则不入潮流。恢复湖泊湿地,建设“塞上湖城”这样的理念尚不被广泛认可。依稀记得,连通小西湖与大西湖(阅海)、保留和扩大北塔湖、恢复岛嘴湖湿地(鸣翠湖)、串通关湖、化雁湖、陈家湖、西湖等诸湖而成水系(爱伊河)……这些事情做得都很艰辛,阻力不小,上下左右多不认同,有不解、有质疑,有的宏观、有的微观,“这么多湖要浪费多少黄河水?”,“奇怪,人家市长经营城市,他却玩水”,“水面多,蚊子多了怎么办,不咬人吗?”然而,玩水的事还是顶着压力坚持下来了,最关键的时期全仗着自治区认可银川市的这种做法。结果,一本水经念到底,一茬儿接着一茬儿干,不仅成全了银川人玩水的志趣,也激起了宁夏各市县做水文章的雅兴。如今,黄河金岸串起的岂止是银川这一滴水珠?石嘴山、吴忠、中卫的水更润更美,中南部山区诸县亦集水为沼。乡亲们啧啧叹泽泽:终见得比咱家那满满一大窖水还旺的景象。当愿望逐渐变为现实,那些当年的种种偏颇见识也如同过眼云烟,随风逝去了。湖泊湿地多了,贮蓄调控能力强,反而耗水少。以前年年超标耗水,挨黄河水利委员会批评。现在却实现不超标耗水,受黄河水利委员会表扬。至于蚊子多了还是少了,没法儿统计。但宁夏人都真实地感受到,多了苇蒲莲菰,多了虫鸟鱼虾,空气湿润了,生态环境变了。去年夏天,我在阅海边见到一家三口垂钓,男主人是外省口音,他告诉我原来他是一个人在银川做生意,现在把老婆女儿都迁过来了。问他为啥选择银川,他用鱼竿点点水面说:图的就是这片水。

感慨系之,那天,我在笔记本上写了这么几句:

水好,

扮得银川好;

银川好,

亏得是水好。

今年初的水利工作会上我说了两个观点,恰与亚行的湖泊湿地水资源平衡研究的课题相关,拈来简叙其梗概:

一曰黄河的“跷跷板”平衡点。

黄河呈几字形蜿蜒五千多公里。假设把河床拉直看作一块木板,我们来观察其与沿途地势的关系。宁夏以上,黄河自高山台地顺沟涧行走,青海、甘肃河两岸都在河床之上。如兰州市,虽有大河穿城而过,但河水于人之脚下数丈,可及而不易汲,利用很是困难。黄河出黑山峡、青铜峡后来到宁夏平原,顿时变得水岸相等、水土平衡、水流顺湉,形成一个河水可以自流的平衡点,数千年来,引水也自流、去水也自流,既有开阔的川原可资引灌、又有肥沃泥沙淤累铺填,“河水乃润,河泥乃沃”,遂形成了左右岸宁夏、内蒙古富饶的黄河河套平原,有《诗》,“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而宁夏以下,由于黄河水少沙多的特点,河床在泥沙堆积下不断抬升,使得内蒙古河段地区也逐渐变得像下游的河南等地一样,成为新的“地上悬河”。数据显示,磴口、巴彦淖尔、包头段河床已比堤外地面高出数米。河床在宁夏上下游如同小朋友幼稚园玩耍的跷跷板,一头高一头低,而宁夏自流灌区恰似这个跷跷板的平衡点。

我以为,黄河平衡点是黄河生命之命门,祸兮福兮在此一点。对上游而言,宁夏这个平衡点的大小变化和位置之走向,关乎黄河生命健康的水平。倘若此点再向上移,河套自流灌区将不复存在,内蒙古段也将继续上翘,则黄河洪水泥沙这个“中华民族心腹之患”将染遍母亲河全身,黄河死矣。若能守住此点或至下移,则黄河气血疏通,黄河生矣。黄河水越来越少,用于冲沙的小浪底水库拦沙库容总归要淤满的,冲沙入海终不是万全之策。黄河病得太重,一个药方难治愈,何不冲沙与放淤相结合?黄河太长,一个平衡点少了些,何不借鉴自流灌溉河套之模式,于黄河中下游再造几个平衡点出来?从晋陕大峡谷及渭河入黄口以下,择山川地势,借水势泥沙,辅工程手段,引黄放淤,沉土为田。让泥沙留下来,泄淤于两岸,使之摊大垒高,变地上河为相对地下河,变洼地薄田为高台沃土,使“跷跷板”高处变低、低处变高,“跷跷板”愈趋于平衡,黄河愈健康;平衡点愈多,平衡点面积愈大,黄河愈健康。靠“平衡点”治“心腹大患”。平衡点也是宁夏河套平原湖泊湿地生成的主要原因。湖泊湿地主导水源源自黄河,经年的农耕灌溉又绵绵延延地补充着地下水源,使这片湖泊湿地有了生命的根基。

二曰人工灌溉的绿洲。

海绵城市的利与弊篇7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滨海地区、规划、发展

一、基于园区发展基础的思考

1、区域位置

金渤海岸位于大连北部沿海地区,是大连城市“北进”的咽喉要道,是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上唯一的现代服务业园区。其距离建设中的金州湾国际新机场的最近距离约5公里,将成为未来东北亚国际门户枢纽空港的服务基地和面向东北亚地区的重要门户。现阶段园区仍然处于城市核心聚集区的边缘地带,虽然金州湾国际新机场已开展建设,但是其辐射及拉动作用尚不明显,园区尚需挖掘园区潜力资源,招商引资、扩大宣传。

2.景观环境

园区自然风光秀丽,区域内海岸曲折绵长,地势起伏有序,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大小海湾相连,湾内风平浪缓,水质清澈,拥有“八岛十湾”的美称。金渤海岸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区域优势为旅游业开发提供了理想之地,堪称中国北方的黄金海岸。

现阶段园区部分山体遭到开山采石工程破坏,影响园区的景观环境。要树立“生态保护”的理念,发挥“八岛十湾、青山碧水”的优势资源,认清环境资源是园区发展的根本,即便开发与建设也要在环境保护的基础进行开展。

3.交通条件

良好的交通条件是未来城市人口向海转移、城市功能向海发展的前提条件。现阶段园区交通条件有待加强:

园区对外交通尚不便捷。园区对接大连市区及金州区仅有一处连接口―滨海公路(沈大桥洞)连接口,交通形式单一、形象差。园区近期发展主要面向大连主城乃至东三省区域,交通的瓶颈已制约了园区的发展,在对外交通联系上需要尽快加强。

内部交通条件亟待改善。现阶段园区内部主要交通有滨海公路、刘大线、七葫线、十七线、大金线等。除滨海公路全线道路质量较高外,其他道路多为村镇级道路,通行能力有限。需要尽快加强园区内部道路交通体系,改善内部交通条件。

4.发展情况

园区是未来的金州新区乃是大连市的风水宝地,开发热情很高。就现阶段来看,提出以下建议:

园区土地资源有限,要防止企业、开发单位大规模圈地占地。与开发单位签订相关协议,防止“只占地不建设”或者“滞后建设”的情况。

需设立门槛,筛选投资、开发单位,与园区发展主体功能相违背或不符合的项目禁止入驻园区。

园区是城市近郊地区,各项配套相对落后。要水、电、热、暖等市政工程,文、体、医、教等公共设施与开发项目捆绑开发,防止“空壳楼”“死项目”带来的相关弊病。

二、关于园区长远发展的思路

立足大连,依托辽宁沿海经济带,充分发挥紧邻空港的区位优势,发展面向东北亚的临空总部经济;合理利用“八岛十湾”的景观优势,打造著名的滨海旅游休闲胜地。将金渤海岸建设成为引领新区、服务大连、面向辽宁沿海经济带、辐射东北亚的高端化、特色化、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区。

1.坚持高定位、国际化发展思路

园区是未来大连城市的门户,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新星。在设施建设、政策制定、文化发展、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要突破原金州区的发展框架,引入国际上最新的理念和技术,坚持走国际化发展的思路。

2.坚持两条腿走路,“宜居”“宜业”并重发展

现阶段园区开发主要以天籁湾、世贸等房地产为主,参照国际成功案例,新区发展不仅要“宜居”更要“宜业”。

园区发展要坚持宜居宜业两条腿走路,提供滨海高品质住房的同时也要注重服务业、商贸类、办公类等就业项目的引入。使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实现“小区域、大城市”的宜居宜业典范新区。

3.坚持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开发与保护一直是城市发展的矛盾体,园区的发展要坚持开发建设要在不破坏园区生态、景观、环境基础上进行。同时加强生态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在城市空间拓展过程中充分尊重自然生态本底,贯彻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山林、水系绿化和岸线景观系统,力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

4.树立品牌观念

树立品牌观念,打造“金渤海岸”品牌。包括滨海高档社区品牌、生态环境品牌、宜居宜业品牌、空港物流品牌。以打造“沿海经济带服务示范区”为长远目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强化品牌意识,追求品牌效应,提高园区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区域性的服务企业品牌和专业服务品牌,增强影响力。

三、近期急待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1、逐步改善园区形象,推动园区品牌树立。

开展滨海道路两侧整理,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整理滨海路两侧破烂住宅及违章建设,停止滨海路两侧开山采石,增强道路两侧绿化树木的栽植工作。通过统一的标示系统、广告牌设计、园区标志物等设计以及道路夜间照明及亮化设计,将滨海道路改造成为真正体现园区山水特色的滨海景观大道。

2.解决对外交通瓶颈,完善自身交通系统。

增加园区与大连主城区联系的交通联系口。目前大连主城区来往园区需采用通过滨海路(沈大桥洞)的联系方式,交通联系单一,穿越桥洞口形象差。建议近期研究金州和平路向西延伸,北接金州一号路至滨海路,增加通往园区的第二通道,有效改善两区的联系。远期在沈大高速公路金州下道口处增加西侧匝道,直接通往园区。树立金渤海岸园区下桥口指示标识,彻底改善对外交通的瓶颈制约。

建议增加下桥口关于金渤海岸园区的标识系统,引导交通便捷的通往园区。改善大魏家刘大线的交通条件,启动刘大线至滨海路的西延工程,完善道路两侧景观条件,改善园区与东三省联系的交通联系口。

启动大金线工程,逐步完善自身交通。现阶段园区内成规模道路仅为滨海公路,增加园区第二条内部通道―大金线,启动大金线工程。大金线是串联北海湾、世贸、前石等区域的重要通干道,通过大金线的修建可形成滨海路、刘大线、大金线三条道路内在交通网络,有效完善园区自身的交通系统。

3.逐步完善园区设施,统筹进行公共配套。

园区位于城市近郊区,无法使用周边的医疗、教育等公共配套,自身的自来水、供电、供热等市政工程也需要逐步进行配套。配套问题不解决,无法满足居住、度假、产业等功能的需求,园区的发展受到严重制肘。要清醒认识到新区的各项配套将成为制约发展程度的第一要素。金渤海岸下阶段除了改善内外交通条件以外,需要重视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要分步骤、有计划、逐步将园区发展成为综合完善、配套齐全的滨海新区。

海绵城市的利与弊篇8

1.课标要求

本节课标要求: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首先,分析课标可以归纳三个面的具体要求:了解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比较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由于资源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域间的物质和信息要进行交流,实现互补,因此地域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交通运输和通信都是实现地域联系的主要手段。交通运输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最主要方式,它不仅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对地区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其次,注意案例的运用,在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时要结合案例来归纳总结。这样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讲清讲活。

2.教材内容

教材主要以交通运输为案例来探讨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未探讨其它地域联系方式(如商业贸易、通信等),可以适当补充,仅做了解。本节内容主要阐述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以及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和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学生对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联系实际,让学生根据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是本节的重难点。先分析南昆铁路的影响因素,然后让学生完成青藏铁路的影响因素,再通过教师引导其它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并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强化分析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训练,能够举一反三,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认识构成交通网的基本要素,能举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及交通运输布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结合实例了解交通线的发展变化对聚落空间的影响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运输方式选择的模拟练习,进一步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收集我国铁路提速等有关资料和图片,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熟悉自己所在区域的交通运输网,了解其中一些线、点的建设情况,理解影响其建设的主要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客观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利弊,掌握一分为二评价事物的方法和态度;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用运动、发展的眼光分析地理事物;正确理解交通运输与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增强对科技促进交通和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激发刻苦学习的热情。

二、人教版“交通运输的布局方式及其影响”图像系统分析(表1)

三、其它版本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对比(表2)

通过对四个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对比,可以理解课程标准最低要求是:通过各种实例,理解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四、本章图表例析

1.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表3)

2.西南地区交通平面图(图1)

大西南是我国腹地深广、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的地区。过去由于交通的制约,大西南的资源优势未能转变为经济优势。南昆铁路将资源丰富但无出海口的西南内陆同有绵长海岸、便捷通道的华南地区连成一体,使资源优势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有利于将大西南的物产输往世界市场,建设这一条现代化铁路,对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因素对南昆铁路区位起决定作用。加之该线路经过了1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铁路的通车为当地脱贫致富,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修建该铁路要经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若没有高科技作保证,则难以办到。

海绵城市的利与弊篇9

关键词:宜居城市;规划建设;

“宜居”二字从字面上理解,宜者,义也,也即公义、公道;居者,住也。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舒适、和谐、各得其所[1],即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2]。宜居城市的概念起源于国外,当前,城市宜居性是国际、国内城市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也是城市规划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城市居民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1国内外宜居城市研究概述

1.1国外关于宜居城市的研究进展

宜居城市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公元前800―146年),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有不少表述,而亚里士多德“建设城市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居民们在其中幸福地生活”的思想为经典。对现代宜居城市的探索从19世纪末开始,1976年,联合国在温哥华召开了首次人类住区大会,正式提出了“人

类聚居”(Habitat)概念,并在内罗毕成立了“联合国人居中心”(UnCHS)。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第二届人类居住地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并得到了国际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

1.2国内关于宜居城市的研究进展

国内对于宜居城市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居住环境评价的研究。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是最早进行人居环境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学者,他在迎接2000年‘URBan’世界城市未来大会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在城市化加速发展下,特别要注意回到基本的需要上来,即归根到底要建设适宜居住的城市”[3]。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文忠研究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宜居城市研究课题组、零点公司宜居城市调查组及部分城市开展了宜居城市评价探索[4]。

2惠州市规划建设宜居城市的优势

2.1区位优势明显、环境优良

惠州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属珠三角经济区。惠州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深圳、香港,北连河源市,东接汕尾市,西邻东莞市和广州市,素有“粤东门户”之称。近年来,惠州相继获得了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惠州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山水城市,集山、湖、江、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称。惠州还拥有岭南第一名山罗浮山,“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南昆山,风景秀丽的“绿色宝库”象头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美色天成的“苎萝西子”惠州西湖,在市区交汇而过的东江、西枝江、南部风光秀丽的大亚湾海岸线……,这些不可多得的珍贵自然生态资源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利用。

图1惠州鸟瞰图

2.2地域人文优势

自唐朝至近代的一千多年间,先后有480多位历史名人客寓或莅临惠州。宋代大文豪坡谪居惠州三年,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等千古名句。惠州又是近代革命战争的一个军事要地,孙中山、等都曾经在这里战斗过。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近现代涌现出了邓演达、廖仲恺、叶挺等一批优秀革命家,这些革命家的故事更是给惠州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

3.规划建设宜居城市的思考

如何根据现有条件,建立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处理好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建立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和保持城市独特的形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体现,也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一直追求的理想。依据这一理想,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将惠州建设成为现代宜居城市主要从以下几下方面着手:

3.1建设组团式沿江滨海城市

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以“一城三组团、双核心结构”为核心,以三横三纵城镇发展轴为重点,依托城镇群体,轴线拓展、梯度推进。

以白云嶂、红花嶂自然山体为绿心的“梭形”空间结构,梭形的两个顶点为惠城中心城和惠阳-大亚湾中心城,两个腰为陈江-仲恺中心城和惠城南部新城。城市组团之间以高速公路、城市干道相连,同时又以青山、湖泊、森林、公园等连绵的自然生态屏障相隔,既保持了自然生态原貌的完整性,又避免了城市建设“挤成一堆”的弊端,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更可靠的保证。

图2规划空间结构图图3绿线管制规划图

3.2依托山水自然风貌,建设绿色宜居家园

规划建设结构布局合理、总量达标、综合功能优化的城市绿地系统,创建具有山水园林特色和南亚热带地域风情的花园式绿色环保宜居城市。具体目标:

(1)体现惠州自然山水特色:城市绿地结构布局与城市形态演化相一致,与城市中的水系、道路、绿地等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一致。(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地结构布局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相适应,能够明显地改善城市的大气、水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减灾防灾的能力。(3)具备良好的景观游憩功能:绿地结构布局与城市功能区划相适应,构建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园林游憩系统。

3.3传承历史人文,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保护惠州独特的近现代城市历史风貌和河湖水系纵横交织的环境风貌特色。

海绵城市的利与弊篇10

最早的大城市是江宁、扬州、苏州、杭州。江宁即南京,六朝古都,也是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的首府。南京始终是长江三角洲的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扬州在清代中叶以前也是世界级的大都市,其繁华程度不让伦敦、巴黎。扬州的繁荣得益于盐商和漕运,但随着徽州盐商的消亡及运河时代的结束,扬州便快速地衰败下去,以致扬州人只落了个“扬虚子”的雅号。苏州、杭州作为城市起码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杭是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但20世纪初期苏杭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被长三角最东端的上海所代替。

上海的崛起

上海的崛起是近现代长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的历史事件。上海正式设市是1927年的事。上海之崛起,除了其江海门户、腹地广大且物产丰富的优越地理环境外,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历史因素。1.鸦片战争之后殖民性的强制开放。1842年《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第一批通商口岸,凭地利之便,上海很快成为外国商品对华输出基地。1843年《虎门条约》后,英、美、法等国相继设立租界,“十里洋场”畸形繁荣。19世纪70年代苏伊士运河之通航和海底电缆之铺设,押汇兴起,各国洋行在华直接投资大增。1895年《马关条约》使外商获得在华设厂权,资本输出合法化,而上海又成为各国资本输出的最大据点;2.辛亥革命使民族资本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环境,民族产业受到了政府的大力鼓励。3.中外移民的不断“杂交”,产生了包容性较强的新型都市文化。海港城市本身就是海洋文明的产物,其最大特征在于流动、开放。上海的都市化过程是一个不断由边缘走向前沿的过程。上海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上海人”实际是一个移民概念,移民的活力造就了大上海。

无锡、南通、常州??一兴两衰

长江三角洲近代城市化进程中除了苏扬因其地缘位置的内陆化而相对衰落之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无锡和南通、常州的一兴两衰。而其中的原因基本是制度性的因素在起作用。南通兴办工业早于无锡,但南通工业基本是洋务运动的一套理念。庞大的企业集团是一个依靠某种行政力量建立起来的垄断企业,而且负有企业办社会的责任。打一个比方,就像我们原来的国有企业。南通的先行优势被制度劣势所抵消,在城市发展上也被后起的无锡所赶超。无锡工业化之初虽也有外地官僚参与,但总的来看,其工业化主要得益于私人资本家群体的推动。无锡的城市发展虽然疏于规划,但主要靠工业化来推动,而且这种推动不是企业家直接投资于社会事业,而是交由政府、士绅、宗族和教会去办理。常州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也曾是与无锡不相上下的工业城市,但由于其城市功能的单一,产业结构上也是纺织业单兵突进,缺乏环境支撑和配套服务,最终未能跨越原工业化阶段,只停留在“梳篦+土布”的水平。

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几乎处在停滞状态,城市格局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长三角也在稳步发展,但远离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分工和循环。上海被誉为“东方巴黎”的辉煌成为历史记忆,其远东第一大都市的地位逐渐让位于东京、香港、新加坡、汉城和台北。

苏州市区的工业经济每况愈下,老苏州几乎成为脱离时代的衰败的“后院”、“孤城”。一度得到政府大力扶持的长城、香雪海、孔雀、等国有家电企业在机制灵活的乡镇企业面前不堪一击,“四大名旦”成为“四大负担”,从而形成了经济力量单薄的老苏州拖着下属县级市“六只虎”的所谓“小马拉大车”的城乡工业倒挂格局。由于城市国有企业的无能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工业带动村镇建设,苏南的城市化不得不走上满天星式的分散化道路。

这种分散型的城市化道路得到了地方基层政府的响应和推动,其典型口号是“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90年代苏南地区掀起了一股“造城热”和“小城镇热”。整个苏南地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尤其是县治所在镇的城市外观得到极大改观,出现了张家港等一批新兴中小城市。

浦东的开发和苏州的复兴

改革开放后,真正改变长江三角洲城市格局的事件是1990年4月18日中国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以及1992年十四大之后苏州东西两个开发区的积极兴建。邓小平在珠三角的深圳特区感叹上海浦东当年未设特区是一个大失误。基于这种认识,中央政府和上海以更加宏大的气魄投入浦东开发。

浦东新区位于横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面,面积533.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3.4万。由于历史上黄浦江两岸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浦东虽然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上海老市区。经过十年开发开放,浦东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惊人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1990年浦东开发初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60.24亿元人民币。2000年达到920.52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达到4447美元,是10年前的15倍多,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0%,成为上海经济新的增长点。浦东的开发使大上海再次认识到了自己的国际性位置,并很快在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树立了经济龙头的位置。

近代上海崛起后,苏州曾成为一个典型的旅游消费城市。上世纪90年代初,苏州东西两个开发区(高科技工业园区、新加坡工业园区)建成之后,相对衰败和封闭的苏州终于借助外力重新焕发光彩。近10年间,苏州的城市发展有了很大起色。也因为苏州的开放明显快于无锡、常州,苏州与无锡、常州在短时间内拉开了距离。但即使如此,苏州也只是开发区的独自发展,尚没有对周边中小城市起到集聚和辐射作用,而苏州与上海的分工协作格局也还是未定之数。

新世纪酝酿着变化

跨入新世纪之际,长江三角洲的城市格局正在酝酿着一场新变化。

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上海的“十五”规划奋斗目标,除了强调“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之外,还特别强调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出“十五”末上海要建成亚洲特大型国际城市,经济总量接近洲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水平。这一目标与国家“十五”规划中要构筑1-2个特大型国际城市以带动全国经济,以及发挥上海区域整合和辐射功能的要求相呼应。而上海2015年长期规划的目标更高:经济总量、综合竞争力、服务功能、创新能力等总体上接近或达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水平。

中国加入wto,不仅会加速国际间的贸易活动,而且也会同时加速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技术流动和人才流动。中国要在国际经济分工中同世界进行“对话”,必须要在全球经济网络中崛起自己的国际经济中心城。上海市作为我国沿海和沿江两条经济带的“交汇点”,拥有坚实的区域基础。进一步谋求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和区域布局的三位一体,上海市有可能、有必要、有条件发展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在众多衡量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的指标项中,年资金融通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港口吞吐量、外汇市场日交易量、外贸进出口总额是其中最关键的五项指标。从这些指标来衡量,上海与国际大都市还有不小的距离。东京的面积只有上海1/3强,人口密度却是上海的2.8倍,人均GDp则是上海的21倍;太平洋西海岸的美国加州人口只有上海的一半,而GDp则与我国全国经济总量相当,是上海的20倍。

江苏:三圈四市五轴线

继上海之后,江苏城市化战略也有了较大的调整。

江苏省过去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自80年代以来较多地强调“离土不离乡”,较多地强调小城镇的“蓄水池”作用,忽视了城镇化的集聚功能,从而未能充分预见、发掘、抓住城镇化对推动江苏经济发展的许多潜在机遇。

江苏的苏南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由工业化推动的城市(镇)化趋势在加速。2000年江苏省城市工作会议对全省城市发展战略做出了新的调整,突出强调大城市的作用。“着力把地区条件较优、综合实力较强、城镇基础较好的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四个特大城市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做美,通过强化南京、苏锡常、徐州三个城市圈的功能,更好地带动全省城镇的快速发展。”

江苏省“十五”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了“三圈四市”的基本框架。“三圈四市”战略的核心是接轨上海,同时加速与毗邻的山东、安徽、浙江等省的区域性合作。“三圈”指建设以南京、徐州、苏锡常为核心的三个都市圈;“四市”是指努力把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建成大型经济强市。为此,江苏省还提出了三级中心城市的总体格局。各级中心城市是:一级中心城市,Ⅰ类:南京。Ⅱ类:苏州、无锡、常州、徐州、连云港。二级中心城市:南通、镇江、扬州、淮安、盐城、泰州、宿迁。三级中心城市,Ⅰ类:江阴、常熟、宜兴、新沂。Ⅱ类:其它县级市、县城。

浙江:以体制改革为推动力

长三角最南端的杭州也有大动作。从有利于发挥优势、增强中心功能出发,浙江正在考虑优化杭州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作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经济中心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要在较高起点上考虑产业发展,着力培育较强的产业、技术创新功能,较强的商品和生产要素集散功能,较强的信息、旅游等综合服务功能。而长三角最南端的宁波,其最大优势是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海岸线资源,非常有利于港口海运业和临港型工业的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加快确立区域功能分工优势。

浙江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以体制改革作为推动力,消除城乡分割的种种体制障碍、政策障碍,建立有利于城镇集聚和城镇建设的新机制。1.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消除人口城市化的体制政策障碍。2.强化政策引导,促进产业集聚。3.合理分配建设用地,用好增量,盘活存量。4.改革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由省对县,改为市对县。5.改革城建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6.适时调整行政体制,促进中心城市发展。浙江在上述6个方面都已进行改革试点,其成功经验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递进式的城市发展进程

总结长三角的城市化进程可以有历史与逻辑两个维度。从历史上看,长三角的城市发展进程有这样几个阶段:1958年上海并进了江苏10个县;上世纪80年代初,江苏、浙江地区改为市;80年代末期,县改市,兴起小城镇和县城城区建设的热潮。然而,21世纪之前,限制大城市的政策框架仍没有改变。长三角虽已无“县”无“乡”,但真正的城市建成区(city?而非town)并没有多大增长,以建成区带动腹地农村的设想并不成功,城市功能并无实质性的提高。

从逻辑进程上看,长三角经历了一个递进式的城市发展进程,城市建设由粗放式逐步转向集约式。这一转变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小城镇建设阶段,即城镇化阶段。苏南的小城镇有历史基础,上世纪80-90年代的城镇建设改善了企业和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使农村面貌大大改观。但小城镇不可避免地存在基础设施落后、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差、土地浪费、三产不发达及企业办社会等弊端。尤其在没有制度变革的情况下,小城镇建设又一次地复制了二元体制,成为制止农民进城的权宜之策。实际上,根据笔者的调查和走访,小城镇已不再是苏南青年农民的向往。以自然经济和手工业为依托的“镇”(苏南人俗称“街”)显然容不下社会化大工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了。

第二,中小城市建设阶段。以县治所在镇为基础的中小城市发展受两大趋势的推动。一个是部分农村企业的高层主管、村镇干部、务工青年农民、中小企业主及个体工商业者开始进城居住。另一个是产业集中发展的趋势加快。一般说来,在苏南县级市的市区拥有一个省级开发区和一个民营开发区,这些开发区从上世纪90年代的早期开始开发建设到现在已有近10年的时间,基础设施基本上完成,优惠措施、管理制度、服务水平都比较规范,因而成为这些市的投资建设热土,外资企业和本地大型技改项目都安排在开发区。在城市整治过程中,一些市中心的企业通过与房地产公司的土地置换也纷纷搬到开发区。所以住宅建设和开发区建设的两大趋势使县级市市区形成内圈是商业区、中圈是生活办公区、外圈是工业区的城市布局,小城市日益丰满。上世纪90年代中期苏南“县县有城,城城无市”的城市空壳化问题已有所好转。

第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阶段。一如前文所述,中心城市的作用不可代替,由分散化走向集中化是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第四,建设都市圈。都市圈的实质是由集中化再走向一体化,谋求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共同发展。目前,建大都市在长三角已形成共识。传统的小城镇以步行为半径,小城市(县城)一般以自行车为半径,大城市、特大城市以汽车为半径,而都市圈则以高速路、轻轨、地铁为半径,以现代通讯技术为信息联络的主要手段。无疑,都市圈在逻辑上是城市化的最高形式。

背景

都市圈(megalopolis,又译大都市连绵带,大都市经济圈)是现代经济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创。上世纪50年代,他在美国东北部沿海城市考察时,注意到阿拉巴契山以东一个个大城市迅速发展,并和周围一些中小城镇组成城市集团,如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等城市集团。1957年他再次到原地考察,敏锐地注意到一个新情况:从新罕布尔州到弗吉尼亚州,沿主要交通干线大中小城市连绵不断,城市与城市界限不清仿佛已连成一体,形成了巨大城市带。北至波士顿南至华盛顿的这个城市带便被称为“波士华城市带”,为世界三大城市带之首。以日本东京为中心的“三湾一海”5万平平方公里工业带为世界第二大城市带。中国的长三角沪宁杭地区被戈特曼列为世界第三大城市带。

国内学者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推广都市经济圈的理论。大多数学者将都市经济圈定义为:以一个或多个经济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若干周边城镇,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都市经济圈的基本特征是高聚集、高能级、开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