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十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十篇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2:38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模式

1前言

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年龄因素及课堂教学实效性因素,只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满足小学教学需要,进而达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目的。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应认真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把握小学语文教学原则,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发展,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提升,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力的手段保证。为此,我们应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入手,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质量。

2小学语文教学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求异思维是以假设能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好几种好方法为基础,从不同方向寻求真理的过程,这就必须涉及推测、想像、创造等方法。但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或从众心理,往往不习惯于深入思考问题,强化自己的独立见解。所以,引导求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我努力使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引导他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探索,鼓励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提倡一问多解、一题多议,发展创新思维。如在《丰碑》一课中写道,在老军需处长死后,“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当我要求学生回答“这个手势表示什么意思”时,有的同学就从原文中找到了“好像要向战士们借火”,这时,我让同学们再想想这手势还有没有表现其他意思的可能。学生就讨论开了,有的说是老军需处长要战士们不要管他,继续前进;有的说是军需处长鼓励战士们不要怕困难,勇往直前……这些不同的答案,既加深了课文的理解,又赋予文章以新的内容。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小学语文教学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持续提高,我们就要正确分析学生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3.1正确分析小学生的特点,注重学习兴趣的引导

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引导,不但要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还要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学习过程是快乐的,从而达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3.2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围绕学生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性格特征,做到因材施教,并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取得积极效果。由此可见,只有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3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趣味性,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课程内容的设置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性较强。为此,我们应以教材为主,努力发掘教材内容并加入创新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抓住学生眼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轻松活泼的氛围。

4小学语文教学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

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来看,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基于问题情境教学法的优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满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4.1利用课文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

在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老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甄选,应选择趣味性强和知识性强的教学内容,积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4.2抓住课堂教学时机,积极开展问题式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有效利用课堂提问的有利时机,通过合理设置问题,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加强引导,使课堂教学的问题式教学法取得积极成果。为此,我们应重点做好课堂提问工作。

4.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

考虑到课堂教学实际,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老师应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对学生形成有力的引导,积极促进课堂教学发展,使课堂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5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入手,全面深入的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满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更强。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做实几件事[J];小学语文教学;2010年13期

[2]冯士博;;慧心课堂:向度与追求[J];新课程(综合版);2009年11期

[3]胡雪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J];科学之友;2010年16期

[4]冷丹阳;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教学质量主导主体地位

在当今大力进行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使小学生真正有所发展,遵循“教师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规律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自身素养,发挥主导作用

由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认识活动才可以走捷径。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因素,学生认识和发展过程的指导者。即使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信息猛增,知识爆炸的今天。当教师已不能再拘泥于所教课本,而必须从多渠道吸收知识,熟练的驾驭教材,把学生紧紧的吸引着。教师具备了丰富的知识,还要经常思考怎样才能更好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要不断学习教学理论,探索教学技巧方法。当丰富的经验,技巧积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个人的才华必然喷薄而出,从而使学生“趋向鼓舞、心中喜悦。语言是教学的载体,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精炼的语言,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还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有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有声的语言与无声的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波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性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沟通,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感知”、“求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情景。相反,老师总是总结“一二三”式的方法,学生听得太多,投下去的石头也就不会产生多大的涟漪。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是知识丰富,教学技巧,教学技艺高超的教师。同时必须是具有现代意识,充满爱心的教师。这样的精神定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这样的精神才能在教学中担当起主导作用。

二、服务学生,突出主体地位

一个教师,无论知识水平,教学艺术多高,最终目的都要靠受教育的学生来体现,教师的指导思想、行为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都是为学生服务的。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服务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现代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理智与情感、分析与综合、有意识和无意识切不可分割。人的活动最有效的时间是这些因素处在最佳状态的时候。只有创造一个生动引人的教学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开掘出学生兴趣的源泉。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能说、会交流、会合作、会展示,让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激活思维、发展能力、培养个性,真正让学生乐学、想学,从而为提高教学提供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尊严,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塑造人格,提高教养。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学习的快乐。高效课堂的显性表现,一堂课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动态的,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表现出无限的惊喜,把学生塑造成学生的主人,使他们一直沉浸在愉快的学习情境中,服务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创造,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掌握间接经验来认识客观世界的。而在此过程中必须有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在教学课堂中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让学生亲自实践练习、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服务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顺应学生的认识规律调动学生的最大潜力。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答出的问题绝不越俎代庖。教师要不断的启发学生、诱导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三、遵循规律教学,迎接未来挑战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小学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和基础部分,它在我国的整个教育体系中一直都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就得探寻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学生创建更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只有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来激发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来激发他们的语文探索欲望,只有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才有利于教师传授语文知识。

二、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的身心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力,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建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对语文的美好意境展开想象,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同时,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教师认真备课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准备好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和把握好教学进程,教学内容要难易结合,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可能提问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随时应对各种课堂突发事件。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知识修养的重要科目,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教学途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以便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孔霞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J].新课程:中旬,2011(7).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312-01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担负着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的重要任务。而要达到上述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必须重视采取相应的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多方面入手,以下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低沉、悲哀的语气向学生讲解,并配上哀乐。学生伴随着我的讲解渐入情入境,课堂气氛显得庄严、肃穆。老师又采用悲哀、缓慢的语气描绘当时的情景,再加上对一系列问题的讲解,有很多学生黯然泪下。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人们对亲人的爱戴、崇敬和留恋之情。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放开手脚让他们大胆地去探究、去合作、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成功之处要给予肯定,并及时表扬。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导入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导入过程,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那么这语文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转变观念,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思;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这充分地说明: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而在教学要求的形势下强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专制者。而是要与学生共同、平等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当然了小学生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因此,语文教学要做好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语文知识的价值,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语文是一门强大的学科,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样,自然就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注重倾注感情,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和容易情绪化的特点,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注重感情的投入。在上课之前,需要花一定的时间了解每位学生,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应该更加关心和爱护,采取相应的方法帮他们化解疑难,使他们逐渐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中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并及时肯定,使他们逐渐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在留作业的时候,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独立完成;在平时测试的时候,适当降低试题的难度,重视考查基础性的题目。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培养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接受能力较强、学习目标明确的学生,应该给予他们更大的思维活动空间,培养其自学意识。例如,在学习《我的新朋友——电脑》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调查电脑在教育、科研、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学生通过调查和访问,不仅获得了更为全面的电脑知识,而且激发了对电脑的学习兴趣,拓宽了视野,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引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推动学生主动求知的动力,是开启学生创新之门的钥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掌握提问艺术,以巧妙的提问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同时要鼓励学生善于质疑,勇于问难,让学生学会提问,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之一。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篇5

关键词:教学措施;优化方法;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教师在教学时须要结合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制订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为学生以后的语文知识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小学生无法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从而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到他们的语文学习质量。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须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提高他们语文学习水平。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讲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天性比较活泼,如果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来讲解语文知识,将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降低他们的学习质量。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给与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也没有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他们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活跃气氛不足,学生在课堂上不够活跃,无法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利于他们今后语文知识的学习。

1.2语文课堂设计不足

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时,应该要设计出比较科学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由于自身的专业素质较低,对学生的心理把握不准确,制定出的教学方案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小学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采用原有的教学设计,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课堂的教学状况来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案,这样容易导致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到他们今后语文知识的学习。还有一些教师他们课堂设计过于枯燥,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这样也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1.3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要有专业的素质,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当前我国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学生的心理了解不足。小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好奇心一般较强,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抓住他们的这一心理,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不能够准确把握学习心理,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2.1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在为小学生讲解语文知识时,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须要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激励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给予他们更多的语文学习空间,为他们今后语文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氛围,为他们创建更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讲解杜甫的《绝句》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诗句中所描写的意境,如“黄鹂”“翠柳”“白鹭”“雪”“船舶”等,然后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将诗句中的意境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诗句意境之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学生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让学生在节奏与韵律的变化中更好地认识语文,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最终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就要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加大对课本的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课本,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就要提前做好教案分析,了解课程设置状况,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调整,为小学生以后的语文知识学习提供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确定相应的教学重点,找到更多适合小学生语文学习素材,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语文作为一门交流工具,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加强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让他们将自身已经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交流过程中,从而增强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加大对课本的分析,教师还要做好课前备案,从小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利用课本上的知识,为他们创建相应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完礼貌性语言时,就可以为学生创建一定的情景,如朋友之间礼貌用语、同学之间礼貌用语,与父母交流的礼貌用语等,在这些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应用环境,认识到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写作和交流中用词更加确切,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2.3优化教学课堂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须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优化教学课堂,保持小学生持久的语文学习兴趣,为他们今后语文知识的学习提供良好帮助。优化教学课堂,第一,教师就要将教材内容与课堂问题巧妙结合,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空间,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寻找语文知识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二,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思维规律,增强学生理解能力,通过语文课文的阅读,让他们认识到语文知识的丰富性,在今后的写作中可以运用相应的技巧,提升自身文章的情感。第三,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为他们创建相应的学习环境,拓展他们的眼界,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文学素材,为以后的创作提供良好帮助。比如教师在讲解《早春》时,其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对小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上下载相应的视频,让他们更深入地认识生活,了解语文,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在优化教学课堂时,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总结问题,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才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语文,感受到语文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为他们以后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2.4增加学生语文知识储备

语文作为一门应用型的课程,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就要加大对学生文学知识的积累,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认识,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但是这样的知识储备并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要在小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上使其有所提升。比如针对年级较低的学生,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时就可以采用画画、模仿等方式来降低他们学习语文的难度,同时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这些文学素材的认识,更好地记忆这些东西,为以后的写作提供帮助。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更好地理解文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教师只有通过提升自身的语文知识储备量,才可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引导他们探索语文知识,找到语文知识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增加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3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够达到语文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为他们今后语文知识的学习提供更多帮助。

参考文献:

[1]莫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篇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对整个教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现阶段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方面的问题,例如:教学观念比较落后等,从而就严重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因此,要采取一定的对策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2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观念落后: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状况而言,授课老师的教学质量还是有待提高。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其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的模式,教学方法主要是采取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课间做笔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需要进行改进的。随着教学质量的改革,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再出现课堂授课时不以学生们为学习主体,而以自己授课为学习主体这一问题;同时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不能再出现那种“满堂灌”的授课模式,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是非常不利的。主要是由于教学观念的落后,使得小学语文老师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很少考虑到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这样老师们就很难根据学生们实际的学习情况来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这些教学观念较为落后的教学方法是存在很多弊端的,不仅使得小学生们的阅读学习兴趣大大减小,同时还使得他们的阅读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2.2教学教材被肢解: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往往是以自己为教学的主体和中心的,老师们往往是以自己的想法和方式来进行阅读教学的。其教学的主要方法是对小学的教学教材进行肢解之后再传授给学生,主要是通过要求学生们对阅读的文章进行分段,读一些较少出现的字进行注音,然后再让学生们通过理解文章中每一段的意思来估摸全篇的文章大意,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然而是很难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的。在这种教学教材被肢解教学方式下,学生们在进行阅读学习的时候会变得越来越僵化,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甚至会出现厌烦和抵触的心理,这样对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对策

3.1教学理念上以学生为主体: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为了提高同学们阅读能力,那么首先就需要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要以学生们为教学主体,在对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定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定,这种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教学优化的安排会使得学生们学习起来更加的轻松,同时也能使得他们能最大程度的取得进步,这样能够使得他们在语文阅读方面取得学习的信心,这样就有可能真正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通过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真正提高学生们语文阅读学习的能力。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不大,相反老师的作用变得更大。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来对教学的过程、内容及程序等进行安排,还要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和辅助工作,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3.2注重交流和教学反馈: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老师们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还需要注重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并做好相应的教学反馈。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为了能够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课堂之中,让他们参与其中才能使得他们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反馈,主要是为了防止学生们的学习没有跟上授课老师的节奏,同时还能使授课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更加优化,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得到更大的提高。

3.3注重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课程的教学相比,语文教学带有一种感悟的色彩,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显得特别重要。要培养学生们的感知能力,不仅需要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还需要老师们做好关键性的点拨。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往往是由于自身的兴趣或者是带有目的的去进行阅读的,这种阅读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感知能力是不同的,所以老师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们的感知和想象力,给每一个学生进行自我表达和展现的机会,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们阅读能力的目的。

3.4创设阅读情境,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由于小学生处于正在成长的高峰期,所以他们的思维具有活跃性的特征,这样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就要合理的运用情景模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大大的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也能够构建出相对和谐的师生关系,继而就从根本上提高了语文的阅读水平和质量。首先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熟练的掌握教学的内容,随后根据内容设置合理的情景,例如:利用图片、视频等,从而就能够确保语文阅读教学更加具有影响力,继而就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最后在整个阅读中,学生要占据主动的地位,只有做好这几个方面,才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

4结束语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故事;小组;情境;开放

为什么要重视阅读教学?该如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常常产生这些疑问,尤其是后者,也就是说,很多教师从思想上来说是了解阅读教学存在的重要性的,但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却是一直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除了思想上重视之外,还要从行动上落实,通过组织多种符合现阶段学生学习特点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学生在读中交流,在读中感悟道理。因此,本文就以以下几种活动为例对如何提高语文阅读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论述,以确保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态度,同时也为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好基础性工作。

一、故事阅读活动

故事阅读活动通常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阅读故事类的文本,另一种是以故事的形式进行阅读。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搭建讲故事的平台,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那么,新时期我们该如何开展故事阅读活动呢?

1.组织学生阅读故事类的文本。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意识较弱,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本不仅能够保护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对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组织学生阅读《揠苗助长》《小乌鸦喝水》等故事,这样简单易懂的小故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2.组织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阅读。所谓的讲故事属于复述文本的一种形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而且,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进而为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做好基础性工作。

例如:在阅读《狼牙山五壮士》之后,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质量,也为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我组织学生进行了“v故事”活动,引导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表达文本中所描述的故事,进而在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讲述片段如下:

1941年日寇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后,发现敌人紧追,只能被迫上棋盘陀,在用尽了武器之后,为了不成为俘虏毅然决然地跳下了深谷……

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说一说阅读完这篇文章后记住了哪些内容,能否概括出文本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等等,这样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小组阅读活动

小组阅读活动的开展是给学生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所以,在实施小组阅读之前,我们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切记小组成员之间要能取长补短,要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进行学习,以确保学生在互相交流中认识到阅读课的存在价值,进而使学生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在交流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阅读《桂林山水》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在阅读教学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下面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即:

(1)文本中介绍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点?

(2)作者为什么要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山水?

(3)桂林的山与其他地方的山有什么不同之处?

(4)反复阅读文本,找出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说一说为什么?

……

从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来看,我们不仅设计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解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阅读这节课之后,我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教学片段:

师:文本中介绍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点?

生1:清。

生2:静。

生3:绿。

师:文本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这些特点呢?

生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这句话说明了水的“静”。

师:其他学生同意吗?

……

组织学生开启讨论模式,作为教师要给予恰当的引导,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交流,自主结合文本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交流,这样一来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锻炼学生基本的素质水平,二来能够在自主发表观点和看法中锻炼能力,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性工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

三、情境阅读活动

情境阅读活动的开展是为了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使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体验文本所想要传递的信息,进而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堂参与度,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作出了相应的贡献。因此,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要结合阅读文本创设有效的情境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阅读质量,以期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阅读《将相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在阅读时,我创设了表演情境,引导学生分别扮演蔺相如、廉颇、侍从、谋士等等,然后,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中任选其一,选择成员自编剧本进行表演。切记,表演情境的创设不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而是按照文本中的描述来揣摩每个角色的特点,并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来展现人物形象,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心思想。以“负荆请罪”为例,剧本片段如下:

蔺相如:诸位大人好!

官员1:蔺大人好!

官员2:蔺大人,您在“渑池之会”上维护了大王及赵国的利益,不畏秦王,令我钦佩不已。

官员3:蔺大人,您居然能言辞犀利地与秦王针锋相对,保持了大王与赵国的尊严。令秦王不敢小视我赵国,实在堪为吾辈之楷模,百官之典范。

蔺相如:哪里,哪里,这都是大家的功劳。

……

(正说着廉颇走上殿来,众人与廉颇施礼)

蔺相如:(拱手)廉将军。

廉颇:(头一转)哼!

……

鼓励学生自编剧本进行表演,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的价值。

四、开放阅读活动

很多人不理解开放阅读是什么意思,认为组织这么多的活动而不是简单的读这已经是开放式的阅读活动了,还有什么开放阅读活动呢?在这里,笔者所说的开放阅读活动是指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使学生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课外读物等资源进行开放性阅读活动。而且,我们还可以组织建立专门的阅读群,以期能够给学生保留跨空间的交流平台,进而使学生在交流中掌握语文知识。

例如:组织学生在网络上阅读一些文本,比如:借助网络阅读教材以外的文本,或者是借助一些小视频来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养成自主学习、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进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当然,除了借助网络阅读之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在微信群或者是qq群里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进而为学生的发展作出

贡献。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相信学生,要通过组织多种阅读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互相交流中真正树立起终身阅读的意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篇8

一、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素质

目前,在我们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少数民族地方的农村小学,语文老师的年龄都是偏老。老的很少外出学习。他们的心态是青春都已经奉献出去了,享享清福了。这也不是摆老资格,人老了,精力渐渐衰退,对工作有些力不从心,特别是在这信息时代。自身的文化知识和教学水平跟不上。年轻教师埋怨条件差,大材小用,工作不热情,三来两往就掉走了。

要想使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就要营造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人要拥有一颗活到老,学到老而充满希望的进取心。所以老教师应该在学习上永不服老。习惯于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时展的需要。如果我们再不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供不应求”,就不能满足小学生的求知的愿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降低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老教师应该学习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的使用、教学光盘的使用等等;年轻的教师年轻力旺,缺少经验,办不了正事。应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建构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利用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条件落后,会因影响教学效果这话不假。但是这不能成为课堂教学低效的理由。现在是信息时代,如果不能在语文课堂上恰当地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那么再好的条件也形同虚设。目前,由于目前考试的命题、组织、阅卷还不是非常科学合理,所以有些老师还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就让学生反复抄写词语和把课后问题答案抄给学生背。这种死板的教学,严重违背新课程理念,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也把学生教“死”了,从而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还有些教师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管学生接受与否,一堂课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只顾自己的“教”不关注学生的“学”。从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三、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师吃不透教材,还很可能造成对教材的误读、误解,甚至是曲解,直接造成课堂教学的负效,更无从谈起教学方法。其次要了解学生。不了解学生,教学便无的放矢,效益也只能空口说白话。再次是研究教学方法。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在学生的心中比较抽象模糊,难以理解和应用。在我们农村小学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完成所有课文的教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如果每节在再面对同样的教学程序,同样的学习方法,那就会更觉得单调,甚至会觉得枯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堂效率难以提高。

四、教师还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用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官,充分展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文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充分利用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农村小学虽然没有先进的设备,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着更多的与动物、植物亲近的机会。老师在教学中应开放教学空间,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把课堂搬到外面去,这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语文课,老师要有方法把学生的心抓住,使他们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

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互动;设计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十分重要。

一、师生互动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

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阶段性的培养语文阅读教学兴趣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三、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积累阶段。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二)理解阶段。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评鉴阶段。对文字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和鉴赏的阶段。只有掌握相当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语言知识,能进行抽象思维的阅读者才能评鉴作品。中学生应该而且能够具备评鉴能力。初中阶段可培养学生对具体的人物举动、故事情节、作品特点、某一观点作评价的能力,能写成一点一议的小论文。讨论之后,再进行欣赏,如朗涌、品味,在评鉴欣赏中越觉其妙,学生则愈益喜爱该读物,有的学生甚至能在笔记中主动写评论文,抒发己见。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呢?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首先要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设计一个巧妙的导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展示的境界,与文章的旨意相融合。因此,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创设恰当的情境,把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

一堂好的语文课,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并不意味着内容也随之结束,也许是已习得的知识的延续,也许是新的学习的开始。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再创情境,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继续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将语文延伸到生活中去,让语文真正成为生活中的语文。比如,《金色的草地》需要同学们课下去画一画;《风筝》倡导同学们试着去做一做。通过动脑动手,加深对课程的印象。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就是以直观为主,对形象的东西他们会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用直观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事物。在古诗类《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中,对于没有见过此类景观的同学来说,便无法体会描写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气势磅礴的浩瀚景观。当教师出示图片后,同学们眼前非常直观的呈现出了庐山瀑布,也由此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诗人作诗时的心境。此类实例还很多,比如,《秋天的雨》《最大的书》等。

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也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感情交流活动。老师用那充满爱意的眼神和微笑,和蔼可亲的语言,能促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如课堂上对问题回答得不够完整的学生说:“没关系,再想想你一定能回答得更好。”对以往不敢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说一句“今天你真行!”让孩子们在老师的赞扬声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学习《泉水》一课时,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由于初学此类文章,孩子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始终保持沉默,比如,“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中的“冲”换成“冒”“涌”等字好不好,为什么?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孩子们大胆发言,从多方面入手探寻正确答案。

二、运用视频导入激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借助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象,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重点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正如《葡萄沟》一课,没去过吐鲁番的葡萄沟,无法体会维吾尔老乡的热情好客。我在教授此课时,课前通过播放葡萄沟视频的方式串讲全文,使得同学们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大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对于低段的孩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识字视频,视频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同时也很形象,在帮助学生们识字的同时还提升了学生们的整体素质。在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生字部分中,遇到了较为难写和生僻的“慌”字,很多同学都会在写“亡”字时多加一点,此时播放“慌”字的书写视频,很大程度降低了出错率。

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