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地理线上教学十篇高中地理线上教学十篇

高中地理线上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5:41

高中地理线上教学篇1

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等值线图,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求实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中学地理教育的同仁们总结了许多经验,如演示法、形象法等诸多有实用价值的处理办法,这对从事中学地理教学的末学后进有很多益处,但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一些难度。我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进行等值线分布图的处理,有几点心理体会写在如下,请各位同仁指正。

要搞好等值线分布图的教学,我们应首先了解关于等值线分布图的一些性质。第一,要注意其数值特性。等值线分布图所包含的信息就是地理知识文字内容的数值特征,具有数学意义,因此在向学生分析、传授等值线图所表达的知识内容必须是科学、准确、严密,不得与文字内容有出入,否则会引起学生知识、思维混淆,出现原则上的科学性错误。 第二,要注意其逻辑特性。等值线分布图表示内容往往是多种地理要素的叠加,不仅是知识点的空间分布形式,同时还隐含着地理现象的成因,发展过程和变化规律。因此等值线分布图的教学过程必须要符合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有前因后果,具有逻辑性。第三,要注意其形象特性。等值线分布图的内容一般来说都是教材的难点所在。要让所有学生能接受知识,搞清原理,则应该在教学组织手段、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语言等要形象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理解,又能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愉悦地获得新的知识。第四,要注意其简要性。也正是由于等值线图表示的内容是多层次多要素的叠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某些要素是不需要的,或是图中等值线太过繁多冗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简化等值线图,突出其特点,把不必要的要素加以去除,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理解了等值线的性质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等值线图,一般方法是:

1.看数量上的特征。主要是看等值线的数值,读出最高低值和最低值,相邻两等值线的差值,分析数值大小的变化规律。

2.看形态上的特征。等值线上的疏密(判断变化的大小),等值线的形状,等值线的弯曲方向。

3.根据等值线所表达的数值趋向判断其数值高低,并分析引起其变化的地理原因。

上述是等值线判断的一般方法,在很多教辅资料中,有一种判断等值线数值高低的判读方法,是用“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口诀来处理。这一方法很有用。但很多学生在理解这一方法存有一定的困难,很多教师便让学生记住这一规律,加以应用。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运用等值线的数值特性,添加辅助线来处理,往往可以更快捷处理,这对学生来说更容易理解掌握。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添加辅助线法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等高线地形图”这部分教学内容中,对于“等高线由较高处向较低处凸出的是山脊,等高线由较低处向较高处凸出的是山谷”这一地理现象和规律,如从文字上讲授,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但用“等高线地形图”并添上适当的辅助线则变得易掌握。如图:在图(1)等高线较高处向较低处突出的地方(a)是什么地形?教师可以在图上添加辅助线L,这条线L实际上是一个地理剖面,这个剖面与等高线有交点甲、乙、丙。沿L线从甲乙丙,海拔高度则从200米—400米200米,也就是说这个剖面中间地势较高,可见所在的地形区(a)是隆起的山脊(如图(2))。同理,在图(3)上,添加辅助线L,也按上述步骤可以得出:等高线由较低处向较高处突出的‘(B)是山谷(如图(4)) 。那么这个问题就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同样,在高中地理教材中“一月、七月世界等温线分布图”的规律之一 ——北半球同纬度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的地理教学中,也可以用作辅助线加以验证。如图(5)、(6)。

在简化的北半球一月等温线图上作辅助线L,这时,L线的意义是代表纬线。这条线与等温线有两个交点a、B。可以从图上读出同纬线的陆地a为100,而海洋B为200,表明同一纬度陆地比海洋冷,可以说明这时是冬季。同理,在七月等温线图上,同纬线的陆地a为300C,海洋B为200C,表明同一纬度陆地比海洋热,可以说明这时是夏季。

2形象比喻法

对某些等值线的分布图(如一月、七月等温线的分布),在学生已掌握成因、规律的基础上,用通俗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则更易掌握。

高中教材的“一月、七月等温线分布图”(图5)。如果从分析等温线弯曲的原因来让学生迅速判断一月、七月海、陆等温线的弯曲方向,既费时且易搞错。但用这样一个比方:北半球冬季(一月)大陆盛行偏北风,强劲的偏北风将大陆等温线吹得向南凸出,海洋则相反。夏季(七月)大陆盛行偏南风,将大陆等温线吹得向北凸出,海洋则相反。如此学生能很迅速地判断一月、七月等温线在陆地、海洋的弯曲方向。

此外,在海洋等温线分布图中(图7),也可以用形象比喻法来解释

高中地理线上教学篇2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multimediatechnology,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ourse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semergedanewtypeofonlineteachingmode.intheteachingcontext,toexplorethenecessity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oursesonlineteaching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eexistingonline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ourseteaching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wereanalyzed,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ithastheoreticalsignificanceandpracticalvalue.

Keywordscollege;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ourse;onlineteaching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与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在线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并从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的必要性

1.1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和政治性。既可以将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看成是实践活动的实践过程,也可以将其看成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解决了空间和时间对高校思政课的制约。在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结合网上授课视频、在线作业、学习考核以及在线测试等多个方面,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因此,高校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有益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1.2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等信仰和情感方面进行教育。按照教育部“05方案”规定,六门思政课的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经济、国际关系、法律常识等诸多方面内容,高校思想政治课在线教学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线教学模式更加科学、灵活。这种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在思政课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思政课程中。运用在线教学模式进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在线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因此在线教学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生机,进而有效地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通过在线教学的模式,利用现代化网络手段提高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水平,使得课堂教学中优秀的教师资源、丰富的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使得高校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领略思想政治课名师的风采,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接受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和教师方面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在学生和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互动性较差、学生注意力分散两方面。就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校教学平台而言,高校学生很难在这些平台中找到与课程有关的教学资源,并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学生的问题难以解决,这些问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在校教学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在高校思政课的在线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分散,由于在线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当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现象时,教师很难有效掌控,因此,教师很难引导学生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

2.2教育平台方面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在教育平台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第一,教育平台缺失内涵方面的建设。在建设申报时,一些课程整合了全校的资源,但各个课程的课程组是为了建设申报临时组织起来的,使课程组团队表现出一定的松散性。当课程建成之后,又缺少合理的统一规划,使课程很难得到良好的长期发展。第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校教学平台的网络资源更新频率较低。就某些能够反映学科前沿的最新网络资源成果而言,如果不进行及时更新,会对高校思政课的在线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目前的教育平台将课堂教学的资源转化成网络教学资源的水平较低。由于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仍然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大部分教学资源都是纸质资源,为了提高在线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需要将这些课堂教学中的纸质资源转化成网络资源,但目前教育平台的转化水平较低,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线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

2.3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课在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相当于电影的导演。教师通过对教学平台中多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和整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在线指导。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包括专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而在高校思政课的在线教学中,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被有效应用到教学平台中。教学平台对教学方法使用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同样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相关问题的对策

3.1传统课堂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

不断发展的移动技术将人们带入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不同的行业中,体现出不同的“互联网+”。面对这种新形势,国家层面反映为:2013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2014年11月15日,国务院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将在线教育列为重点打造的新业态新产业之一”。在2010-2020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第十九章(六十))指出,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方式和传播方式做出了大幅度的调整和变动。与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在线教学模式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近年来,开放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种名为“慕课”的新型在线教学课程模式。这种在线课程模式具有大数据支持、支持在线互动、规模更大以及免费开放等优点。该平台在我国的传播对我国高校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等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高校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感等方面的教育,传统的课堂教学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树立正确价值观等。学生和教师在思政课课堂中的面对面交流,通过教师的言谈举止、言传身教、思想火花和人格魅力等,达到春风化雨的作用。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会受到课堂时间、空间、学生人数、教学任务等因素的影响,无法真正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且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线教学模式则提高了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参与度,并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新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课堂教学模式与在线教学模式的完美契合,将在线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3.2政治性教育和科学性教育相统一

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的质量,将政治性教育与科学性教育统一起来是有必要的。就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它具有一定的政治性特点。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保持其在当时的主导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当成巩固自身地位的主要手段。而科学性教育则可以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加强科学性教育。将政治性教育与科学性教育统一起来,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而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3.3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相融合

顾名思义,学校教育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校风是影响高校教育质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校风是指一所高校所独有的占据主导地位的群体风气和行为习惯。校风在高校的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所体现。社会教育是指社会生活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教育的一种影响。它是通过相应的文化教育设施对高校学生进行教育,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的质量,应该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平台的开放性特点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有力保障,再通过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达到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目的,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4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线教学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思政课的在线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使之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干扰。目前,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在教育平台、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和教师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传统课堂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等对策进行解决。希望通过本文的浅析,能让学者们更加关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雪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宋成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3]汪馨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4]郭纯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8.

[5]王力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

[6]邓先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7]国富,孙金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74-77.

高中地理线上教学篇3

[关键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政治理论教师

[作者简介]任丽丽(1971-),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天津300387)赵凤柱(1970-),男,天津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管理系政工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工作。(河北廊坊06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形势下高校育人体系科学化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3JY008)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070-02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肩负双任务,不仅要严格要求自身,还承载着育人重任,应具有特殊的角色定位及角色实践。增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意识,能培育出知使命、明荣辱、敢担当的后备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梦注入永不衰竭的正能量。

一、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角色错位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政治责任感淡漠的局外人

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们党在建设与发展中面对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和消极腐败危险等严峻考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应对新问题,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战略性举措,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增强紧迫意识,提高责任观念,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肩负着自身实践和教育学生实践的双任务,而有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和自身应承担的责任,认为此次活动只是领导干部们的事,因而在学习文件和教育实践活动中呈“事不关己”的姿态,错误地将自己“高高挂起”。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职责的背离者

师者,自古就有“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自身政治理论博学的优势,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解读社会问题,帮助大学生走出迷茫与困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些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做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理性分析社会问题,要么消极地避而不谈,要么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人云亦云,背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的主旨要求,影响了学生的三观形成。

(三)丧失感召力的边缘人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大学生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于毕业后的自主就业,或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较高,或热衷于课堂外的非学术能力的实践锻炼,相应降低了政治理论课的求知欲。部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想办法增强自身的人格魄力,感召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反而被动地随着学生求知欲的降低而影响了职业自豪感和紧迫感,不但缺乏在课堂上激情展示的欲望,而且政治理念陈旧、内容空洞,愈加成了学生心目中的边缘人物,直接弱化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

二、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殊的角色定位

(一)对当代大学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精神

党的十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承载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育人重任,在教学一线如何深刻领会与落实此次教育实践的精神,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宣传和推动。每名政治理论教师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政治信念,积极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之中,把握教育方向,站稳、站实、站宽三尺讲台。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辐射社会的锚索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夯实的理论功底、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观念等较高的人文素养,不但在校园中得到学生敬仰,而且在社会上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担负着理论研究和政策宣讲的职责,既要在学校讲台上发挥传道授业的职责,也要走出校园辐射社会,宣传好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可接受性、持续性和创新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教育实践活动辐射社会的锚索功能。

(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践行者

角色定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具体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人师表的真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践行者,不但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而且要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提高群众工作作风,做到以生为本,想学生之所想;以学校工作为重,急学校之所急;走与群众合辙之路,做于群众合情合理之事。

三、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角色的实践路径

(一)找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位置

一要树立主体意识。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要通过教育触击社会上的虚浮心理和奢靡享乐风气,以净化社会环境,增强良性的社会心态;同时,这次活动也是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扎实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从源头上为党的事业培育出知使命、明荣辱、敢担当的后备军。

二要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说:“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党的群众路线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探索并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的执政优势。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深入研究群众路线形成的背景、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才能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旨和内在要求,在课堂上讲精说透,使教育内容入耳入脑入心,给学生以动力和启迪。

三要增强创新观念。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着力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教学研究团队的功能与优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找准契合点,充实新内涵,努力提升理论的时代性和适用性。

(二)履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职能

一要提高完善政治理论教师的师者职能。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信仰者,身上体现出的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正能量。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自觉做到认真学习、准确领悟、积极传播、勇于实践。要善于将自己夯实的理论功底、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观念的优势发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解读社会问题,帮助大学生走出迷茫与困惑,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党的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二要履行教育实践活动辐射社会的职能。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中,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又要密切关注社会动态,理清群众路线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中善于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普通群众理解党中央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与要求,增强对我们党特有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能力的信心。

三要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践行者职能。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习惯于将教育者视为主体,教育对象处于客置。党的群众路线其要意就是要转变单向强令性的工作模式,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政治理论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践行群众路线,不但要运用互动式、访谈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而且要善于挖掘培养学生骨干作为同伴导师对普通同学进行帮带式导学,引导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素养。教师通过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践行,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潜移默化到日常工作中,使学生在日常养成中达到训练人格和培养公民素质的目的,实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效益的最大化。

(三)注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示范

一要做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信仰者,增强教育的可信度。教师身上体现出的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正能量,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自觉地做到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要注重师德修养,增强教师的人格魄力。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教师做人和从教的基础。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工作的敬业奉献、治学的严谨求实、教学的认真负责、生活的正派庄重,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进而提高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感召力,增强学生的向心力。

三要谦虚平和,善于吸纳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高校政治理论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应不故步自封,在学术探讨中不固执己见,要在教学中虚心纳谏,在教学相长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完善。

总之,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找准角色位置,增强角色责任意识,发挥政治理论教学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自身的群众观念,培养大学生深刻体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刘新庚,韩慧莉.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治道”内化[J].伦理学研究,2012(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高中地理线上教学篇4

教学目标:①理解等高线的概念,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②能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③利用钱币,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学情分析:学生平时很少用到等高线的概念,缺少对等高线的具体感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让学生真正认识等高线的特征,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判读山地的不同部位,需要教师创新使用教材。七年级学生对等高线没有感性认识,但对池塘中水面的边缘线有一定的感知,可借助脸盆中水面的边缘线是一条等高线让学生理解等高线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等高线的识别是本节教学重点。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是本节教学难点。

设计思路:首先紧紧抓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不断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等高线的好奇心,激活学生思维;其次通过动手、绘制、观察、对比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完善学生的认知,从而实现一种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

一、找准兴趣点――利用时事,触动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新课开始,可从中国人关注的引入。

材料: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国家海洋局对中国等岛屿及其周边海域部分地理实体进行了名称标准化的处理。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局、民政部2012年9月21日将等一些岛屿及其周边海域部分地理实体的标准名称以及位置示意图进行了公示,一共公布了26个地理实体的标准名称。

的最高峰是高华峰,主峰362米(图1)。高华峰的“高”寓意是高大,“华”当然是中华;神农峰位于中部,有很多的药材,神农是中国传说当中的药材之王。

大家知道的地形图是怎样绘制的?由此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地理时事热点,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地理问题的欲望。

二、找准冲突点――动手操作,明确原理

高华峰主峰362米,这里的高度与课桌的高度是一个概念吗?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课件展示图2,课桌的高度是指课桌高出地面的垂直距离,即相对高度;高华峰的高度指高华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即海拔。海拔和相对高度都是指两地的垂直距离,区别在于海拔的起算点是海平面,相对高度的起算点是另外的地点。)让学生在辨析中明确海拔与相对高度这两个基本的地理概念。

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之后,让学生观察脸盆中的水面与脸盆相交的边缘线有什么特点。得出边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等,指出边缘线是一条等高线。而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即为等高线。地图上的等高线是怎样绘制的?请观察实验。首先,把大小不等的三枚硬币,由大到小依次叠放在一起。假设这是一座“山”,如何绘制这座“山”的等高线地形图?请依以下步骤完成:第一步,先将三枚硬币由大到小依次叠放在一起,如图3a;第二步,按叠放关系,用笔把它们的轮廓描画在一张白纸上,如图3b,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便绘制完成;第三步,如果改变硬币的摆放,请判断哪里是陡坡,哪里是缓坡,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的疏密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图4);第四步,继续改变硬币的位置,判断哪里是陡崖(图5)。

该实验通过感知体会,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学生观察分析有困难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以突破教学难点。

设计意图:通过盆中的水得出等高线的概念,通过钱币叠放理解等高线的绘制原理;通过钱币的移动,掌握陡坡、缓坡与等高线疏密之间的关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三、找准理解点――深切体验,内化认知

让学生伸出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用笔在手背上画等高线,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峰,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在指头缝之间用粗的墨水描蓝,表示水顺着山谷流下。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这样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就可以一目了然(图6)。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加深学生对地表形态的辨别能力,以此来突出重点。

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图7,表1)。

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分布特点相似,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混淆。教师可采用“作剖面图”的方法加以区别,即在山谷线、山脊线的垂直方向画一条直线,如图8所示。过a点和B点分别向两侧作一条直虚线,比较a、C、D三点的海拔,图中a点海拔为100米,其两侧的C、D两点海拔均为150米,可见是中间低、两边高,即可判定a为山谷。同样,图中B点海拔为100米,其两侧的e、F两点海拔均为50米,可见中间高、两边低,即可判定B为山脊。

接下来学习分层设色地形图部分。首先学生参照课本“分层设色地形图与地形素描图”,分工合作在等高线图之间绘上不同的颜色。通过学生的感知体会加深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其次说出图中各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的海拔高度,并且总结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着色有什么规律?并思考:在上述五种地形上,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经济?让学生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培养学生纵向思维的能力。然后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自然地引出地形剖面图。学生自己得出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结论。最后通过学生切割地形剖面图、观察剖面、阅读课本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通过同桌合作或小组合作完成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形象的动手实验,感知山体不同部位的景观特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出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通过动手绘制剖面图,区别山脊与山谷;通过着色,得出地形剖面图的着色规律,依次突破教学难点。

四、找准回归点――贴近生活,升华认知

读图9、图10,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图,在图10上标注出其位置及名称。

2.a点海拔是多少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150、150、900~1050)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判断理由。

4.在图中设计不同陆高范围的颜色,并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相应的颜色。

5.“因地形,以高制塞”是我国古代修筑长城的重要原则。等高线图中①②③④虚线表示长城在该区域走向(图11),其中正确的是:(C)

高中地理线上教学篇5

一、重明线

所谓明线是教材中的主体部分。是宏观内容,是教材重点所在,是教师教的重点,学生学的重点。教师宜通过文图结合、课文和阅读材料相结合、课文和活动内容结合的方法把重点讲深讲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理解和掌握明线的内容也就达到了基本教学目的,这就是重明线。在上这一章之前教师先明确这一章的明线,也就是本教材的主要线索――“人地关系”及如何协调。这是骨架部分,它始终统领本章。教材的一至三节主要讲述大气环境的基础知识,第四节讲述全球气候变化、人与大气环境的关系,前后连贯起来主要阐述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既阐明大气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又指出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从而懂得如何利用和保护大气环境,使大气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发展。教师在讲述时不仅要围绕这一线索而展开,而且还要结合教材中大量的插图来剖析大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借助阅读材料来对正文延伸和补充;通过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解决人类生产和生活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与学中认真贯彻本教材的主旨。

二、点暗线

所谓暗线是正文中隐藏的知识线索,教材中对此只稍作解释或未作任何解释,也没有相应的图表和阅读材料或活动思考题。这一知识线索虽然往往只是一些结论不是教材重点,但它却是这一部分教材中内在主要内容,练习及高考中出现频率也较高,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可能要花较多的精力。由于教材中的暗线往往多是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原因。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有的讲结论,有的既讲结论又分析原因,这就是所谓点睛之笔。本章中暗线主要是:大气受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致天气变化,即在近地面气温高―上升―低压―气旋―阴雨;气温低―下沉―高压―反气旋―晴朗。再由多年天气的综合形成了气候。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本章,受热不均―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常见天气系统―气候,是本章的精髓。在此线索中一般情况学生只要知道其中某一方面,就可以推导其他几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把这一内在的联系点明到位,讲清讲透,学生就会豁然开朗,用整体、联系的观点来学习本章。

高中地理线上教学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口诀教学法;应用

升入高中以后,学生的学业负担都非常重。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作为一个高中地理教师,在平常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口诀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减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负担。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师应该想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口诀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我谈一下“口诀教学法”在平时教学中的几个尝试性的应用和体会:

一、口诀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常用的口诀教学法分成了以下几类:

(一)谐音型口诀

顾名思义,有些地理专有名词很难记很绕口,尤其是一些外国的地名,所以可以取谐音编成小口诀帮助记忆。

【示例】“裤子拔丝”记忆俄罗斯的主要煤矿:

如记忆俄罗斯的两大矿区库兹巴斯的煤矿和库尔斯克的铁矿时,因为地名风格不同于我国的地名而且绕口难记,所以学生记忆时经常记不清哪个是铁矿哪个是煤矿,所以上课时就给学生说,“裤子拔丝(库兹巴斯)就没(煤)了”。

(二)对联型口诀

对一些比较零碎的知识进行识记时,可以把其试着编成对联的形式进行识记。

【示例】巧记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在学习选修课本《旅游地理》时,需要对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进行识记。为了让学生便于记忆且避免混淆,特给学生找到如下对联型口诀:

桂兵避暑黄宫(旁),日月长长(照)苏杭

注释:桂林山水、秦始皇陵兵马俑、承德避暑山庄、安徽黄山、北京故宫;台湾日月潭、八达岭长城、长江三峡、苏州园林、杭州西湖

(三)理解型口诀

有些口诀朗朗上口且便于记忆,可是有些口诀或许也很简单好记,但是前提是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示例】等值线的“高低低高”原则:

等值线是表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重要手段,种类很多,如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地租等值线、等pH值线、等时线、等太阳高度线、等盐度线、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等潜水位线、等震线及等地球自转线速度线等。其中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潜水位线等,近几年高考时有考查。而由于种类较多,如果学生把每一种等值线的规律都一一记忆的话,一是费力,二是容易混淆。所以,我在平时教学和教学参考书中找到一个规律,就是“高低低高”原则,就是“向高值弯曲的地方,数值一定要低于其两侧的数值;向低值弯曲的地方,数值一定要高于其两侧的数值”。

(四)成语型口诀:可以用常见的四字成语识记地理知识

【示例】“鹤立鸡群”巧记黑龙江省两大煤矿的南北位置(该例也可归为下一个类型):

在复习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时,黑龙江省有两大煤矿鹤岗、鸡西,鹤岗纬度高,在北面,鸡西的纬度稍低,在南面。但是因为纬度位置差不多,而且又同是煤矿,所以学生在填图或者考试时经常把这两者的南北位置记忆颠倒,造成丢分。为了让学生记忆得准确牢固,我就对学生们说:“如果鹤站立在鸡群,那么是鹤高还是鸡高呀?”学生们就说,“当然是鹤高了!”我就接着说,“当在图中考查鹤岗和鸡西时,联想鹤立鸡群,就可以准确记忆鹤岗的纬度高于鸡西,是鹤岗在北面了!”

(五)形象型口诀:有些知识可以试着用些形象的口诀记忆

【示例】“光头、假发、帽子”巧记太阳大气圈的分层:

太阳的大气层自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三层。在考试中有时会涉及到三层自内向外排序的题目,所以我给学生编制口诀,自内向外为“光头、假发、帽子”,意为光头亮为“光球”,羡慕别人的头发所以太阳在光头外戴上假发(假发有不同颜色)为“色球”,太阳怕被风吹跑了自己心爱的假发就又戴了一顶帽子为“日冕”。

(六)最佳型口诀

【示例甲】“三废口诀”巧记污染工业的区位布局原则:

工业区位选择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之一,其中污染工业在城市的合理布局既是生活的热点也是高考常考查的知识。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通过实际调查和查阅资料后,自己总结出了“三废口诀”:

印造电皮污水源

酿造水泥污空气

化工炼油污水气

发电钢铁气固体

注释:印刷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主要污染水源(质),那么就不能在流经城市的河流上游及河流源头建设;酿造厂、水泥厂主要污染空气,那么布局时就一定要考虑当地的盛行风向;化工厂、炼油厂主要污染水质和空气,那么就要综合考虑河流流向和盛行风向;而发电厂、钢铁厂主要产生空气污染和固体废气物的污染,那么在考虑当地盛行风向的同时,还要尽量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示例乙】“一南七北”记忆陆地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前面已经提到使用“点南陆南,点北陆北”记忆陆地和海洋等温线的弯曲规律,但是学生在学习使用后又总结了一个更为简便的口诀来,即“一南七北”:陆地等温线的弯曲方向是“一(月)向南(偏),七(月)向北(偏)”。

二、运用“口诀教学法”教学的反思和体会:

(1)口诀教学法是地理教学的一种手段。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提高其学习效率,不能将其作为主要手段而生搬套用。

高中地理线上教学篇7

关键词:新闻采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力培养

作为高等院校本科新闻学专业必修课,新闻采访课程一直都是应用型高校新闻学专业重点建设课程,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的应用性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2020年面临新冠疫情的特殊情况下,本校新闻采访课程进行了首次线上课程的教学工作,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线上教学经验,2020年下半年及2021年,开始综合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积累的经验尝次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期使该门课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更加符合新时代新闻人才培养需求的目的。

一、课程建设历程

多年来,本校新闻采访课程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新闻采访的基本原理知识、学生的新闻采写实践与优秀新闻作品的赏析三位一体有机结合,使该门课程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2020年,新冠疫情的特殊情况下,新闻采访课程进行了首次线上课程的教学工作,开课前,对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慕课、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QQ群、微信群等多个可供学习的平台的研究与学习。选择了超星学习通、腾讯课堂两个平台进行配合式教学。同时,对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等平台提供的优质慕课进行了系统学习,精选出了与自己课程相关的慕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新闻采访学”,进行直播教学的补充,将直播内容与慕课及平台的电子教材有效地衔接在一起,课上通过线上提问、即时讨论、精彩案例解析等方式加大与同学们互动的频次与力度,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趣味性,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课后有针对性地布置本章节相关作业,进行效果评估,积累线上教学经验,完善工作技巧。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积累了较为成功的线上教学经验。2020年下半年及2021年,开始综合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积累的经验尝次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展顺利。

二、应用型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

应用型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定位为能够在各类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广告传播机构、出版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新闻报道、编辑、管理与运营等岗位或者职业的创新与应用型专门人才。预期学生毕业后在专业领域能够达成以下目标:1.掌握扎实的新闻采访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新闻记者、新闻编辑、评论员、媒介管理等岗位。2.在新闻采访实训过程中,锻炼出良好的新闻策划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媒体运营能力及知识融合能力,能够解决新闻相关实践领域具体应用问题。3.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及跟踪行业发展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及时了解新闻专业的最新理论、研究方法及国际前沿动态。4.具有灵活的知识整合及运用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媒体市场需要。

三、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1.课程内容新闻采访课程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线上课程利用超星学习通的各种资源,植入国家精品开放课程“新闻采访学”,以及新闻采访的优秀作品,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及延伸性学习。线下课堂部分进行教材基础理论及知识的讲解,同时,结合线上线下的学习内容,安排有价值的实训内容,进行新闻采访的实践操作。线下理论课+线上慕课+优秀作品赏析+实训,四位一体,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互动交流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跨越。2.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新闻采访课程线下教学部分已完成较为完备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教学基本工作的建设。实训部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已形成整套流程及内容。线上部分,经过近两轮教学实践,在网络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已建立较为完备的课程资源库,已植入国家精品开放课程“新闻采访学”及部分参考资料,并建立了随堂测、作业、试题库等内容,做好了充分的线上教学准备。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

综合新闻采访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的新需求,进行了新的教学设计,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编写教学大纲,加大了线上教学的比重,细化了线上线下教学的具体要求,使得线上线下教学内容能够紧密地结合起来,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改变学生固有的传统学习方法,线上引导学生在课前对资料进行预习。教师在线上及时地对预习情况进行监测,在良好的预习基础上,对线下课堂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课后则通过实时、资料推送、分享与讨论等线上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更好地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补充。在考核方法上,改变传统的课程考核体系,更加重视对线上学习的监控和对过程的考核。在线上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对线上线下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地反馈,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双向即时的调整,达到相辅相承、互为补充的效果;如何在线下实训课程中加入有价值的线上资源,使实训课程更加丰满,同时,加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力度与频次,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对于这一问题,设计了“双向互动研究型学习为主”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五、日常教学情况

2018-201年第二学期学习方式为线下课堂教学,学生平时学习态度较端正,全体学生出勤较好,多数学生对新闻行业业务的学习训练兴趣浓厚,专业领悟能力较强,一些学生对专业产生了较强的学习热情,达到了基本教学目的。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新闻采访课程进行了首次线上课程的教学工作,开课前,对多个可供学习的平台的研究与学习。选择了超星学习通、腾讯课堂两个平台进行配合式教学。并精选出了与自己课程相关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新闻采访学”,进行直播教学的补充。在对线上课程的摸索与实践过程中,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很高,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学习效果较预期更好。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线上线下资源,进行了课程的重新排布,从整体上看,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趣味性得到增强,同学们线上线下互动的频次与力度加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参与热情较高,线上线下出勤率较好,任务完成较为理想,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期末考核情况比对与分析

2018-201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试题命题,考试形式为非卷面形式,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进行采访提纲设计与采访预约信设计的能力,及对新闻材料组织与整理的实际应用能力。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与2020-2021学生第二学期,鉴于课程具有应用性较强、灵活度较高的课程特点,均采取非卷面考试方式进行。通过学生提交新闻作品的方式,考查学生对于新闻采访规律及相关知识的掌握,重视对学生活学活用能力的考查。试题综合性强,集中考查了学生采访提纲设计能力、新闻采访能力、稿件写作能力以及采写特点的总结能力。试题有一定的灵活度,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扎实程度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评分标准严谨合理。从参加考试的学生整体情况来看,成绩均呈现出“中间大、两边小”的分布趋势,绝大多数学生的期末成绩与日常课堂表现及平时成绩相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该门课程三年的期末考试能够很好地对学生的整体知识掌握程度、灵活运用能力进行考核,绝大多数同学对于日常教学与期末考试的适应度很高,但试卷也反映出了个别学生知识运用不够灵活,面对综合性、提高性的考试内容,不能运用自如等问题,高分段考生数量偏低,中等偏上成绩考生较多,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加强对学生活学活用能力提升的培养。

七、过程考核情况分析与反思

新闻学专业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环节较为单一,考核依据主要来自于考勤、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试情况,不够完整客观。新闻采访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后,利用线上课程平台,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动态、实时的诊断评价和反馈,在传统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加入对于课前预习、课后学习全过程的精准化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与高校教学评价体系都更为完善。以下为已有线上过程考核数据样例:从整体的考核情况来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继续延续已有的教学经验,加强新闻采访基本理论的应用教学力度,利用现有的资源,结合行业发展与从业经验边学边练边改,从总体提升学生的行业与专业素养,为以后在新闻行业内从事相关业务奠定基础。同时,精选新闻采访的经典案例,结合新闻采访理论进行分析讨论,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能力。总体来看,新的考核办法,有利于学生今后在日常学习中调整思路、拓展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使用。

八、课程未来的阶段性建设

第一阶段:在已有的线上线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第一轮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同时,学习国内各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先进经验,开发线上平台资源,丰富完善教学内容,改良考核办法。第二阶段: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实践,重点完善线上资源与实训教学的结合,与业界联动,开发部分实训基地,争取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对媒体时代的适应能力。第三阶段:在继续进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大量查阅相关文献,梳理国内外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相关学术观点和研究现状。调研高校线上教学的阶段性成果。设计调查问卷并发放给学生,同时对教师进行访谈。整理各方面数据,总结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经验与不足。第四阶段:结合前3年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经验,及各方面调查研究结果,梳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完整的教学文件及资料建设,形成相对完备的课程操作办法。第五阶段:使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文件,按照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新一轮教学实践,查缺补漏,撰写课程总结及研究报告及课题总结,完成课程建设。

九、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包括:课程系列教学文件的重新梳理与确立、线上资源更好地拓展与开发、实训基地的建立与拓展、新型考核机制的确立、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的动态监控机制的建立,等等。在接下来课程建设中,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云课堂等信息化手段创新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学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信息化、个性化、智慧化、多方交互性的新型课堂,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同时,进一步调整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日历,将线下教学内容与线上资源、实训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改革考核办法,强化过程考核,激发学生日常学习兴趣与热情;密切关注行业前沿变化与发展,开发出更多更好地的线上教育资源,变化多种教学手段,变传统的以“单一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双向互动研究型学习为主”的模式,线下理论课+线上慕课+优秀作品赏析+实训,四位一体,使人才培养方向与市场更好地接轨。

参考文献:

[1]祝智庭,雷云鹤.翻转课堂2.0:走向创造驱动的智慧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16,(03).

[2]王勇.民办高校如何面对“新媒体时代”[J].新闻爱好者,2016,(7).

[3]祁鑫,宋会英,陈强.线上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及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20,(32).

[4]于亚萍.新形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现代农村科技.?2020,(10).

[5]李淑芳.多元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01).

高中地理线上教学篇8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在线教学;互动教学;互联网教育;

abstract: DuringtheCoViD-19outbreakperiod,large-scaleonlineteachinginuniversitiesacrossthecountryshowedtheadvantagesofonlineteaching,butalsoreflectedsomeshortcomingsofonlineteaching.Fromtheperspectiveofinteractiveteaching,themainadvantagesofonlineteachinginuniversitiesareinteractionmethodsdiversity,interactionscopecomprehensiveness,interactionfeedbacktimelinessandstudents'participationinitiative.onlineteachinginuniversitiesalsohasthecharacteristicsofspatialdispersion,networkvirtualization,physicalsegmentation,frequentinteraction,technicaldependence,platformdifferencesandplatformelectronization,whichbringmanychallenges.tothisend,teachers,universities,enterprisesandgovernmentneedtoworktogethertotakeavarietyofmeasurestoimprovethequalityofonlineteaching.

Keyword: CoViD-19outbreak;onlineteaching;interactiveteaching;interneteducation;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不仅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深刻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经济社会活动不得不改变传统模式,采用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线上创新模式。[1]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正值寒假期间,为防止疫情在校园扩散,教育部下发了通知,要求全国各类学校延迟2020年春季开学,同时要求利用网络平台,基于“互联网+教育”实现多种形式的“停课不停学”计划。[2]其间,各类高校普遍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线上教学开展教学活动,其涉及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和时间之紧迫是前所未有的。

信息技术一直在高校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高校教学工具、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等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成为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变革的技术基础。[3]近年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融入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创新性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例如,慕课(mooC)、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4],实现了教学内容的跨时间、跨地域、跨平台传授,教学主体身份的灵活转换,增强了教学过程的全方位互动,极大地促进了大学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过程立体化发展,推动了“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5]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包括高等学校在内的全国各类学校普遍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这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集中式、全覆盖的在线教学安排,使得在线教学形式受到空前的关注,同时,也对高校大规模在线教学效果和质量进行了全面的检验。[6]教师和学生切身体会到在线教学的新颖性、灵活性、便捷性和高效性,同时也深刻意识到大规模在线教学仍然存在的短板和不足。[7]

一、高校在线教学的主要优势

在线教学不仅打破了传统线下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更丰富和加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课堂内外的互动。在线答题、连麦、弹幕等功能显着提高了实时互动的效率,而预习材料推送、课程直播回放、课后在线讨论、学习效果反馈、作业语音批改、课堂统计总结等进一步丰富了课堂内外的互动途径。互动教学是在线教学的亮点和特色。

在2020年春季开学初期,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高发期的2月底,我们利用问卷星平台,进行了线上教学体验问卷调查,一周左右时间共收到有效问卷287份。基于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结合在线教学实践以及对参与在线教学的部分师生的访谈,从互动教学视角,归纳出高校在线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了互动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增加了互动的多样性

针对高校在线教学的师生互动需求和互动特点,不同的在线教学平台和工具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互动功能。如具有计时和实时统计功能的在线答题,聊天窗口的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等实时互动,以及“点赞”“送花”“红包”等新颖的互动形式,打破了传统线下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举手或教师点名提问为主的单一互动方式。此外,还有许多课堂外的互动方式,如教师在课前通过线上发送学习材料,并可通过查看学生的点击浏览情况等实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可以对学习材料进行个性化标注,有针对性地与教师交流或同学讨论。课后,他们还可以通过课堂录播的回放进行复习,或通过在线群组讨论或与教师线上互动答疑等。基于线上灵活多样的互动方式,高校在线教学的互动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回答问题或分组讨论。

(二)扩大了互动对象与互动时空的范围,提升了互动的全面性

全体学生可以同时参与课堂互动是在线教学的一大优势,不再受线下传统课堂教学互动中人数、时间和范围的限制。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回答同一个问题,通过平台交互界面或在聊天窗口进行交流,全班学生都有了参与到课堂互动中的机会,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同时,线上教学还打破了传统教学对互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课前、课中及课后的全过程互动。与传统线下课堂教学相比,高校在线教学可以实现更加综合的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互动。

(三)提高了互动反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增强了互动的时效性

很多在线教学平台和工具提供了实时统计分析,如对学生答题情况和课前预习情况的即时统计。基于实时统计的定量分析等,能够让教师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弹幕”“点赞”“送花”“表情”等直观的定性互动方式,也能让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线教学中及时、准确、多样的互动反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从而持续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案。相比于传统线下课堂教学的课堂提问、批改作业和课后答疑等,在线教学定量+定性的多样化实时互动,明显增强了互动的时效性。

(四)降低了学生参与互动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参与的主动性

在线教学互动是基于虚拟的网络平台,而且互动方式简便、灵活、多样,不同于线下课堂教学中面对面的问答式互动,这无形中会减轻一些学生在传统线下课堂互动中的种种顾虑和不愿主动表现等心理压力。[8]此外,在传统线下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每次只有一个学生或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同学只能旁观;而在线上互动教学中,多名同学甚至全体同学可以同时参与,教师可以更有效地关注到总体的互动反馈结果,而对个体反馈结果的关注则相对弱化。在此情形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愿意参与课堂互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高校在线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大规模在线教学表现出许多优势的同时,也显现了一些不足。例如,网络平台虚拟性影响教学效果,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师生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带来各类潜在的风险,等等。[9]基于互动教学视角,高校大规模在线教学存在着由空间分散性、网络虚拟性、物理隔离性、互动频繁性和技术依赖性等特点带来的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的分散性使学生受到的影响因素更多

在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中,学生集中于一个固定的教室内,置身良好的教学环境,受到的内外部干扰因素较少,而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而在大规模的在线教学过程中,学生分散在不同的地点,其所处的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学生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更多,既有技术方面的因素,也有人为方面的因素。此外,大学生和研究生相对于中小学生具有更强的行为自主性,受到干扰因素影响时容易分散注意力,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二)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实时动态跟踪更加困难

高校在线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同的地点,基于虚拟化的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难以准确、有效地监督和实时跟踪每一位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甚至难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坚持全程认真听课。与中小学生在线学习时有家长的监督和指导不同,大学生和研究生在此过程中,需要更高的自我管理能力。此外,在线上的互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互动行为、互动反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也难以有效保证。

(三)物理分隔性导致直观情感交流较为欠缺

在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丰富的肢体、表情、语气、语调等方式与学生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同时,通过观察每一位学生的神态、表情和状态,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真实的学习效果。而在线教学基于虚拟的网络平台,虽然可以通过视频或语音进行教学,但很多面对面交流中的情感表达和互动效果,是这种非面对面交流无法实现的。因为在线教学中的互动和交流比较刻板,直观生动的情感交流较为欠缺。

(四)互动的频繁性带来互动疲劳,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

在线教学中的互动方式丰富多样,但如果互动过于频繁,会导致学生一定程度的疲劳,影响教学效果。此外,一些线上教学平台的“弹幕”“点赞”“送花”和“窗口聊天”等互动内容会面向全体学生推送或显示,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效果。问卷调查显示,有13.24%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中的互动方式会影响教学质量,还有23.69%的学生对在线教学中互动的态度是不确定的,没有给出正面评价。

(五)技术的依赖性导致教学过程易受影响

在线教学客观上必须依赖互联网、在线教学平台和计算机软硬件等,但网络状况、设备性能和平台的稳定性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网速不稳定、计算机故障和平台拥堵等因素都会对在线教学过程带来麻烦,从而影响在线教学的质量。例如,雨课堂、人民智云等平台都曾出现因瞬时用户规模剧增导致的平台崩溃问题。[10]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在线学习中都曾遇到网络、设备或平台等方面的技术故障。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生,可能受到网络、设备等技术条件的制约,难以有效参加在线教学。此外,互联网的高度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还可能给学生、家长和教师等带来各种潜在安全风险。

(六)平台的差异性给学生不同的课程学习带来不便

目前,高校教师使用的在线教学平台或工具主要有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雨课堂(包括长江雨课堂)、钉钉等。对于高校的在线教学,目前仍然没有统一的或部级的在线教学平台的支撑,授课教师往往会根据个人对在线教学平台工具的了解程度和个人偏好等选择在线教学平台;而学生为了完成每门课程的学习,就不得不安装、熟悉和使用不同的在线教学平台和工具,但这些平台和工具在功能、特点和使用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就给学生在线学习带来诸多不便。此外,为了辅助线上教学,很多课程都建立了各自的课程QQ群或微信群,学生加入过多的“群聊”也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干扰。

(七)工具的电子化对师生健康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

问卷调查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学生使用互联网和手机的时间明显增加。疫情前,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3~5小时的有34.84%,8小时以上的仅有18.47%;而疫情期间,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在8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增至28.57%。虽然高校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都是用于线上学习,但在线教学活动必须基于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手机等电子产品。如教师的备课和授课,学生的听课和讨论、作业提交、线上互动事项等,都要在这些电子产品上完成。这必然增加教师和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而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除了带来视力损害之外,也会带来许多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三、完善高校在线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上述对高校在线教学优势和不足的分析,本节从教师层面、学校层面、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等不同维度,提出完善高校在线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一)教师层面:适应线上教学新特点,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和优化教学方案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智慧教育”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以适应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的新特点。教师不能简单、生硬地把线下课堂的教学方案直接搬到线上教学中,而应充分考虑在线教学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技术条件、在线教学平台和工具的功能特点、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可用的线上教学资源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类不确定性因素等,以学生为中心,综合学生的各种互动反馈和对学习效果的评估结论,及时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案,并使之不断得到创新与提升。

(二)学校层面:创新线上、线下教学协同发展模式,持续优化教学管理机制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参加线上学习之后,学生对在线教学的认可度稍有提升,但关于“如果可以自主选择参加课程的线上学习或线下课堂学习,您会如何选择”这一问题的回答统计显示,有48.43%的学生仍会选择线下课堂学习,有17.07%的学生不能确定,只有34.49%的学生会选择线上学习。可见,短期内在线教学仍难以完全取代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因此,高校在制定相关的教学管理办法时,应该充分考虑发挥线上、线下教学的各自优势,实现线上、线下1+1>2的协同效应,不能用一套办法管理线上、线下教学。同时应该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激励教师探索、创新线上、线下教学协同新模式。

(三)企业层面:抓住互联网教育的历史机遇,以市场化力量驱动互联网教育革命

疫情期间,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在线教学平台或工具,或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满足在线教学的功能。互联网教育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实现在线教学等互联网教育模式创新和互联网教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力量。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基因和技术积累,相关企业应该抓住“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历史机遇,做好前瞻性战略规划,推出更多的互联网教育创新产品和服务。同时,政府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激活市场潜力,为互联网教育不断注入市场活力,引导互联网教育稳定、规范地发展。这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供给的多样化服务,提高全民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同时支撑我国互联网教育持续、健康、高质量地发展。

(四)政府层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互联网+智慧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疫情期间,海量用户同时接入网络,造成其系统不同程度的卡顿甚至瘫痪,说明在线教学平台和的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此外,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生,对接入宽带网络仍然存在困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也有一些学生在不方便使用宽带网络时只好使用数据流量,增加了学习的成本。因此,应以“新基建”为契机,加快互联网教育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未来要发展4K/8K超高清视频远程教学、aR/VR沉浸式教学、全息课堂、智慧课堂等,就需要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和相关政策,支持教育领域的5G、边缘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

(五)政府层面: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高等教育国家互联网教学平台和资源库

虽然目前高校可用的在线教学平台和工具多种多样,但大部分是商业化的系统平台,它们在主要功能和使用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且这些平台工具之间的数据信息无法完全互通和共享。教育部于2020年2月17日开通了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网络云课堂”,为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提供网络点播课程。[11]但对高等教育而言,虽然有一些慕课资源,却没有部级的教学服务平台,高等教育在线教学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为高校在线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使得在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为此,急需从国家层面,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高等教育国家互联网教学平台,并以此支撑国家高等教育资源库建设。

(六)政府层面: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重视在线教学中的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

互联网教育中不可忽视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问题。在高校大规模在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基本信息和授课内容,以及学生的学籍信息、学习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数据等在不同的在线教学平台和工具上被记录和存储,存在一定的信息安全风险。比如,一些在线教学平台和工具会存储教师的授课材料、授课音视频等内容,这些内容严格意义上属于教师的知识产权,应当有相关政策法规的保护。因此,急需完善互联网教育中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师生信息在网上存储、传播和利用的规范标准,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疫情期间,全国高校大规模的在线教学既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对我国互联网教育水平和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高校在线教学作为互联网教育的重要形式,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互联网教育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在线教学的潜在价值,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教学模式和完善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王伟玲,吴志刚.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数字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20(3).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0年2月12日新闻会介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等有关工作情况[eB/oL].nhc.gov.cn.forest.naihes.cn/xwzb/webcontroller.do?titleSeq=11229&gecstype=1,2020-02-15.

[3]乔建永.信息化时代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6(2).

[4]龚晖,李永强.慕课:风已起潮将至[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

[5]陆俊杰.无差异的差异化:“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J].现代教育管理,2016(1).

[6]张建卫,等.疫情防控期高校在线教学与学生发展:基于B大学的案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0(6).

[7]张雷生,张坤.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有效保障高校在线教学质量[J].大学教育科学,2020(3).

[8]张林,温涛,张玲.大学生课堂沉默的阻力与动力机制研究——基于560份调查问卷的实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

[9]罗儒国.“互联网+教育”进程中教师教育生活风险及其应对[J].南京社会科学,2020(6).

高中地理线上教学篇9

[关键词]管理会计“场线整合”“线—场—(线+场)”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刘英辉(1977-),女,吉林伊通人,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会计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与会计。(吉林长春130122)黄海林(1977-),男,安徽宁国人,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吉林长春13001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14-02

“管理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一直以来,因其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而备受重视,但其教学效果却常因课堂上师生的交流不足、课下缺乏师生互动或互动效果不佳受到严重影响,缺乏针对性教育。为提高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效果,尝试探索适合“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场线整合”模式解析

所谓“场线整合”,是一种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新模式。该模式既可以克服传统的“在场教学”模式易受时空约束、师生互动效果不佳的难题,又可以避免“在线教学”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教师教学能力要求过高的问题。“场线整合”模式由备课、上课、练习三个功能模块组成,每个功能模块同时都具有“在场”和“在线”两种模式。不同模块和不同操作方式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八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即“场—场—场”(典型的传统“在场教学”)“线—线—线”(典型的“在线教学”)“线—场—场”“线—场—线”“场—场—线”“场—线—线”“场—线—场”和“线—线—场”模式。根据高校会计学专业的特点,“线—场—场”“线—场—线”“场—场—线”三种模式较为适用。

(一)“线—场—场”模式

该模式由“在线备课、在场上课、在场练习”三个功能模块组成。“在线备课”要求教师在课前公开教案,并且根据学生在网上的疑问和建议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并整理课程的相关信息资料,进行自主的探究式学习。“在场上课”即教师结合修改后的教案进行现场授课,这使得整个授课过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场练习”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通过现场的师生、生生互动,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能力。该模式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教学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资源途径和展示场所,适用于专题性的教学内容。

(二)“线—场—线”模式

与前一种模式相比,该模式中的“在线练习”要求课后作业在网上进行。针对上课内容及问题,实现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具有时效性、自主性和情境化等优势。多数认知性质的学科,大都适用于该种模式。

(三)“场—场—线”模式

该模式中的“在场备课”和“在场上课”均与传统教学模式接近,只是在练习环节,考虑到学科的特殊要求以及外界条件的限制,使用“在线练习”的方式。该模式适用技能性、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根据“管理会计”课程内容专题化、知识整合性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及融会贯通能力要求较高、对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以及教学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等特点,对“场线整合”教学模式中的“线—场—场”模式和“线—场—线”模式进行结合,即采用“线—场—(线+场)”模式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使这两种较为适用的教学模式优势互补,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该模式中的“在线备课”“在场上课”与其他模式相同,只是在最后一个练习环节强调以“在线为辅和在场为主结合”的练习策略。教师进行“在场上课”以后,根据课堂授课情况,设计练习题目和内容,结合案例教学方法,将练习案例在网络上与学生共享,学生根据练习要求做知识准备并提出疑问,教师根据反馈,进一步提供指引,为在场练习的良好效果奠定基础。该模式适用于实践性强的专题性内容的课程教学。

二、“管理会计”教学中运用“线—场—(线+场)”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按照高校教学“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以及会计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管理会计”课程可以划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课程的基础,包含课程概论、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第二个模块是课程的核心,由几个不同的专题组成,内容包括经营预测、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成本控制、全面预算和业绩考核与评价;第三个模块是课程内容的拓展,讲授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前两个模块是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中第二个模块为核心;第三个模块属于学生了解的内容。从总体上看,“管理会计”属于实践性强的专题性质课程,满足“线—场—(线+场)”模式的适用条件,在硬件允许的条情况下,可采用该模式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另外,“管理会计”课程需要学生以会计学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并融合相关课程的知识,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应加强师生的沟通,使“供需”信息畅通并且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这些需求使得在课程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成为必要,而“线—场—(线+场)”模式正是以其强大的沟通优势成为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首选。

三、“线—场—(线+场)”模式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在线备课策略

“在线备课”是“场线整合”模式中相当具有特色的环节。针对“管理会计”课程特点,可以采用增减结合的在线备课策略,即教师根据每个专题的内容,提出一个详简适中的教案,包括教学背景和意义、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方式以及教学的延展学习和知识拓展的相关提示。学生通过阅读教案了解教学内容和整个教学组织过程,并与老师在线沟通、反馈信息,教师针对普遍的疑问采用增策略,安排更多的时间和教学内容解答疑问,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采用减策略,将该部分内容剔除出在场授课环节。

(二)在场上课策略

“场线整合”模式中的“在场上课”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堂教学环节基本一致,但由于该模式中“在场上课”之前已有“在线备课”环节的师生互动,因此,该环节将表现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较传统教学将大幅提高。

(三)在线为辅和在场为主结合的练习策略

“在线为辅和在场为主结合的练习”模块是“管理会计”教学针对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而对“场线整合”模式进行的改进和拓展。首先,教师要将开放性、拓展性的练习在网上与学生共享,通过具体的案例与之进行交流,为之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分析指引,与之交换意见,从而确定最终的练习内容。然后,通过强化为主的在场练习,将各种开放性的作业作进一步讨论,并且用来指引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知识延伸,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将来从事企业管理实践奠定基础。

当然,在线为辅和在场为主结合的练习策略并不能完全适用于“管理会计”三个模块全部教学环节的练习任务。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有所侧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未来的职业能力为指引,合理安排练习策略。

四、“线—场—(线+场)”模式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场线整合”教学模式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在很多学科教学中得到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所在的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从2006级开始,开展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008级开始引入“场线结合”的教学模式。2006级、2007级学生“管理会计”课程的考试优秀率为9.18%、10.26%,与2004级、2005级的9.42%、9.51%相比有稳步提高,采用“场线结合”模式后的2008级更是提高到了12.88%;2006级、2007级学生“管理会计”课程的考试不及格率为5.44%、4.63%,与2004级、2005级的4.17%、3.92%相比,虽有所回升但也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采用“场线结合”模式后的2008级更是降低到了3.23%;2006级、2007级学生“管理会计”课程的社会实践评价优秀率为9.33%、10.19%,与2004级、2005级的6.28%、7.11%相比有较大提高,采用“场线结合”模式后的2008级更是提高到了14.15%。由此可见,引入“场线整合”模式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专业知识的运用,都有了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对2008级会计专业全体25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92.8%的学生认为“线—场—(线+场)”授课模式具有新颖性,有83.4%的学生认为该模式提高了自身的学习兴趣,80.4%的学生认为该模式下的师生互动效果更好,86%的学生认为该模式下的学习效果较以前有所提高,能够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管理会计”教学中运用“线—场—(线+场)”模式的反思与改进

虽然“线—场—(线+场)”模式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具体的运用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课程教学目标不够明晰、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够合理、教学对象的特点分析不够准确等。因此,在运用“线—场—(线+场)”模式组织课程教学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应认真分析“管理会计”的教学目标。管理会计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石,为了提高我国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第二,应组织好教学内容。“场线整合”模式的教学内容仍然以教材为主,要求“管理会计”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结合案例教学方法将各个专题的教学内容按“线—场—(线+场)”模式组织好。

第三,应仔细研究教学对象,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高校的各项教学安排都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研究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信息素养的前提下,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教师在各个互动环节都应该关注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可以作为学生总成绩的一个影响因素。

第四,应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沟通渠道。“线—场—(线+场)”模式强调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使学生由传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建立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是完善“线—场—(线+场)”模式教学的必要保证。

第五,应加大对多媒体等硬件配套设施的投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线—场—(线+场)”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就需要学校各级领导部门的积极支持,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培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信息素养,从而使该模式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刘力,吴国平,薛小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理论构想与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04(9).

[2]周谦.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管理会计案例教学初探[J].科技信息,2010(5).

高中地理线上教学篇10

地图结合了语言、文字和图片标记为一体,能够有效传递高中地理的空间信息,是一种具有最直接、最形象的教学工具。地图的直观、系统表达地理空间信息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并且直观和系统又能清晰的表达出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具体来说,地图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

特色与其他学科注重计算、识字、识意不同,地理学科很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图表系统”的学习,各种地理图像中包含了很多重要的地理信息合地理规律。这些地理图像在呈现出众多地理信息、简明表述地理事物空间的分布等方面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加形象和具体。因此,地理学科中的图像系统是反映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特点。

2.包含地理学科的教学

内容与其他学科教材中的图像只是发挥辅助功能不同的是,地图在地理学科中还承载着地理知识的重要功能,是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图像系统在地理教材中所发挥的知识载体功能也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教材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文字、图像合作业共同构成了地理教材的表述形式,从新课程的教材改革来看,课改后的地理教材中图像与文字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4,地理知识图像化成为教材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

3.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地理地图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地图是地理知识的图像表达方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合简明特征,经常的阅读、研读相关的地图,综合掌握对各种地理知识要素的归纳和地理演变过程图像展示,也有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培养。

二、地图教学的方法

1.教会学生阅读地图

初学读图时,理解课文的能力高于理解地图的能力,往往习惯于读书而不习惯于读图。因此,开始读图时应从文到图,把课文中描述的地理事物的方位、范围、大小、形状、高低、水系、城镇、交通线等,在地图上找出来;即把文字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形成初步的地域(分布)观念。这是依靠课文辅助读图的过程。教师要学会充分地了解地图的作用与功能,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读取地图中所包含的内容和信息,具体来说,首先就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地图,掌握地图的三要素:地图上的标记、比例尺和图例等等。通过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看地图不同区域的地理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所需的地理知识。此外,地图中的许多图像素材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注意教授学生如何的正确阅读地图,把握地图中的有用信息。根据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应该进行分步骤,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是让学生看地图的标题,在讲授“气旋与反气旋”的相关课程知识时,首先告诉学生们气旋与反气旋中的高压、低压的相关理论,然后绘制气旋与反气旋的天气状况图,帮助学生了解该图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有目的的阅读地图,在对比中尽快掌握和了解需要讲授的课程内容。其次是看地图的图例和注释,指导学生掌握地图的重点和细节。最后是看地图的内容。通过地图主题的了解合细节的特征分析,为学生学习地图的内容打下了扎实基础,引导学生结合地图的内容和课本教材知识进行归纳合整理,阐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前做好地图分类

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图像较多,分布较为零散,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地理地图的教学,必须要先做好地理地图的分类。根据地图的内容可以分为专题地图和普通地图两大类,通过分类让学生掌握某一类地图的特点,进行比较合归纳。例如专题地图中的自然地图、环境地图、人文地图中大多包含了气候、地貌、海洋、水文、土壤等等,将每一类地图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对中国的铁路网图进行了归类,归纳起来就是①~⑥代表的是我国南北向铁路干线;⑦~⑩则代表我国的东西向铁路干线。其中,①京哈线;②京沪线;③京九线;④京广线;⑤同蒲线-太焦线-焦柳线;⑥宝成线-成昆线;⑦京包-包兰线;⑧北疆线-兰新线-陇海线;⑨贵昆线-湘黔线-浙赣线-沪杭线;⑩兰青线-青藏线。

3.加强地理填图、绘图训练

做好地图分类是地图教学的前提,而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则是基础,在这前提合基础之后还需要加强地图的理解,这时通过加强地理填图的训练,让学生准确地将信息填到相应位置是学生掌握地图技能的升华。例如让学生准确填出外国各种矿产的位置、主要河流的流向以及水资源的分布等等,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此外,还要做好绘图的训练,绘图是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又一重要环节。通过绘图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可以先让学生跟着老师版图由简入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然后再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学生巩固知识,最后让学生及时的对知识进行归纳合整理。

4.适时归纳总结

地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不能为了用图而用图,而是应把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类型的地图及图表解决地理问题或实际问题放在首位。独立运用地图,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先分析各自然要素、经济部门和城市特点,阐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这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再对照课文,检查是否有错误和遗漏,是否抓住了重点和特点,并检查失误的原因,然后进行修正和补充。高中的地理学科中,地图的形式丰富多样,有的时候为了对某一特殊区域的相关研究往往会运用到多种地图,这就要让学生学会掌握综合的运用地图的能力合水平。例如在分析西南地区的环境特征时,往往就需要应用到西南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资源分布图以及气候图等到。所以,当老师在讲授完一个重点区域内的地理知识后,要注意及时帮助学生搜集、整理归纳。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