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设计十篇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设计十篇

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7:52

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onaccountingCurriculumSystemSettingand

teachingContentoveralloptimization

CaoHui

(Collegeofaccounting,ShijiazhuangUniversityofeconomics,Shijiazhuang,Hebei050031)

abstractifthetalentstrainedbyahigherschoolcouldn'tsatisfysocialneeds,thenitwillseriouslyinfluencethesurvivalanddevelopmentofthehigherschool.inordertomeetthesocialneedfortalentedpeople,weshouldcultivatestudents'solidfoundationforprofessionalknowledge,creativeawareness,goodteamspiritandexcellentoperationskills.Higherschoolshouldbepayattentiontoanalysisoncurriculumdesignandteachingcontentsoptimization,weshoulddiscoverytostrengthenconstructionofsubjectandConstructionofCharacteristicSpecialty.

KeywordsaccountingSpecialty;curriculumsystem;teachingcontentsoptimization

1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的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各高校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没有特色和优势,势必会影响高校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毕业实习以及到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建设必须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就业导向与职业导向来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1.1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是指通过对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不断建设、完善,这一过程可以联合教育理论工作者、教师、用人单位,多方横向交流,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课程设置思路。近年来,通过对招聘单位的调查、走访,我们了解到多数用人单位对我们的应届毕业生的工作表现不满意,主要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较差,需要的磨合期较长,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较差,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部门的需要。因此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优化,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实际能力状况的会计专业人才是目前经济类院校的当务之急。

1.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配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数,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是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我国高校的公共基础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课时数占到了学生总课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在总学时和总学分的控制下,公共基础课严重挤占专业课的课时,使得专业课课时非常紧张,所以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关键是要合理压缩公共基础课的课时,合理安排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课时分配。

2会计本科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研究

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优化是“会计学专业综合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会计学专业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合理划分、有机衔接,给构建学生一个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会计学专业的各门课程该讲什么、如何讲以及怎样将实验和理论合理地结合起来。会计本科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研究主要是保证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地体现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最大程度地反映企业实际账务处理的规定和做法,有利于学生“零距离”就业。

2.1优化会计专业教学内容

目前会计专业课程之间交重复内容较多,如会计学原理与中级财务会计在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及会计报表编制内容上存在重复;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预测、投资决策、财务预算等内容方面重复,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削弱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另外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新的会计业务、事项不断出现,新的会计问题也随之产生,所以要不断密切联系实际,不断优化会计专业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不应贪大求全,应根据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选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适应工作岗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2.2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会计是一门融理论与实践性为一体应用性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会计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对部分章节采用案例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奉行“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让学生学会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引导下锻炼学生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会计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优化应注意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方针,要求高校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当前形势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没有特色和优势,势必会影响高校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高校会计专业建设必须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未来一段时间应有针对性地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计本科教育应奉行“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完善专业培养方案,提升课程建设水平,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建设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的会计专业人才。(2)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问题。高等院校的会计学专业以培养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能够在会计、审计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管理人才为目标。因此不仅要注重会计、管理等方面的坚实基础理论及宽广的知识面的教学,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安排上注重对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培养、道德素质修养的总体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加强考评和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已受到颇多诟病,但传统教学手段并不是一无是处,也有它独特的魅力,比如漂亮美观的板书、抑扬顿挫且幽默的语言、流畅的板书绘图,都会深深地吸引学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和课程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手段,综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扬长避短,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高校会计专业应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的高度,规划专业与学科发展;紧紧围绕社会对会计职业人才需求的现实,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技能训练等环节进行积极的改革和不懈探索,以提高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竞争择业上具有优势。

参考文献

[1]易荣华,潘岚.特色专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

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工科院校;财会;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266-02

1工科院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1.1顺应高校实施教学质量与教改工程的需要随着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推进,各高校掀起了一场精品课程建设热潮。学校对遴选出的精品课程和立项建设精品课程等建设项目给予经费资助,从而有效地形成了以校级为基础,以省级为核心,以部级为导向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遴选校级精品课程,积极争取省级、部级精品课程,是各高校积极响应并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从目前的建设成果来看,已有36门财会类本科课程获得部级精品课程,但从其构成来看,基本是由财经类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建设而成,鲜见由工科院校建设的课程项目。这主要是由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财会专业大多由财经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创办。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绝大部分工科院校均创办了财会专业。总体而言,我国大多数财经院校的本科财会专业以理论研究见长,而工科院校则是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此,开展工科院校财会类精品课程建设,对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工科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教育强校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符合信息化时代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各国都把信息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我国正积极融入全球信息化的大潮之中。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渗透,教育信息化进程也在日益加快,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于高校来讲,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开发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以及教育的公平与开放,正在成为信息化时代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江苏科技大学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情况,就基于工科院校财会类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2工科院校财会类精品课程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

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将精品课程内涵高度概括为“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即5个一流)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因此,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其中包括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等内容,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必须有着明确的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

2.1立足专业特色,确立精品课程建设思路作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工科院校,更加注重的是创新素质教育和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每所工科院校均应根据其自身的专业优势确立特色培养模式,因此,工科院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就是使课程建设服务于自身专业特色建设。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以造船为主要特色的工科学校,近年来,正在实施的由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向世界第一造船强国转变的国家战略给学校的快速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我们凝练工科院校财会专业特色为会计电算化、会计国际化和现代成本控制,这三大特色正是为了适应自身学校的办学定位——面向船舶工业和海军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会计电算化的特色培养是由于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而应该体现时代的要求,会计国际化的特色培养是由于我国船舶工业日益增长的国际贸易环境的需要又是我国对外开放日益国际化的宏观经济环境的需要,现代成本控制特色是由于打造我国船舶工业等低成本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求。

2.2依托优势领域,构建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我们认为工科院校财会专业培养目标是立足工科院校,以自身优势领域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既通晓国际会计惯例,又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并能解决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进程中面临的财务与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就是要结合工科院校自身已有的优势领域,依托专业特色建设,根据会计的发展趋势和用人单位对财会人员素质的要求,坚持教育创新,从而建设出优势全面、特色明显的示范性课程。这些示范性课程能够充分发挥作为精品课程的辐射和带动效应,体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提升工科院校专业特色建设水平,真正实现与财经类院校在特色定位等方面的错位发展。

3工科院校财会类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措施

3.1科学设计教学规划,发挥精品课程的引导示范作用教育部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更重要的是通过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推动高校建立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遵循教学的普遍规律,做好科学规划,围绕工科院校财会类学生的培养目标精心设计培养方案,发挥好精品课程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推动,秉承“质量求生存、特色求发展”的理念,从而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

3.2构建一流师资队伍,为精品课程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教师是高校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推进教学改革,培养有能力的会计人才离不开具有高水平的教师,即具有理论研究和复杂实务操作技能的高层次师资队伍是彰显精品课程优秀教学质量水平的关键。首先,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引领建设精品课程的教学队伍是构建一流师资队伍的关键。由师德高尚、事业心强、治学严谨、教风端正、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和协作意识的教师担当精品课程建设的带头人,可以带领相关教师脚踏实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方案的规划和实施,从而保证精品课程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整体性。其次,全方位建设师资队伍是构建一流师资队伍的保证。拥有一支与精品课程定位和目标相适应,结构优化,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需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建设。我们坚持以“培养+引智”为基本思路,通过“名师+团队建设”相结合、“学位+国外进修”相结合、“引智+国内高访”相结合、“科研+实践锻炼”相结合、“平台+学院文化”相结合等措施,这样既有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的学科带头人,同时吸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形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由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梯次合理的财会专业学科教学梯队和学术研究团队,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来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从而为精品课程建设建立了丰富的教师资源库。最后,开展教师的多渠道对外交流活动是构建一流师资队伍的保障。为防止教学与科研相脱节,我们开展了教学科研师资队伍一体化建设工作,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训,提高现有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还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其他高等院校聘请一定数量的学术水平高、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弥补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师资问题;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外大学进修,建立国际间的校际联系,引进国外高层次的教授、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或访问,或向国外派出高级访问学者,参与国外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通过国内外高端访问、境外进修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积极承办国际、国内学术讨论会,开展学术交流,掌握会计学科的国际发展前沿。通过以上措施,经过多年的建设,才能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成果显著的师资队伍,并且在精品课程教学方面发挥作用。

3.3服务专业特色建设,进一步优化精品课程内容体系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集中体现专业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安排精品课程内容时,工科院校应紧紧围绕自身特色培养目标精心组织,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合并和重组,加强各章节内容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课程体系系统性的关系,本着循序渐进、特色鲜明、由易到难的原则,内容环环相扣,并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互为补充,使整个教学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既符合在校学生学习的特点,又有利于发挥本校学科专业优势。同时,在教学内容中积极吸收和反映财会领域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新成果、新知识,及时将教学科研的最新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体现教学科研相结合,尤其是工科院校,更应该将自身优势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贯彻到教学中去,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有良好的基础,有力地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改革,从而将精品课程体系系统地纳入到专业特色培养的总体目标中,使课程建设服务于专业特色建设。

3.4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共享优质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学条件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这对于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具有很多优越性。因为,通过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可以方便相关课程教学人员开展协同工作,及时更新与调整课程内容,从而创造课程网络建设、学科研究及教学活动的一体化环境,促进课程教学资源的丰富和共享;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一个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起一整套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系统,不仅能有效地整合相关课程的教学资源与网络资源,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而且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的财会人才提供有力保证。

目前江苏科技大学采用了全校统一的“课程建设与辅助教学平台”系统开展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网上辅助教学工作。构建统一、适用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精品课程的制作难度,提高开发效率,使专业教师摆脱一味依赖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而且能够减轻专业技术人员疲于指导的工作负荷,将主要精力放到进一步优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使精品课程收到更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精品课程网络教学仅有技术、平台和共享机制是不够的,它需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学术性和非学术性学习支持服务,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提高。为此,我们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努力尝试学习支持服务内容。比如:学生可以随时在答疑区提出问题,也可以热心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疑问;教师可以对上述内容进行点评,通过网络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提供当前专业学科和本校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新知识以及相关学术论文,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

3.5加强特色教材建设,构建立体化精品课程教材体系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借鉴国内外其他大学的成功经验,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立体化教材包括主教材、课外参考书、学习指导书、教案、课件、扩展资料等。其中,主教材是基础,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我们采用的是自编特色教材。在自编教材中,考虑工科院校举办财会专业的特点,结合自身财会专业三大特色定位的要求,及时地将自己教研、科研的成果引入精品课程教材,在教材中突出财会研究领域基本原理与工科院校财会专业特色并举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的关系。课外参考书作为补充资料,与主教材相配套,我们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推荐教材,尤其是近年来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精品教材、国外原版教材以及有特色的教材,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3.6充实实践教学内容,构建有效的精品课程实践方式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得财会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缩短实践与理论的距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而且也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真正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我们针对建设中的精品课程开展了强化实践环节教学方式的探索。实验教学设计思想采用“传统实验+特色实验”,实验教学体系构建采取“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手工会计实验强调“设计性实验”,电算化会计实验强调“综合性实验”,手工实验以传统实验为主,电算化实验主要是结合运用学校自行开发研制并在船舶行业推广应用的“金舟”会计商品化软件,开展“影子工厂”实验教学系统的使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学习整个电算化帐务处理的流程,让学生在真正接触到企业实际数据的同时,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和现代成本控制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认为财经院校的财会专业不论是师资队伍还是科研力量等均以财会理论研究见长,而工科院校应以财会专业实务见长。作为工科院校办财会专业应该立足于自身的优势领域,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通过着力打造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高水平优秀精品课程,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充分的相关资源,将专业特色建设成果全面、系统、深入地向学生推广应用,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高素质的、有特色的、应用型财会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

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重要性方法

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解决问题并对解决方案问题方案加以实施、评价、修改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内涵可见,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就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科学地制定出教学目标,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呈现有序、最佳状态,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一)课堂教学设计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

课堂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方案修改五个环节。其中,明确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指明方向,教学方案的选择与实施,使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受到约束,确保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有一个清晰认识和整体把握。教学方案的实施、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了教学活动中松散、本末倒置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对实施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改,保证了教学活动高效、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教学资源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的保障。

课堂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素质,使之能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课堂教学设计通过经济、高效地选择教学资源和媒介工具,合理拟订教学进度、精确时度,准确评价和分析教学结果;及时有效地修改教学方案,使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学生、设计方案、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取得最优教学效益。

(三)课堂教学设计促进教学理论和教师素质的共同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教学研究倾向于理论完善,因此脱离了教学实践,使教学理论成为“纸上谈兵”,而课堂教学设计作为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教学实践,不仅将现有的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而且使教学理论得到实践检验,促进教学理论的充实和完善,并将教学经验升华为科学理论。

开展课堂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师技能。在传统师范教育中,忽视对教师教学技能培养。而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发挥自己的特点成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引导者[1]。教师不但要掌握和熟练应用教学理论,而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因此,课堂教学设计不仅促进了教学理论的补充和完善,而且为教师教学技能的成长和素质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高效的途径。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

“文无定体,教无定法”。面对不同学生,课堂教学不能“一成不变”,只有高效、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一)挖掘教材、依据学情,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导向,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应做好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对教材进行分析及应用,将教材内容情景化、静态知识生动化;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拓展,吸收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科内在的逻辑性的同时,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突出教学目标的重点与明确教学目标的难点;使教学目标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针对性。

(二)课堂教学设计优化,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中,可供采用的方案多种多样。此时,选择采用哪种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对各种方案的效能进行全面、系统对比,选择出最佳教学方案,在选择过程中,不能只考虑眼前的短期效益,还要兼顾长远效益。要考虑设计简单、方法易行、节省教学时间、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这五个方面的因素。所以,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应考虑到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准确地进行教学评价,及时有效地修改教学设计方案。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通过观察自己或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或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2]。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行之有效”,要从五个方面评价: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任务开展;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解决课堂出现问题是否及时,修改方案是否有效。使教学设计修改建立在教学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设计。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学到些什么”这三个问题组成,“教什么”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怎么教”是课堂教学方案的选择,“学到什么”是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即教学监控与评价。只要将这三个问题解决好,才能使课堂教学设计变得科学、合理、优化,促进教师教学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及教学理论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篇4

摘要:“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在几年的建设中,始终坚持围绕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工学结合与职业岗位等方面来实施。探讨高等职业包装设计教育特色,能够提升包装设计教学质量,促进艺术设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环节,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具体再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示范性建设中的重点专业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的核心课程“包装设计”课程,于2002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2002年成为部级高职高专试点专业商业美术设计中的主干课程建设,2004年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2005年获得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部级精品课程。实践证明,加强高职装潢艺术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

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这对培养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目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是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干课程,是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课程。因此,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应充分体现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以高素质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面对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职业岗位群,该课程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知识则强调专业技能,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包装设计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技能训练,进行包装设计实际项目,提高包装结构设计和包装创意设计实践能力,具备对商品包装设计中进行包装容器、结构、材料、印刷加工等设计制作的能力。

二、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最重要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学内容既要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又要知识结构合理,注意高职包装设计的科学性。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教学的构建就是立足于能力的培养,从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培养该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优化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表现为:一是理论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将原“包装设计概述”“包装容器设计”“包装结构设计”重组成为包装设计基础课程,对涉及到包装容器、结构、原理、材料和印刷工艺等较为分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优化,使该课程包含了包装设计的工艺制作全过程的知识。二是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市场商品包装开发实际相联系,与企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结合,强调实用性。在包装结构设计课程中,整合包装容器结构的内容,把较难的容器计算等方面知识适当放到实训中,增加了市场常用的纸质包装结构设计的教学内容,瞄准地方特色商品包装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课程的授课。让同学们进行实际包装设计与制作,增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操作体验。三是加大纸质包装设计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学生动手制作纸盒造型训练课程,感受体验纸质包装设计结构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然后让学生到超市货架上去分析对比,反复修改调整。通过校内外指导老师评定后,让学生到制作公司按实际尺寸制作出来。要坚持有目标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并与包装行业的职业资格技能相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比如,2005届商业美术设计专业黎镜昭、石建峰等同学设计的《古韵——普洱茶系列包装》作品,获得2007年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铜奖,还获得首届全国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银奖。在课程设计上,应及时把包装设计最新理念和设计制作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包装设计原则、市场动态和消费者的需求。

三、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手段

精品课程建设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体现两个“学”,五个“用”的方法。两个“学”指的是学习内容适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五个“用”指的是学生学了以后“会用、够用、管用、能用、好用”,逐步完善学习和实训一体化。除此,还应建立包装设计实训室、多媒体投影设备以及计算机、制作机、打样机、装裱机、压型机和包装实物作品为一体的教学设施,还建有包装设计陈列室。根据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建立了校外包装设计实训基地,以创意设计、制作出片、制版打样等一整套的工艺流程设备,让学生掌握包装设计的专业技能。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逐步开发了包装设计网络教学资源,使精品课程的教材、电子教案、课件、学习指导、试卷、视频录像、网上答题等教育资源网络一体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自己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个较大平台。同时,也为包装行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学习平台。

四、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构造双师教学团队

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主讲教师队伍的结构,按照教育部的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要求,我们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以国家示范性建设中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依托,采用了“三个坚持”的具体措施。

1.坚持引进和学院培养相结合的专业教师建设方针,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安排到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团队中来。《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是由中国优秀包装设计师、高级平面艺术设计师、高级商业美术设计师和学术水平、教学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主讲教师组成,结合校企合作的原则,配备了公司设计总监、辅导教师、技师等,构建成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梯队。教师团队成员思想活跃,在全国级、省级立项获得教改课题3项,发表高质量教改教研论文十多篇。指导学生的设计作品在全国、省市级获得金、银、铜奖和优秀奖160项。

2.坚持实施教师团队继续教育的优惠政策

学院制定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条例》,并设精品课程专门建设经费,其中一项是规定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鼓励专业教师攻读硕士及在职研究生学习,参加国内外专业高级培训班,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每年安排教师下企业生产一线或专业实训基地参加设计创意项目的实践、职业培训或技术服务,合理安排中青教师培养计划,不断适应新时期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3.坚持实行导师制和岗前培训制度

学院相继出台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导师管理法》和《导师任职条件》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采取由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组织教学文件或相互听课、评课的办法,并组织青年参加课程改革工作和精品课程建设。带动青年老师申报科研课题,有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带领青年教师下企业一起开发品牌设计项目,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设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地培养了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的梯队形,保证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连续性。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其建设的过程中,强调了高水平的定位,充分体现精品课程的先进性、科学性、教育性、实用性和示范性的标准。紧紧围绕社会需要和行业需求,明确艺术设计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要求,进行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一系列地改革,有效地实现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设计创新同步的教育目标。在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加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保证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不断完善的建设过程,促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最终提升了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

五、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强化实训环节

从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角度分析,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中,实训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都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求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注重实训与实习,搞好生产性实习,并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在学院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广东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设计中心、广州沸点设计公司、番禺日报印务中心、广州番禺新龙包装印刷有限公司、香港艺宝制品有限公司等1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建立包装设计实训室、包装材料实训室、包装印刷实训室等实训基地。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保障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正常实训教学运转,提高了示范性重点专业建设中的教学质量。一是重视实训,强化产学研的结合,安排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完成技能训练后,就到校外实训基地,在车间工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讲解与示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技术工人交流,主讲教师到现场配合指导,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到包装印刷各个生产环节学习,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开发地方特色包装。创意设计地方特色包装,这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实践教学的重点。比如,2007届商业美术设计专业2班实习一组同学,到香港艺宝制品有限公司,进行茶叶包装的开发设计。在实习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土特产品包装进行创意设计,学生在参加实践项目中,感受到了包装设计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意实践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考核与考查,认真抓好每一项实训课程的环节,及时对校内外实训成绩进行评定。美术设计专业2班实习一组同学设计的《番禺三宝》《普洱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作品,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三是加强生产性实训考核,安排学生到香港艺宝制品公司实习,直接参加公司的包装设计开发、制作、打样等工艺流程。

六、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编写指导教材

为了配合精品课程建设,学院组织教师、设计师共同编写了《包装设计》新世纪高职高专教学成果教材,以及教育部部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该教材在全国同类院校反响很好,至今已经是第11次印刷。根据授课老师的意见和学生的建议,包装设计公司设计总监也参与编写,加上近几年的专业调研与教改成果进行修订,增加职业岗位和专业技能知识,2008年作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正式修订(第二版)出版,这就丰富了包装设计教材的内容,更加适应了职业岗位的需求,提升了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互动能力。

配合《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增加包装设计职业岗位知识和技术,把纸盒包装结构设计内容增多,帮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包装造型案例。并与包装设计专家编写包装设计实训指导书,按照企业管理工艺程序与步骤来编写,方便学生自学。编制包装设计电子课件,其中除了编写包装艺术设计外,还编写了包装设计欣赏、最新包装设计和中国之星获奖作品、世界之星国外作品选等参考资料。除此之外,还按类别编辑,如商品包装、食品包装、酒类包装、工艺品包装、化妆品包装、玩具包装等多种包装设计作品,为同学们提供生动的包装设计参考图例。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还将图书馆、艺术设计资料室1000多种的包装设计出版物目录挂在网上,整理全国30多个包装设计及相关的网站链接,既为教师提供授课参考资料又为学生自学包装设计提供学习资源,同时也为社会包装从业人员继续学习提供了一条自学途径。

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建立成为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完善了包装设计课程优质教学资源。为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岗位群的新要求,我们将继续对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不断探索、精益求精,以更好地为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编.国家精品课程——2004[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范唯,马树超.关于加快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

[3]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诠释与应对[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侯治富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5]柳礼泉等.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6]胡宝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

2003年至今,国家推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已有七年多的时间,该项目的发展初显成效。已经审批通过的国家精品课程有力地推动了高校的课程改革和建设,对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近年来发展迅猛的高职教育来说,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作为高职院校,应抢抓机遇,以特色优势学科为突破,高标准打造一批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品课程,进而带动其他各门课程的建设,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1、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类型,其本质特征是“职业性”,是“为某些职业培养、训练人才,而不是从事与眼前用途无关的学术研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重视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和技术的应用性,而不是理论创新、学科的系统性和基础的综合性”。职业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技术能力、操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研究能力和设计能力;既可以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也可以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更加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在高职教育中的指导作用,使其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2、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在全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态势下,大多数的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即遭遇待业,这一方面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出台的下岗职工优先就业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教学质量下降导致毕业生素质的下降。人才素质的下降势必会削弱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所以提高教学质量事关重大。而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进而带动整个职业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

3、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真正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看,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要成为世界的工厂,制造中心。从我国就业结构看,全国劳动力资源8.8亿人,城镇劳动者中登记失业率3.6%,加上下岗职工则失业率达7%,已达到国际警界线。我国目前一方面失业率较高;另一方面高级工短缺。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工作一线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关系到教育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建设绝不是单纯的教材建设或是简单的“课程设计”,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质量工程。建设精品课程最终的成果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和学生为社会所能创造的价值上。

二、结合新指标体系建设精品课程

从近几年精品课程评审方案与评审指标的变化来看,精品课程具有以下特点和趋势:更侧重专业领域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加大分值;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比重稳中有升;教学条件的权重逐渐降低;“政策与支持”观测点的分值有所增加。高职专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要围绕新的评审指标体系,更新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双师型”师资队伍素质为基础,以针对企业岗位职业素质教学内容为核心,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发的实用性、针对性、职业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建设,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提高高职教学的质量。

1、将精品课程建设与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从目标层次上看,专业教学改革建设统驭课程建设,或者说课程建设只是专业教学改革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从操作上看,要做的具体事情以及要达到的目标很多都是一致的,所以可以将两项工作进行沟通,从而实现工作结合、成果共享。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改革建设目标主要有:探索并形成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具有先进教育思想和时代特色、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和形成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培养一支教学水平较高、富有实践经验、结构合理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形成长效机制,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双证书”制度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批设备优良、体系完备、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制度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成效显著,取得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等。这与精品课程中“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建设目标都是相辅相成的。

2、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就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在新的指标体系中,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分值高达20分,可见高职的精品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方面要做足功夫。对此,就要从专业的角度考虑精品课程建设,而非简单地从课程的角度考虑精品课程建设。从课程的角度考虑,精品课程建设主要是提升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教学效果和课程特色等六个方面;而从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角度考虑,则需要综合考虑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以及“双证沟通”的要求等情况,简单来说就是在选择精品课程内容及组织安排过程中,从专业发展的全局考虑,而非单纯的“脚痛医脚、头痛医头”。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对于专业课程应强调根据企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来确定教学内容;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则应侧重考虑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确定教学内容,使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以此为依据制订课程教学大纲、选定合适教材、编写课程教案等。如武汉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从确定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体系或门类入手,在综合考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和“双证沟通”以及教学改革与建设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了一个会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体系,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职业道德与经济法规》。这四门课程,既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助理会计师职称考试的一个知识框架,也包括了会计操作性技能、规则性技能和现代会计信息处理技能等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另外该专业负责人也提出,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要求来看,还应将整合开设专门的会计实训课程,并将其也纳入会计专业精品课程体系中来。

3、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与“学科型”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特征,强调的是“职业性”和技术的“应用性”,实践性内容占相当的比例。高职院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应该坚持基本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改革实验教学,加强实践性训练,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精品课程实训要求,模拟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境,把单个实验(训)室的建设,向综合性、创新型实践基地发展。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与相关企业联手,建立合作机制,把课程搬到企业中,建成能适应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基地。例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设计》精品课程把理论讲授、实践辅导、社会考察、工厂实习等不同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将课堂教学、家具实训基地实操、工厂实习、家具博览会参观、社会专业调研、企业设计项目、家具设计大赛、专利发明创造都全部贯穿于教学环节之中,构成一个“学校―企业―社会”贯通的现代教学链,形成培养学生真正的创造性和应用性家具设计能力的课程体系。

4、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切实发挥“双师”作用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教师团队与本科院校不同,应突出“双师”、“企业工作经历”的特点。课程主要负责人及主讲教师除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亲自主持、设计和指导实践教学。需要强调的是,“双师”建设在操作和落实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停留在教师职称的达标,还应将“双师”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及实践中。如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项目导向教学法、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另外考虑到成本因素,也可以将教学任务结合实际工作现场制作成采访录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将被动的理论灌输转向为生动的形象演绎,从而使学生成为最终的受益者。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坚持“双师”的职称和使用双达标:一方面强调教师的实践经验达标,即实现真正双师;另一方面强调实践与教育教学的结合情况的达标,实现学以致用,知以致用,通过强化教师的职业技能带动和促使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进而实现教育教学与实践操作的完美接轨。

5、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创新意识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也正是如此。要推陈出新、形成自家特色,这不仅要求精品课程具备其他课程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同时也要在不同院校的比较中脱颖而出,做到人有我有,人无我有。这就需要深入地理解各级指标的含义以及工作实施的方法和途径。如武汉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不仅开设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的《职业道德与经济法规》,充分实现了与双证考试的接轨;如康定民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精品课程试题库系统的设计,使学生可以在线练习和考试,一方面能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在线练习,另一方面能很大程度地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6、建立精品课程长效发展机制,精益求精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获得“精品课程”荣誉决不是某门课程建设的终点,而只是个起点。因此各高校应该建立精品课程建设、完善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精品课程的建设。高职院校也应该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后续工作的检查、监督,保证教学内容始终能够反映最新科技发展水平,能够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的改进、完善,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精品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以全面实施。

三、加强深化教学,系统建设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基础性的工作,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是抓重点、出成效的主要手段。精品课程建设也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的特色和专业优势有所侧重的选取精品课程建设的科目,在建设过程中按部就班的做好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程建设的信息化,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长效发展机制推动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的长足发展,最终真正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2003.

[2]周跃红: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研讨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6(13).

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美化课程微观教学运行机制课堂创新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在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等具有方向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宏观和中观层面取得巨大成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走上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十二五”期间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浙教高教〔2011〕169号)都明确指出要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把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优先向教学领域集中配置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最终要落实到微观层面的课程学习质量,而课程学习质量的提高最终要依托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实现。微观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为宏观高等教育质量提供最扎实、最有效的保证。浙江省教育厅适时出台了《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6年)》,进一步提出了要推进高校创新课堂教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探索以美化课程为基点的微观教学组织运行机制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目标的重要着力点。

一、文献综述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长期以来偏向于宏观、中观课题,以逻辑演绎为基本范式。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微观领域的研究。黎德山(2003)指出高校微观教学改革自身的缺失是微观教学改革成效不足的根本原因,对此应通过设置教学改革组织机构、树立新型教学观和构建教学改革促进系统等措施进行针对性的补救。杨再石(2003)围绕微观教学设计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中的重要性探讨微观教学设计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彭丽(2006)则在课堂微观教学模式中引入建构主义的脚手架理论,分析由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几个环节组成的支架式微观教学范式。李文爽(2011)从微观教学环境建设的视角探讨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出应当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形成自由、宽松与和谐的精神。

金学军(2011)指出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微观保证,在分析影响课堂质量的现实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施办法。宋德发(2011)则创造性地提出“微观教学学”的概念,认为“微观教学学”的研究主体以一线教师为主,以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证”和“体悟”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主要用于指导具体教学实践。周建松(2012)更进一步指出微观教学改革需要处理好课程、课本、课堂、课余、课外、课表等环节的关系。现有文献大多关注微观教学的实施成效问题,对微观教学概念的本身尚未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导致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逻辑起点。为此,本文以美化课程为切入点,在对微观教学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外贸单证操作》课程为例,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角度探讨微观教学的组织运行机制问题,以期对具体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微观教学的内涵界定

对微观教学的内涵诠释是对其进行研究的出发点。微观教学是教学研究逻辑层次中的概念,以具体的课堂教学为基本范围,以课堂教学中各种变量为要素,以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联动行为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比较容易被忽视的课堂教学行为和操作措施的内在微观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由一门课、一堂课、一个教学情节甚至是一个教学行为构成。

微观教学的组织和运行重点关注教学行为本身,主要是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以便给教师提供行动措施指引。由于课程是微观教学改革的基础,课程美化就成为微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课程美化为基点的微观教学改革就是通过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开发等环节的合理安排和精心设计,激发教学活动主体的活力,从而提高教学实效。由此可见,微观教学的“微观”既指研究对象的“微观”,又指研究目标的“微观”。

三、微观教学组织运行机制的构建

(一)微观教学组织

微观教学组织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具体包括:

1.教学准备。就微观教学而言,课程体系改革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课程应当涵盖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必须具备明确的课程定位、科学的课程设计理念、结构合理的课程建设团队及功能完善的教学环境。

(1)课程定位。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回答这门课为何建,为谁建的问题。例如,《外贸单证操作》是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商务英语等国际经贸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该课程主要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外贸单证员。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制作和办理各种外贸单据,能审核信用证和各种外贸单据,能分析和处理各种外贸单证问题。这是课程建设的起点和归宿。课程定位的美化指标是明确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明确课程学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2)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建设的全过程需要科学设计理念的指引,需要回答这门课如何建的问题。课程设计理念的美化指标是体现高等教育教学发展新趋势和专业人才市场新需求。《外贸单证操作》采用的是以外贸单证员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主导,以校企合作为路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模式(见下图)。

图《外贸单证操作》课程设计理念

(3)课程团队组建。课程质量提升需要具备一支结构合理的课程建设团队,需要考虑团队的职称结构、年龄机构及学缘结构等因素。课程团队的美化指标是结构合理、体现“专兼结合、双师素质”要求。《外贸单证操作》课程创造性地提出“双元双优”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模式,通过培养和遴选分别形成优秀的教师职业人队伍和优秀的外贸单证员职业人队伍(行业兼职教师),“双元双优”课程教学团队全程参与课程建设全过程,通过共同开发标准,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备课、共同授课、共同命题等方式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外贸单证员职业人。课程团队中行业兼职教师均为外贸单证一线业务专家,行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比例超过1:1,同时配备1名优秀教育技术骨干。为提高专任教师的业务操作能力,行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进行朋友式结对。该课程组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双元双优”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该模式入选国家示范性建设项目建设二周年成功案例师资队伍建设案例之首,获得教育部专家的认可。

(4)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包括课程标准开发、教材开发、授课计划和实训计划制订和教学单元设计等要素。课程教学设计的美化指标是知识、素质、能力“三要素”结合,教学目标明确清晰、教学方法切实可行、学习方法指导简明有效。以《外贸单证操作》课程为例,首先在工学结合模式的指导下,校企合作分析外贸单证员工作过程和任务,共同开发外贸单证员岗位职业标准。根据已开发的岗位职业标准,结合课程教学的各项要求拟订课程标准,具体内容包括课程性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教材编写、教学建议、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其次,依据课程标准,遵循真实性、代表性和综合性原则设计11个项目活动载体。再次,以外贸单证工作过程为线索共同开发项目教材,每个项目都包括学习目标、工作项目、操作示范、知识链接和能力实训五个组成部分。该课程开发的教材《外贸单证操作》在2013年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最后,拟订授课计划和实训计划,完成单元教学设计,将课程标准解构细化成具体教学模块。

(5)教学环境建设。课程教学的实施需要建设符合职业性、安全性、齐全性标准的教学环境和场所,以保证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安排。在教学环境建设与改造中,要提高教学场所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使其布局符合小组研讨、上岗演练、技能培训等研讨型、参与型教学的需求。教学环境建设的美化指标是教学场所职业化设计、硬件得到经常性维护和保养以保证设备运转正常。《外贸单证操作》课程全部在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习基地开展教学,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教学模式,使“教、学、做”融为一体,让学生以外贸单证员身份进行业务操作,形成职业认同感以提高学习效率。

2.教学实施。教学实施是将教学设计付诸实践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也是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课堂关注度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的过程,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加工与传输、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等环节。教学实施的美化指标是符合教学目标,能激发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

(1)教学内容的呈现与传输。课程教学内容应当注重与职业标准的有效衔接,强化实践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在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上,应当灵活运用文档、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碎片化资源类型,充分发挥多媒体表现资源优势,推进微课和慕课的建设,推进课程数字化改造,可以支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体现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以《外贸单证操作》课程为例,通过对外贸单证员岗位要求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外贸单证员岗位的工作流程与任务,把课程内容分成审证和改证业务操作、制作商业发票和装箱单操作等11个工作项目,每个工作项目又根据实际工作流程需要划分为若干工作任务,工作任务下又设计具体的操作步骤、程序和方法,构建集理论、方法、实践操作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体系,充分体现外贸单证员职业岗位实际工作所需素质、能力、知识等要求。

(2)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理论教学的直观性,增强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积极推动小班化教学和分层教学。《外贸单证操作》课程采用以项目导向、以外贸单证员的实际工作任务为线索,融“教、学、做”为一体,注重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充分体现工学结合,大大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该课程同时实施“课证融合”教学方法改革,把教学内容与外贸单证员职业岗位标准和职业考证内容相融合,充分体现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实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3、教学评价。设立多维度标准,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评价办法,强化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成绩评价导向。对于终结性考核的实践内容,要明确考核重点和具体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习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教学评价的美化指标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模式多样化和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外贸单证操作》课程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采用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他评和自评相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考证相结合。该课程最终成绩除了期末上机考核成绩外,还包括平时每次上机实训成绩的过程考核;除了校内考核之外,外贸单证相关企业对学生在工学交替期间的评价也作为考核成绩的组成部分。

(二)微观教学管理

微观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构建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健全高效的组织体系。微观教学管理主要围绕专业教学标准、教学运行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管理展开。专业教学标准涵盖专业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安排和教学条件等方面,是落实教学任务、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的保障。在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应当深入行业企业调研,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和人才市场需求,开发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思路的课程体系,同时稳步实施制定的专业教学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地进行科学调整。

教学运行和教学质量的管理需要组建高效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各级督导、教务处、教研室和课程组层面。督导制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能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亮点和问题,从而给微观教学组织提供有价值的反馈。教务处是教学运行和质量保障的重要管理部门,承担指导微观教学改革实施过程的职能。教研室是教学基层单位,往往能及时传递最真实的教学效果信息。课程组则是微观教学的自我监督主体。学校应当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争取覆盖到每门课程和每个教师,同时应建立和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定期活动制度及考核制度。

(三)微观教学保障

为保证微观教学组织的顺利实施,需要制定并逐步完善一套科学系统的保障制度,包括教学规范与管理、教学质量评价、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等。具体可通过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课程带头人培养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的载体实现,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提高对选择性学习和研讨性学习的认识,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及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能力。

微观教学保障体系的建设还应当充分利用校园信息化升级和教学管理平台的建设,在功能上进一步实现学生课程自主选择权、教师授课管理权和系部常规教学督管权,提供多终端平台的课表查询、成绩咨询、场所预约等服务,对师生教材选用进行数字化管理,从而优化教学流程管理,便捷师生教学基本信息共享,全面推动教学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周建松.基于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微观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2(6).

[2]宋德发,张瑞瑶.呼唤“微观教学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7).

[3]金学军.课堂教学:高等教育质量的微观保证[J].井冈山大学学报,2011(5).

[4]李文爽.创造能力培养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观教学环境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

[5]彭丽.网络环境下支架式微观教学范式的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4).

[6]杨再石.微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J].中国远程教育,2003(17).

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篇7

一、建设的背景及建设意义

随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朝着专职性、特色性方向发展,会计专业的教育也更多地融入会计实务岗位中技能和素质的要求,高职教育的主管部门也更倾向于借助各类技能赛事对院校的教育水平进行横向联系和比较,为此,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逐步形成了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凭借会计竞赛串联课证融合课程内容,以赛促训,以赛强技。基于课证赛融通背景下本文提出会计教学质量要素建设的命题,并通过对这一命题的研究,形成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评估体系的框架。同时,通过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要素建设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理论体系,使会计专业建设走向成熟、走向丰富,也为其他专业教学质量要素建设提供参考。

二、教学质量要素界定及评价要素矩阵建构

(一)教学质量要素界定。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要素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教学质量要素进行界定。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质量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组织结构与功能的整体,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考察研究教学质量要素,从而达到整体上教学质量最佳。教学质量要素集合可以分为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激励四个方面,其系统构架如图:

1.课程设置。课程就是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内容,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应是学生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的知识模块应该是开放的“知识树”状态,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应坚持技术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情感本位的有机统一。课程具体设置上既要整合会计工作岗位技能要求,也要满足会计技能竞赛对抗要旨,更要凸显会计职业认证的重点内容,使课程、证书、竞赛知识诉求贯穿整个会计专业的课程学习中。

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课证赛融合的需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的革新已经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但是对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全盘否定,要选择继承。探究式教学、行为引导法、启发式教学和角色扮演法教学在实施教学方式过程中可以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运用多媒体和Cai等现代教学手段,从而把文字、声音、图形和动画等合理组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逻辑清晰、表达流畅,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3.教学条件。在课证赛融合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切合实际,对学生业务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更加突出,基于此,高职院校应不断提升与改善教学条件,不断优化教室与实训室及相关配套设施,会计学习场景与会计工作场景、技能比赛场景有机融合,大力发展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课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4.教学激励。教学激励关乎师生人性的基本要求,对于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成为重要手段,教学激励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奖励和惩罚制度使得被激励者向着共同愿景奋进,也是不断提升教学的内在动力以实现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当前,很多院校更加注重的是正激励,即奖励,而对负激励关注的并不多。

(二)教学质量评价要素矩阵建构。现实中,教学质量涉及到的因素众多,设置评价的层次也难以界定,因此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层次综合模型对其进行评价是比较合适的。教学质量要素是从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界定的,引用会计学的专业术语,用F表示,包括课程设置F1,教学方法F2,教学条件F3,教学激励F4,将其分解细化确定为科目,建立指标科目体系如下:

F=(F1,F2,F3,F4)

F1=(f11,f12,f13);F2=(f21,f22,f23);

F3=(f31,f32,f33);F4=(f41,f42,f43)。

此处,我们是借助层次分析模型的理念,在明确会计教学质量要素的范围基础上,确定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对评价主体与教学质量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层次分析,梳理出目标层、评价层、指标层,为了使评价结果符合实际,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学生、同行、领导、教师四部分主体进行教学质量要素权重成对比较,按照重要程度分别给出相应的成对比较矩阵,对该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这里我们不再做深入探讨。

三、教学质量要素关联性分析

运用系统方法来建立会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就是分析其基本的构成要素,运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和它们之间的发展规律来建立一个具有组织结构与有机功能的整体。因此,强化会计教学质量因素建立的本质就是完善会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教学质量的内涵就是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激励的集合。

在课证赛融合背景下,课程设置注重课程、证书、竞赛三要件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复合性知识体系。课程设置推动了教学方法的转变。转变教学方法首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具体的分析,哪些值得肯定和继承;哪些需要根据技能大赛背景的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加以改变,哪些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条件是教学方法改变与完善的基础。会计专业教学条件建设上强调工作现场环境与教学环境并重,加强会计工作现场环境对教学环境的渗透:专用设备与通用设备并重,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并重。同时,科学的教学评价与教学激励体现了高校以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价值观,它以制度的形式不仅使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在高校所允许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而且使教师和学生认可并努力实现这种价值。

四、课证赛融合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要素建设的路径分析

利用学校会计及相关专业已有的人力、物力资源,突破现有的专业界限,构建了从知识储备――知识转化――知识应用创新的会计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质量要素及教学水平评价体系,会计及相关专业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多学科交叉的教学要素的训练,丰富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了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依托课证赛融合加速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建设。技能大赛作为我国会计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各职业院校展示其教学成果的重要形式。通过参加技能大赛,把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的“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经验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依托技能大赛探索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速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建设,不断强化学生会计岗位技能的培养,逐步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在后续的教学改革中,不断结合市场需求及行业发展调整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将岗位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将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体现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可以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与开发方法。用工作任务来描述和模拟实际的工作岗位,会计职业分析和会计工作过程分析采用BaG分析法,主要由校外实践专家(头脑风暴法)、课程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课程(教材)开发小组,对传统教材及课程体系进行序化和重构,按照实际会计工作过程和会计信息处理程序,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

(二)导入实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升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多是通过考勤制度来约束学生,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应付考试。先进实用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志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要批判继承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而并不是非此即彼。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不管是哪种模式的运用,必须要对不同模式的优点与局限性有充分的了解,在对具体课程进行详细的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所掌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是正确的做法,而不是为了模式而模式,生硬地横加应用。

(三)建设多元化的会计教学载体与教学平台。由于技能大赛在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了全面提升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创建技能大赛背景下的一流课程,学校应在对会计学专业进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对与技能大赛关联度较强的课程加以专门立项进行课程建设。与此同时,会计专业要建成基础、专项、综合三个层次的训练内容构成的分层递进式职业能力训练体系。同时学院围绕会计、财务等专业建设,建成多处校外实践基地,并建成银行、证券、财会模拟实训中心等,为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提供了硬件支持。

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篇8

(一)审计专业学科定位需要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发展空间需要拓展在当代社会科学中,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及其专业教育遇到像审计这种“尴尬”的局面。这种“尴尬”局面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专业设置上,把审计放在会计学的从属地位,把审计当做会计的一个分支。尽管“审计不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在学术界早已形成共识,并且从实践来看,从审计的隶属关系,到审计机构的设置,再到审计工作的开展,几乎都找不到审计从属于会计的痕迹。但是,在大学的专业教育方面,审计专业仅仅是“大会计”下的“专业方向”。在“大会计”观念的影响下,审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其专业发展空间都受到严重的制约,由此导致目前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在专业素质上与审计实践的需求存在严重脱节,而且在人才培养数量上也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审计在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公认的。良好的专业教育是保障实务工作长期有效开展的基础。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审计专业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其中的“曲折和磨难”。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操作上的失误,使得审计专业的学科地位长期存在疑问,由此导致审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审计专业教育的综合改革,重塑审计专业学科地位十分必要。

(二)审计实践环节和案例教学严重不足,审计专业教育困境突出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审计专业突出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在专业教育中必须强化实践环节,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中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案例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逻辑思维能力、专业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满足实际工作对审计专业人才的需要。但是,在当前的审计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受现行体制的制约,审计专业教师中很少有经历过审计实践锻炼和培训的,教师的审计实践知识大多来自研读有限的审计案例和参与有限的审计实践活动,根本谈不上具有审计实践经验,对专业课程的讲授多是“勉为其难”。(2)现行的审计专业教材基本上都是由大学的专业教师编写,受教师自身能力的限制,专业教材大多存在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缺陷,不少教材都是“准则(制度)加解释”,少有的一些案例基本都是“抄编”而来。(3)受政务公开和保护公司“商业秘密”的限制,除了上市公司披露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信息之外,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案例材料十分缺乏,案例教学素材严重不足。(4)受大学投入和审计实务工作特点的限制,现行的专业实践实习(毕业实习)很多方面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实习指导严重不足,而在毕业季学生也大多忙于找工作,难以安心实习(这种现象在其他专业同样存在)。只有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改革,才能改变上述困境。

(三)审计专业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冲突明显,专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偏误目前,国内高校的审计类专业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名为会计学专业(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主要在综合性大学和重点财经大学设置;第二种名为审计学专业,主要在一般财经类高校设置;第三种为专门针对某种职业资格而设立的审计专业,如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Ga)等。有的学校同时兼设上述多类审计专业。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校都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和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在会计学或审计学专业下开办aCCa班或CGa班。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也开始西方化。许多高校开设的aCCa、CGa班,其专业课设置主要按照aCCa、CGa的考试科目设置,全部采用原版英文教材、英文(或双语)授课,学生在校期间参加aCCa或CGa考试。上述情况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的审计专业教育中,既有本土化的教育,也有国际化(西方化)的教育。不少大学之所以热衷于审计专业的国际化教育,除了招生的宣传之外,其中的经济利益起了重要作用。课程设置的西方化,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学生考取国外专业资格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一些大学倡导“全英教学”或“双语教学”的需要。审计专业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并存的积极意义不可否定,但是,对目前情况下所存在的问题也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这些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国际化教育中过度的逐利性;二是“全英教学”或“双语教学”中的盲目性;三是受“逐利性”和“盲目性”的影响。不少大学在审计专业的本土化教育中投入严重不足,使得本土化教育困境更加突出。要解决上述冲突,必须大力推进审计专业教育的综合改革。

二、审计专业教育综合改革的建设目标

审计专业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的总体目标应当是: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以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和素质教育改革为契机,以强化专业教育为突破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进行高起点、高水平的综合改革,培养具有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特质的高级审计人才,实现审计专业教育的跨越式和内生性发展。审计专业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的具体目标定位应当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确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端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市场需求决定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审计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内各高校,无论是国家211重点大学、一般财经院校,还是各类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蓬勃发展,审计专业教育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差异,各类企事业单位对会计、审计人才的需求层次也不尽相同。既有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对核算型人才的需求,也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对管理型人才的需求,同时还有跨国公司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文化专业背景的高端会计、审计人才的需求。审计专业教育综合改革必须立足社会需求,结合专业特点,确立专业发展方向和培养模式,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避免与其他专业教育的同质化。确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端差异化”发展模式,培养具有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特质的高级审计人才,并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

(二)打造一支基础扎实、结构合理、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师资队伍建设决定着专业教育的成败。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审计专业师资队伍普遍存在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根据审计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及时培养和引进优秀专业教师,扩大专业教师队伍数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点要抓好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和教学能力的提高,着重师资队伍的内生性发展。打牢专业课程教师的专业基础,包括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基础,尤其是要针对师资队伍中实践经验不足这一短板,加大培养力度。特别要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努力创造机会,鼓励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或到实务部门锻炼,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和市场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中青年教师。通过不断努力,打造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梯队结构合理、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双师型”(即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如既是教师又是审计师、会计师)审计专业师资队伍。

(三)制定一套与培养目标相适应、具有“多元功能”化的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方案决定专业人才的素质。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看,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三方面的人才需求都十分突出,当前都存在着供不应求的局面。这种供不应求,既表现在人才培养数量的不足,又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的欠缺和结构的不合理。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在增加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数量的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是当前审计专业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专业教育方向的定位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结构,专业教育方案的设置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素质。从国内审计专业教育的情况看,本土化教育中,目前各财经大学现有的审计专业多数以注册会计师(Cpa)专门化培养为主要特色(也有少数以政府审计等为主要特色),审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基于此,各高校在审计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定位上应做到:在着眼于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实施差异化发展和重点突破,由此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方案,形成自己的特色。围绕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总体定位,必须制定一套与培养目标相适应、具有“多元功能”的专业培养方案。“多元化”就是要做到,专业培养方案的内容要满足“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功能化”就是要做到,突出专业培养方案的专业特色,各组成部分(模块)既分工明确、又有机联系,从而达到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目标。

(四)开发和应用具有“互动开放”功能的一系列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方式和方法影响教学效果。只有掌握好的教学方法,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发和应用,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现行体制下,由审计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在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审计专业课程教学可以说是“最难的教学”之一。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审计专业教育来说具有更为突出的现实意义。前已述及,审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中普遍欠缺的实践经验及现行教材的先天不足,再加之审计专业课程知识的逻辑判断和“逆向思维”特点,尽管授课中不乏老师的艰苦努力,但是从总的情况看,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要提高审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除了教师和教材方面的提升与改革之外,还必须加大力度,开发和应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针对当前审计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审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应当着重开发具有“互动开放”功能的审计教学方式、方法。“互动”就是要做到,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放”就是要做到,让学生和老师走出课堂,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

(五)制定一套“质量为本”的专业教学管理制度和办法制度就是保障。要保证审计专业综合改革各项目标的实现,必须制定一整套规范合理的专业教学管理制度,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保证各项制度措施的贯彻落实和有效实施。专业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体现“质量为本”的要求。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围绕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核心目标,做到规范合理、切实可行。

三、审计专业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策略

(一)创新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为专业综合改革指明方向1.立足“高端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和改进专业教育工作。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端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价机制,是审计专业综合改革的目标定位;制定一套与培养目标相适应、具有“多元功能”的专业培养方案,是保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专业培养模式与方案”的创新和优化,为专业综合改革指明方向,也为专业综合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根据审计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端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以及培养具有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性特质的高级人才的要求,根据社会需求对专业人才的评价和反馈情况,不断对专业培养模式的定位和实施进行优化。围绕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总体定位,制定一套与培养目标相适应、具有“多元功能”的专业培养方案。2.以全面发展审计专业教育为引领,以重点发展某一专业方向为突破口。审计专业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全面发展、重点突破”。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精神,在全面发展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专业教育,拓展审计专业教育本土化和国际化发展空间的同时,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教育现状,适时调整专业教育方案,“强化专业方向教育”。各高校应当结合实际需求和自身情况,在不同时段可以选择诸如内部审计、政府审计等专业方向的改革为突破口,以满足实际工作对特定专业人才的需求。3.制定“多元功能化”的专业培养方案,培养“一专多能”专业人才。为了保证培养方案的适应性和相对稳定性,培养方案的设置应当体现“多元功能化”的要求,形成模块结构,做到既能体现各专业方向的实质差异,又能体现各专业方向内在联系;既便于学生选课和学习,又便于教学和管理。在可控的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形成以下专业方向和专业课程的模块结构(功能):(1)专业方向模块:政府审计方向,内部审计方向,注册会计师审计方向。(2)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方向必修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程。(3)课程模块交叉与沟通:专业方向通修课,专业方向特色课。各专业方向及专业课程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相互区分,又相互交叉、相互沟通,既分工明确,又有机联系,从而有助于达到培养“一专多能”专业人才的目标。

(二)提升师资队伍教学和创新能力,为专业改革奠定人才基础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既有专业突出型的,也有专业综合型的。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指出,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这表明,培养“管理型”的会计、审计人才需要综合的专业知识,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会计、审计。因此,在现有的以会计、审计为主要专业背景的师资队伍基础上,通过引进和培养的方式,进一步适度扩充具有法律、金融、管理、工程、计算机等专业背景和博士学位的师资力量,尽快培育具有跨专业知识能力的师资团队。

(三)建设和优化专业课程资源,为专业改革提供资源平台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趋势,对专业方向的设置及课程结构进行优化,为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提供可靠保障。实施“课程设置评估”机制,提高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组成由教学单位、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和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专业课程改进论证团队;构建课程全方位评估机制,从课程的导入、实施和课程的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根据审计专业的特性和实际工作发展的需要,各专业方向课程结构的优化方面,应当考虑开设《监督学》和《绩效审计》等课程。根据专业综合改革目标、培养模式和发展重点的定位,审计专业课程(专业课)的建设,以“内部审计专业方向”为例,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包括以下6门:(1)《监督学》。审计专业各方向必修课,其他专业选修课(。2《)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审计专业各方向必修课,其他专业选修课。(3)《审计学基础》。审计专业各方向必修课。(4)《绩效审计》。审计专业各方向必修课(。5《)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内部专业方向必修课,其他专业方向选修课。(6)《内部审计与管理咨询案例》。内部审计专业方向必修课,其他专业方向选修课。

(四)改革和优化教学模式,为专业改革提供方法指导基于开发和应用具有“互动开放”功能的一系列教学方式、方法的要求,在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应用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和案例教学,建立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教学互动的常态化教学模式。鼓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专题研讨、实务调研等;开辟第二课堂,采取专家讲课、专题研讨等方式,增加学生接触实践的机会。加强案例教学,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良性互动。在课堂上,采用案例分组和讨论教学,可以增强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之后,建立模拟教学工作室,开辟老师与学生在网上交流、互动和答疑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建立“协作式”的团队学习模式,探索协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专业核心课,则采用小班教学、分组讨论的教学模式。此外,积极开展研究型教学实践,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在与老师和同学的协作研究过程中掌握创新的思维和方法。

(五)拓展和优化实践教学基地,为专业改革提供条件保障审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审计思想方法是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高端审计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拓展和优化实践教学基地的内容,主要应当包括实验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实践导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实习基地建设是保证专业实践和实习的必备条件,对于培养合格的专业应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有关高校的情况来看,适应专业综合改革的要求,考虑到今后审计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专业方向的调整,在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扩大实习基地数量,二是优化实习基地结构,三是强化实习基地功能。根据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联合实习基地所在单位,强化实习基地的功能建设。在优化实习基地现有的学生毕业实习功能的基础上,注重建设实习基地的协同育人功能、协同创新功能;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优质资源,增强专业课程的案例素材等。

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篇9

[关键词]人文特征;课程新特点;教学设计

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中,要从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模式,转移到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的新构架上来。让学生在愉悦的享受中获取知识,在生动的启发中增长智慧,在巧妙的引导中发展能力,在和谐的交流中培养个性。

一、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把握最优化的美术课程设计

1.挖掘美术课程的新特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必修课程之一,新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理解美术文化,形素养;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拓展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正是人文精神得形式化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变得具有生命力,并与社会发生最大程度和最大范围的关系,赋予美术本体最大的价值。

2.实践美术课程的新目标。新课改后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自我主观判断意识,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报目标,就需要我们的美术教师有更高的综合素养以及对课程的合理把握。所以,一堂优质的美术课,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精心的设计我们的教学过程。

3.把握最优化的美术课程教学设计。所谓美术课程教学设计,就是指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美术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从而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步骤、合理安排各种教学方法等,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订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它是教师为了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而对教学内容及其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讲解。现代教学论非常注重设计,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复合性的、流程复杂的动态过程,如果没有预期的充分准备、严密构想和精心策划,就会形成随意性,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就不可能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每一堂课中去。教学设计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工艺,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学识水平、教学艺术、人格魅力等的综合体现。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像工艺师设计精致的工艺品那样,去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我们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和进步。

二、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的要求我们:教育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根据教学目的,设计安排好美术教学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高中阶段美术欣赏课的导入在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大脑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上好每一堂课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教师在上课时应结合画面和相关图片,形象、生动、简洁流畅地讲述,注意点面结合,重点突出,避免平铺直叙和用材料堆砌,可借鉴和采用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的艺术形式。

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高职;人文课程;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8-0023-02[Zw(n]

[作者简介]罗杰文(1967―),女,广西南宁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副编审,研究方向:高职人文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们的学习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人文课程教学作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课堂,承担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对人文课程属性的再认识

人文课程具备人文学科的自然属性与社会特征,遵循目标价值与逻辑方法二元功能结构分析的一般法则。在不失偏颇的情形下,课程自然属性与社会特征的有机结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客观呈现出知识传授、精神阐释、文化实践三大教学任务功能,而对任务功能及其结构的全面认知与合理设定,切实影响着人文教育课程在教学活动中的整体功能与实效。

知识传授作为课程的自然属性,由基本概念、定义、事件描述等要素构成,它主要回答“何为学”的问题,课程知识传授在课程教学中所设置的比例,需要结合教授对象已有的知识储备、可能获得的知识信息来确定,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性使学习者充满兴趣且集中高效地掌握课程涉及的重要的基础知识成为一种必然。

精神阐释作为课程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交集,它回答的是“为何学”的问题。它是基于课程知识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经验、智慧、品质等规律性要素的,是课程教学的精华所在,也是人文课程教学价值的集中释放地。精神阐释既受制于教学者教与学习者学的能力,也受制于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对课程教学的反作用,等等,但其合理结构的终极因素取决于教学中存量优质教学资源的多与少,存量优质教学资源的权属可以是学校所有,也可以为学校所用。

文化实践作为课程的社会属性,是人文学科教育及其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它回答的是“学为何”的问题。它基于知识讲授与精神阐释的基础,并将教学成果与社会文化展示与影响有机结合。文化实践表现为组织者与实践者对教学工作的一种责任态度,对社会义务的一种责任担当,因此,客观上要设置“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课程文化行动及文化活动教学环节,并与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等文化实践项目一一呼应、互为载体、彼此通联。

在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人文课程教学的合理架构与比例,并积极搭建“知识传授、精神阐释、文化实践”外延平台:以名师大讲堂、专题讲座为补充与拓展的理论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成果展示与社会文化服务为素质与技能提升的实践教学平台,以此构建以整合社会优质教学资源为内涵的双轨并行的课程资源平台,不断提升人文课程实效化建设品质。

二、对人文课程体系设置问题的再认识

如何设置人文课程,不仅决定着课程数目的增减,也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的实效。因为人文课程设置以其联系性、补充性、交互式为特点形成学科体系,且相互影响、彼此关联与支持,体现出整体功能的逻辑性与实效性。人文课程的设置应该体现固定课程与动态课程互补、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行的原则,并把课程设置纳入学生整体的学科教育规划中,着力解决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切实提高学习方法、创新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三种能力。

我校在遵照上级文件规定开设必修性人文课程的同时,还注重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交融互补。目前形成了以社会与政治、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自我与人生、科技与人类、创新与发展、沟通与管理七大类课程为核心的“大人文”课程教学体系,实现课程设置目标一致、价值同类、功能互补、经验互学、方法互借、资源共享的实效性,以进一步拓展人文课程教学内涵,放大课程教学功能,实现课程从规范化建设向品牌化、特色化建设目标的转型。

三、对人文课程教学组织与设计优化问题的再认识

课程教学组织与设计的优化表现为教学全过程组织与设计的优化和课堂教学组织与设计的优化两个方面。在人文课程教学实践中,侧重于课堂教学组织与设计的优化,对教学全过程的组织与设计的优化问题往往重视不够,也力不从心,而教学全过程的组织与设计的优化又恰恰是人文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与基础。若教学全过程的组织与设计的优化不能有效实现,可见的预期教学效果只能依靠教师教学中所表现出的“技”与“术”来展示,而这种展示又恰恰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在人文课程实践中,要落实好知识传授、精神阐释、文化实践三大教学任务及延展好课程三大教学平台,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不仅需要课堂教学组织与设计的优化,更需要体现整个教学过程组织与设计的优化。而整个教学过程组织与设计的优化,因涉及教学时空的延展及教学投入等诸要素的变化,仅凭教学团队与教师很难完成,需要顶层设计。而顶层设计则需要确立“大质量观”与“质量前置”的理念,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为动力,全面激活教学资源要素,建构“知、行、文”三要素相向而行且有机交互的人文课程教学运行机制,并有机融合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设计环节,使人文课程的实效性发挥成为可能。

我校在优化教学组织与设计中,除在微观领域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组织优化模式外,还重点探索中观领域的全过程教学组织与设计的优化工作,试行“13+X”的整体教学组织优化与设计模式,注重激活教学全要素,使教学计划与教学实施、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教学任务与教学资源相匹配,这些优化措施涉及课程优质资源整合、课程教学实施反思与整改、教学成果展示与行动、教师教学素质提升等内容。通过课程教学组织与设计的优化工作,教师的教学时空得到拓展,角色扮演也丰富起来。目前人文课程教师不仅担任人文课程教学工作,还是大学生社团导师、人文课程导师、社会优质资源整合项目师、课程开发建设项目人等,教师发挥多功能的角色作用对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产生了极大帮助。

四、对人文课程教学质量评价问题的再认识

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根据社会对人文课程教学的要求及其评价对象的实际,对人文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人文课程教学的主要功能是使受教育者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从而提升内在气质修养、塑造理想人格、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教育。[1]因此,人文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客观存在着课程教学过程评价与育人效果评价的双重定位。课程教学过程评价呈显性特征,易于作与认知;而育人效果评价是人文课程教学对人的成长成才的作用,呈隐性特征,不易作与认知。

我校在教学过程质量评价中重视课程设置的评价与课程教学组织与设计的评价,而在育人效果方面,则重视学习者行为的输入与输出。课程设置评价主要涉及课程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与发掘,课程整体功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与互补,课程选定是否得到充分理解与接受等。而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涉及教学组织与设计准备是否充分、教师履行教学职责是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是否充分等。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涉及实施学生素养工程的绩效评价,课程是否搭建出有效的教学拓展平台、展示平台与社会实践平台等。

总之,人文课程实效性建设应立足于“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认知活动,确立课程系统质量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建设观念,同时积极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建设品牌化课程质量体系,以推动人文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