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商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十篇商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十篇

商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22:35

商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篇1

―、电子商务课程与文化之间的基础关系

课程与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文化造就了课程,课程形成了文化。课程的价值观来自文化;文化则不断地建构课程,文化的流变制约着课程的发展历程。第一,文化作为电子商务课程的母体,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内在品质,并为电子商务课程规定了基本的逻辑形式,使得文化在实际意义上真正成为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内容中的灵魂。抛开文化,电子商务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电子商务课程是文化的主要载体,电子商务课程使得文化的传递和传承有了重要的渠道,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文化增值。第三,电子商务课程以文化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这种教学形式并不是对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基于时代需求的创新。离开课程,文化便如同一潭死水而最终枯竭。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化的发展已经超乎人们的想象,同时,受教育者身心状况和教育者课程教育价值观的不断更新,使得文化的社会意义更加令人深思。

二、文化引领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电子商务课程往往显现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经济贸易形势的发展走向,同时,电子商务课程也标志着计算机网络在经济管理应用中的进展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电子商务课程已经成为经济管理领域内一门具有重要价值的实用学科。所以,职校教师应该对与电子商务课程有关的基础电子商务课程和人门电子商务课程进行深人的研究,掌握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其实,基础电子商务课程已经对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以及基本应用规范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讲述,这些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基础,对于职校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及特点

第一,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综合多样,知识体系系统规范。同时,对当前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及电子支付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知识也有所涉及。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各个教学章节和主要内容都相对独立且知识前后关联,结构分布相对明确。第二,计算机网络基础是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内容的技术支撑。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技术支撑的前提下,形成了相对规范的开放性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平台。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具有良好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对学习者的专业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四、文化引领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以常识性电子商务课程文化教学为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主要切人点。教师在进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实施相关教学。如果教师对电子商务课程知识内容有了相对完整的把握,才能高屋建银,加深学生对电子商务这门课程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把握电子商务与当前现实生活之间的具体关系,对电子商务发展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补充和优化。教学过程以常识性教学方法为主,使得学生能够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实践与研究,对电子商务基础知识有本质性的掌握。第二,在社会文化定位的基础上进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相关电子商务课程的设置’要考虑社会科技领域、经济领域等各个领域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随着时展,电子商务课程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学生应该及时了解最新的商业交易工具,了解最新的商业交易方式、交易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电子商务课程内容的学习与实践,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更新自身观念,成为社会欢迎的专业商务人才。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职业中专学校,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也逐渐重视起来,并认识到只有关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的文化引领,才能为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带来优势,才能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在进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时,应该从文化视角出发,采取与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文化引领行为,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

商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篇2

[关键词]数字内容产业 商业模式“3-4-8”体系

[分类号]G114

数字内容产业链包括数字内容生产商(如网络游-戏制作商、移动增值业务提供商、数字新闻制作商等)、数字内容集成商(如数据库商、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等)、数字内容运营商(如网络游戏商、移动运营商等)、终端(如手机生产商、电脑生产商、数字电视生产商、受众等)。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缺乏商业模式支持就是急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从现有商业模式研究来看,国外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分为三类:①经济类;②运营类;③战略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磊先生通过对国外的商业模式研究成果的综合考量,提出了新的商业模式定义,并据此设计了商业模式的“3-4-8”构成体系,其中:“3”代表联系界面,包括顾客价值、伙伴价值、企业价值;“4”代表构成单元,包括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维护、价值实现;“8”代表组成因素,包括目标顾客、价值内容、网络形态、业务定位、伙伴关系、隔绝机制、收入模式、成本管理。商业模式的“3-4-8”构成体系实质是一种从“远-中-近”三个层次对商业模式进行全面考察的立体架构。本文正是以“3-4-8”构成体系为基础进行理论研究。

1 数字内容产业的价值主张与商业模式

数字内容产业的价值主张,即数字内容产业链中企业提供的服务和它所针对的目标客户群。在提出价值主张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作为数字内容产业链上企业的特点,如何寻找到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内容这一价值主张,是数字内容产业构建商业模式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数字内容生产商是数字内容产业的源头,数字内容生产质量的新颖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的生存。当前数字内容生产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价值链上的企业盲目进行业务拓展。

1.1 传统内容数字化后的商业价值

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和快速生产使得传统内容必须加大重视程度,其中的商业价值集中表现在内容转化和销售上。传统的内容题材对数字内容的开发将有许多借鉴意义,如取材于中华文化的动画片《功夫熊猫》、台湾启动传统内容典藏计划等。韩国金钟琪在《中日韩应联手发展东方数字文化》一文中强调,这不仅是整合内容商品,更多的是在传播东方文化。而对目前正在出版的传统内容,内容生产单位要保留数字版本,取得数字版权,通过数字版权的交易,推动数字阅读、交易和流通。只有当传统的数字内容具有相当的规模时,中文的手持阅读器才有发展的空间。针对不同的受众,数字化内容可以有多种开发方式,可以提供休闲娱乐产业(如生产数字游戏、电脑动画、互动电视等增值素材库),提供数据库查询服务,提供专题服务及数字技术软件服务等。这些开发和服务方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商业价值。

1.2 关注地方特色

数字内容产业内容生产的方向就是要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可以针对地方特色开发数字内容,找准目标客户群。湖北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的《垄上行手机报》就是立足当地特色发展的精品数字内容。《垄上行手机报》是该栏目的一个增值产品,为农民提供最新的农事信息、天气等。真正为农民着想,才是《垄上行》成功的关键。虽然城市市场竞争白热化,但我国仍有许多地区属于未开发的处女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虽然农村地区人均购买力弱,但整体购买力十分强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很大。手机、电脑和有线电视的普及率逐步提高;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具有民族风情的文化资源,而少数民族对信息的需求也很巨大,依托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民族特色。满足少数民族地区信息需求的内容市场也十分广阔。

1.3 服务型数字内容与产品型数字内容的选择

数字内容分为产品型数字内容和服务型数字内容,产品型数字内容即以产品的形式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数字内容,以复制为特点,例如数字音乐、电子书等,这类产品生产商集中,提供服务集中,不需要持续更新,最大的弱点就是复制容易,监管难度大。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版权问题。服务型数字内容必须是持续有变化、持续刺激使用者需求、持续创造使用者欲望的东西。持续有变化就不怕复制,而且最重要的是,客户会愿意持续地付费。网络游戏是相当典型的服务型的数字内容,当前移动增值服务中大量提供的服务就是此类内容。服务概念的数字内容,需要的是建立信息搜集与的运作机制。

1.4 用户参与数字内容产品开发

用户参与制作数字内容是在web2.0技术出现的条件发展起来的。UGC(用户原创内容)是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You-tube、mySpace等网站都可以看做是UGC的成功案例,社区网络、视频分享、博客和播客(视频分享)等都是UGC的主要应用形式。3G商用使移动UGC业务正在日渐崛起,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移动网络,越来越多的内容不再来自于传统媒体或互联网Sp,而是直接来自于用户:论坛、博客、社区、电子商务、视频分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制作图片、视频,将自己的心情和所见所闻用手机记录下来,随时随地将这些内容传递给他人,而以3G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正是其最重要的传播渠道。

1.5 注重数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开发

数字内容的生产,特别是信息服务类的数字内容,不能只注重信息的数量,还要关注从深度和广度上开发数字内容。《纽约时报》网络版每天上网的稿件有170条-200条左右,但他们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扔到网上,而是结合网络的特点,对大多数稿件进行有选择的加工和改造,进行内容深化和延伸。同时,还加强自己的言论力量,以深化自己的特色,目前,由于其言论版的特色无人能取代,在30万从传统纸媒上分流的读者中,有20万订阅《纽约时报》的网络版。它还注重在广度上进行开发,传统报纸由于版面的限制,大量有价值的文字图片不能刊登,但是利用网络就可以在网络上链接更深一层的报道。再比如新浪网上定期的话题制作,也吸引大量的用户观众。

1.6 运营商的价值主张

运营商属于型企业,运营商的价值选择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价值定位,基于企业核心能力开展服务。作为运营商,最重要的是拓展渠道的能力,卡句建本企业的渠道网,增强渠道营销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

业与众不同的能力,也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只要企业具备某种其他企业很难模仿的能力,并且确实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那么这种能力就可以说是核心竞争力。初期盛大网络作为游戏商,也是凭借其优异的渠道建设能力,成功了《传奇2》,在游戏运营方面树立了品牌。网络游戏的成功不只在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游戏产品,还必须有良好的营销渠道,保证价值的顺利实现。

2 数字内容产业的价值网络与商业模式

2.1 价值网络的含义

价值网络包括网络形态和业务定位两方面的内容。数字内容产业价值网络的构建可以放在数字内容的产业链上来考虑。产业链的形成可以描述网络形态,产业链中的企业根据自己的价值定位确定本企业的业务定位。企业必须把自己放在整个网络中进行定位,才能通观全局,设计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现在正处于3G时代,数字内容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2.2 在传统的数字内容产业链中,链条非常清晰

传统的数字内容产业链包括处于上游的数字内容生产商、处于中游的数字内容集成商和运营商、处于下游的终端定制商和顾客。数字内容生产商生产个性化的数字内容提供给数字内容集成商,收取内容集成费用和收益分成,数字内容集成商向网络运营商租用接入网服务或网络运营商提供接入平台,参与数字内容的推广营销,进行利润分成。网络运营商向终端生产商定制终端,并进行内容推广,向用户收取内容定制费或者月租费。数字内容生产商也可以直接与网络运营商合作,网络运营商提供接入平台,和内容生产商直接分成。在传统的数字内容产业链中,网络运营商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利益的实现都要通过网络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对利益的分配方式将直接关系到数字内容生产商的积极性和终端客户对数字内容的选择。在数字内容产业链中,信息向数字内容生产商集中,数字内容生产商根据用户的需求信息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数字内容,即有价值的数字内容产品,然后往用户方向流动。资金流由用户流向网络运营商、终端生产商,再由网络运营商与集成商分成,集成商向生产商支付集成费用,信息流和资金流以网络运营商为中心运转。

2.3 3G时代数字内容产业出现新的变化

数字内容生产商根据自身的数字内容特点开发特定的终端,通过终端下载数字内容进行收费,购买终端的客户就是这种数字内容生产商的固定客户。电子书的新发展方向是其中的代表,如亚马逊购买大量版权,开发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国的盛大文学的数据库里有500亿字的作品,该公司提出“一人一书”(opoB:onepersononebook)计划,策划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阅读器。终端生产商不再只为网络运营商定制,终端开始打上终端生产商的印记,忽略运营商的作用。如苹果公司把生产多媒体播放器ipod播放器以及iphone手机和它打造的网上内容商店iturnsstore结合在一起,用户通过苹果的ipod使用苹果网上商店的应用程序下载服务及其他的各种业务,扩大了苹果公司的收入来源,传统的数字内容产业链结构被打破。资金流和信息流不再只向网络运营商集中,数字内容生产商、终端生产商、网络运营商,只要能提供有价值的独特服务,资金就会向它集中。产品流不再必须通过网络运营商,内容生产商和终端生产商可以直接将内容产品送达消费者,信息直接通过用户反馈给内容提供者。

3 数字内容产业的价值维护与商业模式

数字内容产业价值维护可以进一步分为伙伴关系和隔绝机制两个因素。

3.1 数字内容产业价值链上的企业要加强相互间的合作

数字内容产业价值链上的企业要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维护企业价值实现。价值链成员间按照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分工,根据不同企业的核心能力完成不同的价值活动。价值链上的成员要把战略环节紧紧控制在企业内部,将非战略环节虚拟化,使用外部的优势资源和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灵活性,从而形成整体优势,构建业务伙伴之间的良性生态系统。nttDoComo积极与内容提供商合作,代内容提供商收取信息费,与内容提供商进行利润分成,采用注资等方式与大sp结盟等,使内容提供商获得合理收入,激励内容提供商不断提供新颖的内容,促进了信息源的发展,也降低内容提供商的运营风险。nttDoComo还与终端厂商进行合作,定做手机终端、提供手机补贴;手机和业务捆绑销售;与终端厂商进行资本与技术合作等。通过这些措施,nttDoComo获得了终端厂商的有力支持,使i-mode业务的开展畅行无阻。

3.2 增强数字内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与其他企业加强合作的同时,完善自己的服务内容,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手机、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的融合,拓展服务领域。手机和互联网互连已经实现,现在互联网上的收费内容可以通过输入手机号的方式自助缴费,互联网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手机平台浏览。而三者的互连互通还没有实现,苹果公司推出的“数字家庭战略”为三者的互连互通勾画了前景,通过appletV机顶盒或者mac电脑,访问itunes在线商店购买数字音乐或高清视频节目,itunes软件扮演连接用户机顶盒或mac电脑与在线商店之间的桥梁,最终这些数字内容可以在多种显示终端,包括高清电视、电脑和支持影像功能的ipod产品、iphone手机上无缝连接播放。

3.3 拓展产品生产线,创新服务内容

当价值主张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为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展服务内容,采取横向产品生产、纵向渠道拓展。如腾讯公司在QQ聊天服务取得较大市场份额后,在原有的平台上整合众多QQ品牌服务,如QQ群、QQ校友,又开发出企业QQ、QQ家园、QQ秀,营造网上虚拟社区,同时还涉足游戏,推出包括连连看。各种牌类、棋类和网络游戏的QQ游戏,吸引了众多用户。动画制作也不是如此,在李中秋的“泛动画”概念里,基于与动画片制作相近的技术和工具,数字内容产业的外延异常丰富:工业设计、城市规划、案件场景再现、三维广告都能纳入其中。网络游戏的市场占有量巨大,为了迎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网络游戏生产商可以从更大的视野定位网络游戏,从休闲产业、娱乐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交叉的角度看网络游戏,在游戏中融入文化元素、教育元素。

3.4 数字内容生产者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行产品升级,提高用户的体验值

上海的移动电视集团不仅注重电视内容的制作,而且对电视信号的接收和稳定也十分重视,不断改善发射技术,耗巨资增加辅助发射点。搜索引擎的主要价值创造源于竞价排名,售卖关键词,但如果用户搜索结果中广告太多,就会影响用户的体验值,搜索引擎的运营商必须权衡用户和利益之间的关系。

4 数字内容产业的价值实现与商业模式

企业的价值通过收入模式和成本管理来实现。收入模式是指企业获得收入的方式,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企业如何对创造出来的价值进行回收。收入模式可以分解为收入源、收入点、收入方式三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

4.1 数字内容产业的收入源

数字内容产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如为目标顾客定制的增值服务,吸引大众顾客的免费服务内容等。对内容是否收费要进行仔细的考量,哪些环节收费,哪些环节免费,都要进行集中考虑。免费环节是收费环节的重要条件,当内容服务影响增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收费点。以网络游戏的收费源发展为例,从网络游戏接人互联网开始,游戏吸引玩家在线,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带来大量网络流量,在这一环节上与电信和iSp分成,收取流量费,用户进入游戏即用户使用网络游戏提供的内容,进行网络游戏点卡售卖收费,玩家在游戏的过程中,为了升级购买虚拟物品与增值服务。网络游戏聚集大量的在线用户,目标客户针对性强,在网络游戏中植入广告也成为网络游戏收费的一个重要来源。网络游戏的舰模和影响力达到一定规模时,网游运营商可以售卖衍生产品相关授权获得收益。

4.2 数字内容的收入点

数字内容的收入点是指数字内容产业据以获取收入的那部分目标顾客,解决“对谁收费”的问题。数字内容产业服务的目标顾客可能包括很多,但可能仅对那些需求弹性很小,对企业服务依赖性大的顾客进行收费,而对其他顾客免费。并同时采取差别定价的方式对不同的顾客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数字内容产业的目标客户更细化。收入方式确定“怎么收费”,收入方式是收入模式的具体实施环节,为顾客的付款提供了条件和规则,确保了企业收入的最终实现。

4.3 数字内容企业的成本管理

数字内容企业的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管理成本的方式,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企业在创造价值的活动中,如何进行成本布局和成本控制。数字内容产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许多不同的成本要素,包括员S,Xi资、数据库订阅费、数字内容费、广告推广费、系统开发购买费、技术服务费等。企业应当确定所提供的价值内容中,哪些因素做到行业标准之上,哪些因素做到行业标准之下,从而确定自身的成本布局情况。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成本进行压缩。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成本控制已经突破了把成本局限在生产这一狭小层面上的研究领域,而是把重心转向企业所有经营活动中,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morrism,Schindehuttem,allenydJ.theentrepreneur'sbusinessmodel:towardaunifiedperspective.Joumaio1"BusinessResearch,2003,58(1):726-735

[2]原磊,商业模式体系重构中国工业经济,2007(6):70-70

[3]项洁,数位典藏产业模式之探讨[2010-03-21]省略/p-17661594html

[4]金钟琪,中韩日应联手发展东方数字内容产业,21世纪商业评论,2005(8),134-134

[5]何飞鹏,数字内容产业的关键变革:先典藏,再学习,出版参考,2009(5):33

[6]湖北荆州电视台,垄上行垄上新农村――从“垄上栏目”到“袭上频道”的飞跃广告人2009(11):75-78

[7]王光文,数字内容产业及其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1):107-112

[8]程嘉君,数字聚台与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现代通信,2003-(1):1-2

[9]UGC.[2010-03-21].'baike,baidu,com/view/713949,htm.

[10],刘茜新媒体时代的数字报业运营模式,新闻战线,2007(3):51-53

[11]黄漫宇,从盛大看网络游戏运营企业的主要商业模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4):114-118

[12]孙永杰中国电子书面临“套牢”风险7,[2010-03-21]sunyongjie68.blog.省略/146051057.hunl13]刘高峰,构建供应价值链全面推进竞合策略,现代通信,2003(9):37-41

[14]牛雯雯,新媒体带来盈利新模式――媒介经营模式趋势探析+新闻知识,2006(3):69-70

[15]刘小帅,张世福,3G时代:传媒价值链的重构网络传播,2009(7):20-24,

[16]张懿,数字内容产业不只是动漫,[2010-03-21]tech.省略/it/2009-11-19/16283607993.shtml

[17]吴基民,引领新媒体发展的潮流――东方明珠移动电视运营模式初探与前瞻,新闻记者,2007(2):14-17

[18]秦兴梅,新媒体语境下的搜索引擎的盈利模式,新闻知识,2009(7):91-92

[19]梁菲明,网络游戏运营模式研究[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商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篇3

最近,国内的广告业界颇有些不宁静。

先是今年9月中旬,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了一则啤酒广告。画面中屈原嘴里念叨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欲投江。就在这时,其身后一位打扮洒脱的现代年轻人操一口长沙方言调侃式地奉劝屈原说:“人都死了,你还能求索啥?天下无大事,先干了再说!”屈原一听,立即一扫愁容,与这位年轻人坐而畅饮啤酒。

无独有偶。2004年9月,《国际广告》杂志第48页刊登了一则名为“龙篇”的立邦漆广告作品。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但龙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龙却跌落到地上。画面旁附有对作品的介绍,大致内容是:右立柱因为涂抹了立邦漆,盘龙都滑了下来。这则所谓“创意非常棒”的广告立即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拿爱国诗人屈原做啤酒广告,也真让人哭笑不得。广告采用幽默调侃的手法也无可厚非,但不负责任地拿历史名人开涮,戏说广告,伤害了观众感情,让人反感。而“立邦漆”广告,从广告的戏剧化程度和隐喻方式看,“盘龙滑落”以衬托日本立邦油漆的优良性能,国人普遍认为有某种耐人寻味的“寓意”,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侮辱,是对中国人尊严的践踏。众所周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龙有着极高的地位,“龙的传人”是中国人自豪的自称,龙成了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精神的象征。这次广告再一次伤害了中国的人的民族自尊。所以,这次日本立邦漆“盘龙滑落”广告激起众怒也是情理之中的。

两则广告内容不一样,但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广告的制作商和播出媒体过分强调商业利益,忽略了中国文化传统内涵,广告人缺乏必要的文化责任感。事后湖南长沙一家报社的副总编评论说,这两则广告所反映的问题在广告界也不是个案,而是圈内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也正是文化责任意识的缺乏,使得国内不少商业广告频频越线。从这个角度来看,探讨商业广告和文化责任两者之间的关系很有必要。

商业广告与文化责任的辨证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广告。广告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按广告活动目的是否赢利为区别,广告可以分为公共服务广告和商业广告两大类。《广告法》里所说的广告,指的就是狭义的广告即商业广告。

在商品经济中,商业广告发挥着沟通供求的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人们对商业广告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误区。很多广告主和广告策划者及者把利润作为商业广告的唯一追求,而文化责任这一标准很少顾及。这导致一些广告从业人员“认金不认心”,放弃把关人的重任,甚至放弃道德“底线”,只要能来钱,有“卖点”,什么都敢登,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经营广告,问题广告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商业广告不仅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也是一种文化中介,承担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服务、文化教育和文化建构的责任。广告中的文化虽是一种附加值,传播文化也并非其主导功能,但广告总量极大,传播速度快且范围广,传播影响不容低估。但是,社会所创造的文化并非都是积极进步的,广告文化也具有两面性,如果仅仅把商业广告当做促销手段,那么就很容易忽略了其文化功能,也容易产生不良影响。

从深层看,商业广告和文化责任是统一的。如果商业广告的传播充分尊重文化内涵,在传播商品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文化影响。那么,一则既具有好的创意,又含有积极文化意义的商业广告,一定会广受欢迎,也必将促使商品获取更大的利益。反之,商业广告若只顾追求所谓的“创意”而危及文化责任,伤害受众感情,引起反感,会导致潜在顾客的流失,最终失去广告主的青睐,如果导致行政处罚等更是得不偿失。目前对上述两则广告的最后结果尚不可知,立邦漆广告刊出后,从事立邦漆广告的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和国际广告杂志社集体道歉,种瓜得豆;屈原啤酒广告在播出不久后被紧急叫停。不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广告化为泡沫,更为严重的是可能由于引发消费者的反感而影响商品销售,成了反面广告,这可能是广告主和广告经营者、者始料未及的。因此,少数商业广告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哗众取宠,甚至不惜损害社会和公众利益,不但不可取,而且是要被禁止和唾弃的。

目前广告运作体制弊端及防范

如何减少和避免商业广告伤害文化责任的事件发生,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这两个广告事件也正好拷问了目前的广告运作体制。目前,很多媒体对广告营业收入过分依赖,不少报纸抛开采编成本不计,印刷费已经超过售价,这些零价位甚至负价位的报纸以及不收费的电视频道、网站等,不得不把平衡成本与获得利润希望寄拖在广告之上,广告成了生死攸关的要害,广告为王,广告部在报社的地位空前高涨。但是,一个媒体的利润一旦由广告主左右,则极易失去自和把关权。目前,很多广告由广告公司做好,再送交媒体直接刊播;一些报社的广告部门与编辑部门也各自为政,某些报刊编辑部干脆把版面划好留给广告部自由处理,责任编辑也无须甚至无权过问,而肩负重任的广告部却没有专门人员负责,即使有总编把关,也难免出错。广告主意志还凌驾于媒介内容之上,商业广告内容与新闻内容脱钩,广告内容的审查标准降低,文化责任也被弃之脑后。近年来,屡屡出现“”广告已经引起了业界、学界的关注。

我国媒体具有双重属性,作为广告承载物,必须注重文化功能。这也是编辑把关的重要性所在,不良广告的出现,说明对于广告内容的把关不严。一个媒体的广告,如果只看重经济效益而抛却社会效益,就容易滋生黑暗和腐败,缺乏良知和责任感的媒体和商家,也得不到消费者长期、坚定的支持,因此加强媒体内部管理,强化广告的内容把关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广告也应设立责任编辑。

对于广告公司的策划者来说,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如果广告创意人员只重视创作灵感,缺乏较全面的人文素养,可能会危害广告主和消费者,最终也害了自己。商业广告突破公众情感时,必然会丧失公众的信任,失去广告业的公信基础。确立广告精品化道路,保证广告片的质量,广告公司才能保持观众的长期吸引力,实现媒体、客户、观众的三赢。作为受众的消费者,该应摈弃不良广告及其所宣传的商品,让其陪了夫人又折兵。广告主自己也要注意把关,避免无效广告甚至负广告,省得广告费付之东流。

商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篇4

【关键词】传统出版;数字出版;产业链;主导

0引言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在全球风生水起。从2007年开始,我国数字出版进入了快速的成长期。2012年,我国数字出版全年收入规模达1935.49亿元,同比增长40.47%。①为了抢占数字出版领域的一席之地,分得数字出版利润的一杯羹,众多企业纷纷投入到数字出版的行业中,更有甚者,企图主导数字出版。主导意味着什么?在数字出版领域中有绝对唯一的主导存在吗?谁能主导数字出版?这是针对这一命题所提出的渐进式问题。本文试图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从而能够对数字出版产业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1传统出版谁领

中国出版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出版单位的设立采取审批制的方式,准入条件比较严格。严格的审批制度,限制了其他主体的进入,同时也使出版行业成为了一种在政策保护下的垄断行业。在传统出版内部,出版实行了专业分工。出版社主要负责图书的生产,印刷厂主要负责印刷和包装图书,发行商主要负责将图书传递给消费者。在这样的分工原则下,由于出版社掌握书号和作者资源,因此在传统出版中成为绝对的主导者。此时的读者虽然是图书的消费者,但是在卖方市场中,他们对图书生产没有任何发言权,是被动型的消费者。

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民营书业获得发展,公司制的民营图书公司诞生,国有图书出版社不再是唯一的内容生产者。根据《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民营企业数量占我国所有新闻出版企业法人单位的81.2%,并且在畅销书领域,民营图书公司拥有绝对的实力。

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变对传统出版具有深刻的影响。随着市场环境、技术、政策等的变化,出版业的主导者呈现了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2数字图书出版谁主沉浮

21世纪初,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和传统出版业内容的结合催生出了数字出版这一新兴出版形式。伴随着不断的实践,数字出版的类型从传统的报刊领域进一步拓展到了音乐、游戏、影视等领域。本文为和传统出版主导者形成比较,主要选择数字图书出版来进行论述。数字图书出版环节有别于传统出版编、印、发的环节,主要包括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平台运营商、终端制造商及用户五个环节。

2.1内容提供商

内容提供商在数字图书出版过程中处于上游的环节,拥有大量的内容资源和版权资源,并且内容提供商在出版物质量和价值的把握能力上要优于其他环节的参与者。优质的内容可资源以丰富产品的种类,满足用户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延长数字图书的出版周期。对于数字图书出版,优质的内容资源极其重要,毕竟无论用户通过哪种技术、借由哪个平台或者终端阅读的都是它们所承载的内容。另一方面,内容提供商在面对数字图书出版时又存在着内容整合能力差、用户距离远、市场化程度不高以及资金技术方面的限制。

作为传统出版主要内容生产者的传统出版社,在目前的数字出版领域看似处在弱势地位,但仍不乏佼佼者引领数字出版风潮。高等教育出版社早在新千年伊始就进行了“立体化教材”的探索,实现了教材、教师参考书、学生指导书等内容资源的横向立体化配套,以及纸质、电子、音像、网络等多种媒体出版物的纵向立体化配套。同时又通过自建内容管理系统实现了内容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多样化运用。依托于优质的教育出版资源以及数字出版内容管理系统,高教社实现了由传统出版商到数字出版内容提供商的华丽转身,引领和推动了我国数字教材和数字教育的发展。

对于传统出版社而言,应依托自身的内容资源,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内容资源的特性,寻找和探索相应的技术支持、产品形态以及经营模式,实现以内容为核心的数字出版探索。

2.2技术提供商

技术提供商在数字图书出版过程中致力于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相比其他数字出版环节,技术提供商的优势在于技术,而技术提供商若要主导数字图书出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内容和连接用户的渠道。

自2001年进入数字出版领域以来,方正阿帕比相继研发了多项核心技术,提出了数字出版综合服务、移动阅读及触屏阅读等相关解决方案,并开发了中国电子图书资源库、中华数字书苑等数字资源产品。目前,它已经成为了全球领先的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中国90%以上的出版社和报业集团在运用方正阿帕比的技术打造电子书和数据库产品。国外一些如企鹅出版社这样的大型集团也在积极和阿帕比合作,达成电子版英文图书的在华出版。方正阿帕比凭借其卓越的数字出版技术逐渐笼络了国内外内容资源,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方正阿帕比将在数字出版领域内实现技术和内容的完美储备,领航数字出版。

2.3平台运营商

平台运营商在整个数字图书出版过程中依托其资金、渠道、庞大用户群的优势,凭借着日益成熟的网络支付技术,将内容提供商、终端提供商以及用户集成到了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推动了数字出版物的消费。在这个过程中,平台最大的资产是他所拥有的庞大用户群,如何用优质的服务吸引和巩固用户群体是平台运营商在主导数字图书出版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

中国移动在试图主导数字出版的过程中,以11亿中国手机用户为平台,针对不同类型手机的用户聚合了各方面优质作品和作者,开发和推送不同的数字内容产品和服务,既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丰富了自己的出版经营模式。

目前,移动运营商在手机出版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我们毫无异议,但抛开手机出版,从数字图书出版的全局来看,平台运营商能否提供优质的内容和增值服务、维持和用户群的良好关系,将是决定其生死的关键因素。

2.4终端制造商

终端制造商凭借逐步发展的终端制造技术,开发制造了适用于移动阅读的终端产品,如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等,进行了主导数字出版的尝试。作为数字出版产品的载体生产者,它不仅可以将数字产品与用户直接联系起来,还可以通过改进终端技术,使终端产品在效果、功能等方面获得提高,从而优化用户的阅读体验。但是,由于终端制造商处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下游,本身不具备优秀的内容资源,对数字出版的内容提供商依赖性很强。此种身份,使它在与上游主体就内容资源议价时,处于明显的被动、被支配的地位。此外,终端技术的局限和壁垒也客观地制约着终端商的发展。因(下转第179页)(上接第164页)此,如果终端制造商想要主导数字出版,就必须积极引进内容资源,优化用户体验。

美国亚马逊公司就是凭借其经营网上书店的优势,获得了大量优质的数字内容资源,构建了一个连接Kindle阅读器的平台――KindleStore,建立起了“内容+平台+终端+用户”的全数字出版产业链,在数字图书出版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与亚马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汉王科技。它作为中国最早研发电子阅读器的企业,却在发展2年之后迅速衰退,不排除中国的数字出版产业的环境影响,但最主要的还在于缺少内容的支持。因此,终端制造商要想主导数字出版,有可能,但前提是必须要获得内容资源的支持。

2.5用户

用户是任何现代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核心资源,例如中国的腾讯。据称腾讯拥有近7亿的用户,这也是它布局全产业链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出版,数字出版中的用户具有参与程度高、互动性强、个性化等特点。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在web2.0时代,用户的参与度大大提高,用户的角色也从单纯的受者转变为集传者和受者于一体。抓住用户的特点就能极大程度地把握数字出版的脉搏,盛大文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吸引用户成为内容的创造者,通过他们个性化的表达,售卖他们所创造的内容。

可以说,用户是数字出版产业的根本,没有他们的需求与消费,一切出版无从谈起。即使出版产品的内容和形式质量很高,缺乏了用户的消费,也就没有了任何存在的价值。因此,用户主导数字出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需要出版主体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重视用户的体验,满足用户的需求,鼓励用户参与创新,积极与用户进行互动沟通。

3结论

回到谁能主导数字出版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主导意味着什么?在任何产业中,谁掌握了产业链的主导权,谁就能掌握产业链的利益分配,就能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对于那些不占主导地位的数字出版主体来说,只有接受被分配利益的余地。

那么在数字图书出版领域中有绝对唯一的主导存在吗?答案显而易见。数字图书出版不是产业链中任何一个环节独立完成的。合作是数字出版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绝对唯一主导的存在必将榨取其它主体的利益,长久下去于数字出版的整体发展无益。

谁能主导数字图书出版呢?通过以上对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平台运营商、终端提供商以及用户的分析,我们认为无论是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平台运营商还是终端提供商都存在主导数字图书出版的可能。这是丰富和完善数字出版产业链的需要。是为了满足新的出版技术推动下用户产生的新需求的必经过程。

由此及彼,我们放眼整个数字出版领域,可能在数字音乐、游戏、影视等领域的现实主导者不尽相同,但整个数字出版产业的产业链或者生产环节是大同小异的,从整体来看它们都需要通过内容、技术、平台、终端到达用户手中,实现生产、传播和销售的全过程。因此我们相信在数字出版领域,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平台运营商、终端提供商以及用户都存在主导数字出版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刘灿姣,黄立雄.论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整合[J].中国出版,2009(01):44-47.

[2]毛文思.数字出版:终端、内容、平台,谁为王[J].出版参考,2012(04):13-14.

[3]小甄.中国移动如何助力数字出版[J].出版参考,2011(09):18.

[4]钱宇阳.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现状和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04):89-91.

[5]周利荣.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整合模式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0(10):39-42.

[6]陈翠.电子书阅读器销量下跌以后[J].印刷经理人,2013(02):44-45.

商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篇5

[关键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一体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国际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相应地,商务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突出,具有较强商务英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随着教育服务业的开放,商务英语教学也将受到全球化的洗礼。社会更加需要懂英语、懂商务、会文秘、会财会等的商务英语人才,商务英语课程在越来越多的院校中开设、商务英语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也成了各院校极为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尤其是高职高专,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设置等进行了探讨和改革,而提高商务英语的教学水平就成为各高职高专院校所面临的当务之急。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入世造就了新经济时代,商务英语教学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从商务英语的内涵出发,针对新经济时代的特点明确了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分析了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建立一种互动的、以发展学生语言能力为宗旨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一、商务英语的内涵及其教学目标

一般来说,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Businessactivity)中所使用的英语。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商务英语主要用于对外贸易,因而又称为外贸英语(Foreigntradeenglish)。现在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全球化,中国将在更广阔的领域、更深的层次融入国际经济生活,我们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内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现代商务英语已赋予了它新的概念,不应特指我国对外贸易业务英语,它还应涵盖我国人民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对外交往活动中所作的英语应用,现代商务英语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扩展,已形成为一门实用性学科,更是以国际商务为语言背景的专门用途英语。

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学科或专业相联系的英语,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特殊的内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听、说、读、写、译能力,使他们能使用英语交流信息;领会式掌握1000个~1500个本专业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常用单词;能阅读有关专业的原版教科书、参考书及其它参考资料;能听懂与本专业有关内容的英语讲课、会话、报道和讲座;能用英语进行有关专业内容的一般性会话;能在阅读有关专业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写提纲、写论文摘要和论文简介等;能在半小时内写出150个~180词有关内容的短文和信函。”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并考虑到商务英语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商务背景知识、商务背景中使用的语言和商务交际技能。商务背景知识的内容及其在课程中所占的份量取决于学习者工作性质及专业化程度。商务背景的内容决定了该情景中需要运用的交际技能以及语言技能。商务交际技能指从事商务交际活动所必需的技能,既有语言方面的,也有非语言方面的。商务背景中使用的语言涉及词汇、句型、篇章及语音、语调等方面的能力。具体情景中使用的语言是由其商务背景的内容和交际技能决定的。商务内容决定专业词汇的选择;而交际技能则决定句型的选择、篇章结构、文体风格、语调、节奏的变化等等。由此,我们制定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掌握在国际商务领域中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入门知识;掌握商务英语信函的基本写作方法;能进行基本的商务英语对话”。教学目标是一门课程的核心,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二、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2000年来,一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都争相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取得了明显的实际效果,为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实用型专业英语人才。但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该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还不足以应对日益频繁变化的国际商务活动的要求。此外,由于受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活动从人才培养理念,教学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设置,到教学方法的应用及英语教学水平的测试等都不够健全、不够系统,培养的商务人才的知识水平和实操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标准不相适应,这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及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都是十分不利的。

在新经济时代,仅仅掌握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应用,是创造。21世纪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且熟练掌握国际商务知识的国际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英语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业进出口公司、三资企业、跨国公司中国、境外中资机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服务公司等行业中从事国际商务、谈判、管理、翻译和文秘工作。”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商务英语的应用型人才,迎接挑战,我们的商务英语教学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

1.结合课程特点,安排教学内容,创造情景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商务英语使用的范围和功能的针对性及相应语言风格的特殊性使它自然区别于一般生活用语和学术用语。作为语言的一个部分,商务英语的使用同样也受特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如果想学好商务英语,必须对企业的商务、企业文化及英语国家的文化深入了解。因为任何形式的语言运用都在遵循它所处文化赋予的规则并受其制约。当我们认识到商务英语的这些特殊性后,就不难发现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将情景语言教学进一步扩展,根据课堂需要设立切实可行的情景,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大胆设立实例情景,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塑造其语言运用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例如:在讲到makingcomplaints时,教师可以设置poorquality等细节情境让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启发学生表达出投诉的充分理由,而且要有细节描述,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比如可以道歉,可以退货,可以退款等。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的商务思维,独立解决商务问题。通过情景教学,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于商务英语的兴趣,而且还锻炼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

2.改革商务英语教学考试制度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同时又是职业教育,对学生进行某种职业生产和管理技能的培训,以提高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育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用英语从事商务、外贸及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成为语言应用技能型人才,即能把语言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设计和行动方案,把设计和方案转化为商品、服务、管理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独特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考试应不同于其他普通高校和专业。

目前大多数学校采用的做法“秋后算总帐”的“综结性”考试方法不利于学生及时复习,不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与实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我们的考试次数少,涉及面窄(由于时间和分数有限),笔头的测试多于动手的测试,记忆性的多于理解性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战应变能力,偏离了“以专业应用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初衷。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对其基础的语言知识进行考核外,重点就应检测其语言的应用能力,侧重于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应以能力考核为主导思想,在考试形式和内容上逐步进行改革。

考试形式应由以往的单一笔试改成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种形式;将以往的笔试客观题占主体变为主观的分析、判断、解答、制作、书写占主体的形式,增加实际能力的考试。考试内容应侧重于近年来的商贸案例分析、英文外贸函电、翻译、写作等为主要考核内容。同时,专业课程也可采取分组作业、公开答辩、完成任务等新的考试方法,如撰写论文、演示报告、英文广告策划、市场营销方案设计、物流计划的编制、网上营销操作及购物表演等,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和创新意识。另外,我们应将学生校内实训成绩记入平时成绩,突出对每个环节实践能力的考核。

3.立足企业、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任何阶段的教育目标都应该与该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高等职业学院的教学目标必须与社会上的岗位需要接轨,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任务型教育与教学目标为宗旨。否则,毕业生就无法被社会接纳,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企业的需要就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企业需要的是“定单型”的优秀人才,因此,应构建一个与理论教学平行又相对独立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企业、市场需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安排上既要强调针对性,同时,又要注重适应性,以增强职业能力和开拓、迁移的能力;体系应该根据具体教学安排,采用三种方式:交融式、交替式和阶段式。交融式教学即将商务英语的知识的掌握同实践同结合,采用情境化模拟教学或企业实地教学,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运用知识。这需要教育机构有着很好的媒体硬件和优秀的教师队伍,更需要企业的实地配合。是商务英语教学的最佳选择方式;交替式教学即将理论教学同实践训练分学期,或将一学期分为两半交替进行,相互配合。相对于前者,这种方式是一种折中、妥协,教学安排更容易;阶段式教学即将所学内容模块化:商务英语的课程内容、技能训练、应用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等四部分有机结合,分块进行。以上三者教学方式不同,出发点一致。目的就在于改变商务英语以往的理论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三、结语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必须本着“以我国教育十年发展纲要为依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突破口,构建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一指导思想,在教学模式、课程建设、师资建设、人才能力培养、信息反馈系统建设等方面大胆创新,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实践。坚持走产学合作的道路和建立完善的教学水平测试系统是实现有效改革的必要保证,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进对于培养以英语为工具,掌握商务专业知识,集语言技能与专业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商务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虞苏美:商务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商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篇6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移动运营商

1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概念和分类

移动互联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能够通过手机、pDa或其它手持终端以无线的方式通过各种网络(wLan、wimaX、GSm、CDma、wCDma等)接入互联网,狭义的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通过手机、pDa或其它手持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接入互联网。本文所指为狭义移动互联网。

目前,移动互联网上网方式主要有wap和www两种,其中wap是主流。wap站点主要包括2类网站:一类是由运营商建立的官方网站,如中国移动建立的移动梦网,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wap门户网站;另一类是非官方的独立wap网站,建立在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网络之上,但独立于移动运营商。

关于商业模式的含义,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权威解释。本文认为商业模式是包括了产品模式、用户模式、市场模式、营销模式和盈利模式在内的一个不断变化的、有机的商业运作系统。其中,盈利模式是商业模式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子模式,其他几个子模式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盈利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逐渐形成,其商业模式就成为了时下业界探讨的焦点话题。本文总结移动互联网主要有以下三种商业模式:

1.1内容类商业模式

内容类商业模式是指内容提供商通过对用户收取信息、音频、游戏、视频等内容费用盈利,典型例子如:付费信息类、手机流媒体、UGC类应用。

内容提供商可分为两种,官方内容提供商和独立内容提供商。官方内容提供商通过运营商建立的官方网站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并由运营商代为收费,运营商提取一定比例的利益分成。计费的方式包括包月收费和按次收费两种,后者又可分为按照联网的时间、登陆的次数和发给用户信息的数量等方式。独立内容提供商则通过自己独立的wap网站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通过第三方进行结算,并支付一定的佣金。

该模式下内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所有内容目录下的内容服务都可以收费。用户愿意支付费用的项目包括视频下载、游戏下载、音乐下载、电子杂志订阅等,每个收费的网站都会提供一部分免费的内容或免费的时段,这有助于用户试用后再决定是否对此服务付费。此种模式为目前移动互联网最主要的盈利模式,其中官方网站又占据着绝大部分份额。

1.2服务类商业模式

服务类商业模式是指基本信息和内容免费,用户为相关增值服务付费的盈利方式,移动im、手机网游、移动导航和移动电子商务均属于此类。

移动im最主要的运营模式是im服务提供商和移动运营商合作,im服务提供商开发im业务平台和软件,并负责系统的运行维护;移动运营商则提供接入和计费服务。目前一般采用按使用计费的模式,对于短信方式,接收消息免费,发送消息收费;对wap方式,一般按流量计费。对于服务提供商而言,以移动QQ为例,其基础业务基本不收费,但通过特定头像下载、会员服务等增值业务实现收入,现在广泛采用的“电子货币”也成为重要支付手段。

手机网游通过手机终端实现随时随地的游戏与娱乐,大部分的服务提供商采取免费注册的方式吸引游戏玩家。其收入主要来自增值服务,包括销售道具、合作分成、比赛赞助、周边产品销售等。另外对于游戏平台内的免费用户,推出游戏与广告相互融合的形式――广告游戏,游戏玩家为了提高游戏技能而不停地重复玩广告游戏,提高了广告的投放效果,并获得后向收费。

1.3广告类商业模式

广告类商业模式是指免费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盈利则是通过收取广告费来实现,典型的例子如门户网站和移动搜索。由于移动运营商对广告的限制政策,本模式更多的是由非官方网站采用。

和传统互联网一样,wap门户网站和广告主之间通过pageView和点击率(hits)来构建双方的合作模式。相比于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广告方面有很多的限制因素,最大的限制来自于手机的屏幕尺寸,过小的尺寸和较慢的传输速度无法向用户展示有吸引力的图片,同时用户支付流量费来阅读广告也并不符合商业常理。这就要求手机广告的内容一定要对用户有吸引力,同时通过手机用户深度参与讨论,直接促进广告产品的营销。

互联网的搜索业务主要靠竞价排名和广告链接收费,网络架构的差异以及手机屏幕和带宽的限制决定了移动搜索无法完全复制互联网搜索盈利模式,目前移动搜索市场的盈利模式尚未成熟。移动搜索服务商可以利用手机的便携性、移动性向用户提供简洁而有针对性的实用信息内容,从而不断创新盈利模式。

2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及主要问题

尽管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近年来不断创新,但总体来看依然不成熟。特别是广告类商业模式,由于手机屏幕和带宽的限制,目前还无法完全移植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价值链的相关各方对移动互联网产业认识的深入,新的商业模式将会不断涌现,产业规模将会不断扩大。预计未来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1)价值链网络化

随着终端企业进入移动互联网业务领域以及互联网Sp进入终端软件领域,促进多功能终端和应用导向终端的发展,将使得以移动终端为载体、不通过门户或搜索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种类不断增多,这些业务简单易用、更新快捷,将获得各层次用户的青睐。业务种类的增多反映出社会专业化分工的细化,业务组成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中的各个“结点”,每个结点都是一个功能模块。整个价值链体系将变得更加脉络清晰、有序,呈现出网络化结构。

(2)盈利模式复合化

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盈利模式更加多样化,不仅可以凭借流量和内容向用户收费,而且可以实现后向收费,后向收费的广告模式将得到快速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不会完全按照或依赖某种单一的商业模式,更多的是组合各种模式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资源约束。在web2.0时代,互联网上的内容主要是由用户创作,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blog、视频分享、社区网络都是主要应用形式。由于用户参与到内容的创作中,与用户分成的模式也会逐渐占据一部分市场。

(3)市场主体多元化

目前运营商在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具有主导地位,他们的谈判能力来自于其庞大的用户资源。运营商不仅扮演着接入商的角色,还是服务提供商,同时对终端制造行业与内容提供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由此建立“walledGarden”,把用户圈定为自己的特有资源。随着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不断延伸,传统的服务提供商与内容提供商的结构和组成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掌握优势资源或者拥有庞大用户资源的传统厂商进入了移动互联网领域,比如强势的媒体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传统互联网巨头,实际上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在全球已经不可避免。

在市场参与者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在不断创新、不断成熟,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在话音业务aRpU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正在成为移动运营商的战略重点。移动运营商应吸取固定互联网的教训,不满足于只做“管道”,而是要主导整个产业价值链,但是移动运营商在经营理念、组织架构、互联网业务开发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大欠缺。

(2)独立wap站点从2004年开始启动,2005年进入快速成长期。由于市场发展过于迅猛和运营上缺乏明确的商业模式支持,中小型的、同质化的独立wap站点经营惨淡。为了维持生存,很多独立wap站点采用非法手段,造成垃圾短信、欺诈信息、色情信息泛滥,这种杀鸡取卵式的盈利方式严重影响了移动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3)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需要产业链中的移动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终端制造商等各方共同支持,但目前产业价值链的相关各方协作能力不足,需要处于主导地位的移动运营商整合产业链的各方资源,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3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发展建议

3.1对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的建议

(1)加强内容创新,细分用户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

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根据企业自身实力选择合作或者创新方式的同时,应加强资源控制能力和内容创新能力;只有拥有独特的内容,才能赢得运营商的推广资源,才能让用户持续地定购和使用。特别是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移动互联网在资费还不能迅速下降的情况下,应对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还要结合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特点,加强用户需求和消费行为的研究,从而开拓细分市场,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2)注重盈利模式创新

目前大多数移动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在盈利模式上采取前向收费的方式,因为后向收费由于手机屏幕和带宽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实现盈利。前向收费需注意模式创新,通过多元化的服务创造面向用户的收费新方式。

3.2对移动运营商的建议

(1)实行终端深层定制,把控渠道和零售界面

移动运营商应在利用终端定制杠杆进行业务深层定制的同时,加强对渠道和零售界面的把控;具体可先自行设计好支持新业务的终端,然后交由具有优势品牌的终端厂商定制。之所以选择优势品牌厂商合作,是为了分享其品牌效应。移动运营商应通过改善用户购买时的业务体验环节,有效推动对相应数据业务的推广和宣传。为保证终端厂商和业务提供者的积极性,可制定有吸引力的收入分成比例,利润分成与销量挂钩。对于终端零售商,可实行终端补贴的策略。

(2)由价值链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与服务者

移动运营商由于掌控大量的用户,并积累了资金、计费体系等方面的优势,目前在价值链上享有主导地位。但随着传统互联网企业逐渐向移动领域渗透,移动运营商在产业价值链上的主导地位正日益受到严峻挑战。移动运营商要避免沦为管道商的命运,必须逐渐转变在产业链中的角色。移动运营商需要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加强与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终端厂商等价值链相关各方的合作,采用合理的收入分配模式,调动整个价值链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共赢、共发展”。为实现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壮大,具有诸多优势的移动运营商有责任也有能力成为产业链的引导者。同时移动运营商还应该是产业价值链的服务者,只有拥有了为用户服务的能力,才能在价值链中找到生存的空间,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商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篇7

关键词:商务英语谈判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一、引言

人社厅[2009]86号《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对高等教育传统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提出“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学与做相脱节,实践能力及工作能力薄弱成为商务英语学习的重灾区。由此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成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商务英语谈判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最有效的课程之一。

本研究着眼于商务英语专业改革要求,尝试从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角度重新思考商务英语谈判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探索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同时提高,为商务英语谈判课程改革提供可行性方案。

二、理论基础

商务英语谈判“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及英国瑞恩斯的“行为导向”。

1.杜威的“做中学”

美国现代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著作中,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杜威反对“书本中心”、“教师中心”,主张“在做事里面求学问”,把“从做中学”贯穿教学领域各个主要方面,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等。“从做中学”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在做中学习,在做中掌握知识本领,从而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英国瑞恩斯的“行为导向”

英国瑞恩斯教授在20世纪40年代首先提出“行动导向”。行动导向是指通过行动进行实践,让学习者在一个专门以学习为目标的背景环境中,以组织面临的具体任务为载体,学习者通过自身努力及和他人的合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进而完成任务、获得知识和技能。行动导向教学的目的是在教学设计中,培养学习者职业行动能力。在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师应保证教学过程与学习者要从事的职业息息相关,教学设计以实际行动为基础,尽量让学习者主动参与,尽可能独立完成教学任务。

基于“做中学”、“行为导向”,笔者提出构建商务英语谈判课程“一体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为导向,采用小组化教学过程,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职业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商务英语谈判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本研究结合商务英语谈判教学特点,构建商务英语谈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商务英语谈判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初步试用。

商务英语谈判“一体化”教学模式基于学习与岗位对口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该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应的职业岗位是外销员,也就是外贸销售人员。外销员是指在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工作人员,主要工作内容有国际贸易交易磋商、合同的制作、签订、执行等。外销员是外贸公司中的灵魂人物,如果没有外销员完成外贸业务,那么外贸公司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就对外销员个人能力的要求非常高。首先,其要有非常好的外语会话能力,而且不是一般的日常客套,得真刀实枪地与外商用外语谈判。此外,外销员还必须熟悉相关外贸知识、流程;掌握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及技巧等。因此,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围绕外销员这一岗位定位。

1.明确商务英语谈判课程的教学目标

商务英语谈判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本功、深厚人文底蕴和较强人际沟通能力;同时具有宽泛的国际商务谈判基本知识及较强的处理商务实务与问题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本课程,学生实现以下目标:

语言方面:使学生具有使用较规范的英语,表达一定深度思想的能力。

知识方面:使学生熟悉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谈判类型、环节、阶段及相关谈判策略和技巧,并将其运用到外贸活动实践中,能胜任外贸业务对外交流的要求。

文化方面: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养成对国际商务谈判中各种礼节及跨越由于文化差异给谈判带来的障碍等习惯。

能力方面:使学生具有商务谈判及商务沟通能力。

素质方面:培育学生热爱对外贸易的热情及高尚的爱国情操,提高为国家创汇的业务水平。

商务英语谈判“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确立的教学目标,旨在提供一个参考框架指导和检测学生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商务英语谈判教学指明方向,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奠定基础。

2.设计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一体化”教学内容

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针对市场需求,以外销员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循序渐进的十个典型工作任务:(1)组建商务公司;(2)公司与产品介绍;(3)寻找客户及建立贸易关系;(4)商务谈判前的准备(子任务:商务谈判的背景调查、商务谈判方案的制订);(5)商务谈判开局;(6)商务报价;(7)商务谈判磋商(子任务:数量与品质、价格、付款条件包装条件、装运及保险条款磋商等)及成交;(8)谈判策略;(9)合同订立;(10)着装要领、签约等商务礼仪知识。商务英语谈判“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营造“边工作,边学习”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能力。

3.商务英语谈判“一体化”教学方法

商务英语谈判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尝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体化”教学方法保障和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笔者认为,商务英语谈判课程“一体化”教学方法应该互动、多元,凸显学生“主动”的参与过程。

笔者在商务英语谈判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将角色扮演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有机结合并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纯粹的传授者,而是引导者,把真实的企业项目作为工作任务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学生不再是受课者,而是工作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模拟进入岗位角色。笔者先按每组4~5人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每组4人是最适宜的,只有当班级人数不能等分为4人时才扩大到5人。

第一阶段:分析真实的外贸公司成功案例,指导各小组组建外贸公司,写出公司简介、经营范围及产品说明书。然后由小组成员指定各组的主任谈判者(chiefnegotiator)。

学习内容1:如何组建外贸公司及选择产品

学习内容2:商务谈判人员的素质

第二阶段:由小组之间寻找目标客户并建立贸易关系。

学习内容3:如何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

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基础上,各小组进行谈判前期信息搜集训练和商务谈判方案制订,同时模拟实践谈判室的布置、座次的安排。

学习内容4:商务谈判前的准备

第四阶段:通过分析谈判策略案例,各小组根据实际谈判任务制定出谈判策略。

学习内容5:商务谈判策略

第五阶段:组织“专题讨论”,由学生课前收集跨文化商务礼仪信息,并在课堂上分享讨论。

学习内容6:商务谈判礼仪知识

第六阶段:设计谈判场景,角色扮演并演示出来。

学习内容7:商务谈判开局(谈判意图的陈述)

学习内容8:商务报价

学习内容9:商务谈判磋商及成交(如何解决僵局)

第七阶段:根据实际谈判任务订立合同。

学习内容10:如何填写合同

此外,还会定期邀请企业一线专家举办各类商务谈判专题讲座,或者组织如谈判比赛、礼仪大赛、案例分析大赛等比赛,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

四、结语

商务英语谈判“一体化”教学模式基于学习与岗位对口,不仅重新明确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还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由传统以“老师”为中心,单一知识传授,转为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学、积极做。从根本上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商务英语谈判是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后起之秀,改革任务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郑会青.商务谈判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研究田[J].长沙大学学报,2012(3).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刘萍.高等院校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7).

[4]余慕鸿,章汝雯.商务英语谈判[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黄莎莎.关于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改革[J].课教导刊,2014(5).

商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篇8

   一、商务英语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hutchinson和waters认为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以语言学为主导、吸收了一切与商业相关的领域的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陛学科,基本上属于应用语言学。从语言的角度看,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但从内容而言,商务英语叉不能脱离商务。其特点是:(1)以目的为导向;(2)以自我学习为中心;(3)真实语料2]。例如,bec商务英语口试主要考查考生商务交往过程中运用的能力。商务交往主要包括建立和保持商务联络、谈论工作、制定与安排工作等,目的性和实用性较强。2005年高等出版社出版的《体验商务英语》还设置了真实的案例分析。

   改革开放后,中国众多高校纷纷开设“经贸英语”、“商贸英语”、“商务英语”以及“外贸英语”等课程,培养既通晓外语又精通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有的院校如上海对外贸易大学还开设了相关的研究生课程。另外,出版了一系列商务英语教材,例如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级商务英语教材,与其相关的商务英语考试和培训已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肯定。但是,我国多数讲授商务英语的英语教师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往往用讲授基础英语的方法进行商务英语教学,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而多数讲授商务英语的商务专业课教师由于缺乏语言教学的经验,教学中以翻译为主。这两种教学模式只是在形式上把英语与专业结合起来,其基本模式是:分析商务英语中某些句子的语法现象;逐句翻译成汉语以解句义。这种“语法~翻译”教学法虽然解决了学习者初涉商务英语时所遇到的“既看不懂也记不住”的难题,然而课堂中缺少师生双向交流的机会,学生接受的是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育,教师难以帮助学生获得以英语为媒介进行商务交流的能力,未能体现“以目的为导向、以学生为自我学习中心”这一商务英语特点。因此,“语法一翻译”教学法不断受到商务英语教学界的排斥。近年来,随着认知理论研究的深入,以跨文化交际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视角改进商务英语的教学成为可能。

   二、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英语+商务知识”的单一模式往往使学生误认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够进行跨国商务活动了,而实际上商务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不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而按照本国文化所表达的含义去行事,就会引起文化冲突,从而导致商业活动的失败。正如胡文仲先生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一书中所说的“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因此,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就被视为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

   (一)商务英语与跨文化语言交际

   商务英语所面临的文化高度敏感的社交场景,对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单是语言的传播者与研究者,还应兼具商业运作方面的知识,能观商海风云,能洞察世事人情。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的研究、传授与语言的学习同等重要。在真实的商务交际环境中,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对汉英双方文化的学习、了解与运用,并非靠一点指南,报刊杂志的报道,以及一点外贸必备技术手册就能实现。在正规的商贸洽谈和日常商务活动中,其情景与任务等背景,决定了它所使用的风格和内容与其他环境中,如学术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特征不同。在商务交际环境中,商贸谈判与日常商务活动所涉及的言语内容和风格也截然不同。因此要研究商务英语交际环境中的语言特征,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符号与含义,并从语言和它所承载的符号与意义等层面进行研究,剥离出语言上附加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文化习俗等。

   (二)商务英语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语言行为,只是跨文化商务交际行为的一部分;其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即非语言交际行为,同样忠诚不二地传递着丰富的文化j。只有将语言体系与体语体系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交际体系。跨文化的研究,不能遗漏这一文化特质。跨文化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找出英语与汉化的异同,增加对文化的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交际前就应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预见并避免可能出现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在交际中创造双方共同接受的交际氛围,使商务英语交往和跨文化交际得以进行,提高商务交往的有效性。

   (三)跨文化理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商务交际的语言与非语言特质,决定了商务英语在教学大纲的编制、教材编撰、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各环节中,必须遵循三个原则。首先,要重视语言教学的规范,尤其是在商务背景下的规范表达。其次,要重视文化信息、社会环境的解释,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再次,展开对非语言手段的信息,即体语系统的学习与探讨。

   文化是商务活动的杠杆和润滑剂,商务英语教学首先必须按商务英语专业特点设置跨文化教学相关课程,如“英美概况”、“商务礼仪”、“企业管理”、“营销策略”、“英美法律和谈判”等课程,在文化渗透的同时进行知识渗透。其次,教学法上,单纯的翻译教学法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商务交际的需求,教师应当多渠道讲授商务文化,如商务英语报刊、电视广播、商务网站、有声磁带、光盘、软件模拟等,都可以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他们了解最新的商务信息和商务动态;通过观摩、探讨、表演模拟、案例分析、英语角和晚会等,为学生创造多种形式的文化与语言环境;邀请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举办讲座,把商战实例与文化差异结合起来分析、探讨;在外贸公司建立实习基地,使学生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再次,要使用国内外优秀教材。目前我国书市上的商务英语教材种类繁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语言老化,练习单调,内容严重滞后,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所以,建议引进国内外优秀教材,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英语,又获取了专业信息。授课可以采取全英语授课或中英文结合(双语)的方式。总之,商务英语的教学,必须将商务知识与跨文化交际知识相结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最新的优秀教材,经过多渠道商务英语的视听接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学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又叫结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结果,是目前西方日渐流行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注重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一一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不再是外界刺激的简单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不仅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且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是学习者的认知工具。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从语言载体的角度看,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如同其他的专门用途英语(esp),商务英语作为一种特别的语体,强调的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特种交际,是与某个特别工作或行业相关的特定内容。商务英语和普通英语(egp)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目的和教材内容不同。egp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习者熟练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而商务英语教学虽然也重视结构和功能等语言基本方面的训练,但其教学重点却在商务环境。建构主义理论特别强调“情境”这个主要因素在意义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它所强调的教学原则在实际的商务英语教学中都可以被一体现,它所倡导的对学习有着重要影响的四个主要因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都对商务英语教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用它来指导与构建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有助于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有助于教师圆满完成商务英语的教学任务,有助于实现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目标。

   综观目前的商务英语教材,多是各种信用证、承兑交单等术语,询盘、回盘的句型等语言交际的基本范式,较少系统地研究英语国家商务文化整体范式。在学校课程设置上,一般涉及普通的英语和基础商务知识。教学内容局限于几本外贸英语本科教材,“教为主、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仍占主要地位,教师仍然是课堂的核心和控制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未得到真正的贯彻。因缺乏真实或仿真的语言材料,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的自我控制。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放弃职责,而是教师要全方位监控整个过程,及时给予纠

   正与引导。在商务模拟仿真情景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精心设计,并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训练任务,讲明练习的要领。在模拟情境中,教师要提示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确保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有足够的训练机会。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教师要善于抓住要点,找准切人点,引导学生由浅人深地对商务英语进行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把握时机,提出适当的问题,把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向纵深,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逐步培养他们对新知识的自我建构能力,切忌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在教学中要采用小组协作式的高效率学习模式,引入“同学评价”的形式,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成为一个细致耐心的“听众”——的“听众”和同学的“听众”,促进知识的合理建构。总之,教师熟练的外语表达,对商务案例的体悟,无疑会为学生提供一种对比,让学生能更为深刻地从另外的角度去巩固已学的商务知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在模拟商务环境中的工作能力。

商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篇9

[摘要]手机已成长为移动多媒体,是当代当之无愧的大众媒体。它不仅具有媒体的各种特性,是新一代媒体,而且属平台性媒体,在这个平台上集纳了多种功能与服务。这使得手机媒体具有快速、便捷、可移动、海量信息等多种优点。本文旨在分析手机媒体的各种盈利模式、模型及其利弊,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利益流为核心,着力构建新的手机媒体盈利模型,并结合产业发展趋势,从信息流量、广告主导、内容整合、平台整合等方面构建了模式,以探求手机新媒体高速成长的动力、效益规模化、效益可持续化的途径。

[

关键词]手机媒体盈利模式整合`以互联网、手机为主的新媒介,开启了一个新的传媒时代。数字媒介,尤其是以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凭借信息产业新技术,对传统媒体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

首先是移动终端持有人的海量,远远超出传统媒体的受众,且持续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2014年1月23日消息,艾瑞咨询集团《2013年中国智能终端规模数据》: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的保有量为5.8亿台,同比增长60.3%。全球手机用户注册数达到50亿。目前,新媒体拥有的受众数量,以绝对优势压倒传统媒体,且广告量增长迅速,而传统媒体广告特别是纸媒广告日益下滑,受众流失,前途堪忧。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移动终端盈利模式不清,大部分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主要收入还是依靠广告。如苹果appStoRe中,有近40万个app被称为僵尸应用,6成开发者无收益。艾媒数据显示,app开发者经济持平的占300%,实现盈利的仅占15%,入不敷出的占55%。

从消费者角度看,不妨归纳为如下几种:

1.订单式,或购买式。消费者直接向内容提供商下订单,支付一定费用,获取所需服务。如手机报、付费游戏、手机购物等。

2.参与式,也称式。参与其中某个环节的互动,支付较小费用,有机会赢得较大金额奖励。如手机电视互动节目等。

3.免费获得式。消费者免费获得某种信息或服务,但必须忍受各种广告的干扰,付出时间成本。内容提供者通过获得广告支持,分摊成本并获取利润。

综上所述,移动终端盈利模式较为单一,研究较少,对于蓬勃发展的手机媒体而言,这些模型失之过简,对平台化的手机媒体而言,失之于零乱,缺乏整体感。且大多囿于业务流程研究,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归纳总结,务实有余,理论探讨不足,没有充实的理论作支撑,缺乏鲜明的理论框架和新的理论观点,对模式的动力研究不足,还有较大的开创空间。此外,从产业发展的态势看,未能完全勾勒出产业大势下手机媒体的盈利模式。因而很有必要对手机媒体的盈利模式再研究。

整合理论下的盈利模式

当前,新旧媒体产业融合特征十分明显。为了实现规模效应和持续盈利,整合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常态。不仅仅是整合,“‘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状态。”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魏炜认为,商业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这个定义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利益相关者不但存在于以往产业价值链分析的环节,还可以向两方面拓展。首先,往外面拓展,跨行业、跨商业生态的合作伙伴、客户等,也可以是利益相关者。苹果ipHone商业模式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唱片公司、信用卡公司、第三方软件开发商等等,这些是以往的手机产业没有的,也是苹果能迅速击跨手机巨头诺基亚的重要原因。其次,往内部拓展,一些独立性(有独立输入和独立输出,能独立核算价值)较高的组件也是可以分离出来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如现在提倡的开放式平台,被称为独立第三方软件开发商,就有为独立第三方软件开发商做培训、做营销、做设计的公司等等。

第二层意思,一个交易结构要成立,需要参与的各个利益相关者能得到比其他交易结构更大的利益,换言之,要让利益相关者获得超过机会成本的收益。这就涉及到在设计商业模式时该如何对价值空间进行创造与保护。要让竞争对手无法攻破交易结构堡垒,且无法模仿,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掌控有独特的资源,这是必要的关键点。如独家核心技术、独家经营权等。

——商业模式能不断升级,如所谓的快鱼吃慢鱼,能永远先行一步,并确保不被剽窃泄密。

潜在的市场价值非常庞大,很多企业只能做其中若干个环节。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只能获得这些环节的价值。事实上,企业可以利用参股、购买股权、股权置换、联合等很多种方式去分享其他环节的价值。如腾讯公司涉足电子金融业、电子商务,均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功,引来业内外的瞩目与争议。

产业链整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武祥认为,产业链的某些环节,总是存在大量的碎片企业。商业模式的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安排。如果某企业创建了一个合理的交易结构,让众多碎片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扩大业务规模,就有希望打造一个成功的平台,成为聚合商。

碎片化供给主要指某个行业或者企业的产业链的某个环节,存在大量的中小经营规模企业,集中度很低。这个环节可能不存在少数企业主导市场或独占市场技术,也可能有少数企业主导市场或技术。

例如手机开发企业苹果、小米、HtC等,在开发手机时,联合产业链上的手机生产企业,在手机内部预置一些app,根植于手机系统中,手机用户不能轻易删除,这样,在实现手机销售时,手机开发商和app开发商,已经掌握了一些潜在的客户资源。

几乎在所有的行业,在不同的产业链环节——研发、配送、制造、服务、营销,都有大量的碎片企业存在。产业链平台整合已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趋势。

版权整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阎晓宏预计,“整合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版权集约是数字出版得以实现的前提”。笔者认为,这一规律也适合其他媒体内容资源。

一是深刻理解版权,要整合版权资源,集约版权。目前,传统媒体对版权缺乏控制。把内容资源整合、集约、控制了,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搭建平台。出版人要转型成为网络环境下的内容提供商,一定要形成和运营商对等的谈判能力。如湖北手机报对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新闻、内容信息的整合,可以理解为一种版权资源的整合。

二是可以进行些联合,这种联合应该是在资本控制下进行资源整合,整合版权资源,整合人才资源,整合特定作品市场资源。湖北手机报在全省范围内对各地市州的手机报广泛松散联合,资源共享,利益按比例分成,发行量从五六十万份迅速增长到300万份,并向1000万份级新媒体发起冲刺。

三是国家在数字出版过程中,要对企业进行规划指导、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现在,国家对文化的投入很多,但真正投入到对资源控制上的不多,对文化资源的控制不够。从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安全的角度来看,国家控制了相当数量的文化资源,对唱响网上、网下主旋律都非常重要。财产权中权重最大并与出版和数字出版关联度最高的是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版权的控制权实际上是文化和内容的控制权,控制了版权就控制了文化和内容,甚至控制版权后也可以选择不出版。

实事求是而言,这三种整合理论,并不是针对移动终端而言的,但是,这些理论完全可以移植到移动终端。笔者认为,通过这几类整合,可以将分散的、碎片式的手机用户聚合起来,如同建立一个超级大市场,里面内容十分丰富,内容的结构,按公司,或产业链,或版权进行聚合。在这个平台,可以预置一些客户端之类的软件作引导,消费者可自由进出。各取所需,公平交易。对消费者和运营商而言,都容易形成规模效益,最大限度降低交易成本。

平台整合

1.手机媒体平台定义。

手机媒体平台定义为:依托手机媒体,通过无线移动传播技术,集多家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于一体、多种服务与功能于一体,为用户提供廉价、快速、便捷、安全服务的一个场所或舞台。这些服务包括融文字、视频、音频于一体的多媒体内容,也包括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等跨企业、跨行业的内容与服务。

在可见平台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链接。手机制造商与移动运营商、各类应用软件开发商、内容提供商等联手,以利益为纽带,以满足用户获取利益为目的,共同搭建了一个面向用户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用户与移动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互动性很强,移动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与博弈,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很强,信息流与利益流瞬时发生。

2.手机媒体平台支撑条件。

在数字内容产业这一大背景下,依附于应用软件的信息内容消费变得愈发重要,因此提高应用的使用频率和内容的下载规模就成为相对重要的盈利方式。同时,由于手机已经成为大众媒体,其传播范围、互动性、伴随性特征越来越被广告主所关注,将移动终端特征与广告客户营销需求结合起来的广告也相应增多。目前,通信类的收入占各运营商总收入的比例已经降到70%左右,多元增值业务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

在分配方面,之前的移动运营商、Cp、Sp都根据不同的业务按照相对固定的比例进行收入分成。随着以内容为核心的商业模式的形成,各业务系统参与者的利益分配格局需要进行相应调整。日本nttDoComo开创的i-moDe模式是个较好的参照。这一模式中,移动运营商通过代内容提供商收取信息费的方式与其进行利润分成,留给自己的只有9%,剩下的全归内容提供商。这种方式对内容提供商的激励效果十分显著,有效地促进了业务的良性发展,也十分值得国内借鉴。

数字化条件下贸易方式的改变,突出表现便是贸易手段的电子化。这为创新手机盈利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便利。

(1)交易工具——电子数据交换(eDi)代替有纸贸易数字化,实现了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的高度统一。

(2)支付方式——电子货币代替纸质货币。

(3)交付方式——在线与非在线的融合(020)。

3.手机媒体平台发展态势。

目前,手机移动客户端主要呈现如下发展态势:

(1)移动新闻客户端内容渠道为自身产生的内容。

(2)移动新闻客户端内容渠道不仅包括自身产生内容,还整合了更多其他媒体的订阅资源,即“新闻+订阅”模式,甚至用户自己生产的新闻。

(3)移动新闻客户端内容渠道是依据算法产生的内容。百度新闻是该类模式的典型例子。

注释:

[1]李晓东鲁磊张敏:《传统媒体转型,出路在哪里?》,《新闻前哨》2014年第4期

[2]魏炜:《四步设计卓越商业模式》,《新华文摘》2011年第23期

商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篇10

1企业形象的概念和主要观点

纵观国内外理论读物和研究文章,人们对其企业形象的理解,主流的观点可以划归为三种类型,即文化论、竞争论、品牌论。

文化论者认为,企业形象是指企业通过设计各种标志并使其深入人心,从而建立起来的对外总体印象,并认为企业形象建设处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企业形象文化论的代表理论是著名的CiS理论,CiS将企业形象分为理念形象、行为形象和视觉形象三个层次。其中,理念形象主要包括企业的使命、宗旨、价值观、愿景和发展目标等;行为形象主要包括员工素质、企业制度、行为规范等;视觉形象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标示、应用标示和厂容厂貌等。

竞争论者认为,企业形象是企业竞争的最新形式之一。他们把企业竞争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分别是:产品竞争阶段、推销竞争阶段、营销竞争阶段和形象竞争阶段,与前三个阶段的产品力、推销力、营销力相对应,企业形象可以产生形象力。他们认为,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之下,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推销和营销手段不断丰富,功能和价格差异越来越小,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塑造良好形象,通过企业形象制胜。

品牌论者之中,最著名的当属营销沟通与战略品牌管理研究的先驱者KevinLaneKeller,他对企业形象所下的定义是:消费者在记忆中通过联想反映出对组织的感知。他提出企业形象宣传可用来从整体上为企业品牌创造联想,这种联想能够产生品牌资产这一无形资产。他还提出,品牌资产的积累是一种品牌营销活动,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品牌要素、设计营销方案、整合营销沟通、利用品牌杠杆等方式打造强势品牌,而企业形象宣传是品牌资产创建的重要手段。

2商务礼仪?Ψ?务型企业形象战略的意义

商务礼仪是商务人员在商务活动中,出于对商务交往对象的尊重和友好,同时也是为了维护个人形象和企业形象,所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商务礼仪是一般人际交往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实际运用和具体体现,与后者相比,商务礼仪的规范性、约束性和操作性和更强,对企业的商务活动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甚至可以说,商务人员的礼仪素养和礼仪表现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有学者提出,人们对企业形象的判断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是企业员工的礼仪与形象。对于服务型企业,其产品就是企业提供给客户的服务,而服务又是由员工来实现,所以与生产型企业相比,人们对服务型企业形象的判断,更加聚焦到员工的礼仪、形象和服务质量上。其中,最基本的判断依据就是企业员工商务礼仪素养。

商务礼仪对服务型企业形象战略实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员工礼仪素养可以规范其言行,使企业全员团结协作,提高效率。良好的商务礼仪素养首先作用于企业内部,在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彼此之间保持良好的礼仪交往和个人形象,能够起到增进沟通交流、凝聚人心力量、营造和谐氛围、健康快乐工作的积极作用。

②员工礼仪素养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良好的商务礼仪素养大多都建立在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管理之上,混乱的企业管理无法培育出能够展示企业良好形象的员工礼仪素养,两者是紧密相关、互为促进的。

③员工礼仪素养是企业形象的真实写照,也是企业形象的即时性宣传。员工的礼仪素养还作用于企业的商务活动之中,无论是文电、通联这类非面对面的商务活动,还是会见、谈判、仪式这类面对面或公开的商务活动,员工礼仪素养都是宣传企业形象的首要途径和重要渠道。

④员工礼仪素养的持续保持和不断提高,能够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企业内部运行和各种商务活动中,企业的形象都能通过员工的礼仪素养和表现而深入人心,这种影响归纳起来讲通常被叫作“内塑文化、外树形象”,从而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3商务礼仪与企业形象战略的对接

企业形象战略是指在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条件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商业策划和形象设计,打造企业专属的识别系统,展示企业独有的标志和特征,塑造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特定位置和形象的战略。

服务型企业形象的塑造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即理念形象塑造、行为形象塑造和视觉形象塑造。其中,理念形象塑造可以通过提炼企业使命、宗旨、价值观、愿景和发展目标等来实现;行为形象塑造则与员工素质和行为密切相关,需要建立一整套制度并通过各种培训和企业文化的影响来实现;视觉形象塑造则可以通过企业形象设计来实现。

按照现代商务礼仪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把员工商务礼仪分为三个部分,即仪容仪表礼仪、办公接待礼仪和人际交往礼仪。那么如何实现商务礼仪与企业形象战略的有效对接呢?我们认为可以按照如下方法步骤和工作要点来实现:

首先,我们从企业的视角将员工的行为重新归类,可以分为两种:与内部运行相关的行为、与商务活动相关的行为,再加上企业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的行为,一共是三种行为,即内部工作行为、商务活动行为和专项培训行为。

然后,我们逐个对照员工行为与企业形象进行对接。一是内部工作行为,对这类行为的约束和培养主要包括:①员工仪容仪表规范性要求,除了符合一般礼仪要求,还要符合企业形象要求;②内部运行工作制度程序和规范,通过制度程序的规范化执行来建立企业在员工心中形象。二是商务活动行为,对这类行为的约束和培养主要包括:①员工仪容仪表规范性要求,与内部工作行为要求具有一致性的同时,还要根据着装top原则(即符合商务活动的时间、地点、场合)、商务交往对象的习俗习惯等进行调整;②商务活动礼仪规范,根据商务活动类型而具体安排,通过员工的行为来展示企业形象。

最后,我们根据员工队伍在企业形象战略实施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短板,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这些培训的开展遵循以下原则:①既强化员工对商务礼仪的学习实践,又注重员工对企业使命、宗旨、价值观、愿景和发展目标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使员工将商务礼仪和企业形象内容运用到内部工作与商务活动中,提高员工的礼仪素养和企业形象战略实施的可操作性;②既培养员工的礼仪意识,又注重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使员工在不断提高个人内在修养的同时将企业形象内化于心;③既规范员工的礼仪习惯,又注重按照企业形象战略目标设计和具体实施措施规范员工行为,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自然地参与到企业形象塑造工作之中,即外化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