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图书管理规范十篇图书管理规范十篇

图书管理规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22:50

图书管理规范篇1

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服务职能,我馆今年得到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争取了到了图书馆经费,来改善图书馆馆藏。采编部根据各系部对文献资源的需求,通过精选细挑,提高图书采购质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编目,并进行了新书预告和新书目录宣传。09年图书馆通过现采和目录征订的方式购回图书9690册,接收赠书1309册,半捐赠图书3636册,总计新增图书14635册,完成上9690册图书的采购、分编,上架工作,并对原有5936个电子光盘和磁带进行整理编目、上架,采编部先后派出人员三十多次到系部征求意见,针对读者的需求,提高了图书、期刊的采购质量,满足师生对图书文献资源的需求。采编部为学生提供文印、排版、复印等有偿服务,为馆增收到1954.5元。09年我院还成立了“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将使我馆更能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更适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二、进一步规范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能,做好图书馆各项日常管理工作。

图书馆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规范各项管理措施,明确岗位职责,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图书馆每周四下午组织学习,解决上一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取到了明显效果。各部门财产管理责任到人,几年来基本上没出现财产遗失的重大事故,财务管理上严格按照学院规章制度执行,实行收支两条线。图书馆对外窗口文明服务,09年流通部书库的流通量为156829册,日最多一天达3070册,修补图书馆3200多册,样本库阅览室达961人次,教师阅览室阅览618人次,并为教师免费提供文献查阅时间为391小时,读者服务部办理学生离校手续2691人,新生办证3572人。现刊阅览室流通量达2万多人次,并完成了全年报刊收、送、分类和装钉等工作,装钉过刊1200册,节假日为师生读者开放,没有休息一天。今年图书馆管理工作有明显提高,基本上杜绝了各种违规事件的发生。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主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繁荣校园文化生活。

为了丰富读者文化生活,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图书馆配合“省职教院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倡议的读者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馆分师、生两组举行了读书竞赛活动,教师组中专部教师杨涛同志获一等奖,*模具一班陈潮源同学获学生组一等奖。09年4月,图书馆在全体馆员中举办了“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知识竞赛,技术部甘斌老师获一等奖;5月,图书馆与院团委组织在全院各系部学生中开展知识竞赛活动,文法系何婷婷等六名同学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同年10月,图书馆在参加全省职教院校在线答题,派出二个团队,分别获得二等奖,图书馆获团体二等奖。09年我馆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成立了“图书馆读书会”,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举办了三次“书评”,效果较好,开展了“我眼中的图书馆摄影大赛”,已收到作品二百多件,并准备在下一学期开学评比后展出。“图书馆读书会”协助图书管理人员加强了对书库、电子阅览室、以及图书馆自习室的管理,加强了图书馆清洁卫生管理,图书馆自习室自开放以来,日均人数达80多人次以上,特别是在学期末,坐位几乎满座。

四、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进行馆际交流,扩大视野,全面提升提高馆员素质。

图书馆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了进一步提高图书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先后五次派出人员外出学习,09年5月,有六名馆员参加了省高校图工委的领导来我市举办“文献传递工作培训”班;8月有两名馆员参加了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图书编目培训班”;10月有两名馆员参加了“省职教院校图协”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班”;12月有13名馆员参加了学院组织的“阳光工程”在岗培训,等。09年学习人数达25人之多,创历史新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了一次较大的提升。在图书馆研究上,我馆先后有5名馆员写出论文8篇,分别发表在校刊以及省级各大期刊上,申请了《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的构建与探讨》院级课题,现在已从调查阶段进入了阶段,预计1010年5月可结题。图书馆还承担了“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工作,完成了260多名学生的课程教学任务。09年我馆熊争鸣同志还被省湖北省高校图工委评为“图书馆优秀工作者”。杨飏同志被*市妇联、机关工委等授予为“*市十大优秀女公仆”荣誉称号。我馆多次参加省高校图工委组织的数字图书建设交流会、研讨会、技术培训会等,参加省职教院校图协组织馆长交流会、理事会等,参加了*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湖北省示范性高职图书馆馆馆长论坛”,和其举行的“百万图书入馆庆典活动”仪式等。其它兄弟图书馆也有到我馆进行学术交流、参观,这对我馆工作是一个大促进。

五、进一步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积极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的电子资源,加强网站建设和电子阅览室管理,为数字资源的利用提供保障。

今年我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图书馆技术部积极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重新改制了网页,新增了网站栏目、网页内容、留言板等,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查阅文献资源的服务平台,使之更能适应学院广大师生对数字资源的需求。先后与数十家电子资源开发商联系,利用各种免费资源;续订了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我馆在利用cnki资源数据库的二年中,点击量12万多次,下载文章2万多篇(不包括其它电子开发商提供的免费资源和省数图书提供的免费资源),为教师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优质服务,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总是与图书馆联系,以求得问题的快速解决。完成了图书馆各部门的电脑维护、病毒防范工作,服务器、数据库的安全保卫工作,保证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正常有序进行。加强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和维护,09年电子阅览室为学院广大师生免费提供上机时间达36162小时,其中二次为*市市直单位办公室主任“能力测试”提供670小时,为我院电子系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840小时,为教务处提供学生上课32794.5小时,精品课程检测55小时,开展学生上网查询活动,免费为学生开放705小时,学生知识竞赛1097.5小时。今年电子阅览室为学院上交利润400238.5元,为学院创收436400.5元。电子阅览室开办二年来,累计为学院上交利润百万元。图书馆技术部坚持精益求精,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电子阅览室工作时间最长,馆员克服困难,牺牲了自已的休息时间,从无星期天和节假日,为图书馆工作作出一定的奉献。

六、确保图书馆安全稳定,加强防火、防水、防盗、防电安全教育和管理以及h1n1甲流的防控工作。

图书馆面积大,书库多,安全隐患也大,为了保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财产安全,以及防火、防盗、防水、防电的安全工作,多次会议对馆员进行安全的教育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馆长,把安全隐患消灭在最小的范围内,与学院保卫处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按照要求切实做好安全工作。配合总务处等部门对书库门进行防水处理,书库以及各阅览室吊顶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假期分时间段对图书馆所有部门各个部位和房间逐一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排查,对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交由总务处解决,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也改善了馆内的阅读环境。切实做好h1n1预防工作,图书馆是读者人员密集场所,做好h1n1预防工作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为此,图书馆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大家行动起来相互监督,发现发热读者,及时汇报,坚持用84消毒液对桌椅和地面进行消毒,除学院进行大规模的消毒外,另外组织人员定期对阅览室、卫生间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保证了图书借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七、图书馆积极支持和参与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配合系部处室开展工作。

图书管理规范篇2

 

一、图书信息化是图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图书信息有利于充分发挥其整体资源的作用。纸质图书通常是摆放在图书馆的书架上,但有些或因出书年代久远,或因书架容量限制而被忽视,它们的价值被埋没,成了一堆可有可无的死书。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运用电脑网络等载体和手段,把馆内多年汇集起来的各种各样的图书变为信息资料上传电脑,把零碎的图书信息变成系统的现代信息,并通过电脑网络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通道,把这些经过整理的图书信息非常流畅地输送给读者。如此,一些曾经的所谓的“无用”的图书资源一切就重新发挥了作用,成为图书资源共享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从而可以使整体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其最大的社会价值。

 

(二)图书信息化可以为读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图书馆汇聚了各种各样的图书资源,但由于纸质的图书资料不能满足进入现代化阶段的的急切需求,再加上它分类有可能不科学等原因,常常使需要查阅资料的读者无法找到急需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科研的发展。图书信息化之后,按专业对图书资料进行分类,加强信息服务鲜明的专业特色,便于读者准确快速的查找资料。

 

二、图书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一)借阅服务的快捷性。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建立,特别是信息技术引入图书馆领域之后,图书信息化成了当下的发展趋势,大大的方便了读者。读者只要具备几个基本条件就可以快速、高效的浏览图书。图书信息化所带来的效果,不仅减轻了图书管理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也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二)容量增容的无限性。现代的科技手段为图书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图书馆图书增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个有条件、信息化程度高的图书馆可以存储巨大的图书目录、图文和电子图书,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人类文化知识的宝库。

 

(三)网络服务的便捷性。图书馆管理网络化的实现,使图书服务突破围墙的限制。人们通过网络,不管身在何处,都可以查阅到图书资料的信息,从而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这对推动人类社会科技文化的交流与文明的进步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三、图书信息化管理的主要途径

 

(一)图书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作为国家信息咨询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利用掌握的丰富资源和先进的技术理论,进行有效开发利用图书信息资源的研究和实践,努力为读者提供专业化的内容服务。信息资源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系统性原则。在图书信息资源建设时,要特别注意图书馆资源体系中各要素的联系,注意图书馆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二是实用性原则。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其服务任务是不一样的,各类型图书馆有自己特定的读者对象,各类读者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图书馆可根据自己的自身特点及服务对象的需求着重发展某一方面的数字化馆藏。三是协调合作原则。在网络环境下,每个图书馆只是网络整体的一部分或一个节点。各图书馆可以联合议价、联合采购,同时,要注意协调与共享,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图书信息化管理需要专门的技术管理人才。他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要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既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心理素质,又要具备现代科学管理能力;既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又要有娴熟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既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协调和公关能力,又要有较强的独立处理信息的本领。因此要着重培养提高现有管理人员的信息能力,要积极创造机会让他们参加各类培训学习,补充专业或管理知识,熟练掌握图书管理工作,尤其要专门组织图书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与考核,促使图书管理逐步由经验管理型向科学管理型转变,由事务型向更高层次的信息处理型转变。

 

(三)拓展筹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拓展筹资渠道,加大投入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十分现实而重要的问题。图书馆事业是一项非赢利性质的服务,发达国家图书信息化进程较快,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投入多,要加速图书信息化进程,必须在经费上加大投入。对图书信息化管理的资金的投入主要用于硬件方面的投入,如网络建设,设备购置等。此外,软件开发与引进也是一项重要的投入。因此,各级主管领导部门了解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性及当前图书馆面临资金紧缺的问题,提高对图书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在经费上向图书馆倾斜。同时应多方筹措各类社会资金,积极推进图书信息化进程。

 

从图书馆的角度来看,图书信息化建设既是目标又是手段,既是图书馆适应信息时代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要求,又是知识经济和创新性国家建设对其服务对象素质的要求。因此,图书信息化建设应当以图书馆自动化为基础,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发展方向,结合图书馆自身实际,进行全面调研、论证,确定发展目标,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实施方案,进而实现图书信息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洁图书信息化管理探讨[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

[2]胡芳信息化提升图书管理现代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3]马述平图书资料信息化:提高院系图书资料使用价值的关键[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

图书管理规范篇3

论文摘要:利用计算机科学化地管理流通的基础数据,建立借阅流通的规范化管理系统,开展联机检索服务,从而为读者提供最新的信息,是高职图书馆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

伴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已具有普遍性,利用计算机管理图书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利用计算机进行图书采购、图书编目、图书流通、读者服务等管理以代替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是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必然。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技能的第二课堂,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活动的本质是流通,是文献资源过渡到知识资源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流通这个关键纽带来推动图书的有效的利用。图书流通是图书馆的窗口,这个窗口就是要为读者提供一个力.便、快捷的全方位的服务。

一、利用计算机科学化地管理图书流通的基础数据

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工具。要实现信息科学化管理,首先就必须对图书进行一书一码的手工粘贴,然后建立一个详细的著录图书基础数据库;同时,对读者进行一人一卡一码的读者信息录人,建立一个读者信息库。通过这两个基础数据进行流通管理,就能既准确又全面地为读者服务,准确、快速地进行图书流通。

图书著录时,基本数据库建立的具体内容有:条形码编号、书名、副书名、第一作者、标准书号isbn、类别、出版社、出版地、出版时间、单价、套价、丛书、页数、开本、复本数、到馆时间、书库号等。www.133229.Com根据这些数据满足一切借阅过程所需要的信息,也更好地为图书整个管理过程奠定了基础。条形码编号要根据馆藏图书的数量,如在百万册以内可定6位数字,超过百万册就需要7位数字,以此类推。

读者信息库的具体内容分为条形码编号,读者姓名、性别、专业及班级、照片、联系电话等。

以上两个基础数据的建立过程,要仔细认真,不得有误。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基础数据,并根据基础数据建立管理系统的流通、典藏及各类查询项目等。

二、建立借阅流通的规范化管理系统

图书流通是图书馆的重要环节,流通的快慢标志着图书馆的价值所在。图书馆的图书流通过程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的,通过一书一码、一人一码的借还操作过程,为读者提供最佳的服务。高职院校的图书管理更需要规范化,要对图书流通进行细化,充分利用图书数据库和读者数据库,为读者提供方便。流通环节包括很多,具体分为借还登记(借书时间、还书时间、续借及预约、违约超期罚款)、未还图书查询、时段查询、读者借阅查询、图书丢失查询、图书动向查询(准确查询和模糊查询)及读书册数排行榜等。

(1)借还登记。可以根据读者借阅证一人一码和图书一书一码的方便快捷的方式,直接给读者打印出一条信息:借书时间、归还时间、共能借几册,从而让读者一目了然,并提醒读者及时归还,避免过期。超过规定借阅册数时,系统自动提示图书已借满不能再借。还书时,系统会提示所借图书是否超期,是否能续借及续借时间。如果该书已被预约,系统就会自动提示,已被预约不能续借;如果超期,就提示罚款多少。热门图书有可能很难借到,可以采用预约的方式,如在计算机上通过管理员直接预约,或直接到馆预约,还可以电话预约;如果多人预约,可按预约时间的先后进行预约。这样,不仅仅节省了读者的时间,也充分提高了图书的流通率。因为图书馆的图书流通是资源的充分利用,其流通越快,知识的开发和利用就越有成效,就能把无形的知识变为有形的财富。

(2)未还图书查询。可查看全馆未还图书的详细情况:只要输入全部未还图书查询,就可查看全馆未还图书情况;只输人某库的库号,就可查询某库的未还图书;输入读者借阅条形码编号或读者姓名,可迅速查出该读者的未还图书;输人图书条形码编号,就可随时查看该书被谁所借;输人过期未还图书,就能把全部未还图书查到。这样,既能提醒读者及时还书,也能为典藏提供准确数据。

(3)图书丢失查询。根据读者借阅证的条形码号或姓名等相关信息就可查到该书,再根据图书价格就可以直接打印出一条罚款信息通知单。内容包括读者条形码号、姓名、班级、丢失图书书名、条形码编号、单价、总罚款金额等。并且可直接在图书数据库中体现出该书丢失,已罚款处理。这样还能随时统计丢失的图书数据,使馆藏数据比较准确。

(4)时段查询。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看到某个时期图书的通过率,哪些书流通率最高,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并为采购提供所需要图书的种类。

(5)读者借阅查询。通过读者姓名或借阅证号码可查询该读者所有的记录,包括该读者曾经借过哪些图书,还有哪些未还,以及借书时间、还书时间、是否超期、图书条形码号、书名、单价、套价、类别、出版社、出版地等一些相关资料。

(6)图书动向查询。图书管理员可以根据图书书名,方便快捷地查出该书的动向,以及借出几本(被哪个读者所借)、馆内还剩几本、是哪类、所在书架上的位置等。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查询图书动向,比如通过图书编号、书名等准确的信息找到所需要的图书资料;也可以通过模糊查询,查到相关图书信息资料等。新到图书要随到随查,以便给读者提供最新的信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7)读书册数排行榜。根据借阅图书的统计数据,开展读书竞赛活动,一学期评选十名读者为读书标兵,鼓励学生多读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开展联机检索服务

图书管理规范篇4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辅导;规则

帮助基层组建图书馆(室)是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责。如何辅导帮助各系统单位从点到面,具体全面的组建了多个图书馆(室),在整体上力求有典型,有特色、有发展,在业务了强调新目标、新思路、新方法,是公共图书馆探索和大胆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调查研究基层图书馆(室)的组建动态

1.主动调查研究

一个地方的图书馆辅导部门在开展辅导工作前,首先要对本地区所属范围内的各行业单位需要建立的图书馆(室)进行调查研究,要掌握基层图书馆(室)的工作情况。只有主动的去调查了解掌握基层图书馆(室)的组建动态,才能更好的进行全面的辅导。公共图书馆要主动派遣有关人员与需要组建图书馆(室)的单位取得联系,密切协作,共同探讨,制定一系列统一的管理规则,让相继建立了图书馆(室)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

2.向社会宣传图书馆,吸引全社会与图书馆沟通联系

注重图书馆宣传辅导工作,特别是每年的“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都要组织开展宣传图书馆的活动,走上街头、社区、学校、部队、农村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向社会宣传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吸引全社会来利用图书馆,支持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图书馆的机构设置和肩负的任务。通过主动向社会开展宣传工作,引起了有关单位领导的注意,许多单位在组建图书室前,首先想到的是到图书馆作相关咨询,让图书馆帮助组建图书馆(室)。

二、辅导基层组建图书馆(室)的具体措施

1.注重图书馆(室)设施建设

图书馆的经费、建筑、设备是图书馆建设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基层图书馆(室)普遍存在经费有限的情况。在帮助组建基层图书馆(室)过程中,辅导人员就应该与有关领导协商,建议尽可能的保证单位的图书馆(室)购书经费专列。图书馆的建筑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问题,基层图书馆(室)的建筑多是在本单位选择一间宽敞点的房间做馆舍,一般在50o左右,图书借阅工作台、报刊阅览室同一空间,也就是在同一空间内要求有书架、阅览桌、阅览凳、阅览柜、目录柜、工作台等一套完整的设备。辅导人员在帮助组建基层图书馆(室)时,应该亲自实地考察,提出经济和美观的设计原则,既要注意合理的布局,又要充分的利用空间,充分利用设备把空间作合理的区隔,一间用来布置书架、目录柜、工作台,用来收藏各类图书资料,分编图书,办理外借手续;另一个工作空间,做读者阅览、借阅、咨询的场地。所以在帮助基层组建图书馆(室)一开始就应该要求辅导人员主动提出合理布局的建设意见,使新建的图书馆(室)的设备既投资合理,又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同时还兼顾到既适合现在利用,又便于将来的发展安排。

2.制定基层图书馆(室)的管理规则

基层图书馆(室)无论规模,还是藏书的数量,都远远赶不上公共图书馆。完全照搬图书馆的模式来管理图书室,那样会把图书室搞得繁锁而支离破碎。通过调查研究,最后制定了一系列即能最大限度地方便不同读者借阅图书,又能按照图书室的规范化科学管理的标准管理好藏书的规则。制定图书馆(室)的管理规则,这是新组建基层图书馆(室)首要工作,只有制定了完善的管理规则才能保证图书馆(室)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基层图书馆(室)有不同的类型,它们所具有的任务和性质都不同,业务辅导工作中必须从行业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图书馆(室)的不同类型、所面对的不同读者群,采取不同的辅导方法,切忌一成不变。科学而完善的管理规则是图书馆(室)开展工作的保障。

3.要注重各基层图书馆(室)藏书规则和分类规则的侧重不同

在制定图书馆(室)的管理规则时,必须严格遵守图书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不能基层图书馆(室)各搞一套,各行其是,必须实行统一的原则和规范。在制定各馆(室)管理规则时各项规则基本相同,只是藏书规则和分类规则的侧重不同,这是由于不同类型的各馆(室)面对的不同读者来决定的。

4.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完善管理规则

由于各系y图书室的组建时间不同,多数新建图书馆(室)的工作人员过去从未接触过的图书馆理工作,辅导人员就必须全程参与组建工作,从登录、分类、编目、著录、目录组织到图书排架,辅导人员都要一一示范,直到让新建图书馆(室)的管理人员能独立完成各项工作。科学而完善的管理规则应该从图书馆工作实践中来,要注意所制定的图书室管理规定是否合适本图书室的使用,制定的管理规则要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但是情况是在不断地改变,为了使管理规则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修改和补充,才能使所制定的管理规则更加完善,图书馆(室)的管理才能更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三、辅导加强基层图书馆(室)的管理工作

1.严格执行管理规则

确定的管理规则是图书馆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基层图书馆(室)的管理经验的法定化、条例化、规范化,它是图书馆(室)实行科学管理的依据和准绳;它是整个图书馆(室)工作正常而有次序地进行的保证。确定后的图书馆(室)的管理规则必须用正规大字抄写陈列在图书馆(室)内提供读者看,让读者知道到了图书馆(室)必须遵守哪些条例。新建的图书馆(室)还必须张贴上各种警言幅,供读者自觉遵守。即使是今后图书馆(室)工作人员调整,新上任的管理人员凭着已经制定的本图书馆(室)的各种管理规则严格执行也能继续工作,确保管理工作前后一致。基层图书馆(室)只有严格地执行确定的各种管理规则来管理图书馆(室),才能使图书馆(室)的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才能让基层图书馆(室)的服务工作常态化。

2.开展常抓不懈的辅导工作

长期以来,各系统都出现过图书馆(室)建起容易,巩固难的情况。这就要求辅导人员对已帮助组建的基层图书馆(室)应该经常性的继续进行辅导,通过走访、电话、信函等形式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积极开展读者工作,加强图书馆宣传活动,针对各系统相继组建图书馆(室)的情况,对每一系统的图书馆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向他们讲述图书馆学基础;调查研究针对每一系统图书馆(室)共同存在的问题;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各馆(室)相互学习,交流工作经验;研究业务辅导的新目标、新思路、新方法,更好地发挥基层图书馆(室)的作用。各系统图书馆(室)之间,不能彼此孤立,要经常相互联系,要逐步建成一个统一的图书馆服务网,才能相互促进,使图书馆事业向前发展。

四、结语

帮助基层组建图书馆(室)工作是市、县级公共图书馆重要的任务,公共图书馆辅导人员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交流经验,调查研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使帮助组建的基层图书馆(室)更加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才能更好地推动本地区的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志权;;基层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4期.

[2]胡春波;;服务公众职责所系[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1年02期.

图书管理规范篇5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7-0010-01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效力分析

1.《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重要内容

于我国08年正式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在通过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产业建设,服务分配及监察,服务现状反馈多方面图书馆服务体制建设国中,做出明确指导要求。以图书馆服务国际水平为参考,建立起我国条例管制服务形式,有效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产业建设,通过对服务进行严格管理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群众对文化知识需求。

《公共图书服务规范》对图书馆服务践行标准化管制,要求图书馆服务通过对收藏文献严格维护,管理与推广同时,保证文化知识对社会供给不断输出,有效促进社会文化产业建设。服务管理规范意味着图书馆标准化建设,在对图书馆制定严格服务要求中,保证图书馆工作秩序,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效益,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中出重要贡献。

2.《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运作效力主要体现在对预期要求服务目标完成程度。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对读者需求满足,对材料资源提供也要做到告知量保证,以高质量阅读资料有效节省群众阅读力,这样也能保证图书馆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开发。就图书馆服务效率而言,在服务机制中,首先开展对图书馆文献进行有效整理,通过对资料不同属性分类简化群众检索过程,对图书馆服务进一步完善。其次,加强图书馆服务设备建设,针对图书人群不同需求提供帮助,并通过网络建设覆盖图书馆,有效利用网络完善服务机制。现代公共图书馆对服务效能发展探索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服务体制建设,图书馆通过对基层群众提供便利资料查阅条件满足更多乡村群众文化需求,通过加强对基层群众服务达到提升整体群众素养目的,通过对低水平文化程度群众引导发展,促进公共图书馆效能有效提高,进一步扩大图书馆服务范围,为图书馆服务效能增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公共图书馆服务现状

1.在我国文化发展体系中,公共图书馆建设是其中至关重要一部分,是通过非营利性方式对社会提供文献内容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升社会文学素养有效途径。政府在对公共图书馆进行承办过程中,通过对图书馆服务建设实现对社会群众文化教育,保证社会文化体制建设基础。现阶段我国通过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机制规范化管理,逐步实现对图书馆服务建设机制完善,通过基础性巩固和服务范围拓展保证公共图书馆服务机制在当下社会文化产业发展中有效推动作用。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制建设意在为群众提供知识资料同时,更为全面探索群众需求并加以满足。公共图书馆服务开放性也保证了群众对图书馆资源公平享有权利,为群众提供免费服务,保障公共图书馆服务效力。

2.在图书馆建设国际发展潮流推动下,当下我国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也在多方面有所创新发展。不同地区依据不同地域环境与文化氛围,建设处多种形式图书馆,在服务体系建立中也对相关条例进行针对性改革,有效促进当地图书馆创新发展中服务产业建设,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全新形式发展创造了良好开端。

三、发挥《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图书馆服务效能有效途径

1.严格规范服务细节

图书馆通过对细节服务机制建立,将服务条例具体化,对每项服务体制规范到实际服务中,使得图书馆最服务过程中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将服务细化到细节,促进服务质量高效提升。服务细节规范体现出图书馆对服务条例高度重视,细节规范管制将要求落实到服务实际,促使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更加明细,在各服务细节完善基础上,有效保证服务质量,促进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建设中快速发展。

2.深化文献资料管理服务

图书馆文献深化管理不仅为读者节省检索时间,也为服务后继工作展开提供便利。文献高效整理,在服务中能有效激发服务部门组合职能,资料科学性整理,书籍逻辑性摆放,都能提升服务性能,通过对资料实践处理,完善服务逻辑性建立,为今后服务发展建立起良好逻辑基础。

3.建立服务带动合作体制

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进程当中,应该多采取有效带动发展的策略,这样就能够带动图书馆服务向建设性方向发展。市级图书馆服务建设同时,还应注重对小型图书馆建设工作指导作用,通过对下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有效指导促进图书馆服务产业更围广阔发展,巩固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基础,确保图书管服务效能有效实现。

四、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在《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明确指导下,已通过对图书馆资源有效开发,促使图书馆服务产业取得飞速发展。在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进程中,基于不同地区不同发展形势下图书馆服务建设,做好服务细节处理,在图书馆建设中充分发挥服务优势,将服务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中,以高要求,高水平,高质量公共图书馆服务使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对《公共图书馆服务规划》高效落实,是在我国图书馆建立基础上服务机制深层完善,并为今后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世伟.关于《公共图书管服务规范》编制若干问题.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

图书管理规范篇6

知识就是生产力,而图书馆是知识的集中地,所以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对全民教育机制不可缺少,对于提高全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对图书资料、文件文献等进行储藏,同时还担负着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职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数字化、信息化飞速发展,这对图书馆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数字化的时代加强图书馆管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潜力为社会发展服务,是每个图书管理人员都应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对图书馆的精细化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在图书馆管理方面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图书馆;管理;精细化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产生一个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管理方法而言形成的,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规划和标准,把一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同时落实执行,是一个精细、严密、系统、科学的管理过程,不同于传统的粗放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能有效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能加强执行力,对企业的各个环节都能做到优化,高质量实现企业的总体战略。

一、关于图书馆精细化管理

可行性分析:精细化管理近些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中广泛实行,经过实践证明经过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对于企业的快速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一些大型的企业如海尔、万科、红豆等,经过精细化管理,企业在各个方面发展都是有目共睹的。精细化管理在众多的企业运行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经在实际运用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将其应用到图书馆管理中是可行的。必要性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如今已经进入到数字时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人们对知识、信息的获取渠道也日渐丰富,而对于图书馆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需要。所以图书管理者要不断探索图书管理的新方法,提高管理效率,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自身优势,满足不同读者的学习需求。而精细化管理无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在执行精细化管理时,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精确、量化和规范服务过程,最大程度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能减少内耗,降低人才开支成本。对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所促进,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二、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实现措施

图书馆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图书馆业,它不但承载了图书馆文化,也包含着图书馆对读者的各项服务承诺,必须重点突破、持之以恒。图书馆要想实现各个环节精细化,应该实现由随意化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转变,管理不浮于表面,不重形式,重效果。

(一)健全和规范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实施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工作是要对图书馆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要强化制度的管理和建设,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内容包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规范以及对服务对象的制度建设。通过内部的管理,可以规范员工的工作,以及用工作制度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使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及语言行为都进行规范化,从而全面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对于图书馆的读者管理体系,能使读者遵守规定,在图书馆内形成的各项行为规范合理。

(二)坚持求精求细的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在图书馆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细节,在具体落实管理制度时,一定要从细节入手,站在读者角度来对各项业务进行规范,认真分析读者的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沟通,做好服务,求精求细是管理中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高标准、严要求,才能获得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认可。

(三)培育图书馆的管理精英

图书馆的管理质量好坏,是直接由人的素质决定的。光有制度、规范、规章等还不够,最终还要由人来执行,制定是死的,但是服务水平及工作水准是由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决定的,所以在图书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管理人员的培养。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管理和工作队伍,对新员工和管理人员要加大培训力度,注意服务意识及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在工作中才能集中精力做好图书管理工作。要注重精英的培养,只有每个工作人员的水平都提高了,才能整体提高队伍的总体服务质量。

(四)积极创建图书馆文化

图书馆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工作人员众多,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加强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也就是相当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不同于企业的经营模式,所以形成的图书馆文化在价值体系、伦理观念和精神信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图书馆员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从业观念和传统习俗等都有别于其他的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当然也包括图书馆文化的建设,而且是核心建设,通过对图书馆文化的建设,更能提高向心力,使馆员增强个体的归属感、集体感、荣誉感,增强图书馆的凝聚力,使员工都能以馆为家,当家作主,促进图书馆向着制度规范化、管理科学化、业务专业化,使精细管理执行到位。

三、结束语

图书管理规范篇7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

1.引言

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现状,将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和创新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图书馆服务教学活动和在校师生的水平。

2.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2.1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绝大多数高校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研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培养和建设了各自相对稳定的管理人员队伍,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建设作出了一定有意义的思考和探索。这都为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我国高等院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2.2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虽然,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对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但是,由于办学方向和管理理念的偏差,仍有部分高校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其工作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方面,部分高校对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认为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相比,图书馆档案管理是可有可无的;另一方面,认为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只需要做好基本的档案整理就可以了,缺少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2.3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长期以来,许多图书馆管理工作不发达的高等院校由于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不足、意识薄弱,而没有能够研究和制定出一套完整和规范的工作制度。一方面,对高校图书馆的材料搜集以及档案的归类、维护、借阅等工作缺乏规范的工作制度,造成了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影响了档案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缺乏规范的工作制度,在人员的进入、奖惩、教育、培训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影响了工作人员工作的规范性、主动性以及积极性。

2.4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良莠不齐,其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个别高校因为对图书馆档案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而没有安排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从事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影响了档案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制约了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对图书馆档案管理从业人员考核、教育、培训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2.5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有待进一步发展

众所周知,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当前高等院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信息化水平低,极有可能导致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低下、服务能力有效,不但不利于读者的借阅,更严重阻碍了档案文献的维护和管理。

3.创新和发展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3.1创新和发展档案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图书馆建设

档案管理工作对图书馆在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服务等方面的各项事务有着全面而规范的记载。因此,加快创新和发展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将有助于总结图书馆日常工作中的得与失,重整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从而进一步推动图书馆的建设。

3.2创新和发展档案管理有利于更好地服务读者

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影响和制约着图书馆服务广大读者的水平。这是因为,图书馆档案记录和整理了图书馆在服务校园师生工作的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因此,加强创新和发展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和创新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新做法和新思路,不断提升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3.3创新和发展档案管理有利于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众所周知,图书馆是高等院校中的重要文化符号,是高等院校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图书馆档案管理则是高等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发力点。图书馆档案对于记载和传承高校校园文化,推广高效文化建设有着非同一般的特殊意义。由此可见,创新和发展档案管理有利于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4.如何创新和发展高校档案管理

4.1进一步提高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正确的思想认识,是开展好任何一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就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而已,要想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校方必须进一步提高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图书馆档案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和投入,逐步强化管理人员建设、管理设备配置、办公条件改善、管理技术引进等方面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

4.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工作制度

通过工作实践可以知道,如果缺少规范而科学的规章制度,将会使档案管理工作陷入混乱。因此,为了能使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可行的的人员、设备、工作方法和流程的管理制度,这是图书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手段和条件。

4.3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方面,引进一批具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知识、丰富的档案管理工作经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的档案管理人员,同时确保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加强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档案基础知识、计算机技术、管理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采用丰富多样的训练、评估和考核形式,不断提升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4.4大力提升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大力提升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是推进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可行途径之一。在研究和探索图书馆档案工作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大量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逐步将传统的工作模式转变为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的工作模式,最终真正实现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5.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只有加强思想认识、完善工作制度、建设专业管理队伍和推动信息化建设才能逐步现象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方敏,高校图书馆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01):73-74

图书管理规范篇8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图书资料室;问题与对策

一、二级学院(系)建立图书资料室的优势

高校二级学院(系)的图书资料室与校级图书馆相比,具有馆藏规模有限、借阅场地较小、现代化管理程度不高等缺陷,但该图书资料室却因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在服务院系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着校级图书馆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1.专业特色突出、服务对象明确

高校二级学院(系)的资料室建设具有十分明确的针对性,即为本院系各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最直接的服务。明确的服务对象和宗旨,使院系资料室在文献资料的采购中,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2.方便与师生沟通,图书资料更新快捷

众所周知,院系的资料室向本院系师生开放,能为其提供日常所需的具体文献,从而也使资料室的管理人员能与师生保持“零距离”的接触,因此信息沟通非常便捷,能随时地了解和掌握师生的具体需求。这就使院系资料室能及时地发现和收集到本院系各专业最新的文献信息,因而其所拥有的文献资料就更加前沿和专业。

3.为师生提供信息交流平台

由于院系资料室服务对象明确、场所相对独立、服务人数亦相对较少,这就为本院系师生提供了一个十分方便的信息交流场所,因此院系资料室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师生进行教学、科研等学术交流活动的天然平台。

二、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二级学院(系)图书资料室有上述优势,但是在现实的建设与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1.认识不到位,管理者素质偏低

长期以来,二级学院(系)的工作重心是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工作,尽管如此,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各二级学院(系)对图书资料室基本条件的优劣,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图书资料对教学、科研的作用这层关系链的认识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另外,就二级学院(系)图书资料管理队伍的现状而言,不管是因为照顾的关系人员,还是因为不能从事专业教学工作退而求其次的人员,都被安排到图书资料管理位置上。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人们对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有所重视,但人员配备上的瑕疵现状,是与高校图书管理上的规范化、科学化不相称的,也不可能与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及学校的发展相得益彰。2

2.制度不健全

这是制约二级学院(系)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提升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二级学院(系)图书资料室相继建立了一些制度,这为加强学院的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但是,仅有的这些制度离图书资料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管理的要求还相差甚远。目前,许多学院还存在图书资料管理分散,各自为政,标准不一,资料重复保存,图书资料利用率低下,纸质文献既不编目也无总括登记,造成学校图书资料资产流失浪费等问题。

3.管理不规范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图书资料的内涵和外沿都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在高校,图书资料的范围由当初的纸质图书资料、照片资料等发展到今天的实物资料、影像资料、光盘资料等等。由于对纳入资料管理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各资料室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各行其是。使许多应该纳入管理的图书资料没有纳入管理。图书资料管理水平不规范,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较差。据了解,二级学院(系)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图书资料极少,基本还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管理水平上。

三、搞好院(系)图书资料室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1.与时俱进,解决好人员经费问题

校、院两级领导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像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重要教学仪器的配置一样重视校级图书馆和下属院系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不仅要在人员编制与配置上给指标、给政策,还要在经费投入上给予必要的倾斜或扶持。只有这样,下属院系才有可能通过多种途径选拔优秀的专业人才,充实到资料室队伍建设中去,提高资料员的专业素质;才有可能在及时更新、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大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力度,使院系资料室建设跟上时展的步伐;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加大院系图书资料的采购力度,在提高专业文献资源收藏量的基础上,改善文献资源结构,尽量满足师生不同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的需要。3

2.提高图书资料室的现代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在院系资料室的业务管理,特别是在文献采购、分编、排架、检索、借阅等方而的管理上,院系资料室要向校级图书馆那样,严格按照各类标准和图书馆、资料室的有关规章制度执行,确保“分编标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有利于与全校乃至其它院校图书馆系统的正常接轨和并网,全而提高管理的水平。在行政和日常管理方而,各院系要加强对资料室人员和事务的全面领导与管理。要对资料室工作人员提出严格要求,还要加强对资料员的业务指导与检查工作,使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尽快走上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3.全面提高图书资料管理员的业务素质

在当今信息化浪潮的不断冲击下,图书资料员的工作己渐变成一种高知识、高技术含量的专业工作。对于院系图书资料员来说,他们不仅要具备更专业的知识,还要对本院系的专业或重点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教学、科研的前沿发展方向等有所了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当今高科技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中,快速分辨出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源,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文献产品。如此,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才能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心应手,成为一名有实力的院系资料室工作人员,为院系乃至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文辛.高校二级学院图书资料管理之探寻[J].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2]李红.高校基层图书资料建设中存在的弊端与制度完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第9卷第2期.

[3]张玉枝.高校下属院(系)图书资料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简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4月第30卷第2期.

[4]张志.关于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第20卷第15期.

作者简介:

1.何小杨,男,硕士,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助理馆员。

图书管理规范篇9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管理方式。近年来,知识管理深受高校数字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喜爱。邱均平教授认为,知识管理是指对知识进行的一种管理,主要是对知识的获得、存储、共享、运用等方面的管理。再扩大一点范围,知识管理还包括对知识本身以外的事务进行的管理,包括对图书馆内的知识设备和具备知识的人员等进行的管理。知识管理主要围绕着人这一中心,对人的知识进行管理。在当今数字图书馆不断建设中,如何使知识管理更高效合理,是每个图书管理研究者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

2知识管理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图书馆建设显然已经不再适应新型社会背景下师生对于文献资源的需求,因此,数字化图书馆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当然,我们不可以忽视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所取得的成就,但在高校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建设方面,依旧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管理技术设备跟不上时代的需要。知识管理在数字化图书馆方面是一项系统化的技术工作,它需要借助于网络技术才能够适应新时代高新技术发展的步伐。然而,我国高校的数字图书馆在知识管理技术方面还没有很好地突破,主要表现在管理设备陈旧老化和管理技术落后等方面。在管理设备上,由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起步较晚,高校原先就引进一些管理设备,这些设备并不能完全支持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一些高校不仅相应的硬件设施跟不上,软件设备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再加上各个高校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高校的数字化建设成效也不相同。总体而言,高校的管理技术跟不上时展需求。在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检索方面,还没有达到很精确查找目标的要求;在知识存储的数据库方面,很少有高校能够建立起高质量的数据库,离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库要求还相差甚远。(2)缺乏知识管理方面的人才资源。数字化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传统的图书馆不同,需要借助于网络技术与相应的专业技能,这也无形中提高了对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在很多高校图书馆中,工作人员知识陈旧,技术缺乏,年龄、知识结构老化问题非常明显。由于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准入机制较低,应聘要求不高,所以实际能够掌握现代化知识管理的人员并不多。对电脑技术和计算机自动化操作精通的专业人才很难引进,这就造成数字图书馆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高素质的知识管理人才。(3)知识管理中对知识产权不够重视。知识产权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常新的话题,在知识人士领域矛盾突出。在我国侵权问题较普遍的大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在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对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一个很好的界定,避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数字图书馆中,海量化的信息资源,在知识产权明晰上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实践到位的可能性非常小。但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高校数字图书馆在知识管理方面的问题依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4)知识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不规范。我国目前在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上,缺乏全国性统一的管理政策法规,知识管理的目标也不明确,给广大师生在共享资源的时候带来了很多不便。由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条例,使得在具体管理事务时,存在一人独断的情况,难以做到广泛采纳意见式的民主,由此造成知识管理的目标涣散模糊,没有可操作性。(5)知识管理缺乏安全的网络环境。在我国网络技术还存在很多技术漏洞的网络环境下,要进行知识管理是不安全的。到目前为止,我国都没有建立起确切的知识管理方面的法律,严重影响了高校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法律保障。在这种环境下,知识管理事业步履维艰,困难重重。网络病毒不断攻击高校的数字图书馆,使数字图书馆内的知识安全问题堪忧。

3搞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知识管理的对策

(1)更新知识管理方面的图书技术设备。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更新外部的硬件及软件设施,对老化、不能较好运用的基础设施进行及时的更换,引进新的数字化管理设备。不仅要重视管理的硬件设施,加强图书馆的管理软件建设,提高图书馆知识管理技术,还要创建新型的数据库,使数据库能够容纳更多的信息资源,以便全校师生能够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2)引进高素质的知识管理人才。人才是知识管理的基础,是主要的知识管理者,在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不断引进高素质的新型技术人才,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能。另一方面,图书管理者需要不断转变用人观念,破格用人,对那些精通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员可以降低求职要求;对那些知识结构老化的工作人员,要定期提供新知识技能的相关培训,提高其相应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知识管理水平,以便适应数字化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需要。(3)重视知识产权管理。针对知识管理中出现的产权不明问题,要建立产业化的数字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的资金来源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建立起产业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与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进行合作,使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一方面,我们应该提高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知识管理平台的安全性保护,防止知识产权遭到窃取;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及时地对知识管理进行监控,加强对其重视程度,及时弥补管理漏洞。(4)目标明确化,管理规范化。针对图书馆建设中管理不规范问题,我们应该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管理,使数字化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能够运行有效、目标一致、制度规范。数字图书馆建立发展起来的基础在于数字图书馆能否标准化操作、目标是否一致,要做到规范化管理,就应该明确管理目标,树立以知识服务为目标的管理意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优化管理环境,保证数字图书馆中的资源和服务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高效的利用率。(5)加强网络环境建设,完善法律法规。网络化时代,由于信息是开放的,所以图书馆信息资源就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网络环境建设,尤其是法律法规的完善。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中涉及一系列知识产权问题,应当加强法律的保护力度。一方面,政府部门以及数字图书管理者要加强知识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尤其是网络安全方面的立法,为数字图书馆中的知识管理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加强各部门的合作,共同采取必要的措施对网络剽窃行为进行抵制和制裁,建立健全我国知识管理法,使数字图书馆能够真正实现知识管理。

4结语

图书管理规范篇10

一、我国公共图书馆标准规范研究现状

1.1国外公共图书馆标准与比较研究

国外的公共图书馆标准研究比我国起步早,其中美国、英国以及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图书馆标准化建设较为完善的国家。美国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展了图书馆运动,开始注重图书馆的标准建设与改革。美国图书馆协会早就有了标准化意识,要求各州的图书馆进行制定管理与服务标准,进而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对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基于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发的相应文件标准,寻找普遍性的原理与标准,从而来对整个美国图书馆的标准来进行研究;二是对于一些具有典型特色的州进行专门的标准研究。推动澳大利亚图书馆标准化事业建设的为澳大利亚图书馆与信息协会,英国则为英国文化媒体及体育部来颁布国家公共图书馆的相应标准和评估。虽然每个国家对公共图书馆标准化建设负责的协会名称不同,大家对标准制定的内容、形式乃至结构也是不同的,但绝大部分职能都是一致的。

1.2我国现有图书馆标准与比较研究

我国08年才有了对图书馆进行标准化管理和服务的职能部门,简称图标委。图标委的设立,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标准建设。标准的制定流程极为繁杂,公共图书馆事业刚起步的时候,我国对其标准的制定前后经历了四年,期间不断的游走在各个程序内,在经历了前期调研、中期制定框架、后期不断完善和细化等阶段,最终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这离不开广大学者和相应图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现如今在图标委的促进下,我国制定流程简便了许多,大大缩短了制定标准规范流程所花的时间。图标委的研究成果以三种形式来展现给大众,一是相应的标准;二是相应的论文;三是相应的学术、课题的调研报告。在标准内容方面,我国的专家学者应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制定以人为本且符合中国特色的相应标准。因此,处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我国的国情不同,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做出调整,甚至是废除。没有最好的标准,只有越来越完善的标准。

1.3公共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研究

我国公共图书馆标准的制定的对象应较为全面,公共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研究也考虑了弱势群体的需求,如盲人等,图书馆填补这个空白,增加不少的盲文书籍,在图书馆的座位设置方面也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身体不便群体文化需求。同时对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如人员编制,人员上岗标准,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水平等。我国对于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标准在不断的细化,同时对于公共图书馆的绩效管理也做出了相应的规范,除了相应的硬性指标审查以外,公共图书馆的使用者的评价也被纳入了绩效体系。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标准体系正在不断的完善进行中,仍具有较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

二、公共图书馆标准规范研究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外的公共图书馆的标准规范研究比我国进行要早了许多。我国在发展自身的公共图书馆标准制定的同时,虽然他国的著作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翻译,而在根据这些理论并结合我国的真实情况进行本土化的研究上,这方面的工作还未广泛的开展。同时我国的绩效评估体系虽已经建成,但对于公共图书馆标准的落实没有进行严格的跟踪与检测。且制定的标准不够全面,具体,没有做到系统性与统一性,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矛盾,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和补充,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同时对于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而言,其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还未达到要求,对于弱势群体的服务也还未制定较为完善的标准与规范。还未构建管理、服务、评价一体化、系统化的公共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

三、公共图书馆标准规范研究展望

基于我国目前对公共图书馆标准研究都较为分散,究其原因是我国对其标准内容的制定不够明确。我国公共图书馆标准规范研究应从实际出发,引用国外理论时做到本土化,引导相应的专家学者加大研究力度与研究范围。公共图书馆研究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公共图书馆内部的管理研究,二是公共图书馆外部服务的研究。并对一些重点研究的内容以及课题进行相应的资金扶持,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时对于公共图书馆的管理的绩效审核体系不断的优化调整,不断细化和补充新的内容,对于以及不适用的标准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剔除。加强对标准实施效果的重视,这是最能体现标准制定的成果好坏,并以此为依据,保证标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不断的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