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个人简历英文版十篇个人简历英文版十篇

个人简历英文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9:49:47

个人简历英文版篇1

个人求职英文简历范文(三)address:zhongshanUniversity

mobile:(+86)1359xxx8655

email:

educationalBackground

2009.09-2013.07

zhongshanUniversityCollegeofagricultureBachelorinagriculturerankinginclass:3/27Hangzhou

minorcourses:management,economy,enterprisemanagement,commercialcommunication,enterpriseinvestment,enterprise

finance,lawsofenterprise,intellectualpropertymanagement,electroniccommerce,marketingandstrategy,newproductdevelop

andprojectmanagement

2012.02-2012.07

SYBtrainingprogramorganizedbyinternationalLabororganizationandHangzhouGovernment

2012.02

GuolaireninternationaleducationGroupBusinessCollegeCareertrainingCampprogramShanghai

Selectedcourses:industryanalysis,commercialcasesanalysis

internshipexperiences

2011.07-2011.08

HongyueFlowerLimitedCompanymanagerassistantinternHangzhou

——HongyueFlowerLimitedCompany,thebestgardeningflowersenterpriseinZhejiangprovince,istheagentof

internationalfamousgardeningflowersenterprisesinChina,thecompanyvalues200million,hasmorethan300

employees,importsrareflowervarieties

engagedintheflowerpacking,save,sproutdetermination,themail,seeding,translationliterature,sales

informationregistration,etc

participateinthesalesdepartment,finance,humanresourcesdepartmentcoordination

excurricularactivities

2011.09-2012.09

ZhejiangUniversitymanagementCollegepurplecolartalentClubdirectorofthemembership

organizemorethan200studentswrittenexaminationandtheinterview,contactmorethan100members,notice

themeetingandactivities

2010.09-2012.01

ZhejiangUniversityagricultural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clubfounder

个人简历英文版篇2

计算机系毕业生个人简历ihavethehonortopresentabriefintroductionofmyselftoyouincompliancewiththerequirementsofyourgraduateadmissioniwasborninnovember7th,1966,atthetownofChanging,Beijing.myparentsaredoingbusinessandfarming.ihaveoneeldersister,oneyoungersister,andtwoyoungerbrothers.thefamilyisinawell-to-docountrywithharmonizedatmosphere.aftermyelementaryandjuniorhighschooleducationatmyhometown,iwentonmyseniorhighschooleducationatapublicvocationaltechnicalhighschoolattheneighboringcountyFangshan.Coursesihavetakenthereinclude:mechanicalstructure,appliedmechanicaldynamics,materialstrength,heattreatmentanalysis,andelectricalengineering.ialsohadpracticecoursesonlathework,benchwork,casting,engineeringdrawing,andelectronictelevisionrepairskill.aftergraduationfromthistechnicalschool,ifoundajobattheevergreentrafficCorp.whenihadworkedoneyearinmechanicaldesignandheattreatmentanalysis,iwasadmittedtotheComputerScienceDepartmentofBeijinginstituteoftechnologies.Computerscienceeducationwasanextensionofmypursuitinelectronicknowledge,ithadledmeintotheworldofappliedelectronics.Coursesihadtakenare:Calculus,Computerprogramming(FoRtRan,CoBoL,aSSemBLY,andBaSiC),Computerarchitecture,algorithm,maintenance,systemanalysis,andsomerelatedcoursesinaccounting,Statistics,operatingresearch,Digitalvalueanalysis.Beginningatthesecondyearofcollege,iparticipatedinaworkstudyprogramandwasassignedtothecomputercenterofFareasttextileCorp.asnight-shiftcomputeroperator,thecomputersidealtwithwereCDC3300mSoSandiBm370-115DoS/VSsystem.themajorworkihaddonewasthesystemtransferenceofCDC3300:mSoStoiBm370-115DoS/VS.in1989,iwasemployedbyChinaautomobileCorp.asacomputerprogrammer,andwasinformedtoworkonthefirstofJune.Forthefirstsixmonthsofmyservice,iwasinchargeoftheiBm4331;DoS/VSeSystemoperation,andlaterondealtwithpersonnel/payrollandfinancingsystemprogrammingworks.inthesecondyear,iwaspromotedtobeasystemanalystforpersonnel/payrollsystem.inanattempttoupgradetheefficiencyofcomputerdataprocessandtosimplifyusersoperatingprocedures,iredesignedthewholeworkingsystemandisuccessfullytransferredaBatchoperationfromorientedsystemtoon-linesystem.inthethirdyear,ispentfivemonthsinthedevelopingofsubsystemoffinancing-accounting.nosoonerhadifinishedthatsystemthaniwasreassignedasaSubsystemprogrammerinchargeofDoS/VSe,CiCS,andVtam.atthatpositionihavefullresponsibilityforaffairsoftechnicaltransition,systemdevelopment,recruittraining,andnetworkcommunications.withtheelapseoftimeandtheaccumulationofexperiences,iamnowfamiliarwithallofthepopularcomputerlanguages:FoRtRan,CoBoL,aSSemBLY,andBaSiC.otherthantheselanguages,ihavealsolearnedandpracticedinplanning,designing,andanalyzingofthefollowingcomputerapplications:DL/1,DataBase,on-line(CiCS,BmS),DataCommunicationnetwork(aCF/Vtam/nCp),Vm,DoS/VSeoperatingSystem:personnel/payroll,accountingapplicationSystemandetc..FortheseachievementsioweagreatdealtoChinainformationassociationSinceihavetakenalmosteverytrainingcoursetheyhaveoffered.withtheever-increasinglevelofmywork,iamfeelingstronglythatthetheoreticalstudyandactualpracticeareequallyimportantanddependentoneachother.thoughipersonallypossessmanyyearsofexperiencesinactualpractices,thereisalwaysneedformetoextendmyexistingtheoreticalbasisforfutureresearch.myloveforcomputersciencesandmyinquisitivenesshadpushedmetoapplyforyourgraduateschooladmission,andihavedecided.shouldibeacceptedbyyou,iwillconcentrateonthefieldofnet-work-data-communication,thenmakeabreakthroughonmycurrentwaysofthinkingincomputerrelatedresearchanddevelopment.Finally,iexpectthati,myself,asonememberoftodaysworldofcomputerdomain,ishouldstrivetooffermybestprofessionalcomputerservicetooursociety.

个人简历英文版篇3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简历的排版问题》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小编的推荐,请继续关注

在制作简历的时候,很多求职者都把心思放在简历的内容方面,容易忽略一些排版格式问题。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这种排版格式问题就经常会犯错,这里为大家整理求职者在制作简历时容易犯的五大排版通病。

1、字体

一般来说拿到一份简历,发现有3种及以上的字体,基本上就是要崩溃了,心里就会感觉怎么这么乱?当然应聘设计和美术之类的例外。

简历中一般只用一种字体,根据个人而异,打印的话还是用黑体(或者加粗宋体)做标题、宋体做正文比较好,因为雅黑主要用于屏幕显示,虽然看起来舒服但是打印出来的效果其实不是很理想。

2、字号和修饰

既然说了字体不能太过多,那么如果区分就要靠字号了,其实一份简历里需要区分的层次没有多少,大概有五层:

a:名字和标题(放在顶端,天然区分,名字可选大号字,地址、电话等不做修饰)

B:教育背景、实习经历、课外活动、个人能力等大标题(英文大写字母,加粗,可选大号字,下面用2px的线分隔)

C:学校、公司、社团名称(可选英文大写字母,加粗,标准字号)

D:部门和职位(可选加粗,可选英文斜体,标准字号)

e:具体内容/正文(不做修饰,用bulletpoint分条列示)

值得注意的是,中文简历尽量不要用斜体、不要使用下划线、正文尽量不要加粗。在同一张纸上尽量使用同一字体,以宋体为佳。标题一般为“二号”、“三号”、“小三号”等,正文以五号宋体最为常见,如果经历不多,可以使用大一号的字体,如小四。

3、标点

标点也是个问题?或许有人会惊呼:“HR也太小气了,连这种地方都挑刺!?”但如果你自己看到千分位符是一个硕大的中文逗号,心中是否有10,000(正确写法:10,000)只草泥马呼啸而过的声音?

所以中英文的标点符号使用必须要各归各位,正确使用才能不让人看了扎眼。还有一个容易忽略的地方就是句末标点,这个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简历中普遍的单行和bulletpoint点上句末标点的话显得多余,一般不加,如果想加那么就全部加上,一行有一行没有是很不协调的。

最后,【、,;】三个要灵活运用,如果一句话里要表达两块意思,每个意思又不止一句话,就别全用逗号了,中间【;】一下吧。

看这句话:深度参与XXXX项目,在后台负责数据,文档,报告,会议记录的收集,分类,保管工作,提升了团队的效率,同时在业务第一线进行访谈,抽样,问卷调查,及时发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反馈至后期控制部门……

看到这里心里是不是咆哮了?大哥你键盘上不只有逗号啊!

4、简历信息主次不分

很多人写简历,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经历都写在上面去,这样就会导致内容庞杂,形式混乱,让面试官浏览简历时找不找重点。贪多求全,反而得不偿失。其实应届生在撰写简历时,要根据所选的单位和职业不同来调整自己的简历。有用并且有关联的菜往上放,那些即使很辉煌但却对要求职的单位来说毫无重要性的经历就要果断删掉。只要把握重点,告诉面试官你为什么胜任这份工作,才是一份完美的简历。

5、简历模板

简历模板有多种格式,其中常见的有:时间型、功能型和混合型。按时间顺序写简历最为简便,也有助于HR清楚知道你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做过什么工作。当你仍然在同一行业同一工种求职,或者你最近的工作经历最能体现你的成绩时,采用时间型简历比较恰当。但时间型简历不能很好地表现你的可塑性,假如你要换一个行业,最好采取功能型简历。把能展现你的韧性和适应能力的工作经历放主简历的开头,给HR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不过优简历网提醒你,功能型简历一旦设计不好,会显得冗杂晦涩,让人觉得你在刻意隐瞒什么。

个人简历英文版篇4

新中国成立以后,英国文学史研究与整体外国文学史研究都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1956年,教育部参照苏联高等院校同类教学大纲,制定了英国文学史教学大纲,教科书则采纳了苏联学者阿尼克斯特的《英国文学史纲》。该书1959年初版,198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可见影响之大。尽管《美国文学简史》(上册)和《法国文学史》(上册)已于1978、1979年相继问世,中国学者用中文编写的英国文学史却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出现。本文首先回顾陈嘉、范存忠先生出版于80年代初的两部影响深远的英文版英国文学史,随后介绍王佐良先生领衔编撰的中文版英国文学通史,最后评述杨周翰先生撰写的断代史,总结前辈学者既有的学术贡献与成就,展望英国文学史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陈嘉和范存忠先生的贡献

陈嘉、范存忠教授是国内英国文学研究的老前辈。20世纪30年代,两人在耶鲁和哈佛大学分获博士学位,是最早获得英国文学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回国后他们长期在南京大学任教,研究、教授英国文学,并在80年代初分别推出两部英国文学史,产生了很大影响。陈嘉著《英国文学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四册,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英国文学史教材。由于编写量大,四册教材全部出版历经了五年时间:1981年10月出版第二册,1982年7月出版第一册,1986年1月和2月出版第三、第四册。从1986年开始,陈氏文学史一直作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史教材,已多次再版,声誉卓著、影响广泛。陈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他在著作前言中提出:“根据作家及其作品在社会和文学史的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否健康来确定其地位。”①陈著文学史采用了编年史的结构和体例,第一册分为四章: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国文学、中世纪英国文学、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资产阶级革命与王朝复辟时期英国文学;第二册不分章,标题为“18世纪英国文学”;第三册分为三章:19世纪初期英国文学、19世纪中期英国文学、19世纪后期英国文学;第四册也不分章,标题为“20世纪初英国文学”。

本书内容丰富,学术性强是陈嘉先生多年研究讲授英国文学史的结晶,对于英国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有重要参考价值。由于本书是在结束后不久编写的,不可避免地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即“首先综述时代背景,然后介绍作家生平,再次分析主题思想,最后略及艺术特征”,②也就是说作品的艺术特点被摆在末位。但值得强调的是,著者在叙述和分析重要作家时,不是简单陈述其社会背景和创作经历、罗列作品,而是对其主要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以及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介绍、分析。该书以其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严谨的分析方法具备了教材和学术著作的双重特点,是国内用英语写作出版的篇幅最长、质量最高的英国文学史,是不少高校指定的英国文学教材。全书1986年2月出齐,而陈嘉先生数月后即辞世,令人扼腕叹息。199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的陈嘉、宋文林合著《大学英国文学史》(上、下册),这是弟子宋文林教授在陈先生指导下缩编的两卷本。1983年范存忠教授编著的《英国文学史提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范先生在“后记”中写道:“这份材料是1954年度和1955年度南京大学英国语言文学专业四年级‘英国文学史’课程的讲授提纲。同志们认为仍有参考作用,有些高等院校还翻印流传。这次承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希望它在较大的范围内能起到更多的参考作用。”③

《英国文学史提纲》是英文稿,但“为了读者便利起见”,由张月超等翻译成中文作为“附录”,这份中文附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建国后在大陆出版的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中文版英国文学史。全书共12章,末章标题为“一些现代作家”,介绍了哈代、高尔斯华绥、威尔斯、萧伯纳等隶属现实主义传统的作家,却没有提及现代派作家,真实反映出那个时代对于现代派持彻底否定的态度。该书1983出版后,许多高校的英语专业将其当作教材,受到普遍欢迎。关于这部书的编写目的,范存忠在“后记”中写道:“一方面对于并行的‘文学选读’提供必要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扩大文学视野,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④范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英美文学、比较文学、语言学、翻译学等方面均造诣深厚、著述丰硕。他渊博的学识通过本书的三个特点得以体现:其一是将英国文学置于欧洲文学的整体框架中加以叙述。例如,第三章谈到英国人文主义者时,介绍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代表作家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对英国作家的影响;介绍伊丽莎白时代时则指出,此时文学翻译相当繁荣,众多翻译作品极大地促进了英国文学的发展,其中影响较大的译作包括廷德尔和科弗代尔的《圣经》以及托马斯•诺斯的《希腊罗马名人传》等。其二是将英国文学发展史与英语发展史相联系,使读者既掌握英国文学的概貌,又了解英语的演变。例如,谈到古英语与现代英语的区别时著者指出,古英语重音多,辅音多,词尾屈折变化大,语言的变化自然会在文学作品中体现,从头韵体诗到双韵体诗的变化就是很好的例证。其三是在叙述作家和分析作品时,结合提出独到的、精辟的评论。例如,前人关于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评论见仁见智,有人认为《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反犹主义的作品,范存忠对此并不认同,相反,他指出莎士比亚对受到迫害的犹太民族表示同情,夏洛克对基督教商人的愤懑是有其原因的。又如,对笛福的《鲁宾逊飘流记》,范存忠没有从阶级或意识形态方面去评论,而是实事求是地指出,作品表达了普通人处于逆境时克服困难的拼搏精神。

二、以王佐良先生为代表的英国文学史写作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用中文撰写的英国文学通史方才出现。最先出版的乃是王佐良、周珏良主编的《英国20世纪文学史》(五卷本《英国文学史》第五卷)。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英国文学研究的前辈,著作等身的学界泰斗。60年代开始,他便与周珏良、李赋宁等老友共同编写《英国文学活页文选》,其实已在为英国文学史编写做准备。李赋宁先生在《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中的一段话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们之间的友谊:“我和当时在英国牛津大学留学的王佐良和许国璋学长,以及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的周珏良学长通信相约,将来学成回到清华外文系教书。我教中世纪,佐良教文艺复兴和莎士比亚,国璋教18世纪,珏良教19世纪(以诗歌为主)。这时杨周翰学长也在牛津留学,夫人王还学长在剑桥教中文。适逢吴达元老师休假,来美访学、游历。我向吴先生谈到我们将来企图办好清华外文系的设想,并建议清华聘请周翰来清华教书。”⑤这是40年代末李先生在耶鲁大学读博士时的设想。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被改造成理工科大学,这几位老友分别到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但是他们共同推动英国文学教学研究事业的志向没有变,因此才有60年代初的《英国文学活页文选》。1982年出版的《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在活页文选基础上编写而成,影响很大。其中为名篇所作的详尽注释凝聚了编者的学术探索与心血。在某种意义上,通读《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就相当于回顾了一遍英国文学史。1984年底,王佐良和周珏良先生开始携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五卷本英国文学史”。在项目进程中,王佐良先生首先于1988年出版了《英国诗选》。他准备在此基础上编写多卷本英国诗歌史,并在199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长达350多页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连续出版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英国诗史》和《英国散文的流变》之后,王佐良先生独立撰写了单卷本《英国文学史》(下称王氏文学史),长达686页。遗憾的是他在1995年去世,未能亲眼看到《英国文学史》在次年的出版。在宁波大学段汉武教授看来,该书的出版在中国学者叙述和研究英国文学史的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叙述与研究英国文学史的中国学派开始形成,其学术价值是每一个研究文学的人都不应低估的。⑥#p#分页标题#e#

王氏文学史是单卷本,在有限的篇幅之内,既要把英国文学史的演变过程交待清楚,又要对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作出独到评介,实属不易。著述的过程无疑也是一个学术探索的过程。王佐良在“序言”里谈到:“没有纲则文学史不过是若干作家论的串联,有了纲才足以言史。经过一个时期的摸索,我感到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以几个主要文学品种(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的演化为经,以大的文流(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为纬,重要作家则用‘特写镜头’突出起来,这样文学本身的发展可以说得比较具体,也有大的线索可寻。”⑦正如著者所言,王氏文学史采用编年史的结构、体例,而且按照文学品种来编排。全书共分20章,除了第一章“引论”、第二章“中古文学”、第十五章“二十世纪文学:总图景;新戏剧”、第二十章“英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其余16章的标题均为文学品种:第三章叙述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与诗剧,以马洛、莎士比亚等作家为特写镜头;第四章叙述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以培根为特写镜头;第五章叙述17世纪诗歌,特写镜头推向弥尔顿;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分别叙述18世纪的小说、诗歌、散文,小说的崛起无疑是18世纪英国文学的亮点,因此著者用大量篇幅论述小说的兴起与发展;第九章、第十章叙述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彭斯、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兹等著名诗人成为这一时期的特写;第十一章叙述浪漫主义期的散文;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分别叙述19世纪的小说、散文、诗歌,重点论述了司各特、狄更斯、奥斯丁、萨克雷、哈代、丁尼生等作家;第十六章叙述20世纪诗歌;第十七章叙述地区文学中的诗歌;第十八章、第十九章叙述20世纪小说和散文,现代主义曾一度占据20世纪英国小说的主流,著者用相当的篇幅评介了詹姆斯、康拉德、乔伊斯、吴尔夫等现代主义小说家,并以《尤利西斯》为例,对乔伊斯的贡献作了充分的肯定。作者指出,一方面,直接模仿《尤利西斯》的小说家极少,也许因为它是无法模仿的;另一方面,学乔伊斯的样子自由、大胆地运用英语的则大有人在……把小说从传统的模式里解放出来,乔伊斯的最终功绩也许是在这里。⑧王氏《英国文学史》用了八章讨论诗歌、五章讨论散文、三章讨论小说,而对于戏剧,除第三章论文艺复兴时期“诗与诗剧”外,只有第十五章讨论20世纪爱尔兰“新戏剧”。

这一方面反映了英国戏剧在文艺复兴黄金时期最为辉煌,另一方面则是显示出作者对诗歌和散文的偏爱。在本书中复辟时期的喜剧只得到这样一句话:“颇有一些成功之作,其中如康格里夫的《世风》和韦丘里(威克利)的《乡下老婆》,是至今还常上演,叫座不衰的。”⑨对18世纪喜剧则只在第六章最后有“戏剧一瞥”,简单提及盖伊、哥尔斯密斯和谢里立丹的创作。王先生引用了萧伯纳论菲尔丁离开戏剧舞台导致戏剧衰弱的话,然后说:“这话有一定道理,只是抹杀了18世纪80年代哥尔斯密斯和谢里立丹的贡献。”⑩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王先生对18世纪戏剧的简单处理也是一种抹杀,因为他的文学史竟然没有给这些剧作家展示的机会。但是,作为个人独著的《英国文学史》,本书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保持特色,为中国读者提供一个了解欣赏英国文学的特殊视角。“五卷本英国文学史”项目从《英国20世纪文学史》(1994年出版)开始着手,1996年又出版了王佐良与何其莘合著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但是,其他三卷的编写进展缓慢。按照最初设想,第一卷《英国中古时期文学史》由李赋宁先生撰写,但是由于年事已高,他只撰写了古英语部分,接近全书一半篇幅,剩余部分则由何其莘教授负责组织几位学者合著。18世纪卷吴景荣先生只参与拟定了大纲,还未开始撰写就去世,因此整卷实际由刘意青教授负责完成。这个大项目从1984年启动,直到2006年五卷出齐,历时20多年,共有33位学者参与编写工作。这套英国文学史从总体上看是通史,但每卷作为断代史又自成体系,可为研究具体某一时期的英国文学史提供较完备的材料。在最先出版的《英国20世纪文学史》“序”中,王佐良先生谈到了编写模式的问题。他认为,英国文学史编写有两种模式,一是英美模式,一是苏联模式。

英美模式注重学术考证和作品欣赏,有可读性,但缺乏系统性;苏联模式虽然系统性强,但史的根据不足,叙述空泛、刻板,政治色彩过于浓重。瑏瑡?显然这两种模式都不尽人意,有严重缺陷,因此他提出要运用中国模式来编写英国文学史,并确定了总的指导思想。刘意青教授在《英国18世纪文学史》的序言里将王佐良先生的指导思想归纳为五条:“1.体现中国学者为中国读者撰写的特点,面向大学高年级程度的青年人和文学爱好者;2.以叙述文学事实为主,交代清楚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和主要的评论意见;3.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编纂的指导思想,也同时介绍一些西方其它观点和说法,作为参照;4.着重作品文本讨论,从中摘选加以翻译与阐释,使读者能体味作品的风貌;5.写法要有点文学格调,注意文字清楚、简洁和趣味性。”瑏瑢?这五条原则里,第一条最为重要:“即从中国学者的视角出发,来审视和解读英文学的发展。”瑏瑣?五卷本《英国文学史》是按照王佐良制定的总体框架来编写的,即以文学品种为经,文流为纬,重要作家为特写镜头。这就是中国模式。因为英美学者和苏联学者在编写英国文学史的过程中也会论述文学品种和评介作家,但不会以此方法统领文学史。王佐良指出,中国有探讨文学演变、文学体裁的兴衰、品评古今作家作品的深远传统,文学史的中国模式就在此传统中。瑏瑤?五卷本《英国文学史》是中国模式在英国文学史编写中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学者的创新。例如,第一卷《英国中古时期文学史》就是以“文学品种的演化为经”来展开的,论述了诗歌、散文、头韵诗、韵文传奇的演化,以乔叟、高尔、朗格兰等主要作家为特写镜头;第二卷《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则如王佐良所言,“突出文学品种的演进,诗剧的兴衰一连用八章叙述,使其有首有尾,发展的轨迹明显。”瑏瑥?除了诗剧,这一时期的玄学派诗歌、培根的散文、随意文体等其他文学品种也得到论述和评介,特写镜头给予了莎士比亚、莫尔、锡德尼、斯宾塞、马洛、琼森、多恩、弥尔顿等重要作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卷甚至用了整整一章(共30页)评价地位并不高的两位剧作家鲍蒙特和弗莱彻,与评述莎士比亚的篇幅(33页)差不多。西方评论家对鲍蒙特和弗莱彻的评论大多是负面的,例如,柯尔律治认为“鲍蒙特和弗莱彻的剧作仅仅是松散的聚合”,艾略特甚至把鲍蒙特和弗莱彻剧中的比喻手法称作是“插在沙地上的死花”。瑏瑦?但王佐良并未囿于西方学者的观点,而是根据大量的史料并在深入研究作品的基础上,对鲍蒙特和弗莱彻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他指出,“如果仅用20世纪的道德标准来衡量鲍蒙特和弗莱彻的戏剧,那么就很难看到他们的剧作对现代读者有什么积极意义……道德标准并不是评论戏剧的唯一准则,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要避免生搬硬套现代的标准———包括艺术、美学、道德等标准———来评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戏剧作品。因为不同于小说和诗歌,戏剧更多地依赖于当时观众的反响,因此也留下了更深的历史烙印。”#p#分页标题#e#

在鲍蒙特和弗莱彻生活的时代,他们深受观众欢迎,甚至可与莎士比亚、琼森比肩。给这两位剧作家书写浓重的一笔是理所当然的。第三卷《英国18世纪文学史》共16章,涉及的文学品种有宗教寓言、戏剧、英雄双韵体诗歌、报刊小品、书信日记、小说,介绍的重要文学作家多达18位。第十五章“英国小说的兴起和早期繁荣”篇幅达70页,标题本身就显示了体裁演化的轨迹。第四卷《英国19世纪文学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浪漫主义文学,第二部分为维多利亚文学。虽然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主要文学品种在全卷都涉及到,但浪漫主义文学侧重的是诗歌,维多利亚文学侧重的是小说。第一部分中近乎三分之二的篇幅用于论述诗歌,特写镜头给了六位重要诗人:彭斯、布莱克、华兹华斯、柯尔律治、拜伦、济慈。司各特既是诗人又是小说家,但著者将小说家司各特纳入特写镜头,用了长达十页的篇幅介绍其生平和作品,对其诗歌创作仅作了三页简短介绍,并强调司各特由于拜伦的崛起而放弃诗作,转向历史小说。这一改变使他成为近代历史小说的鼻祖,创立了一个新的文学品种。瑏?瑨第二部分将三分之一的篇幅论述小说,特写镜头给了九名重要作家:狄更斯、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三姐妹、特罗洛普、乔治•艾略特、哈代。显而易见,从浪漫主义诗歌到维多利亚小说构成了19世纪文学品种的演化轨迹。第五卷《英国20世纪文学史》共有22章,内容丰富,视野广阔,不仅涵盖了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主要文学品种,还与时俱进地涉及广播和电视文学;既关注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等地区文学,又将英国文学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来审视,充分显示了编著者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养。尽管20世纪展现了纷繁复杂的文学场面,但依然可以看到文学品种的演化这条主线。例如,著者在论述哈代时指出,“在哈代的小说中可以看到由19世纪传统的现实主义向现代派小说发展的倾向……当今西方许多大学的文学课之所以把《德伯家的苔丝》列为现代小说,与苔丝这个现代女性的塑造不无关系。”

三、杨周翰先生的断代史研究与学术展望

除了上述英国文学通史之外,改革开放以来还出版了为数可观的英国文学文类史和断代史,早期代表作正是杨周翰先生所著《17世纪英国文学》,198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杨先生在“小引”的最后一段写道:“本书不打算全面系统地介绍17世纪英国文学,这不太可能,也无必要。全面的论述可检阅本书所附参考书目。国内通行的英国文学通史对这一时期则又比较简略,只介绍一下主要作家,本书的目的只是想起一点拾遗补阙的作用,可能对专业研究者有所助益,对一般读者也可以增广见闻吧。”瑐瑠?虽然有杨先生的自谦在前,但是这部书实际上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断代文学史。当时尚未有中国学者撰写英国文学通史,流行的主要还是苏联学者编写的《英国文学史纲》。杨著《17世纪英国文学》没有介绍读者比较熟悉的弥尔顿史诗和班扬,而是着力介绍一些读者比较陌生的作品。本书不分章节,可以看作是14篇文章的合集,从培根开始,到皮普斯的日记结束,涉及的作家包括邓约翰(多恩)、伯顿、布朗、马伏尔、弥尔顿、泰勒、塞尔登、霍布斯、沃尔顿等十来人。看完这本书,读者的知识不再局限于《失乐园》和《天路历程》,将对17世纪英国文学增添更加丰富、鲜活的印象。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把英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加以联系,譬如比较弥尔顿悼亡诗与中国悼亡诗歌传统的异同。《17世纪英国文学》出版以后受到广泛欢迎,读者反响热烈。杨先生于是在1987年《读书》杂志第七期发表了《〈17世纪英国文学〉书后》,介绍本书的来历,并就文学史写作问题发表了一些新见解。199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北大名家名著文丛”,将《17世纪英国文学》再版,收入了杨先生发表在《读书》上的这篇文章。杨先生在文中写道:“1982年秋,我在复旦大学外文系为研究生开了一门17世纪英国文学的课,第二年春天又为北京大学英语系研究生重复了一遍。两次讲完之后,我想何妨把它写出来,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这段文学史的参考。”

?他还写道:“我不敢把我这本小书叫做‘史’,因为它没有系统,讲作家也不是每个作家都全面讲,有的只讲他一部作品,有时还做些中外比较,我本来想把它叫做《拾遗集》,给英国文学的讲授填补些空阙。”瑐瑢?虽然杨先生如此自谦,但他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和阐释却是后来许多文学史著难以企及的。实际上这应该算作一部17世纪英国文学断代史,它是老先生多年研究思考的结晶,是结合中国文学或文化背景从比较角度研究英国文学的重要成果。可惜杨先生在1989年去世,未能在文学史研究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他离世后,主编的《欧洲文学史》也由故友李赋宁先生代为领衔修订。有关上述文学史著的学术价值与影响,学界专家同仁一致给予了肯定。王治国在《深入浅出、抉幽阐微———读范存忠的〈英国文学史提纲〉》一文中认为,范著《英国文学史提纲》要言不烦,提纲挈领,以少胜多,使人读后有纲举目张之感。他同时为该书归纳出五种特点:一是详简适当,对一定历史时期的作家及其作品和有影响的流派,有的阐述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有的分析其艺术特色,有的则剖明其思想意义或指出其局限性,视具体情况而定;二是史论结合,脉络清楚,有系统性,以不多的篇幅阐述了英国文学发展的线索和历代文学的相互继承和影响的关系,同时,著者注意书证和引述并重,为进一步阐述作家、作品以及文学史上的一些理论问题,著者不是仅凭单方面叙述,而是援引一些重要的书证和中肯的评论;三是观点鲜明,不囿成说,如对有争议的作家奥斯丁,《史纲》指出她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于展示了一个真实而具体的社会中实际存在着的各种有关行为和感情的问题,她写她所熟悉的和理解的,谁也不能指望一个小说家做比这更多的事;四是思想和艺术交相辉映,范先生在分析作品时,既探讨作品的思想性又剖解其艺术特色,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为例,他不仅挖掘莎翁的创作思想,也对莎翁驾驭语言的纯熟技巧和生动的人物刻画进行分析和评论;五是结构严谨,文字畅达。该书用英文写成,夹叙夹议,理论、史实和观点紧密结合,条理清楚,概念明确,文字简洁、流畅,毫无斧凿之痕。王治国最后指出,这部简明扼要、内容精深的力作,是著者多年心血的结晶,是建立在长期潜心研究、细加钩沉爬梳的基础上的。#p#分页标题#e#

?王佐良和周珏良主编的五卷本《英国文学史》是我国英国文学研究领域里的最新成就,它突破了此前英国文学史的撰写范式,是一部具有中国观点和中国风格的英国文学史。自五卷本《英国文学史》出版以来,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评论,对该书作了非常有见地的分析。区鉷在《关于英国文学史编撰的思考》的评论文章中用“本土意识”来概括五卷本《英国文学史》的特点。对于“本土意识”的含义,区鉷专门作出了解释:“历史有两种。第一种是遵循传统史学观编写的,尽量去贴近真相的历史。这种历史以研究对象,即历史资料本身为中心。另一种是有个性的、研究型的历史。这种历史以研究者为中心,包括他或她的各种文化身份、世界观、思想意识、伦理道德标准甚至个人喜恶,凡此种种,我用‘本土意识’这个概念来概括,都会反映有所编撰的历史之中。(本土意识的核心是民族文化意识,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个人身上又会表现为不同的时代意识和个体意识,包括体现在个体意识中的阶级意识。这是一个把时间、空间和人结合起来的概念。)”一般认为,由于第二种历史避免了雷同化,往往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并流传后世。通过分析,他得出结论:五卷本《英国文学史》体现了著者的本土意识。哈旭娴指出,五卷本《英国文学史》受新批评理论的影响,注重文本内部的阐释。新批评理论的代表人物韦勒克提出了新的文学史观点,即透视主义。他认为文学作品的结构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的,要研究作品就必须指出文学作品在它那个时代以及其后时代的价值,文学作品要经过一代又一代读者、批评家的阅读和解析,这是一个无限延续的变化的过程,文学史就是要描述这个过程。从透视主义方法出发,韦勒克提出了文学史编撰的重要工作是找出作品的渊源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作家之间的文学关系,确立每一部作品在文学传统中的确切地位。五卷本《英国文学史》全面体现了韦勒克的这一观点。

个人简历英文版篇5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开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了解近代社会中外民主思想的发展和斗争实践,树立民主观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有裨益。然而由于编写匆忙、引用疏忽、排印失误、校勘不精等多种原因,使其在人名、人物关系、活动时间等历史知识方面出现了一些错误,从而影响了教材的质量,给学生造成了错误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适当地利用这一资源,引导、鼓励学生发现、探究并改正这些瑕疵,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探究事物真相的学习品质。

探究一、查理二世是詹姆士一世的儿子吗?

人教版《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以下统一简称为《历史选修2》)第19页“流亡海外的詹姆士一世之子带领保王分子,返回伦敦,登上王位,称为查理二世。”

发现这一瑕疵后我让学生对此进行了认真地探究。

学生翻阅了许多资料,在《世界近代史•上》(王荣堂、姜德昌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5月第二版)第42页发现“……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为国王”。

同时,为了更稳妥,笔者又让学生上网查询了教材涉及到的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查理二世的简介,结果发现:

詹姆士一世(JamesⅠ,1566——1625年),1603年伊莉莎白一世去世后,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以血统关系入继为英王(1603~1625年),建立斯图亚特王朝(StuartDynasty)。詹姆士一世是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第一位国王。1625年詹姆士一世逝世后,其子查理一世继位,1625——1649年在位。

查理一世(CharlesⅠ,1600年11月19日——1649年1月30日),斯图亚特王朝国王,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处死的国王。查理一世有两个儿子——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

查理二世(CharlesⅡ,1630——1685年),斯图亚特王朝国王,于1660年登上王位。查理二世于1685年死后,其弟詹姆士二世继位。

经过探究,学生们发现查理二世是查理一世的儿子,是詹姆士一世的孙子,而非像教材所说的是“詹姆士一世之子”。

探究二、教士和贵族同是第一等级吗?

《历史选修2》第61页“在三级会议上,以教士和贵族为代表的第一等级同由农民、工人、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组成的第三等级产生了直接的对立。”

教士和贵族同是第一等级吗?由于这一问题学生在初中历史和本教材前面都学过,所以我提出问题后决定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

学生很快就在教材第30页〖历史纵横〗中找到“第一等级教士和第二等级贵族,为特权等级……”。还有的学生找到了初中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79页用图式说明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也有学生从高三的学生借来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从其第38页找到“18世纪下半期……法国仍然是欧洲大陆上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等级森严。社会成员被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最后学生们经过探究得出——教士是第一等级,贵族是第二等级,显然不能把教士和贵族统称为第一等级,如果要把他们放在一起可以称为“特权等级”。

经过两次这样的探究,学生们的探究热情被调动了起来,由原来认为教材不会有错到认为教材虽然是权威但也有时会出错,因此在学习时就敢动脑筋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进行认真地探究。结果就有了以下几次的探究:

探究三、罗伯特•沃波尔和罗伯特•华尔波尔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有一次在教学中学生向我提出了:罗伯特•沃波尔和罗伯特•华尔波尔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历史选修2》第47页是这样叙述的:“英国责任制内阁的正式形成,是与英国第一位实际上的首相,著名国务活动家罗伯特•沃波尔密切相关的。”“……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而在教材同页下段“辉格党的领袖华尔波尔实际上是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他当政期间,英国的内阁制开始形成。”教材第48页的〖历史纵横〗又简介了罗伯特•华尔波尔。

教材的这些内容不仅会让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就是有的老师也会这样认为甚至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如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济宁市教学研究室编写的《人教版历史选修2:新课程同步导学》(2006年2月第2版)第34页就围绕着这一内容出了一道选择题: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实际上的首相是a.罗伯特•沃波尔B.华尔波尔C.克林斯顿D.罗素。这里就把罗伯特•沃波尔和罗伯特•华尔波尔当成了两个不同的人。

学生提出了这一问题后,我把这个问题在课堂上又顺势向全班同学提了出来。学生们情绪高涨,立即进行了探究。结合教材正文内容以及第47页、48页的〖历史纵横〗,学生很快就判断罗伯特•沃波尔和罗伯特•华尔波尔是一个人。学生们余兴未尽,提议课下继续收集资料。经过探究,学生发现罗伯特•沃波尔和罗伯特•华尔波尔的英文名字都是Robertwalpole,生卒年份均为1676——1745年,均为英国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均在1721年4月4日——1742年2月1日任首相,并且都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任首相,因此确定罗伯特•沃波尔和罗伯特•华尔波尔就是同一个人。

探究四、马克思是1814年大学毕业吗?

在学习中,有学生发现《历史选修2》第100页“1814年初,马克思在大学毕业论文中……”显然错了。因为同页教材〖历史纵横〗“1835年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和马克思图片下的生卒时间(1818——1883),可以确定马克思不是1814年大学毕业。经历史学习小组考证,马克思应是1841年大学毕业。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适当利用教材瑕疵这一资源,大胆引导和鼓励学生不盲从、不迷信权威,指导学生学会发现、探究并改正这些瑕疵,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而探究事物真相的学习品质。

主要参考文献:

①《世界近代史•上》(王荣堂、姜德昌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5月第二版)

②《外国史地》

③《英国古近代史》

④《世界政治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个人简历英文版篇6

现在求职也流行国际化,一下为你列出4种不同国家风格的简历:

又红又专的中式简历

如果去外企求职,政治色彩越少越好,建议不写政治面貌,没有必要让老外知道你个人的政治隐私。但也有个别外资老板敬佩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要求招聘中层管理干部必须是共产党员,如果你知道这种“内幕”,当然可以投其所好。

有些人认为公司愿意招聘比较活跃一点的员工,于是便在简历中写“性格开朗”。这些人有的是真相信自己性格开朗,有的是觉得写上开朗更好,其实没必要。还有的求职者浪费了大量篇幅和笔墨来描述自己的性格: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善于交际、积极主动、能歌善舞……这些的确都是一些优点,但都是一些写了等于没写的优点,因为性格一类的特质往往是需要通过双向沟通来评价的,是一种主观的印象。有经验的招聘人员从来不相信任何人自己表白的性格特点,因为它不是一个硬性的指标,不像学历、专业技能可以通过量化的测量来进行横向比较。你这边“剃头挑子一头热”,说得再多,经验丰富的招聘人员还是不会感情用事,理智会告诉他们:“这不足为凭。”

另外,想求职外企的同学要注意了!不论你是肥环瘦燕,还是鹤立鸡群,“身高体重”的话题都不要在简历中提及。求职外资企业成功的应聘者都知道:他们被外企雇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了解外企文化并身体力行。在西方文化中,“身高体重”属于特别隐私性的话题。当你不小心顺嘴溜出询问外国女性年龄的问题时,通常会惹恼对方。当然,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或许会大方坦诚地告诉你:“这种问题在我们国家属于个人隐私,不可以问。”最后,他还是坚持立场不会回答你的问题。不适合问的隐私,当然也不适合主动交代。所以,在简历中,不要留下任何把柄表明你根本不了解外国、外企文化。

手持国际护照的美式简历

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式简历既适合于求职外企也适合于求职国企。

美式简历要求言简意赅,字字珠玑,限一页纸。但若想写好一份美式简历实非易事。你既要知道哪些信息不适合写在简历上,还要了解哪些信息必须在简历上写清楚,而且越细越好。这些知识都建立在你对企业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这也正是美式简历的魅力所在,因为它要求最高效地传达信息。

国际大公司比较欣赏美式简历。从“成功求职”这一目标出发,一页纸的美式简历,是重点参考的样式。美式简历的书写格式也有十几种,有些书登载了上百种样本,但本书所介绍的式样在美国大公司中比较流行,华尔街的证券公司、国际咨询公司、大型跨国公司等都采用这种式样。我们同时也参考了3个名牌学校(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和哥伦比亚商学院)的简历样本,其式样大同小异,这里主要以哈佛商学院的简历为蓝本。

尚未形成规范的中文简历

中文简历不像英文简历那样有过固定的、约定俗成的格式。现在社会上常见的中文简历多从“履历表”演变而来。虽然时代不断变迁,但简历依然惯性地沿袭了履历表的各种特点,比如个人信息丰富得就像“全国人口普查表”一样。而工作经历一栏虽然能容纳大量笔墨和篇幅,但却不如填写个人信息那么细致认真,要么是华而不实的大段描述,要么是干瘪得可怜的几句短句。有的还把简历写成了入党申请或者自传,带有强烈的感情成分和主观色彩。

这样的一份简历用来求职国企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普遍都能够被接受和认同。因为筛选简历的招聘经理不是以外企的标准和角度来衡量这份简历,而是从国内文化上来理解和认同。

如果你用不很专业的中文简历求职外企,可能会遇到两种尴尬情况:一是虽然招聘公司请你同时提交中英文简历,但筛选简历的招聘人员是中国人,所以你的中文简历将被作为主要的筛选依据。同是中国人的招聘人员可能在感情上能够理解你的“中式风格”,但是理性告诉他你的中文简历不符合专业标准。二是有些外企甚至只要求你提交中文简历,没有了“中英文简历需要保持一致性”的约束。在写作中文简历时,你很可能就会想当然地爱用什么格式就用什么,什么格式顺眼就用什么。可这些你看着顺眼、爱不释手的中文简历在有着专业眼光的外企招聘人员看来就是不顺眼、不喜欢的典型。

现在求职市场上写得好的中文简历大都是套用专业的英文简历格式,有的甚至是把英文简历逐字逐句地翻译成中文,这样的简历至少在格式上能“与国际接轨”。此类简历主要分为美式、英式和港式三类。美式简历尤以美国著名商学院简历格式为代表,简洁明了,一页纸,沟通信息比较高效。20世纪90年代末这种简历开始在京沪著名高校的BBS上流传开来,并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和使用。英式简历页数比较多,年龄等个人信息“披露”得比较全面,相形之下,对于工作经验的描述就显得不够具体和鲜明,并不可取。这个版式的简历30多年前传到了香港,并且经过本土化改造在市场上广为流传,虽然进行了一番“锦上添花”,加上了现在的工资水平以及工资预期,但工作经历的描述依然很少。

英式简历

英式简历很接近港式,但个人资料没有港式说得那么多,篇幅长、页数多,却不详细,是港式简历的原创母版,这里不做过多评论。

“征婚启事”式的港式简历

香港出版的简历写作书籍中大都要求写“年龄”、“婚否”等信息,颇有“征寻贤妻良母”之嫌。香港报纸的招聘广告中还要求求职者写上“工资现状”及“预期工资”等可比信息,恨不得能招到一位“少吃多干的长工做女婿”。其实,这些都属于隐私性问题,美式简历则不要求提供这些信息。如果说目前国内流行的中文简历有参照系,那应该是指港式了。

根据这些讲解,相信大家已经能够对上面的“简历种类”选择填空题“对号入座”了。

简历种类(参考答案)

1.美式:一页纸,国际流行

2.港式:年龄,婚否,工资现状

3.中式:体重,身高,性格,政治面貌

4.英式:页数多,但不详细

另外还有许多小技巧,比如将工作经历按照简报形式介绍;将最新的公司/职位列在前位,用倒序的方式介绍以前的情况,更多的着墨于“最近”;将工作取得的成就和掌握的技能由高到低排列,方便雇主了解你的最高水平等等。

总之,如果你的简历能使招聘者产生强烈的愿望,希望与你见面深入会谈,那你的简历就成功了。

一份简洁明了、清晰易读的简历会帮助你给未来的雇主留下一个美好的最初印象。同时,因为每天会收到大量的应聘申请,招聘者都希望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应聘者的全貌,从而择优选用。因此,使你的简历从上千份简历中脱颖而出,迅速吸引雇主的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

个人简历英文版篇7

老师说 中文简历,切忌“豪华”和“另类”

复旦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张老师

现在毕业生的简历有两个趋势,要么太精致,要么太厚,其实这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都不实用。用人单位在看简历的时候主要看什么?一是学校,二是专业,三是你的实践情况,把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说清楚,你的简历就算是比较完整的了。有不少同学,在自己的简历里列出无数其它的材料、证书,想来证明自己的“身价”,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求职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那么简历也就要求一个“匹配”:你写的东西要是用人单位想知道的,其他的内容,在以后的笔试、面试中用人单位会给你机会一一展现。

所以说,毕业生的简历不需要太豪华,把要说明的东西写清楚就可以了:

第一,先说明自己的基本情况,姓名、年龄、通讯方式等。

第二,将自己的教育背景交代清楚,在什么学校、哪个专业,得到了什么样的学位。

第三,告诉用人单位你的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情况。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制作简历的过程中,要尽量将最重要的东西放在最醒目的位置。有的同学,把“教育背景”中自己的毕业院校放在简历的最后,这样的做法肯定会让自己少掉很多机会。因为在有的用人单位,每天要处理的简历很多,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他们往往首先看自己单位最看重的内容(一般来说是毕业学校和所学专业),如果这个项目达不到单位的要求,简历的其余部分再吸引人也无济于事。

还有一点,简历最好也不要制作得太“另类”,一两张纸,能说明情况就好。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一般都有一个“形象预设”,大部分单位还是喜欢朴实一点的毕业生,所以说,如果你的简历太过花哨,反而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

HR说 阅读简历不会超过30秒

phoebe曾任多家外资银行人事总监

英文简历和中文一样,也是有一定的格式的,这个格式也许和中文的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英文简历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自荐信。如果是应届毕业生,这一部分不宜过长,半页纸就可以。

二、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包括求职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和自己有关的信息。在很多外国的公司,处于尊重个人隐私和防止歧视的考虑,对年龄、性别这样的个人问题并不是十分看重。

三、具体内容。这里的具体内容就是你具有什么样的技能,凭什么可以到本公司任职。这里的内容最好也要精简些,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最好不要放在里面。

在这里,很难为求职者设定一个英文简历的最佳格式,因为,对于不同的岗位,求职者简历的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格式自然也不能一样。比如说,如果你找的岗位是内勤,那你在简历里面要突出的是自己的经验、教育背景;而要是你想到某公司做销售,那你在简历里要着重表现的一定是自己的销售业绩等。

在语言方面,中国的毕业生在写英文简历的时候有这样一个通病:喜欢用叙述性的语言。也许是在考四级、六级时英语作文写惯了,在描述自己的时候,他们也总是像在写记叙文,“First”“Besides”写上一大段。与其这样,还不如一条条列出来,让用人单位看起来一目了然,因为他们阅读一份简历的时间不会超过30秒。还有,在用到和职业相关的英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否则会让用人单位觉得你不够专业———翻翻大学里教的《专业英语》课本,这个问题应该不难解决。

专家说 简历就是用最短时间说明来历

管理学教授、人力资源专家忻榕

现在大学生的求职环境和以前真的是大不一样,竞争越来越激烈,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很多毕业生在求职的第一步———简历上就开始狠下功夫,把自己的简历做得很复杂、很花哨。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简历还是简单为好,要让看简历的人一目了然。有的简历好看是好看,可用人单位看了半天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那这样的工夫花了也是白搭。简历,就是要让用人单位在最短的时间里,抓住你最鲜明的特色。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很多大学毕业生制作了一份自己的简历,然后就到各大招聘会上“散发”,网络公司投这一份,传媒公司也投这一份,有点“广种薄收”的意思。要知道,简历是要给对方所需要的信息,对于简历,10个单位可能就有10种不同看法,同样一份简历,这个公司觉得很好,换了一个公司,可能只算得上是一般,到了第三家公司,你可能连面试的机会都争取不到。所以说,制作简历的时候也要“量体裁衣”,针对不同公司、不同职位,简历也要有不同的侧重,让你的简历告诉对方:你,就是他们想找的那个人。(编辑:自华)

个人简历英文版篇8

个人简历模板

个人信息

xxx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7岁

居住地:大连

电 话:

e-mail:jianli.

最近工作

公 司:XX有限公司

行 业:机械/设备/重工

职 位:模拟电路设计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 校:大连交通大学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机械/设备/重工

目标地点:大连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模拟电路设计师

工作经验

20xx/2—20xx/5:XX有限公司[1年3个月]

所属行业:机械/设备/重工

设计部模拟电路设计师

1.设计有挑战性的模拟电路,比如aDC,DaC,filter,DC2DC和pLL等等。

2.负责模拟和混合信号电路版图设计,模拟电路模块版图设计。

3.芯片版图设计和布局布线、芯片版图验证。

20xx/6—20xx/12:XX有限公司[1年6个月]

所属行业:机械/设备/重工

设计部模拟电路设计师

1.完成设计文挡及项目归档工作。

2.指导版图设计工程师实现模拟电路的版图设计。

3.电路版图的后仿真,制定新人培训计划表

教育经历

20xx/9—20xx/6大连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证书

20xx/12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听说(良好),读写(良好)

个人简历英文版篇9

简历制作是求职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步。用人单位通过简历上的信息,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的资格筛选。求职者最终能否获得面试机会,简历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撰写个人简历时应注意哪些技巧,怎样才能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增加面试的机会呢?广州新东方求职面试专家杨萃先认为,成功的简历应具备以下几点:简历版面必须有条理

杨萃先老师表示,简历的版面必须有条理、一目了然。因为HR喜欢的简历结构清晰、一眼就能找到相应的信息在哪里。而在描述个人信息时,必须像议论文一样用数字与事实来说话。尤其是“自我介绍”这个环节,通过实例来说明自己的优点,而不是一味只说“有责任感、组织能力强”这种空泛的表术。

为了吸引HR的眼球,求职者还必须在简历中“秀”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即使它与应聘的职位没有直接联系,但这往往能体现出求职者的“可转移能力”。

间历制作必须有针对性

在制作简历时,求职者还必须对简历进行“客户化”,也就是说简历必须有针对性,针对每一个公司和职位制作不同的简历。在简历中重点列举与所申请公司及职位相关的信息,弱化甚至删除对方可能并不重视的内容。尤其是把符合招聘启事中明确列出的职位具体要求的信息点放在一个黄金位置(一般在a4纸的上1/3处)。在编排信息点时,要进行逻辑分类,从而体现出求职者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最后,简历的语言表达必须做到简练,一页为好。在完成简历之后,一定要找至少五个人让他们圈出不明白的信息和感兴趣的信息,对简历再次润色,逐步完善自己的简历。

不要以附件形式发电邮简历

个人简历英文版篇10

作为当代求职的必要手段,简历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子版简历模板,以供大家参考。

电子版简历模板一:姓名:-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四川身材:152cm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4岁

培训认证: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贸易类:贸易进出口 物流类 服装/纺织/皮革跟单

工作年限:0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XX--3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东莞深圳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世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起止年月:XX-03~XX-04

公司性质: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业务员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XX-12-01

所学专业一:国际贸易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专 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XX-09XX-1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贸易大专,报关员资格证书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优秀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专业描述:本专业所涉及的课程有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国际金融,这些课程已覆盖了实际外贸业务中所要运用到的外贸知识。

电脑:熟练操作办公软件。

详细个人自传

自我评价:本人是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自考生,自考本来就是一种挑战,或许正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才让我不懈努力,不断进步。积极乐观的态度,让我在学习和工作中收获快乐,责任心和团体精神让我收获别人给予的信任,吃苦耐劳让我一路走得踏实。我深信平台终究会成为舞台!

希望行业:贸易

期望工资:XX/月

目标职能:业务员、业务助理、跟单员、跟单助理、报关员

电子版简历模板二:姓

名:

别:女

族:汉族

政治面貌:团员

出华诞期:1987年05月

口:合肥

婚姻状况:未婚

所学专业:涉外旅游英语

毕业时间:2008年07月

毕业院校:安徽合肥安徽外国语学院

历:大专

外语水平:英语(一般)

电脑水平:一般

工做年限:1年

联系方式:

求职意向

工做类型:全部

单位性质:不限

期望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通讯、电信业、贸易、进出口、纺织品业(服饰鞋帽、家纺用品、皮具)

期望职位:人力资源/行政/文职人员、客户经理/主管/专员、采购管理

工做地点:合肥

期望月薪:1500-2500

教育经历

05——08年安徽外国语学院涉外旅游英语

02——05年安徽广德高中

工作经验

自我评价

勤奋,奋斗,

明天掌握在本人手中

生活是美好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电子版简历模板三:姓

名:XXXXX年

龄:28

户口所在:汕头国

籍:中国

婚姻状况:未婚民

族:汉族

高:160cm体

重:48kg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中学教师,职业技术教师,院校教务管理人员

工作年限:4职

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兼职可到职日期:一个月

月薪要求:3500~4499元希望工作地区:天河区,番禺区,海珠区

工作经历

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学校

起止年月:2014-08~至今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位:班主任,英语教师

广州天河嘉福学校

起止年月:2013-07~2014-07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位:九年级的英语教学,902班主任,九年级的年级级长

工作描述:从事担任九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和902班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并且担任九年级的年级级长的管理工作!

离职原因:

广州天河嘉福学校

起止年月:2012-07~2013-07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位:担任八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和802班的班主任管理工作

工作描述:从事担任八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和802班的班主任管理工作!

广州天河嘉福学校

起止年月:2011-07~2012-07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位:担任七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和702班的班主任管理工作

工作描述:从事担任七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和702班的班主任管理工作!

广州天河嘉福学校

起止年月:2010-07~2011-07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位:英语教师

工作描述:从事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的跨年级教学工作,深得学生的爱戴!

毕业院校:湛江现代科技职业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

获得学位:毕业日期:2010-07

专业一:

商务英语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2008-112008-11湛江师范学院教育学和心理学考试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补修教育学心里学考试

2009-032009-04湛江市教育局普通话等级考试普通话二级乙等

2009-092009-10湛江现代科技职业学院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一级mSoFFiCe考试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良好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2010年7月,开始进入广州市天河区嘉福学校工作,担任初中部的英语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4年的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工作业绩得到领导的认同和赞许。教学上,认真备课,批改,尽心尽责!2013年5月,学校参加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民办学校的评估中,本人所上的公开课被评为优秀课。管理上,严格要求学生,要求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面对所有的困难,学生在做人处事方面也不断的成长,班级多次评为优秀班级。2013年9月份,担任九年级的年级组长的年级管理工作,制定了天河嘉福学校初三违纪学生的处理方案,在年级管理上积累了一定经验。

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