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十篇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十篇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2:28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篇1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风险控制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概述

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可以在未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或资产组合作为支持资产,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该资产的支持证券的一种融资手段。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以信贷资产为基础资产,多由银行、金融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发起。在2013年我国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中,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规模占比为68%,居主导地位。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资产证券化的理念才被引入,2005年才开始试点运用,此后又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试点中断。2012年5月17日,央行、银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这意味着沉寂四年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重新开启了大门。随着近期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如今的市场热点。

尽管资产证券化有诸多优点,但它的风险十分值得警惕。我国在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经验不足,未来必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必须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来保障证券化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因此,对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涉及的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等核心问题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

信贷资产证券化面临诸多风险,也有诸多的分类方式。本文按照风险产生的来源,将其分为基础资产所产生的风险和证券化过程所产生的风险两类。

(一)基础资产所产生的风险

基础资产所产生的风险,反映的是信贷资产作为发行证券的基础资产,其自身还本付息能力的不确定性。投资者获得收益的来源正是基础资产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基础资产的质量好坏是影响其产生现金流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基础资产所产生的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和提前还款风险。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即违约风险,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参与主体对它们所承诺合约的违约所造成的可能损失。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中,根据涉及主体的不同,信用风险主要包括原始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和资产证券化参与主体的信用风险。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基础资产的质量上,包括基础资产各级别的贷款余额比例、贷款集中度、行业分布、期限结构等。

2.提前还款风险。提前还款风险是指,债务人在既定的还款时间超出还款计划所规定的还款额度偿还抵押贷款本金、造成资产池的现金流量失衡所造成的可能损失。提前还款受到债务人自身的财务状况影响。此外,市场利率的变化和其他融资成本的变化等因素,也是导致债务人提前还款的原因。

(二)证券化过程所产生的风险

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由基础资产所产生的风险其实与普通信贷资产的风险相似,而由于证券化过程所产生的风险则是其所独有的。证券化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主要包括交易结构风险和参与主体风险等。

1.交易结构风险。资产证券化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交易结构能否实现破产隔离。破产隔离的存在,使得资产证券化产品独立于融资者也即资产发起人的经营状况或整体信用。不能实现真正的破产隔离的交易结构将带来风险。比如,在很多情况下,难以确认支持资产的转移是否构成了法律上的销售。发起人通过向SpV销售支持资产进行融资时,有时会附带一些特定的义务,比如发起人仍然保留对基础资产的剩余索取权,此时该项交易的性质可能不被认定为产权转移,而是担保融资。这样一来,破产隔离就未能实现。一旦发起人破产,基础资产就有可能被追索,导致资产证券化失败。

此外,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交易结构也可能对现金流造成不确定的影响。由于资产证券化产品具备结构化安排,比如优先/次级结构、本金/收益账户、加速清偿和违约事件等设置,将导致其现金流支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对此类风险进行分析时,要根据交易文件中对现金流支付机制的规定,综合考虑证券本金和利息偿付顺序、再投资收益、提前偿还事件、回购条款、违约和加速清偿事件等等。比如,违约事件触发后,支付顺序可能发生变化;加速清偿事件后,次级期间收益不再获付,从而不再对优先级份额的偿还提供内部增信等。

2.参与主体风险。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参与主体较多,涉及到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信评级公司和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为确保证券化交易的顺利进行并完成,各参与方都应切实履行相应的义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参与主体都可能影响到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质量。因此,在评价风险时,还要考虑各个参与主体的各项资质。具体来讲,参与主体风险包括受托机构的违约及破产风险、专业机构的失职风险等,比如资产评估报告或会计报告不实,法律意见书结论错误等等。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

基于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风险控制措施主要集中在基础资产和证券化过程两个方面。

对于基础资产所产生的风险,资产组合是综合控制基础资产风险的基本方法。要审慎挑选支持资产组合,实现基础资产质量的风险分散,个别基础资产发生违约、提前偿还等情况时,不会影响到整个资产池的稳定性。具体来讲,可行的措施有:使资产池来源尽可能多元化,资产池中所汇集的资产及其债务人分布在不同地域或行业;控制单项资产占资产池份额在一个较低水平;信贷资产期限应与证券化产品期限相似,本息的偿还分摊于整个资产的存续期间等。

对于证券化过程所产生的风险,控制交易结构风险的有效手段是尽量确保破产隔离的实现。由于法律认定标准上存在难度,可参照过往成功案例,向有相关实务经验的机构咨询,可事前向管理当局确认,以降低证券化交易风险。而对于参与主体风险,为防止受托管理人违约,可要求其提供违约担保来加强其履约压力,确保投资者因其违约而遭受的损失得到赔偿。对于专业机构,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是聘用那些声誉好、专业强、经验丰富的专业机构参与到证券化过程中。

参考文献

[1]袁宏泉.信贷资产证券化也要防范风险[J].银行家,2006(3)50-53.

[2]罗斌,曾祥英.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的博弈分析[J].武汉金融,2006(1):28-29.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篇2

一、设立证券化过程中的防火墙――特殊目的载体SpV

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SpV是证券化当事人设立的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实体,它近乎于一个空壳公司,只拥有名义上的资产和权益,其实际的管理委托他人进行。通常情况下,拟证券化的资产由发起人管理;而其权益则要全部移交给另外一家独立的受托管理机构进行托管,然后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受托管理机构收取证券本息并分配给投资者;此外,SpV的证券发行和承销工作是委托投资银行完成的,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则是分别委托担保机构和评级机构进行。

尽管SpV不承担实际的管理工作,但是它的设立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中心和关键,因为正是通过SpV的作用实现风险的隔离,保障证券化交易的安全。

(一)SpV自身破产风险的隔离

在设立SpV时,首先要使SpV自身远离破产风险,使之免受自愿或强制性的破产,以保障资产证券化全过程的安全;证券化当事人在构建SpV时,要使SpV符合一定的法律标准,这些标准对实现破产隔离非常必要:

1.限定SpV的经营范围。一般情况下,SpV是一个新成立的实体,从经济上讲,经过合理的计算,SpV通过其购买的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足以支付其发行的资产支撑证券的利息和本金,而且SpV的运作费用在其成立时也可预算出来。因此,SpV正常运作的风险不大。但是,如果SpV不只从事同证券化交易有关的业务活动,则与资产支持证券无关的业务活动产生的求偿权可能会导致SpV的破产风险,因此,要想使SpV远离风险,SpV的业务必须唯一,只能从事证券化业务,不允许发生与证券化无关的负债。应在SpV的章程、协议等中规定,除交易规定所必须进行的活动外,SpV应完全禁止进行任何其它的经营和投融资活动。除非交易的当事人允许证券的评级反映出这些业务活动的实体资源、现金流以及偿债能力的影响。

2.设置独立董事。这一结构设计主要是对SpV主动申请破产的制约。SpV结构设计效果仅仅是“远离破产”,而不是“防破产”,从破产立法的宗旨来看,在公平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同时,更多是能使债务人解脱枷锁,保护债务人的利益。因此,如果SpV确因某些事实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一味禁止其自愿申请破产显然是有违公共利益的。在实践中,通常将SpV设立为一个“孤儿公司”,其股份交由公益受托人持有,或者任命一名或一定比例的独立于发起人的外部董事,来尽量限制SpV的自愿破产申请。独立董事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独立性――独立于公司及其管理层。正因为如此,在执行破产程序、实质性地改变SpV的目标和修改文件时,应征得独立董事的同意,该独立董事在决策时应该以投资者及股东利益为出发点,除非SpV确实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形,否则不能对破产轻易投赞成票,反之则有违信义责任,有面临被诉讼的危险。

3.不能进行并购重组。SpV应在组建文件中规定,在资产支持证券尚未清偿完毕的情况下,SpV不能进行清算、解体、兼并及资产销售,也不能对组建文件进行修改,这一要求保证了资产支持证券尚未清偿完毕时,SpV破产隔离的状况不会遭到兼并、合并及任何形式的重组、解体、清算或资产销售的破坏。

如果资产证券化中SpV的构建没有完全遵循独立机构的设置,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法院认为发起人成立SpV并向其转移资产的行为构成了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法院就有可能会运用公司法中的“揭开公司面纱”理论,判决SpV对发起人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甚至合并到发起人的破产程序中去。为了避免和母公司合并,SpV必须遵守独立契约,如建立独立的账簿和档案,保留独立的账户,隔离自有资产和其他实体的资产等。

4.对债务的限制。SpV除了履行证券化交易确立的债务及担保义务外,不得再发生其他债务,也不得为其他机构或个人提供担保,除非后来发生的债务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新发行证券信用等级至少和前次发行的证券的信用等级相同;(2)新发行的证券完全从属于先前发行的证券;(3)除满足支付评级债券后余下的现金外,对发行人拥有的资产无追索权,并且新债务因资金不足得不到履行时,新债权不得对发行人提出补偿请求。SpV的债务一般局限于资产支撑证券以及对信用加强人和流动性便利提供者的义务。

对新债务规定的第一个限制条件使新证券的发行不会增大SpV的风险,第二个限制条件保证了新债务的持有人不会影响SpV的资信,也不能或不愿提交SpV的破产申请。

(二)同服务人的破产风险隔离

如果证券化资产产生的收入保留在服务人的自有账户中,那么,在服务人提交破产申请,资产产生的收入就会滞留在服务人的自有账户中,这就必然延迟甚至危及了对资产支持证券本息的偿付。此外,在资产产生的收入和服务人的自有资金混合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基础资产产生的收入不能用于对证券本息的按时偿付。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SpV和服务人的服务协议中通常规定,服务商在收集收入后的一定时期之内,可以保留和混存收入,但在这一时期结束之后,证券化资产的收入必须存入规定的账户之中。在满足了上述的要求之后,证券化结构就保证了服务人的破产不会影响到证券投资者利益的按时偿付。

(三)同原始债务人破产风险的隔离

在个别原始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的情况下,资产支持证券的持有人能否得到按时支付呢?证券化结构通过构建资产池(assetpool,即将不同利率、期限相同的资产组合在一起)保证了证券的偿付不受个别债务人清偿能力的影响。资产池中包括若干不同债务人的债务,SpV可根据基础资产的历史违约数据,通过构建模型来推算资产池中资产的违约率,然后SpV根据违约率来推测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并据此确定资产支持证券的收益率。因此,证券化交易架构的设计将个别债务人的破产情况考虑在内,并采取措施平息了现金流的波动,从而使投资者获得的偿付几乎不受债务人破产风险的影响。

二、SpV设立方式与实销售――同发起人破产风险隔离

证券化的发起人通常就是原始权益人。证券化结构应该保证发起人的破产不会对SpV的正常营业产生影响,也不会影响对投资者的按时支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证券化交易的架构者不仅要保证发起人不会和SpV合并,还要确保证券化资产从发起人到SpV的转移会被定性为真实销售,而不是担保融资。

(一)SpV的设立方式

SpV的设立方式主要有发起人设立方式以及独立于发起人的第三方设立的方式。在实践中,按照发起人设立方式设立的SpV往往是发起人的全资子公司。这种情况下的资产转移的真实性易受置疑,因此在发起人破产时,法院就会重新确认资产的归属性。在英美国家,法院可能使用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实行实质合并,否认SpV人格,否认证券化资产的独立性,将资产纳入破产程序之中,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目的因此也归于失败。我国法律也已认可这种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实行实质合并的方式,那么经资产证券化的资产就面临着发起人的破产风险,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SpV的风险隔离目的亦归于失败。相对而言,在发起人破产的情况下,由独立于发起人的第三方设立的SpV,显然不会面临这种情况。在独立于发起人的第三方设立的SpV,法院无法使用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实行实质合并。独立于发起人的第三方设立的SpV极大的提高了风险隔离度,符合了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目的。

从各国资产证券化实践看,SpV可以有如下组织形式:(1)公司形式。公司形式是美国、英国等国家证券化操作中SpV最为常见的组织形式。采用公司形式能够把一个或者一组发起人的基础资产加以证券化,而不管这些资产是否相关联。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扩大了资产池的规模,从而可以摊薄证券化交易的较高的初始发行费用。而且还可以在同一次交易中发行不同等级和不同种类之证券,这也就增加了SpV的灵活度。(2)有限合伙形式。合伙形式也是资产证券化中SpV的组织形式之一,但相对于公司形式SpV的运用程度,则要少得多。有限合伙型SpV通常主要向其合伙成员即合伙人购买基础资产,主要为其成员证券化融资服务。(3)信托形式。在英美国家的信托方式下,发起人将资产转移给SpV,二者之间成立信托关系。受托人SpV持有、经营和管理作为证券化标的资产的债权,转移的资产的所有权就属于SpV。从发起人处分离出来的信托资产具有独立性,不受发起人以及受托机构破产的影响,发起人的债权人不能对此特定资产主张权利,即使委托人、受托人任何一方主体发生死亡(主体资格消灭)、辞任等变动情形,信托法律关系继续存续,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也不受影响,从而实现了证券化资产与发起人的破产风险相隔离的要求。因此,信托形式的SpV,由于拟证券化的资产作为信托财产转移给受托人SpV,基于信托财产的独立性,资产转让“真实销售”的实现较其他形式的SpV容易取得。

(二)真实销售

如果资产在发起人和SpV之间的转移为担保融资,那么资产仍就保留在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上,在发起人破产时,投资者只能以受担保的债权人的身份,参加破产清算,其利益就会受到发起人的破产风险的影响。反之,如果资产的转移为“真实销售”的话,那么发起人就实现了资产的表外处理,拟证券化资产被移出资产负债表,SpV拥有该项资产的所有权,即使发起人破产,证券化资产也不被作为破产财产,这对投资者的利益至关重要。因此,真实销售能够使证券化资产和发起人的破产风险相隔离。

界定交易是真实销售,还是担保融资,各国法律的侧重点不同。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一类国家以英国为代表,这类国家对证券化交易的界定更注意形式而非实质,他们认为,只要金融资产证券化坚持采用销售形式,那么即使交易在商业效果和法律性质上与资产担保的融资相同,法院也可将证券化交易视为销售;另一类以美国为代表,它的界定标准是重实质而轻形式,尽管当事人在合同中表明其意愿是出售证券化资产,但法庭往往忽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要求交易满足成文法或判例的规定。在美国一般认为只有同时具备了下列条件,资产转移方可被认定为是“真实出售”:资产转移的形式和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意思为真实销售;证券化资产的风险完全移转给SpV;证券化资产的受益权完全移转给SpV;资产的移转是不可撤销的;资产转让的价格必须合理;另外还要综合考虑其他条件,包括发起人的债权人和其他关系人是否收到资产出让的通知,发起人是否保留了与资产有关的法律文件等。综合起来,影响真实出售和担保融资的认定的因素主要包括:追索权、赎回权和对剩余的索取权、定价机制、管理和控制帐户收人等,即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将被认定为真实出售:SpV对发起人的追索权不是对资产的履行和信用质量的保证;发起人没有对所转让资产的赎回和回购权,而且对于在投资和收益后的剩余收人,发起人也没有索取权;在转让资产的定价机制问题上,价格是固定不变的;SpV有权管理和控制所转让财产的帐户收入等。

三、结语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篇3

(一)证券投资方案资产配置的意义就是把各种各样的资产所获取的利润与投资者的喜好放在一起,并组合成最佳形式,证券投资的最基本的意义就是优化资产配置,建立可观的优化配置确定最有效的投资组合,通过合理的控制风险获得最可观的利益。作为金融投资而言,必须对全球的经济节奏了如指掌,只有知己知彼才会做到万无一失。对于目前的购买者而言部分购买者对于自己的判断能力具有过高的自信心而成功概率却并不乐观,所以就要求对信息的判定仔细斟酌,隔离效应、动量效应损失厌恶和后悔厌恶都是其中出现的现象。还有就是心理账户是投资人自己大脑中的一种自我判断,投资市场中还有羊群效应这都是需要改变的。

(二)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证券投资方式被分析成几种类型,对于基本分析来,是以传统的分析经济理论当做基本思想从而进行分析,并且以当前的企业价值形式进行仔细研究,从而分析企业的价值对证券的影响,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目前的证券价格做对比进行分析,其次要有技术指导作为指导,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等设备对当前一段时期的形式作图分析其变化频率等。并且实时的听取相关专家的证券分析等,只有对证券交易进行全面的掌握才能够进行证券投资。证券投资的风险性与其带来的利益是相对的,风险与效益相并存,只有进行充分的“备战”,才能够在“战争”中取胜。

(三)证券市场证券市场分为两类,证券投资市场的也必须通过买卖才能够进行市场形式的体现,在一级市场当中分为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对于二级市场就是证券发行以后转让流通的市场,证券行市就是证券买卖的价格,它等于预期的当期证券收益与市场利率之比。其根据当前交易形式的不同还分为证券交易所和店头交易市场。但是两者的交易并不能够进行互相之间的渗透。每种证券的安全性都不相同,投资者必须在选择证券之前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在进行购买,以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目前市场上越来愈多的职业分析人员,他可以对消费者购买的证券进行分析并从中赚取提成。

二、证券投资研究

(一)投资规划如今在西方证券业发达的国家已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基金绩效理论体系。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就是企业在证券部分投入部分资金已获得更大效益的方式,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当中包含实物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就是用现金或是固定的资产进行投资而间接投资就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进行投资。对证券的规模正确的处理和合理的进行投资会对企业的良好发展产生重大的意义。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是一种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提出的理论证券投资决策方法。其方法是将投资风险与投资的收益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避开风险最大基础上进行收益。

(二)决策方法全球资产管理行业趋势表明,相比区域、规模和风格配置,行业配置策略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对于证券投资的方法来说,是将投资收益与风险相联系,并且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权衡利益的大小,最终进行证券的妥善处理证券投资决策方法。

对于证券来说都不宜长期持有,要适时的进行出手,对于持有者还有秉着本金安全的基础思想,股票是相对具有风险的,证券相比之下是更安全的选择。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对于证券分析的工具之一,对于资产定价模型可以对证券的期望报酬进行判断,计算好其价值并对投资方案进行选择。

(三)风险性证券投资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着风险,但是其中又包含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的风险。

系统风险就是不可避免的市场风险,是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风险,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但是这都是在决定参与证券活动中不可避免要承担的,其次就是非系统的风险,这种分先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消除进行最小程度的减小风险。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四)证券投资的价值形式经济是拥有自己的周期的,有行业轮动周期,在特定经济环境下回出现的特定现象,对于资产配置而言,要对所购买的证券进行了解,资产可以答题分为三个方向,

第一类是资本资产第二类是非耐用可交易的资产,第三类就是保值类资产例如古董等,房地产就处于多种的结合体,在选择之前要对资产的每月收益的动态分布图进行分析以及波动率是否稳定。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篇4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后续涉入法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特点

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量的资产(基础资产)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的风险与收益进行分离组合,进而转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中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是一种结构性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有很多显著的特点:

首先,资产证券化能够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融资。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起人可以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转化为可流通的证券,提高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企业资产使用率,也扩大了融资渠道。

其次,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当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表外融资时,资产需要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作为一种表外筹资方式,资产证券化还常常被视为转让,资产可以不用列入资产负债表,不但能够提高企业的杠杆率,而且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权益报酬率和资产报酬率。

再次,资本证券化有利于企业改进资本经营,降低融资风险,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企业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工具的使用,将利率风险、到期风险等一系列风险转嫁给证券投资者。资产证券化除了可以有利于使用合意的利率取得资金外,还可以通过转让非意愿到期的贷款来调节有价证券的合理到期组合,促进健康的资产负债结构的形成。

二、资产证券化国际会计确认的方法

国际上主要有三种确认方法,即风险与报酬分析法、金融合成法和后续涉入法。

(1)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其是199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第40号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会计》首次明确提出的,以风险与报酬来作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标准。这种方法认为资产的风险和报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资产证券化发起人在把关于资产组合的风险和收益全部转移给受让方后,可以作为销售业务处理,将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消除,所获得的资金作为收入计入损益表中并同时确认相关损益。如果还保留部分风险和收益仍然要作为融资业务处理,证券化资产组合仍然保留在资产负债表中,所募集的资金作为负债处理。

(2)金融合成分析法。其是199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第125号财务会计准则提出的。金融合成分析法的核心在于控制权决定资产证券化业务做销售处理还是融资处理,而并不像风险与报酬分析法那样强调资产所有权与风险。这种方法在金融资产出售过程中,应将已经确认的金融资产的再确认和终止确认问题与金融资产转让合约的金融工具的确认问题区分开来,通过对转让后所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的各个组成部分来分析金融资产转让的本质。发起人所保留的部分风险和报酬可看做是转让合约的产物,应按新的工具予以确认。

(3)后续涉入法。其实是2002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iaS39修改意见的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对证券化资产终止确认标准作出重大的修改,提出以没有后续涉入代替控制权转移为核心的后续涉入法,为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提供了新的方法。该方法指出不考虑所涉入的程度,只要转让者对所转移的资产全部或部分存在任何的后续涉入的,其所对应的全部或部分资产的转移业务做融资处理,不予终止确认;不涉及后续涉入的全部或部分资产则作为销售处理,进行终止确认。

三、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现状

2005年5月16日财政部颁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重点规范了发起机构信贷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及其会计核算。用风险与报酬分析法进行判断:《规定》中第四条指出如果发起机构已将信贷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通常指95%或者以上的情形)的风险和报酬转移时,应当终止确认该信贷资产。如果发起人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该信贷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则再运用金融合成法判断。《规定》第六条指出,发起机构放弃了对该信贷资产控制的,应当在转让日终止确认该信贷资产。此外,《规定》也考虑了后续涉入的情况:发起机构仍保留对该信贷资产控制的,应当在转让日按其继续涉入该信贷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

(二)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存在的问题

(1)在判断风险与报酬和控制权是否转移上存在难以确认的问题。虽然在规定中给出在风险与报酬分析中95%的定量标准,但如何界定所有权上的95%的风险和报酬,在规定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也没有统一的风险测量方法给予界定。《23号准则》说明,以企业面临的风险是否因金融资产转移发生实质性改变,来判断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发生转移。然而,风险和报酬实质性转移如何判断,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主观判断性,不利于实际操作。在对控制权是否发生转移进行判断时,需要对证券业务的整体经济环境和合约条款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和辨别,这使得对控制权是否发生转移的判断更为困难,而且对于控制概念,不同方都有其自己的见解,这些都为控制权转移的确认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

(2)资产转移在做销售业务确认时存在很大的不准确性。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关键问题是将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资产转移作为销售业务处理还是将其作为担保融资业务处理。前者将转移的资产作为表外处理,即将证券化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所得的现金作为收入计入损益表;后者将转移的资产作为表内处理,即将证券化资产保留在资产负债表中,发起人作为借款人,将募集的资金计入负债,交易成本作为融资成本资本化。大多数企业为了提高业绩水平,倾向于将资产转移做销售处理,由于做销售还是融资确认不同方法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导致其划分标准并不明确,存在很大程度的主观判断性。

(3)三种确认方法供企业选择使信息缺乏可比性。就每一种确认方法而言,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确认依据,如果采用不同的确认方法可能会产生相同业务不同处理的情况,使得存在相同业务选择不同确认方法的企业,在会计信息上无法可比。

四、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现实选择

从资产证券化的三种会计确认方法可以看出,每一种确认方法的创新都克服了前一种方法缺陷,都比前一种更为准确地反应交易的实质,可以说,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方法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应该充分借鉴国际上采用的确认方法,集合风险与报酬分析法、金融合成分析法和后续涉入法三种方法的优点,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

根据国外的经验,风险与报酬分析法、金融合成分析法及后续涉入法都是针对资产证券化会计发展的不同阶段所提出来的,每一种方法都是适应其发展阶段而存在的,而且针对我国采用的综合方法存在的问题,应尽可能减少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方法。就我国现阶段而言,由于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业务结构并不复杂,资产上的控制权和与其对应的风险与报酬分离的情况或者基础资产上的风险与报酬被分解为若干性质的风险与报酬的情况尚未出现,因此,对现阶段涉及简单业务的处理应采用风险与报酬分析法。随着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的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逐步复杂化,使得风险和报酬能够有效地分离,并以各种相互独立的衍生金融工具为载体分散到各个持有者,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固有的缺陷使其不适用于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应该选择后续涉入法进行确认,比风险与报酬分析法更加科学。后续涉入法将转让者对所转移的资产是否有涉入作为终止确认的判断标准,只需解决有还是没有,不需要解决有多少程度的问题,避免了对涉入程度的判断,应用起来较为简单清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该种方法比较折中且不会那么绝对,容易被实务界所接受,并且有详细的规范,还加快了资产证券化会计研究的步伐。

我国的会计准则没有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的准则,应建立专门的资产证券化会计准则。在建立相关会计准则时,应对会计要素进行改进。在我国会计准则中没有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作出明确详细的定义,在现今的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和负债也仅仅划分为传统的几项,同时,证券化资产也不是一般的资产,而是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建议从资产证券化角度引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明确的概念,规范资产证券化会计终止确认标准。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后续涉入法是终止确认的必然趋势,建议制定以后续涉入法为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终止确认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规范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

参考文献:

[1]梁娟.浅谈资产证券化对会计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7,(9).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篇5

关键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信用风险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信用评级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是债券市场重要的创新产品之一。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始于2005年4月,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该项业务试点陷入停滞。2012年5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标志着中断4年左右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首期额度为500亿元。2013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新增额度3000亿元。2014年5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外汇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未来应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常规发展。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特定的信托财产为支持,代表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享有该信托项下相应信托受益权。不同于非金融企业信用类债券(如短融、超短融、中票、公司债、企业债等)只需对发债主体及其担保人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由于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涉及众多借款主体、交易环节复杂、法律关系多样、证券档次多元,因此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应是多维度的,包括法律风险、产品类型风险、信贷资产质量风险、信用增级风险、交易结构风险及证券评级变动风险等方面。在对我国所有已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公开资料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使用如表1所示的框架对本轮重启之后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风险分析。

法律风险分析

与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相关的、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包括《信托法》、《合同法》、《担保法》、《企业破产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等,尚没有一部统一的类似《资产证券化法》的法律法规来调整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由于实践中的部分法律法规还处于试行阶段,其可执行性尚待验证,并且可能被更新和修订,因此,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法律环境有一定变化风险。

除此之外,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风险还体现在其SpV(特殊目的实体)类型受到法律法规限制。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设立SpV是核心环节,SpV包括两类:公司型SpV(又称SpC,即特殊目的公司)和信托型SpV(又称Spt,即特殊目的信托)。由于《公司法》、《证券法》、《税法》、《破产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对于公司设立、发行证券、资产转移有严格限定,那种专门用于资产证券化、不得强制其破产、不得转让股份的“空壳公司”并未得到法律承认,商业银行也无法设立此类风险隔离类的非银金融机构,因此我国现行所有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全部是基于Spt的架构(见图1)。

Spt模式只适合于同一发起人同一类大额资产的证券化,难以将多个发起人的资产纳入同一个信托,不存在像国外那种由一个专营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公司批量收购多个贷款机构资产、批发性包装转手的情况,这就形成了“一银行一信托一单”的绑定模式,而且均由原始发起人同时担任贷款服务机构。在这种架构下,被证券化的信贷资产与发起机构离得非常近,发起机构无形中被置于主导位置,信托公司处于从属位置,仅作为一个通道。这就导致,虽然该信贷资产在会计和贷款统计上已从发起机构出表,已完成了“真实销售”,但投资者往往按照该发行机构金融债券收益率加流动性溢价,来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进行定价,仍将其视为“不出表的证券”。同时,严格的审批制也从行政规章上确保了发起机构承担主要风险,作为发起机构的银行一般信用较高,故投资者面临的法律风险极低。值得一提的是,国际上,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成立采取注册制,发起机构并不承担主要风险,中国当前以行政规章补充法律间隙的现状也反映出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

产品类型风险分析

参照美国的分类,资产支持证券可以分为房屋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抵押债务凭证(CDo)、其他资产支持证券(aBS)三大类。其中,mBS又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RmBS)和商业地产抵押贷款证券(CmBS)两类,并进一步证券化成抵押贷款担保债券(Cmo)或房地产抵押贷款投资融通信托(RemiC);CDo按证券化方式又分为现金型CDo(cashCDo)和合成型CDo(syntheticCDo)两类,并可进一步证券化成CDo2至CDon;aBS根据基础资产分为消费贷款aBS、汽车贷款aBS、贸易应收款aBS及学生贷款aBS等类别。由于RmBS基础资产池中有少部分次级贷款,合成型CDo内含信用违约掉期(CDS),两者风险均较高,因此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这两类产品的评级都被纷纷下调,投资者发生亏损,甚至引起了实体经济的衰退。

与美国不同的是,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以公司类贷款为主。2012年5月重启后至2014年8月1日,共有25家信贷金融机构通过12家信托公司发行了33单合计1269.04亿元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绝大多数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仅有平安银行1单26.3亿的个人类产品在上海交易所发行;其中,22单为公司类贷款证券化产品,金额占比80.2%;11单为个人类贷款证券化产品(台州银行项目大部分为个人经营性贷款,按个人类统计),金额占比19.8%。从具体品种看,重启之后仅发行一单68.1亿元的RmBS(邮储银行2014-1),汽车金融公司异军突起,发行了7单汽车贷款aBS,金额70亿元;发行了1单信用卡aBS,金额81亿元;其余产品全部是现金型CDo,其基础资产全部是公司类贷款。至于其他的高风险品种,如CmBS、合成型CDo、Cmo、RemiC、CDo2等,都还只是从教科书或者新闻报道中看到的名词,尚未在我国破题。而且《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扩大试点阶段禁止进行再证券化、合成证券化产品试点”。因此,我国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产品结构简单明晰,属于低风险类型产品,总体风险可控。

信贷资产质量风险分析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基础资产池具有贷款笔数众多、地区和行业分布广泛等特点。从这22单公司类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情况看,金额平均为46.28亿元,借款人数目平均为33户,笔数平均为47笔,地区平均为12个,国标二级行业平均为14个。因此,综合考虑这些特点后,本文主要从贷款五级分类状态、贷款类型、行业集中度、贷款担保方式、贷款期限等方面对信贷资产质量风险进行分析。

(一)贷款五级分类状态

重启之前,入池贷款的类型比较多样,除正常类贷款外,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都有涉及。重启之后,入池贷款均为正常类贷款,而且很多贷款的借款人在近三年未出现贷款拖欠、破产或无力偿还的情况。即使是重整贷款,也是在债务重组之后达到了以上标准。因此,入池信贷资产基本都属于优质贷款,质量有保证,风险较低。

(二)贷款类型

本轮重启后证券化试点涉及的基础资产包括公司类贷款和个人类贷款两大类。从信贷审批角度来看,不同类型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有所区别,进而影响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水平。公司类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为企业经营所得,故其信用质量主要取决于借款人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大型企业的风险要低于小型微型企业;个人类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为个人工资收入,故其信用质量主要取决于个人收入水平、年龄、职业,贷款集中度,以及抵押品充足率等。

从具体证券化产品来看,只有“民生2013年第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明确提到其基础资产池涉及小微企业19家,但入池资产规模在3000万元以下,金额占比仅16.46%,其余公司类贷款证券化产品所涉企业均为大中型企业。因此,从贷款类型来看,重启后证券化试点信贷资产风险总体较低。

(三)行业集中度

对重启后四家大型银行和四家中型银行发起的公司类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所涉前三大行业进行统计(见表2),发现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行业集中度较高,平均高达45.7%和49%;二是主力行业差别不大,主要是煤炭、电力和钢铁这三个行业,煤炭业在其中六家银行中名列第一大行业。而这三个行业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行业,行业风险不大。

(四)贷款担保方式

贷款按担保方式可以分为信用贷款、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一般情况下,根据银行的信贷标准,只有当借款人信用质量较好时,银行才会允许发放信用贷款,否则将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或抵押。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如果资产池中多数为信用贷款,那么贷款违约概率较低。此外,抵质押贷款中抵质押物的可变现价值越高,则对贷款信用质量的提升作用就越明显。

对于重启后20单银行发起的一般公司类贷款证券化产品,其基础资产中70.87%为信用贷款,29.13%为保证贷款,没有一笔是抵质押类贷款;对于另2单资产管理公司发起的重整贷款证券化产品,79.2%为抵质押贷款,20.8%为保证贷款;对于7单个人汽车贷款aBS,100%为抵押(汽车)贷款;对于1单个人信用卡aBS,73%为信用贷款,27%为保证贷款。因此,从贷款担保方式来看,本轮重启后证券化试点信贷资产质量较好,风险较低。

(五)贷款期限

贷款期限主要分为贷款剩余期限和贷款账龄两部分。通常,贷款剩余期限越长,证券风险暴露期也越长,贷款在证券存续期间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大。贷款账龄是指自贷款发放日至资产池初始起算日之间所经历的时间。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违约出现在贷款早期,因此较长的基础资产账龄,将有助于降低证券存续期内基础资产整体的违约风险。总体而言,基础资产池中贷款加权平均剩余期限越短,加权平均账龄越长,信用质量越好。

对这33单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统计,得出其基础资产池中贷款加权平均剩余期限为1.61年,加权平均账龄为1.92年。因此,从贷款期限来看,信贷资产质量整体较好。

信用增级风险分析

国际上,资产证券化通常采用内部增信措施和外部增信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来对证券化产品进行增级。内部增信措施所需资金来源于基础资产组合,包括优先/次级结构、超额抵押等,外部增信措施由独立第三方提供,可以采取保险、担保和外部储备金账户等形式。本轮重启后证券化试点已发行产品主要采用了优先/次级结构、超额抵押及外部储备金账户这三种信用增级方式,以前两种内部增级方式为主。只有平安银行1号小额消费贷款项目使用了“平安产险”的贷款信用保证保险,即入池资产违约时由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属于一种创新。

(一)优先/次级结构

优先/次级结构是结构融资产品中最常见的信用增级方式。它指将证券化产品做结构性安排,按照顺序将基础资产组合所产生的本息按不同优先级别分配给各档证券,优先偿付高等级证券,由劣后受偿的证券先行吸收资产池产生的损失,为优先受偿的证券提供信用支持。本轮试点产品在初始发行时采用了比较固定的优先/次级结构,而且优先档证券很多为过手型证券。通俗地讲,只有次级档的比例足够大,大于人们所认知的不良贷款率,则认为优先级的贷款本金是相对安全的。

经统计,对于重启后的20单一般公司类贷款证券化产品,次级档占比平均为9.1%,最低为5%,发元2013-1的次级档甚至高达17.99%;对于2单重整贷款证券化产品,次级档占比高达18%以上;对于11单个人类贷款证券化产品,次级档占比平均为6.63%,最高为台州银行2014-1的29.5%,次高为招行信用卡aBS的8%,最低为平安银行1号的3.04%。而在重启之前发行的17单中,良性(正常+关注)贷款类产品的次级档占比平均仅为4.77%。同时,考虑到本轮试点的贷款全部为正常类贷款,因此,其次级档比例是非常审慎的。

(二)超额抵押

超额抵押是指资产池价值超过资产支持证券票面价值,差额部分用于弥补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活动中可能会产生的损失,从而对证券形成信用增级效果。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

一是利用初始起算日至信托设立日之间累积的部分利息回收款。这是本轮试点采用的主要方式。正常情况下,期间将获得2~4个月的利息回收款,约占资产池总额的1%~2%,这可作为超额抵押为证券本息提供一定支持。在33单中有7个项目的时间长达200~330天,相当于5%的超额抵押。

二是通过超额利差方式,即原始贷款利率高于证券发行利率的部分。这也是一种普遍的方式,在33单中有25个项目有超额利差。如丰元2014-1产品的贷款平均利率为13.01%,显著高于各级证券的加权平均利率5.36%。

三是在资产池封包时,使资产池价值高于证券票面价值。仅有2单采取此种方式。如福元2014-1的初始贷款本金为8.35亿元,但其证券发行额(含次级部分)只有7.998亿元,剩余的4.21%作为超额抵押。华驭2014-1也留有0.5%的超额抵押。

重启后的33单证券化产品,大部分同时采取前两种方式,采取第一种方式的有31单,采取第二种方式的有25单。采用第三种方式的2单中,福元还同时采用第二种方式,华驭还同时采取前两种方式。因此,从超额抵押情况来看,本轮试点信用增级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三)外部储备金账户

外部储备金账户增级措施是指由发起机构在信托设立口向账户内支付一定金额资金,在特定条件下用于吸收资产池损失,形成外部信用支持。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除非基础资产有明显的弱点,否则很少使用外部增级措施。

在本轮试点中,只有2单产品使用了外部储备金账户。其中,福元2014-1的外部储备金为1252.5万元,约为初始贷款本金的1.5%;东元2013-1设置了3100万元的外部储备金账户,约占初始贷款本金的3.84%。这两单产品设置外部储备金账户都是出于流动性周转目的,而非担保。在违约事件未发生前,资金保管机构于信托分配日将外部储备金账户中的资金全部转入收益账,以保证优先级证券本息的支付;当资产池大规模违约时,还可以为优先级本金提供保护。

交易结构风险分析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交易结构风险主要包含循环风险、抵消风险、混同风险及交易对手风险。

(一)循环风险

按照是否对资产组合进行积极管理,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分为静态型和主动管理型两类。循环风险主要存在于主动管理型产品中,它的管理人使用回收款再去购买新的信贷资产,与原始的入池信贷资产有所不同。本轮试点发行的产品均为静态型产品,没有循环风险。

(二)抵消风险

抵消风险是指借款人在发起机构既有债务又有债权,比如借款人可能同时在发起机构(主要指银行类,汽车金融公司除外,下同)有存款,当发起机构的信用状况恶化时,借款人有可能行使抵消权,但此时该机构无法履行其转付被抵消债权所对应款项的义务,而产生的风险。

如果设置了借款人抵消的处理条款,在借款人向发起机构行使抵消权,而且被抵消的债权恰好属于证券化资产的情况下,发起机构会立刻将等额的抵消款全部支付给贷款服务机构,由于在我国Spt模式下发起机构和贷款服务机构均为同一家银行,从而将抵消风险转化成了该银行的信用风险。而本轮证券化试点银行的信用水平均很高,所以,抵消风险很低。

(三)混同风险

混同风险是指如果贷款服务机构的财务或信用状况恶化,入池贷款的回收款可能与该服务机构的其他资金混在一起,而产生的风险。在目前架构下,无论发起人是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还是汽车金融公司,贷款服务机构与发起人均是同一家,而交易结构文件又都会规定与该贷款服务机构的信用等级进行挂钩的“触发事件”。如果其信用等级降低于某一等级,会通过“回收款转付机制”、单独设立设置混同储备金账户或指定“后备贷款服务机构”等控制措施,使得回收资金路径绕过该“被降级的”机构直接到信托账户上,这样混同风险就转化成了贷款服务机构的信用风险。由于本轮证券化试点机构的信用水平很高,其在证券存续期内发生信用状况恶化甚至破产的可能性很低,所以混同风险很低。

(四)交易对手风险

交易对手风险是指贷款服务机构、资金保管机构、信托公司(受托人/发行人)等参与机构未能尽职履责和为投资者服务,经验不够丰富,或因自身财务和经营问题而影响产品正常运转等而产生的风险。从本轮试点看,参与机构均为国内知名机构,行业地位稳定,信用水平很高,因此,交易对手风险极低。

证券评级变动风险分析

在初始评级之后,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进入存续期,其评级会发生变动,理论上既可能被上调也可能被下调。

由于本轮试点证券化产品存续时间不是很长,所以不得不对照分析上一轮产品的评级表现,来完整地分析评级变动风险。在2005~2008年发行的17单667亿元证券化产品中,没有发生高评级向下迁移的现象,有8单产品未调整级别,主要是因为期限短,其余产品级别均被上调,累计上调15次。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因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尚处于试点阶段,行政性推动意味较浓,在控制入池信贷资产质量方面较为审慎。二是因为我国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采用过手顺序偿付1方式。在这种偿付方式下,如果基础资产信用水平保持稳定,不发生大额违约或者加速清偿事件,对于一个非aaa级的优先档证券(如评级为aa的优先B档)来说,在本档之前的优先受偿证券不断得到偿付而减少,同时本档之后的劣后受偿证券尚未得到本金偿付而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时间推移,自身获得的信用增级量2会不断上升,风险将不断降低,其信用等级会相应上升。

从本轮试点的情况来看,截至2014年8月1日,已有9单优先B档证券级别出现上调,无评级下调的记录。有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警示,本轮对入池信贷资产质量的控制比上一轮还要严格,贷款账龄已经过了一半,剩余期限更短,而且部分产品还新增了外部储备金账户等增信措施,因此,未来也几乎看不到在试点阶段发生评级被下调的可能,出现级别上调的可能性较大。

总结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还处于试行阶段,未来可能被更新和修订,因此,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法律环境有一定变化风险。但在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大的突破之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仍将维持现有的Spt模式,投资者面临的法律风险极低。

本轮证券化试点产品类型简单、结构清晰,没有再证券化及合成型产品,产品类型风险总体可控。

从信贷资产质量风险来看,本轮试点基础资产均为正常类贷款,不涉及不良贷款,所涉行业主要为大行业,大多为信用贷款类优质贷款,贷款处于成熟期,剩余期限比较短,信贷资产质量总体较好。

从信用增级风险来看,本轮试点次级档比例明显高于上一轮试点,部分产品设有超额抵押和外部储备金账户,对优先档的信用增级量是充分的,增级效果显著。

从交易结构风险来看,本轮试点产品均为静态型产品,参与机构信用水平高且行业地位稳固,因此循环风险、抵消风险、混同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均很低。

从证券评级变动风险来看,在试点阶段出现评级下调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后续那些非aaa级优先档证券评级被上调的可能性很大。

注:

1.过手顺序偿付是指在偿付证券化资产池中的信贷资产本金时,安排对应各档次证券完全按高低顺序依次进行本金偿付的一种方式。常见的如按照优先a1、优先a2、优先B、次级档的顺序依次偿付各级证券本金。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篇6

关键词:银行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金实现了大规模的迅速流动,效率就是金钱,资产证券化业务应运而生,清晰银行业对该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的关键。

一、资产证券化概况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以该财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结构性融资活动。其实质是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转变为可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为发起人转移风险、创造信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在西方国家资产证券化多年的实践中,已产生了资产证券化业务会计确认问题的一系列财务会计准则,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下,探索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推进金融市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200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并于2005年12月和2006年4月共发行了130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政策框架和风险防范机制。《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的公布,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多个参与机构的会计处理问题的规范扫清了障碍。

二、银行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

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中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最多,发展最为迅速。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众多的参与主体中,银行作为发起人参与了证券化交易的构造、Spe的设立,对转让资产提供内部信用增级,并以服务人的身份对基础资产提供服务等,下面将从发起人的角度分析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我国目前采用风险报酬分析法为主,金融合成分析法为辅的会计处理原则。国际上的会计处理分为:风险报酬分析法和金融合成分析法。我国早期采用的是风险报酬分析法,随着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发展,确认风险报酬的实质性转让越来越困难,我国开始采用风险报酬分析法为主,金融合成分析法为辅的会计处理原则。对于资产转移是否终止确认,应该首先判断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程度,根据其不同的转移程度采取不同的确认方法。对于金融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和尚未转移的,用风险报酬分析法进行确认;对于仍保留重大风险和报酬的金融资产,用金融合成分析法进行确认。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计量标准是公允价值计量。发起人通过转让资产,获得了现金和一些新的资产和负债,同时也可能保留了部分基础资产上的权利或负债,对于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资产和负债,以及损益的确认,我国采纳了公允价值作为资产证券化会计计量的标准。因此,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关键是对于发行人获得的新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对于资产转移中因为未放弃控制权等原因未终止确认的资产,仍以账面价值予以计量。

发起机构对特定目的信托具有控制权的,应当将其纳入合并会计报表。我国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中规定的合并范围也是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可见我国对于SpV的合并要求与其他子公司是没有区别。另外,发起机构未终止确认所转让信贷资产,或者按继续涉入信贷资产程度确认某项资产的,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按照规定作出披露。银行作为发起机构在《信托公告》中应披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关基础资产池的内容:设为信托财产的贷款合同编号;上述贷款的笔数、本金余额;上述贷款借款人所在地区、行业分布情况,包括贷款笔数及占比、本金余额及占比信息。

三、国家开发银行首例abs浅析

国家开发银行“2006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当期计划发行总量为57.2988亿元,其中优先a,B档及次级档证券分别为42.9741亿元10.02729亿元4.29714亿元,加权平均年限分别为1.79年3.35年,4.29年其中优先a,B两档债券固定面值,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发行,次级档通过定向方式发行。

首先,判断金融资产是否转移。从“2006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说明书中我们可以判断,该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所涉及到的金融资产符合CaS23中规定的第二种情形: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篇7

关键词:银行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金实现了大规模的迅速流动,效率就是金钱,资产证券化业务应运而生,清晰银行业对该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的关键。

一、资产证券化概况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以该财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结构性融资活动。其实质是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转变为可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为发起人转移风险、创造信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在西方国家资产证券化多年的实践中,已产生了资产证券化业务会计确认问题的一系列财务会计准则,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下,探索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推进金融市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200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并于2005年12月和2006年4月共发行了130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政策框架和风险防范机制。《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的公布,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多个参与机构的会计处理问题的规范扫清了障碍。

二、银行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

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中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最多,发展最为迅速。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众多的参与主体中,银行作为发起人参与了证券化交易的构造、Spe的设立,对转让资产提供内部信用增级,并以服务人的身份对基础资产提供服务等,下面将从发起人的角度分析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我国目前采用风险报酬分析法为主,金融合成分析法为辅的会计处理原则。国际上的会计处理分为:风险报酬分析法和金融合成分析法。我国早期采用的是风险报酬分析法,随着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发展,确认风险报酬的实质性转让越来越困难,我国开始采用风险报酬分析法为主,金融合成分析法为辅的会计处理原则。对于资产转移是否终止确认,应该首先判断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程度,根据其不同的转移程度采取不同的确认方法。对于金融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和尚未转移的,用风险报酬分析法进行确认;对于仍保留重大风险和报酬的金融资产,用金融合成分析法进行确认。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计量标准是公允价值计量。发起人通过转让资产,获得了现金和一些新的资产和负债,同时也可能保留了部分基础资产上的权利或负债,对于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资产和负债,以及损益的确认,我国采纳了公允价值作为资产证券化会计计量的标准。因此,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关键是对于发行人获得的新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对于资产转移中因为未放弃控制权等原因未终止确认的资产,仍以账面价值予以计量。

发起机构对特定目的信托具有控制权的,应当将其纳入合并会计报表。我国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中规定的合并范围也是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可见我国对于SpV的合并要求与其他子公司是没有区别。另外,发起机构未终止确认所转让信贷资产,或者按继续涉入信贷资产程度确认某项资产的,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按照规定作出披露。银行作为发起机构在《信托公告》中应披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关基础资产池的内容:设为信托财产的贷款合同编号;上述贷款的笔数、本金余额;上述贷款借款人所在地区、行业分布情况,包括贷款笔数及占比、本金余额及占比信息。

三、国家开发银行首例abs浅析

国家开发银行“2006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当期计划发行总量为57.2988亿元,其中优先a,B档及次级档证券分别为42.9741亿元10.02729亿元4.29714亿元,加权平均年限分别为1.79年3.35年,4.29年其中优先a,B两档债券固定面值,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发行,次级档通过定向方式发行。

首先,判断金融资产是否转移。从“2006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说明书中我们可以判断,该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所涉及到的金融资产符合CaS23中规定的第二种情形: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篇8

一、资产支持定价合理化的前提条件

(一)金融产品的发展内容

市场有自身的发展逻辑,资产支持证券合理定价。通常情况下,风险溢价+资金无风险价格=金融产品价格。依照这一发展思路,利率风险溢价+流动性风险溢价+资金无风险溢价+时间风险溢价+信用风险溢价+其他溢价=一般企业的债券价格。[1]

金融产品实际上属于整体的风险定价,并把风险进行种类划分,使其能够更加便于区分识别、对风险量化。换句话来说,产品中的风险无论怎么划分,最终都会总结出整体的风险刻度,这一刻度能够同整体风险的溢价水平相互对应。若是aaa级别的信用同一般的违约损失率或违约概率互相对应,那么不管是资产支持证券或是企业债券,其中的等价评定得到aaa级时,其中的信用风险溢价就应当一致。aBS的信用风险实质上包括了模型风险、结构风险。因此在信用风险之外又加上了模型风险溢价、结构风险,因此从逻辑上来说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另外使用受益分割、风险计量等都能够在结构化的手段组合方式下,进行合理的定价议价。根据aBS的风险收益特征,可以对其相应的模型与定价经验进行调整、积累、建构与完善。

(二)合理定价的主要前提条件

合理定价的主要前提条件有两个,首先是对市场债券种类的产品有相同的定价理念,因此市场所认可的相同风险刻度都和其对应的风险溢价结果相关,全部的债券类产品都和对照的风险溢价内容相关,而不是根据“基准产品”进行定价推算。这杨以来,才能保证更加理性、准确、合理的定价水平。其次是市场中认可的aBS合理定价属于债券类产品,多数企业中:时间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其他风险+流动性风险,那么在aBS风险计量中也是依照这种方法进行选择。其中的差别是部分风险计算的方式、采取的理论经验也不同,所以用市场认同的风险刻度对风险溢价进行确定,则两者可以接受相同的逻辑定价,将aBS认可成债券类产品,这样对合理定价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二、资产支持定价合理化的主要模式

企业中信用风险的主体评价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因此银行中也有足够的模型与工作经验,且这些模型已经在市场中得到了分享。在债券交易中,交易员应先对“债项信用”与“主体信用”进行区分,若是“主体信用”的发展结果一般,就可能会使“债项信用”受到负面影响。

(一)资产合理化的重要性

在证券化的典型交易发行中,其主体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主体信用”的概念。形式中放置资产池,其中装备了许多资产,资产之间存在相互的关联作用。交易中在对各项入池资产进行相关性的考虑和分散化处理后,将其用来发行资产展开结构化的包装处理。幻觉话来说,资产支持的证券只包含了“债项信用”,但其原本使用在“主体信用”的行业评价中的,因此其财务分析经验、行业分析以及模型都可能失效。所以资产池中有许多变化,通过行业间的企业对比排名能够展开简单的验证与经验对比,使其得不到正常发挥。

(二)定价合理化的工作进度与发展模式

不但如此,资产池中的入池资产数量过大,?的扛丛樱?也会给入池资产的深度评价与分析工作增加难度,其他工作通常是进行粗线条的概括性评价、标准化的抽样评价与分析,最终得到入池资产中的标准化等结果。针对这一标准化的最终结果,并分析资产池中其余组合的特点,如地域分布、入池资产行业等,对其相关性与分散化进行考虑,才能得到资产池中总体数目的信用特征。最后,要在资产池信用特征的基础上,比对其交易的结构化特点,总结出具体的资产支持证券信用特征。

正因如此,在产品证券化的信用评价工作十分复杂,其对量化、标准化的要求更高,对复杂模型的依赖程度也更强,并且在模型应用中也会有新的量化、标准化数据。例如在一即将入池的资产费用确定中,要依照相同的市场认可标准进行确定,比如市场的违约指数。因此单独入池的风险数据组合或是资产信用能够整合成资产池数据。[2]此外,模型中要设置不一样的参数估计值与参数,并对资产池中的风险特征进行模拟评估,最终依照证券化的风险交易向或交易结构特征,能够得出资产中的信用风险水平。

三、用合理定价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建议

(一)证券合理化发展的主要目的

资产的证券化发展被称作是1970年以来最关键的金融创新发展,这一发展是在一定的资产基础上,通过结构的转换与重组,使其打破主体融资中面对的各类闲置,从而能够依照主体投资的制定受益风险制定更加符合其特征金融产品,能够在市场化的方式运用下让资金供需有更为合理的对接,从而更好完成市场中的资源配置。在目前的市场海量资产沉淀中,“盘活存量”也不单单使一项口号,而是逐步发展成了现实需求,且机构中的投资者也具备了发展的理念配置,进而使风险的配比收益更加明确、稳定清晰。且对金融工具、产品的要求标准也更加精细化、个性化,使得资产的证券化发展得到良好契机,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中具有更好的发展价值。

(二)证券合理化发展的主要建议

所以,对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建议有五点。第一,服债券类产品的定价风险进行逻辑统一,减少其“债项信用”与“主体信用”的差别,并对“资产信用”进行客观评价,更好支持资产证券的发展。第二,构建证券化的风险评估标准或资产信用,总结其中的经验数据,构建市场中的各类风险评估系统。第三,总结完善资产支持证券的模型定价,并在检验的积累基础上对其估值与参数设置展开调整。第四,不断完善证券化的交易会计、相关发挥制度建设以及税收处理制度,使投资者能够保证对证券化交易中对风险结构的控制信心。第五,减少证券交易中资产支持的阻碍作用,保证市场在资产支持证券中的流动性水平与定价。

四、结语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篇9

关键词:会计准则;资产证券化;风险报酬法;金融合成法;后续涉入法

资产证券化是把缺乏流动性,但是却具有预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破产隔离技术,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以融资的工具。它可以改善发起人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实现低成本融资。因而资产证券化目前已成为各个国和地区的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是企业优质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提前贴现,因此证券化资产现金流量的价值一般要高于其账面价值。如果证券化资产予以终止确认,不但会产生溢价收入,而且负债可以移出表外,产生表外融资效果;否则,证券低级资产既不会产生溢价收入,也不会出现表外融资。因此,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普遍会倾向于将资产证券化做销售处理。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确认是否合理与恰当,关系到企业会计报表是否能够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状况和财务情况,因此对于资产证券化资产是真实销售还是抵押融资的确认十分重要要。

一、资产证券化引发的会计问题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结构化的融资方式,在资产证券化的流程中,信用增级是关键程序之一,它会模糊风险报酬、控制权和继续涉入,增加了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会计的难度,也是引发其他会计问题的根源。

(一)发起人信用增级涉及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问题

信用增级,可以使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质量和确定性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需要。信用增级包括包括发起人信用增级、发行人信用增级、第三人信用增级和信用自我增级(优先/次级结和利差账户),其中发起人信用增级也叫卖方信用增级,主要包括直接追索、资产储备、购买从属权利等几种形式。①直接追索。基础资产发生违约,发起人同意向SpV担保偿还某些金融资产,或者约定回购一定的数额违约资产。②资产储备。发起人保留储备资产,当所出售资产发生违约时,用储备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对违约资产进行支付。特设机构在购买资产时,不支付资产的全部价款,而是按一定的折扣支付给发起人。③购买从属权利。购买从属权利是指发起人购买次级资产支持证券,次级资产支持证券本息的偿付权利滞后于面向普通投资者发行的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例如,应收账款优先/次级结构中的次级证券的持有人通常都是发起人。

信用增级使资产的控制权与风险和报酬相分离,模糊了资产控制权所形成的销售与担保融资之间的界限,给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后续服务涉及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问题

资产证券化具有复杂的融资结构,证券化资产转移给特殊目的实体(SpV)后,通常还会继续涉入该资产的管理,并与发起人发生利益关系。例如,鉴于发起人与其客户之间存在长期往来关系,SpV通常会委托发起人继续管理应收账款资产。发起人对证券化资产的后续报务模糊了控制权转移的界限,也容易引发会计问题。

二、证券化资产终止确认会计方法比较

证券化资产会计确认标准,大体上经历了风险报酬分析法、金融合成分析法和后续涉入法个阶段。从各国会计准则看,欧美国家更倾向于风险报酬法和金融合成分析法,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倾向于变更为后续涉入法。

(一)风险和报酬分析法

风险报酬法强调的是“所有权”,试图从资产所有权的最本质权能——收益权入手,解决证券化资产的会计确认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4年1月公布的征求意见稿eD48为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确认提出的主要标准是:相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全部转移;如果金融资产的原所有人保留了与金融资产相关的全部分风险和报酬,那么该金融资产不能移出资产负债表,而且只能视为抵押借款的抵押物。

风险报酬法以资产与风险和报酬不可分割为前提,而且只认可风险和报酬完全转移和不完全转移这两种极端的情况。因此,它仅适用于资产证券化产生初期交易较为简单的会计处理。在简单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合约中,取得了某项资产的所有权就等于取得了相应资产的报酬连同其风险。但是,在复杂的资产证券化交易过程中,多项复杂的合约安排使得控制权与风险和收益权是相分离的,例如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为了保证证券化的实现,通常采取保留基础资产中的部分风险和义务的方法来提高证券的信用等级,如超额抵押、提供金融服务、证券持有人保留追索权、发起人持有次级证券等方式。也就是说,在资产证券化合约中,发起人或者原始权益人可能在整体上已经放弃了证券化基础资产上的控制权,但通常仍然会保留与该金融资产所有权相联系的部分风险和报酬。在这种情况下,显然是无法仅仅依据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完全转移来确认或者终止确认一项金融资产的,即无法确认资产的转移是销售交易还是抵押担保融资。

(二)融合成分析法

金融合成分析法强调的是金融资产的“控制权”,而且承认金融工具与其所属风险的风险和报酬是可以分割的。1999年3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iaSB)颁布了第39号国际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其中第35条规定:当且仅当对构成金融资产或其一部分的合同权利失去控制时,企业才应终止确认该项金融资产或该项金融资产的一部分。iaS39第36条规定:如果某金融资产转让给了另外的企业,但该转让不符合第35条规定的终止确认条件,则转让方应将此交易确认为抵押借款。

既然是以控制权转移为证券化资产会计确认的前提,那么在金融合成分析法下,转让方保留的风险和报酬,便要作为新的金融工具来加以确认。金融合成分析法将“控制”、“风险”、“收益”进行相对独立的反映,适应了复杂的证券化交易。但是,金融合成分析法也需对证券化合约安排体系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判断,无法避免主观性。

(三)后续涉入法

iaSB于2002年了关于iaS39修改意见的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后续涉入法。后续涉入法从证券化资产的特征出发,对销售的确认条件进行了创新,提出了“部分销售”的观点,只要金融资产的转让方对该资产存在后续涉入,不管其程度如何,都不符合终止确认的条件,应视为担保融资;不涉及后续涉入的那部分资产则终止确认,视为销售。后续涉入法只需要将基础资产细分为存在岳母续涉入和不存在后续涉入两部分,并且无须对后续涉入的相对程度进行判断。方法简单明了,又较好的避免了会计判断上的主观性。

三、证券化资产终止会计确认方法的选择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CaS23)等四份与金融工具有关的会计准则。其中CaS23是专门规范金融资产转移和确认的会计准则,该准则融合了风险报酬法、金融合成法和后续涉入法等三种方法,无疑是符合我国证券化发展需要的一种正确选择。但是,还有必要对三种方法的先后顺序予以明确,以顺应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基本国情。具体而言,如果会计主体转让了一项金融资产,首先要看该资产所有权上的所有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若转移则终止确认,若没有转移则继续确认;在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该金融资产所有权几乎所有的风险与报酬的情况下,再以“控制权“作为判断标准,若放弃控制,则作为销售处理,若仍保留控制,应按其继续涉入的程度确认相关资产和负债。原因如下:

(一)推动我国证券化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资产大多是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必须对资产支持证券实施信用增级技术,而且通常只能是内部增级技术,如承诺回购违约贷款,持有次级债券等。所以,发起人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大都对所证券化的不良债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后续涉入,而风险报酬法优先的原则,有利于避开继续涉入的限制,使那些风险报酬已经几乎完全转移,但是还存在某种程度涉入的证券化资产得以终止确认。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需要

如上所述,国际上最大的两大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之一的iaSB采用的是后续涉入法。出于准则趋同的目的,我国也应当优先使用后续涉入法,使那些既没有通过风险报酬测试、又没有通过控制测试的金融资产转移,有可能得以终止确认。而且后续涉入法以原则为导向,回避了风险报酬法和金融全合成法对风险转移程度和控制程度“相对数量”的判断,有利于反映金融资产交易的经济实质,而且容易被实务界所接受。

参考文献:

1.银莉,马超群.资产证券化交易过程中的会计和税务问题会计研究探讨.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篇10

析金融稳定向不稳定的方向发展。

金融稳定指的是一种具体的形态,金融体系在金融稳定下能够有效的配置资源,金融不稳定则是指价格的波动损害了经济的运行,主要表现在资产价格的波动等,在进入到21世纪以来,世界金融市场发生重大变化,资产证券化是金融行业一个重要的创新方式,对基金、私人股权公司等金融机构带来严重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波动、风险扩散等研究金融稳定性,本文主要从资产证券化分析金融稳定向不稳定的方向发展。

1.资产证化的发展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对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在金融稳定中,资产证券化起到的作用主要包括优化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系统性风险和增加金融体系流动性几方面。

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方面,资产证化能够极大的减少成本投资,促使各种各种金融产品的形成,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收益偏好,促进资产市场和信贷市场的一体化发展。从系统风险性角度分析,资产证化的基本功能是风险转移,商业银行贷款出售特设目的机构,将贷款的信用风险转移到了最终的投资者,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了所有的投资者身上,极大的降低了风险性。

从流动性角度分析,针对资产证化对流动性的影响,目前主要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资产证化能够对流动性产生证明影响,学者一般认为在没有产生资产证化创新工具之前,市场投资者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金融投资,投资者在采用这些金融投资中会存在一定的约束力,而资产证化就没有这些越苏,因此其对流动性具有正面影响。认为资产证化对流动性有负面影响,主要是来源于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资产证化是导致风险转移工具的主要模式,能够不断增加流动性,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满足流动性的需求,金融机构就需要法子那个证券产品,金融市场信用和金融机构的运转是紧密相连的,一旦价格出现逆转现象,就会导致链条无法正常供应,产生信用危机,导致流动性无法得到补充,金融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资产证化的滥用

资产证券化能够极大地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从资产证化角度分析,金融向不稳定发展主要是因为资产证化的滥用造成的,资产证券化要拿到金融稳定向不稳定发展主要伴随着两个字周期,金融稳定增强,对应系统风险降低和流动性创造两个周期,金融稳定中出现脆弱性因素对应系统风险积累和流动性扩张两个子周期,金融脆弱性引起金融不稳定对应系统性风险爆发和流动性逆转两个字周期,金融不稳定转化为金融危机对应系统性风险的传到扩散和流动性紧缩两个子周期,下面具体说明资产证化滥用对金融不稳定的影响。

资产证化的风险转移功能滥用。风险转移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之一,资产证券化导致金融不稳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风险转移功能的滥用。投资者在采用资产证化进行分析转移的过程中,最终目的是降低自身的信用风险,因此资产证化在使用初期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性的风险,这点在前文已经说到,但是随着金融机构衍生链条的扩张,就很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促使产生评级机构的违规操作等。

具体而言系统性风险具有破坏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抵押贷款机构转移风险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中,投资银行在将这些证券化产品重组打包,与相应的信用评级相结合,产生证券化衍生品,投资者也会采取这个措施来转移风险,再一次的形成资产证券化的衍生品,随着金融监管制度的不断放松,这个恶性循环过程将会不断扩展,因此风险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不断发展转移,很大程度上放大了风险投资,产生资产价格泡沫。

风险转移功能的滥用容易导致抵押贷款机构风险增加,资产证券化在前文提高具有转移风险性的作用,因此在使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在基本资产的监督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从另一方面进行分析,采取评估工作主要是由银行的经纪人完成,而经纪人的收入很大程度上是采取业务规模来进行衡量,因此不可避免的就会存在一些经纪人受到利益的趋势,为投资者提供提供虚假信息和掠夺性贷款的情况,这种情况可以说在商业银行中普遍存在。另外风险转移功能的滥用也可能会出现违规的信用评级机构操作,信用评级以评级债券的规模来决定,意在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就很容易出现盲目提高证券化产品的信用等级的情况,严重误导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滥用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极大的增加了金融脆弱性因素。商业银行增加自身流动性的方式主要是采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证券化的投资者可以讲所持有的证券化产品在投资,这个过程就实现了流动性的扩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流动性的增加是在金融市场内形成的,与传统的信用创造并不相同。盲目采用资产证券化容易引发价格泡沫的产生,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发行者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就会增加使用流动性等基本功能,盲目的发放基础资产,创造证券化条件,导致基础资产价格上涨,形成价格泡沫,在这个分析中可以看出,形成资产价格泡沫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滥用,资产证券化增加流动。

商业银行实施证券化产品的原因是为了增加流动性以及转移风险,这个目的能够在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初期得到实现,但是随着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在这个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利益主体也是逐渐增多,导致滥用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极大地增加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见图1所示。

资产证券化引起金融不稳定。一般而言金融比较脆弱,并不会引起金融的不稳定发展,也就是说即使资产证券化导致了内生流动性扩张等,只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发生变化,就不会导致金融不稳定,胆汁这个状态并不会长期持续下去,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金融不稳定就会很容易产生。在上文的分析中提到,引起资产证券化衍生品的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想要转移风险,因此基础资产的价值发展方向将会直接影响产品价值波动的趋势及方向,滥用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容易出现资产价格泡沫,最终引发通货膨胀。此时如果采取紧缩措施,并不会改变现状,反而会导致基础资产的价格在短时间内下降,以此同时证券化产品的评级也会随之下降,发展到这种情况下,资产证券化本身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可以说是完全消失了,资产价格上涨的根基没有了依托,整个信用衍生链条的价值与以前相比极大的极大的减小,导致金融不稳定。

在金融不稳定发生后,若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很容易产生金融危机,资产证券化将通过证券化产品渠道或者是基础资产渠道来推动金融的发展。在前文说道,金融不稳定的导火线就是基础资产价格下跌,在这个过程中,微观主体的消费以及投资受到财富效应和托宾效应的影响必然会导致价值急剧下降,抑制现实中的有效需求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系统性风险被进一步的传播。从另一角度进行分析,抵押物和金融机构都会随着基础资产价格下跌而产生去杠杆化,或者是不平衡化,产生一种新的与传统银行挤兑的方式,引起流动性紧缩。

证券化资产和价格随着基础资产价格的下降而下降,因场证券化产品也是导致金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在金融体系中证券化产品的主要持有者包括商业银行、养老基金以及个人投资者等,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是证券化的发行者,证券化价格接线就意味着这些证券持有者的利益受到损伤。在公允价值计量体系下,证券化产品的持有者会由于证券化产品下跌而发生资产负债表衰退现象,无论采取何种货币政策,都无法改变这种现象,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证券化产品持有者为了避免自身利益的损失,必然会减少资产共计和资产交易,进而引发恶性循环,产生流动性危机。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投资者必然会因为资产减值过程而完全失去了信心,进而不购买或者是抛售自身的信贷资产,进而导致商业银行自己说的信贷资产无法证券化,信用风险基本集中在了商业银行中。在金融不稳定发展后,资产证券化主要是通过以上来两种渠道来促使系统性风险传导及流动性紧缩,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了金融不稳定发展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