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语文教学的感悟十篇语文教学的感悟十篇

语文教学的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4:14

语文教学的感悟篇1

禅宗的顿悟,与审美体验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艺术中的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从感知到整体把握,往往是刹那间完成的,其间没有明显的逻辑思维过程,这是一种以感性为桥梁直达理性的思维方式。

语文教学是一种旨在帮助学生习得言语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教学过程即文本的知识结构经由教师的剖析、点拨、引导,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能力形成的标志即是学生达到某种感悟,否则,外在的语文知识不能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知识的累积是知识迁移的前提,知识的累积同样是感悟的基础,所以,传统的语文教学倡导多读多写有其合理性。然量的积累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达到质的飞跃,而且这种飞跃带有主观能动性。“感悟”顾名思义是由“感”而“悟”,认识的真正任务就在于经过感觉而达到思维。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帮助学生开悟,必须着眼于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个性的养成,而不是停留于知识的累积,执迷于繁琐的习题训练。

语文教学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感悟”?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唯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又说“然非多读书,多穷理,不能极其至”。现在的学生读书太少。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分析诠释费力甚多,但引导学生吟诵课得很少。读书既少,课堂中又没有吟诵,这就很难让学生产生语言的美感、情感的共鸣和认识的开悟。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到的不仅仅是理智地了解,而且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论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语文教学中的感悟,常常是触景生情,若有所悟。宋代周紫芝评杜甫诗句:“余倾年游蒋山,夜上宝公塔,时天已昏黑,而月犹未出,前临大江,下视佛屋峥嵘,时闻风铃铿然有声,忽记杜少陵诗:‘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铛。’恍然如己语也。”此情此景,不在多言,感悟与感慨油然而生。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不在教师喋喋不休的耳提面命,而是让学生在情境中豁然开悟,教师的职责与教学艺术全在情境的创设与语言的相机诱导。

语文教学的感悟篇2

语情信息理解重感悟,是由汉语言特有的美感形态和人文网络语言的情意色彩决定的。美国诗人庞德不认识汉字,但他仅从汉字的形态就感悟到了一种妙不可传的语情信息奇观,因此,他把汉字称之为“大自然作用的生动速写”。有位来华访问的美国朋友,也曾甚感迷惑地认为中国语言的语情现象太奇妙了。他以体育比赛为例说:“中国人说‘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意思是说中国队赢了;中国人又说‘中国队大败美国队’,还是说中国队赢了。总之,不管是胜败,胜利都属于中国人,真是不可思议!”可见,在特定语境中,意义相反的词语构成的语言,反倒可以表达相同的语情信息。杨振宁博士曾说过:“中文的不精确常常是优点。中文用来写诗则极好,因为写诗不需要精确,太精确的诗是不好的。”杨博士所说的不精确,其实是准确地说出了汉语言语情信息传递中美感形态的一种特殊的多意象性和含隐性特点。

语情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等同于语义本身。因为,语言主体表现事物对象时,已给事物对象注入了鲜明的主观色彩,正如王国维所云:“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天人合一”、“神与物游”,就是对这种现象的经典性概括。而当人们通过阅读去感悟别人的语情信息时,又不可避免地带进听读者的主观情绪,自然就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奇观。因而,就此意义上说,语情理解离开了语言接受主体的神会和感悟,也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到位的。

古人常用“言不尽意”来形容语言表达的困难。这里的“意”其实主要指的是一种感情,一种只可意会的无限悠远的内涵。有人说:文学即人学,人学即情学。在文学家的笔端,有时“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大千世界中,人是极具情意化的精灵,人对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直接观照诉诸于语言的载体,必然会带上极具情意化的色彩。但是,情感永远大于语言。在某种意义上说,“真感情”不是作家写出来的,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心灵感悟出来的。而这种语情感悟则直接源于语言接受者用心灵拥抱语言时所产生的思维和情感的震颤。这种震颤看来虽然难以靠阅读者的主观意识去准确的定位和调控,但它是感觉、知觉、记忆、联想、灵悟等综合作用的集成,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近乎“跟着感觉走”的心理沟通与语情禅悟。心理学与美学的思维方式为这种语情感悟大开了方便之门,使人们从体味言外之意、话外之旨、文外之致入手,利用通感和顿悟,去心领神会语情的内涵,收到以少胜多、神与物游、言有尽而悟无穷的语情理解效果。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这里提到的“那种愉悦”,其实就是审美对象作用于审美主体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活动,是产生于语情感悟基础上的特殊心灵感应现象。“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里,刘勰不仅指出了语言创造中的情感作用,而且也注意到了语情感悟在学习情境中的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位善于以情染景的教师,一位善于借助于语言的内在情感去触动学生心灵的教师,他就有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语情感悟的教学情境。

再者,语情信息的传递,有时往往不仅限于语言本身,而在于语境。语词运用是否准确,语言色彩是否得体,语句表达是否流畅,语体风格是否成熟,其最终的衡量标准往往决定于语境。例如,“狡猾”的原义是“诡计多端”,但作家却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巧妙引来写孩子们的目光,不仅毫无牵强杜撰之感,它倒给孩子们平添了许多的机警、聪慧和乖巧。有时,在语境的作用下,看似不完整的句段反而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情感境界。《红楼梦》写黛玉之死时写道:“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黛玉究竟要说什么?好狠心?好可恨?好绝情?好糊涂?这千般滋味,万种风情,是不必去规定性地虚拟出几个选项来补白的。因为,在这特定语境中所生成的语情信息,大可涵盖所有命题者的思考。在这里,语言符号的短缺反而带来了语情信息的增值,充分显示了语情信息特有的表现力。

语境传递语情信息时,还会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信息输出效应。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几组镜头,几种情景,分别看似乎都是并无联系的景物,但接连说出,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语境意象,就奇妙地显现出了阴翳于景物表象之下的缕缕乡愁、丝丝怅惋,形成一个极富社会人情内涵的语境信息库。鲁迅《秋夜》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作者为什么不说“都是枣树”呢?原因就在于这两种说法所产生的语境信息是大不相同的。“都是枣树”只是传递了树的种类信息,而“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说法则无疑产生了一种单调、枯燥、孤独、冷落的语境情感。

所以说,语情是一种境界。对于这种境界的理解,任何殚思竭虑的理性分析都不可能收到最佳的理解效果。因为,这种理性分析虽然可以使人处于高度的有意识注意之中,这时,他们的思维也许是精确的、谨严的、规范的,但绝不是自由的、遐想的和通感般的妙悟,所以也不可能真正找到一种自然的语情感悟的灵气与天机。而语情感悟恰恰在“悟”字上着力,强调一种灵性。因为在阅读思维中,有意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感悟则更是一块无垠的绿洲。“无意于佳乃佳”(苏轼),才是语情感悟的上乘之境。神智会于气韵,性灵钟于境界,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才会出现一种神思潇洒的思维状态,这种情境下生成的课堂教学的悟性理解,才可能是最富有创造力的一瞬。天机灵气似乎不期而至,妙悟佳思仿佛灵山飞来,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

语文教学的感悟篇3

新课标崇尚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反对教师替代的繁琐分析,同时又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贯彻以上两点教学思想?笔者认为不妨可以把朗读和感悟语言联系在一起,充分地利用朗读,感悟词句与情境,丰富语言库存,并最终达到运用的目的。但由于积重难返,传统的阴影无处不在,而反传统又走向了极端。当我们走进课堂,会发现在朗读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

一、现象举例

在语言训练中强调朗读感悟。由于认知的惯性,引导的失当,往往会使课堂出现不和谐的节奏,甚至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现在笔者以课文《荷塘月色》为例加以佐证。《荷》文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现象1:淡化朗读目标游离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这一段文字,其他同学划出生词。

生:读,划。

师:好,请某生说说所划生词。

生:田田、亭亭、袅娜、羞涩、渺茫、宛然、风致

师:好,大家齐读三遍这些生词,力求默写出来。

生:齐读并努力地记忆。

师:这些词语反映出月下荷塘什么特点。

生:(参看注解)荷叶相连,柔美,深含感情,有美的姿态。

师:好,看来同学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还是很强的。

以上是笔者在一堂公开课上亲见的一幕,应该说该教师还是善于启发引导的,并能鼓励学生发挥积极性。在不是公开的场合中,以上教法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可能更为直接地引向“概括景物特征”这一目标。事实上这个名段的语言有着整体的朦胧优美,决不是几个词语就能涵盖的。上述教学片断,语言训练只停留在原始的朗读和搜寻词语上,游离于朗读背诵感悟的阅读目标之外。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此种所谓的朗读教学只停留在形式上,忽视了如何表达、如何抒发、为何采用这种语言形式等实质的问津,更忽略了学生“联系”、“想象”、“理解”、“运用”等过程的创设。这样人为地淡化朗读,语言训练目标与朗读感悟目标的游离也就在所难免了。

现象2:侧重分析忽视感悟

师:请大家默读,研究一下该段的修辞手法。

生:(默读思考回答)比喻、拟人。

师:对,但不全面。还有通感。(板书:通感)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通感吗?

师:详细地分析通感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师:(透彻分析后,作辛苦状)同学们都记下来了吧,下面把通感句齐读一遍,注意体会感悟。

这所谓的感悟在学生齐读之后便戛然而止。这里,语言训练只侧重在通感这一修辞上,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了学生的感悟评价,学生成了事实上的“记录员”。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势必停留在识记的浅层次目标上,朗读形同虚设。无任何联系思维,无丝毫触类诠释,至于紧扣语境、情意熏陶更无从谈起。由于词句的理解生吞活咽,一闪即逝,故朗读如高空楼阁,缺乏根基;感悟如雾里观花,虚无缥缈。根本达不到新课标语言训练的实际要求。

现象3:忽视能力华而不实

新课标重视培养语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感只有在积累、感悟、体验的基础上才能切实得到培养。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朗读来培养语感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好方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朗读的单方面强调而忽视了语言的品味,那么即使是使尽各种朗读手段,那种朗读感悟也是华而不实的。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感悟和分析,同学们能否概括月下荷塘的特点。

生:朦胧淡雅,静谧清幽。

师:不错。看得出同学们的概括能力较强。好,下面我们一起把这一段优美的文字再齐读一遍。

生:起劲地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太响了,这样读好不好?

生:不好。

师:确实不好,朗读时应轻一些,符合景物特征和作者的心情。好,我们再读一遍。

生:经过教师指导,确实读得轻柔优美了一些。

这样的场面也许大家都不陌生。从表面上看,教师非常注重朗读,甚至可以说指导也是得法的,但是笔者不禁要问,学生的朗读能力真的加强了吗?在形式的掩盖之下,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又剩几许呢?有人说,把文字读熟了,感情自然而然也就感受到了。其实未必。叶圣陶先生曾讲:“认为一味地读具有魔法似的作用,未见得妥当。”可见,这样的朗读是华而不实的,根本上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现象4:滥用媒体喧宾夺主

否定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现代的课堂似乎已是多媒体的天下。通过收集声音、图像、信息,以强大的视听效果冲击学生的灵智。如洪水般泛滥的这种冲击力似乎足以完成任何艰难的教学目标。

就这样,欣赏动感十足的画面取代了感悟语言,聆听优美动听的录音取代了朗读实践。如此喧宾夺主,其效果可想而知。在那些迷恋此道的教师眼里,“辅助教学”的目标早已视若无睹。当笔者看到明亮多彩的荷花及翠绿欲滴的荷叶,不禁想问,这还是朱先生笔下画图难足的月下荷塘吗?当月光曲这熟悉的旋律响起,学生们难道会联想到作者的哀愁吗?当优美华丽的录音穿过我们的耳膜,难道我们还会想到语言训练的目标吗?这也许是反传统的一个极端和误区吧。

二、理性思考

以上现象罗列仅是冰山一角,但已令人触目惊心。因此很有必要进行理性思考。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高考指挥棒的客观存在。应该这样认为,由于高考根本不设朗读题,朗读水平之高低无关紧要。除了默写名句跟背诵发生关系外,其他就要算阅读题了。默写只需硬背即可,而阅读最重要的突破不是朗读,更不是感悟,而是理解分析。因此,朗读感悟理所当然地被淡化,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而把重点放在理解分析上。另外,高考指挥棒也指挥了教学评估,对考分的疯狂追逐取代了对学生“读”书素质的培养,导致朗读感悟的目标始终得不到落实。

(二)认知上的主观误区。一种是传统误区,认为朗读感悟无非是加强了阅读训练题的分量,根本不须要大张旗鼓地宣扬“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练出好分数来考试不就行了嘛;另一种是反传统误区,认为多媒体教学完全涵盖朗读感悟,有了声光色,还用得着那么出力不讨好地提倡平淡无味的朗读吗?只要形式上热热闹闹不就能获好评吗?以上认知虽说势不两立,但实有殊途同归的嫌疑。即都忽视朗读感悟,都抛弃传统精华,都漠视素质培养,都无视教学大纲。

基于以上原因,在新课标条件下给“朗读感悟”一个新的定位并拿出对策显得尤为必要。

三、对策研究

(一)新定位,新认知。首先,立足新课标,走出惯性认知,在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要求下真正落实朗读感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功能,让学生用自己的声调、思想、表情,心灵甚至肢体动作确切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内涵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促成认知领域、技能领域、情意领域的总体提升。其次,结合高考,在高考能力层级目标要求下正确定位,高考的能力层级目标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应用、写作等,无不与朗读感悟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这样说,朗读感悟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桥梁。最后,应该认真仔细地研究新课标,在语文教学中不折不扣地落实朗读感悟。因为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感悟是提高素质的必经之途。

(二)重能力,重方法。走出重形式轻能力的误区,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作为语言训练乃至整个阅读教学的重点,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因此必须非常讲究方法的选择。笔者拟从品鉴字词、品味语句及感知整体三个层面并结合教学实际作简要论证。仍以教学《荷塘月色》片段为例,笔者曾作以下设计,取得了较好的反馈:

《荷塘月色》片段朗读感悟学案设计

阶段内容方法启发感悟

词曲曲折折

田田、层层

亭亭、星星

缕缕、脉脉

弥望、点缀

袅娜、羞涩

渺茫、颤动自由读

轻重音读

比较读

分类读分类依据

轻重音量

比较所得叠词、

轻音为主

以动衬静

音乐美

用词恰当

句比喻句

通感句

拟人句范读

品读

精读修辞妙用

感觉互通

花如其人

语句传神形象再现

花人合一

感觉开放

音乐美感

体整段/联系全文

整体/感情基调

氛围/情景交融多媒体

小组读

精读

鉴赏读声情并茂

语境意识

恰当评价淡淡哀愁

环境清幽

画面静谧

景语情语

以上学案贯彻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朗读感悟的目标重点,在设计上,注重了方法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正地把多媒体放到了辅助的位置。在这个基础上,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在能力培养上则形成了识记、理解、分析、鉴赏的层级开发。

回想课堂教学中的我们,往往把很多时间花在内容的分析上,把精当的语言讲解得支离破碎,破坏了课文的意境,而把朗读训练冷落一边。如我们能在教学中建立以朗读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将朗读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那么,在反复的诵读中,文章深刻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必会转变为感化的力量;在声情并茂的吟诵中,丰富的内容、深厚的情感必会陶冶幼稚的心灵;在抑扬顿挫的吟咏中,精湛的语言、优美的文字必然可以潜移默化为学生的语言素质。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朗读这一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熟练地加以掌握和运用,只有让朗读回归语文课堂,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多姿多彩。只有充分运用朗读这一日积月累的手段,才能使语文教学获得深厚的底蕴,促进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现代汉语教材中题材广泛、内容生动丰富,朗读这些材料,使学生渐渐领悟到怎样正确地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形成潜在的能力,并迁移于阅读与写作之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语文教学的感悟篇4

【关键词】感悟教学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47-02

关于“感悟”的界说和演绎可谓百花齐放、众说纷纭,因此,人们对“感悟”的把握难免有了“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喟。就眼下人们对“感悟”的理解看,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如下:

1、对真,善,美人性的呼唤与歌颂

爱丁堡、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对于我们的孩子该是多么遥远!遥远的国度、遥远的时空、遥远的生活。可是,当我们读了课文《小珊迪》以后,突然之间,我们又感觉是那么亲切、那么熟悉。它让我们一下子浮现出我们曾经被融入火车站的一刹那,还有走出酒店的一瞬间!那一双双乞求的眼神,那一双双无助的小手……像幻灯片一样掠过我们的记忆!是啊,读者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对感悟的产生和感悟的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钱钟书指出:“夫‘悟’而日‘妙’,未必一蹴即至也,乃博采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也。”王崧舟老师执教《小珊迪》一课时,他没有直接揭示课题进行课文的教学,而是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尽管学业成绩十分优异,但是档案里的一些诸如逃票等“小事”的记录,却让他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屡遭碰壁的故事。故事中,对于“逃票”这个原因,王老师没有随着事情发展的顺序给予揭示,而是让学生在“成绩优异”与“找不到工作”的矛盾冲突中凭着自己的想象合理猜测,以使他们主动、积极地调取原有的生活经验,参与故事的情节构想,并且使故事的发展呈现扑溯迷离的状态,学生的“愤”、“悱”之态油然而生。正当学生为寻求最终答案而绞尽脑汁的时候,王老师适时地将答案公布,在座学生无不目瞪口呆,“德国老板竟然把逃一两次车票看得比优异的学习成绩还重要”!但是,片刻之后仿佛学生若有所悟,此时王老师便顺水推舟,将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地吸引到了课文文本:“其实,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很好地为同学们解释了你们头脑当中的那个疑惑。你们想解开心里的这个疑惑吗?”同学们欣然接受了王老师的建议,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琅琅地读起书来。在接下去的教学中,课堂里始终洋溢着对真、善、美人性的呼唤与歌颂。学生对于“小珊迪”的认识渐渐丰满和立体,对于“诚信”的理解和渴望更是节节攀升!可见,融入了学生生活体验的阅读教学,其对学生心灵的震撼力该有多么巨大!

2、感悟教学法对“潜心涵泳”的淋漓尽致

一般而言,潜心涵泳指的是当事人能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去揣摩、感悟所面对的各类语言文字,从这些语言文字中获得更多真理。从语文课堂层面讲,潜心涵泳意为学生和教师认真阅读、揣摩、感悟语文教材文本,准确理解、全面挖掘语文教材文本的内涵与意蕴,并从中获取相应的感悟。其中实现对小学语文教材文本的潜心涵泳主要分为下述几大步骤进行:(1)明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及课标要求,为教师与学生解读语文教材文本提供依据与方向;(2)重视起历史学科的核心能力;(3)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想实际;(4)紧抓主干,深入细节;(5)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借助科学观点,紧密联系现实;(6)科学合理整合教材文本内容。特别注意的是有些学生能够感觉到、体会到教材文本的内涵与意蕴,但不知如何表达出来,这种行为亦属于潜心涵泳。

本文将以《草船借箭》中诸葛亮与鲁肃的一段对话详细论述“潜心涵泳”:鲁肃满脸吃惊日:“若草宾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答:“今日雾如此大,吾料定曹操那厮定不敢派兵迎战,所以汝与吾尽管饮酒取乐,天亮之时便可回营。”

实际上,诸葛亮的“笑”恰到好处的应正了“潜心涵泳”真正意义上的含义,这种“笑”是集胸有成竹、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等一系列气度、胸襟的结晶。关于诸葛亮的“笑”的潜心涵泳,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感悟,其中部分学生认为,曹操是诸葛亮“笑”的对象,即笑曹操生性多疑,即将战败;部分学生认为,诸葛亮“笑”的是自己,即笑自己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部分学生认为,鲁肃是诸葛亮“笑”的对象,即笑鲁肃愚昧无知、忠厚老实;还有的学生认为,周瑜、孙权是诸葛亮“笑”的对象,即笑二人智力不足,自不量力。由此可见,诸葛亮一个简单的“笑”却引出了千百中感悟。除此之外,西方一位著名学者在评价《蒙娜丽莎》时说道:“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蒙娜丽莎。”这一句至理名言也进一步验证了“潜心涵泳”的真正内涵与意蕴。

3、思之深又深,悟之切亦切

千百年来,中国始终将“熟读精思”作为阅读教学精髓。关于这一精髓,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日:“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朱子读书法》中记载:“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清代人唐彪日:“凡理不疑必不过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实疑之难也。”管子日:““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将通之。”可见,多位名贤一致认为,疑是形成感悟的基础与关键,人只有先出现疑,之后才能够产生解决疑的想法与行为,最后从疑中获取到感悟。

以唐宋家之一柳宗元的《江雪》为例,感悟人生: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通过阅读《江雪》,学生提出疑问:“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为何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呢?

如果从常理的视角去评析,多数人会认为,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的老翁精神有问题,然而,若能够从反向的视角上去评析这一问题,或许便能够得到新的认识及更深刻的感悟。我曾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某年某月,我置于某一小学某班级内听教师讲述《江雪》这首诗,其中便有多位小学生向教师提出“天这么冷,老翁为什么还要去钓鱼呢?”聪明的教师思考了片刻对答:“你们真的觉得老翁是在钓鱼么?”,一时间整个教室里讨论声哗然一片。我“竖起”耳朵认真倾听学生们的讨论:

有的小学生认为:天气如此寒冷,老翁还在钓鱼,可见老翁的意识是多么顽强,所以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的老翁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锻炼自身的意志。

有的小学生指出,将《江雪》的四句诗的第一个字相连起来一一千万孤独,所以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的老翁不是在钓鱼,而是在展现自身的孤独情怀。

其实《江雪》正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所做,此时的柳宗元空有报国的崇高理想却不受朝廷的重视,其内心既悲愤,又孤独。为此他只得借山水景物抒发自身悲愤孤独情感。此时,我不免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思想感悟产生几分敬佩之情。

语文教学的感悟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感悟能力;有效途径

我们这里所讲的感悟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自主的思考和联想,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明白故事主人公复杂多变的心理过程。下面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了几条有效的途径。

一、重视积累,夯实基础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掌握正确的文章思想线索,老师可以让学生平时注重阅读积累,多思考和记录,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具体来说,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在阅读文章之后,可以将故事做成一个图示,使得故事可以变得清晰明了,然后在每个故事发生的前面记下发生的原因和背景,通过这种图示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明白事情的发展路径,正确地掌握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从而理性地思考与分析,从而找出文章的思想路线,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我们知道感悟能力的提高需要老师帮助学生打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出文章的意境与情境,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学生的领悟能力得到质的提高。具体来说,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情感和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形成共鸣,从而获得文章全面的感受和体验。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四季风光”这节阅读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的风景,还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关于四季的小短片,让学生享受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沉醉于四季的魅力中,好像自己就在四季的场景中,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深入理解文人通过对四季的描写来传达的情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领悟能力。

总的来说,提高小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老师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育民.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5):199.

语文教学的感悟篇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归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这三种新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地表露出来。新课改中的小学语文课堂,新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良好,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与合作、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研究的主要就是语文课堂教学,所以在语文改革方面主要从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运用着手。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摒弃以往只看重文化知识的思想,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变得精彩灵活,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这门课程中学到更多。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不少的收获和感悟,在本文中与同行分享。

一、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观念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要放下权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思考,大胆展开想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究、去创新。教师要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一备学生、二备教材、三备教法(包括教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往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根本无从谈起。转变角色,实际就是要教师营造民主的教育环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教师不但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其核心就是把过去学生的被动接受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自主地学习,帮助他们自主地建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促进他们不断向新的知识领域发起挑战。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创建一种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通过阅读、思考,让全班懂得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全班一齐思考,一齐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语文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一些好的方法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三、发挥作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新课标在写作教学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的要求,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自古就有“文以载道”之说,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即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在以后各部分中都有相关阐述。作文也是学生表露自己思想和个性的窗口。俗话说“文如其人”,教学生作文,同时也是教学生做人。在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在训练学生作文技能的同时,都可以把世界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热爱劳动的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内容贯穿、渗透进去。

四、注重现代教育与技术的结合

语文教学的感悟篇7

关键词:教学方式;初中语文;现代技术;学习方式

随着时代形势的发展,新课改的深入,给教师也带来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能过于注重教材和机械的训练,这样单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只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见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浅谈一些自己的感悟,抛砖引玉。

一、教师教学方式要改变

1.注重教学导入情境的创设

语文课堂最重要的环节是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中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所以,教师在让学生接触教授的课文之前,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先讲一些与课题有关、学生爱听的趣闻逸事作为引子,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的浓厚兴趣,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亦可以自己先用讲故事的方式复述课文,在关键的地方停下来,让学生自己去猜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这样往往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情感,对于阅读课文的热情也就大大增加。

2.注重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随着形势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地应用。这无疑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冲击力,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的教学技术手段一方面具有先进性,要求教师不墨守成规,接受更多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与时俱进,同时它取代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模式,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另一方面,具有多样性,多媒体的介入不仅改变了一人主讲,学生被动听的模式,而且将教师的位置从主角变换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而学生成为知识的获得者和构建者。而且还使得教材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固定的课本材料,网络可以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得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同时,具有丰富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首先,它直观形象,学生不仅可以听到声情并茂的录音,还能看到栩栩如生的画面,使得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等感官上受到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其次,它内容丰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各类有用的信息,充实课堂教学资源,提供课外学习资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注重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生活化很强的课程。作为基础教学科目的初中语文,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的需求,坚决走语文生活化的道路。在这条语文生活化的道路上,首先,语文教材的生活化。要改变以往课文是唯一教材的单一模式,要把重心放在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上,加强语言的实践活动。而课本内容也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其次,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它可以让语文课堂教学在实施中,更加生动、直观、具体的呈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语文,语文和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语文这一母语的应用能力。

二、学生学习方式要改变

1.收集信息,带着初步认知进课堂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此可见课前预习在整个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预习的过程中,不仅是对以往不熟悉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还是对新知识的初步认识,找出疑难点,预习的好坏也直接影响课堂的学习质量。预习是一个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智力发展。

2.吸引注意,带着疑惑问题听课堂

教师在每节课开始的时候,就针对要讲授的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去进行思考,讲课的时候始终不将问题的答案引出,吊着学生胃口,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课后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对课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而在显性和隐性上都做到积累。这就慢慢的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积累和梳理的好习惯。

3.留置悬念,带着课堂所得做总结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中,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的人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语文教学也应如此,故意留置悬念,让学生去体验课文的情感。让学生在课后主动地重读教材,结合课后的练习,预先学习相关的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来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

乘着改革的春风,我思索着,感悟着。在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应用,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追寻,探索和创造。教学的成败是在鞭策我前进,学生的一点点成长是在鼓励我向前。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语文教学的感悟篇8

1.要不断总结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不断摸索教学规律,同时还要学习和借鉴名家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现以小学的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为例进行分析。开展识字教学时,我们不妨借鉴国学大师钱穆抓汉字构字原理的方法。他在教学“壁”与“臂”时是这样教的,它们都是形声字,辟属声,但是臂在身旁,壁在室旁,发现“凡辟声皆有旁义”,如“避,乃走避一旁;璧,乃玉悬身旁……”字理是识字教学的根本,他依据字理的方法进行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而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可以借鉴特级教师黄亢美的方法。他认为,阅读教学可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而“读”分为五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初读课文时,边读边动笔点、画、批、注;第二层次,读通读顺读正确;第三层次,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又要求读好,即像说话一样自然,不要快,也不要太慢;第四层次,要读出相应的语气和语调;第五层次,加上动作和表情背读。只有在读中正确地把握指向性与层次性,才能让学生读出真知灼见,达到“教而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由此可知,不论是自己摸索还是学习借鉴,只有不断总结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注重创设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给学生创设吸引他们学习与思考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没有特色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他在教学《马背上的小红军》这一课时,通过自己的范读来创设教学情境。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很有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整个身心都吸引到文章的情境中,他们都禁不住落下眼泪。而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一个不专心致志的。在实施阅读教学活动时,光有朗读还不行,还要注重读写结合,因为“写是语文能力提高的最重要的标志”。同样,于永正老师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也创设了一个写的情境。他说:“‘饱经风霜’这个词怎么漏掉了呢?不过,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中的这位冒着严寒、顶着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怎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如果他才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学生纷纷动笔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这里于永正老师同样是通过语言描述,创设了感人的教学情境。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只要创设好教学情境就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就能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

3.运用好教学评价

语文教学的感悟篇9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会遇到看似不符合语言规范和逻辑事理却具有教强的艺术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语言不受习见的语言规范的限制和束缚,给人以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我们把这类语言称为“陌生化语言”。它主要出现在诗歌中,小说,散文中也常可以见到.由于它独特的表意功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语言“陌生化”的主要类型

(一)主谓反常搭配。

1.潮湿的鸟声还沾在睫毛(采莲子)中“鸟声”(主语)与“沾在睫毛”(谓语)反常搭配。

2.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黎云智《蛙声》)中“蛙声”(主语),“长势良好”(谓语),主谓反常搭配,展现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清新宜人,耐人寻味。

(二)名词并置。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诗句由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历历在目,脍炙人口。

(三)动宾反常搭配。

1.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梦想,好像一张有奖有息的奖券,买了至少也不会赔本。你可以向梦想的银行透支快乐。(姜丰《痴人说梦》)

“纺”与“疲惫的歌”动宾反常搭配,“透支”与“快乐”反常搭配,都显得新颖别致。

(四)词语交互错位。

1.云飘在水中/帆飞在天上(冰夫《莲塘月》)本应为“帆飘在水中/云飞在天上”,“云”与“帆”交互错位,逼真地表现了水天一色的壮阔意境。

2.文人放下锄头/农人放下眼镜(陈黎《在一个被地震所惊吓的城市》),“文人”与“农人”交互错位,形象地表达了“被连续地震所惊吓”后的人们手忙脚乱的情状。

(五)附加成分与中心语反常搭配。

1.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虫鸣/戚戚地咬着我的心(王一飞)用“很瘦很瘦”修饰“虫吟”,富有质感。

2.根须扎进《诗经》/伸出一枝枝唐诗/一叶叶宋词/柔风的唇/轻吟/押声声/柳韵依依(伊德超《折柳》不以常见的“首”,“阙”而以“枝枝”“叶叶”来量化“唐诗”“宋词”,使之与“柳”浑然一体,自然推出后面的“柳韵依依”。

二.“语言陌生化”的艺术心理学依据

文学语言凝练含蓄,富于象征性,暗示性和跳跃性,给人以“陌生感”,这种陌生是读者熟悉的陌生。语言感知力,鉴赏力强的读者一读便知,或能思而得之。当读者接触到文学作品时,首先会用已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去同化它,使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得以强化。受古典诗词熏陶的人,更喜欢和容易接受古诗词,就是由于受原有审美心理结构同化的结果。但是,文学创作追求的是独创,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是诗人作家们的追求。唯有创新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激发审美注意,使审美欣赏得以顺利进行,使作品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要依赖语言这一物质外壳才能最终实现。因此,“陌生化”语言这一具有创新品格的语言受到人们的重视,说“快艇航行在海面上”,“河水缓缓地流着”,不易引起读者的审美关注;如果改为“快艇犁开了水面”,“河水无力地伸着懒腰”,则能刺激读者,使之兴奋,获得美感享受。

三、语言文学要重视“语言陌生化”的意义

语文教学的感悟篇10

xx年12月27日至28日,我在xx市体育中心体育馆观摩了全国小学语文“深化教学改革,彰显新锐举措”创新课堂研讨活动。这次活动规格高、质量好、名师多、规模大,让我对一些原来听说过但认识模糊的教学理念变得清晰具体。在活动中,我目睹了阅读教学中正确的语用过程,感受到了积极语用的巨大魅力,这对我们正在进行的语用课题实验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以王xx老师的《桃花心木》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心灵沟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王xx老师在上这一课时,解读文本之深细让人折服。他通过一个“不确定”去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不确定”体现在哪儿,让学生了解种树人浇水与老天下雨的相同之处,从而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有那些“不确定”,并引出陆xx、xx、唐xx三人生活中的“不确定”,让学生感悟在生活中面对不幸,面对挫折,面对苦难时所应有的态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一次比一次动情的朗读去内化文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从而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为走进文本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调。更让人惊讶的是王崧舟老师竟然能引导一群小学生用他们独特的慧眼,去接触林清玄散文中的现代佛教文化气息,演绎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与精彩,为我们带来一场精神盛宴。

二、以读为本,发现问题,直指运用。这一节课,王xx老师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法学习语文,引导学生走进言语深处,触摸语言文字,咀嚼文字精髓,关注言语的表达形式。在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写作方法时,先以“作者一开始就明白这个道理吗?”这一问题,让学生找出作者对种树人做法的三次奇怪反应,并让学生自己发现这样写一点都不罗嗦,而且引起了读者继续往下读的兴趣。在王老师的点拨下,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习得了“层层设置悬念”的表达方法,实现了“言、意、法”兼得的效果。

三、深厚功底,传播知识,走进学生。另外,从观摩王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还感悟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要做一个具有广博学识和开阔眼界的学者,要尽量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能诱发、引导学生,丰富其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理智的最大潜能。正如王xx老师老师所说的,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

听了王xx老师的《桃花心木》,我明白了语用教学不能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不能脱离语境进行语用设计,语用设计一定要和内容理解结合,要和情感陶冶结合,要和学法指导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