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治理特色亮点十篇社会治理特色亮点十篇

社会治理特色亮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6:39

社会治理特色亮点篇1

关键词:十八大报告语言特色语言魅力

语言是思维内容的外在表达和充分体现。语言特色,是指一定的语言表达区别于其他语言表达的独特风格。形象生动语言是精深思想内容的生动表达,彰显人类语言的文明魅力和时代特色。语言魅力是指语言的吸引力和表现力。党的十八报告的语言特色和语言魅力,生动表达和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深刻内涵。本文着重从十八大报告的语言特色和语言魅力视角,加深对十八大报告思想内涵的深刻理解。

一是语言清新优美。十八大报告语言清新优美,像和谐的满眼春风,读起来使人心旷神怡。如十八报告科学谋划一个总体战略布局。由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这是十八大的一个重大创新亮点。涵盖中国特色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外交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并有许多新的提法和新的亮点。经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两个加快”: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个新提法。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要“四个着力”。一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二是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三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四是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四个着力的核心是实现四创新。在经济发展道路上,要“四化道路”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良性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发展立足点从“速度至上”转向“质量和效益优先”的思想,为转变发展方式指明了根本方向。“四化同步”思想、“创新驱动”思想、“质量和效益优先”思想是十八在转变发展方式上的三个重点和新亮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四个创新”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协同创新。把创新驱动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是十八大的一个重要创新亮点。政治建设总的建设要求:紧紧围绕人民民主这面旗帜,要“三个更加注重”、“一个突出”。“三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治国管理中的作用。“一个突出”: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既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建设的七项要求中有四个新亮点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一个新提法。提出“四个层面”的民主协商:第一,基本制度层面的协商民主;第二,社会生活层面协商民主;第三,党际关系层面的协商民主;第四,基层自治层面的协商民主。二是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新提出“四分开”即: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推进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四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权力监督体系。这是一个新亮点。十七大提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如何运行?十八大作了明确回答。即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网络监督。从而真正让权力在阳光运行。文化建设总的要求是:两个方向(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和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三贴近原则(实际、生活、群众)。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人民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建设总的思路是: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三公平”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新亮点。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与十二大问题并列论述,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重大新亮点。总体思路是:一是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五大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二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是一定要更加地珍爱自然和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党的建设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一个创新亮点。上升到规律性层面新认识,是党的建设的新境界。在总体思路上:全面加强“五大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并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制度建设前面。既符合逻辑,更符合民心民意!这是一个新排序。“强化‘四自’能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党的建设的“五自能力”是十八大报告的又一个创新亮点。

二是语言简洁精准。如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1]“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报告还明确提出了“四个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着眼特点,着眼特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矛盾原理的经典要义。报告强调指出:开辟一条道路,创立一个理论体系,确立一个基本制度。要“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总思路”:即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布局(“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总任务(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一个宏伟目标:一是建党1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二是建国10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综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报告强调指出:一是在战略机遇期上要“三个赢得”:“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二是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五点要求”:“五点要求”的最大亮点: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万亿元人民币。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写入主题报告。用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新的概括。这个概括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作了具体表述。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新的凝练。在公民道德素质方面。具体提出加强“四德”、“三弘扬”“四信”。“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三弘扬”: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时代风尚,真、善、美。“四信”: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上升到党建科学化水平和战略高度。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三是语言人文关怀。“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2]“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个新提法,提出了很高的标准,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把教育放在社会建设的首要一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特别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指明了根本方向。推动实现更高就业。提出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创新亮点,更是百姓关注的热点。第一,实现“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第二,多渠道增加居民则产性收入。第三,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上述十八大报告语言表达的人文关怀,就会像阳光一样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冰雪,就会像春雨一样滋润人们的心田,就会像黄莺一样唤醒孤寂冷漠的心。

四是语言内涵精深。“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这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概括,这里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增加了时代特征。以前从未这样表述过。这大大丰富了历史经验的科学内涵。建党九十多年来的最高成就是,开辟了一条道路,创立了一个理论体系,确立了一个基本制度。这里一个突出亮点比十七大报告多了一个基本制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这是十八大报告的灵魂和实质。应当倍加珍惜。报告主题思想中的“攻艰克难”四个字意味深长!强调必须清醒认识“三个没有变”:一是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三是发展中大国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报告还特别强调指出“三个依然”:一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二是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三是腐败问题依然严峻。从国情严峻考验看:国内改革开放和利益调整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转型风险期。官民、劳资、警民三大矛盾十分突出。从世情严峻考验看:当中国进入第二大经济体后,西方世界冷战思维和冷战心态更加复杂:经济上的贸易战,政治上的分化战,军事上的包围战,思想文化上的渗透战更加激烈复杂!从党情严峻考验看: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四大危险”。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五是语言意境高远。读十八大报告优美文字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不仅养眼,而且养心,滋润灵魂,提升境界。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十八大一个重大贡献,一个重大亮点。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转化为“四个更加自觉”地基本要求就由理论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鲜明的精神实质。这是一个新提法。“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注释:

社会治理特色亮点篇2

【关键词】党建宣传“三色篇”探索

一、背景缘起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48个字,明确了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对党建宣传的要求,职责重大,党刊要忠实践行。《实践》杂志党的教育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拓展党建报道内容,创新党建报道手法,主动摒弃说教式宣传,坚持用心、用力、用情去做党建报道,努力使“党建宣传成为最大的亮点”。紧紧围绕自治区重点工作和重大宣传主题,增强策划意识,精心策划选题,注重社会效果,通过“特别策划”这一品牌栏目不断推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有思想、有深度、有品质、有创意的系列宣传,“三色篇”便是这一创新的具体体现。

二、策划内容

2016年7期开始,《实践》杂志党的教育版以党建宣传为主线,通过“特别策划”品牌栏目推出了由“红色篇”(上、下)“绿色篇”“金色篇”(上、下)组成的系列主题宣传,聚焦内蒙古各地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2016年第7期至第11期的“三色篇”特别策划,合计发表71块版,每期特别策划篇幅都占全刊版面数的1/4及以上。其中,“红色篇”聚焦内蒙古各级党组织(尤其是革命老区)和广大党员不忘初心,发扬党的优良魍匙鞣纾决战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绿色篇”以农业供给侧改革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以内蒙古绿色发展新实践,聚焦内蒙古以党的坚强领导为核心,谱写内蒙古全面小康新篇章的生动实践;“金色篇”聚焦全面小康征程上内蒙古补齐农村牧区民生短板、全面从严治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三、创作过程

主动设置议题,加强顶层设计,为“三色篇”成功落地打下坚实基础。《实践》杂志社总编辑为总指挥、副总编辑具体负责,总编室统筹协助、党教版主导落实、学研小组群策群力,使选题策划周密细致。

2016年7月,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在“七一”讲话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深刻内涵,为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精神上的指引,我们首先推出了“红色篇”(2016年第7、8期)。策划亮点:全面小康,老区决不能掉队。内蒙古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老区精神,在老区脱贫中始终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该策划相比其他媒体对扶贫工作的报道,显得更有新意,成为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表率和生动缩影。

“绿色篇”(2016年第9期)――作为农牧业大区,内蒙古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村牧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就是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增值、以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该策划突破以往较为固定的文章组合形式,采用纪实、侧记、专访、述评等多种文体,并在文章结尾附有点评和链接。通过对新型农民、特色产业、产业转型、绿色品牌的典型选树,见微知著,勾勒出内蒙古绿色发展的生动图景,努力守护祖国蓬勃发展的“绿”。

“金色篇”(2016年第10、11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作为处于发展和民生“洼地”的边疆民族地区,如何趟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全面小康之路,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内蒙古全面小康征程上的新实践。内蒙古“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启动以来,自治区党委按照中央部署要求,把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党建工作的龙头任务,以“坚持‘六个一’、争当北疆先锋”为载体,精心谋划部署,扎实组织推动,加强分类指导,搞好学做结合,全区学习教育呈现良好态势,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

四、经验总结

“三色篇”在选题和表现形式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既有节奏又重点突出,亮点纷呈,高潮迭起,带起了全年的宣传气势。在获得社领导的表扬后,笔者对本次选题策划进行了反思总结,以求为日后更加精益求精和为其他党刊类似操作提供比较可行的一套方法。

在运行机制上,应聚全社之力打造精品。“三色篇”的每一期都由总编辑亲自抓,执行副总编辑、总编室主任亲自指导并参与到创作中来,从源头上把好了精品关;加之从学研小组抽调来的精干采编人员,从执行上把好了精品关。因此,这种集全社优势资源共同完成策划、采访、写作、编辑及版式设计等工作,集中力量打造精品的方式是可行的。

在选题策划上,坚持党建为魂的宣传思路。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党刊,我们在“三色篇”的每一个选题中,都着力凸显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党建的视角展示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亮点与成就,鲜明地体现出党刊聚焦党建、服务基层的刊物定位。

在宣传手法上,努力讲好生动鲜活的内蒙古故事。积极践行“走转改”要求,大力倡导“短实新”的文风,精心采访、精心打磨,用群众的生动语言,讲好感人的故事,使宣传报道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以舆论引导的亲和力赢得读者欢迎和认可。

在表现形式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报道体裁。力避单一化、平面化,采用编者按、评论员文章、访谈、采访纪实等各种文体加强引导效果;大量加入图片、图表以烘托主题;配合链接、解读等以助易读悦读。特别是每期策划末尾,附以蝴蝶页式的图片长廊,以图说形式对全文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收到了良好的美编效果。

五、创新效果

“三色篇”特别策划系列报道深刻把握了党建宣传的核心要义,使党建宣传成为最大的亮点,有力地推进了党刊平台建设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有感召力地坚守了意识形态阵地。通过典型示范,一大批优秀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事迹,以实服人,以情动人,在广大读者中形成了强大的说服力感召力,在社会上掀起了对标杆、学先进的热潮。

有温度地坚持了党建特色。通过经验交流,集中展示全区各地各条战线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达到了鼓舞人心、坚定信念的目的。

有力度地践行了群众路线。党刊服务党员群众、服务基层组织,重心下沉写基层、从基层找答案,让读者读得懂、看得进、听了信,在社会上引起持续的热烈反响

“三色篇”特别策划是实践杂志社品牌建设与宣传创新的突破口和试验田,对我们今后的办刊工作有着很多启示:

社会治理特色亮点篇3

一、推进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和社区群团组织,培育和发展了社区老年协会、残疾人协会等服务机构。创新社区管理机制,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二、创新社区服务载体。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根据党员的特长和身体状况,把党员组织成植绿护绿、社区医疗、法律咨询等不同类型的志愿者服务队,在社区积极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活动。

三、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建立了社区服务站,开展家政、治安、就业、社保等服务。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健康服务。和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积极为困难群体和弱势居民提供社会救助。

四、深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以“五星级文明社区”、“五星级文明家庭”评选为载体,开展了法律、科普、文化、卫生进社区,以及艺术节、运动会、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提高居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卫生等方面的意识和素质。积极开展特色社区创建活动,至目前,我社区已成为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绍兴市科普社区、上虞市五星级文明社区、上虞市巾帼文明示范岗。还审报了绍兴市绿色社区。使社区成为健康文明、进取向上的新型社区。

今后,我们将切实把推进社区建设作为加快政治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措施,加强领导,认真规划,周密部署,整体推进,勇当全街道社区建设的排头兵。

一、规范管理机制,保障居民自治。社区居委会是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为此,我们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着力理顺社区管理关系,扩大基层民主,实现居民自治。进一步落实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在理顺和明确社区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党组织和驻社区单位等方面关系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选举社区自治组织,健全议事规则,民主制定居民自治章程和社区管理公约,开展民主评议居委会干部和居务公开,为建设和谐社区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社会治理特色亮点篇4

尹集镇原是贫困乡镇,全镇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68个村民组,总人口2.47万人,境内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的自然环境格局。2002年人均纯收入仅有1068元。

安保亮刚到尹集镇调研时,就发现当时尹集镇上有三多:一是各村存在遗留问题大,群众上访多;二是群众的牲畜、财物被盗案件多;三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个别村干部吃喝账目多,影响了干群关系。

针对这些问题,安保亮与镇班子成员研究后,对“三多”现象实施了整顿治理。首先针对案件多的现实,他把自己到任的第二个月作为案件专项治理月,对集中排查出的280多个大小案件,专门设立镇党政班子主要领导接待日,零距离接近群众,进行联合办公集中解决;对治安案件多的现象,他牵头制定了“民兵巡逻,十户联保”的群防群治措施,并加大普法宣传和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针对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吃喝账目多的情况,他特意通过党政班子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取消村级招待费,实行村财镇管理。他率先垂范,不到任何村吃喝,也严格要求镇机关干部、职工。通过治理整顿,尹集镇“三多”顽疾治住了,各村治安形势好转了,村干部队伍风清了,老百姓气顺了,全镇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奔小康的局面也形成了。

安保亮结合该镇实际,和班子成员研究确定了“稳定为首、道路先行、农业固本、工业增效、林牧富民、旅游兴镇”的发展特色经济的工作思路。为了打破制约镇域经济发展的交通建设落后的瓶颈,安保亮和他的同事们,把2002年确定为尹集镇道路建设攻坚年,率领全镇干群发扬当年林县人修红旗渠的精神,苦战一年,拓宽硬化三条入境县道,总长19公里多,开挖砼筑整修村级道路23条,完成挖填土石方16万余立方米,购买和群众自采石子1.9万余立方米,白沙1.6万立方米,拉运水泥8400多吨,完成整修市、镇、村三级公路60多公里,是当年舞钢市完成公路和“村村通”工程修筑数量最多、工程量最大的乡镇,当年就令革命老区尹集镇在舞钢市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让尹集人彻底甩掉了行路难的帽子。

“道路通,百业兴”。搬开了困扰尹集镇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尹集镇围绕旅游、林果、畜牧、食用菌、中药材、矿产、水利七大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车轮开始驶向快车道。2002年到2007年5月底,尹集镇特色农业经济格局初步形成:百亩以上林果基地3个,食用菌、中药材种植基地8个,生猪肉鸡饲养示范村6个,肉牛、肉山羊饲养示范村4个,发展退耕还林1万亩,完成农业综合高效开发面积1万亩。完成资源招商引资项目34个,其中百万元以上项目26个,完成招商引资总额2.3亿元。在“旅游名镇”战略思想指引下,安保亮和他的同事以“红色教育游”、“生态休闲游”为重点,积极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全面提高旅游产业水平,让群众得实惠。新建了8家档次高、接待规模大的度假山庄、钓鱼村;同时,还引导镇上景区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兴办“农家乐”服务项目40多个,购买快艇、游艇80多艘,从而用旅游业带动了老区尹集镇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安保亮带领尹集镇干群实干兴镇的实事不胜枚举,一串串闪光的数字反映出实干者浓墨重彩的华章:安保亮在尹集镇担任主要领导职务5年多来,除道路建设之外,镇域基础设施也得到空前改善。镇上修筑大小桥涵51座,疏治河道1万米,整修水库、堰坝水毁防汛工程6处,完成人畜吃水工程22处,建沼气186座,完成小流域治理13平方公里;新建了镇敬老院、卫生院和省级标准化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客运站,完成中小学低危房改造180间,新建中小学教学楼14幢,全镇中小学教学实现楼房化,建成镇机关办公楼1幢,改造配套了农村电网,小城镇建设上了新台阶,美化街景1.2万平方米;计划生育服务、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宣传文化等项工作连续5年获省市以上各类先进奖励120多项次;安保亮个人5年多来先后获舞钢市、平顶山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先进个人奖励26次。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如今革命老区尹集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大潮下,安保亮和他的同事们又规划出了新的宏伟蓝图,正向着美好的明天昂首迈进。

社会治理特色亮点篇5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省运用法治思维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解决问题,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这些成效以制度化为保障,体系化为支撑,特色化为亮点,实效化为落点。

法治四川建设以制度化为保障。我省在长期探索依法治省实践的基础上,于2013年12月31日出台《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对“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这一主题有了进一步的法治保障基础,这是四川法治建设的里程碑,意义非常重大。全省上下掀起了学习《纲要》、研究《纲要》、践行《纲要》的热潮并形成常态化、制度化。

法治四川建设以体系化为支撑。四川于2014年10月出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川省依法治省指标体系(试行)》,指标体系与依法治省纲要相对应,对依法治省纲要的8个方面进行60项指标的量化,从法律规范体系、法治执行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等五大体系方面,对法治四川建设的全面推进形成了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体系化支撑,做到了系统完备、主体明确、内容科学、行为规范、程序正当、运转有效的体系建构。

法治四川建设以特色化为亮点。四川法治建设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寻找到“法律七进”这个着力点,即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法律七进”活动的开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德建设”与法治建设融为一体,使法治和德治共振,共建和共享匹配。既抓住了法治建设的关键少数,又着眼于法治建设的普遍多数;既着眼于法治建设主体的普遍性,又着眼于法治建设主体的特殊性;既遵循了普法的普遍规律,又关照了四川法治建设的省情特征。

法治四川建设以实效化为落点。通过全省上下同心、同行、同向的共同努力,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已基本纳入法治化轨道;崇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依法治省新格局已基本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已基本构建,治蜀兴川的法治根基更加扎实。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实效,其根本性原因在于找到了实效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即:以关键少数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依法执政,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问责;坚持用制度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政治生态,以六大行动依法整治社会乱象、彰显法治权威;以群众利益为重,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t)

社会治理特色亮点篇6

一、工作情况总结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报告、新修订的党章和党的报告辅导读本,在学思践悟中融会贯通,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习与工作实际,通过学习,明确了党的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是党的的重大历史性贡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学习宣传党的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深入学习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指导意义,更加自觉地把着力点聚焦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十四个坚持”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这一思想具有坚守真理、传承文明的继承性,与时俱进、引领未来的创新性,不忘初心、践行宗旨的人民性,实事求是、把握规律的科学性,必将更好地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学习宣传党的精神,最关键的是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理论品质,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始终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支部党建工作。

2、抓好党建任务贯彻落实。一是继续健全党建责任制度体系,完善了党建工作相关制度,认真按照《霞浦县县直机关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各项党建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经集体讨论决定。二是抓好党费收缴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规定》要求,按时按月缴纳党费,无截留、挪用党费现象。三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定“两学一做”学习计划,严格按照学习组织全体党员学习。通过学习使全体党员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工作信心,明确了整改措施,坚定了努力方向。

3、认真贯彻党建工作管理,加强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认真按照《霞浦县县直机关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各项党建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不断提高“三会一课”活动率和质量。

4、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工作,落实各项措施。把惩防体系的总体要求与医院建设发展结合,认真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存的问题,制度落实相应措施,严格执行党员干部廉政标准,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和党员廉洁自律工作。

5、文明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坚持规范管理,文明、热情服务,将“三好一满意”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内容来源好sss:www.haowoRD.com)

二、存在问题

1. 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形式比较单一,载体不够丰富。 

整改措施:充分利用党员e家、新福建、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创新学习形式,丰富载体,提升理论学习效果。

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

整改措施:开展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创品牌”活动,所有党员在上班工作时间必须佩戴党徽,亮明自已共产党员的身份,通过亮明党员身份,亮出党员的责任、义务和担当,亮出党员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崇高境界,让每个党员通过亮身份把自己摆到群众监督的阳光下,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社会治理特色亮点篇7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活化学习形式,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实效

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为主题,重点通过干部培训学、主题党课学、拓展形式学等“三学”形式,切实提高学习实效。一是干部培训学。本人坚持带头学、带头做、带头下基层宣讲,将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今年以来共开展相关培训1103人次。二是主题党课学。充分利用桑榆宣讲团和社区党校等载体,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开展主题党课。今年以来各基层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129次,参加学习党员7622人次。三是拓展形式学。组织各基层党支部广泛开展远程在线课堂、互动式学习、主题征文、书记讲党课、有奖竞答、观看电影、参观红色阵地、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

(二)细化党建管理,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

一是常规工作抓细。本人认真落实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初步形成了“1+2+3”党建工作制度,即每月召集1次党群条线工作会议,总结本月的工作情况,讨论下月的重点工作;每月召开2次以上的党委会议,专题讨论党建重点工作;每年至少召开3次党建工作大会,通过年初布置工作、年中七一大会、年底党代会等形式,推进党建工作落到实处。二是专项工作抓实。深入开展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双联系”活动,完成了x名工作导师与村居完成首次对接,x个机关、事业和国企党组织与村居结对,x名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形成结对初步项目意向单x个。扎实推进“叶脉工程”,全镇x个村划分微网格x个,形成了x人的管理团队、x人的工作团队和x人的志愿者团队。三是特色工作抓新。扎实推进组织创新、载体创新、服务创新和项目创新,扩大离退休党员的组织覆盖,积极推进“一支部一特色”,积极探索四季“正能量”活动,打造了如金日社区的“生态服务管家”、城西社区的“老花镜学习小组”和“洗刷刷服务社”等具有特色的离退休党建品牌。

(三)深化党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聚焦党的政治建设,加强基层党建。健全完善镇、村居层面区域化党建平台和经常性联系沟通机制,结合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等重点工作,今年召开各类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x次,x家驻区单位、x名在职党员到村居报到,形成x个社区共治项目。通过聚焦城市基层党建,在2018-2020年文明城区创建中,作为主战场在4次市级测评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二是聚焦党员“五亮”,推进重点工作。完成了x户农村党员家庭和x户社区党员家庭“五亮”工作,为每位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亮家训和亮星级”。在全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努力下,乡村振兴“一号工程”有力推进,“治河护水”工程有序开展,城桥水系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一期、二期工程基本完成。三是聚焦“4D立体式”党建服务体系,强化党建服务。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按照“划小工作单元、做精基层党建”的原则,将44个村居划分为5个网格责任片区,对42个党建服务站和65个党建服务点实现“指导+服务”全覆盖。形成“1+107+n”的工作格局,完成14个村党群服务中心挂牌工作,深入推进村居规范化建设,通过实时指导、即时沟通,实现镇党建服务中心与基层站点“同频共振”。

(四)优化干部队伍,加大干部培养力度

一是圆满完成村居“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在全面排摸选情、加强跟踪指导、把握各个环节的基础上,全镇44个村居党组织和43个村居委换届选举工作均圆满完成,选举出村居“两委”班子成员x名,全镇村居干部队伍力量不断壮大。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推进村居书记主任“一肩挑”工作,全镇44个村居已实现“一肩挑”43个。在基层党组织书记中积极开展以“晨间微论坛、指间微课堂、会间微测试”为主题的“三微行动”,通过见缝插针式的学习,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的业务素质。三是加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年初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基础上,分批分期开设了青年干部培训班、正职班和副职班,将所有干部均纳入培训体系,每个班至少脱产培训3天,确定每名干部的都能够定期充电增能。

(五)强化党建督查,切实做好问题整改

本人对照上年度查摆问题,认真剖析问题存在原因,形成工作方案,推动问题整改落实。一是建立“月指导、季督查、年测评”的工作制度。即每月定期下发党建工作提示,每季度由镇党群办和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联合开展季度督导,对基层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的督促指导。年终对基层党建督查工作进行汇总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基层干部年终奖金和党组织晋位升级挂钩。二是补齐党组织工作短板。着力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推动全镇各类基层党组织平衡发展。通过建立党建工作微信群、两新党建群,定期在群内下发工作提示等方式,强化对基层党组织的全面指导。三是加强党建工作创新力度。扎实推进党建焦点项目,通过广泛调研,围绕党群党建工作的重难点问题,共形成了党员“五亮”、城桥镇“温度驿站”2个焦点项目和1个党建特色项目,为打造具有城桥特色的党建品牌奠定基础。

二、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

(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力度有待提升

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时能够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形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合力。但有时在抓具体的行政工作时,对基层党员的宣传发动不足,存在部分党员对情况不是十分了解的情况,没有能够很好的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党员中的致富带头人发动不够,大多数村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在结合花博会促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党员自治团队作用发挥不足,农村致富仍然比较困难。

(二)抓党建促治理体系现代化能力有待加强

随着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的落实,城桥镇区域化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但是,在各村居党组织中,仍然存在统筹协调能力不够的问题。党组织协调区域化党建单位、物业公司等部门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在今年创建文明城区工作开展过程中,党组织发力比较突出,但是物业公司工作开展相对较为被动。在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的工作时,存在在职党员认识不够、配合度不高的情况。

(三)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有待深化

一是双重组织生活执行力度不够。党委中心组能够按照要求开展学习,但存在计划执行性不强的情况,交流讨论内容有生搬硬套的痕迹问题,个别领导干部对以普通党员身份过双重组织生活重视度不高,有时因工作冲突等原因未能及时参加组织生活。二是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履行不足。各基层党组织能够按照要求开展好各项党建工作。但有些支部平时工作不注意台账的整理,在应对党建督查工作时,存在临时查补台账和应付检查的现象。三是有些支部对党员教育重视不够。今年以来,每季度开展的党建工作督导有效的提升了支部“三会一课”开展的有效性。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支部“三会一课”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比如主题党日未按期开展,支委会履职情况不明显。

(四)选人用人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一方面后备力量亟待加强。近年来通过开展干部招录和村居“两委”换届等工作,干部队伍进一步充实,年轻干部明显增多。与此同时,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后备力量没有及时的更新,有针对性的培养存在欠缺。村居后备在换届以后也没有及时补充,选拔培养力度需要加大。另一方面干部选人用人工作规范性需要进一步加强。能够按照要求开展好干部在工作细节中在考察材料撰写环节,部分干部的考察材料比较简单。选拔任用干部办件材料不够完整、规范。

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党建引领中心工作的意识不够。在抓党建工作时,大多数能够结合中心工作开展。但是在抓全镇乡村振兴等一些重点工作时,以党建工作引领全局工作的意识还不够。特别是在布置具体工作时,有时候因为时间紧、任务重等原因,没有能够结合党建工作同步开展。比如,在开展河道整治过程中,发动党员共同参与整治的力度不够。二是工作中寻求突破的创新意识不够。对于一些常规的工作,特别是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工作,寻求突破的主动性不强。比如,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认为全镇各村居党组织已经开展了较为丰富的活动,在各项重点工作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一些区域化单位、在职党员参与度不高方面,没有主动去想办法解决问题。三是从严治党的意识不够。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平时对班子领导要求不够严格。特别是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方面,往往停留在提要求的层面,没有将其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导致个别副职领导双重组织生活参与度不高。对于基层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方面,能够以年终述职、定期督查等形式,督促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但是对于一些事业单位、两新党组织书记履职不实的情况跟踪了解不够。四是选人用人工作的前瞻性工作开展不够。对于干部队伍的现状分析不足,机关、事业的中层后备干部的日常管理没有形成常态,一些常态化轮岗、专业化培训、技能比赛和评奖评优工作开展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在村居后备干部招录方面,没有在村居两委班子换届以后及时开展相关工作,对于干部梯队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下步思路和具体打算

(一)提升组织力,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工作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加强党建对全镇各项工作的引领,积极培育党领导下的自治组织,发挥好党员骨干和党员致富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党员“三会一课”,积极引导党员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中心工作。二是坚持强化党建工作指导。继续强化党建工作的跟踪指导,下发工作提示的同时,要求各支部将相关开展情况反馈,确保主题党日等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形成换届提醒督促机制。由镇党委对换届情况进行排摸,在力求同类型党组织换届统一步调的基础上,把握好相关事件节点,确保党组织换届按期进行。三是坚持强化党建责任落实。围绕党员发展、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党员违纪违法信息通报处理、失联党员联系处置等基础性工作,严格基层党建责任落实。继续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重点推进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新兴领域建立党组织和发展党员,建立健全基层党建特色项目培育机制。

(二)提升向心力,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针对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和村居后备力量选拔培养力度需要加大,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等问题,一是加大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的培养力度。按照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1:0.5的比例,及时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后备库,强化干部的梯队建设。通过由班子领导担任带教老师、重点岗位轮岗锻炼、开展专题培训、建立培训跟踪记录表、每季度开展一次主题沙龙等方式,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能力素质。近期,镇党委腾出了机关3个副职实职岗位、2个虚职岗位,为机关年轻干部成长搭建平台。二是补充一支基层党务后备干部力量。通过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中遴选,在社会上招录等方式,储备一批优秀的青年党员,作为基层党组织副书记或者书记助理,通过一定的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补充到村居党组织。同时,计划通过广泛推荐、组织笔试、面试等方式,按照1:1的比例,健全一个村居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干部库。并落实相关的培训考核、培养带教工作。三是加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完善“1+X”干部培训模式,继续开设青年干部培训班、正职班、副职班以及村居书记市郊挂职班,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干部队伍履职尽责能力。突出抓好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强化基层导向、实践导向,注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居一线、关键部门和艰苦岗位历经风雨、墩苗壮骨、磨炼成长。

(三)提升执行力,全面落实组织生活制度

一是建立提醒督促机制。针对个别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过双重组织生活重视度不高,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建立“2+3”督促机制,即连续2次不参机加关支部活动的班子成员,由机关支部定期提醒,连续3次不参加机关支部活动的班子成员,在班子会议上通报,提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过双重组织生活的重视度。二是不断丰富中心组学习形式。积极举办大研讨活动,以“如何勇当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不懈奋斗者”等主题开展专题学习讨论,努力营造“学先进、见行动”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教育参观活动,运用手机短信、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等方式开展学习互动。三是加强党建工作考核力度。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党支部党员教育、“三会一课”等工作开展督促指导,尤其注重对事业单位党组织的督导。每季度对支部三会一课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分,评分结果形成纸质材料,最为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

社会治理特色亮点篇8

最大的亮点是在深化改革当中,把制度的创新、完善和建立作为重点,这将以往偏重于具体政策的改革,提升到了偏重于制度的改革和建立,而且阐明了制度的改革和建立与发展的关系,即制度的改革和建立是发展的保证。发展靠转型,但若没有制度的改革和建立,就无法转型。所以,这次以制度建设作为深化改革的目标,将对发展真正起到推动作用。

《决定》对改革开放的总目标提出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就是明确透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方向,要跟上世界发展潮流,向以宪治国、以法治国,加上过去提出的以德治国,综合形成一个治理体系,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第二个亮点就是市场决定性作用,这是一个理论创新,总结了市场经济改革20年来的基本经验,解决了今天政府的手伸得太长,以宏观调控名义介入市场,造成寻租行为和腐败现象,同时又使得经济的结构不能够很好地调整等要害所在,那就是没有充分让市场来发挥决定性作用。要素的价格,投资的布局都是政府提出要求,就必然造成产能过剩,造成低地价伤害农民,造成基层政权腐败和矛盾的激化。

第三个亮点,是提出了城乡一体化,这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推行的城乡二元化体制的突破,说明今后所有政策在推出之后都要有利于城乡,而不要冷落了农民和农村。有了这个一体化发展,才会有土地的流转,才会有农民的财产权。让农地使用权货币化并进入市场,这是土地制度的很重要改革。

混合型所有制,公有和非公有融合,形成新的所有制形式,这也是一个新亮点。

成立两个新的机构,大家认为是新亮点。我认为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实际是针对中国大国崛起中面临的复杂安全形势,对外为主,内外兼顾。中国国家安全的整体战略部署,需要有统一的机构来制定。对于成立改革统一领导小组,这个更有权威性组织机构的成立,表明中央有决心协调总体改革的推进和落实。

突破观念和既得利益的阻力

从文件中可以看出,十以后的中央领导班子,不是击鼓传花的班子,也不是安于现状的班子,而是一个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班子。所以,关键还是看行动。

阶层固化的确存在,但面对现状,改革究竟将向何处去,这一点,我现在还看不出来。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到了冲破特殊利益集团的阻挠,推进改革。但他没有谈到突破阻挠的有力措施。阶层固化的现象,解决起来很难。社会经济的政策,目前已经形成了路径的依赖,经过35年的改革,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带来巨大的社会变化。邓小平南巡以后,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使得土地、资本等要素走向市场,其中的得利者,完全利用知识精英和权力精英得利,出现知识精英和权力精英的结合,造成今天这样一个特殊利益集团,形成了今天的社会壁垒。要打破这个社会壁垒,谈何容易!所以,一定要在五位一体的深化改革推进下去之后,再看看能否逐步地突破。

社会治理特色亮点篇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结和集中表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结晶,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三个倡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三个倡导”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国家、社会和个人这3个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要求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互相影响,是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有机体。①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明党中央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性地提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内蒙古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和团结全区各族干部和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凝心聚力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真抓实干,深入实施“8337”发展思路,发挥内蒙古自身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与全国人民一道,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征程中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内蒙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下发展经济社会的思路传承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的一项战略任务。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国力量,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扎实推进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内蒙古的实际区情不断明确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2012年12月自治区党委九届五次全委会初步形成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思路。

2013年3月19日内蒙古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深刻认识区情的基础上,明确了自治区的发展定位、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②

2014年1月26日至28日,深入内蒙古进行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守望相助”③“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时代要求。考察内蒙古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党中央对内蒙古工作要求的新定位、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为内蒙古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指明了前进方向。

2014年4月22日至23日,内蒙古党委召开九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考察内蒙古的重要讲话精神,讨论审议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动员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形成最大的思想共识,打造祖国北疆更加亮丽的风景线。这次会议全面总结了21世纪以来内蒙古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宝贵经验,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指明了内蒙古的前进方向,是内蒙古发展进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倡导”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入贯彻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内蒙古把中央精神和地区实际、历史传承和现实要求统筹起来,形成了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路传承中的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总思路,即:科学发展、富民强区[3]。

二、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是内蒙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内蒙古积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始终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三个倡导”武装头脑,夯实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思想基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大力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面对全球化浪潮,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注重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新的历史起点上,自治区九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央精神的指引下和对区情进行科学审视判断的基础上,描绘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富民强区的内蒙古宏伟蓝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动员全区各族干部和群众齐心合力,从“强区”“良好社会秩序”和“富民”几个方面入手,努力打造内蒙古“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六大亮丽风景线[4]。

(一)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统领打造“强区”亮丽风景线

促进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向高端发展和产品向终端发展。逐步调整优化资源型产业布局,科学发展,把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转化升值上,提高煤炭、稀土、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精深加工度。遵循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和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幅提升工业化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对经济发展支撑能力和对城乡居民生活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同时使农牧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覆盖,在农村牧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④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使内蒙古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前列。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提高草原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大幅下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扎实推进文化改革,深入开展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草原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各族人民思想,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建设各民族的美好精神家园。同时促进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牧区辐射,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生活在城市和广大农牧区的各族群众从物质到精神全面提高生活水平。

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宏观层面的目标为统领打造“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生态文明”的“强区”亮丽风景线。

(二)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引领打造“良好社会秩序”的亮丽风景线

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时期的“深水区”阶段。在这一时期,各阶层利益交织,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内蒙古有责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守好民族团结的生命线。法律法规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保证,要用法律的权威来不断地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要深刻领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社会管理和治理水平,加快法治内蒙古建设进程。“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5]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到具体法律规范的高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区和依法行政实践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和用法意识,在全区形成有利于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环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形成科学有效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和群众利益协调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坚决防止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最大限度增进社会和谐。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改善激励机制,达到实现治理效能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的目的。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巩固平等团结的新型民族关系。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进入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提升边境综合防卫管控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实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进一步巩固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局面,使各民族同心同德、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同守卫家园,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打造“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的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三)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规范打造由各族干部群众和新型农牧民构成的“富民”亮丽风景线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做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体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加强分类指导,对全区各族领导干部和群众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主题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大力发扬“蒙古马精神”,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和支撑,大力培育公民公德意识、敬业精神、诚实守信意识、友善意识和团结互助精神。大力改进方式和方法创新,广泛运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不断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全区各族人民中培育共同的价值导向、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培养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干部群众和新型农牧民,形成知荣辱、讲正气、讲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道德风尚,打造“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线。

内蒙古党委和政府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注重宣传教育和示范引领,注重制度规范和法律约束相衔接,注重深入基层,注重联系群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到全区各族人民生产生活中,真正融入人们精神世界各个方面。在内蒙古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新的历史起点上,注重经济社会行为和核心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确立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遵循“8337”发展思路,不断出台经济社会政策,采取重大改革措施,努力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带领全区2500万草原儿女,为落实对内蒙古“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总要求和殷切希望而奋力前行,激励全区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草原的梦――“内蒙古版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注释:

①在“三个倡导”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属于着眼于国家发展而提出的宏观层面的奋斗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着眼于社会发展而提出的中观层面的核心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着眼于公民个人发展而提出的微观层面的道德要求。

②学习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http://china.nmgnews.com.cn/gcwjjs/.

社会治理特色亮点篇10

对照始兴县“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讨论调研阶段(第二阶段)的工作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就“我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献一策”活动谈些浅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年”学习讨论活动启动后,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构建生态文明始兴,打造始兴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让生态县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今后几年,笔者建议在构建生态文明始兴,着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方面下功夫:

一、建议着力夯实生态基础,建设绿色始兴。建议围绕创建部级生态县目标,认真组织实施生态县建设规划,大力推进生态基础工程建设,创建一批省级生态示范村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积极推进生态林业建设,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推广使用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__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8%,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1%以上,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

二、建议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明始兴。建议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培养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诚信建设,形成以德治政、以德聚才、以德兴业的良好社会环境。深化国防教育,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建设,提高创建成效和水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建议着力加快特色经济发展,建设活力始兴。今后几年,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建立以特色工业、特色农业、特色城镇、特色旅游为主的特色经济体系,努力把始兴建设成为资源合理开发、环境有效保护、城乡面貌优美、人与自然协调、经济良性运行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县。

(一)建议发展特色工业,推进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一是改造提升玩具、cd-r、积层板、茧丝、林产化工等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是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培育发展木材、茧丝加工、矿产资源加工等新兴产业。三是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发展步伐。重点做好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宝石工业园、民营科技工业园和东湖坪工业园的规划建设和项目引进工作,在继续把玩具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着力培育铝型材、线路板、安保设备、蓄电池、林产化工、矿产加工等产业,形成几个产值超十亿元,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产业集群。同时,要进一步优化环境、降低门槛、加大扶持、改进服务,形成人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生动局面,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内源型经济发展动力,实现富民富县。

(二)建议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做强黄烟、蚕桑、蔬菜、水果、畜禽等农业支柱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二是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加强农业品牌的申报认证工作,坚持名牌带动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让“宰相故里,始兴制造”扬名省内外。

(三)建议突出地方特色,建设山水城镇。一是重点推进县城“一二三四五”工程建设:一间酒店,即新建天元酒店,标准为四星级;二座桥梁,即兴隆大桥和兴澄大桥;三个中心,即市政中心、体育中心和货客运中心;四条大道,即北山路、沿江南路、体育东路和县城至顿岗一级公路;五个小区,即城东新区、亿城金海岸、红旗中路旧城改造、莲一新区、城南新区。二是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逐步把中心镇建成具有产业特色、经济实力较强、富有地方风貌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路升级改造,加快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构筑通畅便捷的交通网络。

(四)建议发展特色旅游,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始兴是粤北第一古郡,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有盛唐名相张九龄,抗日名将张发奎,破解庞加莱猜想的著名数学家朱熹平。要加强对人文资源的整理,利用始兴的名人效应,打好人文文化牌。始兴有形状各异的客家围楼263座,集岭南围楼建筑和客家民居建筑艺术之大成,既有古朴雄浑的气势,又有精致高雅的韵味。要以满堂客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