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十篇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十篇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8:27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篇1

《经济》:您从事外交方面的工作几十年,是如何走上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之路的?

沙祖康:大家都知道,我是新中国培养成长起来的一名职业外交官。43年的外交生涯,使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威望的提升,我为当一名中国人而自豪。2007年,经中国政府推荐,我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任命为主管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2010年至2012年,我被推选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秘书长,负责筹备和组织召开了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里约+20峰会”。经过长达两年的艰苦谈判和最后48小时的挑灯夜战,达成了峰会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在人类发展历史上首次明确了“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今天,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转型发展的方向。

在联合国工作期间,我有幸接触和结识了中国一批又一批关心、支持、参与绿色经济发展事业的人士。回国后,在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秘书长邓继海的安排下,我参与了很多次相关的调研和座谈,包括收集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的企业、太阳能光伏光热的行业代表等。我从他们身上都能深深感受到,中国的企业家对绿色发展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扎扎实实地在做,并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我发现,中国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不仅有激情,还有战略、有规划、有措施、有行动,堪称世界楷模。当然,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资源相对贫乏而又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国家,我们面临的挑战无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但前途绝对是光明的。对此,我充满信心,也非常愿意为中国的绿色事业发展再次贡献力量。

《经济》: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集中讨论了两个主题:一是绿色经济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方面作用,二是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框架。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秘书长,您如何解读绿色经济?

沙祖康:从宏观层面来说,可持续发展是所有国家的首要目标,而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各国都认识到,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大背景下,绿色经济应该保护并扩大自然资源基础,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推广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推动整个世界走向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绿色经济能够为实现人类发展的重要目标做出贡献,尤其能够帮助人类实现在多个优先领域的目标,如消除贫困、保障粮食安全、合理管理水资源、普及现代能源服务、可持续发展城市、管理海洋提升其恢复力与应灾能力、公共卫生、发展人力资源、维持能够创造就业机会的包容性增长和平等增长等领域。

在微观层面,绿色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而界定的,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过去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基础,迫使人类开始深刻反思和重新审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并努力探索新的发展途径。

绿色经济将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为特征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绿色经济将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贯穿于工业、农业等所有传统行业,使各行业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和资源循环效益。

当然,绿色经济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联合国组织的关于绿色经济的讨论中,指出了发展绿色经济有3个全球性的焦点难题,即技术转让、融资和能力建设。这3个焦点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同时,必须防止借口绿色标准制造新的贸易壁垒。绿色经济转型应当成为所有国家的机遇,对任何经济体都不应构成威胁。不能对扶(援)助和融资行业强加新条件;不能加深技术差距,也不能加剧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不能限制各国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政策空间。

《经济》:在今年5月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2014”上您谈道:“我们需要进行新的工业革命,那就是可持续性的革命。”您认为,我国应如何进行这场可持续性的革命?

沙祖康:人类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发展的步伐可以说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但是,人们在享受经济增长成就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日益突出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为化解这个矛盾、探索可持续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当前,我国发展主要面临3方面的挑战:一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几十年来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廉价资源和低成本要素的高强度投入来推动,资源、能源、环境不堪重负;二是中国尚有数量很大的贫困人群,必须依靠经济发展来解决贫困问题;三是在全球绿色经济变革的背景下,我国资源能源消费持续增长,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面临着巨大压力。

面对这些挑战,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走以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为支撑和特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使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和赢得较强竞争力,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当许多人在5至6年前讨论如何保持中国GDp较高的增长率时,很难想象后来中国逐渐而稳定地从“褐色”经济转变成为“绿色”经济。在发展绿色经济的意识形成、准备、探索和正式宣告的过程中,中国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同时也尽最大努力向真正的绿色经济转型。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已经有效地降低了能源强度,实现了国家的碳减排目标,减轻了污染,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目前在环保技术和环保技术市场的份额位居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绿色经济发展变革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一方面,中国要发展,要改善人民生活,就会有排放,同时,中国又要自觉地做好节能减排,中国在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两个方面的政策和实践都受到国际瞩目。遗憾的是,从国际环境看,对于中国所采取的诸多绿色经济方面的法规、政策和措施,国际社会也不甚了解,甚至经常会有所误解。这些都是当前中国需要解决的课题。

《经济》:我们了解到,您从联合国回来后担任了国际绿色经济协会这样一个社团组织的名誉会长,您认为,像这样的非政府组织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篇2

[关键词]全球化;资源约束;经济位差;战略博弈;发展理性

全球化的最初启程,可以追溯到1492年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随着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巨大的国际交易费用(包括技术易费用和制度易费用)不断被削减,带来了分工、分业的不断扩大。最终,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成为社会经济进步和扩大交易惠利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的显著经济位势差异,即经济位差,①在同一的全球化浪潮中实际得到的交易惠利常常存在显著差别。发达国家因其比较高的经济位势,全球化成为它们进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内生动力。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则常常是在一种外生强制与利益诱致的复杂环境中面对与接受着全球化进程的。由于在交易惠利与交易费用上存在的差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两大国家集团之间必然存在着全球化利益博弈,并由此引起对发展战略方面的路径选择。

资源约束与经济位差

理论上讲,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通过资源的全球配置,使生产要素跨国界地流向最有效率的组织,实现全球经济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资源全球配置的前提是国家、地区间的资源禀赋差异。因此,资源的重新配置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内生现象。从物理经济角度讲,万物皆由能量生成,经济全球化在根本上涉及能量及其由之产生的各种具体物质资源在国家间的合理配置,内能补充、熵(无用能)增加等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全球系统性问题将进一步显性化。深入解析全球化过程中的资源与能量补给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深藏于全球化背后的国家利益与矛盾。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发现,自然界能量的数量在传递和转化过程中保持不变,即能量守恒。经济全球化在能量全球转移与传递中遵循着同样的规律。然而,事实上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更加重要的意义在于表明,一个系统内能U的增加(变化),等于系统吸收外界的热量Q和外界对于该系统所做的功w。即:

dU=dQ+dw(1)

一个系统要做功,要么就是消耗内能,要么就是吸取系统外部的能量。这里,一个系统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能的使用、消耗和转化行为。发达国家因其在经济上具有先发优势,全球经济活动中总体上表现为资源输入,因而能够以占世界10%的人口,消耗占世界近80%的能源。这已经足以显示其在吸取外部资源以补充和增加内能上存在的明显优势。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突飞猛进式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以不断地吸取外能特别是吸取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资源为其基础条件的。而在发展中国家,因其经济技术落后,国际贸易中表现为资源型的初级产品输出,经济发展中的内能消耗与补充主要限于国内解决。这就是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大量耗用能源会遇到严重的资源承载力约束,发达国家就没有,或者症状要轻得多的原因所在。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第一个严重约束,即内能消耗与补给约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位差这种发展不平等现实与资源全球配置的所谓公平市场准则结合在一起,必将使发展中国家遭遇更大的资源承载压力,世界经济与政治市场中的主要矛盾也将产生一些新变化。②

继续这个问题,由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当物质形态转化时,会使某种能量受到一定的损失,这种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就是熵。熵同样是一个表示系统内部特征的量。③根据卡诺等人的论证,在一个系统内部,随着能量的不断使用,不能再做功的无用能是累增的,即总的熵不断增加,由此形成了熵增加定律。有机体系统要摆脱死亡,惟一的办法就是向环境中不断吸取负熵,以平衡熵增机制,维持系统均衡。在一个国家中,国民经济增长依赖于大量能源消耗的支持,而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耗的大量能源,会导致熵的不断累增,包括与熵的具体化形式相联系的废水、废气、废物的大量增加。熵增加会大大扩展经济发展的负外部性,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和生命维持系统功能弱化,产生了生态可持续性问题。而生态可持续性又是经济可持续性与社会可持续性的基础,由此使得维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资源)系统均衡成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确立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基本条件。

综合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我们可以发现,在内能补充与熵平衡机制上,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和经济上游地位,通过向经济位势低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取经济负熵(资源、利润),并大量转移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以及熵扩散等负外部性输出行为,而维持了发达国家内部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稳定均衡与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同,因其经济位势低,向系统外部特别是向发达国家吸取经济负熵与转移负外部性的能力要弱得多。正是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这种发展的约束条件差异,造成了少数发达国家几乎是在肆无忌惮地挥霍能源,而处于经济低位势的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地需要从本国内部吸取负熵来推动其经济发展,并把由经济发展带来的熵增加及其他负外部性积累在国内。这便构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约束,即熵增加约束。把内能消耗控制在经济资源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把熵增加控制在生态资源能够承载的限度内,既是对这两大约束条件的具体解释,也是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化环境必须努力戒守的长期条件。④

全球化:经济位差与发展理性

因此,由于经济位差的存在,由于全球化所包含的资源全球配置的深重涵义,使得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居于显著有利的地位。在经济发展所需要解决的能补充和熵消弭两个关键约束条件上,发达国家因其处于高经济位势而通过向外部吸收经济资源、转移负外部性,从而实现了持续的经济扩张和良性经济循环。这种经济负熵和负外部性可以扩展到一些夕阳产业、淘汰设备的转移等等,因为这些转移归根到底涉及高能耗与熵增加两大发展的关键问题。而在发展中国家,则因受到外能补充困难与内部熵增加的双重约束,处于不利的可持续环境。而这种不利的可持续环境事实上才是这些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失重的真正根源。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三个主要结论:

第一,当科学技术的制约而使得全球经济处于有限度的全球开放环境中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内能消耗与熵增加两个主要的发展约束条件上主要以国家系统为解决的自然限界。因为超越国家系统的资源与熵解决路径将导致过大的交易成本而放弃。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后发国家的生态资源能够得到相对比较好的保护,工业化先发国家为寻找外部资源的成本是昂贵的。

第二,随着生产力进步,使交易费用下降,分工无限渐进地扩大。为了实现最大的交易惠利,工业化先发国家必然要利用其高经济位势而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源,以实现工业生产力的最大效用。于是,全球经济进一步扩大开放。这种经济全球化进程,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是内生和利益诱致性的,对于大量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是交织着外生强制与内在利益诱致的双重向量力的并合。由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其制度变迁所体现的利益趋向是非常明显的。而当全球化进程受阻时,由于利益诱致,工业化先发国家总会推出全球战略来谋求利益甚至不惜谋求军事战略和诉诸武力来达到次终极的经济利益目标,那就是根源于经济利益的一次次的世界战争。经济利益一次次地演变为政治和军事行动。只要预期的长期经济收益大于政治和军事行动的即期成本,国际政治努力甚至战争就都可能发生。

论文全球化:经济位差与发展理性来自

第三,当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时,生产力撞击与创新性毁灭使得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技术易费用与制度易费用进一步降低,一次次的全球贸易谈判使得经济位势低的国家的保护门槛也进一步降低,资源的全球配置成为不可逆的选择。例如,经济位势高的发达国家住七楼,经济位势低的发展中国家住一楼。七楼的国家很容易地向一楼国家倾倒垃圾,并抽取资源。而一楼国家产生的垃圾则只能堆在家里,内能补充也只能够主要依靠国内资源。由于经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约束问题而非偏好问题,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自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受的约束函数不同,即在存在显著经济位差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甚至是更加需要有发展理性。全球化背景下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家显得甚至是更加重要。

全球化与美国的长期资源导向战略

美国是一个最善于运用战略管理技术的国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取得政权独立和经济自主。这种新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使得西方工业化国家再也难以通过明火执仗的直接军事占领和政权控制方式来取得外部资源,通过在全球建立、推行并运用市场经济策略来降低交易门槛,取得世界资源,便成为美国在改变了的全球环境中采取的新战略。近半个世纪来,美国经济发展的许多巨大成就都是与它连续实施宏大的国家战略管理和战略计划分不开的。而所有这些国家战略的实施,皆有一个终极原则,即实现美国的全球经济利益,或者更加明确地说,在全球实现美国的经济利益。从鸦片战争开始,欧美列强与中国的无数次接触、冲突与纷争,几乎全是由于利益问题。这一分析,可以使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其一,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往与中国的矛盾,除了存在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制度性矛盾外,同时还特别存在着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体制性矛盾。与制度矛盾相比,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体制性矛盾事实上更加实际地阻碍着资源的市场配置,阻碍着美国力图进行资源全球配置的根本利益动机的实现。正因为如此,为了加入关贸总协定,波兰、前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于1966年前后相继放弃了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新体制。而当中国也进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时,同样为美国利益当然也为中国利益融合。支持这一结论的还有一个重要依据是,美国贸易法第1106节规定:如果一外国大国加入Gatt(关贸总协定),其国营公司在进出口业务中占统治地位,则总统可以宣布两国之间不适用Gatt原则。而美国立法反对国营贸易公司的根本原因,在于国营贸易公司是计划经济和通过政府计划调动国家资源的主要实施者,并且还会使得美国的全球资源配置战略受阻。所以,我们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矛盾除了制度矛盾外,体制矛盾是更加现实的因素。当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这种东西方体制性矛盾逐渐减弱,同时也有利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凭借其生产力优势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取得新的效用。

全球化:经济位差与发展理性

其二,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长期战略发展的国家。二战以来,美国推行了一系列重大的国际战略。包括20世纪60-70年代的绿色革命,90年代的知识产权保护,本世纪初推出的全球化攻略等等。由于国家战略管理的成功对国运将产生非常巨大而长期的效用,但对处于低经济位势的发展中国家的效用却是有限的。绿色革命运动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推广其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种子等起到了十分有利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过度的施用化肥、农药,却造成了印度、巴西等国家农业土壤的严重板结,严重地影响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致使这些国家出现发展停滞和主张无发展的局面,贫困问题至今未能得到解决,贻害十分严重。⑤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美国为首推行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今天的全球化攻略,都首先是基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高经济位势使它们能够推行这些战略并使它们首先获益。因此,在改变了的全球战略环境中,美国政府倾全力研究国际战略,寻找既符合自身利益又顺应世界潮流的利益结合点,形成战略,冠冕堂皇地大肆推广。这些战略的推行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能够继续引领世界经济潮流,并在全球市场中充分获益。

其三,美国通过实施长期资源导向战略来保证长期承当世界经济领导人的地位。在这点上,美国比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更有前瞻性。经济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是人类社会经济进步的根本动力,人的差异(教育人、管理人、运用人的差异)是经济差异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本也必然成为国家发展的长期战略资源。因此,美国政府在人力资本培养与吸引上下大功夫。通过建立自由经济与社会制度,吸引了大量的全球高级人才为美国经济服务。美国的特别开放、自由的市场制度,实际上包含着便于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的深重的国家战略因素,战略目标的根本是美国的国家利益。由于人力资源本身的个体禀赋差异,因此,这种自由、开放制度又必然是有选择的,它仅仅是或者主要是对于高级人才的进入自由。半个多世纪来,美国一直奉行吸引国际人力资本的长期战略,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发达国家吸引了大量的高级人力资本,美国经济创造了大量的经济剩余,保持了美国科学技术的创新地位和经济的持续繁荣,使得半个多世纪来的美国能够始终站在世界经济前列,对国际经济政治产生着巨大而几乎无与伦比的影响。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在自然资源方面同样具有高度的战略意识。从长期发展趋势观察,石油在众多的不可再生资源中,对于经济发展具有最大的影响力和国际战略意义。预期在未来的半个世纪中,国际石油资源将会逐渐枯竭,掌握石油资源,将成为制胜世界的重要的国际战略筹码,并将产生巨大的国际战略利益。美国国内的石油储藏十分丰富,美国政府却把石油资源列为长期战略资源,限制国内石油开采,长期从国际石油市场购买石油与储存石油。为了控制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美国不惜投入巨资,对中东国家进行渗透性控制,甚至不惜诉诸武力。美国政府正是通过实施这种长期资源导向战略,使得美国能够在不断变幻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取得全球利益博弈的主动权,并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世界。

合作博弈与发展理性

今天,发展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演化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大集团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这在事实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论上都是成立的。由于经济发展对于各国政府政治利益的极端重要性,使得各国政府都在各种可供选择的条件下寻求最大化的发展路径。然而,由于经济位差的存在,使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资源约束与熵增加两个约束条件下,事实上接受着不同的发展约束力。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究竟应当选择怎样的发展战略,才能够最大化地有利于自己的国家利益并在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呢?对此,不少发展中国家都因缺乏发展理性,盲从于工业化、全球化,采用了以损害弱要素(普通劳工和生态资源)利益为主要特征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教训极其深刻。⑥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博弈论方法进行发展理性选择的成本收益分析,并考虑其外部性问题,以得到一个真正符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共同的国际政治经济利益的纳什均衡模型。

我们把所有国家分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个集团,在全球化、经济位差、资源约束和熵增加条件下,假设各自都可以有可持续发展与不可持续发展两种战略选择。这样就可以产生如下四种选择结果:

(1)假设两类国家集团都选择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那么就都没有为此而需要付出的成本,当然也就没有由此而得到的收益。收益组合为(0,0)。

(2)发达国家集团单独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设其成本为3,总收益为6。由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正的外部性,发达国家得到5个收益,净收益为2(5减3),发展中国家则因此得到1个净收益。收益组合为(2,1)。

(3)由发展中国家单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位势较低,向系统外部吸取负熵与转移负外部性的功能较弱,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合理。但因其满足水平与科技水平均较低,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目前成本比发达国家稍高,设为4。而发展中国家因其区域广大且其环境、资源问题更为突出,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球效益会更加显著,总收益同样较发达国家单方面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高,设为7。其中,发展中国家获得6个收益,净收益为2(6减4),其余1个净收益为发达国家获得。收益组合为(1,2)。

全球化:经济位差与发展理性

(4)发达国家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集团同时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设总收益为13,发达国家的成本为3,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为4,净收益为6(13—4—3),各自获得3个净收益。其收益组合为(3,3)。

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构成一个纳什均衡模型(附表):

上表中,每栏的前一数字为发达国家的净收益,后一数字为发展中国家的净收益。从表中不难看出,发达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收益分别为3和2,实行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收益为1和0。因而以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优战略。而不论发达国家实行何种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都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收益为最大,即3>2>1>0。(3,3)点为一个纳什均衡点。因此,根据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能补充、熵增加和系统均衡等约束条件,综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自的经济位势和实行可持续战略的成本收益差异,可以得出结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采取合作博弈方式,实行可持续发展,都是最优战略选择。这一结论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提示意义是:如果实施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包括全球战略中对外部资源的无约束的吸取和对熵增加(如二氧化碳排放)不加控制,美国终将为此付出沉痛代价。因为,全球化已经使得对全球环境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变得对所有国家都没有好处。而国际战略中的极端利己主义同样会是成本大于收益。⑦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一个更加值得重视的发展战略选择。一个国家的长期政治经济利益永远根源于这个国家的生态资源系统和经济资源系统的可持续性。在这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政治经济利益博弈中,发展中国家更加需要有发展理性的支持,只有持之以恒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够最终确立起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

注释:

①经济位差一词是由物理学中的电位差要领借用而来,其指的是国家、地区间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的水平差异和国际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差异。

②朱国宏:《经济社会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7页。

③[美]里夫金·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75页。

④[英]皮尔斯(pearce,D.w.),沃福德(warford,J.J.)著,张世秋等译:《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⑤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7页。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篇3

作者简介:孙新章,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绿色经济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制定和实施促进绿色经济的政策措施,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入以绿色经济为主驱动力的新阶段。在国际上大力推崇绿色经济的同时,中国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在2012年党的“十”报告中对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过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我国进入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的前沿创造了条件,标志着“中国式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全面形成。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当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大国的双重身份所带来的“双重压力”、西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趋势、我国自身绿色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并正面临“中等收入困境”等国内外因素,以全球视野进行谋划和布局。从当前来看可考虑采取如下四个思路:①积极参与“里约+20”后续行动、2015年后联合国发展议程等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努力成为各方借重的关键角色,维护并拓展国际发展空间;②科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路线图,统筹协调绿色转型、绿色转移和新兴绿色产业发展,使生态文明建设与“中等收入困境”的破解协同实现;③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创新,提高科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④不断创新经济社会管理机制,把全面推行绿色GDp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里约+20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7-0009-04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7.002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制定和实施促进绿色经济的政策措施。2012年6月“里约+20”峰会通过的题为《我们希望的未来》成果文件中,明确提出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并鼓励各国依据国情制定绿色经济政策[1]。绿色经济正在成为驱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上大力推崇绿色经济的同时,中国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在党的“十”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西方倡导的绿色经济与我国提出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有何异同?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深刻认识这些问题对于稳步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演进与实践探索的脉络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立足全球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路建议,以期能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入新阶段1.1全球可持续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1987年)。从20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人类环境宣言》等重要报告,有力地唤醒了人类的环保意识[3],并促进了联合国环境署以及一些区域性或国家层面环保机构的建立。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定义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

二是从环境保护入手推进可持续发展阶段(1987年-2002年)。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际社会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行动,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世界各国开始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有近100个国家制定了部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这一时期各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看,大都对环境保护予以高度重视,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和治理角度入手来推进可持续发展。

三是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机械平衡阶段(2002年-2012年)。基于各国实践,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了单纯从环境保护入手解决不了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在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峰会上,国际社会提出了必须要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即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三者统筹兼顾,平衡推进。但此后的近十年时间里,国际社会并没有找到将三者统筹起来的有效措施,“三大支柱”基本上是被机械式地加以平衡甚至仅停留在口头表态阶段。全球尺度看,“三大支柱”平衡的局面并没有实现。例如,从千年发展目标的进展来看[4],全球在消除贫困、改善教育等目标方面取得较大进展,而环境目标却差距较大。

1.2全球可持续发展正在进入以绿色经济为主驱动力的新阶段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绿色经济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发达国家主导了这场绿色变革。发达国家积极倡导绿色经济,其驱动力是应对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关键内容是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核心目的则是迅速扭转经济颓势和失业率高企,并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在这一背景下兴起的绿色经济,何以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写入《我们希望的未来》?

孙新章等:以全球视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7期从表面上看,这是由于南北两大阵营在“里约+20”成果文件磋商中相互妥协的结果。但从深层次原因看,绿色经济的提出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这是因为,绿色经济强调通过对资源环境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为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绿色经济的迫切性和侧重点不同,但这并不否定绿色经济有利于各方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实际上,包括中国、南非、巴西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采取了切实的行动[5]。可以说,绿色经济的提出,找到了将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有机结合的支点,也将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由“三大支柱”的机械平衡转向有机结合,全球可持续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全球视野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2.1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篇4

全球经济在经历了2005年稳定增长后,2006年前三个季度,虽受到油价高位波动、利率捉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中东地区动荡加剧以及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但仍难以阻挡全球经济的良好运行和快速增长。特90是,虽然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对不同的国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总体上说,高位徘徊的油价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的冲击比预期想像的要弱。多数专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1)油价上涨是全球经济持续发展导致能源需求旺盛的结果,并非供应不足,高油价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比预期的要轻,同时也体现了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活跃和繁荣;(2)发达国家高度依赖石油的经济增长模式在逐步转变,十分重视对能源利用的效率并不断得到提高,经济活动已经向能源需求相对低的服务等行业转移;(3)近期高油价带来的负面影响同以往石油危机时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一方面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已经得到加强;另一方面石油输出国需要大量购买所需商品和服务,石油收入被需求增长大量消耗,弥补了因石油收入增多带来的贸易不平衡差距的拉大;(4)油价的上涨和石油收入的增多使许多石油输出国大量购买发达国家的债券,导致投资和消费的持续增长,有助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活跃和发展。

从全球经济的发展形势看,尽管有关国际权威机构对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的基点不同,但初期一致认为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减缓,低于12005牢的经济增长。半年过后,全球经济总体运行超出了国际机构最初的预期,经济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第一、第二季度全球经济同比分别增长了4.7和4.5,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同比分别增长了2.9和2.8,发展中国家经济同比分别增长了6.5和7.0。对此;有关国际机构又一致认为2006年上半年以来,虽然全球经济仍面临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后期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也同时存在,但经济复苏将明显加快,并纷纷上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2006年初,联合国的《2006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展望报告》中指出,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略高于3,与2005年基本相同,下半年联合国根据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重新调整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上调至3.6。世界银行最初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与联合国最初预测基本一致,最初预计全球经济增幅为3.2,与2005年持平,上调后的预测高于联合国,上调到了4.4,并大幅度上调了部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预测。wto的预测则略低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最终全球经济增长可达3.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期和近期的预测则均高于联合国、世界银行和wto的预测。早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为4,3,2006年4月上调到4.9。尔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06年即使在原油价格高位徘徊的情况下,全球经济依然表现活跃与强劲,对全球经济前景更为乐观,将经济增长预测再次上调到5.1。上述预测还不能说是最后的预测和最终的增长,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和最终的增长有可能还会被改写,无论是上调还是下调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已成为定局。

二、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1.世界各国消费需求旺盛。2006年全球经济摆脱了通货紧缩的束缚,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世界各国消费需求持续旺盛,持续旺盛的消费需求同样也支撑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从需求上看,2006年世界各国消费需求的增加不仅体现在能源上,而且对有色金属产品的需求保持着较快的增长。由于美国制造业发展状况良好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对有色金属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国际市场上有色金属产品价格的持续走高,年初以来国际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与能源价格并肩屡创新高。在居民消费需求上,2006年上半年主要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持续旺盛,美国商品零售额1-5月份同比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其中5月份增长了7.6,比上月高出0.6个百分点;1-4月份消费信贷折年率分别增长了3.9、2.1、0.8和5.9;欧元区第一季度居民消费同比增长了0.7,高于2005年第四季度的0.3,4月份零售额同比增长了1,为近年来最高水平;日本上半年民间消费增长了0.6。与此同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消费需求也出现快速增长趋势。2006年在能源和有色金属需求强劲和居民消费增长的驱动下,上半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工业生产增长呈现强势增长。以美欧日为例,美国工业生产1-5月份同比分别增长了3.2、3.1、3.8、4.7和4.3;欧元区1-5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分别增长了1.6、1.7、1.8、2.2。和2.6;日本1-5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分别增长了2.8、2.5、3.1、3.3和3.1。世界各国消费需求持续旺盛,为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条件和增强了动力。

2.经济行为活跃。经济行为活跃是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从许多预测数字表明,2006年全球各种经济活动十分活跃,特别是商业和服务业(如旅游、商务旅行、交通、零售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等经济活动并没有因恐怖活动的猖獗和自然灾害的发生而减少,反而进一步活跃。以商业和服务业对全球经济增长影响>!

3.全球贸易增长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2004年全球贸易迅猛增长,贸易额增长了21,贸易量增长了9,2005年增速有所回落,但仍高于近10年的平均水平,2006年上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增长加快的同时,全球贸易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06年第一季度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出口同比增长了9.5,进口同比增长了10.3,全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7,明显好于2005年。其中经合组织(oeCD)贸易增长将在5.5-6,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量将进一步扩大。全球贸易持续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加快以及发达国家提供了主要的消费市场,进口明显要快于出口;另一方面,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成为当前全球贸易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和动力。另外,近期国际泊价、矿产品和有色金属价格进一步上涨,导致全球贸易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在石油和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石油和资源出口国出口额猛增,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部分盛产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强劲需求的带动下从中受益。

4.国际投资进一步复苏。2004年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全球经济普遍复苏的情况下,国际投资开始呈上升趋势,2005年全球国际投资继续大幅度增加,达到8950亿美元,增长29。从2006年的国际投资形势看,随着全球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加快,以及全球经济活动的活跃和跨国企业并购的增多,全球国际投资将继续攀升。从国际投资流向看,国际投资流向的主流

仍将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据有关人士分析,2006年国际投资流入发达国家将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流入美国的国际投资将超过2000亿美元,这不仅将有利于恢复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资本市场的活跃与繁荣,同时也将给美国和西方整体经济的恢复注入新的强有力的活力。与此同时,2006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投资也进一步增加,从资源战略上看,国际投资流入发展中国家的侧重点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其主要原因是全球对石油等资源需求旺盛,资源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极为关注的战略问题。另外,从地区特点上看,国际投资的重点也开始从传统地区向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转移,未来亚洲和东欧地区的国际投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国际资本对拉美的投资将进一步复苏;流入非洲地区的国际投资将保持稳定增长。当前,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复苏,体现了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繁荣与活跃。5.失业率逐步下降。2005年全球平均失业率为6.3,2006年全球经济的增长,使世界各国失业状况普遍得到逐步改善,其中西方主要国家美、欧、日2006年以来失业率均出现下降趋势;困扰俄罗斯多年的失业问题也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善;世界其他国家失业状况均有不同的改善。1-5月份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失业率稳步下降,美国失业率分别为4.7、4.8、4.7、4.7和4.6,均低于2005年底4.9的水平;欧元区失业率分别为8.2、8.1、8.0、8.0和7.9,低于2005年底的8.4;日本失业率分别为4.5、4.1、4.1、4.0和4.0,除了1月份出现回升,其他月份均低于2005年底的4.4。预计到20年底美、欧、日失业率不仅不会高于现有水平,还会有所下降。尽管目前俄罗斯失业率仍高达7.7,失业人数为570万人,但与2005年相比减少了3.8,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2005年拉美地区的城市失业率为9.3,同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6年有望进一步下降。东亚、南亚和东南亚2005年失业率分别为3.8、4.7和6.1,预计2006年同样有所下降。目前,各国失业率的普遍下降,是世界各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6.全球跨国企业并购增多。长期以来,跨国企业并购一直是发达国家企业实现扩张与发展的一个主要手段,也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产业投资基金的积极介入,全球范围内大规模跨国并购浪潮空前高涨。近年来在这全球化的并购热潮中,发达国家企业并购活动有增无减,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在全球企业并购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占全球并购总额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逐步发展壮大,一些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充分意识到跨国并购对于巩固:自身优势和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性,也开始通过并购的方式直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也在逐步增加,在全球并购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0年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额仅占全球的,6左右,目前已上升到12以上。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一方面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以及地区相互间的跨国并购,一方面表现在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并购。在发展中国家,东亚、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跨国并购持续呈上升之势,中国和印度是跨国并购热点的国家。2004年全球跨国并购再次出现恢复性增长,2005年全球企业并购总额超过了2.5万亿美元,2006年上半年全球并购额达到1.93万亿美元,全年将超过2.5万亿美元全球跨国并购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带动了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篇5

一、几点判断

(一)国际金融危机深化蔓延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蔓延,全球经济继续下滑,金融领域的危机与实体经济的衰退形成相互拖累的恶性循环。一方面,信贷紧缩和财富缩水继续对经济构成下行压力;另一方面,经济衰退导致信贷违约增加又加剧了金融危机。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看,美国经济继续下滑6.1%,美、欧、日工业生产降幅分别超过10%、15%和30%,出口降幅分别超过16%、23%和46%。受发达国家需求持续萎缩和融资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的出口和经济增长继续下滑,其中亚洲主要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出口和制造业生产降幅分别高达30%和15%左右。与此同时,全球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4月的预测,受金融危机继续深化蔓延的影响,今年世界经济将出现60年来首次衰退,预计将从去年增长3.2%转为下降1.3%;发达国家将从去年增长o.9%转为下降3.8%,其中美、欧、日将分别出现2.8%、4.2%和6.2%的负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也将从去年的6.1%大幅下滑至1.6%。受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影响,国际贸易也将大幅萎缩,世界贸易量将从去年增长3.3%转为大幅下降11%;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将分别下降12.1%和8.8%,出口将分别下降13.5%和6.4%。

(二)明年世界经济有望缓慢复苏

当前,美、欧等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仍处于“去杠杆化”过程,银行金融体系的信贷融资功能尚未恢复正常,对生-产、消费和投资等实体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依然构成制约;与此同时,消费者收入由于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而减少,家庭财富大幅缩水和未来养老金预期收入降低也迫使消费者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以往依靠财富效应进行透支消费和超前消费的行为受到极大制约,而消费需求的萎缩导致企业销售下降和产能过剩,进而导致企业减少设备和固定资产投资,从而加剧了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发达国家经济继续衰退导致进口需求下降,继续影响依靠出口带动的众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的外部融资条件由于发达国家金融机构收缩投资和撤回资金而趋于恶化,进一步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复苏。因此,全球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另一方面,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连续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计划对稳定金融形势和促进经济复苏的作用也在逐渐显现,股市已经出现企稳回升迹象,部分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状况有所好转;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也在通过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扩大内需。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付诸实施和刺激效果的逐渐显现,预计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将逐步回稳,今年底和明年初有望逐步缓慢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明年世界经济有望实现1.9%的增长,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将停止下滑而实现零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望回升到4.o%;世界贸易量也将增长o.6%,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将分别增长0.4%和0.6%,出口将分别增长o.5%和1.2%。另据世界银行预测,按市场汇率计算,明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从今年的-1.7%回升到2.3%;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将从今年的-0.6%回升到2.9%。

(三)世界经济面临深刻调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美国凭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通过实施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和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实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持续经济扩张,成就了所谓的“新经济繁荣”;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性机遇,通过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能力显著提升。1991年到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从1.5%提高到5.1%,其间虽有波动,但总体保持增长向上态势。

然而,在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也日趋严重。200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后,信息技术从创新转向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减弱。美国实施赤字财政政策和超低利率政策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制造房地产泡沫诱导居民超前消费和透支消费,导致储蓄率不断降低和经常项目赤字迅速扩大。为弥补经常项目逆差,美国依托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将贸易盈余国家的过剩储蓄转化为资本流入,通过制造金融资产泡沫进一步刺激消费开支,在拉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全球经济失衡。2003-2007年,世界经济以年均近5%的速度快速增长,期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最高时超过800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5%,占全球经常项目逆差的63%。也就是说,全球净资本输出的63%流入美国,世界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靠美国的消费需求拉动。

显然,这种以全球经济失衡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美国的低储蓄率、“双高赤字”和信用膨胀不仅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次贷危机,并最终演变成波及垒球的严重金融危机,世界经济陷入战后最严重的衰退,全球经济失衡面临强制性调整。

从发展趋势看,虽然经济全球化推动形成的全球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决定了全球经济失衡不可能完全消除,但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再平衡调整不可避免。金融资产价格暴跌和居民财富大幅缩水已经迫使美国消费者缩减消费和增加储蓄,而金融“去杠杆化”过程将继续促使美国转变以往那种不可持续的透支消费模式,其经常项目逆差将趋于缩减。亚洲等发展中国家也将被迫调整过分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多地转向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其贸易盈余将趋于下降,而石油价格的大幅回落和难以重返危机前的高位也会减少石油输出国的贸易盈余。因此,全球贸易失衡状况将有所改善。在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中,美国消费需求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趋于减弱,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

此次金融危机不仅引发全球需求结构调整,推动全球经济走向再平衡,而且也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契机。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在努力恢复金融稳定和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还着眼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纷纷加大在节

能环保、新能源开发和绿色经济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的投入,积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技术的创新突破和推广应用,很有可能引领未来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形成支撑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的主导产业。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2008年9月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活动急剧减速。受外需大幅缩减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增速从前三个季度的20%以上迅速滑落至四季度的4.4%,今年一季度更是大幅下降19.7%,并且自去年11月以来连续6个月同比负增长。受出口持续下降和国内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增速大幅回落,从去年前三个季度的13%以上大幅滑落至四季度的6.4%和今年一季度的5.3%,经济增长也从去年前三季度的9%以上降至四季度的6.8%和今年一季度的6.1%。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物价水平迅速回落。工业生产价格指数自去年11月份以来已连续5个月负增长,今年4月份降幅高达6.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自今年1月份以来连续3个月负增长,4月份降幅为1.5%。

虽然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作用下,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投资增速加快,消费较快增长,国内需求稳步提高,工业生产逐步企稳,整体表现好于预期。但是,经济回升的基础仍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导致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外贸出口继续大幅下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还会不断显现。

(二)对我国外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提出挑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鼓励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8%,外贸外资及相关行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亿人。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全面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年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高达600亿美元左右,经济增长在2003-2007年连续5年保持在10%以上。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也不断提高,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0%左右提高到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30%以上和近年来的60%以上;按支出法计算的居民最终消费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0%左右逐步下降到2007年近36%,同期固定资产形成率则从不足30%上升到近40%;特别是近些年来,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下降到不足40%,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投资特别是企业设备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又靠出口增长拉动,从而形成过分依赖外需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实际上,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这种高度依赖外需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也是难以持续的。在2003--2007年间,世界经济以年均近5%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国际市场需求明显扩大,拉动我国外贸出口高速增长,众多行业纷纷增加投资扩大产能,在推动我国经济以10%以上速度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需求结构特别是内外需求比例严重失衡,外贸顺差大幅增加并造成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固定资产过快增长并造成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同时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也给能源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经济面临巨大的内在调整压力。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再次说明我国外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无论是保持短期宏观经济稳定运行,还是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都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更加坚定地立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篇6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贸易增长速度持续高于预期,2007年仍将保持继续较快增长。但世界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正在受到愈来愈多人的质疑,全球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利率上升,而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使通货膨胀呈现从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消费者价格传导的状态、全球经济发展失衡的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蔓延,不利于世界经济、贸易长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一、世界经济形势与特点

1.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持续高于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06年9月份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分别将2006年和2007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从4.9%和4.7%上调为5.1%和4.9%,均上调了0.2个百分点。照此计算,从2003年开始,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连续五年达到4%以上,平均增速接近4.7%。

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近几年来,在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下,在国际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的促进下,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得到加强;二是美国、中国等一些主要经济体实现了快速增长,中国为世界市场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量质优价廉的产品,同时其进口的迅速扩大也拉动了对其他国家产品的需求,对世界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形成带动作用;三是世界经济在抵御外部冲击方面的能力明显增强。例如,对持续上涨的油价冲击的影响、对地缘政治冲突和恐怖袭击的影响,以及SaRS、海啸、飓风等突发事件的影响等。

但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持续能力正在受到愈来愈多人的质疑,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系统性风险值得关注。全球房地产市场的迅速降温、利率上升而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使通货膨胀呈现从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消费者价格传导的状态、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发达国家财政赤字依然庞大,使得世界经济增长出现迅速下降的可能性,比2001年恐怖袭击以来的任何时候都强。同时,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全球化收益和全球资源的分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等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此外,国际安全问题不利于人们对经济长期增长前景的预期。因此,世界经济在经历了持续、强劲增长之后,2007年增长将明显放缓的风险加大。但从总体来看,虽然受美国经济影响,世界经济出现放缓迹象,却不会出现衰退,发展仍会较为平稳。

2.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从1988年至1997年的13.2%上升到2005年的16.7%,使得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既给世界贸易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力,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也高于预期。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为9.4%和7.8%,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1.4和0.3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2005年7.5%的增长水平。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带动,美国进口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自2005年开始,日本和欧元区进口需求明显提高,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从出口来看,由于外部需求强劲增长,继2003~2005年出口持续快速扩张之后,2006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了出口的较快增长。

近几年,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但世界贸易发展失衡加剧、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将国内就业增长乏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归于贸易问题,并在重要贸易领域设置壁垒,使美欧、美中等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世界贸易地稳定发展。特别是持续近五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被迫中止,使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给世界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3.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继续上升。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转旺,使得初级产品供需关系紧张,再加上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一至三季度,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分别上升16.8%、26.2%和29.1%。

2006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延续了2003年以来持续攀升的态势。8月份后国际油价一路回落,10月初落至每桶60美元以下。2006年前八个月,国际市场原油现货和期货平均价格分别为每桶68.57美元和68.77美元,比上年均价上涨21.1%和21.3%;然而2006年9月现货和期货均价则分别骤降至63.80美元和63.90美元。

全球经济增长将趋于放缓是近期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但是此轮油价上涨呈现持续性的特点,这是由于油价上涨主要反映的是强劲的持续性需求增长。近年世界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明显提高,高油价虽然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总体上来看,到目前为止高油价给世界经济和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比预期的要小,但需要关注的是原油价格持续处在高位,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深化。

二、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热点问题

1.利率全面上升。2006年全球利率呈现全面上升态势。英、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是最早进入此轮升息周期者。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基础日益稳固,而通胀率却长期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通胀目标的上限。因此,欧洲央行连续五次加息25个基点至基准利率3.25%。日本央行于2006年3月9日宣布结束实行了五年之久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并于7月14日将基准利率提高到0.25%,结束了零利率政策。

美国经济从2006年4月中旬到6月初仍保持较快扩张,但随后增速减缓,同时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更为重要的是,通胀始终保持在温和可控的状态下和失业持续保持在低位是此轮美国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因素,然而,在利率不断升高的情况下通胀压力依然存在。目前美国利率调整已经达到前期确定的5%~5.5%的中性目标,在私人投资率持续过低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低增长与通胀风险依旧,使美联储处于困难的决策阶段。过度紧缩有使美国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的可能,也会使全球利率水平进一步上升,不利于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2.房地产市场降温。受连续加息的影响,美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等许多国家房地产市场几乎都开始出现下跌。房地产是支撑这些国家经济繁荣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例如美国,其房地产业规模超过两万亿美元,占全国家庭整体净资产的1/3以上,已成为美国金融、零售和建筑等诸多行业最重要的“晴雨表”。

从2006年二季度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更趋明显。受连续加息的影响,美国长期利率特别是房贷利率逐渐上升,使消费者贷款发放速度下降。在货币政策调控下,房地产市场降温可以使房地产业许多已达到历史高水平的指标下降,挤出其泡沫成分。但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的社会财富巨大,房地产价格上升使得财富效应增加,是许多国家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实际住房价格下跌也将直接影响居民消费增长,而后者正是美国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3.通胀水平依然较高。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逾期上升,是当前对发达经济体未来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之一。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发达经济体通胀率将为2.6%和2.3%,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0.3和0.2个百分点。其中美国、欧元区通胀预期上调较大。2006年和2007年美国通胀率预测分别从3.2%和2.5%上调为3.6%和2.9%;欧元区通胀率预测则分别从2.1%和2.2%上调为2.3%和2.4%。

近期,随着经济增速的减缓,特别是能源价格回落,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核心Cpi依然保持在高位。另一方面,2006年以来,许多国家物价呈上升趋势,从上游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开始向下游消费者价格传导的状态,表明原油价格持续处在高位对经济影响已经逐步深化。同时,一些初级产品价格呈指数式上升,也成为推动价格开始向下游传导的重要因素。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篇7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银行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逐渐受到欧美学者和业界人士的关注。2001年,荷兰合作银行集团的高级经济师marcelJeucken出版了《金融可持续发展与银行业:金融部门与地球的未来》。书中,marcel

Jeucken从环境的角度,将银行对待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分为四个阶段:抗拒阶段、规避阶段、积极阶段和可持续阶段。在第一阶段,银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只能增加成本而没有任何收益,因而采取抗拒态度。在第二阶段,银行环境影响的外部性逐步得以内部化,因而必须关注环境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以降低运营风险,这时候规避环境风险的策略最受欢迎。在第三阶段,银行已经从环境保护的行为中发现商机,因而会采取一些积极的手段开展环境友好的业务。在第四阶段,银行的一切商业活动都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整个经济系统已经发展到一个非常理想的境界,可持续发展指日可待。本文借鉴marcelJeucken的分类方法,并根据近十年来银行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事实,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分为五个阶段:重度忽视可持续发展阶段,轻度忽视可持续发展阶段、开始可持续发展实践阶段,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阶段,融入社会可持续发展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对全球100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所处阶段进行比较研究。

全球银行业百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对全球100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所处阶段依据评分进行判断和分析。

根据评价指标和得分标准,银行可以获得的最高总分为100分。获得0分的银行处于“重度忽视可持续发展”

阶段,这一阶段的银行只关注其活动、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经济业绩;1~24分的银行处于“轻度忽视可持续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银行除了关注经济业绩,也开始关注企业的社会业绩,但对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环境问题没有关注;获得25~49分的银行处于“开始可持续发展实践”阶段,这一阶段的银行除了关注其活动、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经济业绩,也开始关注环境业绩、社会业绩。数目日益增多的管理人员开始意识到需要更好地评估与其贷款决策相联系的环境风险,并开始通过降低能耗、减少废物产生和使用绿色建筑等内部环境管理手段改善银行运营的环境影响。获得50~74分的银行处于“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阶段,这一阶段的银行除了规避各方面的环境风险,还积极开发环境基金、环境保险、环境风险投资等环境类金融产品。获得75~100分的银行处于“融入可持续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银行的绝大多数商业活动以及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都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并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

银行层面的比较分析

表1显示,93家样本银行中,处于“融入可持续发展”阶段的银行有6家,占6.45%;处于“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阶段的银行有25家,占26.88%;处于“开始可持续发展实践”阶段的银行有22家,占23.66%;处于“轻度忽视可持续发展”阶段的银行有17家,占18.28%;处于“重度忽视可持续发展”阶段的银行有23家,占24.73%。总体来看,样本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平均得分为32.76,处于“开始可持续发展实践”阶段。

全球25强银行(排名第10的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排名第25的法国Creditmutuel银行除外)处于“融入可持续发展”阶段的银行有6家,占25强银行的26.09%,占样本银行中处于该阶段银行的100%;处于“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阶段的银行有10家,占25强银行的43.48%,占样本银行中处于该阶段银行的40%;处于“开始可持续发展实践”阶段的银行有3家,占25强银行的13.04%,占样本银行中处于该阶段银行的13.64%;处于“轻度忽视可持续发展”阶段的银行有1家,占25强银行的4.35%,占样本银行中处于该阶段银行的5.88%;处于“重度忽视可持续发展”阶段的银行有3家,占25强银行的13.04%,占样本银行中处于该阶段银行的13.04%。总体来看,全球25强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平均得分为54.48,处于“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阶段。

国家层面的比较分析

样本银行来自25个国家。图2显示,荷兰1个国家的银行处于“融入可持续发展”阶段,爱尔兰、英国、比利时、瑞士4个国家的银行处于“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阶段,希腊、南非、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瑞典、丹麦、挪威、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11个国家的银行处于“开始可持续发展实践”阶段,奥地利、巴西、韩国、美国、德国5个国家的银行处于“轻度忽视可持续发展”阶段,俄罗斯、新加坡、印度、中国4个国家的银行处于“重度忽视可持续发展”阶段。

区域层面的比较分析

样本银行来自五大洲。其中,欧洲46家,美洲23家,亚洲17家,大洋洲4家,非洲3家。欧洲的46家中,西欧17家,占38%;中欧14家,占30%;南欧8家,占17%;北欧6家,占13%,东欧1家,占2%。美洲的23家中,北美占96%,拉丁美洲占4%。亚洲的17家中,东亚15家,占88%;东南亚1家,占6%;南亚1家,占6%。非洲的3家全部来自南非。图2显示,没有任何一个区域的银行处于“融入可持续发展”阶段,西欧1个区域的银行处于“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阶段,大洋洲、北欧、北美、中欧、南欧、南非6个区域的银行处于“开始可持续发展实践”阶段,东亚、拉丁美洲2个区域的银行处于“轻度忽视可持续发展”阶段,南亚、东南亚、东欧3个区域的银行处于“重度忽视可持续发展”阶段。

总结性评论

比较结果表明,在区域层面上,西欧的银行走在全球银行可持续发展实践最前面,处于“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阶段。在国家层面上,荷兰的银行走在最前面,已经是“融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阶段”,瑞士、英国、比利时、爱尔兰的银行紧随其后,处于“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阶段。在银行层面上,全球25强银行的平均得分远高于样本银行得分,处于“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阶段,其中荷兰银行、荷兰合作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荷兰inG银行、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意志银行走在最前面,绝大多数商业活动以及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都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并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

总体而言,全球100强银行处于“开始可持续发展实践”阶段。银行已经开始意识到需要更好地评估与其贷款决策相联系的环境风险,并开始通过降低能耗、减少废物产生和使用绿色建筑等内部环境管理手段改善银行运营的环境影响。但还不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支持可持续发展,从环境保护的行为中寻找商机,积极地开发各种环境类金融产品/服务,融入到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

对中国的启示

在93家样本银行中,来自中国的银行(不包括港澳台银行)有5家。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以591.66亿美元的核心资本排名全球第7,中国银行以525.18亿美元的核心资本排名全球第9,中国建设银行以422.86亿美元的核心资本排名全球第14,中国的银行已经成为全球银行业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但它们却走在全球银行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最后面,全部处于“重度忽视可持续发展”阶段。

因而,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有效地开始可持续发展实践,逐步实现银行经济业绩、环境业绩和社会业绩的良性循环,就成为中国银行业在未来的全球银行业竞争中保持并进一步提高竞争能力必走的一步。现阶段,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中国银行业应有效规避环境风险,积极发掘经济利益和环境责任结合良好的贷款产品,加入并遵守全球金融界中最具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规范,年度报告中包含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内容。

有效规避环境风险。一方面,在银行内部制定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计划,通过降低能耗、减少废物产生和使用绿色建筑等内部环境管理手段减少银行日常营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积极实践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推出的绿色信贷政策。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根据对环境的影响区别对待贷款企业。可能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贷款项目,银行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如果经过评估,项目确定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或者企业无能力达到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时,银行应拒绝向企业发放贷款。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较小的项目,银行则只需进行初步的环境审查。但如果银行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重污染环境或违反环境法时,银行应根据情节轻重,不再发放剩余的贷款或提前收回贷款。

积极发掘经济利益和环境责任结合良好的贷款产品。2006年5月,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签署能源效率融资项目合作协议,率先在国内推出“能效贷款”产品。据统计,截至2007年11月底,兴业银行已经在北京、天津、山东、山西、重庆、浙江、福建等省市发放能效贷款27笔,金额4.35亿元,可实现每年节约标准煤54.07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84.25万吨。由于能效融资项目取得的成效,2007年6月,兴业银行获得英国《金融时报》和国际金融公司(iFC)联合颁发的“年度可持续发展交易奖”亚军,为中国商业银行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国银行业应大力拓展绿色融资服务领域,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金融体系,切实为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并实现自身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加入并遵守全球金融界中最具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规范。赤道原则是由世界主要金融机构根据的政策和指南制定的、旨在管理和发展与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一套自愿性原则。截止2007年年底,已经有来自21个国家的57家银行签订了赤道原则。《银行界关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是联合国环境署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正式推出的,也是旨在管理和发展与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一套自愿性原则。截止2007年年底,已经有来自37个国家的175家银行成为该声明的签订者。中国的上海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陆续签订了《银行界关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兴业银行也在积极努力加入赤道原则。中国的银行,特别是排名全球100强银行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应尽快加入并遵守这些可持续发展规范。

年度报告中包含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内容。在目前中国尚未出台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和相关责任指标体系的前提下,银行业可以借鉴和参照目前在全球有着广泛影响的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篇8

2011年世界经济发展特点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道路曲折。2010年和2011年世界经济都经历了因复苏步伐加速所带来的欣喜,之后又因复苏势头放缓而可能再次陷入衰退的担忧。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走势经历了一个由较快增长到明显减速的变化。5月以前,世界经济延续上年底的较强走势,显示出可持续复苏的态势。进入6、7月后,世界经济坏消息频传,欧洲债务危机深化,发达国家经济基本面数据再现疲态,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明显走弱,市场避险情绪不断高涨,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全球经济新衰退风险的警告不绝于耳。目前世界经济前景比2011年年中时明显黯淡了许多。

世界经济复苏一直延续“南高北低”的双速格局

2011年是发达国家的又一个失望之年,发达国家经济整体增长疲弱,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相比历史水平大幅萎缩。在随后的经济复苏中,多数发达国家经济恢复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疲软,财政赤字和债务大幅上升。2011年发达国家经济受到诸多重大不利因素打击,从自然灾害的影响到政府预算、银行信贷和债务危机等问题的困扰,导致经济复苏依然脆弱,经济增长维持低速。

2011年美国经济虽未脱离正轨,但复苏乏力,复苏速度之慢前所未有。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不断膨胀的财政赤字和巨额债务等因素综合在一起,对美国经济复苏构成非常大的政策难题。3月份日本遭遇了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灾难,日本经济复苏进程逆转。随着震后消费的复苏以及产品供应链的恢复,日本内外需均有所增长,但在欧债危机加深、日元保持强势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灾后的日本在面对种种经济困境时显得无能为力。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蔓延速度和恶化程度远超预期,不仅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威胁,而且影响了欧洲经济增长。许多欧元区国家被迫启动严格的紧缩计划,以规范国家财政。由于财政开支急剧减少,部分欧元区国家经济重新陷入衰退。

2011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继续主导全球经济复苏。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全球经济增长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进程。在经济复苏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领先于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上升,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2011年,受发达国家经济减速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在高位放缓,但总体仍保持较强劲的增长态势,整体经济增长率继续快于发达国家。在2011年,新兴经济体面临着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为应对通货膨胀和信贷增长过快,许多国家采取了宏观经济政策调控,致使经济增长放缓。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将来自于新兴经济体。

2011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最为强劲,该地区正在更多地注重内需驱动型增长。中国的强劲经济增长对全球贸易和商品价格的反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来自日本投资银行野村证券的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40%。2011年北非中东许多国家经历了政治动荡,经济增长明显下滑。随着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跌,2011年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经济也在减速。俄罗斯经济在2011年保持了较好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将恢复到危机前最好水平,同时俄罗斯在上年年底正式获准成为wto新成员,迎来对外经贸合作和自身经济发展的新起点。2011年非洲经济在逆境中保持高速增长,但该地区仍极易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

国际贸易增速明显回落

由于全球经济活动放缓,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回落。世界贸易组织(wto)9月预测,将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率的预估值由4月预测的6.5%下调至5.8%。若这一预测成为实现,表明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低于1990~2008年6.0%的长期年均增长水平。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低于预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北非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对全球石油供应构成威胁,日本大地震使全球供应链突然中断等,这些突发事件、短期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抑制了各国经济活动,影响了世界贸易走势。更重要的是,全球经济增长再次减速严重影响了各国的进出动,使世界贸易失去持续增长的势头,重新出现下滑。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放缓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使国内消费难以有较强劲的反弹,并抑制了收入增长,减弱了进口需求。久拖不决的欧洲债务危机使欧洲各国经济活动日趋疲弱,影响了欧洲及全球贸易增长。

延续2010年的持续涨势,2011年前几个月世界初级产品价格继续大幅攀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编制的初级产品价格指数在2011年4月达到国际金融危机来的最高点。而随着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投资者的情绪转向消极,对国际商品价格形成压制,导致世界初级产品价格自5月以来呈现震荡下跌态势。截止2011年11月,imF的初级商品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13.1%,比2011年4月的高点下降11.3%。未来欧债危机形势的演变、全球流动性释放的状况、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以及美元汇率的波动将是影响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时间段产生的影响不同,将牵引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行情及波动趋势。

2012年世界经济展望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历时3年多,其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旧疾未愈,又添新伤,更加凸显了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欧洲债务危机的解决并非在朝夕之间,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将会经历一个较长的低迷期,预计世界经济在今后几年只能维持低速增长且时有波动。

展望2012年,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从发展态势看,欧洲债务危机仍有可能深化,甚至拖累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但只要相关国家携手有效应对,世界经济仍有望维持低速增长态势。迄今,国际经济组织和主要研究机构纷纷下调对2012年世界经济前景的预测,认为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不会高于2011年。联合国2011年12月《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受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疲弱、欧元区债务危机、财政紧缩措施以及各国应对危机的政策缺乏协调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在未来两年将继续减速,甚至有可能再度衰退。联合国预计,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从2011年的2.8%下滑至2.6%,更低于2010年的4.0%。

美国经济有望实现温和复苏 2011年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信用评级遭降,国会两党谈判缠斗不休。但近期美国重要经济数据向好,显示经济呈现缓慢扩张势头。2012年,欧洲经济衰退和美国国内财政紧缩或将对美国经济构成冲击。欧洲在贸易和金融方面与美国有着紧密联系,欧洲经济衰退及欧债危机的后续影响是影响美国经济的重要因素。欧债危机加深使银行更加惜贷,这可能需要美联储向市场多提供流动性。另外,2012年美国将迎来总统大选,经济和就业议题对美国总统奥巴马争取连任至关重要。奥巴马政府正千方百计地提振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也将注重财政政策扩张对经济复苏的有利作用,避免快速的财政紧缩。为刺激美国就业和经济复苏,美联储选择了继续维持宽松政策,已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水平至少到2013年中期不变。2012年美国经济预料能够实现温和增长,通胀率维持在低水平。美联储预测,2011年美国经济增速将在1.6%~1.7%之间,2012年美国经济增速将在2.5%~2.9%之间。

欧洲继续深陷债务危机的泥潭 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撼动了全球金融市场。迫于应对危机,各成员国不得不紧缩财政,这既制约了经济复苏,又不可避免地影响社保、养老等福利支出,削弱了投资者信心和消费者支出意愿,引发社会动荡,令经济增长陷于停滞。2012年欧债危机的局面还将延续,其形势如何演变需要密切关注。而欧盟峰会推出的各项新举措能否奏效尚待观察,近期欧元区成员被下调信用评级的压力犹在。经济增长前景暗淡和债务危机加剧降低了人们对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预期。欧洲央行预计,2012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将只有0.3%。联合国报告称,2012年欧洲经济增长仍将十分低迷,多数国家经济处于萎缩边缘,而债务问题深重的欧元区边缘国家则可能陷入较长时间的经济衰退。2011年11月和12月,欧洲央行已连续两月两次下调利率,并推出一系列应急措施来支持财政系统,凸现其对欧元区经济前景的忧虑。如何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整顿财政之间寻求平衡,考验着欧盟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从目前看,2012年欧洲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欧元区经济衰退将加剧债务和银行融资市场的压力,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连锁效应,拖累世界经济放缓增长。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篇9

纵观2006年的全球经济走势,以下五大要点尤为引人注目:

全球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经济体经济走势普遍看好。

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全球经济回升于2004年达到高点,实际GDp增长率达到5.3%,创下近30年来的最好记录。虽然2005年出现轻度调整,实际GDp增长率降至4.9%,但2006年增长势头再度强化,按imF最新预测实际GDp增长率有望回升至5.1%。2007年仍将保持这一态势,实际GDp增长率可能到达4.9%。

2006年全球经济之所以能展现如此良好的增长态势,是靠主要经济体经济运行普遍看好来共同支撑的。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1)美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地产泡沫和通货膨胀,联邦财政赤字的大幅度减少也使国内经济运行更加稳定。2006年美国实际GDp增长率有望达到3.4%,比2005年提升0.2个百分点,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13.4%(按ppp计算,下同)。(2)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另一主要支柱的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适度收紧的宏观经济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增强。2006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将达10%左右,按imF估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达到30.2%;(3)日本经济走出长期萧条,回升势头进一步强化,不良债权、通货紧缩等影响经济稳定运行的所有重大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得到缓解或解决。2006年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有望达到2.7%,比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平均增长速度高出一倍以上。(4)欧盟经济逐步显现复苏势头,失业率稳步下降,主要国家财政状况恶化的势头得到控制。2006年欧盟的实际GDp增长率将达到2.8%,创下新世纪最初几年的最高记录,比2005年高出1个百分点。(5)东亚依旧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新兴市场大国经济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亚行预测2006年东亚实际GDp增长率将达7.5%,约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2.5个百分点。据imF预测,印度和俄罗斯的实际GDp增长率也将分别达到8.3%和6.5%,再加上中国和巴西,“金砖四国”(BRiC)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令人瞩目。

世界贸易依然保持强劲增长之势,但风险也在增大,多哈回合失败可能导致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民族主义继续蔓延和地区主义加速发展。

2006年世界贸易量预计将增长8.9%,比2005年提升1.5个百分点,更明显高于此前10年6%左右的平均水平。按美元计价的世界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将达14.5万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4.0%。但在另一方面,世界贸易的稳定增长也面临诸多风险,其中最需关注的是,wto多哈回合谈判在拖延了五年之后又不得不于2006年7月24日宣布失败,这可能会对全球贸易稳定增长和贸易投资自由化造成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是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对国际贸易投资的稳定发展造成严重障碍。二是可能导致经济民族主义进一步蔓延。实际上,多哈回合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本身就是经济民族主义在包括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蔓延的结果。三是可能推动区域贸易合作加速发展,有关经济体在贸易投资自由化诉求从wto等全球体制中得不到满足的条件下,不得不更加求助于区域和双边贸易投资合作。

国际直接投资持续恢复,跨国并购再趋活跃,对全球和主要国家(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新一轮全球FDi高潮在2000年达到顶峰后逐步减少,陷入低谷,直到2004年才重新显现复苏势头,2005年这一势头得到进一步强化,全球FDi流入量在2004和2005年分别增长了27.4%和28.9%。受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全球股市普遍回升等因素的积极影响,2006年全球FDi持续保持复苏势头,跨国并购规模迅速扩大,对全球FDi增长的推动力日趋增大,甚至有舆论将2006年称之为“全球企业并购年”。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2006年上半年全球跨国并购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39%,2006年头11个月全球并购已达3.39万亿美元,超过2000年3.33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但在另一方面,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不均衡依然存在,少数发达国家依旧在全球FDi流动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全球FDi流动结构中地位得到提升的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国等少数几个。

全球经济失衡未见缓解,主要国家内部依然面临着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宏观经济失衡,这是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最大风险。

近几年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与全球经济失衡的不断加剧相伴随的,2006年这一问题不仅未能彻底解决,而且还在进一步加剧。目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之一是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2005年其货物贸易逆差已达76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而2006年极有可能突破8000亿美元大关。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持续扩大,2006年1~9月中国的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0.4%,达到1099亿美元。加上持续保持大规模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结果必然是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11月7日,已突破10000亿美元。中美对外经济失衡加剧是两国国内宏观经济失衡的必然结果,直接原因是美国过度依赖高消费而中国过度依赖高投资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得到明显改善。2006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居民消费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分别高达60.4%和62.1%。此外,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也存在财政状况恶化和高失业等宏观经济问题。2006年日本的公共债务余额相当于GDp的160.5%,比国际公认的警界线整整高出100个百分点!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篇10

地理学科公认的特性有二:一是综合性,二是区域性。通过地理课堂教学,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物质系统,这个物质系统是综合的、多种多样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地理学就是研究这个物质系统的全部组成要素及其内在联系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的功能也是综合的,例如,一个资源丰富的流域,对人们生产、生活来说,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旅游、水利、矿产、气候、水产养殖等等)。这一流域环境的开发、利用,必须进行综合研究,优选出一个最佳方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全球的地理环境虽是一个整体,但因各个地区位置的不同,受内、外力作用不均一等影响,又存在着地域分异。最后,还应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任一区域内环境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在区域演变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区域的开发、利用应当是综合的,相关区域的发展也是彼此影响的。

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两大特性之后,有助于理解“人地关系的对立、对抗”会带来种种负面影响,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学生理解“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人地关系是人类起源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人地关系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加速改变着各地区的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的空间转移。与此同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反作用也愈益强烈,导致了区域性甚至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国土、经济、社会关系的严重失调。当今社会人地关系处于激烈的对抗之中。所以人地关系成为联系高中地理教材各章的主线索,也就理所当然了。可是,解决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好人地关系呢?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可是我们的地球正在受到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沙漠化和毁林等等破坏,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所有这些危机的产生都跟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能源和资源有关。可持续发展可以使人地关系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可以使区域经济、环保、资源利用方式在生态上合理化;可以使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加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人类社会来说意义十分重大。而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加强其对社会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地理学科的两大特性、人地关系的内容和可持续发展观是中学地理教材的三大灵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均不可偏废,尤其要突出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途径

2.1根据教材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层层推进

由于高中地理上册教材编排体系是按照地球的圈层构造体系编排的,每个圈层又都顺理成章地由内部结构、特点、物质与能量的运动与转换、现象与规律、形成与发展,成为一个个“小而全”的完整系统。每一圈层又包容了相关学科的大量基础知识,反客为主地排斥了地理学科的人地关系内容。这些特点,使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利于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但是,可以根据“各层圈”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物质与能量在系统内的持续运动与转换的过程,首先树立学生的“持续”意识,为后期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奠定基础。

例1教师在讲授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运动”之后可适当小结:

以张家港市为例,从12月22日次年1月6月22日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地球公转速度的渐变情况。

然后再明确这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运动过程。可进一步指明这种持续变化具有同时性。例2在讲授第二章第二节中“气温的日变化”的内容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曲线图结合下表进行讲授:

通过分析讲授: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强度地面获热地面储热地面温度地面辐射大气获热大气储热大气温度的变化。学生很容易明了这也是一个持续变化过程。例3在讲授“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及成因”时有关大陆上等温线弯曲特点,通过图文分析,可以得出:一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弯曲;七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弯曲。

可用“南南北北”四个字来概括这一特征。进一步分析后可小结为:

上述三例的综合,不仅可使内在联系的知识活化,还强化了“持续”意识的培养。事实上,整个高中地理上册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大气环流的时空变化、海平面气压形势的消长、降水的形成过程、水循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内外力作用过程、地壳运动、地热的积累与释放、地壳的演化过程、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和单向流动、水热条件的时空变化、自然带内一个要素的变化对其它各要素的影响等等。这些例子,只要教师精心组织,深入浅出地讲解,都能无声地培养学生的“持续”意识。

整个高中地理下册是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阵地。下面依教材内容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分章论述。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必须选择合理的方式,顾及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环境的、社会和经济的效益。不能“竭泽而渔”,损害自然资源的发展基础。对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要研究利用新的替代品;要研究这些资源利用的闭合循环系统;要有利于使其向持续利用方式的方向转变。对于可再生资源,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以确保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使得各种可再生资源能够循环再生,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等能源。同时,要结合中国国情,选择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材中提到的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北方半干旱地区的退耕还牧、南方丘陵山地的林业发展,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森林法的制订实施;牧区的划区管理、定期轮牧、轮流打草制度、规定载畜量、建人工草场等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等都是有利于区域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在教学中要深入浅出,润物无声。

通过第六章的教学,学生协调人地关系的能力应该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观。第七章的教学,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与能源有关的可持续发展”的大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过程中有以下一些问题可供学生讨论:

1.哪些能源的利用会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哪些能源的利用会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什么?

2.世界能源的产、供、销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能源的产、供、销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世界上相当一些国家,可再生能源尚未成为常规能源,而非可再生能源又面临贫化甚至枯竭的危险,为了维持本国

  

或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要做的工作是

什么?

5.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6.能源消费构成与可持续发展。

7.“能源危机”与区域经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8.美、日等国是耗能大国,美国年能耗达7亿多吨;而世界上的一些贫困国家对环境的需求、消耗也很多,对资源的开采是掠夺式的。为了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美、日等国对世界上的贫困国家应持何种态度?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能否可持续发展会影响到第二、三产业的持续发展,会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在教学中要突出讲授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途径,例如要遵循生物再生产的自然规律;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因地制宜;对农业的持续要重视气候条件中的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此外农业生产能否持续发展,还与科技投入和社会制度有关,与农业内部结构和地域结构有关。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农业能否持续发展?影响更大,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国情,坚持两个原则:“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应结合本乡本土,看到家乡农业持续发展的成就,师生共同探讨家乡农业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工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宜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合理布局的意义、科学技术的水平、资源的利用方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工业的内部结构和地域结构、轻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等方面层层展开。例如结合教材可提出:如何根据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的产业的空间转移,邻近地区怎样才能抓住“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从我国国情着手,着重探讨农业生产、交通建设、能源建设、工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科教兴国战略、体制转变等方面对我国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消除工业三废,搞好环境保护”的内容,宜分三步讲授:第一步,讲清工业“三废”的排放,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第二步,消除工业“三废”,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步,举例讲解“消除工业三废”,区域经济取得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人口构成、数量、素质、增长、分布、迁移、流动,同“可持续发展”都有关联。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要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教学过程中,除了说理之外,还可举例讲解,例如:移民是世界性难题。为了兴建三峡工程而进行的移民方式,不仅对移民进行了经济补偿,而且保证了移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如在三峡大坝附近兴办水泥厂,既解决了移民的就业问题,也考虑了三峡工程的需要,并能节约运输费用,降低工程投资。三峡工程的开发性移民(1985年—2008年,移民总数为113.2万人),无疑是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可以引用张家港市“城市现代化、乡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过程的成功经验。

全书的最后一章,对前面各章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带有总结和提高的双重意义。教学过程中,宜从“高中地理知识结构图”着手,通过前面各章学过的知识,和已渗透的有关可持续发展思想,对资源利用方式、“三废”排放、人口增长、规划不当和自然原因引发的各种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加以总结,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协调好人地关系,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只有在经济增长中保护好环境,发展才能健康,才有后劲,才可持续。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最后可联系教学过程中讲过的实例。驾轻就熟地归纳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途径。

2.2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教育

第一,开展主题不同的讲座,如《中国21世纪议程》、《地球的一天》、《中国沿海地区21世纪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等。

第二,开展乡土调查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第三,提供实例,撰写小论文,完善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第四,可以组织学生收听收视有关持续发展的电视、广播(如姜昆、李文华的宣传环保相声《严重警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