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十篇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十篇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8:38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1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有效途径

本文以下将高中物理教学开展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意义以及必要性进行简单的概述,并且将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操作进行分析与介绍,同时,将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开展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进行综合阐述,从而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教育同胞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一、简述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应用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必要性以及意义

(一)满足高中物理学科发展的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对身边发生的事物越来越感兴趣,并且还愿意尝试制作、创造身边应用工具、产品等物品,而这些物品将会涉及到各种物理学,因此,培养学生们的物理实际应用能力对其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更有利于推动物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而为了有效实现上述目的,则需要探讨有力教学方法,即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就能够有效实现上述目标。

(二)满足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初衷

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初衷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而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不仅有效培养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综合素质能力,而且还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应用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则能够有效满足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初衷,故该教学方法值得在相关教学活动中应用与推广。

(三)为进一步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使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而且还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探索冒险精神,因此,为了使得学生们将来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活动中,则教学教师需要积极探讨一些有效教学方法对其进行教学,而探究式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则能够有效实现上述目的,故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值得应用。

二、浅谈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操作

(一)合理、科学的选定课题目标

课题是巩固课堂物理理论知识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选择合理、科学的课题目标,则对提高学生们学习成绩以及教学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教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而合理、科学的选择课题目标,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信心,而且还有效提高学生们学习成绩,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质量。

(二)分析课题目标

当课题目标被确定下来后,则需要指导学生们对既定的目标进行分析,以寻找其存在的问题,有效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思维反应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拥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除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学教师可以适当的指引学生们进行探索问题,从而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而积极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中,进而大大提高了物理教学效率以及质量。

(三)合理的制定探究计划

当教学教师制定探究计划的时候,需要注重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合理的制定探究计划,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信心,并且,教学教师还需要以学生们为计划主体,将学生们的意见作为主要意见,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与学生们进行展开讨论活动,使得学生们能够认识到制定探究计划也是一项严谨科学行为,进而使得学生们充满信心而实施探究计划。

(四)总结与评估

当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们对知识进行梳理,并且尝试发现每个知识点的有机联系,与此同时,学生们在总结的过程中还可以尝试与其他同学合作,以补充自身的不足点,由此有利于增进学生们之间的感情以及提高其人际交流的能力。

三、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开展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以及建议

首先,合理的设立情境以及问题,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们自主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中,进而大大提高了物理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其次,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来创设问题情境,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探究式教学活动中,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综合素质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上将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应用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必要性以及意义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并且将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操作进行了分析与介绍。最后,本文针对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的实施而提出了几点有效途径以及建议,从而全面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亚茹,孟秀兰,高楠,李改娣,辛海峰.高中学生在物理学科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调查分析[J].学科教育,2009(09)

[2]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2

关键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开发途径区域环境

当今世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导致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极其不平衡,即使在一国范围内也往往因为区域自然、人文环境的差异及人口特征的不同而导致各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首要资源,因而要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积极开发区域人力资源、提高区域人口的整体素质,进而以区域人口素质的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增长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与进步。然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并不是一件可短时间完成的简单任务,它是一项涉及多种要素、多个环节、多种关系、多种环境变量的系统工程,因此,如何认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性结构与特征,探寻其系统运行的内在规律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结构概述

所谓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通常被理解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所涉及范围内的所有人员进行正规教育、智力开发、职业培训和全社会性的启智服务,以使人力资本保值增值,并发挥其效用的活动的集合。一般来说,区域人力资源在闲置不用时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贬值,因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具有时间价值的内涵,它的成本发生于近期,而收益则表现为远期。故而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必须考虑到,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并非孤立的事件,其开发活动本身是具有其特殊的系统结构的,同时,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又将必然地与区域环境中的各类要素发生相互关系,进行必要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可以说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活动本身是一个具有特定要素、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系统,同时它又是区域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不可获取的系统构成要素。

首先,如图1所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在于实现区域人力资源素质、人力资本价值的整体提升,即实现区域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及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需求。

其次,图示也表明要实现上述目标,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系统考虑其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与途径,即应恰当地选择和优化组合教育、培训、迁移和流动、保健等人力资源开发途径,使之产生有效的合力推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向前发展。这些要素及其组合构成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路径。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的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选择、取舍、协同、平衡及约束状况将深刻影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最终成效。

第三,图示反映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本身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同时它还必须与区域环境要素进行必须的交互和联系,以实现其功能和目标,而这些直接关系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成效的环境因素是多样的,至少可以分为三类: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区域人文环境要素和区域人口要素及人的特征。

第四,图示还表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关联不是静止和短期的,而是动态和长期的,即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状况将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也将作用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约束与作用

如前所述,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将受到区域环境中诸要素的约束、作用和影响,而这些环境要素的约束和作用也客观上构成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外界诱因和内在动机,形成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需求。下面将分别对各类环境要素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约束和作用机制进行系统性分析(见图2):

(一)区域自然环境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压力

区域自然环境要素既包括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土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构成与分布,也包括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与消耗状况,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这些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将作为区域系统的影响因素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作用。当前,由于全球现代化进程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而自然环境中所具有的各类资源的量是极其有限的,随着人类索取的增长,其未来的剩余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应的降低,简言之,即环境资源的有限与人类对资源索取的无限这对矛盾将迫使人们不得不寻求新的方式以替代或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这些新方式既包括新的技术的研发、也包括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升劳动生产率来部分替代对资源的损耗。因此。当前的自然环境特征要求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对于自然环境恶劣、自然资源极其有限的区域,这一压力则将更加突出。以我国为例,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口多、而区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有限且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生态问题也较为突出,为此这些区域相对于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二)区域人文环境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约束

区域人文环境是一定区域在长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的集合。如区域的社会结构、群体特征、行为规则,区域中的民风民俗,区域内被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理想信念等。现代社会学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这些区域人文环境特征不仅是人文符号,它也会对区域发展产生切实的影响和作用。对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也是如此,区域人文环境也必将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产生一定的约束和限制,如:一定区域的社会结构(如年龄结构)和群体构成(如受教育程度)的特征将会影响该区域内接受教育、培训的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而一定区域内人们的价值理念倾向(如对教育的认可和重视程度)和民风民俗(如对离家外出打工或流动迁移就业的看法)也将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效产生实质上的影响。

(三)区域人口环境和人的特征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人力资源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对象。而人力资源即具有劳动能力、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人口,可以说人力资源是从属于人口的范畴的。因此,区域人口的数量与质量状况将直接决定和影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与成效。一般来说,若一定区域具有较大的人口基数、相对年轻化的人口结构和相对合理的人口分布,则该区域能在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中占有相应的优势,具有更为广阔的人力资源优势。但现实是,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发突出导致有效劳动力的构成相应下降;同时,虽然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但人口分布却极其不合理,加之自然资源有限性带来的自然环境压力也导致人口环境不断恶化,人口红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被不断削弱。这也就导致当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目标并不在于实现人力资源数量的扩张,而主要在于实现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在于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稳步增长。

同时,作为人口要素的最基本构成元素,人及其本身的特征也是影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表明,人本身是极其复杂的系统,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但有一点是被普遍认同的:人相对于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却往往具有无限的需求,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会不断地为自己设置不同的人生奋斗目标,且往往会在原有目标实现的基础上设置更高的新的目标,而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对令人们困惑的矛盾:人们需求的无限发展面临着自身能力与素质有限的限制与制约。对此,人力资源开发无疑是指出了一条可行之道路,即通过人力资源开发、通过不断强化和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来服务于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的满足。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如何有效地认识人自身的这一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将是我们面临的又一问题。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系统性分析

(一)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普遍接受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的观点,将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正规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医疗保健、企业以外的组织未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迁移及其成本等。简言之,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包括教育、培训、迁移和流动、保健和其他途径等几种基本方式。

教育,即区域政府或社会通过教育投资,对区域人口中的适龄或其他对象进行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意图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由于其开发对象的普遍性、投资的长期性和成效的显著性,教育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方式。

培训,通常是指在职培训,即企业或组织为提升组织员工工作所需的技能或能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的短期性或周期性的人力资本投资,它也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形式。但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培训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在职培训和对目前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其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应该根据区域差异而多样化。

迁移和流动,通常是指人力资源在不同区域或不同产业之间的转移,其目的在于一方面解决区域或产业间人力资源配置不均带来的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和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提升人力资源的工作经验和经历,从而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

保健,通常是指通过医疗、保健和卫生投资等改善人力资源的健康水平,提升其体质和体能,从而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量。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保健除了上述内涵之外,还应包括对区域人口中相关人群的医疗卫生和保健投入以提升现实人力资源和潜在人力资源的身体素质,降低人力资源的健康损耗等。

而其他途径则是指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不能囊括在前述四种途径中的其他人力资源开发方式,如对人力资源的心理健康的投入,对劳动者的人际关系维护的投入等。

(二)不同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成效差异分析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实践表明上述几种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对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效的影响是不同的,每种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对于受众对象的投入和产出效果是存在相应的差异的。

成效的年龄差异。由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面对的人口和人力资源的数量众多。年龄各异,普遍性地对所有人力资源采取相同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或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不仅其成本难以承受,而且实施效果也将因受众的年龄差异而有别。

由表1可见,在人力资源开发中,保健投入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是重要的,因为医疗卫生及保健的投入关系到人的基本健康特征,而健康是伴随人一生的重要资源属性。而教育投入则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力资源具有显著差异的成效,对于少年和青年人口或人力资源,教育是其知识储备的最为重要的途径,该时期也是人力资源具备其知识素质的最关键时期。同样培训投入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力资源也具有显著差异的成效,一般对于青年和中年人力资源而言,由于在该阶段的职业工作需要较高的工作技能,因而其培训投入也是该阶段的最主要的投资之一。对于流动和迁移投资而言,其最重要的投入阶段也是在青年和中年阶段,且以青年阶段为主。

成效的职业差异。职业是人力资源运用并实现其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平台,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直接作用的工作领域,可以说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差异将直接体现为劳动者在其职业工作中的绩效差异。同样,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也反映出不同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对不同职业活动的绩效影响是有差异的。其中,教育及其所具有的知识产出对于教育、培训和研究类等知识性职业(如教师、研究员)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培训及其所具有的技能产出对于从事于技术、技能型工作(如技术工人、技术员)影响重大;迁移和流动的投入及其所带来的经验和经历的产出则对于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职业(如销售人员)和需要多方面经历和经验的管理类工作(如管理人员和领导者)意义重大;而保健则对于从事于体力劳动的职业从业者(如搬运工)的绩效影响显著。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选择和优化

综上所述,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区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人口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系统考虑各类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优势、不足及其特征,对各种人力资源开发途径进行选择和平衡,进行必要的结构组合,以优化的方式实现其提升区域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区域人力资本价值,进而科学而可持续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开发目标。

(一)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差异化选择

教育、培训、流动和保健这几类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是当前各国、各地区在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的主要选择。这也构成了不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同构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不同区域即使采取相同的“先进”开发技术所取得的开发成效却是不同的。究其原因就在于系统的“同构异功”性。因为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各要素将通过一定的关系构成一定的特殊结构,而这种特定的结构将会导致其系统整体功能的特定性,而人力资源开发系统最终的功能实现还需要系统与区域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加以实现。故而,在实践中,即使我国的东西部不同地区的决策者采取了同样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和相同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组合,其实施效果也将是显著差异的。

为此,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区域管理者和决策者应当根据本区域的环境状况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而不可盲目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或做法,照搬照套其他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路径。具体而言,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实施中,开发途径的差异化选择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界定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状况,明确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外部压力(如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压力)和内在需求(人们希望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愿望程度和希望提升的素质预期等)的特征,并了解其重要性程度和紧迫性程度的状况。据此制定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计划和方案。

其二,界定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供给状况,包括清晰辨别区域内各类学校、培训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及其服务能力和投入产出特征,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方案的设计奠定基础。

其三,收集和理解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要素的变化及发展信息,并根据本区域的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生态状况,本区域的人文精神特征、民风民俗及社会结构与特征;本区域的人口的量和质的特征等对备选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进行分析和选择、取舍。

其四,寻找适合于本区域特点的差异性人力资源开发途径与方式。虽然当代人力资源开发途径主要集中于教育、培训、流动和保健四类,但又不会仅仅包括这四类,因此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应根据本区域的实际需要,寻找和探索适合于本区域实际的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新途径。

(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优化

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中,开发是一项项投入的集合,并且这些开发投入或投资不是一次性的,而往往具有多次性和长期性。因此,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系统而动态地考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与产出关系,考虑其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的关系就成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为此,进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优化,实现区域资源和条件约束下的人力资源开发长期收益的最大化将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选择与优化着眼点。

因此,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优化中必须考虑到教育投入的巨大性、长期性,培训投入的特定性和短期性,保健投入的普遍性(人人享有)和差异性(不同人群的不同投入),迁移和流动投入的阶段性和区域性、产业性,以及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特异性和不确定性等。通过上述系统性考虑以逐步实现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和效果的优化。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3

关键词学校层级课程评价意义原则路径内容

学校层级的课程改革中心已经由单一的校本课程开发,走向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强调学校课程评价的内容和目的,没指明实施评价的主体;“国家层面的课程评价为主,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学校层级的课程评价,有别于国家、地方层次的课程评价,也不只是指校本课程的评价,而是以学校为中心,以学校的课程体系及其运作为评价对象。本文以基础教育学校层级的课程评价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意义、原则、内容及路径。

一、学校层级课程评价的意义

1.丰富学校课程评价研究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研究的内容,可以简要分为以下几类:一般课程论意义上的理论建构,比如:课程评价的含义辨析、主导价值、知识基础、指标体系等;对课程评价实践的探讨,如:现状、问题、走出困境的策略、发展趋势等;具体某个学科课程的评价研究,如:小学英语、初中科学、初中语文等学科课程评价;对课程评价方法的研究,如质性、发展性、体验式;国外课程评价原理、模式评介,如泰勒课程评价原理述评、美国等国的课程评价改革启示等。

当前的课程评价研究,直接跟学校这一层级课程改革相关的有:校本课程评价、学科课程评价、学校课程方案评价等。校本课程只是学校实施的三级课程整合的一个课程门类;学校课程方案只是当前整个学校课程规划静态的文本形式;学科课程也不是全部的课程形式,还有活动课程、探究课程等。上述研究,缺少的正是学校层级的课程评价体系及其运作的整体研究。因此,本选题研究有利于丰富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2.完善学校课程规划质量

学校课程规划的概念虽然表述不一,但是基本内涵相差不大。即:课程规划是指学校融合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的整体课程系统设计,充分体现课程领导力,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学校课程行动。课改十多年来,课程规划已在很多学校实施,但却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学校课程规划一经实施,就很少对其质量进行系统跟踪和评价。这不利于学校课程领域改革深入发展,也不利于学校课程规划的完善。建立学校层级的课程评价体系,对学校层级课程事务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很有意义,有利于完善学校课程规划质量。

3.提升学校课程运作能力

有研究者指出:课程运作是课程的运行、操作的整个动态过程,包括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基本环节。中小学课程运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运作机制不完整,课程决策权责不平衡,课程设计方式单一;课程实施过程缺少变化;课程评价不受重视。学校层级的课程评价体系研究正是对课程运作全程的关注,有利于了解当前学校层级课程的运作现状,评价的过程和结果有利于提升学校的课程运作能力。

二、学校层级课程评价的原则

1.以学生素质发展为评价旨趣

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设置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学校教育传承人类文明、发展文化、培养人才等目的都包含其中。学校课程规划应以学习者的素质发展为主导价值定位,实现途径有:确立以素质发展为本的课程规划基点、构建将基本课程与个性化课程协同起来的课程层级结构。所以,学校层级的课程评价也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因此,多维度探索学校课程评价内容很有必要,尽量全面涵盖学生素质各方面,评价标准也应该具有弹性,注重外在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2.以多元化成员的共同体为评价主体

新课程改革强调吸纳教育行政部门、课程领导者、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主体参与,在当前学校课程的设计、审议、实施、评价等环节发挥作用。教师在三级课程决策中,参与课程规划、实施与管理。所以,学校层级的课程评价主体应该形成以课程专家为引领,教师为主力,多主体参与的学校层级的课程评价团队,以“基于政策、基于学校、基于研究、基于对话”的原则开展评价。

3.以课程事务过程与结果兼顾为评价思路

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甚至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是2l世纪教育教学领域对这组关系的普遍认同。课程事务,是跟学校课程相关的所有事务,笼统可分:规划、实施、评价。在学校层次的课程评价中,也要强调学校课程的规划、实施和学生学习课程等过程性评价,也要包括对学校课程质量、学生学习结果等结果性评价。课程实施要从这两方面关注和收集评价资料,评价数据解读和利用也要从这两个角度开展。

4.以多途径收集的数据为评价依据

传统的国家集中管制课程的模式下,课程评价其实不是评价课程本身,而是对课程教与学结果的评价,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没有真正的评价权。当前倡导多主体评价,学校课程共同体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对学校课程u价,以全面收集评价数据。如:课程专家对课程开展的观察反馈;教师对学校层级课程的理解、建构和反思;学生的学习日志;家长对课程的反馈等。从学校角度来看,评价手段有:学校层级课程的规划和开展的过程叙事、阶段考核、项目验收、检测反馈等。也有学者强调学校自评:学校有参与确定评价标准的权利和义务;学校应进行经常性的自我评价与反思;学校要用好评价结果。

三、学校层级课程评价的内容

1-以课程要素为中心的评价内容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对学生预期学习结果的预设,对学校所有跟课程、跟学习有关事务起着定位和指导作用。评价指标有:体现学生素质发展的宗旨;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目标符合课程属性;目标层次有渐进性、持续性;目标表述清晰、可操作等。

(2)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是根据一定理念,服务于学习目标,以一定形式编制的某一学科或领域,引导学生学习的体系化的知识、技能、情意等内容。评价指标有:内容选择恰当;主题开放;组织合理;编排利于学习;有模块化体系等。

(3)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包括学习的活动安排、策略选择、环境设计、媒体选择等。评价指标有:学习方式设计注重体验性、实践性;利于个性差异和优势发展;注重学习习惯和策略养成;学习策略丰富;学习活动安排合理;媒体选择恰当等。

(4)学习评价。学习评价指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评价指标有:以学生素质发展评价为宗旨;注重全面发展性评价;综合运用形成性、结果性评价;质性和量性相结合;学生学习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情意评价等。

2.以学校课程规划过程为中心的评价内容

(1)实施前。实施前的学校课程规划,主要目的是基于一定的课程理念,架构学校课程体系,形成学校课程文本。评价指标有:课程编制共同体构成合理;课程审议制度完善;校情分析具体;课程规划目标明确;课程文本结构合理;学材便于教与学等。

(2)实施中。实施中的学校课程划就是指学校课程开展过程,是对学校课程规划质量的检验和反馈。评价摊衔有:课程目标落实到位;课程组织合理;课程实施策略恰当;课程资源丰富;课程保障到位等。

(3)实施后。实施后的学校课程规划主要是对课程质量的总结和改善。评价指标有:课程实施情况符合预设;开设课程有利于学习;课程实施效果良好;学生素质发展明显;教师评价课程良好;课程管理合理等。

3.以学校课程文本为评价中心的内容

(1)课程规划。课程规划是学校层级课程的宏观规划文本,是课程纲要和学材编制的依据。评价指标有:学校课程资源背景分析清晰;课程目标符合三维目标;课程结构科学;课程设置兼顾不同类型;课程管理有效、可操作;文字表述准确、简明、规范等。

(2)课程纲要。课程纲要也叫课程标准,是对具体某门(类)课程的学习内容的规划,是课程规划在某一领域的具体化。评价指标有:性质定位准确、理念先进;目标符合学科和学生发展需求;核心素养明晰;知识能力具有递进性;教学、评价、教材编写、资源开发等建议科学和可操作;文字表述准确、简明、规范等。

(3)学材。学材是以服务学生学习为目的材料,类似于教科书,更强调学生学习或者教师引导学习开展的安排。评价指标有:学习目标以学为主;学习内容组织缜密;学习方式符合课程和学生特点;学习评价兼顾多种方式;学习资源丰富;文字表述准确、简明、规范等。

上述三个中心的指标内容,因为三个中心自身的相互关系,评价内容独立而又有交叉。因此在学校层级的课程评价的实际操作中,三个中心可以同时按各自的时序开展,相互补充,搭建学校层级课程评价网络体系。

四、学校层级课程评价的路径

1.以课程要素为评价的出发点

从中心视角看,课程要素是课程体系的中心,也是学校课程评价的出发点。当前很多研究受泰勒原理影响,将课程要素划分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存在逻辑上的混乱。课程形成之后才有课程实施和评价,因此它们不属于课程要素,是课程运作的范畴。新世纪,世界课程改革都强调课程以学生素质发展为宗旨、为学生学习服务。所以,课程应以学习为中心,是编制、运作学校课程的出发点,四个基本要素: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即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四要素是学校层级课程评价的出发点。

2.以学校课程规划过程为评价线索

从动态视角看,学校层级的课程事务开展过程就是学校课程规划研发和实施的过程。所以,课程规划过程是学校层级的课程评价的线索。学校课程规划是当前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是学校课程从理想到现实的谋划过程,包括学校课程愿景的确立、学校课程方案的整体设计以及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与保障等。具体可以按课程规划实施前(研发阶段)、实施中、实施后三个阶段,根据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开展。

3.以学校课程文本为主要评价对象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4

一、模块说课及其主要内容

模块说课,是教师以一个具体模块(或单元),且不少于四个课时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并向教育工作者进行说明。它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模块说课的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

1.说模块的构成

这包括该模块的名称、主要教学任务、课时的安排等,最好用表格形式明确出来。

2.说背景分析

这主要从岗位需求、教材和学情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岗位需求分析,结合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技能、素养的要求,明确所授的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分析,指钻研吃透课程标准精神,明确该模块内容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模块的重点和难点,积极挖掘教材中有利于能力培养和思想提高的潜在因素;学情分析,指分析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的思维方式等。

3.说教学目标

首先,简单扼要地说清楚课程目标;在此基础上,准确、具体、全面地表述该模块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确定模块教学重点和难点。

4.说教学设计

教学情境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教学方法设计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如“日光灯电路的制作与调试”模块,可采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可采用的学法有合作探究法、观察法、学思结合法;教学流程的设计要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可用流程图具体说明。

5.说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可从项目导入、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等方面具体阐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学评价要多元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6.说资源建设

从制作教具、制作课件、创设情境所使用的工具、查找搜集的信息以及学生的作品(成功作品、不成功作品)等方面,进行说明。

7.说教学反思

主要说成功与不足之处,并针对反思进行再教设计。

二、中职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以自身的已有基础为出发点,朝着既定的目标,经过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并创造出业绩的过程。模块说课是中职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模块说课效果好坏的关键是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的高低。一次成功的模块说课,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因此,中职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模块说课效果好坏的本质,是教师教学设计水平的高低。一次成功的模块说课,实质是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展示。通过模块说课,教师可以在情境创设、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学生活动设计、学业评价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设计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原则的学生活动;设计多元化的评价表,重视过程性学习评价;针对学生实际,设计行之有效的教法和学法、清晰合理的教学流程等。

3.促进教师成长为一名反思型教师

模块说课的最后环节是说教学反思,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不足,并确定改进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学会反思自悟,可以使正确的行为得以确认和保持,错误的行为得以纠正。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联系起来,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4.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化学教学更注重书本,轻化生活;注重认知,轻化情感;注重结论,轻化过程,更多师生认为学习化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这种脱离生活实践的教学和认识,不仅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阻碍学生化学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与提高。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教学体制逐渐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并初步取得成效。

那么,在实践教学中如何让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笔者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

一、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研究的必要性

首先,实施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主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正是“做科学”的主要途径。然而实验教学并没有落到实处;其次,生活化教学是完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学校片面追求“高分”,用“讲实验”或者多媒体演示实验方式代替“做实验”,忽视实验教学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失掉化学科目的严谨性。

二、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研究的途径

第一,化学实验主题生活化。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实验教学课堂上创设学生身边最为熟悉、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熟悉的氛围中轻松、自由地学习、掌握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创新精神。此外,还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实验教学情境揭示社会问题中的化学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

第二,化学实验设计生活化。

实验设计生活化,需要教师将化学课本中的实验适当修改和完善。首先,改变传统陈旧、脱离现实的实验内容,将当下一些新材料、新物质引入实验中,与时俱进;其次,关注学生生活,将一些贴近生活的、既熟悉又鲜活的内容作为实验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第三,化学实验器材生活化。

很多学校,实验器材匮乏成为他们选择“讲实验”的客观因素,然而可以将生活中的废弃物改制成简单的实验器材,将生活中的材料制成可替代的化学药品,既可以很好地弥补实验器材匮乏的不足,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勤俭节约的环保意识。此外,实验器材生活化,可以摆脱课上分发器材的制约,学生可以尝试在课堂之外进行个性化化学实验操作,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

第四,化学实验场所生活化。

如上提到的,实验器材生活化之后,学生可以实现实验场所生活化,即在学校之外,在家庭中开展一些小实验,变传统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联系初中化学教材设计一些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利用家中一些常见的材料完成实验。这样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实验热情,还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将课内外实验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第五,化学实验交流生活化。

科技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前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同样,这个交流平台可以应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化学实验交流群,师生之间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畅所欲言,或者教师可以将自己做实验的过程录成视频,传到群中共享,让学生观看、交流。学生可以利用摄像头操作,让教师指正,甚至可以通过视频实现两人、多人实验pK,增强实验学习的趣味性。

三、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研究的反思

以上实验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已经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尝试,实验教学生活化以内容生活化、学生主体性、操作实践性、过程互动性、装置简易性为原则,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是可行且有效的,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教学评价机制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此外,化学教师实验技能及实验意识需要逐步提高,教师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参加培训,提升意识。

总之,采用生活化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既能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能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最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郑苏珠.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途径[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6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养基本途径

随着各国医学发展之间的联系的日益密切,各种医学类学术交流逐渐增多。我国也从其他国家医学发展中认识到一个问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必须重视,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医学院校都开始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也有相当一部分医学院校被合并进入综合性较强的大学,从而获得了较强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但是,我国的医学人文科学还不能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总结出了几点措施,希望可以帮助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理论结合实际,关注社会、医疗问题

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师要重视社会和医疗问题,并把这些实例纳入教程,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这种教学方法也是对过去那种空谈理论的革新,改变了以往坐而论道的局面,真正使医生能够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同时也增强了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在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能力,使医学生能够解决医疗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理论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医学院校可以利用周末以及节假日的时间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深入到各个领域进行社会考察,职业体验以及勤工俭学等活动;另外,还可以到敬老院以及社会福利院等慈善部门参加义务劳动,体会社会生活的艰辛。当然,尤其要重视医德医风方面,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医德医风交流研讨会,不断更新学生的观念,共同进步。组织学生参观各种纪念馆,如九・一八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建筑,在真实、惨烈的场景面前自然会激起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醒学生们勿忘国耻。除了这些惨烈的场面,学校也可以带领学生们去参观一下新科技的产生及发展,让学生们领略到祖国的发展进步,为祖国的强大、腾飞而欢欣鼓舞,激发学生们成为国家栋梁的决心。

仅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不够的,学生们还要深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各级医疗机构调查研究,对村民进行健康普及教育,实现人人了解健康知识。学生们深入基层,能够了解到基层医疗卫生状况,树立正确的三观,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切实缓解基层看病难和看病贵的情况。另外,医学生在基层能够了解最真实的社会,有利于他们培养医学人文关怀的情感,自觉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基层的医疗条件也同时提醒他们医学生的就业机会并不都在大都市,在基层医院一样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人民服务。

二、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等教育不仅包括文化教育、素质教育,也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医生对心理健康的要求极高,想要做医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此外,医生必须具备的素质还有承受挫折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些都将列入医学生培养的课程。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他们要解救的不仅是患者生理上的病症,更重要解决患者心理上的障碍,所以,不能忽视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各医学院校应该重视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其纳入授课体系,针对学生的心理开展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指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学校应积极推广心理健康,为医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在校园内成立学生工作中心和心理咨询处,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在各个层面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的防御机制,降低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几率。

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心理咨询,同时心理咨询也能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有效地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说,心理咨询是高校必备地基础设施之一,是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心理咨询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开设大学生心理咨询处,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同时,定期进行专业讲座,使学生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在此基础上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改革临床医学教学内容,探索和寻找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帮助医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增强医学院校的知名度。

三、改革考核方式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考核模式仍然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在评价的过程中,考核分数为主要的评价依据,但是,人文素质教育注重的是思想教育,考核无法对其进行评估。因此,要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创新考核模式。因此,在考核的过程中采取了四六分的新制度,即将学生的专业素质考核总分数的60%记为总成绩,将日常的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纳入40%的考核成绩。有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采用的是开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因此,在设计试卷的过程中要尽量的将分值侧重于案例分析、简述等题型,侧重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开卷考试对学生的要求更为严格,学生无法从课本中寻找到标准的答案,只能自己归纳总结,这在无形中就加大了考察的难度。这种考核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使教育真正地落到了实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这将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学院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门较为特殊的课程,并不是理论的简单教育,还需要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更多的是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实践。应当充分发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育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一名称职的医生。

参考文献:

[1]王超.浅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02).

[2]谭宗梅,张小健,陈霖柏.定向免费医学生人文素质课教学内容科学体系构建的思考――兼谈定向免费医学生人文素质课教学内容的改革[J].大家,2012,(09).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7

本文首先论证了新课程标准下化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以及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意义,可行性,然后采用案例的形式对化学课堂探究性教学的实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探究教学化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展开了,这必将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无疑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但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仅仅靠每周一两节研究性学习课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处理好学习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素养等各方面的关系,如何将研究性学习引入日常教学,一直是人们思考的新课题,本文就化学学科作初步探索。

一、背景分析:

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最精炼的描述,而构造“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这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最核心的部分,上述新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对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训练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学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挑战,从这个层面上说我们很有必要寻求一种适应形式新要求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二、化学学科探究性教学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要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而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的能力。如果在化学日常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探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这必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使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可见进行化学学科探究性教学意义深远。

三、化学学科探究性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同时化学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为化学探究性教学提供了途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化学学科的学科思想就是先提出课题(问题),进行学科假设,再进行实验论证,得出结论,最后形成理论(规律),化学探究性教学就是在化学课堂上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可见探究性教学还能够体现化学学科的学科思想,让学生受到学科思想的熏陶。从理论上看进行化学探究性教学可行。

四、化学探究性教学的实施:

实施化学探究性教学要体现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实施化学探究性教学并不是要刻意在形式上体现探究性,更为重要和可行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体现探究性,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在“学”知识而不是在“装”知识,即要体现探究和授予的差别,体现主动和被动的差别,要改变过去传统教学体制中老师“满堂灌”,“一言堂”,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全盘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重要。要让学生的思维体现探究性,可作如下尝试:

1、创造探究情景:

通过合理处理教材,创造探究情景,把枯燥的东西变得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比如人教版教材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中有钠与水的反应,可以这样创造探究情景:再次展示瓶中的钠,观察钠沉在瓶底,又让学生回顾刚学习过的钠的物理性质,密度小(0.97g/cm3),比水小,若泡着钠的液体为水,则钠浮在水面。所以该液体不是水,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把钠投入水中的情景。这样就为同学们创造了一个探究情景,学生就迫切地想知道把钠投入水中的情景,大大激发了探究欲望。

再如在讲述某些物质的用途时,不应是单调的讲授,可以创造这样的探究情景:该物质为什么有这样的用途?性质决定由那一条性质决定,这样单调枯燥的东西就变得丰富了,有趣了。

2、为学生的探究指明方向。

因学生的准备知识不足等各种因素,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老师要体现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探究方法,方向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的指导。

比如钠与水反应产物的探究,小烧杯中先加了酚酞,变红了,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是哪种碱呢?可以引导学生从反应物元素的角度分析:碱中有oH-,还有一种金属阳离子,反应物中金属元素只有钠,说明生成的碱性物质为naoH,通过观察还有气体生成,气体是什么呢?又可以引导学生从元素角度分析,na与H2o作用,生成的气体只可能为H2,o2,到底是那一种呢?再考察H2,o2的性质,H2—可燃性,o2—助燃性,利用燃烧实验进行验证即可证明为H2,这样通过逐步分析、探究确定了产物,可以写出na与H2o反应的方程式:2na+2H2o=2naoH+H2以上体现的探究过程虽然简单,但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方法,在简单的问题上可以奏效,在复杂的问题中同样可以运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让学生形成有序思维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归类,对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形成有序思维模式是大有裨益的,要让学生明白复杂问题都是由一系列简单问题综合而成的,我们感觉到复杂主要是不知从那里着手思考,如果形成了有序思维模式,找到最原始的模型,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知12388比如在讲授Hno3的物理性质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有序思维模式。“Hno3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其实由这一点信息,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维模式思考就可以探究出Hno3的许多性质:

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沸点低

在空气中易形成酸雾

4、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多鼓励,多体现人文关怀,学生在一种宽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效果是最好的,对于学生正确的判断、推断、推理都要给予肯定,对于学生一些新奇想法、创意更要多鼓励,这可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体会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五、总结:

总之新形式下的化学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探究)的情景和途径,把每堂课都设计为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从而提高素质,增长能力。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把研究性学习引入第一课堂,实施探究式教学必将引起一场教育上的革命,对学生科学素养、探究能力的提高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①成广兴申义阳主编《化学教学概论》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

②任志鸿主编《高中新教材优秀教案高二化学上册》南方出版社2005.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8

事实证明,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有一定的合理的教育途径去保证。否则,如果孤立地追求具体指标(如升学率)而不问途径,就会弊病丛生,诸如题海战术,灌入式,投机取巧手段等。事实上,就升学、就业的“双重任务”同人的素质发展相比较,后者是更基本的因素,是教育为社会服务的中介。基础教育对人的培养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必须有广泛的适应性,二是必须为人的长期行为打基础。

数学教育既然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就整体而言,发展人的素质的任务,是由整个学校教育系统来完成的。因此,除了一般的数学知识外,数学留给学生的东西,应含有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有利于发展人的素质的那些东西,忽视这一点,必然使教育贫乏化。中小学数学教师,所受的都是本学科的专门教育,这对于科学实践是完全必要的,不了解本学科在整个培养人的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往往不自觉地夸大了本学科次要矛盾,而忽视了同培养人的素质联系较为密切的、带根本性的矛盾。忽视科学数学同作为中小学学科数学的区别。特别是,前者采取组织科学结论的表述方式,而后者除了也注意如何组织结论外,还强调结论的产生过程及在这过程中所反映的思想。现行考试制度,往往助长了学科教育的孤立考虑,使学科教育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为什么把数学作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学科?如果仅仅解释为“数学是生活和斗争的工具”,那么,在我们周围的中学毕业生,除了少数后来成为科技工作者或数学工作者外,许多人都无需直接用到稍深的数学知识,尤其在计算器普及的今天,在日常生活中简直连“买菜需要数学”这些直接的应用也几乎取消了,为什么还要不辞劳苦地苦读12年数学呢?如果仅仅解释为“数学很美”,那么世间美好的事物举目皆是,未必一定要学数学,如果仅仅解释为学数学可以使思维合乎逻辑,那么大部分没有学过逻辑规则的人,也都可以通过生活去学习它,从而不犯逻辑错误。因此,尽管刚才所说的都是学数学的理由,但还不是根本的、关键性的理由。我认为,数学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发展人本身,它用自己学科的优良品质陶冶人、启迪人、充实人,促使人的素质全面发展。

科学和实践活动的数学化会引起思维的变化,使人的思维得到训练,使认识和结论具有更严格的逻辑性,这一切不是别的,它正是数学教育的基本要素。用数学来描述、刻画客观规律,具有符号形式化,数量精确化和概括公式化的特点和优点,这就使得数学比起任何其他学科都使用了多得多的数学语言和符号。数学的这种特征,使得我们从特殊规律中概括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规律中演绎出特殊和个别的规律,都变成一种数学公式或方程的演绎过程。这样便大大简化和加速了思维进程,并且正是由于数学科学有了这些特点和优点,才有可能使人们的思维程序化,并按照一定的程序和一定的规律来进行思维活动,使思维过程变得既经济又洗练,并使人们的智力生活丰富多彩,这对于学生乃至人类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指出“对于科学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是数学”。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9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素养途径

前言:语文学科是小学生时期的重点学科,既是小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学科,同时又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工具[1]。语文素养被定义为以语文能力做为核心要素的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素养,该素养涵盖广泛,包括口头与书面语言积累,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学科的习得方式和方法,整体人文素养和综合思维能力等[2]。基于语文素养对小学生的重要意义,我们所有的语文教育者都应从实践中不断探索,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和切实可行的教育途径帮助受教育者掌握语文学科的正确学习方法,真正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1、多方面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教学效果重在细节

1.1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抓住教育重点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我们要注重授课时对课程重点的把握。我们必须认识到,小学生语文基础技能的获得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是不可能通过少数几篇课文的学习就能获得的,必须经过长期的逐步的积累,由外而内,循序渐进地完成其内化过程。因而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授课者,必须擅于把握课程重点,能够敏锐地在一个课文单元中发掘出重点课文,在重点课文中凝练出重点写作技艺和重点词语、句式、段落,并针对以上重点进行深入讲解,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从根本上夯实小学生的基础语文知识和能力。

1.2擅于通过合适的课文,采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新的课标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的丰富有利于促使小学生对课文字面之下的意义的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理解。教师的任务在于,发现并利用一切可能激发小学生想象力的机会,引导他们发散性地思考而非囿于文字的表面。如我在执教人教版第四册中的《画风》一文时,就有效地运用了读课文,解悟文义,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方式,获得了良好效果。

1.3勇于创新教学形式,创设适宜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的思维尚无定式,课堂上集中精力的时间有限,因而我们必须勇于创新教学形式,创设适宜的学习氛围,结合讨论、视频影像、合作等多种形式吸引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语文学习中。如我在教授《黄果树瀑布》一文时,首先组织学生们观看黄果树风景宣传片,动态的画面和优美音乐的声效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使他们得以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美景。然后让学生们先行分组讨论,然后集体合作,互相补充说明他们对作者景物描写写作技巧的领悟。最后,让学生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诵课文,去领略文字所带给我们的美妙体验,就这样,一堂45分钟的课节奏紧凑,衔接自然地完成了,学生在整个课时中始终精力集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在于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3]。兴趣为激励小学生进入高效学习状态的最佳引导者,这一点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已得到多方面证实。学习兴趣的存在,能够使小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切实的愉悦感,而对学习无兴趣感的学生,则处于一种无奈地疲沓被动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差也是可想而知的。故而,做为一名小学教员,必须深入思考如何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习兴趣。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两种主要的兴趣激发手段,现简介如下。

2.1通过类型各异的比赛来激发兴趣。

如开展错别字修改比赛,主题作文比赛,配乐诗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比赛时鼓励学生根据比赛内容结合多种表现形式为自己博得加分,如诗朗诵可搭配背景音乐烘托情感,错别字修改由学生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来给对方出题,成语接龙配以书法表演等等,使学生兴致高昂地参加比赛,并在比赛中获益。

2.2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适宜的教授方法。

注意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掌控其个体学习特征,选择适合其接受能力的教授方法。如我曾经接触过的一个无学习兴趣,成绩不佳的学生,通过观察,我发现该生喜欢在课间给同学们讲述他刚看过的大片,且能讲得绘声绘色,十分有感染力,我抓住他的这个特点,鼓励他在晨读课上为大家进行人物语言模拟表演,并引导他不要止于简单的对他人的模仿,而是要选择合适的读物,多琢磨,发掘出自己在语言方面的特色。经过一个学期的引导,他逐渐爱上了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并在潜移默化的阅读中发展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3、着眼于整体素养的开发,开拓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

关于语文素养实践认知活动的开发,目前已有了多种多样的形式,我在此仅简单介绍几种自己使用过且效果颇佳的活动类型。①经典课文的编演活动。我曾组织学生编演过《九色鹿》一文,让学生演员细心揣摩,如何将角色的语言特色和性格特征加以糅合,让学生观众评价演员的表演水平,如此一来,表演者用心推敲,观看者细心琢磨,学习过程开心愉悦,好的效果不言而喻。②全班范围的演讲比赛。有些学生羞于在众人面前开口,我开展全员性质的演讲比赛,促使每个学生都必须开口,在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方面很有效果。③安排小学生开展手抄小报实践活动。所有的小报均在全班面前进行展示,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书面写作能力的提升。

4、结语

小学时期是对一个人文字理解和操控能力等语文素养培养的最初且最为关键的时期,因而我们做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索科学高效的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方式,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深度地发掘和尝试,持续地进行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的优化,开发小学生的思维空间,勇于实施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从多方面强化小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文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沙艳霞.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11):20.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10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心理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德育内容包括“五大要素”,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五大要素”各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内容的统一体。

根据系统论原理,学校德育应当是一个系统。学校德育系统,需要研究者进行整体构建,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系统的要素横向贯通,环环相扣,形成合力,以保证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使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等系统的层次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以保证各个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各个教育阶段都应有德育整体意识,总揽全局,加强各阶段的衔接,以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用。于是,学校德育系统可以建构为一个双向结合的二维结构模型(如图1)。

“学校德育二维系统模型”是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3行6列矩阵(结构),共18个元素。矩阵的行向量表示学校德育的“层次系统”,矩阵的列向量表示学校德育的“要素系统”。矩阵的每一个元素都对应着一个学校德育系统的非空子系统。比如,第一行表示“大学德育系统”,第二列表示“学校德育内容系统”,行列相交处的元素a12表示“大学德育的内容系统”,它是“学校德育内容系统”的子系统。系统论立足于从要素、结构、功能和所处环境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分析系统要素的结构功能,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系统内各要素达到最佳建构和配置,以求系统形成结构最优功能和最优的整体效应。

二、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化

“学校系统模型”是以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三个层次为经,以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要素为纬,纵横交织而构成的,具有时间的全程性、空间的全面性,能够产生整体效应的开放系统。为了便于对系统进行过程控制,根据矩阵分块的原理,研究模型矩阵可以转化为研究矩阵的六个列向量,即是说,学校德育系统可以要素化为六个子系统。

1.德育目标子系统

学校德育目标子系统是学校德育要素系统的第一列子系统。

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目标子系统确定的依据,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是根据党和国家对学生在“德”方面的要求,遵循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德育目标要力求达到方向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力求达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与学生成长需要的统一。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者在将来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奠定基础。

构建德育目标子系统的基本要求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重;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

2.德育内容子系统

学校德育内容子系统是学校德育要素系统的第二列子系统。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子系统主要包括: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所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受学生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的制约;德育内容的针对性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出发。

构建德育内容子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德育内容,循序渐进;德育规范,形成序列;要素完整,层次清楚;注意衔接,螺旋上升。

3.德育途径子系统

学校德育途径子系统是学校德育要素系统的第三列子系统。

德育途径是对学生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德育途径子系统是以完成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以我国国情和各级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而提出的。学校德育途径子系统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队和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家庭与社会教育等。

构建德育途径子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德育途径,对应内容;一项内容,多项途径;有主有辅,协调配合;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4.德育方法子系统

学校德育方法子系统是学校德育要素系统的第四列子系统。

德育方法是完成德育任务的手段。概括起来,德育方法子系统可分为4类18法:

(1)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如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

(2)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

(3)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

(4)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

构建德育方法子系统的基本要求是:根据内容,对应途径;多种方法,优选组合;辩证思维,法无定法;留有余地,鼓励创新。

5.德育管理子系统

学校德育管理子系统是学校德育要素系统的第五列子系统。

德育管理是协调实施德育的组织之间、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增强德育实效,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它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挥和保证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功能。

德育管理子系统包括:领导体制、法规政策、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项内容。

构建德育管理子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理顺健全领导体制;稳定提高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

6.德育评价子系统

学校德育评价子系统是学校德育要素系统的第六列子系统。

德育评价是根据国家对学校德育的政策、法规、文件、大纲等要求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条件、过程和绩效进行的价值判断。德育评价对学校德育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德育评价子系统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校长对班级德育工作和任课教师教书育人的评价、班主任及教师集体对学生个体的品德评价三部分内容。

构建德育评价子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三级评价,体系健全;指标体系,科学简明;认真研究评价原则,正确掌握评价方法。

德育评价的难点是指标体系的量化。指标体系一般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具体标准)、权重、评价方法等项内容,既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具体、简明,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三、学校德育系统的环境化

学校德育系统不是孤立的、封闭的,总是在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中调整着自己的要素、层次和结构,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向高序、从二维向三维演化和发展,这就是系统的开放性。

学校德育系统的开放性的主要表征是德育系统的环境化。所谓德育系统的环境化,是指学校德育要从直接实施德育的学校环境向间接影响德育的家庭环境和间接作用德育的社会环境全面开放,以环境为载体,以社会规范为主要手段,以自我教育为根本出发点,以道德进步为目标,从而使德育的首要地位得到真正提升,德育系统的整体效果得到切实体现。因此,德育系统环境化的“环境”需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指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二是指优化的环境;三是指有教育意义的环境。而学校德育系统的环境化的要旨,在于通过设置一定的心理环境,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和自觉思考,在良好的氛围和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基于上述对学校德育系统环境化的认识,可以提出学校德育系统环境化的三条基本原则。

1.学校德育活动要与环境相谐调

学校德育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必须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因而德育过程不应自我封闭,要使之成为开放系统,实施开放性教育,把握好德育与环境的谐调性。

谐调性就是要求学校德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联系社会现实,这是学校德育系统化的首要原则。这即是说,要求德育过程既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相对独立性的一面,又具有与时展合拍、与学生心境和需求合意的一面;要求德育活动能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做出较敏捷的反应和较有力的调节,发挥积极作用,抑制消极影响,使学生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2.学校德育活动要以环境为载体

思想教育不可能到学生头脑中去直接作业。它是通过说理、形象感染、社会交往这些外在形式在学生心田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耕耘的一种特殊活动。这些外在形式就是德育环境。

比如,现实环境(包括自然或人造的环境、家庭环境、人际环境、社区环境、社团环境等),就总是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学校环境更是最经常、最集中、最系统和最具目的性地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此外,情景环境(包括师生的共振关系、群体压力、个性心理以及德育实施的时间、空间及条件等),对德育效果也有着至深的意义。因此,如何以环境为载体实现德育系统的整体效果,是学校德育环境化的根本任务。

3.学校德育环境要综合优化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也是一个大染缸,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学生,不能不打上深深的环境印记。从影响学生德育的环境性质来看,有引导和推动人们健康向上、努力进取的积极因素,也有侵蚀人的灵魂、玷污人的思想、干扰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和影响良好行为培养的消极因素。因此,环境的综合优化和德育合力的形成,是学校德育系统环境化的重要原则。

四、学校德育的3维系统

综上所述,学校德育应当是一个大系统。这个系统除了由要素系统、层次系统组成一个二维矩阵结构外,还必须考虑与环境系统(运载系统)相协调,合成一个三维系统,使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合理互动,优势互外,以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大德育观。因此,可以建构一个学校大德育的三维系统模型(如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