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投资理财市场十篇投资理财市场十篇

投资理财市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1:45

投资理财市场篇1

近年金融投资理财市场十分活跃,除了常规的金融机构,又多出很多新的经营主体,各类金融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生长。由于互联网的推动,使得这些金融公司有了更加快捷的运营手段,p2p、众筹、公募私募、贷款公司、担保公司、配资公司,等等,花样多多。曾几何时,我们因房屋中介的电话骚扰而烦恼,因保险公司业务员的围追堵截而烦恼,现在很多人又开始因为各类金融公司业务员狂轰乱炸式的推销金融产品而不得安宁。

近期北京先后举办了两个金融博览会,金融博览会从去年开始就有了明显的变化,大的传统的金融机构参加的积极性有所减退,但各类金融公司却竞相进入。展馆里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是各种金融公司,特别是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的金融公司,还有很多花哨的营销方式,有演有唱、赠送礼品、美女举牌游行、卡通布偶揽客,等等。在展馆里最有激情的还是那些满场跑的金融公司的员工们,送宣传资料,介绍投资理财产品,拉客户填写个人信息,到处收集名片,索要电话号码,等等。随后就是不停地电话拜访,不烦死客户不罢休。不知道这些金融公司是采取怎样的奖惩机制使得员工如此充满激情地卖力营销。

金融市场涌动的潮流漩涡,是不是隐藏着一些可怕的隐患和风险,人们在狂热的时候似乎对此视而不见,或因逐利而使得心智有些迷离。其实,在大潮涌动时,需要参与,也需要冷静。任何事物一旦过热,往往就会出问题。冷静地思考一下,在实体经济继续下滑情况下,脱离于实体经济的金融投资理财市场会不会是金融业界人们自娱自乐的一场游戏?自娱自乐也就罢了,就怕也把对金融知识不甚了了的百姓也忽悠进来,让这个游戏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群众运动,那么游戏结束时,众多的人们会发现自己的钱包不知掉哪儿去了。金融投资理财市场没有严格的法制来规范,出太多的问题是太有可能了。不少金融公司很短命,老板跑路了,那些投资人的血汗钱呢?当然是有去无回,血本无归。还有一些贷款公司,和高利贷有什么分别?一旦沾上,还能全身而退吗?贷款公司后面还时常隐藏着昼伏夜行的追债公司,追债公司的手段你没见过,但电视电影里总还见过,是不是有点黑?

这样看来,目前的金融投资理财市场的确有点乱。如何治乱,又如何引导金融市场始终运行在健康的轨道,首先是政府要制定好规则,同时不走样地执行规则;其次,就是金融公司应该好自为之,发乎善意,依法经营,别让你的支持者最后流泪又流血;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投资者,冷静,理性,趋利留有后路,理财不忘风险,特别是那些大爷大妈们,切勿被美丽的言辞、灿烂的笑脸和信誓旦旦的回报承诺所迷惑。

投资理财市场篇2

(一)英国监管模式分析。英国是现资基金的发源地,英国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基金行业自律为中心的基金管理体制。英国模式以基金行业组织自律管理为主要特征,强调建立和完善带有自律性的民间管理协会,并由协会制定出相应的规划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而政府除适当的宏观调控外,并不具体干预基金业务。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基金行业的自律功能,有利于保持投资基金行业的长期稳定和规范,不易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对证券市场及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有积极作用。但该模式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法律规范,法律功能弱化,而且很容易导致行业协会的垄断,致使基金的开放程度降低,这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相矛盾,同时,也不利于一国投资基金的国际化发展和外资的引入。

(二)美国监管模式分析。美国对投资基金的监管始于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在美国,投资基金的管理机关是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本世纪30年代,美国先后颁布了有关投资基金发展的各种法律法规,有《1933年联邦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1940年投资公司法》、《1940年投资顾问法》等。以法律为准绳来监督、检查和控制基金的行为,强调基金企业在法律约束下进行自律管理,该模式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既能为投资基金的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又能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完整的法律保护,使得投资基金的发展充满了活力,但此模式弱化了政府功能,不利于投资基金的迅速起步和成长壮大,也不利于及时、有效地处理投资基金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三)日本监管模式分析。日本的投资基金是在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因而,日本投资基金监管模式的最大特征在于政府对基金发展的严格管制,通过政府职能机构制定强有力的措施来对基金发展的方向、规模及基金的运行和管理进行引导、调节。日本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迅速推进投资基金的起步和发展,缩短基金发展的成熟期,同时也有利于发挥投资基金在支持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带有浓厚的行政和计划色彩,容易滋生腐败和官僚作用;且该模式下的基金行业自律性较差,市场竞争亦不充分,不利于基金业的长远发展。

二、我国投资基金市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的构建

(一)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监管体制的理性选择

1、选择美国模式难以实现。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仍然存在,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时常经济的认识和适应能力都是有限的,广大投资者对市场风险认识不足,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较低以及相应的法制基础弱、市场建设滞后,人们的认识及心理准备不到位等,决定了我国走美国模式很困难。

2、选择英国模式也不现实。虽然英国能充分发挥基金行业的自律功能,自觉地踏上规范化发展轨道,但行业协会的构建与完善及行业自律功能的发挥均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投资基金刚刚起步且发育程度还很低的国家来讲,由于受整个宏观环境的影响,我国构建行业组织,组建相关协会本身就有较大的困难,即使尽快组建,这些行业组织也需要一个发展完善过程。在这种发育程度低的状态下,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这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不仅不利,反而有可能阻碍其正常发展。

3、选择日本模式也不适应。虽然日本模式能充分利用政府的强大功能培养和推进投资基金快速起步和成长壮大,但这也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一方面,现在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如果再以政府严格管制的方式来推动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而削弱市场功能,势必会对我国的改革和市场经济进程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政府严格管制很容易引发制度上的障碍,从而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发挥,最终导致投资基金市场发展因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而走入误区。

4、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基金市场监管模式。当前,我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与英、美、日等国在基金市场监管模式形式形成时期所处的条件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我国金融和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发展,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今天,国内外环境给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种形式同时也对我国的投资基金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持续、稳定、快速和有序发展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的目的,必须要对当前的监管体制作以调整和创新。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采用上述任何一种模式显然都不完全符合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和投资基金市场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国情,因此,必须通过对国外各种基金市场监管模式的“扬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金市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

(二)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的内涵

在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监管体制的构建中,应该综合考虑和兼顾各种监管主体的监管功能和优势,发挥多种监管手段的积极作用,既要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满足投资基金市场初期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构建一种在法律约束下的政府管制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体制模式-动态化综合监管体制模式,是较为现实、合理的理性选择。所谓动态化综合监管,其含义是指管理中既要注重各种监管主体的有机结合,又要根据监管对象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动态地选择相应的管理手段和方式。这种监管机制是监管主体综合化与监管手段动态化的有机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管理指导思想,其真正意义在于指导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有准备地方案管理和策略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要求我们根据发展目标,既要进行战略性管理,又要有战术管理,既要有优化方案设计的充分准备,又要有应变的策略准备,以便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构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的意义和作用

这种模式强调发挥不同监管主体的功能和多种监管手段的积极作用,因而既有利于通过法规规范促进投资基金市场中各类投资基金的良性竞争,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的特殊功能,对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实施有效的培育和引导,促进投资基金市场的迅速成长与壮大。这种模式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也正是因为它所具有的灵活监管特点比较适合我国现阶段的投资基金市场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它能够有效地兼顾各方面的需要在推动基金市场发展的同时,又能防范诸多弊端的出现。

这种模式有利于基金行业的投资基金市场竞争中加强合作,发挥出基金行业的整体功能效应,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并尽可能地以合作同盟的形式参与国际竞争,这对起步较晚的我国投资基金早日赶上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投资基金市场与国际接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构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要与我国大众投资者的心理素质、认识程序相适应,能够在发展中提高大众对投资基金的理性认识,强化大众的投资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为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打下了广泛的社会基础,这对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投资基金市场的全方位发展有十分重要意义。

三、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的发展思路构建我国投资

基金市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的总体发展思路可以概括为:以法制建设为基础和保障,建立全国统一的,权威性的投资基金市场主管机构,对基金市场的发展进程进行宏观引导和协调管理,同时建立和完善基金行业组织及其相应约束自律机构,以此来保证投资基金市场的持续、稳定和有序发展。这一思路的指导思想就是“三位一体,协同监管”。“三位一体”指的是同时综合考虑三种监管方式,一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中基金企业的行为,使企业在法律约束下进行自律监管;二是行政监管,即通过建立权威性的,全国统一的投资基金市场管理机构,代表政府对基金市场发展实施监督、检查,引导和控制;三是通过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使基金行业组织协会进行自律监管。所谓“协同监管”指的是在投资基金市场发展过程中,针对投资基金市场发展目标和具体运行状况,恰当地处理和划分政府管理,行业自律和企业自我管理的范围及重点,避免监管中的错位或遗漏,同时做到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的协调,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协调。在具体操作上,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监管体系应该怎么建立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1、大力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从世界各国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各国基金主管部门一般由中央银行或财政部逐步移交给证券管理、监督机构。在我国目前投资基金存在多头管理的形式下,发挥政府监管职能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顺应国际发展趋势,确定我国的投资基金主管机关。即由国家投资基金管理委员会统一、集中管理。这个委员会由现有管理部门(人民银行、证券委、证监委等)的有关专家组成,是全国投资基金市场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投资基金管理有关法律和政策;设计投资基金市场的总体发展规划;监督基金法规的实施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对基金发行流量及存量的总额或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引导投资基金市场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机构投资者。成立中国投资基金管理委员会意味着各管理部门权力的移交,这必须考虑有一个“缓冲”的过渡措施。为防止过渡期出现权力真空,导致投资基金市场秩序混乱,可以考虑实行申请发起设立基金和基金上市监督分开管理的办法。前者由人民银行审核批准,并按基金规模或基金性质确立总行和大区分行二级审批制度;后者由人民银行牵头,会同证券委、证监会,在证券管理机构下设立专门机构,即“中国投资基金管理委员会”,具体监管国内投资基金市场。其职责:一是制定基金上市标准或应具备的条件;二是安排基金交易场所,形成统一的基金交易市场;三是审批基金要求上市的申请,确保上市基金的素质;四是监管行为是否符合有关文件规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五是对违章行为进行处罚。

2、筹建投资基金行业自律组织。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要选择那些成功的基金管理公司作为主体力量,筹建“中国投资基金管理公会”,并借鉴香港经验,在组织形式上实行会员制。正式会员由各地基金管理公司参加,其任务:一是制定中国投资基金执业守则;二是推广基金业务,扩大国内基金市场;三是监督基金的日常动作,使之规范化;四是出版基金管理专业刊物;五是培训基金从业人员;六是仲裁有关基金方面的纠纷;七是维护和树立基金业的良好社会声誉。

3、成立投资基金的评估机构。随着投资基金市场规模(市场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的迅速发展,建立全国统一的基金评估机构也很重要。资产评估有利于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强化投资公司管理,合理补偿资产,优化公司资产结构,保护国有资产,维护投资基金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

4、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信用等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经理人,托管人考评制度,从不同侧面对投资基金市场进行监管。一是建立信用评级制度。根据不同投资基金的风险程度,模仿债券评级的办法,对投资基金进行信用评级,该信用主级主要依赖基金的经营业绩,投资政策与目标。管理人的业务水平及组合投资的效益和风险等几方面。它不仅为证监会对投资基金市场监管提供客观的依据,也为投资者的理性投资提供了可靠保证。二是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与股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一样,基金管理公司必须执行信息披露义务,披露内容包括各类报表、投资规模、投资方向、预期收益及重大事件披露等信息。三是建立经理人、托管人考评制度。由投资者、行业协会和证监部门组成的评审团定期考评并公布于众,以褒扬先进,强化托管各方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5、完善投资基金市场的社会监督机制。国外经验证明,完善的投资基金市场社会监督机制是投资基金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首先,要利用投资者对基金市场进行外部监督。其次,建立完善的投资基金评价体系。包括建立全国统一的基金评估机构和创办基金专业刊物两个方面。再次加强具有公正性、权威性的会计、审计、法律等中介机构的建设。此外,还应建立先进完备的技术监督系统即电子监督系统,对投资基金市场的运行和投资基金的投资运作进行跟踪和监督,使其理性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王国良:《基金投资》[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2]王韬光:《共同基金理论运作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刘传葵:《中国投资基金市场发展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4]王勇:《投资基金新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投资理财市场篇3

据介绍,此次会议有近200名浙江知名企业家(均为浙江大学企业家经理人同学会同学)参加。沙龙首先由浙江大学企业家经理人同学会杭州分会会长叶坚定先生致欢迎词。同学代表、典派盛世(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朱钢先生就《国际金融海啸笼罩中国艺术品市场,艺术品投资理财金融化带动投资重组》做了主题发言;公共关系专家、浙江教育学院教授周朝霞女士就《危机干预与公共关系》作了系统的论述;香港安佳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环球投资专家苏汉炜博士对《国际金融海啸环境下,如何提高投资的安全性》作了独到的讲解;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社会科学报社长兼总编、博士生导师许明先生就《世界艺术品收藏与资本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剖析;江苏省成新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大收藏家姜培育先生把《我国现有政策对艺术品投资的优惠条件》作了详解;杭州利国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讲师、知名收藏家余绍君先生就《艺术品投资平台的选择》作了深刻的阐述。

沙龙活动由浙江大学企业家经理人同学会公共关系与法律事物部部长、杭州中视媒体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江先生主持。《爱的宣言》主题晚会是浙江大学企业家经理人同学会为了资助贫困大学生而办。晚会伴随着浙大校歌拉开序幕,由浙江传媒学院学生主持演出。在《让世界充满爱》、《爱的奉献》、《难忘今宵》等歌曲、时装表演、舞蹈表演间歇,浙江大学企业家经理人同学会同学30人捐款3万余元,帮助贫困学生度过难关顺利完成学业。接受捐款的浙江传媒学院学生代表发表了感人肺腑的讲话,浙江传媒学院老师代表贫困学生为浙江大学企业家经理人同学会赠送了锦旗。

鉴宝:目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为何还要协办这场《国际金融海啸之浙商应对》和《爱的宣言》主题晚会?

朱钢:作为浙江大学企业家经理人同学会同学,是想提供一些好的投资建议,尤其是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今天,让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及企业家同学们介入艺术品收藏领域,去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中华遗产,并借此提升企业及企业家的文化品位,彰显企业雄厚的经济实力,更有着非常的意义。

爱的宣言晚会主题就是让世界充满爱。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成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我们就要伸出援手尽一份力。就如我今天捐助的这位同学,目的就是让像她这样的优秀大学生不因为家庭贫困而中断学业,并希望她能发奋图强,早日成才,报效祖国。

鉴定:在当今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形势下,这场专题沙龙能对艺术品收藏拍卖领域的复兴起到作用吗?

朱钢:任何人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扭转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颓势和复兴。这次论坛不是纯粹为了去鼓动企业家加入艺术品收藏,而是让企业家在企业资金富裕时推荐选择名人字画、古典家具、瓷器、玉器、文房四宝、佛造像等艺术品装饰老总办公室及接待室,体现企业领袖的爱好及情趣,展示古玩及现当代艺术品的魅力,同时对企业的经济实力也是个无言的证明。所以我想企业家们是会有自己的艺术品投资方案的。

鉴定:企业投资艺术品有没有风险?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企业家们在投资艺术品中规避这些风险呢?

朱钢:从古到今,艺术品在投资中有别于其他金融投资工具的特点是不直接受政策影响,而其最大的风险在于真假。假是艺术品投资中最大的风险。我们推出的“艺术品投资保值融资理财项目”就是为艺术品投资者提供规避风险的保障。

鉴定:“艺术品投资保值融资理财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朱钢:“艺术品投资保值融资理财项目”是由典派盛世(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广泛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推出的国内第一款由金融机构、艺术品投资顾问、拍卖公司共同参与艺术品市场拍卖和滚动交流的艺术品管理高端理财产品。就是为介入该领域的企业、企业家及个人提供保真、保值及贷款担保服务。主要内容是:项目参与者无论是投资方向转移、运行资金短缺或别的原因要退回参加该项目的艺术品,从购买日起满一年可按成交总额的90%额度退回;满二年可按成交总额全款退回;满三年后,可以以每年递增10%以上的增幅免费再次拍卖或展卖,也可以以成交总价60%的额度办理抵押担保融资业务。对于采用租赁艺术品方式参与“艺术品投资保值融资理财项目”的投资者,可随时将租赁的艺术品退回或调换。

鉴宝:“艺术品投资保值融资理财项目”在今天的这个场合推出,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朱钢:“艺术品投资保值融资理财项目”是配合典派盛世(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于2009年的首届拍卖会隆重推出的一个计划。今天在这里介绍给参加论坛的企业家们,就是要让他们了解这一艺术品投资领域前沿产品,让他们感受享受高品位生活模式,分享最高价值投资回报的另一种方式。

鉴宝:这对于喜爱艺术品投资却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高收入人群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贵公司推出的艺术品投资保值融资理财项目对艺术品投资的传统模式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投资理财市场篇4

关键词:资本市场;财务;会计

资本市场一般是指计量时间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市场。在资本市场上,由于其交易时间较长,风险自然存在的,且风险较大,但收入相对而言较为稳定。由于资本市场中交易标的特殊性,它需要投资者对其投资对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此时财务会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在资本市场中,部分管理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导致财务造假的案件越来越多,很多投资者都不再信任企业提供的财会报告,这使得我国企业的财会管理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对资本市场下企业的财会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才能使我国资本市场下财务会计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资本市场框架下企业财务和会计的本质与差异

(一)资本市场框架下财务和会计的本质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参与者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说明资本市场上的投资空间很大,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的信息要求更多。但是企业的财务和会计信息不可能全盘托出,难以满足投资者的所有需求,这就对我国财务会计的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一直都致力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程度,但对于投资者来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更为重要。如今,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扩展,企业的会计信息可靠性受到挑战。因此,资本市场框架下企业财务和会计的本质是提供能够满足投资者需求的、真实的、可靠的会计信息。

(二)资本市场框架下财务和会计的差异

在资本市场框架下,财务会计的边界主要体现在财务信息的披露上,财务会计更加重视信息的可靠性。财务会计信息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反应的是企业过去的生产经营情况,但是财务会计也具有预见性,能够反映企业的未来发展态势,是一个具有很强开放性的信息系统。资本市场是依托于现代更为完善的财务会计系统的,但财务会计在管理层会受到制度化的影响,管理会计应运而生。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与会计的界限逐渐模糊起来,在这样的投资环境下,投资者需要大量企业财会信息。为了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满足我国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我国企业提供的财会信息会更加多,财务和会计的界限也更加模糊。随着资本市场上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企业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离开来。但资本市场上二者又是不可完全分离的,因此二者始终存在一定的联系,公司的运营需要结合财务和会计才能更好。且只有当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相互融合,才能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

二、资本市场下财务与会计信息的作用

(一)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投资者在配置其资源时会根据资本市场上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只要这样,投资者才能放心将其手中的资源投放到企业中。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很不成熟,因此,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对于维护我国资本市场正常运转,促进投资者合理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因为投资者只有根据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才能才能调整自己的决策。

(二)减少市场摩擦,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

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相对于投资者而言具有信息优势,造成生产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形成信息不对称,造成主动与被动关系的形成。企业的投资者如果不能掌握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的话,其投资就会产生很大的风险。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却可以利用信息优势牟利,投资者对于信息的甄别成本加大,加剧了市场的摩擦。反之,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却有利于减少摩擦,提高效率。

(三)提高管理者Q策效率

在资本市场下,财务会计与传统会计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针对投资者的,为了便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后者是针对管理者的,为了便于管理者对企业进行管理的。只有将传统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结合,企业的管理者才能通过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了解更多有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有利于管理者的决策。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迫切需要资本市场上的市场参与者提供完善的财务会计信息,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依靠有效的财务会计信息。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必须要满足市场的需求,满足投资者正确合理决策的要求,以分配其手中的资源。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财会信息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会计造假行为屡见不鲜。这就需要我国加强对资本市场框架下财务会计问题进行研究,尤其是财务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才能提高我国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余恕莲,吴革.论资本市场框架下的财务会计本质与边界[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1):76-81.

[2]王红梅.刍议资本市场框架下的财务会计本质与边界[J].北方经贸,2015(6):107.

[3]段洪成.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68-69.

投资理财市场篇5

随着理财市场的深入发展,投资者可以选择的投资理财品种已经越来越多。然而,一度低迷和徘徊的资本市场让众多投资者铩羽而归,曾独占鳌头的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也不复存在。反之,较为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和种类丰富的信托理财产品在逆势中显示出了独特的投资价值。尤其是信托产品,因兼顾风险与收益,成为目前理财市场的一个亮点。

信托理财作为一种重要的资产配置工具,正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统计和第一理财网理财产品库监测显示,2008年全国信托公司共发行664个集合信托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8.89%,超过其他理财产品。信托产品不仅可以投资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等大众投资领域,还可以连接产业市场,分享实体经济的增长收益。除了证券投资外,信托产品还可以进行贷款、融资租赁、股权投资、同业拆借等多项业务。正是由于信托产品投资领域广阔、资金运用灵活的特点,使其可以准确追踪市场热点,紧紧抓住投资机遇,有效规避单一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目前市场上很多银行理财产品就是通过借道信托,实现多领域、多方式的投资。

信托理财逐步受到市场认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可以通过不同的产品设计,满足各类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和收益需求,产品线比较齐全。同样投资于资本市场,与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不同的是,信托可以通过独有的产品结构安排,既推出适合稳健型投资者的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俗称“上海模式”),又推出直接投资于二级市场的“风险自担”的证券产品(俗称“深圳模式”),满足激进型投资者对高收益的追求。如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上国投”)推出的“蓝宝石”系列证券投资信托就是“上海模式”中的典范,被评为2005年度信托行业十大创新产品之一。2009年,资本市场逐渐回暖,投资机会增加,全国信托公司今年一季度共推出80多个证券投资信托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选择。

纵观所有理财产品,唯有信托理财提供了个人投资者参与房地产行业的机会。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信托公司推出了137个房地产信托计划,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10.12%,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为提高信托产品的流动性,近年来信托公司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推出了无固定期限、可定期申购/赎回的标准化产品。与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相比,信托公司的开放式信托投资领域更宽、收益率更高,是一种在低风险下追求适度收益的理财产品。例如,上国投推出的可每日申购/赎回的“现金丰利集合资金信托”,不仅投资于货币市场,还投资于低风险的信贷资产和信托产品,实现了信托资金在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上的良好匹配。在此基础上,又升级开发了月月增利系列集合信托,将于近期推向市场。

投资理财市场篇6

关键词:通胀经济投资理财理财意识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0-041-02

一、经济通胀压力与“财富亚健康”

1 当前中国的主要经济问题是通胀压力增大。2011年4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策机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第23届部长级会议t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通胀上涨压力增大。无论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是最近总理到浙江调研,都表示稳定物价水平是2011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面对这种经济状况,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国内物价水平的具体措施,出台了保证物价水平的16条,控制银行信贷增长,全面收紧市场流动性。这些政策与措施的实施。对稳定物价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毋庸置疑的是,当前国内经济的通胀压力还是越来越大。

2 “财富亚健康”让民众资产缩水。“财富亚健康”是指人们的财富虽然没有出现危机,还未显现入不敷出或资不抵债的状态,但在理财手段和方法中已经存在一定的危害因子或危险因素。这些危害因子或危险因素。就像埋伏在财富中的定时炸弹。可能会因为市场环境等因素而随时“点燃爆炸”,这些因素像潜伏在财富中的毒瘤,缓慢地侵害着人们的财富价值,极易导致个人财富危机。

2009年6月,招商银行联合相关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武汉、沈阳等七个经济区域的城市大众理财行为和心理进行调查研究,抽取年龄22~55岁、个人月收人3000元以上的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参加调查者多达4000人。随后公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居民财富亚健康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亚健康状态正在侵蚀五大具有代表性的大众族群:(1)“穷忙族”:工作繁忙,有空赚钱,没空理财。理财目标不清晰,或没有理财目标。(2)“月光族”:每月工资消费殆尽,毫无理财意识;(3)“存钱族”:赚钱存银行,认为存钱既安全又能理财,理财观念消极;(4)“好高族”:把理财等同于投资、追求高回报,不顾高风险;(5)“抵触族”:获取投资信息渠道狭窄,缺乏理财知识和方法,不信任银行专业理财师。这五大代表性族群均表现出家庭保障不足、收入来源单一等典型的财富亚健康“症状”。许多受访者表示,在以往的投资行为中都有一定的投机意识。令人担心的是,有30%的投资者在计算投资收益时往往忽视可能存在的成本支出。个人理财实际风险承受能力与风险喜恶的矛盾,导致“财富亚健康”的形成,加深了理财目标与效果的长期不协调和理财期望的严重失落感,使大众财富频频暴露在经济不确定性的风险之下。产生了财富安全隐患。

3 “中等收入陷阱”的显现。“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均收人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有关资料统计表明,从1980年人均收入GDp205美元到2010年的4285美元。我国用了30年时问走进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论题一“中等收入陷阱的亚洲式规避”研讨,让更多国人意识到:中国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的临界点。人民论坛杂志列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十个方面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由此可见,“中等收入陷阱”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困惑与难题。

二、大众投资理财现状

1 财商教育意识的淡漠。财商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财商水平包括用财之“道”与理财之“术”两个层面。一个人,能否具有正确认识、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是考验其财商的主要元素。就目前我国大众的投资理财素质现状来看,国人在这两个层面上或多或少存在着缺失或误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与国人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理财市场的发展现状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人财商教育意识的淡漠分不开。

理论研究表明:一个人良好理财观念的形成大都得益于童年时代朦胧的理财意识的教化。在我国,孩子智商的发展是父母、师长关注的中心与重点,鲜少有人从小就有机会接受系统、正规的财商教育。近年儿童的情商的教育虽引起了不少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关注,可是,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国民财商教育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几乎还是一片空白。随着个人理财投资时代的到来,所有对个人财商培养教育的问题会日益变得迫切。如何让更多的国民拥有高的财商?如何吸纳世界其他民族的理财教育观念?如何让更多的儿童从小接受正确的财商教育?值得有关金融理论学者探讨,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2 投资意识的非理性盲动与收益趋利性意愿。观察现实,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由于财商教育的缺失,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其实并不知道钱是什么。股市是什么,外汇是什么,投资是什么……就一头扎进投资的深海,似乎跳下“大海”的都是“游泳健将”。一些“好高族”型的投资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投资“形象”与虚无的投资收益期盼,投资时,往往注重随机的心理参考点,在心理上说服自己,相信希望发生的事物的本能,进行非理性的盲动性投资。投资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与盲动性,使得投资心态动荡加剧,股市牛市时冲动、盲目;股市熊市中低沉纠结。投资意识的非理性盲动,进场时盲目乐观,离场时轻莽草率,不尊重规律,一味怨天尤人。财富是资本的依托和显现,资本固有的趋利性特征。现实社会中,大众使用货币的“成本”付出,决定了大众理财意识的趋利行为。资本固有的趋利属性往往使投资收益的意愿在投资时自我增大。

投资者出现非理有其客观的生物学基础,证券的价值也是理性和非理共同操纵的结果。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者行为就可能越不理性,投资环境的迷茫,会致使投资者行为保守。明白了非理性在投资理财过程中的影响,就不难理解用传统经济学难以解释的“价格逆转”、“商品溢价”、市场狂热和恐慌性投资与购买等现象。大众投资意识的非理性诉求。使得投资的非理性与集体无意识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价值规律扭曲。购买什么都涨价,投资什么都过剩,资产泡沫横飞,诸多病态经济现象的产生必然在所难免。

3 房产投资过热的泡沫幻想。在国人的传统中,有一个观念根深蒂固,那就是“安居乐业”,家的观念在国人的眼中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重,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绝大多数国人的生活理想和奋斗目标。因此。青年置业、结婚需求、“丈母娘”购房、为子孙购房,过度的房产投资超

买、炒卖,推动了房价虚高,造成房地产市场的价值规律与市场需求扭曲,让中低收入的家庭因房产购置降低财产流动,超收入能力的过度负债,让无数本来可以衣食无忧的普通收入者在“安居乐业”的期望中,变为金融机构不折不扣的“忠诚”的“打工仔”。

国家统计局2011年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至2010年底,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自有住房率为89.3%。其中11.2%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原有私房,40.1%的家庭拥有房改私房,38.0%的家庭拥有商品房。拥有单栋住宅、四居室、三居室的城镇居民家庭比例分别为4.5%、4.3%和32.7%。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并未惊醒大众投资房产幻想的美梦。在大多人眼里看来:政府打压房价,只是控制房价的涨幅,对房地产的泡沫破灭的严重后果认知不足。

三、大众投资理财意识的培养

1 投资理财要避免正向单一化的思维倾向。目前,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多样化,投资种类复杂多样。从银行的基金债券,长期、短期理财产品;黄金、白银投资;邮票市场的跌荡起伏;艺术品收藏;“疯狂石头”――翡翠的炒作……眼花缭乱的投资趋向,都会让大众投资者心痒备至,似乎人人都可以扮演一夜暴富的神话,事实并非如此。要成为一个清醒的投资者,首先要在思维结构上成为一个智慧的人。“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是做人的单调模仿,更是投资者单一的正向思维的缺陷。请细数一下,身边天天发生的理财亏本故事:买股就跌,养“基”失“米”,黄金失“信”,白银不“给力”等等,究其实质无一不是投资者思维简单化、单一化造成的后果。所以,在思维结构的层面打造自己的能力,强化智慧投资意识是投资取胜的一个法宝。

2 开发“右脑”功能,防范市场风险。在投资过程中。人的右脑会接受到复杂而微妙的信息,直觉意识有时具有穿透信息不对称的障碍,使投资者潜意识把握投资机会或规避投资风险。右脑撞长创造性思维,有统管全局、大胆猜测、跳跃前进的特点,可以超越现有的投资情报,预知投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的金融理论研究者,应将大众理财的理论研究拓展到思维高度,着力开发右脑的理财潜力,帮助投资者懂得科学合理地使用右脑,利用右脑的创造力,将分散、多样的投资信息重组、综合,并结合左脑的理性分析,完成理财规划,有效防范投资市场的潜在风险。

3 投资理财心态的成熟。穷人之所以为“穷”所追,是永远不变的理财思路,是陈旧落后的理财观念,是保守的理财心。但是,并非每一项投资都有百分之百的收益性。因此,理财首先要考虑的是投资的风险与安全边际,不管投资额度是大是小。从理性的角度决定自己投资偏好,制定自己的投资资金运作安全边际,是投资进行曲的前奏。

即使是最简单的储蓄、国债投资,也有一定的心理战略和战术;股票投资时一夜暴富,还是一败涂地,与投资者是否真正把握市场动向,洞察市场变化,是否精通积极心理学有关;投资保险的心态,在于怎样采取灵活的心理策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财富增长迅速时期的黄金珠宝投资,要细心,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要具备灵活敏锐的心理策略;随着投资者年龄的增长,投资理财的方案还要有未雨绸缪的长远心理。要想成为通胀时代的理财高手,良好的投资心态在投资过程所起的作用十分巨大,只有不断成熟投资心态,才能在通胀压力加剧时代保持良好的投资策略,成为睿智的投资者。

4 投资理财知识结构的优化。在通胀压力下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投资理财前必须做足功课。投资者要真正走进自己要投资的理财产品,了解它们的风险收益如何?有什么投资价值?有哪些投资技巧?面对五花八门的投资理财产品,在个人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要做到勤奋,要静下心来,用心去学,结合实战,不断反思失败,注意归纳成功的原因,逐渐让自己成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最终从投资市场获取理想收益,实现财务自由。其次,用心要专。在股票市场低迷期,有些人急着割肉,搏杀出股市,看到黄金价格上涨,就急于从黄金市场获取超额收益,对影响黄金起码因素都一无所知,盲目投进资金,或许黄金又走人了下降通道。还有些对艺术品鉴赏的门外汉,看到艺术品价格飞涨,又开始对书画等艺术品蠢蠢欲动,垂涎三尺,过度分散投资的结果。常常是猴子掰玉米,最终什么也得不到。与其在不同的理财产品市场左冲右突,投资者不如选择一个与自己知识结构相近,真正感兴趣的投资领域。然后一心一意钻研下去,假以天长日久的修炼,必然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获取投资上的收益也就容易得多了。投资理财是场马拉松长跑,我们不仅要看到别人获取理财收益。更应该想到别人背后付出的辛勤与汗水。

5 了解政策取向,把握投资理财趋势。通胀压力之下,投资市场政策信息不断,各项调控政策的出台、准备金率的提高等等,都会造成投资市场趋势判断的模糊性,任何利空与利好事件的出现。都是投资市场多种力量综合的结果。投资分析不能靠简单的猜测和轻易推断。个人分析判断的趋势,市场未必就会解读同样的趋势,投资市场自身趋势变化给投资者设置了更加高深莫测的辨别难度。因此。经济学家郎咸平就坦言相告:百姓投资。收益第二,保本为先。例如,近两年,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上调,银行排队,存单频频转存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在投资趋势难以把控时期,首先应该关注的是此次加息周期何时才到尽头,要能够捕捉到加息拐点。将手中的现金统统变成长期存单,然后等待利率进入降息通道。如果定期存款利率能到6%以上,就可以把存款当做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来买,因为,这或许比某些基金一年的收益还要更为稳妥和保险。

四、结语

纵观2006年中国理财时代的到来到2011年的投资市场现状,可以看到的是国人从理财意识的觉醒到狂热再慢慢走向理性的回归。大众投资从开心、失落到年复一年的期待和等待。是中国投资市场从起飞到逐步规范必须经历的阵痛与过程。

日前,国家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国民收人要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这与大众投资理财的财富增值期望目标一致。因此投资者应摒弃投机和赌搏心理,不断成熟投资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财意识和投资素质;金融市场的管理者,要总结投资理财规律,智慧普通大众,传授价值投资理念,创造稳定收益,增加理财收入,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众多的投资菜鸟。应随着中国理财市场的规范逐渐走向成熟,学先为我们留下的理财理念,如“量入为出”、“集腋成裘”等思想,总结中华民族的理财智慧,借鉴吸纳国外先进的投资理论与投资理念,不断丰富完善投资策略,从思维与意识的层面探究投资市场,学会在投资失败中获得经验,在投资的成功中拥有快乐和幸福。

参考文献:

1易纲,当前中国经济主要问题是通胀压力增大:新华网,2011.04,17,4.16

投资理财市场篇7

关键词:巴菲特;索罗斯;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实体经济

作者简介:孙竹(1965-),女,山西新绛人,中国石油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美国金融、国际石油经济与金融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3-0009-04 收稿日期:2008-03-10

在当今世界亿万富豪中,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是两位顶尖级的凭靠纵横国际金融市场致富的金融家,然而他们的财富策略却存在根本的区别。巴菲特是股市的投资者,而索罗斯则是在股市、外汇市场等许多虚拟资本市场中进行投机的基金经理。本文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财富理论,以及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其财富策略,并对虚拟经济中投资与投机策略在财富积累中的作用进行评述。

马克思主义财富理论认为:第一,财富由实体经济中劳动创造,也来源于自然资源,物质财富通过商品交易实现向社会财富的转化;第二,虚拟资本的“财富”属性实质是价值符号功能;第三,虚拟资本市场(如股票市场)是动员社会资金参与实体经济的场所,该市场“钱能生钱”的现象,实质是实体经济创造的财富在投资者之间的分配与再分配:股票等虚拟资本虽然不能创造财富,却是实体经济所创造财富的分配凭证;虚拟资本投机交易是财富在投资者之间的再分配。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实体经济决定虚拟资本,虚拟资本对实体经济有反作用。实体经济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体经济决定了虚拟资本的产生和发展及价格;随着虚拟资本的不断发展,虚拟资本的运动逐渐脱离实体经济而具有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孙竹,2005、2007)

一、巴菲特与索罗斯创业史及其成就比较

沃伦・巴菲特1930年生于美国。1956年,巴菲特与朋友投资10.5万美元入美国股市,开始其投资生涯。1965年,巴菲特以14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将其改组成投资基金公司。目前,他的投资涉及保险,珠宝、能源、食品和饮料等领域。50多年来,巴菲特的财富稳步增长,近年来一直排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榜前列。

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1956年,索罗斯携5000美元来到纽约。1969年以25万美元设立“双鹰基金”,1979年改名为“量子基金”。1992年,索罗斯下注英镑走低,导致英镑退出欧洲货币汇率机制,几天内获得10亿美元回报。1997年6月,索罗斯攻击东南亚金融体系,一个月赚20亿美元。然而,1998年以后,索罗斯先在俄罗斯金融危机中失手,随后又在港元狙击战中败给香港特区政府;2000年,量子基金在科技股开始狂跌之前,错买进大量高科技股票引发亏损。此后,索罗斯对所管理的基金进行了重组,并对投资战略进行调整,少了几分投机冒险,多了一点保守稳重。

由图1可知,1993年后两人的财富额拉开距离,下面以两人1993年以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由表1看,1993年~2007年间巴菲特和索罗斯财富增长额分别为437亿和74亿,个人财富世界排名巴菲特始终处于前4名,而索罗斯则突飞猛进由144名跃居第37位(2002年),然后又下降到第80位(2007年)。从1956年他们各自开始投资生涯算起,巴菲特由10.5万美元资金起家到2007年达到520亿美元,索罗斯由5000美元起步,到2007年达到85亿美元,他们财富增长倍数分别为50万倍和170万倍,也就是,若1956年投入的1美元,到2007年的50年里,巴菲特把1美元变成了50万美元,索罗斯把1美元变成了170万美元。(见表2)

从这些综合数据分析,巴菲特财富大幅度稳定增长,索罗斯财富小幅度波动增长。首先,巴菲特的财富总量增长快。从业以来巴菲特财富年均增长10.4亿美元,索罗斯仅增长1.7亿美元;1993年以来,巴菲特财富年均增长31亿美元,索罗斯仅增长5.2亿美元。其次,索罗斯的财富增长率高。从业以来,索罗斯财富增长倍数约170万倍,而巴菲特增长倍数为50万倍;1993年以来,索罗斯增长6.7倍,巴菲特增长5.3倍。第三,巴菲特财富排名始终稳定在前4名以内,而索罗斯的排名则呈现不稳定状态。这说明,巴菲特的财富额变动是系统性的,与整个经济的变动有关,当他的财富缩水时,其他人(如比尔・盖茨)的财富也同样缩水,所以,在全球排名上他是稳定地排在前列;而索罗斯的财富额虽然稳步增长。但排名是不稳定的,说明他的财富增长与其他富翁相比不稳定,时快时慢。1997年~2001年索罗斯在全球的排名从原来的144名上升到37名,跑赢了其他富翁;但之后排名下降,2007年降到80名。巴菲特与索罗斯财富额及排名变动的特点反映了不同的投资策略在财富积累上作用的不同。

二、巴菲特与索罗斯投资策略及财富观

1.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及财富观

巴菲特是名副其实的传统投资者。他认为,在投资购买股票的时候,投资者应该是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家、证券分析家。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可归纳为:没有人能成功预测股市短期波动走势;应向那些被市场低估的企业投资,以获得财富稳步增长;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拥有企业,让这些企业为你创造财富。巴菲特相信:是企业而不是市场在创造财富。把资本经由股票市场直接投资到生产和经营能力强的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才能获得稳定的收益。从巴菲特投资的企业特点看,他注重购买传统产业和服务业的股票。一注重投资传统实体经济产业,并长期持有企业股票;二注重公司产品的市场销售状况的考察,即重视物质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的可能性;三重视购买被市场低估的企业股票,尽可能多地分享实体经济创造的财富。巴菲特持有美国可口可乐、吉列及迪斯尼等大公司的大量股票。1995年之后他的投资策略中在股市投资的基础上,又增加并购企业的方法,但这种改变仍然秉承其财富创造的基本思想。

2.索罗斯的投机策略及财富观

索罗斯的投资策略准确地说是一种投机策略。这种策略在需要过人胆识的同时,还需要对经济发展的预见和判断力。索罗斯的投机策略可总结为:侧重于购买短期证券以保持高度灵活性;既做空头也做多头;充分利用杠杆原理巧妙利用借贷和抵押,投资于货币、股票、债券和期货等多种资产。索罗斯投机策略基于他对金融市场的哲学思考。索罗斯认为,自然现象的进程不依人的意志而发展,但社会领域如金融市场却受到参与主体思想或偏见的影响。

索罗斯(2000)说,“我所注重的是参与者的偏见,而不是基本面”,当然,两者都不应忽略。股价是猜测的对象,猜测是信息和偏见的混合物。当市场参与者认识到基本面与评价之间的反射性联系时,就有可能导致对所谓技术因素的重视和对基本面的轻视,并产生跟随投机行为的趋势,造成不稳定的效果。当不稳定问题越来越突出,从众行为越来越严重时,这些机构投资者和银行都可以从日益增加的不稳定中获利。(索罗斯,2000)

从上述思想看,索罗斯获利是通过关注市场股价的变动趋势,利用甚至制造股价的波动,根据股价与参与者偏见的相互影响即反射性,扭曲市场对实体经济市场信息的评价,来获取投机收益的。这种获利方法仅通过虚拟资本市场运作即可牟取资本短期增值。从其投资策略看,尽管他非常注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等对虚拟资本价格的影响,但他并不否认实体经济状况对虚拟资本价格的决定性作用。但投机这种资本增值方式常常需要扭曲虚拟资本市场的价格来增值,使得虚拟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不能正常实现,对直接投资者和筹资者以及资源配置机制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对此,索罗斯也有反思,他提出,“我们不能对金融市场实行完全自由放任的政策”,当局应认识到“反射性只会增加不稳定性”,并在不稳定有失控危险时进行干预。(索罗斯,2000)

三、用马克思主义财富理论分析巴菲特与索罗斯投资策略及财富观

第一,巴菲特投资实体经济,获得财富大幅增长的事实,是实体经济创造财富的一个证明,反映了实体经济对虚拟资本的决定作用;而索罗斯大规模虚拟资本投机在短期内获得财富快速增长的事实,则反映了虚拟资本的相对独立性及对实体经济的反作用。

巴菲特在确定投资目标之前,要考察公司历史,进行行业分析和市场调查,并对企业领导层能力及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搞清企业增长的实力与基础。他认为投资股票不需要由市场来证明对错,定期观察市场的唯一目的,是搜寻是否有人低价出售有增值潜力的公司股票。巴菲特的上述观点说明,他的财富主要源头并不在股市,而是股市外的实体经济企业。

当然,巴菲特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只要投资实体经济就可获得财富,这取决于所投资企业创造的物质财富(即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在市场交易过程中顺利实现其价值,转化为价值形态的财富;还取决于股市的分配机制是否有效。当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市场需要转化为货币形态的财富后,还需要通过股市的分红、股票升值等方式,将企业创造的部分财富回报给投资者。如果股票不分红,股民就只能通过股价波动来获利,股市的分配机制效率就大大降低,股市的长期投资将被抑制,短期投机成为获利的主要方式,股市必然充盈投机氛围。当股市只吸纳资金而不能及时有效地给资金以回报,就会打击资金继续进人股市的积极性,阻碍股市为实体经济筹措资金功能的发挥。由此可见,完善虚拟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对实体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另外,我们在图1中看到巴菲特的财富额有波动,特别是2000年,财富额有104亿美元的下降。这是与整体经济的变动相关的系统性变动。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由1999年底11497点下降到2000年底的10787,纳斯达克指数由1999年底的4069点下降到2000年底的2471;比尔・盖茨的财富额也同样下降,由1999年的900亿美元下降到600亿美元。

相比巴菲特稳健高额财富积累,索罗斯尽管财富变动不稳定,但他在个案上的投资收益巨大,且以财富快速积累见长。索罗斯对虚拟资本价格运动规律的独特运用说明,虚拟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有反作用。一方面,虚拟资本市场若能发挥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为实体经济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社会财富的增长将快速有效;若虚拟资本市场不能将市场中的资金有效配置于实体经济中,而是滞留在市场中投机,那么尽管索罗斯大规模虚拟资本投机短期内获得财富增长,可这仅利于投机者个人,是市场投资者财富再分配,并不能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而且还会给金融市场秩序和实体经济则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无论从财富积累意义上,还是维护正常经济秩序,都应倡导巴菲特“价值”投资方式,对大规模投机行为进行必要的管制。

第二,巴菲特与索罗斯财富积累的不同方式和特点说明,实体经济与虚拟资本市场的运动具有不同的规律。相对于虚拟资本的运动,实体资本的运动规律更稳定,容易把握;而虚拟资本运动如股票市场价格运动则更复杂,风险较高。

实体经济产品价格决定与虚拟资本的价格决定方式不同。实体经济市场中的商品价格主要取决于成本与市场供求。而人们能较容易地对市场上的商品供求及成本做出较为准确判断,商品的价格波动易于恢复其真实价值。因此,投资实体经济获得财富增长与实体经济增长状况相联系,较少受到投机波动的影响,其基本特点是稳健的。相反,在虚拟资本市场上,由于需要对公司的赢利及最后分红等更多因素进行估计,所以对股票和债券等虚拟资本收益多少的判断不易准确做出;更甚者,比股票价格波动更大的是衍生性虚拟资本的价格。由于期权、互换等形式的虚拟资本收益与公司经营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关系更稀疏,更难以通过判断实体经济的状况来对某种衍生工具的收益做出判断,再加上衍生虚拟资本交易中使用资金杠杆,以及与人们心理预期相互作用,使其交易更频繁,价格波动更剧烈。因此,虚拟资本市场投机获利的风险很大。索罗斯财富积累的高获利、不稳健的特点正好说明了这点。简言之,巴菲特重视实体经济财富增长的规律,获得财富稳定增长;索罗斯注意虚拟资本市场价格运动规律,在高风险中获取财富波动性增长。

投资理财市场篇8

关键词:财富风险资产股权分置投资银行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发端于英国。18世纪后期,伦敦的商人银行率先为外国政府和从事国际业务的大公司筹集长期资金,投资银行业务逐渐成为它们的主要业务。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资本市场发展迅速,投资银行业获利丰厚,诱致商业银行纷纷在利益驱动下,将短期资金用于长期的证券投资,造成资本市场泡沫泛滥,并导致了1929—1933年的大萧条。因此,美国于1933年制定并通过了《格拉斯—斯特格尔法》等一系列相关法规,使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

20世纪60年代,欧美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新技术革命和金融创新浪潮风起云涌,金融市场的全球联系日益增强,各国金融管理当局纷纷放松金融管制,突破了银证保分业经营的限制,形成了一批声誉卓著的现资银行,如高盛、花旗集团、环球金融、摩根士丹利、美林等。目前现资银行业务种类繁多,主要有:证券发行及承销,证券交易经纪及自营、公司财务顾问及投资咨询、基金管理及运作、收购及兼并等。

从欧美投资银行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随着国民财富的大量积累,人们的投资、理财观念日趋强烈,需要把很大一部分财富投入股票及债券等风险资产中,期望通过资产组合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由于专业知识能力有限及信息不对称,人们希望有特定的机构提供投资理财方面的专业化服务,从而极大的促进了投资银行业的发展。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在为人们的投资理财提供了丰富的金融工具的同时,也刺激了能提供专业化投资理财服务的投资银行的发展。

投资银行业发展的数学模型论证

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人们迫切需要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而面对着层出不穷的金融产品时往往不知所措,因此专业化的投资理财机构—投资银行的发展成为必然。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约有70%的居民希望得到投资理财顾问的指导。可见我国巨额的国民财富及人们日趋强烈的投资理财意愿,预示着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经验表明,个人在较高的财富水平上,将更愿承担较大的风险,即随着国民财富的增加,绝对量更大的财富会投入风险资产中去。现以数学模型加以证实,投入到风险资产中的财富量是随着财富量的增加而增加。

模型假设:一个投资者的初始财富;投资者为递减的绝对风险厌恶者;风险资产能以概率(i=1,….,n)产生一个超过无风险资产报酬率的净回报;为投入到风险资产的财富数量,小于初始财富;投资者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去最大化财富的预期效用:

对求导数,使预期效用函数最大化的一阶与二阶条件:

为使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投入到风险资产中的财富数量。由于风险厌恶,预期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严格小于零。在投资者为递减的绝对风险厌恶者条件下,可视为的函数,对(e.2)求的微分:

由(e.3)可知,的分母为负,因此只要当分子也为负时,风险资产是正常品即β*随着ω的增加而增加。由绝对风险厌恶的阿罗—帕拉特测度可知:

由(e.8)可知,的分子也为负,从而。至此,模型表明,在风险厌恶条件下,投入风险资产中的财富会随着国民财富的增加而增加。这意味着,随着国民财富的增长,人们愿意把更多的财富投入到股票、债券等风险资产中去,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无疑人们的投资理财行为,需要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大量的专业化服务,从而促进投资银行业的发展。

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投资银行业是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没有资本市场,当然更谈不上投资银行。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产生和证券流通市场的开放,产生了一批以证券公司为主要形式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也可经营证券业务。1997年以后,随着商业银行法的实施,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及管理的体制逐步形成,银行、保险、信托业务与证券业务脱钩,因此诞生一批金融集团附属的证券公司,如中信证券、光大证券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已位于世界前列,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3.7万亿元,国家外汇储备达到6099亿美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2.6万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92%。与此同时,我国国债及企业债券规模达到7251亿元,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为11688亿元,占GDp的比率为8.6%,最高时曾达到18%。1993年至2004年期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占GDp的比率年均69%,而同期股票市场流通市值占GDp的比率为年均8.3%。可见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并没有有效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尚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

尽管受到分业经营体制的约束,国内各商业银行并没有放弃参与投资银行业务的努力。中国建设银行1994年与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合资创办了中国境内首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机构—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银行于1998年在香港成立了全资附属区域性投资银行—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如招商银行也在积极推进投资银行业务。目前,金融监管当局也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如2001年央行颁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鼓励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

应该说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是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然而现实表现却强差人意。作为资本市场核心的股票市场,如沪市上证指数从2001年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时的2245.44点跌到目前的1300点以下,跌幅高达45%,投资者财富大幅缩水。随之而来的是投资银行业的全行业亏损,一些证券公司在持续低迷的行情中倒下,更多的是处在苦苦挣扎中,整个投资银行业举步维艰。造成投资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国民财富增长脱节,并陷于困境的主要原因有:

我国资本市场存在重大缺陷,严重影响投资银行功能的发挥。一是功能定位缺陷,资本市场应当具有企业融资、资源配置和风险分散等基本功能,然而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过分强调融资功能而忽视其它功能,功能不全的资本市场,降低了企业对投资银行的业务需求。二是股权分置缺陷,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置身股市涨跌之外,导致非流通股股东恶意圈钱、占用资金、内幕交易等股市腐败行为盛行,肆意侵害流通股股东利益,极大的损害了资本市场的信誉。

我国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监管模式。分业经营虽然有利于防止和控制银行、证券、保险业的风险在行间交叉传递和扩大,便于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却客观上限制了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目前,金融混业经营的国际趋势,塑造了如花旗集团、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一批新型投资银行,充分发挥了金融业务间的协同效应,对独立型投资银行造成很大冲击。

我国投资银行绝大多数为国有或国有控股,采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一方面没有从本质上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导致投资银行缺乏创新动力,业务范围狭窄,收入来源主要集中在手续费收入,自营业务收入和证券承销业务收入方面。另一方面,难以在资本市场通过股票、债券等方式融资,在货币市场上的短期融资也受到各种限制,导致我国投资银行融资渠道狭小,资产规模普遍偏小。

不解决这些问题,即使拥有巨额的国民财富和强烈的投资理财意愿,由于人们对资本市场缺乏信心,也不会把财富投入到各种风险资产中,即使投入也不可能实现财富的增值,从而使提供专业化投资理财服务的投资银行难以获得正常发展。

促进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由于资本市场的缺陷以及金融监管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目前投资银行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国民财富增长相脱节。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财富的积累,以及人们投资理财欲望的日趋强烈,都使投资银行业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尽快采取措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重塑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投资银行业必会实现快速的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完善资本市场建设,解决股权分裂、激活股市,为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全流通能抑制上市公司不受节制的扩张冲动,并能从市场环节制约上市公司的规范重组,重塑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在完善股票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债券等其它资本市场,塑造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适应混业经营趋势,逐步放松金融管制。实行混业经营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资金和客户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提高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金融监管当局应当适应这一潮流,逐步适时放宽金融管制,鼓励金融创新,促进新兴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

实现投资银行股份制改造。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银行应通过股份制改造或其它形式,引入各种性质的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本结构,拓宽融资渠道,为投资银行筹集长期稳定的发展资金。同时,可逐步完善投资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为投资银行的业务创新创造制度前提。

参考文献:

1.杨建文.2003—2004上海金融发展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华庆山.2003—2004国际金融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曹大宽.全球投资发展银行模式及借鉴.国际金融研究,2004

投资理财市场篇9

关键词:财富风险资产股权分置投资银行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发端于英国。18世纪后期,伦敦的商人银行率先为外国政府和从事国际业务的大公司筹集长期资金,投资银行业务逐渐成为它们的主要业务。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资本市场发展迅速,投资银行业获利丰厚,诱致商业银行纷纷在利益驱动下,将短期资金用于长期的证券投资,造成资本市场泡沫泛滥,并导致了1929―1933年的大萧条。因此,美国于1933年制定并通过了《格拉斯―斯特格尔法》等一系列相关法规,使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

20世纪60年代,欧美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新技术革命和金融创新浪潮风起云涌,金融市场的全球联系日益增强,各国金融管理当局纷纷放松金融管制,突破了银证保分业经营的限制,形成了一批声誉卓著的现资银行,如高盛、花旗集团、环球金融、摩根士丹利、美林等。目前现资银行业务种类繁多,主要有:证券发行及承销,证券交易经纪及自营、公司财务顾问及投资咨询、基金管理及运作、收购及兼并等。

从欧美投资银行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随着国民财富的大量积累,人们的投资、理财观念日趋强烈,需要把很大一部分财富投入股票及债券等风险资产中,期望通过资产组合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由于专业知识能力有限及信息不对称,人们希望有特定的机构提供投资理财方面的专业化服务,从而极大的促进了投资银行业的发展。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在为人们的投资理财提供了丰富的金融工具的同时,也刺激了能提供专业化投资理财服务的投资银行的发展。

投资银行业发展的数学模型论证

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人们迫切需要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而面对着层出不穷的金融产品时往往不知所措,因此专业化的投资理财机构―投资银行的发展成为必然。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约有70%的居民希望得到投资理财顾问的指导。可见我国巨额的国民财富及人们日趋强烈的投资理财意愿,预示着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经验表明,个人在较高的财富水平上,将更愿承担较大的风险,即随着国民财富的增加,绝对量更大的财富会投入风险资产中去。现以数学模型加以证实,投入到风险资产中的财富量是随着财富量的增加而增加。

模型假设:一个投资者的初始财富;投资者为递减的绝对风险厌恶者;风险资产能以概率(i=1,….,n)产生一个超过无风险资产报酬率的净回报;为投入到风险资产的财富数量,小于初始财富;投资者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去最大化财富的预期效用:

对求导数,使预期效用函数最大化的一阶与二阶条件:

为使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投入到风险资产中的财富数量。由于风险厌恶,预期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严格小于零。在投资者为递减的绝对风险厌恶者条件下,可视为的函数,对(e.2)求的微分:

由(e.3)可知,的分母为负,因此只要当分子也为负时,风险资产是正常品即β*随着ω的增加而增加。由绝对风险厌恶的阿罗―帕拉特测度可知:

由(e.8)可知,的分子也为负,从而。至此,模型表明,在风险厌恶条件下,投入风险资产中的财富会随着国民财富的增加而增加。这意味着,随着国民财富的增长,人们愿意把更多的财富投入到股票、债券等风险资产中去,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无疑人们的投资理财行为,需要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大量的专业化服务,从而促进投资银行业的发展。

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投资银行业是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没有资本市场,当然更谈不上投资银行。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产生和证券流通市场的开放,产生了一批以证券公司为主要形式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也可经营证券业务。1997年以后,随着商业银行法的实施,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及管理的体制逐步形成,银行、保险、信托业务与证券业务脱钩,因此诞生一批金融集团附属的证券公司,如中信证券、光大证券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已位于世界前列,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3.7万亿元,国家外汇储备达到6099亿美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2.6万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92%。与此同时,我国国债及企业债券规模达到7251亿元,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为11688亿元,占GDp的比率为8.6%,最高时曾达到18%。1993年至2004年期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占GDp的比率年均69%,而同期股票市场流通市值占GDp的比率为年均8.3%。可见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并没有有效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尚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

尽管受到分业经营体制的约束,国内各商业银行并没有放弃参与投资银行业务的努力。中国建设银行1994年与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合资创办了中国境内首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机构―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银行于1998年在香港成立了全资附属区域性投资银行―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如招商银行也在积极推进投资银行业务。目前,金融监管当局也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如2001年央行颁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鼓励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

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应该说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是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然而现实表现却强差人意。作为资本市场核心的股票市场,如沪市上证指数从2001年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时的2245.44点跌到目前的1300点以下,跌幅高达45%,投资者财富大幅缩水。随之而来的是投资银行业的全行业亏损,一些证券公司在持续低迷的行情中倒下,更多的是处在苦苦挣扎中,整个投资银行业举步维艰。造成投资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国民财富增长脱节,并陷于困境的主要原因有:

我国资本市场存在重大缺陷,严重影响投资银行功能的发挥。一是功能定位缺陷,资本市场应当具有企业融资、资源配置和风险分散等基本功能,然而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过分强调融资功能而忽视其它功能,功能不全的资本市场,降低了企业对投资银行的业务需求。二是股权分置缺陷,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置身股市涨跌之外,导致非流通股股东恶意圈钱、占用资金、内幕交易等股市腐败行为盛行,肆意侵害流通股股东利益,极大的损害了资本市场的信誉。

我国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监管模式。分业经营虽然有利于防止和控制银行、证券、保险业的风险在行间交叉传递和扩大,便于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却客观上限制了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目前,金融混业经营的国际趋势,塑造了如花旗集团、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一批新型投资银行,充分发挥了金融业务间的协同效应,对独立型投资银行造成很大冲击。

我国投资银行绝大多数为国有或国有控股,采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一方面没有从本质上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导致投资银行缺乏创新动力,业务范围狭窄,收入来源主要集中在手续费收入,自营业务收入和证券承销业务收入方面。另一方面,难以在资本市场通过股票、债券等方式融资,在货币市场上的短期融资也受到各种限制,导致我国投资银行融资渠道狭小,资产规模普遍偏小。

不解决这些问题,即使拥有巨额的国民财富和强烈的投资理财意愿,由于人们对资本市场缺乏信心,也不会把财富投入到各种风险资产中,即使投入也不可能实现财富的增值,从而使提供专业化投资理财服务的投资银行难以获得正常发展。

促进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由于资本市场的缺陷以及金融监管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目前投资银行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国民财富增长相脱节。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财富的积累,以及人们投资理财欲望的日趋强烈,都使投资银行业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尽快采取措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重塑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投资银行业必会实现快速的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完善资本市场建设,解决股权分裂、激活股市,为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全流通能抑制上市公司不受节制的扩张冲动,并能从市场环节制约上市公司的规范重组,重塑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在完善股票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债券等其它资本市场,塑造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适应混业经营趋势,逐步放松金融管制。实行混业经营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资金和客户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提高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金融监管当局应当适应这一潮流,逐步适时放宽金融管制,鼓励金融创新,促进新兴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

实现投资银行股份制改造。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银行应通过股份制改造或其它形式,引入各种性质的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本结构,拓宽融资渠道,为投资银行筹集长期稳定的发展资金。同时,可逐步完善投资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为投资银行的业务创新创造制度前提。

参考文献:

1.杨建文.2003―2004上海金融发展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华庆山.2003―2004国际金融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曹大宽.全球投资发展银行模式及借鉴.国际金融研究,2004

投资理财市场篇10

近期,货币市场利率、票据利率以及债券收益率走高,与货币和债券市场相关的理财产品也跟着沾了光。包括中行、工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宣布上调一部分超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而这些产品的投资范围涵盖债券、票据等市场。

中行日前公告称,自2009年7月30日起将“中银货币理财计划之日积月累”产品的预期年化投资收益率由1.38%调整为1.58%。随后,工行也上调“灵通快线”个人超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由1.3%调整为1.4%,7天滚动型“灵通快线”固定期限超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由1.5%调整为1.6%。上调7天滚动型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由1.4%调整为1.6%,两周滚动型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由1.52%调整为1.62%。

与此同时,招商银行、深发展等银行的多款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出现上涨。

乘着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走高的“东风”,交行最近酝酿对原有“天添利”产品升级,该新产品也将会以较高的收益率面世。此款新老产品的区别是,原有产品当天存入资金后,随时可以赎回,新产品则细分了1天期、7天期、14天期3个类别。

今年上半年以来,复苏的an:市场带动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而对于那些经常进出股市的资金来说,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意图变身为这些资金“歇脚”的最佳去处。

针对这一市场空白,银行大量发行短期理财产品,一时间,短期产品占据了银行理财市场半壁河山。据普益财富数据,今年上半年,1个月期以下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为22.88%,1―3个月期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为27.63%,两类产品数量占比总计超过50%;而在2008年,3个月期以下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仅为38.4%。

产品数量增长的同时,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也逐步提高。数据显示,目前1个月期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1.63%,较今年年初1.2%的收益率增长0.43%。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经理表示,依照目前活期存款利率为0.36%,1个月期以下理财产品收益维持1.6%计算,两者收益率相差4.4倍。滚动型理财产品主要投资票据市场,风险较低,适宜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投资。

伴随着银监会一纸公文,银行纷纷付诸行动,将高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上调至10万元。

中行发行的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中银智富理财计划2009年第3期B产品与信托公司合作,认购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新增股权,起存点为10万元,产品预期收益率为6.50%。

中信银行预期最高收益率7.36%的黄金联系型a款理财产品,华夏银行挂钩标的为香港指数基金的理财慧盈20号股指挂钩型结构性产品,个人投资者的起存点均为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