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十篇企业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十篇

企业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2:59

企业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篇1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流程;层级模型;信息技术外包

中图分类号:F40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6-0112-06

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知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成功与否的关键变量。知识的分享、汇集、整理、应用和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建立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相对于企业有形资源来说,企业知识管理的隐形特点明显。因此,为克服知识管理隐形特点带来的模糊性,积极构建界定清晰的指标模型,让企业认清目前的知识管理状态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找到知识管理实施的路径和重点,一直是国内外诸多学者探讨知识管理的热门话题。

一、研究回顾

关于知识管理的文献,国外学者主要基于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来研究该问题。Kulkar—ni和Freeze提出知识管理能力评估模型,该模型基于Cmm将知识能力水平划分为不可能级、可能级、鼓励级、熟练级、管理级和持续改善级六个等级,用来确定一个组织在不同知识领域的能力水平。西门子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由分析模型、发展模型和一个被定义的评估过程组成,其中分析模型反映出在未来应该发展的关键领域和主题,发展模型提供帮助组织确定各个关键领域和主题如何实现最佳发展以到达下一个成熟度等级的信息,评估过程建立从评估定义到结果阐述的所有相关步骤的框架。该模型的等级划分完全沿袭Cmm的等级,分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管理级和优化级五个等级。被引用次数比较高的infosys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Kmmm)和paulzen等的知识过程质量模型也都是基于Cmm提出的。不同于上述基于Cmm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wisdom Source的知识管理模型(K3m)通过定义知识管理系统和测量的不同特性,采用系统的知识管理观点将知识管理划分为八个等级,但是K3m将技术评价作为整体,而缺少人员和文化维度,因此,同其他模型相比,K3m在综合地评价整体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方面稍显薄弱。pee等则在综述、比较、评估和合并已有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一般性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General Kmmm),该模型集中于评估组织中人员、过程和技术方面知识管理发展状况,也是沿袭以前学者的研究将知识管理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初始级、有意识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已建立级和优化级/共享级。

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探讨,主要也是基于Cmm模型展开的,蔡韬介绍了成熟度模型在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领域的发展现状,在Cmm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出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模型分为初始级、获取级、共享级、利用级和创新级5个等级。从Cmm出发,孙锐等结合组织知识管理流程,分析基于能力成熟度的知识管理模型,提出对应于不同知识管理能力等级的阶段性知识管理特征、管理目标和关键过程活动。此外,尹彦等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Cmm理论构架,构建知识管理成熟度的逻辑模型,将知识管理成熟度分为初始级、可复用级、已定义级、可管理级和优化级,并提出了由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构成的企业知识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粒子群算法与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知识管理成熟度进行评估。不同于上述学者,张鹏等以管理者、员工、企业文化、知识管理流程、知识管理技术和知识管理内容为结构维度,参照哈罗德·科兹纳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模型分为无序级、简单级、规范级、协作级和持续改善级5个级别,并应用aHp决策分析法确定成熟度各指标因子的权重,给出成熟度“级越”的方法。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关于企业知识管理发展阶段的研究大多是从企业知识管理成熟度的角度展开,而且,对企业知识管理成熟度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笔者认为,知识管理的主要对象首先应该是企业需要有效管理的知识本身,只有理顺企业对知识的管理流程,才能有效地管理知识。鉴于此,文章按照知识在企业中循环的生命周期即知识的管理流程,来划分企业知识的管理层级。文章分析的层级划分有助于理顺企业对知识的管理流程,促进组织知识螺旋加速上升,实现企业知识管理过程的顺畅性。为了更清晰地阐明各层级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我们选取具有高知识密集度的信息技术外包企业作为案例,并从人力知识、技术知识、顾客知识3个核心知识维度,构建衡量信息技术外包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指标,对知识管理各层级在这类高技术企业中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为企业确定其知识管理所处层级提供探索性的量化指标参考。

二、企业知识管理层级模型的构建

(一)知识管理流程综述

关于知识的管理流程,不同的学者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过程。认为知识管理的总目标是使公司知识相关的效能以及知识资产的盈利最大化,并且使它们得到持续的更新,wiig将知识管理过程划分为知识创造、知识保持、知识更新、知识组织、知识转移和知识实现等一系列活动,并认为有效的知识管理过程就是理解并且聚焦于明确系统的管理知识的建立、更新和应用。Liebowitz(1999)等则将知识管理过程划分为8个阶段:识别、获取、选择、存储、共享、应用、创造和销售。将知识管理视为一种过程,alavi认为知识管理的焦点在知识流和知识的创造、分享和分配知识的过程,通过构建知识管理流程框架,识别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流程各个阶段的潜在作用,根据该框架,作为知识系统的组织由知识创造、知识存储/检索、知识转移和知识应用4个广泛认可的知识过程集组成。此外,通过提供一种知识在组织里如何被组织和应用的管理框架,Benbya等在该框架中将知识发展周期定义为知识产生、知识存储、知识分配和知识应用的过程。综上所述,虽然大量专家对知识管理的过程进行了界定,但对于不同的研究者而言,他们对知识管理的流程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借鉴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知识的管理流程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新旧知识的汇总阶段、知识的编辑转化阶段、知识与实践的匹配利用阶段和创造新知识的阶段。

(二)知识管理的层级模型

基于上述企业知识的管理流程,我们将企业知识的管理活动划分为四个层级:初始级、基础级、利用级和创新级(见表1)。这4个层级是nonaka的SeLi知识转换模型在企业知识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4个层级并没有清晰的分界线,而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反映企业知识管理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4个层级不完全等同于整个企业知识管理的生命周期,而是知识的一个管理周期,每一个知识的管理周期形成企业整个知识管理过程的一个上升螺旋,整个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就由这样的知识螺旋周期向上推进。下面,对企业知识管理层级模型的各个层级进行具体阐述:

1.知识管理初始级。知识管理的初始级活动主要体现在企业知识的汇集度上,具体表现为企业中知识的分布层面、知识汇集量以及知识汇集速度。在这一阶段,企业的主要知识管理活动是汇集。其汇集的知识不仅包括企业中的已有知识,还包括创新级中产生的新知识。这一层级主要涉及到以下问题:企业中的知识主要分布在哪个层面(个体层面、项目层面还是企业层面);企业中有多少知识被汇集,是否各个项目的知识都汇集到同一个地方;是否企业中的每位成员都被要求提供知识,提供知识的频度和质量如何等。

这一知识管理层级需要企业建立相应的it基础设施及技术支撑。企业需要具有实现知识管理所必须具备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及网络信息系统,这有助于企业成员快速、准确地传递并获取相关信息和知识。同时,企业具有促进知识贡献的制度要求或激励机制等,比如定期的项目总结、成果汇报要求,鼓励员工将项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得出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以图表、文字等形式表达出来,进行经验共享。这些都有利于知识从个体向企业的转移,丰富企业知识源。

2.知识管理基础级。知识管理的基础级活动主要体现在企业知识转化度上,具体表现为企业通过对初始级中汇集的知识进行编辑、包装、提炼,使知识增值。

知识管理初始级活动中汇集的知识往往处于分散状态,是零散和无序的,需要对其进行编辑、加工、分类,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存储,实现编码化,最终融入企业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利用级的活动将知识运用到产品和服务中去实现知识价值。这一阶段主要是将各个项目中汇集的知识放在企业的大背景下,重新组成一个系统性的整体框架,经汇总组织后的知识系统框架将和整个企业而非某个特定的部门或业务有密切联系,也即是实现知识的通用性,使知识能够给企业其他员工带来好处。知识管理基础级活动在知识的共享集聚与应用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在知识管理的这一层级中,对知识进行提炼、分类很重要,通过分类使知识增值。这一阶段需要专门人员以及专家的参与,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可以采取绘制知识地图、分类知识库等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的识别和分析,完成知识的格式化、编码化。

3.知识管理利用级。知识管理的利用级活动主要体现在知识与企业工作的匹配度上,具体表现为将知识与企业具体工作联系起来。

只有将知识与企业工作匹配起来,进入应用阶段,知识的作用才能被激活,形成企业内成员对知识的需求,并实现知识向价值的转化。知识管理的这一阶段需要部门负责人的参与,根据业务部门以及工作的不同特性,知识管理专员在部门负责人的协助下,对编辑、提炼、编码后的知识进行分析并与具体工作内容联系起来,形成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对知识的具体运用,这一阶段为将知识送人具体应用阶段做必要的铺垫。

4.知识管理创新级。知识管理的创新级活动主要体现在企业知识的增值与再生上,具体表现为企业中知识的不断更新、已有知识的交叉形成新知识以及新知识带来企业新的竞争优势。

企业已有的知识存量和知识结构是其吸收、使用以及产生新知识的基础,现有知识存量的排列组合成为创新的源泉。企业知识体系内各部门、各专业的不同知识相互联系、相互冲击,是新知识产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的知识存量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机会、配置资源的方法,企业内各种资源效用发挥程度上的差别都是由企业现有的知识所决定的,即知识决定企业配置资源的能力,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

因此,建立知识库更新机制,确保知识在企业动态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也是确保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知识的创新级中产生的新知识进入到下一个知识的管理螺旋,由这样4个层级构成的知识管理上升螺旋将整个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向上推进,完成整个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无用知识的淘汰和新知识的生成过程。

三、知识管理层级模型应用:以信息技术外包企业为例

知识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企业需要管理的相关知识,知识本身才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组成要素。信息技术外包项目是知识密集型管理项目,其主要通过提供智力和专业信息服务来实现价值,知识是其最宝贵的资源,从计划、决策到实施、评估、反馈都涉及到广泛的知识运用和智力创造活动。可以说信息技术外包项目的管理过程就是知识管理的过程,在这类企业中,能够实现知识的有效循环显得尤为重要。对信息技术外包项目进行知识管理是其实现项目信息结构化、项目团队知识共享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选取信息技术外包企业的核心知识作为评价维度,以便进一步分析基于知识流程的知识管理层级模型。

(一)信息技术外包企业核心知识维的确定

美国知识管理领域专家托马斯·a.斯图尔特thomas a.Stewartl994年提出知识资本的H-S-C结构,他认为知识资本包含人力资本(humancapital)、结构资本(structural capital)、顾客资本(customer capital)3个方面。人力资本指的是企业人员所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结构资本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系统等。而顾客资本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品牌满意度、顾客忠诚度以及企业信誉等经营性资本。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企业知识资本市场价值的实现。因此,基于thomas的H—S C知识资本结构,文章认为企业知识应该包含人力知识、结构知识和顾客知识三种知识。人力知识主要指企业人员具备的知识、经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等高度依附于人力因素的知识。结构知识是使企业得以正常运行的知识,包括技术、工艺、生产流程和管理方法等。顾客知识包括顾客的基本信息、顾客的需求和潜在顾客等相关知识。另外,鉴于技术知识在信息技术外包企业中的重要性,在听取多位外包及知识管理领域相关专家的意见后,文章将结构知识中的技术知识单独列出,代替结构知识作为一个重要知识类。最终,确定对于信息技术外包项目最为重要的三类知识,即人力知识、技术知识和顾客知识。

将信息技术外包项目涉及的这3类核心知识作为衡量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3个重要维度(见表2),可以构建反映企业知识管理层级水平的指标。3个知识维度可具体划分为九项量化指标:

1.人力知识管理涉及3项指标:(1)单一领域人员占比,单一领域人员指的是企业中只具备单一领域知识技能的员工,比如,做系统设计但不会系统集成的人员。(2)相关领域人员占比,指的是企业中具备相关领域技能的员工占比,比如,做系统设计的人员同时也会系统的集成等。(3)跨领域人员占比,指的是不仅懂得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懂得外包业务的洽谈或管理方面知识的人员比重。

2.技术知识管理涉及3项指标:(1)技术档案,用企业技术存档率来衡量,指的是已经进行存档管理,纳入企业技术档案库的技术占比。(2)技术模块化,用技术模块化率来衡量,指技术流程化程度。(3)技术创新,用企业新技术开发率来衡量,主要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构建状况。

3.顾客知识管理涉及3项指标:(1)顾客的获得,用顾客增长率来衡量,主要指新顾客的获取,这里的新顾客指的是以前没有在本企业购买过产品或服务的发包方。(2)顾客的维持,用顾客二次或多次业务率衡量,指的是顾客已经在本企业购买了某项产品或服务,对本企业为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满意,从而在本企业再次购买同一项产品或服务的老顾客。(3)顾客的挖掘,用顾客拓展率衡量,是指已经在企业购买了某项产品或服务并且又在本企业购买其他产品或服务的顾客,即老顾客在本企业购买新业务。

(二)知识管理层级在信息技术外包企业中具体应用

基于信息技术外包项目的知识管理,利用构建的知识管理评价指标,通过描述各项指标在各个层级中的变化状况,对企业知识管理层级模型的各个层级进行具体分析(见表3),为企业确定其知识的管理层级阶段提供参考。

在信息技术外包企业知识管理的初始级,人力知识管理维度主要是企业中单一领域人员占比较高,大部分员工只懂得某一项工作的知识技能。表现在技术知识管理方面,企业对技术的管理也较为薄弱,技术档案化管理的程度不高。另外,顾客知识管理方面主要是对现有顾客的部门运营状况等组织基本信息以及对信息技术外包项目的具体要求等项目信息的汇集,借助企业信息技术手段,搭建企业已有顾客的信息、知识库。在这一层级,企业中很少进行知识的分享,较多的是信息、知识的初始汇集。

在基础级中,由于知识编码、分类化的实现,企业成员借助内部网络和分类知识库等手段实现专业知识的共享,有利于企业成员的学习和成长。在此阶段,企业成员开始利用企业知识库学习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企业中具备相关领域知识的人员占比逐渐增加。技术知识管理方面,企业不仅建立了技术档案,并且通过对技术档案的整理、提炼,促进技术的模块化、流程化,有利于信息技术外包项目任务的细分割,形成基础技术流程的固化。顾客知识管理方面,通过对已有顾客服务资料的整理、提炼、分析,实现企业内顾客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对顾客满意度的跟进有利于企业争取顾客对本产品或业务的重复购买,降低顾客流失率。

递升至利用级,企业成员在熟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同时,开始关注整个外包项目的运转状况,企业实现已有知识系统化的同时,开始关注跨领域的业务知识。比如与顾客的洽谈、对顾客的培训等,成为具有技术背景的业务咨询管理人员或者是具有业务背景的技术人员。技术知识管理方面,技术档案化管理的程度已经很高,并且实现技术模块化、流程化管理,逐步形成鼓励技术创新的企业环境。另外,知识库中的知识在运用于企业实践中越来越具有灵活性,将原本从企业信息技术外包各个项目中汇集整理的普适性知识,再具体化到企业信息技术外包项目不同的实际情况下,能够在提升顾客对其所购产品或服务满意度的同时,逐步挖掘顾客的其他业务需求。

最终,在信息技术外包企业知识管理的创新级,由于企业内知识共享环境的建立,企业内具备相关领域、跨领域知识的员工比例逐渐提高,并超过单一领域人员占比。在实现技术接近百分之百档案化管理的同时,企业技术模块化率和新技术的开发率不断提升。另外,企业通过对知识库更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能够实现新知识的及时补充,确保企业知识源得到持续更新。企业不仅能够有效汇集管理已有顾客知识,还能利用顾客知识挖掘新业务、新顾客,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和价值的提升。

四、结语

企业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篇2

关键词:知识管理模式知识传播知识战略知识共享综合导向

一、前言

1959年.彼得·德鲁克就预言道:“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体力劳动者“而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并且提出“知识社会“的概念。近半个世纪后.预言得到了证实:知识经济从端倪走向成熟,知识密集型企业成为社会经济主体,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信息极大丰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社会发展的必然。区别于着重微观过程的知识管理模型知识管理模式,作为知识的宏观的,指导性的管理方式方法.称为知识管理的重点。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对目前国内外的知识管理模式进行综述研究。

目前这方面研究的内容较为广泛,研究者的背景也较为多样,不仅涉及知识管理本身.而且还在相关领域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通过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笔者认为对知识管理模式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基于知识传播、知识战略、知识共享、综合导向等四个领域。

二、现有知识管理模式研究分类

1.基于知识传播的知识管理模式

哈佛大学教授Hansenandnohria根据近年来知识管理的实践活动提出了以下两种不同的知识管理模式:

(1)编码化模式。即把具有显性特征的知识通过计算机等手段将其编码化,然后进行大规模存储和复制.从而迅速推广和应用。在这种模式下知识首先从开发者那里提取出来,使之与开发者分离.进入电子数据库中再被广泛用于各种工作领域。这种模式中的知识可以被重复利用.这样节约使用者收集知识的时间,减少了信息交流成本。

(2)人本位模式。它是隐性知识先显性化后编码化的过程。知识的创造首先需要人对经验和诀窍进行总结归纳,而知识传播的过程也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交流以实现知识的共享。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辅以一些可以显性的知识,比如技术资料等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隐性知识会变成显性知识然后被编码化最终得以迅速推广。在人本位管理模式下知识与人没有分离,知识的传播与分享是通过直接的人际交流获得的知识主要通过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实现共享。

SauliusGudas总结目前主要有3个企业管理模式的要素:企业流程导向的知识(B),信息技术导向的知识(t),知识管理论导向的知识(K)。这三个要素组合代表了一个新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如图。企业管理需要复杂知识一体化.其中,知识管理方法(K)是信息技术知识(t)和企业流程知识(B)的基础如图1所示。

汪应洛等认为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模式主要有基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模式及认识论一本体论观点、基于信息发送的知识转移模式、基于行动一结果联系的知识转移模式。

李建明把中小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分成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知识资源的水平互补和垂直互补另一个维度是关系导向和任务导向。所以联盟知识转移分成四个模式(1)水平互补一关系导向模式如技术许可(2)水平互补一任务导向模式,如联合研发(3)垂直互补一关系导向模式如战略供应链;(4)垂直互补一任务导向模式,如咨询、外包。

2.基于知识战略的知识管理模式

Henderson和Venkatraman已经分析了it企业的知识管理问题并且提出了直线战略管理模式(Strategicalignmentmodel)。该模式重视于支持信息技术一体化战略并推崇四个观念一体化:即企业战略it战略企业基础设施it基础设施一体化。

m.H.Zack认为从企业对待知识管理的态度角度考虑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可以分为“积极战略模式”与“保守战略模式”。采用保守战略模式的企业一般企业核心知识源于企业内部保证核心知识不外流企业就保证了相应的竞争优势如: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专利等。因此企业会对其核心知识严格谨慎保护与其他企业的互动交流较少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的重点在于深入、强化企业的内部核心知识。采用积极战略模式的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和互动.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并将其发展为一套最适合该企业的核心知识这种知识生命周期较短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维持优势。

谭自求设计三种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模式(1)企业经营战略。企业经营战略模式是把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企业知识管理战略计划在企业范围内全面推行。(2)企业知识资本运营战略。企业如何对知识资本进行鉴别获取有收益利用和循环,率先实现转化以提高企业的价值产生能力,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给转化滞后的企业以沉重的打击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3)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创造战略模式。熊彼特则认为创新形式出现的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经济增长是一个创新—扩散—再创新的过程。在知识经济中.只有进行持续的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而要想保持不败,惟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创新永远处于知识的最前沿,永远拥有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李佳洋企业在知识的处理和应用层面角度认为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可以分为“编码化战略”模式和“个性化战略”模式。编码化战略又称为标准化战略、典籍战略、法典战略或通用战略。是指将知识与知识生成源及开发者分离开以达到知识独立于特定个体并在一定程度上固化的目的.再经过一定程序处理、提取进而汇编并存储为知识库,以后可供使用者随时反复调用的战略。个性化战略也称专门战略、人格化战略或个人化战略。是指知识与生成源、与其开发者始终联接在一起.知识主要通过直接的接触来实现共享在个性化战略中使用计算机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而不是存储或检索。因此这种战略更强调的是隐性知识在个人和组织内的传播。

3.基于知识共享的知识管理模式

徐勇等人概括了知识共享的三种推动模式:命令带动式、利益诱导式和个人行为推动式并提出知识管理的6种方法二设立知识主管;创建动态团体二建立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建立企业内部网络.促进知识文流建立动态联盟,培养核心创新能力。

陈菲琼认为,企业知识联盟动力模式是合作和竞争。合作是由于每个企业都需要使用其他企业的技术知识这个事实而产生。竞争是由于每个企业都试图使用伙伴的技术知识获取私有利益。

范晓春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层面考虑构建知识共享的模式。其中组织层面从个人及组织两个影响因素角度构建知识共享模式技术层面从知识及个人两个因素角度构建知识共享模式制度层面从知识和环境两个影响因素角度构建知识共享模式从而构建出图2知识共享模式三维系统模型。

4基于综合导向的知识管理模式

B.lyer和R.Gottlieb分析了企业结构定义了四个主导趋势商业流程主导信息或知识主导基础设施主导和组织主导。对企业模式论的分析和企业结构框架的分析是目前理论的发源地。

GudasBrundzait对企业知识管理模式方法论的分析分为三个主要观点战略导向知识管理企业管理和控制导向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使用导向的知识管理。

詹延遵认为知识管理分为三个范式:(1)信息技术范式。信息、信息结构及其处理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和核心内容。因此这种研究范式,主要集中在知识管理或者说信息管理的技术、技术应用和信息处理上而不是知识的处理和创造。(2)人文范式。人文范式认为人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和核心人是知识创造和知识运用的主体,信息技术不过是一种实现人的管理需求的技术工具或手段“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3)综合范式。综合范式认为:知识管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实际上,这是强调“组织”在知识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研究范式称之为“组织范式”。

陈永泰、何有世总结了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1)企业知识管理的一般模式。(2)组织间知识的系统价值联盟这个模式的战略选择视角突破了产品和客户的范围考虑了整个系统创造价值的所有要素。(3)基于知识成长模式的知识管理。通过对知识成长机制和知识成长抑制环路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成长模式。(4)基于知识分类的知识管理模式。从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和知识管理的一般过程分析着手将知识管理的基本过程与知识分类结合起来构建科学的知识分类管理模式。(5)基于知识流和知识链的知识管理模式知识管理通过对企业中知识流的管理和利用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知识保障以此来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知识管理模式研究现状总结:

回顾以上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外知识管理模式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角度:知识传播、知识战略、知识共享、综合导向。这为知识管理模式的演变和发展提供的良好的基础但也为我们继续研究知识管理模式提洪以下三点启示

1.目前的研究更多地围绕着知识本身而较少从制度层面来研究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模式。一般研究立足于知识管理的微观层面进而分析知识管理模模型等而忽视了研究企业为何采用该种管理模式也即企业内部哪些制度安排或困素促使其选择这种模式并且没有就企业中知识管理模式的交易费用大小进行研究。

企业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篇3

关键词:基层管理;公关意识;企业形象

中图分类号:F27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090-02

基层管理者是企业中直接负责日常生产与经营活动的管理人员,与广大员工和顾客公众有着最直接、广泛的联系,是企业有效管理与企业形象建立的基础,更是管理层与员工、企业与顾客公众沟通的桥梁――企业基层“公关人员”。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形象的建立,员工对于企业目标和管理决策的理解都要通过基层管理者的工作来实现。企业基础管理的优劣也取决于企业基层管理者的水平。无论企业引进哪种国外的先进管理理论和模式,不重视基层管理工作,不关心基层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企业效率和企业执行力就无法实现。如果要真正提升基层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就不能单凭招聘阶段人才的选拔与有限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更要重视基层管理者公关意识的培养。

1公关意识在企业基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公关意识,即公共关系意识的简称,它是公共关系的原理和公关实践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内化,包括形象意识、公众意识、传播沟通意识、服务意识、协调意识等。基层管理者不断增强自身的公关意识,(1)有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公众关系,有效实现基层管理目标。一方面,基层管理者肩负着企业管理层需求与员工需求实现的双重任务,也是二者沟通的中介和桥梁,基层管理者的公关水平高,就能准确理解企业管理层的任务与要求并圆满完成,也能将基层员工的需求通过多种途径向企业高层管理者及时传递。另一方面,基层管理者难免要经常与顾客公众交往,而当前市场的竞争性要求卖方必须以优质的产品、有竞争力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同买方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基层管理者忽视员工的服务意识教育,漠视与顾客的沟通,就容易使顾客不满意甚至引发危机。

(2)基层管理者如果具备较强的公关意识,就能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员工的个人目标有机整合,使员工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方向,让高层领导知晓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基层管理者良好的公关意识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企业形象,就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综合评价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它是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经营作风、管理水平、人才实力、经济效益、福利待遇等要素的综合反映。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让企业得到公众的肯定和支持,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发展机遇,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但企业形象的树立并非独属公关部的任务,企业每个部门、每个环节都是企业形象的塑造者。企业要把公关思想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各环节,开展全员公关,就必须先增强基层管理者的公关意识,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指挥、协调和监督作用。

2企业基层管理者应具备的公关意识

2.1形象意识

形象是公众对特定组织或某个人的总体印象或综合评价。形象意识指在决策和行为中高度重视声誉和形象,重视形象的塑造和管理,将树立和维护良好的形象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基层管理者的形象意识主要涉及到个人、管理者群体以及企业三个层面的形象。

(1)个人形象。对基层管理者个人而言,塑造良好的形象对获得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良好的个人形象使基层管理者更易赢得内外部公众的信任和好评,促进公众对其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关心。基层管理人员要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不仅应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与技巧,更应该遵循诚实守信、实事求是这一公关基本原则,对待公众客观、公正,工作中决策科学,正确处理员工之间、员工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这样基层管理人员就能充分展现其人格魅力,发挥其吸引力和凝聚力。

(2)管理者群体形象。基层管理者是企业管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与员工和顾客公众的联系最为紧密。公众对企业管理层的印象往往是通过与某个或某几个基层管理者的直接互动形成的,不可能与每一个管理人员交流后再做出总体评价。因此,基层管理者的一言一行不光代表着他个人,也代表着企业管理层的群体形象。

(3)企业形象。所谓企业形象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环境下,公众对企业及其日常行为产生所产生的各种感知、印象、看法、感情和认识评价的综合体现。对企业而言,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转化为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而良好的企业形象源于企业良好的行为,它离不开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较长时间的投入与积累。基层管理者是企业管理链承上启下的枢纽,是企业执行力的具体实现者,基层管理人员对企业形象的认识与理解不但影响着广大基层员工的认识,而且会通过其自身行为与基层员工行为进一步影响顾客公众对企业的看法和评价,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形象。基层管理人员不但要重视自身的形象塑造,还要教育引导每一位员工自觉重视企业的形象与声誉,时刻注意维护本企业的形象。

2.2公众意识

公众指与特定的组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的对象。公众意识就是指企业要自觉地将公众的意愿和利益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积极引导和影响公众,使企业与公众在长远利益上取得统一。公众对企业的评价取决于企业行为的好坏和公众需求的状况。为公众服务、让公众满意已成为任何一个企业存在的前提。企业要在竞争中发展,就必须获得公众的认可与支持,必须真正将企业的生存发展与自觉维护公众利益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为公众服务,让公众满意。

对于员工,基层管理者一方面要敢于按照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等要求他们,身体力行,把规定转变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共同遵守,并以自身高尚的人格、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技术和创新精神赢得下属信赖,根据上级领导的指导积极引导下属参与管理;因才用人,处理问题公正合理及时果断,有效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不滥用权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从工作、生活等多方面了解基层员工的需要,尽可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支持他们继续学习和创新,以关爱之心帮助员工认识自我,改进不足之处,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

对于顾客公众,基层管理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与服务,能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并满足消费者随时变化、发展的需求,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还要及时关注顾客的特殊需要和困难,尽力帮他们排忧解难,妥善解决顾客的产品和服务问题,加深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和好感,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

2.3传播沟通意识

传播是个人、组织、社会之间信息的传递、接收、交流、分享与双向沟通的过程。传播沟通意识指企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与沟通方式,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活动的意识。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必须通过与公众的双向沟通充分了解公众对本企业的评价,及时改进工作。因此,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与方式将本企业的目标、工作重点、宗旨、取得的成绩等信息,真实、准确、及时、全面地传递给公众,进行广泛宣传,让公众对企业及其行为有良好的认知;另一方面,企业还必须时刻关注公众需求、建议与意见的变化,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以监测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为企业的科学决策与社会环境发展的趋势预测提供依据。基层管理者肩负企业内部信息传递、企业与外部公众交流信息的重任,是否具备传播沟通意识关系到企业与公众互动的效果,并会进一步影响公众对企业的评价。传播沟通意识要求基层管理者重视与公众的沟通,不仅要有主动与公众交流的意识,还要追求交流的效果。

(1)对内传播沟通,形成企业内部融洽的工作氛围。公共关系传播的目的之一,就是沟通企业内部上下之间、成员之间的信息联系,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是基层管理者与其部属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离开了传播沟通,下属无从了解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也无法了解员工。基层管理者与员工的传播沟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传播;基层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误解,也往往是由于沟通不足或信息失真造成的。对内传播沟通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层级传播和内部媒介进行,如会议、内部刊物、企业网站、内部广播、领导信箱、人际传播等方式,不但把管理层的决议、决定、计划等传播下去,而且要积极与员工交流,倾听员工的心声,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形成基层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融洽的关系,提升员工对管理者、对企业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对外传播沟通,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孤立地存在,也即任何一个企业都要与外界发生方方面面的联系,如消费者、新闻媒体、社区邻居、合作伙伴、政府部门等。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具有现代公关意识的基层管理者,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就应着力运用公关传播手段和方式,与公众建立联系、交流信息,使外部公众了解本企业,获得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效果。

2.4服务意识

公关意识中的服务意识,就是要真心实意地为公众服务,替公众着想,让公众满意,并以此为企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及时调整、改进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服务意识是企业赢得公众长期信赖,密切与公众关系,树立企业形象的关键,也是企业在竞争中形成自身优势,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基层管理者要做好公众的服务工作,一方面,必须增强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关注外部公众,尤其要引导员工重视顾客公众的需求与困难,尽力帮他们排忧解难。

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细胞。他们每天要与许多顾客打交道,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他们在工作中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蔼可亲的微笑都会给顾客留下美好的印象。因此,员工在企业生存与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搞好员工关系,基层管理者就要力争了解员工多方面的需求,尽可能满足员工合理的需求。首先要重视员工的物质需求,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增加员工收入,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使员工及其家属的生活有保障。其次,要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的信息网络,让员工共享有关企业的信息,唤起并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员工参与企业决策,肯定员工价值,使员工产生归属感;通过鼓励员工参加培训、继续教育,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不断适应新的技术、工作的需要。

顾客公众是企业最重要,最不稳定的公众,也是基层管理者经常接触的一类公众。顾客的多少与评价,决定着企业的存亡与兴衰。由于商品的不断增长与同类企业竞争的加剧,顾客真正成为市场的真正主宰,充分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由此,要让顾客满意,有效吸引顾客,基层管理者就必须让员工充分理解“顾客至上”的理念,即除了货真价实、物有所值外,无论在何时,都要真诚服务、细心周到,满足顾客的需求;使员工知晓顾客教育的重要性,使其盲目消费变为自觉消费;还要妥善处理各种纠纷,及时、认真、耐心、诚恳对待顾客投诉。

当然,除了顾客公众,基层管理者还有可能会与媒介公众、社区公众、政府公众产生联系,也要尽可能满足这些公众的需求,正视他们的批评。对于内容属实的批评表示感谢,并迅速查明事件真相及其原因,及时上报企业高层,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对于失实之处,应诚恳地向他们提供真实情况,澄清事实。

2.5协调意识

协调意识即企业充分认识到维护公众利益的重要性,千方百计通过调整自身行为,以协调企业与公众的关系,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由于企业与公众在利益和目标追求上总是存在差别,导致企业与公众之间出现矛盾与隔阂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公众对企业的理解与支持是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能实现。对于公众的需求,企业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让公众牺牲自己的利益,应该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对环境和公众的适应性,缓解双方矛盾,以较小的代价实现共同协调发展。

基层管理者要有效地开展工作,就必须善于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使企业内求团结、外求和谐发展。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关系善于运用公关策略,按程序与上级有效协调,对员工之间的矛盾恰当处理,与其他管理者要经常交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与员工开诚布公地讨论建议、意见,从而达成企业内部的共识,增强凝聚力。另一方面,对外部公众,要实事求是地传播企业相关信息,出现危机时,应坦诚说明事实真相,宣传企业的处理措施,引导公众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企业。

参考文献

[1]张克非.公共关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纪华强.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谢玉华.公共关系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企业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篇4

【关键词】灌区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一、灌区财务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供水。

省级水管单位目前已实行自收自支的财务管理方式,财务管理体制为一级核算、两级管理,也就是计财科负责一级核算,管理局以及基层单位负责两级管理。基层单位并没有专门设立会计、出纳等岗位,管理局以划拨周转金为基础,对基层实行报账回补制度,实现收支两条线;费用管理方面是将日常经费管理包干;专项经费方面实行控制指标、主管部门审批票据、计财科负责核销;基层财务人员业务由计财科负责指导,通过每年审计制度进行监督。由此可见,基层单位现行财务管理体制跟水管单位提出的体制改革要求不符,并明确基层单位不设会计出纳,只设收费员;基层单位的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很难在短期内提高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水平,对整体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产生消极影响;审计工作量大大增加;极易发生欠付职工工资、费用的现象;财务人员劳资关系由水管站管理,对计财科加强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不利,财务监管力度也被削弱。

(二)实体与管理费用。

在经营管理方面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且实行目标管理、指标考核;利益上与所在单位休戚相关,人事上由所在单位直接领导和管理。与此同时,在基层的管理费用、群管费用方面,财务会计账簿统一由管理站的财务人员代管,要求站长审批财务支出、财务人员核报;在购置资产方面,需经过计财科、灌溉科的审批之后,才能在站上支出费用。当下,管理站审批财务支出之后,管理局每一年对其进行抽查,很难确保基层所有的管理费用支出都是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且收费开票到用水的农户、支出审核也只到管水员一级,渠损、浇地费用等情况相当复杂,监管起来有很大难度,极易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改革灌区财务管理体制的思路

(一)供水。

针对财务收支的各项工作,供水系统应全面开展一级核算、管理工作,并委派收费员到基层,建立新型财务管理体制。具体而言,计财科要针对会计与出纳单独设立岗位,负责对基层的成本、人员工资等费用进行核算;针对报账会计与出纳单独设立岗位,负责对基层的费用进行报销,并完成报账工作;针对工资会计与出纳单独设立岗位,负责对供水系统的全体工作人员的工资进行造表、发放,并完成报销工作;针对管理费用与出纳单独设立岗位,负责对基层的管理费用进行报销,并完成报账工作;针对全体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会计与出纳单独设立岗位,负责开展全局工作人员的养老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工作,发放离退休人员工资。同时,各个管理站应设置收费员岗位,落实收费员委派制度,收费员负责审核、登记水量水费,并征收、上缴水费。

(二)实体与管理费用。

由管理局委派会计出纳到基层实体单位,并委派人员到管理局,代表管理局严格实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且管理局统一支付委派人员的工资。同时,委派的收费员要负责基层管理费用、群管费用的收支与核算工作,每一灌季都要坚持将管理费用的收支情况报送计财科,以加大财务监管力度。

三、创新灌区财务管理体制的策略

(一)创新灌区财务管理内容。

灌区传统的财务管理基本能细致而周密地确认、记录、计量、报告、评价企业的有形资产,但在新形势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灌区基本的财务管理要素急需朝着知识资本的方向扩展,对通过什么渠道和方式获取知识资本要给予更多的重视,以降低获取知识资本的成本,优化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之间的结构,创新财务管理内容。

(二)创新灌区融资管理工作。

低风险、低成本地筹措金融资本是企业重点融资决策,这就要求灌区企业要推进创新融资管理,进一步将知识资本作为融资重点,从而在企业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以及经济趋向市场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断拓宽知识资本的可融通空间。金融工程、信息高速公路等的运用促使知识资产证券化步伐越来越快,使灌区企业获得了融通知识资本的重要工具,对创新融资管理工作有较大帮助。

(三)创新灌区财务分析内容。

对企业过去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时,财务分析是一项重要手段,能对企业的财务现状做出诊断,并预测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灌区企业知识资本的不断积累,知识资本对其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发展趋势等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灌区企业财务分析内容应涵盖对知识资本的分析,也就是对知识资本的真实价值进行评估,定期编制相应报告,将企业在创新技术、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变化等情况披露出来,以便投资者能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知识竞争力。同时,灌区企业应针对知识资本设立各种考核指标,包括利用率、利润率、成本率、增长率、耗损率等,从而促进财务分析内容的创新。

(四)创新灌区财务报告内容。

财务报告的作用是向使用信息的人员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报告内容面临挑战,传统将重点放在物质资产上的做法已无法适应时代要求,而应注重揭示灌区企业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因为它们才是企业未来市场价值及现金流量的动力所在,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在总资产里占据着越来越大的份额。所以只有充分揭示出企业的物质资产、知识资产,才能将其整体价值体现出来。

(五)提高灌区财务人员素质。

首先,财务人员务必要坚持学习财会知识,能鉴别财务过程中的是非,保证执法守法;其次,树立职业道德观,对单位的财务经济情况应如实反映、监督,保证财务工作正确、及时、完整、真实,严格执行国家财务法规及制度,确保财务计划、预算、报表等准确、真实;第三,严格遵守会计制度、财经法令,培养财务人员高尚的职业职责感,全面贯彻国家财经政策,努力为社会做贡献。

企业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篇5

我国现有的大量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国家建设、科技创新以及劳动就业等多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国家为其发展也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但目前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对信息资料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1],致使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本文以某科技企业为例,在对该企业所处地区的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进行了解分析的基础上,将该企业的发展现状、需求和知识管理特点与实施中小型科技企业知识管理的切实措施相结合,采用基于网络的aSp.net的“B/S”结构为该企业搭建了科技信息管理平台[2],并对企业未来的知识管理进展做出了短期规划。

该企业主要经营激光器等相关产品,拥有员工数量长期保持在50-60人之间,人员流动性较大,主动的产品技术开发环节较薄弱。经过对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并与企业领导进行详细的讨论,归纳总结出企业现阶段在知识管理和知识经营方面所面临的问题:①企业整体资金投入有限,知识管理专项资金投入受限;②企业技术队伍不稳定,技术人员流动性大,同时缺乏对员工素质的进一步提高;③企业技术队伍获得外界新信息、新知识、新技术的途径有待改善;④企业知识体系结构不完整,导致知识分布零散、不均衡,降低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效率;⑤企业内部缺乏知识共享互动,导致知识增值周期延长;⑥对于知识的资本化运营意识薄弱[3]。

在对经营现状、前景以及现阶段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具有针对性设计、搭建了企业科技信息管理平台,提高科技信息管理水平。

1知识信息平台模块设计

通过对该企业所面向的产品市场特点、自身条件及企业预期发展方向的了解和分析,小组对企业信息管理平台搭建的预期目标以及该企业在信息、知识管理方面的短期规划进行了如下归纳:

通过实现信息资源库的多个子端口共享更新,能够有效实现企业内部知识共享与互动,改善由于沟通交流不及时和技术人员流动性大导致的企业技术知识储存不稳定的现象;

通过专设数据采集员定期集中采集相关电子资源并进行数据更新,以保证企业技术队伍对于外界信息、新知识、新技术的获取需要,能够简化技术创新的流程和时间;

通过设置资料存档模块,整理企业现状,便于后期在市场需求分析和技术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调整企业运营策略;

通过设计业务分析模块,便于企业直观了解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从市场需求信息、产品工艺信息和技术信息的对比分析中,制定企业发展路线。

综合预期目标,知识管理平台模块划分情况如图1所示,总共分为三大模块:知识积累、资料存档和业务分析。知识积累模块的设立,能够有效解决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所带来的知识损失;在保证模块内容及时更新的情况下能够为企业技术队伍获取外界新信息、知识和技术提供有效途径;并且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小组知识互动。资料存档模块的设立,使企业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其自身资源体系,能够解决由于人员流动引起的资源流失。业务分析模块的设立,对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分析规划企业发展方向,通过产品工艺分析不断改进企业产品系列,通过技术对比了解差距,以上都为企业能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搭建的知识管理平台初步拟实现以下几方面功能:数据仓库;共享知识积累;资料存档;简易数据库检索;简单信息分析报告展示等。

2信息平台相关技术信息

通过对企业实际情况的调研,在与目标用户进行多次需求分析以及计算机水平的沟通讨论之后,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拟采用基于网络的aSp.net的“B/S”结构。相比传统的“C/S”架构,其优点在于:B/S架构更易于部署和维护,其“瘦客户”端的特点,使在系统部署时仅需要配置部署于一台普通的企业级服务器即可,系统的升级维护仅在服务器上进行。不需要对各工作点pC机进行安装与维护,工作用机无需安装额外软件,利用现有的网络浏览器即可登录。有效地节约企业管理和维护的成本,同时保证了企业内部使用过程中版本的统一。同时,基于网络浏览器的数字图形操作界面,更贴近于用户日常上网的习惯,使用户可以方便快速地上手,降低了操作的复杂性。

平台的开发结合企业实际使用需求和预期实现功能,小组采用了3层架构的平台结构,即前端的用户操作界面、中间的业务逻辑层和后端的数据层。

前端的用户操作界面(即表示层)通过aSp.net的webForms实现,使用户能够根据需要,通过网页进行具体操作。对于用户身份和权限不同的问题,小组将用户划分为4组:①管理员,可对系统进行远程后台登录、相关信息、数据仓库整理及备份。②数据采集员,允许对企业相关的产品资料、员工资料、客户资料进行收集归档,对纸质的数据电子化,提交至系统,供业务流程下一环的审核员进行审核。③数据审核员,对采集员提交的数据进行审查核准,无误后审核通过,相应数据转移至企业知识库相关表中。④普通用户,一般用户可对知识库数据进行查询、浏览,实现知识库数据的使用。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可以实现对一般用户的分部门身份识别,即不同部门的职工仅有权限查询与本部门相关的信息,有效确保企业知识库的安全性。

知识管理平台系统的中间业务逻辑层,包括了产品资料管理、员工资料管理、客户资料管理、数据统计和用户访问管理等方面的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高内聚,模块之间低耦合。代码相对独立,便于维护和在未来应用中功能的扩展。

后端数据层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数据表:用户表(通过对用户身份进行标示,在登录时赋予相应权限)、技术信息表、专利信息表、产品资料表、员工资料表、客户资料表和业务分析报告存贮等。本系统的数据层全部采用数据库的存储过程来实现对底层数据的操作。中间层通过Database类利用aDo.net来实现对数据层的操作。

企业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篇6

【关键词】区队;党政干部;执行力;文化修养;复合型

矿井基层区队执行力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体现了基层对上级指令及要求的反应能力和兑现程度。一个具有旺盛战斗力强势竞争力的优强企业,必须有一支训练有素、具有高度执行力的基层干部队伍作支撑,这是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永不言衰、永立潮头的根本保证。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基层区队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企业管理最佳运行?笔者认为,在基层区队,工人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副职看党政主管。基层区队主管干部负责指导全面工作,是基层区队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的核心人物,在单位起着上传下达、承上启下、发号施令的重要作用。他们的素质高低、执行力强弱,对贯彻兑现上级指令程度有着直接关系。所以,要提高基层区队执行力,关键在于加强基层区队管理干部特别是党政主管的执行力培养。

1基层区队要培养高度执行力的主管干部

现代企业的基层区队主管干部,应具备对上级决策指令的高度理解和快速反应能力,执行任务雷厉风行,安排工作迅速敏捷,指挥得力。目前,基层区队主管干部中尚存在素质偏低、观念滞后、被动的安排工作、创新进取意识不强的薄弱环节。部分人对新的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适应能力差、决策执行力低,与当前“精细化、高绩效”的企业管理理念要求,现有干部队伍状况还不相适应,成了束缚提升基层区队执行力的“瓶颈”。要提升矿井整体执行力,应尽快消除这一“瓶颈”,把德才兼备、真才实学、年富力强的优秀分子,培养选拔到区队党政主管的岗位上来。要因岗设人,并付诸责权利“三统一”。部分干部眼里只有钱、手里抓着权、嘴里喊着“廉”,却没做本职岗位应尽的责任。对待上级指令似若“耳旁风”,说得说,听得听,老鼠不听猫念经。上级政令在基层贯彻执行中弱化、失真,变了味、走了样、误了时。笔者认为,要提升基层区队执行力,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必须严格区队主管干部管理,严明组织纪律,强化制度约束,规范其工作圈、生活圈、交际圈。要在全矿基层区队干部中牢固树立“制度至上,精确执行”的旗山制度理念,培养服从是天职、执行无借口的工作作风,确保上呼下应、一呼百应,雷厉风行。对个别在位不作为、拿钱不干事、工作态度“疲软”、业务能力较差的干部,不换脑子就换人,按照企业重用英才、培养人才、淘汰庸才的用人制度理念,大胆地启用具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具有高度执行力的同志,进入基层区队主管领导岗位,使之与现代企业管理及矿井发展要求相适应。

2基层区队要培养复合型的党政主管干部

提高基层区队执行力,区队主管干部应具备党、政、技复合管理才能。现在部分单位党务工作与行政工作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原因之一,是部分支部书记对生产技能、生产程序掌握无几,缺少对生产知识、生产过程的了解,缺少生产现场实践管理工作经验,缺乏生产指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甚至组织追查分析班中生产事故,抓不住要害,话说不到点子上。以致于上级的指示精神、工作任务安排在操作执行中,“信号”递次衰减,指令走样,任务执行兑现大打折扣,削弱了执行制度的严肃性。原因之二,是一些行政主管片面忙于生产,很少过问党务,缺少基层区队综合管理知识,缺少行政与党务的必要沟通,工作上“单打一”,区队主管的管理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在一定层面上,弱化了基层区队支部班子的战斗力、执行力。对以上存在问题,本人认为,矿要通过三个措施予以改进。一是,基层区队支部书记必须精通业务。新委任的基层支部书记,必须拥有一定的本专业生产实践经验。支书任用前,矿应安排一个阶段的现场实践实习期,深入班组和工人同上同下同劳动,先实习后委任。二是,对基层区队党政主管定期换位调整,党务与行政干部实施互动,提高区队主管对不同岗位、不同工作的适应性,业务互通,打造一支思想政治工作强、生产业务技术精、工作执行力高,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区队干部队伍。三是,利用“旗山管理学院”这一教育平台,举办“管理创新”、“提升执行力”等多专题的基层区队干部培训班,请有关人员为他们授课,拓宽视野,提高执行力水平。

3基层区队要培养配备较高文化修养的党政主管干部

曾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高度执行力体现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标志着企业凝聚力的强弱。而要提高基层区队的执行力,要求基层区队主管干部必须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常有一些区队干部反映说,自己单位工人素质低、能人少、精兵强将不多。目前,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但从深层次分析,却存在着干部队伍自身素质问题。由于一些主管干部自身才疏学浅、能力有限、素质偏低,不善于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兵强一个,将雄一拨。列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试想,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的干部,又怎能带出精兵强将、带出过硬队伍、提升所属员工的执行力呢?所以,要提升基层区队执行力,还要注重提高区队干部的文化修养,加强主管干部的自身文化学习,要给别人一杯水的知识,自己必须拥有一缸水的学问。目前,企业科技的进步、矿井生产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升,客观上需要文化知识层面丰富的区队管理人才。况且,一些人虽具有一定文凭,但原有的知识随岁月流逝也在不断的老化,知识必须不断充实和更新。笔者认为,要注重加强基层区队党政主管干部的文化培训,列出计划、拿出资金,定期、分批的将他们送出矿门,外委有关院校脱产进行专业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不断地提升基层区队主管干部文化修养,提升专业知识层次,提升执行力水准,提升区队管理水平,为推动企业稳定发展增添后劲,使企业管理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婧,马昌云.基本心理契约的初创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煤炭经济研究,2010(01).

[2]何玉荣.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煤炭,2010(08).

[3]刘波伟.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1(03).

企业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6)11-0140-03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批准号:04nF33,05nZ09)

[作者简介]王裕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上海200336)

一、电子商务促使企业变革

1.商务环境的改变。在电子商务时代,企业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生产作业方式、单一的购货渠道及销售渠道,就面临信息闭塞、工作效率低下的危机,很快将被市场所淘汰。为确保企业的竞争力,各大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eRp、CRm、SCm等等已在不少企业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以eRp为中心,以CRm、SCm作补充的企业信息系统构架,给企业带来了全新的商务运行环境。

一条从最终消费者到相关供应厂商的所有环节形成的一个纵向的网络链,再加上企业与海关、银行、税务、保险机构、证券市场等横向联络,纵横交错起来就构成了覆盖全社会的电子商务网(如图1)。由此可见,提供全套服务的电子商务:集成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供应链管理(SCm),体现企业决策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为企业发展提供增值服务。

企业的商务环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应该发生相应的本质变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注重资金、设备、生产资料、工人的管理,在实施电子商务的企业中知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

2.管理模式的变革。传统的管理是基于对传统的可占有要素(资金、设备、生产资料、劳动工人等)的管理,其管理模式是基于占有的基础上。在全新的知识化、信息化商务环境中,企业面对急剧增长的知识和信息,面临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更高形态的竞争,企业的兴衰成败、实力强弱已不再取决于它拥有物质、资本和员工,而首先在于知识的拥有和创新能力。知识已成为首要的资源,是获取利润的主要手段,所以知识管理应运而生。

二、知识管理与电子商务

1.知识管理系统的结构。知识管理是伴随知识经济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管理思想和方法。其具体内涵是指系统地管理企业组织内的信息和专业知识,包括整合运用企业内部重要的知识资产和人才经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策的品质。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对象的管理模式,它以知识共享为核心,协助组织或个人,通过it技术,有效地获取、传播、共享、利用和创造知识,并为组织或个人创造价值。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它能够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在快速变化的数字时代,知识管理为企业提供了长期的竞争优势,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实施电子商务的企业导入知识管理,首先要建立知识系统,用于规划企业中知识流程的分析和分类,积累企业中有价值的知识,并指导实际工作。知识系统的构成包括四个层面:用户层、处理层、数据层和物理层(如图2)。

在物理层上,主要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所必须的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终端及其网络互联设备,用于知识的收集、传输和处理。服务器又可分为数据库服务器和程序处理服务器。服务器可以看作是企业中的知识库,终端是分布于企业中的知识点。物理层硬件设备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交流,而不是存储知识。

在数据层上,知识管理系统的主要工作是要连接不同的客户终端,收集分散在各处的各种型态数据、存储数据,为下一步的数据搜寻、过滤或其他处理做准备。对大量数据适当地建立数据索引,对数据进行分类、摘要描述、记录来源、定义,是知识管理实施极为重要的环节。

处理层介于数据层和用户层之间,串接企业逻辑,可以包括知识管理系统本身对数据存取的程序,或是其他企业应用的工具。这些工具可以累积知识,在协同工作中产生知识、撷取知识、组织知识、存取知识、使用知识。随着知识管理系统发展的日趋成熟,加入应用系统中的工具范围将会越来越广,甚至可以涉及企业所有的应用系统。

用户接口层,知识管理系统比传统的工具更需要一个整合的、统一的用户操作界面,将处理层中传递出来的各种信息有条理地传送给合适的使用者,用户层实际上构造的是一个知识应用环境。用户界面应该包含“知识地图”供企业员工快速找到所需知识。同时,利用系统所提供的开发工具,让员工借助于知识的帮助完成更多的工作。

2.知识管理与电子商务的关系。电子商务和知识管理作为企业应用中新兴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手段,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电子商务为知识管理架设流通渠道,企业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并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电子商务为知识管理建立了知识流通的高速公路,使得知识的传递更快速、更畅通,电子商务为知识管理提供信息采集环境,知识管理可以方便提取由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提供的企业库存、采购、生产、运输、销售、财务等各环节的数据。知识管理为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提供决策支持,知识管理保证企业的持续创新,有利于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业务的改进;为企业员工操作电子商务系统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高员工的生产技能;有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企业通过分析电子商务系统中的数据,为企业提供合理的生产计划。

3.知识管理对电子商务企业的作用

(1)知识管理为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提供规划。企业实施电子商务需要用知识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然而无论是电子商务的外部环境、内部管理都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如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安全问题、税收问题、顾客的消费习惯问题,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对经验的总结、最新知识的传递与共享对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至关重要,引入知识管理规划电子商务,给企业以宏观指导,对企业内部知识管理观念和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更新,建立知识库来管理企业的关键技术,制定电子商务的实施策略,使企业电子商务有计划、有步骤、低成本顺利实施。

(2)知识管理为企业内部信息与知识传递制定规范。未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中知识链是无序、断裂的,知识的传递、存储与共享是不规范的,知识的流动性整合往往被企业所忽略。各系统间数据流转困难。因此,企业应该导入知识管理,使企业中信息知识与业务流程有机整合。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使企业组织趋于扁平,便于知识传递、共享与决策;用知识管理对企业供应链进行优化,提高企业间协作效率;对客户关系管理合理规范,结合知识管理分析客户行为,最大化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对企业资源规划进行知识链规范,将知识与经验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进行配置。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连接于企业自身与上下游企业、企业内部、企业与客户间有序而畅通的知识链,可以大大提高企业运行效率,节约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为企业电子商务的竞争建立规则。在电子商务竞争中,企业不再将重点仅仅放在如何在已定的规则下竞争,而是更多地去理解和不断地去适应瞬息万变的竞争规则。环境的非连续性、跳跃式变化使昨天的最佳实践也许成为明天公司前进的障碍,公司要根据业务和信息体系结构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学会充分利用现有知识和新知识。企业必须利用知识管理体系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动态的市场环境,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保持模式创新。

三、实施电子商务的企业开展知识管理策略

1.重组企业业务流程。电子商务企业要实现高效的知识管理,首先应建立知识总管制度。知识是具有竞争优势的可持续的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总管(CKo)的主要任务是组织知识的创造、发明和传播的最大化,将企业的知识变成企业的效益;其次应建立与知识管理相配套的组织结构。企业必须借助构建电子商务系统的契机,对组织结构进行重组,使之更加适合知识管理的要求。

实践证明,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只有在企业流程重组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最佳效益。在组织架构上,要彻底打破知识流动中的组织等级观念,拉平企业的组织结构,以知识交流为核心重新构建基层组织,并尽量设立以项目为核心的临时性知识交流组织;在知识应用中,也需要将企业知识资源合理地在业务流程上形成畅通无阻的知识流,让每一个员工在获取与业务有关知识的同时,都能为企业贡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专长。

2.建设知识管理的平台。实施电子商务的企业首先应完成企业信息门户的建设,为企业整合内外部文档、数据库、各类应用系统以及进一步信息化建设提供开放的、具有国际标准的架构平台。

(1)企业信息门户作为企业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基本构件,使企业员工通过统一入口,从合适的地方将合适的信息与合适的人关联起来,为员工提供一个保障信息安全、高效、稳定、有序流动的平台。

(2)门户把信息与知识作为企业的财富和核心,有利于让员工快速得到好处,逐步形成“共创共享”的文化氛围。

(3)门户已经实现知识管理的大部分功能,如内容管理、搜索传送、用户管理、集成/界面、跟踪监控、协同工作等功能;商业智能功能将由eRp/数据仓库/决策支持实现。

目前,企业信息门户正在延伸发展为企业知识门户。企业知识门户(eKp,enterpriseKnowledgeportal)是知识加工平台、决策平台、知识与获取平台的集成,它使企业各部门职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更加流畅。在知识门户中,不仅包括数据库、文档、企业政策方针和过程手续等显性知识,还包括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工作经验与专业技能等隐性知识。信息门户的重点是信息的收集、整理及传输,企业知识门户的重点则是企业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它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加工技术,使零散的信息成为知识,供决策支持服务。

3.形成与电子商务环境中知识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以适应电子商务中的知识管理,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知识应用、知识共享及知识创新,促进知识的转换。电子商务的企业文化必须要有利于知识在企业内部高效地分配、流动和共享这一基本目标。两样东西处在电子商务企业文化的核心地位:一个是网络文化,当企业的内部网络建立起来之后,员工们应当善于利用网络搜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来完成工作。电子邮件文化是网络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应在企业内部推广电子邮件系统的使用,以促进网络文化的建设。另一个是与网络文化密切相关,通过让每个人上网实现一种资源整合的网络效应。因此,鼓励知识资源在员工之间积极的、自觉的、日常的共享,是知识管理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今一个相当流行的概念就是企业智商。企业智商的高低,并不在于公司有一批高智商的员工,关键在于公司能否广泛地分享知识,以及员工间如何善用彼此的智慧,真正形成企业级大脑。助长企业智商有两个重要来源,一个是个人的学习,另一个是观念不同的人以交叉式的方式进行学习。企业智商高的公司,员工能够有效地进行合作,在项目小组内形成头脑风暴,制订出最佳的计划,目标一致、焦点清楚、士气高昂地执行任务,最终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

4.构造能反映企业能力的知识管理模型。企业能力的信息、知识在电子商务企业合作中具有很大价值,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判断和把握合作机会。在建立企业合作关系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有效地与潜在的伙伴企业交换彼此的能力信息和共享知识,使信息、知识易于访问和使用。另外,从企业自身来看,需要了解自己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以承担某个特定的经营任务,或者发展某个新的企业战略。

在电子商务企业伙伴选择问题中,需要构造相关企业能力、知识评价的决策支持系统,即反映企业能力的知识管理模型。在建立模型之前,根据企业的应用背景,提出建模的基本需求:建模必须充分考虑模型要支持的决策;模型应当通用,并且独立于特定行业分区;模型一致而明确;建模语言应是所有模型使用者能够理解的;模型是结构化的,以便于数据存取;模型是可重用的,并能与其他系统进行信息和知识交换。例如,eRp和CRm系统。

5.制定知识产生效益的测评条例。如果将知识管理视为电子商务企业的一项创新工程,就需要对知识管理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绩效考评,这可视为一种对知识管理的“管理”,在效果上主要强调三个方面:首先是实现“知识联网”,它强调对可编撰知识的管理,就是要将企业各部门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与其他无形资产汇总,放在企业的公共网上随时可供“取阅”;其次是“大脑联网”,它强调对隐含知识的管理,就是设法将个体智慧进行融合,通过全员思考,研究有效地提高组织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大脑”和“知识库”的联网,它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使个人的隐含知识显性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更多的人学习和吸取,这可视为知识生产的过程;而另一方面在于表示它是一种“大脑”对于可编撰知识学习和应用的过程,这既可以通过可编撰知识内化提高个人智商,又可以通过知识的应用直接提高业务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冠艺,韩耀.企业电子商务导入知识管理探讨[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1).

企业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篇8

近年来,有关人士建议应该“取消”高校中的本科管理类专业,其中比较有代表的观点有两类:其一是要将管理学教学全部交给mBa硕士教育和高级企业管理人员进修的em-Ba来实现“工商管理高级论”;其二则是强调大力发展“会计”、“营销”、“物流”等“实用型”专业,从而取代“大而全”、“万金油”似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工商管理无用论”观点。前者认为:“一些学科,比如管理学,在研究生目录中有,但在本科不应该设置。”原因在于,“(学习教育管理、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的)本科生刚刚入校只有十八九岁,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没有一定的阅历,对社会对公司都不甚了解,上来就学这方面的东西确实有点空。”对此,有学者甚至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经过50年的管理教育实践,我深深感到,从本科培养管理人才是行不通的,不管是清华、北大、南大还是哈工大,本科毕业生直接到企业或政府部门工作,基本上是不能很快适应的。”这类看法提出,应该将管理学教学全部交给mBa硕士教育和高级企业管理人员进修的emBa来实现,因此可以称之为“工商管理高级论”。此外,另一些人士则认为,仅仅通过现行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公司,纯属有点理想化,因为几乎每家学校都只是纸上谈兵?这样的话根本没有必要花四年的时间学习工作后几个月就能掌握的知识。因此,不如突出对“会计”、“营销”、“物流”等“实用型”专业发展,而取代“大而全”、“万金油”似的工商管理专业。这类观点本文则称之为“工商管理无用论”。

2当前大力发展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1当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市场需求状况

工商管理专业虽然在我国从引进到现在历史并不长,1982年开始有学校引进欧美的mBa教育,1993年工商管理学科才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在校学生全国大约50到100万,为实现社会主义“科教兴国”伟大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一方面,从总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现实需求来看,自1998年以来工商管理专业连续十年在全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榜上位居前五名,年需求量15-20万。另一方面,潜在需求量更大。这是因为随着我国企业宏观环境的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外资、国企将被彻底激活,企业总量将呈几何级数增加。同时对管理人才的现实与潜在需求也在裂变。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工商管理专业是有着广阔市场就业前景的热门专业之一。首先,从外部环境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中国加入wto必将进一步带动国内市场经济的繁荣,外来资本正全力拓展中国市场,缺乏现代管理理念指导的中国传统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他们弥补缺陷的唯一出路就是引进人才,实现自我改造,向管理要效益也成了目前国内许多大中型企业的共识。其次,从国内经济形势看,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从外延式投资主导型逐渐转变为内涵式管理主导型。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成功转变就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

2.2当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市场需求主体

一般的,社会人才的需求层次是符合“金字塔”型结构的特点,即就整个社会人才分布来说,高学历和高学位人数少,低学历和低学位的人数多;当然,就学习的基本规律来说,从低到高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因此在数量上也体现出了同样的低多高少的现象,即社会总体意义上的人才层次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的。具体从企业的管理层次看,一般管理层从高到低的设置是:总经理(负责全面工作)———副总经理(负责专项工作)———职能部门经理(负责一个职能的专项工作)———部门工作人员(职能的具体工作)。此外,还存在项目管理经理作为中层管理人员。很显然,相应的人员数量配备上也是明显的“基础宽厚、上层窄小”状。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一般需要”的占51.9%,“较需要”的占23.1%。因此,其市场需求具有稳定、长期的特点。同时,在企业需要的工商管理人员的类型中,“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的中层管理人员”占57.7%;“具有娴熟专业知识的操作层的管理人员”占34.6%,以及少数的高层管理人员。因此,不难看出中、基层管理人员作为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主要培养对象,其市场需求是非常有潜力的;因此,试图将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资源全部集中于金字塔尖端的“企业高管”,而对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视而不见的看法,实在是舍本逐末了。

2.3当前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如上文所述,今天我国市场对于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是有着长期而稳定的需求的,且需求的主体对象为中、基阶层的工商管理人才。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工商管理……等11个热门专业连续3年就业难”的现象呢?首先,从教学体系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为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的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征表现为:培养出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由于理论课程中缺少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践环节,致使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较低,缺乏创新精神。其次,从教学内容来看,学校教授的理论知识往往脱离工作实际,这些专业知识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个问题在人才市场需求上体现十分明显。在人才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对管理岗位人才往往要求很具体,如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然而,在现行的培养模式中,重基础、宽口径、知识结构全面一直是专业培养强调的重点,很容易导致专业学习没有侧重,结果导致专业纵深方向知识钻研不够深入,学生只能了解一些理论的皮毛。最终反映到毕业生实践应用能力没有形成,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

3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与特色

当前,我国高校现有的培养方案中已经开始注重暑期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教学安排,但由于时间短、资源少,难免流于形式。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困局,理论与教学界首先必须从根本上重新定位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并认识清楚自身的特色与优势。

3.1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目标在于“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培养高素质的创业人才与企业管理中坚队伍”

首先,未来中国的企业家(大部分为自我“创业者”)应该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培养。教育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任何学科的教育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递进式发展过程,完全指望某一专业领域的人才全部或大部分依赖于“半路出家”的形式来供应是不切实际的;恰恰相反,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大量管理人才,必须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培养,最佳的培养时机当然是本科阶段的学习。当然,我们并不否认“mBa教育,即大学本科毕业后到企业先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回来读书”的意义,这的确是管理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的是:第一,今天,管理学的基础专业知识是近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对其的充分学习绝对是有利于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的;甚至可以说,越早了解相关的理论,就越能够在实践中避免不必要的弯路。第二,如“管理伦理道德”等教学内容,如果在学习者工作若干年后才进行“回炉”的话,对于思想认识早已固化的成年人而言,其效果不外乎“对牛弹琴”了。第三,管理学知识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国际上对于“创业教育需要趁早”的观点,早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如哈佛商学院、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等著名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纷纷设置本科创业教育课程,以适应社会经济变革对教育的冲击。其次,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培养高素质的未来企业家与企业管理中坚队伍”中“高”的含义。现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大致表述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工商管理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素质的高级工商管理专门人才”。在这一培养目标提出的时期,本科生在我国被认为是“天之骄子”,因此那时的本科生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将在单位或企业中承担高位的“高级人才”。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早已得到了缓解,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除了一定数量的研究型人才外,毕业生的流向更多是在公司或企业的中层或基层部门,而非高层部门。因此从毕业生就业趋向和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来看,“高级工商管理专门人才”的定位显然不切实际。问题的实质在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理解这一“高级”的表述。本文认为这里的“高级”应该是指“高水平、高素质”———即理论方面的“高水平”与实践能力上的“高素质”;而不是理所当然地把这个“高级”误等价为是“高职位”。所以本文认为本科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工商企业培养高层次(即指“高职位”)管理人才———已经不再适合,需要进行相应调整,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具备高水平、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中、基层应用型人才和创业人才”。

3.2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就是“一专多能”

1998年由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把管理学从经济学中分列出来,将“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级学科对待。目前,我们大体上可将该学科的内涵体系分成四个领域。宽泛的学科特点使得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国家设置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等六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专业”要开设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生产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必修课程。本文认为这正是工商管理专业优势与特色。首先,有广阔的知识面是每一个管理者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其次,从经济学、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到管理伦理学。这种宽幅的课程设置,对充满求知欲望的大学生客观地说是件好事。当然,在对各种管理基础学科均有涉猎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所学的课程中进一步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从某个自己兴趣所在、相对小而实际的切面入手,集中精力攻读相关课程,让自己在毕业前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这样工商管理专业相对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培养某方面“专才”的专业来说,它培养的是具备优势“一专多能”的“通才”。

4对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的建议

4.1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是“金字塔”型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中的“塔基”部分

本文认为从企业管理的层次和职能来看,任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都分三个级别:高层管理者———把握战略全局,要求知识和经验技能必须全面;中层管理者———分管某一职能部门或具体项目,要求同时具有专业技能和整体视野;基层管理者———作为中高层的后备,执行具体职能工作,应有扎实过硬的具体专项工作知识和能力。其中基层管理人员的主要来源,或者说,对企业初级管理人员的教育,应该由我国高校的工商管理类本科教育来承担。实际上有一个观点必须转变,很多人一谈到“管理”,首先想到的是“管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因为管理不仅仅是管人,对于大多数基层的管理人员而言,“管理”其实是“管事”。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来看,由于各高校办学层次不同,生源质量不同,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学校必须通过对社会需求的科学分析,结合自身办学实力的估价及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制定出既能适应环境变化,又符合自身实际的层次化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说,国内许多高校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水平层次化上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明确了工商管理专业各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科生———实践就业导向,即注重工商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硕士生———应用和研究能力,即侧重工商管理研究能力和应用水平的提高;博士生———研究和创新能力,即重点在于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

企业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篇9

关键词:高职;物流;企业管理;职业发展

作者简介:周小平(1982-),女,浙江天台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讲师。(广东广州5103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85-02

一、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性(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归纳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首先应该紧扣职业教育的特点,围绕着“技术应用性”和“职业性”为中心。

二、物流人才的层次性及其知识结构特点

美国物流协会的调查显示,现代物流人才的就业面非常广,包括8大就业领域和17个就业岗位,包括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训咨询公司、运输企业、服务行业、医院、教育机构、政府机构等等。同时,根据调查发现现代物流人才的特点主要包括:

1.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大

物流涉及了社会中各行各业,不管是生产企业、销售企业还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急需物流人才,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

2.物流人才知识的综合性

物流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物流人才不仅具备仓储、配送、装卸、运输等物流操作性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计划、决策、管理、控制等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筹学、管理系统工程等管理工程的知识。

3.物流人才的层次性

既需要高级的管理人才,同时需要大量的从事物流运作的应用性人才。现代物流人才初步分为四类:专家型人才;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中级物流管理人才,物流企业的实际操作者,包括仓储、运输、企业管理等人才;操作型人才。具体见图1。

三、高职物流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路径

根据物流人才的分类发现,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就业后,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往往会经历从操作型人才晋升为中级物流管理人才,再从中级物流管理人才晋升为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再从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晋升为专家型人才的过程,如图2所示。

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物流企业管理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就会相应发生变化。基层操作人员要求具有一定的物流知识和专项物流运作能力;中级物流管理人才要求具有协调、管理和控制物流公司的能力;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要求具备企划、策划甚至包括决策的素质;专家型人才要求具有教学、科研和物流规划能力。

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将主要按操作型人才、中级物流管理人才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三种类型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划分模块。

四、“高职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不清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有些定位为物流管理的课程,有些定位为企业管理的课程,不同的教师根据自身理解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课程定位与教学。而且,有些院校甚至直接用本科院校的课程设计进行教学,忽略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2.课程内容混杂,缺乏实用性

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有的教师采用的内容是物流管理的内容,有些是采用企业管理的内容,根据教师理解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混杂。而随着现代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综合性物流企业的特殊性和企业管理共性的教学内容比较缺乏;同时,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许多高职院校物流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实用性,而且很多只停留在物流知识或管理知识传授的阶段,并没有结合实际的案例,增加知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3.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物流企业管理涉及的概念、原则等相关的知识非常多,因此许多院校在教学中通常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容易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4.高职院校物流企业管理的教材缺乏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大部分是《物流管理》和《企业管理》类的教材,适合高职院校物流企业管理课程的教材非常少,只有寥寥几本,而且都是2008年之前出版的。高职专业教材的内容应当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必须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选编,既不能太深入,又不能太肤浅,应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流企业管理技能。

五、基于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的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1.明确课程定位

物流企业管理课程作为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秉承高职教育的思路,定位为培养职业型人才,绝大多数的学生将来并不从事物流企业管理的理论研究,而是会随着职业的发展和职位的升迁,在物流企业中担任不同的管理职位,需要灵活地运用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因此,他们不仅要掌握“必需”的企业管理知识,还必须具备“够用”的物流企业管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物流企业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业务和流程;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物流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较好适应物流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

2.创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思路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创新高职物流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思路。以高职物流职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为主线,将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阶段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操作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以学生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物流企业管理知识和以岗位群所需的物流管理技能为依据进行模块设计,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模块。

(1)基层操作人员所应该具备的职业技术领域共性专业能力:具备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基本能力、运输管理基本能力、仓储管理基本能力、包装与装卸搬运管理基本能力和配送管理基本能力。

(2)中层管理者所应该具备的企业管理控制的专业能力:具备物流企业质量管理基本能力、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基本能力、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基本能力和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能力。

(3)高层管理者所应该具备的企业运作管理的专业能力: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评估、分析能力;制订计划、选择计划的能力;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能力;组织结构构建、组织文化营造、组织绩效提高等能力;物流企业运作及评价等专业综合能力。

3.突显课程教学特色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灵活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视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企业调研、热点问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始终强调学生的主动地位,以教师启发和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专研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工作导向的教学模式、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精辟的案例分析、平等互动的师生交流和新颖丰富的教学资料,打造生动有趣、知识丰富的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课堂,突显课程教学特色。

4.在教材建设上,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选择适合高职教育的规划教材,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

教材中,既要保证“必需、够用”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也要加强案例分析、企业调研等实践活动的内容,使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

六、结束语

“高职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应该紧扣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技术应用性”和“职业性”为中心,以高职物流职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为主线,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设计,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严霄蕙,马骏,等.高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92-93.

[2]冷志杰,刘新红,等.基于“三创”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9):139-141.

[3]王智利.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物流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6-58.

[4]胡健歆,李树田.河北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3):64-66.

[5]王刚.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教学方法初探[J].产业与科技论坛,

企业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篇10

关键词:领导班子管理能力建设

一、企业基层领导班子管理能力建设的基本状况

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根本任务,也是必须解决和实践探索的一个新课题。企业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中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中注重能力建设这个根本;二是注重领导干部个体能力提高与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增强的结合。

1.不断推进学习型班子,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的学习力

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学习是首要途径。为此,我们通过开展学习型干部队伍的建设,把提升领导干部的学习力作为能力建设的切人点来抓,实现干部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2.不断推进创建“四好班子”活动,着力提升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

以提升领导干部素质为重点,以提高领导干部管理能力为目标,大力加强企业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在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争创“四好”领导班子和以提高领导干部“五种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争做模范领导干部”的“双争”活动。

3.不断推进对干部的培养和锻炼,着力提升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

根据干部的自身特点和成长规律,采取多种形式,放到关键岗位上,增长见识,培养才干,提高他们驾驭全局能力和有效地抵御风险的决断能力。

二、基层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基本状况

1.从年龄结构、任职时间、知识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上看

企业基层领导干部队伍总体上年龄呈梯次结构;经验、阅历互补,有利于整体功能的较好发挥;知识层次基本适应当前企业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上有利于专业能力的互补。从总体上来评价,企业基层领导干部队伍总的状况是比较好的。

2.企业基层领导干部队伍能力状况的分析

(1)根据企业基层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资料,以群众民主评议、量化测评为依据,对年度考核中有关能力指标进行了科学的统计分析。领导能力较好以上所占比符合企业有关干部管理的要求,有重点、有针对性加强基层领导能力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2)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现行企业基层干部队伍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目标要求相比,主要还存在以下不足:①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战略谋划、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②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维护安全和稳定的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③坚持集思广益、民主集中,提高民主和制度化决策的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④坚持继承创新,提高带好队伍、培育先进企业文化的能力尚需进一步完善。

三、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管理能力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坚持和完善企业中心组政治理论与业务学习制度,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

2.注重基层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

(1)对领导干部突出政策、业务、岗位任职资格、管理理念等知识培训,目的是提高领导干部对政策的把握,对制度的理解,同时对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也有提升,达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2)组织科级干部积极参加推式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管理创新、沟通技巧、管理知识及案例、管理论坛等。进行定期测试、案例分析,使基层管理人员的思维能力、知识素养、管理方法得到有效提升。

(3)坚持培养、考核、使用相结合,开展“导师带徒”活动,一级带一级,层层抓培养,分层次、分系统、分单位培养好干部队伍,提高“三支”人才队伍综合素质,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证。

3.创新理念,加强安全工作。要求基层领导班子要把安全作为一项责任,养成良好的安全观察与沟通习惯,严格执行QSHe体系标准,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并抓好落实。

4.落实民主集中制,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1)基层领导干部要全面、深入地学集中制方面的基本知识、原则和要求,为不断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2)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把“三重一大”制度落到实处,主要领导民主意识强,善于集中班子成员的智慧,能够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作用,班子副职要摆正位置,以大局为重。

(3)落实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会议质量,不断增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领导班子要以企业文化为核心指导,以文化力的发展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推进企业持续发展。

6.大力开展创建“四好班子”活动,不断促进领导班子管理能力的提升。干部管理部门定期要进行考核检查,做好干部年度考核工作,树立“四好”班子典型,对薄弱班子督促其制定提升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

7.多方面多途径切实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管理能力

(1)各基层领导班子干部要认真学习关于加强领导班子领导管理能力建设的一系列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班子领导能力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