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环境污染的种类十篇环境污染的种类十篇

环境污染的种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3:47

环境污染的种类篇1

(盐山县环境保护局,盐山061300)

摘要:本文具体针对农村环境污染发生的分散性、广域性和随机性等特征,采取了清单分析法,并且集体核算了农村环境污染物CoD、tn、tp的排放量及其排放速度。并以农村环境污染敏感性和污染类型的划分作为研究基础来探讨农村环境污染控制区划。对不同的地区实施不同的分类控制和分区管理,为农村环境污染控制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污染类型;农户类型划分;污染识别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283-02

作者简介:张慧(1976-),女,河北沧州人,任盐山县环境保护局污控股股长,环境工程工程师,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

0引言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复杂,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导致农村环境的污染一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农村环境污染控制区划,实行分类控制和分级管理,其目的是对农村环境污染有个更加细致的了解,并对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1农村环境污染控制区划方法

1.1农户类型的划分

为了有效的区划农村环境污染的整体状况,以农户为核心,将他们的地理位置、经济活动类型作为研究的基础,可以分为典型养殖户、典型种植户、城郊农户、种养结合户4大类。

1.2不同类型农户的污染区划

1.2.1典型养殖户该类型农户污染研究主要是指对其生活、畜禽养殖等所产生污染的研究。

①污染源区分:家禽养殖产生的污染有畜禽粪便和养殖废水,不同的畜禽是不同的一种产物单元;水产养殖的污染还包括肥料、药剂、饲料等,不同养殖品种又是不同的产物单元。

②污染强度的划分:畜禽粪便的施用强度=畜禽粪便量/耕地面孔;

畜禽粪便的排放强度=每户禽类便尿阶段清运量/每户禽数/清运时间间隔;

饲料施用强度=饲料年用量/饲养水域的面积。

1.2.2典型种植户这种类型农户污染划分是对农户养殖污染、生活污染的类型进行划分。

①污染源区分:农户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染源有生活污水、人类便尿等,因此,每个农村居民都是一个产污单元。此类产污单元为农村的长期居住人口。种植污染一般是由不合理使用农膜、农药、化肥以及乱置作物秸秆或焚烧等因素造成的。即最基本的污染源是农膜、农药、化肥、农作物秸秆。

②污染强度的划分:在区分出各类污染源的基本产污单元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划分污染的强度。

生活污水排放强度=每户生活污水/每户居住人口;

化肥施用强度=年化肥施用折纯量/化肥使用面积;

农膜残留率=(农作物收获后农膜残留量-铺装农膜前地里农膜的残存量)/每年农膜使用总量。

1.2.3城郊农户此种类型的农户主要是对其生活、农业种植、畜禽养殖、乡村旅游进行污染区分。

①污染源区分:农家乐是目前乡村旅游的重要形式,其污染源包括污水、人类尿便等,乡村旅游污染和旅游人数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这一类污染的产污单元可以看做是每一位乡村游客。

②污染强度的划分:生活污水(包括垃圾、人类尿)排放强度=每户游客污水日排放量/每户游客数。

1.2.4种养结合户此种类型农户的污染源划分主要是根据农户种植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户生活污染等进行划分。其中,畜禽养殖污染源的划分同典型养殖户;农户生活、农户农业种植污染源识别同典型种植户。

2农村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核算

2.1农村环境污染物具体排放量的计算

研究得知,各污染源污染实物的排放量多少是和流失系数、产污系数等密切相关的。而农村环境污染具有极其明显的地域性,所以我们计算中需要的参数值必须通过对某一地区内各种相关联的因素进行测定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目前,得出这些参数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通过特定地区的污染发生学实验研究来得出,二是通过相关的文献进行筛选、调研。

2.2农村环境污染敏感性的调研

这里提到的敏感性主要是指调研区域地表水环境对农村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反应的敏感程度。可以反映产生地表水水体富营养化的概率的大小,敏感性分为5级,即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根据相关的调查,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敏感性评价可以采用污染物(CoD、tn、tp)的排放浓度结合水质评价模型进行评定。具体可有以下3种方法。

①单向水质指数法。在确定各基本单元的基本指数后,用污染物(CoD、tn、tp)的水质指数作为变量,进行全面的聚类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划分敏感级别。

②加权指数法。运用加权指数法可以反映出污染物(CoD、tn、tp)在不同地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首先要确定影响农村环境污染敏感性发热污染物(CoD、tn、tp)的排放浓度,然后再依据加权指数法计算出各基本敏感单元的敏感性数值,其计算公式可以参照下面的公式(1)

式(1)中,SSj为j空间单元农村污染敏感性指数;Ci中的i因素为敏感性等级值,而wi则是影响农村污染敏感性的感性因子的权重。

表1则为农村环境污染敏感性等级划分的具体表格。

③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如果单项水质指数的数值变化很大,为了更加有效的突出各个高值的影响,就可以采用内梅罗平均值法。该方法的公式如下:

(2)

同样,在确定了各基本单元的内梅罗指数后,以其指数为变量。进行综合的聚类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划分敏感性等级。

3污染程度的区分

首先确定环境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总污染负荷,然后与区域相结合确定重点污染区域,进而确定其污染程度。

3.1水质系数和排放浓度

要想全面的反映出区域污染的状况,要从排污总量和排污浓度两方面上来进行考虑,水质系数反映评价标准和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中:污染物水质指数=该污染物排放浓度/该地环境质量标准

3.2聚类分析

进行聚类分析要运用spss软件,采用Q型聚类,通过对农村环境污染源等标污染的负荷率进行综合的聚类分析,然后来区分不同区域的主要污染类型,比如种植污染型、养殖污染型、综合污染型、生活污染型等。

4结语

本文提供的区划结果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分级管理和分类管理很有参考的价值,希望这些研究可以大大提高农村环境污染控制的治理成效,为我国农村污染的治理作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维理,武淑霞,冀宏杰,等.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i.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估计[J].中国农业科学.

环境污染的种类篇2

 

基于其广泛的分布性和强大的破坏力,政府从未停止对其展开积极防治与管理措施,以期研讨出适合我国发展国情与实际需求的新型海洋污染防控体系。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海洋环境污染特征,藉此提出了此类污染防控的治理思路,希望通过与国外先进经验的结合实践能够有效改善我国海洋环境。

 

0引言

 

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由来已久,多由人类活动给所带来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污染,其中污染危害主要侧重于对海洋内部环境自身产生的破坏,比如污染指标超出了海洋的自净能力而造成水质的下降,水域污染带来的海生物变异和死亡,沿岸固态污染导致的海岸线后退、海洋面积的锐减等现象,且这些污染现象都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持久性。由此,积极展开海洋环境污染防控治理研究不仅具有极大现实意义,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求。

 

1当前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特征

 

(1)污染源种类多且数量大,治理措施复杂。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源主要来自于人类生活和工厂生产两个部分,仅这两个部分即已包含各式各样的各种污染源。其中来自生活污染源的数量与形式举不胜举,如生活垃圾的沿海堆积、生活污水的肆意排放、填海造陆带来的材料污染、人类沿海实验基地造成的核泄漏等。

 

国海洋污染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其中造成工业污染的主要来源当属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和海洋有机物污染,且这些污染源的数量极其巨大的,所以面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相当复杂,且难度极大。

 

(2)与人类生活相关度较大,根治难度极高。根据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统计数据和图表现实,以人类生活为切入点作分析,其生活污水排放和沿岸固态垃圾占据了污染源的相当大比例,然而这些污染的来源都与人的生活离不开。即使努力治理,像生活排污、农药使用、固态垃圾堆放等污染都是在所难免的,极尽所能也只是可以从一定角度进行限制,根本无法完全将其杜绝。

 

同理,正如前文所提及的石油和重金属污染也很难得到有效根治。因石油产业和重金属开采行业是我国重要经济产业来源,对其调整和治理需要更为尖端的科学技术辅助,稍有不慎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国家工业生产和人民正常生活造成损失或不便。因此,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一定要结合实情,准确把握方寸,慎重而为。

 

(3)污染物危害间接性较大,扩散相当迅猛。由于空气污染会直接促使人呼吸不畅,引发呼吸道疾病;光污染会通过折射和散射直接损坏人的视网膜,造成短暂性失明等严重后果;相对于这两类污染而言,海洋环境污染距离人们日常生活较远,其所产生的危害多为间接性质,故而短期内不会对人类造成直接危害,对工业生产也并无明显影响。

 

究其原因,是因为单凭海洋环境污染还不足以直接、快速地影响人类生活,其可怕之处是在于得不到有效治理而带来的附加隐患,如污染源的迅速扩散和二次污染的形成,石油原液、核物质、有机化合物等液态污染源一旦融入水中,就会借助风势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扩散至无尽海域,轻则只是对海水质量和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重则会导致海洋生物的种族灭绝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紊乱。

 

不仅如此,二次污染相较于一次污染更具杀伤力,它在破坏环境的同时让人类在无形中麻痹,产生对环境污染置之不理等消极的情绪。

 

2有效控制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思路

 

(1)完善海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不少研究海洋环境的学者都存在这样一个疑惑:为何在海洋污染高清洁率的当下,仍有越来越多海域被污染?越来越多海洋生物濒临灭绝?经对比近年各地方官方出具的海洋环境污染治理调查表与实地考察数据得知。

 

两者在环境污染恢复数据报告上存在较大偏差,可想而知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症结所在。由此,亟待相关部门端正并强化环保意识,秉持自我剖析、自我反省的精神,使之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大的内在推动力,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人民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提高海洋污染损害赔偿标准。许多公司尤其是一些海外石油公司在其他国家的海域出现污染物泄漏等现象时通常会逃避责任、相互推诿,甚至一些国家也出面来维护本国货轮的利益。表面上看这些国家是将货轮的损失降到了最低,保住了本国的利益,但这种纵容海洋污染而不予以严惩的行为本质上是害人害己。

 

由此,必须建设并完善有关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法律体系,切实做到有法可依,同时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海洋污染事件发生后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污染的治理和海洋环境的修复。

 

(3)加强国际海洋环保交流合作。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境法体系的建设从始至终就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不仅因其涉及到各个国家之间的利益,更是由于海洋环境污染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国际友好往来,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积极筹办和组织国际交流与合作,早日实现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和海洋环境法律体系的完善。

 

3国外海洋环境防污的治理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工业的起步和发展早于我国多年,因而也较早的进入了环境污染带来的困境之中。从宏观上讲,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体系与我国并无实质差异,只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有长短之处。以美国为例,该国针对环境的保护与立法不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且覆盖范围相当广泛,甚至可说不存在显而易见的法律漏洞。

 

因其在最初治理环境问题时,便将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及责任处罚等明确纳入法典,清晰划定了“何种行为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何种污染行为构成了违法”、“违法后如何承担责任”、“由哪些部门来负责追究责任”等问题,这一先见性和涵盖性相当值得借鉴,正所谓“预防永远胜于治疗”,由此,为弥补我国目前海洋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显著问题,首要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制定严谨全面的法律,最大范围展开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4结语

 

综上所述,限于篇幅有限难尽述细末,笔者希望藉此引起社会正视当前我国海洋环境污染面临的严峻形势,对海洋环境污染投入更多关注,集合众力共同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环境污染的种类篇3

一、生态住宅小区的概念

生态住宅小区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它是一个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各种资源的利用最有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大大降低了因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衡等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有利于提高小区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和现代文明的象征,也是人类共同的愿望。生态住宅小区具有下列特征:

1.高效益的转换系统。在自然物质-经济物质一废弃物的转换过程中,必须是自然物质投入少,产出多,废弃物排泄少。通过高新技术的使用来推动物质的有效转换与再生、能量的多层次分级充分利用和无污染工艺的推广,从而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又能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2.高效率的流转系统。以现代化的设施为支撑骨架,为物流、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运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在加速各流的有序运动过程中,减少经济损耗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高效率的流转系统,包括构筑连接内外的交通运输系统,建立在通信数字化、综合化和智能化基础上的快速有序的信息传输系统;配套齐全、保障有效的物资和能源(水、电、煤及其他燃料等)的供给系统;网络完善、布局合理、服务良好的服务系统;设施先进的污水废物排放处理系统。

3.高质量的环境状况。对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都能按照各自的特点予以防治和及时处理、处置,使各项环境质量指标均能回达到国际最高标准。

4.多功能、立体化的绿化系统。点线国面结合、高低错落,形成绿化网络,在更大程度上发挥绿化调节空气、温度、美化景观和提供娱乐、休闲场所的功效。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规定,居住区内人均绿地面积28平方米。

5.高素质的人文环境。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良好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良好的医疗条.件与祥和的社区环境。同时,人们能保持.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能自觉地维护公共.道德标准,并以此来规范各自的行为。

6.高水平的管理功能。对资源利用、画社会服务、治安防灾、环境整治等实施高效率的管理,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和谐。

二、生态住宅小区建设

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是按照生态学原理,以空间的合理利用为目标,以建立科学的人工化环境措施去协调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小区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关系,使人类在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结构、功能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为人类创造一个安全、清洁、美丽、舒适的居住环境。它是在对小区环境质量变异规律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安排小区人类活动的强度、广度和深度的行为。建设的基点是合理利用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这是小区生态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小区生态问题的产生可归结于两个根源。其一是人口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及环境超负荷承载而产生的生态问题;其二是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应的,生态建设也包含两大部分内容:一是资源利用,二是环境整治。前者着重研究在资源利用问题后者着重研究解决、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从广泛意义上而言还应包括社会等领域。具体来说,小区生态建设的内容主要有:

1、确定人口适宜容量。一个小区的适宜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函数,是满足一定生存质量的前提下的合理人口规模。

2、研究土地利用适宜性程度。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系统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土地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而且要考虑与其相关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要分析环境条件对土地利用方式所产生的制约。

3.防治污染。通过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形成并维持小区高质量的生态系统,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治理的中心环节是在做好环境污染预测基础上,选取适宜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工程性对策有:①构筑结构合理、布置均衡、形式多样、功能强大的绿化系统。②建设好饮用水工程、中水工程和污水排放与处理工程,使水质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③实行集中供给能源,采用先进的烟气处置工艺,从根本上减少大气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④改进和完善垃圾的收集系统,争取做到分类收集、封闭运输,让一部分垃圾变废为宝,另一部分经无害化处理后还原到大自然中。⑤采用清洁无害工艺、设备飞产品,减少污染的排放量。

4.保护生物。人类以外的生物大量地、迅速地减少、退缩以至消亡,是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各类生物尤其是绿色植物在生态环境中担负着重要的还原功能,绿化程度以及人均绿地面积是体现城市生态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5.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小区是资源高强度集中消耗区域,其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反映和决定了环境质量水平。提高水资源、能源、再生资源、等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是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

三、住宅小区的环境污染

治理环境污染是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住宅区环境污染有很多来自住宅区外,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住宅区内部,物业管理部门对部分污染可以通过法律、技术、经济上的措施进行控制。

1、住宅环境污染的类型。房屋的建设、室内装修、配套设施的运行、区域环境、各种生活习惯等都会对住宅造成污染。污染类型大体分为:①住宅大气污染:油烟污染、燃料废气污染、排水系统臭气污染、吸烟污染、建筑与装修材料等。②水污染:饮用水污染、游泳池用水污染、雨水与污水合流污染。③噪音污染主要有:施工噪声污染、交通噪声污染、机电设施噪声污染、社会噪声污染等。④辐射污染主要有:电磁污染、射频辐射污染和放射性污染。⑤光污染:眩光污染、灯光污染、视觉污染、反光污染。⑥固体废物污染主要指建筑、生活垃圾乱堆,没有及时清理。

2、住宅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由于住宅环境污染源类型较多、分散,虽从总体上归纳出规律有相当大的难度,但还是可以总结出一些特点。在平面上可以用按临街面、临公共场所、邻设施、其他住宅四种位置来考虑。在临街面住宅会碰到交通噪声、社会噪声、施工噪声、各种光污染、高压输电线电磁污染、汽车尾气污染、油烟污染等,是污染类型最多、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之一。临公共场所住宅主要是社会噪声污染。邻设施住宅主要是机电设施噪声污染,是污染类型少,但污染可能很严重的地方。其他位置住宅污染相对较轻。在垂直方向上,污染源的分布大部分位于地面附近,但高压输电线、高架桥、油烟排放口、元线电发射台位于较高位置,使污染分布较无规律。输电线、高架桥、发射台是不常见的,故可以认为大多数情况下靠地面的住宅遭受的污染较严重。有一些污染在空间上常是较均匀分布,如电视放射性幅射污染、厨房油烟污染等。

3、住宅环境污染在时间上的分布。住宅环境污染在长尺度时间上的分布可分为.持久的、临时的两种情况。在短尺度时间上可分为连续和间断两种情况。持久的污染有厨房油烟污染、机电设施噪声污染、交通噪声等,在房屋使用期都存在。临时性的污染有房屋装修的噪声、施工噪声,在整个使用期只存在较短一段时间。连续污染源有交通噪声、高压输电线污染等,间断污染源有厨房的油烟、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污染等。

4、住宅环境污染的可控性。住宅环境污染的可控性指污染控制的难易程度,它直接影响管理部门的治理控制决策。对住宅的环境污染一般分为住宅内部污染源、住宅小区污染源和住宅小区外污染源。住宅内部污染控制一般可通过设计、物业管理、用户进行严格控制,如设计独立的排烟管、禁止在无污水管的阳台使用洗衣机、规定装修时间和要求等。住宅小区污染源污染控制可望通过小区规划、设计及物业管理进行严格控制,如有噪声污染设施离住宅应有一段距离及采取防护措施,车辆速度、鸣笛应严格控制等。住宅小区外污染控制一般可通过城市规划、城市环境综合医治理、小区规划、设计来控制。如交通噪声可设置绿化带进行控制、把一些非住宅用房布置在临街位置上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住宅已建成时,污染控制的难度很大,当处于小区规划设计阶段时,污染较易控制。在物业管理阶段,可控性较好的污染有小区内车辆噪音、水箱、水池游泳池水质污染、酒楼油烟污染与噪声污染等,可控性较差的有城市道路的交通噪声、小区机电设施噪声等。

四、生态住宅小区管理

物业管理公司可运用生态学理论来建设和管理住宅小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增加小区活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目前,物业管理公司在生态住宅小区管理中,需重视下面工作:

l、实施iSo14000B叫环境管理体系,提高公司生态环境管理水平,树立生态化的人与自然观、科学价值观、经济观、绿色价值观,提高全体员工的生态环境意识。

2.节约使用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的转换率、各种设施的节能率、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率,减少小区中的污染源,并通过法律、技术、经济上的措施加强对它们的控制和防治,积极推进设施的现代化,积极采用绿色和节能产品。

环境污染的种类篇4

由于环境监测站的监测对象多而复杂,在进行监测分析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废气,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大致分为试剂以及样品挥发物和分析中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因此实验过程中必须要通风,并在通风橱内操作,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室内气体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其次是废水,实验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有样品残夜、实效试剂和大量的洗涤水等,大多数环境监测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废水污染。而废水主要成分有重金属离子,阴阳离子,以及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是非常复杂的一类污染物;最后是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大致分为分析产物,剩余样品以及破损的实验用品等。这些固体废弃物的成分大多数是各类污染物和实效的化学试剂,如果不能谨慎处理,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事故。

2环境监测实验室治理污染物所存在的问题

2.1污染物难以收集

由于环境监测实验室所要监测分析的对象多而复杂,使得所产生的污染物量少,同时也比较分散,这样就不利于对它们收集。加之,较长时间内,实验室内环境污染都不被重视,导致了污染物收集和治理工作都难以展开。即使实验室已经广泛开展了标准化建设,但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实验室对环境污染管理方面都不能严格履行规范化要求,导致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不仅仅是难以收集,而且在收集和处理的设备上也很落后。

2.2污染物的种类繁多,危害较大

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实验室污染物是废气、废液和固体废弃物,大多数环境污染物种类包括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类和酸碱类污染物以及部分刺激性气体等,实验室环境污染物种类多,危害大,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带来很大的危害。

2.3污染的治理方法较少

总的来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一直都未收到上级部门的重视,这样也就致使污染治工作无法得以有效的进行。虽然很多实验室也已经根据化学实验室的规范要求,分配不同放置污染物的残液缸,而事实操作过程中却没有按类别放置,而是一概丢向下水道。然这种状态是普遍存在的。上级管理部门一直都未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管是进一步进行规范化监测实验室的建设,还是增强对环境监测实验室问题的意识,都离不开监测能力以及质量管理。

3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治理措施

3.1合理有效处置实验室污染物

尽管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的污染物在数量方面并不出奇,可是由于污染物的种类多而复杂,而且这些污染物的成分以及危害也相差很大,所以在处理实验室的污染物时,要严格按照它们的性质和状态,对它们进行分类收集,从而避免二次污染。除此之外,实验室的这些污染物必须要及时回收,不同的废液分类装入相应的回收瓶中,并安排相关的负责人员妥善保管,然后将它们送至专业的单位处置。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治理成本,有效的进行循环利用,以此来处理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中的污染,对于那些不可回收利用的有毒实验室废弃物,统一收集后交由资质的污染物处理单位统一处理。

3.2充分提高认识,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治理环境问题的时候,首先必须要提高对实验室环境污染的认识,并且严格按照实验室站点的实际监测工作的特点以及重点,找出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实验室的污染状况。除此之外,实验室的重要工作人员还应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调动专业人员对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特点和防治途径进行更彻底的调查和研究,并根据实际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具有很好的操作性的技术规范,而且还要及时的把这些技术规范落实到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中去,使得这些技术规范切实的成为能力建设的重要成分,为各项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的贯彻落实提供可靠地依据。

3.3控制环境污染源头以及改进分析方法

控制环境污染的源头,不得不说这是降低实验室环境污染的产生量的根本措施,在满足实验分析的要求下,要对分析污染物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改进,分析测定方法要尽量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试剂毒性小,取样量少,试剂消耗量少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例如在对CoD进行分析测定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法是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而不是利用传统的重铬酸钾法进行测定,利用iCp以及iCp-mS对重金属进行分析,可以一次性对多种物质同时分析,同时这种方法所消耗的试剂量要远远低于光度法;在分析测定多种阴阳离子的时候,采用离子色谱法要比光度法以及滴定法效果好的多;在对有机污染物分析测定时,密闭的固相萃取法或者密闭液相萃取法更占据优势,不但降低了有机溶剂的挥发,还减少了有关操作人员与污染物的接触时间。

4结束语

环境污染的种类篇5

关键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防控体系措施

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42-01

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与应急监测

1.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在瞬时或短期内排放出大量的剧毒或恶性污染环境的物质,导致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的恶性环境污染事故。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具有形式多样性、发生的突然性、危害的严重性、处理处置的艰巨性以及影响的长期性。2011年4月23日所发生的新安江苯酚污染事故,导致20吨泄漏苯酚随地表水流入新安江中,造成部分水体受到污染,直接威胁到下游杭州地区数百万人用水安全;2011年6月发生在渤海的油气田泄漏事故,造成劣四类海水面积840平方公里,对油田以及周边海域海洋环境以及渤海湾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污染损害;2011年3月11日受日本强震和海啸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4个机组出现事故,放射性物质持续外泄,造成了危害巨大的放射性污染,严重破坏了周围生态环境,导致核电站周围20公里居民撤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严重的国际恐慌。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大量的人员死亡和受伤,以及重大的经济损失等,带来社会的不安定以及恐慌。由于几率很小、发生突然、污染物扩散迅速,后果严重,使环境监测、处理处置非常困难,成为环境监测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

1.2环境应急监测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突然、危害严重、影响长久,如何有效地防范其发生,如何提高事故的应变处理处置能力以及如何做好环境恢复工作等至关重要,而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又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是指环境监测人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对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浓度、污染的范围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等作出判定的过程。只用做好应急监测工作,才能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快速准确地提供引起事故发生的污染物类别、污染物浓度分布、影响范围以及发展态势等现场动态信息和数据,为事故处置快速、正确决策赢得宝贵时间,为能快速查出污染源、有效地控制污染范围、缩短事故持续时间等提供便利,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2我国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现状

(1)应急监测的硬件设施不足。我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起步较晚,应急监测的硬件设施以及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等都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普遍使用检测管,便携式检测仪器不足;定性分析仪器多,而能够对污染物进行定量成分分析的色谱和质谱较少,不能满足多种环境基体不同污染物的应急监测和分析的需要。

(2)应急监测的技术储备不足。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部分地区对可能导致污染事故的污染源情况“底数不清”,缺乏相应的技术储备与处理处置经验,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可能的区域污染源种类越来越多,出现了一些从未出现过的或者法规上没有的污染源;另一方面是人才储备的不足,现阶段我国从事环境应急监测的人员不多,专业人才更少。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并缺乏相应的应急监测的经验,这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质量。

(3)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应急监测属于特种监测,一般的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已不能满足应急监测的要求。我国尚未建立起应急监测的统一的技术规范,对应急监测也没有统一的技术指导。这样就可能导致对于统一突发性污染事故,不同的人采用不同仪器设备,应用不同的技术手段,依据不同的规则,最后得到不一样的监测结果,影响监测质量。

(4)缺乏统一布局的应急环境监测网络和完整应急监测体系。目前阶段来说,虽然我国已在部分地区已经建立起相应的环境监测站,但是这离一个统一布局的、覆盖全国各地的应急监测网络还有很大距离。

3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对策

3.1加强环境应急监测工作,防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首先,要做好日常的准备工作。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具有突然性,这就要求应急监测工作要有快速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此,有必要成立相应的应急监测工作小分队。要明确队员工作职责与任务分配,加强队员技术培训和岗位考核,定期进行应急监测工作的“实战演练”,打造一支“思想觉悟高,专业技术好”的应急监测队伍。其次,要开展所在地污染源的排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要对监测范围内的主要污染源以及污染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积极指导相应单位进行改进与技术升级。同时对可能发生的污染事故进行备案,查清隐患的污染类型、污染物种类以及可能的影响范围与时间,并根据这些制定出相应的应急监测的技术预案。

3.2规范应急监测程序,保证应急监测工作质量

(1)要设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报警值班室,接收报警。要设立专门电话,配备专员值班,24小时接收群众报警。在接到报警后,要了解事故的大体情况,完成事故记录,并立马上报上级领导以及通知应急监测小分队。

(2)尽快进行现场监测采样。一旦确认事故情况,应急监测小组应该立即行动,携带相应的仪器设备,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布点取样,并在现场或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得到监测数据。

(3)及时出具事故监测报告。根据得到的监测结果,对事故污染类型、污染源、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发展态势等作出详尽的分析,对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坏以及应对措施等作出合理的预测与建议。

(4)跟踪事故处理进程,指导环境恢复工作。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往往危害巨大,其影响也往往是长期的。因此,监测工作应该跟踪事故处理进程,指导环境的恢复工作。

总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几率很小,发生突然,危害巨大,它严重污染自然环境、威胁人类健康、破坏生态平衡并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的态度,加强环境应急监测的日常工作准备,提升环境应急监测能力,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为事前预防、事中处理、事后恢复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与依据。

参考文献

[1]杨昌述.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与应急监测[J].四川,1998.

环境污染的种类篇6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第一类污染物;常规污染物;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水质标准;环境背景值;严格监控

早在2012年1月国务院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简称《意见》)[1]。提出了最严格管理水资源管理的原则,并确定了县级以上政府负总责。而这些年来一再出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遭受有毒重金属的污染问题。这些重金属来自本区或上游企业的直排或偷排,也有来自城乡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排水和底泥。

先依2012年1月15日发生在广西龙江河段人为非法泄排20t镉的污染事件为例[2]来探讨保护区该如何管理才是科学合理的。当时河池市泄排的20t镉,波及了下游约300公里,巳威胁到柳州市16公里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但可怪的是直至1月31日的报导尚称;“柳州水源保护地各监测断面浓度全部达标”(其根据是河流中水的镉浓度并未超过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水质标准)。实际上即使不考虑其河水水质的影响,巳沉淀于河底的20t镉仍成为危害生态、影响人群健康的污染源,治理好它、恢复龙江原有水环境背景也是十分艰巨的。其实当初两家违法排污的企业[3],自2009年12月起就蓄谋和实施了偷排巳久的计划:从非法隐蔽生产、不建污染防治没施、私建十多个极高浓度镉、砷强酸性大储液罐、到私设偷排的地下溶洞和暗管,但始终得不到监管!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就管理角度而言,该饮用水源保护区当时仅限于水上监测是否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水质标准(目前这种偏误还有普遍性的),在技术路线和对策措施上缺乏系统综合的科学性,在这些涉及其他的法规标准上存在多种偏差和错误,致使当时非法偷排者得逞多时。

1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水质的饮用水水源地不一定未受污染

《意见》曾对水质保护提出过一条要求的“红线”:“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这里的“主要污染物”仅是指常规污染物(即量大面广的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BoD、CoD、氨氮、磷等污染物-或称为《第二类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是指水功能区经稀释扩散水质达标下可受纳的排污总量或祢“水环境容量总量”。我国在防控主要常规污染物的规划管理上,确实发挥了“以环境容量倒逼经济社会发展和限排机制”作用,取得了思想路线科学合理、效益显著的可喜成绩。今后无疑该继续坚持。但常规污染物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水质,用水水源地不一定未受污染。

其实早在1988年,我国颁布表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的同年就颁布实施了表2中《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1996年经修订后颁布成现行的GB8978-96)[4]。

GB8978-96明确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区分为两类:

第一类污染物,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含有此类有害污染物的污水,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所具有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指正常生产工艺的排水量下)必须达到表2的规定。实际上这是一种接近于零排放的源头总量控制(或产污系数达标为准)。

第二类污染物(即常规污染物)指其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质,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定额必须符合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规定。(表略)

就两类污染物相对而言,显然第一类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GB8978-96)对饮用水水源地是必须满足的,它是水体保证合理排放、不影响人体健康,最基础的决定因素。即第一类污染物是饮用水水源地的首要控制污染物!

序号第一类污染物Ⅰ类源头水Ⅱ类用水源地Ⅲ类渔业用水Ⅳ类工业用水Ⅴ类农业用水

1

……

20总砷0.050.050.050.10.1

21总汞0.000050.000050.00010.0010.001

22总镉0.0010.0050.0050.0050.01

23铬(六价)0.010.050.050.050.1

24总铅0.010.050.050.050.1

……

30

污染物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编号12345678910111213

允许浓度0.05不得检出0.11.50.50.51.01.00.000030.0050.51Bq/L10Bq/L

注:指对应企业生产工艺正常排水量下的水质允许浓度。

2保护区内实施第一类污染物源头车间排水口控制的实例分析

若一个小型河流段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存在一个铅锌冶炼行业中年产10t电解铅的企业为例[5],(电解铅企业排放镉、铅、砷三种第一类污染物,本文仅以镉为例),其炼铅电解工艺产污系数、经中和法处理后的排污系数及与排放浓度标准对照见表3。

企业车间废水的年排污量(经治理后)只要监管切实到位,完全可分别达到镉2.49g,铅8.07g,总砷4.24g。这样的排污总量进入水源地,河水中三种污染物的浓度仅为镉0.00125×10-5mg/L,铅0.000404×10-5mg/L,总砷0.000212×10-5mg/L,远低于Ⅰ类水质浓度,达到该水体环境背景值的要求。从此角度也可见地面水功能水质标准,对未污染水体,仅对常规污染物适用,对第一类污染物是很不适用的。

若管理者混淆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污染物,实施以“水环境容量”总量来监控第一类污染物,即按目前Ⅱ类水质(0.005mg/L)小型河流(年均流量为20亿立方米)1,000kg镉、10,000kg铅、10,000kg砷的允许年排量来监控,则此量巳超过该企业允许年排量的l2万倍以上,该企业完全不必治污,直排即可。即使有一个年产1万t的电解铅企业,仍可直排无误。用地面水功能Ⅱ类水质标准岂非极大地放宽了镉、铅、砷的排出量!

企业镉、铅、砷的允许年排量与镉的“水环境容量”相比前者几乎近於零!从法规标准而言,根本不存在第一类污染物“水环境容量”总量,而只有十分严格的源头车间限排总量!

可见,纠正观念、端正技术路线是何等重要和迫切!

炼铅电解工艺中和法处理后GB8978-96

镉产污系数产污废水浓度排污系数排污废水浓度允许排放浓度

144.1g/t产品1.796mg/L0.249g/t产品0.031mg/L0.1mg/L

年排量1441g2.49g

不达标达标

铅产污系数产污废水浓度排污系数排污废水浓度允许排放浓度

227.2g/t产品2.833mg/L0.807g/t产品0.101mg/L1.0mg/L

年排量2272g8.07g

不达标达标

总砷产污系数产污废水浓度排污系数排污废水浓度允许排放浓度

53.39g/t产品0.666mg/L0.424g/t产品0.053mg/L0.5mg/L

年排量533.9g4.24g

不达标达标

注:车间排出废水量为8.019m3/t产品,河水年均流量为20亿m3

3现行标准未体现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背景值

在1988年,我国颁布表1中《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之后,国家“七五”科技攻关环境保护项目专门对“环境背景值”开展了系统研究,1993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环境背景值和环境容量研究》一书,分别收集了长江源头区河水与其他淡水、金沙江水系主要支流和湖泊、乌江水系原水中重金属元素环境背景值研究结果[6-8]。

文献[6]总结为:Cd的原水量范围为3×10-5~37×10-5mg/L,世界未污染淡水中溶解态Cd为1~7×10-5mg/L;pb的原水量范围为84~879×10-5mg/L,世界未污染淡水中溶解态pb为60×10-5mg/L。

文献[7]总结为:大多数元素在10-4~10-5mg/L,Cd和Hg甚至在10-5~10-6mg/L数量级中。

文献[8]总结为:as为38~48×10-5mg/L,Cd为0.6~1.4×10-5mg/L,Cr为38~136×10-5mg/L,Hg为0.6~1.9×10-5mg/L,pb为33~80×10-5mg/L。

总起来说这次水环境背景值的集中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Cd和Hg约在10-5mg/L~10-6mg/L之间,as、Cr、pb等约在10-4mg/L~10-5mg/L之间。

上述水环境背景值与1988年《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Ⅱ类水对第一类污染物选用的水质标准值(Cd:5×10-5mg/L;Hg:5×10-5mg/L;as、Cr、pb:5×10-2mg/L)相比,除总汞比较相近外,总砷、铬(六价)、总铅等Ⅱ类水质标准值[4]超过实测水环境背景值约100多倍之多。可见,这就从水环境质量标准上很大地放宽了第一类污染物允排量。

4饮用水水源地实施严格管理的对策措施总结

1.管理者应将饮用水水源地与内外各点源排污源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不能只停留在管河水水质上,而要切实建立起系统监管的一整套机制。

2.首先必须区分两类污染物在监控方法、措施上的本质差别。

(1)对常规污染物(即第二类污染物),应采用诃水水质达到Ⅱ类水质要求的“水环境容量”总量,反推分配各入河排污口的允许纳污量,从而倒逼排污源控排。

(2)对第一类污染物必须遵守源头控制的原则,在各相关企业车间排污口严格实施《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GB8978-96)》标准。这是重中之重!在目前系统监管相关企业制度失控,任意排污现象普遍之下,作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必须以首控对象严格调查清楚其源头的执法实情并加以督管。

笔者认为,不能仅仅用河水常规污染物达到Ⅱ类水,就认为该水源地巳满足饮用水源地要求,忽略和混淆了两类污染物。

更不能将河水中第一类污染物达到Ⅱ类水,就认为该水源地巳满足饮用水源地要求,这将极大地放宽了第一类污染物的允许纳污量。对河水中第一类污染物浓度评价的基准应是该河的水环境背景值(历史上未污染前的水质浓度)。

3.必须查清区内第一类污染物排污源的所在及其排污量并作出审计。

对各相关企业车间(包括危险废物堆放场及集中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取样检测其排水量及第一类污染物的水质,从而得出企业排污总量达标与否的评价,定期公告;并根据各源排放的总量与核对河水水质进行核查。对超标企业及时开展清洁生产的审计并按法执行“关停并转”。

不能仅仅用河水监测断面或入河排污口的监测(包括自动监测站)点的水质来评价第一类污染物的达标与否。

企业车间监测站点如巳撤消必须尽快恢复。

4.在目前系统监管制度尚未建立和法治不完善的今天,贯彻2011.11《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意见》(国发35号)[9]中指出的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措施是十分必要:

环境污染的种类篇7

1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种类

1.1废气实验室产生的废气主要为试剂和检测样品在处理、分析过程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以及标气、载气等,泄露或者标定过程中释放的主要污染物有酸雾、标气,泄露污染物有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机溶剂有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二硫化碳、苯、乙腈、甲醇等,标液挥发污染物有汞蒸气、苯系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以及实验分析样品分解产生的恶臭物质。以上物质均可引起呼吸道疾病或者刺激眼睛引起血液和神经系统损坏,按规定通常实验室中直接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均在通风橱柜中进行,但仍会不可避免地扩散到实验室环境中对实验室人员造成直接伤害。同时外排环境也会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

1.2废液实验室产生的废液污染物种类多、成分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实验分析剩余样品。实验室采集的样品多为工厂、企事业单位等排放的废水以及部分环境水质样品,且根据采样规范和实际样品分析的需要采集的样品远远多于分析需要,工业废水成分复杂、有些样品根本没有进行处理,分析剩余水样产生量大;②分析过程中产生的溶液。样品分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中主要有实验药品的配置,样品的前处理、样品的分析测定等环节,每一个环节均有废物产生。产生的废液主要有废酸碱溶液、滴定或者显色产生的废液、萃取产生的废液、含重金属废液、有机溶剂废液、酚类氰化物等。这些废液毒性较大,产生量小且分散对人体危害最大;③洗涤废液。实验分析需要不同的洗涤方式对容器或者器皿进行洗涤,这个过程产生大量的洗涤废液,主要有废酸溶液如硫酸、盐酸、铬酸等,以及大量的冲洗废水;④生物类废液。主要为分析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等使用的培养基和培养液等微生物分析废液;⑤过期试剂和标液。实验室不可避免的会有部分过期试剂和过期标液等,废液浓度大,时间周期长。

1.3固体废物实验室产生的固体物主要有微生物培养基、破损的实验用品如玻璃器皿、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部分固体样品的分析剩余样品。这些固废成分复杂、处理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污染事故。

2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现状

2.1排放强度小、排放数量少环境监测虽然天天都在进行实验操作,但样品分析所用试剂量较少,且部分实验并不是连续进行,污染物排放为间断排放,排放瞬时浓度高,但平均下来排放强度小,排放数量少。

2.2污染物种类多、污染物危害大通过分析,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主要有废气、废液、固废等污染物,污染物种类主要是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类污染物、酸碱等腐蚀性污染物、微生物类废物以及部分刺激性气体等,污染物种类繁多,且这些污染物均具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及环境危害较大。

2.3污染物收集困难、污染物治理少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项目较多,污染物产生较为分散,且产生量不均匀、产生量少,不易进行收集。同时由于实验室内环境污染长期未得到足够重视,污染物收集、治理基本上还未进行有效的治理。尽管实验室广泛开展标准化建设,但主要是从监测能力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着手,较少有实验室对环境污染管理方面进行规范化要求,致使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收集、处理等设施建设滞后、污染物治理措施较少。

3环境监测实验管理措施

3.1提高思想认识、贯彻环保理念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环保宣传、提高监测分析人员的环保意识。在实验分析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试剂、样品的浪费,对实验分析认真负责,降低重复实验率。建立绿色分析,降低污染物产生量。

3.2源头控制、改进分析方法减少实验室污染物产生量,必须从源头抓起。在满足实验分析的要求下,尽量减少样品采集量,分析时选用取样量少、试剂消耗量少、试剂毒性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分析测定方法。如CoD测定采用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替代原来的重铬酸钾法,采用iCp或者iCp-mS分析重金属不仅一次分析多种物质而且相比光度法测定重金属试剂消耗量大大降低,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多种阴阳离子代替光度法、滴定法,采用密闭的固相萃取法或者密闭液相萃取法进行有机污染物分析不仅减少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挥发同时也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接触时间。

3.3绿色调度、重复使用对于部分存储时间短、试剂消耗量小的试剂,有计划、有安排地分批次购买,做到不大量存储,量入为出的管理。同时各种标液、标气、试剂进行统一管理,减少标液、标气、试剂的废弃量。对于有机废液单独收集可进行必要的提纯处理,进行试剂回收使用。

3.4分类收集、专门处置对于实验室分析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进行分类收集,如产生的废酸碱溶液进行单独储存,然后中和进行再次收集;含重金属的废液进行收集、有机废试剂进行密闭收集;各种固废均进行统一收集,收集后的各种废物送交危废处理处置中心进行统一处置。

环境污染的种类篇8

【关键词】土壤保护土壤质量监测项目监测点位取样深度

导致土壤污染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固体污染物渗沥液进入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物通过水力联系进入土壤,大气污染物降落到土壤,甚至将污染物直接向土壤倾倒等违反环保法的行为也一定程度上存在。进行土壤污染治理的前提是土壤监测,只有在掌握了土壤污染的污染物种类、成分和浓度等数据,并再次基础上对区域的土壤污染规律进行研究后,才能找到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正确方法。本文将在分析土壤中污染物来源和迁移规律的基础上,对土壤监测的项目、点位布设和采样深度进行原则性的讨论。

1土壤监测的项目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我国将土壤划分为三类:

i类为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到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从土壤分类中可以看出,土壤监测项目的确定必须考虑两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土壤的使用功能,即土壤肥力;第二是土壤中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且易于在人体中累积的污染物。

因此对于土壤污染的监测,监测项目选择应该重点考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毒有害物质和重金属。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最突出的是含卤素有机化合物,这种污染物非常不易于被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因此易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斯德哥尔摩公约》规定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包括三大类12种。第一类是有机氯杀虫剂,包括滴滴涕、氯丹、灭蚁灵、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毒杀酚;第二类是工业化学品,包括六氯苯和多氯联苯;第三类是工业副产品,包括二f英(多氯二苯并-p-二f英)、呋喃(多氯二苯并呋喃)。从《斯德哥尔摩公约》中所列举的持久性有机物之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利用类型为农田的土壤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是第一类,则监测对象要根据农田的农作物类型,试用农药的种类、用量和浓度来确定;对于利用类型为工业用地的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是第二类,则监测对象要根据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涉及到的主要产品、副产品、污染物和原辅材料来确定,尤其要注意含氯化学工业。

对于可能向土壤中排放或者泄露的有毒有害物质,如硝基苯、氰化物等,要列为重点监测项目,可以用类比调查分析和物料衡算的方法计算进入环境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和元素的数量,不可忽略风险泄露的可能性。

重金属如汞、铅、镉、铬等易于在土壤中累积,不易通过土壤治理和修复的方法清除,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如烷基汞等有些重金属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富集,对人体的伤害很大。因此,重金属应该列为重点土壤污染物监测项目。

2土壤监测的点位布设和取样深度

土壤污染点位的布设要研究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规律,通过对污染物来源和迁移规律的研究来分析土壤中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应重点布设在污染严重区域和土壤环境敏感区域,同时污染点位的布设要考虑风险监测和例行监测的需求。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根据各自途径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不同的监测布点方式:

(1)固体污染物堆放在土壤表层,在防渗措施和雨污分流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随着雨水以渗滤液的方式进入包气带,随着地下潜水扩散,在地质结构比较脆弱的地方有可能越层进入承压水层。或者固体污染物地下储存,在防渗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渗滤液直接进入潜水层和承压水层。在这种情况下,土壤污染监测的若干点位应该布设在地下水径流方向的下游一定范围内的土壤环境敏感点,同时可以在地下水径流方向的上游布设一个参照点。在取样深度方面,靠近污染源的一定范围内,考虑到土壤表面到包气带再到潜水的污染物迁移过程,应该兼顾表层和深层土壤,重点监测表层土壤;远离污染源一定距离后,考虑到污染物从潜水通过毛细作用到包气带再到土壤的迁移过程,应该兼顾表层和深层土壤,重点监测深层土壤。

(2)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污染物在空气中飘散一定距离后降落到土壤。这种情况下土壤污染监测点位的布设要综合考虑气象条件、地形条件、污染源方位和污染物飘散特性等情况,根据污染物在下方向一定距离内的近地面浓度分布,在近地面浓度较高的区域和下方向土壤环境敏感点布设监测点位。考虑到这种情况下污染物浓度比较低,所以通过包气带进入潜水的可能性比较低,取样深度重点考虑表层土壤。

(3)地表水携带的污染物进入土壤,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污染物随着地表水的漫滩进入土壤,在丰水期尤其明显,这种情况下监测点位应该布设在漫滩区域,丰水期监测范围和频率要大于平水期和枯水期。考虑到这种情况,地表水和受污染土壤的接触时间段,监测点位采样深度应重点考虑表层土壤。第二种是地表水中的污染物通过水力联系进入地下水,进而随着地下水污染土壤,在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力联系紧密的水文地质结构趋于尤其明显,这种情况下监测点位应该布设在地下水径流方向的下游,取样深度应重点考虑深层土壤。

3结语

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污染项目的选择和取样应该根据该地土壤污染的机理、途径和过程,坚持有所侧重和代表性的原则进行具体分析,才能让监测结果有针对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HJ/t166-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S].

[2]陆泗进,王业耀,何立环.中国土壤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J].中国环境监测,2014,06:19-26.

[3]陆泗进,何立环.浅谈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03:6-8+12.

环境污染的种类篇9

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一: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l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以下是实地调查出来的报告: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是:1、公共厕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恶心。2、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浮着一些秽物。3、工厂排出的废气很刺鼻,会散发到小镇的各个角落。4、化肥厂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粉尘、铅、煤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5、公园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丢弃的垃圾,既不卫生,又影响市容。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是:废水、废气、粪便、腐肉、塑料袋、木筷,垃圾等。

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使空气变得浑浊,对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生活垃圾处理不好会滋生细菌,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污水会影响生活水,直接侵害人体。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目前的环境有些忧虑呢?对,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据报道,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每年年产1.5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250亿元!北京市现日产垃圾13000吨,全年生产495万吨,而且每年将以8%的速度递增。我国目前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除露天堆放外,还有卫生填埋,这种方法避免了露天堆放产生的问题,其缺点是建填埋场占地面积大,使用时间短(一般十年左右),造价高,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浪费了;再是焚烧,使垃圾体积缩小50%~95%,但烧掉了可回收的资源,释放出有毒气体,如二恶英、电池中的汞蒸汽等,并产生有毒有害炉渣和灰尘;第四种是堆肥,这种方法需要人们将有机垃圾与其它垃圾分开才行,它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北京市现处理一吨垃圾花103.49元,一年的处理费用就是5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建设垃圾处理场的费用,建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厂就得花1~2亿元,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厂就得花20多亿元,这又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当前大量未经分类就填埋或焚烧垃圾,既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会产生二次污染。。保护环境,我们责无旁贷!

市民环境意识强不强,也是垃圾处理成败的关键之一。只有每一个人都有了较强的环境意识,每一个人都能够真正积极的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我们才能够真正的解决环境问题。就目前而言,我们在环境保护,在垃圾处理方面的宣传工作做的非常不够。或许维也纳的垃圾处理宣传工作对我们有较好的借鉴作用:(1)开设垃圾电话专线,专门解答居民对政府推行的垃圾政策提出的所有疑问;(2)开展上门咨询业务,并设立流动咨询站;(3)印发垃圾小指南手册,发放到每家每户;(4)小学校提供宣传材料,从小孩的思想工作开始做起;(5)开展一些户外活动,动员居民们参与到垃圾的治理中。

过去,我们不曾想到垃圾对国家的形象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也不曾想到这些用过的废物居然会与我们争夺生存的空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现在,我们必须重视垃圾问题,行动起来,用行动来与垃圾作战。在这场垃圾之战中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成为胜利者。我们的北京会越来越漂亮,在下一次世界奥运的申办中以美丽的景观来迎接世界各国的人民。

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二:

第一、空气污染我国城市的空气污染仍为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

第二、水域污染造成水体污染的物质种类有:有机有毒物质;无机有毒物质;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污染物;病源微生物;放射性污染物等。我国城市及其附近河流仍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

第三、固体废物污染包括工业废弃物、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

第四、噪声污染我国多数城市的噪声处于中等污染程度。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例如,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标准,超种类、超量、超浓度排放污染物;未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措施而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致使货物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种类篇10

关键词:长株潭;总量控制;初始排污权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118-02

一、总量控制与排污权分配的内涵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指对规定环境单元之内的排污单位和个人排放的某一种或多种污染物的数量实行控制的制度。被控制的污染物和指标值,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单元的环境质量要求确定。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一种控制长株潭城市群污染的科学管理方法,其含义是将排入长株潭城市群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之内。它是从定量的角度出发,把长株潭城市群看做一个整体系统,按其功能要求,确定环境质量标准,据此来反推计算和拟定长株潭城市群内各种污染负荷的允许总量及其应削减量,并研究和确定各污染源的合理负荷分摊,再通过行政、经济和技术措施加以实施,达到保护和改善长株潭城市群整体环境,满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目的。

1.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优点。对长株潭城市群范围内的污染进行系统的规划,计算出长株潭城市群范围内环境容量和污染源的允许污染负荷量,因而可以对长株潭城市群的环境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即使污染源发生变化,长株潭城市群范围内污染负荷量也不会变化,不至于加重水质污染。在长株潭城市群范围内实施合理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可以消除浓度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之间脱节和矛盾的现象,限制不符合环境质量要求的新建和扩建工程项目上马,防止“浓度控制”中不合理的稀释排放现象,促进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寻求最优化的污染负荷总量分配,达到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强化长株潭城市群环境管理就是要从简单定量管理过渡到科学、经济、实用的定量管理,其基点是在污染源与保护目标之间,在确定的时间、空间范围、确定的污染物类型条件下建立输入响应关系,“污染物总量控制”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污染物总量控制类型。按环境质量目标的不同表达方式,污染物总量控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容量总量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

容量总量控制是环境容量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它是从环境质量要求出发,运用环境质量模型计算,根据环境允许纳污量反推允许排污量。通过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优化分配污染负荷,确定出切实可行的总量控制方案。容量总量控制的特点是将污染源的控制水平与环境质量直接联系起来。

目标总量控制是根据环境目标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削减量的控制。它是从现有的污染水平出发,针对特定环境的质量目标要求,确定分阶段的排放总量控制和削减量,即控制削减再控制再削减的程序,将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削减到预期目标。目标总量控制的特点是将环境规划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环境目标作为总量控制的基础。

二、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法

排污权是指排放者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分配的额度内,并在确保该权利的行使不损害其他公众环境权益的前提下,依法享有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权利。

排污权与水资源、矿产资源一样,属于公共资源范畴。在传统的总量控制中,控制区及污染源的排污权分配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法,另一种是管理目标总量控制法。

传统的排污权无偿分配模式不能很好地处理控制区与排污单位之间的公平性问题,环保部门不能周全的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之间也缺乏比较竞争机制。因此政府对于排放权的分配应当由有偿分配和无偿分配两种方式组成。将控制区域内的必要污染量划分为无偿分配的范围,然而对于超过企业必要排污量的排污,根据排污量的多少进行有偿分配。这样既承认了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废物污染,也考虑了地区的技术现状和行业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净污工作。同时避免了无偿分配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初始排污权计算方法详见以下步骤:

1.平权排污量Qe。首先将控制区所有污染源分成i类(包括各主要行业和生活面源),由污染源资料统计各类污染源的实际排污量Qri(i=1,2,…,n)。本控制区的平权排污量,Qe为本控制区内各类污染源实际排污量的加权和,即:

Qc=■Qri・fi(1)

其中,i为第i类污染源的平权函数,是生产技术水平因子ai,污染治理水平因子bi和未来发展规划因子ci的函数。

其中,fi=■・ci(2)

ai=pi(3)

bi=ri/ri(4)

ci=(1+ei)t/(1+ei)t(5)

对于工业污染源,pi、ri、ei分别为本控制区第i类污染源的产污系数(单位产品或产值的污染物产生量)污染物去除率和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同级所有控制区第i类污染源的平均产污系数平均污染物去除率及平均发展速度;对于生活面源,ai可直接取1,bi和ci分别为本控制区相对于同级所有控制区的居民生活燃料气化率及人口增长率.t为规划时段。可见,若本控制区生产技术水平(工艺、设备、管理等)越高,ai越小;污染治理水平越高,bi越大;规划发展速度越快,ci越大.从而,平权函数值fi也就越大。

2.环境容量Qa。采用大气扩散箱模型估算控制区环境容量.该模型能基本反映在一定环境质量目标下,区域自然环境对污染物的容纳(承载)能力,而且简便易行,同时也与当前中国实施的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3)所规定的值法相一致,从而在政策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根据箱模式,本控制区环境容量(t/a)可定义为:

Qa=31.5Cs■■Hi■+s(ud+wrR)×103(6)

其中,s为控制区面积(km2);Cs为某污染物年均浓度标准限值(mg/m3);Hi为混合层平均高度(m);u为平均风速(m/s);ud为干沉积速度(m/s);R为年降水量(mm/a);wr为清洗率,取值1.9×10-5。

3.经济密度因子d。这里的经济密度主要是指控制区工业用地的比例。引入经济密度因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按照本文总量控制区的划分方法,同一级别的不同总量控制区,其经济密度是不同的,而且这种差别往往将长期存在.很明显,在式(1)中,如果不考虑经济密度的差别,很可能会对经济密度低的控制区造成控制过松而使污染源失控,而对于经济密度高的控制区造成控制过紧而使总量控制难以实施。其二,本文用以估算环境容量的箱模型,是假定箱内污染物浓度是均匀分布的,而实际上,由于污染源分布的不均匀造成浓度分布也很不均匀。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控制区各处环境质量均达标,则区域污染物所能允许的排放量(以下称有效环境容量)必然小于箱模型所估计的环境容量,而且污染源分布越不均匀,此差别越大.假定工业用地范围内污染源是相对均匀的,那么工业用地比例越大,有效环境容量越接近于环境容量,经济密度为1时,两者相等。因此,可以将有效环境容量定义为环境容量与经济密度的积,它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一定经济密度下的区域污染物的承载能力。

4.权重因子a。控制区排污权Qp(总量控制指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区域平权排污量Qe和区域环境容量Qa(或有效环境容量)。显然,总量控制指标(排污权)越接权排污量,就越具现实性和可行性,但环境质量目标未必能得到保障;相反,若总量控制指标越接近环境容量,则环境质量目标越有保障,但可能会因脱离实际而降低可行性。为了使区域排污权的分配既现实可行,又与环境质量目标相一致,就需要同时兼顾平权排污量和环境容量。为此,引入权重因子a来权衡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控制a的大小,决策者可以从宏观上控制污染治理强度和环境质量达标的速度。a的取值范围为0

5.总量调整系数β。除最高级控制区以外,以下各级控制区的初始排污权的分配是采用逐级层层分解的方法。不过,某控制区的排污权并不一定全部分解到下一级控制区,而是先扣除一定的预留量,一方面作为未来新增大型火电厂的排污指标,另一方面是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某控制区的排污权应等于该区下一级所有控制区排污权及预留控制量之和(以下称总量约束条件)。若定义:Qpu为上一级控制区排污权;Qpr为上一级控制区预留控制量,并定义:

Qpmk=(1-ak)・Qek+ak・aak・dkk=1,2,……,k(7)

式中,K为同级所有控制区的个数,于是,根据总量约束条件,总量调整系数为:

β=(Qpu-Qpr)/■Qpmk(8)

至此,利用式(1),便可以确定任一控制区的初始排污权Qp。需要说明的是,若令b=1,则式(1)也可以作为确定最高级控制区排污权的重要依据。

三、初始排污权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