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十篇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十篇

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5:05

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篇1

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达,人口多且流动频繁,社会治安也比较混乱,犯罪案件的数量多年来也是高居全国首位。从地理上讲,既有开阔发达的平原地区,也有广大闭塞落后的山区;既有北京上海般发达的大城市,也有诸如西部般落后的农村山区。地理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多样性,使的犯罪也具有多样性,可以这样说,的社会治安好比是全国社会治安的一个缩影。因此加强对社会治安的研究,对全国社会治安的治理不无借鉴的作用。

通过对社会治安的研究与分析,本人认为国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我国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第一:改革公安系统结构,扩充警察队伍,提高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对于庞大的管理人口来说,我国的公安警察队伍是多么的渺小。比如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深圳市,根据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的统计,深圳特区的总人口大大超过1000万,而深圳警察的总人数才一万人,也就是平均每一名警察要保护一千名公民;而我国的首都北京,人口大概是万,警察的总人数也就7万,平均每个警察也要负责大概三百位公民的安全。而深圳对岸的香港特区,人口大概七百万,而警察的总人数有2.7万,平均每个警察只要负责约260位市民的安全。相比之下,深圳北京的警力是多么的不足啊!深圳北京这样的国内一线大城市尚且如此,国内其他城市的警力就更加不用提了。而且我国大陆的公安管理系统的设置也不合理,室内办公的警员多,而基层一线的警员少。本来国内警员的数量就不足,再加上这种不合理的警员配置,使得国内一线警员的数量更加的不足。警力的不足,就进一步导致社会治安的恶化。

还有一点值得提及的,那就是我国从警队伍,来源混杂,警员的素质整体较弱。据了解,我国的警员有国内警校的毕业的,也有从社会人员中招聘的,招聘的门槛较低,警员的素质参差不起。毕业于国内警校的警员因为受过系统的教育,身体素质和业务素质都较高,而从社会上招聘的警员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再加上从警后缺少培训,个人的身体素质和业务素质都相对较差。这就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警察队伍管理社会治安的能力。

因此要改变我国治安混乱的局面,一方面要扩充警察队伍,补充警力。同时要加强对警员的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警员社会治安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改革公安系统的结构,把更多的警力纳入到基层的编制中,让警力进一步下沉,增强基层一线警员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震慑犯罪分子的作用,确保市民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确保社会治安的稳定。

第二:运用监控摄像头等高科技电子设备,加强对重点地区或路段的监控。

火车站、机场、地铁出入口、汽车站等人流量大,人员复杂,交通繁忙密集,社会治安也比较的混乱,历来是犯罪案件高发的地方,因此是治安监控的重点地方。由于我国的警力的不足,对于这些地方的监控,除了尽量派出更多的警力外,还要大量的运用监控摄像头等高科技电子监控设备,以此来弥补警力的不足,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监控,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效果。譬如说广州市流花火车站地区。流花火车站地区地处广州市的中心腹地,以广州火车站为中心,北起桂花岗,南至流花路,西接站西路、站前路、站前横路,东至环市中路电视塔路段。在这不到2平方公里的地段上集中了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和公路运输枢纽,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由于人流密集,这一地区的治安状况极差,是犯罪的高发地区,因而历来是广州打击刑事犯罪的重点地区。为了治理广州流花地区混乱的治安秩序,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其中一项就是在该地区安装大批的电子监控设备,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据了解,在广州市公安局投资500多万元对广州火车站广场及周边的治安监控系统进行全面更新改造,在该地区安装了69个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并由经验丰富的民警24小时对流花地区进行监控。通过“电子警察”,及时发现广场上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伺机作案的不法分子,迅速调动执勤民警适时实施抓捕,达到以快制快的效果,提高了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成功率。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越秀警方通过“电子警察”,在流花地区破获各类案件400多宗,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00余人。这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犯罪,震慑了犯罪分子,稳定了该地区的社会治安秩序。

第三:加强对出租屋的管理,从源头上遏制犯罪。

出租屋是外来人口聚居的地方,同时也是犯罪的温床。犯罪分子常常利用出租屋进行犯罪活动,比如说、制造贩卖、制造贩卖假冒伪劣产品等,而出租屋密集地区,本身都是犯罪的高发地区,治安秩序特别的差。根据相关的报道,广州85%以上的刑事案件是流动人口所为,作案者80%以上以出租屋为落脚点,80%以上的制假贩毒活动,90%以上的无证生产加工点在出租屋内。可见出租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藏污纳垢的地方,因此能否对出租屋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打击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否对出租屋进行有效地管理,已经关系到能否实现社会治安的长期稳定。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有大量的外来人口流入,出租屋拥有巨大的市场,很多业主纷纷把自己的住宅改建成出租屋出租。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光是广州,有登记的出租屋就有533万间,加上那些没有登记的出租屋,数量就更多。出住屋具有分散、隐蔽、变更快的特点,这就给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的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出租屋比较集中的地方则是城中村和城乡结合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是治安管理的盲点,治安环境极差。再加上业主本身漠视对出租屋的管理。因此出租屋就往往被犯罪分子利用,作为其实施犯罪的隐秘场所。

因此要从源头上打击犯罪,就必须加强对出租屋的管理。具体的措施有:(1)完善出租屋管理条例,强化业主、小区管理委员会、村委会对出租屋的管理责任。对于管理不力的有关单位,加大处罚的力度。(2)要探索出新的出住屋管理模式,这种出租屋管理模式要能够实时反映出租屋的最新变动情况,比如说是承租人的姓名、籍贯、住址、承租的用途、承租时间等相关信息。(3)公安机关、区、街道办的治安管理人员,要加大对出租屋的检查力度,及时了解出租屋的相关变动情况。

第四:整合资源,专项打击重点犯罪行为。

由于我国用于打击犯罪的警力和经费有限,公安部门很难同时对多种犯罪行为实施打击,而犯罪行为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可能会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地区集中爆发。因此公安部门应该整合自身资源,集中精力,专项打击某类重点犯罪行为。通过对这一类重点犯罪行为的严厉的打击,不仅有效的压制这类犯罪行为,而且对其他的犯罪行为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自去年实施的重庆打黑风暴,其意义在于:这次整治行动不仅重重地打击了盘踞重庆十多年的黑恶势力,净化了重庆的社会环境,而且对于全国其他地方的黑恶势力以及其他即将要实施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也起到了震慑的作用。而在地区,公安部门早在两年前就对“两抢一盗”这类重点犯罪行为实施了专项的打击。具体包括:(1)针对犯罪分子多以摩托车作为作案的辅助工具,公安机关对重点路段、地区、甚至全城实行禁摩行动,禁止摩托车在这些路段地区行驶,从源头上剥夺犯罪分子利用交通工具实施犯罪的机会,使其犯罪付出更高的成本,面临更大的风险。目前广州、深圳、东莞等“两抢一盗”最为严重的地区基本上都实行全城禁摩。(2)组建便衣大队和打击“两抢一盗”专业队,充分发挥便衣警察和专业队的隐蔽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对犯罪分子实行重拳打击。自实行了上述措施以来,“两抢一盗”案件逐年下降,社会治安明显有所好转,根据有关的报道称,全省共立“两抢一盗”案件379969起,比的417800起减少37831起,下降9%;其中“两抢”案件103721起,比的127543起减少23822起,下降18.6%;盗窃案件276248起,比的290257起减少14009起,下降4.8%。全省破获“两抢一盗”案件137625起,其中破“两抢”案件50938起,破盗抢机动车案件37264起(盗抢汽车案件3608起),比的36788起多破476起。因此实施“整合资源,重点打击”的方针还是非常的有效的,对于打击遏制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以预防为主,建立警民联防体系,由点到面,实施全面布控。

对于打击犯罪,光靠打压是不行的,还必须要对犯罪行为予以防范。打压,着眼于犯罪行为已近产生,并且已经危害到社会;防,则着眼于犯罪行为正在酝酿,但还没有露端倪。,在犯罪行为酝酿时,就把它打掉。由于我国警力和经费的不足,要对所有地区实行全面的布控是不可能的。打击犯罪,倘若没有市民的协助是不太可能的,而市民也有协助警察打击犯罪的义务和责任。因此警察和市民应该联合起来,通力合作,共同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具体来说,公安部门应该要帮助市民建立保安队或者联防大队,并对其进行培训,增强其处置治安问题的能力,同时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合理的装备。

要建立由点到面的联防体系,具体到小区、街道办、镇、市分区。小区有小区的保安队,街道办有街道办的保安队,镇和市分区也有自己的联防大队。队员之间相互协助,共同接受同级警方的指导,并与警方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合作。通过由点到面的布控,防范犯罪行为的发生。

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篇2

论文关键词城市国际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在全球化浪潮中我国城市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初步迈入国际化城市行列,社会治安日益复杂化,城市社会治安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城市化进程中应如何转变社会治安管理观念,探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机制模式、策略手段,建设国际对接机制逐渐成为我国社会治安研究领域的新课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城市国际化进程的新事物、新特点,切实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建设。

一、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理念

(一)国际化的基本义是一种技术策略

维基百科认为,“国际化”是相对于“本土化”的信息资讯领域概念,指调整软件,使之能适用于不同的语言和地区。本土化则是指当移植软件时,加上与特定区域设置有关的信息和翻译文件的过程,更适合于“特定”地方的使用,而另外增添的特色。国际化意味着产品有适用于任何地方的潜力,以普适性和包容性应对本土的多样复杂性。

(二)城市国际化实质是城市经贸交往现象

城市国际化研究起因于“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的出现,世界城市的概念1915年由格迪斯提出,是指随着城市世界贸易的拓展,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用的作用和能力范围的日益扩大。因此,城市国际化本质含义应是城市在经贸发展基础上所带来的各种国际影响,从地理意义上城市过渡到观念意义上城市的一种现象,使本土区域域中呈现了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领域广泛的碰撞和交流,是本土化向国际化的逆向补充,体现了城市的主动调适和包容性。

(三)城市国际化促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念的形成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国际化是城市国际化进程的必然。指出“包容性发展”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获得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由此而言,城市国际化不单指经济贸易的增长,还包括社会、教育、法律、医疗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根本任务是解决日趋复杂的社会治安问题,保障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因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其具体工作实践的国际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国际化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进程而形成的,从最初的一种潜在意识到后来的具体工作方针,最终发展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和实践价值的思想,始终体现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服务于经济发展,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的理念。1981年在“京、津、沪、穗、汉五大城市治安座谈会”上,首次提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央批转的《座谈会纪要》就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要充分认识搞好社会治安对于保障安定团结和经济调整的重要性、紧迫性。1991年《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和《关于成立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通知》均表明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创造一个安全的、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发展历程是围绕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中心而发展。

3.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国际化决定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保障经济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从属于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城市国际化,客观地决定了法治国际化,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国际化。由于各个国家在政治制度、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法律法规等存在差异性,维系全球一体化的国际大市场公平、自由竞争的正常秩序,不仅要有普适性的国际法则,也需要各国法治的国际化对接。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要求参与世界经济贸易的城市必须是法治国际化,体现出法律法规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支撑意义。

总之,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虽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现了发展的历史一贯性,但由于我国法制传统原因,法治体系还没有完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念还缺乏国际化问题思考,与城市国际化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必须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念,把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以国际化理念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适应城市国际化新形势,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

二、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新特征

贯彻“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方针,牢固掌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主动权,需要准确地把认识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新发展和新特征,知己知彼,有的放矢。从主体原则与方针目标而言,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具有历史一贯性,而综合治理对象及范畴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条件下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更加复杂了。集中表现以下四个特征:

(一)开放性与挑战性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并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从治安综合治理层面分析,即是门户渠道的开放,含有形和无形的。(1)内在的价值观念形态方面交流,受控层次低。图书进口呈现多元化趋势,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累计进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13.5万种次,引进版权16639种。而且图书进口逐步向数字化转型,很多国外的出版商都已将其图书转换成电子书并推向中国市场。(2)外在地理空间意义的人员、物质流通,受控程度高。仅2012年广东全省口岸入出境人员3.25亿人次,入出境交通工具1943.2万辆(艘、列、架)次。(3)网络门户的开放,信息交往技术可控,影响更大。目前广州互联网普及率71%,家庭上网率则达到88.2%,至2015年,广州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0%以上,90%以上的市民将通过网络享受工作、

生活、学习等服务。流动人口犯罪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流动人口犯罪占被判处罪犯的四成多。因此,门户开放对广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越来越复杂,形成了极大的挑战。

(二)多样性与包容性

经贸全球化推动了城市国际化,加速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象多样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案例现象的多样性。同时,客观地要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治理观念上、政策法规、治理手段等方面更具有包容性。⑴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相互交织,呈现出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趋势。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猛烈地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⑵来源国家、区域的多样性。以广州为例,广州毗邻港澳,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与日本、美国、加拿大等22个国家的大城市结成了友好城市,对内对外开放使广州汇聚了来自各个地方,各种领域的人员,各个国家的法律体系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⑶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的影响逐步增大。一方面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信息交流和融汇的发展趋势不可避免;另一方面文化上的碰撞和冲突也不可避免。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因素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城市国际化的显着特征,成为社会治安管理重点与难点,对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隐蔽性与严峻性

民族、国家、个人相互之间的价值与利益诉求的矛盾冲突具有隐蔽性和爆发性,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日趋严峻。⑴人民内部矛盾的隐蔽性。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对幸福感的追求与现实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人民内部矛盾高发、多发,隐藏性、复杂性、敏感性和对抗性明显增强。⑵恐怖组织活动隐蔽性。与“东突”、“”、“”等分裂势力以及境内外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分子为逃避打击,伺机捣乱破坏,活动方式更加隐蔽,对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构成一定威胁。⑶高科技的隐蔽性。利用新手段在在虚拟网络实现跨区域的违法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随着计算机网络、手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网上违法犯罪行为与日俱增。由于犯罪手段高超,情节复杂,“虚拟空间”现场勘查难度大,追诉往往难以进行,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

(四)时效性与广泛性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根本宗旨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洲运动会等国际活动的举办,城市国际化表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已经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国际外交事务。曾说过外交工作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事务性”,任何外交行动和工作当然都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城市国际化赋予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治性,因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体现应有的外交特性。外交是国家对外行使的行为,是国家维护本国利益及实现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任何对外交往都必须自觉地执行政策,遵守纪律,一言一行都能不逾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体现出时效性,及时、客观、准确的把握案件,通报案件进展,有时效才有实效,避免造成不良的国际影响。

三、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加强领导

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时的社会治安形势,及时做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随后也做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奠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和法律基础。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城市国际化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更加复杂多样,因此必须在加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调整思维方式,应着重强调三种思想观念的转变。⑴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线性思维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复杂性思维。门户的开放性使各因素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静态、孤立的传统计划思维已经完全难于适应变化。⑵随着城市国际化进程发展,要转变执法观念,强化国际化意识,按照国际惯例和规则建章立制,加快推进警务行为的法制化、国际化,工作方法、对象应实现国内、国际一体化。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产生了变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域也要从现实领域逐步扩展到虚拟网络世界。⑷转变单一的警察治理观念,树立治安社会化的治理理念。在观念形态、理论形态、实践形态等方面逐步探索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全覆盖。

(二)分类管理,建立体系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通过加强服务来提高管理效能。在“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理念的引导下,根据城市国际化特征构建城市综合治理防控体系。(1)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以政法部门为主体,加强社区、文化、教育协同一致的领导管理体系。(2)通过增强或增设相关职能部门应对社会治安管理的国际化。(3)社会治安管理社会化。始终以职能部门为发端,发动社区居民关心参与社会治安,积极发展壮大保安服务中介机构,重视依靠并充分发挥物业机构、保安力量的作用,整合房屋中介、租赁服务、家政服务等行业的有关资源。⑷根据管理对象建立分类管理系统。城市国际化的基本特征是人员流动数量和强度的增加,因此,对流动人员应分类管理,推行流动人口“一站式”、“一证式”服务,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⑸根据城市国际化的特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还必须积极的建设信息公开体系,及时准确的公布相关信息,使国内外媒体和社会公众客观公正的对待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城市国际化对社会综合治理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着重围绕着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外交及相关技术领域,强化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提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1)加强政治业务培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是人民民主一种新的形式,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汇报会上强调,必须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始终不渝地扞卫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2)加强应对国际化的业务素质培训。随着国际大型活动及国际交往的增多,基于国内范围的综合治理理念已不能满足城市国际化进行的需求,有必要对警员及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国际法制观念、外交礼节及影响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应对国际化的能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3)加强职业技术能力培训。高科技、信息技术逐步成为跨区域、国际化的违法犯罪介质,更加具有隐蔽性,因此,遏制高技术违法犯罪,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相关人员进行现代技术培训是当务之急。

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篇3

关键词:高校综治考核长效机制构建对策

目前,高校通过开展综治考核促进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措施的落实。但因缺乏系统、科学的考核机制,致使高校综治考核工作流于形式,难以达到“以考促建”的积极作用。因此,建立科学的高校综治考核长效机制显得非常迫切。

一、高校综治考核机制建设现状

199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指出: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同年3月2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这两个决定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工作任务、要求、目标和组织体制等一系列问题,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特别强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并将此写进了。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和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维护社会治安要全面实行综合治理。与此同时,高校内部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同期推进。

高校内部综治考核工作自开展以来,取得了可喜成绩。有的高校针对综治考核工作出台了考核办法,制定了评比细则;有的高校还制定了责任追究制度,高校内部治安环境总体上呈现良好态势,但高校综治考核机制未能有效运行,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目前,部分高校综治考核工作存在走过场现象,个别高校领导会上大讲特讲高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但在综治工作的人财物方面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有的高校综治工作成了保卫处的事,与学校其他部门没有关系;有的高校为了迎接省、市有关部门的综治考评而弄虚作假,等等。出现这些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当前的高校综治考核尚未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二、构建高校综治考核长效机制的对策

一般而言,高校综治考核机制应包括综治考核的评价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只有这三个机制形成有效整体,才能构建长效的高校综治考核运作机制。

(一)建立科学的高校综治考核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其中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涉及指标内容和指标内涵两个方面;评价方式则包括评价主体、评价信息采集和评价结果的确定及表达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综治考核的基础与关键,缺乏评价指标体系,综治考核就无法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与否,关系到综治考核工作能否有效运行。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设计评价指标,确定评价分值,设定等级标准等内容,是检查和判断高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成效的直接依据,也是实现高校综治目标化管理的重要措施。因此,评价指标是根据评价目标分解出来的具体的评价内容。根据其层次性,评价指标可逐级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等层次。指标层次结构内第一层次的各项指标称为一级指标,依次类推。一级指标应体现高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宏观特征,其他层次的指标应从微观上充分体现一级指标的可测性。一级指标是相对抽象的,其后逐级越来越具体。评价分值是人们价值认识的反映。指标系统反映哪些因素是有价值的,评价分值反映评价因素的价值有多大。等级标准是衡量评价对象达到评价指标各项要求的尺度。根据达标程度可分为不同等级,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从理论上说,等级数量越多,评价的精确度就会越高,一般2~4个为宜。

评价方式是高校综治考核的中心工作,是确保综治考核工作有效进行的重要环节。在高校综治考核工作中,评价主体又称考核领导小组,一般由校综治委成员组成。在考核中,考评组成员根据《考评细则》,对被考评单位一年来反映综治维稳工作的信息、图像和数据等进行收集,完成综治考核的信息采集。在考核中,综治考核组成员要分工合作,信息采集要全面、准确,避免考核结论出差错。高校综治考核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应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考核结果,同时还要保证考核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考核结果确定后,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在校内进行公示,接受全校教职员工的监督,确保考核结果的公正性。考核结果经公示无误后,高校应择日召开年度综治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为先进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牌和奖金,让其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构建合理的高校综治考核动力机制

建立合理的动力机制是综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发挥价值的重要保证。抓好这项工作需要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保持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一定的动力。动力包括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高校综治考核的内在动力主要通过开展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转变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解决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增强其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内在动力。首先,开展校史认同教育,让全校教职员工看到学校的发展与壮大,以及前辈人创业之艰难,培养全校教职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树立主人翁态度。其次,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领导应带头执行有关综治维稳的工作要求,从细节、小事入手,为全校师生员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师生员工做到的,校领导班子成员先做到;要求师生员工不能做的,校领导班子成员坚决不做。再次,组织全校干部职工学习有关综治维稳的文件规定,让全体干部职工认识到自身的综治维稳责任与历史使命。最后,将高校综治维稳方面的专题纳入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和领导干部党校学习范围,全方位渗透高校综治维稳内容。

外在动力主要依靠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正面激励和反面激励来实现。高校领导班子要深刻地认识到综治维稳工作在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将综治维稳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思想上经常想到,工作上经常过问,实际困难经常关心。在综治维稳工作的人财物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发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有效作用,让从事综治维稳工作的干部职工政治上有前途、生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激情。同时,还应坚持正面激励与反面激励相结合原则,实行奖优罚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不能“吃大锅饭”,该处分的绝不轻饶。

(三)构筑有效的高校综治考核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包括组织保障、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内容。健全有效的保障机制是促使综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动力机制有效运行的有力保证。高校综治考核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物质和制度保障,否则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只会是摆设,动力机制也会成为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

建立健全必要的组织机构是完成好综治考核工作的基本前提,高校应成立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并设立相应的办事机构,负责提出综合治理的具体意见并组织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在高校内部机构序列中增设综合治理办公室,明确其在高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的职责与权力,包括在综合治理中的组织、协调和调配权限。

目前,有的高校设立了综治办、维稳办,但一般作为议事机构与保卫处合署办公,由保卫处长兼任两办的主任。因保卫处的工作职责与任务专业性较强,而综治办的工作职责与任务更具综合性特点,具备单独设立的充要条件。在学校层面设立综合治理办公室,可在各教学院系设立综治办,作为学校综治办的二级机构。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网络,有利于综合治理情报信息的收集、报送和工作落实。

物质保障是高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包括开展综治考核工作的人、财、物,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工作人员的待遇等。高校综合治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可靠的物质保障,从综合治理工作的需要出发,对校园建设和功能的划分,以及各种设施的配备布局等进行长远规划和合理论证,尽量做到不留安全隐患。其次,要加大综合治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的防范体系。发挥全校教职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再次,建立一支年轻化、具有坚强战斗力的保卫队伍,对必要的设施设备、工作待遇等物质保障落实到位,让保卫工作成为高校内部令人羡慕的岗位之一。

制度保障包括高校综治考核实施办法,与高校综治考核相匹配的奖惩办法,以及与高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等。抓好制度建设是做好综治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因此,高校要把综治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事事有规定、件件有要求、人人有责任,保证综治维稳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不留制度的盲点和空白。在制订各项规章制度时,要讲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高校综治维稳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进行修订,确保规章制度的权威性。

建立高校综治考核的评价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能有效推动高校综治考核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运作系统。这三个机制的建立遵循了党和政府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要求,符合当前高校综治考核工作的实际,能确保高校综治考核机制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李福明.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1999,6:69-70.

[2]陈代芬.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要性和必要性初探[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94-96.

[3]韦祯迨.浅谈高校综治工作约束机制[J].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8:53-54.

[4]蔡建东.略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12,6.

[5]吴春庚.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模式选择[J].滁州学院学报,2010.2:68-70.

[6]胡勇胜.论高校国防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205-207.

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篇4

县卫生系统二oo四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局根据某某县2004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标准及卫生系统2004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县综治委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某某”,推进“环境建设年”活动,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为重点,增强了下属医疗卫生单位的自身防御能力和治安综治管理能力,进一步推进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在基层的落实。具体工作如下:一、加强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努力创建“平安某某”,切实把“保一方平安”责任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县卫生局狠抓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规范化建设,严格各项制度落实,切实使综合治理和社会治安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与各科室及下属医疗卫生单位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强化了工作制度,加强了检查督促,今年以来7次召开会议,部署综合治理和社会治安工作,分析存在的隐患,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先后4次组织对卫生系统综合治理和社会治安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进一步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并明确各单位综合治理工作的职责和任务,督促和动员各单位齐抓共管,积极参与,认真做好分析和预防工作,及时排查不安全因素,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完善各种工作措施,建立各种工作记录、资料档案,真正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票否决制落到实处。二、广泛开展创建“平安某某”和争创“治安安全单位”活动,增强全体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县卫生局根据某某县镇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有关文件精神,对照创建“平安某某”评审条件和《某某县2004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标准》及“创安”条件,摆正三个关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正确处理“主动创安”与“被动创安”的关系,经常召集下属单位班子成员召开会议,进行分析研讨,确定专人具体负责,对要害部门确定责任人,对防盗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确保其性能完好,发挥应有作用。加强医院的消防灭火器材的管理工作,做到每月自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持灭火器械性能完好率达100%,为卫生系统全面创建“治安安全单位”打下基础。三、加大管理和督促检查力度,确保一方平安做到经常性管理与检查督促相结合。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方针,增加投入,积极发挥工、青、团、妇等组织的作用,深入开展对规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为帮教工作打下基础。坚持学科学技术,反对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经内部自查和卫生局检查,没有发现有人参加非法组织活动。四、狠抓重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为了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批示和有关会议精神,局党委多次组织召开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及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会议,组织学习领导同志的讲话,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讲*的高度出发,以对国家、对人民、对自己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指示精神,针对本系统的锅炉、医用电梯、氧气瓶、房屋、消防器械、线路、毒、麻和第一类、食品饮用水及医疗安全等方面进行多次检查,通过检查督促,全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维护社会安定,减少不必要的损

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篇5

一、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为了切实搞好综治宣传月活动,防止流于形式,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单位成立了以厂长吴某某同志为组长、副厂长李某某、陈某某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综治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直接抓,各科室负责人具体抓,形成了一个从上到下,齐抓共管,人人有责的综治工作宣传教育体系。并制定了详细的、切实可行的、而又便于操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宣传月指导思想,确定了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时间(三月十日至四月十日),使活动做到有的放矢。

二、突出宣传重点、注重宣传实效

在宣传月活动中,以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地方政府和上级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重要部署。特别是认真组织学习了《某某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和《关于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和谐平安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大战略决策为主线,以“建设平安单位,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大力宣传金融政策知识、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宣传,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干部员工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积极性,注重发挥活动中积极分子的作用,有效推动了综治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强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今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单位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一)宣传月活动期间,利用法制宣传下乡活动的同时,认真组织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消防安全知识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从而提高了广大民众和员工自身对综合治理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提高了干部员工及家属的法制知识和安全感。

(二)四月七日,单位组织了宣传小组,结合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上街进行设点宣传,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六百多份、开展义务咨询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利用宣传窗组织大家写稿出了一期专栏,并要求以科室为单位结合每个人对综合治理工作的看法和心得体会,进行学习讨论,从而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

四、广泛参与、效果明显

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篇6

【关键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监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有党、政府部门发起的,通过政法部门与人民群众、有关单位等部门的协调,运用一切科学手段对社会环境中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治理的过程,是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有效途径。新时期下,社会中违法犯罪行为在呈现多样性的态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也应进行不断的优化,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从其定义及概念着手,系统性、全面性的了解其治理要点非常关键。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定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政法部门与人民群众、相关部门协调合作,利用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对违法犯罪人员的行为进行管制、预防和打击等,以降低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概率,在根源上实现对违法犯罪根源的控制与预防,杜绝和化解社会中存在的不安定因素,以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保证社会秩序的安定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具有高度的存在价值,必须严格遵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度,以保证综合治理的规范性与合理性[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在不断的更新,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作为主要工作,通过完善与升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来参与管理,才能适应新型社会形势和环境的发展。新社会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陷入瓶颈期,面临着在诸多的问题,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优化和升级,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

2.1社会环境问题

过去,政府管理着社会,呈现出政府大、社会小的态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与政府的地位都逐渐提升,进而形成了双面性格局。政府延续了传统的管理职能,在治安管理方面的态度依旧保持积极性,但是社会在治安管理方面却存在消极的态度,二者相互低效,其治理工作的开展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是由于外部社会环境因素所致。

2.2治理观念问题

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具公众性与服务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施,应以治理观念为基础,治安管理人员的治理态度不诚恳、不严谨,使得治理效果远不及预期,治安管理效果平平。同时,公共管理理念与现行的管理理念相互矛盾,公共管理是通过大众来参与管理,而现行的管理将管理的执行者界定为党委和政府,与公共管理背道而驰,二者在观念上格格不入,制约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

2.3制度上的问题

传统的治安管理制度将其管理的关键点设定在户籍、身份证件方面,构建身份、户籍管理制度,以此来约束社会中的违法犯罪分子[2]。但是,新社会体制下,社会中的身份、户籍制度变得相对宽松,对违法乱纪人员的约束程度被弱化,是导致社会治安管理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例如,现代社会中利用他人户籍或身份证进行违法活动的现象很多,就业信息填报、社会中多元化的活动组织中都存在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为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身份、户籍制度的约束效力逐渐被削弱。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体系的构建

3.1加大对治安管理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的治安管理意识

提高治安管理意识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体系构建的思想基础,是影响社会公众行为的关键。新社会背景下,社会环境与格局的不断变换,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也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为关键的问题[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的构建,党和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治安管理意识的灌输,加大对治安管理的宣传力度,呼吁公众投入到治安管理工作中来。党和政府可以通过宣传页、电视、微信、微博等平台来大力宣传治安管理的重要性,通过不同的渠道来引起公众的关注度,调节好公共管理理念与现行的治安综合管理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地区,可以借助网络平台、LeD显示屏等方式进行治安管理的宣传,并将不同类型的治安管理的案例进行视频播放,可有效达到宣传的目的。在农村地区,可以以村为单位,派发相关的宣传页或播放公共宣传短片等的形式,来增强村民对治安管理的重视,共同为提高治安管理水平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3.2构建新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以提升社会治安管理质量

构建新型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应实现软硬兼施,将软法作为工作的主线,利用硬法予以辅助,是人性化的充分体现。与社会治安相关的法律,《刑法》、《形式诉讼法》等都属于硬法的范畴,硬法的数量不多,以强制力相对较弱的软法为主,利用软法中的意见、政策、办法等内容来约束相关人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应开通热线专区,24小时全天候服务,能随时掌握社会安全信息,以便做出紧急应对措施。另外,社会治安管理队伍应随时待命,对各种可能存在的安全可能进行评估,一旦接到通知,可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措施,可有效降低社会安全问题所带来的威胁。同时,2008年总书记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为此,应增强政府的服务职能,在城市的各个社区、大型的公共场所、繁华地带应加派治安管理人手,对抢劫、群殴、纠纷等事件予以严格处理,加大惩处力度,以警示他人。

3.3建立健全治安管理制度,实现权责的明细化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施,应具备健全的治安管理制度,以此来约束参与治安管理的各部门、人员,以增强治安管理制度的约束力。传统的治安管理制度,一旦出现治安管理质量问题,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无法直接找到相关责任人,影响问题的解决效率。为了解决此项问题,应建立健全治安管理制度,实现权责的明细化,将治安管理工作中的各项问题落实到个人,可大大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例如,禁毒监督人员的职责,应依法监督涉毒人员的行为,并督促其严格遵守我国的相关的法律;构建禁毒的网络建设工作,对涉毒人员的心理、思想进行了解,在禁毒工作中做好尿检、心理健康辅导等工作,强化自身的责任感。

4.结束语

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的基本要求,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可有效保证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稳步发展。为了构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将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提到日程上来,呼吁公众参与到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中,根据新时期社会环境中的安全现象,来赋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新的定义,不断的融入新的治理方法与要素,促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运行效率更高。[科]

【参考文献】

[1]游祥斌,李祥.反思与重构:基于协商视角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改革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4,12:58-62.

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篇7

(2005年3月31日)

同志们:

**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协会今天隆重成立了。在此,我谨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奋战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战线上的各位同志,向一向关心支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亲切的慰问,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综治纲要》和综治领导责任书要求,全面落实综治各项措施,各项工作富有成效。2004年,我镇认真组织实施“平安创建”系列活动,全力抓好市综治“一票否决”整改工作,群众社会治安满意率经市综治委测评与2003年同比有大幅度上升,为促进我镇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支持和基础保障。

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镇社会治安形势仍然严峻,“”、各类侵财性案件、邻里纠纷等依然是我们开展平安创建系列活动所必须解决的重、难点问题,需要我们始终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定稳定局面。

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协会,正是适应形势任务发展要求的一项新举措,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发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合力,不断提高综治工作水平,为促进我镇经济和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成立综治工作协会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综治工作领域不断扩大,任务更加繁重,特别是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方面,更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关注和参与,只有真正形成“维护治安、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才能逐步实现建设“平安涂岭”的目标。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成立综合工作协会是构建全镇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的需要。我镇地处福厦路中侧,近年来,伴随着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流趋于频繁,盗窃、抢夺等流动财案件仍处于高发阶段。成立综治工作协会,就是要进一步发挥政法机关的主力军作用,努力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综治工作,参与“平安涂岭”建设,努力营造“维护治安、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其次,要充分认识到成立综治工作协会是建设“平安涂岭”的需要。对我镇来说,建设“平安涂岭”尤为重要。综治工作协会要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广泛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平安村”、“平安路段”、“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企业”等方面的平安建设;要重视人民调解工作,注意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及时做好化解疏导工作,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关注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感。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成立综治工作协会是加强群防群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广大群众期盼和谐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而警力不足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成立综治工作协会,可以发动企业、群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治安巡逻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形成强大合力。

二、多管齐下,造浓平安建设、综合治理的工作氛围

首先,要充分发挥好综治工作协会的作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综治工作协会要面向基层,立足基层,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方针,大力宣传综治工作举措和先进典型,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进校园活动,增强群众法制观念,使群防群治工作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调查研究,多层次、多渠道开展研讨和交流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注意与综治部门常规工作衔接,真正起到呼应、服务和推动作用。积极为基层治安巡防队伍、流动人口协管队伍、刑释解教安置帮教队伍、人民调解队伍、法制宣传队伍等群防群治组织的建设出点子,帮助解决群防群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注意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协助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共同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其次,要加强综治工作协会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综治工作协会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机制,真正发挥协会应有的职能作用。一要按章办事。组织全体理事、会员认真学习协会《章程》,明确协会工作性质和内容,严格按照《章程》的各项规定开展活动。二要认真议事。建立健全协会议事制度,正确行使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协会主要负责人的职权,加强内部协调,保障协会工作正常运行。三要规范管理。建立协会正常办公制度,加强各种文件资料管理;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财务监督。四要开拓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组织开展“平安伴你行”活动,努力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善于发现和培植典型,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并不断加以总结提高,形成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和富有成效的活动模式。

三、齐抓共管,确保“平安涂岭”建设和综治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篇8

全系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平安创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认真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维护社会稳定,干部职工安居乐业为重点,以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努力创建“平安单位”为载体,以稳定促进经济和其它各项事业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治安防范管理,调动干部职工的参治意识,使全系统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无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重大上访、集访、闹事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领导重视,工作职责任务落实

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班子成员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以稳定促进全系统各项事业发展的高度,始终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及平安单位创建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摆到工作的首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逢会都必讲综治、稳定和平安创建工作,一是认真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追究制,“一票否决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各企业法人为本企业综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综治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对此项工作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二是定期分析研究,部署综治工作,具体办法是结合县委、县政府的综治维稳工作会议精神,在提出贯彻意见基础上,对本系统的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并落实具体责任人员,分类进行处理,确保了系统内的平安稳定。三是县局与各企业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做到职责任务明确,管理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形成上下联动,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夯实基础,强化管理

一是加强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全。县局成立了以局长肖胜安同志为主任,分管综治工作的副局长李星万同志为副主任,办公室、保卫股、政工股、业务股、财会股、工会等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负责指导全系统的综治工作,局综治办负责处理综合治理日常工作,各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综治领导机构。

二是认真开展了整体联动防范工作,提升治安防范水平。坚持了守楼护院和巡查工作,强化了住宅区域的治安防范工作,县局按照“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的原则,除加强了门卫值班外,还实行了单元楼长负责制,并制订了综治及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三是开展了综治宣传教育。在宣传教育工作中,我局坚持以宣传社会治安综全治理相关法律、法规为主线,重点突出与本系统业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粮食流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等,特别是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县委、县政府“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目标责任”等作为重点内容,加以宣传。1、利用板报,宣传栏进行宣传,局机关开辟了专题宣传栏,进行了党风廉政建设宣传,粮食流通法规宣传,干部职工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宣传,讲文明、树新风宣传,安全知识宣传等;2、对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廉洁自律,抓好廉政基础教育,无一起廉政方面的案件发生;3、结合县政府组织的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知识“四下乡”活动,县局组织宣传活动小组,由局领导带队,分赴各区乡场镇开展粮油科技、政策法规赶场宣传活动,把科技法律等知识送到群众手中,此项工作近几年来一直都坚持得很好,从未间断,特别是每年3月综合治理宣传月、6月安全生产宣传月、“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县局都按照统一的安排部署开展了宣传工作,从而推动了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4、干部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自学法律、法规知识,特别是《行政许可法》的有关内容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做到边学、边用,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5、县局成立了防邪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人员的监控和情况的收集,经常对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帮助,促其转化,避免了人员在社会上造谣滋事,危害治安;6、加强禁毒宣传,教育职工“远离,珍爱生命”,遵纪守法,不吸毒贩毒。

四是巩固“平安单位”创建成果,深化“平安单位”创建活动。我局按照县委20*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及责任的通知要求,制定了我局的贯彻意见,下发了《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目标及责任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平安单位”创建的实施意见》,并调整了“平安单位”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以巩固全系统“平安创建”成果,促进“创安”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抓人口的管理,主动与社区衔接,移交改制后的企业人员,消化因户籍引起的各种矛盾;二抓文明细胞建设,每年开展六户评选活动,以提高职工政治素质和推动创安活动的深入开展;三抓治安安全防范,加强守楼护院,门卫值班,积极参与社区治安安全巡逻;四抓职工治安安全教育,特别是教育职工要督促其家庭成员遵纪守法,做一个优秀的守法护法公民。

三、以大局为重,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维稳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和纠纷,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治本之策,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抓好本系统的稳定工作,县局成立了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制度,落实了工作职责,实行首问责任制,推行承诺服务,县局制定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施意见”,对全系统的矛盾纠纷进行了定期排查,并制订了预防和调处的具体办法,消除了各种不安定因素,减少了来信来访和上访户,使矛盾就地消化,特别是全系统的改制企业矛盾多,问题复杂,县局积极同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妥善处理好了改制企业职工、干部等人员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使他们得以安居乐业;县局办按照局领导的安排,完成了县局交办的“市、县长热线”交办卷5份,办结率*100%,成功化解了各种矛盾。

四、认真抓好安全工作

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篇9

近年来,我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市财政局的正确领导和县综合办的悉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各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把综治工作与财政工作紧密结合,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治安防范教育和治安综合治理基础工作,排查纠纷;严厉打击经济违法行为,查处群众举报案件,建立良好的眉县经济秩序。全系统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良好,为扩大税源、组织收入、财政改革、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在综治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一下工作:

一、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坚持用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我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发挥财政职能,提高认识,结合行业特点,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有力保证,为扩大和繁荣眉县县域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局坚持不懈地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大”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我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新形势下全系统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二)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我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纪检书记总会计师为副组长,局各股室、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综合治理办公室,确定了办公室工作人员,制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示意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局内保安全制度》等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和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制度,落实了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通过实行局领导包片、包所制度,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综治工作,解决困难问题。在全系统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等严格的考核制度,增强了监督制约力度,调动了全体干部参与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

(三)层层签订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落实综合治理工作目标任务。每年年初财政工作会议上,县局领导同各财政所、各股室、局属各单位负责人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签订率达到100%,真正将综合治理责任制落到了实处。与此同时,我们还把各级领导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实绩,列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与晋职晋级、奖惩直接挂钩,促进各级领导把对综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转化到抓落实上去,使领导干部自觉担负起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二、结合行业实际,标本兼治,积极开展综治工作,创

造良好的财政工作环境。

(一)加强学习,加强安全教育,坚持综合治理工作群防群治,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狠抓党纪国法教育和党性教育。①聘请专家作专题辅导讲座。8月份聘请县监察局副局长曹晗同志为全系统中层以上干部和党员同志做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报告。9月份聘请市文明办负责同志为全系统做“和谐财政、文明办公”专题讲座。②加强学习。各单位把治安防范教育与干部职工政治思想教育、执法执纪教育相结合,坚持普法教育和综治知识学习宣传不松懈,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了《宪法》、《经济法》、《会计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公务员法》、《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教育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消除麻痹大意、放松警惕的盲目乐观思想,铭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忠告,抓好了综治各项工作。③领导重视,常抓不懈。局党委书记、局长段永孝同志多次指出,要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与日常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努力提高财政系统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水平。④制定学习规划。在法规学习培训上,我局下大功夫,制定学习规划,坚持每周末、月末的学习制度。在今年的“综合治理”知识学习中,组织人员参加了短期“四五普法”学习,并及时制订了我局的学习方案。10月份进行了系统综合治理答卷考试,考试合格率达95%。⑤加强考核。通过学习,使全系统干部职工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执法水平明显提高,没有发生过一起违犯社会治安的人和事。二是加强了社会治安形势教育。通过每周例会、党团组织生活、集体学习等机会,组织全体干部聆听国际国内政治形势报告,观看有关反腐倡廉、模范先进、综合治理电教片,大家深刻了解到犯罪分子作案流动性、地域的随意性、危害的严重性,充分认识了综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维修稳定、确保平安的重要性,提高了全员团结一致治理财政税收环境的自觉性。三是整体联动,加强了干部家属子女的教育与管理,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综合治理,预防犯罪和治安事故发生。

(二)强化技防措施,做到人防到位。以保安全、保平安、保财政工作顺利进行为重点,切实加强了单位内部工作,确保了人防技防到位。一是加强了值班保卫工作。我们严格执行值班保卫、安全巡查、入门登记、进出盘查等制度,从基础防范入手,保证了单位平安无事故发生。二是加强机关车辆和交通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了《机关车辆管理制度》,严禁车辆超载、超速和驾驶员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车辆带病上路等违规行为。机关公务用车严格履行审批制度,要求不得私自出车、不得公车私用,非专业司机一律不得驾驶公车跑长途。同时,从各种交通事故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强了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对车辆车况、车辆管理制度落实以及车辆出行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严防交通事故发生。三是开展了安全大检查。针对全省乃至全国发生的多次重大事故,开展了安全大检查活动。突出抓了防火、防盗、防破坏、防爆炸、防投毒和防治安事故为重点的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责任制是否落实、物防技防是否到位、责任是否明确、值班人员是否坚守岗位、各项措施是否到位。今年下半年对各个基层财政所老化电线线路进行了更换,对部分围墙进行增高加固、布设了防护网,消除了隐患。同时,多次不定期和在重大节假日前夕以及假后到岗情况,采取随机抽查、普遍暗查及实行违规通报等方式,逐单位检查了值班保卫、票证安全管理等情况,及时排查漏洞与薄弱环节,确保各类票证、公私财物、车辆驾驶、个人人身和用水用电等事项的安全,杜绝生产生活、交通等事故发生。

(三)认真调解矛盾纠纷,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我们站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高度,把调解群众内部矛盾纠分,力保系统稳定作为重点,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过问、督促处理。重点抓好了公务员队伍建设、干部职工工资确保、遗属补助资金发放、复退军人安置、转业干部维稳、以及老干部管理等工作,从具体、细微的苗头抓起,切实做好具体问题的处理,确保了财政干部队伍稳定、单位秩序安定。

三、以各项主题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综治宣传和普法宣传,积极推进眉县财政依法治理

一是认真开展综治宣传。我局一直严格按照《宝鸡市治安模范单位标准》要求自己,以“平安眉县”先进单位为准则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综治宣传教育活动。重温了党中央、国务院、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和《实施意见》;积极参与县综治委组织的宣传活动,通过书写标语、悬挂横幅、和其他单位交流综治工作经验等方法,推动了综治工作深入开展。

二是加强了财政法制宣传。我局一直坚持不懈的抓好《会计法》和财政税收宣传工作,紧紧围绕财政工作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财政税收地位、使用和意义,宣讲税收法规条例和优惠政策,解答纳税人咨询,通过卓有成效的税收法制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普及税收知识,增强了纳税人依法自觉纳税意识。今年3月份,我局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宣讲“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契税,耕地占用税税法宣传工作,办宣传栏50期,悬挂宣传横幅45面;7月份,我局借《会计法》颁布实施20周年,举行会计知识电视大奖赛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纪念活动;8月份,为了全面提高财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业务娴熟能力,利用4天时间在全系统开展帐务检查评比暨“赛帐”活动,参赛人员占系统人数的52%,检查评比的帐簿3225本,凭证1289册,财务报表2300份。通过检查评比,极大的调动了全体同志的工作热情。

三是规范财政执法行为,严防执法偏差,减少执法冲突与纠纷。重点加强了财政资金行政管理权监督和财政税收行政执法权的规范。执行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过错责任追究制、重大税收业务集体审议审批制,规范和加强了程序化、制度化管理。开展了执法检查,及时纠正执法偏差。全年未发生因执法失误或偏差引发的行政复议、纳税人滋事上访等涉税事件。

四、进一步促进基层综治工作,积极开展创建活动。

今年来,我局继续巩固省级文明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以先进集体标准标榜自己,以综治工作为载体,以加强基层单位创建工作作为重点。一是做到思想认识、安排布置、宣传动员“三到位”。完善基层组织,安全防范、法制教育“三个网络”,在落实措施上下功夫,在预防上做文章;二是加大创建力度,进一步增强开展创建工作的自觉性。狠抓综合治理工作,为基层财政干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力地促进了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各项税收工作任务的完成。

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篇10

一、正确处理监管执法与平安建设的辩证关系

平安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保障性地位和作用。按照周伯华局长提出的“要把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互为促进”的指示精神,分局确立了“以服务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以稳定促平安社区建设”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以服务发展为起点。监管执法为主杆,回归服务社会为终点的机制运行链条。

(一)及时出台了《放宽准入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发展的措施》。针对下岗人员、返乡农民工、大学生、两劳人员等重点就业人群,开放了多条创业就业的绿色通道。特别是针对帮教刑释解教人员,指导帮助通过个体经营或季节性、临时性经营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同时调动社会各方安置的积极性,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和安置。

(二)形成了“四位一体”的证照办理模式。与区质监局、国税局、地税局等建立了联合办证办照服务机制,实现了四方“同步登记、证照同步发放”,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群体就业创业。2010年全区新增加企业679户,同比增长35.4%;新增个体工商户1662户,同比增长31.6%;吸纳下岗失业人员1100余人。

(三)大力发展微型企业。分局成立了微型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召开了街道社区负责人、重点企业、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及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微型企业发展动员会,积极举办申请微型企业人员培训班。全年新发展微型企业178户。四是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为帮助大渡口区较快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平安社区建设,国家工商总局在大渡口区举办了“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重庆(大渡口)投资贸易洽谈会”,来自全国8个省、市的个私协领导及企业代表参加了大会,签署意向性投资金额150亿元。对于政府引进的项目,实行同步介入,全程跟踪服务,坚持“申请、受理、核准”三优先原则,及时解决了招商引资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使一批外地企业顺利落地。进一步夯实了地方稳定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二、构建“八位一体”综合治理体系及“四四安全消费维权保障网”,进一步加大化解消费纠纷的力度

针对长期以来因消费纠纷给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分局将保障安全消费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平安社区建设的抓手。在一镇、二街、十四个社区、四个自然村、二个大型超市建立了23个消费维权联络站。将“12315”消费维权站并入区政法委的“七位一体”综合治理平台,构筑起“八位一体”综合治理体系。在消费维权联络站实现了“八个一”,即一位消费维权联络员、一个固定工作场所、一块牌匾、一部电话、一本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投诉登记簿、一块宣传栏、一套工作制度、一台计算机,创新了重庆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区特点进一步开辟了‘‘四四安全消费保障网络”建设。

(一)打造“四个平台”。全力将“12315”投诉热线打造成畅通民意的平台、举报投诉的平台、接受社会监督的平台、消费维权的平台。由于民意诉求渠道畅通。一些可能激发的得到了及时控制。两年多来依靠四个平台受理消费投诉咨询3622件,各类申(投)诉举报685件,解决666件,办理满意率达到97.2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6万元,接待和处理各类58件,满意率达到100%。

(二)做到“四个结合”。即将安全消费与服务企业相结合,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监管巡查相结合,与行政执法相结合。分局将安全消费的视野拓展到整个生产流通链条,在监管巡查中发现问题,主动服务企业;2010年上门给企业提出合理的生产经营建议60余条。使许多可能引发产品质量的问题及时在生产环节得到了解决。

(三)构建“四位一体”的维权体系。为了强化消费维权的密度、力度和广度,建立了集“工商监管、经营自律、群众监督、消费投诉”于一体的消费维权体系。这个维权体系的突出特点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联动和互动,使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随时随地被置于社会各个方面的监控之中,形成快速反应的能动维权机制。

(四)畅通“四个渠道”。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有利于让意见和纠纷及时得到反映。分局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障了举报渠道、执法渠道、“12315”消费维权热线渠道、政务邮箱渠道等四个渠道的畅通,将消费领域的各种矛盾,通过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职责的运用加以解决,化解或减轻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

三、通过创新手段提升工作水平。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社区提供基础保证

分局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社区作为职责范围内的重要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地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社区建设服务。

(一)建立食品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监管机关“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为了确保其有效运转,设立了食品监督管理机构,投入10多万元购置设备,成立了食品检测室,同步出台了《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考核标准》等五项制度,全面推行流通环节食品进销货记录“一单通”单据,由此形成了食品安全的全流程监管长效机制。一年来定向抽检食品284组,快检1300余组,检测合格率达到97.7%。对食品经营“五小店”开展专项整治,取缔10家卫生环境差、拒不整改的餐饮店。

(二)实现监管手段升级上档。先后自主开发了“工商所属地化网络分类监管平台”、“信息化知识、法律知识网上培训考试系统”、“工作绩效网上考评系统”、“重点行业标注在线检查程序”等多套业务软件。实现了分局对工商所,工商所对监管人员、监管人员对管辖区域“四点一线”的网络程序化管理,通过这套网络体系,使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触角深入到了大街小

巷,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即时刻得到处理。

(三)深入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建立了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的执法办案新机制,不断提高执法质量。组织开展了案件评查活动。查找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强执法监督。

(四)建立“经济导航站”,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导航服务。分局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定期向丰十会本区《市场发展态势报告》、《消费警示报告》、《经济活动动态信息》等,为政府决策和企业投资提供参考服务,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挥了职能作用。

(五)重点查处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容易引发群体纠纷、群体上访的大案要案。分局站在关注民生,创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将这类案件列为重点查处打击对象。结合开展各项治理活动,立案查处了渝西天然气公司不正当竞争行为等大案要案70件,涉案金额9500万元。减少了社会治安隐患,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六)全方位拓展服务职能,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分局以建立服务型工商为抓手,全方位拓展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了“创业平台”、解决融资困难、实施品牌兴企、维护合法权益、营造宽松的市场竞争环境等五项服务。通过发放“服务联系卡”。开通“企业服务热线”形成企业意见直达机制、工商服务机制和督察考核机制,收到了“夯基固本”,优化经济环境的社会效果。为了进一步做好合同帮扶指导工作,维护农民利益,在乡镇建立了“合同指导服务站”,为农村地区开展经济活动提供全方位的合同指导服务。

四、注重工商行政管理与社会力量的协调配合,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平安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联合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做好工作。实践中,我们采取了多管齐下的办法,打造出了一张全方位覆盖、多方共同参与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网。

(一)强化自身素质建设,通过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激活团队创造力,建设政治、业务、作风“三过硬”干部队伍。以优良的素质和良好的形象使工商队伍成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想得起、用得上、靠得住、离不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力军和促进平安社区建设的先锋队。

(二)积极将市场监管巡查和“12315”消费维权网融入大渡口区加强治安防控“六张网”建设。推进属地化监管责任制,并将应急机制同步融入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网络,通过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获取最佳的综合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