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十篇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十篇

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5:53

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篇1

>>以大数据为支撑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长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社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析论财政部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多方努力浅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简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信用联合奖惩大格局关于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常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山东稳步推进人社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探讨浅议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县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初步探究如何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村民自治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新华网.孟建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eB/oL].http:///politics/2015-11/17/c_128437784.htm.

[3]工商总局信息中心.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概况.[c].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成立25周年大会.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2008,北京.

[4)]张平刘梅.略论行业协会是构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力量.[J].云梦学刊,2005,(3):70―72.

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高职院校主阵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指导地位的需要,也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需要,还是高职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有效途径。而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发挥是整个教学体系优化以及与其他学科整合协调的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因此,积极探索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1围绕大学生思想实际进行充分的课前调研,使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教育要有的放矢,尤其是思想教育,全面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是推进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所以在进行一系列的课程优化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课前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走访、实地考察、座谈、试验等多样灵活的调研方式,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对调研所获资料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所在,为后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铺垫好基础,找准了切入点,使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较强的针对性。

2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教学设计,使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系统化

(1)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中,我们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化、系统化。其次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抽象的理论描述形象化、具体化。再以社会实践活动体验、认知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所在,化理论为德行。

(2)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设计中,我们首先深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概论》教材中的重要地位,注重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其次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认清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找准切入点。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材具体内容的有机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的时政性、零散性、变化性较强的特点,在《形势与政策》课中,我们在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状、困境及其原因的基础上,设计了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渗透教育法。结合课程的当前内容,深入挖掘其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素材,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其中的价值。充分采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教学,形象、直观地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教育效果。

3围绕教学改革,进行多方式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效性

3.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为契机,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动力机制

(1)引导当代大学生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灵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教育和引导学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社会发展,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学会正确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复杂现象,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识别和抵御错误思潮的侵袭,自觉抵御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影响,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当代大学生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是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题。崇尚理想、追求真理,是青年人的天性和共同特点。当代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问题在于树立什么样的理想?能否找到真理、相信真理、为了真理而奋斗?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真理教授给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才能自觉地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

(3)引导当代大学生更加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精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统教学中,教师结合深入、具体、形象的讲解,使学生认知认同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把民族精神提升到新的水平,进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动力。

(4)引导当代大学生更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当代大学生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当代大学生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3.2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合力、协调作用和积极性,探索以优良的课堂教学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活力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讲得准确是科学,讲出吸引力是艺术。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对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由于是多位教师同时讲授、共同承担的教学任务,并且讲授不同课程的教师由于旧课程体系的影响而出现了知识结构的交叉与重叠,我们需要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教师相互学习,集体备课,分工协作,资源共享,齐心协力地共同开好各门课程。

对每一个教师而言,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出吸引力,首先要言传身教,以高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影响带动当代大学生。其次,从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人生阅历和思想特点出发,转变教学观念,有效使用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法,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增强教学效果;鼓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理论的主体作用,在交流中实现师生互动共鸣,实现教学相长。最后,以情动人,以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当代大学生的深厚感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厚感情,用心去讲,用情去讲,把这些课讲到大学生的心里去,师生互动,引发共鸣,充分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

4围绕课后巩固教育成效的需要,进行多维的教学延伸,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常态化

4.1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确立综合考核的评价机制,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知行合一的良好效果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重考试成绩、轻实际考察的弊端,造成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考试与实际道德表现并不一致即知行脱节的缺陷,这显然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教师我们改变不了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微调一下评价学生的方法,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的“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的要求,我们做过一些尝试,就是不能用单纯的考试成绩来衡量,我们要把学生看成一个全面的、立体的、发展着的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在学业考核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学习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各方面的表现综合纳入到一个大的考核体系中,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之在学生的选拔干部、评优、推荐入党等方面得到承认,体现出重要的参考价值。这种综合考核的评价机制在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能够起到知行合一的良好效果。

4.2创建主题社团,举办主题活动,把课堂教育延伸到课外活动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由理论领会转化为体验吸收,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社团和各种主题活动是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载体,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融入其中,使学生把在课堂学习的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和现实活动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理论的吸收和转化。

4.3开拓多向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随时化解疑惑

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篇3

社会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在结合本地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极其重要。

一、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逐步构建了集“打、防、管、控”于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维护了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仍存在覆盖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科技含量低和社会、部门等各方力量联动不够等诸多问题,亟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安机关要清醒认识当前我国治安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性、系统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努力为重要战略机遇期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按照“全面设防、一体运作、有效管控、精确打击”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街面巡逻防控网、城乡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虚拟社会防控网和区域治安防范协作网(以下简称“六张网”),进一步建立健全情报信息预警、警务实战指挥等运行机制,建成以“六张网”为骨架,以运行机制为支撑的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六张网”中,“天网”、“地网”有机衔接,“现实网”、“虚拟网”紧密结合,构筑起一张有效防控违法犯罪的“天罗地网”。

第一,街面巡逻防控网。以公安民警、武警和治安联防力量为骨干,加强对社会面的巡逻控制,建立全天候、全覆盖的街面巡逻防控网。

第二,城乡社区防控网。以社区警务为载体,以社区民警为主导,以社会治保会、保安队、治安自愿者队伍、消防志愿者队伍、社区物业公司等群防群治力量为辅助,建立以社区安全为重点的城乡社区防控网。

第三,单位内部防控网。以落实工作责任制为核心,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建立完善以内部单位、公共场所安全为重点的单位内部防控网。

第四,视频监控网。以主要街道、重点建设场所和复杂地段为重点,以视频监控系统为依托,建立实时、可视、动态的视频监控网。

第五,虚拟社会防控网。以政府为主导,以相关职能部门为主体,以互联网行业和广大网民为辅助力量,以虚拟社会现实化管理为手段,建立虚拟社会防控网。

第六,区域治安防范协作网。以跨区域警务协作为主要内容,建立区域治安防范协作网。

三、加快建立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运行机制

第一,建立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运行机制,是确保各治安防控网有机衔接、高效运行,实现“打防管控”各项工作协调运转的重要支撑。

第二,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继续深入开展平安玉林建设,着眼动态环境下维护治安稳定的需要,积极建立健全打防管控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做到管理无盲区、防控无死角、治安无乱点,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建立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高预知、预防、应急处置能力,让人民群众感到越来越安全。要把近年来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运用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大力加强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防群治的新途径新办法,提高对社会治安局势的控制力。

四、存在问题

第一,个别单位对防控体系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巡逻防控效果还不理想。

第二,巡警配备不足,防控投入不够,视频监控有盲点,小区物防建设不完善,农村技防薄弱。

五、几点建议

第一,围绕“三项重点”工作,科学谋划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围绕“三项重点”工作目标,站在社会管理创新的高度,充分认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创新防控方法,提升防范水平,增强做好防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站在确保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科技防控意识,探索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新经验,加大防控投入力度,搞好“天网、地网”工程,增强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要站在维护和促进全市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科学谋划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构建防控大格局,努力实现人防、物防、技防齐头并进,以防促打,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围绕平安创建活动,积极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以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大格局中加以研究和落实,制定全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长短期规划,积极构建治安防控体系。要以交通要道、重要部位和治安复杂区域为重点,整合城市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构筑“天网工程”,实施全方位监控。要以点、线、面相结合,警务室和治安岗亭为依托,深化网格防控布局,建立一支以巡警为主导,以协警为主体,以群防组织相配合,专兼联动,动静结合,机动迅捷的人防队伍,实施网格化巡逻,提升防范水平,建设“地网工程”,构建起覆盖全市的防控大格局。

第三,围绕“四轮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保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围绕服务于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落实报警、监控设施,扩大技防覆盖面,为缓解警力不足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要围绕服务于农村产业发展,加大农村技防力度,做好农村“三大户”(种植户、养殖户、富裕户)的报警防范工作。要完善老城区“亮灯工程”,严把新区防控设施投入使用验收关,消除防控盲点,提升报警防控科技含量,促进物防和技防建设的协调发展。要把报警、视频监控和人防(专职保安)建设纳入新建小区设计总体规划,建立安保设施验收合格入住制度,全力保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篇4

[关键词]协商民主;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6)12-0026-06

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同时又在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和法治环境四个维度上为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作用。法治秩序、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和平等自由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法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在要求,又是大力推进协商民主的外部环境和保障条件。这是因为,以会议协商为直接表现形式的协商民主,并非每一次协商都是既成的现实而只是可能。要使协商行为变成现实的民主,变成一种民主习惯,就必须制度化。形成民主制度的前提是人人遵守这种制度,这就既需要人的法治自觉更需要依靠强制力的保障。法治就是这种强制性的力量,是协商民主制度重要的保障条件。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四个法治维度当中,法治道路是法治建设和发展的路径选择,它体现的是往哪走的问题;法治理论是法治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指导,也就是指导法治实践活动的理念问题;法治体系是法治建设和发展的联系形式,是法治自身内部各要素以及法治与其他方面的关系问题;法治环境是法治建设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影响。这四者,法治道路是根本,法治理论是灵魂,法治体系是要求,法治环境是条件。在推进协商民主发展中,法治道路对协商民主的作用体现在,它决定了协商民主需不需要法治的问题,关系到协商民主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设定和建设路径。协商民主的法治道路就是建设法治的协商民主,就是协商民主的法治化问题。法治理论对协商民主的作用体现在通过什么样的法治理论来建设协商民主,用什么样的法治思想来推动协商民主走法治道路。没有法治思想、法治理论的指引,就不可能确立法治道路,走了之后也未必能坚持下来,甚至还有可能走上歧路。法治体系对协商民主的作用是体系化的保障协商民主体系,协商民主程序、机制、制度、体制、体系是多层多维复杂的,哪一层级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都会影响整个协商民主的效果,因此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体系就是满足协商民主体系建设的诉求。法治环境对协商民主的作用是为协商民主建设提供各方面法治的要素和条件,创造法治的环境和氛围,使协商民主文化与法治文化相交融,促进协商民主健康发展。

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基础上发展协商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根本道路,中国民主制度的法治化建设必须走这条法治道路。全面依法治国既为协商民主的制度化、体系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法治保证,也为协商民主指出了法治建设路径。

1.法治道路是协商民主发展的根本道路

全面依法治国为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法治道路就是让人民群众通过规范化、制度化并由法治保障的协商民主程序,实现平等、公正、有序的协商议事,共同协商讨论关乎人民群众自身权益的事务,以此彰显人民群众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就是方向,如果道路的选择不符合实际,不符合人民的期待,就会缘木求鱼、南辕北辙,注定走向失败。我国协商民主的法治道路,必然要与我国法治建设和发展的道路相一致,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反映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是对法治建设经验的总结。选择这条法治道路,是缘于中国近代法治曲折发展的教训: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治建设的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派法治成果被窃取,军事独裁背离人民的法治进程,促使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也是缘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法治建设的探索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和“”使法治遭到严重破坏的沉痛教训。同时也是缘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缘于对西方国家优秀法治成果的批判借鉴的实际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能够确保协商民主沿着正确的法治道路进行建设。

法治道路对协商民主的具体作用体现为:一方面,使协商民主实际运行能够在法治的轨道上有法可依。作为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协商民主是平衡社会利益的一种民主方式,这种方式必须与法治相结合,走法治道路才能维系持久。法治的平等性、长期性、共同性和强制性特征,可以使人们公正、有序、合理、自觉地处理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可以避免陷入每一件事都要临时定约解决的困境,因此,法治是协商民主处理各种矛盾的蓝本。全面依法治国所确立的这一法治道路为协商民主规划好法治的方向航道,使协商民主的发展更稳健、更具有生命力。另一方面,使协商民主适应民主政治的现代化要求。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有各种指标,在民主政治领域,民主的制度化与法治化就是民主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这是因为,民主的过程只有通过法律确定下来,得到法治的保障,民主制度才能够稳定持续,才能使民主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走法治道路就是通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标准,全面依法治国就是通过法治的标准来规范协商民主的发展,使协商民主依法而建,符合现代化要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奠定了中协商民主的法治基础

法治道路之所以是协商民主的根本道路,是由两个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顺应法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法治是社会进步的优秀成果,是人类自我治理选择的最佳方式之一,在一定程度超越了人治与权治的局限,使人类社会能更公正、更有序地治理自身。法治文明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同历史阶段的法治发展水平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传统、思想文化传统和人口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呈现出不同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特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的趋势是由低水平、小规模、简单化、分散化向高水平、大规模、复杂化和聚集化方向演进,因此人类的治理方式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朝着更人性、更理性、更科学、更体系化趋势转变。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人治是主导的社会治理方式;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契约的影响占主要地位;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法治是最重要的社会治理方式。虽然不同历史类型的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治理方式不同,但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却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因此,走法治道路,建设法治社会是人类的一贯追求。二是由改革的客观要求决定的。现阶段,我国的改革进入到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与挑战,既要克服根深蒂固的旧矛盾又要克服不断出现的新矛盾,社会变化起伏波澜,利益诉求之强烈,思想交锋之迅猛,对民主制度带来极大考验。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任务之艰巨复杂可想而知。因此,只有“以法治思维化解矛盾淤积”[1],以法治为强有力的后盾才能有效维护民主制度的稳定。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在法治的保证下,协商民主才能更好地完善自身建设进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

确保法治道路对协商民主的法治基础和保障作用,必须确保协商民主走正确的法治道路。这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的发展要求,即按照法治道路的规定性来规范协商民主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从而确保法治道路对协商民主基础和保障作用的根本要求。首先,“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也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政治特色。离开政治的法治是无以为继的,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党的领导始终是推动依法治国全面展开、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我国协商民主的法治建设也要坚持党的领导,并贯彻到协商民主建设的全过程,为协商民主建设提供根本保证。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法律法规、法治思想进而法治制度产生的社会制度平台,规定了法治制度的运行空间。我国协商民主走法治道路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这是协商民主法治建设的制度框架与制度依托。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2]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建设协商民主,决不能沿袭西方自然法基础上的资产阶级法治理论,要使协商民主法治化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维护人民主体地位,确保协商民主体系建设更科学、更有效、更符合法律规范。

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指引下发展协商民主

全面依法治国明确提出了法治建设的总目标,为此必须贯彻法治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提出,为我国协商民主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坚实的思想基础。我国协商民主建设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引下向前推进。

1.法治理论是协商民主法治践的理论基础

法治理论对协商民主发展的作用是,为协商民主的法治实践活动确立正确的目标、设定法治的价值理念和提出法治的方法选择。协商民主的建设是法治化的建设,是法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离不开相应的法治理论的指导。法治理论一方面产生于法治实践,反映法治实践的需要,是对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概括。另一方面法治理论也为法治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推动法治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继承法治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领域法治实践和法治经验的理论总结。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既是建设法治中国的理论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法治理论指导。

法治理论对协商民主法治实践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一是法治理论为协商民主法治实践提供价值评判依据。法治是对利益关系的规定与调节,法治理念的产生是基于普遍认可的价值理念。当新的利益关系所形成的价值理念与原有的价值理念产生不协调甚至冲突时,就需要进行价值评判,需要普遍认可的价值标准。这就需要法治理论提供评判依据。因为,法治理论总结了历史上有关法治价值的认识,能够为实践中的价值问题提供解答,同时也推动法治价值理论的完善。因此,一定的法治理论能够为协商民主的法治化建设、为协商民主过程所涉及到的价值判断问题提供法治价值评判依据。二是法治理论为协商民主法治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协商民主法治实践面对的是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与矛盾,涉及到多种多样的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关系。因此,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必须采用合理的、科学的、民主的、法治的方法。法治理论也是法治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法治经验方法的总结,能够为协商民主制度的制定者和参与者提供法治方法的指导。三是法治理论为协商民主法治实践创新提供理论支撑。相对于法治理论,法治实践总是处于能动的状态,特别是当原有的法治理论不能满足新的法治实践需求时,法治实践的创新就会被提出来,并需要法治理论为法治实践的创新提供认识上的逻辑起点和历史材料依据,以此推动法治实践的创新发展。

2.协商民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

协商民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为重要理论指导,是因为该理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基础上的,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对法的认识不能从法的抽象形式、法的理念来理解,也不能单纯从法的理论演变来理解,而是要从法背后的动因,也就是法的形成条件,即“根源于物质生活条件”[3]p591来理解。法是相对于经济基础的法律上层建筑,法的内容反映的是经济关系的内容。马克思在对资产阶级的法律进行批判时就已经指出,法律是阶级意志的体现,阶级意志本质上就是生产关系的意志,“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3]p48可以看出,法是有阶级性的,社会主义阶段的法也是有阶级性的。我国现在的法治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反映,是维护社会主义制度所确定的生产关系。西方资本主义的法治思想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资本主义法治思想开始于启蒙运动时期,在封建专制制度,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以及由此体现的价值理念上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对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主要的理论渊源是从古希腊城邦时代的自然法思想中演变而来的自然法理论。自然法是从抽象的“理性”出发来看待法和人的权利,认为“支配宇宙和人的理性就是自然法”,[4]它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准则。资本主义的法治思想名义上是全社会的、每个人都能得到法治的保障,实际情况是只有少数资本家才充分享有法治的保障,因为法治就是为了维护他们的经济地位,大多数人则无法真正享有法治保障的权利。

坚持法治理论对协商民主发展的理论指导作用,必须巩固和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这就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只有坚持正确的思想理论同时又不断创新,才能使法治理论更好地指导协商民主的法治的民主实践。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指导,不断发掘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真理性,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并在实践中结合每一个具体的法治实践活动,不断丰富新内容、创造新形式,使之注入新内涵。协商民主法治实践的发展就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基本原则指导下,确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思想。就协商民主的各个环节、民主协商的程序、机制、制度等进行法治的设计与规划,反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协商民主每一制度的建设都能体现法治精神,都能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民利。

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规范下发展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体系是协商民主各种制度之间的有机联系,建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方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为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次制度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应了协商民主体系化建设的实践诉求。

1.法治体系规范了协商民主体系的构建

法治体系对协商民主的作用,就是体系化地保障协商民主体系的建设,使法治体系与协商民主体系相互联系,彼此嵌入到各自的体系中,连接成民主法治的一个整体。协商民主体系的每一个环节、机构、程序、制度的设定,都要有法治的确认、监督与实施,而法治体系的要素、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展开,都需要经过协商民主体系的认可与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反映当下国情,满足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而构建的法治体系。该体系分别由法律、实施、监督、保障和党内法规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且每一个方面又是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每一个体系都在各自的范围内对协商民主建设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法治体系对协商民主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是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为推进协商民主体系的构建提供基本遵循。法律体系是法治体系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立在法律体系基础上。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能够促进完备的协商民主体系的建立,同时科学的法律体系能够为协商民主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的指导。二是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能够促进协商民主体系效能的构建。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能够使社会利益关系、人民群众的权益问题及时带入到协商民主制度内进行商量讨论,通过法治规定的协商民主机制,保障各参与主体的权利,通过协商民主程序做出决策,达成协商结果,并有效实施。三是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能够保障协商民主的全部协商过程受到有效的监督,在协商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协商结果是否具有合法性、是否侵犯了协商主体权益等方面,得到有效监督,使协商民主体系朝着更公正、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四是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为协商民主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协商民主体系是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配套的法治保障体系为支撑,协商民主体系就很难建立起来,建立起来也很难持久下去。五是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为协商民主得到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和组织保证提供支撑和基础。协商民主体系的构建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及党的领导的坚强有力是建构协商民主体系的根本保证。现代政治生活由政党主导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政党作为相对独立的组织,必须有完善的法规规范自身的行为,这样才能焕发出党的活力,对领导和推进协商民主体系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支撑了协商民主的建设诉求

协商民主之所以需要法治体系的支撑,是因为协商民主是体现民主原则的制度形式,民主原则是在处理政治、经济、社会等事务中体现出来的。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具有不同层次、不同地位、不同范围的特征,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结合组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在处理事务时必须既体现民主原则,又把握好整体性,协调好各种要素,发挥民主的制度化、体系化作用。协商民主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包含大至国家社会、小至单位个人的社会民主系统工程。如此宏大的体系建设没有法治体系的支撑是难以实现的。协商民主体系与法治体系不是相互独立、自洽的封闭系统,而是相互融合、联系紧密、相互发挥作用的体系。当前协商民主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更好地发挥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反映人民意愿诉求、解决人民利益矛盾的民主制度形式,建成完善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这一目标的实现,没有法治体系的保驾护航是难以完成的。

确保法治体系对协商民主体系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必须使法治体系与协商民主体系紧密联系起来,使法治体系的各个部分能够参与到协商民主体系每一个维度和层面的保障上来。一是在协商民主过程这一维度,需要构建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如协商民主的程序规范机制、危机预警机制、群众参与机制、意见采纳机制、决策落实机制、意见反馈机制、监督评价机制等,使协商民主过程有机统一,使协商民主体系处于动态的运行过程,各种协商机制的构建则要纳入法治体系,得到法治体系的配合与协调。二是在协商民主参与主体这一维度,各派、人大、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和涉及到相关权益的群众等,都是协商民主的参与者,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权力范围与责任的划定等,同样需要法治体系的确认。三是在协商民主组织结构这一维度,从中央到地方以至于到基层单位等,在诸如协商民主体系的地位、权力的配置、组织结构的功能、职责范围等方面,以及各自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的构建、彼此的关系等,同样离不开法治体系,需要得到相应的规范与保障。

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环境下发展协商民主

法治环境是协商民主发展的外在条件,是全面依法治国所要塑造的法治的社会环境。同样,这一社会环境也是一种法治条件,是社会其他方面可以借以利用的法治资源。全面依法治国对协商民主的基础和保障作用就直接体现在这一法治环境中,它提供了各种法治的要素和资源。

1.全面依法治国为协商民主提供了法律法规保障

法律是规范和调节经济利益的产物,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调节器。从现代社会法律的形成过程看,法律产生于民主认同。协商民主制度既是法律法规产生的制度形式,也是法律法规所要规范的目标。只有得到法律规范的民主制度,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通过协商民主程序做出的决策才具有权威性。法律法规能为协商民主程序的机制,如群众参与机制、矛盾协调机制、意见采纳机制、决策落机制、监督评价机制等的设置提供法律依据;能够使协商民主程序、制度的制定得到法律的确认,使之成为法律化的制度程序,确保协商民主在法律的范围内,在制度的框架中有序开展;协商民主过程中涉及到的人民群众的权益,必然与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有关,因此法律政策的公开与共享,能使协商民主参与主体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路径解决问题。

2.全面依法治国为协商民主提供法治队伍保障

协商民主制度的法治建设需要具有法治素养的参与主体来构建。法治的建立是人的一种实践创造活动,因此离不开具有法律知识背景的专门队伍。法治队伍的专业化,能够确保协商民主程序和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专门的法治队伍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开展工作,能够对协商民主的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范进行监督,确保协商民主过程依法进行;能够对协商主体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与援助,确保协商主体的权利得到维护;能够对协商过程所涉及的法规、规章进行法理评判,对协商全过程进行全记录;能够对通过协商民主做出的决策执行情况进行督察,确保协商民主制度的高效运行。

3.全面依法治国为协商民主提供法治氛围保障

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决定着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水平。因此,协商民主的法治建设需要良好的法治社会氛围的保障,通过塑造法治的社会氛围来促成协商民主制度内在的法治化构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2]要让人民能够真正信仰法律,就必须使法律能够充分保障人民的权益。一个对法律和法治充满信仰的社会,其协商民主制度必然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建设法治的社会氛围就是为协商民主制度的建设创造条件。人民群众是法治氛围建设的主体。要让人民群众懂得法律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工具,“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诉求,通过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5]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使人民群众养成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成为一种信仰和光荣,在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氛围和法治社会氛围,为协商民主的法治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

4.全面依法治国为协商民主提供法治认知保障

协商民主的法治建设是以协商主体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为前提的。由于人民群众在受教育水平、文化背景、法律知识掌握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致使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匮乏的协商参与者,在民主协商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从而影响协商民主的质量以及协商制度的公正性。因此,必须提供相应的法律和法治知识的保障,为协商民主参与主体提供相应的法律咨询服务,把法律服务体系纳入到协商民主体系的建设中。全面依法治国就是通过不断完善的法律救助制度,确保人民群众在协商民主过程中得到法律帮助,弥补法治认知的不足,更好地参与协商民主,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在民主协商中的权利。

参考文献:

[1]用法治为全面深化改革护航――四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n].辽宁日报,2014-10-28.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治理治理体系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部署给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构建基于治理理论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这里所指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通常所说的“生态环境治理”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所指的是一种体制,是一个包括指导思想、组织机构、法律法规、组织人员、制度安排等要素构成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体系;后者是一种行为或过程,指生态环境的整修、修复,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同义语。

治理理论是一种公共管理理论,其涵义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由于当代的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民众需求的多样性,使得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就治理理论兴起的直接原因而言,是西方的学者看到了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既可能存在‘市场失灵’,也可能存在‘政府失灵’。”为管理好日趋复杂的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理论就被应用于社会公共事务领域,为创新体制、机制起着框架性解释和指导作用,构建起区别于传统管理模式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党等方方面面。”因此,把治理的范畴和方法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所构建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内容之一。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实现形式就是要构建多元主体的治理模式,强调多元主体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使民主、协作融入治理,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建设的运行机制,克服基于传统管理理念的旧的监管、建设体制的弊端,更有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2治理理论对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方法论启示

2.1培育多元主体

多元主体的治理模式是区别于基于统治和管理的传统生态文明建设体制的本质特征。培育和壮大包括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等非政府的主体,是构建基于治理理论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首先任务和前提条件,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由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的转变过程,就是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过程,既包含着制度、文化和行为方式等的综合性转变,也代表着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

2.2权力运行方式的多向性

传统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的主体一元性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方式是依靠公共权力来推行,表现出公共权力资源配置的单极化和公共权力运用的单向性特征。而治理理论强调公民和社会机构等非政府主体的参与,多主体通过参与、合作、协商谈判、反复博弈、伙伴关系等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所要实现的是一种权力上下互动的过程,其权力运行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

权力运行方式的多向性决定了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应实现以下几种转变:一是从管制到服务。适应多主体的治理格局的要求,政府必须改变过去所使用的管理手段,加强服务职能,为非政府主体的参与创造和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从规制到协调。要实现各种非政府主体有序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离不开政府的协调,所以政府的行为应实现从着重规制到着重协调的转变。三是从封闭到回应,多主体治理格局以互动性为基本特征,即权力从封闭的单向性的运行到对公众提出的政策建议做出迅速反应,呈现出互动性,从而提高公众参与的程度。

2.3丰富建设手段

与政府单一主体一家独大的传统管理体制相应的运行方式是以行政手段和法律为主,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而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使生态文明建设手段和方法呈现多样化,除了行政、法律手段外,还包括社会化手段、市场化手段和自治化手段等。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针对所要治理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采用单独或多种手段综合使用,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治理的效果和降低治理的成本。

2.4追求目标和评价标准由“善政”到“善治”

传统的生态环境监管的理想模式为“善政”。善政的构成要素包括严明的法度、清廉的官员、高效的行政、良好的服务。善政是建立在传统的社会统治结构之上的,是包含于传统的政治与行政的理念之中。而治理的概念已经超出了传统的统治范畴,它强调了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所追求的是“善治”。

“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在“善治”状态下,社会治理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维护和发展,经济与社会的长久利益和根本利益能得到最低成本的有效维护。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善治”,就是要使生态环境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善治”,政府必须转变观念与职能,必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非政府主体进行培育、构建多元主体的建设格局。

3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路径

3.1转换政府观念和职能,简政放权

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目标就是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及公民个人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协作的建设体制,关键是能否培育多主体,创造社会主体参与治理的条件。单一主体的建设体制式往往重视政府的管控而忽视对被管理对象合法权益的保障,必然会无限扩大权力的运行,窒息非政府主体成长的空间与参与建设的平台。因此,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建设格局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权力运行的空间,把不该管,管不好,可以让社会管理的事情交给社会去管理,创造出非政府主体参与的空间,为其的成长壮大创造条件。

3.2积极培育多元社会主体

(1)通过培育市场主体来培育多元的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市场经济是公民社会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能够为公民的独立提供有力的保障。只有当市场完善和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公共服务和公共问题的治理也才能通过市场的运作得以进行,如政府公共服务的外包、政府公共服务的购买等。

(2)培育和壮大社会组织。要进一步培育社会组织力量,倡导社会责任和培养公共人文精神,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社会参与,形成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伙伴关系,逐步迈向多主体参与,整体性协作,网络化治理的态势,实现治理结构良性和均衡,有效引导社会组织在志愿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弥补政府供给的缺位或低效,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3)引导公众参与。转变政府观念,推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公开化,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优化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建立公众建议意见的回应制度及引导和进一步发挥民间绿色环保等组织的作用。最后是积极培育公民的自治意识,逐步祛除“凡事找政府”的惯性思维,强化自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3.3发展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与手段

要完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权运行规则,提高执行力,维护行政权力的权威性,划分行政权力运行边界,为社会化、市场化等手段的使用提供空间。

要强化市场机制在自然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一是推动自然资源市场化进程,大力探索自然资源定价机制和自然资源交易市场运行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要大力推行第三方治理,畅通社会资本进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渠道,通过政策优惠、财税导向培育生态环保产业。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第三部门作用,完善社会的自治组织机构(如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使之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建立政府与社会的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篇6

abstract:theconstructionofurbancommunitymanagementisanimportantpartofChina'ssocialistlegalconstruction,isinevitablerequirementofbuildingharmonioussociety,maintainingsocialstabilityandprosperity.thisarticleanalyzedtheimportanceoflegalconstructionofstrengtheningmanagementofurbancommunities,mainproblems,andmainpathofprocessofruleoflawofgraduallypromotingthemanagementofurbancommunitiesfromtheperspectiveofmarxistjurisprudence.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管理;法治化

Keywords:urbancommunities;managementofcommunities;ruleoflaw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271-02

0引言

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腾尼斯于1881年将德文“gemeinschaft”一词用于社会学。“在斐迪南・腾尼斯那里,社区的本义是指那些有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外延主要限于传统的乡村。”[1]国内目前比较公认的社区概念为:“社区是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2]城市社区管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按照自治化、法治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要求来管理城市社区,把城市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我国现阶段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

1我国现阶段加强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既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生动实践和重要途径。进一步推动城市社区管理的法治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加强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必须依靠城市社区党组织的领导,街道办事处引导实施,依靠群众支持参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各方面关系,把城市社区的各项工作纳人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举措。这主要是基于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社区是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的载体,因此,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必须深入到城市社区,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客观上要求“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大量的社会职能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由街道社区来承接。于是,城市社区成了社情民意的综合反映地,成了各类矛盾和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三是城市社区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在城市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1.2加强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是维护城市基层政权稳定的需要改革、发展、稳定既是全党工作的大局,也是全党工作的基本方针,各行各业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城市社区是城市基层政权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法律的落脚点,又是城市工作的重要基础,更是城市稳定的关键。目前,全国不少城市确立了“两级政府(市、区)三级管理(市、区、街)”,实行管理重心下移。“三级管理”的实质是把街道作为一级政权来建设,赋予其相应的行政管理权限。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适应了这一形势,有利于强化基层的依法管理。事实充分证明,把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把城市社区工作搞好,是关系到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大问题。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强化城市社区建设,才谈得上城市社区管理的法治化。

1.3加强城市社区依法治理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城市社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一个国家体制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微观空间。“在现阶段,城市社区必须遵循政府行政行为与社会自主行为相结合的原则,走行政性与社区自主性相结合的混合型管理之路。”[3]和谐社区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能否在我国做好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自从党的十七大把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以来,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应作为下一步城市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城市社区依法治理建设是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服务的重要举措。

2我国现阶段加强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到的影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长期处于停滞状态。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城市管理体制的转轨,城市社区管理进入一个新历程。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许多涉及到法律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已形成了对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阻滞。这些正是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应当研究解决的问题。

2.1城市社区管理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是和我国法治化进程相一致的。在1982年宪法中,已经明确规定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但社会发展快速,政府职能也随之不断转变,新世纪所面临的一系列发展问题,使现行的法规已经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立法工作严重滞后,如现有城市社区的法律规范是1989年12月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该《组织法》又是在1954年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基础上制定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社会、政治等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上述法律法规的很多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社区建设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多种形式的城市社区管理主体及其地位、各级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定位、社区居民在日常社区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居民委员会与业主、物业公司如何协调统一管理等都存在立法滞后的现状。

2.2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宣传教育不足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宣传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持续性。城市社区居民个体差异性较大,而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宣传教育却很少针对这种差异开展。

2.3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尚未形成有效的组织运作机制一是城市社区建设现阶段仍处于政府主导阶段,传统的管理方式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是政党、政府、自治组织的关系也没有完全理顺;三是政府、街道、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团及中介组织、居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权利义务也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四是对社区依法治理的组织运作还未形成有效的机制。城市社区行政化和政府职能的错位。

3我国现阶段逐步推动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进程的主要路径

城市社区管理要真正实现法治化,必须寻求行之有效的路径。长期以来,城市社区管理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加速现代化进程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历史经验表明:要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根本的措施是实行法治。法治化建设是城市社区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针对我国现阶段加强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在逐步推进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进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3.1加快立法步伐,健全城市社区管理法律体系健全的城市社区管理法律体系是推进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的前提。建立科学、完善的城市社区管理法律体系是促进和保障城市社区管理顺利进行的内在要求。在我国现阶段,与城市社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十分匮乏,造成城市社区管理无法可依的局面。由于法律的主客体关系在城市社区层面上尚处于不成熟阶段,致使调整城市社区管理的法律规范必然处于一种不完备的状态,有关法律或已过时或很少甚至空白,而法律内容、法律原则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不成体系。这不仅不利于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也给城市社区管理部门和机构的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我们要抓紧法律的立、改、废工作,只有将实践中和谐城市社区管理的措施上升为法律,才可能使和谐城市社区管理法治化建设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法律体系“应该在总体上表现为一种私法主治、公法补充的格局。私法为主指法律体系主要是‘民事法律性的’而非行政法律性的。公法补充的必要性在于,社区治理涉及到政府责任和义务。资金预算、协调、引导、甚至帮助等属政府责任,而不干预属于社区自治事务是政府的义务。这种政府责任和政府义务需要相关公法来明确。”[4]

3.2增强城市社区管理普法宣传的力度增强城市社区管理普法宣传教育的力度,将普法宣传教育作为城市社区管理的一项长期培训任务并形成相应的制度。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以人为本的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坚持学法用法同维护稳定工作相结合、同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相结合、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经常性地采用多种方式对城市社区居民进行普法宣传教育,不仅能够让城市社区居民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做到自觉依法办事、依法实施民主管理及消除破坏城市社区文明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现代化法律文化素质和健全城市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为建立和发展现代社区法律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扎实的社会基础和法律保障。为此,就要从创新与转换城市社区管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方法入手,“实现从教育型宣传向服务型宣传的转换,实现从单向式宣传向互动式宣传的转换,实现从单项性宣传功能向整合性宣传功能的转换。”[5]

3.3理顺政府与自治组织的关系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开展社区建设,并不是不需要政府,相反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必须按照社区建设的发展需要理顺政府与自治组织的关系,才能有效推动社区建设的开展。在城市社区管理过程中,政府应该认识到社区自治是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及时转移政府的职能。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应该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要以社区自治为平台,建立社区自治管理系统与政府行政管理系统的共生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社区自治目标的实现。在社会转型期,政府治理方式的变迁,将有效克服社区自治薄弱的弊端,符合现代政府改革的方向。现代政府要从管理走向治理进而实现善治,必须构建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并保证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而这一发展目标没有法律的保障是不能实现的。

3.4加强城市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社会主义文明社区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良好的社会治安和优良的社区秩序。加强城市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包括有:①消除导致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健全治安队伍,建立城市社会治安防范体系;②要在社区建设高度重视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的防范体系。

总而言之,城市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依照社区建设的法律、法规,决定和管理社区事务,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也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社区建设,特别是依法管理社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6]虽然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法治化程度不高制约着社区建设与发展,因此,我们不仅应尽快修改《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还应出台一部综合性的《社区管理法》来指导城市社区管理,使城市社区管理能在法律的有效保障下循序渐进地进行,以推进民主法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吴亦明.现代社区工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2.

[2]王剑敏.城市社区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24.

[3]王莹.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探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6:71.

[4]周少青.论城市社区治理法律框架的法域定位,法学家,2008,5:33.

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篇7

关键词:基层党建创新;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创新;基层党建责任制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1-0044-0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正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而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在基层,重点、难点也在基层。因此,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与创新,是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和攻坚性工程。在社会治理的系统工程中,基层治理是基础工程,基层党建则是基层治理的龙头工程。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社会治理结构变化对基层党建提出的新课题,以基层党的建设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一、创新基层党建: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变化提出的新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我国已经逐步实现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转型变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改革极大地震撼和冲击了我国的社会结构,无论经济结构还是社会结构、社区结构、社会群体结构,都在发生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变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的基层社会结构已经逐渐由传统的单位制结构向社区制结构转化,组织结构也开始由一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并形成了大量新型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其结构模式多样化及异质性特点十分明显。与传统的单位体制不同,基层社区从本质上讲,是以特定区域为单位、以特定公共利益为轴心而形成的新型组织体系。这种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变化,对社会治理提出新的挑战,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提出新要求。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战斗堡垒。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键在党,重心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看到,伴随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型变化,基层党组织也同样开始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矛盾问题。

在领导方式和组织设置上,由于传统的以单位为依托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出现解体,借助行政和企业组织的纵向管理体制架构已被分解,基层党组织失去权力依托,可掌控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日益减少,各阶层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依赖性明显减弱,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向心力。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快速发展,使得扩大基层党的组织工作的覆盖难度加大,基层党建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逐渐显现,一些领域出现党组织设置的死角和空白。

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上,许多基层党组织仍然存在社会治理就是“管控”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习惯用传统思路和办法去解决矛盾、处理问题,不善于综合运用政策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民主协商手段、沟通交流手段来解决新矛盾,不善于用新思维、新办法、新载体来解决新问题。权力资源流失导致许多基层党组织对多元利益格局下群众的多元利益诉求无能为力,在推动经济发展、服务群众、整合利益诉求、惠及民富民生等方面难有作为,基层党建出现“空转”现象。

在组织管理和党员管理上,基层党组织设置因“条”“块”界限而引起“上下阻隔”“对接不畅”等难题,和其他组织缺乏沟通协作,没有形成基层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格局;社区流动党员的大幅度提升,增加了基层党员管理的难度,“口袋党员”“隐形党员”和“游离党员”等问题日渐突出。

综上所述,如何适应基层社会结构逐渐从单位制结构转向社区制结构的客观趋势,以社区为单位,在已有党的基层组织框架的基础上,从战略的高度全面构建党的社会根基,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方式,以党建创新引领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党在中国社会的领导基础和执政基础,成为新的时展对执政党建设提出的客观要求。

二、社会治理结构转型背景下基层党的建设的创新探索

以党建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是一项新的时代课题,必须在不断探索中寻找最为有效的实践方式。“新的公共管理模式逐渐由传统公共行政转向现代公共管理的变革,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应不仅局限于政府,还应包括居于特殊地位的执政党和各种非政府、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公共组织,亦即第三部门。”[1]针对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转型背景下基层党的建设滞后,在群众中凝聚力、影响力下降等问题,各地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无缝对接的新模式,形成了很多治理创新的做法和经验。

“社区共治共享共同体”的武昌模式。其党建创新的重心是落实基层党组织统揽社会治理的纵横责任体系。武汉市武昌区的做法是,在横向上,以“凝聚群众、巩固基础”为总体目标,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驻区单位、服务组织、群团组织等共同参与的“1+6”社区治理架构;在纵向上,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纵向架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责任体系。“社区共治”开辟了以党组织为核心,多元参与、系统推进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两网融合互动”为基础的清河模式。其党建创新的重心是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有机整合起来。淮安市清河区的做法是,把基层党支部建在网格上,与全区社会治理网格融为一体,推进党建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两网融合”,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社会网格治理的核心领导力量。具体要求是从纵向“沉下去”,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总支、楼群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层层划分党员责任区,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从横向“无缝隙”,在商户建立联合党支部,在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建立条线党支部,在房屋征收、项目建设等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到各行各业。

“整合服务资源”为载体的北仑模式。其党建创新的重心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创新社会服务体系结合起来。宁波市北仑区的做法是,主动破解社会治理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建立以区域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和谐共建理事会为载体的“三位一体”新型社区化服务管理模式,同时挖掘辖区内各部门、单位、企业、志愿者以及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实现辖区内服务资源的整合优化,打造立体多层次的社会治理服务网络,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体系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发挥社会服务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公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规范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此外,还有深圳的“福田实践”、湖南常德的“3+n”社会治理模式等,都是典型的创新做法。虽然这些创新实践的形式各有不同,但其目标指向都是顺应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型变化,改变传统基层党的建设的封闭性模式,核心是整合各种区域资源,形成以基层党组织领导的“互动共治”体系;其工作方式都是要将传统的以“加强自身建设”为主的党建行动逻辑,转到注重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服务为主”的运行方式。这些积极探索,对于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然而,上述创新模式也同样面临着新的问题。首先,社会治理结构转型变化后,基层治理职能已经发生重大转变,必然要求对基层党组织的职能作出重新定位,职能定位不明晰,很容易重蹈“穿新鞋、走老路”“雷声大、雨点小”的老套路。二是基层党的建设缺乏长效机制。目前出现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发展模式普遍缺乏稳定性,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利于工作的常态、健康发展。三是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职责不清,权、责、能失衡严重,突出表现在权力小、责任大、能力弱,出现权力、责任、能力之间严重失衡的态势,为民办事的基础薄弱,难以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些都对基层党的建设改革创新提出功能性、系统性和体制性的更高的要求。

三、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思路途径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创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实际出发,明晰基层党组织的职能定位,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社会发展和服务群众的功能作用,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凝聚广大群众的“主心骨”、化解社会矛盾的“减压阀”。

(一)转变治理观念,确立科学的基层党建理念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推动社会治理创新,首先必须确立科学的基层党建理念。科学理念是实践创新的思想基础,实践创新是科学理念的实现形式。始终坚持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但适应我国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型变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的内涵却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调整,通过领导方式的变化来实现。具体应在思想观念转变的基础上,确立三大基本理念:

一是实现“直接领导”向“维护权利”的治理观念转变,确立“代表群众根本利益”的科学理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具体地说,就是基层党组织要由传统的以领导、控制、命令为主要特征的权力领导,转变为以代表、维权、服务为主的政治领导,真心实意地站在广大群众的立场上,致力于对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劳动权、健康权、教育权、监督权、居住权等权利的维护保障,倾听民声、洞察民意、反馈民情、整合民利、民诉、化解民怨,以基层党组织的名义为群众鼓与呼,成为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这是以基层党建创新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所在。

二是实现“经济型党组织”向“社会治理型党组织”的治理观念转变,确立“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具体地说,就是要对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职能作出新的定位,克服传统的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的“错位”观念,街道(乡镇)党委不再履行经济职能,主要负责社会管理和服务,解决社会组织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上海市委已经提出明确要求,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及相应考核指标和奖励,推动街道党组织的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工作上来。

三是实现“管控为主”向“服务为主”的治理观念转变,确立“服务人民群众”的科学理念。当前,社会治理的核心就是要改善和保障民生。改善民生问题,不仅是履行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更是政府行政必须优先实现的基本职能。[2]说过:“领导党员的方式和领导群众的方式不同,党领导群众的方式和态度要使他们感觉不到党在领导。”意思就是把“领导”转变为“服务”,把领导方式转变为服务方式。具体地说,就是从“群众有所呼、党组织有所应”这一基础环节入手,按照党的服务宗旨体制化、职能化、长效化的要求,把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纳入党的建设的日常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经常性工作来抓,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构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体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真正形成以服务群众为导向,以群众参与为动力,以群众评价为准则的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机制。

(二)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基层治理的核心作用

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既是强化基层党的建设、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前提和保证。基层党建体制创新的核心在于“整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以党的工作全覆盖引领和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以基层党建改革推动社会治理体系重构,是以党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心所在。

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实现“全面覆盖”。要以基层党组织全面覆盖为目标要求,构建基层治理网络,统筹社区党政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群众资源,实现社区各方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使社区多元利益主体在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下,形成多元互动、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构建基层党的建设“全面覆盖”的社区治理结构。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实现“分类管理”。伴随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城市管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城市社区的人口急剧膨胀,社区内党的组织日渐增多,党员数量快速增长,社区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任务日益繁重。根据形势的发展,要探索把社区传统的党员管理方式与新型的党员管理方式进行整合,理顺关系,形成分类分层管理的新格局。具体做法是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发展比较稳定的社区组织,采取单建、连建等方式,组建社会服务型、维护稳定型、文明建设型、创业带动型等各种具有相应功能类型的党支部,构建社区党员分类管理的新格局。

发挥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实现“全面提升”。有效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作用,是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着力点。基层党组织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结合社会治理结构转型中提出的新课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基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载体。

(三)服务人民群众,构建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社会治理的根本,在于保障民生。“基层党建就是要多做老百姓认同的事情,少做和不做老百姓不高兴、不认同的事情。”[3]以党的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关键是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核心,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实践表明,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是在服务群众的地方创新,在社会治理的难点方面创新。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完善党员服务群众机制。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是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定位的一个重要转变。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就是要使基层党组织回归其社会属性,凸显其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基本属性,突破对官僚行政体系的依赖,强化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直接联系。要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新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实效,探索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搭建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平台,进一步健全党群联系制度,构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普遍联系群众的网络,完善服务人民群众机制,开展体现人性化关怀的服务,真正形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参与为动力,以群众评价为准则的工作机制。

建立民意诉求网络,完善利益诉求化解机制。随着改革的深化,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城市公共服务管理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历史遗留问题与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基层社会矛盾的关联性、敏感性、对抗性明显增强。面对复杂的基层社会矛盾,基层党组织要树立正确的维稳观,实现从“维稳”向“维权”转变,建立源头化解的维稳模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要构建群众诉求表达的多维立体机制,使不同群体的诉求能充分表达、平等协商,并能够得到及时快速合理的解决。要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建立社会调节组织,完善利益诉求解决机制,使群众的合法诉求很好地得到解决,推动解决基层社会矛盾制度化、常态化。

四、基于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目标的基层党建体系构建

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担任政治引导者、组织者和服务员等角色,因此,基层党建要在实践中解决好构建适应基层社会治理要求的基层党组织,必须构建完善的基层党建体系,创新基层党建的体制机制,调整基层党组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鼓励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保障社会治理中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以基层党建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

2010年在上海调研基层党建工作时强调:“在新的形势下,要用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基层党的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组织资源,积极探索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动,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效应。”[4]基层党组织要以基层党建创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就要求基层党组织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综合运用法律方式、道德约束、经济条件、市场规律、行政命令等方式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管理与服务,从而构建起立体复合式、全方位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以往强调通过党政主导治理基层社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格局逐渐显现,单纯依靠国家行政力量治理社会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基层社会治理也需要有社会力量的参与,如基金会、协会、民间慈善组织、社区互助组织等等。以往的社会管理是党通过行政力量来领导和管理基层社会,基层党组织往往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将党与群众的关系变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很难做到群众利益的代表。同时,随着社会管理越来越复杂,仅仅依靠行政力量很难方方面面都兼顾到,如果有疏漏之处,就会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与威望。因此,在基层社会治理上要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基层党建工作也应加强对社会力量的引导和帮扶,而不是强调对社会力量的直接领导,从而实现党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诉求。

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而在这一过程中,基层党建工作便是两者契合的桥梁与纽带。“基层党建的历史现实告诉我们,党必须切实协调好领导社会与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党对于基层社会的领导,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体系便无从谈起。”[5]对于行政力量管理基层社会,我们党长期以来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成绩,维护了社会的维定与社会秩序的管理。而对于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我们党还是名“新兵”,需要经过磨合,才能探索出一套适合国情的社会治理体系。因此,基层党建工作不能只注重对行政力量的领导,更应该加强对社会力量的引导,真正做到为广大群众谋利益、办实事。

(二)建立基层党建人才培养体系

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努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6]要使基层党建适当并且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其中的关系点在于培养大批的基层党建人才。要建立健全基层党建人才的横向培养机制,使政府的职责、人才、资金均能下放到基层去,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基层党建人才交流平台与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使体制内的党建人才能够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另一方面,也将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优秀人才补充到行政机构的党建人才队伍中去。基层党建工作者往往都扎根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并且广泛地活跃于群众中,更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并且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只要发挥他们的特长与优势,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便会事半功倍。因此,要做到基层党建人才资源共享与流通,就要打破以往的行政框架和体制约束,要在基层党建人才培养上建立起一套具有长效性的基层党建人才培养体系,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基层党建人才培养体系的稳定性与流通性协调一致。

党政机关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党建工作重心下移,选派优秀的党建工作领导干部到基层党组织任职,适时组建党建工作帮扶对子到基层帮助开展工作,将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到基层党组织或非公企业党组织任职经历作为选用聘用干部的条件之一,应广泛地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将熟悉群众工作、懂得社会管理的骨干党员挂职到基层党组织,定期开展集中下访、驻点调研等党建活动,从而不断增强基层社会管理力量。与此同时,对非公有制企业经济体或新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工作者,可以拓宽录用渠道,适当放宽录取的学历条件与限制,也可以不定期地将已在基层党组织工作,并且在党建工作方面表现特别优秀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通过民主推荐、考察测评、部门审核等程序充实到基层党建工作队伍中。要立足于基层党建工作,为基层党建工作搭建发展平台,从日常管理、晋升等多个方面在政策、制度上给予倾斜,将熟悉群众工作方法,表现优秀的党务工作者列入后备力量,通过内部流转、选任等形式将表现特别突出的党务工作者吸收到事业编制工作人员队伍中来。同时,为了维持基层党建工作队伍的稳定性,要建立健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基层党建工作者薪酬体系,基层党务工作者年收入要与相应的等级级别工作相匹配,并建立起相应的配套工资逐年增长机制,并可对连续两年位居前列的党务工作者给予物质奖励和“晋级晋档”的优先考虑,打造党务工作者事业发展的提升空间,保障基层党建队伍的稳定。

(三)建立面向基层社会治理的基层党建责任制

基层党建是基层社会治理政治方向的保证,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建立明晰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基层民主等在内的基层党建责任制,通过制度来界定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工作,坚持责任导向,确保权责明晰。基层党组织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党委的部署和要求,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明确具体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重视基层党组织基础建设,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条件和保障。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要成为领导核心,把握方向,紧紧围绕基层社会治理这个中心开展党建工作,配套落实各项制度,使党组织范围及活动覆盖面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增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与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现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要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就要落实和开展好服务群众的各项活动,并且应该通过制定党建责任清单的形式固化和强化基层党建的服务内容,包括党员干部定期直接联系群众,面对面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增加基层党建工作的投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使基层党建成为我们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通过资源投入或政策引导帮助基层党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在党建责任清单中加大服务群众的内容,将自上而下的党建责任制转为由内而外的社会责任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重心的转向。要把群众需求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议程和党员干部的努力方向,做到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做群众所需。

(四)以基层民主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建立健全基层民主共建机制。“把民主融入到基层党建的过程中,从而整合多元的社会力量。”[7]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以党务公开带动基层政务公开、企业厂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等活动,领导和引导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基层党建带工作、带妇建、带团建,发挥基层群团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从而形成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强大合力。在新的形势下,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挑战,迫切需要对现有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以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整体水平。因此,要坚持不懈地引领基层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充分履职、规范履职、诚信履职,推动基层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实行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方法。基层党建工作要将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在民主、协商、平等、互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拓宽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和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为党和政府履行服务社会职能补充重要力量,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实现社会多元共治的重要组织形式。所以,基层党组织要适应广大群众利益诉求和社会矛盾的发展和变化,积极培育和孵化社会组织,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有序参与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环境维护、调解邻里纠纷、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增强社会向心力等方面的突出作用,使得基层党建工作依托社会组织了解和掌握广大群众的利益诉求,依托社会组织递送公共服务,化解社会基层矛盾。当然,基层党组织培育和孵化社会组织必须坚持适度原则,要在尊重社会组织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搭建起基层党组织联系社会的桥梁和引导社会组织的平台上,尽可能为社会组织的成长、发育创造条件,营造环境。

(五)建立健全基层党建责任考核与评价体系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健全基层党建体系,而建立健全综合绩效考评制度是基层党建体系完善的重要环节,基层党建必须科学设定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工作实绩评定内容,改进考核方式,扩大考核民主。“各级各地基层党组织要优化党建工作考核方法,考核标准要科学,考核程序要规范。可通过引入公开述职述廉、党组织互评、群众民主评议等机制,增加党建工作考核的透明度、可信度和科学性,用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来保证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8]要发挥考核和评价工作的导向、激励、约束作用,以注重基层党建工作实绩、综合绩效为核心导向,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设定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评指标和考核内容。对考核优秀的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进行相应的奖励,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干部任用、奖惩、培训、调整等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要把“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考核内容中,明确任务和责任,确保工作抓好抓实。要注重加大培养树立典型的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叫得响的示范点,并加以宣传,实现以点带面,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另外,要在党建考核中加强基层党员群众评价的权重,突出普通党员和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普通党员和群众评价的效果导向作用。构建群众参与机制,调动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党建的积极性,赋予普通党员群众参与党建工作评议的权利,对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进行评议,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的党建工作成效进行评分,并加大群众评分在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中的权重,构建科学的党群联系工作评价体系。基层党建工作要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使基层党组织扎根于基层社会,巩固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执政地位,夯实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薛辉.浅析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的政治学意义[J].中国行政管理,2004,(4).

[2]潘小娟,白少飞.中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考[J].政治学研究,2009,(2).

[3]王长江.当前推进基层党建理论与实践创新亟待探讨的几个问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1).

[4]徐京跃,厉正宏.在上海调研时强调以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创新务实精神切实抓好党的建设[n].新民晚报,2010-09-28.

[5]王海峰.服务社会与政党的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的逻辑定位[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1).

[6]杜飞进.创新基层党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J].人民论坛,2015,(8).

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篇8

《决定》中要求: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一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笔者对于《决定》中提到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十分关注,并且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一、何谓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这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应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如何更好的在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更好的在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该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中国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对人类有益的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夯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应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局限于思想政治课的书本教材和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如本科生在大学一年级所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名接受过正规本科教育的过来人来说,亲身感觉到思想政治教育仅仅靠大一时的一门公共课及课堂上老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目前为止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局限性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非常容易使学生失去上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而且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使思想政治课这个很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失去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所以,要改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效果欠佳的现状,首先应该不断改进和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方法。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现状来看,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之外,应辅助一些如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和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对一些社会现象、事件的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师应该具备善于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相关讨论的能力,让学生们在交锋和争论中、在多种多样的价值取向中,进行争论和比较,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社会调查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的《实践论》中曾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学生们在思想政治课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设计问卷、社会调查、统计调查数据、得出调查结果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并且避免了仅仅讲解书本知识带给学生们“思想政治课真枯燥乏味”的负面体验,可以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要改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效果欠佳的现状,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还应该注重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这就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把知识和道理讲明白,让学生听懂、理解,而且还应该在教学中倾注自己的真实情感。只有思想政治课教师自己本身先真心的认同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让学生们认同,并且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正确的,才能真正使学生们受用。

思想政治课的实践环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环节。思想政治课要求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把理论升华为实践,强调要付诸于行动。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环节,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理解。通过实践,有助于使学生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内化转化为外化,即由“别人要我这样做”转化为“我自己要这样做”,有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的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信仰。

《决定》中还提出:全面加强学校道德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全面贯彻和落实《决定》提出的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有如下建议措施:

(一)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1、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二级学科,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建设的重视,是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加强和改进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举措。

2、进一步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除了要进行基础的理论教育,讲授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知识以外,还要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指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并且指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价值观,引导大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合格的祖国接班人。

3、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坚持把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贯穿与教学和科研的全过程中。增强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并且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鼓励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相关学术研究,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改革,加强对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努力使老中青教师相互结合,相互借鉴并总结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多听取有经验的老一辈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吸收年轻教师为新鲜血液,努力建设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队伍,与时俱进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4、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阵地建设。实践已经证明,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进程已经有了极大地推进。不仅仅官方的研究团体日益强大,思想政治教育群众性的研究团体也是日渐活跃。学术交流的活动十分丰富,学术期刊的建设不断繁荣,这些团体及学术期刊的繁荣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的支持和指导,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资金支持和指导力度,充分发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学术论坛的作用,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深入推进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用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教育和引导大学生。

2、建立和健全更加科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应总结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考核机制,摒弃单一通过学生卷面考试分数的高低进行考核和评价的方法,通过如调查问卷、参观学习、各校交流等多种方式、多种维度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更好的总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不足,为更好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制定更好的方案提供有效的借鉴。

3、大力推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学作为每位大学生学习、生活、交流文化的场所,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大学生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十分重要不可取代的作用。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影响。大学生的学生组成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会结成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所在高校的校园文化的影响。如果一个高校拥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符合的校园文化,那么这个高校中的大学生也会受到正确价值观的熏陶,从而更容易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反,如果不注意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中产生了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校园文化,则不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和改进。应引导高校凝练和培育大学精神,充分发挥大学的育人作用。

4、大力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网络文化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亚文化现象,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上网成为了21世纪人的一种休闲和生活的方式。大学生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学习新知识的群体。所以高校应该认识到校园网络建设的重要性,推进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发展,推动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推进学生在网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大讨论,推进校园网学生网络社区建设,不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及活动平台。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可以利用博客,微博等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化指导,开展文明上网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5、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暴露出了应亟待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重要的课题。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逐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开始心理健康课程,各高校都应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等措施,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心里健康素质。

(作者:孙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燕晓,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德育教研室主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选集.人民出版社,1974.

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篇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强法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本文试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法治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法治建设需要进行的重点工作等方面,以发展的眼光论述加强法治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及和谐社会建设对法治建设的要求与期待,阐述二者的关系。

关键词:

和谐社会;法治建设;重要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这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社会等方方面面,作为和谐社会应有之义的法制建设就是其系统工程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包含了法治的基本内容

同志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六个方面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在上述内涵中如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都直接体现了法治的要求,实质上是一个法治社会的真实写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需要法的直接介入,保护环境、合理开发、有序开采、节能减排都离不开法律的调整和制约。诚信友爱看似道德问题,但是道德的背后必须有法治的大环境,如果一个无法无天、专制的社会,只能是弱肉强食、欺诈横行的社会,根本谈不上明礼诚信,诚实守信。再者诚实守信的氛围需要法治环境的培养和训导,应该在法治的引导下让社会个体、集体到整个社会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是一个由强制约束到自觉的过程。充满活力是法制建设的体现,也是法治建设追求的目标,只有法治社会在法的调整之下对各种社会利益进行合理调整,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满活力是法治下的良好状态。有序推进法治建设,贯彻依法治国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也是必然要求,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的、基本的方法和途径,和谐需要法治,法治促进和谐。

二、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及任务决定了法治先行、法治建设贯穿和谐社会建设的始终、而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最终状态

到二零二零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和任务看,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尊重人权、民主自由、人民幸福、富足康乐的社会。现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和未来的角度,在吸取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基础上,吸取我党建设经验上得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宏伟蓝图。要建立真正的、持久的和谐社会,必须法治先行,民主优先。民主需要法治的保证,需要法治的构架,持久和谐、真正的和谐唯一的道路就是民主,民主和法治又是孪生姐妹,所以说法治建设必须贯彻和谐社会建设的始终。和谐社会最终状态必然是法治的社会。

三、法治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

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各阶层的和谐相处、劳资和谐、党群关系融洽、政府和民众和谐、个群体之间、群体内部和谐。这都需要法治为基础。只有法治把各种利益关系协调好、设置好,才会有和谐。在宏观上,宪法是对国家最根本问题、根本利益关系确定轨道和运行方式的基本大法,它照顾到各方利益,保证国家机器良性运作。为了保证运行的有序,要对国家权力进行分权,立法、司法、行政分权、制衡,否则,国家就会处于混乱状态。人类文明史已昭示大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富强、和谐、民众幸福,除法治、民主外,别无他法。只有用法律来作为最高行为准则,只有用法律来平衡社会关系、修复破坏的社会关系。必须依法治国、实施法治,彻底摒弃人治,实行民主才是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从微观上说,小到一个企业要想和谐必须有法治环境,包括税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等外部法律,来协调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使企业和社会和谐,达到社会和企业共同发展、共生共荣。在企业内部、外部关系上,比如企业法或说公司法,在立法上必须考虑各种利益关系,让企业劳资和谐,相存相依,在制定公司法时要考虑股东和公司员工的关系也就是劳资关系、企业和社会关系、各股东之间的关系、股东和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关系,股东、公司和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关系,股东和公司的关系等等,必须做到合理配置权利义务,让公司、股东、员工、债务人、债权人、企业和国家、企业和社会有长远的利益一致倾向,各种矛盾、需求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壮大、发展,为股东、员工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因此,法律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石。它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一个角落。没有好的法律,很难建立微观和谐。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建设

是当今世界唯一文明、理性的治国方略,的本质是民主、普选、依法约束国家权力,限制国家权力、赋予公民权利。而且为了国家权力正常、协调、理性运行就要进行分权,立法、行政、司法必须分权与制衡。我们国家虽然颁布了宪法、推行了,但是在国家权力划分上,划分的不是很清晰,在地方与中央的权力划分上尚存在上大下小的明显态势,权力来源于中央,造成下对上负责,却很难对民众和选民负责。因此应理顺上下关系、横向关系、党政关系、把权力分配、制约、行使纳入法治、民主、的轨道,是我们当务之急。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行政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行政执法者拥有广阔的自由裁量空间,执法主体超越权限、就会给公民的合法权益带来极大的损害。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对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和程序在法律上予以明确,保证行政主体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行使权力。加强舆论、民众对行政的监督、加强司法监督。行政权行使要公开透明。国外有阳光下的政府法,我们也应试图建立行政权透明化的规范,让行政行为依法、透明、公正、公开,保证执政为民。

(三)推行司法体制改革,构建公正权威的司法体制

司法是社会公正、正义的化身,而且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不公社会正义则荡然无存。我国还存在司法边缘化、司法为行政服务的严重倾向。司法很少能监督行政权,却往往为行政权披上强制的外衣。司法侵害民权现象时有发生。司法不独立是我国目前司法最大的弊病。必须建立独立的司法系统,保证法官的独立,才能排除行政的干扰,发挥司法审查的作用,只有司法公正、公开、独立才能使各种社会矛盾解决在理性的框架。减少上访、减少矛盾的激化。

(四)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的法制建设

根据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实践和各类权力腐败的教训,尽快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引导公民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游行示威自由权的行使,保证公民的批评建议权、诉求表达权。让公权力处在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监督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水平的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工程,是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作为其中重要保证的法治建设,其意义尤其重大。法治建设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核心内容,还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和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法治社会,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石,这些年的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也为其作用的发挥,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当前,仍然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秩序、人权、正义、效益的条件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理论热点面对面>之十一,2006.

[3]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76.

[4]杨宝国,钟卉.论法治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鸡西大学学报,2011.

[5]郑惠明.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J].法治纵横,2006(3).

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篇10

XXX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平安中国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委部署要求,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稳定,全力推进平安下马塘建设,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现将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将社会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重点;抓好统筹结合,注重将国家治理的大政方针、制度安排、决策部署和市域社会治理相结合,注重将社会治理工作与平安创建、文明创建、精准扶贫、“放管服”改革、民生工程建设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各项工作进行系统部署,推动社会治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创新。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动建立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制度,使大量社会稳定风险得到有效预防、大量矛盾纠纷得到源头化解。健全多元主体参与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调处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氛围,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防范治安风险。

三、 坚持以大数据应用为抓手,加快推进政法综治工作智能化。

推进社会治安基础大数据建设。依托综治组织统筹协调的职能优势,网格化平台等各类政法综治维稳专业数据资源,加快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据联网应用,利用监控探头,基本实现对交通要道、重点地区、复杂场所、居民聚居区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全覆盖,有效预防了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