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十篇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十篇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9:04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篇1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小学生教师教育

新《课程改革大纲》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发音和声音模仿的关键性时期,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小学生的语文朗读指导,有利于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发音和语文语感,清晰、明亮而富含感情的朗读语文课文,并通过对语文课文的朗读,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更加热爱朗读、热爱生活,真正展现语文朗读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一、在小学低年级开展语文朗读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小学生的语文朗读指导,有利于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朗读技巧和语文语感,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朗读习惯,感受语文的丰富魅力。

(一)提升小学生的朗读技巧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小学生的语文朗读指导,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朗读的认识,并通过长时间的语文朗读训练,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朗读技巧,更加规范化、正确化的进行语文课文朗读。这对小学生未来的普通话训练和语文语感的形成也具有明显的意义和作用[1]。

(二)培养小学生的朗读习惯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黄金时期”,所有的习惯一旦在这个时候形成就很难改变,所以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语文朗读指导,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朗读习惯,对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学习将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水平[2]。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措施

低年级的小学生年纪较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语文朗读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朗读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语文朗读水平,促进小学生语文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低年级的小学生比较喜欢趣味性、竞技性的游戏活动,在指导低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语文朗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这一点进行语文朗读教学,营造一个轻松而愉快的语文朗读教学氛围,在充分激发学生语文朗读兴趣的同时,使小学生感受到语文的丰富魅力[3]。例如在指导小学生对《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辅助,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展现生动的壁虎图画,让学生试着为壁虎图画配音。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壁虎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你能不能为它进行配音?”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和配音兴趣,在充分调动学生对朗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朗读水平,促进小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注重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朗读技巧。

在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语文朗读实践指导。小学生比较喜欢模仿,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声音模仿,有感情的朗读。例如在指导小学生对《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组织几个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其中一个小学生扮演狐狸、另外一个小学生扮演乌鸦,还有一个学生则进行旁白朗读,通过生动、有感情的角色朗读,比如在对狐狸的台词“亲爱的乌鸦,您好吗?”这句话的朗读过程中,要运用热情洋溢的语调。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动作模拟表演,这种朗读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有效增添语文朗读的乐趣,渲染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朗读技巧。

(三)注重朗读评价,提升学生的朗读实力。

在指导低年级的小学生对语文朗读技巧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加强对小学生的朗读评价,教师可以通过直接对学生的朗读水平进行评价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之间的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等方式,带动语文朗读课堂评价的氛围。

三、结束语

在指导低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语文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灵活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现代教育观念深入的贯彻于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当中,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朗读水平和语文素养,使小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语文的丰富魅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尤培梅.展开情感翅膀遨游朗读天空――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指导[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03):154-156.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篇2

关键词:激趣情境赏识美文诵读设疑利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对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孔子说过:之子者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问题不在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于研究学问的方法。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因此,小学语文教育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哪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我个人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培养情感课堂,平等多角度看待学生,多赏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情趣渲染是讲授的素养之一,它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必须倾注自己的爱,“以爱动其心”。多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形成师生互爱,彼此尊重,彼此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这样就能使学生感到愉快,乐于学习。不宠爱学习优秀的学生,不冷淡学习困难的学生,不用过火或粗暴的方法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以鼓励、诱导为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以均等的学习机会,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即使在学习上暂时处于极其困难的学生也不能讽刺挖苦,而是要帮他们找出原因,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寻机表扬,使他们认识到老师是真正关心他们,没有放弃或看不起他们,拉近师生情感,进而让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美文诵读,激课堂教学之趣

“文章不是无情物。”对那些内容好、语言生动、感彩强的美文或段落,教师要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和体态动作,再现教材所描述的意境和形象。如在教学《草》这首诗时,当学生看完春天小草的投影后,我立即问学生:“这情景美不美?”“美!”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接着说:“我们要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想像小草在萌发的生动形象。”这时,学生们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个个跃跃欲试。我放起了轻音乐,随着乐曲声,师生一起先伸出双臂,再将双手高高抬起,做出小草萌发的动作,并读出诗句;请同学们再练读几遍。此时学生的情绪更加高涨,一边表演一边读一边想像,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好像一棵棵刚刚发芽的小草。在谈体会时,一位女生说:“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是一棵萌发的小草。”另一个学生说:“我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一大片有生命力的草地。”在读中创造出迷人的意境,把教学不断推向高潮。

三、导语引趣法,让学生疑中生趣

古人云:“学贵知疑。”“准确鲜明的设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教学要求衔接起来,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越过理解障碍,并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掀起教学高潮。如在教学《大地妈妈的孩子们》时,我引导学生学完全文后提问:“为什么大地妈妈的孩子们长大了都不离开大地妈妈?”尽管学生争相发言,第一个发言的男生说是因为大地妈妈的孩子们没有脚,把我逗笑了,我表扬他有想象力,其他学生说离开会死,但都没讲到点子上。这时,我通过谈话设疑,“同学们你们种过花,种过树吗?如果不给它们浇水,不种在土里会是什么情景?”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认真思索后说:“没有水它们会死。”“对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土里有植物生长必需的水分和其它一些养料,所以他们长大了还离不开大地妈妈,学生们恍然大悟,笑着连连点头称是,并举出了自己想到的生活中的类似事例。

四、课本剧排演,利导学生在趣中乐学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篇3

   郑毅华

   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森林滥伐、水土流失、地球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以及各种各样的污染,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危害着我们的子孙后代。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学校是育人之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同学们渗透环保教育,使同学们感知现今社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养成环保的良好习惯,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我们来谈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可采取的一些做法。

   一、借图启思,渗透环保教育

   低年级教材插图多,色彩鲜艳,逼真形象,富有吸引力。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利用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渗透环保教育。

   如《秋天》一课,可先让同学们观察课文插图: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蓝天白云,色彩多么美丽!令人多么舒服!我补充讲述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让同学们了解到天空是蓝色的原因。再让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为什么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能见到这么蓝的天空?原因是什么呢?--是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而引起的。所以,我们小朋友也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事做起,比如叫父母不必要时少使用私人汽车、冷气机等,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保护大气层,让天空永远都那么蓝,那么美。又如第三册《归类识字一》第二课的八幅插图分别介绍八种树:高大秀拔的杨树、葱绿苍翠的松柏、枝叶如盖的榕树、红叶如彩霞的枫树……教师让同学们看图读词语,图文对照,认识八种树木的形状与名称。再看图自读儿歌,了解这几种树木不同的特点。然后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常说植树造林,造福人类?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根据树木生长的特点,在不同的地方种植不同的树木,可以提供氧气、除尘、防风沙、美化环境等。并告诉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在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进行植树活动,我们也要加入到这一队列中,绿化番禺,美化祖国。这样,对学生进行了植树造林的教育,增强了环保意识。

   二、读中品味,渗透环保教育

   低年级课本中有许多琅琅上口,语句优美,富有童趣,描写大自然美丽风光的诗歌与短文。优美的文字中蕴含了不少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思想和知识,它们为教师进行渗透环保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材料。

   如《春晓》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在讲解此课时,可让同学们反复品味古诗,想象诗句的意境,令人仿佛听到春鸟婉转的叫声,啾啁起落,远近应和,多么活泼的春色。此时教师适时点拨:人类要保护环境,爱护鸟类,才会使大自然变得更美丽。又如学习《四季的脚步》一课,可鼓励同学们反复朗读,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在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四季美景中:春天来了,溪水流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春去夏来,金蝉在树上欢叫;秋天来临,秋风吹得落叶满地,像黄蝶飞舞;冬天到了,雪花飞舞,大地穿上银装,四季的景色是多么的迷人!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并不发达,他们认识事物,认识问题需要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运用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具体直观,形象鲜明,印象深刻,感染力强。它可以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体验周围环境问题,体验人类在活动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能最大限度激发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如学习《清清的溪水》时,授课一开始,教师播放出音乐,边在黑板画画,边对同学们说:"大自然有许多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美景。大家看,清清的溪水慢慢地流淌,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戏,真美!但是,如果不注意保护环境,这样的美景就会遭到破坏。大家读了《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就知道了。"接着,播放录象演示大自然美丽风光,让同学们感受溪水又清又甜的美境。再让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诵第一段课文加深对美丽环境的向往。等到同学们对语言环境有一定的感悟后,再播放录象,演示大自然美丽风光受到破坏,河水变得浑浊。这时,同学们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皱了起来。教师让同学们阅读第二段课文,带出问题:为什么一场雨过后,溪水变黄了,这是什么一回事呢?然后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读第三至第九段课文。原来是大象和野猪比赛谁的力气大,拔掉了小溪上游的树,雨水把泥土冲进小溪,使清清的小溪变浑了。同学们明白了溪水变黄的原因后,教师让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为什么市桥长堤的河水变浊变臭是什么原因?同学们发言中谈到:由于人们乱排污水,使河道变得黑黑的,臭气熏天,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教师再用电脑演示课前收集的网上信息材料,如人们砍掉树木,造成空气不再清新,噪音加重,风沙大;黄河水土流失等。接着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我们怎样做才能恢复美丽的自然环境?这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着举手发言,五花八门发表自己的见解:"植树造林。""马路两旁、河边多种花草树木。""大家爱护花草树木,不去攀、折、砍树木。""在空中设置监督眼,对破坏环境的进行监控。""在河道养殖'清道夫'吸掉垃圾,保持河水清洁。"……

   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体验周围环境问题,增强了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懂得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四、课外延伸,树立环保思想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篇4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教学;课堂提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以教学《称赞》为例谈谈我的做法。本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文中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写了小獾和小刺猬之间的相互称赞,并因彼此的称赞给他们双方带来了快乐。在教学中,通过几次试讲,修改感觉最后达到了预想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从课堂的实效性出发,围绕几个问题有效提问,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感到师生合作宽松、愉快。

一、提问创设学习氛围,唤起学习的主动

新课标要求把文体的学习置于一定的情景之中,创设出学习文本的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学习课文前,我进行了情景创设:森林里有一棵美丽的称赞树,结出了很多的称赞果。在老师热情地称赞声中,孩子们的心情都是非常激动的,趁此机会,我随机提问了那些收到“称赞果”的同学,问问他们此刻的心情,这个提问起到了引路的作用,带着高涨学习激情,学生很快就进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习之中。

二、抓重点句,落实课堂的教学目标

本文内容较为生动,文字也较浅显,主要教学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刺猬和小獾之间真诚的称赞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让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真诚地称赞他人。我在教学中没有采用传统的带着学生学整篇课文的教学模式。只围绕两个大问题“小獾和刺猬是怎样互相称赞对方的?”及“称赞带来了什么神奇的效果?”为主线,抓住文中的几句重点句子展开教学来落实课堂的教学目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理解课文内容。

三、用分层次的提问,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老师提问:小刺猬是怎样称赞小獾?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然后老师再问:小刺猬是怎么发现小獾很能干的呢?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仔细地看了看”,在此基础上,老师继续问:小刺猬在称赞前会仔细地看了看,这说明了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小刺猬很认真”。老师马上就顺势利导,小刺猬多么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呀。紧接着,学生通过图片和实物观察到小板凳很粗糙,这是我就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哎?这么粗糙的小板凳,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他呢?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就很容易解决了。

四、用提问抓住契机,想象补白,激活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假如在教学中,我们能抓住儿童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依据教材所提供的某一支点作为启发想象的发散点,激发学生的想象,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定能较好地诱发学生内心体验:让他们在想象中巩固知识,在想象中接受爱憎美丑的教育,在想象中培养思维能力……《称赞》中小刺猬的称赞就像一根神奇的魔棒给小獾带来了自信和快乐。为了让学生更加感性、形象地理解称赞的无穷魅力,我让学生想象补白:“假如在小獾泄气的时候,小刺猬给予的不是称赞,而是取笑或挖苦,结果会怎么样?”这是与文中的故事情节截然相反的逆向思维点,这样的思维点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使学生的思维领域变得更加开阔,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灵活。问题一提出,立即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纷纷张开想象的翅膀。这是一个情理交融的训练,它不仅包含着能力的训练、理性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指向学生的内心世界,不但能让学生亲身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强化感受,使学生对文本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产生共鸣,在共鸣中动情,在共鸣中生情,使明理中悟情交融,使感情朗读真情激荡,还能让学生充分感悟称赞的魅力,明白:称赞能带给我们勇气和自信;称赞能带使我们进步;称赞带给我们成功和喜悦,从而加深“称赞”之“理”。

总之,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加强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十分重要。一堂课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在教学中能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整节课下来,才能师生合作愉快,课堂气氛融洽。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谈谈直观性问题.《给教师的建议》[J].2001.1

[2]吴效峰.教学艺术与实践.《新课程怎样教》[J].2004.1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篇5

一、游戏互动,快乐识字

(一)采用直观手段识字。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识字教学时,可以多媒体声像系统为先导,通过多彩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诱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强烈愿望。

如教“春”字,先出示“三个小朋友在阳光明媚、杨柳依依、草绿花红的环境中游玩”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使他们形象感受“春”是四季中第一的含义。接着,凭借画面上三个小朋友在阳光中游玩的情景,与汉字“春”建立起识记联系,把“春”分解成“三”“人”“日”三个部件,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编识字儿歌:“三个小儿乐悠悠,红日晴天去春游。”然后,小结记字方法后指导书写。这样通过动画、儿歌等形式,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识字,效果十分理想。

(二)“猜字谜”识字。“猜字谜”识字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引导小朋友自编、互猜字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

如:“美”字,有学生编了“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还有学生编了“两朵鲜花插头上,王家大姐最漂亮”;另外,身体语言也能帮助记忆字形,我常通过动作演示让小朋友猜。如:“掰”可以演示为手掌心相对合拢,做向两边分开的动作。经过编字谜、编儿歌、做动作,学生容易把字记住,同时也经历了一个主动识字的过程。

(三)利用贴商标的方法识字。把各种实物(或图片)摆放在讲台上,在黑板上粘贴好打乱的相对应实物(或图片)的音节或卡片。

先引导:“小朋友你们瞧,超市里摆放了这么多的物品。可是这些物品的商标名称还来不及粘贴,请你们暂担当超市管理员,把黑板上的这些商标贴到对应的物品上去吧。”接着请学生上台,从黑板上取下会读的音节或词语卡片,将它粘贴在相对应的物品(或图片)上。学生举起粘贴好商标的实物,大声朗读,最后全班评议。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文具、水果、蔬菜等实物(图片)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换部首”识字。汉字中大部分是形声字,可以利用其形旁的区别和声旁的联系来进行识字。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换部首”识字方法的探究,发现了一些形声字学习的小秘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只要声不变,换上不同的形旁就可以组成一组音、形相近的字。例如以“青”为声旁能组成“清、请、睛、情、倩、晴、蜻、精”等字,可编成一个顺口溜来识记: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

二、体验生活,自主识字

(一)环境识字。学生熟悉的环境,是识字教学的最好教具。它既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深化学生对汉字本源的认识,又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文文字表达事物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识字教学要与学生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的观点。所以要利用开放多变的生活环境,开拓广阔的识字空间,鼓励孩子们在生活环境中主动识字。

(二)联想识字。在识字过程中,通过分析字的音、形、义,引导学生找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点并展开联想,从而在大脑中呈现相应的物象以增强记忆,然后通过暗示学习加以巩固。这样,每当学生学习新字时,很自然地就会在脑海中闪现出已学或见过的形近字、同音字,从而对新字字形加深识记,能更准确地区别运用。

(三)“火眼金睛”。准备孙悟空的图片以及有关的一些卡片,再出示一些形近字的卡片。引导道:“在这些字中藏着一个小错误,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能把问题找出来。”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三、小组合作,探究识字

(一)探究性识字。让孩子在宽松、民主、和谐、合作、有趣的气氛中,总结各自记字形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比如,请大家讨论;“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准地记住‘碧’的字形?”生1:记笔画,是由“横、横、竖、提、……”等十四画组成的。生2:记笔画太麻烦,不如记结构,属上下结构,上边“王”和“白”,下边“石”。生3:部件记字法最好,是由“王”“白”“石”三个成字部件组成的……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合作研讨,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二)写话。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儿童已有的想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写话训练,也是识字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如,在教学“我们的画”这个看图说话训练中,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将小组合作绘成的画用语言叙述出来。有学生举着画说:“小白兔在山坡上吃草。”小组其他成员补充说:“是可爱的小白兔。”的学生说:“我画的是小鸟在蓝天自由飞翔”……把这些字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通过先画画后写话的训练,他们不仅会认、会写、而且会用了。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篇6

1联想识字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春雨的颜色》一文中,有个要识记的生字“颜”,由于学生还不认识“彦”和“页”,在识记时,遇到了困难。这时,我适时引导“在生活中你看见过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举着一双双小手,这个说:“我知道,这个‘颜’是颜老师的‘颜’”。对呀,我们班的数学老师正是姓颜。那个说:我也知道,这个“颜”。……学生的回答都十分精彩,看来,生活的资源果然是无穷的,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对于识字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语文教学中强调理解要联系语言环境,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我觉得识字教学也可以联系课文进行识字。在教学《我的家乡》一课中,在识记“宽”这个字,学生运用了拆字法,把“宽”拆分为“宀”“艹”“见”,虽然这也达到了识字的目的,但是我觉得这种识记方法过分生硬牵强,也脱离了汉字的本身含义。因此,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把“宽”所在的此“宽阔”拿出来,通过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来理解“宽”这个字,从而记住了“宽”。

在识字教学中,把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联系课文来帮助时记,同时交给学生识字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是十分有用的。

2归类识字

从我们的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例如:要认识的“树、松、柏、杨、梨、枝、材”都是形声字,都带有“木”。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的出结论“这些生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字带有‘木’的字,然后进行了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认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这样把一些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人为的归类,通过比较,提高识记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

3游戏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识字,是无法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对于识字的效果也会降低。因此,在识字过程中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开火车的游戏法。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游戏方法。但是这种游戏可以较大范围的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好处。通常,在识字一开始,我会运用开火车的形式,了解一下学生对这些声字的熟悉程度,这样教学时就可以侧重地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在巩固环节,我也会使用开火车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巩固和及时的补强。在游戏方法上我也进行了“改良”,一开始,我先用掌声和学生进行互动“火车火车往哪儿开?”“火车火车往这儿开!”,而且形式也多样了,有单轨火车、双轨火车,还有环城火车、翻山火车等等。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法,给识字过程带来了调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

4情境中识字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篇7

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才能真正的上好每一堂课,这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意识到的。在进行低年级教学时,我们首先要了解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然后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

低年级教师必须认识到低年级学生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竞争意识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律性差、自觉性弱、认知能力有限。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无论在教学方面还是班级管理方面,作为教师、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我们都应以这些特点作为基点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和管理。

一、教师要运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稚嫩、幼弱,有一种期望爱抚心里,他们能通过语言感觉到教师对他们是慈爱还是冷漠。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授课宜采用游戏教学法,实施快乐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要针对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每节课都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寓教于乐;针对小学生擅于形象记忆的特点,增加生字教学的趣味性。在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运用上,教师要尽量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浅显语言和设置利于学生接受、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可能地运用直观教学手段,让他们明白教师话语中的含义。教师的表述要在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范围之内,要以感性、通俗易懂、形象的语言为主,以理性、抽象的语言为辅,尽可能的是讲故事,让自己的话有动感、有画面感。教学实践表明,小学语文必须实现教学语言的“儿童化”,由于他们还处在感性材料的积累阶段,一个活泼、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课堂,离不开儿童化语言的支撑。

浅显的语言就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还会减少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排斥,同时会相应增加吸引力。因为小学生对这个世界了解的太少,对应学知识知道的太少,如果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或者进行双向沟通时语言晦涩难懂,他们就会失去探索未知的兴趣;相反,如果教师要运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并稍微设置一点理解的小困难,就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会让他们觉得:原来学习知识、认知世界是有方法的,而且是如此有趣的事情。

二、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良好习惯

可塑性强是低年级学生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在这个阶段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良好习惯,为今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更应重视。

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活泼好动、爱表现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的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多采用鼓励、提问、竞赛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专心听的习惯,从而达到认真听的要求。要想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倾听认真思考能力,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提醒、督促和指导,需要坚持不懈地训练。教师要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和利用一切时机,使学生养成认真听的习惯。只有持之以恒,才会培养出一批会听善思的学生。

由于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少,言语水平不高,表达能力差,句子说不完整、不连贯,回答问题喜欢用一两个词简单回答,叙述不完整。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加引导,平时多加注意,在学生说不完整句子的时候,稍加提醒,促使他们叙述完整;让学生养成说话完整、清楚的习惯。对那些说话完整清楚,声音洪亮的同学给与表扬,为其他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对于性格内向、胆小害怕,不愿说的同学,鼓励他们不怕说错,注意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说,有了进步就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每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低年级学生在朗读方面总是带有拖腔,像唱歌一样,一字一顿地读。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一些朗读技巧,充分运用朗读方法的多样性、形象性、生动性、反复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发挥其最大的积极性。认真听老师示范,学生跟读,慢慢的培养学生读得声情并茂,养成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习惯。培养学生学习规范语言,咬词清楚,读音准确,大声理解性地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书中的语言,加深记忆,使他们渐渐喜欢读书,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爱好是一种内驱力。低年级学生写作的主要困难是识字量少,语言组织能力有限。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读、说的基础上,从简短的一句话写起,慢慢的积累词汇,锻炼着去写。教师要活用教材资源,选用一些经典或有价值的课文,找重点的词语、句式,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运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让学生改写或续写故事的结尾。积极参加多种实践活动,在玩中体验,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写话。对于写得好的加以表扬,激发写话兴趣,为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写作基础。逐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重视学生基本素养的积累,这也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低年级就紧抓、紧落实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填鸭式的教学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真正起到主体作用的、处于主体地位的是学生本身。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低年级就注重角色的转变,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入简单的游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运用些启发性、引导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会在同班的互相讨论中发现问题,并能自主的解决问题;注重课堂上的拓展性训练。尽可能的运用生动的、形象的材料进行教学,让学生的精力集中起来,脑子动起来,激励他们参与探求学习的好奇心。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激发兴趣与信心,教师再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提高效果。

四、教学设计要循序渐进,明确每一课时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达到某种目的的心里动机,是持久的、稳定的,主要表现为学习的愿望和意向。没有动机就没有积极性。学习有极强的自律性,要以认真的态度去面对。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帮助确定一个目标,鼓励他朝这个目标努力。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发兴趣主动识字联系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14-01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它不仅是我们生活、学习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只有学好语文,才能使我们的孩子读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美感,产生好学愿望,体会到其博大精深。语文是一门工具性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乃至今后的终身学习都有不可小视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就是重点,是基础。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它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文化素质养成和提高的第一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还关系到开发儿童的智慧潜能、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脑科学、心理学研究启示我们,儿童时期是记忆最强、认字最快的时期,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针对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本人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努力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探索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等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识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小学生的识字活动更是被动消极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效率低还会束缚孩子的思维发展,语文教师要在这时多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孩子的识字兴趣,不断激发孩子去体验识字的乐趣,有了乐趣不但可以培养识字能力、激发识字兴趣,还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

1.猜字谜记字形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特点,把识字任务制定成不同的游戏方案,激起学生的识字热情。如,我在教学《儿子们》一文时,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了解了文中的三个小伙伴,我把三个小伙伴的名字写在三片绿绿的荷叶上,问学生想不想和他们交朋友。学生都说:“想。”我就趁势以小伙伴的口吻说:“要想和我们交朋友,先得过发音关。”学生的识字热情早被激发了,在随后的闯关环节中,学生始终热情高涨。在巩固环节中,又采用了师编谜语生猜,生做动作师猜等形式,把识字学习当成了游戏任务,且在编谜中教师巧妙地渗透了识字方法,学生那种愉悦的识字情感体验得到了强化。反馈结果也表明,生字学得非常扎实。我们还可以根据每课生字的特点,把儿歌、表演、画图等多种游戏形式引进课堂,让学生喜欢识字。

2.巧用身边教学资源

学校最近更新了板报,上课后老师带领学生参观新出的报栏,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柳梢、春雨、河流、燕子……学生看到的这些事物就是今天要学的词语,学生在这样优美的情境中开始了识字活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老师再让孩子们读这些词语时,孩子们的情感更高了,读得很有兴趣。

3.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4.在游戏中识字

玩是孩子的天性,而做游戏更是孩子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若能将游戏恰当地运用到识字教学中,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像猜字谜、找朋友、成立错别字“医院”等游戏,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踊跃参与。如教学“岁”字时,就可以出一个字谜:“山字下面半个多”;教学“休”、“看”等字时,可出示“人、木、手,目”等字,让学生去找,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而“错别字医院”更是将学生的兴趣推向了高潮,使得原本枯燥的识字变成了有趣的游戏。课堂成了孩子的乐团。这样,学生由被动识字变成主动识字。事实证明,学生在游戏中识字既快且不易忘。

二、千方百计引导学生主动识字

一学期认识数百个汉字是个繁重而艰巨的任务,除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外,还必须大力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第斯多惠说:“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识字教学当中,如果让学生被动地记、机械地抄,学生会很快厌倦。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识字欲望,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去主动识字,体会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纯的兴趣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1.引导学生发现识字的方法和规律

汉字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学生识字过程中,可依据汉字构字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授之以“渔”,抓住汉字音、形、义的联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及规律,使学生具有分析字形、自主识字的能力。另外,还有会意法、联想法、比较法等等,结合课文,教师自然渗透这些方法,学生通过自主的识字逐渐领悟,老师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地用这些方法学习,学生识字的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兴趣也越来越浓,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

2.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前面说过,孩子们在识字上的差异很大。因此我们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有的孩子学前有基础,表现欲强,就让他当小老师,教大家识字,小老师、小学生都兴趣盎然;有的孩子喜欢找小伙伴一起识字,就在交流中提高能力;有的喜欢读儿歌、故事,就在语言环境中巩固;有的喜欢抄写;有的善于联想……只要学生能够尽快地记住汉字,方法不求统一。学生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就不会觉得厌倦,而是一种乐趣,一种心理需求的满足。

三、联系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平台

语文是母语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可把识字教学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在生活中识字是很方便、很重要的途径。教材中很多课文本身就创设了一个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如《妈妈的爱》、《我必须去》、《吃水不忘挖井人》等,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结合,反映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时代生活等,拉近了识字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篇9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一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根本没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要想让这些学生喜欢读书、写字,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

小学低年级主要进行的是识字教学。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识字的总目标是: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深深地知道一个学生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其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呢?

几年的工作经验让笔者得出结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点燃学生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动力。一切学习必须在学生喜欢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标准也把学生对待学习的情感态度放在了首位。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在快乐、轻松中灵活掌握了以下几种识字的方法:

一、游戏识字法

低年级学生比较爱动,对游戏活动情有独钟。教师在教学生字时,可采用一些游戏方法。比如:教师先出示基础字“十”,让学生先加一笔,可组成“土”或“千”,继续加一笔、两笔,可组成“王”“主”“玉”等字;教学“日”这个字时,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教学,加一笔可以变成“白”“目”“田”“电”“旦”“旧”等字。这样,学生学起来能够比较有兴趣。

二、比较识字法

在汉字教学中,观察和比较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学生在开始识字时,往往被字形蒙骗,如“大”“太”和“犬”不分,“石”和“右”不分,“天”和“夫”不分,有好多学生学习了“今”和“令”很长时间也记不住。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在他们具有一定的识字基础以后,把这些形似而音和意不同的汉字放在一起,结合相应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看。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了。

三、换偏旁加偏旁识字法

教学中,笔者常常让学生根据熟悉字换偏旁这类方法,让学生用加减法识记生字,如“抢”和“枪”、“纪”和“记”、“级”和“极”、“逃”和“桃”等。在教学“伙”这个字,是通过“火”加上单人旁来学习的,同样“伴”这个字也可以用加单人旁来学习。当然,有好多生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不仅能较快掌握新字,而且还能在对比中进一步巩固旧字,体会识字成功的乐趣。

四、归类识字法

从汉字的结构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有利于提高识字的效果,又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字的范围。如:教学“村、材、枝”等形声字时,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即这些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教学“情、清、请、晴、蜻”等这些字时,由基本字“青”加偏旁来组成新的形声字。由于在这一组字中,形、音、义有一定的联系,学生就易学、易记、易掌握了。

五、猜字谜识字法

学生最喜欢猜字谜法。把生字编成谜语,让学生在猜谜中学习生字,可以让他们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有两个动物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山上――鲜;池里不见水,地上不见泥――也;一口咬断牛尾巴――告;“国”字玉出门,人才进了门――团。像这样的字谜有很多,学习新字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猜字谜,这样能使他们记得更牢固。

六、编顺口溜、儿歌识记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把一个个枯燥乏味的汉字编成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例如:“人门闪,土里埋,山石岩,白水泉,鱼羊鲜,田里男”,“不正歪,三人众,三木森,三日晶”,“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用儿歌认识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趣味性,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进行自主识字和创造性识字,如学习“喝”和“渴”时,学生就能自编顺口溜:“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是口字旁,喝水要有嘴”。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识字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从而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识字也能变得快乐、轻松。

参考文献: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篇10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四种做法

小学教学大纲指出: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但是,目前在教师中,对发展语言与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上还有许多模糊认识,主要有三种:一是认为思维和语言是同一种东西,不必把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同时列入教学目标,持这种观点的人,必然把思维和语言混为一谈,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二是认为会想自然会说,有了思维就有了语言,持这种观点的人,把思维和语言截然分开,结果把发展思维放在首位,而忽视了语言能力的训练;三是认为只要把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了,就会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有这种看法的人,只注意语言能力的训练,而不去注意发展学生思维。唯物辩证法阐明:思维是语富的核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所以,思维和语言是一个统一体,同时产生,同步发展,互相促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把二者放在同等的地位,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其同步发展。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材料。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充分应用好教材这个工具。小学语文教材在选文、插图及课后思考题、基础训练中,都包(隐)含了极为丰富的发展学生语言的思维能力内容。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发掘,把握好课堂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契机,有机地对学生进行语言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对此,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有四种:

1.注意分类归纳,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过程。而中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受阻,则会影响进入中年级的学习。而在语文教材中,这方面的训练内容非常丰富,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归纳运用好。学生经过观察思考,指出:是按鸟类、昆虫类、兽类来归类的。接着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的哪些动物,也属于同一类等等。学生们的发言非常活跃,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2.练习扩词成句,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是一种立体求异的思维方式。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说话是平面式的,所以,培养其发散思维具有特别重要的智力发展作用。例如,以“水”一词导思,先让学生说出各种水(海水、河水、开水、凉水、盐水、糖水……),接着又说有关水的句子(黄河之水天上流,春江水暖鸭先知,泉水叮咚响,条条江河归大海……),这时再突换思维角度,问学生水有什么用处?学生纷纷说出:“水可以发电”、“人们生活离不开水”、“水可以航行”等等。这种练习,使学生的口头表达与思维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得到了发展。

3.用好语文插图.培养思维的想象性

想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内容,少儿喜爱形象感知事物,具备良好的想象素质,而语文中的插图,具声情境性、形象性,如果利用得好,更能“以图引说,以说入文”,达到语言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共同提高。插图在课文中是以静态出现的,但它所描述的事物却可能是动态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力求化静为动,化无声五色为有声有色,达到引伸课文,发展思维,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让学生展开想象:在太空中航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说话的闸门一下打开,表达了许多有想象思维的语言。

4.设计好提问,培养思维的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