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习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9:52:39

新年习俗篇1

新年又称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为重要的节日,也是我国最红火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人民最看重的节日。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过年的基本习俗吧!

春节里,家家户户必然装扮得红红的,挂红灯笼、春联,贴“福”字等等。总之是用红的,穿红的,戴红的,可以说“红色”成为人们春节时最亲密的朋友。传说在古时候,由一个叫“年”的怪物,经常在春节这个节日里跑出来害人,后来得知,它很怕红彤彤的东西和很大的响声,比如一个熟透了的红苹果就足以吓跑它了。后来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过春节的时候把家里扮得红红的,还经常放鞭炮。

在除夕夜里,大家都要熬夜守岁。古时候,有个人曾以吟诗、打麻将来打发时光,可是现在不同了,科技发达了,一家人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看看春节联欢晚会,小孩子也喜欢看呢!不过为什么要熬夜守岁呢?相传在古时候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叫做“岁”的怪物喜欢吃成年人与老年人,不喜欢吃小孩子。可是,它特别坏,每当遇到小孩子时,就会施法把小孩子变笨。直到有一年新年的时候,一个财主给了他儿子一点钱,并给他系在锦囊里,结果当他儿子遇上“岁”时,“岁”见了这个金光闪闪的东西竟掉头就跑。此后大家不仅夜里守“岁”,谨防“岁”的偷袭,而且也会适当地给自己的孩子一些零花钱,命名为“压岁钱”。

新年就快到了,有那么多有趣的传统习俗,好期待啊!

山西省太原市兴华街尖草坪区兴华二校六年二班聂齐六年级:聂齐

新年习俗篇2

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

“元”含有第一和开始之意,“旦”则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开始升起,

“元”和“旦”和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朝气,来迎接崭新的一年。

这一天张灯结彩,披上节日的盛装,欢庆新年。

贺新年伊始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其历史、文化、、民族习惯不同,

因此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庆祝元旦的习俗。

美国

新年是全美各州一致庆祝的主要节日。美国人过新年,最热闹的是除夕晚上。是夜,人们聚集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祷、祝福、忏悔,并一同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午夜12点,全国教堂钟声齐鸣,乐队高奏著名的怀旧歌曲《一路平安》。在音乐声中,激动的人们拥抱在一起,怀着惜别的感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共同迎来新的一年。

英国

在英国,公历元旦虽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还是根据当地的风俗匀惯开展种种庆祝活动,以示送旧迎新。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英国的新年庆祝活动大都在除夕火夜举行,“迎新宴会”,便是其中之一,宴会上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心,供人们通宵达量地开怀畅饮。午夜时分,人们打开收音机,聆听教堂大钟的新年钟声,钟声鸣响时,人们一片欢腾,举杯祝酒,尽情欢呼,高歌《往昔的日光》。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杰到这些装饰一新的灯光辉煌的舞场,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围绕着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象,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电视台还在广场做现场直播,让在这家“守岁”的人也共享欢乐。

意大利

意大利人的除夕是狂欢之夜。他们对新年除夕远比其它任何节日都要重视。当夜幕开始降临,人们纷纷拥向街头,燃爆竹放焰火,男男女女翩翩起舞,一直跳到午夜时分。这时,各家各户把家中一切可以打碎的破旧瓶瓶罐罐、盆碗碟盘,乃至花盆、澡盆等,扔出窗外,认为这样可以去掉烦恼和恶运,以示吉祥如意,除旧迎新。另外,元旦这天,各家各户都燃起一炉火,日夜不息。这样在一年里一切都会顺利兴旺。据说这种风俗是从古罗马时代承袭下来的。

法国

法国人把元旦这一天的天气看做是新的一年的年景:刮南风,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一切顺利;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因此,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报,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到了除夕,除了饮酒作乐以迎接新年以外,除夕夜里还必须把家中剩下的最后一滴酒喝完。据说这样才可以迎来新的一年的好日子。

世界各国新年习俗

德国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可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日本

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为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除夕午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108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新年的来到。人们便离座上床睡觉,希望得一好梦。元旦早上,家人围坐在一起,互相讲述除夕做的梦,以测吉凶。日本人称元旦初一为“正日”。1--3日为“三贺日”。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新年还是个“吃”的节日,各国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来祈求好运。日本人在“正日”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泰国

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长鼓,载歌载舞。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善男信女夹道而行,用银钵里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渗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的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为庆贺新年,泰国人举行在规模的赛象大会,内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赛、古代象阵表演等。很是精彩动人。

印度

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印度人在过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图画。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印度青年喜欢在过新年时不管熟悉与否,见面徒手格斗。围观者叫好助威风,往往成为姑娘追求的对象。

新年习俗篇3

[关键词]春联门松红白歌大赛新年初次参拜

一、引言

日本的新年是每年公历的1月1日,是日本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以前和中国一样,日本过的也是阴历的新年。自从明治维新之后,西方的生活方式逐渐被日本社会接受,西方的公历也随之传入日本,从1872年开始,新年就改为阳历1月1日了。而在中国虽然也将“元旦”视作公历新年,但是最隆重的新年仍非农历新年春节莫属。

日本与中国的过年习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新年前都要打扫卫生,以焕然一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在大城市工作的人新年前都要返回故乡,还有很多人想要趁着新年假期去旅行,直接导致了形成如中国春运一般规模庞大的人口移动热潮等等。此外,在新年之前,日本与中国的公司团体、单位机构都会活动,对员工过去一年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同时展望新一年的期冀。

二、新年前的准备活动

中国人过年前的准备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在这一天要进行“祭灶”的仪式。“祭灶”即祭拜灶神,灶神也叫灶王爷,在这一天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年来这家的情况,以决定下一年的吉凶,所以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准备丰盛的供品来送灶王爷上天,并在其嘴上沾上糖,寓意让灶王爷汇报时嘴巴甜一些,多说些好话,因此民间有“二十三,糖瓜粘”的说法。从这一天开始,年节的准备工作正式开始,各家各户开始扫尘、清洗衣物被褥;准备丰盛的年节食品;上至宫廷下至乡野,都要做好吃喝、穿戴、用品等各方面的准备,洋溢着节日的欢庆气氛。

日本和中国一样,新年前也要“掸尘”消除晦气,洗洗涮涮打扫一新,以迎接新年的到来。日本人的年节准备从12月13日开始,称作“正月事始め”,除此之外,还要做一些特别的准备。例如在自家门口装饰“t松”,静待年神到来;在家里供奉“R”以供养神灵等。

在现代社会,在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大背景下,新年也被视为增进人际交往的极佳时机。因此,当今新年的准备活动除了沿袭传统习俗之外,还增添了很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活动,如单位、团体召开忘年会或团拜会,各家各户给久未联系的亲朋寄送贺年卡等。

(一)忘年会与团拜会

每到年末,日本的公司、社团都会组织“忘年会”,类似于中国的“团拜会”,这给饭店、料亭带来了兴旺的商机,忘年会的席位的预订一般从11月中旬就开始了,在忘年会上,大家一起聚餐,喝酒聊天、唱KtV,卸下平日里在公司的疲惫,没有尊卑差异,不讲究上下级的身份,忘却过去一年的种种不愉快,以崭新的姿态准备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中国的单位、公司团体等也会在春节前纷纷举行团拜会,以聚餐为主,并伴以自娱自乐的文艺表演、趣味游戏、幸运抽奖等多种形式,感谢并回馈辛苦工作一年的员工。学校也会在年末举行内容丰富的文艺汇演,提前渲染过年的喜庆气氛。与此同时,各个家庭也逐渐开始着手进行过年前的准备。在新年来临之前以忘年会和团拜会的方式答谢员工的辛苦工作,增进同事间交流,加深员工与单位的融入感,中日两国无疑是相同的,都将新年视作与他人交流的绝好机会。

(二)贺年卡

同时,日本人格外重视寄送贺年卡。日语中将贺年卡称作“年R状”,日本人非常重视“年R状”,即便在通讯技术已十分发达的今天,仍有不少人坚持寄送贺年卡。贺年卡无固定的格式,人们一般都会亲笔写下“明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新年快乐)”之类祝贺新年的话语,以此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承蒙对方关照,借贺卡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同时也向久未联系的朋友致以自己的问候,为了将这份惦念之情表现得更加真挚,甚至有人还会将自己或家人的照片制作成贺卡,或在空白明信片上亲笔绘画,将自己的祝福付诸笔端,为对方带去新年祝愿。临近新年时,邮局会设置特别邮箱,用于接收贺年卡。邮局不会将收到的贺年卡马上送出去,而是等到新年当天一并投递。因此,在新年临近时,为了应付数倍于平时的投递量,邮局也大量招聘临时邮递员,以求按时投递贺年卡。到了1月1日当天,邮局会把贺年卡准时送达各家各户,如果谁收到的贺年卡多,说明这个人十分受欢迎,上一年度的工作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也预示着在来年的工作生活中也格外顺利。

中国也有贺年卡,但在提倡节约环保的今日,并且随着通信技术、网络应用的发达,更多的人习惯使用电子贺卡或短信拜年的方式来传递祝福,近几年又兴起了微信拜年、微博拜年等,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中国人寄贺年卡了。在通讯技术同样高度发达的日本,坚持通过邮局寄送贺年卡的人不在少数。据统计,2013年新年期间,日本人人均寄发105张贺年卡。日本人近乎固执地坚守这一传统,想要通过一纸卡片维系社会关系。反观我国现状,新年期间群发短信拜年,但是被视作毫无诚意的转发,甚至有歌曲里竟然唱起了“群发的我不回”来讽刺这种群发短信越来越多,而人际关系越来越淡的现象。

(三)门松与门神

1、装饰门松等待年神降临

按照日本风俗,除夕前要大扫除,并在门口挂草绳,日本称绳索为“注Bi”,原本是神社门前的装饰,象征神界和外界的分隔,其使用干燥后的稻梗编织而成,上面还会加上树叶、白纸条、扇子、柿子等做装饰。挂“注Bi”喻示此地清洁无垢,属神佛保佑的区域,象征神o会守护着家庭。此风俗从中国传到日本,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偏傍之书,死有归杀。子孙逃窜,莫肯在家;画瓦书符,作诸厌胜;丧出之日,门前然(燃)火,户外列灰,祓送家鬼,章断注连。凡如此比,不近有情,乃儒雅之罪人,弹议所当加也。”其中的“章断注连”指的就是用竹子和注连绳画出区域,以此驱鬼避煞,以保佑住宅不闹鬼,不闹火灾。

与中国人过年贴门神与春联不同,日本人新年时要在门口装饰“t松”,日本人认为神灵会在新年时降临人间,为人们带来幸福,所以要给神灵提供一个安身歇脚的地方,“松”在日语中的发音为“まつ”,与“等待”同音,即意为“等待神灵降临”。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亲自上山采松枝、动手制作门松了,一般都是在市场上购买现成的门松,除了松枝以外,一般还会搭配象征高洁品质的竹子和梅枝,因为被誉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在平安时代传到日本后又加上表示长寿的意义。人们将松枝、竹子以及梅枝用稻草绳系在一起,放在门口或插在门上,表示这是个受到神灵庇佑的神圣场所。在城市中居住空间狭窄,也有人将门松简化成为一个插上松枝的稻草绳。不仅各家各户会在门口装饰门松,公司、单位、商店门口也都会装饰大小各异的门松,以求在新的一年内得到神灵的庇佑。

装饰门松的时间一般从12月13日就开始了,古时的门松必须在腊月十三到山上采挖,称为“迎松”或“迎年神”,由于现在已经不需要挖松树、采松枝,所以时间不再局限于腊月十三,但是必须在12月28日之前完成。因为“9”在日语中的发音与“苦”相同,“29”的发音又恰好与“二重苦”相同,29日装饰的门松被称为“苦松”而忌讳,因此要避开29日。30日之后装饰的门松会被称为“一夜り”或“一日り”,此时才迎年神的话,时间太仓促,难免显得不够虔诚。因此,一般在12月28日之前就要装饰妥当。

摆放门松的时间为1月1日至7日,称作“松の内”。门松一般在6日下午或7日早上就会被拆除,不过有些地方会将门松供奉的时间延长到“小正月”,即1月15日,在这一天要将注连绳和门松拿到寺庙或神社烧掉,以示恭送年神,意味着新年的庆祝活动就此结束。

2、贴门神驱邪避祸

中国人在新年时要给家门口贴门神和对联。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据《山海经》记载,神荼和郁垒两位天神把守着万鬼出入的鬼门,奉黄帝之命统辖人间鬼怪,专门监视那些害人的鬼,故逢农历十二月三十晚,用桃木雕两神置大门两边,以驱鬼消灾,或画两神像于门上,遂为门神。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典术》云:“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门,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著门以压邪,此仙木也。”认为桃多子多福,是长寿的象征,因此能够除灾避邪制鬼驱怪,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而春联正是起源于“桃符”。

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除了保留桃木驱邪避灾的意义之外,也可以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望的同时装饰门户,宋代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之后,桃符由桃木板改为被视作有辟邪功能的红色纸张,称作“春贴纸”和“春联”。春联于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愿望,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种类较多,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牛棚、院落树木、墙角灶头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普天同庆。腊月二十三时上天向玉帝汇报人间情况的的“灶王爷”在除夕时也会重新降临人间,给“灶王爷”的春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为灶神上天后向玉帝汇报时多说好话,下凡回来时多降吉祥。

门神主要承担着驱邪避灾的使命,而春联大多成为人们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愿的化身。

对于门神的信仰一直流传至今,作为门神的人物形象除了神荼和郁垒外,还有钟馗、秦琼与尉迟恭、杨宗保与穆桂英、裴元庆和李元霸、岳飞和温琼(或韩世忠)、赵匡胤和杨衮等。今贴门像,除了辟邪除灾之外,与春联一样,同样表达的是人们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由此可见,在日本摆放门松为迎神,而中国贴门神目的为驱邪。对于门神与对联的处理,即便是新年过后,一般也不会将其主动揭下,而是待其自然脱落,如果在下一个新年到来时依然完好,就会将其撕下并烧掉,寓意辞旧迎新,同时更换新的门神与春联。

(四)日本特色的“镜饼”

1、装饰镜饼

日本人在新年里要吃年糕。因为年糕光洁如玉,表示洁净,其次有说法认为年糕能占卜祸福。年初,两个人一起拉年糕,拉断时得到的部分比较多的人,喻示着今年会交好运,有福气。古代日本人认为镜子是显现灵魂的神物,所以将年糕做成镜子的形状来供养年神,以此来表达对神的虔诚。日本称年糕为“”,所谓“R”,就是将一大一小两个扁圆形年糕重叠,再在上面装饰一个橙子,橙子在日语中的读音与“代代”相同,预示着“代代高”,用来供神的镜饼内还可以用海带、小豆、虾做馅。

装饰镜饼的时间与门松相同,一般为12月28日。装饰镜饼时,可以给镜饼缠上丝带,插上松枝或竹条、稻穗、扇子等,有的还会在镜饼的顶上装饰以象征长寿的大虾,给新年增添喜庆的气氛。镜饼作为供奉年神的最重要的供品,一般都被摆在神龛之类家中最显眼的位置。

2、开镜饼

到了1月11日的时候,会有一个“R_き”的仪式,就是把在新年期间供奉的镜饼弄碎全家人一起分食。开镜饼的时候不能用刀切,因为用刀切开容易让人联想到“切腹”,所以要用木槌打碎或用手掰开后再食用。

镜饼的食用方法有多种,一种吃法是将镜饼与红豆煮成甜汤,即“お汁粉”。另外一种做法是把镜饼切成片,油炸后蘸酱油或者黄豆酱食用。之所以供奉神灵后再食用,是因为古代日本人认为人神共食,会受到神的庇佑,这一年都会交好运,人神共食的现象在中国也很常见,在日本这一传统也一直流传至今。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食用镜饼还可以让牙齿变牢固,是因为吃了硬硬的、有嚼头的年糕,可以把牙齿锻炼得更牢固,同时也向年神祈祷长寿。

三、新年期间的活动

(一)年夜饭

日本人将12月31日称为“大晦日”,相当于中国的除夕,这一天开始新年的假期,公司单位全部放假,商店歇业,每个人都会在“大晦日”之前回家与家人团聚,共度新年。傍晚时分,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但是日本的年夜饭没有大鱼大肉,是一种被称作“年越しそば”的荞麦面,因为吃面条喻示着健康长寿。另外,据说日本的金箔工匠在制作金箔时,常使用荞麦面团将散落在各处的金箔碎片粘取起来,所以吃荞麦面也有聚集财富的意思,预示着新的一年会发财。

与日本人年夜饭吃简单的荞麦面不同,中国人的年夜饭相当隆重,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在过年时要享用最好的饭菜,亲友相聚,推杯换盏,热闹至极。年夜饭后一家老小齐上阵包饺子,裹汤圆,并将花生、糖、枣等包在饺子中,取“健康长寿、吉祥如意、日子甜美”等寓意,表达对未来的美好希冀。

(二)红白歌大赛与春节联欢晚会

“大晦日”晚上,日本人合家团聚,观看nHK电视台播放的“t白歌合椤薄!凹t白歌合椤奔础昂彀赘璐笕”,相当于中国的央视春晚,由日本国家电视台nHK主办,是一场代表日本最高水准的歌唱晚会。参赛者都是从当年日本歌坛中选的最有实力、人气旺、人品好并受到广大歌迷喜爱的歌手。其中,女性歌手组成红队,男性歌手组成白队,男女混合的组合,则以主唱歌手的性别来决定归属,比赛通常由红队歌手首先登场,之后两队歌手交替上场,从1951年首次举办,至今已举办了60多届,堪称日本最长寿的电视节目。如今在新年时观看红白歌大赛的直播节目已经成为日本人过年的重要习俗。

看完「t白歌合椤拐值新旧交替的半夜12点,这时寺庙里钟声齐鸣,共敲108下。因为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和欲望,敲108下钟就能消除这些烦恼和欲望,来年就可以幸福快乐。还有一种说法是一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加在一起一共108。

在中国,除夕夜的文化大餐非央视春晚莫属,从每年春晚的筹备工作从8月底就已经拉开了序幕。与“t白歌合椤币愿枨表演为主不同的是,中国的春晚是融歌舞、相声、小品、杂技、魔术等各类表演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联欢晚会,从1983年首次举办开始,一直受人瞩目,关于当年春晚的话题也始终是新闻热点,观众始终关注节目内容、参演演员等细节内容,每届春晚的语言类节目的多寡,哪位新人会登上这方舞台,哪家企业夺得零点报时的广告冠名权都是街头巷尾议论的热点。至于晚会播出后的反响如何,也会有专业公司进行跟踪调查及数据分析,以便为下一年春晚的准备打好基础。中国人观看春晚的热情多年来有增无减,虽然近年来对春晚褒贬不一,众口难调,很难重现上世纪80年代万人空巷的观看盛况,但是这一场“视听大餐、精神盛宴”仍然在中国人心目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虽然节目形式不同,历史长短不一,但是中国人和日本人在除夕夜都有观看电视晚会的重要民俗,新年来临之际与家人共享天伦,同赏节目,在欢歌笑语中迎来新的纪元,被视为电视机带来的新年“新民俗”。与日本的“t白歌合椤痹谖缫12点之前结束不同的是,中国的春节联欢晚会在进行过程中会穿插隆重的0点整点报时,其后演出继续,一直持续到凌晨一点钟左右。

(三)日本人相当重视“新年初次参拜”

钟声响过之后,就可以前往寺庙、神社参拜祈福了。新年的第一次参拜被称为“初”,有人在午夜钟声响过之后立刻出门参拜,也有人等到天亮后再去,一般都会在1月1日~3日进行新年的初次参拜,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一切顺利。日本的电车在12月31号晚上也是彻夜运行,方便人们去寺庙参拜。从12月31号半夜开始,各个寺院的门口就人山人海。参拜完后,一般还要领取神符,然后才算完成。据统计,每年在新年前三天去寺庙、神社之类地方参拜的人的数量超过了9000万。(『i有侣2011年1月4日)由于人数庞大,政府不得不出动警察维持秩序,以确保新年参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进行。

中国也有“烧头香”的说法,追求好运和吉利仍然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近年来各地佛寺还相继拍卖新年第一炷香的进香权,盛况空前。不少人相信在大年初一第一个将香插在庙里的香炉,可为自己带来一整年的好运。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普遍,只是流行于少数有或期盼财运亨通的生意人之间,中国人在新年时并无去寺庙烧香的普遍习俗。

(四)拜年与压岁钱

中国人将新年视为难得的拜访亲友的机会,正月初一开始就会开始逐个拜访亲朋好友,致以新年问候,近年来随着新兴媒体的盛行,短信拜年、微信拜年等愈演愈烈,但是见面问候仍占主流。长辈遇到小孩要分发压岁钱,因为“八”瓯与“八”畋谐音,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安度过一岁。

像中国一样,新年第一天,日本人也要到各家走访,互致新年问候。有时并不进入对方家里,只在门口问候一声,如果碰巧主人不在家,就在门口留下名片,不过名片的右上方要写上“新年好”等问候语。遇到亲戚、朋友家的小孩,长辈就必须给“お年玉”,即压岁钱,但压岁钱必须用小巧精致的信封包好,因为如果不装在信封里的话,会被视为“钱”,给人见利忘义的感觉,是十分不礼貌的。

结语

中日两国文化一脉相承,在新年习俗方面也有诸多相同之处,如新年前都要进行大扫除,辞旧迎新的同时以示对神灵的敬意;新年时必须全家团聚,共享天伦;新年期间通过拜年活动增强人际交往;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寄托对小孩平安成长的祝福等。虽然在新年的日期方面,中国仍重视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而日本已改为西历的元旦,但是在对神灵的敬畏、虔诚以及对人际关系的重视方面,中日两国的新年文化习俗是相通的。

注:本文是上海交大出版社委托项目“中日新年习俗的对比研究”(编号:201311)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西角井正c.年中行事事典[m].|京堂出版,1958:p70-125;

[2]菊池v恭.お内のおo仕と心得[m].真宗大谷派宗账出版部,1981:p134-193;

[3]秦明吾.中日习俗文化[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p103-148;

[4]贾惠萱.中日饮食比较文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p246-289;

[5]有利幸.『春の七草ものと人gの文化史[m].法政大学出版局,2008:p65-89;

[6]熊}功夫.文化としてのマナ`[m].岩波书店,1997:p85-116;

[7]平山n.明治期|京における「初の形成^程[J].『日本s史,2005年12月号:p65-69;

[8]新谷尚o.日本の「行事と「食のしきたり[m].青春出版社,2004:p53-167;

[9]川u真量.大谷派寺院年中t法要行事[m].法藏^,1964:p87-178;

[10]马凤鸣.现代日本人的风俗习惯[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p257-281;

[11]苑崇利.日本概况[m].外文出版社,2001:p133-178;

新年习俗篇4

日本人在新年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现日本多数城里人已放弃新年吃素习惯,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条,面条不宜切得太短,因为面越长,新年的幸福也就越长。另外人们还要吃一种黑豆,在日语中“豆”与“认真”谐音。勤劳的日本人民以此激励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刻苦工作,一丝不苟。

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

印度人的新年食品是“阿帕姆”。“阿帕姆”也是一种家庭自制点心,主要原料是面粉、可可、牛奶、棕榈树脂,味道以甜为主。“阿帕姆”佐以牛奶软糖、芒果酸辣汤、咖喱肉汤等供人享用,真可谓五味俱全,印度人认为,如此新年第一吃,目的是告诫自己:新的一年中生活将错综复杂、忧喜参半,应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即将发生的一切。

意大利人第一餐,吃扁豆。意大利人新年期间喜吃小扁豆,这种豆子宛如古币,食之必日进斗金,不仅祈求生活富有,而且爱情甜蜜。

西班牙人的第一餐,争吃葡萄。在除夕夜,全家团聚在一起,等教堂的钟声开始敲12点时,大家便争吃葡萄,如果能合着钟声的节拍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大吉大利。

希腊人过新年总要在家中烤制一些面包,在面包中藏一枚硬币,全家人谁能吃到这枚硬币,谁就是新年最幸运、最富有的人。

英国人的“迎新宴会”分“家庭宴会”和“团体宴会”两种,宴会通常从除夕晚上8时开始直至元旦凌晨结束。宴会上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心,供人们通宵达旦地开怀畅饮。

新加坡人过年时,人们爱吃油炸糯米和红糖做成的甜年糕。

保加利亚人在除夕夜,都要吃特制的新年蛋糕,蛋糕里放进了各种各样的小礼物。如谁吃到玫瑰花,就表示他将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巴拉圭人第一餐,只吃冷食。南美洲的巴拉圭人把年终最后5天定为“冷食节”。这5天,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庶民百姓,都不动烟火,只吃冷食。新年零时钟声响后,才能开始烹煮佳肴,欢庆新年。

伊拉克人在节日清晨,人们很早起床,吃一种用肉和油煮成的麦粥,预示获得丰收。

苏丹人过新年时,人们喜欢互赠核桃,并用核桃煮粥。吃了这种核桃粥,预祝在新的一年里吉样如意。

伊朗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以示吉祥。

降脂减肥喝黑茶孙立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主要品种有湖南黑茶、湖北老边茶、四川边茶、广西六堡散茶、云南普洱茶等。

新年习俗篇5

习俗之一:发压岁钱。大年三十下午,你们会看到一大群小孩站在农村的小院子里排着队伍,请不要奇怪,这是大人们在发压岁钱呢!每年这个时候,爷爷家的院子里,小孩们都抢着拿压岁钱。还要给长辈们拜年,这样便得到了上百元的压岁钱,不过这来之不易的压岁钱都得交公哦!后来在过年发压岁钱时还编出了这样一个顺口溜: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习俗之二:吃年夜饭。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围坐在桌前,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家庭的温馨无法用语言来到表达。

习俗之三:放鞭炮、烟花。当除夕夜晚上12点刚到时,农村漫山遍野便响起了阵阵鞭炮声,亮起了烟花,将整个夜晚照得犹如白昼,美不胜收,在这美丽中人们也为新的一年的到来而感到喜悦。

新年习俗篇6

【关键词】西方婚礼;婚俗文化;婚俗习惯

在我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具特色的婚礼。这些婚礼中应当遵循的习俗就是婚俗。因文化习俗、所处地域环境等的不同,婚礼在形式上也会有所差异。尽管各地不同的婚俗文化都不尽相同,但婚礼的确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喜事。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在西方的各个国家究竟有着怎样的婚俗习惯。

美国:大多数的西方婚礼上,新娘都身着传统服装。有一句老话,告诉女人结婚时该穿什么或该戴什么:

“Somethingold,somethingnew,somethingborrowed,andsomethingblue.”――“旧东西,新东西,借来的东西,蓝色的东西。”

当新娘筹划她的婚礼时,她的姨妈和姐妹们会念那首传统诗歌:“旧东西,新东西,借来的东西,蓝色的东西”以求好运,并帮她按照习俗一一核查她所需要的物品,给她做婚礼的准备。这句“求好运”的话可追溯到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许多美国新娘都非常认真地遵循着这一婚服传统:

“旧东西”象征着与新娘的家庭和过去保持联系。许多新娘会戴一件家传珠宝,或穿自己的母亲或者祖母的婚服;

“新东西”象征着新娘的新生活能交好运,顺顺畅畅。婚服通常是新的,但新娘也可戴新首饰或穿新鞋;

“借来的东西”提醒新娘在她需要的时候,朋友或家人会帮助她。这件借来的东西,可以是一块漂亮的手帕,或是好朋友的婚纱;

“蓝色的东西”象征着忠贞不渝。这蓝色之物,通常是穿在新娘腿上的吊袜带,也可以是根缎带或一件珠宝。

罗马:在每种文化中,婚礼都是件特别的大事。因此婚礼上有许多礼仪和迷信。

西方文化中的许多婚礼传统旨在保护新郎新娘免遭厄运。

罗马人推出了伴娘这一习俗(伴娘就是穿得像新娘一样的妇女),用伴娘来迷惑魔鬼;婚礼上有些鲜花气味很浓,可以吓跑魔鬼。因而在过去,新郎新娘都佩戴鲜花。同时,鲜花代表激情和奖赏,传达出繁荣富饶和出类拔萃的讯息,新娘手捧的鲜花,乃是幸福的象征。婚宴结束时,新娘把花束抛向那些参加婚礼的单身女性,有幸接到新娘花束的人将有好运气,也会是下一个喜结良缘的人。

法国:扔吊袜带之风始于法国,因为新娘身上的装束被法国人认为是吉祥物。婚礼上,新娘把吊袜带抛向宾客,任何一个接住吊袜带的人都有指望交好运。在美国,传统做法是新郎把吊袜带从新娘腿上解下,把它抛向未婚男士。接住它的男士,则被认为是下一个要结婚的人。有些婚礼上,接住吊袜带的男士,会把它放在那位接住鲜花的女士的腿上,或者,他们可能开始跳下一支舞。还有一种常见的做法,就是那些接住鲜花和吊袜带的人和新娘、新郎一同照相。

希腊:婚礼面纱是一种希腊习俗,为的是不让恶魔找到新娘。起初新娘戴面纱是作为年轻和童贞的象征,信奉天主教的新娘戴面纱代表纯洁。因此,许多新娘在赴教堂举行婚礼的时候都选择戴双层面纱,新娘的父亲将女儿交给新郎以后,由新郎亲手揭开面纱。

在西方的各个婚俗文化之中,对于配饰、婚礼步骤、新人礼服规格等也有着特有的要求。

钻戒:《圣经》上说,在远古时代,男子向女子求婚时的证物就是指环。9世纪时,教皇尼古拉一世颁布法令,规定男方赠送婚戒给女方是正式求婚所不可缺少的步骤。

新娘礼服的颜色:新娘礼服的颜色代表着传统,也有特定的含义:白色代表纯洁童贞。基督教婚礼上使用的白色连衣裙,起源于乔治五世的祖母维多利亚女王推荐,并定为王室的婚礼用装。1840年维多利亚女王的婚礼就是用了白色连衣裙,引起整个英国社会的关注。此后,西方婚礼上采用白色连衣裙的习惯很快扩展到英国上流阶层,19世纪后也扩大到普通家庭。

在西方的结婚习俗中,新娘会穿着白色的礼服,象征维多利亚时代中的“纯洁”(由于大众和媒体的误导,白色礼服被以为是象征了“”,但事实上代表的是头纱)。因此在这种“白色婚礼”传统中,寡妇或曾离婚的女性被认为不应当在其再婚的婚礼上穿着白色的婚纱。

头饰:新娘子在婚礼当天佩戴头饰的习俗由来已久,古时的女子在适婚年龄都会头戴花环,以区别于已婚妇女,象征着童贞。

新娘会站在新郎的左边:这个习俗起源于抢婚盛行的年代,由于担心新娘的家人会在婚礼上将新娘抢回去,新郎必须空出右手来随时应战。

互吻:根据习俗,婚礼是以新人的亲吻而宣告结束。这一吻有着深刻的含义:通过接吻,一个人的气息和部分灵魂就留在了另一个人的体内,爱使他们合二为一。

抱着新娘入洞房:这一习俗是从一些土著部落的婚俗演变而来的。由于这些部落里的单身女子太少,所以男子们要到邻近的村落去抢亲,将她们扛走,免得她们一沾地就会逃走。今天,人们认为,新娘不能用左脚迈进新房的门,所以最好让新郎将新娘抱进房。

新婚夫妇的汽车:当新婚夫妇乘车出发度蜜月时,汽车的后面会拴上许多易拉罐。它起源于古代扔鞋子的习俗,参加婚礼的宾客们向新人身上扔鞋子,认为如果有鞋子击中了新人乘坐的车子,那么就会带来好运。

汽车鸣笛:跟在新人汽车后面的车队一路不停地鸣笛,以驱走恶魔。

婚礼音乐:时常在结婚典礼上播放的音乐,如结婚进行曲等。较著名的有:华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中的《婚礼合唱》,通常是用来当作进场时的音乐,也称做“新娘来了”(HereComestheBride)。孟德尔颂为莎士比亚的戏剧《仲夏夜之梦》所作的插曲《结婚进行曲》,通常是用来当作退场时的音乐。夏尔-玛丽・魏多的《第五号交响曲》中的《托卡塔曲》,也用来作为退场音乐。

结婚周年纪念日:西方人对于结婚周年纪念日十分重视,美国也不例外。他们为婚后每个周年纪念日都分别取了有趣的名称。

第一年叫纸婚,第二年叫棉婚,第三年叫皮革婚,依次下去是:毅婚、木婚、铁婚、铜婚、陶器婚、柳婚、锡婚、钢婚、绕仁婚、花边婚、象牙婚、水晶婚。

从第十五年以后,每五年一个名称。它们是:搪瓷婚、银婚、珠婚、珊瑚婚、红宝石婚、蓝宝石婚、金婚、翡翠婚、钻石婚。中间银婚和金婚是两次隆重的大典。望文生义,可以看出这些名称象征夫妇情感随着光阴的推移,一年坚似一年,一年更比一年珍贵。

在美国,每逢这些纪念日,夫妻常常互赠礼品,并说一些相互赞美和致谢的话,使对方感到欣慰。有的人甚至画一幅宏大的图画,写上“感谢此生有你相伴”等字样张贴在门口。妻子回家一眼望见,势必深受感动,再次促进夫妻情感。这种做法对促进家庭生活的圆满是大有裨益的。

在大部分的文化里,通常都会存在一些结婚上的传统与习俗,其中有许多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失去了其原始所象征的意义,逐渐演变为世俗婚礼。希望通过以上对西方婚俗的简单介绍,让大家对西方的婚俗文化有所了解,同时,对当代西式婚礼上的各个环节背后的深意有所体会。婚礼,不仅仅是进入婚姻生活的必要开端,更包含着对新人的祝福和告诫。

【参考文献】

[1]应立国.西方婚礼.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1.

[2]郁龙于.中西文化异同论[m].三联书店出版社,1984.4.

新年习俗篇7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的习俗1、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除夕的习俗2、压岁钱

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除了长辈送小儿“压岁钱”之外,有的地区还有送“压岁果”的习俗。除夕夜,长辈会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边,取“吉利”寓意来祝孩子来年大吉大利。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压岁钱”更为直接纯粹,一般都用精致的红包装上红红的票子,然后分给孩子,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

除夕的习俗3、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除夕的习俗4、不汲水

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除夕的习俗5、踩岁活动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除夕的习俗6、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

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除夕的习俗7、开灯睡觉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

除夕的习俗8、忌打碎器物

除夕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小心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抓紧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民间认为,将红纸包起来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灾难。所以,人们在除夕这天为了博个好彩头,都会慎言谨行,以求得一个吉祥如意年。

除夕的习俗9、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0xx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除夕的习俗10、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除夕的习俗11、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除夕的习俗12、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一的标准。

除夕的习俗13、零点必须回家

团圆的年夜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吃完,一家人就会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或者到亲戚家串门聊天,但必须在零点前回到家。一到零点,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岁”,当钟表的指针走过12点后,人们就会燃放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新年习俗篇8

1、侗族的春节习俗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2、白族的春节习俗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3、土家族的春节习俗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4、傈僳族的春节习俗

傈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5、拉祜族的春节习俗

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身,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特别重视糯米粑粑,除食用外,总要给牛吃一点,关在犁、锄、砍刀等农具上摆上一点,以酬其一年来与主人合作,祝愿新的一年里创造更多的财富。

6、赫哲族的春节习俗

春节,赫哲语为“佛额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人们穿上在帽耳、衣领、袖口、裤腿、围裙、鞋面上绣着美丽的花纹、几何图案和花鸟等花边的兽皮等服装。在年节里,一般人家要做“吐火宴”,或用一种野生果“稠李子”制作成饼子,同时摆满鱼、兽类肉等食品。对待贵客,则用杀活鱼,或把鱼条烤熟,用这种“塔拉哈”招待。

7、基诺族的春节习俗

春节到来,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口嚼槟榔的老翁扬头打钹,戴大尖帽的老妪低首鸣锣,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响,男女青年围成一圈徒手跳舞。

8、哈尼族的春节习俗

荡秋千,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9、达斡尔族的春节习俗

居住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妆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10、仫佬族的春节习俗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几十人、几百人,乃至几千人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里唱山歌,尽情歌唱劳动、生活和爱情。

11、独龙族的春节习俗

唯一的节日就是先在冬腊月的“卡雀哇”节。最隆重的仪式是牛祭天。这天,族长把牛拴在广场中央的木桩上。由青年妇女将链珠挂在牛角上,接着,一位勇猛强壮的小伙子,手持锋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将牛刺倒死去。此刻,人们就跳起“牛锅庄”舞,然后分吃牛肉。

12、鄂伦春族的春节习俗

在东北的鄂伦春同胞,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者叩头,平辈则互相请安,初二、初三进行赛马。正月十五美味佳肴。正月十六的早上,要进行相互抹黑脸的活动。青年人给老年人抹黑时要先叩头。

13、高山族的春节习俗

“围炉”,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14、景颇族的春节习俗

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姑娘们便奖给神一碗香甜的米酒。

15、瑶族的春节习俗

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16、鄂温克族的春节习俗

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17、羌族的春节习俗

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18、纳西族的春节习俗

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19、蒙古族的春节习俗

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20、满族的春节习俗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21、彝族的春节习俗

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22、水族的春节习俗

主要聚居在我国的贵州省,不数散居在广西族自治区。与许多民族一样,水族每年农正月初一至十五也过春节。节日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收拾房屋,缝制新衣,贴年画、春联,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来迎接新年的到来。春节期间,人们最重果的活动就是祭祀祖先,鱼是必不可少的供品。祭祀的习俗,有的地方在家门口临时放桌,摆上酒席。有的地方摆上箩筐,一头盛着各种生产工具,冀盼来年生产丰收。祭祀时,燃香烧纸,全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跪拜,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安,事事如意。春节期间,水族小孩儿会挨家串门向大人讨糖果吃,谁要得最多,谁就被认为福气最好,将来聪明健康。除此之外,人们还穿着节日盛装,相互走访庆贺新年。男女青年则汇集在村头寨尾,吹笙,击铜鼓,随着鼓点跳起各种铜鼓舞。节日期间往往鼓声昼夜不停,整个水族山寨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

23、藏族的春节习俗

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24、东乡族的春节习俗

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25、京族的春节习俗

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26、苗族的春节习俗

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27、壮族的春节习俗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28、布依族的春节习俗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29、傣族的春节习俗节日知识

新年习俗篇9

【关键词】功能论;仪陇;客家婚俗

何为客?行者为客。仪陇客家人是迁徙过来的,据历史考证,客家人经历了五次大的迁徙,而仪陇客家人是第四次迁徙到川的客家人。“湖广填四川”就是其第四次大迁徙。[1]已有的相关研究中主要是对客家人婚礼习俗的描述,较少有文章对其进行功能分析,在蓝希琳赣南客家婚俗及其社会文化功能分析中虽然对其的婚俗功能进行了分析,但是赣南客家婚俗与仪陇客家婚俗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主要是对仪陇客家婚俗功能进行分析。

一、客家婚礼习俗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传统婚姻中遵守的准则,客家人在民国时期亦是如此。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年轻一代受到外来思想的很大影响,自由恋爱的观念也逐渐在年轻一代中形成。传统的客家婚礼习俗中需要经过会面,看家境,合八字、订婚、结婚等不同阶段。媒人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媒人带男方到女方家去看妹子,叫“会面”或叫“对面”[2]。其类似当今的相亲这一现象,男方与女方第一次在媒人的安排下见面。如果彼此相中便会合八字,所谓合八字即将男方与女方的生辰八字进行测算。需要将八字放置七八天确保无事之后才会走亲与订婚。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决定订婚以后,媒人带上女方亲戚去男方走亲以便取得亲戚们的熟悉与认可。婚礼当天需要经过漫长的程序,起煤当天有哭嫁的习俗,哭嫁是指在出嫁当天女方表示感谢母方家人的恩情,也表示难以割舍的意思。出嫁当天有上妆梳头的风俗,梳头是表示庄重与祝福的意思。出嫁那天,男方家会请吹打队伍,男方的女性亲属如姑、嫂、姐妹会带上礼品去接亲。出亲前,女家会请富贵有福气之人为新娘试轿。以此为新娘带去祝福。在此之后富贵而有福气的妇人会扶新娘上轿。客家人的婚礼习俗中含有拜客的环节即夫妻交拜之后,会请新婚夫妻到喜堂拜客,所谓拜客是指向来参加婚礼的亲戚朋友等行礼。最后便是闹洞房的环节,这是我国古代婚礼习俗也存在的重要环节,一般是同辈群体会去闹洞房。客家人婚礼习俗的每一个环节都彰显了对新人的祝福。

二、客家婚礼习俗功能分析

功能主义是社会学者涂尔干(emileDurkheim)和史宾塞(HerbertSpencer)在十九世纪发起的。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不论是抽象的社会现象,如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思想道德等;还是具体的物质现象,如手杖、工具器皿等都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每一种社会现象都与其它现象互相关联、互相作用,都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功能主义认为事物的功能可以分为正功能与反功能,即一件事或物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也有显功能与潜功能之分即某事物的显与隐。

婚礼是缔结姻缘的形式,从古至今婚礼习俗已经经历了很多变化。仪陇客家婚礼习俗作为仪陇客家文化的特色之一,其还保留了许多古时的婚礼习俗。客家婚礼习俗是客家人重视的习俗之一,其有着很多重要的功能。

(一)婚礼促进了新关系的建立、促进家族之间交往与联系。

婚礼作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马林洛夫斯基曾言:“婚礼表明两个家庭建立了姻亲关系,通过婚礼仪式这种崭新的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婚礼是两个未婚男女组成新家庭的仪式。对个人而言,其是人生角色的转换,从承担子女的角色到逐渐承担夫妻的角色与父母的角色。此外婚礼表示原来两个不相关的家庭形成了新的亲密联系。姻亲关系在两个家庭以后的发展当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男女双方结合或离异并非单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成为关乎两个家族荣誉、地位和经济利益的大事。

(二)婚礼表明男女双方得到族内的认同

族内认同是指新婚夫妻得到客家族内人的认可与赞同,拥有族内人的权利与义务。客家人的婚礼程序较为复杂,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这是得到族内认同的过程:从表面上而言,男女双方要得到族内的认同需要经过繁琐的婚礼仪式,从“会面”到订亲再到迎亲(起媒哭嫁—梳头—迎亲—试轿出亲—扶亲—入洞房—拜客—闹洞房),对客家人而言这些繁琐的婚礼程序很具有说服力;从心灵深处而言,传统的客家婚礼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新郎新娘要经过“合八字”并且在这过程中不能出现差错否则就会被认为不吉利,客家人的婚礼程序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得到族内人心灵里的认同过程。从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的角度而言,未婚男女通过婚礼这一程序进入新的角色领域,开始独立承担一个新的家庭赋予其的责任,这也是社会对其的认可与赞同。

(三)婚礼促进族内人的交流,加强族内团结

仪陇客家人各家的婚礼大同小异,有着共享的仪式和礼仪:虽然不是所有的婚礼都严格的遵循(起媒哭嫁—梳头—迎亲—上轿—入洞房—拜客—闹洞房)这些繁琐的程序,但是基本是相同的。客家文化也通过参与婚礼之人的相互攀谈与交流而得以传播。这样的集会有利于增强族群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婚礼中不仅有双方家庭的亲戚朋友的参与,也有族内的族人参与,婚礼为族内人的交往提供了契机,通过相互间的交往族内人促进彼此间的了解,为建立深交奠定基础,也有利于化解矛盾和促进族内团结。

(四)婚礼彰显本民族的特色,有利于保护与传承本民族的文化。

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客家人的婚礼习俗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热情好客、团结协作、邻里和谐等民族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对加强本民族的团结,维护稳定的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婚礼展现了客家文化的特色,婚礼习俗的传承也是在继承和弘扬客家文化,青年一代在参加婚礼的过程中收到熏陶并传承这些优秀的品质。因此这些优秀的品质也有利于教育青年一代。

三、小结

仪陇位于四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是国家的重点扶贫县之一。仪陇客家文化是仪陇县的特色之一。对仪陇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当地的发展。婚礼习俗是对婚礼的一种规范,约束人的婚姻意识和婚姻行为。婚礼习俗作为传统社会五大习俗之一蕴含有重要的功能,本文中笔者从功能论的角度对仪陇婚礼习俗所具有的功能进行了浅析:婚礼表明男女双方得到族内的认同;婚礼增强群体归属感,加强族内团结(婚礼是亲朋好友集会的场合,在这个场合中族人相互攀谈,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增进群体归属感,有利于族内团结);婚礼也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仪陇客家文化,弘扬本民族优秀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客家婚礼习俗有了一些改变,但是总体而言变化不大。在新时期研究仪陇客家文化,风俗礼仪有利于加强对客家这一少数族群的了解,促进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共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新年习俗篇10

1礼仪习俗的变化

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请安等礼。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习俗的新变化。

2消费习俗的变化

在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不过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纪末,洋货消费遍及各阶层。此外,赛马、赛船、网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点心、西式饮料、业余剧社、公园、室内音乐会、电影、电灯、电话、自来水、邮政、电车等西式生活方式无不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

3服饰习俗的变化

中国服饰习俗源远流长,各时代都有绚丽多彩的服饰。至清代中国服饰则多以长袍马褂为主,女子则穿旗袍。部分中国人开始接受西式服饰。在19世纪50年代,香港、广州有人模仿洋人打扮,华商更多有穿洋装者。戊戌时期康有为力倡“易服”。20世纪初,当时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则是近代中西服饰合璧的最典型标志。

4饮食习俗的变化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等各种菜系以及其它各地方风味菜肴及小吃。至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随着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入,西方的一些饮食也逐渐传入中国,至19世纪中叶以后西式饮食开始在一些沿海通商城市流行。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髦。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渐受中国人的欢迎,如啤酒、香槟酒、奶茶、汽水、冰棒、冰淇淋、面包、西点、蛋糕等皆被国人接受。

5居住习俗的变化

中西居住习俗差异较大,这里既有都市化程度问题,也有不同的风俗问题。皇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出代表,不过它与民居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北京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南方的天井院落、西南少数民族的吊脚楼和土楼、北方草原的毡包等,都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形态。通常中国传统民居以平房为主,这主要与中国有广阔的土地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落后有关。在近代,还出现了西洋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中国民居——里弄房屋。

6出行习俗的变化

出行习俗是与交通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传统社会,代步工具主要是马车、牛车、肩舆(轿子)、木船以及骑马、骑驴、骑骆驼等。其共同特点是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速度慢、活动范围小。交通落后,必然造成社会的落后。在近代,随着西方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的引入,逐渐导致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变革。

7节日习俗的变化

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独具特色,近代的岁时令节从总体上仍然沿袭自古以来的民间形成的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民国初年的新纪念日除了民国成立日(元月1日)和国庆(10月10日)纪念以外,还有革命先烈纪念日(3月29日)、国耻日(5月9日)、植树节(清明节)等,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国际妇女节(3月8日)、儿童节(4月4日)、国际劳动节、学生运动纪念节(5月4日)、教师节(8月27日)等等。

8婚丧习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