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十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十篇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0:46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篇1

一、我国现有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

近十年来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虽有区域性差异,但毕竟形成了一些模式化产物(尽管现行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理论研究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3](p.39),提出了关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各种理论,同时各式各样的模式也在不同程度地运用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观瞻十年来,运用于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基本模式大致有五类,分别是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学模式、教育学模式、社会学模式和针对复杂巨系统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3](p.40)。生物—医学模式基于生物心理学的观点把心理问题看成是一种疾病,更重视特殊儿童生理躯体上的问题表现,主张通过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技术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以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促进其心理功能的恢复和协调。20世纪70年代前,我国对特殊儿童的类别诊断、鉴别与心理评估主要依赖于生物—医学模式;70年代后许多研究指出,医学疾病评估测试系统难以精确地反映特殊儿童的心理障碍程度,尤其是对特殊儿童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忽视,直接弱化了对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程度。心理学模式以心理健康为取向,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以消除或缓解某一方面、某个层面的心理问题为目标,重视运用心理技术,多采用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方式方法。这一模式虽重视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但运用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难免会聚焦问题矫治,易陷入被动的心理治疗策略应对。况且该模式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者本身的要求较高。既要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又要有特殊教育的知识储备[4](p.46-55),否则,其实际作用将大受限制。

教育学模式强调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环节中,促进儿童各种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3](p.41)。学校教师要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要求纳入教育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主要采用心理辅导的方式方法。通过相关课程讲授、活动的开展、心理素质的训练、心理潜能的开发以及教以简单的自我调适方法等来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一模式运用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需要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能在教学中针对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或是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担此重任。社会学模式依据社会心理学关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影响的原理,注重教育活动双方的社会角色、性别差异、文化素养、价值观念、个性倾向、社会习俗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5](p.11-13),以及社会环境对教育结果的影响[6],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重视家庭、社会资源的利用,实行家校合作、学校与社区合作[7]。由于此模式特别关注儿童出现的行为、情绪等问题,因此,运用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往往是当出现问题时才进行干预。建立在复杂系统观和wSR系统方法论基础上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2](p.8),特别适合于复杂巨系统(即社会系统)工程设计和家庭—学校—社会(社区)或城乡一体化建构分析研究,已在汶川地震灾后儿童心理重建[8](p.4273-4276)、农村留守儿童及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自闭症及多动症等儿童心理康复实践创新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值得在今后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教学、管理中深化与完善,重点是建立长效机制和突破方法论瓶颈[9](p.4630)。

不可否认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失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规模化产物。现有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均存有合理的成分,但也有其局限性。局限性主要体现在:(1)以单一学科为基础。上述前四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依据某些学科理论或一般系统论来划分的,只有最后的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基于复杂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方法论,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2)针对性不强。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多半是在普通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基础上提出的,最后的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则合理配置了普教模式与特教模式两种优质资源。从共性上说,特殊儿童首先是儿童,依此观点将普通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嵌入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固然有其合理成分。但从差异性上看,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无论在行为、情绪、个性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不同,照搬模式显然不足以应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3)实践操作性弱。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果缺乏实践操作的平台,而只有理论架构,那只能是流于形式或表面化,即使名义上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或开设了课程,但囿于教育者自身观念束缚、知识储备不足、模式运用单一等,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对特殊儿童的成效。

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多元整合

1.多元整合的学理探析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互相激荡、碰撞的时代,各种文化并存并相互影响。教育、心理与文化唇齿相依,使教育、心理各个方面都深受多元因素的影响。面对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的不断更新,人们意识到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挑战,必须走向多元视角,倡导多元主体、多元视角、多种方式和多样内容已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一种主导有效的方式[10](p.17)。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人、引导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的心理活动复杂性、教育活动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线性的,必然是多元的、非线性的。每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合理的和有意义的,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随着时间和环境不断变化和成长的,那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要随着主体不断的变化。每当一个模式固定下来、僵化了、不变化,必然出现阻碍发展的现象[11]。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当是经多元整合的、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惟有此才可能发挥更大的整体功能作用。所谓“多元”是指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等跨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各有特色,各有侧重,要从多学科的角度去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所谓“整合”是指要强调一个系统整体的协调和综合优势的发挥。其实质就是力求避免用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而要用动态的、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12](p.172)。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多元整合是系统论、整体论等的充分展示,客观上反映了人的心理、教育活动和社会发展中复杂性的必然要求或选择。多元整合的系统模式强调整体性的协调,并不是简单的拼凑或是合并,而是各类型、各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与和谐发展,取长补短,灵活运用。

2.多元整合的主要内涵

(1)视野的整合。人,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是一种高级动物。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包括特殊儿童,那就不能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定位于心理学或特殊教育学研究领域,而是要把基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等学科视野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加以整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集约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结构。

(2)目标的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占有一席地位,源于人们对心理疾病危害性的认识。家长和学校教育工作者都关注到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一般是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个体心理问题上,目的是促进其心理健康。多元整合模式要求人的现代化和个性社会化,要求不仅仅解决特殊儿童单一的心理问题,而是要塑造特殊儿童的健康人格,发挥特殊儿童的潜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特殊儿童发展,在目标设置上,要做到全面性、发展性、整体性,充分考虑到特殊儿童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提高特殊儿童主动性和适应能力。

(3)资源的整合。特殊儿童的心理成长是与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三方面综合教育分不开的。仅仅单方面地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健康发展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相互配合,达到资源的整合。学校可对家庭进行教育指导,也可通过互访、家长会或家长委员会等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和互助[12](p.173);学校也可与社会教育相配合,鼓励和组织儿童参加校外机构组织的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为特殊儿童争取更大的社会支持;家长可通过政府部门、慈善机构和社会团体寻求更多的专业支持和帮助。只有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社区)三大场域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自我适应资源的整合,才能探索和建构起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机制[10](p.17)。

3.多元整合的实施途径

(1)学科渗透整合。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全部课程中。除了特殊学校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还要整合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得以全方位的展开,通过学科教学渗透进行。较之于一般儿童而言,特殊儿童存在更多、更复杂的心理问题,对其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创设活动平台,促使其直观感受和活动参与,尽可能在体验、合作和自我反思中优化其心理素质[13]。教师应善于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学科资源,结合特殊儿童心理特点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特殊儿童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文化知识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之中,减少其负面情绪,以利于调整其学习状态,提高教育效果。

(2)方法渗透整合。鉴于特殊儿童的身心障碍特点,以各种适合特殊儿童的活动为载体,来提高儿童自我教育的能力。活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项的心理咨询或辅导活动。要及时观察特殊儿童的表现,及早进行干预,通过矫正特殊儿童偏差行为和消除心理问题,达到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多元化目标。辅导活动要采用多种方法整合,除心理谈话法外,可整合适合特殊儿童的绘画疗法、音乐疗法、戏剧疗法等非言语层面的治疗方法。另一类是校园活动。教师可开展体育竞赛、艺术表演、手工活动以及各种形式的班队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目标纳入到各类活动过程中,通过活动来培养特殊儿童良好习惯、个性、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健康心理[4](p.275-296)。

(3)资源渗透整合。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到其自身身心特点和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搜集特殊儿童的心理资料、建立心理档案,有利于掌握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全面、系统、准确的资料有利于确立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设计活动方案,保证有效指导。心理健康档案不是单向的、静态的文件保存,而是多元的、动态的资源整合。要根据儿童的发展状况,及时完善心理健康档案,而且要注意家庭、学校、社区等资源之间的互动情况,充分发挥资源合力的优势,做到师生合作、师师合作、家校合作和社校合作。

(4)目标渗透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要获得真实效果,就必须统一规划和合理安排,与其他课程或活动有机结合、多渠道融合,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而不能游离于学校原有工作范围之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缓解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而是要达到培养特殊儿童健康人格全面发展的多元目标。注重潜能开发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发展性目标、通过心理辅导和咨询解决心理问题的预防性目标、定位于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的矫治性目标,应整合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

4.多元整合的实施条件

(1)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支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由领导、教育科研工作者、教师等组成紧密结合、高效精干的团队。若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一种学校行为,则领导的亲自参与和全力支持显得尤为重要。鉴此,要求教育部门和行政领导在认识到位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强有力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精神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只有领导的态度明确而坚定,行动果断而稳健,并建构起生态化支持系统,才能迅速打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11]。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精神分析;儿童发展;可塑性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73-02

一、问题提出

精神分析理论是心理学理论,主要强调的是无意识过程,旨在研究精神层次与人格结构等深层次的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儿童教育的研究中,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儿童一般发展的特定阶段,如年龄段的差异和与之对应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其影响的关系及此理论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儿童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正处于成长成型阶段,有极强的可塑性,这一阶段有正确的理论作引导很重要,而精神分析理论又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从深层心理学方面所提出的理论,作用在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会促进人的深层次精神方面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儿童教育的研究中,精神分析理论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握精神分析法及其理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起作用以及如何形成良好衔接关系而展开本研究课题。并且“儿童心理学不但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或基本规律,而且要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规律,这些具体规律是通过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表现出来的。”[1]要把握规律,应用相关理论。弗洛伊德做了儿童关于精神分析方面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儿童的梦很容易被认出是愿望的满足。这些梦均由生活中迫切的躯体需要,如饥、渴、的需要所引起,也就是说,它们是以作为对体内刺激的反应的形式而成为愿望的满足的。”[2]儿童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他们正处于成长成型阶段且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但不正常的心理现象:孤独冷漠、逆反固执、郁郁寡欢、烦躁发怒、撒谎欺骗等,而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弗洛伊德认为,一切神经症的核心便是焦虑。都起源于被压抑的童年期精神创伤或心理冲突。”[3]为了避免这些,这一阶段有正确的理论作引导就显得非常紧迫。

由于儿童的可塑性强,环境对儿童心态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婴儿自出生之日起,即开始以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对婴儿来说,围绕着他们的社会环境或社会情景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条件。”[4]儿童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的变化,都会形成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心理品质,进而影响儿童的自然成长。要通过研究精神分析理论细化的积极因素作用于儿童的发展,使其形成利于自我成长的优势品质,所以要通过心理教育使儿童扬长避短。

二、研究目的

为了准确把握精神分析法及其理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起作用以及如何形成良好衔接关系而展开本研究课题。

在受西方多元文化价值影响下,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呈增多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对精神分析理论与儿童的自我发展关系的相互影响发生了浓厚兴趣,进而开始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由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知识理论结构的发挥能影响发展功能的改善,与儿童的一生完整发展阶段相比,儿童初期的发展更能反映出一些问题,由于儿童初期可塑性强,把精神分析理论的相关因素作用于儿童发展的初期可以说是衔接的着眼点。发挥角色作用和沟通,运用家庭结构中积极因素对儿童的发展会有巨大影响。“家庭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因为儿童个性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获得,其最关键的几年是在家中度过的。每个儿童最初的个性特征或气质类型各不相同,这种特征无疑会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5]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和精神分析理论的结合,从人格结构理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说来,本我,自我,超我对研究儿童心理规律,探索实施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按照快乐原则,满足愿望的冲动,即“本我”在青少年期增加了,这些本能冲动向个体的“自我”和“超我”提出了直接的挑战[6]。

三、研究方法

通过研究假设的分析来确定精神分析理论和儿童的发展尤其是早期发展有无关系或是关系如何。

1.理论依据及实施途径

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包括意识人格结构学说、人格发展阶段说、本能学说和焦虑说等。通过理论思辨和文献的方法假设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发展的状况有影响而进行深入探讨,试图了解和分析儿童的心理特征。

通过精神层次和释梦理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解决儿童的心理发展,基于家庭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使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给予儿童更多的温暖和快乐,使其克服消极心理。在儿童发展中期,其重要性在于儿童人格的自我完善。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掌握适度原则,使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得到应用,情感得到补偿。基本自理技能得以传授,让儿童自己做,这就是为什么要重视儿童发展的内部动因。改善家庭教育方式,使其合理化,以精神分析论为指导。加强情感沟通以及交往意识,使心理品质从消极向积极转化。

2.实际应用及相应对策

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关键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要在儿童性格及内在品质上要根据他的可塑性而制定相应的策略,寻求适合的理论给予指导,并且在儿童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此理论会起到引导作用。调节儿童情绪也是比较好的手段。“精神分析学家斯皮茨认为,情绪在自我发展和超我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情绪帮助儿童组织自己的行为和调节情绪本身。精神分析学家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儿童早期的情绪上。”[7]也就是说,寻求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比如上面提到的情绪调节策略。由于儿童自身发展会引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但如何有效的去解决这一问题呢?精神分析理论中,性本能理论所要说明的恰恰是这些原因,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此理论对儿童的发展尤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将爱和管教适当结合,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在基于儿童发展的客观基础上通过分析,做出相应的教育。

四、研究价值及意义

精神分析理论是具有临床性质的,在理论的基础之上是有一定的实际价值的。由于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儿童最早接触的人际关系是家庭关系,他们也是从中学会与人相处而成为社会成员的。因此儿童的家庭教育,还有其学习适应性和环境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所影响,所以关于研究价值还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

1.理论价值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做此项研究有助于把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某些方面融合到儿童发展的理论指导中,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揭示出了人性中的非理性成分,并指出潜意识是意识的前提和基础,这对于正确认识儿童、理解儿童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因而此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2.实践价值

精神分析理论之中的各个因素都可以在方方面面引导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其教育的可行性,所以精神分析理论的各个因素作用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是重中之重。“儿童出于另一种动机才把他的体验转变成一种游戏。通过将这种体验当作一场游戏来重复,尽管这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他却因此取得了主动的地位。”[8]这样,儿童就获得了主动发展自我意识,对未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要分析了解儿童发展的现有状况,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衡量儿童的发展认知水平,有目的的做出提高儿童身心发展与精神分析理论结合的方法,在此衔接中正确高效指导实践,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使其在正确理论的引导下实施学习行为,因而此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3.意义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从动机上来看,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目的性,即健康的心理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否则其他无从谈起;从人格来说,健全的人格是健康人的内在基础,人格的健康发展更能体现出儿童健康的心理因素;从社会化来说,人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而人类的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养成离不开社会化,而良好的外部环境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从态度上来讲,积极的态度是培养健康儿童的保证。总之,精神分析理论细化的因素都可以在各个方面引导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其教育的可行性,所以精神分析理论的各个因素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衔接问题就是关键。

五、结语

精神分析理论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无意识过程,其中精神层次和人格结构能给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在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又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从动机上来看,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目的性;从人格来说,健全的人格是健康人的内在基础,人格的健康发展更能体现出儿童健康的心理因素;从社会化来说,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养成离不开社会化,而良好的外部环境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从态度上来讲,积极的态度是培养健康儿童的保证。通过以上的分析及整合,在儿童教育中,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根本。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指导作用。儿童的发展阶段要适合身心发展特征。在发展期内,把握好关键期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策略,适合性格及内在品质的可塑性发展。精神层次和人格结构也能给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促使他们在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彭舜,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127.

[3]马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认知本质[J].中国临床康复,2005,(4).

[4]孟昭兰.婴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85.

[5]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73-274.

[6]雷雳,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篇3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实施;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3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38-02

健康教育是儿童家长获得健康知识且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以前的有病治病到预防保健即医学模式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妇幼保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深入的开展健康教育,使广大被服务对象掌握健康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科学育儿的能力,将是我们儿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保健门诊的自身优势,对广大被服务者进行广泛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均来自我院保健门诊以及电话咨询人群,即健康咨询者和健康检查者(儿童、其家属以及陪同人员)。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宣传的工具包括宣教室、咨询门诊、儿童保健0-6岁儿童保健软件、电脑、智能筛查工具箱、电视、投影仪和光盘、滚动电子屏幕、宣传图、册、单以及健康教育展板等。

1.2.2健康教育实施方式由专职保健人员轮流坐诊,对前来就诊的儿童及其家属分别给予个别指导或集中讲解或进入幼儿园进行专题健康讲座等。

1.2.3实施方法①孕前的优生优育以及孕期的健康教育:以婚前医学检查为契机,对前来进行婚前检查的每一对青年男女进行优生优育方面的健康教育宣传指导,及时解答待孕妇女的卫生保健和心理的困惑,并指导选择受孕的最佳时期,从孕前增补叶酸预防出生缺陷到对已确诊怀孕的妇女,要求其按照孕产妇系统管理的频次,定期进行产前常规检查,并进行产前筛查,及时发现妊娠期母胎的异常情况,进行必要的治疗。针对不同孕期,运用专业的知识,通俗易懂的语言,并结合电视、滚动电子屏幕、光盘、图片、宣传栏、展板、保健手册等,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宣传,使孕妇自觉接受生理、心理的保健知识,以及母乳喂养和科学的胎教指导。同时,教育孕妇避免接受病毒、放射线及空气污染,避免滥用药物,避免不良刺激对胎儿发育造成危害。②围产期的健康教育: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新婚学校、孕妇学校、宝宝课堂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录象等指导孕妇顺利渡过围产期,保障母婴的安全。要做好产妇心理、生理的健康指导,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督促产妇产后半小时开奶,促进母乳喂养。利用生动的语言、为产妇讲解新生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疾病筛查的重要性以及新生儿日常护理和预防保健知识,并教会产妇哺育新生儿的技巧和方法,示范早期智力开发的技巧,如皮肤触摸、婴儿、沐浴、抚触、俯卧、自动转头、视觉对比等。③婴幼儿期的健康教育:新生儿出院后,利用产后访视的时机,及时对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合理喂养、预防感染等知识的强化教育。指导产妇学会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体重、体温、排便及吃奶情况,甄别异常及时寻求指导或治疗。告之家长及时进行预防接种。由儿保门诊大夫建立儿童保健手册,进行4、2、1查体,根据不同年龄,对前来检查咨询儿童家长都有针对性地进行保健指导和健康宣教,如:告知家长要做好小儿生长发育监测,合理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培养小儿良好地生活习惯,适时断奶,并及时进行儿童早期发展教育的指导,甄别异常情况,预防意外伤害地发生。教会家长如何认识小儿常见病及防治措施,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认真执行。若发现体弱儿,及时建档,专人专案管理,并要求家长配合学会观察体弱儿的症状、体征,以便早发现、早治疗。④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教育:由于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其大脑皮层功能的发育已接近成人,因此,此时的健康教育对象不单纯是家长,对小儿的直接指导亦非常重要。此期儿童大多数在托幼机构,因此,儿童、家长及幼儿园的保教人员都成为健康教育的对象。要针对不同对象给以不同的健康指导,对儿童要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吃零食,少吃甜食,预防龋齿的发生;对家长要从其最关心的儿童智力开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儿童肥胖等方面进行有针对的健康指导及健康宣传;对保教人员告之及时进行健康安全教育、进行预防接种,防止传染病的发生,要寓教于游戏之中,合理引导小儿顺利的渡过第一逆反期,又因此期小儿生性好动,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要及时进行健康教育,远离意外伤害,对流动人口及私立幼儿园更应积极主动的进行宣传教育,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⑤学龄期及青春期的健康教育:此期小儿进入校园生活,虽然学习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仍然至关重要。要加强口腔保健和眼保健知识的宣传,加强体格锻炼,防止风湿和结核病的发生。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要及时进行青春期性生理、心理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由于此期儿童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人状态之间的矛盾,情绪起伏变化较大,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家长要配合老师对青少年正确引导,关心体贴,帮助他他们适应生理、心理的特殊时期,保证他们健康成长。

2结果

通过各种形式健康知识的宣传,使服务人群的健康意识有了根本的转变,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既为广大妇女提供了孕前、孕期、产前、产后科学孕育保健知识,又为儿童的早期健康发展做足了思想准备;既为保障人口素质的提高,保障优生优育奠定了基础,又为妇幼保健工作拓宽了领域,找准了努力的方向。通过健康教育,大力宣传并实施了《母婴保健法》,巩固了爱婴医院的成果,使广大群众对《母婴保健法》的知晓率达94%以上,降低了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传染病的发生,促进了小儿健康发展。通过系统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使孕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5.56%以上,辖区内的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4.53%,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达85.6%,体弱儿及高危妊娠管理率达到100%。

3体会

健康教育是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施、有评价的教育活动[2]。经过不断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母亲安全,儿童优先”已成为社会共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被推到转变医学模式的首要地位。它不仅仅为临床病人服务,而是从院内的病人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的健康人群,并且越来越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3.1对从事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有充分认识,它是人们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第一步,只有做好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才能把我们的服务项目做的更好、更彻底。

3.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我们从事儿童保健人员也提出更新的要求,它强调了卫生服务的整体观,对于我们妇幼保健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拓宽知识面,学习一些医学心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专业,还要善于与人沟通。沟通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前提,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取得被服务者的理解与信任,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在健康教育宣传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即与被服务者交流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端庄大方、热情、和蔼可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图片、宣传画、栩栩如生的模型通俗易懂的讲解、标准的示范,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被服务者对健康知识的要求。在整个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都要本着热情接、细心问、耐心讲、精心做、主动帮、亲切送、定时访的情感服务模式,让被服务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

3.3健康教育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保健工作的全面顺利进行并非单纯依靠儿童保健工作人员[3],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其中,家长和儿童既是参与者又是支持者,健康教育就是树立他们的保健意识,通过自保健能力,而一大部分集聚儿童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宣传,则需要教育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

3.4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儿童早期发展和心理行为问题越来越受重视,0-3岁这一阶段是儿童心理、智力、行为及个性形成的至关重要时期,而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地发育是心理行为发育的特征,是通过运动、语言、认知社会交往和生活、情感等表现出来[4]。但是仍有部分家长对儿童肥胖缺乏足够的认识,仅知道肥胖是由偏好吃甜食吃肉造成的,但对因肥胖造成儿童自身发育影响与后期危害知晓率很低,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去努力。

3.5而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儿童保健工作首先要有一支素质高的儿保队伍业务要全面,责任心要强,要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提升服务能力。因为来门诊的人群绝大多数是健康的儿童和望子成龙的家长,若只延续过去的仅提供简单的体格测量和筛选疾病型的检查的保健服务,早已不能满足父母们对保健日益增高的养育支援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好疾病筛选型的健康诊断和体格测量工作,更应以健康教育为切入点,提供给父母足够的健康保健知识,满足新时期儿童家长健康需求,更是今后儿童保健工作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纯艳.社区护理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4-65.

[2]于卫华,李志菊.影响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多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52-53.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篇4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在全世界范围内,目前都没有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测量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经过长期研究,可以从一些具体的表现来判断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1)智力发育正常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指儿童的智力发育与年龄相配。智力发育正常的儿童往往有较强的好奇心,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产生兴奋的探究行为,而且记忆力正常;(2)情绪稳定。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情绪来反映和表现的,虽然他们有时也会存在一些消极情绪,但是在他们表达出来后能够很快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他们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乐观、开朗、愉悦的情绪特点。(3)能够合群,不孤僻。在同龄人面前,他们表现出强烈的交往兴趣,有同情心,待人友善。(4)诚实且具有一定的自尊心。在做错事时,能够承认错误,在面对批评时会感到羞愧,渴望别人的认可和赞扬等。这些表现都可以作为判断儿童心理健康的依据,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段特征的。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尊重学前儿童的心理权益,在日常行为上注入心理教育

在学前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行为要亲切和蔼,努力驱散孩子的自卑、胆怯心理,在言语上多多鼓励,在眼神上要绝对柔和,因为孩子的心理是最为敏感的,他们往往能从老师的言行举止上,甚至一个眼神中判断出老师对自己的喜爱与否,渴望获得老师的赞扬和喜爱。

2.在校园环境中渗透教育

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包括三个方面: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三者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才能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产生导向作用。在校园环境中,主要是为儿童营造一个温馨浪漫的活动空间,从而营造一种心理素质培养的良好氛围:色彩艳丽的教室、花样繁多的课外活动设施、和蔼可亲的老师等。创设出一种友好的伙伴关系、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中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进而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

3.学前儿童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的生活始终是以游戏来贯穿始终的,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游戏的选择和角色扮演等情节活动,学会如何与其他同龄人相处,这对于幼儿性格的个性化发展无疑是极有帮助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对幼儿心理健康是有积极作用的,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助于幼儿团结协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游戏,同时这些游戏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前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要,利用教学来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坚决反对说教的办法对幼儿进行一味的灌输,或者把各类教学板块割裂开来。

二、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先天因素,二是后天因素

人类在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类的很多行为和心理,是在遗传和生活环境中共同作用并发展起来的。人类的很多心理行为都是受到遗传的影响,如,情绪的波动大小、性格的内向或外向等。不得不说,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对心理健康方面产生的作用在研究中得以被人肯定。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也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生活环境,是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对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比较高,研究证实了,在离异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比在完整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性格要孤僻和冷漠得多,而且特征明显。这样的儿童缺乏安全感,在人际交往中不合群,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说,稳定的家庭环境对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三、目前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虽然国家和政府对这方面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认识,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并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划,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的运用还有很多缺陷。一般情况下的实际情形是:在主观认识方面得到了重视,但在实际情况中却忽视了结合儿童的心理健康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得到切实的结合。造成这种情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育机构和教师、儿童家长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及认识上的缺失导致行动力的不足。其实,心理健康是多个方面的综合反映,并不是单单指儿童的个性或者思想品德,但是很多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把其混为一谈,追求过于片面,没有从正确的角度进行分析。另外,没有认识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殊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借鉴的是中小学方面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在教育上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

2.学前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很多学前教育缺乏新的师资力量,原有的教育理论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对于儿童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不能很好地分析,遇到问题无法通过正确的手段来解决,也无法对儿童的不良心理进行矫正,更不用说对有可能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预见和干预。所以,学前教育急需注入新的力量和活力,改善目前这种不合理的现状,使幼儿心理问题能够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四、提高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提高教师的素质

作为一个学前教育的工作者,应该掌握一定的心理教育学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灵活、合理运用。另外,作为学前教育教学工作者自身,应该具备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确保自身心理健康。因为幼儿的模仿能力强,教师的心理状态很容易对周围教学环境造成影响,对于处在这种环境下的幼儿来讲,当然更容易受到感染和影响。如果教师自身存在心理健康上的问题或存在心理缺陷,那么就会在教学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被孩子们接收,把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传染给幼儿,从而造成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2.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达到认识层次的统一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仅仅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应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为孩子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多与幼儿园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在校状况,及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批评或表扬,只有在学校与家长双方共同努力的条件下开展教育,才能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如此,只有在双方达到一个统一的认识高度,心理健康问题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

心理健康教育是几年来在现代教育新形势下产生的新事物,作为学前教育的教学工作者,必须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积极有效的途径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并最终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这是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相符合的。

参考文献: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篇5

论文摘要: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游戏自身的特点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和要达到的目的有着相似性和统一性,使游戏成为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方式。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认知、语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学前期儿童的身体和思维都还处于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认知思维和语言能力都还处于一种不完善的状态,以怎样的方式来开展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游戏能有效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既给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又能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快乐,激发其自信心、幸福感、成就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心理。

1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引发的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新领域,它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对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人自身所固有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并运用这些积极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孟万金教授整合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学及积极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应该重视全体学生,并全面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不是象以往只注重个别学生及其心理问题。除了以积极视角、主动态度之外,还要用积极的途径、思想来培养受教育者的积极心灵,最终实现积极健康心理教育目标。

2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给学前儿童播下了积极心理的种子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思维、语言、动作、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在重视儿童智力和身体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儿童其实也是有烦恼、有忧愁的,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而且童年期的心理问题也同样会影响到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主动、预防,所以对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重要。知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在学前期得到重视,如果在学前期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理念的指导下给学前儿童播下积极心理的种子、注入健康心理的疫苗,将会对个体的整个人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在游戏中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3.1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注意力方面,虽然幼儿神经系统在学前末期已经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脑皮质机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发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们的皮质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而是不宜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的。认知方面,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只是初步发展。儿童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使得儿童在认识和把握事物时主要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即表象来进行的,很少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因此要幼儿凭借概念、判断或推理来认识、把握事物是很有难度的。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在枯燥抽象的事物上,而其认知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这些心理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对幼儿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宜用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去简单传授。能有效开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游戏,幼儿好奇、充满想象和想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去实现某种意愿的冲动等等都让幼儿对游戏特别青睐,而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体验又能帮助他们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健康人格。

3.2学前儿童青睐的游戏

作为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许多教育家就曾肯定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夸美纽斯指出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罗素也曾经提出要使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是好游戏的,幼儿是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

学前期幼儿的运动和言语能力发展迅速,他们已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能做各种运动,还能说一些连贯的较准确的言语。但他们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虽然渴望参加一些成人活动,却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束缚,而游戏恰好为幼儿的这种渴望创造出一个不受约束的可以供其体验的世界。体验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对待世界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幼儿正是在游戏中用体验来认识、理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戏中,幼儿体验着自由性、体验着愉悦性、体验着创造性,感受到兴奋、幸福、无拘无束。

3.3游戏与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弗洛伊德就认为游戏是幼儿发泄情感,避免损伤的出口。游戏能使幼儿摆脱现实环境及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不能实现时,缓解他们的心理紧张,避免造成心理矛盾和冲突,并帮助他们在主观上实现欲望、避免抑郁。而埃里克森从新精神的角度分析游戏的作用,也认为游戏是幼儿情感发泄和思想表现的健康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他们的精神创伤。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选用游戏的方式符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方法的选择要求,孟万金教授在《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指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游戏正是一种有着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它不是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儿童的自我参与,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其中的喜、怒、哀、乐幼儿都是以一种愉快、乐意的心态去体验、去感受的。

幼儿在游戏中有着“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体验着主观幸福感、自尊自信、乐观希望,等等”。游戏是令幼儿体验到自由、愉悦、创造与自我力量的活动:在游戏的王国里,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完全忘却了外在的强制与压力,融自己的全部身心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自由表现,自如发挥;他们在游戏中无论是兴奋、激动还是严肃、愤怒,都毫无例外地感受到愉悦;摆弄游戏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与伙伴的积极活动及相互的影响,都使幼儿体会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创造的体验。健康、积极的游戏不仅能发展儿童语言、动作、表达、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篇6

一、重视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是当代幼儿教育的主题

3~6岁的学前儿童还处在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由于他们在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极易因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特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有时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阶段,它不仅是为小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质的基础。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国际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心理学会,为了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提出了《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心理权益宣言》等文件。把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目前我们的幼儿园教育现状来看,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忽视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致使儿童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胆怯、多动、情绪障碍等等。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也应是我们幼儿园教育改革中一个极其重要和无法回避的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园自2007年开始以“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研究”为主题,对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二、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为了更好地实施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我们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和健康人格的要求初步确立了幼儿心理教育基本内容为:

(一)爱心教育

爱心教育是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基础和基本内容。通过爱心教育,使幼儿得到爱的满足和学会从爱别人那得到快乐,提高能力和自尊。爱是幼儿健康发展的“精神食粮”,是幼儿生活中的“太阳”。爱能使幼儿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使其心理得到健康成长。为此,从园长到教师都将点点滴滴的爱心倾注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他们时刻用乐观的情绪、柔和的表情、适度的动作、温柔的语言与每个孩子进行情感接触和交流,对每个幼儿都充满信心,因而使孩子们在师爱的摇篮中长大,也懂得了去关心和爱护周围的人。

(二)探索周围世界的教育

儿童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是在与周围世界不断交互作用中逐步开展的,而多方位、多层面的环境能激起幼儿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形成健康心理素质,为此我们通过自然角的设立,科学发现室的设置,微型社会景观的引入,让幼儿从观察中接触、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促进幼儿多种经验的获得,多种情感的体验,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使幼儿园环境成为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教育内涵、激发幼儿情感的无声的“教科书”。

(三)交往教育

交往是建立个人与社会联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对于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交往三步曲已成为我园教育特色之一。首先,我们让幼儿学习一些语言或非语言的交往方法,丰富幼儿交往策略。其次,为幼儿创设交往环境,提供交往机会、交往环境,从与同班幼儿交往,发展到与同龄幼儿交往,再扩展到异龄幼儿间的交往,加强幼儿与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之间的交流,发挥互补效应。再次,以开放式教育拓宽交往空间,将人际环境延伸到部队、奶牛场、桔园、农贸市场、商店、美容院等,以巩固幼儿交往技巧,发展幼儿礼貌待人、主动交往、友好协商、谦让合作的技能。

(四)自主自理教育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主意识,学会面对困难、积极克服困难,独立解决问题也是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平时生活管理中,包括吃饭、穿衣、睡觉等,都帮助、鼓励儿童自己克服困难,学会自理。在教育活动中,总是鼓励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教师尽量做到不把自己观点、想法强加给幼儿,注意让他自己得出结论。通过自由活动,锻炼他们自主交往、独立思考、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

(五)积极自我意识的教育

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形成的核心内容,幼儿对自己积极和认识来源于成人的尊重、认可和夸奖,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我们要求教师要学会寻找每个幼儿的闪光点,恰如其分地让幼儿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时时以肯定的语气鼓励孩子的进步。让每个孩子相信,我能行。我们还让幼儿体验成功,形成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如利用幼儿群体的力量和强带弱的优势,帮助胆小自卑幼儿找能干幼儿做朋友,达到双方共同提高的目的。老师也严格杜绝伤害、贬低小朋友自尊心、自信心的语言和教育方式,使孩子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自我的尊严和价值,使其自我意识得到新的升华。

三、实施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尊重幼儿心理权益,把心理教育落实到教育行为上。

2007年以来,我们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参照国际心理学会颁布的“儿童心理权益宣言”,在全园范围内制定出教师“维护儿童心理权益语言、体态、动作规范”,对教师在情绪、教育方式、管理、指导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使教师的教育语言和行为建立在平等、尊重儿童,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基础上,倡导教师要努力成为维护儿童心理权益的典范。

(二)开展心理辅导,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心理辅导是对幼儿进行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所谓心理辅导,就是运用现代教育、心理科学等理论,根据幼儿心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发展所进行的帮助、指导和服务。

(三)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

我们以幼儿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为导向,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去。在各种活动中,

贯彻尊重幼儿意愿,发展幼儿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为原则,让每一个幼儿真正成为各种活动的主体。

(四)家园配合,巩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篇7

【关键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研究

一、我国留守儿童问题现状

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中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1.3亿人。根据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在祖父母辈的溺爱中成长,性格闭塞,不合群也不乐观,学习态度和质量令人担忧。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原因

1.社会整体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入与城乡壁垒存在着矛盾。一方面农名工无法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另一方面各地选用的教材不同使学生转学之后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以及高考制度的壁垒等。

2.家庭因素:越来越多的农名工离开土地到城市谋生,他们希望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给自己的孩子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

由于以上原因导致我国农村地区出现了一大批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大多数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学校,生活和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解答,从而出现很多的心理身体上的问题。

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突出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1.自我封闭,性格孤僻。留守儿童长期和父母分割两地的家庭原因使得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们不愿与人交流实则内心很孤独,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孤僻。

2.情绪失控容易冲动。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期,由于缺乏父母的教导更容易冲动行事。青春期内的逆反心理让他们变得敏感,会因为一点点的消失而产生巨大的情绪波动,严重者往往会出现暴力倾向。

3.自信不足心理抑郁。留守儿童常常由爷爷奶奶监护,而隔代的爷爷奶奶通常会溺爱他们或放纵他们的行为,致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较差,成绩落后,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因为我国教育机制的不完善,教师往往做不到公平教学,导致留守儿童在学校里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在家里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学生的情绪长时间处在不开心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抑郁。

4.人际关系紧张。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关爱呵护,自闭心理严重。而现代社会人机交往和合作能力愈来愈显得必不可少,留守儿童不愿与他人主动交流从而导致人机关系紧张。

(二)留守儿童的生理及安全问题

1.生理卫生问题。在没有父母照看下的留守儿童正处于发育期,没有人告诉他们相关的生理卫生知识。例如:女孩月经期不能接触凉的东西和辛辣的食物。这些留守儿童生理知识的缺乏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2.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由于老人文化知识不高,不懂得为处于发育期的儿童搭配合理的膳食,导致一些儿童营养严重不足,延缓了儿童的身体发育。

3.儿童的安全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而经常会受到同学和邻居的欺负。

四、我国留守儿童问题反思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无疑对中国的发展及其不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已经上升到社会的重大问题。孩子的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只有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才能保证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对于社会经济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热点问题“三农”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过多的留守儿童的出现恰恰违背了这一发展规划,因此留守儿童的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只有解决好留守儿童的问题,才能顺利的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目标。

1.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的研究符合我国的教育理念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对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是必要的。

2.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的研究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措施。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的解决是实现儿童身心健全发展的途径之一。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身心健康的儿童是实现祖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主体。因此,对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的研究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铺路石。

五、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解决思路

1.政府要积极改革户籍制度,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决策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政府应该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全部免费。

2.家庭应该对儿童倾注更多的关心。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首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仅有人口生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还有教育的功能,为社会培养社会的人。其次,家庭是儿童性格养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性格的好坏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学校要制定专门的留守儿童培养机制。教育公正要求有差异的学生共同发展。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通^学校制定相关培养机制,针对留守儿童的身心特征,制定特定的培养计划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性原则,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严重影响着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国家及社会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促进其健康发展。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篇8

关键词:特殊教育;特殊儿童;交流;心理健康

特殊教育是针对特殊儿童的不同情况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推行特殊教育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对特殊教育的阻碍及特殊教育的现代化工具改革等,而其中最为迫切的问题,莫过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针对特殊教育理念召开过“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会上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指出,“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志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

那么,这些“特性与需要的广泛差异”就是特殊教育进行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要找到“特性与需要的广泛差异”,不能仅仅从外部表现来区分,还要联系特殊儿童的具体实际,加强与教育主体的交流和理解,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样才可以完整地把握教育对象的真实特点,有利于特殊儿童的康复与矫正,培养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

一、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提高其交流能力

不论是正常儿童还是特殊儿童,都有自身独特的心理发展特性。以智障儿童为例,智障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明显比正常儿童低,注意力、意志力等的发展明显迟缓,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们不爱交流。交流是人类的本能,通过交流可以促进特殊儿童理解能力的发展。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发现其心理问题、明确其个性特色的重要手段,即使是对有自闭倾向的特殊儿童,依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恰当的交流,也会为其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教育活动的展开

教育是要结合儿童的特点来进行的,大教育家孔子就重视因材施教。特殊教育更要制定符合特殊儿童具体情况的教育方案,以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在进行特殊教育的过程中,若要将教育内容深入到教育对象心中,就必须关注他们的心理特点。

信息是无处不在的,日常行为是心理特点的反映,细心观察特殊儿童的行为和思维特点,通过这种单方面的信息搜集与交流,教师也可以基本了解他们的心理,从而采取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同时,差异性教育是特殊教育的核心。从不同的观察和交流渠道获取特殊儿童的信息,实际上就是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把握了特殊儿童的独特性。

三、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其良好人格的养成

笔者认为,教育中最不应该忽视的是学生的人格养成。特殊教育面对的儿童都有各种不同的心理特点,他们本身存在的问题和与众不同的成长环境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

特殊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关心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平时要主动与他们进行交流,理解他们,试着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从而把握合适的时机,利用合理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这在培养特殊儿童良好人格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加强与他们的交流,有利于他们倾诉、宣泄负面情绪,也有利于他们积极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总之,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其关键又在于尊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不应该是“教师教学生听”,教育是交流,是互动,更是人文情怀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在特殊教育层面,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在这群特别的儿童相处的过程中,教师要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察觉他们的身心变化,激励他们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进而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责任。特殊教育目前最急切的问题就是要坚持以人文本,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保证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鼓励他们乐观向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这是教师的职责,也是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胡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点亮培智语文课堂――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培智生活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2012,(10).

[2]朴永馨.特殊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篇9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教育;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41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深入贯彻落实,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认识到,要真正为广大幼儿园的身心健康着想,关注健康教育,研究健康教育,实施健康教育。作为一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研究者,笔者欣喜地看到园长们对于切实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的高度重视,也深切地感受到一线教师对于有效实施健康教育的迫切愿望。为此,笔者拟就若干幼儿园健康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根据幼儿园的基础水平规划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

不同的幼儿园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对于某个具体的幼儿园而言,首先要分析自身的基础教研水平,以点带面,逐步形成系统的健康教育内容。

1.以往较少开展健康教育研究的幼儿园应脚踏实地、从零开始

以往较少开展健康教育研究的幼儿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1)通过对本园儿童健康现状的调查,把握本园不同年龄班儿童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调查的内容应丰富而具体,应涵盖儿童健康的方方面面。既要了解儿童身体发育如动作发育情况,也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如情绪发展情况;既要了解儿童饮食行为表现,也要了解儿童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既要了解儿童有关健康的认知,也要了解儿童的健康行为;既要了解儿童的知行,也要了解家长的知行。

(2)根据本园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专门的健康教学、幼儿园和家庭一以贯之相互配合的健康教育问题。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故设法抓住每一生活环节的特点和要点是健康教育研究的重点。

(3)反思目前的健康教育效果,找出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思考改进的措施。无论是教育过程的实施还是教育效果的衡量抑或是改进对策的选择,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反思“儿童是什么”和“儿童是怎样的”这类本质问题,只有以此为前提,我们才有可能形成科学的教育行为。

(4)选择一套权威的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材,先领会、尝试实践,再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后基于实践、逐步改进,还可以不断将自己成功的实践经验补充到权威的教材中。

2.已有多年健康教育研究基础的幼儿园应深入反思、不断突破

有的幼儿园已研究和实施健康教育多年,在进行新一轮健康教育研究时可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本园健康教育的理念或特色是什么?思考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理清以往健康教育的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本园健康教育理念或特色是否真正形成”这一问题有一个正确认识。理念或特色应在健康教育的实施中得到充分体现,而不是只呈现在文本中,即健康教育理念与健康教育行为是统一的。

(2)是否进行过分时分段的教育规划?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涉及面广,长期注重健康教育的幼儿园,应对不同时期、不同学期的教育内容各有侧重,应分门别类深入研究,摸索规律,积累经验。比如,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身体生长教育、安全生活教育、日常健康行为教育及饮食营养教育等内容中选择研讨重点,也可以在日常健康教育、专门的健康教学及家园健康教育互动等形式中选择研讨重点,还可以在不同年龄班中选择研讨重点。

(3)本园健康教育的优势和不足各是什么?长期进行健康教育的幼儿园很可能已经在许多方面形成了优势,比如,善于有效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善于开展适合儿童深刻体验的有情境辅助的健康教学,善于家园配合形成健康教育合力等等,对此应及时总结、不断提升。但是具有优势的同时往往也存在不足,比如,健康教育理念不是十分清晰,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不够稳定,健康教学中的说教较多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要集思广益,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4)健康教育研究队伍是否相对固定且有梯队?处于同一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学骨干与新手是否有不同的研究重点?虽然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已认识到教师参与研究对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对如何激励教师在研究活动中逐步做到“一专多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如何避免研究队伍无规划、同一课题研究队伍经常变化、教学骨干与教学新手没有合理分工等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

(5)最近的健康教学观摩活动是否属于具有创意的新课题?思考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从教学角度反思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否充满生机,有助于具有健康教育特色的幼儿园在与同行交流分享时,展示具有创新价值的教育活动,而不是一再重复已有的教育活动。

(6)能否部分建构体现本园特色的健康教育教材?可从某个健康教育活动或某些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开始,依据健康教育的成果,从思想到实践,逐步建构体现本园健康教育理念、反映本园健康教育成果的健康教育教材。精心编写教材和持续修改教材的过程也是从实践到理念再从理念到实践的不断循环提升的过程。

二、把握和遵循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根本

无论是研究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还是研究幼儿园有计划的、系统的健康教学,其根本目的都是要切实把握和遵循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往往体现在健康教育的内在关系上。

1.幼儿园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关系

(1)教师教的思路与儿童学的进程的关系:教师教育设计的思路是否顺应了儿童学习的心理逻辑?教师是否因为急于完成设计好的各个环节,而疏忽了儿童,变得不那么耐心等待儿童作出反应了?

(2)教育重点与教育难点的关系:是否为了丰富教育内容而忽视了教育难点的深入解决?抑或只注重了教育内容的“面”而忽视了教育内容的“点”?

(3)教育形式多样化与教育结果有效性的关系:是否为激发儿童的兴趣而过多运用了各种教育形式或手段(比如在短短半小时内,视频、绘本、情境表演及实践操作等一一呈现)?对教育的有效性问题是否欠考虑?

(4)形象生动性与教育科学性的关系:实施健康教育,常常需要借助生动的形象以增强教育效果,但要考虑形象的生动性是否是以违背教育的科学性为代价的?

(5)有趣快乐与探究表现的关系:儿童在快乐中是否充满好奇?儿童在好奇中能否充分探究?儿童的恍然大悟是否来自亲身体验?儿童在探究表现中是满足了自身需求还是迎合了教师的某些预设要求?

(6)挖掘经验与呈现经验的关系:如何把儿童的经验挖掘出来并帮助其深刻地体验和提升,而不是将成人的经验直接呈现给儿童?

2.幼儿园健康教育过程中由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独特性带来的特殊关系

(1)在饮食营养教育中,可考虑以下关系:①教学与生活的一致性关系,如午餐食物与教学内容的有机呼应。②儿童饮食营养的现状与科学搭配的矛盾关系,如要对儿童饮食现状作出是非判断,将儿童的日常喜好引向理性追求。③进餐音乐与噪音干扰的对立关系,即进餐是“主”、音乐是“辅”,不能喧宾夺主。

(2)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考虑以下关系:①出乎意料与儿童消极情绪的多元关系,如“意外”并不一定就等于“不开心”,解决情绪问题的方式方法应缘于儿童生活而不是成人经验,诸如不开心时“大吃一顿”“上街购物”等就不像是儿童所为。②游戏情境与情绪体验的不确定关系,即游戏中不同的儿童可能体验到快乐、伤心、生气等不同情绪,而不一定是某种预设的情绪反应。

(3)在亲子活动中,可考虑以下关系:①亲子距离与榜样示范的回归关系,家长不仅能直面自身的非健康行为,与孩子拉近心理距离,而且能就纠正非健康行为找到可行对策。②孩子调皮撒娇与家长急于求成的冲突关系,家长需耐心艺术地引导孩子而不是只顾“面子”,急于求成。

(4)在体育活动中,可考虑以下关系:①身体运动与身体保健的相辅相成关系,运动是为了保健,故不能因为运动而影响甚至妨碍身体健康。②快乐放松与兴奋过度的度量关系,不能因为儿童很快乐就忽视活动节奏或无视动静结合。③满足儿童兴趣需要与物尽其用的科学关系,即是否对有的材料“过热”而对有的材料“过冷”。④各年龄班儿童特点与动作发展的层级关系,如开放的户外活动是否满足了不同年龄儿童的运动需求。⑤运动中的创新和挑战与秩序和安全的对立统一关系。⑥儿童充分自主与教师适当引导的辩证关系。⑦儿童身体的局部锻炼与全面锻炼的协调关系。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篇10

[关键词]家庭教育软环境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环境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指的是家庭中能够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全部条件,按其控制和作用的特点,可划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是指家庭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客观条件,如家庭居室条件、物质条件、周边环境等;与硬环境相对应的软环境是指家庭中客观存在的,主要由家长控制和把握的,经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各项条件,如家庭气氛、亲子关系、生活习惯等。良好的家庭教育软环境对塑造儿童完美的人格和优秀的品德行为,提高其综合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应该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和探索。

一、家庭教育软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1.家庭教育软环境影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儿童的教育首先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其健全的人格也是在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由父母控制的家庭教育软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子女不仅有生育、抚养的义务,而且有教育成才的责任。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从出生到三岁左右是认知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这个时期的培养、教育任务主要是通过家庭来完成的。如果儿童在这个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软环境的熏陶,对以后的成才将会发生重大影响,甚至影响整个一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幼稚期(初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这个时期打下一个基础,倘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儿童的思想正处在发展阶段,远没定型,有很大可塑性,极富模仿性。他们在生活上、心理上对家庭有很大依赖性,天天都在受家庭影响,处处受家庭感染,长辈的思想,信念,处世为人,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工作,情绪,言谈以至一举一动,对儿童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将最终影响儿童良好个性、健全人格的形成。

2.家庭教育软环境影响儿童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人际关系和谐是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对身心健康的一种强有力的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中核心家庭增多,使得儿童缺乏在多维人际关系中成长的机会,这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大量的研究也表明,儿童出现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心理问题以至于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很多都和家庭中不良的亲子关系、不和谐的同伴关系密切相关,所以,帮助儿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父母是家庭中人际关系的核心,是家庭中各种人际关系的主要协调者,父母的人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教育方法和手段,无不对儿童的各种人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加强家庭教育软环境建设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

3.家庭教育软环境影响儿童健康情绪生活的营造

健康是每一个人都渴求的,但并非人人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局限于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因而许多父母就只关心孩子是否吃饱穿暖,体格是否健壮,忽视了其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学认为,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伴有相应的情绪体验,情绪是否健康,能比较明显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联合国卫生组织就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软环境的许多要素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的情绪,使儿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说,在父母营造的心理氛围和环境中,儿童既可能形成满意、愉快、乐观、开朗的良好情绪状态,也可能产生压抑、忧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所以,父母应该关注与儿童的情绪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教育软环境,帮助儿童营造健康的情绪生活,让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成为儿童社会生活的主导情绪。

二、创设家庭教育软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最初的也是重要的因素。在家庭教育环境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的生活方式、父母的教育方式等软环境都会对儿童的思想道德、性格、行为举止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有责任感的父母有必要认真研究家庭教育软环境与儿童身心健康的知识,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软环境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1.创设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

儿童期不仅是人生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树立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教育中应创设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培养儿童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儿童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的形成,主要受父母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的“同化”。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学习父母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父母也以自己价值观、是非观、道德观去规范儿童的道德行为,从而形成儿童的价值观,是非观和道德观。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国家和每个家庭都有着共同的愿望,就是要把儿童培养成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不仅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期望,也是对每个家庭的要求。为此,在家庭教育中要创设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培养儿童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儿童从小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可以根据儿童年龄特点,经常介绍我国的名胜古迹、名川大山、丰富的地理资源、特产等,激发对祖国的热爱;还可以从各个方面逐步使儿童懂得我国有悠久历史文化,对世界的进步做出过卓越贡献;带领儿童到大自然中和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如美丽的田野山川和公园、动物园、博物馆、科学宫、展览馆等,激发孩子的民族自尊心和热爱劳动、富于爱心、保护环境、服务社会的思想感情。

2.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家庭中,父母要努力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励孩子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望,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使儿童形成快乐、好奇、专注、自信,积极而有创造的精神。

首先,家庭中应有存书丰富的书柜,父母要尽量为儿童选购各种书籍、订阅各种报刊。一家人形成经常阅读的风气,坚持与儿童一起阅读、欣赏和讨论学习方面的问题,让儿童好奇地听家人谈话,看大人做事,形成爱思考的习惯。

其次,给儿童设立一个智力活动的小天地。环境的美观,能促使儿童文化情趣浓厚。可考虑给予儿童“一桌三柜”和一个小园地,有条件的家庭可设置儿童专用的书房。保证儿童需用的文具齐全,并且学和玩基本上都在自己固定的桌子上进行。三柜:一是书柜(或书架),儿童的书都要整整齐齐地摆放,便于取用和存放。要让儿童感到这是他的宝库,不能弄得乱糟糟的,爱书的习惯就从这里培养起来。二是玩具柜,新、旧玩具都不准乱丢,一律整齐地摆入柜内,玩厌了的旧玩具,过段时间再玩,又会感到亲切、新鲜。三是工具柜(工具箱),如适合儿童用的小剪刀、硬纸片、浆糊、电池等等,让孩子使用时感到方便。设立一个小园地:就是在墙上挂一块小黑板或设一个表扬栏,供儿童画画,认图形,认字,学词句,表扬栏可记载儿童的进步,也可挂日历、或贴上伟人、英雄人物、科学家、学者的画像。儿童有了自己活动小天地,他的精神生活、智力内容丰富,又有地盘,使儿童经常处于最佳精神状态,玩得有意义,学得有兴趣,这有利于儿童的文化熏陶和修养。

第三,建立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秩序。有规律的生活,能成为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形成好的性格特征。如坚持早起习惯,家中最好有一人与儿童坚持锻炼,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跑跑步,做做操。这不仅有利健康,更能培养勇敢意志、坚强性格和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动静有序的生活习惯,与儿童一道分配动静时间,教会孩子自己看钟掌握学习、吃饭、看电视、睡觉时间,让孩子动则活跃,静则专注,能耐心、认真回答孩子的各种提问等等。

3.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

家庭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活动氛围和生活方式所构成的心理系统。在家庭教育中,最显著的相互作用发生在亲子之间,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并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构建温馨的家庭氛围,从父母做起。

第一,建立恰当的父母角色。如形成和谐的夫妻关系,避免夫妻冲突;在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注意角色内容的变化;父母之间确立互补、均衡、目标一致的角色关系.以确保对子女教育的一致性。

第二,注意亲子沟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如养成耐心倾听儿童说活的习惯;坚持民主、平等地讨论问题,不武断,也不无原则地迁就儿童;真实、温和、明确地说出对儿童的感受,但不贬损儿童;保持一点童心童趣。

第三,建立和睦的家庭氛围和合理的家庭生活方式。这主要是指家庭成员性格开朗,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彼此心理相容、团结互助;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儿童具有安全感,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对儿童有合理的期望。父母的期望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作用,激励着儿童不断向前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研究表明:教育者的期望对受教育者有重大影响。因此,父母对儿童的美好期望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家长的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越大,就越能强化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儿童意志品质的锻炼,形成远大的抱负。但是过高的期望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使儿童望而生畏,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因而,这种期望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合儿童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同时考虑社会的需要及目标实现的可能性,由低到高逐步升级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家庭教育是一个值得永久研究的课题,家庭教育软环境将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善。父母应掌握科学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气氛,为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软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戈登•德莱顿等著.顾瑞荣译.学习的革命[m].上海三联书店,1997.

[2]北京市东城区妇女联合会编.创设家庭尊重环境[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