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交通工程类论文十篇交通工程类论文十篇

交通工程类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1:33

交通工程类论文篇1

关键词规划设计课程课程整合交通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5.05.020

ResearchonplanningandDesignCurriculumintegration

――taketrafficengineeringprofessionalasanexample

GonGHuawei,ZanGXiaodong

(CollegeofCivilengineering,Guangzhou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006)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characteristicsoftrafficengineeringcurriculumsystem,trytousetheeducationtheoryofcurriculumintegration,putforwardtheideaofimprovingtheplanninganddesigncourses.wehopestoimproveteachingeffectivenessintrafficengineeringeducation.

Keywordstrafficengineeringplanninganddesigncourses;curriculumintegration;trafficengineering

在一些工科专业中,规划设计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在这些不同的课程之间,存在从理论到实践的内在联系,同时这些课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串联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教学研究项目中,希望通过运用课程整合的相关理论,优化规划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及相关实践类课程,达到提升教学效果,完善专业建设的目的。

1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

课程整合(Curriculumintegration)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设计领域出现的一种新趋势,狭义的课程整合是指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方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综合课程是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统整成一门新的学科。只要具有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态度和情感的教育内容就是综合课程。”对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内涵与外延的发展,虽然在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仍然处于一个认识发展的状态,但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实践,在从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已经出现了不少具有一定价值的实践和应用成果。

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同时也给予我们调整和改善交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提供了理论上指导。在文献[1]所提到的课程整合模式中,一种联立式的课程整合模式表述为“各学科仍然保持分离的状态,注意每一学科内部的细节和联系,学科之间通过一个主题、一个概念或一种技能与下一个主题、下一个概念或下一种技能的联系来形成明显的联结。”这种整合模式非常适合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类课程之间的关系构造。我们在下文结合交通工程专业规划设计类课程设置的特征,提出进行课程整合的思路。

2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特点

交通工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在国内的发展只有30余年的历史,国内高校按照院校专业设置的渊源和特点,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传统的土木类院校,以交通土建为特色,在专业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上参考了土木工程、道路工程等相关专业;第二类是传统的汽车交通类院校,以道路交通管理与规划为特色;第三类是传统的铁道类院校,主要依托强势和特色专业,其设置交通工程的主要出发点是弥补其在公路交通方面的学科缺失,以构建铁路运输和公路交通的综合大交通专业学科。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院校的专业设置侧重于交通运输或者自动控制等方面。在国外,交通工程一般是土木工程专业下的分支专业,目前研究发展方向重点在于交通智能化,交通环境和交通安全等方面。专业设置思路的不同,自然也带来课程体系上的差别,不同学校之间的课程体系表现出比较大的差别。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因为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较为分散,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学习重点,对课程体系的学习没有清晰思路和方向,以至于对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产生迷惘。在我们的教学改革活动中,希望通过转变培养模式和改革课程体系的完善,逐步解决这些专业建设中的存在问题。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于交通工程专业的介绍,交通工程专业培养具备交通工程和系统规划、设计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包括交通工程、系统工程、交通工程经济与法规、交通规划、总图运输设计、交通港站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道路工程、轨道交通、交通项目评价、工程概预算、智能运输系统等。主要课程的安排突显了交通工程专业交叉性的特点,同时也反映出课程设置比较分散,造成课程体系系统性不强的感觉。

针对这样的问题,已经有相关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如张慧丽等在《关于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整合的思考》中提出将交通工程专业形成以交通工程为核心的五条知识链,分别是:专业基础及技术知识链、规划知识链、控制知识链、经济知识链和安全知识链。这种以知识链为结构的课程体系设想为完善交通工程课程体系做了有意义的构想。本文研究的是对于其中的规划设计知识链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完善。

3交通规划类课程设置特点及课程整合思路

以广州大学为例,虽然我校的交通工程专业主要依托实力比较雄厚的土木工程专业开办,在课程设置上对于土木工程,道路桥梁的相关课程有所侧重,但是在制定培养计划和设置课程体系上对于规划设计类课程也相当重视,规划设计类的课程有运筹学、交通系统工程、交通规划原理、交通港站设计和道路勘测设计等多门课程,另外如物流学、城市轨道交通等课程都包涵一些有关规划设计的章节内容。这些课程之间,表面上联系并不大,不同的任课教师也很少强调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也很少同学能够有意识地将这些课程的学习进行有效结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课程之间的知识链,有效整合其共同的内容,深化课程间的内在联系,那么在教学的效果上应当有明显的提升。在以上对于课程整合理论和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类课程的整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3.1加强数学类课程在课程整合中的基础理论作用

交通工程专业开设的数学课程除大部分工科专业开设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以外,一般还会开设运筹学等课程。这些数学类课程一些理论和方法对于不少规划类的课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比如概率论中的统计分析方法是进行交通规划的数据来源活动――交通调查的理论基础;运筹学整数规划问题,无论是物流学中的配送中心选址,还是交通港站设计中的站场选址,都会必然考虑采用的一种理论方法;而最小路径理论和算法在道路网设计和交通需求预测的交通分布阶段,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把运筹学等数学课程视为整合交通规划设计类课程知识链的源头之一,为我们建立学习相关的交通理论打下方法论的基础。

3.2需求预测方法在多门课程中的共同作用

在交通规划的过程中,需求预测是制定各种规划方案的数据基础,需求预测方法本质上是一种预测学,现代预测学是通过理论方法合理预测未来的状况,其精度和准确性是影响规划效果的最重要影响因素。预测的本身会受各种未知因素的影响,存在偏差,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和模型是进行需求预测的重要工作。例如在城市道路网的规划中,掌握规划区域未来车辆出行的交通量大小和出行分布规律是规划的基础,一般我们采用四阶段法和一些非集计方法去进行需求预测分析,而这些预测结果同样是进行城市交通枢纽规划、物流规划等相关规划的数据基础,同时,出行交通量的大小和分布规律,无论是对于公路交通规划还是城市道路网规划,或者轨道交通网络规划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由此我们总结各种预测方法的共同特点,贯穿于相关课程的学习过程之中,可以强化学生对于预测方法的理解以及对于预测结果的分析判断。

3.3设计方法和专业软件的学习运用

在交通工程专业的学习中,设计类课程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交通设计是在交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交通设施或者交通系统的设计。不同的课程设计内容,有不同的要求和特点。现代设计方法体系,最重要的一类就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学习通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础上,学习使用各种专业软件完成具体的规划设计任务。例如在道路勘察设计中的纬地软件,交通规划设计的transCad和Vissim软件,对于部分有高级程序语言设计和数据库基础的同学,我们鼓励他们在这些软件的学习运用过程中培养二次开发能力,有部分同学还可以利用这种能力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或相关学科竞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4结语

在工科专业越来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需求下,完善和改进专业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教育学理念和教育方法,对于比较分散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是我们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善培养教育体系的一种尝试。结合同时进行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改革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在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教学方法的改善中做出有益的尝试,从而能够全面提升教学效果,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目前我们在进行的教研项目中,已经开展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的组织和协调工作,通过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与融会实现对于交通规划类设计课程的整合,下一步的工作是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效果调查分析对于课程整合进行效果分析,这也是我们进行教研项目研究工作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资金资助:广州大学教研项目JYY201310

参考文献

[1]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4):33-37.

[2]朱晓海,骆勇,李慧.交通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以西华大学为例[J].中国科技纵横,2011(14).

交通工程类论文篇2

1审核收集工作

审核收集工作,是对前期初审工作的核对过程,如学生在图书馆主页论文提交网络上已经提交上传正确、无误的电子版论文后,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未点通过审核保存的话,论文提交系统状态是“未通过审核”,这样会影响学生的成绩现实,所以,审核员的收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了。登录访问提交系统网站:210.35.251.124/tasi/admin/点击网页上部的“查询”选项打开查询功能对话框输入姓名或学号点击“查询”按钮。1)如审核状态为“通过审核”,就收集此论文的印刷本,并在论文提交回执单的上联盖章确认及撕下下联保存(注:要求印刷本里的独创性声明需签字)如状态为“不通过审核”则告诉学生不通过的原因以便他重新修改。2)对于学生要求加密的论文在提交印刷本时要求学生出示论文加密申请,申请上需导师签字和学院盖章,我们可留复印件插入印刷本中。同时把学号报与审核员把本地保存的相应的论文电子版剪切至相应的加密目录里。4收集汇总及转交工作整个论文提交过程完成之后,对收集好的印刷本及电子版作好分类统计,制成汇总表,并附加密论文清单(含学者类型、学号、姓名)。1)将印刷本分加密与非加密移交:读者服务部分开保管,交接后要求两个部门主管均在汇总表(附加密清单)上签字,汇总表一式两份,分别交由两个部门负责人保管。2)统计整理完后,将电子版刻录光盘或复制移动硬盘进行备份。3)每年博士、硕士毕业生有3000人左右,本图书馆收集的纸质印刷本2623本,这些论文纸质印刷本,来自不同的学院,如法学院、理学院、信息工作学院等。不要等装箱时再分类,每天收集的纸质印刷本当天就要分类、分学院摆放,避免最后装箱时2623本重新分类而给工作带上不必要的麻烦。最后分放读者服务部装订、保管。

2论文提交系统常遇见的问题

论文提交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学者第一次接触论文提交系统时,会遇见各种不同的操作问题需要阐明,常遇见有以下问题。1)打开:internetexplorer图标由学者自行去图书馆网络主页2点击论文交系统进行论文提交,进入提交系统界面输入姓名、学号、填表、上传正等。学生姓名:高某学生学号:1041105601232)查询密码自己设定或为空(提醒学生不要用身份证、不要输太长的密码)并记住,下次进入查询时要使用,表格中打了*号的地方为必须填写。3)关于学生来电话咨询说密码进去不了的问题,如果他的题录信息和论文电子版都没问题的话可告知没关系,已经通过审核可直接来交印刷本,如没有通过审核的论文,有问题提示他来本馆交印刷本论文时来修改,审核人员进入论文提交系统,在正在等待审核的名单中直接将上传的文件永久删除让他重新填表上传提交。4)论文上传格式为word2003、中英文摘要不得超过500字数。5)系统没有限制文件大小,大小在50m左右的文件上传一般没问题,但对那些文件中图片过多的较大文件(博士文件和建工类、艺术类文件比较多)上传,可根据以上初审核工作细则中的第2点来操作即可。封面文件来,由我们来合并。6)在“正等待审核”的页面中经常会出现那种字段除了学号和姓名外都为空的记录,审核人员每天审核时可把那些提交日期在当时日期之前的空记录点击永久删除,因为有些学生当时只进了提交页面就退出没做任何操作就退出了,就会出现论文为空记录,不删除的话再次想进提交页面时登录不了的,除非学生点击“提交查询”进去可以继续提交。所以有些打电话进来说他登录不了,一种是遗漏他的名单(补加学生信息即可),一种就是这种情况,还有一种他宿舍里使用Vpn上网,图书馆的这个服务器不在Vpn公开范围内,提示学生在校园内部网图书馆网站上提交。总之,图书馆论文提交系统应用,在图书馆工作中显得蛮重要的,对系统应用熟练程度是论文提交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对加密学生的论文,工科学位论文也会牵涉到个人版权问题、企业数据保密问题。如工作人员对论文提交系统应用不熟练,加密选公开,系统管理、审核人员更应知晓论文提交系统的应用,认真、耐心校对每一位前来提交学位论文的学生,充分体现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这一宝贵的资源,使其更好的为教学科研服务。

作者:万美芳单位:南昌大学图书馆

交通工程类论文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课程;研究型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06-0171-02

一、引言

目前,高等院校社会科学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原理类课程和实践操作类课程。原理类课程是实践操作类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先修课程,在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该类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专门研究,不仅能够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学活动。社会科学原理类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阐述经济社会运行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对经济社会现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具有抽象、不易理解和相对枯燥等特点,有些课程还需要有前期的理论准备,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已经不能适应该类课程的性质,有必要对该类课程的教学手法进行创新。如果学生理论基础较差,可能会造成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进而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研究型教学方法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交流、讨论等互动形式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论文的教学过程。

二、国际贸易原理课程适合开展研究型教学

国际贸易理论是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国际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内容是经济学理论研究内容的深化和发展。简单说,经济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交换理论以及市场失灵等。七大部分内容在国际市场上也是同样适用的,只不过研究的地域范围由封闭经济体走向开放经济体。就研究方法来说,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国际贸易学的研究中同样适用,主要包括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等。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工具也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就均衡分析来说,一般均衡分析所用的主要工具是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局部均衡分析用的主要工具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因此,不论是从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内容、与经济学的关系还是从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来看,国际贸易原理是经济学理论的深入与发展,是一门研究性较强的学问,是一门适合开展研究型教学的课程。

三、国际贸易原理课程研究型教学实践

基于对理论性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理解,结合笔者的教学活动,以国际贸易原理课程中“绝对优势理论”为例,探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前期准备知识

“绝对优势理论”中涉及的前期知识相对较少,主要是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劳动生产率、充分就业、规模报酬和交易费用等。这些概念可以在讲“绝对优势理论”的前一节课末尾时提醒学生课下复习这些概念,以免在课堂上对理论进行讲解时占用太多时间。同时,让学生课下了解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理论的课堂讲述

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课堂讲述主要包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内容及推理过程、理论的例证和对理论的评价四部分。

1.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是讲解在18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英国的政治经济状况,突出英国在当时产业革命逐渐展开,产业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受到国内行会制度的限制,对外贸易活动的扩大受到重商主义政策的阻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亚当・斯密在批判了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在部分吸收重农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在绝大多数教材中都有对重商主义的介绍,但是在有些教材中没有专门章节对重农主义进行介绍。在此,教师可以对重农主义作专门介绍,使学生了解其思想。

2.理论内容的阐述和逻辑推理的讲解。其讲授思路可以是:首先教师可以先用一段话来概括出“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便于让学生清楚、准确的来掌握。然后讲解逻辑推理过程,按照“绝对优势”的原则“由交换到个人之间的分工最后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笔者在教学中首先是介绍了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把交换作为人的本能之一,人们为了交换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就要满足他人的需要实现自己需要的目的,于是就出现了个人之间的分工。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前三章中精辟的论述了分工,他通过指针的例子来论述分工是有好处的,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工的理解,可以给学生推荐美国经济学家伦纳德・里德的《i,penCiL》。再进一步深入的话,可以给学生讲解分工也会带来交易费用的增加等问题。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在专业化分工带来交易效率提高和交易费用增加的两难冲突中演化出了他的新兴古典经济学。

3.理论的例证。此部分是通过举例来加深学生对“绝对优势理论”的理解。多数教材都是通过两个国家交换两种商品来说明该理论,让学生体会通过“绝对优势”的原则进行分工生产,再来进行交换,都会给每个国家和整个世界带来好处,一般性的教学到此为止也就可以了。但是笔者认为,研究型教学还应该通过对例证的分析逆推出该理论存在一系列的假设前提,如:2×2×1模型、充分就业、交易费用为零等,让学生体会任何理论都是建立在其假设前提基础上的,没有无条件的绝对正确的理论。

4.理论的评价及应用。理论的评价是在理论产生背景的前提下,对当下社会发展及理论贡献所做出的正反两方面的认识。就“绝对优势理论”而言,进步性主要包括:一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第一次论证了贸易发生的原因,“非零和博弈”代替了“零和博弈”,为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对外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局限性可以通过举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来说明“绝对优势理论”能够解释贸易现象,过渡到该理论只能够解释一部分的贸易现象,不能够解释全部,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现象,进而可以承上启下引出“比较优势理论”。

(三)深入研究阶段

一方面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针对理论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如放松“绝对优势理论”的某一个假设条件会带来什么样的结论等。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就课堂讲授的有关内容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如《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关系是什么?“专业化分工理论的发展脉络是怎么样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古典经济学基础是什么等。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阅、整理相关资料,与同学、教师和相关专家进行交流,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学术观点和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1]余秀兰.研究型教学:教学与科研的双赢[J].江苏高教,2008(9).

[2]白福臣,尹萌.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探讨[J].黑龙江教育,2009(6).

交通工程类论文篇4

关键词:新疆交通运输人才急需“211”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53-02

交通运输是新疆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和各类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新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迅猛,但各类交通问题也逐步显现,解决方法落后,效果不佳,反映出其专业人才的严重不足和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奇缺。

本文经对新疆交通运输领域发展需求及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急需现状分析,从多个关键方面论述了新疆依托“211”高校建立交通运输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1发展需求

自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受国家和我国各地区“对口支援新疆”相关工作的支持,新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迅猛,进一步跟进了新疆总体发展进度的需要,但全疆在交通流组织、交通设施、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安全、交通信息化和智能交通等方面明显滞后,特别是各县、市、区城市交通系统在普遍正在实施的新一轮建设和改善工作中,反映出其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知识以及作为专业知识载体的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尤其是高层次专业知识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当前,新疆各地区机动车保有量的徒增,使道路通行能力、交通设施和交通组织越来越难以满足各类交通流通行的需求,伴随交通拥堵、事故和交通混乱现象的不断发生,交通形势比较严峻,各地区迫切要求运用交通工程学系统理论、方法、手段、技术和措施,解决各类交通问题。为此各地州急需交通运输工程优秀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2人才需求

全疆共有14个州、地、市,88个县(市)。调研显示,涉及到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专业的行政管理和事业单位12类,企业单位6类,共计18类,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本科生占0.2%,硕士研究生不足0.01%。按《新疆公路交通运输行业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数据汇总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2011年6月15日)》统计结果,至2010年12月31日,全疆交通运输全行业从业人员为783361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8115人,仅占2.3%。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划纲要(2010―2020年)》计划,城镇规划、道路运输管理与法规、交通运输规划、物流管理、公路规划、公路测设、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等领域,至2015年新增交通运输学科高层次专业人才1600人,至2020年新增人才3700人。可见,新疆交通运输工程高层次专业人才供需矛盾凸显,人才缺口较大。

3必要性分析

(1)新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人才普遍短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奇缺,急需向全疆培养和输送交通运输工程人才。

全疆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本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本以本地高校培养为主,内地输送为辅(瓶颈1),均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为数极少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来源于内地高校(瓶颈2),更加难以满足急需。新疆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紧缺和急需,决定了当前和今后新疆需依托多年来自身的各类调研分析成果、高层次的新疆高校地位、坚实的教学和研究基础,和横向课题研究与专业技术服务经验,面向新疆阶梯状地培养各层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专业人才。

(2)新疆的地理特性、资源分布和交通特性决定了交通系统各项研究和建设均要有别于内陆省份,在当前和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以培养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为主,以利于高效研究解决各地区现实交通问题和发展问题。

新疆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新疆铁路营业里程已达448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5.52万公里,已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8条国道为主骨架,东联甘肃、青海,西出中亚、西亚各国,南通,并与境内75条省道相连接,境内地市相通、县乡相连的公路交通运输网,形成四纵四横公路网构形、五大对外通道、六个对外铁路口岸。新疆幅员辽阔,地处边疆,地形复杂,交通与运输的突出特点是运输距离长,各地州到首府乌鲁木齐的平均距离是735km,各城市间距从数十公里到数百公里不等,具有我国特有的广域稀疏路网交通特性。

新疆的地理特性、资源分布特性和交通特性决定了交通运输系统的分析、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和指挥调度等均要有别于内陆省份,研究相关交通问题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方法论难于用传统方式全面解决,各地区需结合交通特性理论,采取交通运输工程学系统理论、方法、手段和措施来解决新时期的交通战略与发展问题、交通规划问题,解决现实的交通改善和建设问题、交通管理与控制问题和有效遏制交通事故和交通秩序问题。因此,新疆各地区急需大量的交通运输工程优秀专业人才,以及解决各类交通问题的方法。在当前和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以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各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需要为主,并急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效研究解决各地区现实交通问题和交通发展问题。

(3)面向众多的内陆口岸,面向众多少数民族,面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面临复杂的国际和疆内社会环境,需要培养一大批多样化高综合素质的交通运输工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新疆与国内三省相邻,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1/4,是中国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是全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的省区之一。伴随过境出境车辆数和货物量的徒增,过境交通及其与新疆境内道路交通的衔接问题已凸显。

新疆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47个民族,总人口2208.7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新疆有14个地州市,88个县(市),其中包括32个边境县(市)、6个民族自治县,分布在南北疆的部分县、市,少数民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交通参与者是南北疆交通系统的主要使用者。随着新疆各地区各类事业的发展,交通流构成日渐复杂,各类交通流量也不断增加,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控制水平和能力急需提升,出行者的交通习惯和使用交通设施的方法急需改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辖有14个师、175个农牧团场,总人口约257万人,辖区遍布全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新疆发展,社会稳定,巩固边防,维护祖国统一,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疆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在兵团各辖区均占有一定比例,且分布在全疆,目前兵团所属石河子大学未设交通运输工程相关学科专业,面对分布广的兵团辖区路网,兵团及所属各单位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少之又少,凸显出众多一般和复杂交通问题难以解决。

由于新特的地理位和复杂的历史演变,自近代以来分裂与斗争一直是新疆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新疆维稳工作离不开交通设施,新疆交通系统既要保障各族人民群众出行需要,又要保障维稳应急能力,新一轮复杂交通问题即由此而生。

因此,面向众多的内陆口岸过境交通及其与新疆境内道路交通的衔接,面向众多少数民族提升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控制水平和能力以及改善交通习惯和使用交通设施的方法,面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技术人员,面临复杂的国际和疆内社会环境以及维稳工作,在人才培养尤须重视高综合素质养成。对新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现出其规模化和多样性要求。

(4)“211”高校在新疆尚无交通运输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战略上布点失衡,又要面对内地人才难于来疆全职工作的现实,严重制约着新疆交通运输领域甚或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交通运输工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本地化培养向新疆“211”高校提出要求。

“211”高校引领着我国高等教育界和各领域各学科专业的发展,而服务于各地区合理布局和行业、地区发展,满足国家和各地区在各领域高层次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对分布在我国各地区“211”高校的基本要求。目前布局在新疆的“211”高校只有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而新疆“211”高校只有新疆大学有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交通工程专业,并已具有十年的办学历史,毕业生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辐射至全疆,作为新疆“自治区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专业”的交通工程专业,是全疆唯一一个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重点规划和发展的专业,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新疆大学投入巨资进行规划建设,新疆大学配属相关学科和专业进行支撑。目前“211”高校在新疆尚无交通运输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战略上布点失衡,交通运输工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本地化培养向新疆“211”高校提出了建立交通运输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要求。同时,“211”高校对高层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也是高层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技术人才高综合素质养成的过程,不但要服务于新疆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发展,还将有效服务于新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4结语

面向交通运输发展需求和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供需失衡状况,新疆迫切需要依托自身,利用新疆“211”高校本学科专业基础和“紧缺专业”优势,建立交通运输工程各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新疆长治久安和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急需。

参考文献

交通工程类论文篇5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176-03

一、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现状

1.目前极少数工科院校中开设人际交往相关课程

人文氛围不足是目前工科院校的普遍现象。大多数高校因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存在着“重智商、轻情商”的现象,即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轻视其情绪、道德、情感、意志等品质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属于考查情商高低的主要指标。目前,很少有工科院校开设引导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专门人文课程,也没有开设相关的素质技能课程。卡耐基讲过:“成功来自于85%的人脉关系,15%的专业知识。”缔结人脉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开展人际交往,但工科院校的教师很少用时间和精力去教导学生为人处世,学生平时得到的也大多属于逻辑推理训练,对如何培养良好的交往品德、如何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少于顾及,在人际交往方面没有机会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这就在无形中阻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得不少工科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较低。他们不懂或不善与人交往,往往不知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顺畅沟通和深入交流,无法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严重地甚至会形成人际交往障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2.已开设的人际交往课程存在诸多问题

长期以来,许多工科院校在课程体系上安排不太合理,仍体现出重工轻文的倾向。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课时数较少且随意性过大。与专业课程相比,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只不过是一个点缀,甚至在某些工科院校,还战战兢兢地属于被裁减之列。无论是学时数量还是时间安排,专业课程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为满足专业课程的课时数要求,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课时数可以被随意削减,甚至不断被挤占和挪用。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都认为专业课程才是一盘“主菜”,值得好好消化吸收;而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属于“餐后甜点”,可有可无,对其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是已开设的人际交往类型课程目标过于功利化。例如,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是众所周知的,但大多数工科院校将《演讲与口才》这门人际交往课程仅仅定位于“演讲学”或者“口才学”,更有甚者将其简化为“普通话”,其教学目标就是为学生的普通话过级做训练。还有不少院校所开的此类课程,目标停留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的程度,立足于对专业课程的辅助与提升,而没有站在学生的健康品性、心智培养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思考,只突出强调其工具性、实用性和功效性等表面文章,而忽视其深刻的文化性、思想性和审美性等内涵。

3.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教学资源缺乏

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投入效果很难立竿见影,工科院校往往更愿意把经费用在专业建设上,而对人文社科类学科的课程建设、多媒体资源的配置、图书馆人文资料的购置、第二课堂的开展、学生社团的建设、人文教师队伍构建等方面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甚至短缺,也给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教学科研带来诸多不便。[3]当前,工科院校从总体上来说,专业的人文教师仍大量缺乏,人际交往类型课程的授课教师,许多是由在工科院校里没有主体专业的教辅人员担任,并不具备足够的教授条件与资历;同时,教学手段也相对单一滞后,多为传统的理论讲解,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还没有真正进入课堂。

二、提高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对策

1.开设有关人际交往能力的理论与技巧训练课程

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应把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中。要较好地提高工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可以开设一些相关的必修课程,如《演讲与口才》、《大学生社交礼仪》以及《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口语交流》等。通过对社会人际交际、生活中的个人礼仪、社会公共文明礼仪,以及大学生社会交往中的口语表达、言语交流等相关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知识,熟悉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技巧,正确认识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继而,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技巧训练,例如如何针对不同的社交场景和交往对象,恰如其分地作自我介绍;在现实生活中,机动灵活地与他人进行赞扬、寒暄、道歉和拒绝等口语活动练习;等等。不断训练学生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和对其交往对象心理状态的洞察力,从而改进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以大学生人际交往类课程为主体,构建人际交往课程体系

要培养工科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仅仅依靠几位人文课教师上上课、再加上实践操练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体教师统一认识,齐心合力,共同努力,随时注重对工科大学生的正确的教育引导,才能有更明显的效果。学校可以以大学生人际交往类课程为主体,对人文素质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及其教学规律进行深入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人际交往教学课程体系。高校可尝试开设从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中分化或延伸出来的专业文化课,引导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育中主动承载起人际交往教育的责任。通过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让大学生正确认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克服技术至上的观点,懂得在技术服务中也要体现对人的关怀。[4]当然,高校要注意合理安排大学生人际交往课的教学时间,确保教学的主渠道畅通。

交通工程类论文篇6

类别

考试科目 专业对照 公共课 基础课 一

政治

外语

大学

语文

哲学、宗教学、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广告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伦理学、汉语言、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史、逻辑学、中国语言文化、博物馆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物保护技术、世界历史、外语、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 二

政治

外语

艺术

概论

导演、音乐学、音乐表演、雕塑、艺术设计学、舞蹈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教育、戏剧学、艺术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绘画、美术学、艺术设计、舞蹈编导、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摄影、动画、广播电视编导 三

政治

外语

高数

(一)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声学、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地质学、工业设计、大气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理论与应用力学、微电子学、材料物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统计学、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矿物资源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交通运输、印刷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学、应用气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石油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物理、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交通管理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测绘工程、安全工程、工程力学、交通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水力水电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给水排水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 四

政治

外语

高数

(二)

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金融学、会计学、药学、环境经济

旅游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公共关系学、档案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工程管理、市场营销、图书馆学、管理科学、运动人体科学、地理科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药事管理

农艺教育、文秘教育、电器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等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动植物检疫、医学信息学等

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

环境科学、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等

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

政治

外语

民法 法学、社会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交学、国际文化交流、侦查学、知识产权法、社会工作、国际政治、治安学、边防管理 六

政治

外语

教育

理论

教育学、学前教育、体育教育、教育技术学、特殊教育、小学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 七

政治

外语

生态学

基础

农学、林学、植物保护、园林、园艺、烟草、茶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草业科学、水产养殖学 八

政治

外语

医学

交通工程类论文篇7

【关键词】交互;社会性存在;认知性存在;教学性存在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58x(2013)09—0056—06

一、研究背景

高校之间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由来已久。广东作为先行者,2003年就在广州石牌地区的6所高校间推行联办课程。2006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在广州大学城高校开展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通知》(粤教高[2006]64号),启动大学城高校间的课程互选工作,该文件明确鼓励和支持各高校之间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以促进形成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的新机制。这类课程通常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上课,但由于校际之间学生在空间上的分离、时间安排上的潜在冲突、课程缴费等问题,使得传统班级授课方式的校际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人民日报2011年7月刊发了《广东高校“课程互选”8年多课无人上无奈停开》一文,报道了这一窘境。

网络教育能够打破时空界限,为多校学生共同参与同一课程学习提供了有效渠道。华南师范大学2008年开始面向广州大学城高校推出了《教育学》和《心理学》两门网络公选课,并一直持续至今,课程教学质量受到学生认可,满意度稳定走高。在网络教育实践中,课程论坛“是由课程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和需要主动规划和组织的虚拟学习社区,是教师提供指导帮助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远程教育学生知识建构最常用的工具和环境”[1],其交互效果直接影响到网络学习的质量和学生满意度。学者也普遍认同网络学习情景下交互的质量大多都能被定义和测量,同时能够影响学习成果[2][3]。因此,研究多校学生共同参与课程BBS的交互水平,对于探究高校网络公选课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网络公选课健康、科学地发展。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华南师范大学2012年第1学期面向广州大学城所有高校开设的《教育学》网络课程BBS全部讨论帖作为研究对象。该学期共有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药学院、广州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星海音乐学院9所高校的283名学生选学该课程。网上学习活动作为课程形成性评价的重要考查点,计入学生课程总成绩(占10%)。

(二)研究方法

1.理论依据

本研究基于D·R·Garrison和terryanderson共同创建的网络学习探究社区概念模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模型成为指导网络教学实践和评估网络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4]。该模型将网络学习社区的要素凝练为社会性存在、认知性存在和教学性存在[5]。

社会性存在是参与者在学习社区中通过利用通信媒体在社交方面和情感方面表现“真实”自己的能力,是协作和批判对话的重要先决条件,同时,社会性存在意味着建立一种氛围来支持和鼓励探究问题、质疑并提供更多的解释。科里斯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将社会性存在定义为个体在媒体交互环境中对其他人的感知程度[6]。

认知性存在是学习社区中,主要通过基于文本通讯支持的持续性对话和反思来促进意义和理解的分析、构建与确认。认知性存在是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关键因素,可以通过触发、探究、整合和解答四个阶段的实践探究模型进行定义和表述。这个四阶段的模型也成为测量教育情境中和特定网络学习中认知性存在水平高低的主要工具。

教学性存在是指为了实现富有个人意义和教育价值的学习成果而对认知过程和社交过程进行设计、促进和指导,是评价在线教师角色行为的重要因素。在网络学习中,可以通过教学性存在有目的地将社会性存在和教学性存在有机整合,规划、促进和指导网络教育,提升学习效果。

2.分析框架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课程BBS交互文本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社会性存在、认知性存在和教学性存在三方面的考察,获悉多校学生共同参与课程论坛交互的现状,发现学生参与论坛讨论的特征、行为及辅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总结规律,发现问题。本研究使用加里森和安德森等人在开发探究社区理论模型基础上形成的内容分析编码体系,考虑到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实践差异和用语习惯差异,对原分析框架的具体指标进行了微调(如表1、表2和表3所示),其中斜体部分为修改项。

表1社会性存在编码

三、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

(一)总体情况

《教育学》课程BBS分专题讨论区、课程讨论区和学生讨论区三部分。2012年第1学期师生共发帖1683条(教师帖94条,学生帖1589条),其中主题帖154条,回复帖1529条。互动频次(主题帖的回帖数+1)详见表4所示。其中:

专题讨论区是教师组织专题研讨的区域,仅有6条教师的主题帖,回复帖共计667条,互动频次全部超过10,是互动性最高的讨论区。

课程讨论区以答疑和研讨为目的,多为学生发起话题。该区主题帖94条,回复帖621条,而互动频次以0-1和2-5居多,合计占74%。可见学生和教师都较踊跃地参与交互,但深度还有待提高。

学生讨论区是学生相互交流的场所,交流主题不限,教师通常不参与。该区主题帖54条,回复帖241条。互动频次集中于2-5。

表4互动频次

(二)社会性存在分析

该课程BBS交互的1395个社会性存在帖子中,开放交流类1055帖,占75.63%,而情感类和富有凝聚力的反馈类分别是210帖和130帖,分别占总数的15.05%和9.32%,具有显著差异。

1.情感类

情感类交互仅占社会性存在帖子的15.05%,表5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细分统计。三项指标中,“使用幽默感”的帖数为0,“情感表达”和“自我披露”帖数分别为128和82,占60.95%和39.05%。可见,多校学生共同参与的课程BBS讨论,虽有社会流需求,但由于师生、生生之间没有交往基础,依然存在心理距离,还未达到可以彼此自然交流情感、开玩笑或者披露自身学习和生活细节及优缺点的程度。

表5情感类交互统计

2.开放交流类

开放交流是社会性存在中比例最高的类目,占75.63%。其中尤以称赞和表示感谢的内容较多,具体如表6所示。从此类帖子的内容来看,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尊重,积极地对他人提出的问题或内容做出回应,但交流层次不深。

表6开放交流类交互统计

其中,“引用他人信息”、“明确地提到他人信息”、“表示赞同”及“激励对方”四项指标合计不足总数的4%,这从客观上反映了多校学生在BBS交互时很少参考或引用他人观点,也不直接对他人观点表达质疑、赞同或鼓励。这一方面是交互深度不够的佐证,另一方面也因为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背景差异,存在强陌生感,以致其更多的自我表达,学生们处于伴同存在关系,还未达到心理认同。

“提问”及“回答和评论他人信息”类交互合计约占开放交流类总帖数的49%,但问答多集中在询问考试、作业情况等,回答者则根据教师已提供的信息给予简单明了的答复,而不采用评论、赞同、引用等方式给予补充说明,可见学生之间认同感不强。

“称赞和表示感谢”类交互占开放交流类总帖数的47%,学生对教师或其他同学提供的指导和有价值的信息通常都会表达感谢,但又惜墨如金,多是“谢谢”、“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等,其中尤以对教师回复的感激居多。这说明学生具有基本的网络交往礼仪,且学生对教师的认同高于对学生的认同。

3.富有凝聚力的反馈类

情感类和开放交流类交互对第三类社会性存在(富有凝聚力的反馈)有直接影响。由于多校学生参与BBS讨论的社会性存在还处于较浅层次,师生、生生之间多是伴同存在,未达到更深入的心理参与和行为参与,直接导致了“富有凝聚力的反馈”在整个社会性存在中所占比例最低。进一步分析(如表7所示)表明,在为数不多的“富有凝聚力的反馈”中,极少有称呼他人名字或主动介绍自己的帖子,在讨论过程中也较少使用包含自己(如“我们”)的代词,而一般性的交际、问候类的社会流居多,比如简单的“好的”、“明白”等等。这反映了多校学生之间凝聚力、归属感和亲密感不强的现状。

表7富有凝聚力的反馈类统计

[指标项\&称呼他人名字/介绍自己\&使用包含自己在内的代词\&社会流\&数量\&12\&28\&90\&比例\&9.23%\&21.54\&69.23%\&]

(三)认知性存在分析

依据内容分析编码框架,认知性存在包括触发、探究、整合和解答四个阶段。本研究的839个认知性存在帖子中,四个认知阶段的帖子数和百分比如表8所示。其中,触发类和解答类极少,探究类和整合类较多。

表8认知性存在类目统计

1.触发类

该课程一个学期的BBS帖子中,触发类的认知性存在帖子仅有34条。一类是由教师在专题讨论区、用于阐述讨论话题、引起学生参与讨论的主题帖,这是典型的认识问题类型;另一类是由学生的,目的在于提出对所学的疑问或困惑,请求得到解答或援助的帖子(如表9所示)。

表9触发类目统计

从进一步的文本分析来看,“认识问题”的触发事件是由于教师设置的讨论话题通常具有开放性,但缺乏争论性,因此尽管学生回复较多,但未能引发学生激烈的辩论和辩证性思考。这与课程性质和内容不无关系。“疑惑”类的触发事件,尽管回复总量不大,但因为所提问题具有客观真实性和一定的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触发了其他学生的自觉参与。

2.探究类

在441条探究类交互帖中,“信息交换与共享”类最多,共351条,而“发散思维”、“建议”、“头脑风暴”、“直觉的跳跃”类帖子较少(如表10所示)。

表10探究类目统计

[\&发散思维\&信息交换与共享\&建议\&头脑风暴\&直觉的跳跃\&数量\&22\&351\&10\&45\&13\&比例\&4.99%\&79.59%\&2.27%\&10.20%\&2.95%\&]

通过对这些帖子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多校学生在共同参与BBS讨论时,通常直接采用书本、网络课程,甚至是网络搜索来的信息进行交互,有时也会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认识,但均处于信息交换与共享阶段。从交互表现来看,学生认知不存在明显分歧,通常也不主动对他人所提观点进行批判性思维,因此,较少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述、赞同或反对。整个学生群体中,缺乏相互激发,学生之间在知识认知过程中很少深入互动,主要以获取信息为主。

3.整合类

在357条整合类交互帖中,有49条具有尝试性汇聚信息的特性,296条属于运用多种资料综合观点,12条试图给出解释方案(如表11所示)。

表11认知性存在的整合类目统计

从统计可见,学生更倾向于综合书本、个人实践和其他资料,进行内部常识性的知识整合,解释回答教师提出的讨论问题,而不是横向将彼此的观点会聚综合,得出开放性的答案。换句话说,在多校参与的课程BBS讨论中,学生很少参照、综合其他人的观点,以达成对知识的认知和社会性建构。

4.解答类

整个课程BBS中,处于解答阶段的认知性存在非常少(如表12所示)。由于研究对象选取的是文科课程,仅有个别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说理性的逻辑检验,个别学生在与他人发生分歧时进行了简单的自我辩护,极少量的学生提到了对自己观点的应用。

表12认知性存在的解答类目统计

[\&直接或间接的应用\&理论或实践检验\&维护解决方案\&数量\&1\&4\&2\&比例\&14.29%\&57.14%\&28.57%\&]

通过进一步的文本分析可见,在BBS交互中,学生对于问题的求解通常没有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或探究,而是止于符合教师要求的答案的获取。多校学生之间更未实现优势互补,通过直接应用或间接实践,评价和检测对问题的求解是否正确、是否可行,也较少推理演绎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性存在分析

依据内容分析编码框架,教学性存在包括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和直接教学三大类目。该课程BBS交互的教学性存在帖只有152条,三个类目对应的数量和百分比如表13所示。

表13教学性存在类目统计

教师在BBS中更多地采用“直接教学”的方式组织和引导学生交互,而非通过适当结构促进学生协作探究,达到促进学生批判性的知识构建的目的,也未充分利用BBS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通过非教学交互促进学生的学习,使之产生归属感,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tait[7]所倡导的有利于教与学的师生间亲密人际关系未能建立。

1.设计与组织类

如表14所示,在设计与组织类交互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设置课程”、“设计方法”和“建立时间参数”3项内容。正如加里森和安德森所说,高质量的网络学习活动设计比起传统教室活动的设计可能会更为复杂、耗时[8]。

表14设计与组织类指标项统计

通过进一步的文本分析可知,课程教师主要是通过平台来课程讨论内容,并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课程学习时间及进度和学习方法等等。但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并未“有效地使用媒体”和“建立网络礼节”,“对课程内容做出宏观的评价”也只是只言片语。总的来说,教师较好地提出了其课程设计或单元教学设计的意图,但组织过程明显不足。基于BBS的教学过程未能有效建立,这与课程教学模式以视频讲授为主有关。师生尚未形成利用BBS交互促进教学发生的意识和习惯。

2.促进对话类

以促进对话为目的的BBS发帖较少,总量仅占教学性存在的12.50%。教师较少有意识地促进对话,没有达到建立包括教育、人际和组织等问题的共识的目的。其中,采用“鉴别赞同与反对的观点”、“寻求共同点,达到一致共识和理解”的帖子为0,其他几个指标项存在但数量均不大(如表15所示)。

该课程教师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BBS讨论,使用了教师的杀手锏——将学生参与讨论情况纳入形成性评价,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此外,教师为了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了解和推进教学,还广泛使用了鼓励方法,如“说得非常好”、“谢谢你的补充”等等。同时,通过“你可以先告诉我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吗?”等引导同学继续发表看法。但尚未有意识地通过“鉴别赞同与反对的观点”,以“寻求共同点,达到一致共识和理解”。

3.直接教学类

直接教学是教学性存在的主要方式,占教学性存在的72.37%。其中尤以“直接回答问题”为主,占70%;“使讨论集中在具体问题上”和“诊断错误”两项指标为0,其他指标居中(详见表16)。

表16直接教学类指标项统计

通过统计和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直接回复学生疑问是教师最常用的BBS交互策略。有时,在回答问题过程中会运用各种不同资源如教材、网站链接、个人经历等嵌入知识,师生之间形成简单的“一问一答”教学形式,缺乏深层次的探讨与交互。教师的直接教学超越了促进功能,与具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目前教师对课程BBS及网络辅导职责的认识停留在学生问题解答和学习方法指导上,忽略了与学生的其他交往。同时,“呈现内容、提出问题”、“对讨论进行总结”及“通过评价和解释,反馈意见、确认理解”这三项指标项较少,但差异性不明显,表明教师偏爱运用不同方式直接教学,偶尔综合运用其他方式。

四、总结与建议

本研究得出课程BBS交互尽管具有一定的繁荣度,但社会性存在、认知性存在和教学性存在三个要素整体水平不高,教师多采用直接教学方法,模拟传统课堂组织网络教学;学生认知集中于“探索”和“整合”阶段;多校学生之间停留在伴同关系,亲密程度和集体凝聚力不高。基于以上问题,结合多校网络公选课的特点,本研究站在教师立场,提出如下建议:

(一)社会性存在建议:①课程之始,要设计、开展热身活动——“破冰之旅”,鼓励学生相互认识,迅速拉近师生、生生距离;②通过小组协作学习等方式,鼓励不同学校的学生结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③将学生社会性存在水平纳入形成性评价,鼓励生生之间的协作和互助,鼓励学生进行智慧分享;④对论坛中的言论进行及时管理,采用置顶、引用、赞扬、赞同等多种方法对学生的言论进行引导,鼓励其开放交流;⑤教师要以身示范,利用富有凝聚力的反馈、自身情感表达等方法信息,不断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和轻松、融洽的交互氛围。

(二)认知性存在建议:①教师要重视触发事件的设置,对课程内容和活动等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②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引导,帮助他们发散思维,对自己的观点不断地深化、应用,达到较高层次的认知;③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知识世界与外部的知识世界相融合,使学生从独立学习向协作学习转变;④教师要提供较为明确的讨论要求和思路,指导学生认知向高水平发展。

(三)教学性存在建议:①通过提出问题吸引大家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评价、表扬积极分子等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深入的对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②坚决避免以直接提供答案的方式回答学生问题;③教师要参与问题讨论的全过程,并通过主动干预将讨论引向深入,使问题逐步趋于具体化,并通过评价和解释,反馈意见、确认理解,最后对讨论进行回顾和总结;④将BBS作为网络教育的教学工具,而非答疑工具。

[参考文献]

[1]杨素娟(2010).网络教育课程论坛的社会性存在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11):57-61.

[2]Garrison,R.D.,anderson,t.,&archer,w.(2000).Criticalinquiryinatext-basedenvironment:Computerconferencinginhighereducation[J].theinternetandHighereducation,11(2):1-14.

[3]Rourke,L.&anderson,t.(2002).exploringSocialCommunicationinComputerConferencing[J].JournalofinteractiveLearningResearch,13(3):259-275.

[4]莫冬敏,杨素娟.网络教育课程论坛教学现状的个案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36-42.

[5]兰迪·加里森,特里·安德森,丁新译.21世纪的网络学习[m].上海: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45-67.

[6]Krashen,S(1985).theinputHypothesis:issuesand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7]tait,a.(1996).ConversationandCommunity:StudentSupportinopenandDistanceLearning[m].Rmillsandatait(eds.)SupportingtheLearnerinopenandDistanceLearning,London:pitman,59-72.

[8]D.R.Garrison,terryanderson(2008),张秀梅译.虚拟学习社区中提高教学性存在的实践指导原则[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5):38-42.

交通工程类论文篇8

由于重庆主城区轨道交通工具具有运量大、快速、通畅、安全、准时、舒适、节能、环保等优点,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采用轨道交通工具是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最佳选择。而每一条轨道交通线路从可行性研究、设计、建设至运营、经营各个阶段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如进度、质量、投资、技术、合同等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内容各异,而且还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充分使用这些数据,将直接影响到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员工工作效率能否得到提高。根据国际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轨道交通逐步建立起一个网络化、数字化、一体化的工作环境,保障机构内各部门共享一个统一的信息通讯和数据处理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信息交流,满足企业内部办公过程中涉及的公文流转、督办管理、论坛、公告、信息门户平台等各方面的需要,实现高效办公和决策的公开、公正、公平,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体现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智能化、电子商务网络化的优势。

1轨道交通档案传统与信息化管理

在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中,以手工劳动为主,轨道集团各职能部门将纸质文件交办公室进行归档,各部门以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采集数据,同时也只能查询到使用自己拥有的数据,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其他部门有可能对本部门解决问题有帮助的信息资源因为资源的封闭而无法及时的获得相关信息,从而造成了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随着轨道交通各条线路的开通,各个工程项目的立项建设,轨道集团接触到的相关单位大大增加,往来文件资料也成几何级增长,而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的弊端也日趋显现,如不及时加以改进,不但影响工作效率,更不利于整体全面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2轨道交通档案数字化管理概念及内容

2.1含义

数字化档案管理是相对传统管理而言的,它是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以数学方法为工具,借助计算机、数字通信等技术,组成最佳的结构体系,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取得被管理对象在确定目标下,其整体动态的最佳效果。

2.2轨道交通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目的

轨道交通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总目标:一是要千方百计地保存保护好各类轨道交通运营、建设阶段的档案实体,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二是要充分开发轨道交通档案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为轨道交通行业服务,也就是要迅速、准确地提供一切可能提供的档案信息为轨道交通各项工作按计划开展服务。

2.3数字化管理的内容

数据管理一般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和数据查询四方面内容。数字化管理要做的工作就是通过各类信息技术平台来缩短数据采集、加工、查询的时间,延长数据存储的时间。

3数字化管理在轨道交通档案中的应用

由于目前计算机软件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性,软件在通用性、实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轨道交通档案管理数字化进程也不够理想,目前轨道交通综合档案管理与工程档案管理通过各自的档案数字化处理流程开展相关档案管理工作。

3.1轨道交通档案综合数字化管理

轨道交通档案综合数字化管理包括文书档案、人事档案、会计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工作。

3.1.1文书档案。

文书档案的数字化通过集团办公oa系统来实现,oa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公文处理及归档流程严格按《企业档案管理规定》、《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要求制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文书档案按党群、行政、生产、经营4类来分类,归档文件按大类结合年度进行排列,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电脑还可以根据操作员录入的文件相关信息自动生成档案号,对文件进行智能化分类,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工作人员的一些误操作,同时便于收文登记人员与档案人员的工作衔接。只是现在的oa系统功能还不完善,未能实现文件、档案一体化计算机管理,档案著录标引工作还没有完全转移向文件形成处理部门,这样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3.1.2人事档案。

轨道交通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最大的问题是数字化信息量不足,许多基础数据网上缺失,档案资源利用率较低。干部档案信息涉及到上级主管部门、众多基层单位、横向条线部门,内部涉及到干部管理的多个职能部门,信息内容也包括班子建设、干部管理、干部任免、干部档案、干部教育、干部统计、干部考核、考察、党员统计等方方面面。因此,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必须突出多部门协作、多方位联动,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采集、维护和使用规定,明确界定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区分、权限和义务,形成科学、有序、规范、统一的运行协调机制,加强统一的强化培训,提高信息使用者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更好地为现代组织人事工作服务。

3.1.3会计档案。

由于上面提到的技术等原因,轨道交通的会计档案数字化处理系统也没有完全与oa办公自动化系统合并在一起,并且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要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输入应符合国家标准归档格式要求,目前的办公系统在智能化处理这类专业文件上功能上还有欠缺,达不到一些标准规定。因此会计档案的数字化目前还是通?^金蝶等专业系统管理软件来实现,oa办公自动集成化的工程还在开发进程之中。

3.2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数字化

由于轨道交通项目参与方众多,围绕工程项目的实施,如何做好各方之间的协调至关重要。轨道集团作为项目业主,与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政府部门之间都要建立起通畅的联系才能够顺利地开展工作,基于这方面的需求搭建一个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功能仅限于施工单位与业主方的对接,施工单位的工程支付类文件统一在工程文件处理窗口处登记编号,而工程文件的归档由工程文件处理窗口直接与公司档案室对接,按轨道交通在建线路分类整理后,纸质文件与电子文档同步归档。

4结论

交通工程类论文篇9

汽车的出现使人类的交通运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汽车为现代社会提供了非常便利快捷的交通运输工具,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和交通运输的时间。但是,汽车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交通事故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竟高达25万人。

我国的交通事故基本上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上升,并受社会经济状况影响,每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五、六十年代为几百至几千人,70年展至1~2万人,1984年后事故死亡人数急剧上升,1991年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腾飞,国家总体经济势力不断增强,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汽车等机动车辆保有量急剧增加,拥有驾驶证的人数激增,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又急剧增长,成为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汽车道路交通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经济发达国家从70年代以来,虽然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但是因采取了各种安全措施,包括对人的安全教育,使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呈下降趋势,但是受伤人数持续增加。随着驾驶员和行人行为的改善,公路和车辆设计优化以及交通法规的完善,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保持下去。

二、交通事故技术鉴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交通事故的增加不但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汽车等财产损失以及对事故受害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影响社会安定、政府形象以及公共秩序。

由于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过去机动车相对人口数量而言比重很小,交通事故量不多,有关交通等方面的法规还很不完善,机动车辆的车主主要是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所公有,无论责任的大小一般均有车辆所属单位承担费用;即使因赔偿发生纠纷,也依靠事故处理人员进行调解即可解决。

上述所有损失的纠纷金额求偿是现行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无法达到的,特别是关于心理和精神损失更是相当巨大,为此求助于民事诉讼或附加民事诉讼解决交通事故纠纷也将应运而生。

三、汽车交通事故技术鉴定机构

1.机构分类。交通事故技术鉴定将是中国21世纪社会需要的新兴职业,交通事故鉴定专业人员的工作有很强的技术性,并且因为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的发展历史短,目前可供使用的专业理论体系和方法还局限于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因此,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专业人员应是具有多学科性知识的综合型、知识型专门人才。

由于汽车保有量和交通事故数量的增加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才形成对专业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人才的需求。当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专业人才的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一些专业人才就会把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作为其职业,从而形成交通事故技术鉴定行业。一旦交通事故技术鉴定形成一个行业,就将产生不同类型的从事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的机构。

第一类机构将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一类的附属于公检法系统的专业机构,这种机构在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作为职业形成的初期,将作为主导地位而存在。在这类机构,有关法律方面的鉴定直接由司法部门自己的专业人员完成,但由于交通事故技术鉴定需要知识型和经验型的专家,有时需要聘请公检法系统以外的学者或工程师对某些特殊交通事故进行技术鉴定。例如,在北京、云南以及东北就有这样的一些专家和学者。

第二类机构将是由一些大学和汽车交通研究院所的专业人员成立的交通事故研究室(鉴定工作室)。由于大学和研究院所专业人员齐备和设备先进,所以,可接受公检法系统委托的有关技术难题进行鉴定,或为事故当事人进行技术咨询。而在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作为职业的发展初期,主要是接受前者的委托,从事交通事故有关工程方面的技术鉴定业务。在这种机构工作的专业人员由必须法学、医学、心理学和工程技术专家组成,并且工程技术专家应占绝对多数。

2.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作为职业的前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能否形成行业或形成一个职业群体,极大地取决于社会的发展,依赖于汽车的普及率、交通事故发展的严重程度、法律的完善程度以及社会公众的文化素质与法律意识。交通事故技术鉴定在我国已有逐渐发展的趋势,可能有如下因素。首先,随着汽车和交通业的发展,交通事故数量大幅度增加;第二,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的迅速提高;第三,警力及其技术力量的不足,无法应付如此众多的交通事故问题;第四,道路交通条件日趋复杂和汽车技术与交通技术的日新月异,交通警察因业务繁忙而无法适应技术的发展;最后,因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失败而诉诸民事诉讼的数量逐年增加。基于这些因素,才有了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的社会需求。四、汽车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的业务范围

1.业务范围。汽车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的业务范围主要是从事与汽车和交通相关的检验、鉴定、咨询和指导等技术工作。显然,它包括三个业务领域,第一是汽车的质量监督与检验,在我国属于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所)的业务范围;第二是汽车技术性能检验,属于汽车诊断检测站的业务范围,第三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的车损鉴定和伤残鉴定的业务范围清楚,并在我国已比较成熟。而与交通事故有关部门的事故技术鉴定却是各个学科的交叉边缘,目前在我国有所造诣并能够适应实际业务素质要求的专业人才极为匮乏。

2.知识结构。在欧洲要求汽车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的从业者至少受过三年以上的高等教育,并依据相关规定获得有关部门的认可。

按着职业的工作性质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机动车辆车损与评估,第二类是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所需要的知识也有所区别。

3.专业知识结构

法规方面,包括诉讼程序、司法鉴定的义务、司法鉴定的程序与内容、司法鉴定的依据等;技术鉴定的形式和程序,包括证据、辩护、辩论等;鉴定概论,包括定义、意义、目的、要求、基础、组成和形式、鉴定种类等;委托,包括接受委托、询问、鉴定拟定、价值鉴定、鉴定证明等;汽车评估,包括接受委托、询问、鉴定拟定、鉴定送达、鉴定检验、汽车检验鉴定;车损鉴定,包括接受委托、询问、鉴定拟定等;汽车性能鉴定。汽车技术性能鉴定、证明确认鉴定;特殊鉴定,如毛发鉴定、灯具鉴定、车锁鉴定、车胎鉴定、安全带鉴定、头盔鉴定等;道路交通事故鉴定,包括接受委托、询问、鉴定拟定、交通控制技术问题鉴定、视距鉴定、安全咨询、节能咨询、环保咨询、鉴定工作室等。

因此,从事汽车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的专业人员,除了必须掌握理论力学、汽车理论、事故工程学、结构力学、汽车构造、道路工程学和交通工程学等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有心理学、医学(解剖学和外科学)、法学(交通法规学和痕迹学)的一般知识。

交通工程类论文篇10

英文名称:Highwayengineering

主管单位:湖南省交通厅

主办单位: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长沙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4-0610

国内刊号:43-1481/U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