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皮肤管理理论知识十篇皮肤管理理论知识十篇

皮肤管理理论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2:03

皮肤管理理论知识篇1

1.1解剖学知识在内照射放射损伤教学中的应用在内照射放射损伤中,放射性核素可能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皮肤黏膜和伤口进入人体,其最主要的分布特点是不同的核素会选择性分布到不同的组织器官。因此,需要学员首先明确不同部位的解剖特点及其生理功能,这样才便于理解不同核素的蓄积部位及其损伤效应。例如碘-131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甲状腺,甲状腺是其危象器官,因此碘-131主要引起甲状腺的一系列疾病,如甲状腺功能降低,形成甲状腺结节,甚至引起甲状腺癌等;而锶-90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骨骼,对应的可引起骨质疏松和病理性骨折等。对于内照射放射损伤的治疗除了减少核素的吸收,加速已吸收核素的排出外,针对不同核素的损伤部位应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如铀-238主要蓄积于肾脏,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坏死脱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针对它的治疗除了促进铀-238的排出外,加强肾功能的保护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2]。

1.2解剖学知识在急性皮肤放射损伤教学中的应用急性皮肤放射损伤临床上可分为4度:i度是脱毛,Ⅱ度是红斑,Ⅲ度是水泡或是湿性皮炎,Ⅳ度是溃疡、坏死。教员如果将皮肤的损伤程度与皮肤的解剖层次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学员对急性皮肤放射损伤分度的理解记忆。例如i度主要受损的是皮肤附属器毛囊,毛囊生发层细胞变性萎缩便可导致脱毛;Ⅱ度主要伤及表皮和真皮浅层,受损器官除了皮肤附属器外,还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血管栓塞,形成红斑;Ⅲ度可伤及表皮和真皮深层,导致血管损伤增强,通透性增加,组织间液体潴留形成水疱;Ⅳ度伤及皮肤全层组织,甚至累及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导致血管闭塞加重,表皮和真皮层细胞脱落坏死形成溃疡。随辐射剂量的增高,损伤逐步加重。总之,结合皮肤结构层次和皮肤组织细胞的分布特点讲解急性皮肤放射损伤的临床分度及表现,将促进学员理解并掌握急性皮肤放射损伤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3]。

1.3解剖学知识在复合伤教学中的应用复合伤是指人员同时或相继遭受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致伤因素的作用而引起的损伤,它具有多、重、杂、难等特点,对于复合伤的抢救一直是世界的难题。我们教研室开创性地将颈交感神经阻滞技术用于放射复合伤的救治,取得了理想的救治效果。然而,这项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熟悉解剖结构,正确找出颈交感神经的体表投影,并通过注射器利用利多卡因进行阻滞。因此,在讲解复合伤的救治进展时,要强调解剖学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员的解剖学思维,以取得更大的创新型成果。

2解剖学知识在防原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是防原医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防原医学的实验教学多涉及动物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解剖学知识就显得格外重要。“γ射线照射对小鼠脾脏Dna含量的影响”是防原医学的经典实验之一,目的是让学员掌握电离辐射对脾脏Dna含量影响的原理,要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快速分离并取出脾脏成为实验的关键步骤。这就需要教员引导学员熟悉脾脏的解剖部位,熟练操作,剪开左侧腹部皮肤及肌肉,用镊子分离并取出脾脏,弃去筋膜,再进行后续操作。实验“na131i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碘化钾的预防效果”主要目的是为了加深学员对放射性碘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碘化钾阻滞吸收效果的理解,它对解剖知识的要求更高,需要学员快速准确地分离出小鼠的心脏、脾脏、肾脏、胸骨和甲状腺,对于小鼠甲状腺的解剖分离是本实验的难点。小鼠甲状腺只有米粒大小,颜色与周围组织相近,如果实验过程操作不当破坏颈部血管,将干扰视线更难辨认甲状腺的结构和界限。因此,教员需要提前思考课堂中可能涉及甲状腺解剖知识的各种问题,并要求学员提前3d复习解剖学中甲状腺解剖部分的知识点,课堂上通过解剖图谱向学员介绍甲状腺的局部解剖特点,并进行示教解剖。通过学员熟悉解剖学知识,实验操作速度和准确性都有了大幅提高,实验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较以往更为满意[4-5]。

3讨论

皮肤管理理论知识篇2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教案

皮肤与汗液分泌

〖教学目标〗

1.知识:

(1)说出皮肤的结构组成,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些术语;

(2)理解皮肤的排泄功能。

2.能力:

(1)运用显微镜观察皮肤的结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区分能力;

(2)在教学创设的情境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切实体会皮肤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和技能,并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初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通过课堂中开展的活动,培养快速处理信息,灵活进行口头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皮肤结构的方式帮助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和分析问题。

(2)通过对皮肤结构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充分认识生物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3)通过介绍我国有关科学技术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皮肤与汗液分泌。

课时:一课时。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有多项功能,与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但由于教材将本节安排在“人体废物的排出”这章进行介绍,所以教学设计中应以排泄功能为主线来介绍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皮肤的结构”,虽然在显微镜下较易观察,但学生可能不易区分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需要教师点拨引导;“皮肤的排泄功能”部分,由于学生对“汗液的形成和分泌”,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是本节课的难点,可以借助Cai。

本课教学先以学生们较熟悉的宏观世界“城市垃圾的清理”作为类比使学生了解人体代谢废物及时排出的重要性。同时提问“人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排出体内代谢废物?”

[学生回答]①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体外;

②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③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借机回顾前面学习的两种排泄途径,同时引入今天“皮肤”的内容。

【新课导入】师:有人说:“皮肤我很熟悉呀!一人一张嘛”(以轻松的话题开局)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些描写皮肤的词句?(请同学列举)

学生争相发言:白皙、黝黑;皮厚如墙;油光满面;汗流满面;“白里透红,与众不同”;“只留青春不留痘”;“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教师含笑而言:刚才同学们列举的词句十分生动有趣(给以肯定),可是细细想来,这些词句中,还隐含着关于皮肤的一系列问题(话题急转),比如,皮肤常年暴露在外,接触许多细菌,为什么不腐烂变质呢?有人肤白胜雪,有人皮黑似炭,人体的肤色为何会有不同?长“青春痘”是什么原因?人为何会出汗?(一连串发问,引起学生思考)这些无疑都与皮肤结构有关!

一、皮肤的结构

[活动]观察皮肤的结构

(1)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皮肤切片,获得有关皮肤结构的感性认识;

(2)对照大屏幕上皮肤构造图,辨别皮肤各组成部分;

(3)出示3个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观察探究:

①皮肤有哪些结构?

②皮肤各部分结构有什么特点?

③推测各部分结构功能。

[注意事项]①教师巡视指导;

②请学生注意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以防压碎;

③观察完后,交回切片显微镜,做好实验收尾工作。

请学生对照屏幕上的皮肤结构示意图,说出皮肤的结构和细胞排列特点,推测有何功能。展示课件,小结皮肤的结构,并引导学生由结构认识功能。

皮肤的结构:表皮--角质层,生发层

真皮

皮肤附属物:毛皮、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

(1)表皮

在介绍生发层的分裂增长能力时,可引用一组数据来证实:“人体整个表皮一般每3~4周就全部更换一次,人的一生中总共约要掉落18千克的皮肤碎屑”;在介绍“经常晒太阳的人们为何皮肤会变得黑些”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发层中的黑色素细胞。

(2)真皮

师: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看图),从厚度上看比表皮薄,还是比表皮厚啊?

生:厚!

师:真皮内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这有何作用呢?(Flash同时闪现这两部分结构)

教师演示:大家一起捏住自己的脸,再轻轻扭动,松开手,看皮肤有没有大的变化?(或以一块新鲜的较厚猪皮实验,撕、拽、拉)

生笑着同做:没有!

师继续演示:这是一张白纸,我把它抓住,再轻轻一扭,松开手,大家看看纸产生了什么变化。

生:变皱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再介绍《红楼梦》中贾宝玉和刘姥姥的皮肤差别)

生:真皮内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赋予了皮肤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师:在真皮内我们还可以看见感觉神经末梢和非常丰富的毛细血管(Flash分别闪烁)它们各有何作用?(通过Flash展现冬季与夏季毛细血管的变化,帮助学生直观感知、深入理解此知识点)

生:感觉神经末梢能使我们感受外界刺激;毛细血管可以通过自身的“收缩”与“舒张”来调节体温,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3)皮肤的附属结构

请学生观察自己的皮肤,说出皮肤还有哪些附属物,再在大屏幕中显示结构照片。

在对皮脂腺的介绍中,注意补充青春期预防青春痘的方法,做好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

二、汗液的形成和分泌

(1)汗腺组成

分泌部:由弯曲成团的细管构成,周围有毛细血管

导管:细长的管道开口于皮肤表面

师:相信同学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夏日的骄阳下呆一会儿就会感到浑身冒汗。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以前人们不知道汗水是怎么来的?现代医学和生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真皮内隐藏着250万个小腺体,汗液就是从那里被输送到皮肤表面的。

(Flash闪现汗腺组成,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汗腺分泌部周围的毛细血管,并思考其作用)

(2)汗液的成分

教师演示:将手指按在镜面上,5秒钟后移开,发现镜面上留有水蒸气,以此证明汗液的成分有水。再请学生思考,并讲出证据,以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判断汗液的其他成分。

生:军训时,衣服和帽子上留有的白色的盐渍,汗的味道是咸的!说明还有无机盐。

生:烘烤汗液时应该会有臭味散发,说明汗液的成分中含有尿素。

(3)汗液的形成和分泌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可以结合信息技术,通过Flash动画来展示,整个过程避免了单纯语言描述的苍白无力,使教师的讲述变得生动而形象,学生的认识变得直观而明晰。)

教师结合多媒体讲解:当环境温度较高或人体剧烈运动时,汗腺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部细胞从毛细血管中吸收了水、无机盐、尿素等物质形成汗液,再通过导管到达体表被排出。

(4)出汗的利弊

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出汗的利弊从而引出其功能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时间4分钟)。

生:有排泄作用!

生:调节体温的作用!

师乘势而问:如何实现的?(将问题深入)

生:汗的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因此对人体的体温具有调节作用。

师:(点头赞许,同时播放Flash“汗液的蒸发带走热量”)除了刚才说到的皮肤可以通过毛细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体温外,汗液的蒸发也可调节体温,特别是在人剧烈运动时,肌肉活动释放的热量相当于安静时的10~15倍,此时光靠皮肤的散热已经来不及了,并且要是这些热量不及时散发出去的话,足以使全身的血液沸腾,这时就要紧急开动全身皮肤的250万个汗腺,结果我们会大汗淋漓,靠汗水的蒸发带走热量。

师: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两面性的,那么出汗有没有不好的地方?(转变话题顺便进行世界观教育)

生:大量出汗会使人体盐分流失,造成热痉挛,所以高温天气里,人们应及时补充水和盐分。

生:弄脏衣物,要求我们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一定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使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得到发展。

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树立学生主体地位观。

家质是人的品格特征的深层内蕴,它的基本特征是人的内在的主体性。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学生素质的形成必须通过学生主体内部积极性的调动,经过个性的内化才能实现。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区别,正是素质教育的水分岭。

坚持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把学生当做可以与教师平等对话和交往的生命体。在教育中,要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和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与此同时,教师的角色也要从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学生能力的教练者。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使“要我学”发展为“我要学”,从而确立生物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

二、探索“自主学习”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1.创设问题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根据中师生发育特征—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这一特点,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发现和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在讨论、操作中发现引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引出相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自主认真读书、积极思维、深入探索,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培养学生多方面自主发展。

在课堂基本知识全面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多布置几类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一来这样可以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顺利完成自己所能完成难度的学习,二来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自主提高、发展的机会,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特长。如:a类作业—不限方式、内容的作业,可以通过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找出间题,按自己理fff做答。B类作业—选做类作业,指那些具有一定探索性或研究性的作业。C类作业—有指定性的常规书面作业,但要“少而精”。

如:在学完“根的吸收作用”一节后,我布置以下几类作业:a类作业:阅读学校阅览室现有的《花卉栽培》、《会跳舞的草》等等,找出问题自己作答。B类作业:动手栽培萝卜、菠菜等易成活植物,观察研究“植物的根如何吸收、运输水份的”以及“二者吸收无机盐的成份有何不同?”。一C类作业:根吸收水份和无机盐的原理、过程分别是什么?有何联’系?。这样一来,不仅激励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更大地调动其积极性,得到多方面的自主性发展。

三、创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树立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信心。

建立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的重点在于教师以自己的真诚去唤起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体验到,教师是尊重他们的,并对他们的潜能、他们解决间题的能力充满信心,于是学生就会去掉畏怯之心,作出积极的反应,尽力不辜负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师生之间这种彼此信赖、彼此尊重的情感很自然就会使课堂气氛宽松和谐,为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树立了信心,创造了条件。

四、运用期望和激励的心理效应,促进学生主动寻求发展。

一个学生被看成什么样,被说成什么样,被怎样对待,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会变成学生的现实,这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中我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譬如:在教学过程中,无论课堂上作答或是批改作业时,对一些智力一般的学生时常给予表扬、鼓励,结果,这些学生不仅在学习上突飞猛进,作业日益千净整齐且力求完美,很快成为班上的先进,并且经常抢答间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对于一些属于“冥顽”的学生,时常给予关怀,发现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结果,在生物学这门课上不再出现逃课、不交作业的不良习惯。这些体验让我深深感动“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要想让学生自主寻求新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才能、灵气,就应该让学生经常得到激励,树立其自信心,才能扬起其好胜心和求知欲的风帆,踏上自主学习的探索之路。

总之,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自觉地运用学生主体观念改进自身的教学观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发展开拓道路。

看了“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教案”的人还看了:

1.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2.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免费

皮肤管理理论知识篇3

【关键词】高考学生静脉采血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345-02

静脉采血是目前我国高考学生有创伤有检验要求的操作项目,需要学生配合。高考体检一般都在4~5月份正值春季,平均气温10.3~20.6℃且变化无常,早上6:00~8:30更低,使人更加寒冷;当下学生普遍穿着瘦、紧、少,采血时双手及上肢冰冷;缺少静脉采血的细节知识,导致静脉穿刺困难,采集的标本不符合检验要求,容易发生皮下淤血、晕厥等并发症。给学生相关知识教育,能使静脉穿刺能一针见血,避免皮下淤血、晕针发生,标本合格率提高。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按照采血编号随机选取2013年我院高考静脉采血的1~500号为对照组,501~1000号为实验组。

1.2方法

1.2.1对照组在采血时询问学生是否空腹,按照静脉采血操作流程进行采血。实验组采血前通过联络人员采取书面形式告知学生当天早上的穿着根据天气情况应保持双手温暖的服装,上衣袖口宽松,便于肘窝采血部位的暴露。采血时要求学生直立位挽起穿刺一侧衣袖至上臂中部,在穿刺部位上6cm处扎上止血带后坐下,手臂平伸于操作台,手心向上,五指尽量伸展、充分握拳3~5次,使静脉充盈。采血完成拔针后告知学生用拇指指腹按压穿刺部位、其余四指在拇指对应部位或食指指腹按压、拇指在食指对应部位使手形呈C字托扶。按压力度以按压手指甲床不变白、按压部位不变形为宜,避免按揉穿刺部位。按压五5min后将棉签放入指定处,及时放下衣袖,穿刺侧上肢避免用力。

1.2.2将一针见血、皮下淤血、晕针、标本合格(标本量2毫升以上,无溶血为合格)作为两组采血效果评价指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3.1环境温度变化或精神紧张能改变皮肤温度,皮肤温度与局部血流量有密切关系。在寒冷的环境中手部的皮肤温度降低最为显著,人体在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紧张性增高,皮肤温度、特别是手的皮肤温度显著降低[1]。采血安排在6:00~8:30,这时气温低,学生衣着单薄寒冷,导致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增强,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静脉充盈困难,血管不易暴露。学生的穿着根据当时的气温和自身情况,应保持双手温暖,这时血液循环良好,静脉容易充盈。

3.2人体处于直立位时使手臂下垂,手的部位在心脏水平以下,手背的皮下静脉充盈起来[2]。这时扎止血带阻断静脉回流,使静脉血管充分充盈暴露。肌肉收缩时肌肉内和肌肉间的静脉受到挤压静脉血流加快,静脉内的血液只能向心脏方向流动,五指尽量伸展、充分握拳加大肌肉收缩的力度,促使穿刺部位静脉进一步充盈。这样就会使静脉充盈暴露良好,静脉穿刺更加容易。

3.3C字手形按压穿刺部位,为按压手指提供支点增加稳定性,不容易滑脱造成出血。拔除静脉采血针仅在静脉壁上留下一个针眼,按压力量大就会阻断静脉血液的回流,局部静脉压力升高,当去除外部按压时远端静脉淤血从静脉壁针眼处溢出导致皮下淤血;按压力度太轻起不到止血作用,会使血液从穿刺处针眼出流出。按压时按压的力度以按压手指甲床颜色无改变或者微微变红、被按压部位无变形为宜,对静脉血管壁的完整性起一个临时的辅助作用,不阻断被按压静脉的血液回流。机体正常的生理性止血机制会使皮肤穿刺点1~3min内自行停止出血,孟凡霞[3]的研究也证实按压5min已能有效预防皮下出血。及时放下衣袖,防止衣袖过紧导致穿刺点出血。

3.4血管暴露不明显导致静脉穿刺困难时,止血带应用时间过长,拍打揉搓局部穿刺部位,或者选择细小血管采血,反复穿刺,破坏了组织与血管,都可以使血细胞破坏导致溶血[4],穿刺一针见血就可以避免溶血的发生。

4结论

为高考学生提供相关静脉采血的具体细节知识,特别使学生了解静脉充盈良好是穿刺一针见血的前提,学生就会遵照要求根据气温穿着保证手部皮肤温暖的衣服。掌握了相关静脉采血相关的细节知识,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密切配合,就能使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皮下淤血、晕针发生减少,采集到的标本质量合格。

参考文献

[1]朱大年.生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03-204

[2]姚泰.生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8

皮肤管理理论知识篇4

关键词:piCC置管;过敏性皮炎;分级护理

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技术在临床中应用日益广泛,由于其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由专科护士操作置入,目前也得到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认可。但是随着导管的置入数量的增加,以及个体差异和导管材质及护理维护等各种原因,其带管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也相继增加,而部分置管患者出现局部皮肤瘙痒、发红、丘疹,甚至出现水疱和破溃,最终导致非计划及非预期拔管,甚至造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可能继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piCC置管患者过敏性皮炎的发生常常令临床护理人员担忧。我们对出现过敏性皮炎的piCC置管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方法,有效的改善了过敏性皮炎的症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piCC置管过敏性皮炎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月~10月出现的过敏性皮炎15例为观察组,两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置管静脉、导管类型、敷料类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去除胶贴,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安尔碘消毒局部皮肤,待干,给与无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局部涂抹均匀后,待干后给与贴透明敷料或水胶体敷料,如有水疱应避开。每2~3d换药1次,若患者主诉瘙痒或皮肤炎性反应加重,及时换药或换药1次/d。

1.2.2观察组采用蔡文智提出的[1]piCC过敏性皮炎的分级标准对15例患者进行皮炎程度分级。轻度:贴膜周围或贴膜下出现瘙痒,红斑,散在丘疹;中度,透明贴膜周围或贴膜下出现瘙痒加重,出现粉色或红色水泡,未出现破溃,贴膜下皮肤发红,有散在或成片的斑丘疹;重度,出现大疮,糜烂,渗出,皮肤破溃。并根据分级制定相应干预措施。

1.2.2.1轻度:10例。患者主诉piCC透明贴膜周围及贴膜下皮肤轻微瘙痒,揭开贴膜后,可发现贴膜下皮肤有散在丘疹或发红,此类患者按常规方法使用酒精及碘伏消毒后,均待消毒剂干燥后,贴水胶体敷料[2],每3~7d换药1次,每天观察患者贴膜局部皮肤情况,待过敏症状缓解后给与常规换药及普通贴膜;对仍然敏感患者,继续使用水胶体敷料,并指导患者加强营养。

1.2.2.2中度:3例。piCC贴膜周围皮肤出现明显瘙痒,并伴有水泡,揭开贴膜后,贴膜下皮肤发红,多发的斑丘疹,甚至呈片状。给与换药1次/d,局部采用皮肤消毒剂消毒后,待干后,局部皮肤给与2mg地塞米松注射液涂抹[3],待干后给与透明敷料或水胶体敷料敷贴。消毒及贴敷料时应避开水泡处,保持局部干燥清洁。若水泡处于敷料敷贴范围内,则在穿刺点局部贴2×2cm的水胶体敷料后,表面覆盖无菌纱布后,妥善固定导管外露部分,并用绷带缠绕固定导管及敷料。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及皮肤炎性反应消失后,给与常规换药及透明敷料固定导管并继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情况。此期间需做好患者活动指导,避免手臂大幅度运动,防止导管脱出,并加强患者营养。此期间做好与医生的沟通。

1.2.2.3重度:2例piCC贴膜下皮肤瘙痒并出现明显发红,局部皮肤出现水泡并破溃,甚至有糜烂,渗出,此期2例患者均提示主管医生请皮肤相关专家会诊,并根据专家指导建议,局部皮肤除穿刺点使用消毒剂消毒待干,其余局部皮肤不使用任何消毒液甚至生理盐水擦拭,局部给与复方多粘菌素B和卤米松乳膏混合后涂抹,避开穿刺点及导管,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并分隔开涂药部位与导管,用无菌敷料包裹导管并妥善固定,上方覆盖无菌纱布敷料,再用绷带固定导管,换药1次/d,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继续换药并无菌纱布敷料固定导管1w后,给与常规透明贴膜固定导管及常规换药至治疗结束后拔管。

1.3评价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局部发生过敏症状后非预期拔管时间及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评价均在发生过敏性皮炎症状4w后进行。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3.1过敏相关因素

3.1.1患者因素一般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容发生皮肤刺激反应,因为女性皮肤更娇嫩。而杨淑英[4]等报道,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疗后,皮肤敏感性增加,更容易发生过敏样改变。本组病例中,都是接受化疗或放疗的患者,或者是放化疗同步患者,因此其皮肤敏感性增加,容易发生过敏性皮炎;其次由于消毒液及汗液的刺激,导致皮肤容易发生过敏性皮炎而成为的易过敏的高敏人群。通过对患者局部皮肤情况进行早期评估分级,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效的防止炎性反应发展,而保障了导管安全。

3.1.2材料因素由于导管是一个长期使用的导管,换药1次/w,透明贴膜长时贴服皮肤导致皮肤不透气,而出现过敏;另有大部分患者是对贴膜的粘胶过敏,张红的统计研究表明有19%的患者对3m的透明敷料过敏;而邵培双[5]也曾报道有54例患者出现酒精消毒剂过敏。另有刘婧[6]研究表明护理维护操作手法及习惯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感染,原因在于护士操作中急于求快,在维护中未等待消毒剂干燥后再粘贴敷料,导致敷料下皮肤潮湿,出现皮肤瘙痒及炎症。

3.2本实验组均要求换药中须待消毒剂干燥后再涂药或贴敷料,经干预后,过敏性皮炎症状均缓解。

3.2.1采用过敏性皮炎分级方法进行相应护理干预,有助于护理人员临床实践,避免了盲目性,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导管安全。本组对照组病例2例重度过敏性皮炎患者,经给与每1~3d换药,持续无菌纱布敷料覆盖绷带固定导管,目前导管仍安全使用中,导管留置已超过30d。

3.2.2放化疗患者因疾病及治疗关系,导致皮肤敏感性增强,容易发生皮肤过敏反应,增加了患者对导管的担忧,维护管理中应注意观察此类患者皮肤反应,指导患者每日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理人员及时给与换药及处理,保障导管安全使用。本组患者通过护理健康教育,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提高,经护理干预后,皮肤过敏症状缓解,患者有不适会及时通知护理人员及时处理。

3.2.3患者出现重度皮肤反应时,皮肤局部有破溃和渗出时,禁用水胶体敷料和透明敷料覆盖,局部用药时避免药物与导管接触,使用无菌纱布敷料覆盖,采用绷带固定导管。指导患者保护导管,每日换药,必要时可每4~8h换药1次。重度反应时由于局部涂药,不能贴透明敷料,应严格交接班,防止脱管。

3.2.4培训护士对过敏性皮炎分级的判断,规范维护流程,粘贴敷料时应待消毒剂完全干燥后再粘贴敷料,发现皮肤有轻微炎性反应时或无反应,但患者主诉局部皮肤有不适瘙痒等症状时,应及时换药处理,并根据情况局部过敏性皮炎程度给与相应措施。指导患者避免皮肤潮湿,每日坚持功能锻炼,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减轻局部皮肤反应。

3.2.5早期预防措施可有效改善皮肤炎性反应发展。轻度皮肤炎性反应时及时给与相应护理措施,在1~2w内皮肤炎性反应即改善,而中重度炎性反应时及早与相关科室会诊,取得专家意见及早使用药物治疗也可以有效改善皮肤炎性反应保证导管安全使用。

3.2.6加强患者导管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导管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4小结

piCC的安全护理和管理关系到患者的整个治疗疗程,在维护过程中不仅要求护理人员规范操作,而且要有对问题预见性和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及措施,另外患者的认知和配合也是保证导管安全的重要一方面,护士应加强对带管患者知识宣教,提高患者对导管安全保护的认知度,才能保证导管的安全使用。提高护理人员对过敏性皮炎的认知度,在中重度皮肤炎性反应时应及时及早用药治疗,减轻皮肤反应程度,增加换药频次;在操作中应遵循无菌原则,避免药物与导管接触,选择良好的固定方法,防止导管脱出。

参考文献:

[1]蔡文智,李亚洁.控制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12):731-732.

[2]刘丽芳,吴唯乐,金凤芳,等,水胶体敷料在piCC穿刺后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44-4845.

[3]徐翠花,徐丽芳,等,piCC导管相关皮肤过敏护理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47-48.

皮肤管理理论知识篇5

1以规范化为出发点,不断提升和深化美容医师培训目标

以规范化为出发点,就是要求在美容医师继续教育中,从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医师的发展为本,对知识、态度、能力进行有机整合,使美容医师水平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有利于其适应美容医疗行业的发展需求与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目前国内尚无美容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行业标准,各类美容医师培训班遍地开花,时间多为3天~1个月的短期培训周期,授课内容也主要以美容激光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为主,内容较为局限,受训医师在短时间内也较难接触大量的患者。因此此类培训班的学习美容医师仍缺乏系统的理论教学和系统扎实的基础操作能力[3]。

鉴于这些局限性,笔者提出以扎实系统的理论和临床实际操作为出发点的规范化培训模式。即学员经过半年的全脱产学习,主要包括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基本理论的学习与外科技能的掌握,熟悉常见皮肤、美容相关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变化与各种美容激光设备的使用方法,内化美容医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旨在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理论扎实、水平一流的规范化高级美容医师。

2培训学员招收规范化,严把美容医师基本素质

扭转非手术美容医师无准入门槛的观念,在确定培训对象的过程中严格考量美容医师初始能力、发展潜力、职业道德及行业认识等方面的素质。

如今美容医疗行业从业者中鱼龙混杂,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笔者在招收学员资格审查经历中,发现有学历以低充高、非专业医务人员冒充专业人员、护理系列人员冒充医疗系列人员,甚至根本无医学专业文凭,想通过美容医学继续教育获取从事美容专业的通行证。美容从业人员如此的动机和素质,如不严把招收关,以后带来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为保证教学培训质量,本学科严格控制招生人数,每期培训班只招收20人左右,以期达到一对一带教,实现全程辅导的负责教学要求。为此,科室制定严格的招收条件:①有医科院校本以上学历并具有初级医师以上职称和执业医师资格证书;②具有一年以上皮肤科或皮肤美容相关工作基础;③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及道德品质。

3坚持规范化教学,着眼于综合素质提升

3.1规范教学团队: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其知识储备也应该丰富而且规范。作为皮肤美容医学教师应当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及丰富的临床操作和治疗经验,在国内皮肤美容医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本科室多名教员在国内皮肤美容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这些高水平的教员是学习班能够成功举办的重要保证。同时教学力争集百家之长,科室积极引进人才,邀请多位国内著名皮肤学专家授课,弥补了本科室自身尚存在的不足,丰富了教学梯队体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考试评价教学效果,二是通过学生评价每个教师和每节课的教学质量,对评价最差的教师和课程进行更替和调整,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3.2建立完善系统的课程体系:培训课程循序渐进,安排合理。包括理论学习及临床技术学习两大部分,理论学习中从皮肤结构与功能入手,系统讲解皮肤美容相关理论知识,囊括所有常见皮肤美容相关疾病,并系统全面介绍激光美容的原理与适应症。后半部分结合临床操作实习,着重系统全面的介绍各种常见皮肤美容常见皮肤病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整个授课包括35个专题,累计近300学时。在整个学习班期间进行3次阶段考核,及时分析发现学员学习中的不足,同时提高学员的理论掌握水平。

3.3启发式教学方法:在以往的常规课堂教学中,如果一味的照本宣科,就会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彻底的调动,教学质量总是得不到提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采取多媒体以外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方法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总结,可以分专题采取启发式教学,即提出问题--列出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点--对每一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学生总结。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要求同学必须有一定的基础,例如在讲解美容医疗仪器时,首先要求同学对前面学过的每个仪器的作用熟记于心,然后提出针对不同皮肤疾病各仪器设备的应用范围与特点,帮助同学复习前一阶段关于皮肤疾病中学到的内容,然后让同学自己总结。这种教学方法可灵活掌握,即可采取集中的方式,也可以随时进行。

3.4讨论式教学方法:每章授课结束后,实行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式多向交流。目前在我国的教学体制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该模式有非常突出的优点。但是不可否认,它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以及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但是目前也没有更好的方法取而代之,如果每学期开展1~2次的课堂大讨论或数次的小讨论,就可以弥补这种局限性。问题是课堂讨论的次数有限.学生为参加课堂讨论而展开的思维活动不可能与平时的听课活动挂起钩来。这就要求教师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每章授课结束后留出一定的时间。通过教师答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与教师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由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更加融会贯通地掌握学习内容。根据以往的经验,在重要而难懂的内容讲授以后,在复杂关系时,可以利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具体操作方法为:使学生按照座位就近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畅所欲言。即使不同意见,也允许充分发表,在基本达成意见后,派出代表发表本小组的意见。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当了一次课堂的主人。

3.5循序渐进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美容医疗的检查和治疗是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初学者为好奇心所驱使,急于掌握相关操作,往往容易出现差错。对于已有操作基础的医生,除了矫正不规范的操作外,主要应当利用综合医院病种丰富的优势,使其增长知识,提高诊治能力。医生前期不操作,以看为主,兼做术前器械准备。使其在观摩过程中建立感性认识,熟悉解剖、标志和部位判断及操作注意事项,在这一时期内使初学者将书本知识与临床结合,对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有更深刻的认识,当开始正式操作时,初学者难免有些手忙脚乱,操作和观察无法协调,此时带教医师应该耐心指导,尽可能使初学者有良好的规范操作习惯,尽量使其手眼协调。

4反思与总结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笔者也发现了部分不足和问题:

4.1技术理论授课内容单一:在培训过程中,部分学员反映初期的专业技术理论授课内容枯燥、复杂、晦涩难懂。对于激光美容仪器的构造、激光专业理论等内容没有兴趣,觉得无足轻重。激光的基本理论知识,美容仪器的构造及作用机理,这些基本理论知识虽离临床较远,但作为一名高级专业美容师,对这些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帮助其分析在具体治疗中出现的各类临床问题,作为解决问题发现新治疗方法的必须理论基础。因此此部分的内容讲授也十分重要,笔者系统分析了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情况,提出多媒体结合实物、动画配合录像、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形象生动,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同时对于理论内容的掌握更生动形象。

4.2临床实践操作监管不足:在临床实践操作中,前期因为经验不足,对于操作学员的监管不认真,学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治疗操作,出现操作激光仪器设置异常、使用不当引起机器的损害。对此情况的发生,笔者在中后期的操作实践中制定严格的操作监管规定,要求学员操作必须在带教老师的监督指导下进行,严谨私自造作,在每次进行治疗前都应和带教老师确定参数及相关内容。通过规定的制定,在中后期再未出现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和问题。

综上所述,在目前国内尚无规范化高级美容医师培训行业标准的情况下,笔者提出“高素质、扎实理论及高实践水平的高级美容医师”的教学培训目标,通过规范化的学员招收标准,配合规范化教学师资队伍,构建规范化教学内容,力求通过笔者的培训为我国皮肤美容行业输入高质量专业人才。通过实际观察,笔者的培养方法得到了前来参加学习的广大学员的充分肯定,在皮肤美容行业内得到认可,是规范化美容医师培训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参考文献]

[1]许龙顺,李靖.美容医学科学发展与人才教育[J].中国美容医学,2004,13(3):358-359.

[2]尹健,姜希连,高树奎.美容外科现在和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6,l7(2):216-217.

皮肤管理理论知识篇6

【关键词】实习生;静脉穿刺;失败原因;护理对策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习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护理操作技能。笔者就多年来所带学生在静脉穿刺中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总结如下:

1引起静脉穿刺失败的相关因素

1.1心理因素实习生在学校学习三年理论知识,第一次来到临床接触患者,第一次理论联系实际,总有好奇心和恐惧感,不知穿刺失败如何处理,担心患者不满意,同时没有对患者说些安慰性、鼓励性、积极暗示性语言,沟通效果不好,不能取得患者的支持和鼓励,信心不足,心里高度紧张,双手颤抖,因此造成穿刺失败。

1.2理论知识要点掌握不扎实现在的实习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动手能力差,静脉穿刺操作要点和步骤掌握不扎实,静脉穿刺要点体会不深刻,易造成穿刺失败。

1.3选择穿刺血管不当不同年龄血管弹性不同。小儿皮肤嫩,血管常常含在皮肤下不突出皮肤,穿刺力量不能大;老年人皮下脂肪薄脆性大,血管弹性差,表面看似血管清晰,有时呈条索状,进针时血管易滑走,导致静脉穿刺失败。

1.4进针角度和针头在血管内留置长度不够有的实习生进针角度只有10°~15°,而且针头进血管内见回血后立即停止进针,这样针头在血管内较少,很易滑出血管外,造成穿刺失败。

1.5选择头皮针型号不恰当大号头皮针横断面积大,接触皮肤面积大,需要穿刺力量相对较大,使用穿刺的力量不均衡,易刺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

1.6穿刺成功后固定存在问题有的实习生穿刺成功后,固定不牢固造成穿刺失败。

2护理对策

2.1实习生自信心的培养树立信心,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护生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应学会根据不同对象通过语言来有效表达自己的护理目标[1]。实习生要有自信心和勇气,沉着、稳重、冷静,耐心与患者沟通以取得患者的支持和合作。

2.2选择恰当血管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不同药物选择不同的血管。如小儿尽量选择头皮静脉,易固定也不因小儿哭闹而滑脱渗漏;老年人动脉硬化,应选择相对粗、直,触之弹性好较明显的血管,不应在同一血管反复多次穿刺,不应选择分叉处、关节处血管。

2.3正确的穿刺方法选择好血管后,使血管充分暴露,扎止血带时不要过紧,防止皮肤破损。彻底消毒后,左手绷紧皮肤,以避免针尖把血管“赶”走。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针柄,针尖斜面向上,以25°~35°角快速进针,进血管后放慢速度,缓慢推进3mm,这样大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2]。

2.4选择合适的头皮针实习生初学者,宜选择5号半或6号头皮针,穿刺时不用较大的力量又能使穿刺力量均衡,不易刺破血管,成功率高。

2.5正确的固定方法穿刺完毕后,右手拇指固定针柄不动,左手取胶布固定。第一条固定针柄;第二条带棉纱的胶布压住穿刺针眼;第三条在细塑料管下绕行马蹄形压在以上两条胶布上,以固定针柄的牢固性;第四条在细塑料管打一个缓冲圈固定。这样就很牢固了,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了。

参考文献

皮肤管理理论知识篇7

【关键词】肠造口术;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76-01

肠造口术是挽救、延续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尽管现代外科手术发展迅速,但肠造口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仍很高,而且外科医生过多的追求手术的成功与否,而忽视术后造口并发症带给患者的痛苦。使得患者再次陷入烦恼之中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有关报道国外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1%~71%,国内文献报道16.3%~53.8%。[1]因此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2009年~2010年共实施肠造口术156例,其中出现并发症共16例,经过对患者的及时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56例患者中,男80例,女76例,年龄28~73岁,平均5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0例,约占38%,高中及以上96例,约占62%。其中直肠癌行mile’s术30例,Dixon行预防性肠造瘘术58例,直肠外伤行造瘘术3例,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行末端回肠造瘘25例,直肠癌行单纯乙状结肠造瘘术20例,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者行肠造瘘者20例。

1.2结果:经过对以上156例肠造瘘术后的患者观察发现肠造口渗血3例,经过纱布轻轻压迫止血,再用1:1000的肾上腺素湿敷后渗血停止。造口皮肤粘膜分离4例,经过对造口皮肤粘膜分离处的伤口给予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局部使用造口粉或藻酸盐敷料,患者大多在1~2周分离伤口愈合。发生造瘘口狭窄者3例,经过定时手指扩肛造口已恢复正常。回肠造口回缩者发生粪水性皮炎2例,经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局部,皮炎处皮肤均匀撒上造口护肤粉,再涂上皮肤保护膜,使用凸面底盘的造口袋,加上腰带的应用患者的情况明显好转,造瘘口水肿者3例,经凡士林或高渗盐水纱布湿敷后消肿,造口旁疝1例经过给予造口重建后均治愈出院。

2最常见造口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措施

2.1肠造口渗血:常发生在术后72小时,多数是肠造口粘膜与皮肤连接处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出血,用棉球或纱布轻轻压迫即可止血,护理上应注意指导患者或家属使用棉的小毛巾或软纸轻轻擦洗造口,裁剪造口袋时大小一定要适宜,造口袋内圈一定要磨平,本组3例造瘘口渗血经使用肾上腺素棉球湿敷即达到好的止血效果。

2.2肠造口水肿:正常的肠造口术后第1天至第2天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造口处暗紫,乃因静脉或淋巴回流障碍所致。预防措施:补充血清蛋白,缓解肠管狭窄。造口袋宜选用直径较大底盘的造口袋,大小裁剪适宜。本组三例造口水肿患者术后给予凡士林纱布包裹造口基底部,,高渗盐水纱布湿敷后水肿消失。造口袋宜选用康乐保1903底盘较大的这种,裁剪大小要适宜,术后可以使用造口粉外用,防止造瘘口炎性反应引起造口水肿。

2.3造口皮肤粘膜分离:造口皮肤粘膜发生分离的常见原因是造口局部缺血坏死、造口粘膜缝线脱落[2]。病人营养不良也是发生原因之一。多发生于结肠造口。因为结肠终末血管是直血管,侧支少,供血范围小,极易产生缺血坏死。术后应密切观察造瘘口的颜色、造口粘膜与造口周围皮肤缝合处是否有分离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与手术医生联系,发现问题,寻求原因及时解决。本组4例患者采用藻酸盐敷料后,效果显著。藻酸盐敷料充分填充分离处伤口,在吸收大量渗液的同时形成凝胶,从而减少造口底盘因渗液过多而脱落。在护理造口的同时还需加强患者的营养,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初期的病人可以通过静脉营养,输血,输注白蛋白等,对于可以进食者可以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2.4造口狭窄:造成造口狭窄原因多是由于造口周边愈合不良;血运不良;造口粘膜皮肤缝线感染;筋膜或皮肤疤痕组织收缩;手术时皮肤开口过小所致。为防止造口狭窄应坚持括肛。操作者食指戴上指套,前端涂抹石蜡油,轻轻探入指关节二指顺时针旋转,一次5~10分钟,每天2次,坚持3~6个月。本组3例造口狭窄的患者通过坚持每日括肛造口狭窄的现象解除。

2.5粪水性皮炎:多发生于回肠造口。原因回肠造口没有形成适当的突起加之护理不当引起。由于回肠造口大便比较稀薄,排泄物含有多种消化酶,对皮肤的刺激大,极易发生造口皮炎。因此在护理时要告知患者或家属每次便后及时清洗造口及造口周围的皮肤,皮肤表面涂抹皮肤保护膜。皮肤保护膜使用时在皮肤表面形成膜状保护层,可以起到保护皮肤免受粘胶损坏、化学刺激及粪便和尿液的刺激。对已有皮炎的患者可以先用生理盐水局部清洗后撒上造口护肤粉,在涂皮肤保护膜,造口护肤粉有较强的吸收能力,通过下哦收造口排泄物,使造口周围皮肤保持干爽,从而减轻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减少溃疡的发生。同时还要指导患者和家属造口袋的剪裁一定要大小适宜,以造口的基底部大小为准,避免多大。本组2例造口回缩患者通过使用凸面底盘的造口带和腰带,加上造口护肤粉和皮肤保护膜的应用,皮炎迅速得到治愈。

2.6造口旁疝:原因是造口位于腹直肌外;筋膜开口过大;腹部肌肉软弱;经过多次手术;持续腹压增加而导致。术后应指导患者6~8周内避免举抬重物,控制体重,减轻腹压,咳嗽时用手按压造口部位,使腹压减少;解释原因,心理辅导;可佩带合适的造口腹带,缓解局部不适症状,严重者需手术修补。本组1例造口旁疝的患者通过佩戴造口腹带,手术修补效果不佳,后改为再次手术进行造口重新定位。

3小结

中国的“造口”之父喻德红教授说过肠造口目地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改善,手术便没有任何意义。由此可见,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至关重要的,而术前的详细检查和精确的造口定位也是必不可少的,造口的患者心理负担重,加之并发症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患者会痛苦不堪,而对出院的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并发症的处理,建立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康复护理模式,对出院后的造口患者进行连续性康复训练和服务,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因此加强加强专科护士的培养和社区护士造口知识的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万德森.应该重视造口康复治疗[J].广东医学,2009(8):1025-1026

皮肤管理理论知识篇8

【关键词】术后;压疮;护理干预

压疮本身不是原发病,它大多是由于原发病未能很好地护理而造成的皮肤损伤,一旦发生压疮,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病情,而且延长疾病康复的时间[1]。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作者针对胸腹部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实施压疮预防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71例,其中男41例,女30例,年龄37~76岁,平均(592±74)岁。其中胸部手术37例、腹部手术34例。患者均为全麻术后患者,46例患者带有各种引流管。引流管在体内置留时间为2~18d。全部患者经过针对性的预防压疮护理,术后压疮得到良好的控制。

2护理干预

21皮肤护理每天定时检查全身的皮肤状况,尤其是骨突受压处皮肤。患者皮肤过于干燥时,可适当给予不含香精的温和的皮肤润肤霜。持久排汗,如自主神经紊乱的患者,可使用吸收性强的材料改善患者湿度,避免使用爽身粉,因为粉聚集在皮肤表面可以引起额外的皮肤损伤。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与床单、清洁皮肤,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爽,以减轻局部皮肤的摩擦力。当患者发生大小便失禁时,注意保护局部的皮肤免受粪水的刺激。

22心理护理给患者做细致的心理护理,同时给患者讲解如何减少剪切力和压疮各种危险因素对预防或减少压疮的发生很关键。耐心教育患者,采取多种方法来改变行为。普及压疮预防知识,有计划地做好随访工作,可以减少压疮复发。

23局部护理患者的被褥要常晒,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具经常更换、清洗。尤其对估计易发生褥疮的患者床铺更要格外注意,每日整理2~3次,保持平整、干净、无皱褶,并使患者卧位舒适;避免局部皮肤和组织长期受压,可用气圈、气垫或带孔的海绵垫垫起[2]。

24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预防压疮的发生十分重要,而临床研究也表明,合适的热量和蛋白摄入可以预防压疮的发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合适的热量与蛋白质饮食。在增加蛋白摄入时,必须评价肝功能和肾功能,在肝肾功能不良时,可通过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热量来降低蛋白的摄入。必要时,请营养师会诊,全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对于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给予鼻饲注入机体的各种营养物质,以保证患者的营养需要。同时,监测患者的摄入与排出,以保持机体营养的动态平衡[3]。

25药物预防选用碘伏、凡士林外涂局部受压处皮肤。碘伏具有使组织脱水、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软化和消散硬结的作用,对黏膜无刺激、无腐蚀性,同时可形成一层极薄的杀菌薄膜,防止细菌的侵入。凡士林能在局部形成封闭性油膜,有缓解局部垂直压力、减少皮肤擦伤的作用。

26置管患者的护理开胸术后患者均带有胸腔闭式引流管、吸氧管,乳腺术后患者均带有切口引流管,腹部术后患者30%带有腹腔引流管1~2枚,危重患者还置有监护导线,导尿管,所有术后患者都开通1~2条静脉通路。诸多导管置留患者体内,患者感到非常不适和痛苦,而且给压疮护理工作带来了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作者采取每1h更换1次的办法。即患者全身侧卧于引流管一侧,翻身时床与患者背部呈40~45°,后背垫一软枕或小被小毛毯,卷成大小不一柱状形、垫于患者肩部和臀部,1h后改为仰卧位,抬高患者床头不超过30°,双下肢腘窝处垫一软枕[46],即能保证引流通畅,又能减少压疮发生的机会。

3讨论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它的防治及护理技术十分复杂,并非以严厉的规定就可杜绝。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从患者的实际出发,通过有效的评估,连续、定期、全面多层次评估监控,详尽有效的护理计划,不断根据危险因素改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细心和爱心,使压疮高危患者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以提高压疮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2,17(7):20

[2]常亚男,金艳,牟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临床合理用药,2012,5(10C):137

[3]王霞.压疮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3):118119

[4]谢小燕,刘雪琴.对护士压疮防治相关知识现状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6768

[5]柏惠红,韩莉.胸腹部术后压疮预防护理.中国医药科学,2012,2(10):176177

皮肤管理理论知识篇9

【关键词】皮肤病;焦虑水平;对策分析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模式也逐渐在转变。皮肤作为人体较大的器官,在人的生理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皮肤病不断的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并且对其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使患者焦虑不堪。能够正确的评估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的提供帮助,有利于患者尽快的康复。本文主要对医院皮肤科患者进行了焦虑状态评估,从而更好的了解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为皮肤病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提供一个好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主要对我院2010年3月15日~4月25日皮肤科住院部得270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5例由于填写不合格而作废,265份为有效的调查问卷,有效率为98%。其中男175例,女95例,年龄在10~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岁。病程为3天~25年,平均为1年。文化程度:小学以下的为40例,初中的为80例,高中的未65例,大专为32例,本科以上为28例。所患疾病:带状疱疹为71例,过敏性紫癜为32例,慢性荨麻疹为30例,神经性皮炎为78例,天疱疮为24例,湿疹为20例,接触性皮炎10例。

1.2方法:制定4名病房调查员,对皮肤病住院患者进行评估

1.3评定标准:该量表一共有40个项目,每一个项目是分为4个等级:一分是完全都没有,2分是有些程度,3分是稍有现象,4分是比较明显。量表前20项表示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主要评估的是即刻的或者是短暂的;后20项为特质焦虑共20~80分,用来评定经常性的情绪体验。本组的对象状态焦虑评分超过了常模就判断为状态焦虑阳性。

2结果

表1不同疾病患者状态与特质焦虑评分相关的分析

3讨论

3.1状态表客观反映患者的焦虑状态: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生理上的痛苦,同时也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影响。我们皮肤科医生一定要在临床上重视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并给予提供必须的帮助。采用以上的方法能够准确客观的找出焦虑者,并能及时的去给焦虑患者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和帮助。表1显示,皮肤科的住院患者状态焦虑评分与特质焦虑反映评分的密切关系。患者的状态焦虑评分较高时,同时特质焦虑评分也比较高,该表格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皮肤病患者的焦虑水平。

3.2焦虑水平分析:

精神及其心理因素引起的皮肤病为心身性皮肤病。该资料显示,慢性单纯性苔藓、慢性荨麻疹患者和皮肤糜烂面积大、疼痛明显的天疱疮患者焦虑阳性率明显的高于其他类型的皮肤病。一般来说,心身性皮肤病患者经常性的心理问题为焦虑、恐惧、悲观等。精神紧张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导致了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了微血管舒张的功能、皮肤汗腺分泌等,容易发生各种皮肤病。皮肤病因为疼痛、瘙痒以及影响了外貌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并伴随着烦躁、焦虑、压抑等情绪,这些情绪极大的加快了疾病的进程速度,给患者在生活以及学习上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工作当中,医务人员能够根据状态表格,准确的找出焦虑患者,及时的为他们提供帮助,对于治疗皮肤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3针对焦虑患者所采取的措施

3.3.1矫正错误的认知:

因为皮肤疾病引起了患者睡眠和情绪上的障碍,认知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认知的过程会使患者对于自身的病情更加的焦虑,会出现一些负性认知,这些负性认知加剧了情绪的紊乱,随后可能出现逐级增加焦虑症状。同时,过度的担心和焦虑使得身心更加的疲惫。因此,在心理干预上需要采取正确的认知矫正方法,用科学的医学知识来代替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有效的改变负性情绪。

3.3.2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通过一定的训练,学会精神及其躯体的放松方法。通过放松来使得精神和肌肉完全的松弛,从而更好的调节机体。放松能够更好的阻断焦虑。皮肤病患者通常会精神和肌肉过度的紧张而不能很好的放松,以及瘙痒和疼痛导致睡眠的障碍。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正确指导患者学习一些放松的动作,并通过反复练习使其掌握,患者在松弛的状态下情绪并会处于平稳状态,从而更好的促进睡眠。

皮肤病患者的焦虑大多数是因为缺乏对疾病的了解、自我保健能力差等因素引起的。所以,我们需要及时的提供正确的疾病知识,提高病人的保健能力,并定时开展心理咨询,更好的为皮肤病患者提供帮助,为患者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及时解答患者的问题,纠正患者对皮肤病的错误认识,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参考文献

[1]杜根发,熊凌玲.心理干预对眼部带状疱疹患者预后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08-109.

[2]李习梅,张新华.心身性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治疗状态及心理治疗[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92.

皮肤管理理论知识篇10

【关键词】皮肤病;焦虑水平;对策分析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模式也逐渐在转变。皮肤作为人体较大的器官,在人的生理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皮肤病不断的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并且对其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使患者焦虑不堪。能够正确的评估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的提供帮助,有利于患者尽快的康复。本文主要对医院皮肤科患者进行了焦虑状态评估,从而更好的了解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为皮肤病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提供一个好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主要对我院2010年3月15日~4月25日皮肤科住院部得270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5例由于填写不合格而作废,265份为有效的调查问卷,有效率为98%。其中男175例,女95例,年龄在10~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岁。病程为3天~25年,平均为1年。文化程度:小学以下的为40例,初中的为80例,高中的未65例,大专为32例,本科以上为28例。所患疾病:带状疱疹为71例,过敏性紫癜为32例,慢性荨麻疹为30例,神经性皮炎为78例,天疱疮为24例,湿疹为20例,接触性皮炎10例。

1.2方法:制定4名病房调查员,对皮肤病住院患者进行评估

1.3评定标准:该量表一共有40个项目,每一个项目是分为4个等级:一分是完全都没有,2分是有些程度,3分是稍有现象,4分是比较明显。量表前20项表示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主要评估的是即刻的或者是短暂的;后20项为特质焦虑共20~80分,用来评定经常性的情绪体验。本组的对象状态焦虑评分超过了常模就判断为状态焦虑阳性。

2结果

表1不同疾病患者状态与特质焦虑评分相关的分析

3讨论

3.1状态表客观反映患者的焦虑状态: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生理上的痛苦,同时也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影响。我们皮肤科医生一定要在临床上重视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并给予提供必须的帮助。采用以上的方法能够准确客观的找出焦虑者,并能及时的去给焦虑患者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和帮助。表1显示,皮肤科的住院患者状态焦虑评分与特质焦虑反映评分的密切关系。患者的状态焦虑评分较高时,同时特质焦虑评分也比较高,该表格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皮肤病患者的焦虑水平。

3.2焦虑水平分析:

精神及其心理因素引起的皮肤病为心身性皮肤病。该资料显示,慢性单纯性苔藓、慢性荨麻疹患者和皮肤糜烂面积大、疼痛明显的天疱疮患者焦虑阳性率明显的高于其他类型的皮肤病。一般来说,心身性皮肤病患者经常性的心理问题为焦虑、恐惧、悲观等。精神紧张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导致了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了微血管舒张的功能、皮肤汗腺分泌等,容易发生各种皮肤病。皮肤病因为疼痛、瘙痒以及影响了外貌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并伴随着烦躁、焦虑、压抑等情绪,这些情绪极大的加快了疾病的进程速度,给患者在生活以及学习上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工作当中,医务人员能够根据状态表格,准确的找出焦虑患者,及时的为他们提供帮助,对于治疗皮肤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3针对焦虑患者所采取的措施

3.3.1矫正错误的认知:

因为皮肤疾病引起了患者睡眠和情绪上的障碍,认知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认知的过程会使患者对于自身的病情更加的焦虑,会出现一些负性认知,这些负性认知加剧了情绪的紊乱,随后可能出现逐级增加焦虑症状。同时,过度的担心和焦虑使得身心更加的疲惫。因此,在心理干预上需要采取正确的认知矫正方法,用科学的医学知识来代替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有效的改变负性情绪。

3.3.2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通过一定的训练,学会精神及其躯体的放松方法。通过放松来使得精神和肌肉完全的松弛,从而更好的调节机体。放松能够更好的阻断焦虑。皮肤病患者通常会精神和肌肉过度的紧张而不能很好的放松,以及瘙痒和疼痛导致睡眠的障碍。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正确指导患者学习一些放松的动作,并通过反复练习使其掌握,患者在松弛的状态下情绪并会处于平稳状态,从而更好的促进睡眠。

皮肤病患者的焦虑大多数是因为缺乏对疾病的了解、自我保健能力差等因素引起的。所以,我们需要及时的提供正确的疾病知识,提高病人的保健能力,并定时开展心理咨询,更好的为皮肤病患者提供帮助,为患者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及时解答患者的问题,纠正患者对皮肤病的错误认识,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参考文献

[1]杜根发,熊凌玲.心理干预对眼部带状疱疹患者预后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08-109.

[2]李习梅,张新华.心身性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治疗状态及心理治疗[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