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健康教育改革十篇健康教育改革十篇

健康教育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5:21

健康教育改革篇1

关键词:健康教育体育教学改革对策

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健康教育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健康概念,现代的健康不仅仅指身体没有疾病和虚弱,还指人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方面所达到的完满状态。那么,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如何贯彻健康教育,丰富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使学生在得到身体锻炼的同时,也得到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教育,是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的。

一、体育教学改革中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造成健康教育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对健康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是比较狭隘的,大多数人认为身体没有疾病、没有残疾就是健康,更多的人把健康与身体、生理健康完全等同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衡量健康的标准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还要求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地告诉我们,健康包含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健全)、心理健康(心理没有问题与疾病)、社会健康(个体具有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只有具备了这三个健康者,才是真正健康的人。由于中专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还不太明显,因而对中专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提法,那么盲目和随意必然导致中专体育教学组织、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模糊。所以我认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学生的体质和健康与否”是今后相当长时期中中专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但中专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在健康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中专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的角色,以及地位大致确定。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以及文化素质、人际关系等方面必须在学校得到充分锻炼,以准备适应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所以要培养中专生终身健康体育的意识。

(二)旧的中专学校的体育教学体制的弊端对健康教育影响。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件大事。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是指人的社会基本素质,即人通过环境与教育形成的、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基本思想、道德、心理、科技文化知识、劳动技能以及强健的身体。《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中,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必须改革传统的、以应试教育和单纯增强体质为目标的体育教学体系,代之以适应在素质教育需要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教学模式。这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不断改革,使学校体育教学摆脱旧有模式的禁锢,才能使健康教育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三)知识的传授者不能与时俱进。

实施健康教育,师资水平是关键。我国的体育教师多为“技术型”的,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先天不足。一些体育教师忽视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健康知识的有关教材内容缺乏钻研,在向学生讲授健康知识时,只是依赖和局限于教材,照本宣科地讲授,不能跟学生的生活、运动实践相结合,造成学生不愿听、教师不愿讲的被动局面。

(四)形式化倾向严重影响健康教育。

我国大部分中专学校,尽管不断在进行健康教育的改革和实践,但是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的体育锻炼方法、教学工作的开展不过是形式上的东西,走走过场罢了,从前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案、备课方法还是老样子,还在原版套用。中专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评价也仅仅从一些中专体育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中作为评价的依据,真正没有深入到基层和教学第一线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缺乏真正的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作为工作依据。同时,中专体育健康观念也过于单一化,缺乏全面性,没有真正全方位地转变学生体育健康的教学思想。

二、中专体育教学改革中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我认为,只有加强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全面的健康,他们才会精力充沛、信心百倍地接受各种教育;反之,如果忽视了健康教育,学生的身心问题和疾病很多,我们的教育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改革教学手段,重视健康教育知识的教学。

首先,教学内容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应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教师应结合体育教材内容和教材特点,向学生介绍所教运动项目的特点和对健康的作用,运动中的生理反应,体育与保健知识,等等。如到冬季学生练习中长距离跑时,往往会产生胸部发闷、呼吸困难等现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极点”,它是中长距离跑中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教师在学生练习中长距离跑步前,应向学生讲明产生“极点”的生理知识,同时也教育学生在“极点”出现时,要注意加深呼吸、调整呼吸的节奏,克服“极点”,以顽强的意志坚持跑到终点。这样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健康理论知识的传授,改变过去只教技术而不教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

其次,利用体育课向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教师应注意体育卫生知识的讲授。如课前的准备活动、运动中的饮水卫生,运动后的进餐时间、运动中的损伤自救与护理等,这些体育卫生知识与学生平时的体育锻炼息息相关,往往容易被学生忽视,养成不良的体育卫生习惯,影响身体健康。因为学生在运动中难免会发生运动损伤,所以教师应教会学生正确的处理方法,以防止感染,减轻痛苦,为下一步治疗赢得时间,为治愈创造条件。以上的体育卫生知识,教师可利用体育课的开始和课后小结时间,或利用练习中结合实际,向学生及时讲授,使学生重视体育卫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是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体育教师要敢于打破旧观念和旧思想,敢于打破“重技术、轻理论”的传统教育模式,调整理论教学与技术教学的比例,彻底抛弃技能教学即为体育教学的片面认识。教师应把技能教学和健康知识观念的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言传身教,用自身的体育健康思想去教育、感染、影响学生,从而让学生树立自己的终生健康体育的思想。要改变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不能与运动实践相结合的被动接受健康知识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启发式,倡导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各类中专学校的体育教材在选用上大致有三种形式:一是近来兴起的选项教材;二是自编教材;三是选用普通中学的高中教材。为了更好地完成中专体育的教学任务,鉴于中专这个特定的教学层次,中专学生又具有这样一些特性:学生处于生长发育少年后期或青年前期,与高校学生相比,接受专业教育是相同的,但在接受体育教育上又与高校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存在不同;学生虽已具备职业教育的心理特征,但与同龄的高中生又有较大差别;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因而大学体育教学应区别于高中体育教学。在改革中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时的比重,让学生了解终身体育的社会学基础、自然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懂得健身原理,即使学生离开校园也不终止锻炼,且能正确评价健身的效果,从而培养中专生终身健康体育的意识。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中专体育的教学水平,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把教师从技术实践型改变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素质型,以适应中专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需要,充当体育教学改革的先锋。

总之,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体育教师应该敢于直面问题并积极去探索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如对于健康教育的狭隘认识及教学中出现的误区。体育教学的改革者,就应该认识既成错误,认真地研究新课标和一些关于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资料,纠正错误,科学施教。同时加强现代健康学的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健康教育的规律,并指导体育改革中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论体育课与促进学生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4,(4):59-60.

健康教育改革篇2

目前的中学体育教育中学习前苏联的体育理论与实践形成的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学科中心论"影响犹在,1979年"扬州会议"提出"以增强体质为主"形成的重视增强学生体质忽视学生的情感意志的培养及个性发展的"体质中心论"更加根深蒂固。另外,一些人打着"维护体育学科性地位"的旗号,旧瓶装新酒,做着"技术教育"的事;一些人形而上学的理解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认为体育教育天生就是素质教育的内容,穿新鞋走老路依然我行我素。

我们现在走到一些中小学却看一看就会发现,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按成人的目光把一项完整的运动分成若干个技术进行教学,教学实践紧紧地盯在运动技术的细节的传授上,"用技术教技术"和"为技术教技术",一叶障目,舍本求末。教学很少从多种价值上整体关注教材,从多种角度去整体研究运动教材。如球类教学,只注重对运动技术的传授,把一项完整的运动教材分割成一个个细小的运动技术进行教学,单纯的传技,而对于球类运动的文化价值从不理会。教学缺乏"多向性"、"批判性",无法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把提高学生生理机能指标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把体育教学看成是发达肌体、增强体质和培养学生运动技术的工具,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为教"教材"而教,讲究授业、解惑,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目的。目标指向存在单一化的偏误,缺乏"变通性"和"直觉性",课堂教学程序化、模式化,学生在教师的统一调度下进行教学活动,教与学的双方围绕窄小的机械分割了的技术苦苦追寻。教学活动统的太死,学生成了承接教材的奴隶。教学活动难有创意,缺乏活力。

为此,我们觉得,我们现在必须静下心来认真省思。首先,认清"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意。了解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多向性,即丰富的想象能力;变通性,即能根据问题的不同层面变换思维角度或思维路径的能力;批判性,即敢于怀疑或批判约定俗成的东西的能力;直觉性,即自由创造的能力。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是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康是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流上保持健全的状态。它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还必须包含健全的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然后痛下决心改革传统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不合理的方式方法和教育理念。搬掉"体育学科中心论"这块绊脚石,建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摸索中认识,在认识中顿悟,在顿悟中学到健身知识和健身技能。决不可以套用老方法简单地把"体育"课换成"体育与健康"课就完事。体育与健康课不仅要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应的水平目标做好文章,选择教材内容、组织教学形式,使之适应学生、适应于社会发展的大形势。同时在教学中要留有时间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大胆实践反复思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进行求异式思维的探索。或者说,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动体验和领会。要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走有价值的弯道。一堂课上,不应追求教学生多少东西,而是注重让学生体会如何去获取知识、如何运用知识和技能。

我们绝不可以片面的理解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不能因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身体素质是人健康的基础,而素质教育中有身体素质的成份,就简单认定中学体育教育贯彻创新教育和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是灵活多样的发展身体素质,再走回到"体质中心论"的老路上去。我们必须清楚,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是指:"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的总和"。它有三个层面: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而且人是万物之灵不是机器,这三个层面的素质要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时不是象机器零件一样一件件组合一层层叠放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存在的。

当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我们必须把许多背负在身上很久的、习惯了的包袱以及很久以来用习惯了的坛坛罐罐统统甩掉,痛下决心轻装前进。俗话说得好: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教育思想变革了,教育要才能深入持久。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不能只做表面文章简单地改变学校体育的名称或改革教学授课形式,必须从改革体育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入手。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多角度正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由"育体"向"育人"的全面转变,倡导"人性中心"的体育教学思想。把体育与健康教育定位在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确立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不是教给学生单调的运动技术。教学中学会整体把握教材,抓住教材的基本原理整体设、整体研究计、整体施教,留有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学习中领会体育运动中蕴藏的文化价值和健身价值,体验快乐;留有时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浮想联翩、异想天开,发展求异思维,学会"举一反三"、学会创新。从而使学生学会健身、懂得健康、掌握终身健康锻炼的能力。

健康教育改革篇3

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省教育厅厅长霍健康说,贵州教育站在了改革的新起点上,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对于贵州来说,推动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点。霍健康说,12月4日,国务院总理在部署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时深刻指出,贫困地区学校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治贫先重教,发展教育是减贫脱贫的根本之举。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成长"起点",是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

霍健康说,"十二五"以来,我省教育坚持拼命"赶"、大力"转",既"赶"又"转","赶""转"并举,"赶"是为了加快发展,"转"是为了深化改革。通过实施"4+2"教育突破工程,教育"9+3"计划等,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比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使"入园难"问题得到极大缓解,有望在2014年实现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建成寄宿制学校2229所,建成283万平方米学生宿舍。

解决农村孩子住校问题。采取公租房形式建成教师周转宿舍5.86万套,努力解决乡村教师住房困难问题。"营养改善计划"惠及400多万农村孩子,实现农村中小学"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招聘3.9万名特岗教师,大大缓解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短缺问题。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公平。实施中职"百校大战",职业教育提速发展。

霍健康说,下一步,全省教育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及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向改革要红利、要活力、要动力,推动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迈上新台阶。

在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我省将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不设重点校和重点班。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改革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论成败的基础教育评价标准,健全综合评价体系。改革中考考试内容和方式,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改革,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

健康教育改革篇4

近日,《中国青年报》聚焦衡水中学,刊发了两篇不同观点的文章,表达了对衡水中学办学的不同认识和看法。客观而言,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引发教育界和全社会反思如何推动高中教育深层次改革,如何促进高中教育健康发展,这也正是讨论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那么,当前到底该用怎样的思路和方式引领高中教育的改革发展呢?

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是用育人模式创新引领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由于高中学校办学模式趋同、育人模式单一、应试倾向突出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依然是当前高中教育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不断创新育人模式,深化高中课程和教育教学改革。

从高中课程改革角度来看,要逐步构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高中及其各学科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同时优化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必修、选修课比例,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从课堂教学改革角度看,要切实改变“以应试备考为目标、以反复训练为手段”的教学格局,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教学管理改革角度看,要积极推进走班制和学分管理,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选课和生涯规划指导,为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课程学习提供保障。

同时,还要用综合评价改革引领高中教育健康发展。一直以来,用学生考试成绩、高考升学率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成为一种普遍做法。考试成绩、高考升学率固然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指标,但绝不是唯一指标,单纯用高考升学率评价一所高中学校的教育质量有失偏颇。

如何从过度追求学科成绩转向更加追求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应当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尽管目前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尚待完善,评价方法和工具尚待进一步探索和开发,但改革的方向应当坚定不移。推进综合评价改革,有利于扭转长期以来单纯以考试成绩衡量高中学生发展、以高考升学率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倾向,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引导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

另外,应借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引领高中教育健康发展。高考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高中改革的方向和步伐,对于引领高中教育健康发展的作用不可低估。日前,《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也就是说,除了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之外,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势必会成为高中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新契机。

健康教育改革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02-01

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及国家的重视,在现有国情下,职业院校如何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又能像普通高校般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呢?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现状

1.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因为教师数量不够,所以只能以大课的形式开课,且教学效果不佳。在高职大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很多高职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仍然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对高职学生而言,学生在学习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无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学习的兴趣不高。

2.观念存在偏差

在现有的很多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得到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心理咨询中心附属于其他部门,安排课程没有自主性,把它只当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分支,没有专业的教研中心,因此它无法在学校教育中体现出优越性。(2)高职院校普遍把专业课放在第一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只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改变不良认知,积累了解一些心理知识等就已足够,这样就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行动过程、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应用程度、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3)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教材普遍使用本科院校版本,缺乏高职特色,有些院校甚至舍弃教材,仅仅依靠教师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如果不联系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学生就难以理解和接受。

3.知识转换为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人类沟通能力的强大,我们通过可以累积经验、传递知识,而大大地缩短我们人生的弯道,但正是因为这样,当代学生很是缺乏实践经验,对于他们来说,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尤其是心理知识很难应用于现实生活,他们需要的是在学校个人品质得到提升。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1.重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国家政策的重视,现在每所高校都配备了心理教师,但很多高职院校只是流于形式,如心理教师的数量和学生的数量比例相差悬殊,难以满足教学与咨询的需求。因此,学校心理教师不仅要有,而且数量上更是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学校心理学教师大多是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实际教学经验非常少,如要开展团体辅导或是能力训练课,年轻的心理教师就很难驾驭整个过程,因此对年轻教师的后期培训非常必要。还有就是心理教师的知识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与丰富,因而需要得到学校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2.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多是以问题的视角编写,高校都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这样的做法收效甚微,因此,在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经验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1)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认知共同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从学生固有的积极潜能出发,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与积极品质。(2)进行情境教学,如人际交往情境、挫折情境等,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3)对于有争论性的话题可采取辩论赛的方式开展,通过辩论赛前的准备,赛中的辩论,赛后的总结、指导扩展学生的知识积累,让学生通过辩论选择一种正确且适合自身的处理方法。(4)团体辅导、团体训练课也很有必要,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品质。

3.创新载体,强化专题教育

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主要包含了心理知识的传授,如解释自我意识、人际关系、人格等方面,这只是一个解惑过程,在解惑的基础上应增加专题教育,每一个时代会出现不同的主题,出现不同的心理倾向,心理健康教育应跟上时代的步伐,针对时代特点开展不同的专题教育,在当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精神生活水平却发展缓慢,这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将焦点放在了所追求的事物上。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财富,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品质。

总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各院校必须加大力度深入改革,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构建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郑伟.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的应用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6)

健康教育改革篇6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关键阶段。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未来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一、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理不健康或者有心理疾病,就很难优化学生心理,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学生的心理逐渐优化。所以,教师优良的心理素质是优化学生心理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用过去传统的观点看待学生只能对学生造成伤害,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第二,要刻苦磨炼、不断求索。受时代的影响今天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思想行为,同时他们以较快的速度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因此,作为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教育学知识,较强的心理素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第三,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必须要有高尚的灵魂。所以,要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努力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真正成为学生的典范。

二、课堂教学改革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每个学科新教材不仅仅只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蕴含着一定的德育内容和心理教育内容。传统的教育教学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新的教材要求我们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首先,要以全面育人的观点,统率课堂教学。备课要从教学、教育、教养三个方面去考虑教学任务,讲课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学习意志、指导他们发散思维。

其次,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去“体验”,成为学习的主人。

1.教师要转换角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在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世界更为复杂,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实现他们素质的提高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优化学生心理。

4.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善思维、有见解是现代学生的一大特点,所以教师必须善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激发其学习兴趣。参与是激发兴趣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保持兴趣持久的根本办法,所以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健康教育改革篇7

摘要:“健康教育化”是近来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流行倾向。就该倾向的成因及利弊做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该倾向实质上是对“健康第一”课程理念一种形而上学的诠释,不利于体育课程改革和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63-03

目前,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场声势浩大的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类学校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体育课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在改革过程中,新的改革思潮不断涌现,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探讨和尝试,力图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的发展,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就是诸多改革思路中的一种。

1 “健康教育化”一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流行倾向

近年来,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诸如“健康教育一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1]、“树立健康教育为主导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2]、“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3]之类的观点非常流行,这类论调事实上反映了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倾向,我们称之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这种倾向的主要观点主要是:过去的体育课程之所以出现种种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健康,忽视了健康教育。因此,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应该是在课程中突出健康教育的目标,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体育课程朝着健康教育的方向发展或走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之路才是改革的希望所在。持这种倾向的人主张对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在实践中其具体做法因程度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1)主张在现有的体育课中更多地融合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这种做法的“健康教育化”程度相对较低;2)主张将现有的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合并成一门新的综合课程;3)主张体育课程归属于健康教育[4],并力图将体育课改造成新的健康教育课,彻底改变体育课程的性质,这是一种比较激进的做法。尽管做法各不相同,但此倾向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或附和,已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流行倾向之一,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人们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

2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的原因

2.1 “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理念下的一种应然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受学科中心论思想的影响,“增强体质”和“传授技能”一直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结果造成严重忽视学生身心健康,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等种种弊端。为此,体育课程改革一直希望能够逾越“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观的樊篱。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人们最终选择了“健康”这一概念作为突破口。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健康”这一主题被引人体育课程当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成为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体育促进健康的重要功能和目标被突出,“健康”这一概念成了体育课程的核心主旨。体育课程的这一变革被认为是对我国传统的“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观的历史性突破,“体育为健康”这一新的学校体育教育观很快得到诸多课程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认可和响应。体育课程作为一项教育过程,既然它的价值倾向和课程目标都已指向“健康”,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体育课程理所当然地就应该是一项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教育过程了,更有一部分人认为体育课程本质上就是一种健康教育。于是对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举措了。

2.2 “体育卫生模式”惯性思维的结果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就有着体育与卫生相结合的传统,人们习惯于将体育与(卫生)健康教育放在同一层面或内容中考虑,这不仅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经验,同时也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5],人们称之为健康教育的“体育卫生模式”。这种模式反映出人们的一种朴素的体育健康观,突出了体育课程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在实践中有着“体卫”并称、“体卫”工作一起抓的习惯。“体育卫生模式”体现了人们对体育课程的一种普遍心理定势:人们习惯于将学生的健康问题归因于体育课程,每当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下降时总会去指责体育课程。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传统的体育课程中实际上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健康教育化”萌芽,只是在“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思想的束缚下,显露得并不明显而已,但这种传统至今一直体现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许多学校的健康教育课常由体育教师担任,体育教研组与医务室也常被设置在一起。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就是基于青少年健康下滑问题,在此背景下,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被得以强化,而“体质论”与“竞技论”体育课程的解构以及“健康第一”课程指导思想的树立,更是为这种思维方式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于是“健康教育化”倾向开始在体育课程改革中逐渐被张扬。可以说,“健康教育化”倾向与“体育卫生模式”是一脉相承的,是这种传统思维方式的一种延续,更是一种强化。

2.3 国外体育课程理论迁徙的产物 我国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借签了大量国外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世界各国对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和“体育为健康“口号的提出,各国体育课程的改革中都突出了增进健康的目标。将体育课程改造成有明确的健康目标,并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融人体育之中成为当今世界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主流趋势“,。新西兰、日本等国将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合设为一门课程的模式更是为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直接的参考。在国外体育课程理论的影响下,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也开始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尝试,基础教育中的体育课程(初中阶段)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而大学体育课程中也开始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化”倾向在改革中逐渐生成发展,成为国外体育课程理论借签和引进的产物之一。

3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的理性审视

3.1 “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的长处 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无疑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倾向的优点在于它直观地体现了“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理念,突显了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拉近了体育与健康的距离,从健康的角度提高了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同时这种改革倾向还较充分地体现了体育课程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不但纠正了以往的体育课程只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甚至将运动技能的学习当成惟一的内容与目的的不足,强调了健康促进及健康知识的学习同样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同时也克服了以往体育课程仅偏狭于

促进身体健康方面,使体育促进健康的功能朝着三维健康拓展。这对改变几十年来在“体质论”和“竞技论”指导思想影响下的体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倾向也比较贴近传统的“体育卫生模式”,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同时又紧扣新世纪人类呼唤健康的时代主题。此外,这种倾向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增加体育课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增加理论课的课时和比例等都是容易做到的。因此,此倾向不失为体育课程改革中一个富有创意的切人点,对体育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提高人们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也有着促进作用。

3.2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存在的问题

3.2.1 “健康教育化”倾向所存在的前提有待商榷体育课程“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是以“健康”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着眼点的,它所存在的前提假设是:“健康”是体育的根本或终极价值取向。尽管“健康”概念的引入,使得人们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有豁然开朗之感,当前的课程改革也大打“健康”牌,寄希望于体育课程通过“健康”这一主题找到自身发展的突破口。然而,一方面健康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体育对于学生健康的影响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方面,不是学校健康教育的全部。另一方面,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具有多种价值内涵,“健康”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体育课程的根本或终极价值取向是否必然就是“健康”,至少在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论证。实际上“健康第一”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它对学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普适性,而惟独体育课程将其直接作为自己的课程理念,并将自身的根本价值取向定位于“健康”,这种定位是否准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论证。

3.2.2 “健康第一”只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理念 而“健康教育化”倾向则将理念直接演绎成体育课程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反映出人们对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简单化理解和机械套用。体育课程提倡“健康第一”的理念与体育课程的“健康教育化”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健康第一”是一种时代的教育思想,一种体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一种包治万能的“药”[7]。“健康第一”的理念虽然揭示了传统体育课程的片面性,但并不能解释造成传统体育课程与教学诸多弊端的所有原因。“我们对‘健康第一’的研究,应当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能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主观随意性。”[7]因为推祟“健康第一”的理念,要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所以就必须对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使体育课程走健康教育之路,这实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做法。这种倾向有可能导致体育课程改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整体上把握课程改革的诸多要素。有了新的改革理念,但却缺乏新的手段和途径,缺乏相关理论成果的支持和推动,也暴露出体育课程自身理论研究上的贫乏。

3.2.3 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面临动摇 体育课程是一门技艺性的学科,这是当前人们对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特征所持的基本共识。体育课程的“技艺性”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认知过程,是一种身体认知,它更为集中地体现了体育课程的特殊性。“技艺性”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本质[8]。体育课之所以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丰富多彩的技艺性学习有关。但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却有可能使体育课程原有的学科性质发生削弱或改变。持这种倾向的人认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既然已经发生改变,那么相应的实现目标的手段和内容就应当改变,体育课程的学习就不能再集中在身体认知上,而应当以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主或至少要加强健康知识技能的学习。尽管不同人的“健康教育化”倾向程度有差别,但一致的做法就是在体育课中增加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增加理论课的课时或比例。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从事身体练习的时间减少,这对于受“应试教育”的挤压,课时已很紧张的体育课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将体育课看成为“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课的合并会严重削弱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而将体育课改造成健康教育课,使之成为一门文化课,则完全丧失了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也就意味着体育课程的消亡。实际上,学科性质与课程理念及目标是不同的概念,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实现教育目的载体或手段,其学科性质和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因理念及目标的不同而随意发生改变。“健康教育化”倾向将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与学科性质和特征混淆起来,不但会使体育课的“技艺性”特性丢失,导致学生对体育课更加不感兴趣,同时也抹杀了体育对于健康促进的独特贡献。

3.2.4 健康教育课面临困境 在我国学校课程体系中,健康教育课是落实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课程。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处于薄弱环节,“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是其现实写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中却没有明确设置独立的健康教育课,而是将原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分散、渗透到以新更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主的各门课程当中。尽管新课改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没有、不能也不可能包容原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6],没有明确主张以体育课去替代健康教育课。但在实践中,体育与健康课实质上已经替代,更确切地讲是挤掉了原有的健康教育课。体育课程的更名导致很多人误以为健康教育课已经被合并到体育与健康课当中,健康教育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已经在学校中消亡。由于新课程的误导,更由于人们对于“健康第一”理念的误解,一些持“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的人则更是明确主张体育课应成为落实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课程。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导致在学校教育中本来就非常薄弱的健康教育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健康教育化”倾向使得体育课程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被空前夸大,这不仅可能使体育课程自身的改革误人歧途,还可能导致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消亡,实际上反而弱化了学校健康教育,结果造成与增进健康的改革初衷相悖。

参考文献:

[1]王爱萍.健康教育一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J].安徽体育科技,2002(4):68-70.

[2]李小英.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宗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2):84―88.

[3)毕研洁.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170-172.

[4)杨忠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内涵分析[J].体育学院学报,2004(2):33-36.

[5]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健康教育改革篇8

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就没有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的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时候应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从心里接受教师的善意的意见与建议,切中学生的心理脉搏,从而以真诚疏导,以真诚施教,教育方有后劲。

二、良好的育人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地

小学生时期正是心理、生理的半成熟、半幼稚的特殊时期,自我控制力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差,自我意识偏激,如何使他们相信自己、管好情绪、适应环境、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这是实验社会化转变的先决条件,依靠学生自己的判断能力来做身边的各种事情,有独立性,才有创造性。其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邹城市看庄镇举行的“土豆节”学生在家长、老师的监护下,挖土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劳动的快乐。再次,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是由具体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有意识的组织学生自由结合野炊,这样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真正当了回家,身心受到锻炼。

三、消除自卑心理

自卑是不信任自己,它来自于心理上消极的心理暗示,过度自卑不仅导致身心健康严重失衡。而是易阻塞成功之路。消除自卑心理,必须学会辩证观察本质和发展趋势,以便把个人特长、爱好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消除自卑心理,必须建立合乎实际的近期目标,并在近期目标获得实现而使自我素质相应提高后,再向切合实际的高度调整,消除自卑心理,必须保持愉快心态,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重塑自我,成为对当代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学生追求成功、完善自我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1.教育学生学会制定奋斗目标,要学会奋斗根据自己的特长设计远期、近期、短期目标,分段逐一达标,不因外界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初衷。

2.教育学生学会战胜困难,面对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告诉自己“有困难就有解决之道”。做好一切打算,凭勇气、信心、希望正视困难,战胜困难时重塑自我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3.教育学生学会再尝试。个人遭到失败,总结经验,找到失败的原因,然后改变策略和手段,把精力放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重组信心,使思维回归正常轨道。法国诗人歌德说:“人人都可有惊人的潜力,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与青春。要不断地告诉自己:万事全赖在我。”

4.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上世纪九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举行过一次国际性会议,而“面向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在这个会上,中外众多学者,专家提出一个观点:“让孩子学会关心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下,根据这一观点我认为:

健康教育改革篇9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作者简介]马桂兰(1971-),女,山东聊城人,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山东青岛266404)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70-0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开设目的是为了保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以应对人生中的种种挑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是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从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心理特点出发,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真正提高心理素质,应对挑战。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要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来进行改革。教育部办公厅2011年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明确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基本要求。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90后”大学生的求知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现在“90后”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不管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都必须适合“90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其心理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追求新鲜刺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90后”大学生是在网络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喜欢新奇的东西,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求新求变,对于一般的说教听不进去。

第二,喜欢走捷径,不喜欢没有成效的学习。“90后”大学生喜欢急功近利,希望自己的努力或学习能够马上见成效,对于需要付出很多艰辛劳动的活动不感兴趣,希望教师的授课能够直奔主题、形象生动、快速见效。对于讲授式教学模式不感兴趣,对于深奥的学科理论不愿花费很大力气去研究。

第三,喜欢展示自我个性,不愿适应老套的模式。“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追求自己的愿望,不强迫自己做不喜欢做的事情。对于不喜欢的课程或教学模式不愿意去主动适应,而是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模式或方法,否则他们就会表现出自己的不满或厌学情绪。

第四,不喜欢有压力,喜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90后”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整个家庭的照顾和爱护,在家里没有受过委屈或挫折。他们不喜欢有挫折的事情,也不善于面对挑战。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或不适合自己的地方就不能忍受,或郁闷或呼吁,喜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第五,不满足于现状,对自己的期望高。“90后”大学生对于功成名就非常渴望,很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幻想里生活,羡慕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士,只看到他们的成功,而对于其付出的努力却不屑一顾。对于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不愿深思,而是希望教师能给出一条成功的捷径。

第六,求知欲望强,但不掌握科学的方法。“90后”大学生希望自己是强于别人的,希望自己的未来是成功的,对于知识技能的渴求很强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地位、有能力的人。但他们对于成功之道却很模糊,总抱着侥幸心理,祈求自己的运气好一些、路途平坦一些。对于现在的学科学习不重视,不愿下工夫学习,希望教师能够将全部知识塞给自己。

2.教育者的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方法不仅要适应时展,也要适应受教育者的要求。面对“90后”大学生,要思考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最终实现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必须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用新颖的形式、灵活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励他们自觉地去发现自身问题,调节自己的情绪,完善自己的人格,面对身边的挑战,体验自己美好的人生。

教育者要根据学习者的群体特性、个别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讲授不同的教育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要求,以他们喜欢的、轻松愉快的方式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在“做”中学,在“游戏”中学,在“体验”中学。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运用心理健康的知识,培养自我的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规定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1.团体体验活动。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期望很高,也感到很神秘,他们希望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解决自己内心的一些困惑,因此,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他们对于自我探索的心理需求,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用于团体体验的方法很多,其中不错的方法是沙盘游戏。这种在“游戏”中学习的方法很适合当代大学生,它看似轻松,要求用不同的玩具展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不用教师灌输,也不用学生费脑记忆。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学生们会对自己的内心有所觉察,对自己的困惑有初步的了解,从而使下一步的感悟与改变成为可能。比如,有学生在体验沙盘游戏时,把一个“超人”放在了屋顶上,并且还自言自语地说“超人飞吧”。做完沙盘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他明白了自己与“超人”的链接,了解到自己内心的感觉与力量。在大家谈论沙盘游戏的感悟时,他兴奋地说:“这东西真神奇,它让我感觉到自己是个完整的人,好像把内心的我与现实的我统一了起来,我明白了自己的困惑,我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了。”

2.影视案例材料的分析与讨论。“90后”大学生是伴随网络发展而长大的一代,他们对于影视、动画、多媒体很感兴趣。在讲解理论前,让他们观看一些有针对性的影视或动画材料,然后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这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教师再把理论知识提炼出来,加深他们的印象,形成理论沉淀。如讲解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健康时,可以先让学生看一段“幸福魔方”之“我的男友变心了”,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别人的故事,往往会很清楚问题在哪里,以后自己也会避免同样的问题,这样不仅使其认识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我们的教育目标也实现了。再如,在讲解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心理访谈“大六男生”,然后讨论其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上了六年大学,大学的学习应该注意什么,以及大学学习的目标与方法应该如何等。这样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有兴趣,而且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发现自己的潜能,反省自己身上的问题。

3.角色扮演或情景表演。心理剧是现在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其魅力在于当事人能够重新体验冲突情境,在冲突情境中实现自己未了的心愿,解开自己的心结。同样,简单的情境表演或角色扮演也能让学生体验自己内心的冲突,使旁观的学生看清楚问题所在,重新整合自己的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如讲解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时,可以设置一个简单的宿舍情境,然后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在扮演的过程中,慢慢进入角色,把自己的内心想法通过角色投射出来。之后大家一起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互动,学生对人际交往模式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会关注自己的交往模式、反思自己的人际交往问题。

4.理论传授。大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有感性的认识,还要有理论的沉淀,关键时刻的理论提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抓住机会,简要概述地提炼理论并呈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知识框架。比如,在讲解人格健康时,不仅让学生通过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了解人们心理活动的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要适时地把一些理论知识提炼给学生,如著名的人格理论、人格要素、人格健全的途径等,让学生在完善人格的过程中有理论指导,从而少走弯路。

5.心理测试。心理测试是了解自我的有力工具,适时运用一些测试,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反思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积极地自我调节与完善,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探讨内心世界,提高自我心理保护意识。如讲解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压力指数。有些学生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心理压力到底有多大,也不了解自己处理压力的模式,但在心理测试后,他们会突然明白自己原来还有不了解自己的一面,并希望进一步分析自己的心理特点,希望教师再讲解一些压力处理的方式,以便使自己获得成长。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可以用案例作引子讲解一些压力处理的方式,通过生动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压力的防御机制,了解面对压力与挫折时该如何应对,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6.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有其独特的魅力。在小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能动性与创造性,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真正想法,这样有助于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们获得朋辈的认同与支持。小组活动使枯燥的知识传授变成大家一起探索的旅程,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如在讲解大学生人际交往时,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和小组访谈。大家一起讨论“拥有好人缘的秘密?”“什么样的同学最受欢迎?”等,访谈一些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你喜欢什么样的同学?”“你最好的朋友是什么样的?”等。这样大家的思路被打开了,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展现出来了,大家都在积极思考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人际问题,也会反思自己的人际交往策略或人际交往中自身的一些缺陷,并且期望得到教师的指导。这样的小组活动看似很热闹、轻松,其实学生心里的感触很大,通过活动他们对于人际交往会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感悟。这时要及时地进行理论提炼,传授给学生必要的人际交往法则与人际交往技巧。

7.团体训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体验自己的心理冲突,而且要让学生能够完善自己,有意识地健全自己的人格。因此,团体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比如在讲解职业生涯规划时,可以模仿心理工作坊的做法,对学生进行团体训练。第一步:认识自己的兴趣与能力——讲述我的5个成功故事;第二步:认识自己的理想——我的40年计划;第三步:了解自己的位置——我现在在哪里;第四步:了解成功的途径——我梦想的路在哪里;第五步:回到现实——我怎样出发;第六步:控制约束机制——我的旅行指南;第七步:制定近期目标——我要出发了!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很快明白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怎样起步、怎样约束自己、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

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以上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只是笔者的一点体会,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大一线教师们会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使大学生们健康、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改革篇10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S着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变化,高职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极易发生偏离,心理健康指数下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提起高速重视,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探索与尝试。针对当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掘和反思,并根据这些问题寻求更有效的课程改革途径,着力创新课程改革成果,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指数的提升,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综合素质良好的高职人才。

一、引入积极心理学,以“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为核心

积极心理学倡导“使普通人受到激励,提升幸福感”,而这也是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与当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高度契合性,只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来,通过个体的积极助力促进社会繁荣。

在积极心理学引导下,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拓展高职学生自身的积极心理因素,将其原有的或者潜在的积极个性进行深入发掘,尤其的向真、向善的力量发掘,从而构建起更积极的心理状态,以激发高职学生自身的优秀品质,促使其能够以更积极的心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通过对高职生特有积极心理因素的发掘,帮助其克服心理问题,从而建立起发展自信和创新动力,对未来生活有更积极、更美好的预见。

由此可见,在积极心理学的推助下,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与学生的真实需求相契合,从而激发其内在的积极因素,主动去探寻幸福路径,并能够从中主动发现、调整、战胜心理问题,从而实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同时也利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生的吸引力,促进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提升教育格局,拓展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激发学生的健康活力。

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同时,还需要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突出能力教育目标,改变以往知识本位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使学生认识到能力才是未来发展竞争之本,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发展实践相结合,从而获得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积极品质的内在力量,使高职学生幸福感有所提升,进而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

二、围绕教学目标,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中,需要以“使学生切实获取发现、锻炼和提升积极力量和积极心理品质的能力”的目标为核心,摆脱现有教育体系的限制和束缚,在教育改革中解放思想,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从而提出教育价值最大化,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以此优化教育成效。教育者需要对高职学生当前心理状态、发展规律等有全面认识,同时也要关注高职生未来就业、职场竞争、生活价值观取向的需求,以此作为积极品质培养的切入点。结合能力本位的培养理念,兼顾高职生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实践能力等特点,将教学知识内容与教育规律、教学实践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良好教育格局,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常识,同时也能够切实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三、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需要引导找准目标,并且通过项目和任务实践引导,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以此体现出知识教育与能力实践的有效衔接。教师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目标进行细化分解,使之成为多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小项目、小内容,增加项目任务的可完成性,鼓励学生勇于实践的同时,实现课程教育与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学生所掌握的心理知识将更具系统性,同时更具实用价值,学生能够将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应用与自我管理、自我调适、自我完善中,充分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进一步突出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崭新教育改革格局。这一教育模式的形成,有利于体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有特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的有效融合。

四、充分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走出教室才能拓展更广阔的教育天地,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掘高职院校现有教育资源,同时结合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心理调适与适应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拓展实践训练,结合学生的学习、实习、生活等方方面面,设计与学生需求更匹配的项目实践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发展需求等自主选择第二课堂活动意向,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挥,真正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实效。

结语

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有全员参与意识,学校要对教师在课程该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和认可,对于教育改革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充分鼓舞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改革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肖征,曲丹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