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十篇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十篇

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4:30

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篇1

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档案管理;功能;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发展,人类在实际的前进过程中逐渐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适应了知识经济时展的需要,并在实际的管理作业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事实上,知识管理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主要是针对管档案、文献、资料等知识进行管理,继而提高相关资料文献的使用效率.本文主要分析知识管理在图书档案管理中功能及应用.

1知识管理的功能

目前,我国的图书馆档案管理部门在进行相关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知识管理方法的引入,并以此基础推动相关管理方式的创新,继而实现我国图书馆档案管理事业的有效发展.目前,关于知识管理在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中发挥的功能,笔者结合自身工作以及相关研究综述进行了总结,具体内容如下[1].

1.1挖掘现有档案中的潜在知识资源

事实上,知识管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其主要管理的对象并非是知识的本身,也还包括在知识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体制.事实上,知识管理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其最终师表是为了实现对于知识的使用,并尽可能的推动知识使用率的提高.简单地说,在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工作者需要加强对于相关知识使用效率的提高,基于此,就需要其在实际的管理作业过程总加强对于知识的挖掘、扩展以及创新等环节.而这些环节的开展有利于挖掘出新的知识.基于此,就使得相关人员借助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进行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有利于推动档案容量的扩大,继而挖掘现有档案中的潜在知识资源,推动相关知识的使用效率[2].

1.2推动个人知识显性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繁荣,使得传统的组织内部的人才构架逐渐失去了稳固性,人才流动量的加大,逐渐导致了这一框架的失衡.基于此,就使得加强对于组织内部相关知识的保存以及分享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随着相关部门在推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知识显性化的这一特点以及功能,将相关的知识体系构建得更加规范化.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在相关的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知识涵养,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除此之外,在进行中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将自身的工作意见表述出来,从而以此为基础带动更多的管理人员加强对于图书档案管理的重视,并逐渐参与到其中.事实上,为了更好的推动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还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加强工作经验以及相关心得的交流,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对于相关工作疑惑的探讨,并最终带动组织竞争力的提升[3].

2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重点强调是借助相关科学技术的使用继而提升知识管理、知识利用以及个人能力的提升,并最终以此为基础带动个人知识的显性化.由此分析可以得知,知识管理模式的运用其最终能够推动传统管理模式的发展.下面,笔者就知识管理理念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分析和阐释.

2.1创新管理模式

事实上,随着相关管理人员将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以及方法引入到图书馆档案管理以后,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先进的管技术以及科学技术对图书馆档案进行相关的管理.在这一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作业人员可以进行图书馆业务信息以及相关系统的处理等[4].事实上,这一状况的出现能够直观的将图书馆档案使用者的业务显示出来,并由此推动智能化图书馆的构建,并最终在此基础上掌握还市场动态和方向.总的来说,与传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方式相比较而言,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以及技术的使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相关管理服务的实行,并最终帮助管理者进行用者信息需求的了解和掌握,并最终推动妻子实际的档案管理过程中挖掘出市场新动向,并实现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

2.2构建智力库和知识库

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时代的更新发展,使得我国的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工作者在实际的作业管理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相关管理方面的学习,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其对于相关管理知识理念以及技能的吸收和学习,并最终实现其自身的管理能力的提升,继而由此满足图书馆档案管理职能需求[5].事实上,显性知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推动图书馆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而这些显性知识主要包括管理理沦、管理实践等.基于此,就使得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以图书馆的现有条件为依托,推动自身在管理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相关的管理者还可以借助图书馆的现代技术平台,利用相关的借助高科技手段推动知识的传播以及共享,从而最终实现其自身及他人知识水平的共同提高.之所以说图书馆管理者利用高科技技术进行知识的学习、共享也属于知识管理范畴,是原因相关的管理者在进行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必须借助图书馆丰富的档案以及图书资源.因而这种管理模式的推行必将是利大于弊的,其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必将能够实现档案资源的高效管理,并带动管理者以其他人的知识技能的提高.基于此,就使得现代图书馆在践行知识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逐渐构建其一个庞大的知识库,并以知识管理的模式为依托,推动图书馆档案的智能化管理的实现[6].

2.3建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社区

事实上,知识社区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可以视为是一个较大的人才库,而且由于该社区中的人才流动性非常快,因而使得知识库中的人才处于动态的饱和状态.不仅如此,随着网络杜区的构建,使得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加强对于各类人才的聚集,继而使得相关的该社区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能够汇集、吸收具有专业特长的专业型人才.事实上,通过构建网络人才社区,可以为各类专业的人才进行自身隐性或者是显性知识的传播提供了相关的平台.在网络社区的这个平台之上,相关的专业人才能够根据自身的观点或者是著作,将相关的知识信息进行以及探讨,从而实现了各类知识在网络人才社区中的传递以及共享,最终由此形成了一种高效的知识传递环境[7].总的来说,随着不同种类的知识区的建立,以及各知识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交流,有利于促进范围更广的知识社区的形成,而这也就最终有利于相关的管理者以及人员摆脱传统机构范围的限制,并在挣脱行业束缚的同时,推动相关知识的交流与传递.

2.4建立健全知识管理制度

此外,知识管理理念在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相关的管理者能够以此为依托推哦定相关管理作业的效率的提高,并以此为核心带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化,推动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基于这一点,就是的相关人员在实际的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借助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以及模式进行相关作业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相关的管理作业人员利用知识管理的相关模式、方法对图书馆档案进行管理,并在此过程中对档案使用者的动态以及相关知识的需求进行掌握,另一方面还需要其在构建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的过程中,不断的健全以及完善知识管理体制[8].相关的管理实践显示,只有在实际的管理作业过程中推动知识管理体制的健全,才能够由此实现管理部门对于管理人员的知识管理行为进行硬性的约束,并最终由此推动知识管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9]此外,在构建知识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不仅要对相关的用户进行管理,还需要由此推动相关档案知识的筛选.[10]事实上,只有管理者确保这两者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占据同样重要的地位,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推动相关管理效果的取得[11].

3结语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使得相关部门在进行图书馆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相关知识管理的使用,继而以此为依托推动相关管理效率的取得.本文主要分析了知识管理在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就知识管理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随着相关理念的落实到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我国的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必将获得长足的进步好发展.

作者:杨艳红单位:赤峰学院

参考文献:

〔1〕丁邦友.知识管理在图书档案管理中的功能及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60-161+170.

〔2〕黄喆.探讨知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6):270.

〔3〕信慧.知识管理在图书档案管理中的功能及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4(5):254.

〔4〕徐静波.档案信息网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4(6):40.

〔5〕李辉.图书档案管理系统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0):156-157.

〔6〕廖雪泓.知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应用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6(9):115.

〔7〕曹琳琳.试论知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档案,2012(3):50-52.

〔8〕杨启燕.知识管理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研究,2013(5):72-73.

〔9〕李斌英.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篇2

关键词:知识管理;档案管理;事业单位

一、档案管理概述

档案管理是当前事业单位自身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改革内容,并且也是确保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的重要基础性保障工作。在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应逐步融入更加科学、新颖的管理思路,这样才能保证相关工作的开展具备足够的生命力和有效性。知识管理本身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深刻的内涵,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合理的应用可以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和落实保障。对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也应更多地关注当前与时俱进地发展需求,同时从更加科学有效地角度来调整自身工作。

二、知识管理概念分析

知识管理理念本身经过长期的发展,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知识管理中主要是对于传统含义中的显隐性相对的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这一阶段管理理念和思路停留在一个相对保守和传统的层面上。第二个阶段则是从个体的角度,对于不同个体的信息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分析,更加关注沟通和交流,让信息管理更加高效和通常,同时也打造了一套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策略和思路,将管理模式进行了有效创新。知识管理思路本身具有成长性、发展性、创新性以及灵活性的特点,是现代管理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其档案的内容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业务类别,同时也是各项活动进行的重要信息载体。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其本身也具有相同的特点和方向,合理地对知识管理进行应用,对于提升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效果和水平是大有益处的。

三、将知识管理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的措施

1.对理念意识进行革新。当前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现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应更多地关注档案本身作为无形资产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升认知水平,更多地关注和认同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从业人员,其本身也要意识到自身工作的开展对档案资源本身价值发挥的重要意义。结合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思路,将知识创造、知识组织、知识检索和知识服务的意识融入自身的工作当中。只有从思想意识上认同知识管理,才能将知识管理的理念进行更好地应用,体现出知识管理应用的实在价值。2.依据知识管理对当前档案管理的制度进行完善。知识管理理念应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进行长期的落实和改进。应从更高的角度来摸索一套科学有效地方法展开相关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内部对于相关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上,应采取“试点”化的管理方式,从小范围的角度来分析考察以及总结经验。通过总结前期经验,更加科学、有针对性地对后期知识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理念和思路基础,从而有效保障知识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3.采取流程化管理的方式,让知识管理理念的应用得到更好地推进。知识管理理念的应用本身应具备一个科学的开展流程,从知识目标的制定、知识的获取、知识的鉴别、知识的共享与传播、知识的开发、知识的利用、知识的保存、知识的评估以及知识的反馈等方面入手。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于现有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梳理,并且引入结构化、标准化的管理思路,这样整个知识管理的应用才会更加科学,才能更好地满足当前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需求。另外,在对现有管理流程进行优化的过程中,也应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的范畴,结合相关工作的开展,制定出科学的工作规划,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制度完善上,要引入标准、规范的管理思路。对于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进行合理地优化和调整,引入科学化的管理指标,切实地让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为事业单位的改革推进提供支持保障。4.做好知识管理应用的支持和保障。知识管理的应用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以及材料作为基础保障。事业单位内部应积极地给予相关的支持保障,并且在完成前期方案制定后,应初步地展开预算工作,积极进行审批和落实。结合知识管理需求,设置专项资金,从物质的角度做好支持。在知识管理工作开展中,也应定期做好监督管理,确保相关资金专款专用,确保知识管理工作的落实更加高效、顺利、有序,并且达到既定的目标。5.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为知识管理提供支持。对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当前信息化技术不断普及应用的过程中,信息化管理应受到人们更多地关注和重视。应用信息化管理,可以让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并且实现了档案的全面分类管理。要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全面地对当前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对于信息化环境的发展特性、管理需求进行明确,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现有的信息化管理平台。6.构建一个学习型的人员队伍。知识管理本身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在新时期,档案管理队伍本身也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可以以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状态应对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和挑战。为适应时展的新需要,他们需要在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系统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加强对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在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事业单位档案知识管理的先进性和高效性,从而体现档案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档案管理部门在人员管理中,应对当前队伍情况进行分析,提升现有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并且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全面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总之,对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来说,应重视管理思路的创新和改进,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并且从一个更加科学的角度来展开相关档案管理工作,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效能的提升奠定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姜会.利用知识管理提高科研单位档案管理水平[J].黑龙江史志,2014(16).

[2]司宝军.知识管理型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28).

[3]顼迎芳,康旭琴.知识管理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启示[J].长治学院学报,2013(4).

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篇3

[关键词]软件项目软件项目生命周期 知识管理模型

[分类号]F270.7

1 引言

知识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特定组织过程,它提供了一种知识在组织内如何被组织和使用的管理框架。软件项目知识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知识的构成来看,不仅包括软件产品业务领域的知识,还包括项目管理领域的知识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从项目的知识载体来看,既有结构化程度较高的电子数据信息,也有非结构化的文档信息,如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系统设计说明书等;从知识管理的环节来看,包括知识的获取、检验、存储、使用、共享、查询和创新,这些都给软件项目知识管理增加了难度。同时,软件企业往往在项目结束、总结项目经验、构建项目知识库时,对于较长生命周期的软件项目知识,经常遗忘或流失,尤其是项目生命周期早期阶段形成的知识。现有的项目知识管理系统存在许多缺陷,如知识库规模庞大,关系复杂,项目背景知识难以搜索等。软件项目知识来源于项目的开发与应用过程,项目知识管理必须以系统论为指导,采用不同技术方法促进整个流转过程的顺利进行。本文提出的基于生命周期的软件项目知识管理模型将能克服以上缺陷,实现知识快速查询和重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软件项目生命周期及知识构成

2.1 软件项目生命周期

软件项目生命周期指从项目立项、开发、应用到项目退出以及新系统开发的全过程,本文将软件项目生命周期划分为项目立项、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和系统评价7个阶段,按照各阶段知识特征以及关联的紧密程度,可以概括为软件项目招投标、软件项目开发和项目运行维护等三个主要阶段,各个阶段的逻辑顺序关系如图1所示:

软件经过若干年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组织业务的变迁,经过系统评价后,不再满足当前业务的需要,将开始新的项目开发请求,进入新一轮的生命周期。新的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知识的内涵有着明显的不同:①招投标阶段主要包括对供应商评价、软件组织评价、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子系统划分等方面的知识;②软件项目开发阶段主要包括项目管理、相关的软硬件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的知识;③项目运行维护阶段主要包括软件应用、管理维护和软件性能评价方面的知识。与传统工程项目不同的是软件项目各个阶段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如系统分析阶段形成的逻辑模型知识与系统设计阶段形成的物理模型知识具有一定的映射关系。

2.2 基于生命周期的软件项目知识构成

软件项目是知识密集型项目,由于项目开发过程和软件产品(包括阶段性产品)的不可视性,过程知识的形成和管理相对复杂,不同团队开发不同项目又有较大的差异性,增加了知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软件项目开发有三类信息需要进行管理:①项目的基本信息,如项目的名称、特征、分类等信息;②软件项目开发过程本身的信息,如项目开发过程的阶段划分、各类资源分配、质量、进度和范围等信息,系统规划、分析和设计等一系列方法以及软件组件、文档以及软件开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等;③过程的动态信息,即在项目进行中的某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如在进行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解决,解决的过程和效果如何。软件开发人员经常需要具有逻辑相关和一定背景的系列知识,而不是孤立的知识元,因此,本文从项目生命周期的视角对知识分类,在知识管理系统设计中着重考虑知识的逻辑性以及相关背景知识。通过研究现有文献、软件项目专家和项目开发人员访谈,本文界定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知识的构成如表1所示:

3 软件项目知识管理的三维模型构架

系统工程是解决大型复杂系统的规划、组织、管理问题的思想方法,软件项目开发周期较长、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多、知识内容复杂、管理过程繁琐,因此,结合软件生命周期理论,应用霍尔的系统工程原理,建立基于时间维(t)、管理维(m)和知识维(K)的软件项目知识管理的三维模型,如图2所示:

・时间维,即软件项目生命周期,包括软件项目立项、系统规划和系统评价7个阶段;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根据项目的具体分工,各个阶段还可以设置若干个里程碑事件,如图3所示:

・管理维,即项目的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集成管理9个环节,各领域均有相应的知识内容。

・知识维,包括计算机物理平台、基础软件平台、软件开发平台、应用业务和软件项目管理工具集等5类知识。

4 基于生命周期的软件项目知识管理模型运行机理

我国软件行业正由手工作坊模式向工业化生产模式转变,软件项目开发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分工要求项目开发人员掌握本分工阶段的知识,了解前导阶段和后续阶段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对于大型软件项目,按照软件生命周期阶段(或里程碑节点)进行项目分工是软件组织一个基本模式,因此,为保证软件项目知识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应对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或里程碑节点处实施知识获取、存储、共享、应用、检验和创新(见图3):①在管理维和时间维(或里程碑节点)的每一个集合点,产生知识维的各类知识和阶段性软件产品(如文档、组件等),项目知识应在里程碑节点处进行收集、整理和内化。②集成管理。知识管理是一种寻求目标的活动,为了开发预期的软件产品,按照软件生命周期的阶段目标,集成其他8个管理领域。随着软件开发过程不断深入,预定的软件开发目标可能会变化,并且软件开发人员沟通过程中,在项目时间维(t)的多个开发阶段与管理维(m)的不同管理过程交叉产生新的知识,集成管理一方面生成各个应用领域的综合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对这些知识实现综合管理。③软件用户层面知识涉及到软件项目开发个人、团队和组织知识,具有综合性和直观性,这个层面的知识往往以问题和建议或软件缺陷的形式表现。④为了实现知识的分类存储和检索,提高项目开发人员的知识管理效率,一方面将知识按照应用层次分为计算机物理平台、基础软件平台、软件开发平台、应用软件业务、软件项目管理工具集;另一方面还考虑知识的生命周期属性以及针对特定软件项目各应用层次和各个阶段知识的逻辑相关性。⑤基于生命周期的软件项目知识管理流程,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以及视角的不同,

软件项目知识管理机制也存在很大差异,但知识的具体管理过程是通用的,笔者在文献[2]中做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证。

5 软件项目知识管理原型系统

5.1 软件项目知识管理系统物理模型

基于生命周期的软件项目知识管理原型系统,分为知识产生层、知识管理层和知识应用层(见图4):

①知识产生层包括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或里程碑事件的节点处),由软件项目开发人员总结项目进程中产生的新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则填录到知识管理系统中;应用语义处理工具、智能分析工具、分析定制工具和知识管理工具,将开发人员的知识内化到软件项目知识库(KB);②知识管理层包括数据库(DB)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模型库(mB)和模型库管理系统(mBmS)、知识库(KB)和知识库管理系统以及方法库(aB)和方法库管理系统(aBmS),完成知识的管理工作;③知识应用层通过用户界面、集成接口、知识地图、查询和共享工具完成项目相关人的知识请求。该物理模型中的知识生成者也是未来的知识用户,因此,更有利于丰富和检验项目知识库内容,保证知识的正确性。

5.2 建立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的知识地图

知识元模型包括软件组织基本信息、项目基本信息、文档信息、软件产品信息和文件夹信息等。元模型是构成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的知识地图基本单位,如图5所示:

其工作机理:①知识用户首先提出需求的领域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类、软件类、应用业务和管理工具类)以及知识应用的生命周期阶段,知识地图自动映射到相应的知识目录;②建立目录内各条款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管理维的关系;③项目知识管理层根据用户知识请求,集成相应的知识元模型,并返回知识的调用结果。

5.3 项目知识有效度测度模型

对于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同一问题,经常会有不同的知识解决方案,各个解决方案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知识用户往往很难判断各知识元的应用效果,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的知识管理模型引入知识有效度(e(i))的概念。知识有效度是指某知识元的累计使用效果,由该知识使用频次和使用效果评价值的算数平均值计算。第i个知识元的第k次使用效果为e(i),则该知识元有效度e(i)=∑e(i)/k。项目知识的使用人员在每次知识使用后,给出本次的使用效果值(0~1),系统自动计算该知识元的效度和使用频次。这样为今后的系统开发人员识别知识元的可用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5.4 案例研究

笔者在为山东某软件企业项目知识管理系统版本升级时,应用了基于生命周期的软件项目知识管理模型。按照本文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在系统数据库设计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库表结构,增加了知识元的项目属性、知识的生命周期前导阶段和后续阶段属性、项目的背景信息、知识的三个维度的属性以及知识的效度评价。

5.4.1知识管理模型定义 知识管理模型中定义了领域知识类(DomaininformationClass,DiC)、项目生命周期信息类(LifecycleinformationClass,LiC)、项目管理知识类(projectinformationClass,piC)、软件项目信息类(SoftwareprojectinformationClass,SpiC)和知识元信息类(KnowledgeUnitinformationClass,KUiC)5种信息类。5个信息类之间存在继承、包含等关系(见图5),各类信息类的属性定义如下:

DiC[领域(Domain_iD)、领域名称、备注);LiC[项目生命周期阶段(Lifecycle_iD)、阶段名称、备注];piC[管理(pm_iD)、管理名称、备注];SpiC[项目(pmjectiD)、项目名称、项目类别、开发环境、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项目关键词];KUiC[知识元(KU_iD)、Domain_iD、LifecyclejD、pm_iD、pm_iD、知识内容、类别、任务、过程、资源、产品/服务、执行者、时间、地点、关系、项目知识效度e、相关项目iD,相关知识(KU_iD)]。

5.4.2 主要模块

・知识管理工具,实现5个信息类的编辑、添加、修改、删除等基本功能以及软件项目知识库、知识检索模型库、方法库和软件组织数据库管理、构建和维护等操作。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根据项目知识所属的生命周期阶段、所属领域、管理范畴等关键性信息,创建各阶段各层次的软件产品知识和软件项目过程知识,实现知识的编辑、添加等处理流程,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文档信息对象与其关联,以形成软件组织知识库,其中的文档包括项目生命周期中各类开发文档和阶段性产品(源程序代码),是软件项目知识库中知识的主要表现形式,简化了知识的表现形式,规范了软件项目知识管理。

・软件项目知识共享工具。软件项目知识共享工具为项目开发人员提供软件协同开发、同步数据传送、实时的知识获取、软件知识元搜索、不同用户角色的权限控制和知识库版本控制等多项功能的基础支撑工具,能够解决不同软件项目开发团队成员的知识共享难问题。

・知识查询应用:①根据开发人员提供的项目生命周期、应用领域和项目管理范畴等关键信息对需要检索的知识进行自动过滤,有助于项目人员迅速准确地获取不同开发阶段所需的项目知识;②整理和查询软件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③支持开放式和协作式编辑,允许具有权限的项目开发团队成员动态增加新的项目问题及其参考解决方案;④支持项目开发人员对知识元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主要接口:①用户界面,为项目开发人员和项目干系人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完成对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配置和管理功能;②智能分析接口,提供标准方法完成项目开发各类信息分析和知识挖掘程序的调用;③应用集成接口,实现本系统与软件组织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获取软件项目的相关知识;通过引入知识分析集成框架可以方便项目开发人员灵活地定制各种知识分析和知识挖掘工具,用来集成项目干系人的知识管理和应用程序组件。

5.4.3 系统开发平台 采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的模式,构建基于生命周期的软件项目知识管理平台。系统开发工具采用了JaVa+Javabeans+ora-cle,并配以JaVaapplet实现。

从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效果来看,开发人员根据项目的进程实时地(或定期)整理描述新生成的知识,并追加到系统的知识库,增强了知识的时效性;按照领域和生命周期目录检索知识,使知识的检索效率有明显的提高;增加了项目知识背景信息和知识效度评价,便于开发人员快速识别当前获取的知识是否满足项目开发的需要,提高了软件项目的知识(如软件组件)的重用效率;按项目生命周期进行知识的收集内化,避免了知识的重复整理录入,减少了系统知识库的冗余和有效地控制了知识库规模庞大的问题,使知识库的结构更加优化。

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篇4

论文关键词:软件测试,知识管理模型,知识地图

论文摘要:在软件测试组织中,对测试过程中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提升组织整体测试水平的关键。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是怎样将知识管理过程与软件测试过程有效集成,从而促进知识资产在软件测试组织中的传播与重用。给出了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子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功能以及使用流程,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知识地图模块的设计与实现,验证了本文所实现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一个管理问题,但是知识管理的各种功能及服务最终都还得依靠知识管理技术来实现。可以说,没有强大的知识管理技术支持,企业将很难有效实施知识管理,它是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也是实现知识管理的强大推动力。从广义的角度看,知识管理技术并不局限于it技术,但现代信息技术才是知识管理得以有效实现的基本前提。十多年的知识管理研究使得相当一部分的知识管理it工具已经推向商业市场,但是这些已有的产品并不都是和企业的具体需求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特定领域的应用,这种脱节表现尤为突出。

软件测试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活动,测试人员都属于知识工作者,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依据测试计划对软件进行测试,与测试相关的知识、技巧、经验和灵感在测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测试人员如果没有开阔的思路,没有丰富的测试经验与测试技巧,测试的质量将无法保证。此外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出现的新的待测软件产品,常使软件测试人员感到压力重重,力不从心,他们有探寻新的测试知识和技术的紧迫需求。而知识管理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但是软件测试有其自身的特点,虽然现有的通用知识管理理论及技术已或多或少触及了某些问题,但我们更需要用一种与本领域结合更紧密的理论和技术,来重新思考和审视我们的问题,以便寻找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更有效的方法。

本系统是目前北航软件所的一个软件测试管理平台qesuite2.0项目中的一个子系统,该项目是北航软件所承担的某型号任务的一个子课题。目前,该系统已经完成了原型系统的构建,全部模块及功能已经实现,并在实际工作中试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软件测试领域的知识管理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在软件测试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很少,迄今为止并没有找到在软件测试中实施知识管理的实例。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起步晚,同时专门从事软件测试的企业又很少,在测试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的需求刚刚出现。

到目前为止,虽然没有发现国外针对软件测试领域实施知识管理的研究和案例,但是从事各领域通用的知识管理的研究已有了很多年的历史,像ibm,microsoft这样居于软件行业领先地位的公司,已经投入了相当规模的资金与人力来进行知识管理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的知识管理理论并开发出相应的软件产品。

此外,国外在与软件测试最相近的软件工程领域对知识管理也有比较深入的相关研究,已经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并开发出了一系列的软件支持工具。目前,每年都举行专门的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年会(kbseknowledge-basedsoftwareengineeringconference),探讨知识管理在软件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

进行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的研究实际上是一个知识管理思想在软件测试领域的it实现问题,也就是开发出一个软件平台来支持软件测试中的知识管理活动。根据gallupe在2000年对现有知识管理系统平台、理论、案例等相关信息的较大范围的研究,现有知识管理系平台要真正实现有效的知识获取、编码、存储和搜索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作者在北航软件所参与的软件测试项目工作经验,同时结合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分析国际上主流软件测试过程,认为目前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存在五大问题:

1)软件测试知识重用率低。目前,软件测试过程中公共测试知识的积累未能有意识地大规模开展,虽然企业内部有一些用于测试知识和经验积累的数据库,但大多数员工忽视其存在,造成测试知识资源的闲置,导致测试知识和经验的重用率低。

2)软件测试知识传递不畅。现有测试知识的保管模式使得知识的传递不畅,测试知识被动地等人来阅读,而使用者则在知识海洋中苦苦寻觅他所需要的知识,员工无法快速掌握新的测试知识。

3)软件测试知识共享环境差。企业内部尚没有正式的、专用的、有组织的知识共享场所,员工之间缺乏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机会,沟通与交流的体制也没有建立起来,软件测试过程中的知识共享氛围也有待于培养形成。

4)软件测试知识流失严重。许多专门经验和技能只是少数人所拥有,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的公共知识,这不仅使测试知识传递不畅,而且在人员变动时,这些测试知识会随之流失,使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人员流动而发生波动,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5)无法快速实现测试组织中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知识管理是人、过程、技术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最主要的,企业的管理者无法对组织中的人员技术特长、知识分布了如指掌,在遇到新的测试项目时,无法根据员工特长,快速搭建出最优的项目团队,从而无法实现组织中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了软件测试企业的生产效率不高,对市场的整体响应速度慢,应变能力不强。本人认为以上问题的出现是源于在当前的软件测试过程中缺乏对知识的科学管理,因此在该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

2系统体系结构及工作流程

北航软件所(sei/buaa)在多年从事软件测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管理在测试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套针对软件测试领域实施知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由于软件测试领域的知识管理目前的研究甚少,特别是现成的软件测试知识管理系统更是一片空白,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只能参照通用的或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观察国内外知识管理平台的研究,尽管提出的模式纷繁复杂,但基本上每个模式中都包含着诸如知识产生、分类、积累、共享、重用这样的基本流程。

2.1系统体系结构

qesuite2.0在结构上采用的c/s方式,可支持群组协同工作,其中数据收集和分发的部分使用ejb实现,容器使用jboss。qesuite2.0的框架基于插件开发的思想创建,利用多态特性声明可扩展的接口。框架与插件的连接、子类别的实例化过程则利用解释引擎(也称作连接器)在运行时动态完成,框架即可根据模板进行统一调用,具有良好的封装性和可扩展性。基于测试管理平台的以上特点,软件测试过程知识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本系统基于j2ee开放式架构,是一个面向软件测试过程的架构弹性的知识管理平台。系统依循知识生命周期管理,利用软件测试组织中的知识文档,有效帮助企业存储、管理、搜寻、分享各种知识,并通过组织中的知识地图,有效地评估员工的知识程度,使知识地图成为知识型员工的地位象征,并通过统计工具对拥有知识的员工进行肯定,从而促进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

2.2系统工作流程

系统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2所示。

(1)首先对本子系统进行初始化,在本系统预定义的基础上,允许用户对软件测试知识分类、知识程度、组织职位定义、项目规模进行自定义。

(2)在交流库中添加文档,用户可以直接编写文档提交交流库,或者在交流库中提出问题,交流库是整个系统的知识文档来源。交流库中筛选出的技术含量较高文档,由知识分析员进行知识分类后,提交知识库。

(3)用户可以自行对知识库中的知识文档进行评估,同时根据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定,以及作者的知识程度、文档的链接程度等加权实现对文档的评定。

(4)知识分析员可以根据组织讨论的结果直接设定组织成员的知识等级,也可以通过编辑组织成员的项目经历,来自动设置成员的知识等级,或者通过成员在组织中发表的知识文档来自动设置成员的知识等级。

(5)知识检索,主要包括知识文档检索和专家检索,通过知识文档元数据可以任意检索知识文档,当用户无法找到需要的知识文档,可以通过专家检索来告诉用户组织中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3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1基于本体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表示方法

本体(ontology)起源于哲学,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在近一二十年,本体被计算机及建模领域所采用,用于知识表示、知识共享和重用。本体论是对概念化对象的明确表示和描述,是对客观世界存在的现实系统化的描述。从本质上讲,本体是一个或几个领域的概念以及反映这些概念的关系的集合,关系反映了概念的约束和联系,而关系本身也是概念,关系之间也可能构成新的关系。

我们以本体来对软件测试领域知识进行表示,描述领域中相关的概念、属性,及其关系。这些本体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定义在文档、参考文献、项目、人员、知识程度共5类本体中。根据以上属性,软件测试领域知识本体如图3所示。

3.2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模型的提出

在针对软件测试过程的知识管理中,需要实现积极、主动的知识传递,建立起组织级的人员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根据软件测试活动中的知识需求,及时地实现相关知识的传递,通过有效的知识传播来改善和提高知识的重用效果。由于组织所需要的知识处于动态变化中,因而需要通过一个有效的基础设施,来满足以上功能需求。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个面向软件测试过程的知识管理模型,如图4所示。本模型的要素是“测试组织人员”、“测试组织知识资产”、“测试组织交流场所”。基本思想是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建立一个交流场所,记录成员的提出的问题和问题解决过程,以及各种文档。

3.3软件测试领域知识地图的构建方法

知识地图,或称知识分布图(又称作知识黄页簿)是知识的库存目录。知识地图所显示的知识来源,可能是部门名称、小组名称、专家名字、相关人名字、文件名称、参考书目、事件代号、专利号码、或知识库索引等,但却不包含知识的内容本身,它是指南和向导,用以节省员工追踪知识来源的时间。

一个优秀的软件测试知识管理平台软件还应当能够提供强大的软件测试知识分类的能力。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及swebok分类方法,我们对软件测试领域增加了5大知识域:开发语言、数据库、操作系统、软件测试工具、测试项目相关知识。我们的知识地图中,每一种能力都有5级知识程度:了解、熟悉、熟练、精通、专家级。每一级的程度定义都有描述,务求清晰及易于评价,并避免主观的误差。每个员工的实际能力也依此标准衡量,评估过程应由员工、小组、经理及知识分析员互动完成。

3.4基于本体的知识文档智能检索和排序方法

本体在知识检索子系统中主要扮演知识库的角色,即首先对软件测试领域的概念分类、建立概念之间关系约束的描述,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建详细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库,主要包括软件测试领域的具体概念、概念之间的属性、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实例等知识。在知识检索时,根据用户请求的关键词来查找相应的概念或属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来检索某条本体信息是否与这些概念或属性相关,从而实现支持逻辑推理的智能检索。

在知识文档检索子系统检索出结果后,必须首先研究检索出来的文档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排列。影响排序的因素有很多,根据研究,我们认为有5类因素是影响排序结果的关键:用户对知识文档的评价、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价、作者的知识程度、文档的链接数,以及文档的打开次数。这五类因素的权值是按次序递减的,可利用递减加权公式来计算各因素的权值。下面是递减加权公式:

知识文档的重要性按下公式来进行计算:

知识文档的重要性=p1×用户对知识文档的评价+p2×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价+p3×作者的知识程度+p4×文档的链接数+p5×文档的打开次数。

通过计算出来的知识文档重要性结果,然后对所有文档按降序排列,就可以将最有价值的知识文档排在前列。

4系统实现

限于篇幅,整个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以及实现,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了。下面以简单图示的方式给出本系统的核心模块——知识地图模块的类设计和实现界面。知识地图模块分为两个部分:专家网络和搭建测试项目团队。普通用户在该模块可以编辑自己的项目经历,在编辑时可以选择项目导人数据,如果项目不存在,则可以自己编辑项目,然后导入项目数据,再编辑自己的项目经历,包括使用的技术、工作时间,项目职位、项目规模等等。知识分析员有权限选择其他用户编辑项目经历。在项目经历编辑完成之后,系统会根据用户对某些技术的使用时间来自行定义用户在这些知识点的知识程度,但是用户的知识程度最多达到熟练级别,要想达到精通和专家级,必须由知识分析员来编辑用户的知识程度。图5是系统中专家网络定义模块的编辑用户知识程度活动图。

知识地图模块的客户端的设计类图如图6所示。在知识地图模块的客户端中,负责界面消息事务处理的类有三个:edittechdialog,workingexperiencedialog,findpersontostartproject。edittechdialog这个类用来编辑用户的知识程度,只有知识分析员才有权限来调用这个类。workingexperi—encedialog是普通用户可以使用的一个类,用来显示用户的工作经历。类findpersontostartproject是管理人员,通过输入一些数据来得到组织中比较适合新项目的人员,通过类findresultdialog来显示查找结果。

结束语

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篇5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大型制造企业;进度管理

生产进度管理是大型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的首要内容,其目的是在既定工期内完成客户所需的产品。大型制造企业具有生产规模大、产品结构复杂以及经营管理复杂等特点,因而其生产进度管理也比一般企业困难。

在实际的生产进度管理工作中,常用的方法有网络计划技术、甘特图、s型曲线比较法和香蕉型曲线比较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只能够反映实际生产进度与计划生产进度的比较信息,而不能回答诸如如何才能缩短生产周期、如何操作才能避免返工情况的出现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生产进度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恰当的知识给最恰当的人,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因此,有必要探索研究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生产进度管理模式,将这两者的管理过程进行整合和优化,形成一种高效的生产进度管理模式。

1知识管理的基本概要

1.1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资本形态,且比其它生产要素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和创造性,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管理肩负着企业发展的重要使命,正在日益成为当代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心。

国内外有关知识管理的研讨日益频繁,但管理学家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看法。最常见的观点是:在适当的时候把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传达给适当的人员,使其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与知识,采取行动,产生效益。概括起来,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为:以知识作为知识管理的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涉及到对知识的生产、组织、转换、获取、传播、共享等活动的各方面,这些活动的开展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环境的营造、学习与激励机制等密切相关,其特点是以知识为中心,以人为本,以信息工具为辅,通过知识的开发、组织发展、分发、使用等步骤,改进传统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绩效逐步改善。

1.2知识管理实施的关键

对于企业来说,知识管理是一种促进企业审计、获取、生产、吸收、应用、保护知识以获得竞争优势与实现竞争目标的组织能力。在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关键工作。

(1)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的融合

知识管理不能独立于企业的业务之外单独存在,必须与企业的业务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功效。知识管理是企业一种有意识采取的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脱离企业业务的知识管理是无效的,也不会给企业带来效益。

(2)知识的转换

这里主要是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显性知识是以文字、数字、声音等形式表示的知识,可以很方便地用形式和系统的方式传递给他人。隐性知识是一种难于编码和度量、存在于个人头脑与各种组织中的属于经验、诀窍、判断、直觉、灵感以及组织惯例的那部分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人化,深深根植于个人的行动和切身经验以及价值观或情感中。

在知识管理领域,关于知识转换比较有说服力的理论是日本学者竹内弘高和野中郁次郎(1995)提出的seci模型,如图1所示。

模型中知识的转换由四个环节不断循环完成。社会化是通过共享经验产生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完成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换;外化是把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完成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综合是将显性知识组合形成更为复杂、更系统的显性知识体系的过程,完成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内化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将综合产生的新的显性知识被组织成员吸收、消化,并升华成他们自己的隐性知识。国外的一些研究发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内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变速度往往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考虑如何使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换达到良性循环。 

2大型制造企业基于知识管理的生产进度管理模式

2.1基于知识管理的生产进度管理模式

生产进度管理是大型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一般过程是:信息资料的收集、产品结构分解、生产加工时间估算、生产进度计划编制、生产进度跟踪、偏差分析、进度调整,同时通过规范标准的方法对进度状况等信息进行沟通和文档化记录。目前大型制造企业对生产进度管理方法大都是一种基于过程控制的方法,它们主要侧重于对生产进度管理过程的不同阶段、步骤进行标准规范且细致的控制,来实现生产进度管理的目标。

同上述基于过程控制的生产进度管理方法不同,基于知识的生产进度管理更侧重于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以往的进度管理过程,通过对影响生产进度的知识因素进行分析,形成生产进度知识的运行过程,同时与生产进度相关知识库进行集成(如图2所示)。

生产进度知识运作过程包括:生产进度知识沉淀、生产进度知识共享、生产进度知识应用和生产进度知识创新四个相互关联的过程。其中,生产进度知识创新是生产进度管理的目的,即产生新的生产进度控制的思想、方法、技术,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实施生产进度管理。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隐性生产进度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生产进度知识内部化,而生产进度知识共享促进隐性生产进度知识显性化,生产进度知识沉淀、应用促进显性知识内部化。因此,生产进度

知识沉淀、生产进度知识共享、生产进度知识应用是实现生产进度知识创新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生产进度知识运作,产生新的生产进度控制的思想、方法、技术和体系,不断补充完善生产进度知识库。基于生产进度知识库,企业中各部门、人员就可以共享一致的生产进度管理术语、指导原则、技术知识以及进度的控制过程等,实现企业生产进度管理过程的重组与优化。

2.1.1生产进度知识沉淀

生产进度知识沉淀是指新的生产进度知识和新文化在大型制造企业扎根,内部化为企业知识和员工个人知识,并形成企业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导致企业员工隐性生产进度知识的扩展。生产经营过程中,大型制造企业不断地吸收外界新知识、新文化,同时在生产知识创新阶段,企业内部也会产生大量新的生产进度知识,这些新知识、新文化是大型制造企业改进生产进度管理的关键要素。如果新知识得不到有效利用,那么这些知识只是短暂地留在企业。学习是实现生产进度知识沉淀的重要手段,企业员工是大型制造企业生产进度知识的主要载体。为了使新的生产进度知识和新文化能够较好地在企业沉淀,大型制造企业必须建立相关制度,鼓励员工学习新知识、新文化,建立良好的企业学习氛围。

2.1.2生产进度知识共享

生产进度知识共享是指通过企业员工之间共享交流个人的隐性生产进度知识,并以文字等,方式记录在企业的生产进度知识库中,生产进度知识共享实现了隐性生产进度知识向显性生产进度知识的转换。在大型制造企业内通过交流,实现生产进度知识的共享。生产进度知识不会因为共享而减少,却能使整个企业的集体智慧增加。若只是强调个人知识的增长,无法最大化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也无法将专家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转换为企业的知识资产,并长久保留下来;相反,强调成员的协作,实现成员的知识共享和流动,就能快速提高企业的知识总量和集体智慧,增强企业生产进度管理的能力。

在实际生产进度管理过程中,由于隐性生产进度知识是高度个人化和难以规范化的知识,存在于个人脑海中;而且隐性生产进度知识能够衡量自身的价值,如果把知识传授给他人,就会影响他们的个人利益。因此,建立生产进度知识的共享激励机制非常重要。例如,麦肯锡公司为了促进知识和信息在组织内的充分共享,打破了以往建立在客户规模和重要基础上内部科层组织体系,取而代之的是以知识贡献率为衡量标准的评价体系。这样组织内的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成员都受到知识贡献的压力,企业可以使用物资和其他激励措施,来奖励那些将自己的知识共享给企业知识库的员工。

2.1.3生产进度知识应用

生产进度知识应用是指大型制造企业利用生产进度知识库中的显性生产进度知识去解决生产进度管理问题的过程,也是显性生产进度知识内部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导致员工隐性生产进度知识储备的扩展。随着员工把企业生产进度知识库中的显性生产进度知识运用到进度管理工作实践中,并得出相应的体会和经验,显性生产进度知识便被内化为隐性生产进度知识。知识管理促使大型制造企业重新思考,如何整理起零散的知识更有效地实施生产进度管理的问题。知识管理把生产业务流程与知识应用结合在一起,更加强化个人经验的迅速产生和快速积累,这实际上是对生产进度知识编码化、隐性生产进度知识和显性生产进度知识的升华,从而提高了大型制造企业生产进度管理的能力。

2.1.4生产进度知识创新

生产进度知识创新是指大型制造企业基于已有的生产进度知识,包括企业的显性生产进度知识和储存在员工大脑中的隐性生产进度知识,提出生产进度管理的新概念、新思想、新体系的过程,实现企业生产进度知识储备扩大的目的,它是前述三个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产进度知识创新是大型制造企业生产进度管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大型制造企业生产进度管理的水平。它具有多个侧面,有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市场知识、组织知识等方面的创新,不仅包括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新工艺的创造应用,而且包括管理模式的变革、组织机制的重构等诸方面。 

2.2支持环境

生产进度知识沉淀、生产进度知识共享、生产进度知识应用和生产进度知识创新四个过程的有效运作离不开大型制造企业的环境支持。大型制造企业的支持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相关领域和内容。

2.2.1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如果缺乏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支持,生产进度知识管理注定要失败。得到最高管理层的支持,使得成立一个跨越各个部门的核心团队成为可能,同时使生产进度知识管理更容易得到员工的认同。大型制造企业高层管理者在生产进度知识管理中起着引导和推动生产进度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

2.2.2信息技术平台

大型制造企业基于知识管理实施生产进度管理离不开一种有效的信息技术平台。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得信息系统提供的文档管理、知识地图、专家地图、协作空间、全文检索等功能实现了生产进度知识由数据、信息到经验、知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完成基于二维综合知识地图的生产进度知识管理,同样也能够对大量的一般生产进度知识,包括隐性生产进度知识进行集中管理和多维度分类,并利用协作空间、知识社区等功能完成对从隐性生产进度知识到显性生产进度知识的转化过程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加速交流,提高生产进度知识收集和利用的效率。

2.2.3激励机制

为了保障生产进度知识管理的实施效果,大型制造企业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对于大型制造企业来说,生产进度意味着效益;而生产进度对于员工收益没有太大影响。因此,企业应建立与生产进度相关联的员工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投入到生产进度知识管理中。另外,在知识共享阶段,员工一般不愿将其个人所掌握的隐性生产进度知识与他人共享,企业可以采取压力和奖励并举的措施,促进员工隐性生产进度知识的共享。

2.2.4企业组织结构

生产进度知识管理要求企业结构的扁平化和开放化,改变传统的层级结构,有利于实现相关人员的交流与合作。现代工程项目正朝着大型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项目的复杂程度较之以往大幅增加,生产进度需要通过严格的监控和管理才能得到保证。这些客观现实要求大型制造企业必须向知识型组织转变,积极构建生产进度知识管理体系。

2.2.5生产进度文化

成功实施基于知识管理的生产进度管理,大型制造企业需透过企业文化的改造,改变员工的思维模式,并培养生产进度知识分享的文化。企业的“生产进度文化”,是大型制造企业在生产实践中,经过长期沉淀,不断总结形成的由领导决策层倡导,为全体职工所认同的本企业的生产进度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在企业生产进度知识转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篇6

很多企业都强调将创新作为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而创新的实质就是企业在创造知识和管理知识。如果将知识管理系统定义为一种共享知识的封闭式空间和组织惯例,那它不过就是一种信息处理系统而已。这种系统的重要缺陷之一,就是忽视了组织中的“情境知识”(ContextualKnowledge)。组织只有建立起动态的业务系统,才能真正有效率、有效能地创造并应用知识――在达成组织的经营目标的同时,不断地创造和应用知识,同时提升组织的竞争能力。建立知识管理系统(也是企业资产管理系统),不仅是公司的it部门的事情,更是公司最高管理层的最重要工作之一。“边干边学”,企业才能在业务中建立起知识管理系统来。

动态业务系统一方面能将结构要素和程序要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又能保持开放性,因而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组织情境。当然,业务系统也是知识管理系统存在与进化的“物质条件”。业务系统的目标是使那些分散的组织流程保持相对稳定性,以形成高效的组织惯例;而动态业务系统的目标则是发展创造性程序,以不断创造和应用知识。

组织都是通过知识转化过程(显性和隐性知识之间的多途径相互转化)来创造和使用知识的。这包括了四种过程或形式:社会化、外化、结合、内化。日本7-eleven超市和丰田汽车公司的知识管理系统的长期实践,都说明了这些思考的正确性。

动态系统也是流程管理系统。德国的知识管理研究者佛朗霍夫特别倡导“以流程为导向”的知识管理方法,他谈到了知识管理的流程化的建议。(1)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来自同事、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及其他来源的知识和专门技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2)“我没有时间”或“我的团队没有时间”,是在组织中进行知识管理时最常见的障碍之一。因此,知识管理的相关任务必须与日常工作任务结合在一起,并融入到日常业务流程中。知识管理不应与日常工作脱节。(3)产生、存储、传递知识的方法,因特定的业务流程而有差异。这些具体要求必须融入到知识管理方法当中。(4)业务流程为知识提供应用环境,这导致了工作中使用和产生的知识形成了一种集中式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结构。(5)企业文化是最常提及的知识管理的成功因素。不过企业文化非同质的实体。它是不是的职业文化(如工程师、经济学家、律师)和部门文化(如销售、研发、生产),以及根深蒂固的企业传统和价值观交织而成的网络。业务流程能够为不同的观点,提供客观的联结要素。对与知识相关的活动进行定义,会使相关变化的讨论比关于相关价值的讨论更为理性。(6)以业务流程来导向知识管理方法,可以使员工更多地参与其中,这有助于实现其工作承诺,并因日常知识管理活动的改善,而促进内部激励动机的产机。

要从企业战略层面把握知识管理。20世纪90年代,非常流行的“业务流程重组”(BpR)项目在企业界广泛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忽略了知识这一重要因素。BpR的重心一般放在研究、改变各种流程因素上,包括工作流和流程、信息的流动及其使用、管理和业务实践,以及人员配备和其他资源。但是,大部分BpR的工作重点,很少放在知识上。经验与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管理和流程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将比今天更为紧密,这种需求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如此,更多的研究还是要放在知识管理与公司的战略保持一致上。正如英国石油公司的首席知识官所说,“过去,知识管理从‘能源-资源’所在之处开始;未来的知识管理将与公司的战略保持一致,并融入到业务流程之中。”

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篇7

[关键词]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2-0067-07

一、引言

“分散性员工”(Dispersedworkers)一词,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在国外的文献上。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全球性跨国公司广泛发展,虚拟/网络企业等新型组织形式日益普及,分散性员工逐渐增多,目前越来越多企业的经济活动都是以地理分散性或者是与企业具有松散联系的分散性员工的工作为基础的。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员工的能力和灵活性,分散性员工的广泛出现和分散性的工作形式已经对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不仅引起了广大企业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持续关注。

什么是分散性员工?marianoCorso,antonellamartini等(2006)[1]明确指出,分散性员工是指这样的员工:

首先,分散性员工必须与公司有合同的联系且服从于公司的协调和控制。

其次,分散性员工还必须满足至少一项以下条件:

(1)主要在企业外部工作。例如:长时间工作于企业外部的雇员(如销售)和那些虽然在公司内有自己的职位,却主要工作于企业物理边界之外的可移动员工(如咨询顾问和服务性员工)。

(2)那些在少于10个员工的企业中工作的员工。

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描述分散性员工:1)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分散性员工所要完成的任务);2)分散性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Corso[2]等(2004)曾根据调查,将企业的分散性员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销售力量。47%企业的分散性员工是常年工作于公司的物理边界之外,奔波于客户之间的销售人员;2)技术人员。35%企业的分散性员工是技术人员,这部分员工是客户服务力量的典型代表,如维修工或者安装工;3)咨询顾问。18%企业的分散性员工是咨询顾问,他们是公司的一员,但是不直接工作于公司驻地。如研究人员、公司董事、督察员或者分公司负责人。

minkler(1993)[3]等学者充分肯定了分散性员工的重要性。他们强调,雇员参与、团队合作、对雇员的承诺等措施都是来源于企业对分散性员工的认识。近年来,组织中分散性员工的比例一直处在上升的趋势,而且对组织的发展与成功日益重要。marianoCorsoa,antonellamartini等(2006)指出,由于分散性工作的存在,很多情况下成为一名分散性员工是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选择。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大约4100万员工从事分散性工作。可见,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条件下,分散性员工的广泛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分散性员工的管理已成为企业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很多公司内和公司间的经济活动越来越依靠分散性员工的知识贡献,知识管理成为管理分散性员工的主要工具,国外已经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marianoCorso和antonellamartini(2006)[1]认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促使知识管理在管理分散性员工时变得非常重要。首先,当前分散性员工的知识和经验成为企业最基本的资产,必须对其加以适当的管理;其次,一个好的知识管理系统能在分散性员工、公司的专业和社会网络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为分散员工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这将有助于员工专业技能和长期就业能力的提高,最终使工作的满意度和吸引力得到提升。

然而,由于分散性员工的特殊性,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与一般的知识管理存在着众多区别,面临着很多困难。Cramton(2001)[4]指出这种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散性员工的空间分散性。分散性员工越来越多的工作时间是花在企业的物理边界之外,是经常流动的,且长时间与消费者或合作伙伴进行联系。当前,竞争多发生在众多相关公司组成的网络之间,那么员工个体更多的是在网络而不是单个企业的背景下进行知识的吸收和传递。此外,分散性员工之间的地理距离和文化、经验的不同使得远程协作和沟通变得困难,同时阻碍了分散性员工之间信任的建立,最终会打乱工作关系,引起人际冲突,阻碍知识的分享、利用以及任务的完成。二是合同的分散性。雇佣的临时性、与公司松散的契约关系以及根据营业额提成的员工比例的增高都使得员工只是暂时或局部的融入组织,这形成员工个体之间分享知识和专门技术的障碍,阻碍组织任务的完成。Kiesler和Cummings(2002)[5]等学者的研究也证明,由于分散性团队成员之间缺乏知识共享环境,以及沟通和交流的困难,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更加困难。Cramton(2003)[6]明确地指明了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不能交流和保存来自不同成员的相关知识,信息的不平衡分配和团队合作之间的冲突,相关信息评估的差异,信息运用速度的不同,难以衡量缺乏交流带来的影响。Becker(2002)还指明了三个引起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问题的因素:知识的大量性、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为了更好地运用分散性知识,他提出了几个策略:多运用能够替代应用的替代性知识,提高用户补全不完整的知识的能力,运用合适的协调机制,把组织单元拆分成小的单元,增加有益于决策的信息的数量。marianoCorsoa和antonellamartinib(2006)曾经运用佩罗模型分析了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和员工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为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提供了一些有效的建议。

总之,目前对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的研究多是针对其必要性、困难展开的,仍然缺少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对企业绩效的系统和量化研究,而这一系统研究又是进一步提出发展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重要前提。因此,本文就将围绕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利用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定量化的方法展开研究,证明二者之间的强相关关系,找出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构成要素

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也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过程。对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就是要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测度和评价而展开。

Holsapple,whinston(1987)[7]等人曾指出知识管理活动是由知识的获取、组织存储、维持、分析、创造、提出、分析、运用等构成的。arthurarel,apQC(1996)[8]等也提出知识管理活动是由共享、创造、鉴别、收集、改编、组织、运用组成的。minsooShin等(2001)[9]对知识管理的要素、过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知识管理价值链的“创造—存储—分配—应用”四类主要知识活动过程的分类。a.H.Gold等(2001)[10]曾经从能力的角度对知识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借鉴前人的研究,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可分解为以下几方面要素:

(一)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流程控制因素

包括员工知识获取、员工知识存储、员工知识传递和员工知识利用,这四部分构成了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基本流程。

员工知识获取是指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知识、增长知识,获取知识的重要的途径包括搜索、购置、学习、创新和协作交流等。

员工知识存储是指员工运用各种手段把收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加以储存,形成组织的知识储备。

员工知识的传递使得现存知识能够达到需要的地方。员工知识的传递包括企业将组织的知识提供给员工,或者员工从知识库中检索知识,以及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等。

员工知识的应用过程是对知识进行使用的过程。员工知识运用的目标是实现业务流程的协调与优化,实现知识的价值。

(二)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因素

人是知识的载体和知识管理的执行者。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因素反映的是人在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具体包括激励因素、组织因素和人员因素。

激励因素。企业应该在内部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引导分散性员工的工作动机,从而使他们知识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保持和发扬。

组织因素。组织因素能够影响组织中个体之间知识和信息的沟通,保障技术体系更好地发挥作用。组织的改进和调整会有效地提高组织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活动的开展。

人员因素。人员因素主要包含组织内分散性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以及高层推动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力度,其深刻影响着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活动的效果。

(三)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支撑领域因素

主要包括以电脑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适应于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等。支撑领域因素能够为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技术支持,有助于知识的获取、存储、交流、利用和创新。

技术因素。技术属于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范畴。先进技术的支持不仅能够促进分散性员工知识的获取,而且可以扩大知识传递和共享的范围,降低知识传递的成本和时间。

文化因素。文化是一个组织中共同遵守和维护的价值观、信念或行为方式。良好的企业文化可加强员工的责任感,增进员工间的互信,促进企业的团结,为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战略因素。战略是企业的长期目标及其实现目标的途径。企业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分散性员工就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主动塑造自身,提高自身的创造力,主动将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到企业发展中。

三、企业绩效的度量

企业绩效是企业业绩和效率的统称,包括活动过程的效率和活动的结果。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本文把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可能对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分为9个度量维度:降低员工提品/服务的成本,提高员工提品和服务所占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创造的客户价值,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决策制定的合理性,提高企业的工作流程的整体质量以及效率,提高新产品/新服务的开发、创新的能力,识别新的商业机会并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预测市场上行业变化趋势的能力。

四、研究方案设计

(一)调查方案设计

围绕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根据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构成要素和企业绩效的度量维度,本文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对象是企业中的分散性员工。分散性员工的选择参考Corso等人(2004)的划分。问卷调查选择的尺度设计是里科特(Likert)量表。

本次调查共对青岛市的40家企业发放99份问卷,并全部收回。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采用了e-mail、邮寄、传真和现场填写等多种形式。通过问卷审核,其中10份问卷不合规定,5份问卷的调查对象不属于“分散性员工”,4份问卷乱填或是填写不完整,有效问卷为81份。

(二)统计分析过程

首先,提出假设。假设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各个构成要素与企业绩效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其次,对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调查样本的分布特征,借以保证调查数据的合理性;之后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衡量问卷的合理性;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对员工知识获取、员工知识储存、员工知识传递和员工知识利用四个因素包含的各个指标进行单因子分析,得出员工知识获取因子、员工知识储存因子、员工知识传递因子与员工知识利用因子,紧接着对这四个因子进行单因子分析得出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流程控制因子;同样道理,得出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人力资源因子和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支撑领域因子,另外,对企业绩效的各个指标进行单因子分析,得出企业绩效因子。最后,运用相关分析方法探索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各个因素之间及其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见图1)。

五、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认为,通过描述性统计过程,调查对象资料真实,所表现出的特性满足调查条件;信度分析得出,除了战略因素的信度系数为0.7和文化因素的信度系数是0.769以外,其他的信度系数都超过了0.8,而总体的信度系数则超过了0.9,这说明本次调查的指标的内部一致性是很高的,能够很好地说明所调查内容的特征。

(一)因子分析

本节通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调查问卷中的58个指标进行整理,分别得出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流程控制总因子、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人力资源总因子和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支撑领域总因子,为下一节的相关分析提供数据和变量的基础。

1.获取知识管理流程控制总因子

首先,要对员工知识获取的6个指标、员工知识储存的3个指标、员工知识传递的5个指标和员工知识应用的6个指标进行单因子分析,得出员工知识获取因子、员工知识储存因子、员工知识传递因子和员工知识应用因子(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员工知识获取、员工知识存储、员工知识传递和员工知识应用四个因子都通过了Kmo和BtS检验,对其进行因子分析是可以的。得出的结果也是可以接受的。

2.获取知识管理人力资源总因子

对激励因素的6个指标、组织因素的4个指标和人员因素的5个指标进行单因子分析,得出知识管理人力资源总因子(见表2)。从表2可以看到激励、组织和人员的三个因子都通过了Kmo和BtS检验,因此,对上述三个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对这个三个因子做单因子分析,最后得到知识管理人力资源总因子,因子分析的Kmo系数为0.737,BtS显著性系数为0.000,因此知识管理人力资源总因子的因子分析结果是可以接受的。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了激励因子、组织因子、人员因子对知识管理人力资源总因子的负载,得出这三个因子与人力资源总因子之间的关系(见图3)。

3.获取知识管理支撑领域总因子

对技术因子的5个指标、文化因素的5个指标和战略因素的4个指标进行单因子分析,得出知识管理支撑领域总因子(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技术因子、文化因子和战略因子都比较合理地通过了Kmo和BtS检验,因此,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对技术因子、文化因子和战略因子进行单因子分析,最后获得知识管理支撑领域因素总因子。因子分析的Kmo系数为0.843,BtS显著性系数为0.000,因此求知识管理人力资源总因子的因子分析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同时,因子分析得出了技术因子、文化因子和战略因子对知识管理支撑领域因素总因子的负载,得出这三个因子与知识管理支撑领域因素总因子的关系(见图4)。

(二)相关分析

在上节分析的基础上,本节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流程控制因素、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人力资源因素和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支撑领域因素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各个因素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见表5。

由图5可以看出,企业绩效与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流程控制因素、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人力资源因素以及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支撑领域因素都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0.01)。这说明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这三个因素对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上文提出的假设是成立和合理的。其中对企业绩效贡献程度最大的是知识管理人力资源因素(0.872),其次分别是知识管理流程控制因素(0.855)和知识管理支撑领域因素(0.840)。

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人力资源因素对企业绩效的贡献最大,这说明对于分散性员工而言,知识管理的效果主要在于激励因素、组织因素和人员因素的作用。在这三种因素中,起最大作用的是组织因素(0.896),其次是激励因素(0.892),最后是人员因素(0.87)。由此可以看出,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要想获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建立有效的企业激励措施,提高分散性员工的素质等。

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流程控制因素对企业绩效也有重要的作用。在流程控制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员工知识的传递(0.798),只有通过知识的传递,有用的知识才能够得到传播和共享,知识才能够流动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发挥出分散性员工的整体优势。另外,员工知识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0.793),员工知识运用是知识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知识价值实现的最直接因素。

对于分散性员工而言,虽然知识管理支撑领域因素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不如知识管理的流程控制因素和人力资源因素,但是其作用也不能忽视(0.840)。支撑领域因素能够为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是技术因素(0.901),因为分散性员工的分散性和管理的松散性,使得分散性员工的沟通严重依赖通讯技术。其次是文化因素(0.810),文化对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知识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上。

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流程控制因素、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人力资源因素和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支撑领域因素三者也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相比较而言,知识管理流程控制因素和知识管理人力资源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系数比较高(0.794),而二者与知识管理支撑领域因素的相关系数都比较低。从此处可以看出,支撑领域因素对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作用是辅的,为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和辅助条件。

六、改进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对策

依据分析结果,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显然对企业绩效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不同要素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是不同的,这样决定了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要有侧重点,不能一概而论。

(一)支持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组织结构的建立和优化

传统的“塔”式组织结构难以满足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的需要,需要建立一种适合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在企业内部构建“学习型组织”;设立知识主管,全面负责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实施;组建具有创新导向的跨学科项目团队;引导非正式团队发展,强化隐性知识共享和管理。

(二)有效推动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激励机制的完善

分散性员工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和信任,彼此之间不愿意进行知识的传递、共享,这就需要建立平衡高效的组合激励机制;可以在企业中推行兴趣激励、报酬激励、工作环境激励、信任与位置激励、产权激励、目标激励、培训激励等。

(三)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流程的控制和优化

核心流程优化是保证知识在企业内部自由流动、实现价值的重要条件。企业应该积极探索适合自身条件的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核心流程;同时,还要根据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适时进行控制和调整,发现流程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并以整体、系统的观点制定发展方案和措施,以便在提高企业绩效方面取得最佳的效果。

(四)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完善

基础设施包含空间和场所、知识管理的硬件设备等。考虑到分散性员工的特殊性,对分散性员工来说,现代先进通讯技术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应该在企业内部配置先进的信息通讯系统,建立知识库,为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工作提供技术和硬件上的支持,解决分散性员工沟通和协调的问题。

(五)适合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的建立

文化是组织中所有成员普遍认可的一种价值观、指导信念和思维方式。文化能够为知识管理工作提供环境氛围。分散性员工要克服协调、控制等问题,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交流与共享的文化、学习与创新的文化、信任与合作的文化以及推动个人知识组织化的文化。

(六)推广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最佳实践策略

1.分散性员工的电子会议

电子会议尤其适合分散性员工的特点和管理的需要,能为分散性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极大的便利。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会议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能够提供清晰的活动图像,使得分散性员工可以更准确、更快捷、更丰富地表达想法,交流知识。

2.分散性员工的跨边界实践社区

实践社区一般是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交流和相互帮助,具有特别专长或工作的群体成员形成的一种建立在工作与实践基础之上的对兴趣和目标具有共同感知,以及具有分享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的共同愿望的非正式网络组织。分散性员工面临着变幻莫测、难以预见的市场环境,以及沟通困难和知识难以识别的问题,而实践社区则为分散性员工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问题解决方式。

3.分散性员工沟通的标准化与统一语言系统

分散性员工或是分散于不同的地区,或是与企业有非常松散的关系,不同的国家、民俗、语言、文化等都会影响分散性员工对信息和知识的感知,因此分散性员工沟通的标准化和统一的语言系统能够为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流程提供极大的便利,扫清知识的流动和传递过程中由于语言和标准的不同而产生的障碍。实行统一的企业沟通语言还能够促进新知识的整合、分类、储存、传递、利用和创新。

七、结论与不足

分散性员工的广泛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分散性员工在企业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知识管理作为管理分散性员工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体现在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上。

研究结果表明,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各个因素都与企业绩效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分散性员工的知识管理对企业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的各个因素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不同。贡献最大的是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人力资源因素,其次是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流程控制因素和支撑领域因素。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人力资源因素中,贡献最大的是组织因素,其次是激励因素和人员因素。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流程控制因素中,员工知识传递贡献最大,紧接着是员工知识应用、员工知识获取和员工知识储存。分散性员工知识管理支撑领域因素中,贡献最大的是技术因素,其次是文化因素和战略因素。

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篇8

[关键词]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eRp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16.06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16-0098-03

0引言

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在企业信息化方面,一般会开设有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和eRp三个方面的课程。在不同的学校,对这三门课程的叫法会有细微的差别,比如:数据库类课程,有的称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有的称为“数据库设计与应用”;eRp类课程,有的学校称为“eRp原理与应用”,有的称为“eRp应用与实施”等。不管叫法如何,课程的内涵都是一致的,因此,在本文中舍去其叫法上的差别,将其简称为“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和“eRp”。

之所以将这三门课程放在一起进行讨论,一方面是因为这三门课是紧密相关的课程,管理信息系统离不开数据库的应用,eRp是一个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因此,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这三门课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一门课;另一方面,在工业工程这个专业,存在三门课程知识点的划分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相关知识点的重叠。

本论文基于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方向,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对这三门课程的内容和课程实践两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设计。

1工业工程专业在企业信息化方面的要求

目前,工业工程分有经典工业工程和现代工业工程,经典工业工程主要以提高现场作业效率为主要目的,研究什么是正确的工作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工作。现代工业工程是基于系统分析、计算机技术和运筹学,用于解决大系统最优化和宏观资源配置,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因此,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技术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数据库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的众多应用都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在企业管理领域,数据库的作用更加重要。成为企业信息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必不可少的支持工具。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因此,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数据库的相关技术。这里的相关技术是指数据库的应用技术,即如何使用数据库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重点包括3个方面:数据的存储、处理和查询。

管理信息系统是数据库的典型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是通过数据库来存储管理的。在管理信息系统方面,对工业工程的专业人才来说,既要掌握一定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又要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与管理相结合的运用方法。但是工业工程人员不同于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不需要对系统的开发技术有深入的掌握,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结合企业实际管理的需要,担任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规划的角色,指导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以符合企业的管理实际;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对于工业工程人员来说,必须要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特点和难点、开发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能够深入了解当前主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运作原理以及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应用的领域和层次,可以划分出很多种类。其中,eRp是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应用中的典型代表。在世界范围内,众多的企业已经实现了eRp的管理模式。从软件技术角度来看,eRp的技术就是数据库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综合运用,但是,eRp不仅仅是一种软件,更重要的是eRp代表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的管理思想。突破了传统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因此,eRp知识的掌握也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

2教学内容设计

2.1培养目标设计

基于以上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分别对三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拟定如下。

2.1.1数据库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应用数据库进行信息存储、处理的基本原理,数据库设计的步骤与方法以及数据库的操纵与管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基于数据库进行数据处理的思维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数据表的规范化设计方法以及各种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处理技术,为后继管理信息系统和eRp原理课程的学习铺垫基础。

2.1.2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到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实现技术方法、步骤及过程,能够利用信息化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承担企业信息化的组织、协调和建设工作。

2.1.3eRp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eRp市场和当前中国企业信息化现状,了解eRp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特征,掌握eRp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培养其从事eRp系统操作、管理、应用与实施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2教学知识点设计

三门课程在内容上是相互衔接的关系,其关系如图1所示。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是eRp的基础。在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还有其他的相关应用和系统,在此不做赘述。因为这三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如此紧密,导致相互间的边界不是太清晰,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知识点划分不合理,相互间出现知识点重叠,从而造成整体知识结构的混乱。比如在数据库课程中就过度强调信息系统的开发,反而导致学生对数据库本身掌握不够透彻。

2.2.1数据库知识点设计

在数据库课程中,重点是数据库本身,是要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相关概念,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熟练掌握SQL语言和数据库软件的使用,因为数据库软件种类比较多,不可能一一讲解,因此,选择较为常用,而且容易入门的数据库软件SQLServer。SQLServer掌握后,学习其他的数据库软件也会非常容易。

(1)在数据库系统的概念方面,需要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历程,数据库系统的构成,掌握数据模型的概念,通过这几个知识点使得学生能够对数据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是关系的概念、关系的键和关系的完整性;掌握函数依赖、关系模式分解、范式和规范化的概念。这几大知识点是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是进行数据库的建库、建表的必备知识。

(3)在SQL语言方面,需要熟练掌握数据定义语言(DataDefineLanguage,DDL)和数据操纵语言(DatamanipulationLanguage,DmL),尤其是数据操作语言中的Select语句,是以上语言中,使用频度最多,变化最大,难度最高的语句,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在掌握以上语言的基础上,再学习掌握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概念,能够编写简单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4)在数据库软件使用方面,需要学生能够熟练操作SQLServer软件,能够利用该软件进行建库、建表、定义约束、编写SQL语句、编写简单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执行数据的备份、还原和数据的导入导出。

其他未提到的知识点,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情况作适当扩充,以了解认识为主,比如:关系代数、关系演算的概念,可以给学生简单介绍,不用花费太多课时。

2.2.2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在数据库课程基础之上的后续课程。因此,在该课程中将不涉及“数据库本身”的知识点,而是基于数据库课程中已讲授的知识点,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其他知识的学习。这些知识点将聚焦于“技术”层面,即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而与管理相关的知识将在eRp课程中展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建设方法概述;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测试、运行与维护。因为本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很有可能会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当中来,所以整个知识点的划分,是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来展开。

(1)在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建设方法方面,目的是要学生能够对管理信息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该部分的讲解中,可以给学生展示多种不同的、在企业中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比如:eRp系统、oa(office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系统、CRm(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系统、HR(HumanResource,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在进行这些实例系统展示时,需要注意的是此处仅是展示,不需要详细讲解。因为,此过程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感性认识。

(2)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测试、运行、维护方面,这些知识的安排完全是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来展开的。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最好能够安排一个设计实例,比如常用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在系统规划的知识点讲解完后,即以该实例系统的规划为演示,加深学生对系统规划的理解。系统分析部分的知识点讲解完后,以该实例的分析为演示,以下各阶段类似。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讲授,能够让学生对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有较好的认识,从而帮助其在工作当中更好地应对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

2.2.3eRp知识点设计

eRp课程是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之上的后继课程。eRp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实例,因此,eRp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中需要的方法,就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所讲授的系统设计开发方法,所以,这些技术层面的知识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已经包含,而eRp课程将聚焦于“eRp管理”和“eRp应用”方面。不同行业的eRp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工业工程专业主要是面向制造行业,因此,选择制造行业的eRp模型做讲解。

eRp管理方面主要针对eRp本身的相关概念、理论、思想以及在企业中的选型和实施的讲解。主要知识点有eRp的发展历程、作用、管理思想;eRp的相关概念;eRp的销售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车间作业管理、成本管理以及eRp选型和实施等方面。因为这些知识点比较理论化,因此,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最好有一套实例系统配合展示,比如金蝶或用友的eRp软件,或者自行开发的eRp系统。

eRp应用方面是指使用eRp软件的技能,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实践课程来完成,通过该部分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加深对eRp管理理念的理解,并能够掌握eRp软件的使用方法。该部分的组织需要一套实例系统作为实践平台,比如上面提到的金蝶或用友的eRp软件,或者自行开发的eRp系统。实践过程可以分成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单人实验,每个学生独立实验,完成eRp各个功能模块的操作练习,该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对eRp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第二阶段为综合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模拟一个企业,小组成员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协同完成,该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有全局意识,从整体上理解eRp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3实验平台设计

这三门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配套的实践环节。三门课程的实验平台结构,如图2所示。

在数据库课程中,上面提到数据库的软件选择SQLServer,因此实验平台也选择SQLServer,该软件也是后继管理信息系统和eRp的实验软件之一。SQLServer目前也有多个版本,比如:2000、2005和2008。其中2000版本和2005、2008版本的界面差别比较大,但使用模式还是一致的。因为这些版本在企业中都有应用,因此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时,要根据实验室的配置情况,以一个版本为主,其他版本给学生做辅助介绍即可。

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领域,目前主流的开发平台有Java平台和.net平台,对于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来说,Java平台的难度较大。因为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大一或大二会学习VisualBasic课程,因此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选择目前较为流行的.net平台,该平台支持VB语言。在.net平台上选择和两个实验环境作对比,因为这两个环境代表了管理信息系统的两种架构模式C/S模式和B/S模式。目前,这两种模式企业应用中都存在,其中B/S模式越来越成为开发的主流。因此在实验中,可以略偏重于B/S模式。在数据管理层面,采用SQLServer数据库。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在所在单位,主持了一项教改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综合实验平台建设研究》,在该项目中,设计了一套可重构信息系统开发套件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平台之一。

该平台的目标:①能够提供多种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展示,拓宽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认识的广度;②能够提供快速的系统开发环境,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让学生体验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过程。摆脱枯燥的代码编写,让学生站在更高的高度,全面、深刻地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标,该平台需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1)基于该平台可以构建目前企业普遍使用的常规管理信息系统,如:eRp、CRm、oa、HR等,以及其他小型的管理系统,如工资管理、图书管理、学生管理、仓库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等。从而保证有足够的管理信息系统实例为学生做演示性实验。

(2)该平台要具备快速的系统开发环境,突破从底层代码开发的模式。使得系统的开发不再是枯燥的代码编写,而是具有快速参数化的配置功能,通过参数化的配置,即可设计出不同功能的管理模块,既提高了模块开发的速度,也提高开发的趣味性。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认识上,而不是局限于代码的编写。

(3)该平台不仅可以做为实验课用,同时还可以作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工作平台,可以让学生基于该平台开发各种管理系统或完善已有的管理系统,从而可以为该平台丰富更多的管理信息系统实例,为后继教学提供更好的素材。

在eRp课程中,实验平台可以选择国内较为著名的金蝶或用友eRp软件。本人所在学院购买的是金蝶eRp软件,单一的实验软件不利于学生对eRp的全面认识,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所有的eRp软件都是这个模式的错误认识。因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续使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综合实验平台,通过该平台能够提供其他模式的eRp,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eRp。

4结论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从整体上对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和eRp三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实验模式进行分析设计,划分三门课程知识点的界限,使得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机统一,从而有利于整体课程教学的组织。因此,在各门课程的教学细节上,本文没有做详细探讨。本文的研究内容不仅可以应用于工业工程专业,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相关专业提供借鉴。对于该课程体系,本人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作进一步的持续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志泊.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m].第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闪四清.管理信息系统教程[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平,赵丽华,马丽.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篇9

关键词:电力调度业务;知识管理;DKm系统;pK知识管理模型

作者简介:周睿(1984-),男,江西吉安人,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工程师;刘嘉宁(1974-),男,广东台山人,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广东?广州?510600)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8-0129-02

电力调度系统是对电网运行进行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的责任机构。各专业的工作组织严密、技术复杂,各级调度管理职责明确,是供电企业生命线的守护者,担负着确保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重任。电力调度工作的复杂性需要调度员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然而作为知识型员工的调度员队伍,在调度专业的日常生产中,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管理方法和流程。这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问题,缺乏共享传承机制和规范的分类管理、信息传递的层级化、业务处理孤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力调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为了电力调度系统的长远发展和进一步壮大,将知识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业务与知识管理的脱节是阻碍业务效率提高的关键原因。所以知识管理必须围绕业务展开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根据这一思路,结合对电力调度业务的梳理,广东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广东中调”)建立了基于DKm系统的子体系——基于生产(processing)与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的pK融合体系。这套体系不仅全面考虑知识存储、知识共享、内容更新等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并针对电力调控的业务流程进行量身定制。不仅注重对知识本身的收集、存储和再利用,并且将这些知识活动与调度专业的生产结合起来,针对调度生产流程,对预案管理、反事故演习等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化研究,构建相关功能模块,使生产流程与知识管理紧密结合,既让知识服务于生产,又在生产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造。

一、pK体系的两大优势

综合来讲,pK体系具有两大优势。

1.生产流程与知识管理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业务流程通常指为完成企业某一目标(或人物)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活动或作业的集合。核心业务流程是对整个企业性能起主导影响的业务流程,该类流程执行频率高,对营运绩效的影响大。企业推行知识管理首先应以核心业务流程为对象,因其是直接影响企业营运功能的作业要项。知识管理对“生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与业务流程的相互优化上。这是一个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将知识流贯穿于工作流之中。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管理不断促进业务流程的优化。知识管理的过程应该是对生产中所需的、创造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使得生产业务流程化,并通过知识讨论与对比,对核心业务流程的全过程实行精细控制,使其量化、信息化、具体和明确,最终通过知识共享和再利用,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率的过程;另一方面,业务流程的输入又使知识管理得到不断的自我更新。生产的过程就是知识应用与实践的过程,知识是否能够很好地支持生产,是否需要进一步的优化,都能够通过生产体现出来,整个过程为知识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输入。

2.系统化知识管理,低成本、高效率

电力调度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积累,但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知识也多半采用手工管理的方式,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方法,而且在实际业务工作中,利用率低下。而pK体系作为DKm系统中的子体系,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知识积累伴随着整个业务流程,避免了信息的流失,全面考虑知识存储、数据更新、内容共享等知识管理各个环节的系统化管理,也使得知识管理更加规范,知识可利用率也大为提高。

二、pK体系的运作流程

下面将结合广东中调事故处理工作中的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pK体系的运作流程。

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篇10

关键词:物流管理;隐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F252;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2-0071-04

1知识管理的概念

在当代知识理论中[1],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知识,能为人们明确反思和陈述;另一类是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在某个特定环境下通过多年经验发展起来的很难模拟的知识,是个人或组织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没有以语言、文字、图表等形式表达出来的知识。这类知识是人们尚未总结出来的非正式、非系统的知识。根据隐性知识是否容易表达,可将隐性知识分为容易表达的如工作经验和难以表达的如灵感、直觉,其中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是隐性知识研究的重点。

在农业和工业经济社会中,人们只注意了显性知识的作用,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和利用上,而事实上显性知识只是所有知识的“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唤起了人们对隐性知识资源的关注。知识管理就是对这两种知识进行管理,实现两类知识之间的转化。其起点是知识资源配置与共享,其核心是对知识的挖掘、组织管理与利用;通过知识管理技术,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挖掘存在于个人或企业组织中的富有个性化、创造性、有价值的隐性知识,促进知识的交流,实现知识的最大化共享。知识管理和数字化时代的许多高新技术一样,日益引起教育技术工作者关注。

2知识管理与高职教育

在高职院校知识构成中,实际动手能力的经验和技艺性知识比重较高,它是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创新,主要蕴藏在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因此,为使学生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知识全面的应用型人才,在高职院校引入知识管理比普通院校显得更加必要。高职院校的知识管理就是要将知识管理理论论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定培养目标相结合,通过对院校内外知识的获取、传播、扩散和创造,有效发挥学校成员的知识潜能,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与转化,从而完成知识经济时代赋予高职院校培养具备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2.1现代高职人才知识观

高等职业教育任务是培养在生产、服务一线中[2],掌握专门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工作实践中关键性操作技术和工艺难题的高技能人才。美国教育学家克伯屈(w.H.Kipatrick)认为教育即成长:“完美的生长应包括知、能、愿三个方面。知指知识和眼光、能指技能和方法、愿指态度和习惯。

高技能人才处于“中间型人才”,地位,他即应具有适当的理论知识,又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是主要应用智力技能的劳动者。因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其中,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知识在形成人的整体素质方而有着无以替代的基础性地位。没有相应知识的武装,人不可能内化和升华以得到更高的心理品质。

知识与能力又是紧密相连的。大量的知识占有是能力形成的基础:一方面,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能力的发展;另一方而,知识为能力的发展提供基础。一个能力强的人较容易获得某种知识,凡不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充其量只能是一种低级的技能,甚至是本能。作为主要实施技术的劳动者,高技能人才必须具有相应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这是体现其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掌握技术与技术管理,他们还需要有相关专业的辅助知识,同时他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与积累经验知识。可以看到,知识在高职人才全面、协调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2.2知识管理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应用

从管理角度来说,知识管理就是组织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通过如何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知识等一系列过程使每个组织成员在最大限度地贡献出其积累的知识的同时,也能享用他人的知识。这要求学校领导要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使每位教师能毫无保留地将其知识与同事分享,并最终传授给学生,尤其是老教师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使每位新入校的老师和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借鉴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调整自己的办学思路,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职人才……要做到这些,要求学校领导充分重视知识管理的应用,才能有合理的管理机制出台。

3隐性知识视角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改革实施途径

3.1隐性知识挖掘

隐性知识源于工作世界[3],源于实践活动,通过“职业岗位分析法”,遵循工作过程的基本原理,整合工作结构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将隐性知识融于“典型工作任务”载体中,有效挖掘隐性知识,形成工作系统化课程开发平台。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的意义在于: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面向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在“面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课程开发中,隐性知识的贡献和积累范畴已经超越学院,而延伸到相关的企业中,这样将隐性知识整合浓缩,通过相应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得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的需求。

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为例,说明对隐性知识挖掘的具体步骤[4]: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面向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主要步骤如图1所示。

物流管理专业“面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的流程包括了工作分析、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施三个方面。

①工作分析。

邀请企业人员、职业教育专家、教学专家、专业教师组成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企业工作过程和生产流程,采用“头脑风暴”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归纳,形成物流管理专业综合能力领域,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显性技能和隐性技能明确。为下面的课程设置打下基础。

②岗位分析。

调查物流企业完成实务运作需要哪些具体岗位,明确每个岗位有哪些具体工作任务。物流企业规模和性质不同,具体岗位也不同,具体岗位任务也不同,把分析结果分类、汇总,形成岗位分析表,岗位分析表主要内容有企业类别、具体岗位、工作任务、工作任务描述等。

③整合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企业的实务运作标准,将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分类、汇总、归纳,形成有代表意义的典型工作任务,即能够覆盖岗位群的通用工作任务,对每个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描述形成区域性的职业岗位标准。

隐性知识挖掘阶段主要通过“行业专家访谈会”形式完成。由专家讲述个人专属的隐形技能对应的隐性知识,将其融入典型工作任务中,完成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开发,这一阶段由高职学院与行业专家对接,从企业的实务运作和学校教学角度对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其中关键的隐性知识和技能进行了仔细分析,充分体现了职业的需求,为下一步隐性知识的归纳打下基础。如表1所列。

3.2隐性知识归纳与实施

高职课程开发必须体现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分析得到的区域性的职业标准按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应用专业教学论融社会、个人需求于课程中。具体有两个步骤:

①课程设置。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岗位(群)能力及技能要求[5],依据认知发展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教学分析与设计,分析和归纳关键能力单元所对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然后对知识技能进行归属性分析,即按照知识技能的关联度,将知识技能聚类,形成“显性技能和隐性技能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课程”对应关系蓝图,按照从易到难和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排列课程内容的顺序。见表2。

②学习情境的设计。

学习情境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课程转换为具体的学习情境,如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

③教学实施。

根据初步确定的课程模块,设计主题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设计关键是将课程建设成为“任务驱动”型的课程,即以岗位工作过程的技能要求为出发点,深度融合工作对象、手段、组织、环境等要素,把实际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情境,用项目课程、案例课程等形式表达出来,借助信息化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效果,将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尽量将隐性知识显性化,通过传递显性知识的方式传递隐形知识。

隐性知识只有被显性化、系统化后才能传播,才会产生教学意义,并在个体实践活动中建构工作过程知识,形成职业能力。

对隐性知识所对应的能力课程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

1)开发学习性工作项目。

整合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形成专业层面的学习性项目,按照专业标准,校企共同参与,将企业真实物流服务产品改造为学习性项目,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础,并形成项目教学手册,由企业和学院共同参与,方式可多种多样,可由学生按项目参加物流企业的生产顶岗实习;撰写物流企业管理改善报告;开展学生党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学术活动、师友计划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聆听物流企业中高层经理的讲座等。

2)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实施教学。

开展基于“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六步骤行动导向pDCa循环教学模式。教学的实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行动主体的方式进行。每个项目任务开始学习之前,教师给予必要的导引,学生个人或学习团队根据项目任务,收集相关信息,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征询教师的意见,学生自行按照计划开始学习活动,自我评价达到任务目标的程度,教师的角色是指导、咨询、答疑、协调、支持,并最终根据学生的过程表现和结果评定其的学习成绩。

3)建立个性化网络学习系统。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网络学习系统就是要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支持,促进学习者对所需知识的获取、共享与运用,为学习者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知识管理服务。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目前日益兴起的互联网能有效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因为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个人或组织可以利用网络将相关领域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特别是利用超链接,把网络上分散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组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产生。作为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教师或学生可以对某主题资料进行分析,借助于他人的回复,使教师或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有一深入的总结、反思,并加以表达,将隐性知识外显化。

将隐形技能对应的隐性知识归纳总结显性化、序化,使隐性知识得以在教学中传播,通过开发学习情境,构建具体的学习性项目和教学项目,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将隐性知识通过不同的项目和途径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实施隐性知识的传授。

3.3隐性知识视角下的课程评价

在隐性知识平台上开发的课程,应以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课程评价的个体性、质量性、情境性、过程性、职业性等特点。对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渗透于学生在校学习三年的各个过程和环节。为此,我们将学生的第一课堂学习、第二课堂的各种活动过程与结果、企业的实践的考核进行一体化设计,把学生在学生社团等范围参加第二课堂活动项目和企业实际工作的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设置学生毕业必须参加的第二课堂活动和企业实际工作最低条件,以此促进学生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3.4隐性知识视角下的师资队伍建设

具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能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专业改革成败的关键。为此,从物流服务企业聘请相应的物流运营专家为专业建设的带头人,提供行业发展最新的技术和管理动态信息,为课程内容的工作过程性和教学组织和实施方式的合理性提供指导。通过到企业研修、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教学能力培训、课程建设、承担对外服务课题等方式,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教学能力培训、参加课程建设等途经,培养骨干教师;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对企业兼职教师进行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指导方法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承担校内实践技能教学,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案例论文的撰写。

4结束语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高职课程的开发,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工作过程为主线,以隐性知识管理为课程内容选取与序化的平台,构建起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强信息化教育和知识管理,重视隐性知识在高职课程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对高职课程改革必然产生深远影响,从而促进知识的交流,实现知识的最大化共享,培养出社会所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吴霞:《隐性知识的管理理论和应用工具》[J];《情报资料工作》2005(6):32-35。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18。

[3]吴全全、姜大源:《隐性知识管理--职业教育教学论探索的新视野》[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