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十篇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十篇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5:20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篇1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民素质价值

[作者简介]杨爱民(1970-),男,山东齐河人,德州学院教育系党总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山东德州25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德州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地方高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31114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077-03

一、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价值的问题背景

公民素质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科学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瓶颈因素。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种法律文本、政治教科书等充分彰显了“平等权、自由权、公平权、选举权、监督权、参与权”等公民文化,人口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深厚积淀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公众还没有真正理解和吸收“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这些现代文明理念的真正内涵和精神实质,社会整体公民素质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在公民主体性不强、参与性不高、责任意识淡漠、社会公德缺失,社会各领域潜规则泛滥等多方面。

我国公民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但究竟从何入手?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定论。有人认为公民教育植根于西方公民社会,中国从来没有西方公民社会的内部结构和文化环境,公民素质教育还缺乏可行性,公民教育需慎重、不宜操之过急。但更多的研究者持积极看法,有人主张从学前阶段的幼儿公民习惯养成抓起,有人主张则从中小学开设公民学科的教学开始等。

本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及大学生公民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实施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可以成为当前解决我国公民素质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必将是撬动我国公民素质革命历史车轮的关键力量,对我国的教育、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各方面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学校教育价值

根据发达国家公民教育的经验和我国具体国情,我国公民素质教育必然是一个以学校教育为主体,贯穿于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综合的、长期的、系统的教育过程。不同阶段的公民素质教育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身心特点,根据各级学校所具备的资源和条件,确定适合的公民素质教育阶段性目标和内容。

基础教育阶段(小学、幼儿园、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未成熟的发展状态,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生活阅历严重缺乏,此阶段的公民素质教育应当以促进公民身心健康成长为主要内容。中等教育阶段(高中、职业中专等),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初步成熟,抽象思维能力也趋向成熟,但是社会生活的阅历和经验依然不足。因此,这个阶段的公民素质教育,可以适当引入一般法律、政治、道德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加深对社会道德现象、法律现象、政治现象、职业现象的深入感知和情感熏陶,但是目前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限制和学生学业发展任务有所侧重,学校尚缺乏公民知识传授、反思、体验和实践体系。所以,公民素质教育作为现代社会成员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化过程来说,学生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性以及学校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阶段的公民素质教育还只是一个向着培养合格公民方向努力的准备过程、量变过程。

只有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已经成熟,抽象思维能力大大增强,尤其是高等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最优越的阅读、学习、体验、实践等资源和条件,大学生社会生活、职业领域的阅历和经验迅速增长,他们初步具备了对社会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因此,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其公民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等迅速成长、成熟的重要阶段,是公民素质迅速成熟、完成质变的重要过程。

三、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社会启蒙价值

我国的公民素质问题是我国悠久的封建历史文化传统、经济文化落后以及当前社会市场经济转型等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必然产物,解决公民素质问题的实质是一个突破传统文化基础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创新,公民素质教育是思想解放、文化创新的先期启蒙。

思想文化启蒙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全面总结中华民族思想文化道德精华与糟粕,认真学习西方现代文明核心价值理念及其文化背景;二是站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高度,综合中西方文化的优势,凝练民族的、世界的新型公民素质及社会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公民素质教育不仅是一个新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一个由学习、体验、判断、选择、实践等环节构成的思想道德文化的内化和外化过程。在我国封建文化底蕴深厚的社会大环境下,公民素质教育缺乏社会、学校、家庭环境的相互统一和相互印证,轻率推行公民素质教育恐欲速则不达。但这并不等于说无可作为,相反只要认识到公民素质教育的特殊性,认识到不同层次公民群体的学习能力,选择一定特殊群体率先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再通过这一特殊群体在人群中的关键作用,进而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就可以启动公民素质与家庭道德、社会风气的良性循环,直至公民素质问题最终得到根本解决。

我国大学生公民群体正是能够完成这种文化启蒙的重要社会群体。一是我国高等教育现有发展水平,使大学生公民群体具备了对中西文化进行学习和比较的能力和条件;二是大学生公民群体是即将走向社会各职业领域、走入婚姻家庭的青年公民群体,即将对更广大的职业人群、对未来子女发挥着无以替代的影响。从公民素质的角度针对他们开展系统的公民道德、职业素质和婚姻家庭素质等教育和训练,对于酝酿、培植和尽快形成良好的社会公民职业道德与公民家庭伦理的教育环境意义非常重大。

四、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

“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是人类现代文明社会共同的核心价值理念,是西方文化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精神理念与古希腊公民文化、基督教文化和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等历史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传承关系。

仁义忠厚、勤劳勇敢、艰苦奋斗、与人为善、尊重道义、重视礼节、重视家庭伦理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但同时缺乏“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博爱”的现代文明精神元素。在几千年封建体制下,社会底层公众一直是“臣民”“草民”“贱民”。与封建等级制度相适应,群众思想头脑中广泛存在着迷信崇拜、追求特权、等级歧视、重利轻义、情大于法等市井文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西方近现代经济文化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世界观和哲学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革命理论。因此,不理解“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现代文明理念,就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不能厘清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糟粕,也不能真正坚持以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但是完成这个理解和厘清,没有丰厚的文化基础知识,没有广阔的中西方文化视野,没有学贯中西的客观资源条件和主观自信和勇气万万不可。

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首先有足够的公民群体要对中华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封建遗毒进行反思、甄别,要对西方文化中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思想内涵、精神实质以及文化土壤全面了解和学习,要对在西方历史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及中国化理论进行系统学习和了解,继而引导整个社会实现思想和文化转型,逐渐提高公民整体素质。

总之,中华民族完成这样一次中西方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传承、创新与转型伟大历史任务,非规模巨大的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莫属。

五、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市场经济价值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多问题,市场缺乏诚信、假冒伪劣毒泛滥、地方保护主义、不正当竞争等问题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难以克服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公民素质问题。

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引导市场主体全面学习和掌握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民文化,是尊重和把握现代市场经济规则和规律的重要前提,是一条解决我国当前许多市场经济体制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应对全球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我国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不仅仅是社会精英,还是重要基层群体;他们不仅仅是市场主体利益代表,还将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监控者,很快将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社会基础。按照国际标准,我国高等教育在2002年入学率已经达到15%,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2010年达到26.5%,2020年即将达到40%,逐渐逼近普及化目标。因此,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将通过培养更多高素质市场参与者的方式,推进我国社会全面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市场主体的进一步规范以及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

六、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社会稳定价值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增长转轨、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黄金期,又是在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内外矛盾容易激化的危险期。改革发展势必造成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各种利益的调整势必触及各个利益群体。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利益关系的改变极易促发社会群体间矛盾冲突和激化,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大局。

只有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社会公民群体,才能以足够的公民责任意识、知识和能力,理性面对当前不可避免的种种矛盾,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促进社会矛盾化解;才能珍惜中华民族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既能继承传统、艰苦创业,又能取长补短、勇于创新,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潮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公民理性的品质,爱国的精神,知法、守法意识;培养他们的公民主体意识,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塑造他们成为个性充分发展、积极参与社会能力的现代合格公民,使他们由“学校人”成长为“社会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忠于国家、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的合格公民,还要培养成为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支持者、倡导者和引领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起社会安全阀、稳定剂的重要作用。

七、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政治教育价值

我国学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对大学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觉悟、共产主义道德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但往往前瞻性、先进性有余而基础性、现实性不足,缺乏实效性。

我国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带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任务,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的最新结合。公民素质教育从强调对国家、民族认同及对公民个人与国家、社会、集体之间关系深刻思考出发,要求受教育者增强公民主体性,自觉参与政治,充分享受国家所赋予的权利,完全承担应尽的义务,进而形成个人意志与公共意志,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协调。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体、明确和现实,更易于广大公民群体理解和掌握。

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公民素质,两者不冲突、不矛盾,公民教育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内容,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特点,反映了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和任务。实施公民素质教育,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实效性、实践性,克服泛政治化、空洞化及绝对化倾向。

八、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人本价值

随着世界市场化、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网络化、民主化的社会巨大变革,大学生公民群体也出现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择业自主化等明显特征,加上我国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强烈震荡,大学生成长的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学生公民意识淡漠、政治信念缺失、价值观念歪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大学校园出现了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生活奢侈、未婚同居、不讲公德等不良风气。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大学生在思想和道德领域的迷茫和危机,也为很多大学生在学业和今后的婚姻、事业发展中埋下隐患,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损害。

21世纪,世界对大学的共识是“大学不仅要培养专门人才,更要培养合格公民”。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以培养全球视角下的合格公民为目的,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实施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情感培养、公民实践能力锻炼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重点,引导大学生公民群体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并重,为当前和未来社会培养真正全面发展、全面成才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社会主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又一次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其意义非常深远。

[参考文献]

[1]蒋笃运,张雪琴.公民意识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2011(6).

[2]蓝维,高峰,吕秋芳,等.公民教育:理论、历史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篇2

一、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内涵

公民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多种方法,旨在培养公民适应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良好公民素质的教育活动。其重点在于培养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等社会关系中所需的公民素质。教育活动将现在社会所需要的公民素质要求设立为教育目标,量化为课程标准,并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使教育对象养成良好意识并培养优良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可将“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定义为:国家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在校高职学生所实施的,旨在培养高职学生适应民主社会所必需的良好公民素质的教育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社会主义公明的教育活动。

二、高职学院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大多数院校以“重技能”为主要教育目标。但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将逐渐成为社会中普通的一员。大众化教育不仅带来了社会素质整体提高,也逐渐认识到公民素质的重要价值。但现如今高校很难将“公民素质”纳入到常规的教育教学当中,公民素质教育大多还只是纸上谈兵。

(一)高职院校对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认识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培养专业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以学生毕业就业为导向。因此,多数高职院校在设立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并且更倾向于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和实用性的专业人才。学校愿意对特色专业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而对公民素质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同时,高职院校忽视了公民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中重要性,存在把公民素质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开设的大部分课程是专业课和实践课,但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课课时十分不足。

(二)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不全面

据了解,目前我国鲜有高职院校开设独立的公民素质教育课程。目前的高职院校大都将公民素质的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程当中,这就导致了将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混为一谈。大学是青年思想、性格、人品趋向于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自律和他律的关键时期,而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偏重于政治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并且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授课形式比较守旧,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三)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途径单一

公民素质的内涵丰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这就要求公民素质教育过程应该是系统和全方位的。目前高职院校进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还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学习,没有有效利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失去了与社会交流的机会,阻碍了学生在认知形成中的知行合一过程,使得学习的知识和理论不能及时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造成上课学习只是在课堂浪费时间,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文明行为的养成起不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重视公民素质教育,将其纳入学校整体规划

针对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的情况,首先学校要整体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公民素质教育的认识成为重中之重。其中学校领导及教师应该清楚认识到公民素质教育对于育人的重要性,对于成人成才的重要性,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要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体系及教育大纲,形成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意教学,让学生真正在课堂内外学习到知识、养成好习惯,成为社会的真正栋梁。

(二)加强公民素质教育,探其课程改革有效途径

1、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课堂讲授是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必要性,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包含了部分的公民素质教育内容,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应进一步完善公民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科学的将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借助这个前沿阵地,开展好公民素质教育。

2、有效实现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完全依靠课堂讲授,会使得学生疲于应付知识的吸收。公民素质教育不仅也要通过传统的课堂讲授,更应注重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社会实践是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的有效形式之一,可以通过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三下乡”等实践性教学形式让学生广泛的并且有兴趣和激情的参与其中。此类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理论,并有效将学生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三)建设良好校园文化,营造公民素质教育氛围

学校还应重视在提升学生公民素质中媒体发挥的巨大作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园网等媒体是提升学生公民素质的重要阵地。通过媒体的褒扬先进,鞭挞落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满是正能量的生活学习氛围,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引导学生在处理事情时能够作出客观和理性判断,以此来加深对高职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篇3

关键词:公民法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024-02

“机制”一词最初来自希腊文“mechane”,指机械或工具,后被逐渐引用到各个领域。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是要研究教育主体以何种方式、途径、载体对公民进行教育,通过教育过程实现公民法律素质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本文将对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价值。

一、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在构成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之一:夯实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进行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对公民进行法律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从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从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1.完善教材体系建构

本课题所说的教材体系建构,并不是就公民接受教育的某一阶段而言,而是指应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整个教育过程中关于提高法律素质,在教材内容上的合理安排和衔接。因此,此部分内容需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调查和分析,对新的教材构建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议。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接受社会的一定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为主要职责的人。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主导者,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应从知识、能力以及责任心和事业心等方方面面加以强化,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进行。

3.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主题班会、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等都对校园文化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4.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是学生了解社会的一个平台。一方面可以作为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另一方面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基地。应在充分调查和调研的基础上,切实建立学生实际需要的社会实践基地。希望能够在实践基地中使学生体会和懂得保护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二)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之二:拓展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1.充实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在杜绝家长制作风和思想的前提下,在学生自理、自立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锻炼。加强对孩子情与法的影响和教育。

2.健全社区教育

社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的缩影。社区应在满足社区成员合理需要的前提下,遵循整体性、丰富性和现实性的原则,加强社区教育,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提升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社区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3.完善社团教育

这里的社团教育非学校内的学生社团教育,而是广义的社团教育,是除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一种社会教育方式。在社团教育中应加强和规范社团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为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做出贡献。

(三)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之三:挖潜法律实践教育。

法律实践教育是对公民进行法律素质教育的最直接、最直观的教育方式和载体。

1.有效利用宣传媒体

这里媒体是指电视、报纸、期刊等进行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一般载体。对于宣传媒体在公民法律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要通过调查和调研的结果加以说明。同时针对宣传媒体中直接对提高公民法律素质起作用的节目,有意向对电视台的台长、杂志社的主编等进行访谈,了解近些年法治节目、法治期刊等的比例。从而对媒体法治内容版块的形式、内容和所占比例提出合理化建议。

2.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随着网络的普及,青少年群体、管理层等都成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网络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网络应作为特殊实践载体进行研究。应在网络中建立不同群体所需要的有关法律的网站,从而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

3.加强媒体与法律实践的结合

媒体与法律实践的结合能够贴近生活、走进群众,用典型案例的审理等,生动再现法律知识,加强和强化公民的法律素质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二、公民法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价值

(一)有助于推进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

理论是行为的先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对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研究,能够在实践中摸索新的教育方法、途径等,也可以验证现有的教育途径、方式、方法等的合理性与实效性。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在实践中能够找到更适合、更有效的教育途径、方法和载体等。从而实现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价值,在理论上促进学科建设。

(二)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公民素质。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能够发生或实现教育者所期望的变化,达到教育目标即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公民素质。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公民素质是一个系统的综合工程。人格的塑造和素质提高,不是某一种教育或者某一个学科的教育就能够完全实现的,是综合教育的结果。

公民法律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对于公民的法律人格的塑造和法律素质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是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公民法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公民素质。

(三)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实现社会整体文明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的一项主体工程、基础工程。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的法律意识,而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意识是核心。而法治意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对公民进行的法律素质教育。良好的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必然对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而实现社会整体文明。

(四)有利于国家提高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

公民素质影响着政治民主的发展、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进步。研究公民法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公平意识以及效率意识等,能够这些意识能够有效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从而提升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杨海燕.论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19(5):87-88.

[2]赵利红,韩弘力.浅谈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机制[J].法制与社会,2013(34):226-227.

[3]向述仲.浅谈实施和推行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00(S1):46-47.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篇4

一、提高民警素质的重要性、紧迫性及现实意义

近年来,经过不断的教育训练和思想作风整顿,特别是随着《人民警察训练条令》的颁布实施,尤其是大练兵活动的进一步深化和“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有序、有效地开展,公安机关绝大多数民警能够做到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勤奋工作、恪守职责,民警素质不断提高。但是,随着公安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其中有一部分民警没有经过规范化训练,素质较差,纪律松懈,作风涣散,缺乏革命理想和人民警察意识,难以肩负公安工作的重任;一部分民警文化程度较低,社会知识面狭窄,法治理念淡薄,缺乏调查研究和做群众工作能力,难以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需要;一部分民警受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大潮中经受不住考验,因此道德败坏、思想堕落、弄权渎职、以权谋私、徇私枉法、贪污受贿,严重破坏了公安机关的声誉,损害了人民警察形象。根据以上分析,只有全面提高民警素质,才能正确地、充分地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作用,才能始终保持公安机关的性质,才能保持公安队伍的纯洁性;只有提高民警素质,才能正确而充分地运用法律武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公正,杜绝以权压法、以权代法、违法乱纪行为;只有提高民警素质,才能增强对一切腐朽思想的免疫力,才能在社会大调整、大变革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党性,为保一方平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人民警察的素质构成

素质,实际上是一个外延和内涵很广、很深的概念,一般是指一个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和后天实践中逐渐发展已经具备各种品质的泛称。大力提倡全民族的素质,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作为肩负神圣职责和使命的人民警察,更应该自觉加强素质养成,做合格的人民卫士。人民警察应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指人民警察应具有的政治、觉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革命人生观的综合体现。对党、对人民绝对忠诚是人民警察首要的政治品质。除此之外,为了做好公安工作,还必须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把握精神实质,毫不动摇地坚持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的观念;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忠于事实、严格执法、廉洁奉公、遵守纪律;顾全大局、先人后己、团结同志、爱护集体。

(二)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人民警察除必须牢固掌握本职工作所涉及的专业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同时,还具备以下基本能力:

1.岗位专业能力。必须熟悉和掌握做好本岗位工作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操作方法,胜任本职工作。

2.分析综合能力。必须具备复杂情况下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胆略,并善于审时度势,准确判断,利用有利条件处理问题,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害或少受损害。

3.群众工作能力。必须善于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开展综合治理。

4.写作表达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善于宣传国家的法律和党的政策,能写一般常用的公安应用文章。

(三)法律素质

法律素质是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所应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的综合体现。公安机关是行政执法机关和刑事执法机关,人民警察只有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保证公安执法活动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符合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才能使国家的法律得到准确有效的执行。

(四)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不仅指人民警察必须具有相应的学历,而且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提高民警的文化层次和修养程度有利于提高民警的业务素质和队伍整体作战能力,有利于提高公安机关“窗口”单位的形象,有利于提高公安队伍文明执法水平。

(五)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民警在特定职务活动中心理活动的综合体现。公安民警应当具有良好的观察、记忆、思维能力;具有稳定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具有宽广的胸怀、合作的气度和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简言之,公安民警应具有勇敢、坚定、大胆、果断、顽强、乐于奉献等心理素质特点。

(六)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即公安民警的体质,包括体力、运动速度、耐力、灵活性、敏捷性等,是公安民警各种才能得以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的物理基础。

三、提高民警素质的途径及对策

怎样提高民警整体素质,达到应具有的素质要求,历来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且还存在几种不良趋向:一种呼声认为要提高大学,特别是公安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但是有人认为,加强大学教育来提高民警素质,从时效上来看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甚至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不如从部队里,引进转业军人,而且还有“好、快、省”的效果,“好”是基本素质好、陕”是能立即“上岗上线”、“省”是节省一笔教育培训经费;一种呼声是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三个必训”制度,切实提高民警素质。但是有人认为,这完全是“雷声大、雨点小”,在提高民警素质上也仅仅是“下点毛毛雨”,基本上是“骑驴看唱本”、“走马观花”;一种呼声是提高在职教育培训力度。但是有人认为,在职教育培训是耗时、费力,还与日常工作相冲突,还不如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而且效果更好。现针对以上几种倾向,并结合工作实际,在如何提高民警素质方面,提出几点看法:

(一)切实提高大学、特别是公安警察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提高民警素质打下基础

近年来仅公安警察院校,每年要为公安机关输送1.6万名左右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公安队伍的主要来源之一。从我地区公安机关民警学历结构来看,应、往届毕业生直接进入公安队伍的比例是94.7%,其中公安警察院校毕业学生占83.8%。在队伍建设中,应、往届毕业生所占的比重特别大,与其花大精力进行在职、任职培训和教育,不如利用大学的有利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与其努力提高民警素质,不如先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因此,提高大学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是提高民警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条件。

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必须从教学手段上开拓创新,仅依靠简单呆板的灌输和说教,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既要学生学到知识,还要开发学生智力,不能出现教科书般的教师教出教条式的学生的现象,因为这样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仅仅是“昙花一现”,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宣布教育的失败。

提高大学生素质,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全面、协调发展并重。大学是知识的摇篮、文化的圣地。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是本职工作,特别是公安院校毕业生必须学好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为将来参加公安工作打下业务基础。但是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所面临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竞争,知识急速更新的社会,因此必须学好其他文化知识,加强自我文化修养,促进自己全面、协调发展。

提高大学生素质,必须首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时中央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近年来,一些公安院校先后发生了学生参与非法宗教活动、学生自杀、在校或刚毕业就出现违法犯罪等问题,这既反映出当前公安院校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宗旨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也暴露出部分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二)健全考录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严把入口关,全面提高民警素质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河水来”、“治污、先治源”……这些都是强调源头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要提高民警的‘整体素质,就必须从“源头”做起,提高“门槛”,把好入口关。否则,你年年在喊提高民警素质,虽然民警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是你每年在人员引进方面出现纰漏,整个队伍的素质仍然是参差不齐。这好比在10位民警中,有9位民警素质过硬,但有1位民警素质有待提高,难道10名民警是体现公安形象,1名同志就不能反映公安形象吗?

但是,作为一个单位的负责人,要切实、有效地把好入口关,确实是一件难事,加之中国的亲情、友情气氛比较浓厚,还有其他错综复杂的关系链交织在一起,有时候还真的会出现“一叶障目”、“一情废制”等现象。既然人是感情动物,那么就用制度去规范、去管理,把好入口关,来提高民警素质。既然方向已明确,那么我们就要搞好建章立制,加强制度建设。我区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就如2005年我区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西藏公安机关“凡进必考”工作制度的意见》,该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区公安厅和区人事厅统一考录民警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招录民警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同时还出台了《西藏公安机关《三个必备实施意见》,对每年从非公安机关调入或经统一考试录用人员进行了严格规范,对警衔晋升和晋职晋升提出了明确要求。上述出台的规章制度,以及一些具体实施意见,我想对促进我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和提高民警整体素质是具有积极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三)切实加强在职教育和培训,提高民警素质

加强在职教育和培iJii既是提高民警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最有效的方式、方法。队伍的现状、民警素质状况是客观存在的,你不可能进行重组和再次选择!怎样在现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上,来发挥他们最大限度的潜力,促进公安工作,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民警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加强在职教育和培训来提高民警的素质。可以说,这是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以来的经验总结,各个单位都有自己好的经验和做法,在此我仅提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是从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视。思想影响并决定自己的行动。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信念和一致看法:加强在职教育和培训对促进公安队伍建设和提高民警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当前是最有效、切实可行的一种工作方法。从公安领导的角度来讲,不能存在抓业务工作容易出成绩,抓教育培训,是劳民伤财,短期看不出效果这样的观点,要站在公安工作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立足公安队伍长远建设,树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培训观念,切实搞好民警培训教育工作。从民警个人的角度来看,首先要有提高自身素质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不能满足于现实和自己已掌握的应知应会的业务工作能力。其次是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在教育中进步、在培训中提高的深刻认识和与新时期公安工作同步的业务能力。不能停滞在原始观点和过时思想上,不能满足于老经验、老办法。

二是搞好教育培训制度建设。要使培训教育出效果、见成效,要使整个教育培iJll~:作具有连续性,就必须搞好机制建设,为此,中央还出台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等文件,这充分说明搞好培训教育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在制度建设方面,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1.建立健全干部培训班的申报审批制度;2.加强干部培训经费管理;3.认真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4.保障干部接受教育培ijii权利;5.严格学员管理制度;6.建立干部教育培训考核与使用制度。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篇5

关键词:公共选择理论;科学素质;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25-03

近年来,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在总体上有显著的上升,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较而言形势却比较严峻。根据中国科协在2010年公布的第8次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外的全国范围内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调查结果,显示出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所占比例仅为3.27%[1],数据表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仅相当于1991年的日本(3%)、1989年的加拿大(4%)和1992年的欧盟(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2]。低下的公民科学素质与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如不加以重视,必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同时也将影响到我国软实力的提升。而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低下的公民科学素质必将影响到当前经济体制的改革,城乡公民差距显著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了城乡的贫富差距。事实证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根本动因和基础主要在于生产力水平的上升和大众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这项工程需要财政投入、健全的体制和配套政策作为保障,须借助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事业的大力地发展这些教育路径,在广大民众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摒弃传统文化的糟粕,才能有效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3]。在社会矛盾凸显的形势下,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需要包括政府、教育机构和组织、科学普及与科学传播组织以及公民个体的参与。公共选择理论的首倡者詹姆士・布坎南(JamesBuchanan)认为:在行动能力范畴中,人们被理解为最大利益的理性追求者。选择策略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各参与主体的策略性选择[4]。公共选择理论主张,在涉及公众利益的集体性抉择中,并不是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而是各种特殊利益之间缔约结果。这个结果和企业行为的结果一样,是源自各个利益主体博弈和较量的产物[5]。公共选择理论主要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决策形成的过程,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和观点来构建包括政客、官僚集团与利益集团以及权威人士之间相互博弈和妥协的当代政治行为模式。其主要假设的基本点在于:政治行动主体同经济行动主体一样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理性行动和理。以公共选择理论进行政策分析基于四种假设:首先政策过程所涉及的政策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其次各政策主体理性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贯穿于整个政策决策的全过程。再次每个政策主体均有意识地回避各种未知的政策风险与损失。最后各主体围绕各自利益而开展的博弈结果制约着政策的成败。“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每个主体各自的利益诉求既包括基于公共利益的诉求,也包含在基于自利的倾向内。”[6]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学理论中对“经济人”的假设引进对主体政治行为的研究中,以“理性经济人”的眼光来辨析产生于政治交易中的各种弊端,认为无论是政府的政策制定者还是作为选民的公民都是理性经济主体,都以追求最大化利益为目标,其行为选择都是以各自的成本―收益计算为前提的。本文旨在公共选择理论的视野下,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结构发生的变迁和实际国情,分别从参与主体包括政府、科普组织以及所有公民基于各自利益选择策略的分析,力求探讨出契合公共选择理论的切实有效的途径,推进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建设,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

一、政府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利益诉求和策略选择

中央政府是公民科学素质建构系统的主导者。作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工程这项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发起人,其前提必须基于有利于广大民众的公共利益。近十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程,研究公民科学素质的基准,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其中包括:制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通过多个课题组分期分阶段展开公民科学素质全面调查,定期形成研究成果集并公布调查结果;制定国家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提供了标准和途径。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家的基本行为动机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其效用函数的变量主要有权力、威望、地位和名声,而提高公共利益虽然也列入其位,但肯定不是权重最大或位置最前的变量。”[7]在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下分析中央政府关于国民科学素质工程的利益诉求可知,从表面看,以中国科协为主导的政府机构确实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系统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效果并不显著,短时间内无法解决国内公民科学素质不高,城乡居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国虽然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但改革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再加上非政府组织的民间教育主体发展还未成熟,单靠政府的公费教育政策显然无法真正满足公民科学素质尤其是农村青年科学素质的需求。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中央政府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稳政权的前提下,逐步推进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策略。而其最优策略则是在政策保障、资金投入这两个方面的政府支持。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这项大工程上给予足够的政策保障,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适宜政策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政策,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法律环境,并完善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而准备的基础设施。

首先,建立和完善学校科学教育制度,同时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推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包括公立教育、民办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深化教育改革进程。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内在质量的提高,继续扩大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级教育的入学率,在强化正规教育对培养公民科学素质培养的功能同时,鼓励和发展非政府组织的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提供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教育和培训,是已经脱离了学校的人群的科学素质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

其次,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科普活动的作用,从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如能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与当地新农村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将促使城乡经济发展不断趋于新的平衡。除此之外,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不高,与男性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须强调和重视农村女性科学素质的提高。事实上,女性作为子女教育、家庭卫生保健的主力军,如能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运用在整个家庭系统的健康上,在子女教育、家庭成员的健康与保健以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培养上将都有较大的优势。

最后,政府应加大对科学教育、科普活动等项目进行财力、物力的投入,切实推行公民科学素质工程[3]。政府如能增加专项科普投入作为建设公共财政体制的一个重点和支点,政府的财政支持将成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最基本保障。我国的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要想国家强大,首先必须加大对科教的经费投入,并且投入费用的增长幅度应大于政府常规性支出的比例。从公共选择理论来看,政府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它们意识到推动国民科学素质将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旦具有这样的利益需求,在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政府将选择把资金投入到可在短期内产生效益或可让公众显而易见的领域上。因此,出于提升地方政绩的考虑,各级政府关于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策略选择是在贯彻中央政府的指令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推进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工程,探索适合自身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对策。

二、科普组织在科学普及和科普教育中的利益诉求和策略选择

目前,科学技术协会这一科普机构是全国公民科学素质工程的主导组织,也是主要的倡导机构。然而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仍然比较小,各地级市科协对此项工程投入还比较少,积极性不高。如果把科协这样的科普组织看作一个类似于企业的主体和实体,本身同样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因此,科协最优策略应该是,在积极响应上级有关部门号召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通过加大对公民科学素质行动项目的宣传和支持力度来实现协会宗旨。在具备了政府鼎力支持的基础后,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建设一支职业化的科学传播队伍,完善和普及科技场馆和科学文化设施同时采用网络等先进宣传手段。采取有效的方法在全社会广泛普及和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以满足日益增长和日益多元化的大众需求,使之深入人心。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质[3]。

其次,增加科技场馆的建设是发挥科学普及功能的重要物质载体。日本不到1.5亿人口,有超过320座科技博物馆,平均每38万人拥有一座科技博物馆。比较而言,我国的科技场馆和科学文化设施非常匮乏。2001年为止,在现有的280座科技博物馆中,基本达到建设标准、以科普展览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只有15座[8]。同时,不少科技馆的建筑格局、场地设施由于展厅和教室面积过小等问题并无法符合标准建筑的要求。许多地方政府把科技馆兼做其他用途如服务接待、会议、联谊等综合性科技活动场所,其建设目标和定位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这就说明,作为科学普及物质载体的科技博物馆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无法满足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需求。

最后,在大数据时代,应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来拓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当今世界,智能手机已经取代电视、报纸等媒介成为主要的传媒载体,具有不可估量的舆论影响力。目前,我国现有的专业型科普网站有几十个,比较著名的网站有“中国科普网”“中国公众科技网”和“中国科技博览”等。但通过网络这种大众媒体而进行的科普活动在质量上和力度上仍不尽如人意,有很大潜力尚待挖掘。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科普组织若想在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中获得利益最大化,应进一步加强诸多科普网站的建设,提高科普网站的覆盖率和传播质量,扩大影响面和受益面,从而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水平。

三、全民主体作为参与者与受益者的利益诉求和策略选择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一项宏大的行动计划,仅依靠自上而下推进和调控还不够,须依靠我国全体公民自觉地参与其中,积极参加到各种科学普及活动中来,产生自下而上的效应,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两条线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才能真得到实现。全民主体包括了科学家、教育工作者以及其他所有国民。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来看,公众的自主参与将会极大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进而影响人的职业发展、收入提升,从而实现理性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人人参与、自主自觉投入这项民生工程中来是个体最好的利益诉求方式和策略选择。

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其科学教育的主要作用,成为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的核心渠道。教育工作者应依托各级学校科学教育教学工作来开展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具有吸引力的校外科技活动,培养教育对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人教育和培训在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科学素质中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扫盲、在岗人员培训和岗前培训、农村成人继续教育等的培训形式对于已经脱离了校园的群体大有裨益。

全民总动员式的全民参与将为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的科学素质水平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全民总动员式的全民式参与到科学素质行动中来,自觉抵制和破除各种封建愚昧迷信和落后的风俗,最广范围地弘扬求真务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通过长期努力,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这项工程中,人人都是利益获得者,个人获得的全面发展进而会带动整个社会进入良性发展的时期,反过来又能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的风气形成。可以说,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实现其工程的全面性、整体性和持续性,人人参与,广泛理解是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莉.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eB/oL].科技日报,http://210.73.64.124/bjkpzc/kpxx/327293.shtml

[2]邓环.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及途径[J].科技管理研究,2011(8):228.

[3]邓环.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公民科技文化素养的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4]詹姆斯・J・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吴良健,桑伍,曾获,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36

[5]田爱丽,张晓峰.对现行教育管理制度的反思:“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1):18.

[6]邱瑜,张彩云.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分析[J].高教探索,2010(3):87.

[7]贾勇宏.我国公共教育投资短缺的公共选择理论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12):13.

[8]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报告2002[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theCountermeasuresofimprovingthecitizensscientificquality

fromtheperspectiveofpublicchoicetheory

DenGHuan,LUJieyu

(GuangX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nanning530006,China)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篇6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性教育

公民教育

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男女两性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当代大学生性教育的走向研究是值得当代中国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转型时期面临的重大的社会问题。

一、性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性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基础

中国性协会理事长徐天民教授认为:性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他指出性教育不只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或看一次录像,而是涉及一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随受教育年龄不断发展的再社会化的过程。性健康教育的目的包括:一是普及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二是树立对性的正确态度;三是树立科学的性观念;四是培育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健康的;五是遵守男女平等的社会公德;六是防止性病、艾滋病的流行;七是防止性罪错,消除性犯罪。性教育不仅是性知识的教育,性科学的教育、性法制的教育、性观念、性卫生以及性道德的教育,是包括与性有关的一切自然的、生理的、心理的、科学的、社会的、伦理的、道德的教育;性教育不仅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人的社会化的结果。

可见,性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的素质教育。大学生的成长不仅是生理的成长,知识的成长,也是心理、能力和道德等方面的成长。因此,进入21世纪的今天,性教育作为大学生成长成人中素质教育的基础,应该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内容,这是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必须增加的新课题。

(二)性教育是高校进行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础

公民指的是一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归属,即对在公共生活领域中涉及的“我是谁”“我应当做什么” 等问题的回答。公民教育是随着公民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中山大学李萍、钟明华两位学者认为:公民教育应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和核心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它必须以公民的独立人格为前提,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以合法性为底线。雷骥认为:从内涵上讲,公民教育应包括公民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教育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经济素质、职业素质、生活素质、社会素质、能力素质、智慧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卫生素质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凡是涉及公民的问题,都属于公民教育的研究领域。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有什么样的非智能公民素质,就会呈现世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和声誉。一个民族整体形象和心理素质的高低,从深远的角度长期影响和制约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第一次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问题,这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努力,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培育对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公民教育是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素质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从培养“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现代化的公民。因此,作为培养现代公民的高等教育,应首先将性教育这一关系到人认识自身、促进自身健康发展、促进自身成长的基本素质教育纳入高校教育的课程中。大学生的成长不仅是生理的成长,知识的成长,也是心理、能力和道德等方面的成长。高等教育承载着培养现代公民的历史任务,所以性教育作为培养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最基本的教育,应该纳入高校教育的范畴,这也是高校教育进行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础。

(三)性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具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人的全面发展观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物质性、社会性、精神性都是人的属性,生活在一定条件下的人,需要拥有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丰富的社会关系、充实的精神生活,并在这几个方面的发展取向上,既坚持全面有所侧重,既发展特色又互不替代,以全面的方式发展自己,才是坚持全面发展观。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观,就是要克服“道德人”“经纪人”“工具人”的局限,真正按照人的属性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完整的人”。

性教育不仅是性知识的教育,性科学的教育、性法制的教育、性观念、性卫生以及性道德的教育,是包括与性有关的一切自然的、生理的、心理的、科学的、社会的、伦理的、道德的教育;性教育不仅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人的社会化的结果,简而言之,性教育是使人更成为“人”的教育,是使大学生成人成长的教育。就是这种回归和超越“人”的基础教育,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的误导,一直以来被大家所忽视,这种忽视必将直接导致大学生在成长为人的过程中,基础素质教育的缺失和不完善,直接导致大学生片面的发展和成长,而不是真正意义的全面的发展和成长。所以,应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性教育应以科学的性知识为教育基础,同时重点开展有效的和适合我国国情的性观念和性道德教育,促进当大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性教育的走向分析与探索

(一)以性科学教育为基础

性,是自然界进化的奇迹,在这个扑朔迷离的世界里,“灵”与性的结合产生了文明。在文明社会,性被赋予了一种文化蕴含,被赋予人类文明中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的内容。性本是一种自然属性,在人类文明潜移默化地改造下,性采纳了文化、规范和制度的形式开始社会化,文明化。总之,性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是一种自然存在,又是一种社会存在,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体。因此,性的自然属性是性的本质的基础。而性科学、性知识是完整性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在了解最为基本的性的自然属性及性的存在的生理基础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性的社会属性。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性教育的基础也离不开性的自然属性,即在了解性的自然的生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性的社会属性以及性道德相关的整体性文化。

大学生的性科学知识教育包括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两部分。性生理教育亦即性自然存在的知识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性生理和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通过性教育,使大学生能正确理解性别的内涵,培养健康的性意识。在教育内容上应包括“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的知识,使大学生明确两性根本差异的标志——生殖器官的基本结构,以及进入青春期后身体状态方面出现的显著变化,能够正确认识两性生理差异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适时接受自己性生理的发育成熟或趋于成熟的事实。性心理知识是研究人在中的心理活动及规律的科学,包括男女生理发育心理、性别角色心理、青春期发育心理、恋爱心理、性生育心理、性变态心理等等。使当代大学生揭开性自然存在的面纱,改变性蒙昧状态,并采取适当方式释放性心理能量,从而使大学生自觉地强化性心理卫生保健。所以说,当代大学生性教育的走向之一是以性科学教育为基础。

(二)以性道德教育为核心

性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性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性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是一种自然存在,又是一种社会存在,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体。而性道德是指人类调整两性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即性道德意识现象、性道德规范现象、性道德活动现象。性道德的价值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视角来加以分析,一个是社会学的角度,一个是生物学的角度。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性道德的价值是通过其社会功能和社会作用来体现的,主要是认识功能、调节功能以及教育功能。性道德的社会功能对于促进个体道德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婚姻家庭的稳定与和睦、对于加强社会的安定团结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而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性道德具有优生和防止性传播疾病的重要价值。我们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性教育,是在传授科学的性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性道德,这样的性教育才是积极的,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好地推动和促进作用的。所以,性科学的教育是性教育的基础,性道德的教育就是性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对大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性责任教育、婚恋观教育、家庭观教育、观教育、生育观以及性人格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当代大学生性教育的走向之二是以性道德教育为核心。

(三)以性法律教育为规范

性法律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法律知识教育是加强性相关法律知识和认识的教育,是预防大学生性犯罪的关键,性法律知识教育包括两个方面:性法律知识普及和性法律意识强化两部分。所谓的普及性法律知识教育就是普及有关性的法律知识,让学生掌握我国法律中对有关性的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这些法。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必须首先普及这些性法律知识,使大学生在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性法律知识普及,如婚姻法、计划生育条例、禁止等针对性犯罪的惩罚条例:此外是性法律意识强化,性法律意识强化是指在普及性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异性双方在处理两性关系中自觉守法,不至于“见性忘法”。通过法律知识的了解,可以使受教育者知道什么样的两性关系是正当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哪些行为是法律法规所禁止的,从而在处理两性中约束冲动、控制情绪、平衡心态,使自己的行为控制在法律范围内,令自己的行为方式符合社会的要求。另外,了解性法律知识还可以运用正当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在性权力受到侵犯时,可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以普及公民性教育为目标

性,是人生的一大课题,也是社会的一大课题。性,作为一种生理、心理、社会现象,始终伴随着每一个人,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健康,幸福和人格。从广处看,我们可以说,性的启发与性的教育对于今日文明社会生活的意义比任何时候都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认识的提高,性已不再是洪水猛兽,尤其是随着性传播疾病的泛滥,人们更加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前珠三角地区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由封闭走向开放,更注重自身感受,并对婚前和婚外持宽容的态度,这些现象应该引起我们包括家庭、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当前性病、艾滋病有蔓延的趋势,因此,更显性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最直接的是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文明的公民,而现代素质的公民是包括文化素质、思想素质、性文明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因此,对珠三角地区当代大学生普及公民的性教育不仅是我们现代教育目的的要求所在,更是性教育的本质所在。这是当代大学生性教育的目标所在。

三、结语

性教育是一项终生性的教育活动,它贯穿于个人一生发展的全部过程,同时性教育的终生性与性教育的阶段性是紧密相连的。性教育的阶段性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在不同的阶段教给学生不同的性知识和性教育,指导学生掌握健康的性心理特点和表现,悦纳自己在青春期的变化和性角色,增强抵御不健康的性信息的能力,学会选择恰当的方式去处理两往关系,消除青春期生理变化带来的烦恼,使其个性获得积极的发展。可见,性教育是包括与性有关的一切自然的、生理的、心理的、科学的、社会的、伦理的、道德的教育;性教育不仅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人的社会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1979.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篇7

这里说的素质教育限定在基础教育的范围。至于高等教育搞的素质教育,不在讨论之列。为了确定素质教育的目标,有必要先厘清几个基本事实。

一、七大基本事实

首先,基础教育,一般也称之为中小学教育,年龄从6-7周岁开始,至16岁左右结束。这一阶段,是个体身体发育的至关重要的阶段,发育的终点是青年期生理周期的开始。

第一,从心理发育来讲,也是从儿童心理向自立的成人心理转变的阶段。

第二,第三、从公民权利的角度来看,是儿童从潜在公民向现实公民实现的过程。从中学毕业,最多延长到高中是一个正式公民诞生的时期。

第四、从个体发展的轨迹来看,中学毕业,是人生转折的关键点。有的面临就业,有的面临升学;升学面临着升学的各种选择,就业的也面临着各种就业选择。但无论是就业还是升学,他们都将面临一个新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方式,即市场经济。

第五、由于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本身更新频繁,因而学习不再是局部阶段的一次或事情。

第六、我国已开始向法制化社会发展,尽管还不能称之为法制社会。

第七、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科学精神为主导的社会。

二、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总目标,确定的范围是清楚的,就是培养合乎当前社会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公民或国民,这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显然,这个目标,要比仅仅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的生员这一事实比起来,要广泛而重要得多。如果我们总是习惯于以牺牲大部分学生的发展来实现少数会应考学生的发展,那么无论国家的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最终是建立不好的。

那么从哪几个方面来造就合乎当前社会存在和发展,又合乎个体的自我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公民或国民?笔者认为,以上七大方面是确定素质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根据,也是素质教育应从这七大方面来培养造就合乎当前社会又合乎个体自我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公民或国民。

三、七大目标

首先,基础教育既然处于是学生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那么任何有助于并促进身体发育顺利进行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相反,就是不好的教育。现在“应试教育“使中学生的学业过重,学时过长,已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发育了。例如,近视增多,发育偏弱等已开始。这个时期身体搞坏,以后再补都晚了;况且身体不好,有再多的知识,再高的技能,又有什么用?人的发展也不仅仅局限于中小学阶段,现代社会一生都得学习,身体在这一阶段却出了毛病,对以后的生存发展有害影响就大了。因此,素质教育的第一目标,就是身体发育的健壮性。

第二、中小学阶段也是个体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到中学毕业,从身体、年龄来讲,已是一个成人了,而所谓的成人就是一个能够独立于面对社会,介入周围世界的主体。但现在中小学教育在促进个体心理成熟上做的很不够。只注重考试科目和技能的训练,而偏离了很多学生心理成熟有关的训练,因而使学生起码的自我服务能力都没有,连上大学都得大人护送、操办,更谈不上去独立面对外部世界独立谋生了。这方面的任务交给大学阶段去完成,实际上耽误了大学阶段的更广阔、更深入的学习。在这方面中国的学生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的孩子。西方社会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接触和介入社会,如去直接询问洲长,有的开始服务工作,有的作小买卖。因此,素质教育的第二目标是促进心理成熟化。

第三、基础教育首先也是公民教育。这理由很简单,就是认为基础教育完成之日也是公民正式诞生之时。从此时,个体要开始作为一个具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独立的公民,进入社会了。不论这个个体实际状况是合格还是不合格,社会在法定年龄一到,都必须接受其为正式公民,他必须具有公民应有的一切权利和必须承担一切相应的义务。由于我们还不是一个完全的法制社会,因而所谓的“公民权利和相应的义务”,并没有规定的十分具体全面,这也不利于教育真正确定好这方面的目标。不过从理论上讲,既然基础教育是公民或国民教育,而中小学教育又要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因此,基础教育就必须在其结束之日,起码能够使个体具有行使公民权利以及承担相应义务的能力、知识和技能,这是从学生个体本身保证其实现其公民性的内在保证。在这方面,我们的基础教育可反思的地方更多了;但这种反思不能局限于教育范围,而应从社会的历史进程去考察。这不是本文所能做到的,故而不论。但就提出国民素质要求看,基础教育有必要根据现行的公民权利和义务规定,确定自己的实现目标。满足社会需要也好,个体自我发展也好,在现代社会,都不过是在公民或国民框架中的满足和发展,不能超越这种限定而任意满足和发展。没有这种观点,平等的公民社会是建立不起来的。因此,素质教育的第三目标就是造就了平等的公民或国民。

第三,基础教育结束之时是个体人生发生转折之时。个体要面对独立的选

择。尽管现在家长帮助选择,但发展的趋势,必然要走向独立的选择,起码做出决定是靠自己。这个选择是个体第一次,也是真正重大的自主的选择。是选择就业,还是选择升学,必须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来确定。这种选择,既是基础教育结束后个体是否趋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基础教育在这方面是否成功的证明。不过,不管选择什么,基础教育有必要提供其进入社会独立生存的初步本领。这种本领不只是某种具体的职业技能,如开车、打字之类,而是一种能随时调整自我与外部生存环境相适应的能力和品质,如技能、自信,自尊脚踏实地等品质,道德上的诚实守信等。因此,素质教育的第四目标是提供个体适宜的生存能力、基本品质的训练,使个体在基础教育结束之时,具有初步的进入市场经济而独立生存的本领和品质,尤其是适应多样环境生存所需的本领和品质。

第四,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仅渗透生活领域,也渗透进生活和娱乐领域。生

存的科技含量达到增加,因而任何人都面临着随时学习的境遇,不再能仅凭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就可顺利驾驭新的情况。因此终身学习趋势出现了。对我国而言,这还不是一个广泛的现实,但也是一个难免的趋势,因此这个趋势事实,也决定基础教育必须能形成学生个体自我学习的习惯和爱好,以及这种能力。无论个体将来做什么,无论在什么领域,这种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都是其继续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质。没有这种基本素质,个体随时都面临淘汰的可能,尤其是在市场为主导型的社会里更是这样。因此,素质教育的第五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

第五,我国已开始向法制社会迈进这一事实,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学

生,真正具有法制意识和观念。对大人而言,这种法制意识和观念,大多只能在实际生活和经历中去练习了,但对中小学教育中的学生来说,则必须从小就开始,使真正的法制精神和观念,在小孩脑中就扎根,从而才能使守法用法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行为。这一目标从范围上讲,是从属于第三目标的,但由于法制从广义上讲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国民的权利和义务,但狭义讲则是社会生活的种种法则,所以仅仅从广义上讲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个体日常生活法制化,才能真正从细小处开始并养成习惯。因此,素质教育的第六大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意识和习惯。

第六,现代社会从结构上讲是公民社会,从技术上讲是科技社会,而科技社

会不过是科学精神的外在表现而已。如果没有文艺复兴从神学至上转向世俗至尊的变革,现代社会是建立不起来;同时,没有把科学从神学从奴婢地位解放出来,使科学成为支配人们思维以至行为的基本方式之一,那么现代社会也是建立不起来的。现代技术在资本的推动下,蓬勃发展,而现代技术的根源则是科学,而科学的本质是对真理的追求,对事实的尊重,对既成内外权威的挑战,这就是科学的内核,即科学精神和态度。科学的胜利,实质上是人类理性、思想自由的胜利,而从外部条件讲,是保障这种理性自由思考的世俗社会制度的胜利。从这方面看,我们的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对科学的理解是狭义的,大多只是从知识技能,最多只是方法上来肯定科学的。因而,从基础教育开始无论是数学还是物理,大的工夫,都花在形式训练上和技能训练上,但真正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则根本未形成。科学精神和态度,是一种普遍性的思维范式,如果只能把它局限于特定领域,只能对某些东西发问,那么,这种人为割裂的方式怎么可能形成人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这是一种对科学的实用主义态度,表现于教育中,而根子则在我们的社会本身。从“五四”运动来,喊出“科学”的口号,但科学在我们的原有社会结构中,也只能是权力的婢女,因此,科学传入我国有一百多年历史,但科学精神则始终难以转化为国民的普遍素质。我国上上下下上百年来,做人做事,与不太讲究民主的方式方法的特征一样,也不太讲究科学方式方法。这种状况,教育也要付一大部分责任的,不能全推给社会。现在在教育界,尤其是高教界,一讲素质教育,就批判科技主义。这种似是而非的批判,只能误事。对我国而言,还不是什么科学过头的问题,而是科学不足的问题。我们不能赶时髦,把外国的问题,当成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这种赶时髦必然是一种屠龙术。可见,基础教育的第七大目标,就是要大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这是我们基础教育尤其要着重变革的一个方面。

四、素质教育的实质

以上七大目标,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标志。从这七大目标来看,素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篇8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后,媒介素养研究进入第三阶段,即“表现”范式阶段,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讨论媒介的“表现”意义,包括媒介是怎样表现真实的,怎样辨析渗透其中形形的意识形态,培养批判的解读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媒介素养研究进入第四代范式“参与式社区行动”,即对媒介的批判思考转为通过“赋权”“促成健康的媒介社区,而非仅仅指责媒介的不是”。媒介素养在西方兴起几十年来,理论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媒介素养教育在各个发展阶段也以社会运动的形式展开。此后,由于官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入,针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先后把媒体素养教育纳入全国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课程。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在研究和实践上也取得了较多可借鉴的成果。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西方媒介素养的译介文章。

自1997年以来,媒介素养教育越来越受到传播学界的关注。在这个领域中,至少已经发表了800多篇论文或文章,并出版了若干教材。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有不少学者尝试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一些观点,但一般停留在对国外文献的追溯和描述,对我国的现状研究定性分析多,定量调查少,总体研究没有质的飞跃。我国高校学界已经在系统研究并推广媒介素养教育。当前北京、上海等少数高校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教学体系作了一些探索。山东大学从2006年开始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通选课。总体看来,目前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处在摸索阶段,针对大学生所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还很欠缺。地方高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目的不明确,内容不系统,形式单一化,仅仅局限于表面。我国媒介素养研究总体上还不成熟。

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背景全球化背景下社会转型。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面临社会转型,朝着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同社会群体有各自的利益诉求,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逐渐增强。另一方面,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也处于变动状态,对受众带来不确定的影响。新媒介技术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使新媒介工具迅速普及化,极大地增强了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为公众通过媒介进而参与社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方式。但同时,科学技术与人类意识发展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失衡,媒介被过度使用,传媒构建的“拟态环境”已经影响到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和预设,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使得“拟态环境”社会化。多元化的大众传播媒介。我国近几年大众传播媒介形态、功能呈多元化,在不断满足社会变革过程中日益多样的媒介需求的同时,商业化、娱乐化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在庞杂的媒介信息面前,提升受众自身的选择、批判、使用能力显得十分必要。高校媒介素养现状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现状。大学生群体具有求知、求新、年轻、有较高教育程度特点。在校大学生在媒介接触上一般持自由开放的心态,对新型媒体接受能力快,对传统媒介不排斥。

网络是学生经常使用的媒介,以获取信息、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在一项针对某高校5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媒介素养有以下特点:①对传媒理性认识欠缺。大学生对媒介的理性认识存在偏差,接触媒介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倾向。媒介知识薄弱,运用能力不高,较少学生通过媒介互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大学生中比较了解传媒相关知识和有过媒体实践经验的仅占少数。②媒介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大学生对媒介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无法抵御媒介暴力和媒介色情诱惑。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不强,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不甚了解,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虽有认知,但在使用媒介时存在比较严重的失范行为。③媒介批判能力不足。大学生对媒介有一定的信任度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媒介有依赖性,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分析、质疑能力较弱。学生能普遍认识到媒介对其知识构成产生影响,但在价值观等较为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充分。教师群体媒介素养现状。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既是受众又是教育者,因此高校教师自身媒介素养状况需要引起关注。当前高校教师在媒介使用上,相对学生而言,主要以电视、报刊传统媒介为主。年轻教师中网络媒介使用相对普遍。媒介使用主要以获取信息、学术资源为主。高校教师群体思想成熟,对问题有个人独立的分析判断,面对媒介信息有较强的辨别、思考能力。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是由其自身文化背景决定,在日常媒介接触过程中自发形成对媒介信息的解读、思考、批判能力。但是,大部分教师缺乏对传媒的相关知识,没有传媒实践经验。对媒介素养认知不多,甚至很多教师不了解媒介素养教育。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多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生素质分为专业素质、思品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劳技素质多个维度。普通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强调大学生要进行本专业以外的人文与科学知识教育,力求从这些教育与浸染中把握多学科的思想方法,综合运用多学科思想方法发现问题、认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批判的能力、独立思考与综合创造的能力。“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中的“literacy”的英文本义为“识字、有文化和阅读写作的能力”。媒介素养在现代社会是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延伸,属于个人基本素质范畴,是一种对认知、认识和批判能力的启蒙。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批判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篇9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公民政治素质不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67

优秀的公民政治素质是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自新课改以来,对公民政治素质教育的研究一直处在探索当中,而教学中凸显出来的不足依然在提醒教师应当付出更多的努力。为了提升思想政治课程在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实践效果,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公民政治素质教育就成了当前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公民政治素质教育的概述

政治素质通常指的是公民对政治生活的认知以及对政治思想的认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政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序地参加各种政治活动是提升公民政治觉悟、提高公民政治素养的基本要求。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公民权利和义务不可分割的基本原则,以此增强公民政治责任感,渗透公民意识,提高公民政治素质。

二、现阶段高中生公民政治素质的不足

1.政治认识肤浅

一定数量的高中生对政治教育持漠视态度。由于高中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清晰和明确,思想还不够成熟,对政治的认知也还停留在表面上,即使大多数学生基本认同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但在理解上还是存在盲区。

2.政治实践不足

高中生和高中教师都面临着高考升学的极大压力,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更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作用。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基本局限在教室,没有开展实践项目,这使得高中生没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导致政治教学水平低下。

3.政治热情低

目前我国高中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很低,对很多政治活动都表现出消极、冷漠甚至抵制的态度,而这也是导致高中生整体素质低下的重要原因。政治冷漠会造成政治道德滑坡的现象,同时也反映出高中生普遍不具备社会责任感的现状。此外,当代高中生更重视个人利益,功利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也是因学生较低的政治热情造成的。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渗透公民政治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1.激发学生兴趣

应改变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和纠正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教学人教版思想政治教材生活与哲学中“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时,教师首先简单地向学生讲解我国近代史的演进,简单介绍从清末封建社会开始,然后到北洋政府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各个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状态。从历史的角度引入我国的政治状态,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我国人民民主专制的政治制度的了解程度,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政治素质。

2.实现互动教学

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的理念,由过去教师单向灌输知识技能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教师融入学生群体当中的互动教学模式。如教学人教版教材生活与哲学中“传统文化的继承”时,教师可以结合各地较为著名的传统文化(如湖北的赛龙舟、安徽的戏曲、京津地区的相声等)与学生讨论,讨论的重点主要有: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融合现代文化的方法;政府应出台怎样的政策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等等。为保证讨论的效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6-10人。当学生在组内讨论时,教师应四处巡视,随时加入到某一组内和学生一同讨论问题。通过讨论,学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了政治素质。

3.注重实践教学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篇10

[关键词]公民教育;大学生;社会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9—0116—0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民主法治等伟大目标能否真正实现,一方面取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全体国民是否为具有良好公民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制度主体或“合格公民”。当代大学生作为公民中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特殊群体,承载着国家的希望,大学公民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使命感与责任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

一、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涵

公民教育的内涵因国家、时代不同而各有偏重和特色,但其中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和共同的东西,即公民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公民教育所培养的人是具备现代公民意识的人。〔1〕大学生公民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公民学科与社会需要、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系统性教育,是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所必备的公民素质与行使公民权利、义务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为了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关心社会、积极地参与社会,以发展社会为己任。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教育。国家由公民组成,作为国家一分子,爱国美德是公民对于国家义务的第一要义。因此,公民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塑造热爱共同体的爱国公民。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现代公民素质的核心,同时也是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首要内容。民主政治要求高扬主体人格,培养既能够主张自己权利又关心国家集体的大学生公民个体,这是大学生公民教育所应该追求和达到的目标,从而实现大学生对国家忠诚和主体精神的共生共强。

(二)主体意识教育。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公民主体意识的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教育是大学生对自我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是指要让每个大学生都能自觉认识和体验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利益,具有选择自己行为方式的自由和权利,同时意识到并承认他人与自己具有同等的主体性地位。主体意识的增强是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关键。

(三)法治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契约经济,要求与此相适应的讲法制、讲规则、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现实,必须高度重视将法治教育作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法治教育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

(四)集体教育。社会分工的发展不仅需要精、深、钻的人才,同时更需要团队的合作。通过集体观教育,让学生懂得他人存在的意义、分工协作的必要以及精诚合作的优势所在。其中包括共存意识、和平意识、发展意识和合作意识。当代大学生要放眼全局、放眼世界、放眼未来,进一步开阔视野,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世界现象中揭示本质、展示主流,更好地推动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

(五)社会适应能力教育。伴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大学生就能够在社会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取较大成功。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教育以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内在的自身能力、以处理人际关系为主要特征的外在的做人能力、以完成职责能力为主要特征的外在的做事能力,作为大学生公民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切入点。

二、公民教育中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及其现实困境

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大学生在面临环境变化压力时,调动自身各种资源去满足环境的要求或适应环境的能力,具体包括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融入能力、抗挫折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等。〔2〕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是大学生公民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

(一)公民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目标

1.培养大学生事务处理的能力。事务处理能力是以处理某种具体事务为指向,积极调动自身潜能与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实现问题解决的能力。高效的事物处理能力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需要注重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自立自信、灵活性和果断性等方面的教育。

2.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发展友谊的能力。人的社会适应性需要建立一定规模的人际关系网络,在交往对象之间建立发展稳固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友谊,维持和谐的一般人际关系,拥有一定的人际接纳能力。在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中,应重视大学生社交兴趣、保持独立性、宽容平和、非自我中心和肯定他人长处等方面的教育,重点进行友谊信念、尊重差异、忠实与接纳、肯定与支持和情感表达与交流等方面的教育。

3.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大学生要顺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需要不断地用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充实自己,根据社会需要主动灵活地调整自己,这就需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可以为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以目前就业难的形势,应特别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知识、创新能力、竞争意识的教育。

4.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适应程度和结果的具体体现。心理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结构的构建,而且影响到大学生创造能力的细腻过程和发挥。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可以加速社会对他们自身价值的认可过程,有利于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

(二)基于公民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

公民教育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大学生公民教育也才引起社会注意,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内容,教育还未普遍开展。当前,基于公民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

1.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经济利益的驱使,众多高校普遍采用简单、粗暴和重利益引导的教育方式,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在这种狭隘的教育目标、单一的教育手段指导下,对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氛围单调乏味,整体推进力度不够,由此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薄弱埋下祸根。同时,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使中国民众没有公共领域的“公共生活”的经历,缺乏现代性公共生活经验和“公共意识”“公共性知识”“公共性思维习惯”以及“公共性人格”,多数大学生并未意识到自己既是在校学生又是社会公民。〔3〕

2.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方式存在欠缺。虽然有些研究者、教育者针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理论探索、实践结合与方法改革等方面已有了一些研究,但是并未跳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未能从公民教育层面进行深入拓展、改革创新。目前我国高校所实施的教学方法及培养过程仍然较为单一,注重应试教育、忽略素质教育,并不能完全实现具体的培养目标以及大学生知识结构构建的要求。教学创新工程没有在大范围内展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缓慢,研究课程建设尚待完善,教学计划、课程结构亟需优化。〔4〕

三、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加强公民教育中的主体意识教育,提高事务处理能力

大学生主体意识状况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效,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将社会实践活动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健全实践机制,尽量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并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通过实践活动来推动公民参与,促使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具备的能力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速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加强主体意识教育,鼓励不同类型的实践探索,培养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公共情怀和公共参与能力,通过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实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公民教育中的集体教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每个人的社会化进程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文化。良性互动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明确和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学会与他人平等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基础,因此,同时需要加强集体教育。集体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对于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加强集体教育,全面促进大学生融入周围人群、融入大学生活、融入社会环境。

(三)加强公民教育中的非智力素质教育,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公民的非智力素质是指公民的日常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生活素质、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如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乐观向上的情感、强烈的创新精神、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力等等非智力的综合素质。〔5〕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都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竞争意识,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必然会影响和制约国家的发展。加强公民教育中的非智力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夯实基础知识,促进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的提高。

(四)加强公民教育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教育,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归属感和认同感是构成公民感的主要成分,是个人赋予社群成员身份的一种情感。培养大学生对于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决定了个人对社会的认同程度以及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反过来影响个人在环境中的行为与感知,对于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在心理层面上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提升大学生对自己发展的要求,增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强化他们对未来适应社会各类生活的成就动机。

〔参考文献〕

〔1〕檀传宝,等.公民教育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柏文涌.社会资本视阈下家庭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教育探索,2013,(01).

〔3〕袁媛.大学生公民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