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区域地理教学模式十篇区域地理教学模式十篇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11:28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篇1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教学模式;地图;考点

高三地理主观题解法知识精讲根据近年问答题的设问,一般有以下类型:特征问题;成因问题;分布规律;评价问题;判断问题;区位问题。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必要工具。学生在中学地理课程的学习中,无时不刻不在与地图打交道。从看图到用图到画图,要求逐渐提高,让学生由易而难的进行练习,对读图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一、地形图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

在这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地图的理解,对各个区域地图轮廓的掌握,在这里面要分为几个阶段来教学。地图与地理是相互依存的,地图是地理信息直观化、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表现手段,也是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工具。与其它学科相比,地理学科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图表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也奠定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位,学好地图用好地图则也就成为学习地理的法宝。纵观历年地理高考试题,在客观题上面,起码有一大部分有相应的地图与题目相适应。非客观题方面每道题都有地图,而且有的不仅仅是一个地图,一道题就可以有多幅地图与之配合。从命题看可以说是“无图不成题”。这些都表明地图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材需要掌握的图:气候图,植被图,洋流图,全球大气环流图,板块图。在课外我们还要自己学习: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中国铁路图,世界重要地形、重要国家、重要海峡等轮廓!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养成一良好的用图习惯;并经常对地理位置进行阅读,地理位置包括地理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经济地理位置,时不时需要同学画一画,加深记忆。

二、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

区域地理的知识点很多,首先把亚洲划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划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和东部,北美洲和南美洲,澳大利亚,自然环境:首先要记忆每块区域的位置范围、轮廓、地形、山地、气候特征、江湖;还有自然环境,经济方面的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科技,资源,相邻国家,交通,人口等方面的知识点。我们国家的地理知识点更是多且复杂,每个省的轮廓需要特殊记忆,即省会及位置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港澳是特别行政区;四大高原青藏(高寒),内蒙古(平坦),黄土(黄土),云贵(崎岖);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四大盆地:塔里木(最大),准噶尔(最北),柴达木(最高),四川盆地;我国的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高寒区等很多基本的考点。

三、区域地理的考查特点

考察对整块区域的判定,即看到一块区域的地图,脑海中就能立马反应出这块区域的大致位置区域。然后进行设问,比如给你一条河流,根据经纬度判断出它是在哪个洲、哪个国家、哪条河等一步一步地推算出。在地理的试题中,要根据所给地图的所有信息来推断,有些地图上标识很明显,如地图上直接标出的经纬度,从这里,它不但标出地图上的区域在哪里,还给了一个信息,就是方向。在没有经纬度的部分政区图、要注意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很多同学对这方面都会粗心,但是老师或者出题人喜欢在文字方面直接告诉一些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所以学生不仅要注意地图,也要关注文字信息。区域地理还喜欢考察区域的比较与分析,特别是考察有些相似区域,比较是一种多层次、多形式的认识活动。如中国的辽东南工业区和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之间的区位条件,即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气象、资源、能源等自然方面的内容;衰落原因,即环境、能源、水源、结、新技术方面;新兴发展,即产业调整,等方面的比较,这些资料在地图、试图、图表、文字等方面的信息可能不会很全面,需要学生根据经验作答。根据多年高考的试题分析,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的比较、分析;区域特征的比较、分析;特征成因的比较、分析;区域差异的认定、比较与分析。

四、结论

高中区域地理的知识点很多,相比较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也是老师花费时间讲解最多的,学生在这方面要多花时间弄懂每一块区域,并了解每块区域的特点,这方面有很多,如地形、气候、水文等,老师也要深浅适度,应以课标为依据,难易有别,因材施教。这就需要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深入研究,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实现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君.《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m].《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年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职教育办学模式

[作者简介]关琦(1979-),男,黑龙江绥化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江苏南京210048)

[中图分类号]G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15-03

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满足高职教育办学规模扩张的需求,我国职业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大量中专院校升级为高职院校。此类具有特殊办学背景的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摆脱其中专办学阶段遗留下来的低阶办学模式烙印,并结合区域经济特点,通过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方式来实现其办学模式的转型,逐步升级为名副其实的高职院校。部分由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在初创阶段存在办学理念模糊和办学模式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现实需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一是部分新升格高职院校存在盲目定位高职办学模式的问题。部分新升格高职院校因缺乏充裕的师资力量而采取盲目沿袭过去中职阶段的办学模式,其所培养的毕业生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二是部分新升格高职院校在办学模式定位上存在单调模仿式办学理念定位的问题。新升格院校急于摆脱中职痕迹,盲目效仿大学,致使学院后续发展“四不像”,竞争力弱化。盲目模仿战略指导下的高职办学模式所培养的毕业生,其理论基础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有差距,而实践技能水平则显不足。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在步出规模扩张阶段后,已步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高职教育事业的内在规律,树立高职教育品牌并持续推进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以促使我国高职院校真正迈入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正途。

一、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的问题剖析

(一)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办学模式的法律环境问题

1.当前高职教育类法律法规缺乏对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项目的实操性制度安排。从立法层面分析,现行的高职教育类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全文虽然有15处提及高职院校与区域内产业企业展开合作的相关事宜,但多限于一般性描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诸如此类立法条款的问题在于立法者缺乏对当事各方在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详细规定。在高职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条文未能明晰责权关系的情形下,立法工作者试图依靠企业和高职院校的自觉性、能动性来促进高职院校与区域范围内产业企业展开合作,这种理想化立法理念与当前职业教育市场化趋势下的高职院校和企事业单位都趋向于经济人的现实相背离,其结果势必阻碍了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各类高职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立法目标的实现。

2.高职教育类相关立法工作偏重对各当事方的责任约束而忽视利益激励。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相关立法工作过于关注对区域经济实体的责任约束,对当事方的切实经济利益实现问题关心不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设计也应当关注高职教育投资方的投资与回报问题。当前高职教育事业被立法者上升为企业应尽的义务,而立法没有为承担高职教育义务的企业应享有的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保障。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有着切身利益诉求,为实现自身经营绩效目标的最大化,企业在与高职院校展开业务往来的过程中通常采取利己行为,对需要企业大量支出人力、财力和物力且难以及时、足额获取回报的合作事项,通常选择回避策略来应对;企业对部分具有较大责任风险而收益较少的校企合作项目也缺乏参与能动性。虽然政府税务部门对于企业与高职院校展开合作项目的部分费用支付执行税收优惠政策,但诸如《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之类的文件可给企业带来的实质性利益难以弥补其成本支付,且地方税务部门在执行该类涉及税收减免政策时限定苛刻的执行条件,由此造成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难的问题大幅增加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制度成本。另外,当前高职教育类立法对于企业不履行其所应当承担的高职教育义务的行为缺乏惩罚性立法约束,对于政府强制企业支持地方高职教育事业的行政指令,企业不用为其逃避该指令而付出代价。总之,缺乏利益驱动和制度约束的高职教育立法现状降低了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效果。

(二)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办学模式的制度体系问题

1.行政力量主导下的高职办学模式与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办学模式间存在冲突。从高职教育的初始办学使命的角度来分析,区域经济实体与高职院校展开互动型办学模式是符合区域经济实体的现实利益的。区域经济实体正常的反应是主动参与高职教育事业并主导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建设,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正确反应是因应区域经济实体的主导,而行政力量这被视为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办学模式的外部第三方力量,与前两者相比,其作用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政府积累了大量宏观经济调控的经验,并将该经验迁移到高职教育宏观调控领域中。在当前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实践过程中,行政力量对高职教育领域的干预使得职业教育主管机构的行政命令置换了市场信号的作用,从而将高职教育纳入以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为主的行政管理架构中。这种制度设计将处于区域经济实体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协调者即地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上升为高职教育事业的主导者,从而扭曲了与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正常运作规律,诱发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2.高职教育办学管理权重心下移,制约新升格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能力。我国高职院校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起省级统筹式高职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了当时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教育部于1999年在高职教育领域推行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其主要内容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事业费由学生缴费和省级财政补贴来承担。该政策有效缓解了高职教育扩张时期的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紧张的局面,但同时也导致高职教育成本向学生家庭转移,进而导致高职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滋生。公共财政对高职教育事业的总体投入不足是制约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展开深入互动的主要障碍。高职教育事业属于公共事务领域,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需通过支持包括高职教育事业在内的公共事务领域的方式来体现其公共财政属性,并且支持对象不仅应当包括公办高职院校,也应当包括非公办高职院校。但是,新升格地方高职院校的举办者均为地方政府,且大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经济总量相对较低,地方财力较弱,导致这些学校办学投入不足,办学经费短缺。基于学生立场分析,新升格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源自学生缴费加上一定的财政拨款,但其教育质量与学费交付的性价比远低于本科类院校,这使得高职院校依靠现有的经济实力难以支持其建立与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教育办学新模式。

(三)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实体性融合机制缺位

1.高职院校未能把握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契机来推进专业结构调整。新升格高职院校模仿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其专业建设内容从教学计划到教材选用等各环节都刻意追求与本科院校的一致性。这种翻版式本科院校型高职专业设置理念脱离了高职教育擅长的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传统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学科型人才,其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偏重于向学生传授系统性学科知识,以培养具有较强科学素养的学科型人才为主,其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弱化实践类教学;而高职教育内容设计则更偏重于向学生传授专门性技能和支持该技能的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培养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为主,其教学内容偏重于实践教学而相对弱化理论教学。但是,当前新升格高职院校忽视对区域经济发展脉动的把握,未能针对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产业技术的最新动向来设计其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从而导致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要求相脱节。另外,新升格高职院校的专业口径设置存在宽窄并存的问题,缺乏专业集群建设思路,使其专业教学资源的融合度不足。升格前的高职院校的宽口径专业具有专业教学内容丰富且职业适应能力较强的优点;而其窄口径专业则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有深度、专业人才岗位相对稳定的优势。区域经济的发展压缩了专业知识更迭周期,并增加了对具有复合型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新升格高职院校缺乏从专业教学资源融合的角度来整合办学资源,存在针对区域经济发展新需求来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

2.新升格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回报社会资本投资的渠道。与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教育事业建设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坚实经济基础的支持,而资金投入不足则成为制约新升格高职院校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各地财政收支相对紧张,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仅能保障公办高职教师的薪酬开支,新升格高职院校所需的校产投资资金要靠高职院校自行筹措。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升格高职教育事业建设是高职院校的理性选择。当前的主流观点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行为定位为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提供“社会服务”。市场经济分析框架下的服务和被服务并非一种义务行为,高职院校提供的社会服务应当且必须收费,高职院校也需为其所接受的社会资本的服务支付费用。但是,高职院校所提供的人才培养服务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如何有效协调高职教育的公共服务特点和高职教育市场运营环境之间的冲突是需要职业教育主管部门深入思考的新课题。从社会资本角度而言,社会资本投资高职院校的目的是获取利润而非简单的义务奉献,而社会资本获取高额投资回报率的渠道主要为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在现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下的新升格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如何找到高职院校与社会资本的共同利益结合点,以实现合作各方的共赢问题是高职院校决策者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二、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型办学模式实施策略

(一)支持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法律环境建设

1.立法机构应增强支持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的立法工作的可操作性。其一,立法机构应避免追求大而全的传统立法工作模式,促使立法工作回归到解决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现实问题。立法机构可针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若干具体问题制定单行本法律,紧扣制约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热点问题来制定详细法条。其二,在制定支持高职教育区域经济的相关法律时,立法机构应规避在法律文本中列入过多原则性法条,通过详细规范当事各方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和应尽的法律义务的方式来确保当事人各方知晓自身的权利和责任,同时规范执法机关的权责界限。立法部门应着力厘清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范围内的企业之间的权责关系,以及职业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内容;规定行政及执法机关和行政相对人应当负有的义务,并明确规定违背其义务所应受到的惩戒措施。其三,立法机构应在坚持程序正义原则的基础上,规范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执法程序,并强化行政执法机关对该程序的执行力。

2.立法机构应增强对区域经济实体参与高职教育事业的激励性立法。立法机构需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实体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是谋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的生存权,其在与高职院校合作过程中偏重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自然无可厚非。立法工作者应当从法律制度设计层面向主动展开高职教育互动的区域经济实体的获利行为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面向区域经济互动的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呈现非线性状态,若要形成高效运作的高职教育系统,需积极引入区域经济实体企业参与其中,将其在建设效率型市场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转移到高职教育领域,从而形成高效的高职人才培养系统。

(二)健全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制度环境

1.地方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可制定引导性政策来促进区域经济与新升格高职院校的共同发展。与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主导一切社会与经济事务的发展模式不同,各级政府应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执政模式,运用宏观调控政策来引导新升格高职院校与区域企业展开合作以协同发展。在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政策时,地方政府可对申请区域产业政策优惠的企业提出支持区域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对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活动的水平进行客观评估,并将该评估结果与企业是否能享有区域产业政策优惠相挂钩。在制定高职院校课题经费管理制度时,地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和科技主管部门应联袂修订高职教师课题经费申报审批制度,在敲定高职院校的研究课题时,应更多地偏重于给予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经济相融合的课题项目以较高的科研经费,并逐年提高此类课题项目的科研经费拨付比例。此举有助于促使高职教师将其科研精力集中于探索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科研大方向上,并借此来推动高职院校及其教师与区域产业企业展开深度合作。

2.地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可制定促进区域产业企业与高职教育事业共同发展的激励性政策。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企业间通过市场机制自由结合所形成的深度合作关系可为合作双方带来丰厚的合作收益,但市场收益水平的不确定性降低了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企业间启动合作关系的积极性。为此,地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可制定支持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经济合作的激励政策,以政策激励的方式来有效弥补产业教育合作市场失灵所导致的市场激励弱化的缺陷。地方政府可运用财政资金设立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合作专项基金,以支持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建立开放型实验室和联合实训基地。地方政府还应当对部分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地方企业领导人给予精神褒奖和物质奖励。

3.地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可制定促进区域产业企业与高职教育事业共同发展的保障性政策。新升格高职院校存在办学实力相对有限和校内制度体系尚不健全等缺陷,但其不完善的办学制度体系却为新升格高职院校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办学模式的制度发育空间。对于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发展事业的新升格高职院校,地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可对其实施财政补贴、融资担保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以减轻新升格高职院校的办学压力,促使其决策者将更多精力放在与区域经济展开互动式办学模式的探索上。

(三)创新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院校的实体融合式办学模式

1.高职院校应力推“校中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高职院校拥有强大的知识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优势,但缺乏必要的资金实力和充足的实践教学设施与设备来将其当前的办学实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区域产业企业则拥有雄厚的资本和庞大的生产经营资源,但在高端知识与技术研发上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能力相对不足。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和区域产业企业展开深度合作,通过合作双方的优势互补来实现多方共赢目标。基于“校中厂”的高职院校校厂融合式办学模式应当从教学资源组成模式、教学项目与生产作业协同、教学人员角色定位等方面明确其工作重心。(1)高职院校和合作方企业应当协调“校中厂”的办学资源组成模式。高职院校可为“校中厂”项目提供教学场地和部分教学设备;为确保“校中厂”教学活动过程的安全性,高职院校应当将“校中厂”教学区与普通教学区相隔离,对进出“校中厂”教学区的人员及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登记。合作方企业则为“校中厂”项目提供关键技术和重大设备支持,并将“校中厂”教学区内的资产纳入企业固定资产监管系统。(2)高职院校应当与合作方企业协商安排“校中厂”教学项目内容。为提升“校中厂”教学项目的实战性和针对性,企业可将“校中厂”教学项目纳入企业的生产计划系统中,将小部分非重点客户订单任务的生产和销售工作安排到“校中厂”,并对其实施常规化生产运营管理。

2.高职院校可积极探索企业主导型高职办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制约企业主导型高职办学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合作企业难以定位企业主导型高职办学模式的盈利路径,即高职院校难以提供令企业满意的利益保障措施。新升格高职院校可将学术理论教育集中在低阶职业教育阶段来完成,将高阶职业教育确立为以职业训练为主的人才培养阶段,并匹配实施基于学徒制的企业主导型高职办学模式。其一,基于学徒制的企业主导型高职办学模式的实施应首先解决办学经费筹措问题。一是源自高职院校的课时费。高职院校可将高职学生驻厂实习阶段的学时折算为相应的课时经费,直接拨付给主持企业主导型高职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的企业一方。二是来自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地方政府可将过去一次性拨付高职院校的支持高职教育事业的专项经费管理模式转型为对高职教育事业办学经费的二次分配进行直接管理的模式。其二,高职院校可建立与校内教学质量标准看齐的企业主导型高职办学质量标准。新升格的高职院校可以多方收集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建议和意见,分析制定科学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标准。为保障企业主导型高职办学模式所培养的人才满足企业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应当以行业从业资格标准为蓝本来制定校内外高职教育活动相统一的企业主导型高职办学质量标准。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方面,高职院校可制定标准化课程制度,并着力在合作企业推广实施合格课程和优秀课程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篇3

关键词“双边联动”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中小学教育质量模式构建

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是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不断追求的核心目标,也是区域教师研训机构职能发挥的根本动力。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民族的素养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此,各国纷纷采取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或深化课程改革,或加强教师质量提升,或追求教育机会公平,推进举措层出不穷。然而,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在提升中小学质量方面所体现出的短板各不相同。基于此,本研究以区域教师研训机构自身理应担当的职责为研究出发点,以提升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和中小学校为主体,对如何构建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校联合行动的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一、区域教师研训机构的联动职能

区域教师研训机构的核心职责就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职责的明晰有利于其功能的发挥,作为一个地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中心,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应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工作重心,围绕教学研究指导、教师培训培养、教育科学研究等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体而言,区域教师研训机构的教研指导工作必须要有全新的认识,教研员与一线教师、学校的关系必须要有深刻的改变,打破被动的、单向的、消极的教研指导关系,创建有互动、有合作、有共享的崭新局面,这是教研指导工作的应有之态;区域教师研修机构的教师培训培养工作应摒弃传统的自上而下、缺乏实效、脱离教学一线的培训模式,基于中小学校和一线教师的发展需求,通过加强双方联系,有效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优化培训设计,从而提高培训活动的实效性;区域教师研训机构还应依托和全面深入基层中小学校,加强联系和互动,重点基于课题研究为一线中小学校和教师提供全面深入的科研指导和科研管理,形成科学研究、学习研讨的共同体。

二、区域教师研训机构的联动准则

区域教师研训机构是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阵地。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推动各地结合实际,规范建设县(区)域教师发展平台。足见国家对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建设的重视。2013年教育部公布《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其每一项要求都不是区域教师研训机构或者学校任何一方能够单独达成的,需要整合多方力量,增进多方互动合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育部高度重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改革与建设,旨在建立以区县教师培训机构为中心,上挂高等院校、下联中小学校,支撑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学习资源中心,在国家、省、区县、学校等不同层面及其互动中使教师群体成为全国最大的、立体联动的专业学习共同体[1]。政策的逻辑分析是指导实践的准绳,既然“推动合作、分享、学习的结构重组与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么从区域的角度整体考虑,加强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和中小学校的深入互动,有利于整合多方面的教育力量,最终推进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换言之,实现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和中小学校的双边交互联动、双赢互惠、和谐共生,是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校联动的应然追求。

三、“双边联动”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行动模式构建

1.“双边联动”模式意蕴

所谓“双边”即两方,或者两个主体,本研究具体是指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校所搭建的互动共同体。“双边联动”从字面上来解释,即由两个主体共同参与的联合行动,本研究的“双边联动”具体是指: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共同参与的,以实现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校交互联动、双赢互惠、和谐共生,提升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为目标的联合行动。一方面,区域教师研训机构通过优势功能的带动和渗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区域内中小学校相应职能的发挥,达到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的目的;另一方面,基层中小学校为区域教师研训机构的工作提供有关提高教育质量诉求的各种反馈,促使研训机构的职能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便更好地为基层学校服务。

2.“双边联动”模式的指导思想

“双边联动”的根本目的是联动主体双方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达到互助共进、螺旋式上升发展,最终促进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构建一个行动模式可以理清内部要素之间的整体关联性,起到实践可操作、顶层可指导的作用,因此,围绕本研究的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双边联动”的行动模式构建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构建“教育共同体”

“教育共同体是基于一致的教育信仰,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责任感的个体联合,或称之为教育者共同主体形态。”[2]基于此,教育共同体应包含三个关键点:共同目标、多主体联合、关系模式,具体而言,即要求成员共同参与,基于各自的关联,融合各方力量,在一定制度的规范下建立有效的关系模式,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开展“双边联动”的过程中,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和中小学校的联合行动正是建立在双方结成“共同体”的基础之上,因此,“双边联动”行动模式的构建首先应遵循“教育共同体”原则,明确联动的双主体和共同的联动目标,理清双方的关联,促进“双边联动”的有效运行。

(2)遵从“目标导向”

目标对于个人或者群体而言都具有激励作用,在众多的激励理论中,不论是弗鲁姆(VictorH.Vroom)的期望理论,还是洛克(Locke,e.a)的目标设置理论都将目标视为影响人行为的核心要素,可见其重要性。本研究的“双边联动”是一个行动研究,行动的最终目标设定为“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即通过“双边联动”的实践,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基层中小学校实现互助共进,在区域层面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进而达到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目的。这一顶层目标的确定为整个双边联动的行动研究指明了方向,顶层目标的定位和导向是前提,随之而来是对目标的细化与落实。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原本就存在一定的关系,而“双边联动”并非是将传统的关系,而是以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为目标,在原有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继承与创新,因此,“双边联动”行动模式的构建应遵循“目标导向”原则,模式各要素的选择、运行都应围绕目标展开,总而言之,模式的构建须掌控住“双边联动”的正确航向。

(3)促成“交互发展”

“交互”一词较多地出现在互联网领域,在教育领域的远程教育中也较为常见,主要研究在互联网平台如何更好地实现人机互动以及人与人的交流。当然,交互的本意可理解为互动,尤其强调双方面的互动。在社会学领域中,有专家认为互动即人际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互相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3]。本研究的“双边联动”强调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和中小学校的“人际互动”,无论是教师个体、教师群体还是中小学校、教师研训机构,在其追求发展的进程中,交流与互动不仅可以扩展思路,而且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合作共赢。在“双边联动”中的交互是多元化的,即教师与教师的交互、教师与教研员的交互、教研组与教研组的交互、学校与学校的交互、学校与个体的交互、教研组与个体的交互等等。因此,“双边联动”行动模式的构建还应遵循“交互发展”原则,创建交互情境,指导交互行为,更好地促进个体与群体的发展。

3.逻辑分析与要素选择

基于前面对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应然职责的分析,区域教师研训机构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基层中小学校,而中小学校以提升区域教育质量为核心职责,因此,本研究以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为核心目标,这是模式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双边联动”是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托,“双边”指向行动的两个主体,即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和中小学校,行动主体选择行动媒介,提炼行动路径。按照行动的流程性以及系统的内在逻辑,“双边联动”的行动模式在明确了目标与主体之后,首先应理清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和中小学校之间的关系,基于教师区域研训机构的教研、科研、培训三大优势职能以及中小学校的核心职能,提炼出开展“双边联动”的媒介和路径,这是“双边联动”的核心内容。而如何将这一核心内容在实践中运行起来,需要设计“双边联动”具体的运行方式,形成一套系统的运行机制。除此之外,“双边联动”开展的效果如何,是否实现了既定的目标,需要对“双边联动”进行评价,实施前的评价可通过调查分析了解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可提供信息反馈,及时进行调控;实施完成后的评价可得出结论,提炼成果并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因此,以整体推进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充分发挥区域教师研训机构职能为前提,以联动教研、联动科研、联动培训为抓手,以实现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校的互助共进,交互发展为核心,是构建“双边联动”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行动模式的基本思路。基于这样的逻辑,“双边联动”的行动模式应包含六大基本要素,即联动目标、联动主体、联动载体、联动路径、联动机制、联动评价。

4.模式构建

基于以上思路,本研究围绕联动目标、联动主体、联动载体、联动路径、联动机制、联动评价六大基本要素,细化各要素包含的内容,构建出“双边联动”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行动模式,如图1所示。

联动目标是“双边联动”开展的目的,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为最终目标。通过加强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的联合行动,建立以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为联动主体的合作团体,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良性的联动机制,在联动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促使区域教师研训机构改进工作,整合各种优势资源,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实现双方合作共嬴的协同局面,从整体上提高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

联动主体是“双边联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实施者,具体是指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校。本研究将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联动共同体,使研训员与基层中小学教师主动地参与“联动”,共同针对中小学提升教育质量的诉求以及区域教师研训机构发展现状开展“双边联动”,改变研训员与中小学教师被动地交流与合作、区域教师研训机构与中小学校的互动未尽的现实状况。

联动载体是开展“双边联动”的媒介,具体围绕“三课”即课堂、课程、课题展开。课堂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的课堂环境营造、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课堂管理、教师的情感表达与学生的交流等都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课堂理念;课程从理论转化为实践必须依靠教师落实于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的课程观、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等都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课题能促使教师进行专业阅读,引发教师自主反思并开展课堂实践,引导教师形成互助团队等,可以说课题研究是促使教师将教育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三课”基本涵盖了教师研训机构与一线教师关联的核心要素。

联动路径是开展“双边联动”的实施路线和核心内容,具体是指联动教研模块、联动科研模块、联动培训模块。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篇4

选题背景、意义以及研究价值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通过五年多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发达地区硬件设施建设与“校校通”工程方面的成果比较显著,但是,在实际应用层面却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重硬轻软(重硬件建设,轻实际应用);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效果(效益)不知如何;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优质资源缺乏的同时却没有得到共享,而且低水平重复开发严重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引发了“区域推进”的动因。“区域推进”的目标聚焦在信息技术在教学全过程的广泛应用,并在应用上有所创新,善于发现和培育一批有效应用的典型,充分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通过“以点带面,以面促点”,最终达到整个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和均衡发展。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创新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如何结合地方实际,加快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是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当前,国内一些学者和机构已经开始关注并进行了本领域的初步研究。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与我国首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出的“教育技术应用实验区”行动计划中,以“区域推进”为核心内容,对实验区进行区域推进的计划与实施操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 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以点带面、区域推进的策略,通过课题研究实验区,全面推动了整个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但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策略的全面系统研究,从区域发展模式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探索研究,目前在国内外还十分欠缺。由此可见,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选题意义,其主要表现在: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内驱力来源于一个地区对经济社会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前瞻与追求,是对教育挑战的回应,它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的互动过程。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既是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是教育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只有根据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之路,才能促进国家整体教育信息化健康、协调地发展。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是实现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增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转化为决策的可操作性,推动我国宏观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与教育政策、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相关的学科建设和研究队伍建设,大大丰富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主要表现在:

从关注技术教育应用的表面转向关注各学科的渗透,使不同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得以实际提高,从而克服信息技术应用的表面现象,通过以点带面,实现真正的应用普及与提高。

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与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共享。

从关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关注实际应用的效益和效能,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特别是规模效益。

从关注短期行为转向关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避免教育信息化的短期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关注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向关注成片的联动,产生区域的规模和质量效益。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1)剖析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实质与内涵。

(2)分析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影响。

(3)建立适合国情的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实施方案。

(4)构建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模式。

(5)建立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成本效益模型。

(6)健全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保障机制。

2.研究内容

(1)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实质与内涵研究。

(2)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影响研究。

(3)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实施方案研究。

(4)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模式构建研究。

(5)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质量和效益研究。

(6)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保障机制研究。

3.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是: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以实际广泛应用作为区域推进的前提,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基石,以规模效益为抓手,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全面研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实施方案,构建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模式,建设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成本效益和保障机制研究。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区域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第一线教师为主体,以智能数字化平台为研究工具,以专家指导为纽带,强化过程研究,注重阶段成果;借鉴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的成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本课题遵循的研究路线是:理论先行,科研领路,注重实践,即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区域实验――模式构建――总结实践,使研究逐级深入,螺旋上升。

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将综合运用战略规划、区域经济学、社会学、未来学、比较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实行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及区域实验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文献调研、统计数据分析、模式研究法、专题研讨、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和专家咨询等多种研究方法,选择不同地区进行实验研究,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

(1)有关理论依据的研讨及国内外相关经验的研讨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2)外出调研及研讨等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3)模式建立主要采用模式研究法。

(4)方案等的制定和完善及是否和实际相吻合,主要用案例分析法、调查法。

3.技术路线

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应用为依据,紧密跟踪国内外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创新性研究,发展新的理论与技术,持续不断地将新成果及时地融入到对于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策略研究中来,使该研究不断丰富、完善。技术路线的具体实施方案为:

(1)制定科学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

(2)综合集成我国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已有的研究成果。

(3)课题组成员定期召开研讨会,汇集阶段性研究成果,确定下一步研究重点。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创新路径;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3)19-0042-05

进入2000年之后,湖北省高职教育在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在不断推进。2006年实施国家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以来,以示范(骨干)校及其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湖北省各高职院校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破传统学科体制,坚持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湖北地区高职院校的实践表明,我国高职教育要不断适应区域产业调整,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职院校还需要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理念、内容与实施路径等方面系统地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区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理念

(一)“非均衡发展理论”视域下的高职教育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不同的学科范围内,“区域”的内涵各不相同。在地理学上通常是指按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划分的地域单元,在该区域内,一些地理特征具有统一性。作为这一概念的延伸和应用,政治学按行政权力的覆盖面,将“区域”定义为行政单位。社会学则把“区域”作为具有相同社会特征(如语言、宗教、民族、文化等)的聚居社区。经济学对区域有多种解释,可依据资源、市场、运输成本、人口等经济要素进行划分。由于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状况、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依据不同区位划分的教育区域、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不完全一致。某一区域的教育系统是该区域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子系统,前者必须适应后者的发展,并受到后者的制约[1]。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5年提出的“非均衡发展理论”[2]认为,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经济增长往往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个或几个实力较强的区域中心,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地区经济产生不同影响。非均衡理论揭示:第一,产业结构更新是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创新会直接打破区域平衡,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第三,区域劳动力质量差异是影响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四,区域联合与融合有助于减少区域间壁垒,促进分工协作,有助于扩大要素流动范围,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主要依托,因此高职教育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关键所在。

(二)经济环境、教育制度、文化传统与区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系

区域经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原动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依据。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人才结构的调整,要求高职教育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方式,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区域教育体制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起着制约与主导作用,教育体制内的教育主管部门根据省内不同区域和行业的产业结构特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每年专业设置指导性意见等方式,对高职人才培养进行指导,确保冷门专业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热门专业人才培养不过剩,平衡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实现冷热专业协调发展。

高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社会活动和传递文化的载体,与文化传统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文化传统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则主要存在于价值观、教育观、人才观等思想活动中,对教育改革起推动或阻碍、加速或延缓,以及改革过程中方式、方法的选择等作用[3]。

二、湖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10年来,湖北省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湖北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还有一定差距,不能完全适应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需要,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不够,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企业已经参与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但真正愿意并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选派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提供实训设备、编写工学结合教材的企业还不多,多数企业只愿意接收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一些学校的顶岗实习被异化为就业和用工,很多实习单位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是以低廉的价格用工,将顶岗实习列为用人计划的一部分,企业顶岗实习没有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同时,湖北高职院校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与教育部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由企业人员参与编写的教材也很少。究其原因,无论是从宏观层面的湖北高职教育来说,还是就中观层面的各高职院校,以及微观层面的各专业而言,都尚未真正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4]。

(二)对培养目标内涵的把握不准、与中职的界限不清

湖北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逐步清晰,但对其内涵的认识却存在一定偏差。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学校只强调“技能”,忽视了“高素质”。很多学校对职业能力的理解还是岗位职业能力,没有发展为综合职业能力,只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其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创业精神的关注较少。另一方面,只强调“技能”,忽视“技术”,很多高职院校将学生定位于操作性岗位,操作性训练多,设计、开发的训练内容少甚至没有,与中职学校基本没有区别。

(三)保障要素弱化或缺位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瓶颈

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要素中,教师队伍、实践基地建设是近些年高职专业建设的重点,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由于经费要素的弱化,使教学资源等距离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同时管理要素也在弱化——制度改革没有跟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要。所以,师资的短缺、教学资源的匮乏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滞后制约着湖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制度虽然也在不断改革,但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和人才培养的要求相比,呈现明显的滞后性。如,一些高职院校虽然也在进行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与改革,但人事分配制度仍然对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师与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师同等对待。教学方法的改革意味着教师必须为实现新的培养目标对自己原本熟悉、习惯的教学内容、形式、教法、手段等进行重新审视,做出新的设计。这种破旧立新、富有开拓性的劳动,无疑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教师付出的劳动与获得的报酬不成比例,在导向上的偏差,极大地影响了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三、湖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

(一)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主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十二五”时期,湖北省将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等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未来五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走在中西部前列,部分领域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10∶47∶4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5]。

湖北高职院校应加快构建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习模式等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规范和机制,建立学校和湖北区域内企业联合的校务委员会,共同确定办学规模、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形式、师资配备等,共同对教学过程承担责任,实行“订单式”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适应教育体制改革,探索中高职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依据教育部一系列关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文件精神,以中、高职衔接为切入点,构建中职、高职(专科及以上)教育立交桥,推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系统构建适应湖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湖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思路。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落实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工作,应树立“服务需求”的理念,逐步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选择湖北省大力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相关专业进行中、高职贯通的专业建设试点;按照“系统培养”的理念,科学设计衔接方案,选择若干国家示范校进行中高职协调发展以及高职本科试点,逐步搭建中职、高职专科和本科及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立交桥”。

(三)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搭建完善的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湖北历史悠久,荆楚特色的文化曾极大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如何充分利用湖北文化、社会发展的优势,突破资源瓶颈,调动各方力量,搭建完善的产学合作机制,为学校发展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进而提高办学内涵与质量,正在成为湖北高职院校思考并努力实践的问题。

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深刻挖掘本区域内的传统文化,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在职业实践中,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提高职业能力。湖北省一些办学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所在的孝感地区有深厚的孝文化传统,学院凭借这一优势,以感恩教育为载体,建立了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组建了50多个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传统孝文化与现代先进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根据不同行业、职业以及学院专业群特点,制定机电工程类、护理类等专业群职业道德培养标准,让师生深刻认识到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主动掌握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对人才的要求,积极加强学生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6]。

四、我国区域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基于湖北省的启示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系统,系统内任何一个要素的变更,都会引起模式框架与功能的变化。因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是多角度、多要素、多途径的。根据湖北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当前区域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以制度创新为根本

制度缺陷是影响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障碍之一。人才培养制度是培养模式的基础与保障,也是决定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的重要因素。培养制度的存在使得人才培养活动能够制度化、规范化,只有通过制度化了的人才培养活动,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得以形成和存在,所以人才培养制度是培养模式中最为活跃的内容。

当前,湖北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开放性不足、保障要素弱化等问题,其根源在于制度缺位。因此,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必须不断加大制度建设与创新的力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制度。应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围绕规范日常教学行为与实践教学运作过程,创新管理流程,修订或重新制定相关政策,对教学过程加以规范与促进,不断提升教学管理内涵,提高服务质量。第二,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以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为组成部分的质量标准体系,以教学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建立扁平化的教学管理机构,完善和修订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制度、工学结合管理制度。第三,建立开放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开放办学及“工学结合”对质量监控的客观要求,建立以工作预防、过程监控与实时纠偏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督导体系。同时,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监控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建立社会综合评价系统,及时吸纳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等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与管理。

(二)以适应性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适应性的要求体现为:适应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要求;适应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具备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湖北省为例,当前湖北省正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趋势,“十二五”期间,湖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将大幅上调,需要大批技术技能人才。调研显示,湖北省高职专业结构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针对第一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明显不足,面向新材料等产业的专业还是空白,面向本区域的就业量较少等,这说明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还不能适应。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强化产业、行业调研,深入分析本校专业结构与专业建设状况,准确定位专业方向与人才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结构,最大程度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以适应性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规格,高职院校首先应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开设专业,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充分满足学生实现就业的愿望;其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规格,满足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接受更高水平职业教育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三)以开放性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过程

开放性首先是指高职院校利用社会资源、让社会力量参与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就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作用。第一,建立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对专业发展方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进行把脉,确保专业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第二,改变以往学校教师单独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的理念,确立行业、企业专家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企业调研、座谈会、专家评审等方式,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和工学结合教材,确定学习任务,设计教学过程,确定考核方案。第三,以校企资源共享、互惠共赢为原则,以实现“教学、职业技能培训、生产、技术开发与服务”四大功能为目标,采取学校自建、引进企业在学校建、学校到企业建、学校与企业共建等方式,建成一批具有真实工作氛围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和与校内实训基地功能协调并有机衔接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学校环境和企业环境交替完成学习。第四,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组成“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第五,对输出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收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学校应和企业共同确定毕业生跟踪和评价指标体系,跟踪和收集毕业生质量信息,共同分析、评价毕业生质量特点,反馈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开放性还要求打破学校之间、学校与培训机构之间的界限,共享资源,共育人才。如,武汉城市圈43所高职院校虽然于2009年达成协议,可互认学分和联合培养学生,但是没有得到进一步落实,尚未出台可操作的规范[7]。至于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资源共享的比例就更加微乎其微。因此,区域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形成更加合理的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地域的优势,加强合作。

参考文献

[1]夏鲁惠.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

[2]Francoisperroux.economicSpace:theoryandapplications[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50.

[3]刘献君,吴洪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10-13.

[4]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建设丛书编委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案例选编[eB/oL].(2012-10-15)[2013-02-11].http://61.183.207.201/cgz/Content.asp?c=292&a=884&todo=show.

[5]湖北省改革和发展委员会.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eB/oL].(2009-10-23)[2013-02-11].http:///publish/20091023/20091023823619.shtml.

[6]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eB/oL].(2012-10-10)[2013-01-20].http:///list.php?fid=10.

[7]湖北:43所院校互认学分,城市圈高职生“通吃”资源[n].武汉晚报,2009-12-01.

ViewandpathwayfortheinnovationoftalentCultivationmodelofRegionalHigherVocationalSchools

——theCaseofHubeiprovince

XianGLi,LiUXiao-huan,taoJi-dong

(SocialoccupationandVocationaleducationacademy,wuh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wuhanHubei430074,China)

abstracttoinnovatethetalentcultivationmodelofhighervocationalschoolsadaptabletoregionalindustrialstructureandmaketheregionalandcharacteristicdevelopmentwayarereasonableselectionofconnotationdevelopment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theinnovationofhighervocationalschoolsinHubeiprovinceshouldexploresystematicallyfromtheview,contentsandpathway.ReferringtheexperienceofHubeiprovince,inordertoachieveinnovationoftalentcultivationmodel,highervocationalschoolsaroundthewholecountryshouldtakesystematicinnovationasthefoundation,trytoinnovatetalentcultivationstandardtakingadaptabilityasthestartingpoint,andtrytoinnovatetalentcultivationprocesstakingopennessastheobjectives.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talentcultivationmodel;view;innovationpathway;Hubeiprovince

收稿日期:2013-04-20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篇6

关键词: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特点

21世纪是数据时代,伴随着大数据的兴起与渐趋普及,世界经济发展格局逐渐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在这种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推动下,教育格局必然受到波及与影响。打破旧有的教育格局,加快各地区教育区域合作的步伐,以应对数据时代的来临,并适应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需求,势必成为各教育层次共同应对的现实问题。在各种教育层面中,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环节中最高级的阶段,在教育区域合作方面更应该及时做出应对,同时也为其他层面的教育区域合作化提供参考范例。如何加强高等教育之间的区域合作?教育区域合作应该遵循哪些思路与运行模式?如何从国家发展战略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教育发展与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具体到西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域辽阔,人口稀少,资源丰富,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相较于中西部地区而言远远不及,因此,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加强教育的区域合作尤其显得重要。相较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具有不少劣势,如经济发展比较滞后、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不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等等,如何克服这些负面因素,最大限度地开展西部高等教育的区域合作,以有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关系到西部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乃至于关系到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然而,目前关于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充分,现有的成果大多集中于探讨国际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经验方面,而对本国教育区域现状关注不多。在这样的研究局面下,李化树教授的学术专著《建设西部高等教育区――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模式研究》的出版尤为及时。

《建设西部高等教育区――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模式研究》全书共分七部分,该书的研究总体框架是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的发展模式与经验教训进行系统总结,同时结合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为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切实推进提供决策参考。从这一角度而言,该著的学术定位似乎是决策报告。然而,从全书的框架构建、行文措辞、观点推导等都无不彰显出李教授宽泛的治学视野、严谨的研究态度与深厚的学术功力。窃以为该著主要具有如下特色:

一、体系缜密,思路明晰

全书主体共分为七部分:在绪论中作者首先提出推进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必要性,其后就高等教育区域合作这一课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耙梳,最后是研究思路的具体说明。在研究思路部分,作者指出:“本研究的总体思路是,以新功能主义理论、经济增长极理论、集聚溢出效应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为观照,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坚持历史意识与问题意识相结合,深刻揭示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发展的基本动因,深入剖析中外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成功实践案例,对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模式提出构想,并就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支持体系及实施策略提出设想。”作者在广泛查阅中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具体案例实证分析,以分析法立论,以比较法从横向静态与纵向动态两角度进行切入,研究方法科学合理,研究思路清晰顺畅。在该著主体正文部分五章中,作者先以两章篇幅深入剖析了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动因,接着从比较角度对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美国CiC大学联盟的构建、长三角高等教育区的联动发展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第四章模式构建研究是正文的中心,同时也是该书最具参考价值的部分。作者从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发展基本原则、模式架构、功能、支持系统四方面提出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措施。

二、立论紧扣时政,体现了作者高度自觉的参政议政意识

《建设西部高等教育区――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模式研究》的学术定位既是学术专著,又是为构建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模式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的研究报告。这就决定了该书在阐述理论的同时必须针对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有的放矢,结合西部区域具体实践进行论述,这样理论才不至于空洞浮华。在全书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处处感受到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及积极建言的参政议政意识。如在“多元驱动”一节中,作者从科教驱动、文化驱动、经济驱动、生态驱动四方面论述了区域合作的多种形式。而每一方面的论述均围绕西部地区发展现状而展开。如在“科教驱动模式”一节中,作者结合成都、重庆、西安、兰州四地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指出在这四个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中,已经具备科教驱动模式的基本条件,因此目前的战略发展是“通过优先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构建一批现代大学科技园和大学生创业园区。”(第144页);在“文化驱动模式”一节中,由于新疆地区文化发展的独特性,作者提出打造成都、重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区域文化中心,以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带动整体区域文化发展的观点。在“经济驱动模式”中,作者提出以川渝经济区与关天经济区为龙头引领西部区域产业发展的规划。在“生态驱动模式”一节,作者结合西部西部地区荒漠化与草地退化问题的日趋严重,提出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要秉持生态发展新思想的环境意识等。以上所论,均是立足于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在具体实施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彰显了作者关注社会民生的学者情怀及高度自觉的参政议政意识。

三、资料翔实可靠,论见新颖独特

我们注意到,该著中作者在论述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动因时,使用了大量列表进行数据统计。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西部地区教育人口的发展分布情况、自然资源储量基本情况、民生投入及财政投入情况、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情况、高校教职工基本情况、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普通高校本科学科分布点、工业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城镇化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总体概况、人力资源市场专业供求对比分析、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普通高校办学条件、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情况等以列表形式表现,并在数据翔实的基础上展开辨析。这样的写作思路,一方面增强了材料的直观性与系统性,另一方面使得文中的观点推导有理有据,凿凿可信。如作者在列表统计西部各省区高等学校教职工基本情况后得出陕西、四川、重庆、广西教师资源综合素质普遍高于其他省区这一结论,并由该结论进一步得出“西部教师总量仍然是相对不足”的观点,由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失衡,优质教师资源相对集中于少数发达城市,因此有必要通过区域合作与交流改善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又如作者在根据西部各高校专业目录统计整理出《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本科学科分布点》。数据统计工作是一项极其繁重而单调的劳动,一般学者往往视其为“畏途”,即很少舍得在数据采集上花费大量功夫,而热衷于从理论高度立论。实践证明:没有扎实数据支持的理论大多只是泛泛空谈而已。正因为该著在数据采集、资料辑录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这才使得作者所提见解既富有针对性又极显理论的深度与厚度。此外,在实践上也具有可操作性。

李化树教授长期以来一直从事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科研成果丰硕,是享誉国内教育界的知名专家。他之前出版的诸多著述,如《教育强国:目标、方针与战略》(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公平与均衡――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美国实证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现代德育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eHea)――聚焦博洛尼亚进程》(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等在学界均有较高评价。《建设西部高等教育区――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模式研究》一书是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战略研究》的前期成果之一,我们期待其后续成果的不断问世,同时也期待有更多的学者关注教育区域合作发展研究这一富有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李化树.建设西部高等教育区――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篇7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高职教育区域经济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教育”)是近二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形式。它与区域经济依存共生,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1.高职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动因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的形式,它的兴起与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具体来说,发展高职教育的原动力来自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的人才需求;来自于行业对从业者职业技能的要求及变化;来自于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直接的参与和支持。现代经济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是高职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为高职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因此,经济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是高职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2.区域经济特征对高职教育的制约作用

区域之间因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区域在全国分工中条件的差异而形成各自的经济特征。区域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首先,发展状况取决于区域经济为其提供多少社会剩余产品,提供多少受教育的对象和提供多少时间用于智力活动。区域经济总量水平使区域教育投入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次,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在农业占有很大比例的地区,劳动力的类型必然以农民为主;在石油生产占有很高比例的地区,劳动力的类型必然以石油工人为多。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劳动力需求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要,而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类型不仅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构成状况,也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供给结构状况。再次,区域技术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区域技术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我国各地、各产业间技术构成水平发展很不平衡,既有接近甚至赶上发达国家的产业和企业,也有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的地区、产业和企业,因而,高职教育必然是多层次的。同时,高职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满足区域经济人才需求

1.推进内涵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办学保障

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在院校数量、招生规模、在校生人数等方面都已经超过了本科院校,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社会对高技能技术人才的强烈需求,二是高职的就业还不令人满意,三是创新理念意识匮乏。

以我院为例,8年办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在校生规模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学生人数已经超过万人。学院在发展初期重心主要是在规模发展上,中后期才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方面来,形成――以依托行业,走具有鲜明交通特色的全方位紧密型产学研结合之路的办学特色,这一特色在2004年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已经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认可。学院每年召开年度教学工作会议,着重围绕如何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保证并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人才的创新素质,进行全院教育思想大讨论,不断转变观念和提升理念,大力推进学院内涵建设,培养具有“适岗、应用、变岗、创新”的面向交通及相关行业需要的工程实施、基层经营管理、技术应用型的高技术人才,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办学保障。

2.推进类企业文化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从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来看,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继续教育提供培训场所、为技术革命提供创造基地。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高职教育具有地方性和行业性特征,高职院校要建立具有行业属性和职业特点的专业文化,只有在各专业建立与相关行业(或职业)理念衔接的专业文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真正具有高职特色的类企业文化。也只有专业定位准确,才能实现“产销”链接,否则将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很大的困难,使高职教育失去活力。相对于普通高校的教育过程而言,高职院校有其特定的教育内涵,主要是因为高职教育更强调实践教学,贴近岗位。由于高职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40%~50%以上,即学生在企业学习时间与在校学习时间基本相当。学生有一半的时间在校学习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各种习惯,还有一半的时间在企业中进行实践教学,又学到了岗位技能和企业精神。高职院校与地方行业企业的联系最密切,像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离不开企业一样,在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上,也不应该闭门造车式地疏远行业企业,需要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3.创建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发展高职教育,形成产学研结合良性互动的局面

(1)创建企业参与办学机制

我院建立了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学术指导委员会,从企业中聘请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管理干部作为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参与教学和管理,特别是参与专业开发、重点专业和专业群的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与评估、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的论证和决策。与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和合作。积极与交通行业企事业单位合作,与企业共建工业中心、研发中心。如:与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丰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香港金邦股分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交通行业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学院广大教师承担参与院外综合、横向科研、教研项目68项。事实上,很多高校产业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均以产学研合作方式实施。

(2)依托行业,创建科技服务平台

实践证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离不开第一线的实践,需要企业行业的支持和配合。正是在社会和广大企业的广泛合作的基础上,我院率先在高职院校中成立了专业二级学院――汽车学院,将汽车学院的大部分实验室办成产学研结合的基地。汽车学院已建成了包含丰田技术教育中心、仿真汽车综合检修实训车间、工程机械实训室、工业设计实训室、力学综合实训室、机加工车间等实训室14间,拥有广东省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中心站、驾驶员培训中心、汽车修理厂等3个校内实习基地,拥有广州宗远丰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广州丰田汽车特约维修中心、广东利泰集团有限公司等13个校外产学合作教学实训基地。目前,广东省交通厅唯一的机动车驾驶教练员考试中心、广东省交通厅惟一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中心站、广东省交通厅唯一的丰田营销教育中心(F-Sep)均设在我院汽车学院。在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还注重从企业中聘请企业一线的实践工作者担任兼职老师,并邀请企业、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掌握生产实践领域最新技艺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定期来学院介绍生产一线的最新技术、操作方式及管理经验,通过产学研结合,将目前社会实践中正在使用的理论、技术、设备、工具直接优化组合教学内容中,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与生产一线零距离接触,真正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体验今后社会岗位上的职责和工作任务。

与此同时,企业也与相关专业建立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让教师参与企业的科技攻关和产品的开发,企业为教师提供科技创新的舞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出来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显示出鲜明的特色,较强的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市场竞争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在开展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做出正确的选择。在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中,高职院校探索出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种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用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这种办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整个培养期间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多次到企业实习或顶岗工作,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育人的全过程。这种模式适用于理论技术要求比较高、实训时间要求长的专业。比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在第一、三学期在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并在企业学习机械制造基础、装配工艺、机械工业企业管理、产品技术文件、现场管理、班组长素质要求和品质管理等课程,由企业实施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知识等全面教育。在第二、四、五学期由学校实施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理论等方面的教育,第六学期再到企业实施毕业实践环节教学。该模式的显著特点是有两批学生交替参与,企业的岗位完全以学生为主。学生的身份就是员工,享受企业员工工资等福利待遇,让学生实践中扎扎实实地学、真刀真枪地干。

2.“2+1”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一种双向参与、分段培养的教育模式,即在3年的教学中,两年在校内,一年在企业进行。校内教学以理论为主,并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时间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在企业接受专业实践、岗位技能训练以及完成企业管理规范、职业素质、学习部分专业课,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企业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这样,学生一毕业就能达到上岗的要求,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拓展了新的途径。这种模式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就这是说,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双方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全过程,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和生产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项目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篇8

一、区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理念

(一)“非均衡发展理论”视域下的高职教育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不同的学科范围内,“区域”的内涵各不相同。在地理学上通常是指按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划分的地域单元,在该区域内,一些地理特征具有统一性。作为这一概念的延伸和应用,政治学按行政权力的覆盖面,将“区域”定义为行政单位。社会学则把“区域”作为具有相同社会特征(如语言、宗教、民族、文化等)的聚居社区。经济学对区域有多种解释,可依据资源、市场、运输成本、人口等经济要素进行划分。由于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状况、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依据不同区位划分的教育区域、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不完全一致。某一区域的教育系统是该区域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子系统,前者必须适应后者的发展,并受到后者的制约[1]。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5年提出的“非均衡发展理论”[2]认为,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经济增长往往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个或几个实力较强的区域中心,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地区经济产生不同影响。非均衡理论揭示:第一,产业结构更新是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创新会直接打破区域平衡,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第三,区域劳动力质量差异是影响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四,区域联合与融合有助于减少区域间壁垒,促进分工协作,有助于扩大要素流动范围,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主要依托,因此高职教育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关键所在。

(二)经济环境、教育制度、文化传统与区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系

区域经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原动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依据。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人才结构的调整,要求高职教育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方式,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区域教育体制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起着制约与主导作用,教育体制内的教育主管部门根据省内不同区域和行业的产业结构特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每年专业设置指导性意见等方式,对高职人才培养进行指导,确保冷门专业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热门专业人才培养不过剩,平衡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实现冷热专业协调发展。

高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社会活动和传递文化的载体,与文化传统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文化传统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则主要存在于价值观、教育观、人才观等思想活动中,对教育改革起推动或阻碍、加速或延缓,以及改革过程中方式、方法的选择等作用[3]。

二、湖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10年来,湖北省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湖北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还有一定差距,不能完全适应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需要,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不够,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企业已经参与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但真正愿意并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选派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提供实训设备、编写工学结合教材的企业还不多,多数企业只愿意接收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一些学校的顶岗实习被异化为就业和用工,很多实习单位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是以低廉的价格用工,将顶岗实习列为用人计划的一部分,企业顶岗实习没有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同时,湖北高职院校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与教育部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由企业人员参与编写的教材也很少。究其原因,无论是从宏观层面的湖北高职教育来说,还是就中观层面的各高职院校,以及微观层面的各专业而言,都尚未真正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4]。

(二)对培养目标内涵的把握不准、与中职的界限不清

湖北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逐步清晰,但对其内涵的认识却存在一定偏差。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学校只强调“技能”,忽视了“高素质”。很多学校对职业能力的理解还是岗位职业能力,没有发展为综合职业能力,只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其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创业精神的关注较少。另一方面,只强调“技能”,忽视“技术”,很多高职院校将学生定位于操作性岗位,操作性训练多,设计、开发的训练内容少甚至没有,与中职学校基本没有区别。

(三)保障要素弱化或缺位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瓶颈

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要素中,教师队伍、实践基地建设是近些年高职专业建设的重点,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由于经费要素的弱化,使教学资源等距离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同时管理要素也在弱化——制度改革没有跟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要。所以,师资的短缺、教学资源的匮乏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滞后制约着湖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制度虽然也在不断改革,但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和人才培养的要求相比,呈现明显的滞后性。如,一些高职院校虽然也在进行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与改革,但人事分配制度仍然对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师与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师同等对待。教学方法的改革意味着教师必须为实现新的培养目标对自己原本熟悉、习惯的教学内容、形式、教法、手段等进行重新审视,做出新的设计。这种破旧立新、富有开拓性的劳动,无疑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教师付出的劳动与获得的报酬不成比例,在导向上的偏差,极大地影响了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三、湖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

(一)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主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十二五”时期,湖北省将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等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未来五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走在中西部前列,部分领域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10∶47∶4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5]。

湖北高职院校应加快构建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习模式等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规范和机制,建立学校和湖北区域内企业联合的校务委员会,共同确定办学规模、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形式、师资配备等,共同对教学过程承担责任,实行“订单式”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适应教育体制改革,探索中高职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依据教育部一系列关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文件精神,以中、高职衔接为切入点,构建中职、高职(专科及以上)教育立交桥,推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系统构建适应湖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湖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思路。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落实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工作,应树立“服务需求”的理念,逐步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选择湖北省大力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相关专业进行中、高职贯通的专业建设试点;按照“系统培养”的理念,科学设计衔接方案,选择若干国家示范校进行中高职协调发展以及高职本科试点,逐步搭建中职、高职专科和本科及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立交桥”。

(三)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搭建完善的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湖北历史悠久,荆楚特色的文化曾极大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如何充分利用湖北文化、社会发展的优势,突破资源瓶颈,调动各方力量,搭建完善的产学合作机制,为学校发展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进而提高办学内涵与质量,正在成为湖北高职院校思考并努力实践的问题。

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深刻挖掘本区域内的传统文化,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在职业实践中,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提高职业能力。湖北省一些办学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所在的孝感地区有深厚的孝文化传统,学院凭借这一优势,以感恩教育为载体,建立了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组建了50多个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传统孝文化与现代先进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根据不同行业、职业以及学院专业群特点,制定机电工程类、护理类等专业群职业道德培养标准,让师生深刻认识到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主动掌握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对人才的要求,积极加强学生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6]。

四、我国区域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基于湖北省的启示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系统,系统内任何一个要素的变更,都会引起模式框架与功能的变化。因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是多角度、多要素、多途径的。根据湖北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当前区域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以制度创新为根本

制度缺陷是影响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障碍之一。人才培养制度是培养模式的基础与保障,也是决定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的重要因素。培养制度的存在使得人才培养活动能够制度化、规范化,只有通过制度化了的人才培养活动,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得以形成和存在,所以人才培养制度是培养模式中最为活跃的内容。

当前,湖北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开放性不足、保障要素弱化等问题,其根源在于制度缺位。因此,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必须不断加大制度建设与创新的力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制度。应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围绕规范日常教学行为与实践教学运作过程,创新管理流程,修订或重新制定相关政策,对教学过程加以规范与促进,不断提升教学管理内涵,提高服务质量。第二,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以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为组成部分的质量标准体系,以教学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建立扁平化的教学管理机构,完善和修订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制度、工学结合管理制度。第三,建立开放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开放办学及“工学结合”对质量监控的客观要求,建立以工作预防、过程监控与实时纠偏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督导体系。同时,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监控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建立社会综合评价系统,及时吸纳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等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与管理。

(二)以适应性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适应性的要求体现为:适应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要求;适应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具备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湖北省为例,当前湖北省正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趋势,“十二五”期间,湖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将大幅上调,需要大批技术技能人才。调研显示,湖北省高职专业结构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针对第一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明显不足,面向新材料等产业的专业还是空白,面向本区域的就业量较少等,这说明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还不能适应。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强化产业、行业调研,深入分析本校专业结构与专业建设状况,准确定位专业方向与人才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结构,最大程度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以适应性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规格,高职院校首先应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开设专业,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充分满足学生实现就业的愿望;其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规格,满足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接受更高水平职业教育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三)以开放性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过程

开放性首先是指高职院校利用社会资源、让社会力量参与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就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作用。第一,建立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对专业发展方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进行把脉,确保专业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第二,改变以往学校教师单独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的理念,确立行业、企业专家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企业调研、座谈会、专家评审等方式,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和工学结合教材,确定学习任务,设计教学过程,确定考核方案。第三,以校企资源共享、互惠共赢为原则,以实现“教学、职业技能培训、生产、技术开发与服务”四大功能为目标,采取学校自建、引进企业在学校建、学校到企业建、学校与企业共建等方式,建成一批具有真实工作氛围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和与校内实训基地功能协调并有机衔接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学校环境和企业环境交替完成学习。第四,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组成“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第五,对输出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收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学校应和企业共同确定毕业生跟踪和评价指标体系,跟踪和收集毕业生质量信息,共同分析、评价毕业生质量特点,反馈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开放性还要求打破学校之间、学校与培训机构之间的界限,共享资源,共育人才。如,武汉城市圈43所高职院校虽然于2009年达成协议,可互认学分和联合培养学生,但是没有得到进一步落实,尚未出台可操作的规范[7]。至于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资源共享的比例就更加微乎其微。因此,区域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形成更加合理的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地域的优势,加强合作。

参考文献

[1]夏鲁惠.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

[2]Francoisperroux.economicSpace:theoryandapplications[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50.

[3]刘献君,吴洪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10-13.

[4]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建设丛书编委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案例选编[eB/oL].(2012-10-15)[2013-02-11].http://61.183.207.201/cgz/Content.asp?c=292&a=884&todo=show.

[5]湖北省改革和发展委员会.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eB/oL].(2009-10-23)[2013-02-11].http://hbjw.gov.cn/publish/20091023/20091023823619.shtml.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篇9

关键词:区域公共服务公共教育活动模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G123文献标识码:a

在2014年12月召开的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相关负责人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内容进行了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讨论,将建设标准、中心环节和组织建设等内容列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工作任务之中,这也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公共教育作为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我国人民素养、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教育途径,将教育活动融入城市、社区教育之中,能够有效地调动人民群众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的目的。随着我国国家政府对区域公共服务投入力度的不断深入,公共教育活动模式也应进入适时的转变与创新,以更加良好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之中。

一、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概述

区域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进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发展任务,其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其中包括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区域公共服务资源、区域公共服务保障机制等内容[1]。区域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需求,以公平和平等为导向,对公共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贯彻和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之中,为我国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区域公共服务体系具有服务性、全体性和公共性的重要特征。第一,区域公共服务体系具有服务性的特征。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目的,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各项需求;第二,区域公共服务体系具有全体性的特征。区域公共服务以政府职能为基础,其受众范围为我国全体人民,尊重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面向所有人民群众;第三,区域公共服务体系具有公共性的特征。正是因为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性和全体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具有公共性特征,为人民群众所共同使用与实践。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我国区域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基础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公正性原则。第一,基础性原则。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在于它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健康权、受教育权等宪法规定的基本政治权利。第二,系统性原则。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元素应是一个整体,各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虽然可能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扩充,但并不能改变其系统性。第三,公正性原则。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要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是它的核心价值。

二、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下探索公教活动模式的价值

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下探索公共教育活动模式,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构建和谐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当前,传统型的学校教育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公共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式,在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以传承和弘扬社会正能量为主要任务。近年来,随着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完善与日益落实,其公共服务体系也在日趋强化与健全,公共教育活动的开展范围和规模也随之扩展,传统化的教育活动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切身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现行的公共教育活动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下切实有效地探索公共教育活动模式,成为相关研究人员的工作重点。公共教育活动作为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承担载体,要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引导人民群众融入其中,实现公共教育效益的最大化。[2]

三、公共教育活动是发展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与公共教育活动

区域公共服务体系,是人民群众实现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国家政府践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区域公共服务体系是在区域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经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组织体系管理而形成的一系列机制模式,向人民群众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制度总称。公共教育活动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城市或社区两种形式,以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为开展公共教育活动的主体,将读书会、主题讲座、研讨会等作为公共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公共教育活动作为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领域,其建设的质量与发展水平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公共教育活动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对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下公共教育活动的开展现状

以我国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现状为例,据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015年统计,全国公共社区服务满意率为90%,各社区参与公共教育活动的人数均超过60%,社区居民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与宣传之下,通过图书馆、美术馆等公教形式,充分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到公共教育活动之中,一大批懂知识、有文化、会学习的新型居民正在成长壮大,通过发展社区教育活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并在多次社区评比过程中获得先进荣誉称号,极大程度上调动了人民群众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公共教育活动促进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

公共教育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形式载体。公教活动以建立社区教育、城区教育为主要途径,高效整合各项社会教育资源,大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内涵,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己任,为建立覆盖面广、可行性强的区域公共服务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共教育活动将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的文化载体,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我国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

四、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下的公共教育活动模式构建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指导公共教育活动科学化进行

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下的公共教育活动模式建立,要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指导公共教育活动科学化进行,为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公共教育活动模式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指导思想。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指导,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益,不断促进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公共教育活动模式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在发展过程中,公共教育的载体要明确自身的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人民的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逐步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公共教育活动交流

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下的公共教育活动模式建立,要逐步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公共教育活动交流。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是全体人民群众,因此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各项制度要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求各管理者和执行者将公共教育活动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建设轨道当中,引导公共教育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进而为公共教育活动模式的确立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要明确各教育活动中心的职能与建立,建立相应的公共教育管理制度,定期举办各项文体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共教育氛围。

(三)借助区域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公共教育网络

要借助区域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公共教育网络,不断提升公共教育活动模式的科学技术含量。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国家在重视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快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进程,在新的时展背景之下,公共文化场馆、文体类活动中心的数量也随之增多,作为区域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建设内容,公共教育可以以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为载体,在公共文化教育设施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教育网络平台,构建全民化、高效化和普及化的公共教育网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下公共教育活动模式的研究,是贯彻和落实中共十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深化教育文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付诸于实际行动的重要探索,公共教育活动在文化知识传播、精神文明培养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实际过程中要从科学理念、完善制度、构建网络、颁布政策和创新特色五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下公共教育活动模式的科学性和层次性,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篇10

【关键词】区域合作委员会工作站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是当前,也是今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的主要方向。教育部多项文件以及教育工作会议都强调,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但从整体上看,当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仍处在初级阶段,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长效机制,校企合作缺乏实际的、在实践层面上可操作的措施。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借召开校企合作理事会之机,建立了区域性的校企合作理事会二级运行机构——区域校企合作委员会,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一、区域合作委员会的建设内涵

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CBe模式之所以能够在很长的时间内保持强盛的生命力,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参与,任何一方的缺失或弱化都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而国内的校企合作模式,大体有三种:利益驱动型、智慧互补型、价值认同型。这三种模式虽然使学校与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双赢,但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合作主体单一,学校和企业单方面合作较多,合作途径、合作性质等还不明晰;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认识不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学校内部对校企合作的管理存在缺陷;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等。

学院借鉴国外校企合作模式,紧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宝贵机遇,以骨干院校建设为契机,组建了由区域内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会,促进产学研合作。同时,学院在设置校企合作工作站(常州、武进、苏州、昆山等)的地区相应成立了区域合作委员会,主要包括常州、武进、无锡、苏州、昆山、南通、南京、扬州等8个区域合作委员会。区域合作委员会是校企合作理事会下属的区域性二级组织,是在学生实习和就业相对集中的区域,依托各地高新园区,组建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四方成员共同参加的区域非营利性联合体。各区域合作委员会以开发人才资源为抓手,集职业信息沟通、职业教育改革为一体,形成规模优势,实现区域内教育与经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时也提高学校和企业适应区域经济的能力,增强各自的总体实力,创多赢局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吻合当地职业教育专业发展和地方经济支柱产业特点。

区域合作委员会的本质是合理发展、优化配置资源。高职教育具有教育与经济的双重属性,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背景下,利用四方人力、物力等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互补,共同促进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区域校企合作委员会的职能分析

第一,负责制订区域内校企合作工作规划,部署本区域阶段总体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务。负责区域合作协调会议的组织工作,研究并提出推进区域内校企合作的思路对策和工作建议,指导并监督校企合作工作站落实会议确定的各项事宜。

第二,经常保持与区域内政府、行业、企业的沟通和联系,掌握区域内校企合作情况,并及时反馈有效信息,为政、校、企合作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

第三,各区域合作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推选区域内优秀的行业、企业并产生区域内的理事单位,不断充实和壮大校企合作理事会队伍。对区域内的理事单位加强监督,确保区域合作委员会的正常运行,最终为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第四,统筹区域内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四方资源,建设并管理区域内校企合作工作站,指导“工作站”开展工作。推进“校中厂”和“厂中校”建设,并依靠区域合作委员会的平台,打造区域内星级校企合作基地。

第五,建立信息交流制度,打造信息交流平台。区域合作委员会定期向理事会汇报区域内校企合作进展情况,在合作中整合各要素之间的流动,促进各方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使合作各方达成合作共识,找到合作方向,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指导各系部的人才培养及专业、课程建设。

三、区域合作委员会运行的保障机制

(一)制度保障

在成立区域合作委员会后,学院及时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工作规范、流程等制度,如《区域合作委员会工作条例》《区域合作委员会例会制度》等,规定区域合作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委员会成员的入会资格及权利和义务等,规范和保障委员会的正常运行,使其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达到建设的预期目标。

(二)组织保障

区域合作委员会的委员在校企合作理事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由各地区政府领导、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和院校代表组成,校企合作工作站为区域合作委员会的秘书处。以常州区域合作委员会为例,常州区域合作委员会委员由常州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担任主任委员)、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常州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领导、常州校友会会长、常州地区战略合作企业的领导等组成。

(三)信息保障

信息的沟通与交流贯穿区域合作委员会运行的全过程。“工作站”作为校企合作的“窗口”和“桥头堡”,充当了校企信息贯通的桥梁,具有区域优势,方便与当地人力资源市场、企事业单位沟通,能够直接便利地获取合作信息。为加强委员会成员之间的联络,校企合作工作站站长兼任区域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区域合作委员会的日常和相关协调工作由区域内校企合作工作站负责。可依托“工作站”的信息平台,开展区域性的校地合作,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和校企合作协议,使区域合作委员会的各项事宜能够顺利开展。

四、“工作站”式区域合作委员会的运行成效

(一)形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针对校企合作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工作站”式区域合作委员会能有效加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健全校企合作的协调与约束机制,推动学校和企业的深层次合作;能够加强学校和区域内政府、行业、企业的沟通和联系,统筹校外办学资源,指导校外办学活动,为校企合作提供决策和参考依据,推动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全面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

(二)有效推动学生实习与就业

学院发挥区域合作委员会的作用,与各区域理事单位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区域合作。2012年,无锡、南通、张家港、昆山、常熟等地区域合作委员会相继召开研讨会,统筹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四方资源,商讨各方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创新性地联合培养各类人才。

在区域合作委员会的引领下,区域校企合作的深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院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如无锡市滨湖区传统规模企业、高新企业、无锡山水城骨干规模企业来校举办区域专场招聘会,提供实习岗位600多个;苏州工业园区人才市场、常熟经济开发区劳动人事局组织专场招聘会,提供招聘岗位700多个。

(三)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寻求企业和学校的利益共同点,共同实现互利双赢。为了使校企合作富有成效,通过区域合作委员会建立高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创造和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调配行业和企业社会资源,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提升就业层次,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资源共享,提升了各自的总体实力。如昆山市人力资源市场组团40多家企业参加学院2013届顶岗实习推介会,收到求职简历600多份,180多人落实在昆山顶岗实习;在我院承办的江苏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公益供需洽谈会上,昆山市30多家企业组团来我院招聘毕业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有效拓展工作站的平台作用

在区域合作委员会的引领下,工作站的功能得以充分拓展,成为学生校外实训的“大本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桥头堡”、人员互聘的“联络处”和信息共享的“交换机”。

“工作站”作为学院开展“订单培养”的重要平台,全方位推进“订单培养”工作,校企共同开发与实施课程,实现“教室、实训室、车间”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各类技能培训,使学生能够在感悟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并在其中渗透职业素养和企业文化教育,缩短学生就业“磨合期”。

“工作站”挖掘区域内优秀企业资源,落实与对口企业的合作,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统筹建设“厂中校”,协助校内专门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在区域内校企合作基地中建立双师素质培养基地和兼职教师储备基地,与企业联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在“工作站”为专业教师提供实践场所的同时,也搭建了学院吸引和培养企业兼职教师的平台,吸引了一大批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参与学院教学和研究工作,不断充实学校教师队伍,开展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等人才培养工作,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打造了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张胜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想模型”[J].教育与职业,2011(12)

[2]宋小华,冉云芳.从区域经济特点看职教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