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十篇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十篇

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2:11

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篇1

关键词361全覆盖山区数学导学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6-0032-02

所谓“361全覆盖”教学模式,也被称为三生、六环、一目标教学模式。三生,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要生动有趣、重视教学成果的生成。六环则指的是教学中的六个具体环节,依次为激发兴趣、引导探究、效果展示、教师点拨、成果训练和新课预习。剩余的一目标则是实现高效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体现到山区小学数学的导学案设计中,则要求山区小学数学教师结合上述教学模式进行导学案设计。

一、“361全覆盖”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

在山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361”全覆盖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步是结合山区小学环境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塑造情境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方面需要山区小学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充分运用山区小学中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积极融入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课件,为小学生创设情境提供帮助。在这一环节中,山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将导学案中的观点、结论融入到具体的案例中,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小学生思考,更加牢固的掌握数学知识。“361全覆盖”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二个实施环节是将小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针对每个小组的具体情况进行任务布置。所以山区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应该重视为小学生设计合理的讨论,交流时间。让他们通过思考、探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自我表达与倾听,懂得尊重不同观点。

实施“361全覆盖”教学模式的第三个环节是展示学习成果,为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这需要山区小学教师在设计数学导学案的时候,有步骤的对小学生进行引导,要设计出足够的r间让小学生阐述自己对数学问题的看法,同时留出时间让抱有其他观点的小学生发表下自己的疑惑。在这样的情景小,小学生会感受到平等和民主,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第四个环节是对山区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小学生的观点加以引导升华。此阶段山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导学案中设计出具体的方式步骤,全面考虑小学生学习成果中存在的疑惑,针对性的设计出引导方案。第五个环节是通过当场对小学生进行训练,当场反馈的方式,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方面山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结合课堂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合理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最后一个环节是在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对下一堂数学课进行预习。该阶段山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导学案中设计出拓展训练题,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索。

二、山区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中运用“361全覆盖”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导学案的设计应关注学生的思维

由于不同地区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不同,所以当前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小学。例如在山区小学数学的人教版教材中,存在问题难度偏高的现象。如果让学生课下独立预习,很容易出现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而预习受阻的问题,起不到预习应有的作用。所以山区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应该结合山区小学的实际情况,将问题的难易程度适当调整,或者将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分解,通过问题串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获得答案。

(二)导学案的设计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361全覆盖”教学模式下,山区小学生从最初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在他们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如不加以引导,很有可能走入误区。所以山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置一些类似于“答疑解惑”“友情提示”等项目,用来提示学生一些思考方向和学习方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让小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获得应有的学习效果。

(三)导学案的设计应注重预习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山区小学生再利用导学案进行数学预习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很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此时山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的给予引导,鼓励他们思考问题。然而在山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小学生的预习不会发生在课堂中,所以山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导学案中设计“疑惑部落”,让小学生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难以理解或者存在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小学生在对自身疑惑进行记录的过程中,也会对问题进行二次思考,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考能力。不仅如此,山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小学生的疑问进行收集归纳,设计成为课堂中的小组讨论主题,为“361全覆盖”教学的探究学习过程提供资料素材。

参考文献:

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篇2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项目教学法;概念;应用;创新能力

本文主要阐述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通过项目教学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岗位需求合理设置项目内容,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主动探究计算机理论知识,改变学生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项目内容,通过大量的项目事例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根据岗位需求设置相应的项目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顺利完成项目任务。实施项目教学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项目操作技巧,为更好的就业提前做好技术准备。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项目合理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导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学项目设计不合理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直接降低教学效率。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可以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计算机教学,从实际出发合理设计项目内容,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项目教学设计时必须要体现出合理化的特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作起,首先在学生之间要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调研形式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然后结合内容特点设计项目清单,并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进行项目清单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跳脱出教材顺序安排局限。其次,在进行项目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为此可以采用访谈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差异和学习差异,同时还可以听取学生的建议使项目教学设计更切合学生发展,这是项目教学合理化的体现,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2.教学项目事例展示,培养创新能力

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多时候以模仿为主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发挥示范作用并通过事例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全面了解教学项目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教师要选用具有真实性的项目事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项目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程序设计”时可以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导出相关数据,把整个操作流程系统地演示给学生,使学生轻松掌握基础的操作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去最近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教师要选用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事例并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项目事例展示能够扩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轻松掌握编程的基本技能,将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融入自己的主观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强化项目教学法实施,突出实践能力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合理设置项目任务,当教师演示完教学项目时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流程,以学生掌握基本项目知识为标准。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设计多样性的项目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到项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施项目教学法可以丰富项目内容,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此外,实践操作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发挥主导作用,例如在学习word表格制作时,教师可以运用项目教学法演示表格的统计功能,根据具有实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制作表格,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项目案例,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项目任务,也可以运用合作方式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实现项目目标,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挖掘学生的潜能展示各自的优势,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发展自己的缺点并及时改正。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注重教学项目评价,培养社会技能

教师要注重教育评价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在运用项目教学法以后要注重反馈信息,确保运用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轻松掌握操作技能,同时要对项目教学法进行评价及时发展教学环节的薄弱之处,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方反馈解学生对项目教学法的意见,也可以通过座谈方式使了解学生对教学项目的评价,教师要多与学生互动交流,及时发现项目教学的不足并及时改正,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重视教学评价,及时反馈教学评价并对不足之处加以改正,用人单位要及时反馈项目教学信息,充分了解学生的岗位需求并根据学生的专业设置相应的项目内容,确保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社会技能。

综上所述,中计算机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熟练掌握项目操作流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中,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项目并以团队合作方式,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及时改正,同时能够调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光晔,梁超.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6(03)

[2]陈松.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2)

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篇3

【关键词】注意事项安全身体发育可操作性集体荣誉感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69

近年来,高中新课标的改革中,国家更加强调体育课程的重要教学地位。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关键保障,也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前提。体育课程的最直接教学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因此,体育课程也理应放置在更高的教学层面上来,引起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充分重视。由于体育教学一般都在户外进行,因此,影响体育课程开展的基本客观要素有很多,比如说体育器械、活动场地、天气状况、可操作性等等。此外,体育教学的进行还有益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都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注意规避教学障碍,发挥教学优势。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我们总结了很多教学中应当注意的事项。本篇文章从总结的事项中挑选出比较具有普遍适用性和代表性的四点分别加以阐述和探究。

一、时刻将学生安全问题放在教学第一位

对于学生来说,身体是学习的本钱。体育教学强调学生的身体力行,学生在户外的锻炼中,也大大增加了出现各种安全隐患的风险。高中体育教师针对这一教学现实,首先就应该时刻将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安全问题无小事,一旦高中体育教师在安全问题上掉以轻心,出现安全事故之后,将会追悔莫及。高中时期的学生,在进行课堂活动时,对自身的保护意识和能力都是比较差的,需要教师的时刻观察和注意,防患于未然。体育课上,学生多进行各种的体育活动,诸如跑步、打篮球、踢足球等等。这些活动中,学生都容易发生磕磕碰碰的情况,在学生出现受伤的情况时,教师一定要冷静及时地处理好当时的情况,根据事态的严重程度,采取适当地救助方式。但是教师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要保护好班上的每一名学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更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因此,我们认为,教师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识,让学生自己主动关注安全问题也是非常必需的。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准备好诸如创口贴、碘酒等一些必备的药物。总而言之,学生的安全事项无小事,教师要未雨绸缪,充分考虑一些必要的因素,保证学生在提升体育技能、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安全、快乐地学习、生活和成长。

二、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情况

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安排时,一定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学生的身心发育情况。高中时期,十六七岁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这一时期,一个人的身高、体重、肩宽等的发展都是在这一时期基本定型的。高中体育课堂上实施的内容,如果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的话,就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发育。反之,则会阻碍学生的发展。举个例子来讲,长跑是我们在课堂上普遍设置的一个学生集体锻炼环节。然而,夏季是不适合高强度的运动的,运动得过量的话,容易发生中暑的现象,只会适得其反,学生甚至可能出现脱水的现象,不符合学生的成长发育规律。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只有切实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适当开展课堂活动,才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改善学生的精神状态。新课改的精神要领之一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教师体谅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合理地进行教学,正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总之,高中体育教师在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符合学生的成长发育规律。

三、教学设计要注意可操作性

体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就是课堂安排的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强的课堂模式才能够发挥最大的课堂效果,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身心素质。有的教学设计构想是非常好的,但是并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的教学情境,教师应该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贯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神。比如说,有的活动在设计时,要求根据男女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将男女生分开进行教学。但是有的班级人数上,男生有50人,女生只有20人,分开教学只能造成教学资源的磨损和教学时间的浪费,可操作性是不强的。再举一个例子,有的教师为了增强课堂模式的多样化,在学习太极拳的时候,提倡开展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然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体育技能方面毕竟是有限的,在互相学习的时候,太极拳的练习上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升。这样的课堂设计也不便于充分利用宝贵的体育课堂时间,操作性也不强。总之,可操作性关系到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训,精心设计、勤于反思,争取计划和开展多样化的可操作性强的体育课堂活动。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篇4

【关键词】职业能力审计独立学院

随着我国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专门化的发展,独立学院开设会计学专业旨在通过系统的学历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类财会人员。审计课程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其课程教学应关注审计职业需求。下面通过对注册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的解析,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分析高校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以此来构建课程教学体系。

一、职业能力的基本理论观点

职业能力是完成特定职业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经验,也称胜任能力。《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定义胜任能力,是指注册会计师能够在实务工作环境中按照设定的标准完成工作任务,胜任能力是以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为基础的。

(一)职业能力的要素

《职业会计师国际教育准则》中认为:职业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道德与态度三个基本要素。《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指出:胜任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和道德等专业素质和实务经历。这些都从个体投入的角度对职业能力作了要求。

(二)职业能力的层次

1.职业特定技能:应包括从事特定职业、岗位必须或应当具备的技能。如医生会开处方,会计师会做账、审计师会查账,特定职业有特定的技能。

2.行业通用技能:在属性相同或相近的职业群中体现出共性的技能和知识要求。如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专业对应职业群有:会计、统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评估等。审计职业群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审计机关的政府审计、企业的内部审计。作为属性相同的审计职业群,要求审计人员保持职业谨慎、具备职业怀疑思维方式、具备职业判断能力。

3.基本技能: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最基本的技能,如沟通能力、软件操作能力等。

从个体纵向发展看,可以从事任何岗位工作,如科员、科长、助理、所长等,不同岗位对应职业能力层次要求会有差异,能力要素结构也有差异。下面通过实证调查进行分析。

二、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胜任能力要求的调查分析

2011年10月8日至2012年6月12日,收集了来自山西注册会计师协会网公开的招聘信息,对山西45所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招聘信息中不同岗位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调查。有关调查结果与分析如下:

1.岗位调查情况。2011年19家,2012年26家,共45家。调查结果显示,会计师事务所对项目经理和审计助理岗位需求都处于高峰期,需求量相当大。这段时间学校可以为学生安排校外实习工作。

2.学历要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审计助理岗位要求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招聘单位的95%。

3.专业背景要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审计助理人员专业相关度要求较高,有明确要求的占66.14%。

4.职业资格。调查结果显示,在职业资格方面,项目经理要求具备注册会计师资质的达93%。助理人员需取得注册会计师考试所要求的科目中有3门成绩合格,或具备会计师职称者优先。

5.工作经验。调查结果显示,对项目经理的要求较高,量化工作年限的达67%以上,有的明确要求有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财务、审计工作经历。对审计助理要求2年以上经历的较多。

6.其他要求。其他方面的要求主要在职业道德层面和基本工作技能层面的要求。包括: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技术,能熟练操作使用word,excel等office应用软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强,有上进心;善于沟通,有团结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吃苦耐劳,能适应出差工作等。

可以看出,不同岗位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层次侧重点不同。对知识的要求,基层从业人员(助理审计)集中在审计与鉴证业务、相关法律法规、会计核算、成本会计、信息系统技术等。中层从业人员(项目负责人)集中在审计与鉴证、资产评估、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高层从业人员(合伙人、主任会计师)对人力资源管理、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等方面要求较高。对能力的要求,助理人员侧重操作层面实务技能,中层以上侧重风险管理层面。因此,独立学院应重视职业相关度较高的基础课、核心课。

三、课程设计与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要求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7年《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培养职业后备人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各高等院校开设会计学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以《指南》为指导。《指南》明确了胜任能力是以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为基础,注册会计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素应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实务经历。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是以专业素质为基础,而专业知识主要是通过学历教育方式获取,职业技能可以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实务经历等多种途径获取。构成注册会计师专业知识的主体有会计、审计、财务、税务,组织与企业知识,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知识。专业知识涵盖的主要内容为课程设置提供理论指导。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设计应与职业岗位需求相一致。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岗位的调查可以看出,会计师事务所注重财会人员的执业能力,其职业晋升具有“阶梯式”特点,由审计助理、项目经理到高级项目经理、合伙人。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一般先从审计助理岗位做起,工作2~3年后,可带领小组负责具体项目,就有机会晋升。因此,高校开设审计课程,其教学目的首先应重视培养助理审计人员基本知识和技能。不同层次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重点院校应重视高层次职业技能的培养,独立院校侧重最基本的职业技能的培养。从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可以看出,本科阶段开设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培养目标应是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为主,并侧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开设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的独立院校课程培养目标定位应以强化核心知识和基本工作能力为主。

2.课程体系设计应按照审计工作流程设计。

(1)课程内容设计。为使课程满足专业发展的需求,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坚持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技能,理论教学围绕与职业技能、执业能力紧密联系的知识点展开。独立学院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特点,不必刻意追求课程理论体系完整性,按照本专业相应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更利于学生职业发展。在审计课程内容安排上,理论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审计概念、基本审计知识,包括审计目标、审计流程、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程序等,学习后明白审计是什么,怎么做审计。实践教学要求掌握审计程序怎么实施,审计工作底稿如何编写,审计意见如何确定和撰写等,主要是解决审计怎么做的问题。在整个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如对各业务循环的具体审计事项进行判断,职业中面临的道德困惑应对思路等。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有效组织教学。为使教学能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有效地组织教学。审计课程按照审计工作流程,考虑各环节典型工作任务,分项目实施。如果说会计工作是按会计期间循环,那么审计工作是按其所承接的业务循环。从审计流程看,起点是承接业务、接下来风险评估、计划审计工作、实施审计工作,到完成审计。教学中不同环节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内尝试案例式、讨论式教学,以提高学生对现实、真实业务事项的敏感度,促进其专业分析判断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激发对审计职业的热情。校内利用实验室手工模拟,利用电算化审计软件,掌握审计业务的流程以及基本技能,贯通相关会计、税法、财务知识的综合运用。

以下按审计流程分别说明职业能力中所涉及的知识性要点、技能性表现,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其一,业务承接环节:知悉业务约定书,判断是否承接业务,实物演示、案例教学。

其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考虑的因素,判断重大错报可能性,讨论式、案例教学。

其三,计划审计工作:审计计划内容、要素,如何编写审计计划,模拟情景。

其四,实施工作:审计程序、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格式、要求,如何有效实施审计程序,审计工作底稿如何编写,用实训手段,教会学生怎么做。

其五,完成审计:复核、整理、审计报告,审计意见决策,案例教学。

从职业能力层次看,业务承接、风险评估阶段对职业判断能力要求较高;知识层面要求综合应用学科知识;能力层面体现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方面较多;计划工作、实施工作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专业能力要求突出;完成阶段体现综合素质,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反映。

3.课程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统一,注重过程评价。考核方式灵活,如实验报告分析、操作流程演示、计算机控制等。考核结果要能反映实践教学效果。考核项目与内容设置兼顾审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操作,评价标准要考虑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成绩评定要分多档次,以激励学生动手操作。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教学体系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础上,专业建设应考虑毕业生就业职业定位、行业定位、用人单位定位、区域定位。课程建设应考虑从事职业要求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核心知识、职业未来发展道路等因素。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应以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的知识架构为指导,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培养合格人才。

(作者王卿丽为硕士、高级会计师、教师;陆迎霞为硕士、教研主任、高级会计师、)

参考文献

[1]aiCpa.Corecompetenceframeworkforentryintoaccountingprofession[eB/oL].(1999).http://.

[2]iFaC.internationaleducationstandardsforprofessionalaccountants[eB/oL].(2003).http:///.

[3]胡建波,汤伶俐.职业能力的内涵与要素分析[J].职教论坛,2008(2).

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篇5

关键词:eR;薪资管理系统;工资分摊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52

会计电算化是我们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包含计算机应用、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实践性非常强的综合学科。对于企业事业单位来说,通过有计划地实施会计电算化,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成交和会计核算的质量,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企业事业单位管理现代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深度和广度都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必应,已经从单纯财务管理转身面向企业事业单位资源整合管理发展,eR的功能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企业事业单位管理跨入信息化,各个子系统功能尽可能有发挥,促进企业资源充分利用整合共享,促进企业事业单位高效可持续地健康发展。当前会计电算化实践中国内主要有两个常用软件,一是用友软件,另一个是金蝶软件。这两款软件覆盖面广,技术较成熟,针对小公司有标准版本,针对大集团公司有的eR系统的。其他国内的小品牌还有金算盘、管家婆等。目前高校教学大多选用友eR-U8101版。在基于用友eR-U8101版的教学实施中很多学生受会计业务自身特点和本身生活经历缺乏的影响,学生因操作不当或系统自身原因产生差错而出现错误或错误提示时,初学的学生往往无法判断问题产生的原因而束手无策。这个问题在操作薪资管理模块时理会明显,因为学生没有工资方面的生活经历。学生在训练时往往因为不能及时得到指导帮助而打击了学习兴趣,这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对本课程的深入学习和各综合技能的拓展训练。本人任教会计电算化多年,将采用截图的方法介绍分析会计电算化(用友eR-U8101版本)薪资管理子系统教学中操作流程和常见问题,希望能供学生和同行进行有益的参考。

1薪资管理系统的启用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是先进行了其他一些系统的操作,如总账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当我们新学一个子系统时,首先就是要启用。此时要注意的是启用时间和启用人。启用时间不能在总账启用时间之前,一般是同时启用。启用人是账套主管。薪资管理系统是以单位所有职工个人的工资原始数据为基础,计算每期相应的应发工资、扣款合计和实发工资等,编制工资结算单、计算个人所得税、编制部分工资清单、进行工资费用的分摊并实现自动转账处理,并提供查询、分析与打印功能。

2建立薪资管理账套

建账工作是整个工资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工资系统启用之后,具有相应权限的操作员就可以登录本系统,依据系统提供的建账向导逐步完成工资账套的建账工作。初学者往往说,我早就建好账套了呀。然而我们要明白的是此账套非彼账套,是两个内涵不相同的概念。企业核算账套是由系统管理员在系统管理中建立的,是针对整个用友eR系统而言的。而薪资账套只针对用友eR系统中的薪资管理子系统。它们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可以简单地说薪资账套是企业核算账套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薪资管理账套的同时通过系统的基础设置完成薪资账套,这在以后工作中可以根据需要回此修改。

2.1工资类别个数

根据资料或以后工作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如果单位中人员种类多样,工资项目多样,工资公式也不尽相同,则选多个工资类别。而所有人员的工资是按统一的标准进行无差别管理,工资项目、工资公式等都无差别,则选择单个工资类别。反之则选多个类别。在现实工作中,选多个工资类别为常见。

2.2扣税设置

扣税设置是指选择在薪资计算中是否由单位进行统一的代扣个人所得税处理,如果选择此项,工资核算时eR系统会根据选定的税率自动计算个人所得税。如果不选此项,则由个人自行缴纳有关税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一般都是选择代扣的。

2.3扣零设置

扣零设置是指每月发放工资时把零头扣下,和下次的工资积累取整,eR系统在计算每人的工资时将依据薪资系统初始所设置的扣零类型进行扣零计算,不用再进行公式设置。扣零设置主要适用于发放现金工资时零钱支付的不方便,现在绝大多数单位由银行工资,扣零选择很少用到了。

2.4工资类别

根据前面分析,一般选择多个类别,在此完成设置,并注意对应的涉及部门。

2.5工资项目设置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工资项目的设置。在设置时要注意项目的属性,尤其是增减项。在设置时,首先可以在参照中选择,没有时再手工录入。

工资项目设好后注意排序,系统提供了固定的应发合计、扣款合计和实发合计,注意工资项目的排序,会方便后面的计算和查对。

2.6人员档案设置

可以选择从企业核算账套的基础设置中去批增,提高效率。也可以在此一一录入。注意银行账号的录入。

2.7工资公式的设置

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一一进行工资公式的设置。在公式设置时,尽可能用页面上的工资项目,可以使用向导输入、函数参数等。要注意先后顺序和内在逻辑关系。

3日常薪资业务处理

3.1分摊设置

薪资的计算往往是按部门明细到工资项目的,在分摊设置时注意人员类别和属性,设置到相应的科目。主要涉及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3.2录入当月工资数据

根据当月实际情况录入当月各人员的工资数据。要注意一些减项项目,如缺勤天数、缺勤捐款、病假天数病假捐款等项目数据。

3.3工资计算

工资数据录入完成后,单击“计算”,则完成了本月所有工资有关项目的计算。此步完成后要求师生共核对应发合计、扣款合计和实发合计。确保核算正确再往下做。如果此时出错一般是三个原因:一是工资项目设置出错,如增减项错;二是公式设错,要注意and和or以及空格;三是数据录入。

3.4工资分摊

按相应的设置分摊生成有关凭证,经保存传递到总账系统中。

4月末结账

到了月末,薪资系统结账。分工资类别一一结账。薪资系统结账后,总账才能结账。结账后有特殊情况下可以反结账,一般建议不清零。

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篇6

【关键词】中职;项目教学法;计算机教学;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是一项融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教学,立足职业学校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需求,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是计算机教学的根本任务。然而,在现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计算机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有待提高,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经验和日常生活脱节,知识难以被消化吸收。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处在较低水平,学习积极性不强,兴趣不浓。因此,改革现行教学方法,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项目教学法就尤为重要。

项目教学,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模式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学生起到主体作用。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并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在开展行动、完成“项目”中学习,学生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提升能力。教师只有通过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才能够建立起课堂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运用此方法进行了具体的教学尝试,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1“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1.1教学目标方面:以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本位,而非以掌握知识为目的。项目教学是以“项目”实施为主线,以问题为纽带,有效组织理论和实践知识,师生共同实施并完成一个“项目”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通过项目实施过程,让学生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又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突出知识的学习服务于专业能力的建构思想。例如,在《woRD文档操作》中,从项目一到项目三,虽然每个项目的内容大同小异并有递进,但是每个项目的教学目标不同。项目一的目标是:创建文档并简单地设置文档格式;项目二的目标是:根据需要设置文档格式;而项目三的目标则是:能够准确地判断文档格式并熟练设置。

1.2教学内容方面:改变以前以“知识点”为线索的教学,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现代社会的需求,采用以“项目”为线索,以“完成项目”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别是强调所学知识要与时代同步。例如:在讲解《woRD文档格式化》时,改变以前传统的“先讲授知识点,再进行练习”地方式,而是以项目“撰写自我介绍”、“制订旅行计划”、“打印寓言故事”为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观察项目中不同的文档格式,再诱惑学生按照此格式完成该项目。

1.3教学过程方面:项目教学组织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引领,以“专业技能”为目标,把“完成项目”贯穿于整个课堂,学生全过程主动参与教学,教师只起启发引导的作用。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潜能的宽松学习氛围和真实的日常工作需要情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尝试。然而,传统的教学过程以教师的知识讲授为主,贯穿于课堂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二者是完全相反的教学过程。

1.4教学方法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的源泉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帅事实和现实,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要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项目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地根据“项目”的需求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惑学生主动探索,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寻求知识,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使学生从“学会”逐渐过渡到“会学”。

1.5能力培养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会积极地去思考、探索。每个人的思路、想法各不相同,教师可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适当地给予评价和鼓励,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互相激励,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能做什么”比“知道什么”更重要,学生的任务、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皆为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两者不可或缺。

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地传授,教学内容从易到难的顺序,而是以完成一个“项目”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2.1把握“项目”设计中的层次性: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设计至关重要,因为教师要把教学内容设计在项目中,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掌握知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设计项目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以及学习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项目要以“学生为中心”,符合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woRD文档格式》时,设计了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在《打印寓言故事》这个项目中,寓言故事的格式设置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不同,基础较弱的学生只要求设置简单的文字格式和段落格式,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设置完整的文字格式和段落格式,并且要有恰当的修饰,基础好的学生在前边的基础上,要考虑整个文档的美观、清晰,而且要掌握几种不同的设置方法。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制订旅行计划》这个项目中,在根据需要设置文档格式的总目标要求下,我将此项目设计为四个“子项目”,个人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完成某一层次的“子项目”,教师对每个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有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2.2创设“项目”设计中的情境性: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用“项目”来引导学生自学。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功能,运用冲击力强的视频图像和特殊的声音效果,设置特定的情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那么学生在这种愉悦的环境中便会自觉自愿地学习,主动地完成“项目”。这正如作家尹建莉所说“孩子阅读需要诱惑”一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也需要用“项目的情境性”来诱惑学生。例如,在完成《编排古代诗词》这个项目时,要求学生掌握图文混排的操作方法。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搜集学生熟悉的古诗词以及相对应的图片,制作成“诗朗诵”的形式,以“动画”的形式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之后,教师通过引导,适时地引入项目。通过分析项目,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古代诗词的编排。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参考课本提示,也可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编排古诗词》这个项目中,由于创设了愉悦的教学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性认识,促使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思考、探索,从而轻松地掌握了图文混排的基本知识,真是“有心而无痕”。

2.3倡导“项目”设计中的参与性: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共同分析“项目”,提示完成项目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在探究的过程中,循循善诱,很少演示,只有学生遇到共同问题无法解决时,才演示其操作过程。这样,一节课,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观察讨论,上机实践,有效地参与了课堂教学。例如,学习《制作表格》时,以学生熟悉的“课表”、本班“成绩册”为项目,引导学生参与制作,并将学生的作业展览、使用,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后,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知识,上课也能专心致志,教学效果良好。

2.4设置“项目”设计中的扩展性:教师在设计“项目”时不要面面俱到,故意在“项目”中设疑或提出探讨问题,要给学生的思考和实践留有余地。计算机有较强的人机交互功能,多数应用软件和学习内容都有帮助功能,网上也有大量的相关学习资源,在教学中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功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要想方设法启发他们亲自去尝试、探究和发现,寻求解决方法,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例如:在《创建个人博客》时,让学生通过浏览名人博客,探讨博客可以做些什么,自己从哪些途径可以得到名人博客的访问地址。还有,在woRD文档中,若文档很长,有10页以上,且空格较多,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且准确地删除文档中的空格。这些问题的设置,诱使学生主动去实践、思考,拓展知识面。

3“项目教学法”的分析与思考

本人从教十二年,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应用了“项目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自己也受益匪浅,现与大家共同分享。

3.1项目教学充分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符合教学改革的理念。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使学生真正“学”起来,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索,才能掌握基本技能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2项目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掌握现代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加快教学改革步伐,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3项目教学容易实现对学生的合理性评价。例如:《制作行政公文》项目,对公文的眉首部分、主体部分、版记部分等的文字格式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为后续部分打下基础。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基础上,能否进行清晰地操作方法总结或技巧小结,并集体讨论公布,让所有学生学到便捷、快速地操作技巧,实现共同提高。

3.4项目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项目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前的不爱学习,不愿意学习到现在的愿意学习,自觉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主体意识明显增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自我探究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3.5项目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和实践方法可以自由讨论、相互帮助,促使了合作学习,增进了学生间的感情。

3.6项目教学实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的整合。根据中职生的学习特点,项目教学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项目教学法”改变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但“项目教学法”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中,对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挑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作为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精心设计项目,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学工作者不断地研究和探讨。

我相信,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竭力创设互动合作平台、探究创新的学习氛围,就一定能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就业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言.项目教学法.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3]肖胜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

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篇7

1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首先,项目教学法拥有较高的可控性。教师在应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各个教学目标设置项目,完成项目的时间不长,有助于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知识点进行深刻掌握。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对各个小的教学项目进行充分的掌握,同时也能够从整体上对就教学目标进行把握,通过科学的控制课堂教学重点以及进程,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其次,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项目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个人努力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同学生进行大量交流,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其答疑解惑。因此,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为了真正的主体,在长时间的学生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有助于帮助学生彻底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不仅仅是掌握大量的知识,因此项目教学法在变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过程中,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项目的设精心计

在项目教学法中,要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项目学习中来,必须提升项目设计的科学性。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不仅能够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其学习兴趣,学生将在不知不觉中对知识进行思考和认知。在设计学习项目时,教师应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对每一组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以及性格特点进行充分的掌握,并在课堂教学中,为其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从而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并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进行woRD软件知识讲解过程中,传统以教师为主的功能介绍,严重削弱了学生学习兴趣。而在应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小报制作”这一项目,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学习内容,通过科学的搭配色彩、设计鲜明的主题以及应用图文并茂等方式,对woRD软件各种功能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熟练的应用,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计算机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3科学进行项目展示

值得注意的是,单纯为学生进行项目设计,是无法提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设计教学项目以后,应展开项目展示,通过熟练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各项任务,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对项目学习内容从整体上产生了解,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同时,在项目展示中,教师应指明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应注意的事项,明确学习目的,为学习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引导学生通过pHotoSHop有效完成“图像拼接”项目时,教师可以将自身完成的明星图像和美丽景色图像拼接成果展示出来,生动的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对学习任务中的重点也能够进行充分的掌握。

4加大对网络的利用力度

现阶段,职业中心计算机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各项计算机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对网络的利用率,即引导学生在不断努力尝试完成各项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学会总结与思考,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构成一个完成的网络体系,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为在实践中更加灵活的应用知识点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加大对网络的利用率,也指在应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有效应用互联网。教师将大量网络资源引入课堂,开阔学生视野,为更好的完成学习项目做准备。例如,在进行“网页制作”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将各种成功的页面设计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升其观察和创新能力。

5发挥教师的指导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将项目教学法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必须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而自身作为客体,及时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引导其逐渐对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以免学生因遇到困难而放弃。例如,在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图像拼接”教学中时,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呈现出相对困难的现象,教师应积极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并加大同学生的沟通力度,通过举例等方式,促使这部分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深刻理解,从而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6结束语

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突显出来。将项目教学法同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进行紧密的结合,教师通过课程的教学项目设计和项目展示,能够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充分利用网络、发挥教师指导功能的过程中,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展开自主探索,从而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实践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佐辉单位: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晓霞,唐雁,周竹荣等.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与学年设计相结合[J].计算机教育,2014(10):43-46.

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篇8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运用网络和应用office办公软件的能力、为服务岗位、适应工作需要为出发点,构建“教、学、做”一体式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案例为载体,任务驱动,逐步推进学生操作计算机、运用网络和应用office办公软件的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与实际应用。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运用软件的能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该课程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服务岗位、适应工作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

1、面向学生,注重学生素质教育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课程要面向学生,注重学生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特别强调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和动手实践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计算机的乐趣,提升人文素养和个人素质,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确定目标,体现应用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课程的目标是为专业和职业岗位服务,运用信息进行事物处理的能力为基础,增强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二个级别,并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通过计算机能够做岗位需要的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保证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引用性。

3、目标驱动,强调实践能力

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强调运用软件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结合学生的专业应用实际,引导学生完成岗位工作中的事务,调动学生的学以致用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别人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注重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建立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业作品评价构成。在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以学习过程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学业作品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5、开发教学资源,突出学以致用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课程要力求结合专业开发课程和网络资源;要积极结合专业、岗位来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计算机技术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与专业相结合的开发和利用,是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二、课程目标和内容

根据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课程特色,课程设计的理念采用: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大量信息与专业知识相结合;重点演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我们确定好2个教学目标,7个学习教学单元和设计了“职业岗位特色案例”资源的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1、2个教学目标:培养为专业服务的办公事务信息化处理能力。培养为职业岗位服务的信息化服务能力。2、教学内容选取依据实用性:教学案例来源于企业实际需求,营造真实的办公事务工作环境。典型性:教学案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际工作事务,能突出办公软件的主要应用功能。服务性:融合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开发职业岗位需要的特色案例。

三、课程教学实施的改革

1、改变教学观念

更新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学理念。确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工作过程,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理念,由“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由强制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由以“课堂讲练”转变为“课外实践”的多案例、多任务、多项目的“做中学,学中做”教学。依托案例、项目,形成教学的顶层设计。从现代办公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精心选取工作中的案例,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项目。把项目分成若干个案例,以案例为载体,形成循序渐进教学技能点,构建成由面到点的教学设计布局。在授课过程,用工作过程中实用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时构建好项目群,对项目进行分析,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可行的任务,做好一些案例,案例中设计好技能点。通过案例演示,让学生学会技能点的操作。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会技能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指导学生操作,培养学生的技能。重点是“指导”学生,学生自己动手,解决源于生活和学习中的任务、项目,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外布置一些项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使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2、改变教学条件和方法

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篇9

关键词:字体设计;视觉传达;课程教学

字体是各种媒介用来传播信息的视觉符号,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承载物。字体设计与人类的生存与生活进步息息相关,是人类社会实践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字体设计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在整个设计学科中非常重要,它对于视觉传达领域中的相关设计有非常重要的衔接和辅助作用,并为学生在将来的专业设计中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国内高校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成果并不乐观,课程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且教学内容落后,无法突出设计专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所以,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与现状及时地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

1传统字体设计课程教学的弊端

1.1传统的字体设计课程内容陈旧,缺少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传统的课程主要侧重于中英文字体的书写,其中,中文包括黑体、宋体、仿宋、楷体等美术字的书写,英文以罗马字为主,字体设计也仅限于通过笔画、结构等元素进行文字创意。其结果使学生对其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不明确,造成学习时的不重视,甚至厌学。1.2字体课堂重理论,轻实践。字体课堂偏向理论教学,学生仅限于纸上谈兵,相当多的毕业生虽然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少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只能停留在模仿阶段,课堂上的训练题大都以模拟题为主,真题几乎为零,这样学到的知识没有真正得以应用,容易与市场脱轨。1.3字体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实践项目水平缺乏层次感,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内容定格在约定俗成的传统模式中,缺乏融会贯通,几乎不涉及其在设计中的具体作用和运用。换言之,就是目的性和针对性缺乏提示与提炼。可见,在现代设计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本专业发展需求,改革势在必行,接下来我们就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展开探讨。

2字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第一,转变传统观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字体设计课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应用性,对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均进行了积极改革,提倡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和见习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化外在因素为内在需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注入式教学会使学生更被动,掌握的知识不能灵活地应用。字体设计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和优势在于:培养学生从“听中学”到“做中学”,注重以项目作品的设计与开发来开展教学,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展开“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学与做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遵循“行动导向”的教学原则,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而学习”和“行动就是学习”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中获得过程性知识,去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而不是在由专业学科构成的以架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中追求陈述性知识,只解决“是什么”(事实、概念等)和“为什么”(原理、规律等)的问题。因此,转变传统观念意识成为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第二,将项目驱动教学法引入课堂。项目驱动教学法已逐渐被教育战线所认同。我们通过字体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引入荆门中国农谷的相关实体项目。荆门中国农谷是我们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长期以来的校外合作基地。本次字体设计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践班级为视觉传达设计1501班学生,他们均参与了项目的制作。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在做中学,每个技术或技能单位作为一个教学项目,我们将荆门中农谷的设计项目引进课堂,包括荆门中国农谷白鹿春、院士村、金色农谷、农谷博物馆、屈家岭文化遗址、东方陶都等项目。每个项目当中我们都会带领学生去前期考察,中期与中国农谷方协调设计任务,后期分几次奔赴荆门中国农谷接受甲方的审核与评价。我们认为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式教学都以应用该项目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每个项目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分小组来讨论,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独立决定。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和优势在于: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项目的具体任务和计划均由甲方、学生和老师共同商定,老师全程监控并将项目安排在培养计划中;二是任务以小组进行,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小组以头脑风暴形式展开讨论并解决问题,并在讨论中促进思想碰撞,也能提高学生的团队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三是学生根据计划、分步骤,采用搜寻性、实验解决问题,学生主动并负责任地完成任务的同时要不断地验证与调整;四是每个单元的项目完成后,接受甲方的审核,并作相应的调整与修改,总结讨论其成果和不足,总结经验促进学生对结果、工作方式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五是将项目结果运用到新的项目当中,是项目法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就是学生所学知识的转移和应用,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六是学生最终以ppt汇报的形式讲解和演示,并相互评分。除了将荆门中国农谷项目引入课堂外,我们还将武汉光谷阳光幼儿园项目引进来,我们的学生利用课堂外时间为幼儿园手绘墙面创意字体,分别分布在幼儿园入口及楼梯间,墙面创意字体美观而富有创意,符合园内的整体风格与受众的审美心理。这样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以字体设计课题为例的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带着特定的任务自主探索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项目的任务训练中,体现了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第三,增添理论知识倒叙式方法,培养逆向思维。传统的字体设计教学注重平铺直叙地讲述理论知识,容易导致课堂枯燥无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倒叙式的思维方法就是将事情的结局和最精彩的部分提前叙述,然后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我们可以将倒叙式教学方法应用到字体设计课程中去,比如在以往的理论讲解部分,安排是“文字发展史-字体设计概述-字体设计理论-字体设计绘写-字体设计的创意方法-字体设计的应用”这样一个平铺直叙的过程。但应用倒叙式方法,便可以是“字体设计概述-字体设计绘写-字体发展史-字体设计的应用-字体设计的创意方法-字体设计的应用”。这样可以改变部分讲解顺序,使讲解内容在结构上有变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授课方式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为最后的创意发挥做铺垫。在保留传统字体设计的同时,增添理论知识倒叙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第四,促进字体创作多元化发展,培养跨界思维。“所谓跨界思维就是大世界、大眼光,多角度、多视野地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跨界的主要目的是“借智”。教师可穿插讲解一些其他设计领域的创作思维模式,涉及相关知识制作案例,对其加以分析,并引导学生尝试跨界思维。把其他涉及领域的设计思维运用在字体设计上面,塑造多元化的字体创作形式,可使其变得丰富。我们以中国汉字为例,将汉字以文化遗产的精神力量嫁接到设计的形态意识中,象形字(仿文)延伸的领域超越工艺美术或百工之术的范畴。一是家具设计。仿文家具设计借鉴本土的象形文字架构到家具造型中,以字为骨,以象为形。通过意美感心、形美感目来进行设计创作。二是平面设计。在平面设计领域,汉字主要应用在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及企业形象设计中。三是公共艺术领域。公共艺术领域借鉴文字的形态、结构等进行设计创作,如欧美公共艺术等。四是室内设计领域。把这种思维融合在字体设计中,结合一些其他领域的文化知识,融会贯通,在保持字体主心骨设计思维的同时,实现跨界设计思维的教学,引导学生多元化地设计。

3结语

字体设计课程是平面设计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字体设计不仅注重表面视觉上的美观,给消费者一种美的享受,还需要传达一种信息,一种文化理念,更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提高沟通与传播的效率,从岗位工作流程上看,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多学科整合技能,包括分析、策划、创意、设计、执行等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平面设计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如今这个数字化时代,要求字体设计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快教学创新,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与手段,深化社会实践,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及授课内容,遵从“思维培养”“项目驱动”“行动导向”“跨界整合”等教育特点。第一,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结合。根据设计公司和相关企业对平面设计类方向专业就业岗位能力所需要具有的策略思考与分析能力、创意能力、视觉表达能力、设计相关造型及软件应用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重心与切入点,体现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有机结合。第二,以设计岗位工作过程从项目解读、市场策略、创意概念、设计表现、设计执行到效果评估六个工作阶段作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职业发展能力的注入”为改革目标。第三,以上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性和实践性并存的教学方法,能变被动为主动,在字体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认真地对小组的任务承担责任,通过思维的碰撞和实施,对各个小组负责的任务理解透彻,并运用各种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手段展示出来,小组成员的讲述也清晰明了,这也是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综合培养,以上方法在字体设计课程的课堂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意策略到设计制作,项目驱动到工作体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是我们针对“教、学、做”一体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董璐单位:武昌首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卓娅,卢叙默.字体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廖洁连.中国字体设计人:一字一生[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篇10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技能训练

项目教学法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在完成一个生产“项目”的完成过程和实现学者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方法。目前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始终存在着一个奇怪的症结:一方面是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却是企业招聘不到满意的专业人才。企业不满意的专业人才我认为就是: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2.学生到了企业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解决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症结的一剂良药。所以项目教学法具有现实意义。

一、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一)明确目标

要明确目标:通过和学生讨论,结合社会实际需求,根据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下达项目任务书。老师引导学生使项目和理论结合。引导学生为主体动手完成项目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老师解决疑难。例如:企业的人事管理软件。让学生扮演一单位的人事部门的用户,想象自己在人事部门的实际需要,分析软件要实现的功能,再感受项目作品的功能,了解项目模块。然后以为组为单位动手完成项目,实C#系统教学目标。另外我向学生展示了商业管理的一些作品,如“超市管理系统”,“酒店管理系统”。教师通过示范操作,进一步教会学生使用这两个具体的应用程序系统,让学生直观感受C#的基本功能,具体了解一个工程项目所需要完成的模块,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项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同时又能让学生在最后开发项目“人事管理”时能体会到使用者的具体需求。

(二)制定项目计划-理论知识的准备,和实际功能的设计

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学项目理论知识的准备和实际功能的设计。为完成自己的项目,学生必须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1.是所需要的理论基础。2.如何设计整个项目的编写过程。然后全班分组的形式讨论各组的项目,各自根据自己的特点分工合作自主学习,自由讨论,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制定项目的计划。例如:0520班在分了四个小组。在人事管理系统小组中,共十个成员,以付伟耕为组长。他们对照“酒店管理系统”,“超市管理系统”这两个软件和课本所学的知识进行需求分析,模块设计,界面设计菜单设计数据库的连接和操作等。在自由热烈的气氛中,设计出了该系统的编程方案:整个小组的人一起设计主窗体,然后每个人分工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最后在组长的带领下组合编译成一个软件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只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怎么走,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学生的发散和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通过老师画龙点睛的点评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三)项目实施软件的编写

完成软件编写是项目教学的核心部分。学生根据已经有的计划进行编程,在编程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其他的问题,这些必然会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热情,同时他们还会通过独立思考和共同探讨进一步去完善自己制定的计划,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对小组不达成一致的疑难问题由老师指点,使问题彻底解决。在整个项目实施中,树立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的意识,让学生用学过的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印证理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结构的缺陷并主动补充;在提高技能的同时又潜移默化的提高理论水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学习的作用,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项目评估

1.评估依据。项目教学注重的是项目实施的过程,而并不是单单依据最终的项目结果。因而对学生项目学习的评价应以完成工程项目的过程情况为依据。包括任务达标评价与工作创作过程评价(态度)相结合。

2.评估方式。项目教学中的评估形式:(1)小组成员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2)书面考核与答辩考核相结合。先由学生以论文的方式论述自己完成项目的过程、思维方式和主要功能表达出来;然后由教务处组织,学校各级领导和专业老师在场的答辩综合评分。在答辩中主要是老师点评为主。因为老师充分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所以老师对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每位学生的情况很了解。老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对不太恰当的行为进行指正;对完成项目中出现的一些关键的,共性的理论与技术问题加以集中点评,加深学生的认识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施项目教学注意问题

(一)项目设计的科学性、趣味性

教师在设计项目时,既要考虑设计的项目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又要设计的项目具备较好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求知的强烈欲望中,释放自己的智慧,积极主动的完成项目。

(二)学生分组要合理性

考虑学生彼此之间能够融洽,而且也要考虑小组内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基础,让他们合理搭配;小组长的人选也很重要。三个方面要协调好,才能够增强小组的团队力量和期望的效果。例如0520班,第一组:付伟耕是本班的班长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选为组长做人事管理系统,第二组:李娜曾经是班中学习的榜样,选为组长,做仓库管理系统。第三组是王立伟(比较多的特长)为组长做考试系统,第四组以刘飞飞(C#知识丰富)做通讯录管理系统。

项目教学法应用体会:

1.项目教学中的项目真实地来源于生产实践,教学能直接地为生产服务,这无疑是项目应用的最佳形式。即使项目教学中的项目并不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但项目规划时也往往接近现实情况或模拟真实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