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典哲理句子十篇经典哲理句子十篇

经典哲理句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9:58:17

经典哲理句子篇1

1.thepastisgoneandstatic.nothingwecandowillchangeit.thefutureisbeforeusanddynamic.everythingwedowillaffectit.

往昔已逝,静如止水;我们无法再做改变。而前方的未来正生机勃勃;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将影响着它。

2.Youlaughatmeforbeingdifferent,butilaughatyouforbeingthesame.

你嘲笑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嘲笑你和大家都一样。

3.theconsequencesoftodayaredeterminedbytheactionsofthepast.tochangeyourfuture,alteryourdecisionstoday.

今天的果,缘于过去行为种下的因。想要改变你的未来,改变你的今天。

4.experienceisahardteacherbecauseshegivesthetestfirst,thelessonafterwards.

经验是个很苛刻的老师,因为她总是一上来就把你考倒,然后才给你上课。.

5.abilitymaygetyoutothetop,butittakescharactertokeepyouthere.

能力会让你青云直上,到达顶峰,但必须靠足够的人格魅力,才能让你留在那里。

6.Lifeisnotmeasuredbythenumberofbreathswetake,butbythemomentsthattakeourbreathaway.

生活,不是用我们呼吸了多少下来衡量的,而是要看我们多少次屏住呼吸

7.ihaveasimplephilosophy:Fillwhat”sempty.emptywhat”sfull.Scratchwhereititches.

生活的哲学:把空的装满,把满的倒空,哪里痒抓哪里.

8.Don”tgoaroundsayingtheworldowesyoualiving.theworldowesyounothing.itwasherefirst.

别到处宣称世界对你不公平,世界不欠你任何东西,因为世界比你早诞生的多。

9.Beinghappydoesn”tmeanthateverythingisperfect.itmeansthatyou”vedecidedtolookbeyondtheimperfections.

幸福不意味着凡事都完美,那只是因为你已经不再只看到缺憾了。

10.Donotprayfortasksequaltoyourpowers.prayforpowersequaltoyourtasks.thenthedoingofworkshallbenomiracle,butyoushallbethemiracle.

不要祈望工作适合你的能力,而要祈望自己的能力去适应工作。那么,工作将永远只是工作,而你却能成长为一个奇迹

11.Fearnotthatthelifeshallcometoanend,butratherfearthatitshallneverhaveabeginning.

不要害怕你的生活将要结束,应该担心你的生活永远不曾真正开始.

12.attwentyyearsofage,thewillreigns;atthirty,thewit;andatforty,thejudgment.

二十岁时起支配作用的是意志,三十岁时是机智,四十岁时是判断.

13.whatgetsusintotroubleisnotwhatwedon”tknow.it”swhatweknowforsurethatjustain”tso.

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

14.Lifeislikeahotbath.itfeelsgoodwhileyou’reinit,butthelongeryoustayin,themorewrinkledyouget.

生活就像热水澡,泡着很舒服的样子;但泡得越久,皱纹也就越多。

15.Lifeistooshorttowakeupinthemorningwithregrets.So,lovethepeoplewhotreatyourightandforgetabouttheoneswhodonot.

生命太短,没留时间给我们每日带着遗憾醒来。所以去爱那些对你好的人,忘掉那些不知珍惜你的人

经典哲理句子篇2

1、在婚姻中,男女双方都应该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人愿意成为他人的商品,即使是夫妻双方。所以拥有自由的私人空间,有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有自己的爱好和自己的事业才是正确的,过分地依附对方,只能失去自我,也会失去对方。

2、婚姻只是让爱情由一种表面的火热变得平实,有了婚姻的爱情是完美的,有了爱做基础,婚姻是美好的。婚姻其实是爱成熟后的一种产物,它在一定意义上让爱更加的深邃和赋有内涵,并赋予了爱一种神圣的责任,来完成一种生命的延续,使未来的一切继续繁衍生息,给了生活一种希望。

3、那些口口声声说爱情最伟大却吝啬于工作或事业上付出努力的男人,不思进取,过着混沌的生活,一贫如洗,却整天梦想着能有一天成为爱情的幸运者,还要求自己的女人十全十美,殊不知那些洞悉世故的女人在发出择偶标准时,往往会设置一定的金钱门槛。她们大多数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拜金者、物质化的女人,她们只不过想通过金钱这一关来检验一个男人对生活、对爱情、对婚姻的认真态度,如果男人爱她,就会努力工作,积攒金钱,尽全力不让她受苦受累。

4、平凡而平淡的婚姻,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爱情的浪漫而不是埋葬和扼杀。它只是用婚姻这种形式进一步表现演绎了爱情的浪漫。其实婚姻中并不乏浪漫,一个轻轻的拥抱,一个浅浅的眉吻,一朵旷野里的小花,一条幽默好玩的短信,一件爱人喜欢的小礼物,一句疼爱贴心的话语,一种焦急而担忧的牵挂,都是婚姻中浪漫爱情的表现形式。

5、爱重要的是过程,而非是结局,因为爱,它无错可言!错的不是现实的残缺,更不是现实的残酷,而是错在我们拥有这份爱时,过多的用一种欲望与奢望去对它进行约束与限制。以一种得失与否来定位其爱的真与假,圆与缺!

6、婚姻让爱有了结晶,有了归宿有了依靠,更是让爱得以进一步升华。婚姻是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没有婚姻的爱情是不负责任的,没有婚姻的爱情是不完美的。婚姻看似是一种传统的爱的模式,其实它更是爱的延续和寄托。婚姻赋予了爱情一种实质性的内容,使爱情在婚姻中具有了一种灵性的东西,延续着一代又一代的生命。

7、哲学家说:爱情就是当你知道他不是你崇拜的人,而且明白他还存在着种种缺点时,却依然选择了他,不曾因为他的缺点和弱点而抛弃他的全部。是的,没有一个爱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份感情是毫无瑕疵的;这才是真真切切的爱人和爱情。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平心静气地想一想这些话,想一想我们当年苦苦追求完美的可笑和天真呢?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在你心目中是绝对完美的,不曾有一丝的缺点,而你敬畏但又渴望亲近他。这种感觉不是叫“爱情”,而是叫“崇拜”。

8、爱,它无错可言!因为爱是人内心一种很自然的情感!错的是我们对待这种爱时,没有学会如何正确对爱进行把握与分析。而是过多用理由与条件把爱禁锢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中了,从而让太多原本属于自我完美的爱而变形!

9、爱是一种意识与情感,或许最初的爱意,原本没有过多的去计较是否有得有失。不可否认的是,爱之深处无论结局是什么,谁能否定这爱之情感的那份真切呢?

10、爱是一种心灵深处与情感边缘的真切体验,而这种感觉对人永远是很甜美,也很动人。()行走在人世间,面对从身边与视野里走过的茫茫人流,能真正让人去爱,而且为这爱而痴情的又有多少呢?所以爱上一个人是一件幸福的事,而得到别人的爱也是一种幸运的事。

11、爱情越是到了临近婚姻的终点,金钱这一字眼出现的频率就越是频繁,对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应该是一个现象。反而,在很多感情的初始阶段,往往与金钱无关,两情相悦才最重要。但在我看来,金钱问题始终是感情生涯里绝对迈不过去的一道坎,早预防这一个问题、早明了这一个道理显然更好。

12、爱,是没有错的,爱是一个人人都拥有的权利,一种自由,一种本能,一种私事,任何人都不能阻碍。因为爱是一种情感的深化,也是一种情感的触动与萌生。爱是多样的,而且是多重的选择,我们可以拥有一种爱,也可以选择一种爱。我们可以爱任何一个人,无论别人是否爱自己,也可拒绝任何一个人的爱,无论别人如何爱自己。

13、幸福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台阶,无论是他下来,还是你上去,只要两个人的心在同一个高度和谐地振动,那就是幸福。

14、不要试图用另一段感情来掩盖自己的痛,如果你真的爱对方,因为这样只会让你自己更加的痛,同时还伤害了另一个人。

15、爱情扎根于平凡小事之中。那种不经意的天然流露,揭示的正是爱的真谛。短暂的会很浪漫,漫长了就会带来不满,青春即将失去,得到的会不会有一份无奈?爱情不停站,想开往地老天荒,真的、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

16、爱情是需要我们尊重的,无论是爱还是不爱都应该对对方负责,这是一种做人的态度,既然有过美好,有过幸福,有过快乐,就应该常记得,发生了问题不是谁的错误,重要的是两个人要一起坐下来心平气和的沟通。有一句广告语说的挺好:如果没有沟通,世界将会怎样?所以可见沟通的重要。

17、“怜惜”是另外一种成分的爱情。怜是爱怜,是深深的同情,惜是爱惜,是珍视,不舍得丢弃一丝一毫。有哲学家说:“爱在本质上是一种指向弱小者的感情。”怜惜正是这样一种最本质的爱,一种完全发自内心的愿为对方的快乐与幸福付出的心态。怜惜不是怜悯,怜悯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带着一点优越和施惠的满足,而怜惜是从尊重和欣赏出发的温柔的呵护和给予,是无条件的,无私的。

18、一个在金钱与爱情上没有理性的人,往往会在爱情、婚姻路上很折腾,不但折腾了自己,也折腾了别人。

19、崇拜需要创造一个偶像,就像图腾之类没血没肉的东西。而爱情不需要,爱情是真真切切可以用手去触摸、用心去体会的。爱情是你明知他穿得像个土老帽,还愿意和他出去示众;是你鄙视商人而他偏偏是个可爱的小商贾;是你素有洁癖却甘愿为他洗油腻腻的饭盒、脏兮兮的球鞋。

20、世界上有许多出色的男人和美丽的女人,然而真正属于你的感情只有一份。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改变自己的挚爱。千万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而失去了自己。也永远不要太贪心。感情不是梦想,就象一个笑话里说的:如果有谁认为世界上有十全十美的爱情,那么这个人不是诗人就是白痴。所以,我们用心守候着属于自己的并不惊天动地的爱情。

21、要经历很多感情的波折,要走漫长的岁月,才最终能明白,我们真正该留住的、该珍视的是什么样的爱情。但我们不一定有女孩那样的幸福,我们可能早已错过那种深藏着怜惜却被我们忽略的情感。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在有最多的机会遭遇感情碰撞的时候,仔细去辨别一下那些感情的成分,看看里面到底有多少属于怜惜,那应该是爱情的试金石,可以帮我们留住真爱,淘汰伪爱。

22、婚姻会让彼此爱着的两个人逐渐展示自己真实的一面而加深彼此的了解,不会只守着一份空洞的承诺来敷衍对方虚幻的生活,爱只会让人慢慢变得虚伪。爱情中的两个人为了展示自己好的一面往往伪装着自己,这样的伪装会让心感到累,让它只会像一艘惊涛骇浪中没有依靠的孤舟,飘摇不定居无定所,而找不到停泊的港湾。而婚姻却给了心一种坚实的依靠。

经典哲理句子篇3

2、婚姻产生人生,爱情产生快乐,快乐消灭了,婚姻依旧存在,且诞生了比男女结合更可宝贵的价值。故欲获得美满的婚姻,只须具有那种对于人类的缺点加以宽恕的友谊便够。

3、相爱是种感觉,当这种感觉已经不在时,我却还在勉强自己,这叫责任!分手是种勇气!当这种勇气已经不在时,我却还在鼓励自己,这叫悲壮!

4、金梭银梭,守护你我,相隔银河,往来穿织,一次一结,中藏幽怨。久之,成天罗地网,其上千千泪,于是叫它们星星。愿执子之手遮天蔽日看金银鹊桥相会!

5、每天相见,却还想你,每天相恋,却还念你,每天聊天,却还觉得不够,每天都会在心底里为你祈祷祝福:愿我心爱的你天天开心,幸福永远。

6、让我陪着你,上天送厚礼,没有华丽的言语,表达真挚的情谊,只有一颗心,永恒为你跳起,那是我真实的感受,无论白天黑夜时刻牵挂着你。

7、你是天、是地、是我的唯一,是我一生不变的永恒。你是风、是沙、是我的爱恋,是我一生永远的缠绵。丫头,嫁给我!让我用今生、用来世来好好的待你!

8、让你觉得最安全的人,往往是最容易背叛的。让你觉得最放心的人,往往是最容易出轨的。当你开始对一个人完全信任的时候,不幸便会发生。所以啊,人生也好,爱情也好,最大的秘诀是永远不要放松警惕。唯有小心,才有长久。

9、相遇,一世结情缘,相思间,情意满。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今生常相伴,可愿?期许,百年把手牵,情更浓,爱未淡。我爱你,没完!

经典哲理句子篇4

2、人生,需要等候。等候一朵花的盛开,等候伊人的到来,等候生命爆发的强音。

3、过去的,让它过去,永远不要回顾。未来的,等来了时再说,不要空想。

4、和聪明人交流,和靠谱的人恋爱,和积极的人共事,和幽默的人随行。人生若能如此,就是最大的幸福。

5、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你每天都在喝,不要羡慕别人喝的饮料有各种颜色,其实未必有你的白开水解渴,人生不是靠心情活着,而要靠心态去生活。调整心态看生活,处处都是阳光。

6、人的烦恼就12个字:放不下,想不开,看不透,忘不了。带着简单的心情,看复杂的人生,走坎坷的路。人生,简单就快乐,生活,开心就好。

7、生活有进有退,不要轻易就自暴自弃。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蜡烛。没有人能给你光明,除了你自己。

8、不要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9、不要害怕做错什么,即使错了,也不必懊恼,人生就是对对错错,何况有许多事,回头看来,对错已经无所谓了。

10、不较真,“真”就不出来,还是较吧。

11、中国人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把小事做完美的人太少。

12、意志坚强的人,他的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

13、人在旅途,难免会遇到荆棘和坎坷,但风雨过后,一定会有美丽的彩虹。

14、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

15、凡事三思而后行,以避免发生后悔的事,是一种正确的处世之道。然而,这种态度有时会显得过于消极。相反地,若不加考虑即鲁莽,然后再加以反省检讨的功夫,可能其收获会来得更大。

16、人的一生都有两本存折:一是有形的,钱财物;二是无形的,关爱责任爱心谦卑修身立业是古今做人的行为宗旨。

17、从早晨到傍晚,你反问自己一天究竟做了什么?或许对第二天有更多的触动。

18、心若计较,处处都是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

20、人是为了期盼而活着的,当你疲倦了,心痛了,想想你的期盼你就会有继续前进的念想,因此不好抛弃任何完美的期盼期望念想。

经典哲理句子篇5

【英文摘要】philosophicallogicisapolysemantincontemporarylogicalliterature.webelieveit'sanon-classicallogicwithphiloso-phicalpurportorcause.itsrisearosesalotoftheoreticalproblems.thisessayexpoundsthelimitsofclassicallogic,non-monotonyanddeduction,logicalmathematicalizationanddepart-mentalization,theownershipofinductivelogic,etc.

【关键词】经典逻辑/非经典逻辑/演绎性/数学化/部门化/哲学逻辑classicallogic/non-classicallogic/deduction/mathematicalization/departmentalization/philosophicallogic

【正文】

   

   哲学逻辑的崛起引发一系列理论问题。我们仅就其中几个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经典逻辑和非经典逻辑的界限

   在这里经典逻辑是指标准的一阶谓词演算(cqc),它的语义学是模型论。随着非经典逻辑分支不断出现,使得我们对经典逻辑和非经逻辑的界限的认识逐步加深。就目前情况看,经典逻辑具有下述特征:二值性、外延性、存在性、单调性、陈述性和协调性。

   传统的主流观点:每个命题(语句)或是真的或是假的。这条被称做克吕西波(chrysippus)原则一直被大多数逻辑学家所恪守。20年代初卢卡西维茨(j.lukasiwicz)建立三值逻辑系统,从而打破了二值性原则的一统天下,出现了多值逻辑、部分逻辑(偏逻辑)等一系列非二值型的逻辑。

   经典逻辑是外延逻辑。外延性逻辑具有下述特点:第一,这种逻辑认为每个表达式(词项、语句)的外延就是它们的意义。每个个体词都指称解释域中的个体;而语句的外延是它们的真值。第二,每个复合表达式的值是由组成它的各部分表达式的值所决定,也就是说,复合表达式的意义是其各部分表达式意义的函项,第三,同一性替换规则和等值置换定理在外延关系推理中成立。也是在20年代初,刘易士(c.i.lewis)在构造严格蕴涵系统时,引入初始模态概念“相容性”(或“可能性”),并进一步构建模态系统s1-s5。从而引发一系列非外延型的逻辑系统出现,如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和认知逻辑等等出现。

   从弗雷格始,经典逻辑系统的语义学中,总是假定一个非空的解释域,要求个体词项解释域是非空的。这就是说,经典逻辑对量词的解释中隐含着“存在假设”,在60年代被命名为“自由逻辑”的非存型的逻辑出现了。自由逻辑的重要任务就在于:(1)把经典逻辑中隐含的存在假设变明显;(2)区分开逻辑中的两种情况:一种与存在假设有关的推理,另一种与它无关。

   在经典逻辑范围内,由已知事实的集合推出结论,永远不会被进一步推演所否定,即无论增加多少新信息作前提,也不会废除原来的结论。这就是说经典逻辑推理具有单调性。然而于70年代末,里特(r.reiter)提出缺省(default)推理系统,于是一系列非单调逻辑出现。

   经典逻辑总是从真假角度研究命题间关系。因而只考察陈述句间关系的逻辑,像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就被排斥在逻辑学直接研究之外。自50年代始,命令句逻辑、疑问句逻辑相继出现。于是,非陈述型的逻辑存在已成事实。

   经典逻辑中有这样两条定理:(p∧q)(矛盾律)和p∧pq(司各特律),前者表明:在一个系统内禁不协调的命题作为论题,后者说的是:由矛盾可推出一切命题。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系统是不协调的,那么一切命题都是它的定理。这样的系统是不足道的(trivial)。柯斯塔(m.c.a.dacosta)于1958年构造逻辑系统cn(1〈n≤ω)。矛盾律和司各特律在该系统中不普遍有效,而其他最重要模式和推理规则得以保留。这就开创了非经典逻辑一个新方向弗协调逻辑。

   综上所述非经典逻辑诸分支从不同方面突破经典逻辑某些原则。于是,我们可以以上面六种特征作为划分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的根据。凡是不具有上述六种性质之一的逻辑系统均属非经典逻辑范畴。

   二、非单调性与演绎性

   通常这样来刻画演绎:相对于语句集合γ,对于任一语句s,满足下述条件的其最后语句为s的有穷序列是s由γ演绎的:序列中每个语句或者是公理,或者是г的元素,或者根据推理规则由前面的语句获得的。它的一个同义词是导出(derivation)。演绎是相对于系统的概念,说一个公式(或语句)是演绎的只是相对于一不定的公理和推理规则的具体系统而言的。演绎概念是证明概念的概括。一个证明是语句这样的有穷序列:它的每个语句或是公理或是根据推理规则由前面的语句得出的。在序列中最后一个语句是定理。

   现在我们考察单调逻辑中演绎情况。令w是一阶逻辑公式的集合,d为缺省推理的可数集,cons(d)为d中缺省的后承的集合。我们来建立公式φ的缺省证明概念:首先我们必须确定从wucons(d[,0])。导出φ这种性质的缺省集合d[,0]。为确保在d[,0]中缺省的适用性,我们须确定缺省集合d[,1],致使能从wucons(d[,1])中得出在d[,0]中缺省的所有必须的预备条件。我们从这种方式操作直至某一空的d[,k]。这意谓着从w得出在d[,k-1]中的必须的预备条件。然后我们确定一个证明,只是我们不陷入矛盾,即是w必须跟包括在证明中的所有缺省后承的集合相一致。例如,给定缺省理论:

 

t=({p},{δ[,1]=p:r/r,δ[,2]=r:ps/ps})    ({δ[,2]}),{δ[,1]},φ是s在t中的缺省证明。

   形式地说,φ在正规缺省理论t=(w,d)中的一个缺省证明是满足下述条件的d的子集合的有穷序列(d[,0],d[,1],…d[,k]):

   (i)φ从wucons(d[,0])得出。

   (ii)对于所有i〈k,从wucona(d[,i+1])得出缺省的所有预备条件。

   (iii)d[,k]=φ。

   (iv)wucons(u[,i]d[,i])是一致的。

   由上面可以看出缺省推理中的证明是与通常的演绎证明是不同的,前者比后者要宽广些。

   附图

   由此可见,缺省逻辑中的推出关系比经典逻辑中的要宽。因而相应扩大了“演绎性”概念的外延。于是可把演绎性分为:强演绎性和弱演绎性。后者是随着作为前提的信息逐步完善,而导出的结论逐步逼近真的结论。

   三、逻辑的数学化和部门化。

   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样,“逻辑学在智力图谱中占有战略地位,它联结着数学、语言学、哲学和计算机科学不同学科。”[2]作为构建各学科系统的元科学手段的逻辑与各门科学联系越来越密切。它在当代发展中,表现出两个重要特征:数学化和部门化。

   逻辑学日益数学化,这表现为:(1)逻辑采取更多的数学方法,因而技术性程度越来越高。一些逻辑问题(如系统特征问题)的解决需要复杂的证明技术和数学技巧。(2)它更侧重于数学形式化的问题。其实数学化的本质是抽象化、理想化和泛化(普遍化)。这对像逻辑这样的形式科学显然是非常重要的,近一个世纪逻辑迅速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逻辑方法论的数学化在本世纪下半叶正在加速。这给予逻辑的一些重要结论以复杂的结构和深入的处理,使逻辑变得更精确更丰富。但是,由于逻辑中数学专门化已定型并且限定了它自己,所以逻辑需向其他领域扩张,拓宽其研究领域就势所必然。

   逻辑向其他学科领域的延伸并吸收营养,于是出现了各种部门逻辑,如认知逻辑、道义逻辑、量子逻辑等等。我们把逻辑学这种延伸和部门逻辑出现称做逻辑部门化。

   哲学逻辑就是逻辑部门化的产物,它是方面逻辑或部门逻辑。众所周知,经典逻辑演算的理论、方法和运算技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适用于一切领域、一切语言所表达的演绎推理形式。所以,它具有普遍性,是一般的逻辑。有人认为一阶演算完全性定理表明“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和数学语言来刻画的全体‘演绎推理规律’恰好就是人们在思维中所用的演绎推理规律的全体,不多也不少!”[3]。表达一阶逻辑规律的公式是普通有效的,即是这些公式在任何一种解释中都是真的。而哲学逻辑各分支只是研究某一方面或领域的演绎推理规律,表达这些规律的公式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在某一领域是有效的,即是它们在具有某种条件解释下是真的。例如,模态公式(d)pp,(t) pp,(b) pp,(4) pp,(e)pp,分别在串行的、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欧几里得的模型中有效。而动态逻辑的一些规律只适用于像计算程序那样的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转换的动态关系。

   部门逻辑另一种含义是为某一特定领域提供逻辑工具。例如,当人们找出描述一个微观物理系统在某一时刻的可观察属性的命题的一般形式。对其进行运算时,发现一些经典逻辑规律失效,如分配律对这里定义的合取、析取运算不成立。于是人们构造一种能够描述微观物理世界新的逻辑系统,这就是量子逻辑。

   四、哲学逻辑划界问题

   哲学逻辑形形色色并且难于表征。在现代逻辑文献中,“哲学逻辑”是个多义词。它的涵义主要的有三种:它的第一种涵义是指关于现代逻辑中一些重要概念和论题的理论研究。例如,对于名称(词项)、摹状词、量词、模态词、命题、分析性、真理、意义、指涉、命题态度、悖论、存在乃至索引等概念及与它们相关的论题的理论研究以及利用形式逻辑工具处理逻辑和语言的逻辑结构的哲学争论。它的第二种涵义是指非经典逻辑中一个学科群体,它包括模态逻辑、多值逻辑等等众多逻辑分支。它的第三种涵义是兼指上述两种涵义的“哲学逻辑”。

   我们认为,第一种涵义上的“哲学逻辑”不是研究推理有效式意义上的逻辑,而是逻辑哲学。我们赞成在第二种涵义上使用“哲学逻辑”一词。于是可以给出下述定义:哲学逻辑是具有哲学旨趣或涉及哲学事业的非经典逻辑,在这里应对“哲学”做广义的理解。哲学逻辑不仅与传统哲学中的概念和论题有直接或间接联系。而且也涉及各门科学中具有方法论性质的问题和其他元科学问题。

   在我们看来,“归纳”和“演绎”一样,是传统哲学所关注的重要哲学概念,而且也是现代一些哲学家所争议的问题之一。同时归纳逻辑方法的启发作用在认知过程中不可低估,归纳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同样是一些学科的元科学因素,是发现真理构建学科系统不可少的。因此,它应属于哲学逻辑。《哲学逻辑杂志》亦把它列入哲学逻辑诸分支之首。

   问题在于,归纳推理的复杂性,对它的形式刻画和找出能行程序遇到不易克服的困难,致使其成果与演绎推理所获得成果相比,显得不那么丰硕。然而,由于人工智能等技术上的需要,推动着更多的人研究归纳推理,总会有一天,归纳逻辑也像演绎逻辑那样用形式方法来处理。

   

 

【参考文献】

   [1]antoniou,g.:1997,nonmontonicreasoning,themitpress,cambridge,masschusetts.

经典哲理句子篇6

一、中国哲学典籍的性质、范围、特点

及其英译的重要性

成中英先生在《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文化》一书中曾指出哲学是民族文化中的核心部分,而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产物。我们生为中国人,浸濡在中国民族文化生活的基本方式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进一步的认识这种文化的精神这种文化的意义呢?作为一个慎思明辨的中国人,我们是无法逃避发掘及发扬自己历史智慧与民族智慧的责任。[1](p3)可以说,中国哲学典籍承载着中国哲学的核心价值,作为经典文本,维系着一个民族得以安身立命的根基。它主要是指周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元典文本,如后代所称的《五经》《四书》《荀子》《老子》《庄子》《墨子》《公孙龙子》等,及汉以后相关的子集,同时也包括魏晋南北朝之后传入中国的佛学典籍。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体,兼及其他诸子百家的中国哲学典籍,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亦如西方的《圣经》以及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经典哲学著作一样,更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是关乎一个民族哲学文化的传承、交流、发展的大事,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参与全球文化交流的一个极好途径。”[2](p3)能够促进中西文化的会通,从而构建“和而不同、相得益彰”的文化多元化的全球文化格局。中国哲学典籍兼及儒、释、道三家。如果按照冯友兰[3]的观点,把中国哲学史大致分为子学和经学两个时代的话,那么,自孔子到淮南王的子学时代主要是中国哲学的原创期,这一时期产生的经典都是元典,以儒学典籍为例,主要是《五经》《论语》《孟子》《荀子》等;而自汉代的董仲舒以来,中国哲学就进入了对元典的持续性的阐释过程,不断创造新的经典。如宋明理学中,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近思录》,王阳明的《传习录》《大学问》等。这些经典首先是“产生经典的那个时代的各种典章制度、社会活动、文化观念的历史记载”[4](p74),是经典作者在特定时空的产物,而经典的诠释者又处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其诠释必然带有时代特征。经典诠释者的历史性既能帮助诠释者更好地发掘元典隐而未发的内涵,从而构建新的哲学体系,产生新的经典,但也有可能会曲解或过度诠释元典的内容,正如刘笑敢先生所言:“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典型形式是以经典诠释的方式进行哲学体系的建构或重构,这一方式包含着‘客观’地诠释经典的‘原义’和建立诠释者自身的哲学体系的内在矛盾和紧张。”[5](p31)由此可见,如何安顿好诠释者的历史性是一个严肃的方法论问题。国内许多学者都意识到中国哲学典籍的特殊性质,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原则和翻译方法,如崔永禄(2007)提出中国经典外译的几个原则性问题:一是注意保留中国文化的特征和原貌;二是译文要能体现中国文化艺术和语言创作的水准;三是注意语言流畅,具有较大的可读性。[6](p43~46)郭尚兴(2010)指出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原则应该是保持文化个性,力求形神兼备,减少文化亏损;平衡语用效果。[7](p138~142)杨平(2012)认为中国哲学的译介应该避免基督教化、西方哲学化或文化利用型翻译途径,采取文化还原式的翻译策略如音译、创译和综合翻译等方法来彰显中国哲学的特质和财富。[8](p77~87)作者认为,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方法以对经典的正确解读为前提,而后才是如何把这种解读的含义更恰当地转换成英语。而在解读的过程中要以概念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要对关键的哲学概念或术语进行历时的考据:包括音读、训诂和名物的考辨,并且比较同一概念术语在相应体系内不同的发展阶段的诠释意义,以及同其他哲学体系内同一术语的诠释意义的差别;而思想史的诠释方法则强调从诠释者所处的历史脉络中把握经典的具体含义。在对经典的正确解读的前提下,要从比较哲学的视角出发,注重把体现中国哲学思想特色的概念转换成能与西方哲学文化平等对话的概念体系,使中国哲学可以早日真正成为世界哲学文化的大家庭中的一员,从而形成“和而不同、相得益彰”的全球文化格局。

二、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诠释方法

(一)概念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诠释方法

对中国哲学典籍的正确解读,是翻译的第一步。首先要求我们对中国哲学发展史的整体脉络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特别是要认识到中国哲学典籍正是在对元典的持续性的阐释过程中不断产生的经典文本。因此,从哲学概念和诠释者的历时性上考察经典文本,把握元典文本的“客观原义”以及在其后历代诠释者的“诠释意义”。要把经典还原到相应的历史背景中把握其含义,即采用“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9](p20)。所谓“概念史的研究方法”,以儒家经典为例,是指紧扣儒学史中的重要概念或术语,一方面潜回元典对这些术语进行音读、训诂以及名物的考辨与疏通,理解其基本的概念意义,即是中国传统的考据之学,另一方面观察同一概念或术语在儒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诠释意义,及其同其他哲学派别之间的差异。“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是把对经典的诠释,放置在诠释者所处的历史脉络中加以分析,“从而将经典诠释者身处的时空情境,及其诠释言论的历史背景与具体含义加以解明。”[9](p15)下面就以如何理解朱熹的著作为例,用概念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探讨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诠释方法。

(二)对朱熹理学的“概念史”诠释

朱熹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功不可没,他通过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元典的重新诠释,才有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四书》,并且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概念的哲学体系,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朱熹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解经方法的哲学家,他不仅注重义理的发掘,同时也没有摒弃对章句的训诂,潘德荣[10](p57)认为朱熹把“意义整体的圆融和谐确立为对经典的理解之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朱熹的哲学著作包括《四书章句集注》《近思录》《朱子语类》等,都是在对元典文本的深入阐释的过程中,发展出的新的哲学理念,因此,诠释朱熹的哲学思想,必须要潜回到相应的历史背景,把握儒学动态的发展过程。作为典籍英译者,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也是典籍的诠释者,特别是经典的跨文化诠释者,但我们的任务不是像朱熹那样的哲学家,要去发展或建立新的哲学体系,而是要努力做到如何忠实地再现不同历史阶段的哲学典籍的内涵,并且要立足当下,使中国哲学典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参与世界哲学之间的对话,使中国文化的精神在异域发扬光大。

朱熹把理学的主要概念:理、气、心、性、天理等都全部融入对《四书》的注解之中。如《论语?为政》中,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朱子的解释是:“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11](p56)此处朱子以“理”解释天命。又如朱子对《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句的注解是“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形成,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意味建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11]其中,朱子以“理”来解释性,从而树立了一个由理主宰的形而上学的世界。对朱熹所说的“理”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一定要放在整个哲学发展史的背景下进行,这就是黄俊杰先生所说的“概念史的研究方法”。

《四书章句集注》中出现了高达364个“理”字。而“理”字并未在《论语》中出现,直到战国中后期,孟子才将“理”“义”并举,“心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木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whatisitthenofwhichtheysimilarlyapprove?itis,isay,theprinciplesofournature,andthedeterminationsofrighteousness.”[12](p478~479)可见,孟子将“理”与“义”并举,同时作为道德的准则来理解。荀子也讲“proprietyisunchangeableprinciple.”肯定物之理是可知的。《庄子?内篇》中庖丁解牛的故事,有“依乎天理”的说法,所谓天理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但是荀子和庄子并没有提出对“理”的解释。《韩非子》的《解老》篇对“理”做出了解释:“理者,成物之文也。”又云:“短长、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13](p40)所以,韩非子对“理”的解释是物体的外表形式的区别所在,这可以理解为“理”的基本含义,与《庄子》中的“天理”不同。魏晋玄学家郭象则认为“物各自生而无所出焉”“物物有理,事事有宜”[13](p41),郭象认为每一个事物都是独立存在的,此物是此物,彼物是彼物,都是必然的,这个必然性就是理。在宋代儒学家那里,“理”变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范畴。张载认为“气”的聚散攻取中“顺而不妄”者就是“理”,阴阳之气的相互作用和推移就是“理”。可见张载以“气”为根本,“理”是气化过程的产物而已。二程则认为“理”为世界的最高本原。所谓“天者理也”。朱熹继承了二程的观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14](卷一),同时,朱子又说:“如阴阳五行错综不失条绪,便是理。”(同上)“理”此时又有了自然规律的意义,又说,“理则为仁义礼智。”(同上)可见,朱子的“理”又有道德标准的意义。郭尚兴先生在《汉英中国哲学辞典》中对“理”的翻译如下:“理:principle,Logic,truth[15](p561)理学:neo-Confucianism[15](p563)程朱理学:theSchoolofprinciplerepresentedbyChengYiandZhuXi[15](p563~564)。”

作为当代的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者,我们一方面先要回归元典,从中找到核心概念的训诂学意义,其次要从典籍中的核心概念的演变发展史中把握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黄俊杰教授所说的概念史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经典诠释者是在哪一种具体的历史脉络或情景脉络中解读元典的,这对经典的理解大有裨益。

(三)对朱熹理学的“思想史”诠释

朱熹所处的南宋时期,经过了唐末的藩镇割据,君臣父子的篡夺残杀,儒家的伦理纲常早就受到了极大的摧毁。加之,宋朝之前佛道两家的本体论思想皆有阐述,而儒家思想却恰恰缺少某种本体论思想的提炼和系统阐述,在汉唐时期主要停留在训诂、注疏的层面,很难与佛老思想从本体论上抗衡,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十分被动,时代呼唤有人担当此重任,为儒学的发展披荆斩棘。朱熹的“天理”论正是在新的形势下,通过对《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周易》等儒家经典的注释,在二程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创新,建构了一个以“无极”“太极”“天理”为最高哲学范畴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大大丰富了中国儒学的本体论思想。可以说,朱熹对经典的阐释是当时时代的要求,是带着他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问题而质询于经典,是用他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观念来理解、复述经典中的思想文化观念。他把《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单列出来,并与《论语》《孟子》合并,称《四书》,虽然也遭到许多学者的批判,但无法否认的是《四书》经过朱子之阐释,已经成为儒家乃至整个中国哲学文化的核心经典文本。究其原因,朱子对儒学经典文本的重新选择和编排,正是应时代之要求,对儒学之新发展。与汉儒以《五经》为核心经典的儒学体系不同,《四书》的主要内容涵盖了更为广泛的政治、伦理、教育等方方面面,囊括了天道、纲常、心性等概念,而朱熹就是根据时代的要求,对这些理念进行了更加系统化和哲理化的阐释,构建了一个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的思想体系。“理”既是作为整体的“理”,抑或是“太极”,所谓“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同时,理又存在于借助于“气”而派生的每一具体事物里,所谓“本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14](卷37)朱熹的理学无疑是应时代的要求对经典的合“理”化阐释,体现了对经典的继承性及其自身鲜明的时代特征。朱熹因诠释《四书》而建构的理学思想,体现了作为中国思想文化主干的儒家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复兴的时代要求,同时也实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综合创新,使儒家学说上升到一个更高思想理论层次的社会需求。[4](p79)

三、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转换方法

(一)回顾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方法

理解之后,就是表达,即如何把原汁原味的中国哲学典籍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转换成以英语语言为载体的哲学文本,这是中国哲学进入当代世界哲学体系的时代诉求,同时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稳固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身份的重要步骤。回顾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主要方法,受到英译者本身文化身份的局限(20世纪之前大多由传教士和汉学家完成),他们的翻译方法从带有传教目的的某种“儒耶杂糅”的方法,再到学术性的研究方法,20世纪50年代之后,更多的是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根据安乐哲的总结,中国哲学典籍,早期是以“天主教化”和“基督教化”的形象被西方读者所熟知的,后来又被“东方化”,到现在又套进了某种“诗化、神秘化的框架里。”“theChinesephilosophythatwesternreadersarefamiliarwithatthebeginningwas‘Christianized’,andtheninmorerecenttimesithasbeen‘orientalized’,butevenmoresoithasbeenpoeticized,mystified,andinfusedwithmysteriousperspectives.”[16](p81)迄今为止,西方哲学研究视野中关于中国哲学的探讨,“往往是将中国哲学置入与其自身毫不相干的西方哲学范畴和问题框架中加以讨论。”[17](前言p5)作者也认为:把中国哲学典籍视为一种西方哲学传统的附属物,就完全遮蔽了中国哲学的特质。因此,我们要探讨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方法,首先要从认识论上避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强调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我们的哲学典籍不能只局限于自身文化内部的发展,更要参与到当代哲学的对话中,既要找到对话的共同背景,也要对差异性保持敏感。作者注意到安乐哲和郝大维提出的比较哲学的翻译方法正符合这种认识论。进而观之,比较哲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哲学的诠释方式:一方面通过对元典的解读,构建《论语》的哲学语境,再在该语境中进行文本的诠释和翻译。这种翻译并不是传统的从文本诠释到文本翻译的线性过程,而是先从文本出发构建出理论体系,再返回文本结合已构建的体系进行诠释和翻译。[18](p135)朱熹在对经典的阐释过程中构建了一个以“天理”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他从元典文本出发构建理论体系,再在该语境中返回元典,结合理论体系对元典进行诠释。既有训诂的发掘,又有义理的阐释。这和安乐哲比较哲学的翻译方法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并且,安乐哲还在这种认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翻译“策略性框架”,尤其是对中国哲学概念或术语的翻译,具有启发意义。

(二)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策略性框架”

安乐哲在《和而不同:中西哲学的会通》中,提出了翻译中国哲学典籍的一套完整的策略性框架:“包括阐释性的介绍,不断演进的关键哲学术语词汇表,校对过的中文原文,以及与原文相对应的自觉自明的译文。”[17](p6)其中,阐释性的介绍是指在译文之前的序言部分,对典籍文本所体现的中国哲学的特色的介绍,对文本本身的成书背景、作者及其主要哲学思想的介绍。哲学术语词汇表是该典籍中出现的关键哲学术语的中英文对照表。而自觉自?的译文主要是强调,虽然译者本意是要尽可能地从中国哲学语境出发,忠实地传达中国哲学的原始内涵,但是,由于译者自身受到特定时空的局限,总会带有某种伽达默尔式的偏见,这是理解异域文化的一个前提,而不是对文献的曲解,由于缺乏自觉自明的意识,翻译者意识不到他们自身伽达默尔式的偏见,所以不得不求助于辞典。辞典自身是渲染着严重文化偏见的油彩。这样的译文不是背叛了他们的读者一次,而是两次。“正如每代人都会有选择地继承先哲们的思想,并以其自身的形象来重塑先哲,每代人都会根据其自身的需要来重构世界古典哲学经典。当然我们也毫不例外地受到特定时空的局限。即使对中国古典哲学文献最浮光掠影的理解,哪怕只是谱系式的合历史主义的理解,也要求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局限。这种自觉自明绝对不是要曲解文献,反而恰恰是要去理解文化的基本前提。”[17](p6)

(三)关键哲学术语的翻译方法尽管许多西方学者,如史柏嘉(Schaberg2001)、郑文君(Cheang2000)等都对安乐哲的哲学术语翻译方法进行了批评,但作者认为无论结果或效果如何,安乐哲的方法都是对中国哲学术语翻译的一次有益尝试,开辟了新的翻译之道。

[Jp+1]安乐哲认为“现存翻译模式是建立在使用标准英汉词典和默认一个未经反思的假设的基础上的,这个假定就是‘字面的’翻译必定是准确的。那些不假思索,最先跃入脑海的感觉很舒服的,最符合西方语言习惯的,被大家视为最贴切的翻译,其实都是给中国哲学典籍强加上了与其文化无关的西方文化预设,有意无意地将一个文本从其历史和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移植到一片哲学水土完全不同的土地中,这是在任意利用该文本,并且完全不在意篡改其根本。相反,将文本置于其自身环境中相对保守地加以定位,即使不能尽善尽美,亦可心向往之。”[17](p7)安乐哲拒绝使用传统的词典中的词汇表,选取了一些具有颠覆性的,不符合西方这哲学传统的日常语言词汇,从而更好地保留中国哲学的特质。[Jp]

“德”的诠释和转换,安乐哲首先认识到该词在中国哲学语境中具有表达某种事物和个人的个别特征,而带有某种本质主义的西方哲学式的词汇“virtue”不能表达此种含义,并且容易令人联想起“freedom”等词汇。而用“power”则有“强制”的意思,与儒家的德制社会理念不符,因此,安乐哲选择了用“excellence”来译“德”,较好地体现了儒家道德的实践性和过程性。关于儒学的核心概念“仁”,安乐哲和罗思文的理解是:“仁”必须先事“礼”,有威信的人必须是一个探路之人,成“仁”之路是一个把传统化为自身品质的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因此,他们并未使用“humanity”这一传统译法,因为humanity是一个普适概念,与罗马的humanitas相关,意指唯一的、普遍的、本质性的对象。若将“仁”视为一个普适性概念,就会破坏它的个别性。“仁”的另一个传统译名benevolence只是表达一种狭窄心理态度的简单词汇。因此,译者们选择了authoritativeperson作为“仁”的译名。作为以英语为母语的学者,安乐哲认为authoritative一词具有“礼貌”“创作”“权威”等含义。[19](p114)

同样,“心”被安乐哲翻译成“heart-and-mind”,保持了中国哲学中认知意义的“心”(mind)和情感意义的“心”(heart)的整体性。“礼”习惯上翻译成“ritual,rites,customs,etiquette,propriety,morals,rulesofproperbehavior,worship”这些翻译都只翻译出了一种含义,“whatisappropriate”,而没有译出“doingwhatisappropriate”。这个复合的表意文字,《说文》中,被定义为“履”,意思是“踏于道上”,因为也意味着“品行”“行为”,安乐哲翻译为“ritualpropriety”,强调充分参与一个由“礼”组成的社群,把各种习俗和价值个人化。同样,在安乐哲这里,“义”不是“righteousness”而是“appropriateness”“asenseofwhatisfitting”;“正”不是“rectification”“correctconduct”而是“properconduct”;“政”不是“government”而是“governingproperly”。安乐哲在翻译文本中所提供的新的术语表,并不是要用一套中国哲学术语来取代原先不完善的模式。而是要把这些关键术语翻译成一些具有提示性的符号,以便读者可以回到词汇表中,重新检讨这些属于本身的意思,并且希望他们自己能够恰当运用,可见,安乐哲并没有忽略西方读者的接受能力。

经典哲理句子篇7

一、巧用成语典故,激趣促思导之以行

我国古代成语典故丰富多彩、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哲学思想的光芒,给人以启迪和教益。在教学中巧用成语典故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促使学生思维方法、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意识的作用》一框时,引用了“画饼充饥”“掩耳盗铃”“望梅止渴”来说明意识虽然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但是不能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引用“按图索骥”“郑人买履”来说明一个人做事情、想问题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道理,而不能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学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纸上谈兵”“胸有成竹”等成语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道理。通过在教学中引用成语典故,既能增强课堂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促进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经过自主学习思考得出结论,从而使教材中的哲学原理进入自己的思想深处,内化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事物,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二、引用名言警句,明理释疑深化主题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军事家等,他们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留下了不少真知灼见、富含智慧、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在教学中适当引用名言警句,能说明和揭示哲学概念和原理,既能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又能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既有利于突出重点,又能深化主题。如在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引用范缜的名言“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导入课题,在课堂上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里的“形”指的是什么,“神”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形”和“神”关系如何?“形”和“神”关系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范缜的这句名言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形”指的是“肉体”,“神”指的是“精神”;先有“形”后有“神”;肉体存在则精神存在,肉体毁灭(不存在)则精神毁灭(不存在);“形”和“神”关系问题的实质就是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即哲学的基本问题。范缜的这句名言说明存在(物质)决定思维(意识),先有存在(物质)后有思维(意识),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体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加深了学生对哲学观点和原理的理解。

三、引用古典诗词,立疑激趣达成目标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教学中引用古典诗词,不仅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立疑激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首先,新课导入时引用,能点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他们带入情境,使他们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去探求新知。如学习《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时,我用多媒体播放自制的幻灯片“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些诗句分别体现了什么哲理?通过这样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能提高教学效率。其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引用古典诗词,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和实现。(1)在讲授新课中引用古典诗词,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由于哲学原理比较抽象,而诗词具有形象、生动、具体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用这些古典诗词,能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教学变被动为主动。如在学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引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向学生发问,这些诗句体现了什么哲理?通过分析学生明白这些诗句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新课中引用古典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理解、自主探究能力。如学习《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时引用“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影响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等哲学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3)在新授课中引用古典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古典诗词是文人情感的抒发和价值观的体现,从我国古典诗词宝库中不难搜寻出给予我们正能量的经典诗词。如在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时引用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句来说明一个人要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爱国精神,从诗中体味人生价值的实现。

经典哲理句子篇8

(一)概念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诠释方法对中国哲学典籍的正确解读,是翻译的第一步。首先要求我们对中国哲学发展史的整体脉络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特别是要认识到中国哲学典籍正是在对元典的持续性的阐释过程中不断产生的经典文本。因此,从哲学概念和诠释者的历时性上考察经典文本,把握元典文本的“客观原义”以及在其后历代诠释者的“诠释意义”。要把经典还原到相应的历史背景中把握其含义,即采用“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9](p20)。所谓“概念史的研究方法”,以儒家经典为例,是指紧扣儒学史中的重要概念或术语,一方面潜回元典对这些术语进行音读、训诂以及名物的考辨与疏通,理解其基本的概念意义,即是中国传统的考据之学,另一方面观察同一概念或术语在儒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诠释意义,及其同其他哲学派别之间的差异。“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是把对经典的诠释,放置在诠释者所处的历史脉络中加以分析,“从而将经典诠释者身处的时空情境,及其诠释言论的历史背景与具体含义加以解明。”[9](p15)下面就以如何理解朱熹的著作为例,用概念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探讨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诠释方法。(二)对朱熹理学的“概念史”诠释朱熹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功不可没,他通过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元典的重新诠释,才有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四书》,并且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概念的哲学体系,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朱熹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解经方法的哲学家,他不仅注重义理的发掘,同时也没有摒弃对章句的训诂,潘德荣[10](p57)认为朱熹把“意义整体的圆融和谐确立为对经典的理解之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朱熹的哲学著作包括《四书章句集注》《近思录》《朱子语类》等,都是在对元典文本的深入阐释的过程中,发展出的新的哲学理念,因此,诠释朱熹的哲学思想,必须要潜回到相应的历史背景,把握儒学动态的发展过程。作为典籍英译者,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也是典籍的诠释者,特别是经典的跨文化诠释者,但我们的任务不是像朱熹那样的哲学家,要去发展或建立新的哲学体系,而是要努力做到如何忠实地再现不同历史阶段的哲学典籍的内涵,并且要立足当下,使中国哲学典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参与世界哲学之间的对话,使中国文化的精神在异域发扬光大。朱熹把理学的主要概念:理、气、心、性、天理等都全部融入对《四书》的注解之中。如《论语·为政》中,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朱子的解释是:“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11](p56)此处朱子以“理”解释天命。又如朱子对《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句的注解是“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形成,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意味建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11]其中,朱子以“理”来解释性,从而树立了一个由理主宰的形而上学的世界。对朱熹所说的“理”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一定要放在整个哲学发展史的背景下进行,这就是黄俊杰先生所说的“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四书章句集注》中出现了高达364个“理”字。而“理”字并未在《论语》中出现,直到战国中后期,孟子才将“理”“义”并举,“心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木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whatisitthenofwhichtheysimilarlyapprove?itis,isay,theprinciplesofournature,andthedeterminationsofrighteous-ness.”[12](p478~479)可见,孟子将“理”与“义”并举,同时作为道德的准则来理解。荀子也讲“proprie-tyisunchangeableprinciple.”肯定物之理是可知的。《庄子·内篇》中庖丁解牛的故事,有“依乎天理”的说法,所谓天理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但是荀子和庄子并没有提出对“理”的解释。《韩非子》的《解老》篇对“理”做出了解释:“理者,成物之文也。”又云:“短长、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13](p40)所以,韩非子对“理”的解释是物体的外表形式的区别所在,这可以理解为“理”的基本含义,与《庄子》中的“天理”不同。魏晋玄学家郭象则认为“物各自生而无所出焉”“物物有理,事事有宜”[13](p41),郭象认为每一个事物都是独立存在的,此物是此物,彼物是彼物,都是必然的,这个必然性就是理。在宋代儒学家那里,“理”变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范畴。张载认为“气”的聚散攻取中“顺而不妄”者就是“理”,阴阳之气的相互作用和推移就是“理”。可见张载以“气”为根本,“理”是气化过程的产物而已。二程则认为“理”为世界的最高本原。所谓“天者理也”。朱熹继承了二程的观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14](卷一),同时,朱子又说:“如阴阳五行错综不失条绪,便是理。”(同上)“理”此时又有了自然规律的意义,又说,“理则为仁义礼智。”(同上)可见,朱子的“理”又有道德标准的意义。郭尚兴先生在《汉英中国哲学辞典》中对“理”的翻译如下:“理:principle,Logic,truth[15](p561)理学:neo-Confucianism[15](p563)程朱理学:theSchoolofprin-ciplerepresentedbyChengYiandZhuXi[15](p563~564)。”作为当代的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者,我们一方面先要回归元典,从中找到核心概念的训诂学意义,其次要从典籍中的核心概念的演变发展史中把握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黄俊杰教授所说的概念史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经典诠释者是在哪一种具体的历史脉络或情景脉络中解读元典的,这对经典的理解大有裨益。(三)对朱熹理学的“思想史”诠释朱熹所处的南宋时期,经过了唐末的藩镇割据,君臣父子的篡夺残杀,儒家的伦理纲常早就受到了极大的摧毁。加之,宋朝之前佛道两家的本体论思想皆有阐述,而儒家思想却恰恰缺少某种本体论思想的提炼和系统阐述,在汉唐时期主要停留在训诂、注疏的层面,很难与佛老思想从本体论上抗衡,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十分被动,时代呼唤有人担当此重任,为儒学的发展披荆斩棘。朱熹的“天理”论正是在新的形势下,通过对《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周易》等儒家经典的注释,在二程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创新,建构了一个以“无极”“太极”“天理”为最高哲学范畴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大大丰富了中国儒学的本体论思想。可以说,朱熹对经典的阐释是当时时代的要求,是带着他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问题而质询于经典,是用他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观念来理解、复述经典中的思想文化观念。他把《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单列出来,并与《论语》《孟子》合并,称《四书》,虽然也遭到许多学者的批判,但无法否认的是《四书》经过朱子之阐释,已经成为儒家乃至整个中国哲学文化的核心经典文本。究其原因,朱子对儒学经典文本的重新选择和编排,正是应时代之要求,对儒学之新发展。与汉儒以《五经》为核心经典的儒学体系不同,《四书》的主要内容涵盖了更为广泛的政治、伦理、教育等方方面面,囊括了天道、纲常、心性等概念,而朱熹就是根据时代的要求,对这些理念进行了更加系统化和哲理化的阐释,构建了一个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的思想体系。“理”既是作为整体的“理”,抑或是“太极”,所谓“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同时,理又存在于借助于“气”而派生的每一具体事物里,所谓“本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14](卷37)朱熹的理学无疑是应时代的要求对经典的合“理”化阐释,体现了对经典的继承性及其自身鲜明的时代特征。朱熹因诠释《四书》而建构的理学思想,体现了作为中国思想文化主干的儒家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复兴的时代要求,同时也实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综合创新,使儒家学说上升到一个更高思想理论层次的社会需求。[4](p79)

二、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转换方法

(一)回顾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方法理解之后,就是表达,即如何把原汁原味的中国哲学典籍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转换成以英语语言为载体的哲学文本,这是中国哲学进入当代世界哲学体系的时代诉求,同时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稳固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身份的重要步骤。回顾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主要方法,受到英译者本身文化身份的局限(20世纪之前大多由传教士和汉学家完成),他们的翻译方法从带有传教目的的某种“儒耶杂糅”的方法,再到学术性的研究方法,20世纪50年代之后,更多的是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根据安乐哲的总结,中国哲学典籍,早期是以“天主教化”和“基督教化”的形象被西方读者所熟知的,后来又被“东方化”,到现在又套进了某种“诗化、神秘化的框架里。”“theChinesephilosophythatwesternreadersarefamiliarwithatthebeginningwas‘Christianized’,andtheninmorerecenttimesithasbeen‘orientalized’,butevenmoresoithasbeenpoeticized,mystified,andinfusedwithmysteriousperspectives.”[16](p81)迄今为止,西方哲学研究视野中关于中国哲学的探讨,“往往是将中国哲学置入与其自身毫不相干的西方哲学范畴和问题框架中加以讨论。”[17](前言p5)作者也认为:把中国哲学典籍视为一种西方哲学传统的附属物,就完全遮蔽了中国哲学的特质。因此,我们要探讨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方法,首先要从认识论上避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强调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我们的哲学典籍不能只局限于自身文化内部的发展,更要参与到当代哲学的对话中,既要找到对话的共同背景,也要对差异性保持敏感。作者注意到安乐哲和郝大维提出的比较哲学的翻译方法正符合这种认识论。进而观之,比较哲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哲学的诠释方式:一方面通过对元典的解读,构建《论语》的哲学语境,再在该语境中进行文本的诠释和翻译。这种翻译并不是传统的从文本诠释到文本翻译的线性过程,而是先从文本出发构建出理论体系,再返回文本结合已构建的体系进行诠释和翻译。[18](p135)朱熹在对经典的阐释过程中构建了一个以“天理”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他从元典文本出发构建理论体系,再在该语境中返回元典,结合理论体系对元典进行诠释。既有训诂的发掘,又有义理的阐释。这和安乐哲比较哲学的翻译方法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安乐哲还在这种认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翻译“策略性框架”,尤其是对中国哲学概念或术语的翻译,具有启发意义。(二)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策略性框架”安乐哲在《和而不同:中西哲学的会通》中,提出了翻译中国哲学典籍的一套完整的策略性框架:“包括阐释性的介绍,不断演进的关键哲学术语词汇表,校对过的中文原文,以及与原文相对应的自觉自明的译文。”[17](p6)其中,阐释性的介绍是指在译文之前的序言部分,对典籍文本所体现的中国哲学的特色的介绍,对文本本身的成书背景、作者及其主要哲学思想的介绍。哲学术语词汇表是该典籍中出现的关键哲学术语的中英文对照表。而自觉自眀的译文主要是强调,虽然译者本意是要尽可能地从中国哲学语境出发,忠实地传达中国哲学的原始内涵,但是,由于译者自身受到特定时空的局限,总会带有某种伽达默尔式的偏见,这是理解异域文化的一个前提,而不是对文献的曲解,由于缺乏自觉自明的意识,翻译者意识不到他们自身伽达默尔式的偏见,所以不得不求助于辞典。辞典自身是渲染着严重文化偏见的油彩。这样的译文不是背叛了他们的读者一次,而是两次。“正如每代人都会有选择地继承先哲们的思想,并以其自身的形象来重塑先哲,每代人都会根据其自身的需要来重构世界古典哲学经典。当然我们也毫不例外地受到特定时空的局限。即使对中国古典哲学文献最浮光掠影的理解,哪怕只是谱系式的合历史主义的理解,也要求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局限。这种自觉自明绝对不是要曲解文献,反而恰恰是要去理解文化的基本前提。”[17](p6)(三)关键哲学术语的翻译方法①安乐哲认为“现存翻译模式是建立在使用标准英汉词典和默认一个未经反思的假设的基础上的,这个假定就是‘字面的’翻译必定是准确的。那些不假思索,最先跃入脑海的感觉很舒服的,最符合西方语言习惯的,被大家视为最贴切的翻译,其实都是给中国哲学典籍强加上了与其文化无关的西方文化预设,有意无意地将一个文本从其历史和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移植到一片哲学水土完全不同的土地中,这是在任意利用该文本,并且完全不在意篡改其根本。相反,将文本置于其自身环境中相对保守地加以定位,即使不能尽善尽美,亦可心向往之。”[17](p7)安乐哲拒绝使用传统的词典中的词汇表,选取了一些具有颠覆性的,不符合西方这哲学传统的日常语言词汇,从而更好地保留中国哲学的特质。“德”的诠释和转换,安乐哲首先认识到该词在中国哲学语境中具有表达某种事物和个人的个别特征,而带有某种本质主义的西方哲学式的词汇“virtue”不能表达此种含义,并且容易令人联想起“freedom”等词汇。而用“power”则有“强制”的意思,与儒家的德制社会理念不符,因此,安乐哲选择了用“excellence”来译“德”,较好地体现了儒家道德的实践性和过程性。关于儒学的核心概念“仁”,安乐哲和罗思文的理解是:“仁”必须先事“礼”,有威信的人必须是一个探路之人,成“仁”之路是一个把传统化为自身品质的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因此,他们并未使用“hu-manity”这一传统译法,因为humanity是一个普适概念,与罗马的humanitas相关,意指唯一的、普遍的、本质性的对象。若将“仁”视为一个普适性概念,就会破坏它的个别性。“仁”的另一个传统译名benevolence只是表达一种狭窄心理态度的简单词汇。因此,译者们选择了authoritativeperson作为“仁”的译名。作为以英语为母语的学者,安乐哲认为authoritative一词具有“礼貌”“创作”“权威”等含义。[19](p114)同样,“心”被安乐哲翻译成“heart-and-mind”,保持了中国哲学中认知意义的“心”(mind)和情感意义的“心”(heart)的整体性。“礼”习惯上翻译成“ritual,rites,customs,eti-quette,propriety,morals,rulesofproperbehavior,worship”这些翻译都只翻译出了一种含义,“whatisappropriate”,而没有译出“doingwhatisappro-priate”。这个复合的表意文字,《说文》中,被定义为“履”,意思是“踏于道上”,因为也意味着“品行”“行为”,安乐哲翻译为“ritualpropriety”,强调充分参与一个由“礼”组成的社群,把各种习俗和价值个人化。同样,在安乐哲这里,“义”不是“righteousness”而是“appropriateness”“asenseofwhatisfitting”;“正”不是“rectification”“correctconduct”而是“properconduct”;“政”不是“gov-ernment”而是“governingproperly”。安乐哲在翻译文本中所提供的新的术语表,并不是要用一套中国哲学术语来取代原先不完善的模式。而是要把这些关键术语翻译成一些具有提示性的符号,以便读者可以回到词汇表中,重新检讨这些属于本身的意思,并且希望他们自己能够恰当运用,可见,安乐哲并没有忽略西方读者的接受能力。

三、结语

经典哲理句子篇9

《老子》又称《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相传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全文五千余字,汉墓出土的《老子》分上下两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现在的《老子》,《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老子》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因此胡适称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深入品评

首先《老子》是一部哲学著作。《老子》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此外,《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如“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同时《老子》也反映了春秋末年,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十分严重的社会现实。《老子》中描述“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统治者居住整洁华丽的宫殿,穿鲜艳华美的彩服,佩精致华贵的利剑,而且饮食饱足,财货堆积成多余。平民百姓却为田园荒芜所困、为仓库空虚所苦。老子因此激愤地呼喊:“非道也哉”(谓这个社会是多么的不合理)因此他提出了“小国寡民”社会的主张,反映了他对和平安定的社会和自由幸福的生活的真诚向往和强烈愿望。

此外《老子》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与其他的先秦散文相比,《老子》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老子》简简单单五千余字,既有参差错落的句式、变化有致的章法,又有对偶工整的俪辞,气势奔放的排句,还有简洁精练的语言、铿锵和谐的音韵。老子把哲学与文学、诗歌与散文精妙地熔为一炉,通过哲理化的意境、辩证化的语言、形象化的说理、韵散化的句式,组织、建构起《老子》诗化散文、散文化诗的韵味、散行诗体的风格特质,使大量枯燥乏味的哲理变得可视、可感、可亲,令人回味无穷。

《老子》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名篇选读

祸兮,福之所倚①;福兮,祸之所伏②。孰知其极③?其无正也④。正复为奇⑤,善复为妖⑥。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⑦,廉而不刿⑧,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注释】

①倚:倚傍,依靠。

②伏:隐藏,潜伏。

③极:终极的结果。

④正:定准,标准。

⑤奇:诡异不正,邪。

⑥妖:恶。

⑦方:方正。割:割伤人。

⑧廉:利。刿(guì):伤。

【译文】

祸呀,福因之而生;福啊,祸就潜伏其中。谁知道它们的究竟?它们并没有定准。正忽而转变为邪,善忽而转变为恶。人们的迷惑,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因此,有道之人的言行方正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明而不刺眼。

五色令人目盲①,五音令人耳聋②,五味令人口爽③,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④,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⑤。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⑥,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五色:即青、赤、黄、白、黑。

②五音:即角、徵(zhǐ)、宫、商、羽。

③五味:即酸、苦、甘、辛、咸。爽:伤,败,比喻味觉差失。

④畋(tián)猎:打猎。

⑤妨:伤,害。

⑥腹:内在温饱。目:外在感觉世界。

【译文】

五色令人眼花缭乱,五音令人听觉不敏,五味令人口病,纵情狩猎令人心放荡,难得的财货令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只求安饱,而不求声色之娱,所以摒弃外物的诱惑而保持安饱的生活。

(选自“中华经典精粹解读”丛书之《老子》,陆玉林编著,中华书局)

【点评】

人们都追求幸福,然而幸福里面潜藏着灾祸;人们都厌恶灾祸,然而灾祸里面也许隐藏着幸福。“祸福相依”的论述体现了《老子》中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主张人应该过一种朴素的生活,而不应该追求享受。在他看来,人们纵情声色犬马,都会带来相应的麻烦和苦恼。这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精神文明相对缺失的现代社会依旧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探究空间

《老子》篇幅虽然短小,但语言洗练,富有哲理,因此形成了很多流传至今的格言,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让我们读一读《老子》,看还能找哪些警句格言?

可读书目

《老子演义》,止庵,中华书局

经典哲理句子篇10

“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充实自已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我经常用列宁的这句话激励自己。

“夫人虽秉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这句古训,时常在我耳边萦绕。

我1955年出生在原阳县黄河滩里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经历过“文化大革命”。1973年1月,我高中毕业后回家当农民,一有本文由收集整理空就读书、练字、画画。1974年5月,一位素不相识的技术员到我们黄河滩区搞避水台测量,看到我的字写得好,就介绍我到他所在的原阳黄河修防段当临时工。高中毕业后,我的理想是当正式工人。当上f临时工,向我当时的理想迈进了一步。我所在的原阳黄河修防段工务股,除我之外,其他人都是从黄委会、河南黄河河务局下放的工程技术人员,受过高等教育,他们都鼓励我努力学习。《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人民文学》、《诗刊》……那是一种如饥似渴的学习。真没想到,几年之后,国家恢复高考。1978年,我被郑州大学中文系录取。

进入大学的我,没有找到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感觉,反而觉得自己这个丑小鸭变得更丑了。入校时,有的同学已经用英语记日记了,可我却只会用英语背一句“毛主席万岁”,连写都不会。有的同学谈起外国文学如数家珍,而我当时连美国首都在华盛顿都不知道。我虽然没有要超过同学们的胆量和野心,但却有接近他们的强烈欲望。这是一种自觉的学习、快乐的学习。4年之后,我被分配到《河南日报》当记者,这是组织上对我大学学习成绩的肯定。彼时的我,已经超越了当初刻骨铭心想当工人的理想。但是,上大学时那种丑小鸭的感觉,仍然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参加工作后,业余时间的学习,是我减轻这种内心痛苦的一剂良药。1983年底,到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工作后,业余时间学习英语成了我的一大嗜好。当别人告诉我他在某某报刊看到我发表的翻译文章时,我会从中得到社会对自己学习成果承认的愉悦。我学习英语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在步步接近知识比我渊博的人的过程中获得天天进步的快乐。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在我45岁的时候,会通过全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出国培训英语考试,在郑州大学集中学习半年后到美国马里兰大学培训半年。更没有想到,在我47岁时会考上南京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

2005年元月,我拿到了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和毕业证书。为继续提高哲学素养,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精读我在美国学习时从一家旧书店买的英文版《西方哲学经典》。这本书收录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等16位西方顶级哲学家的28篇代表作,篇篇

都是精品。为进一步学深学透,我开始把它译成中文。2009年底,全书译完。又打印出来逐字逐句修改一遍。这是一个十分艰苦也非常愉快的漫长学习过程。

翻译这部书,用了我5年时间。5年,1825天,我的业余时间全部贡献给它了。我尽心尽力了。我希望它完美无瑕。

我在《西方哲学经典》中译本后记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博士时我说过,把取得博士学位作为起点。尽己所能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当走完人生历程回首往事时,没有愧疚和遗憾。翻译出版《西方哲学经典》,就算我取得博士学位后为国家和人民作的一个小小贡献吧。”

《西方哲学经典》(中译本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共151.8万字)出版后,见到的人都说好。有人告诉我,两口子晚上在家争着读,有人说要写体会文章,有人说要给孩子买,有人问哪里有售。我听到这些消息。心里感到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