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一地理教学总结十篇初一地理教学总结十篇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4:46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篇1

一、经验与体会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1、深挖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地理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中,关于降水的季节分配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给12个试管,作为一年中的12个月,再给一瓶红颜色的水,让学生自己设计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一年的降水量,将水注入到试管里,展示并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的状况,然后在绘制成图。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发展。

2、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用鼓励性评价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了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本学期我校的地理学科从下列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初一为例):学生课堂表现占25%,(包括:课堂纪律、《地理填充图册》作业、地理小论文、课后动手实践);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题目以选择、填空、读图绘图题为主,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篇2

关键词:初一数学;基础教学;现状;策略

初一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的整个初中数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初一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初一的数学基础教学却存在着众多问题,所以本文对初一数学基础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中探讨加强初一数学基础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初一数学基础教学的现状分析

1.对概念公式的理解程度不高

很多初中生对于初一数学的概念与公式都存在着一知半解的情况,但是由于初一是连接小学与初中的过渡阶段,所以初一的数学难度不高,即使学生对于初一数学概念与公式存在着一知半解的现象,也不会阻碍学生的数学学习。由于初一是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许多学生在学习上还是保留着小学时的学习习惯,但是小学的学习习惯已经不再适合初中数学的学习了,因此初一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效率不高。

2.对于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不高

导致初一学生的数学基础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无法完整地完成老师所布置的数学题目。

3.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

大部分的初一学生还是停留在小学的学习习惯,因此学生在学习初一数学时,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也没有形成错题总结的习惯。所以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会犯重复的错误,无法有效地提高初一数学的基础水平。

二、加强初一数学基础教学的教学策略分析

加强对学生的课堂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公式的理解程度。要想进一步地提高初一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和理解,那么初一数学教师就应该加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首先,加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能够有效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其次,加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能够有效地提高对学生的鼓励,提高学生对于初一数学的学习兴趣。最后,加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还能提高学生对于概念公式等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例如:“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经常看见的平行线有哪些?你们有留意身边的平行线吗?我先问一下你们,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线属不属于平行线?一面墙的两边属不属于平行线?”那么学生就可以根据老师的举例来学习平行线,然后再结合实际生活的所见,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线,如,门的两边也属于平行线,手机的两条边也属于平行线,从这些例子中,学生还能总结出:只要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对应的两条边都属于平行线。

三、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练习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不能只靠死记硬背来提高自己对于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在初一数学课堂上,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数学课堂练习。在进行二次一元方程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练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如:3x+18=5x-4,那么x是多少?

通过计算,学生可以计算出x的值是11,教师也能就此有效地引起学生对于方程的记忆,从而更好地为二元一次方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讲解完二元一次方程组后,教师就可以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来让学生完成,从而加强和巩固学生对于二次一元方程组的认识和理解。

在学生完成书本课后作业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从而更好地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还有,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对于二次一元方程组的认识和理解,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后作业来让学生完成。

四、加强对学生的总结教学

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学生应该加强在学习过程中的总结与归纳,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认识和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每学习完一个章节后就对该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数学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制作思维导图,然后再让学生制作每一个单元或者是章节的思维导图,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初一数学的概念与公式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除了要加强对学生的归纳教学,在初一数学课堂上,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总结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例如,在进行完数学考试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在考试过程中做错的题目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错题本。如:学生在判定线线是否垂直时经常判断出错,那么学生就要抄袭考试过程中自己所做错的垂直判定的题目,然后再重新进行解答,将正确的答案抄写在错题本上。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归纳总结教学。

五、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

为了更加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就要完善对于学生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360°的评价,例如教师对于学生的总评价是由好几个部分的评价形成而来的。如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首先,在学期末或者是学期中段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于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以具体的分数来表现,如a学生对于自己的评价是90分,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分数是85分,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分数是85分。那么教师就要设置不同的评价分数比例,如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分数占总分数的百分之三十,同学对于自己的评价分数占总分数的百分之三十,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分数占总分数的百分之四十,那么a学生的总成绩就是87。

初一的学习成果对于初中阶段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初一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基础学习,是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的,所以要想确保学生的初中数学水平,那么初一数学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数学基础教学。

参考文献: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教学;问题;思考

随着初中物理新课改的不断进行,初中物理教学任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的初中物理教学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为了能够适应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教学要求的变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探究式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心得。

一、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中学生常见问题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探究性教学也逐步受到重视,特别是一线初中物理教师感受最深。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发现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学生思路狭窄

有不少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只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往往不能扩展思路。例如,在求某段电路的总功率时,多数学生只能想到把所有电器的电功率相加,只有很少的同学能想到用总电压乘总电流,或者用总时间除总电能。

2.得出结论不慎重

很多学生在探究性活动中往往不能全面地考虑问题,轻率地得出结论,进而不能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例如,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时,学生把两个一样的小灯泡并联起来,然后马上得出这样的结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相同,这就没有注意到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得出的结论不正确。

3.缺乏创新能力

中学生在初中物理探究过程中,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全程指导,老师要求怎么办就怎么办,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很难用自己的方法灵活地解决。例如,学生学完由干电池作为电源的电路时,知道干电池电源有正负极,但学生不容易理解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

二、对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思考

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是把科学探究理论引入初中物理教学,其目的是希望中学生能够像物理学家那样独立地通过探索过程来捕获物理现象,进而获取物理知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对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几点思考。

1.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是探究教学的前提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的教学方式应该由学生被动接受转向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探究强调了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和态度,因此,老师要引导中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性学习,要弄清楚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我们才能够制订出最好的教学方案,更有针对性地对中学生进行有效的物理教学。

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探究教学的保障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强制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能得到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中学生身边的生活、课本中的插图,激发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

3.物理教师适当的指导是探究教学成功的关键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篇4

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结构;特点

【作者简介】顾大权,男,张家港市第一中学教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杨欣,男,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

1.引言

中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研究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不断深入,已逐渐深入到教育学的研究领域。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其对学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呼唤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人才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综观我们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似乎教师、学生疲于各种考试的现象已有所改变,但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对学习产生逆反、抵触心理,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心理阴影成为教师常见的精神状态,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和进程。解放学生首先要解放教师,解放教师就要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的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对话组织者”。[1]教师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越减越重,“高耗低效,缺乏策略”已成为数学课堂管理上最突出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育管理策略的理论,努力形成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从而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培养与塑造出一批富有全球视野、尊重生命、尊重教育规律的教育管理行家、教学专家和名师;将有助于遏止甚嚣尘上的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使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真正的可能,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乐园,同时也让教师享受自主的尊严和职业的幸福。

也唯有真正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终生学习与成长打下基础,引领学生主动地学习和自我发现,实现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2.研究内容与方法

a.研究思路

本研究将从现实问题和现状入手,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充分调查和了解教师在数学课堂管理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究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课堂学习效益形成的原因,并寻求相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笔者通过对中学数学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访谈,并对这些访谈进行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笔者从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和有效教学四个维度着手展开了调查。

B.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有关的统计方法。本研究将下发103份教师调查问卷,400份学生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数学课堂管理的现状,以及数学课堂管理的特点,比较分析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以张家港地区参加初中课堂管理调查的103名初中数学教师为被试,比较不同数学教师管理策略的差异,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97.1%。以张家港地区参加了初中课堂管理调查的400名初中生为被试,了解初中生评价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发展特点,收回有效问卷370份,问卷有效率为92.5%。

C.研究工具

a.自编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问卷

经过与专家讨论和统计检验,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问卷共23题,包括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和有效教学四个维度,采用五点评价。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指数良好,其中RmSea=0.09,nFi=0.809,RFi=0.863,CFi=0.841,iFi=0.846,tLi=0.816,说明这23个项目较好地测量了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这一结构;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分别为0.913,分半信度为0.902。

b.自编初中学生数学课堂管理评价问卷

经过与专家讨论和统计检验,初中学生数学课堂管理评价问卷包括环境体验、民主体验、师生互动体验、教学体验四纬度,采用五点评价。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指数良好,其中RmSea=0.074,nFi=0.862,RFi=0.841,CFi=0.902,iFi=0.903,tLi=0.887,说明这23个项目较好地测量了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这一结构;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分别为0.927,分半信度为0.871。

3.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特点的比较分析

a.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状况

a.总体状况

为考察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基本状况,我们对参加本次调查的100名被试在课堂管理策略各因素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问卷采用5点问卷,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具体结果见表1。

表1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总体状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的总平均分为4.15,远高于中等临界值,这也就说明张家港地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各因素的来看,发展较为均衡,其中环境控制最高(m=4.37),有效教学最低(m=3.97)。各因素平均值大小依次为:环境控制>师生互动>民主管理>有效教学。

b.性别差异

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诸因素和总问卷的均值和标准差如图1所示。通过图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男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管理诸因素上的得分都要略高于女教师,尤其是在环境控制和师生互动上。

图1初中数学课堂管理图2初中数学课堂管理

策略的性别差异策略的学历差异

c.学历差异

以学历为自变量,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及其各个因素为因量变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不同学历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存在明显差异,无论是在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还是有效教学上都表现为,研究生>本科>专科。

d.教龄差异

以教龄为自变量,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及其各个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不同教龄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有差异,但不明显。在环境控制上,教龄10-20年以及20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10年以下的教师;在民主管理和师生互动上,20年以上>10年以下>10-20年之间;在有效教学上,20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10年以下和10-20年之间的教师。

B.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差异比较

a.总体概况

为考察初中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基本状况,我们对参加本次调查的370名被试在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问卷采用5点问卷,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具体结果见表2。

表2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的总体状况

由表2我们不难看出,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较高,平均在4.3。其中,环境控制和有效教学的平均分达到了4.4。

b.性别差异

以性别为自变量,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各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男女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的均值和标准差(n=370)

从表3中,不难看出不同性别学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评价差异并不显著,但都是男生略微高于女生。

c.年级差异

以年级为自变量,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评价各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不难看出,不同年级初中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评价差异不显著。

4.总讨论

a.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结构

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这一概念包含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诸多概念,乍看之下,大量的信息往往使人不知所措,难以把握其重点,而这也在削弱了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面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希望通过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找到有助于提升我国初中数学课堂管理效率的核心因素集合。在理论层面,有利于拓展和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操作性理论,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在实践层面,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B.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特点

a.总体特征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的总平均分为4.15,远高于中等临界值,这也就说明张家港地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初中生学业韧性的各因素的来看,发展较为均衡,其中环境控制最高(m=4.37),有效教学最低(m=3.97)。各因素平均值大小依次为:环境控制>师生互动>民主管理>有效教学。虽然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得分总体较为理想,但值得注意的是,数学课堂管理策略中的环境因素(m=4.27)明显高于有效教学(m=3.97),说明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具体教学方式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初中数学课堂强调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呼唤数学教师的效益意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1]。

b.性别差异

通过图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男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管理诸因素上的得分都要略高于女教师,尤其是在环境控制和师生互动上。这一情况表明,男教师可能在平时数学课堂上更注意对教学环境的把握,喜欢强调师生互动。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不同性别教师的性格因素有关。

c.学历差异

从图2中可以看不同学历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存在非常明显差异,无论是在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还是有效教学上都表现为,研究生>本科>专科。造成这一个效果的原因是由于不同学历教师接受的教育不一样,导致他们教育的知识、能力、动机和认知方式等不同。非常明显的是,研究生学历的初中数学教师他们更善于控制数学课堂上的环境,采用更加民主的方式管理数学课堂,更注重在课堂上开展师生互动,并注重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很有必要开展提高初中数学教师学历水平的教育培训。

d.教龄差异

从图3中可以看不同教龄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有差异,但不明显。在环境控制上,教龄10-20年以及20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10年以下的教师。可见,初中数学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会更善于控制数学课堂环境,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数学课堂环境控制是一项需要经验积累的工作。在民主管理和师生互动上,20年以上>10年以下>10-20年之间。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是,10-20教龄的教师多数是中年教师,在他们的性格因素中控制性和主导性更加强烈,所以他们在民主管理和师生互动上相对较差。而教龄10年以下的年轻教师,由于他们与学生年龄层更加接近,彼此认同感会更强烈,所以他们对学生更加民主,喜欢与学生交流。那些教龄达到20年以上的教师,因为他们的经验更加丰富,性格更加平和,在对待学生时,可以用更加民主的方式管理学生,并与他们产生互动。

C.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的特点

a.总体特征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张家港地区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较高,平均在4.3。其中,环境控制和有效教学的平均分达到了4.4,表明目前我市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管理策略满意程度较高,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市初中数学教育质量较高的事实。

b.性别差异

下转第112页

上接第088页

通过表3,我们看出不同性别学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评价差异并不显著,但都是男生略微高于女生。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相较于女生,男生可能对数学课更具好感。

D.建议

新课改以来,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对学生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本人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培养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a.形成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理念

课堂教学监控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要求课堂教学监控以人的本性、需要、追求及基本存在状态为本,以人的方式实现人的发展[3]。而初中数学教师以人为本的信念是实现初中数学课堂高效管理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管理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及其学习的真实状态,更好地以智启智、以情激情,使课堂形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教学“生态环境”。[4]

b.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育素养、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新要求,而教师专业发展就成了重中之重[5]。结合本研究,本人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以期抛砖引玉。第一,重视继续教育的作用。未来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另一面是终身学习。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进入大专院校进行学习深造,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以及个人品质;另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观不应是固守于数学这一门学科的狭隘专业人士,除了侧重数学外,科学、技术、宗教、艺术、哲学等都应在他的视野之内。第二,进行教育科研。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能凭经验去上课,应在理论指导下去教书育人,应善于从教育实践中发现、归纳、总结出有意义的教育理论与方法。第三,善于创新。有研究结果显示,创新性较强的初中数学教师能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能站在时展的前沿,具备超前于学生的意识与能力,对未来时代的气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使自身具备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

[1]陈东.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控策略[J]中小学教育.2008

[2]丛晓波.以人为本:课堂教学监控的核心理念[J]教学科学研究.2003

[3]袁彩楚.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辽宁教育研究.2004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篇5

一、做好听力总训练

听力能力的训练,要求提高学生的听力基本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提高学生“听”的技巧。教育学生学会捕捉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短语、句子、数字。这对帮助学生的理解是很重要的。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反映,有些基础差的学生对这些材料只是简单地听,但不懂意思,教师要提炼出这些材料中的重要部分进行反复训练,不要让学生丧失信心。对于内容较简单的基础字、词、句子要人人过关,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提高篇,要部分人过关,尤其是尖子生。另外,在选择材料时,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故事等,让他们听了印象深刻,久久不忘。

二、做好基础知识的提高、训练、总复习

在讲完九年级的课程之后,进入总复习阶段,其时间大约是三个月左右,要注意分时段、分步骤、分层次、分题型练习。

1.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

包括初中英语七至九年级的五本课本,称之为“过课本复习法”。在过课本复习法中,要做到有的放矢,要紧扣《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参照《初中英语中考说明》,抓住初中课本中的重要知识进行复习。从字词的复习、课文的复习、句型结构和语法的复习几方面入手,把在课文句子中出现的关键语法知识让学生理解性地去掌握,对句子的结构类型进行提高性训练,做到单词背诵、用法人人过关,句子结构练习人人过关。

2.专题复习

把初中英语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首先按照词性分类复习,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冠词、数词等几个方面,在复习的过程当中,要详细地复习,对于各种不同的词性的词语要归纳、总结出其涵义、用法、句法功能等。其次,是句子的总复习,包括句子的类型、句子的时态、句子的主谓一致练习等。

3.对各种中考题型的复习

对各种中考题型的复习要全面、具体。我们作为指导学生复习的教师,要研究近三年的中考题,弄清中考可能要涉及到的重要信息进行专项训练,包括单选题、完型填空题、阅读理解题(包括任务型阅读)、写作题。其中主要是对阅读理解题的复习,它分值大、难度大,是学生失分率较高的题型,也是一个复杂而综合性强的思维过程,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训练的进程中,要狠抓词汇,打下坚实的基础,选择正确的读物,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总结一定的阅读技巧。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不断积累、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接受、体会和理解语言。总之,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要进行持之以恒的练习,争取每天带学生做一个阅读题,扩大词汇量,丰富阅读知识,提高阅读技能。

写作题方面的训练,更是一项长久的硬功夫,从初中一年级起,我们就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从易到难,由少到多地积累学习。

三、要从听说读写各方面展开训练,分阶段、分侧重进行练习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篇6

学前教育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更好地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规范的行为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开展的活动之一。

二、开展学前教育应注意把握的原则

1.早准备,早着手,我每次开展的学前教育都是思考在期末,方案的形成在假期。

2.针对性强才能出实效。学前教育绝不简单地等同于收心教育,一定要根据学生上一学年存在的问题,发生的变化,面对新学年需要具备的生理,心理,思想状况的变化而准备,备课时都应围绕这几个方面精心准备。

3.要有层次性。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可大致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初一阶段,确立目标,热爱班集体,迈好中学学习的第一步。初二,防差转差,提出决不拖班级后退,决不让一位学生掉队。初三,创建优秀的班集体,人人争当合格的毕业生。

4.做好形成性评价。学前教育既是常规工作,也是一次极好地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机会,学前教育结束后,一定要从工作的角度,班集体建设的角度对整个活动计划,活动过程,全班同学的参与度,积极性等方面进行总结,总结做到三全:一,全过程总结,如目标制定,活动情况,结果分析等。二,全班参与检查总结,组对总结,个人总结。三,全班总结,总结活动对学生身心,思想等方面的影响。

三、操作策略简介

1.精心设计班主任的第一次亮相。班主任在新生面前的第一次形象犹为重要,关系到学生在心理上是否愿意认同你,接受你,因此,班主任从外表方面,穿着要得体大方,举止端庄,谈吐文明,以平等、谦和、真诚的心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如:初一新生报名,我一般会比报名时间早到一小时,当新生出现时,我会主动到教室门口迎接,并亲切地向他们问好,对陆续到来的学生,我会与他们交谈,问他们的姓名,家庭住址,来自哪一个小学,对新学校的印象如何,并从中物色一些孩子,安排他们做一些工作,如:打扫教室、摆放桌椅、帮助我接待后来的学生,这样便能及早打破新生的陌生感,形成一种融洽的氛围。

2.根据学前教育的目标,营造积极向上的学前教育氛围,比如:XX届9班的学前教育,我为本班取名为“阳光之旅”,我在前面的黑板画了一幅画:绿树丛中一条大路,并写下了“希望之路,阳光之旅”八个大字,在画的旁边写了一段话:孩子们,欢迎你加入阳光之旅,预祝你们旅途愉快而充实!在后面的黑板绘了一座险峰,还配了一句诗: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一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新集体的温馨,如家庭般的温暖,暗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以阳光的心态去克服它并战胜它。

3.开展学前教育的形式手段及内容

手段:问卷式,座谈式,交流式,讲座式(请家长,往届的学生)等。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篇7

学前教育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更好地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规范的行为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开展的活动之一。

二、开展学前教育应注意把握的原则

1.早准备,早着手,我每次开展的学前教育都是思考在期末,方案的形成在假期。

2.针对性强才能出实效。学前教育绝不简单地等同于收心教育,一定要根据学生上一学年存在的问题,发生的变化,面对新学年需要具备的生理,心理,思想状况的变化而准备,备课时都应围绕这几个方面精心准备。

3.要有层次性。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可大致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初一阶段,确立目标,热爱班集体,迈好中学学习的第一步。初二,防差转差,提出决不拖班级后退,决不让一位学生掉队。初三,创建优秀的班集体,人人争当合格的毕业生。

4.做好形成性评价。学前教育既是常规工作,也是一次极好地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机会,学前教育结束后,一定要从工作的角度,班集体建设的角度对整个活动计划,活动过程,全班同学的参与度,积极性等方面进行总结,总结做到三全:一,全过程总结,如目标制定,活动情况,结果分析等。二,全班参与检查总结,组对总结,个人总结。三,全班总结,总结活动对学生身心,思想等方面的影响。

三、操作策略简介

1.精心设计班主任的第一次亮相。班主任在新生面前的第一次形象犹为重要,关系到学生在心理上是否愿意认同你,接受你,因此,班主任从外表方面,穿着要得体大方,举止端庄,谈吐文明,以平等、谦和、真诚的心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如:初一新生报名,我一般会比报名时间早到一小时,当新生出现时,我会主动到教室门口迎接,并亲切地向他们问好,对陆续到来的学生,我会与他们交谈,问他们的姓名,家庭住址,来自哪一个小学,对新学校的印象如何,并从中物色一些孩子,安排他们做一些工作,如:打扫教室、摆放桌椅、帮助我接待后来的学生,这样便能及早打破新生的陌生感,形成一种融洽的氛围。

2.根据学前教育的目标,营造积极向上的学前教育氛围,比如:届9班的学前教育,我为本班取名为“阳光之旅”,我在前面的黑板画了一幅画:绿树丛中一条大路,并写下了“希望之路,阳光之旅”八个大字,在画的旁边写了一段话:孩子们,欢迎你加入阳光之旅,预祝你们旅途愉快而充实!在后面的黑板绘了一座险峰,还配了一句诗: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一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新集体的温馨,如家庭般的温暖,暗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以阳光的心态去克服它并战胜它。

3.开展学前教育的形式手段及内容

手段:问卷式,座谈式,交流式,讲座式(请家长,往届的学生)等。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篇8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197-02

地理教材是地理课程内容的载体,是教师进行和引导教学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地理教材指的是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课本(教科书)。地理教学大纲一般指出了在中学阶段要求掌握的地理基本知识内容和基本技能,多以条目形式进行规定。而教科书是将基本内容具体细化,详细阐明,对于教学而言更具有操作性,对学生来说,教科书是他们进行学习的工具。

一、初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结构性衔接

1.地理教材编写指导思想衔接

义务教育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从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出发”,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之一。根据这一基本原则,初中地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而普通高中地理把“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重要原则,其编写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反映地理的实用价值;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为教学改革留下广阔的空间。

二者对比,我们可看出初中地理教材的编写体现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实用性、发展性、主动性,侧重于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对教师地理教学的开放性和技术性,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激励性评价,适应了学生12-15岁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能力变化,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激发兴趣,积极探究,培养自信。而高中地理教材内容适应了高中生(15-18岁)正值从少年向青年过度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日趋成熟,自我探索能力增强,对地理问题理解更为深刻,并能尝试用课本上传达的理念,分析解决某些地理问题,形成观察、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

2.地理教材的内在联系

一是知识脉络联系。按照地理学科的性质,初高中地理教材的脉络基本相同,均是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再到区域地理,先总后分的知识脉络,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使学生建立起地理知识的架构,并逐步认识地理环境的规律性和相互关系(见表1)。但初高中地理教材知识内容的差异也较大,对于同一地理内容,初中教材注重地理事实知识,即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位置、地理分布、地理特征、地理景观等;而高中地理教材,更侧重于对地理概念的分析、地理特征的总结、地理规律的掌握、地理成因和原理的探究、地理意义的运用等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各地理要素的逻辑关系,更全面地掌握地理系统知识。

二是知识类型联系。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初中地理教材以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使学生观察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循序渐进,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发展观,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会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事物。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按照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总论、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总论、中国区域地理的顺序,先外后中,略外详中,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高中地理教材则既要符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又要引导他们具有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因此高一的自然地理以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动为核心,揭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文地理则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高二的区域地理以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深刻体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识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教材结构系统联系。初高中地理教材每一册的结构编排几乎相同。地理课文内容,均根据每个学期学时的要求进行编写,每本教材均为4~5个单元(即章),每章题目,以粗体字配以彩色背景为标题,背景一般为照片,能反映该章主要内容,非常直观;“章”以下又分为若干节(一般3~4个),“节”以内设2~3个标题,有时下面还设小标题,每个标题下又有若干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从一个方面说明、解释标题内容。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又互相补充。

四是图像系统联系。地图是地理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在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地理事物方面具有无法代替的作用。无论初中还是高中教材,地图数量众多,约有150~200幅,种类多样,功用不同。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在地理能力的培养上,均要求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搜集信息能力、分析问题那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高中生还要求树立人地关系的理念,培养解决问题的地理视角,因此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照片数量比初中教材少,但示意图、统计图、流程图的比重增加。特别是高中自然地理中示意图增加,高中人文地理中统计图、流程图增加,说明对同一地理现象,初中注重静态的结果,高中注重结果产生的过程。

二、初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

1.统一思想,构建全局观、整体观

当前许多完全制中学被分割成初中和高中两校,初高中分离,教学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使初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出现脱节现象。大部分初中地理教师仅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简单讲述,强调识记知识和掌握结论,没有全面认识到高中教材对同一内容的深化、细化与过程化;而某些高中教师则认为初中地理教材内容过于简单而忽视了其基础性,因此造成双方对各自教学的误解,一旦把这种思想带入教学,易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结构性问题。因此,地理教师应建立整个中学地理教学的全局观和整体观,认识到不同教学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不同,要在教学中体现学习的连贯性和承接性,认真研读初、高中教材,同时也要认识到教材在编写中思想高度的一致性,初中为高中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将初中地理内容进一步升华,即内容的承前启后,结构的统一,语言的规范等。

2.精细备课,体现衔接联系

把对教材的认识、能力的要求落实到教学中,首先就从备课开始。当前有部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认为“不备课甚至连书都可以不要,也可以上好一堂课”。但事实上,备课环节恰恰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笔者认为应该这样备课:(1)备教师。教师应对同一内容进行初高中对比,分析难度、广度、能力层次要求、教学内容的穿插,运用何种教学方式;(2)备学生。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了解学生的认知层次,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由基础到能力层层推进,环环相扣;(3)备教学方法。对初高中生而言,均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式、启发式教学。但初中更侧重于对“表象”的认识归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较为被动接受教师给出的结论或能根据分析得出较为浅显的结论;而高中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增强,同时他们带有独立性、批判性的眼光使他们对事物本质认识更加深刻,并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观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找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又要根据各自心理发展的差异,有侧重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3.关注细节,有针对性地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性的随时发现初高中对同一地理内容在内容表述、能力要求、教学方法上的差异,重难点差异以及内容上的相互关联。高中内容以初中地理内容为基础,但增加了广度和深度,且融合了数学、物理相关知识,考察了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对照高中地理教材,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又要善于挖掘,找出哪些知识点可深入挖掘,从高中教材找到一些知识性内容,为己所用,适当增加教学、考试难度,既要保证基础薄弱同学能合格通过中学会考,又要使层次较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取得理想成绩,为顺利升入高中打下良好基础。而高中教师对比初高中教材,找出学生已学知识点,了解他们掌握的情况,在教学中可适当简述,但对于难点及容易忘却但在高中教学中又十分必要的知识点,在日常教学中应重新教学,这反而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篇9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初三级组长工作总结

本学期初三年级组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组师生的精诚协作,扎实有效的工作,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管理学生方面,年级组针对初三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___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积极培优促优,更加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教学方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狠抓课堂教学建设,踏踏实实地做好教学工作,创造性地开展了新课程理论及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为了更好地做好下学期的年级组工作,确保中考成绩再创新辉煌,现把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常规纪律教育,从细微处抓起,规范了学生言行,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初三年级是教学成绩收获的年级,是向社会展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及成果的重要年级,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为此,初三年级组全体教师牢记身上的责任,本学期下了很大功夫认真研究教育教学策略,积极探求更加有效的针对初三学生的教育方法及教学方式,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班主任认真学习班级管理的先进理论,从更高角度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范本),做好了班级的管理工作,为初三年级组的教学保驾护航,因此,本学期初三年级组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最大成效,赢得了学校、家长、社会的肯定。

1、想方设法创新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以求最大实效

本学期年级组加大了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力度,继续实施了新老班主任结对子工作,提升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较好的把握了初三这个特殊时期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好了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学生的心理压力较轻,因此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本学期认真开好每周班主任例会,既做到了从宏观上分析级组的情况,又从微观上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内容实在又具可操作性。会上着重强调了学生在上一周出现的问题及班主任的工作情况,并根据学校及级组的实际布置下周的工作。特别要求班主任要备好班会备课,上好班会课,措施要得力,效果要明显。级组对从德、能、勤、绩、安全等方面考核班主任的工作,奖优罚劣,若班级出现重大的恶性事件,实行了一票否决制度。

2、召开了全组学生大会,鼓舞了学生的学习斗志

开学初,初三年级组召开了学生大会,对上学期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了表彰并发了奖学金,对上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年级组还对本学期的工作作出了周密的部署,分析了今年的中考形势,提出了今年中考的奋斗目标。这次会议极大的鼓舞了学生的斗志,自此会议后,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善于思考的学生增多了,在学习上出现了你追我赶的优良局面。

3、加大了年级组的常规管理力度,抓实抓好了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针对初三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的学生常规管理着重在平时,做到了严、细、实。充分发挥年级组值周学干的作用,从纪律、卫生、宿舍、课间、“两操”、大型集会等各方面对班级管理进行检查评比,量化积分,排出级组名次,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做到了一天一公布,一周一小结,___月大总结,并在级组宣传板上张榜公布。年级组经常培训值周干部,督促指导值周干部的工作,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保证了值周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可信度。

二.牢固树立教学质量第一的观念,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探索新课标下初三教学的新模式,提高课堂效果,构建新型的民主师生关系,形成和谐高效的师生学___同体

1.狠抓“教学五认真”的过程管理,推进了新课程改革的工作。课堂___分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级组在本学期狠抓课堂教学的管理工作,年级组教学绩效管理小组,每周___相关人员深入班级听课,及时把存在问题与被听课者交流,以便使初三教学对路到位,讲求实效。针对初三教学的特点,年级组充分发挥了备课组的作用,每周五的___备课,各备课组认真研究教材、教法、___案,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测试,整合了___智慧,发挥了___优势,减少了教学的盲目性和无效性。除了教务处两次教学常规检查外,年级组还不定期的抽查,这些措施很好的保证了初三年级组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初三教学工作有序进行。积极___全组教师参加学校___的专业教师知识水平测试,初三教师的测试成绩优秀。

2、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内强素质,提高学生整体成绩。

只有不断的学习新课程理论,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艺术,因此,初三年级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提高自身理论修养,课堂的含金量增加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了,牢固树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观念,为每一位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最优质的教学服务。课堂上教师做到了训练规范、高效,做到了精当、到位、对路。

3.认真做好了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促优辅导工作。

众所周知,要想保证优生人数在全市的绝对优势,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科失分率必须控制在___%以内,为了保证这些学科的优势,年级组重视这些科的辅导工作,年级组专门成立了辅导小组,每次的辅导定时间、

定地点、定人员,确保辅导效果。为了培优年级组多次召开实验班学生会议,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对前___名的学生奖励,对前___名的学生发奖牌,以此鼓舞他们的斗志和上进心。初三年级组认为,经过教师的认真打磨训练,优生的这些科的成绩一定会接近满分,我校__年中考的优生人数一定会再创新高!

4.做好了本学期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及质量分析工作。

年级组认真___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及质量分析工作,周密安排相关事宜,责任到人,严密___每次考试,每次考试前必开一次考务会,对监考、阅卷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及奖惩措施。班主任召开班会对学生进行一次考风、考纪教育。级组还十分重视考试质量分析工作,把教师的教学成绩从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方面汇成材料,从数据看成绩,以数据分析教师的成绩,对成绩优异教师、班级提出表扬,对成绩较弱教师及所在班级班主任诫勉谈话,并提出整改措施及努力目标。

本学期各项工作已接近尾声,年级组将不断总结经验,拼搏进取,脚踏实地,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探索优质高效的管理办法及策略,运用新的教育理念管理级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__年中考再创辉煌!

展望下学期,我们信心满怀,初三年级组将针对下学期的特点。采取一系列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培优促优拔尖。认真搞好初三教学的复习工作,确保三轮复习做到高效、对路、到位,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将要求教师要时时___后进生,并加强对他们课后的心理调节与疏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真正落实学校的育人理念与分层次教学的要求。各备课组要要求学生注意收集平时作业、考试中的典型错误,汇集成错题集,打印成材料印发给学生。认真做好留优工作,保证各项留优措施落实到位,保证优生全部在我校高中部就读。

总之,下学期的工作将更加艰巨,我们要发扬运中精神,能吃苦,吃大苦,加压拼搏,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在学生管理上再有新思路,在教育教学上再有新举措,在教学成绩上再出高效益。使年级组的各项工作走在学校的前列,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伟大的胜利!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篇10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策略;阅读能力培养

英语阅读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需要重点教学的内容。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提高英语阅读方式的丰富性,从而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从当前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缺乏真实的学习环境,以及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中采用的阅读教学策略不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应总结出学生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策略。

一、初中英语阅读策略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的阅读习惯有待改进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呈正相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更好地进行英语阅读。但大多数学生在阅读习惯上均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学生的阅读速度相对较慢。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英语阅读材料大多篇幅较长,只有具备相应的阅读速度,才能更好地进行英语阅读。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将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上,在阅读时往往会逐字逐句进行阅读,往往读会前句忘了后句,导致学生会反复阅读,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时间。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注意力放在生词上,这种阅读策略会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抓不住全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二是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主要表现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针对阅读内容缺乏段落大意上的理解,无法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在阅读过程中不能掌握文章的基本意思,无法形成对文章的总体把握。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较强的耐心。学生在看到较长的阅读篇幅后便会失去阅读兴趣,在遇到较难的阅读材料时,便难以坚持阅读,而依赖教师的讲解,由于学生自己缺乏思维活动的参与,极大地影响了阅读的效果。

(二)阅读活动中未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是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没能关注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解英语阅读内容过程中,教师只是结合教学设计进行灌输式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参与感,使学生难以利用相应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二是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缺乏有效的互动。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只有采取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更好地筛选阅读素材,从而扩展知识范围,增强阅读的体验感。三是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对阅读材料的选择,没有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导致阅读课程枯燥无味。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未能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选择相应的阅读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造成一定难度。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运用的难点探讨

(一)学生自身阅读水平的影响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其在词汇、语言习惯和语法结构方面都和汉语有较强的差异性,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有限,对于枯燥的英语知识,学生在学习的初期,面临着较高的难度。同时,受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无法将精力和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导致学生在阅读活动中难以进行高质量的阅读。

(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接受程度不高

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过程中,对英语阅读活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缺乏对英语阅读的热情,使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大多数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不会主动进行阅读,往往是在教师的被动引导下才会进行英语阅读,由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英语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对英语存在抵触情绪,使得学生缺乏对英语学科的热爱与良好的学习品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

三、初中英语阅读策略运用与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与路径选择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分析

1.布置好课前阅读任务由于大多数初中阶段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形成对阅读的正确认识,所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适当的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在英语阅读开始前,为学生布置明确的自主学习任务,并且要求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将不懂的内容进行勾画,在课堂上集中解决,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会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在预习中,通过小组组长将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从而集中反映给教师。而教师可以对同类问题进行分类合并,从而给予集中解决。这种模式能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2.课堂阅读策略的运用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在熟悉了英语阅读文本后,教师便可以结合阅读材料讲解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英语阅读活动中进行运用,使学生在长期锻炼的过程中,学会针对不同的文章内容选择相应的阅读策略,强化阅读效果,在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率的同时,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内容的探索,使学生在长期摸索与总结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有效的阅读策略能让学生的英语阅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师应该加强英语阅读策略的针对性。因不同学生在英语的阅读能力和认知基础上存在不同,所以,教师需制定个性化的阅读策略,比如,对于阅读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着重加强对其语法、词汇的训练,让其能自主理解阅读文章的大意。而对于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对其“深层次阅读”的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精读文章,深刻理解文章内涵,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3.加强课后的反馈与总结在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在阅读结束后,要深入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吸收的情况,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势与长处。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不断地对阅读策略进行优化,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英语阅读并不仅局限于课堂阅读的过程,而应加强对学生英语阅读的评价、反馈和总结。即使在阅读课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其中也必然存在阅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对课堂中的不足进行总结,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帮助学生发现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

1.拓展学生的词汇量英语词汇量是学生阅读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的词汇教学,提高学生对词汇的掌握。而且,由于初中英语的词汇相对丰富,因此,教师应制定科学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单位时间内记忆单词的数量,比如,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的单词记忆法或词根式记忆法。总而言之,充足的词汇量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必要条件。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文学类或者科技类英语阅读素材,让学生在日常阅读的过程中加强词汇的总结,帮助学生不断拓展词汇量,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2.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阅读的基础,使学生在坚持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详细来讲,第一,要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基本技巧。比如,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读全文,在遇到生字词时进行勾画,在阅读结束后进行查阅。或者,让学生根据上下文进行文章词意的猜测,能够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的效果。同时,也要认识到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控能力。教师可以每周抽出一节课,作为专门的英语阅读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阅读习惯的培养。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任务,并对学生的完成状况进行详细考核。只有发挥教师的有效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才能为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提供积极因素。3.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通俗而言,“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对课程充满兴趣,才能获得继续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英语阅读充满兴趣,才会在坚持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所以,教师应针对性地改进阅读教学策略,积极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师生之间的互动等多种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阅读与探索。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时,可以高频率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让信息技术和情境教学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的英语学习电影,组织英语话剧互动,为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从情境中感受不同人物的语言特色。此外,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在和学生的沟通中要充满“爱心”和耐心,赢得学生的信任,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良好的教学策略下,使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性、深层次的阅读,从而提高英语阅读的核心素养。总之,初中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教师应总结问题,深入探究阅读教学策略,积极分析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实际学习情况制定有效的策略,通过对学生的长期引导,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并且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对初中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和面临的阅读难点进行了总结,比如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兴趣不足、没有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薄弱等问题。笔者进而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比如,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和兴趣等。只有做好上述几点,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鹏雁.浅谈初中英语阅读策略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7(4):345.

[2]冯建明.初中英语阅读策略运用与阅读能力的培养探析[J].才智,2016(12):189.

[3]滕雅莉.探究初中英语阅读策略的运用与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7(4):194.

[4]樊川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英语广场,2018(11):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