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十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十篇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7:57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政治性;人格性;育人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64-02

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给它下一个定义的话,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社会或者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活动。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什么?笔者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立论之基,它不但在理论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而且在实践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颇为流行。在学术界,众多学者纷纷去思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并且取得了诸多成果。翻阅图书资料,搜索电子资源,有四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著作,其中专著只有一本,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合亮著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缘起及本质的研究》。通过上网查询,发现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为主题的文章,有261条记录。简单翻阅上述文章,不难发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论述,学者们众说纷纭,大体看来,有以下三种意见:有些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一元论,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性。还有一些学者持有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二元论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科学性与价值性,功能性与目的性。另外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多元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阶级性,互补性,目的性,实践性和超越性等。

二、我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分开来讲,有三个词组成,即: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找出一个词高度概括一下的话,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教育,把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落脚点。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传授知识;育,培育人格。在笔者看来,给思想政治教育下一个定义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和社会群体对社会成员传授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人格培养,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从我理解的角度来看,育人性和人格性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如果上升到深层次角度来说,政治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1.育人性

从理论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那么怎样提高人们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怎样培育四有新人?显而易见的,是通过教育。邓小平在20年前的南方谈话中说到:“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关键在人”。邓小平还说过,“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教育后代。”通过邓小平的这两句话,从中读出了人的重要性,更读出了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根本;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也是目的;人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所在也是其命脉所系。这两句话深刻地说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性的本质。从实践上来说,当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经常用的方法就是灌输法,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教育者总是言传身教,苦口婆心,用尽各种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更好的全面发展。不管是从理论上来说还是从实践上去看,都能明显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性的本质。

2.人格性

关于人格的概念,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中以及不同学科中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要论》中,人格是指做人的资格,包括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气质等内在素质的总和,以及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外部形象,综合体现为人的自尊、自主、自由与创造等人格因素。在前文中我们也提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我认为四有新人就是人格性培养的具体方案。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是促进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侧面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培养人格性。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通过灌输理论,或者以身作则,都能影响受教育者人格的培养。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把培养人格性放在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位置,正古话所说,要成才先成人,而成人的关键就是人格性培养。培养人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

3.政治性

凡是最能体现一事物、对该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属性就是该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事物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指的是其内在一成不变的东西,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是以及其自身的同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固有的、稳定的、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区别开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政治利益的实现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是随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精神生产和主导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方式。统治阶级凭借其手中的权力,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宣传本阶级的意识,论证本阶级统治的合法性,来维护阶级统治和社会稳定。所以说,是统治阶级实现其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性理应是其根本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意识形态的强烈政治性。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具体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政治教育主要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政治理想,政治规范的教育。政治教育属于方向性教育,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思想教育的具体内容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的培养等。在阶级社会里,各种世界观、人生观都带有阶级的烙印。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教育,主要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看成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所谓道德教育,就是为使人们践行某种道德义务,而对人们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马克思曾这样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结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由此可见,道德是现实生活的反应,道德是带有阶级性的。综上所述,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哪方面的内容,无不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即使是当今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一些漠视和冷淡,我们也绝不应羞于承认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现路径的政治性。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抽象的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批判以往哲学家所谓的概念性的虚幻的幸福,指出现实的人是考虑一切历史问题的出发点,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承载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本质的异化,以及人的主体独立性的丧失。因此马克思强调的人的自由发展是靠改变现实的生产交往关系来实现的,即通过政治的渠道获得的。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人民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这为人的自由发展创造了现实的条件。所以说,当前我们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引导人们更准确地理解认识社会主义的内涵,坚持社会主义信仰,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其政治性。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经济成份多样化带来了利益的多元化,进而导致人们思想的多元化。所以说,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合力,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面前的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焕明.思想政治教育要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3]孙其昂.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J].南京师大学报,2002,(5).

[4]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相对性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90-0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最基本关系。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在不同的条件下扮演的角色不同。

教育主体也可以是教育客体,教育客体也可以是教育主体,他们彼此具有相对性,不能绝对的说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教育客体。在以往诸多学者的研究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看法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比如教师唯一主体论,学生唯一主体论,双主体论,主导主体说,三体论,主客体转化说,复合主体论,过程主客体说,层次主客体说和主客体否定说等等。从这些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区别与联系,有的强调教师或学生是唯一主体,有的强调教育主客体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且,他们大多数都承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并且教育主客体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至今,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

我认为,在这些学说当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从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入手去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没有一个学者对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定义本身作出异议。无论在教材还是学者发表的论文中,都承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要素是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的三要素说或者是有教育环体的四要素说,他们在承认的同时也是绝对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地位。我们知道,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但同时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他们又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要素称为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有些绝对化。

从矛盾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一矛盾入手,其内部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并且在不同的条件下,矛盾双方会向自己的对立面相互转化,以缓和矛盾双方的对立,达到事物发展的最好状态。因此,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教育主客体,应看到他们之间具有相对性而不是绝对性,不能绝对的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应在其前面附上限定词,所以我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要素应该是相对教育主体,相对教育客体和教育介体,这里我主要谈论相对教育主体和相对教育客体。

要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研究,不能就事论事,而应当把问题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把它与人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联系起来进行析。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就不能绝对的肯定自己就是属于某个角色,如果单单是某个角色,那么就不能是一切社会关系,而只是某个社会关系。比如,当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教育主体的角色时,那么此时的教师是社会教育主体关系,当处于教育客体时,就是社会教育客体关系,对于学生来说也同样是如此。所以说,只有对教育主客体进行相对性的定义,才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明确自己在什么条件下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而不是绝对的定义自己为一成不变的角色,进而实现自己人的本质和社会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1]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里面所指的“人们”和“广大人民群众”既指教育者也指受教育者,也就是说,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同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人。我们不能只是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应该看到教师和学生也都是社会教育的对象,他们都是在进行着教和学的相互转化中同时进步,同时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因此我们不能片面的认为受教育者是社会主义的新人,而教育者不是,因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相对而言的,在不同的条件下他们的角色是相互转化的。

那么,何谓相对教育主体和相对教育客体,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相对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相对个人和群体。相对教育客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相对个人和群体。两者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关系,因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矛盾统一体中所处的地位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在不同的条件下是可以变换的,互为前提而存在。

因此,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定义为出发点,它有利于明确相对教育主体和相对教育客体的内涵和关系,有利于把握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过程,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地位的平等,促进双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期在更高水平上实现预期效果。同时,还有利于认识和把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便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

作者简介:孙旭(1984―),女,汉族,内蒙古牙克石市人,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3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法制教育;认识和尝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34-01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着眼于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特点,致力于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法律素养,牢固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和目标,法律素质已成为当代公民的一项基本素质。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充分认识新时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已经成为新课改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课题,作为法制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理所当然的担当起重要角色。

一、法制教育渗透的目的性和无意识性

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法制教育渗透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而作为受教育者的高中学生,则多半处在无意识状态,法制教育渗透是在有目的性和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完成。

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纸币时。教师可以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九条、二十条、二十一条的规定: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刷、发售代币票卷,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表达出变造、伪造人民币和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都是触犯法律的行为,是坚决不允许进行的。同时配合案例分析,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生动、直观的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案例分析和法律条文的结合,增强了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知道知晓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爱护人民币就是爱国,损毁人民币和伪造、使用、贩运假币不仅扰乱市场,更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从而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增强与周围损毁人民币及伪造、使用,贩运假币的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不难看出,在整过法制教育教学的渗透过程中,一方面,教师有着十分明确的法制渗透的教育目标,通过营造和谐而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和恰当的案例,使学生主动接受了教师的观点:另一方面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时,心理意识又处于无戒备状态,消除了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但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学生不知不觉的接受了法制教育。从而体现了“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法制教育像春风化雨一样滋润了学生的心田。

二、法制教育渗透的艺术性

高中政治课程内容中有很多知识点涉及到法律知识,如果仅从内容上去讲法律条文很枯燥、很抽象,学生难以接受。《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法制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的施教手段和方式应力避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依据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情境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在讲“多彩的消费―消费品质量的法律保障及消费权益法律保障”时,教师通过发动学生收集案例,如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商品售出概不退货”、“打折商品概不三包”等事例,在讨论中得出经营者应如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从而让学生知道,消费水平会受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商品的性能、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国家在产品质量上的强制性规范则是消费水平的重要保障。通过真实生动、贴近生活的直观活动,使高中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自觉接受了法律知识的熏陶,扩大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层面。

三、法制教育渗透对教师的高要求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地方,也是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主阵地。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因素,找准法制教育的契合点,将教材内容和法制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把握时机,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渗透法制教育,既不要把政治课上成了法制课,也不能忽视了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

所以,渊博的学识就成了法制教育渗透的重要载体,也是政治教师的必备素质。作为政治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外,最好得是个“杂家”,通晓文、史、经、哲、天文和地理、古今中外,皆应涉猎。教师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任意驰骋,学生才会被你渊博的学识所折服,并由衷地对你产生敬佩之情,也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法制教育效果。

四、法制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探求一系列灵活多变、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乃当前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所谓教学模式,乃当前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所谓教学模式,它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选择一定的教学手段,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实际,所设计出的一种教学方式。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4

关键词:正名;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8-0161-05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到现在已经历90多年。90多年来,我党对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十分重视,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外开放事业广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当前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问题,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与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良好氛围,是摆在我党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伟大任务。因此,科学地挖掘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并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

随着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于2005年的设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相继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在今天的学术界,思想政治教育又成为了热门话题,似有成为某种特别的“显学”的倾向。然而,在这种貌似学术繁荣的背后,却隐含着这样一种陷阱。即某些研究者急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进行淡化处理。或试图以某种价值中立的名义来祛除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的政治色彩。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认真地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即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名”问题,“名正”方能“言顺”,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都应该依据于某种恰当的理论逻辑起点与深层的概念内涵。唯有特定的理论梳理与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实效性”与“长效性”方可得到逐步的解决。而为了求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名”真实意蕴,我们首先需考察学术界对何为“思想政治教育”都作了哪些定义。

通过我们对国内十二种文献综合比较分析。发现这些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展开论述:有以功能角度而言,如陆庆壬、王勤、苏振芳主张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特定目标的实现。思想品德的转变与指导实践行为”为核心;有以内容的角度而言,如陈秉公、邱伟光与教育部思政司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有以目的的角度而言,如袁礼周认为“解决问题,提高能力,为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有以主客体价值关系而言,如张耀灿、仓道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于主客体需要的满足;有以目的与内容相结合的角度而言。如孙其昂认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育新人,动员大家为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议题。

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从多维度展开了争鸣,没有形成绝对一致的意见,但这并不代表着这个领域研究的弱化。恰恰相反,多样化的探索正说明学者们对基本概念,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的充分兴趣。正所谓“名正言顺”——展开对这个学科的本质内涵的探究,离不开概念的逻辑起点。

二、“思想”与“政治”的“教育”抑或“思想”的“政治教育”?

我们党在开始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之前,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酝酿和成型的过程,就一般而言,我们将之归纳为:政治工作(教育)一思想工作(教育)一政治思想工作(教育)一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这四个主要阶段或环节。

早在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开始以“政治教育”或“政治工作”作为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之一。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经过政治教育,红军都有了阶级觉悟”。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

开,会上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这说明“政治工作”作为我党的重要理论教育手段,已是比较成熟了。列宁曾指出:“对人民进行政治教育——这就是我们的旗帜,这就是全部哲学的意义。”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对于任何一个政党而言,都是首要的工作任务,这个概念的提出与运用,对于从事党的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带来的极大的方便。但同时,当政治教育与政治工作被广泛地运用于一般性的场合和领域时,其概念的明确性与范围的确定性,则显示出其比较局限的一面:思想政治工作,首要的和主要的是一种思想教育与思想工作。

鉴于政治工作与政治教育的局限性,思想教育和思想工作是作为对前者的补充而提出来的,是对前者的深化与推进,因为政治教育的首要方面是思想方面的教育,正如所说:“要以思想教育为主”,而列宁也认为:“一分钟也不要忘记政治斗争,不忘记用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教育整个工人阶级。”政治斗争依据的是思想的教育,因此,思想工作对于完成政治任务具有中心环节的作用。但是,政治思想工作在实际的运用中所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是由于政治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另一方面也由于特定概念具有“包打天下”的雄心。将政治与思想的关系作一个调整,即将思想放在政治之前而成“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这一概念,原来作为一个词的政治思想,现在则成了两个词:思想与政治,而我们以为,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并不能宽泛地界定:“由于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在内容上有交叉,就使之成为一个浑然一体的概念,从而增加了所能概括的内容范围。因此,不仅包含了政治工作中的思想工作,包含了政治工作之外的思想工作,而且包含了政治工作中的非思想工作,并且突出了思想工作的政治性。”这个解说,将凡属于思想教育范畴与政治教育范畴的内容皆涵括在内,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家族的日益庞大与繁杂。从过去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扩展到纪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甚至当人的心理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又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其中,这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本质内涵在理解上存在着差异,也在于对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所承载的任务过于庞杂所致。但是,不管实践中我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充满多少的期待,或是基于其过于庞杂而导致实效性的可能缺失的认知,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本质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个存在着诸多争议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即是思想政教育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其价值规定与根本指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基础的、根本的意义。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其“政治性”,即思想教育中的政治立场。

要认清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基于其“政治”的属性,就首先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的来源及其含义,孙其昂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源自社会系统中的政治价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性:首先,政治观念是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理论与价值观。统治阶级思想在社会思想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也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精神内涵。在这样的社会中,支配人们行为的是思想意识,也就是政治价值观决定和支配的行为。其次,政治关系体现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作为上层建筑构成要件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反映了一种社会关系,即是统治阶级思想与被统治阶级思想、统治阶级内部思想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调节政治思想关系,对政治关系的协调发展贡献精神手段,另一方面也从属于社会实践活动,倚重于政治关系。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导向其成为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的一个必然结果,而政治制度又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作为我党理论建设的一个文化传统,是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延伸与具体体现。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倚重政治权力的运行。而具有真理教育与政治权力的双重力量,是政治权力的教育领域的延伸。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以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所蕴含的本质属性在于“政治性”,而这种“政治性”禀赋,就其根本意义上而言,在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必须保持与党的中心任务、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基础上。而且,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层面的政治与教育的结合,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教育活动,是观念世界的政治灌输与改造活动。

因此,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思想”与“政治”的教育,而是“思想”的“政治教育”,换句话说,也就是“思想”的特定“意识形态教育”。我们以这种构词方式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是多此一举,或是概念上的倒退回“政治教育”的阶段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认为,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思想”层面的教育活动,在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根本上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心灵世界的,而不是外在物质世界,因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观念的传达,而不是“物质”的给予,虽然,“精神”的能动作用能够引起“物质”的变化,但这并非“精神”与“观念”的自有属性。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分包容,将是导致其实效性、长效性在逐步丧失的重要原因,因为,不同范畴的教育内容。具有不同的教育手段与教育规律,强扭一种方法、一种方式、一种模式的教育,必然导致针对性的下降乃至最终丧失。“思想”的“政治教育”既保证教育对象的单纯性:“思想世界”,也保障教育的价值判断的“政治性”,是根本性与价值性的有效统合。

最后,“思想”的“政治教育”为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的教育与建构提供了正当与合理的出口,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正本清源”,也为“意识形态”的科学创新发展,保障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思想”的“政治性”教化是“意识形态”构建的首要任务。

那么,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

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准确地理解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首先需要明晰何谓“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在19世纪初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destuttdetracy)提出的,用以指称“观念的科学”。特拉西认为,作为观念学的意识形态,其主要的任务在于研究认识的起源、界限和认识的可靠程度。除了理论上的、哲学认识论上的意义之外,特拉西还赋予了意识形态学说以实践的意义: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意识形态是负有社会使命的,它的目标在于为人类服务,甚至拯救人类。基于这一主旨,特拉西和他的信徒们曾设计了一种国民教育制度,以期把法国改造成一个理性的、科学的社会。自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这一术语后,西方社会首先开始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比较系统阐述,如:德国哲学家卡尔·曼海姆撰写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阐述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理论之间的相似性,并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对意识形态的含义、类型进行了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方式”,并将“意识形态”区分为两种情形:即“特殊的”(特别的)意识形态和“整体的”(总体的)意识形态。

但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并没有明确界定“意识形态”这个概念。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也没有专门解释过这个概念,即使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阐释意识形态的专著里也没有概念式的注解,只是在恩格斯致弗梅林的信中提出“虚假的意识”的说法:“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有意识地、但是以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行动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恩格斯:《恩格斯致弗梅林》)

而就一般的西方学者而言。他们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和把握主要分成两种用法。

其一,是以“中性化”的态度来概括意识形态含义。如:《布莱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观点的表达形式,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行为模式和方式。并否定其他的一些行为模式和方式。”哈里·约翰逊认为,意识形态被运用得最为广泛的定义,是指构成一种社会政治纲领的整套主张、理论和目标。美国哈泼·科林斯出版社出版的《美国政府与政治》辞典对意识形态作了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观点就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关于人与社会本质的政治信念的综合体系:是一种最好生活方式和最佳社会机构安排的观念的有机集合体。《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的一种形式。其中实践的因素与理论的因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观念体系,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从上述学者对意识形态的分析可以看出,他们把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实体性概念,认为意识形态是信条系

统或信念体系,是一定阶级和利益集团的政治主张和理论体系。其二,是以“否定”和“贬义”的方式来解释意识形态概念。如:法国政治学家莫里斯·迪韦尔热在《政治社会学》一书中认为,意识形态是“解释一个社会的系统方法”。并强调,意识形态“是一种维持或摧毁、维护或批判一种社会所采取行动的依据。”美国学者阿瑟·施莱辛格认为,意识形态“指的是以组系统的僵硬的教条和信条,人们根据这些教条和信条试图了解世界,并试图保存或改变整个世界。”在全球化浪潮下西方出现了所谓“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意识形态观,并以此为基础来解释意识形态。20世纪50年代以来,“意识形态终结论”之争一直持续不断。在“终结论”的争论中,就包含着对意识形态含义的不同认识,正如美国学者西摩·马丁·李普赛特在其《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中指出的:“大体上说,关于意识形态终结的分析是否正确的激烈论战,是围绕‘意识形态’一词的不同含义展开的。”从法国雷蒙·阿隆的《意识形态的终结》(1954年)一文,到美国丹尼尔·贝尔的《意识形态的终结》(1960年)一书,再到美国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1992年)及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96年)等,他们总体上声称意识形态,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乌托邦,是一种“欺骗”和“杜撰”,是“虚假的观念和意识”等。

1964年埃利希·哈恩在《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一文中认为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或术语很可能在双重含义上被运用。一方面,它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具体地理解为虚假的意识的标志;另一方面,它被马克思主义和其他一些人的文献中,它主要是作为一个阶级的社会意识的总体概念而出现。”p·c·罗兹在《意识形态概念和马克思的理论》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已经把意识形态理解为‘虚假的意识’,也理解为‘形而上学’和‘宗教’的整个‘上层建筑’”这二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家都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否定性,是为“虚假的意识”,可以说是非常切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本义,因为恩格斯在弗·梅林的信中就曾直接地道出“虚假意识”的说法。从否定层面来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也就真正地掌握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核心主旨。

但是,我们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与恩格斯所运用的“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概念,实际上,他们是基于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与虚假性揭示的前提上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无疑是以真实世界的实践学说为基础。反映人类生产活动与思想认识发展的科学规律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真实性。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意识形态作为对资产阶级的批判武器是不能普泛至马克思主义范畴,列宁批判了伯恩斯坦制造的所谓“意识形态与科学分界”,指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与真实性,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贡献。以此,著名学者邢贲思认为: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中的一部分,并属于社会意识中层次较深的具有理论形态的这一部分。俞吾金也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是“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

此外,宋惠昌、刘建飞、朱兆中、李英田等多位学者与上述两位一样,都比较一致地认为,意识形态是作为一种特定目的、特定团体的某种社会制度、阶级理论与观念系统的综合物体。他们普遍认为,意识形态是“政治性”话语方式的独特路径。但是,当我们进行中西比较时,就会发现,意识形态实际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意识形态一种类型认为,这种意识形态实际上相当于与物质世界对应的精神世界或精神文化和思想观念:另一种类型认为,这种意识形态是为某一定的阶级和利益集团的自身利益需要而表达出来的价值观、思想和主张。从狭义的意识形态来看,它实际是指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统治阶级和社会集团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提出来的思想体系和理论主张,这种狭义主张,实际就特定的“政治性”话语的掌控方式,而且通常是为“统治阶级”的特有宣传手段。

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著名的理论家葛兰西通过区分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提出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即相对于政治社会的“政治领导权”和相对于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或

精神的和道德的领导权”。后者的实质就是意识形态领导权,而这种领导权在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教育关系,是靠先进的知识分子批判旧的意识形态并传播新的意识形态的方式来实现的。葛兰西说到:“这种批判使旧的意识形态已拥有的重要影响的分化和变化的过程成为可能。先前是第二位的,从属的或甚至是附带的东西现在变成了主要的东西,变成了一个新的意识形态的和理论的复合体。”正是通过教化的落实转化了新旧意识形态,使无产阶级掌握了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进而完成政治领导权的夺取。葛兰西依据政权建立的过程。区分两种领导权,但在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中,是无法分离这两种领导权的。因此,“政治领导权”与“意识形态领导权”在思想政治教育看来,就不可避免地需要统合二者,也就是“思想”的“政治教育”,而这种教育即依据“政治领导权”的必然出发点。

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于“政治工作”的历史,就注定了其最高宗旨不是致力于获取知识世界的境界。思想政治教育从显在层次的意识到潜在层次的意识都渗透着“政治性”意识形态的空气,那种以为可以脱离特定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幼稚、荒谬,而且需要全面地批判。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主体定位;客体;逻辑审视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215-02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争论较多的理论前沿问题,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的理解不同,衍生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许多其他问题的不同解释。因此,本文试梳理争论,以有助于清晰问题,商榷分歧,寻求共识。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有无必要引进主体与客体范畴

有研究者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对概念已足够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本质,没有必要引进哲学认识论中“主体”和“客体”的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有无必要引进主体与客体范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活动的始发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是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还没有发生时就已经先在地被规定了的。因此,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作静态描述的时候,用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对概念说明问题是适当的,更准确地说是够用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和认识过程,当我们着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作用的性质时,在描述它们生动丰富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情景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对概念就显得有些词不达意了。引进哲学认识论中的主体和客体的概念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可以更清晰地表达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相互转化的情景。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是有必要引进主体与客体范畴。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主体定位的争论

当我们引进哲学认识论中主体与客体的概念之后,争论随之而来,谁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主要有以下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其一,“单一主体说”。“单一主体说”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关于主体和客体讨论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单一主体说”可以分为教育者主体说和受教育者主体说。前者认为,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因而教育者是主体。后者认为教育者是为受教育者的成长、发展服务的,因而受教育者是主体。单一主体说坚持了教育管理主体的一元论,但因两种观点同时否认各自对方的主动性而陷入片面性。

其二,“双主体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双主体说”有两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从施教过程看,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从受教过程来看,受教育者是主体,教育者是客体。但“双主体说”模糊了教育者的责任意识。同时,“双主体说”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成了两个主体,或多或少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其三,“主体际说”。“主体际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交往过程中,通过“主体―客体―主体”的转化过程实现的,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结成“主体―主体”的关系,即一种主体际关系。“主体际说”中的客体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由客体转化为主体,与教育者构成主体―主体的关系,这种转化是在空间中的实在的转化。从哲学认识论来看,主体与客体是构成认识过程的一对矛盾,但是主体间性说中所揭示的教育者主体与教育资料客体的矛盾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矛盾,受教育者主体与教育资料客体的矛盾也很难被理解为是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应该指向受教育者及其思想认识。

无论是“单一主体说”、“双主体说”、“主体际说”或“主体间性说”,问题集中指向的都是受教育者能否成为主体?通过分析学科产生的特定政治环境为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供了基本路径。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普遍制度安排给思想政治教育学国际化学术努力打上了自己的烙印,政党才是作为终极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主体定位的基本逻辑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学术建构应当遵循什么样的逻辑,是以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在逻辑推理中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本身出发,基于经验事实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进行确定?第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来看,教育主体与受教育者两个角色不能转换。第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来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第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来看,它是政治统治或政治控制得以实现的一种方式而不同于知识教育。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实现政治统治或政治控制而进行的使受教育者服从于教育主体的说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学术建构的应有逻辑。

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此,代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掌握者利用自己的地位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把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灌输给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机关是用“硬规范”型塑人们行为的“刚性”主体,在客观上它也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功能。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更好的去理解:

首先,多元化存在的政党作为各自意识形态宣传者的角色充当了事实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当代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政治是政党政治,政党是政治的主体,国家是政党活动的舞台,人们不能设想没有政党的政治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其次,国家机关运用法制这一“硬规范”充当了型塑人们行为的“刚性”主体,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对人们政治意识的型塑。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信仰自由的宪法原则,这意味着任何政党都可以在体制内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

最后,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公民教育之中并以后者名义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特定观念的塑造是当代世界许多国家长期以来形成的、得到民众普遍认可的基本方式。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公民教育之中的做法是由国家政治发展的客观进程决定的。

世界各国政党政治的实践表明,政党是政治理念的提供者和传播者,其自身的价值诉求决定它必然要扮演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尽管它在各国的实现形式并不相同。因此,政党作为终极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逻辑。

参考文献:

[1]卢黎歌,田建军.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研究略述[J].思想教育研究,2008,(7).

[2]卢黎歌,杨建华.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主客体范畴[J].思想政治教育,2006,(3).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界定建议

高校作为我国互联网用户最密集的区域,网络对它的影响日益深刻。网络在高校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认识很不一致,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一是单主体说。单一主体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只有一个,要么是教育者,要么是受教育者;二是双主体说。这种观点认为从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来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主体;三是多主体说。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不仅思想政治的教育者是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介体和环体也能成为主体。四是相对主体说。相对主体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是相对于一定的思想政治活动而言的,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活动中,主客体是确定的,一旦脱离,主客体关系又是不确定的。哲学认为:“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综合以上四种观点的合理性和片面性,结合哲学对主客体的定义,纵观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全过程,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网络在高校的普及和发展虽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地位带来了冲击,但是并未产生实质性的动摇,反而互联网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实效性的有力工具和载体。因此,在网络环境下高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

二、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冲击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对教育资源的垄断、教学过程的控制等,使其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快捷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一)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权威地位的冲击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由于在信息的占有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往往会比受教育者掌握更多的技能、具有更高的学识,在教育过程中更容易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更容易树立自己的权威地位。但是,互联网的开放性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可以平等地共享教育资源,受教育者可以自由比较和选择,从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大为加强,教育者则失去信息占有上的优势。在面对共同的教育资源时,教育者可能由于缺乏相应网络知识和技能,在信息的获取和占有上有时甚至会迟于或少于被教育者,从而失去宣传、教育、解释的话语权,权威面临挑战。

(二)网络对传统教育方式和手段的挑战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宣讲、讲座、报告、谈话、座谈讨论等方式,对学生展开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教育者凭借其信息优势,对教育材料进行有意识的筛选、整理,并通过教育过程的控制,促使受教育者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种教育方式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由于针对性强、反馈及时,因而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等的新变化,传统的工作方法面临着质疑和挑战。在网络环境下,由于信息的共享,教育者失去了原来信息占有上的优势,而学生则拥有了更多自由选择、自主判断、自我教育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多时候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形成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停留在简单的理论说教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居高临下,在信息的交流上由于受教育者的种种顾虑和沟通时间的制约而呈现出单向化的趋势,即使有反馈也少之又少,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在网络环境下,粉笔加黑板式的教学方法让早已习惯了互联网声色俱生、图文并茂、声情融汇的多媒体传播方式的受教育者倍感教育内容枯燥乏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三)网络对教育主体知识结构的冲击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只要教育者具备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就能顺利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对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除具备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信息技术,了解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各种相关知识,以胜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建议

随着网络进入校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条件、内容、手段、对象都发生了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只有适应这种变化,积极转变观念、强化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扩大影响力。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意识

1.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进一步强化其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于自身的自觉和明晰的认识,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于自身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具有主体地位、主导作用、所担负的具体使命、自身主体性活动对于社会、对于自己的教育对象所具有的现实与长远意义的全面而深刻的认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来说,强烈的主体意识能够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肩负的责任,获得主体素质提高的内在驱动力,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内在基础。

2.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树立民主意识。网络的隐匿性和开放性造就了在网络上交流的双方或多方的平等地位,网络的这一特性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者的地位必然要发生变化。在网络环境下,由于资源共享,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获取信息机会是均等的,有时被教育者拥有的信息甚至超过了教育者,从而对教育者的权威地位带来了冲击。因此,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适时改变自己的角色,树立民主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平等交流,耐心启发,积极引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3.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强化学习意识。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教育环境更加复杂,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强烈的终身学习意识,不但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而且要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信息技术、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各种知识,不断借鉴和学习其他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才有可能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完成复杂而艰巨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

4.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强化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生命力。在网络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因循守旧、保守不前,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于迎接挑战、打破传统,积极抓住机遇,找准切入点,以锐意进取的姿态开拓前进,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

(二)提高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网络虽然是“无疆界”、“超国家”、“超民族”的空间,但作为一种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现已成为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和斗争阵地。现在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意志不坚定,在受网上反动、不良信息的影响后,思想出现松动滑坡,道德觉悟下降;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政治理论水平不过关,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很吃力。因此,面对网络领域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和文化价值冲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更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是指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理论水平等的总和,道德素质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者具备了较高的政治素质,才有能力指导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高校思想政治者拥有了较高的道德素质,才有资格去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现象和行为作出道德分析和判断,才能积极地推动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优化教育者的知识结构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优化其知识结构。思想政治教育者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网络技术水平,这是关系到其能否抓住机遇,利用互联网开展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项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关系着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有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网络技术方面的培训。培训工作不能流于形式,经过培训教育者至少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熟练地操纵和应用计算机;能够熟练地搜集、筛选、处理和传递信息;能够开展上网工作(包括网上查询、收发邮件、网上通讯和参加网上讨论等);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软件设计制作方面的技能。除了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强化培训外,还可以适当吸收一部分品学兼优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来。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想政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唯有积极转变观念,提高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民主意识,强化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开创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cn/i/2010-05-01/08514137458.shtml.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7

关键词:认同危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

一、认同危机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研究的基本问题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部分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实践的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一部分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论、学科和实践效果,对其价值和情感等方面缺少认可与支持。还有部分人不赞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具有独立性与科学性等,单纯的认为政治教育是知识的汇集,不能成为独立的学科,因而对教育理论性的认可程度不足[1]。也有的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的指导功能较差,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成果没有认同,觉得思想工作较为形式化,缺少实际意义。在当前社会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产生了认同危机,并且主要以隐蔽形式的出现[2]。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欠缺学科与实践认同的问题;在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如果学校不予以真实有效的支持,学生、家庭和社会等不配合,那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在我国盲目扩招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的专业,所以人们会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产生偏见。

此外,宏观社会环境中市场经济的现实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者的“三观”影响甚大,如果他们缺少相应的自觉,就难以避免产生认同危机,这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概述

对于自觉而言,其属于哲学范畴,主要指的是主体内在的发现以及外在创新时自我意识的解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则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人员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学科理论形态所表现的特色、特质和品位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自觉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人员将从事该研究的基本素质予以真实反映,以认识层面为出发点,对政治教育展开描述,通过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活动中,进而为教育本身有了基础的认知[3]。通常情况下,自觉具有着反思的特质,是人理性能力的主要体现,也是将事物本身作为前提,进而表现为自我的认知。总而言之,自觉是人所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与认知思维等。通过培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人员的自觉,能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性质有充分的认知,可以表现其从业人员的品位和旨趣等特点。

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结的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价值认知的自觉性。价值认知的自觉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研究、实践等重要价值有了自觉意识。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并不意味着简单的说教,也不是开展无用的活动,而是将人的精神领域作为主要对象,对思想与行为的转化规律加以揭示。第二,主体性自觉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过程中,主体性自觉主要强调的是对主体自觉的认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我国比较有特色的学科,所有要从国情出发,从时展出发去体现主体性自觉。第三,文化传承自觉性[4]。在政治教育实践期间,要以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大众文化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培养的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者自觉的培养和提升,需从以下内外两方面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专业精神。通常情况下,受到外部化研究发展趋势的影响,主体的伦理观显得尤为重要,从业者具备了怎么样的品质,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实际效果息息相关。为了确保从业者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更加忠诚与热爱,需要认真贯彻落实职业伦理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者与研究者要对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等有深刻的认知,在对学科的认知上存在的错误思想,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科学的观念认真回答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产生的质疑,尽最大努力提升其科学化的水平,从而增强对学科的认同程度。

第二,强调研究意识。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进行培养过程中,需要通过书写中国故事为主要途径,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以比较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依据,尤其是针对区域性民族遗存的原生态文化,需要对其进一步展开研究和探索[5]。当前,在一定程度上,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方面来看,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导致该问题产生达到主要原因是在理论研究的比较空泛。为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能够有效培养,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展开一系列的研究,研究的层次更深,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发展或者是规律性特征等要予以研究。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部化的研究,可以对其本质有更深刻的了解。内部化比较直接的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机理特征等进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向专业化、科学化发展的进程。一般来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而言,主要是通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选题、观点等很多环节,进而有利于将原生态的文化特征表现出来,其也是构建民族文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成果加以利用,能够最大程度的将其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本体中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解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最为本质的问题。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比较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的研究。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时,我们应当将学术研究看成是比较主要的事业,这对取得更大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有很重要的意义。还要认识到,在对思想行为的转化规律进行科学解释时,需要将意识形态渗透在社会内在的机制中,因为,如果人的道德行为产生了心理上的缘起,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帮助与指导,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6]。

四、结束语

目前,在认同危机的语境中,工具理性超过价值理性,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不尽人意,因而需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者自觉。这种自觉的培养,不仅需要体现专业素养,更要有研究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业化的建设和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方兴.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J].学术论坛,2013,36(1):205-210.

[2]章宗艳.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J].前沿,2013(16):54-55.

[3]鲁全信,李虹.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169-170,204.

[4]陈帆.文化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维度[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1):57-58.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马克思主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既同人的思想、行为和人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应该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去认识与理解。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性进行探索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作为人类的育德活动,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概念不同而已。

笔者认为,在非阶级社会,随着原始意识和社会交往的形成,只不过是一种德性的萌生,而不是一种确切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这种德性是维持原始社会的一切习惯。到了阶级社会,道德教育才与政治生活相联系。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道德教育研究更加深入,但是由于某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存在,没有科学揭示人性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性论述

马克思主要从社会与人的实践性本质、人的社会性本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本源。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作为根据,科学揭示社会与人的需要的物质与精神的根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本源性论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需要社会关系,又受制于社会关系。人的生存与发展既需要物质的社会关系,也需要思想的社会关系。思想社会关系的需要与满足,正是人的存在是一种有意识的、有思想的社会存在。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性思想认为:人对思想、精神的需要,人对目标、理想的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本源。

此外,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性质就是实践性和阶级性。任何社会、国家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都有自身的思想体系,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所决定的。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思想政治,坚持一定的思想体系和思想的再生产和分配,就是要为一定得经济基础服务,正如所说:“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三、如何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学界观点纷呈。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方向的教学与科研过程,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深刻的认识,深刻认识到我们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范畴、功能、目标、内容及其发展方向等,也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因此,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对于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规定与思想政治教育时代要求的关系。

其一,时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形态发展

所处时代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特点也就有所区别。就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相对封闭、单一,意识形态领域具有鲜明的一元化特点,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表现为一种“排他性的意识形态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多样化、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化趋势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日益表现为一种“兼容性的意识形态性”。也就是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又要尊重、包容非意识形态性要求和吸收、借鉴其他意识形态中的合理性、普适性内容。

其二,时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内容发展

这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除了具有阶级性以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等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角度讲,就是开发人力资源、推进人的精神生活和思想道德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等。

因此要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不要割断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与思想政治教育时代要求的关系,这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特性要求。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所揭示和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以来,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研究,存在一些不同的思路和观点。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划分出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的层次,并能揭示出各种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规律体系是可取的。

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划分出层次,二者之间应该是相互贯穿的层次,在基本规律中体现具体规律,在具体规律中反映基本规律。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应当从它的复杂关系中,揭示其必然的、本质的关系,不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因素、准则、任务等作为规律来研究。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揭示一般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能动反映论和灌输论,揭示了正确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从社会发展规律,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受经济制度、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社会发展,就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即思想政治教育是依附于时代任务而发展变化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鲜明的独立个性,以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会有强制性的灌输色彩。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9

关键词:认同危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问题意识;路径

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独立的学科以来,其在社会形势发展、政策支持以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渐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社会成员或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学习者和研究者都对政治教育产生了疑惑,并提出了质疑,进而引发了人们对政治教育相关专业以及活动等方面的认同危机。认同危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与实践效果,本文在探讨认同危机具体表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相关培育路径。

一、认同危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研究的问题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在成为独立学科以来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同时也遭遇了人们对本门学科和实践活动的认同危机。其具体表现在人们对于政治教育的理论、学科、活动、实践等缺少情感、知识和价值上的接受、认可与支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遭遇的认同危机主要以负载和隐秘的形式来表现出来,从而损害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进程。

具体来说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工具理性逐渐胜过价值理性而引发政治教育的“精神空场”;理论与社会现实的脱离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中遭遇了“生态断裂”;外部投入和内在认同上的反差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遭遇了“自信危机”。以上三个方面的认同危机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体上出现的“萎靡”的状态。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中,要加强对政治教育从业者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培养,以更好地提升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认知自觉性。

二、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主要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在政治教育上的认知自觉性培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树立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职业的职业伦理观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正义性和神圣性的教育活动,其主要是做关于人们灵魂和思想方面的工作,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要保持对该学科教育的热爱与忠诚,努力认识和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伦理观。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应当把高度的热情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并将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以及相关方法讲明白、说清楚,以澄清人们对本学科的误解,帮助人们摆脱对该学科认知上的思想混乱局面。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对政治教育中出现的质疑和疑问做出科学的回答,以提高对本学科的认同程度。

2、寻求有效意识,积极进行政治教育“中国故事”的书写

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培育离不开相关教育从业者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观照和对现实社会的有效解读。在实际的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要加强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并培养解读与提炼中国社会的能力,并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寻找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意识”,书写政治教育中“中国故事”。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其从业人员提高他们对中国社会的解读能力,从而能够对中国社会的现实和过去历史作出多断面和全景式的剖析,进而在解读、叙述以及分析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以政治教育主体自觉的立场来对其作出较为详尽的回应和解释。

3、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化研究,增强政治教育理论的“说服”效果

当前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上产生的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外部化研究是分不开的,这些外部化倾向的研究虽然与政治教育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其并没有真正进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也没有触及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实际问题,从而就难以引起社会对其的认同。要化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遭遇的认同危机,就需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化研究,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机理和自身规律的研究,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化研究能够有效地触及到政治教育的本体,有利于直面和解决教育中所遭遇的问题,从而实现“彻底化”的政治教育理论,以增强对人们的“说服”效果。

面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所遭遇的“认同危机”,要通过积极有效的路径来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认知上的自觉性。通过具体培育路径的实施不仅要让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还要让他们积极树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职业的职业伦理观,增强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忠诚与热爱,从而真正克服当前出现的“认同危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章宗艳.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J].前沿.2013(8).

[2]鲁全信,李虹.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篇10

一、确定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就要求必须用科学性的原则来确定它的教育内容。所谓确定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有科学、合理的框架,应有特定的和相对稳定的内容,应是思想政治工作本质的展开。正确掌握这一原则主要有以下要求:根据企业职工的思想实际来恰当地安排教育内容。确定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遵循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才能充分体现其科学性原则。这是因为,只有从企业职工思想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才能说是遵循了人的思想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说是科学的,在实践中也才能取得成效。’否则,不顾职工思想的实际水平,一味照本宣科、强愉硬灌,不仅违反了科学性原则,而且容易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针对性原则。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告诉我们,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这决定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定,也应具有针对性。所谓针对性原则,一方面是指依据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工作重心以及对企业的贯彻要求而确定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如当前党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企业的基本要求是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济效益。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就要针对这一中心,围绕这个重点,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是指根据企业职工的思想实际、接受水平和普遍情绪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使教育能够有的放矢,逐步诱导,达到预期教育目的。

第三,系统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培养人、塑造人的系统工程建设,这决定其教育内容的设计也应遵循系统性的原则。所谓系统性原则,主要是指教育内容结构的完整性和层次性。完整性是指,全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个教育和培养人所必需的整体,即使是在某一时期或针对某一问题的教育内容也应是完整的。层次性是指,教育内容中既有较高层次的要求,也有较低层次的要求,层层递进。

二、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第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来进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济效益来进行,坚定干部职工的信心,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为顺利进行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做好困难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联系职.工的思想实际,不回避热点、难点问题,说真话、讲真理,力戒空洞无物的说教,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要注意向职工介绍本企业面临的形势、改革目标、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使大家明确努力的方向。要通过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功范例,使职工看到国有企业的优势,看到困难企业重振的希望,认识到搞好企业的最终出路还在于继续把改革引向深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来进行,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要鼓励职工爱企业、爱本职工作,将自己理想的实现同企业发展振兴联系起来,爱岗敬业,勤奋工作。要倡导先进的思想观念与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注意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加强考核,严格奖惩,使职工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和生产,加强和充实基层党组织,开展各种争先创优活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党的部门要做,行政业务部门和群众组织也要做。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形成合力,行政和业务部门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自己的工作之中。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切实做好自己所联系的那一部分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和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通过他们团结和影响周围的职工群众。

第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科学地认识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被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状况的实际出发,才能有效地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的。

首先,认识教育的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认识,就是科学地运用系统方法,以战略眼光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系统工程的外部联系与内部结构,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决策提供科学指导。具体地说,就是从系统出发,在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揭示对象的系统性质和运动规律,从而达到最佳教育的一种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从空间上,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整个社会教育的全局性上进行整体认识;在时间上,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做到教育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在内容上,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先进思想理论体系;在方法上,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及方法;在具体操作上,做到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认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认识的前提条件。

其次,认识具体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人的思想行为表现为大量的共性特征,但是,不同行业,不同环境条件的受教育者,又大量地表现为不同的思想行为的特殊性。比如,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与企业职工的思想行为就表现为很大的差异性。因此,认识不同环境条件下人的思想和行为,才能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再次,认识受教育者的具体特点。一是受教育者对象的特点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千百万人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问题。而人的思想、观点、立场既不是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客观存在作用于人的大脑的结果,它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由于受社会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人的思想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不同社会环境条件下教育会使受教育者产生不同的思想倾向和思想层次,从而形成不同人的思想特点。因此,只有科学地根据受教育者状况,才能确定符合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