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口腔医学治疗技术十篇口腔医学治疗技术十篇

口腔医学治疗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9:17

口腔医学治疗技术篇1

学科临床口腔医学

中心负责人邱蔚六

填表日期20__.06.01

__市卫生局

二零零一年四月制

一、中心负责人

姓名邱蔚六职称教授职务荣誉院长

年龄69岁性别男党派中共党员

二、学科梯队构成

学历(人员数)职称(人员数)学科平均年龄

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本科毕业其他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岁)

34548982332983236.6

三、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及考核指标

1、中心整体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及考核指标:(1)中心目前在国内外所处的临床地位、技术及学术地位;(2)重点建设的意义、将要达到的总目标及预期成效(包括出临床成果、出人才及出效益方面);(3)简述临床新技术方法的建立与发展、人才梯队建设和基地建设方面的考核指标。

临床口腔医学是口腔医学的二级学科。拟建的口腔疾病诊治中心是以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和儿童口腔为特色的具有综合竞争实力的临床口腔医学学科群体。以符合__成为亚洲医学中心城市为定位目标,按照__市临床医学中心建设计划,立足在五年内把该中心建设成为亚洲的口腔医学中心之一,部分学科力争达到国际医学中心的水平。

(1)中心目前在国内外所处的临床地位、技术及学术地位;

口腔颌面外科是__市教委第一和第三批重点学科,是教育部“211工程”的建设学科。近年来在口腔颌面肿瘤的防治、口腔颌面部畸形及缺损的防治以及颞下颌关节疾病的防治等领域处在国内外领先或先进水平。

临床地位:在国际领先的项目有:

·1口腔癌的5年生存率已达64.7,·2中西医结合治疗3年生存率可达74。

·3口腔颌面部缺损立即整复·4应用不同·5游离组织瓣修复·61800例以上,·7成功率达97。

·8阻塞性呼吸睡眠综合征(oSaS)应用牵引成骨技术矫治病例数达26例,·9有效率达92.3。

·10建立了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11填补了国内外该学术领域的空白。

·12唇·13腭裂手术达18000余例,·14其中腭裂手术5000余例,·15术后穿孔率低,·16且无一例死亡。病例数及手术疗效均优于目前国外同·17类报道。

·18颞下颌关节镜滑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习惯性颞下颌关节脱位及关节盘移位。

在国内领先,达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有:

·1广泛使用各种游离组织瓣和复·2合游离组织瓣立即整复·3口腔颌面部晚期恶性肿瘤。

·4建立了多株舌·5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肺转移aCC-·62细胞株。

·7唇·8腭裂的综合序列治疗。

·9阻塞性呼吸睡眠综合征的检测手段和正颌外科手术。

技术及学术地位:

口腔颌面外科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唯一代表中国口腔颌面外科的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理事单位;中国抗癌协会头颈专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规划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主编单位,国内外公认的口腔颌面外科中心之一;本科生(含七年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含博士后)以及国内外进修生、高级医师及高级师资培训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口腔医学学科评议组第一召集人单位和“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也是国家教委、卫生部所属口腔医学教材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近年来多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计有__市科委“启明星计划”2名、__市教委“曙光计划”2名,__市卫生局“百人计划”1名。近5年先后主办大型国际学术大会2次,发挥着中国口腔颌面外科事业直接的领头和推动作用。

口腔内科是__市医学领先专业第一、第二批重点建设学科,__市中医药特色领先学科。近年来,在龋病及其并发疾病的防治、牙周病的防治以及中西医结合诊治口腔黏膜病等领域处在国内外先进水平。

临床地位:在国内领先的项目有:

·1氟化物临床防龋效果和机理研究,·2以及防龋凝胶、防龋护齿液和防龋涂膜(绿茶多酚)等研制开发。

·3在国内率先开展牙髓病、根尖周病治疗中弯曲、细小或堵塞根管的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4近3年来共完成近1000例,·5成功率达90。该项技术已形成诊疗常规,·6向全国11省市推广,·7至今已完成近20__例,·8服·9务半径达全市,·10市外病人占20,·11海外病人占5。

·12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口腔粘膜病的研究和治疗,·13尤其对某些属癌前病变的口腔粘膜病的研究和防护水平均列全国先进行列。已开发的复·14方绞股蓝胶囊用于白斑、扁平苔藓等口腔斑纹类疾病的临床治疗200多例,·15上皮异常增生逆转率达78。

技术及学术地位:

口腔内科为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粘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及口腔

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牙周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及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是卫生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口腔生物学》的主编单位。是全国第二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的专业学科。是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之一。近年来多名中青年骨干脱颖而出,计有__市卫生局“百人计划”1名,__市科委“优秀接班人计划”1名,__市“医苑新星计划”1名。口腔修复科是__第二医科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近年来,在牙体牙列保存治疗、中重度牙周病的修复治疗、口腔修复CaD/Cam的临床应用、口腔修复新金属的临床开发应用、颌面缺损赝复治疗、口腔修复材料与技工工艺等领域处在国内外先进水平

临床地位:达国际先进的项目有:

·1对200余例中重度牙周病进行修复·2治疗,·3治疗后8年复·4查牙周病患牙保存率达92。

·5磁性附着体的研制获国家专利,·6其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在国内领先的项目有:

·1在80年代末对残根残冠保存治疗进行基础与临床研究,·2目前20__余例/年。

·35年来,·4对5000余例少数余留牙的保存治疗中,·5余留牙的保存率达90。

·65年来,·7对疑难修复·8病例采用固定—活动联合修复·9治疗方法,·10使咀嚼效率恢复·11达95。

·125年中对300余例牙合重建治疗和咀嚼功能评估,·13都良好恢复·14功能。

·15在80年代末采用套筒冠修复·16技术、精密附着体修复·17技术应用临床治疗中,·18使修复·19治疗效果达95以上。

·20在90年代初已开展口腔修复·21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作(Cam)的研究并逐步应用于临床。

·2290年代初对仿真颌面缺损赝复·23治疗进行基础研究,·24目前已着手应用于临床。

技术及学术地位:

口腔修复科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__市口腔修复学组组长单位,是国内公认的口腔修复中心之一。是卫生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口腔修复学》的主要编写单位。是全国医师资格考试命题委员会和全国中级医师考试命题委员会的专家单位之一。是国内较早批准的口腔修复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专业学科。是卫生部委托的高级师资及专科医师培养基地。近年来多名中青年骨干脱颖而出,计有__市卫生局“百人计划”1名,__市教委“曙光计划”1名。

儿童口腔是亚洲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历任儿童口腔医学专业高校全国规划教材的主编单位。自1998年以来获儿童口腔医学专业之国家继续教育项目4项,已对来自全国各地的140名医师完成教育任务。近年来主持、组织内外大型学术会议3次。4年来已接纳培养该专业硕士生28名、博士生1名、进修生20名。建有为防治结合、追踪观察、临床研究的口腔保健网。已持续5年和国外一流大学之该专业建有姐妹教研室关系(东京齿科大学),并开展不少合作研究(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冈山大学、九州齿科大学、松本齿科大学等)。

临床地位:儿童龋病的预防综合措施达国际先进水平。齿槽外科的综合治疗达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咬合诱导及早期矫治之方法、技术为国内领先。

口腔正畸科__第二医科大学口腔正畸科自90年以来较大规模地开展固定矫治技术,标准型、现代直丝弓技术在临床上日臻完善。部分研究和临床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临床地位:在国内领先的项目有:

·1固定矫正技术矫治错合畸形患者,·2治疗效果达到个别正常合的比例达到90,·3居国内领先。

·4应用中草药加速正畸牙移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5在国际上首先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究功能性矫正器的作用机理。

技术及学术地位:

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澳州正畸学杂志编委单位,为全国较早建立口腔正畸学科的单位,学术地位也处于国内领先。是卫生部委托的高级师资及专科医师培养基地之一。现学科主任沈刚为香港大学牙医学院客座副教授。

中心主要专家一览表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称

专业特长

学术地位

邱蔚六

69岁

学士

教授、博导

口腔颌面外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口外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正

70岁

学士

教授、博导

口腔内科

__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

石四箴

61岁

博士

教授、博导

儿童口腔科

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学专业委员会主委

张志愿

50岁

博士

教授、博导

口腔颌面外科

__市口腔医学会会长、__市口腔医学研究所所长

周曾同

53岁

博士

教授、博导

口腔内科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粘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张富强

50岁

博士

教授、博导

口腔修复科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沈刚

36岁

博士

副教授

口腔正畸科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冯希平

42岁

硕士

教授

口腔预防科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2)重点建设的意义、将要达到的总目标及预期成效(包括出临床成果、出人才及出效益方面)

口腔疾病诊治中心的发展思路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坚持学科发展的连续性。在医疗、教学、科学研究的整体学术水平和师资队伍方面保持国内领先,成为亚洲口腔医疗中心之一。

口腔颌面外科的重点建设是进一步开展高难度的外科术式,提高解决疑难杂症的治疗水平:(1)主攻肿瘤侵犯颅后窝的颅颌面联合根治术和肿瘤侵犯颈动脉的高位颈动脉重建术;发展推广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综合序列治疗,包括放射、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加大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力度,提高口腔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2)牵引成骨术在颅颌面畸形,尤其是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矫治;发展推广唇腭裂的综合序列治疗,建立国内急需的语音病理新学科。(3)进一步开创微创外科新技术在颞颌关节、创伤、正颌外科等领域的应用,开发新的医疗市场,扩大医疗规模,吸引国内外病人。目标在建设周期中完成新增床位40张,新增病源比例20-30。完成10—15项临床应用型课题,新增博士生导师2-3名,硕士生导师3-4名,培养博士后、博士或硕士研究生40-50名。

口腔内科的重点建设为(1)进一步开创根管显微镜外科技术,使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提高5个百分点,提高疑难弯曲根管诊治水平,保持国内领先。(2)口腔粘膜癌前病变的中西医结合诊疗:预期降低上皮异常增生程度,逆转率达80,降低白斑癌变机率5个百分点。目标在

建设周期中完成新增床位10张,新增病源比例20左右。完成8-10项临床应用型课题,新增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6名,培养博士后、博士或硕士研究生20-30名。

口腔修复科的重点建设在于(1)口腔修复新技术的临床应用:①精密附着体的开发研制及临床应用,②口腔修复材料及工艺的研究及应用。(2)口腔修复CaD/Cam的应用研究和(3)颌面缺损赝复仿真治疗。根据不同生物材料特性进行智能仿真的人工器官修复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使这些领域的临床应用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和部分达国际先进水平。目标在建设周期中完成7—8项临床应用型课题,新增博士生导师1-2名,硕士生导师3-4名,培养博士后、博士或硕士研究生16-20名。

儿童口腔的建设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儿童口腔疾病的防治,重点开发儿童防龋的新材料和新技术,(1)金属成品冠的修复、(2)树脂嵌体修复、(3)电脑辅助仪——菌斑染色联合指导刷牙、(4)龋活跃性检测,扩大儿童口腔的医疗市场,增加儿童病源比例20-30。目标在建设周期中完成3-4项临床应用型课题,新增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3名,培养博士后、博士或硕士研究生6-9名。

口腔正畸科的重点建设是建立完整独立的现代直丝弓矫治技术系统和功能性矫正器技术系统;开发并研制全新的“双槽沟矫治技术系统”,使我科可接纳病人数可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30~50,从而每年治疗病人数高达1500~2500人,使临床工作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大大地提升,预计可使创收增加50。;目标在建设周期中完成3—4项临床应用型课题,争取新增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3名,培养博士或硕士研究生6-9名。(3)简述临床新技术方法的建立与发展、人才梯队建设和基地建设方面的考核指标。

临床新技术:

(1)主攻肿瘤侵犯颅后窝的颅颌面联合根治术和肿瘤侵犯颈动脉的高位颈动脉重建术。

(2)牵引成骨术在颅颌面畸形,尤其是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矫治。

(3)发展推广唇腭裂的综合序列治疗,建立国内急需的语音病理新学科。

(4)进一步开创微创外科新技术在颞颌关节、创伤、正颌外科等领域的应用。

(5)进一步开创根管显微镜外科新技术,使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提高5个百分点,提高疑难弯曲根管诊治水平。

(6)开发、推广复方绞股蓝胶囊治疗口腔粘膜癌前病变,预期降低上皮异常增生程度,逆转率达80,降低白斑癌变机率5个百分点。

(7)精密附着体的开发研制及临床应用。

(8)口腔修复CaD/Cam的应用研究。

(9)颌面缺损赝复仿真治疗。

(10)开发儿童防龋的新材料和新技术:金属成品冠的修复、树脂嵌体修复、电脑辅助仪——菌斑染色联合指导刷牙、龋活跃性检测。

(11)建立完整独立的现代直丝弓矫治技术系统和功能性矫正器技术系统。

(12)开发并研制全新的“双槽沟矫治技术系统”。

人才梯队建设的考核指标:

(1)新增中心中青年专家3-4名(2)。

(3)新增博士生导师6-8名,(4)

(3)新增硕士生导师14-20名,

(4)培养博士后、博士或硕士研究生88-118名。

(5)每年选送中青年骨干到国外培养4-6名。

基地建设方面的考核指标:

(1)增加综合牙科治疗台总数达200台(新增50台,(2)更新100台)。

(3)增加病床总数达180张(新增口腔颌面外科床位40张,(4)口腔粘膜病床位10张)。

(5)诊室及病房局域网建设,(6)增加工作终端200台。

(7)巩固和发展全国高级口腔医师的培训基地,(8)每年招收学员80-100名(9)。

(10)扩大充实肿瘤生物实验室、实验外科实验室、生物医学图象实验室和语音治疗实验室,(11)细菌学实验室、修复(12)技术、材料、工艺研究室、CaD/Cam研究室、颌面赝复(13)研究室。

(14)配备(15)一定量的开放基金和研究条件,(16)吸引校内外、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前来从事客座研究。并通过5年实验室的运作,(17)不(18)断积累经验,(19)为早日通过部、市或国家的重点实验基地作好准备(20)。

(附:页面不足可加页)

四、主要临床诊疗手段及服务数量、质量情况

分别说明2-3个主要临床诊疗优势项目;目前已具有的临床工作基础及工作数量与质量情况(主要包括:年服务量(人次)、出院人次、手术人次、就医半径(市外及海外的病人构成)、疑难病例构成、重点病种平均住院天数、核定床位及开放床位数量、床位周转率及使用率、重要病种单病种费用、简要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拟重点发展的临床技术领域及预期成效。

1.主要临床治疗优势项目

(1)口腔颌面部癌瘤的防治

中心不同于国内其他口腔专科医院。由于充分依托综合性医院,使口腔颌面外科在口腔颌面部癌瘤的防治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自1953年以来,口腔颌面外科已治疗口腔癌3000余例,其中1986-1996年间共治疗1322例,局部复发仅9,5年生存率达64.7,达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还开展了近50例颅颌面联合根治术,其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48.8、35.1和20,达国际先进水平。彻底根治手术和功能性的立即整复,不仅能实施特大型、高难度和高风险的手术、提高了生存率,而且提高了生存质量。为国内其他著名的口腔专科医院所无法比拟。成为国内公认的口腔颌面部癌瘤的诊治中心之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大量口腔癌瘤患者。

(2)根尖周病治疗中弯曲、细小或堵塞根管的治疗和粘膜病诊治

根管治疗术是口腔内科常用技术之一。对后牙细小、弯曲或堵塞的根管处理操作技术的精细度高。即使在国内规模较好的口腔医院也视为棘手的工作而不予处理,更何况一般口腔门诊。中心的口腔内科自1995年起,在原有对超声根管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在国内率先开展对弯曲、细小或堵塞根管的治疗。成功率达90。通过临床大量病例的远期疗效的观察,该方法与国内常用的塑化术和空管术比较,效果显著。次项诊疗水平达国际先进,已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已研制出抗白斑癌变和阻断口腔粘膜上皮异常增生的复方绞股蓝胶囊。用于白斑、扁平苔藓等口腔斑纹类疾病的临床治疗200多例,上皮异常增生逆转率达78。口腔粘膜癌前病变的诊治已成为全国中心之一,日就诊量60人次,年就诊量达21600人次,患者除来自全市,外地患者占35,国外患者占1左右。

(3)牙体牙列缺损以及疑难病例的保存修复治疗

中心的口腔修复科对中重度牙周病、合面重度磨耗、少数牙残留、先天性牙列缺损、各种错合导致颞下颌关节病等疑难病例采用独特的桩核冠修复技术、精密附着体技术、磁性固位体技术、套筒冠修复技术,使残根残冠的拔牙率下降85,修复成功率提高到98。治疗的病例数和水平处于国内领先。解决了其他口腔专科医院无法处理的临床难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中重度牙周病修复治疗:10年来对中重度牙周病进行修复治疗中取得良好的[找文章到文秘站-/-一站在手,写作无忧!]修复效果,400余例患者通过治疗,保存了患牙,咀嚼功能恢复明显提高,并保存了口腔硬软组织,恢复牙列自然美效果。目前工作数量:50余例/年,单病种费用:单颌20__元—6000元(根据缺牙数目),成本效果分析:每余留牙的固位体制作费250元,修复体制作费300—600元,临床治疗费1000—20__元。(2)残根残冠的保存修复治疗:10年来对残根残冠的保存修复治疗中,采用多种桩核及全冠方式进行治疗,使原该拔除的患牙得到保存,提高了咀嚼效能。目前工作数量:1000余颗/年,单病种费用:修复体制作费150元,临床治疗费450元。

2.目前已具有的临床工作基础及工作数量与质量情况

依托综合性医院的优势,口腔已成为公认的九院特色之一。地位和医疗优势自“九五”计划以来日趋突出。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1月至20__年12月份:

口腔各科门急诊年服务量(人次)

1998年

1999年

20__年

总计

趋势口腔颌面外科

45731

47105

50491

143327

­

口腔内科

69722

72205

89920

231847

­

口腔修复

26824

27897

29965

84686

­

口腔正畸

35159

33792

32329

101280

-

口腔急症

6007

6152

6602

18761­

儿童口腔

11500

11800

12118

35418

­

口腔颌面外科出院人次、手术人次、重点病种平均住院天数、核定床位及开放床位数量、床位周转率及使用率、重要病种单病种费用、疑难病例构成

1998年

1999年

20__年

趋势

出院人数

2056

2148

2533

­

手术人次

1780

1756

2049

­

平均住院天数

15.65

16.12

15.68

¯

核定床位数

92

112

130

开放床位数

90

96

130

­

床位周转率

23.4622.48

23.98

­

床位使用率

98.90

98.98

103.20

­

重要病种单病种费用

7080.69

7478.19

7853.66

疑难病例构成

15~20

简要进行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CeD)

1998年口腔颌面部鳞癌5年生存率为61,单病种费用为7080.69元

(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00-601)

20__年口腔颌面部鳞癌5年生存率为64,单病种费用为7853.66元

计算增量比例:

ΔC/Δe(口腔颌面部鳞癌治疗增加的成本/提高1个生命年效果单位)

=7853.66-7080.69=5153.13

5x(64-61)

即每延长口腔癌患者1个生命年治疗措施成本为5153.13元

就医半径(市外及海外的病人构成)

口腔颌面外科市外及海外病人构成比例为46.02、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儿童口腔和口腔正畸科为5~10%。

目前我院拥有中-加口腔治疗中心和口腔干部保健治疗中心,吸引外宾、高层领导及社会名流前来中心就诊。近5年来就诊的外宾病人近500人,包括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巴西、英国、荷兰、以色列、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总、副领事、银行行长等。

疑难病例构成和市外病人构成趋势及分析

近几年来,九院口腔疑难病例和市外病人构成有增加趋势,分析原因如下:(1)我院口腔临床技术水平高、实力雄厚,许多病人慕名而来,尤其在本市推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病人自主选医院之后。(2)目前市内外口腔医疗水准参差不齐,部分技术不规范,致使疑难病例大量流向我院。

3.拟重点发展的临床技术领域及预期成效

口腔颌面外科

·1主要攻克目标,·2要重点突破对侵犯颅中窝、颅后窝的口腔癌的以“救治性外科”为主的序列综合治疗方案,·3进一步提高晚期口腔癌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肿瘤综合序列治疗200例。

·4语音病理学的需求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5的关系。21世纪口腔癌和唇·6腭裂手术后患者对语音的恢复·7程度将有前所未有的市场,·8为了适应这一需求,·9除设部分患者治疗的需要外,·10将继续与上师大语音所合作,·11突破目前国内无语音病理学专业人才的现状。完成唇·12腭裂综合序列治疗300例。

·13在颞下颌关节镜外科多年的基础上,·14针对颌面部外伤、口干症、三叉神经痛等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的疾患,·15争取应用国际先进的微创技术进入这些领域,·16建立口腔微创外科,·17建立儿童口腔颌面外科。完成微创外科手术100例。

·18总结和吸取国内外oSaS诊治中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19结合本学科综合治疗oSaS特色,·20引进目前国际先进设施,·21用射频治疗oSaS患者300-400例,·22从而·23使oSaS在治疗上有系统的突破,·24从而·25该学术领域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颅面骨畸形牵引成骨术100例。

口腔内科

·1口腔粘膜癌前病变的中西医结合诊疗:预期降低上皮异常增生程度,·2逆转率达80。

·3根管显微镜外科技术:预期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5个百分点。

·4树脂嵌体充填术:预期达到邻牙合面龋修复·5牙总数的1/3。

·6GtR术:预期完成20例。

口腔修复科

·1疑难牙体缺损及牙周创伤的保存治疗:对疑难牙体缺损,·2即缺损区达龈下,·3后牙根分叉感染的保存治疗中,·4将采用新的治疗理念,·5使患牙尽可能得到保留,·6将明显减少牙体的拔除比率。完成精密附着体600例。

·7牙列缺损(疑难病例)的保存治疗:对缺牙数多及余留牙少、咬合重度磨耗、牙周病等疑难病例,·8采用多种有效修复·9治疗手段,·10如活动—固定联合修复·11、牙合重建修复·12等来恢复·13患者的咀嚼功能,·14使患者在老年时期仍有一个较健康的咀嚼器官。

·15颌面赝复·16治疗:对各种原因的颌面部缺损进行修复·17治疗,·18预测修复·19后的效果,·20并对修复·21治疗方案进行个体化设计,·22使颌面缺损部的修复·23达到逼真、自然、功能恢复·24理想的效果。完成颌面赝复·25仿真治疗200例。

·26疑难牙列缺失修复·27治疗:通过对疑难牙列缺失的病例的分析,·28采用良好的固位方式,·29使全口义齿修复·30后的咀嚼效能恢复,·31义齿的固位与稳定达到理想效果。

儿童口腔

拟重点发展乳牙牙体修复的先进方法如金属成品冠的修复、树脂嵌体修复以及乳前牙反牙合的矫治。以较为简便之操作、新材料、可接受之治疗费用等获取先进水平的疗效。

对儿童之常见、多发、危害大之乳牙龋病采取系列预防措施。以菌斑染色、电脑辅助仪指导刷牙、龋活跃性检测、窝沟封闭、无创伤性充填等综合应用,在已有的研究基

础上进一步完善应用于临床。可达国外先进水平,费用可被接受而获有效突破。口腔正畸科

·1现代直丝弓技术(mBt技术)及改良的功能性矫正器技术是我科重点发展、开发的临床技术mBt技术材料精细、临床操作简洁,·2大大地缩短疗程,·3因而·4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完成直丝弓矫治技术、双槽沟矫正技术各250例。

·5咬合前导型功能性矫正技术充分应用儿童本身的发育潜能,·6简洁高效地对异常的颌骨进行生长型的改良,·7从而·8有效地矫正上下颌骨间的位置异常。

这两项技术的开发、开展与小断成熟,一定能进一步大大提升我科的临床水平,并带来可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五、重点发展领域及项目

简述项目的立项意义及背景;预期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尤其是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方面)。

口腔颌面外科晚期口腔癌综合序列治疗的临床研究

立项意义及背景:口腔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发病构成比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4,而其中有80为鳞状细胞癌。目前对于口腔鳞癌的治疗已从以往的单纯手术争除转向以手术为主,化疗、放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其治疗效果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我科对1322例口腔癌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示:5年生存率达64.7。其结果表明:恶性肿瘤重在“早期发现,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的原则;如果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口腔鳞癌的疗效,不能忽视研究晚期患者的治疗手段,本课题的重点将创立以“救治外科”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进行立项研究。该课题重点研究和创立以“救治性外科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中西医结合等综合序列治疗严重晚期口腔癌患者的方案,从而达到有效地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预期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建立颅颌面联合根治术围术期外科理论;建立颈动脉切除及重建术的系统理论;建立口腔癌全舌、全喉切除标准术式,及术后发音重建方法等。

通过对iii-iV期口腔恶性肿瘤实行综合序列治疗,和相应功能重建和恢复,最大限度把提高晚期口腔癌的生存率及术后生存质量。

颌面畸形功能和外形重建的临床研究

立项意义及背景:人类的颌面部任何一部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畸形,将不同程度地影响面容及相关功能的异常。其结果虽然不同口腔癌可希及他们的生命,但是其畸形将给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庭成员带来严重的影响。不少患者因心理焦虑遗憾与情感的折磨,有的还出现轻生的念头。因此,若能改善这些患者的外形和功能,其意义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传统的诊治方法已很难适应对本课题的研究,因此,本课题将把计算机应用技术引入本研究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系统对畸形的颌面部硬、软组织的形态和位置进行三维重建,并向施行手术者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术前指导数据。因此,本研究内容将有利提高目前的治疗质量。

预期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本课题的研究将在国内率先建立或获得上呼吸道阻塞的实时动态分析结果和数据;颞颌关节强直手术复发率、发病年龄和病程对颅面发育影响和与oSaS和关系;以及舌神经与舌根的关系结果等。课题的成功无疑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我国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距离起一定的作用。

口腔颌面部微创外科的创建与临床应用

微创外科主要指内镜介入的外科手术,由于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已在国际上广泛被多学科所应用,并成功地替代了部分原先需要开放性手术才能完成的治疗过程。

就口腔颌面外科而言,目前国际上已有颞下颌关节镜外科、涎腺镜外科、创伤微创手术等方面的应用;国内仅有颞下颌关节镜外科,本学科是国内最早应用该技术进行临床治疗的单位,已积累了较丰富的内镜临床与实验经验。为本课题的顺利进行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预期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

⑴本课题涉及颞下颌关节外科、涎腺外科、神经疾患、颌面创伤等的微创技术应用。本课题的完成将进一步扩展微创外科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将使该技术成为口腔颌面外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拓展了本学科的内函,亦符合外科的国际发展趋势,具较广阔应用范围及应用前景。

⑵课题完成后,不但填补了该技术在本学科应用的空白点,使我国在本学科领域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某些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以新建的颌面微创外科中心为基地,通过进修、举办学习班的多种形式,将成果向全国推广,将使以往需要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免除手术创伤之苦。

⑶本课题通过颌面微创外科的新技术的创建和相关的微创手术器械产业化,以及内镜图象保存及处理系统的产品化,从而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推动和面微创外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口腔内科是口腔科学中最基本的学科之一,其防治对象是人类最多发最常见的疾病——龋病、牙周病和粘膜病。据国内外资料,龋病发病率达75,牙周病发病率70,而各种粘膜病的发病率达60左右。这些疾病不仅发病率高,罹患者多,而且具有疾病链演变加重趋势。例如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骨髓病;牙周病牙列缺损和缺失全身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粘膜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等。因此,防治牙体病、牙周病和粘膜病,不仅受益面大,而且有扩增效应。对于困扰广大民众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水平,以及防止许多严重的继发性疾病,打断疾病链有重要意义。可为提高全民民族的口腔保健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作出贡献。

口腔内科所立的数项重点发展的项目均属本领域中的技术难点和提高诊疗水平的关键,通过本项目建设达到预期成果,则能使__的口腔内科诊疗水平处全国领先,亚洲一流水平。

口腔修复科通过中心建设,将对口腔修复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目前口腔修复科的临床医疗基础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各种疑难病例的修复治疗中采用了各项新的治疗技术,使得临床治疗效果不断提高,因此门诊人次数(疑难病例)不断上升,而且在国际同领域的交流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通过项目立项,使修复学科在学科建设周期,逐步建设后亚太地区的口腔修复临床医疗中心之一。

通过对项目中建设目标、主要任务的确立(前已叙述),在__市同专业的保持学术及临床医疗的领头作用,并成为国家干部保健、疑难病例、特需病人的医疗中心。因此口腔修复学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将也会成为__市乃至全国的口腔修复标志性学科。

儿童口腔:1.金属成品冠的修复:乳牙龋病的独特性,致龋患多面性、大范围之牙体修复很困难。尤在乳磨牙,因其在乳牙列之重要作用,修复保持其达被后继恒牙替换尤为重要。金属成品冠修复法为当今国外被认为采纳的有效和肯定之方法。中心已具备扎实的基础,可积极推广应用于临床,并在其它省市起促进作用。

2.树脂嵌体修复:此法系国外新开展的修复技术,具修复后继发龋少、色泽协调美观、修复体抗压、保存之完整性好等优点。中心对此技术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实施。此项技术的开展,既能获良好的临床效果,又为一国内领先、与国外先进同步的项目。

口腔正畸科重点发展的项目是现代直丝弓矫正技术及功能性矫正器技术。

立项意义及背景:①目前有大量的病人排队等待在九院正畸科接受牙齿矫正治疗。为了使更多的患者及时得到治疗,提高矫正技术的效率、缩短矫治疗程是当务之急。现代直丝弓矫治技术由于把牙齿在治疗空间的位置关系融入到托槽的设计中去,从而大大地简化了治疗过程,是一种简洁高效的矫治技术。其疗程较传统手段缩短1/3~1/2。在先进国家,直丝弓矫治器技术系统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库及相应的产品,我国目前高无符合我国青少年牙齿情况的直丝弓数据系统及产品,所以把发展现代直丝弓矫治技术作为我科的重点不仅能在学术上大大提升上个层次,更重要的是能大大地缓解大量积压病人这个矛盾;②对于上颌前突或下颌后缩病例,传统常规矫治方法往往采取拔牙方法来纠正上下颌间的失调。应用功能性矫正器使患者生长发育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上下颌不良的生长型得到控制或纠正,从而避免了拔牙。因此,把功能性矫正器作为重点发展项目,既使患者得益,又能大大加快矫治疗程。

预期产生的社会及经济效益:①社会效益:现代直丝弓矫治技术及功能性矫正器技术以简洁高效的机

理使矫治疗程大大缩短,这一方面使正在接受治疗的病人减少复诊次数、增加治疗信心,信心减少由于冗长疗程对生活学习带来的不便,另一方面使病人周转率大大加快,从而让更多的患者及时得到治疗机会;②经济效益:目前牙齿矫收费相对来讲比较高,平均每个病例6000元左右。用直丝弓及功能性矫正器技术提高矫正疗效及缩短疗程后,可使治疗人数大大增加,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直丝弓矫正技术及功能性矫正器技术具有非常实用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六、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情况

简述各相关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交流计划;学科梯队的相关专业配合的现状及建设目标量化指标。

目前各分专业组学术负责人,都是近年从国外高等院校和科研中心学成回国的人员,他们既了解国际目前相应专业的研究动态,同时已掌握从事这些研究的方法或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已和这些国际上著名的学术权威有着良好的伙伴关系,这对本学科的总体发展将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使他们能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本学科拟在5年中为各分学科学术带头人参加1-2次国际学术会议或短期学术交流。同时在中心上下真正形成“择优录取、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竞争中造就学术骨干,造成自然人员流动机制。使口腔疾病诊治中心人真正懂得“口腔兴衰,人人有责”,通过科学研究项目,既造就优秀人才,又推动学科的发展。

通过5年的建设,中心的人才梯队建设实现:

(1)新增博士生导师6-8名,(2)

(3)新增硕士生导师14-20名,(4)

(5)培养博士后、博士或硕士研究生88-118名(6)。

(7)每年选送中青年骨干到国外培养4-6名(8)。

相关专业配合的学科有:放射科,神经外科,麻醉科,中医科,口腔病理科,检验科等学科有密切联系。其中神经外科,麻醉科已是我院重点发展的学科,学科带头人都是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还与__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__师范大学等大学在现代材料学,现代工艺学,语言学,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学等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关系,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共同培养了医工结合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七、研究与发展的基地建设情况

1、标2、志性病房楼或实验楼(室)的建设规划(包括规模、地点、布局及所需经费)。

3、重点发展临床基地的建设规划与思考。

4、拟购置的重大仪器设备5、(列出名6、称、型号、主要指7、标8、、用途及估价等)。

1.标志性病房楼或实验楼(室)的建设规划(包括规模、地点、布局及所需经费)。

(1)至20__年,拟在新建的外科病房大楼建成口腔颌面外科3个病区,手术病人床位数达130张,分别为口腔颌面肿瘤病区、口腔颌面整复病区、儿童口腔颌面外科;并扩建非手术病区,床位数达40张。新开设口腔粘膜病房,床位10张。需经费人民币1500万。

(2)增加综合牙科治疗台总数达170台(新增20台,更新100台)。需经费人民币1000万。

(3)诊室及病房局域网建设,增加工作终端200台。需经费人民币400万。

(4)扩建肿瘤生物实验室、实验外科实验室、生物医学图象实验室和语音治疗实验室,细菌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修复技术、材料、工艺研究室、CaD/Cam研究室、颌面赝复研究室。需经费人民币600万。

(5)配备一定量的开放基金和研究条件,吸引校内外、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前来从事客座研究。并通过5年实验室的运作,不断积累经验,为早日通过部、市或国家的重点实验基地作好准备。需经费人民币200万。

(6)人才培养经费及其它需人民币300万。

2.重点发展临床基地的建设规划与思考

(1)扬长避短,(2)发展优势。不(3)断巩固在国内的学术地位,同(4)时亦要不(5)断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充分吸收和利用国内外一切(6)有助于学科发展的各种资源。

(7)经过5年的努力,(8)力争将__口腔疾病诊治中心这一专业建成在临床医疗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居国内领先,(9)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亚洲医疗中心之一。

(10)形成规范的科学管理和用人体制、择优录取,(11)去伪存真。提倡团队精神。注重学科的幅射效应。

(12)继续加强与__交通大学、同(13)济大学、复(14)旦大学、上师大的合作力度,(15)充分利用多方的学术优势和仪器、设施,(16)为早日建立能培养目前国内急需的紧缺人才奠定基础。

3.为保证上述目标的完成需添置以下临床及实验室设备

mmt,eSS

显微荧光照像系统

后装放疗仪

颌骨牵引装置

计算机语音分析仪

录音室仪器更新

微创外科手术器械

肿瘤分子实验仪器

紫外线凝胶分析系统

流式细胞仪

药离子导入设备

紫外线理疗设备

氦氖激光

微波温度测量仪

根管手术显微镜

profile根管治疗仪

超声波根管扩大机

根管内窥镜

thermafil热牙脱充填器

超声波龄下刮治器

根管长度测量仪

根管扩大机用手机

牙合力测量仪

车头消毒机

冠桥CaD/Cam制作仪

八道生理记录仪

治疗椅40台

真空铸造机CL-195

研磨仪CL-mF20__

口腔综合治疗椅10台,QiDeCiii型

计算机及辅助设备×10台

口腔正畸诊断分析软件及辅助设备×套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及硬件支撑(LeicaQ550iw,LeicaQwinproVersion2.2)

组织切片机(LeicaRm2155)

olympus显微镜×1台(olympusBH-2)

X线数字影像摄像系统

摄像机、口腔数码照相机、液晶投影机

八、建设经费框算及主要用途(单位:万元)

1、经费筹措

年度市卫生局下达自筹经费金额及渠道

20__

20__

20__

20__

20__400

400

400

400

400400

400

400

400

400

2、主要用途一览

内容计划使用年份所需下达经费(万)

中心建设

临床应用课题研究

及实验设备的添置

国际学术交流

专业业务

人才培养20__-20__

20__-20__

20__-20__

20__-20__

20__-20__2250

1000

100

350

300

九、学科建设管理

1、中心建设的运行机制及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中心建设依托单位及其上级主管单位对本中心采取人、财、物等倾斜政策的具体措施设想等。

3、优势整合的相关学科组成的临床医学中心的管理动作机制及具体方式。

1.中心建设的运行机制及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学科建设的运作机制:

·1建立中心专家核心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任组长,·2成员有常务副主任及各科科主任、各专业学科带头人和秘书。

组长:邱蔚六

副组长:石四箴、张志愿(常务)

组员:刘正、周曾同、张富强、沈刚、冯希平

秘书:张玲毅、沈国芳

·3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4各专业设学术带头人,·5具体负责各专业组学术发展和具体工作。

·6初步建立合理有序的竞争机制,·7在中心内真正形成“择优录取、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8在竞争中出人才,·9在竞争中出成绩。

·10完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成立以中心主任为组长,·11各专业带头人组成的考核小组,·12定期对各专业组进行实绩考核。以考核成绩为依据,·13真正做到奖优惩劣,·14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15中心专家核心领导小组每季检查一次中心发展和进度,·16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7严格执行每半年一次科研规划;一年一次的中心建设自查、年度总结和下年度计划。有效监督各项计划实施。对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1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拥有一支由德才兼备·2的优秀人才所组成的合理的学科梯队;具有科学的管理模式。

·3要求分支学科及其项目负责人具有医学博士学位,·4经国外专业培养,·5在本专业领域内取得一定成绩的中青年骨干。

·6建立建全人才竞争机制和奖惩制度。

·7加强科研的国际合作交流,·8真正做到知识、人才资源共享。

2.中心建设依托单位及其上级主管单位对本中心采取人、财、物等倾斜政策的具体措施设想等。

成立“__市口腔疾病诊治中心’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张志愿(__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口腔医学院院长)

副组长:赵宗慕(__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

朱炎(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

组员:邱蔚六(口腔诊治中心主任)

张玲毅(科研处处长)

田卓平(医务处处长)

任彩娟(门办主任)

孙孝钢(财务处处长)

石岚(总务处处长)

张金宁(设备科科长)

冯希平(口腔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财务管理:

(1)医院保证在5年内匹配不(2)少1:1的支持经费。

(3)学科建设经费设立专帐、专款专用、总体用款计划由中心专家核心组提出,(4)由中心主任负责签用。各专业组用款计划由专业组专家负责签用。由中心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财政监督。

人才培养:

(1)优先考虑中心新增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的名(2)额。

(3)适当放宽高级职称岗位职数。

(4)结合中心发展方向和计划,(5)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6)加快培养各三级学科接班人。

(7)根据中心建设计划需要适当放宽进人额度。

设备支持措施

(1)优先安排临床医疗设备、临床应用研究科研仪器、试剂购置计划,指定专人负责中心的设备管理。

(2)认真、及时、主动作好论证、催货、验收及维修等工作。

3.优势整合的相关学科组成的临床医学中心的管理动作机制及具体方式。

该口腔疾病诊治中心是以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和儿童口腔为特色的具有综合竞争实力的临床口腔医学学科群体。中心建设符合__成为亚洲医学中心城市为定位目标,按照__市临床医学中心建设计划,立足在五年内把该中心建设成为亚洲的口腔医学中心之一,部分学科力争达到国际医学中心的水平。相关专业配合的学科有:放射科,神经外科,麻醉科,中医科,口腔病理科,检验科等学科有密切联系。其中神经外科,麻醉科已是我院重点发展的学科,学科带头人都是博士生导师。

在“__市口腔疾病诊治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和中心专家核心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

(1)定期自查、定期研究、定期整改、定期汇报、保证医疗任务和临床应用研究课题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计划。

(2)对在中心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嘉奖。

(3)对中心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做到一般问题不过月,重要问题不过周。

十、行政领导审核意见

1、单位归口管理部门意见:

以临床口腔医学所属学科联合早报的__口腔疾病诊治中心集国内优势学科为一体,专业齐全,具有医、教、研综合竞争实力和学科幅射效应。

经研究,特推荐申报。本单位将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和保证。

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2、共建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3、学校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4、市卫生局意见:

口腔医学治疗技术篇2

路东升,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口腔系,从事口腔专业工作21年。多年来致力于“绿色”口腔治疗领域的研究,开展无痛拔牙、无痛口腔治疗、微创拔牙、颌面外科微创治疗。与疼痛科合作应用超前镇痛、持续镇痛理论探索口腔干槽症、口腔溃疡、根充反应的治疗、三叉神经痛微创手术治疗,无痛心电监护拔牙的风险管理。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口腔科副主任。目前主要社会兼职:北京口腔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北京口腔协会理事,北京市牙病防治组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学报》编委。20余篇,综述9篇,参与著书1部。

现代医学模式倡导“绿色”治疗,在口腔医疗中“无痛治疗、微创治疗、安全治疗”符合绿色理念,是未来口腔医疗的发展方向。

无痛治疗

无痛治疗就是让患者从治疗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无痛治疗能增强患者看牙病的信心,使牙病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消除紧张情绪,更好地配合医师完成治疗;也能使医师的操作更从容、更精细、更彻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牙病和治牙基本上都伴随着疼痛甚至是难以忍受的痛苦。口腔无痛治疗可以说是每个患者的基本要求。有些人对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因钻牙、杀神经、镇痛不全下拔牙等疼痛刺激终生难忘。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患者对看牙的恐惧一直是阻碍牙病患者正常就医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患者甚至宁可忍受牙痛也不愿看牙医。近10年来国外在口腔无痛治疗方面发展很快,特别是现代麻醉技术和全新的镇痛理论使口腔无痛治疗理念得以实现。从补牙、拔牙、镶牙、洗牙等一般口腔治疗到口腔手术,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风险口腔治疗到种植牙,完全可以实现无痛化。应用持续镇痛理论还可以治疗伴有顽固性疼痛的口腔疾病如拔牙感染、口腔溃疡、三叉神经痛等。在一些发达国家,绝大多数拔除智齿的牙科手术和儿童口腔病的治疗都是在镇静催眠、“笑气”麻醉下完成的。无痛治疗使口腔治疗真正上升为“享受”医疗。

疼痛的影响因素包括心理因素,麻药的选择和注射方法,机器设备的选择,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诊室环境等。根据这些因素,临床常采用下面的无痛治疗措施。

心理治疗看牙疼痛是大多数患者的精神负担,承诺无痛治疗实际上就是对患者的一种心理治疗。患者可以通过口腔内窥镜系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口腔状况,便于了解医师提出的治疗计划,并做好心理准备,也可适时了解治疗过程。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在无痛治疗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与患者沟通建立信任,有助于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在操作中准确、细致、耐心,将无痛治疗的理念贯彻始终。另外,温馨的环境、诚恳和蔼的态度、耐心亲切的解释、家庭成员的支持,都有助于减轻或解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必要时还可以采用暗示疗法、系统脱敏法等心理疗法。

无痛治疗设备局部麻醉对人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影响。自从局麻药、注射器发明以来,局部麻醉在口腔治疗中得到广泛使用。但是长久以来在注射技术及注射器的改进方面突破不大。穿刺疼痛、麻醉不全、患者的恐惧和不适感,仍是医生在治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997年以后,一种新型无痛局麻注射仪的问世,初步解决了上述问题。口腔治疗的电子麻醉技术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的局部麻醉仪,使无痛治疗的重要环节――局部麻醉真正做到无痛,它明显减轻了以往注射麻药时进针引起的疼痛。电子镇痛仪能够有效缓解洁牙过程中的酸痛感觉。最新的激光无痛治龋技术、化学手动龋洞制备技术将替代令人紧张、充满噪声甚至是让人难以忍受的传统牙钻补牙方法。

无痛注射技术它彻底告别了传统切割式注射方法,用现代麻醉技术使各种患者能够接受常规牙科治疗。表面麻醉及无痛局麻技术是先将麻药涂或喷射在需要麻醉的粘膜表面,吸收后使末梢神经麻痹,再注射时可达到无痛效果。使用“碧兰麻、斯康杜尼”等高效麻药和超细针头旋转进针,缓慢注射,尽量减少针头在深部组织穿行,完成局部浸润基础麻醉,之后辅以牙周膜强化麻醉确保患牙无痛。

笑气镇静无痛治疗治疗前通过面罩给病人吸入笑气起到镇静、镇痛的作用。笑气应用于口腔镇痛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其安全可靠的特性尤其适用于儿童牙病治疗。

微创治疗

口腔微创治疗可以说是一种新思维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反传统治疗方法,它所追求的是最佳治疗效果与最低组织创伤的完美结合,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创伤减小到最低程度。微创治疗是口腔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龋齿微创治疗

随着口腔领域微创技术的发展及患者舒适要求的提高,传统龋齿去腐和窝洞预备体系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传统的去腐方法包括用高速牙钻上的钻头来获取达到龋损的入口,用低速牙钻去除牙本质龋坏,这对于许多患者来讲是很不舒适的,甚至会带来疼痛,所以通常会采用局部麻醉来止痛。钻头去腐会对牙髓造成损害,而且钻牙过程中产生的细微粉尘可能造成对医生的交叉感染。有学者预计在今后10年内,低伤害、低创伤、无痛的激光龋齿去腐技术、喷砂龋齿去腐技术、化学微创龋齿去腐技术等微创牙体治疗方法将取代牙钻,使龋齿治疗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使天然牙齿的寿命更长。

口腔颌面外科微创治疗

随着微创概念在外科领域的确立和推广,内镜技术已应用于全身各个系统和学科,且仍呈不断拓展的趋势。在口腔颌面部,微创手术已逐步替代传统操作和开放性手术,被用于拔牙、颞下颌关节外科、涎腺外科、神经外科、创伤外科、正颌外科、种植外科、肿瘤外科和整形外科等多种手术中。

微创拔牙已得到普遍应用,这一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在尽量小的创口里,既不凿也不敲,把牙齿。种植机和高速牙钻的使用,使拔除疑难牙不再是一件难事了,也避免了传统的劈冠凿骨和敲锤增隙,减少了人们不舒服的感觉,整个过程只要张大嘴就行了。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创口小、出血少、痛苦轻、并发症发生率低,为拔疑难牙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颞下颌关节镜技术最为成熟,已成为治疗颞下颌关节疾病的常规方法,如关节脱位、肿瘤、游离体摘除、全关节置换、髁突下骨折等。

在涎腺外科方面,国内已开始使用诊断性涎腺镜和治疗性涎腺镜,为涎腺主导管疾病(如涎石症、狭窄、涎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全新方法,较为常用的是导管结石的碎石取出术,特别是对X线透光的结石更有意义;经内镜还可进行口内进路的颌下腺切除术和耳前、发际内、锁骨区小切口进路的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

在神经疾患方面,微创使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被称之为“不开颅的神经外科手术”。1993年有学者采用经内镜行桥小脑角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抽搐和舌咽神经痛,均取得了优良的疗效。近年研究发现将阿霉素注入三叉神经干,达到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目的。方法是通过口内切一小口暴露三叉神经干,再用显微注射方法将阿霉素注入神经干,取得了可靠的临床效果。

在创伤外科方面,经口内外小切口结合内镜观察进行髁突下、颧骨、颧弓及眶周骨折复位固定。

在肿瘤外科方面,内镜下可进行颌骨囊肿摘除、颌面部良性肿瘤摘除等。

安全治疗

在口腔内既有大量的病原性细菌,又有病毒、真菌甚至原虫等其他病原体。目前我国艾滋病患者已经超过百万人,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已经超过1亿人。所以在口腔治疗过程中,最危险的还是病毒感染,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HBV)、艾滋病病毒(HiV)以及疱疹病毒。

口腔治疗中,医生经常不能避免接触患者的血液和唾液,这种诊疗的特殊性为交叉感染提供了便利。口腔科的操作基本上都是在患者口腔内进行,医务人员的手与病人的血液、唾液、口腔粘膜接触频繁,操作时,唾液与血液的飞溅;使用的器械多有锐利的尖或刃,容易损伤手指皮肤;使用的设备特殊性限制了消毒灭菌的彻底性;口腔科从业人员若疏忽大意,都会大大增加院内感染。因此,控制这类疾病的传播,口腔科医生们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口腔医学治疗技术篇3

【关键词】四手操作;口腔护理;教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口腔治疗的安全、舒适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四手操作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自从四手操作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其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好的推广。由于我国受口腔专业护理人员紧缺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其普及度还不是很广,但国内规格较高的口腔医院和诊所的诊疗方式都趋于四手操作治疗。从目前的市场情景来看,对能够熟练四手操作的口腔护士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也要求口腔专业护士能够尽快的进入工作岗位。如何增加口腔专业护士培养数量和培养合格的能完成好四手操作的口腔护士是教学工作中重点。

1四手操作技术的优点

四手操作技术的优点体现在医疗实践中,四手操作技术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有调查显示,四手操作可提高医生工作效率30%-78%,并使经济收益提高了35-74%。在四手操作中在助手的协助下,医生和护士共同在口腔内进行各种操作。护士能协助医生牵拉患者的口角,及时、准确地传递器械和调拌材料,使治疗过程有序衔接;及时用吸引器吸净口腔内的水、唾液、血液,缩短了治疗时间,保持治疗区域视野清晰。②有利于医患、护患及医护关系的改善。在四手操作过程中,护士能帮忙吸净口腔内的水、唾液,患者起身漱口次数明显减少,舒适度明显提高。在就诊过程中,护士还能起到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作用,对患者出现的情绪反应能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患者安全感增强,让患者在舒适、亲切的服务环境中接受治疗。③降低交叉感染机率。四手操作技术中规范化了治疗器械、物品的摆放位置及器械的传递方法,护士能够合理有序地放置物品传递器械,从而减少了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保护了患者和口腔医护人员,减少了交叉感染发生的机率。

2我国现阶段的口腔护士情况

首先,由于受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口腔专业护士人才数量严重不足。临床上现有的口腔护士也大多来自一般护士,真正经过专业培养的口腔护士较少,她们不能很好的胜任临床工作,医院需要发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她们。其次,口腔专业护士的教育培训机构比较不足,只有极少数院校近年才逐渐开展口腔护士专业。再次,护士学校没有为口腔专业设置专门的课程,没有权威的口腔护理教材。很多口腔护士都是在进入口腔医疗领域之后才接受所在单位的专业培训,在工作实践中自己摸索学习。对口腔医院来说,能够物色到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当然是最理想的。

3培养口腔专业护士的前景

培养口腔专业护士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前景,能为我国的口腔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我国各类医院的口腔科、尤其是个体口腔医疗诊所,数量多,分布广,再加上四手操作正在逐渐成为口腔医疗操作的主要模式,口腔护士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口腔护士的工作内容相对于一般护士来说较为简单,主要负责口腔治疗械的传递、清洗、保管,常用药物的调拌,口腔治疗的配合、为患者讲解病情等。工作中的危险系数不高,经过良好的训练,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乐于为口腔患者及口腔医生服务的护士都可以胜任口腔护士工作。以上因素都决定了对口腔护士的学历的要求不会太高。如中、高职护士培养周期短、培养成本相对较低,基层医院易于接受。综上所述,培养大量优秀的口腔专业护士势在必行。

4如何培养出又多又好的口腔专业护士

4.1对现有护理人才进行规范化培训目前,我国很多医院的普通护理人员已趋于饱和。我们可以从大量不同层次的普通护理人才中挑选一部分人员进行为期不长的岗前培训。如开办四手操作培训班,聘请熟练掌握四手的口腔医护人员为他们讲授知识,并现场模拟四手操作的基本内容、程序。口腔医院还可自己开设培训班对自己现有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应该包括:①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程序;②口腔科常用器械的识别、使用及大型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③口腔各科室基本操作的护理配合;④口腔科感染管理的规范化培训;⑤口腔卫生宣教知识的培训;⑥人文关怀理念的培训;⑦四手操作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应取得相关权威机构颁发的上岗合格证后方允许参加工作。

4.2从教学方面入手,大力培养口腔专业护理人才合格的口腔护士,既要掌握医学基本知识,如各种常见病操作步骤,又要掌握口腔专业护理常规,包括各种治疗过程的器械准备、配合规范,同时还应该遵守基础护理消毒隔离制度要求,避免治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4.3不断提升口腔护士的综合素质口腔护理人员是口腔医生很好的“助手”,为口腔医生减轻一些操作之外的工作量也是口腔护理人员的职责,如对患者进行口腔知识宣教、跟患者交代术后注意事项等,可以大大减轻口腔医生的工作量。想要很好的完成这一工作就要求口腔护理人员不仅严格的专业知识与培训技能而且还要求较高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培养大量优秀的口腔护理人才对于打造口腔医疗品牌形象、四手操作技术推广、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国内口腔事业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口腔专业护士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前景。作为口腔护理工作者我希望有更多的护理人员加入我们。

参考文献

[1]迟颜波.口腔四手操作模式在基层口腔工作中的几点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1,12(35):237.

[2]黄清秀,邓佳林,陈卫国.氟康唑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5(19):369.

口腔医学治疗技术篇4

【关键词】四手操作技术;牙科医生;治疗效率

四手操作技术是在口腔设备、器械不断更新,为保护口腔科医生、护士体力及健康前提下逐步完善发展起来的国际标准化口腔科操作模式。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相对减轻了医生的压力和疲劳,缩短了患者的诊疗时间,促进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1]。近年来,国内外口腔四手操作配合的文献较多,尤其是关于四手操作中医护患的及动作、医护患的位置关系、四手操作中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方面、各种治疗操作的配合方面的论述较多。

对于四手操作提高医师治疗效率论述不少[2~4],但是都是从理论分析得出结论较多,并没有真正的临床调查研究报道,本研究对开展四手操作前后口腔医师的业务收入进行了统计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口腔医学中心进行四手操作的医师,共7位,时间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

1.2调查资料统计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开展四手操作技术前后2年内7位口腔医师月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见表1),从而形成对开展四手操作技术的综合效益评价。

2结果

调查发现,医生工作量变化具有以下特点。就7位医生工作总量来看,四手操作后医生的工作量有明显上升,从月均15971.31元上升到21679.81元,上升幅度相当明显。

从医生个人来看,多数医生的工作量与四手操作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少数医生(3号和6号医生)的工作量与四手操作前比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见表1。

3讨论

四手操作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牙科操作和管理系统,具有高质量、高效率,保护医护劳动力的优点[1]。常规口腔操作是一个护士同时为多名病人服务,由于护士穿梭于各治疗椅之间,医生以独立操作为主,整个治疗过程中,大量琐碎、重复、费时的工作由医生一人完成,又由于器械或材料不能及时到位,占据大量时间,这不但增加了护士的劳表1开展四手操作治疗技术前后医师的月平均注:计算开展四手操作前后各二年的工作总量除以12个月得出的结果

动量,延长了医生的治疗时间,而且工作效率低,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难以保证[5]。

本研究中,就7位医生工作总量来看,四手操作后医生的工作量有明显上升,从月均15971.31元上升到21679.81元,上升幅度相当明显;就医师个体来看,实行四手操作的大多数医师工作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这是因为:(1)四手操作中护士转变“配角”观念,主动为治疗作好安排,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4];(2)助理熟练、准确无误地根据不同疾病的治疗步骤,迅速准确地传递各种器械和材料,加快了治疗速度;(3)助理科学的分诊,将难度不同、治疗时间不等的患者搭配就诊,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这样,医生在单位时间内能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工作效率明显增加,经济指标自然就上升了。

但是,本研究中也有经济指标下降的情况(3号和6号医师),这是由于在实行四手操作治疗时,口腔医学中心的医生重新分科,其中3号和6号医师转科,致其病源在转科后的几个月中锐减,影响了他们的工作量。

综上所述,四手操作治疗提高医生工作效率主要基于以下因素。一是助理对病人的科学安排,将难度不同、治疗时间不等的患者搭配就诊,医生在单位时间内能为更多的患者服务;二是助理在口腔治疗中从被动等待医生医嘱转变为主动为治疗作好安排,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助理密切配合口腔治疗操作,使医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治疗。

【参考文献】

1姜艳华,卢爱工,王成坤.四手操作>:请记住我站域名/

2吕文君.粘贴正畸锁槽四手操作的护理体会.青海医药杂志,2003,33(3):52.

3FinkbeinerBL.Fourhandeddentistryrevisited.ContempDentpract,2000,1(4):74-86.

口腔医学治疗技术篇5

关键词:口腔;临床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043-03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则是整个口腔医学教育中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口腔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是通过临床实践而形成的,它是医务人员顺利完成医疗卫生活动必需掌握的基本能力。目前我们国内的口腔医学专科教学模式还是按照第一年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第二年口腔医学专业知识、第三年口腔专业实习的培养模式来进行口腔医学教育的。近年来,我国医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口腔医疗保健要求的提高,使口腔医学教学模式的缺陷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口腔医学生的口腔临床技能学习时间过短、缺乏医患之间的沟通技巧等。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口腔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创建培养口腔临床医学实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组成以训练临床综合技能为主的临床口腔医学教育模式,进一步推动口腔医学的教学改革,这是目前本院口腔系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一、加强口腔医学新生的专业社会实践

口腔医学生刚入学时由于对口腔知识尤其是实践知识的兴趣非常浓厚,因此我们积极引导及提升他们的这种兴趣。经过我们口腔系教师的一致决定,在《口腔医学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师安排上,从口腔的各个专业及医学基础方面选择了7名教师分别教授这门课程,以期对口腔医学新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知识普及,加深他们对口腔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了解所选择专业的概况,这是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能力阶段的早期教育,有利于学生结合口腔医学专业学好基础与临床课程,有助于扩大口腔临床能力的知识面,这是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探索点。由于第一学年的学生教学计划中没有口腔医学的专业课程,为了避免学生学习专业能力的兴趣降低,也为了从学生一入校就培养口腔临床技能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医生荣誉感,我们采用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包括每一年的“爱牙日”活动,在每年的9月20日组织学生走上街头,零距离的接触口腔病患者,并从口腔预防保健和口腔检查的方面对前来的咨询者进行服务,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医生荣誉感,为其进一步加大专业学习提供了动力。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安排学生到社区、企业和学校进行龋齿危险因素调查、社区牙齿保健等活动,所有的调查表及活动的安排由学生自主决定,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口腔病患者,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本院举办的全国口腔涎腺病学术会议及口腔医学会成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交流能力和社区工作能力,进一步推动了口腔医学的教育改革。

二、专业课学习阶段的临床技能培训

口腔专科的学生在第二学年起就开始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这一阶段,我们对口腔医学的临床能力教学模式做了少许的修改,主要加强了口腔临床实践的教学内容,这其中包括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整合了口腔临床医学主干课程中实际操作内容较多的专业课程,考虑到牙体牙髓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临床诊疗技能较多,而且是口腔医学的核心学科,因此把这三门课程组成口腔临床医学课程群,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腔临床综合诊疗技能,达到培养能胜任基层的口腔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口腔全科医生。我们根据调整后的口腔教学计划和口腔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开设各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数字化教学设备,将数字化教学引入口腔医学教育中,加大对口腔临床操作的视频文件的播放及讲解,现场提供牙齿、模型等实物来引导学生对临床实践的理解,实践证明这样能提高口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了提高口腔实验室中的教学,我院口腔实验室利用教育部的专项资金购买了14套口腔仿真头模临床模拟教学系统模型,大大提升了本院口腔实验室临床教学的效果,目前可以开展离体牙标本模型和高度仿真头颅进行牙体牙髓病的临床各类洞型的仿真制备、口腔修复学的备牙操作、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手术操作及牙周病等操作为主的临床实验技能培训与考核,充分利用各种实验条件,调动学生学习口腔临床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良好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培训

为了加强对口腔实习医生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学校学习到临床实习的角色转换,我院每一年都对实习生进行为期一天的岗前培训。安排资深医师就医德、医风进行专题讲座,使同学们加强医德、医风的培养,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医务、质控、院感等科室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医疗安全、医疗纠纷防范、病历书写规范、院内感染知识等内容,为实习同学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口腔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由基础及临床理论教学转入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的全面系统的学习阶段,是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实用性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口腔医学生的实习教学中,各科室按照口腔实纲要求制定各种口腔疾病的详细的要求,在保证临床操作质量的同时,制定量化考核标准。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临床实习巩固和加强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知识,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实际操作技能,初步学会处理危重和疑难疾病,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临床知识、操作技能的口腔医师。我们对各科的实习要求进一步细化:(1)口腔内科学:通过实习能初步掌握牙体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对发病率低的疾病有大致了解。(2)口腔颌面外科学:通过对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实习,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做出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对一些稍复杂的症状和体征能够做出较合适的解释,实习结束后能完成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的日常工作。(3)口腔修复学:通过实习能掌握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修复治疗,了解修复学涉及的其他知识和范畴。(4)口腔正畸学: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分类及治疗手段,对发病率低、分类较复杂的错畸形有大致了解。实习期间的教学内容既有口腔临床诊断治疗技能的训练,也有病例跟踪报告、专题讨论、读书报告等。每一轮实习结束后,由科教科和口腔科统一组织出科考试,考核内容包括:口腔基本检查占10%、病历采集书写占20%、病例分析占20%、口腔基本操作技术占50%。

四、新型口腔临床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

我们连续五年对这种新型的口腔临床技能进行教学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的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体系教学改革系统,口腔医学专科教学新模式逐渐趋于成熟,通过学生第一年的社区实践作为临床实践的早期教育、入学第二年的口腔临床技能的专业培训和入学第三年的系统且直接的接触患者学习口腔临床技能,逐步引导学生对标本模型、仿真头颅、动物实体、实际病人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临床模拟环境下进行各种口腔临床医学技能训练,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也提高了。比如学生在实习的一个月后,经过我们对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反馈回的信息可知,学生基本上对口腔科常见病能独立做出诊断和基础的治疗;半年后,对较复杂病例,如后牙管治疗、烤瓷冠修复的牙齿预备、全口义齿的关系测定也大体能够较好地独立完成。在全科的质控检查中,口腔医学生所做的后牙根管治疗X片评价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扬。我们对五届实习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患者对实习医生的满意率逐年提高。在口腔医学生的毕业临床技能考核中,我们摈弃以往的考核方法,通过检测学生对临床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侧重知识的综合与运用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临床技能实践考核中重视能力测试,严格进行临床实习的出科考核和毕业综合考核,采用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形式(三站式考试)全面考核学生的临床技能。(1)考核的方法包括:①毕业临床技能考核采取二站式方法考核。②考生在指定考核地点,随机分别抽取各站考核试题,分别完成各站考核;考核过程中由考生互相检查。(2)考核的内容包括:①第一站:口腔检查5项,其中一般检查4项,特殊检查1项,口腔检查记录表一份,病例分析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及其依据和治疗设计,测试病种20个,由考生随机抽取一个,包括浅龋、中龋、深龋、猖獗龋、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边缘性龈炎、坏死性龈炎、成人牙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白斑、感染性口炎、牙齿外伤、智齿冠周炎、下颌骨骨髓炎、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②第二站:口腔临床诊疗技能及基本急救技术,包括无菌操作测试项目2项:洗手、戴手套、口腔粘膜消毒,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口腔临床诊疗技能包括测试项目4项:开髓术(离体前磨牙或磨牙),龈上洁治术(一区段),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项进行测试,其中龈上洁治术和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开髓术由考生在离体牙上操作;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由考生在下颌骨或颅骨模型上操作。基本急救技术:测试项目4项,包括血压、吸氧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项进行测试,含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和考生对模拟人操作,通过这些临床技能的培训及考核,发现学生的临床技能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用人单位的反馈良好。

总之,在我们数年的口腔临床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输出了一大批合格的口腔医学人才,但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在临床实践中临床教学讲座较少、临床实习考核制度不严谨、现有的实习基地不足和实验室的临床教学系统数量较少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坚信可以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又顺应口腔医学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宁,李谨,杜详永,等.医学生口腔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3-255.

[2]李旬科,王忠义,郑欣绢,等.接诊艺术与口腔医学生接诊能力的培养[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1):56-57.

口腔医学治疗技术篇6

摘要目的:观察正畸治疗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牙列间隙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局部义齿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正畸治疗技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的88.89%;对比两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对照组7例,观察组2例;观察组满意率91.67%,对照组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牙列间隙正畸应用价值

observationofclinicalapplicationeffectoforthodonticinthetreatmentoforalrepair

ZhangGuihua

DepartmentofStomatology,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ofDongguangCounty,Hebei061600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ectoforthodonticinthetreatmentoforalrepair.methods:72patientswithteethclearancewereselected.they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econtrolgroupandtheobservationgroupwith36casesineach.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partialdenturetreatment.theobservationgroupwastreatedwithorthodontictreatment.theclinicalefficacy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totalefficiencyoftheobservationgroupwas97.22%,itwashigherthan88.89%ofthecontrolgroup.theadversereactionsduringandaftertreatment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7caseswereinthecontrolgroup,2caseswereintheobservationgroup.thesatisfaction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91.67%.thesatisfactionrateofthecontrolgroupwas75.00%.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ignificant(p

Keywordsteethclearance;orthodontictreatment;applicationvalue

我院在本次研究中,收治牙列间隙患者72例,探讨正畸治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采取组间对比形式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牙列间隙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其中,男43例,女29例,年龄19~51岁,平均(43±2.5)岁。以上患者均属于自愿接受口腔修复治疗,在同意书上签字。

方法:对照组接受局部义齿治疗方案。实施前,医护人员向患者介绍局部义齿治疗法,告知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可提高疗效。观察组给予正畸治疗,医护人员为患者介绍正畸治疗技术的治疗目的以及预期疗效,提高患者对正畸治疗技术的认知水平。对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患者满意率及治疗总有效率。

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划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例数×100%,患者满意率=满意例数/患者总例数×100%,不良反应率=不良反应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行t检验,p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的88.8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口腔修复所应用的正畸治疗技术被视为对牙列间隙具有辅助作用的方法。其在临床应用中有以下治疗目的:①确保患者基牙平行。对牙列间隙患者实施口腔修复之前,必须确认其基牙的就位道是否处于平行状态,若观察到基牙倾斜,医师于牙体预备过程中需对基牙周边的牙体组织予以切削,通常切削部分即可。针对基牙倾斜度较大的患者,难以顺利进行修复,此时应用正畸治疗技术,利于基牙保持竖直状态,便于医师顺利开展修复治疗[1,2]。②牙弓间的牙齿分布必须具备理想性。在患者牙弓内部,牙弓间的牙齿如分布缺乏理想性,则极有可能会影响修复效果。针对上述问题,医师于修复前采用具备辅助治疗的正畸治疗技术将间隙关闭或在原基础上加以开拓,可为下一环节进行修复创造有利条件。其次,因不同患者的身体情况及发病诱因均存在差异,为全面获取患者个人信息,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充分了解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及期望获得怎样的治疗效果。

临床上采用正畸治疗技术应对牙列间隙,修复前需制定综合性修复方案,而方案的制定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行X线扫描,于患者头颅侧位、口内根尖以及口腔全景等处进行拍摄,经医学影像检查获取患者病情特点,后予以分析、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正畸治疗的综合性修复方案[3,4]。

本次研究,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证实我院对72例牙列间隙患者开展局部义齿治疗方案或正畸治疗方案具有显著可比性,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例数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因此,正畸治疗技术值得在口腔修复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志贤,程志伟.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484-485.

2韦祖印.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31-132.

3胡蕾蕾,滕聿峰,杨茜.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3):57-58.

口腔医学治疗技术篇7

目的了解医生和患者对四手操作治疗的评价。方法调查进行四手操作的临床医师;曾到口腔门诊就诊,以前未接触过四手操作的患者。结果四手操作技术在提高治疗质量,降低医生的工作强度,避免交叉感染,以及增加患者治疗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感方面,具有明显作用。结论四手操作技术有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四手操作口腔医生患者

四手操作技术是在世界工业技术不断发展及口腔设备、器械不断更新,为保护口腔科医生、护士体力及健康前提下逐步完善发展起来的国际标准化口腔科操作模式。

近年来,国内外口腔四手操作护理配合的文献不少,尤其是关于四手操作中医护患的及动作、医护患的位置关系、四手操作中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方面、各种治疗操作的护理配合方面的论述较多,但有关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四手操作技术的评价,很多文献均泛泛的描述[1~3],但具体的调查资料目前尚未见到。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进行四手操作的医师;曾到口腔门诊就诊,以前未接触过四手操作的患者。

1.2设备器械

1.2.1牙医助理坐椅基本要求坐椅能上下调节,有适当厚度的泡沫软垫,带有可放脚的底盘,椅背有一可旋转的扶手。

1.2.2综合治疗椅新型设计的综合治疗椅,上挂式的悬挂手机架,整个治疗椅椅面硬软应适度,头靠、背靠和椅面调节要求灵活。

1.2.3四手操作活动柜要求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利于口腔物品存放和助理存取物品。

1.2.4四手操作器械口腔各专科常规治疗器械。

1.3效果评价通过对7位医生问卷调查,得到口腔医师对四手操作技术在平均椅旁时间、交叉感染几率、工作强度、治疗质量的评价(表1)。调查曾经在口腔科就诊,非四手操作的95例患者及100例进行四手操作的患者,了解其在诊治过程中对四手配合的感受,得到舒适度的评价(表2)。

2结果

2.1医师评价四手操作患者的椅旁时间、交叉感染几率明显减少,医师工作强度明显下降,治疗质量显著提高,与非四手操作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口腔医师对四手操作和非四手操作的评价注:χ2=10.286,p<0.01

2.2患者评价对195例患者(四手操作100例,非四手操作95例)的问卷调查显示,四手操作患者的舒适感明显增加,与非四手操作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表2患者对四手操作的评价注:χ2=13.289,p<0.01

3讨论

3.1口腔医师对四手操作技术评价

3.1.1口腔治疗优质、高效四手操作技术已被认为是一种现代化的牙科操作和管理系统,具有高质量、高效率,保护医护劳动力的优点。常规口腔操作是一个护士同时为多名患者服务,由于护士穿梭于各治疗椅之间,医生以独立操作为主,整个治疗过程中,大量琐碎、重复、费时的工作由医生一人完成,又由于器械或材料不能及时到位,占据大量时间,影响了医生治疗质量[2]。

本研究对7位四手操作的医生问卷调查显示,治疗质量比四手操作前明显提高,这与制订了规范的四手操作程序和步骤有关。四手配合中物品的规范准备、治疗的规范配合、治疗后物品的规范处置,均使治疗能够更规范地进行,因而治疗质量得以提高。

另外,四手操作转变了护士传统口腔治疗中的“配角”观念,从被动等待医生医嘱转变为主动为治疗作好安排,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根据不同疾病的治疗步骤,助理熟练、准确、迅速、平稳地传递各种器械和材料,密切配合口腔治疗操作,使医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治疗,因而治疗效率明显提高[4~6]。

3.1.2劳动强度下降四手操作由医生和助理共同完成治疗全过程。由于助理做好了器械准备和材料调配,医生只负责完成治疗,并有助理在术中传递和回收器械,及时用吸引器排除患者口腔的水和废屑,而治疗后用物的终末处置,术后注意事项交代,口腔卫生宣教工作和其他辅工作均由助理完成。减轻了医生工作负担,极大地降低了医生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医生的劳动强度明显下降[7]。

3.1.3交叉感染几率减少非四手操作时[8,9],医生戴着污染的手套或正使用的污染器械直接取材料或药液,造成污染;护士在穿梭配合过程中,不可能每处理完一位患者就进行规范洗手才服务另一位患者,这样护士的双手势必成为传播介质,形成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本研究对7位进行四手操作的医生问卷调查显示,所有医生均认为四手操作交叉感染几率会明显下降。因为四手操作时医生、助理只接触该患者口腔及相关器械,同时助理及时吸去治疗时产生的含有细菌的悬浮微粒,而每次治疗时医生和助理都要规范洗手,这就极大地减低了交叉感染的机会,减少了环境污染。

3.1.4椅旁时间缩短本研究问卷调查显示,医生的椅旁时间明显缩短,与非四手操作相比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其他学者结论相同[5]。其原因是四手操作过程中,助理完成了大量比较费时的工作,如安排患者、准备治疗物品、调配材料、回收器械、医疗废物处置、术后注意事项交代、口腔卫生宣教工作和其他辅工作。其次,助理协助医师进行治疗,治疗全过程中器械、材料传递更及时,治疗同步吸除患者口腔的水和废屑,患者不用频繁起身漱口。医生只专注于治疗操作,极大地缩短了每次治疗的时间。

3.2患者对四手操作技术的评价患者对四手操作技术的评价主要是舒适性增加、安全感增强。本研究对曾经在口腔科就诊,但未接触过四手操作的患者的调查显示,患者对口腔治疗舒适度的评价有明显好转,与非四手操作相比有统计学意义。非四手操作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频繁起身漱口,浪费了治疗时间,还增加了患者的不适,尤其对年老体弱者及小儿更为不便,护士穿梭忙碌在各治疗椅之间,医生以独立操作为主,整个治疗过程中,有大量琐碎、重复、费时的工作由医生一人完成,占据大量时间,延长工作时间也让患者感觉不舒适。

患者因医疗器械发出高频噪声而感到不适或恐惧,医生手执各种冰冷的金属器械在口腔内操作而使患者感到不适或疼痛,这种情况下,由于医生把精力集中在操作上,常常忽略了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也会让患者感到不适和恐惧。而在四手操作中,助理把可能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恐惧作适当说明,说明治疗中所需的各种器械的名称、用途,让患者明白医生在用什么、做什么;同时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让患者轻松舒适地接受治疗,患者在态度和蔼的护士照料下消除恐惧情绪,提高安全感。

综上所述,四手操作技术在提高治疗质量,降低医生的工作强度,避免交叉感染,以及增加患者治疗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感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因此,四手操作技术有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的价值。【参考文献】

1姜艳华,卢爱工,王成坤.四手操作在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3):274.

2李生娇,沈燕.口腔科门诊的特点及对护士的要求.护理杂志,2001,18(1):33-34.

3李少兰,周军,胡艳.四手操作在口腔科应用的效益研究.现代临床护理,2004,3(4):1-3.

4吕文君.粘贴正畸锁槽四手操作的护理体会.青海医药杂志,2003,33(3):52.

5FinkbeinerBL.Fourhandeddentistryrevisited.ContempDentpract,2000,1(4):74-86.

6梁青.四手操作护理对窝沟封闭术影响的评价.广东牙病防治,2005,13(4):300.

7marshalleD,DuncombeLm,RobinsonRQ.musculoskeletalsymptomsinnewsouthwalesdentists.austDentJ,1997,42(4):240-246.

口腔医学治疗技术篇8

口腔内科疾病是口腔临床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和就诊率高。有报道指出,口腔专科医院的医疗纠纷投诉中,由口腔内科疾病诊疗导致者占主要部分[1]。究其根源,缺乏良好的医患沟通以及患者医疗费用负担过重是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两个主要原因[2]。我们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在临床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强化细节管理,对在口腔内科疾病诊疗过程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1我国医院口腔门诊服务传统流程的现状

1.1管理队伍的优势与劣势

我国的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或私立牙科诊所,其管理者大部分都是从事口腔医学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业务技术熟悉,对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发挥了极大作用;但他们很少或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卫生管理知识培训,其管理能力稍显欠缺,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或者诊所的发展[3]。

1.2传统门诊的弊端

多年来,中国医院门诊一直沿用自然流程模式。门诊就诊“三长一短”,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医疗质量。门诊流程出现“瓶颈”现象时,医务人员心情烦躁,难免不出现应付现象,质量就难以保证。门诊服务不满意,埋下了医患矛盾的隐患。本来身体就不适的患者浪费了许多时间在无效等待上,身体的不适加上精神的烦躁,医患矛盾一触即发[4]。

2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我国现阶段医患关系不和谐,可以初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原因:①现阶段医疗服务的现状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的矛盾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②医护人员工作作风不实,缺乏法律、安全意识,麻痹大意造成服务不到位而导致医患不和谐;③对医疗风险因素及病人个体差异认识不足而导致医患不和谐;④医疗行业管理不到位和“潜规则”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5]。

3强化细节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3.1强化细节管理的目标

完全解决病人的问题;不要浪费病人的时间;提供病人想要的服务;在病人要求的地方提供服务;在病人要求的时间提供服务;持续改进、整合服务内容,提供一次性解决方案,减少病人的消费成本[6]。

3.2强化细节管理的具体内容

3.2.1加强口腔内科疾病诊疗的质量控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很多患者为了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诊治服务,往往怀着过高的期望值来到大型的公立医院口腔专科就诊。口腔内科疾病是口腔临床最常见的疾病,由于医生技术原因使患者认为治疗质量不良、治疗失败而导致的医疗纠纷亦较多。为了在新形式下建立以人为本、和谐的口腔科医患关系,我科加强了对口腔内科疾病诊疗的质量控制,尤其是根管治疗技术的质量控制。作为一个市级公立医院口腔科,口腔医生根管治疗技术水平不尽相同,为了规范统一质量控制标准,科室组织医生认真学习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专业委员会的《全国根管治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此外,每月进行根管治疗质量抽查并进行评分和排名,从而建立起有效的质量评估体系。通过上述措施,我科根管治疗技术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患者只有得到了高质量的诊疗服务,才有可能感谢医生的辛勤劳动,才有可能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我们的经验表明,加强口腔内科疾病诊疗的质量控制是口腔科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前提。

3.2.2实施预约制度

①增加电话预约服务,大大方便了医患沟通,节约了患者的时间;②根据患者的工作性质不同安排不同就诊时间,如学生和老师,我们在安排时间时首先要问的问题是“你哪一天的哪个时间不上课?”在确定了服务对象有充足时间后,医患之间的配合就非常默契,非常愉快;③根据年龄不同采取不同的预约时间,如大多数老人上午的身体状况较好,他们愿意上午来看牙病,对于此类病人,尽量安排上午的时间来就诊;④根据住处的远近安排就诊时间,如交通的堵塞、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等,都可能无法保证住处较远的病人准时就诊,所以就不能安排他们成为上班第一个就诊者,更不能因为迟到几分钟或更多时间表现出不满意;⑤因人而异设计治疗计划,有的患者要求一次多处理几个问题,我们可以应患者要求尽量压缩复诊次数;如果患者不能耐受较长时间的张口,我们也可以采取多次少时的方法;对于希望医生一次多处理几个问题而身体又不能耐受较长时间的患者,我们就采取穿插式治疗,也就是解决一个问题,休息一段时间后,再解决下一个问题。

3.2.3“椅旁交流3分钟”,与患者建立和睦、信任关系

在口腔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疼痛不适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恐惧是导致许多患者不愿接受牙科治疗的重要原因。特别是一些具有牙科焦虑症或者曾经接受治疗并在治疗中有疼痛经历者。患者往往处于紧张状态,甚至不能配合接受医生的治疗,因此也影响了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和睦、信任的关系。为此,我科在医疗活动中提出了进行“椅旁交流3分钟”的要求。如何使患者紧张程度降低、尽可能使其在治疗过程中达到无痛。是口腔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和睦、相互信赖关系的重要前提。我们在临床中充分利用“椅旁交流3分钟”,将心理干预应用于口腔内科疾病的诊治。我们的临床实践表明,经过“椅旁交流3分钟”,医患之间心理上的距离会进一步拉近,有利于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从而使医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3.2.4请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尊重患者知情权

知情同意书是知情同意的书面形式。知情同意的过程是一个解释、说明和交流的过程,其目的不是为了在医疗纠纷中推卸医院的责任,而恰恰是医院为患者负责的重要表现[7]。我科口腔内科疾病诊疗知情同意书基本上覆盖了牙齿充填和根管治疗诊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比如充填材料的选择、保留神经治疗的失败、根管治疗中器械分离、术中疼痛、术后的全冠修复以及远期治疗失败可能性等,还特别交代了各种充填材料的费用。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坚持的一点是,知情同意的过程绝不仅仅体现在让患者签署一份口腔内科疾病诊疗知情同意书,而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了解治疗的全部信息,在真实、全面地理解治疗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深思熟虑,结合自己的经济条件,决定是否治疗以及选择何种方法治疗。通过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因医疗费用导致的医疗投诉明显降低,初步实现了尊重患者知情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初衷。

3.2.5建立以电话回访为主的医患信息沟通平台

在建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医患关系的临床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一次口腔内科疾病治疗的圆满结束并不代表治疗的彻底结束,也不能代表着医患关系达到了和谐。由于许多患者口腔保健知识的匮乏,常常是疾病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情况时才来就诊,而这些疾病的治疗远期效果往往欠佳,容易导致治疗失败;同时,由于许多患者不了解口腔内科疾病治疗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导致充填体脱落、牙齿折断等,从而引起患者对医生的不满,乃至引起医疗纠纷。如何使口腔内科病患者更多地获取口腔保健知识,更主动地遵守医嘱,有效地降低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和延长治疗后牙齿的使用寿命,也是口腔科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一个课题。其中电话回访制度是口腔内科加强治疗后医患信息交流的重要方法。我们在签署口腔内科疾病诊疗知情同意书的同时,向患者征求意见:是否同意医院在治疗后对您进行电话回访?何时比较方便?征取患者同意后,根据治疗的不同,在治疗后l周至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回访。在回访中,衷心向患者表示感谢,诚恳接受患者提出的意见,了解患者治疗后的感觉,并向患者交代下一步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何时复查。此外,医院还开通了网站、医疗咨询电话、医院患者意见箱等医患信息沟通方式,有效地疏通医患交流的渠道,以方便患者将在口腔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遇见的问题、不满、感谢等信息及时传到我科,有效地促进了口腔内科疾病整体诊疗过程中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口腔医学治疗技术篇9

   随着人口结构继续向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社区医生也将会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行动不便,全身病情复杂的病人,牙医不再仅仅是为行动方便的、全身情况良好的患者看牙病,更是为更多的患者解决口腔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作为口腔科医生也要首先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排除患者性命攸关的问题,再考虑治疗口腔疾病。年轻医生对此必须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保证医疗的安全。综合性医院的口腔门诊,存在大量的全身病情复杂的患者,住院医师们能有机会对此类问题见多识广,迅速增长自己的临床经验,为以后的行医安全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在口腔科门诊的分科轮转中,包括在牙体、牙周、颌面外科及修复科等等的轮转中,住院医师接诊了大量的门诊患者,在每天高强度的诊断治疗中,熟练和提高临床技能,做到常见病练速度,疑难病练诊断,从而全面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口腔医学中的正畸专业,由于病例的治疗周期过长,在国内是除正畸专业研究生以外的其他口腔医学生几乎不参加实习的科室,但正畸是口腔医生为患者制定口腔综合治疗计划时不可避免要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正畸专业已成为大多数口腔全科医生的临床能力的短板。为此,我们安排住院医师在口腔正畸科一定时间的轮转,让他们对正畸有直观的认识,积累临床经验,为日后的“口腔综合治疗计划”开扩思路,使之更为科学。教师专业选择我基地在口腔医学的各个专业为住院医师选择了从事临床工作十年以上、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的临床带教教师,几位教师不仅擅长自己本专业的二级学科,而且在口腔医学的其它二级学科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是能力较为全面的口腔全科医师,这样就避免了因教师在专业水平的欠缺而影响对住院医师的通科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住院医师把各专业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对待疾病高屋建瓴,诊断、鉴别诊断的水平和临床综合思辨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在分科训练中,我们向住院医师强调要诊断明确,提出“寻找主诉牙”的理念。患者的口腔中往往会存在多个牙齿有问题,症状最突出的牙齿也不一定就是引起疼痛的病原牙,向住院医师强调要在复杂口腔疾病的乱麻中梳理出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然后再择期系统治疗其它病患牙。在为患者制定口腔综合治疗计划的同时,我们向住院医师强调不仅要全面诊断和治疗患者的全部口腔疾患,更要结合患者的全身基础病的情况,按疾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为患者制定出治疗的先后次序,从而为患者提供最全面、最可靠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将疾病的治疗及三级预防理念渗入到治疗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临床操作能力训练的标准口腔医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治疗过程以临床操作为主,因此对医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某种程度上,口腔科医生既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者又是高强度高精细度的体力劳动者。我们对于基地的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训练是以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为纲领,要求住院医师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和流程对患者进行治疗,防止差错发生。住院医师在日常的接诊过程中处理大量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技能日趋娴熟,并向着精湛的目标迈进。定期专题讲课,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室定期为住院医师组织专题讲课,由基地内专家和带教老师进行授课,内容涉及学科前沿,新技术新疗法,精细解读临床某些操作的细节等。带教老师尽可能地将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授给他们,使他们少走弯路,尽早建立学习型职业生涯模式。另一方面,基地也安排年轻的住院医师走上讲台,进行专题讲课或病例汇报,并鼓励他们开展课间讨论。住院医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不断梳理自己的理论知识,自觉了解学术动态,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受到极大激发,严谨的学风也日渐形成。对住院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住院医师在成长过程中,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与临床技能的训练具有同样的重要性[4]。

   在轮转中,我们引导住院医师以临床型科研课题为探路石,学习如何查阅文献,摸索着撰写论文,并提高科研意识和对课题的敏感性,把科研思路当成思维习惯,时时刻刻贯彻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对临床病例日积月累的总结,住院医师们开始撰写论文并积极投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培养将会对他们的科研生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医德医风、工作作风的培养“以人为本,爱伤护伤”是我们主要倡导的医生职业道德标准。工作中要求住院医师尽量按无痛原则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患者造成新的伤害,对于有心理健康缺陷的患者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使住院医师能够理解责任心和爱心是医疗工作者的第一必备素质。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医生,我们要求住院医师在工作中逐渐养成: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负责、自律的良好品质,和谐的同事关系,优秀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我们提出:住院医师应从点滴做起,向着大师方向努力。住院医师只有在工作中的各个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才能迅速成长起来。对住院医师法制观念的培养医患关系紧张是目前社会难以解决的难题,依法行医是保护医生和患者双方利益的基础。医院每年末召集住院医师大会,对当年诊疗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总结讲解;口腔科基地每年举行多次小讲课,对住院医师进行口腔医疗纠纷的讲解和案例分析,让住院医师不断强化法制观念,依法执业,尽量避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考核内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要求的轮转考核,年度考核以及阶段考核均由教育处统一安排,对住院医师的培训起到了监督的作用。此外,针对口腔医学以临床操作技能为主的培训特点,我们制定了一套适合住院医师每天使用的考核表,详细规定了每项操作所应该花费的时间,需要达到的技术标准,并要求住院医师对每个患者的操作进行如实填写。这样坚持下来住院医师就能总结自己每阶段的工作数量、质量和效率,发现自己的进步就是从点滴积累而来,从而提高对自己的认同感,更有兴趣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工作中我们要求住院医师治疗主诉牙同时为患者制定“全口综合治疗计划”,在完成对主诉牙的治疗后,通过复诊预约,为患者陆续治疗口腔中其它牙齿、牙周等疾患,从而完成对患者全部口腔疾病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现阶段我国的口腔医务工作者基本还处在为患者治疗主诉牙的阶段,绝大部分牙医还不能为患者提供进一步的口腔治疗,更谈不上为患者提供预防保健方面的服务。原因之一是因为我国口腔医生数量少,临床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牙医综合治疗理念尚未建立。我们认为,未来的口腔医生应该是患者所有急迫和不急迫的口腔疾患的守护神,通过“全口综合治疗计划”的实施,医生做到治疗、预防双管齐下,进而改变患者的就医模式,将牙病的三级预防不再停留在口头上,从而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口腔卫生状况。我们希望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口腔全科医师”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全面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口腔医生,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口腔医学治疗技术篇10

【关键词】口腔正畸;治疗;现代医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61-1

正畸治疗以美观、功能和稳定为主要目标。在我国,随着口腔正畸事业的迅速发展,正畸医师的人数成倍增长。但由于正畸医师所受教育不同,其治疗水平也有很大差别。口腔正畸治疗虽然远不及外科手术,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将口腔正畸治疗与现代医学模式结合起来,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正畸治疗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证正畸治疗顺利进行。

1口腔正畸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错颌畸形是指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导致的牙齿、牙弓、颌骨和颅颌面间的畸形。口腔正畸治疗是正畸医师在现有条件下使用现代技术使患者牙齿、牙弓、颌骨和颅颌面问关系协调一致,并使口颌系统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治疗手段。口腔正畸医师应在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下,根据每个人的差异,提出适合每个个体设计方案,并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征求其同意后付诸实施。正确的正畸治疗应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使患者口颌系统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而且能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需求,使患者抛却自卑、恢复自信、对社会环境充满信心。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2正畸治疗的要素及相互关系

正畸治疗的要素主要包括:患儿及家长(或患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

2.1患儿及家长(或患者)因素

患儿及家长(或患者)因素主要包括以下:①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身体状况、、现病史、既往史。②患者口腔解剖条件。③患者可用于治疗的费用。④患者可用于治疗的时间一患者复诊多在2o次以上。⑤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了满足心理需求和得到社会承认是患者接受正畸治疗的目的,但他们并未意识到错颌畸形造成的口腔疾病,所以患者对矫治的期望值过高尤其是爱美女性。

2.2医疗机构因素

医疗机构因素主要包括:①医疗机构使用的仪器设备。②医疗机构所拥有的材料条件。③医疗机构所能完成的矫治种类等等。

2.3医务人员因素

医务人员因素主要包括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医务人员对矫治过程并发症的认识。正畸治疗疗程期间并发症多种多样,医务人员应有足够的认识。在治疗过程中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4正畸治疗各要素间的关系

患者、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患者是服务的对象;医疗机构是保证,为患者提供基本诊疗环境和设备条件保障;医务人员是主导。协调好医患关系,在现有条件下提供尽可能满足患者要求的正畸治疗。

3正畸治疗中的若干辩证关系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正确把握如下辩证关系。

3.1动态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错颌畸形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是错颌畸形的两大因素。以乳牙期和替牙期的局部障碍为例来看:乳牙早失、乳牙滞留、恒牙早失、恒牙早萌、恒牙萌出顺序紊乱等过程,正畸治疗的手段也要有相应的连续性。另外,正畸治疗还应该坚持科学性的原则。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设计将连续性与科学性有机结合起来。科学性表现在正畸治疗的每一步必须符合正畸治疗的原则。必须符合人体的生物学要求。

3.2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医师与患者的关系似乎是主客体关系,医师是主体,在治疗中起主导地位。但是患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能有意无意地参与医师正畸治疗的思维,直接影响着治疗方法的选择,患者是否合作和配合决定了医师实施的治疗方案能否顺利进行。有些患者对正畸过程有自己的要求,医师应在不违反治疗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其要求。

3.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口腔正畸讲究美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对美的要求与日俱增,要求正畸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正畸结束后应达到功能实用性和美观艺术性的统一,而且还要注重其稳定性。正畸医师不仅要注意本专业的发展,还要培养和提高自己对美的认识,使正畸治疗成为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一门艺术。

3.4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口腔正畸治疗讲究普遍性的原则,但由于每个患者不仅在其口腔条件、自身条件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他们对正畸的要求、期望值也不同,所以口腔正畸治疗要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是普遍性的表现形式。正畸医师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

4小结

现代医学模式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医学理论和精湛的医技,还要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艺术修养。口腔正畸治疗要求医护人员一定要在恢复患者口颌系统正常功能的基础上满足其心理需求。对于有因错颌畸形引起心理障碍的患者要不断对其进行疏导,消除其自卑感,并融入社会医学的内容,使患者对社会环境充满信心,恢复正常社会生活,使其成为正常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张福利,马宏坤,徐维廉.为医学会诊一当代医学的主要缺憾[J].医学与哲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