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的短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9:59:44

关心的短信篇1

天远嵩山下,冷月伴清笛,佳节日渐近,依稀离乡情,小酌寄忧思,心愁无所倚,感怀泪沾襟,冒然归故里。(同音不同字,把每句第一个字连起来读)

天上最美的是星星,人间关心朋友的短信最美的是真情,外表留给人的是印象,内心留给人的是感情,珍惜了今天你就拥有了明天,愿你开怀地笑,温柔地睡!

可以忘却一个名字,却忘却不了一种感情;可以忘却一张面孔,但忘却不了一种思念。一声友谊的问候,一份平淡的祝福,送给你,愿你事业爱情皆顺心!

希腊传说:在圣诞前三个星期内收到的祝福会在次年三个月内实现,祝福关心朋友的短信你钱途无量,爱情事业双丰收!请把此信息传给三个好友,你就会梦想成真哦!

我的好心请,全由你决定,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祝你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关心朋友的短信

悦耳的铃声,关心朋友的短信妖艳的鲜花,都受时间的限制,只有我的祝福永恒,愿温馨喜悦与幸福……如同吐露芬芳的花朵,洋溢在你欢乐的时光!

一份不渝的友谊,带着千万个真挚祝福,借手机心朋友的短信短信传递给我想念的朋友,温馨地问候,不管我们的距离有多遥远,关怀你的心是永远不会变!

涓涓溪水不因石而阻,深厚情谊不因远而疏。在我的"友谊排行榜"中,你总是高居榜首,而且行情还在一直看涨中。近来还好吗?远方的我在祝福你。

我只愿,在你的理想和希望里能为你增加一点鼓励,在你生活出现失意和疲惫时能给你一点儿力量和希冀。不管怎样,请不要忘记你还有我这个知己。

流星划过天际,我错过了许愿;浪花拍上岩石,我错过了祝福;故事讲了一遍,我错过了聆听;人生只有一回,我庆幸没有错过你这个好友!

将我的关怀和真诚加上我的祝福藏在信息里发向月球,然后围绕月亮吸收月儿的温馨精华,悄悄送入你的手机,带来真挚的祝福与问候,愿你一生幸福!

请别用尺测,用斗量,我诚挚的友情,请用您的心灵去感应,

今后,无论您到哪里,请将我的祝福带着……希望你每天都能拥有阳光般的心情!

一份不渝的友谊,挚着千万个祝福,给我想念的朋友,温声地问侯愿花长好、月常圆、人常健!一份浓浓的思念,和一串串蜜蜜的祝福寄给最知心的你。

愿世上最美好的一切永远伴随在你左右,每一件微小的事物都能带给你甜美的感受和无穷的快乐,将这份"超重"的祝福,送给最特别的朋友。

风雨无情人有情,对你思念没有停;虽然不是常见面,一样会把你想念;发个信息同你聊,架起一座思念桥;没有什么好送你,只有一句好想你!

岁月留痕,沧海桑田,生命不老,只因为生命里有爱有希望,有情有朋友,有哭有欢笑,有牵挂有思念,即使有再多不如意,我们的生活依然有光彩。

当你手机响时,那是我的问候;当你收到信息时,那有我的心声;当你翻阅短信时,那是我的牵挂;当你准备关机时,记得还有我在为你祝福!

如果生命苦短,那就好好活吧!如果孤单,那就恋爱吧!如果欺骗了爱人,那就自首吧!如果得罪了情人,那就去哄吧!如果收到了信息,那就笑笑吧!

愿你一天都高兴,两手把钱挣,三餐把杯碰,四面关系硬,五福同来庆,六处把宝进,七彩做好梦,八方有人敬,九洲显神通,十足发号令,一生都好命。

涓涓溪水不因石而阻,深厚情谊不因远而疏。在我的"友谊排行榜"中,你总是高居榜首,而且行情还在一直看涨中。近来还好吗?远方的我在祝福你。

我只愿,在你的理想和希望里能为你增加一点鼓励,在你生活出现失意和疲惫时能给你一点儿力量和希冀。不管怎样,请不要忘记你还有我这个知己。

流星划过天际,我错过了许愿;浪花拍上岩石,我错过了祝福;故事讲了一遍,我错过了聆听;人生只有一回,我庆幸没有错过你这个好友!

将我的关怀和真诚加上我的祝福藏在信息里发向月球,然后围绕月亮吸收月儿的温馨精华,悄悄送入你的手机,带来真挚的祝福与问候,愿你一生幸福!

请别用尺测,用斗量,我诚挚的友情,请用您的心灵去感应,今后,无论您到哪里,请将我的祝福带着……希望你每天都能拥有阳光般的心情!

一份不渝的友谊,挚着千万个祝福,给我想念的朋友,温声地问侯愿花长好、月常圆、人常健!一份浓浓的思念,和一串串蜜蜜的祝福寄给最知心的你。

愿世上最美好的一切永远伴随在你左右,每一件微小的事物都能带给你甜美的感受和无穷的快乐,将这份"超重"的祝福,送给最特别的朋友。

所有的美丽都源于真挚与坦诚,虽然幸福会转瞬即逝,快乐却能持久,一份真诚的祝福,一声真挚的问候,愿你快乐每一天!

当清晨的第一道阳光照亮大地,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清风吹在脸上,是那样的惬意,我禁不住祈祷:愿你今天能够快快乐乐,开开心心!

世界上最难断的是感情,最难求的是爱情,最难还的人情,最难得的是友情,最难分的亲情,最难找的是真情,最想看的是你微笑的表情!

月很圆,花很香,祝你身体更健康;鱼在游,鸟在叫,祝你天天哈哈笑;手中烟,杯中酒,祝你好运天天有;欢乐多忧愁少,愿你的明天更美好。

其实天很蓝,阴云终要散;其实海不宽,此岸连彼岸;其实泪也甜,当你心如愿;其实生活很美好,只要你乐观;其实我要你,开心每一天!

所有的美丽都源于真挚与坦诚,虽然幸福会转瞬即逝,快乐却能持久,一份真诚的祝福,一声真挚的问候,愿你快乐每一天!

当清晨的第一道阳光照亮大地,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清风吹在脸上,是那样的惬意,我禁不住祈祷:愿你今天能够快快乐乐,开开心心!

世界上最难断的是感情,最难求的是爱情,最难还的人情,最难得的是友情,最难分的亲情,最难找的是真情,最想看的是你微笑的表情!

月很圆,花很香,祝你身体更健康;鱼在游,鸟在叫,祝你天天哈哈笑;手中烟,杯中酒,祝你好运天天有;欢乐多忧愁少,愿你的明天更美好。

其实天很蓝,阴云终要散;其实海不宽,此岸连彼岸;其实泪也甜,当你心如愿;其实生活很美好,只要你乐观;其实我要你,开心每一天!

思念是一季的花香,漫过山谷,笼罩你我,而祝福是无边的关注,溢出眼睛,直到心底。岁月关心朋友的短信可以褪去记忆,却褪不去我们曾经的欢声笑语。

风雨无情人有情,对你思念没有停;虽然不是常见面,一样会把你想念;发个信息同你聊,架起一座思念桥;没有什么好送你,只有一句好想你!

岁月留痕,沧海桑田,生命不老,只因为生命里有爱有希望,有情有朋友,有哭有欢笑,有牵挂有思念,即使有再多不如意,我们的生活依然有光彩。

当你手机响时,那是我的问候;当你收到信息时,那有我的心声;当你翻阅短信时,那是我的牵挂;当你准备关机时,记得还有我在为你祝福!

关心的短信篇2

2.谢谢你,跟我谈,逗我笑,解我意,听我语,长我智,更要感谢你的是每当我需要你时你总在那儿。

3.嗨,收到我的信息了吗?祝愿你的每一天都开开心心!能让你快乐,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4.感谢你的关怀,感谢你的帮助,感谢你对我做的一切任何时间,请接受我最真心的祝愿!

5.愿健康快乐像阳光普照大地般环绕在你身边,愿幸运幸福像春雨滋润万物般飘洒在你左右。

6.愿您在一年的365天中,天天有好心情!时时平安顺利!

7.漫漫的长路,你我的相逢,珍惜难得往日的缘分,默默的祝福,亲亲的问候,互道今朝多保重。

8.生病不可怕,只要信念存,康复不是梦,来日展宏图。把病魔看作挑战,把信念当作武器,你能赢!!!

9.记得有人说过,人生有两大欢乐,一是拥有后可以细细品味,二就是追求之中的备感充实。

10.青青河边草,把你忘不了,快乐像小鸟,天天没烦恼,想起你的好,知己太难找。朋友也不少,就是没你好,祝你心情更美好,健康永不老。

11.熏衣草传说:一株代表友情,两株代表爱情,三株代表祝福,四株代表幸福,我想给你满山满谷的熏衣草,让你拥有最美的祝福和无尽的幸福!

12.送你九颗心:出门要小心、恋爱别花心、做事要用心、事事要关心、待人用爱心、处事要细心、成功需恒心、失败别灰心、天天都开心!

关心的短信篇3

一、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手机短信的普及性传播,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传递信息的需要。同时,作为人际传播媒体的典型代表,手机短信的传播对人们社会交往的影响日益深远。

近年来,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和测量技术,为理解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网络结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测量工具。②所谓社会网络,是指“一群特定的个人之间的一组独特的联系”。③通过社会网络,人们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④社会网络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社会人物关系、研究组织通信行为、发现和理解社会结构等。⑤

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已在中国社会生根发芽的手机短信,在人们社会网络的维护和拓展中,是否起作用?作用的方式如何?本研究对手机短信传播的探讨,将从短信传播的频率、主要目的、内容和结果等方面展开。本研究把社会网络操作化为个人社会支持网,即个人能够获得各种资源(如信息、物质、友谊等工具性或情感性帮助)的社会关系。⑥

本研究的具体问题是:手机短信在固有核心关系维护上的影响如何?在不同核心关系的维护上,手机短信传播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有何不同?手机短信在新的社会关系拓展上的影响如何?与固有核心关系的维护相比,在新的社会关系拓展中,手机短信传播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有何不同?

本研究主要采用深度访谈法,对复旦大学30名本科生进行研究。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较为频繁,同时其社会网络相对简单,适合、便于研究,且符合本研究作为探索性研究的基本要求。手机短信可能涉及个人隐私问题,深度访谈法有助于取得被访者对研究者的信任和支持,获得一手的可靠研究资料。

30名本科生分布在4个不同年级,18个不同专业,文科和理科的比例为1:1,男、女比例为1:1;他们都有健在的父母、确定关系的恋人以及朋友。所有被访者使用手机的时间都在3年以上,且使用手机即开始使用短信。被访谈时,其中24名被访者每月收发短信300条以上,即平均每天10条以上;6名被访者每月收发短信300条以下。

目前还没有公认的社会支持网的测量工具,本研究参考张文宏等的相关研究,⑦从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实际出发,将他们社会网络的固有核心关系界定为恋人关系(对应张研究中的夫妻关系)、父母关系、朋友关系(和同学关系有高度重叠)。⑧

二、访谈结果

1.大学生与固有核心关系的手机短信传播

与恋人的短信传播

所有被访者都使用短信与恋人联系,主要目的有表达爱意、关心生活以及处理具体的事情。

“我和我男朋友会用短信来说说心里话,有的时候,当面不好表达的,短信里说,这种方式更好,尤其是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互相关心总归是有的,比如(发短信问)吃饭了没,(发短信说)早点睡之类的。”

“我挺喜欢和我男朋友在短信里开开玩笑的,有的时候,上课发生的好玩的事,我也会发给他。”

“我想,至少要在睡觉前(发短信)表示表示吧,比如说‘亲亲’、‘我爱你’,不说的话,我就会觉得他心里有事情或者今天不开心。”

“有的时候,说个晚安就得(发)好几条(短信),但这也是正常的,毕竟是我女朋友啊。”

“我们之间(发)的短信,基本上都是一些生活中的琐事,约什么时候吃饭啊,什么时候在哪里等我啊之类的。”

大多被访者会在特定日期,如情人节、恋人生日,使用短信对恋人进行专门的情感表达。但也有个别同学表示,在恋爱关系确定后,不太乐于用短信进行感情表达。

“平时,还是打电话吧,关键时刻,也许会编个好点的短信,比如她(过)生日。”

“(两人关系)暧昧的时候,发短信当然多啦,(两人成为恋人)在一起之后,基本就打电话,要不就见面了。发短信有,但是少了很多。”

所有被访者都接受恋人使用短信关心自己的生活,但大多认为需要把握度,过分关心会有被监视的感觉。

“当然要互相关心啦,不管什么形式。”

“只要不是老(发短信)问在哪,我觉得还能接受。”

“(发短信)问多了,回起来也太累,而且好像有不信任的感觉吧,尤其是需要分开一段时间的时候。”

与父母的短信传播

八成(24名)被访者使用过短信与父母联系,其中所有的女性被访者都使用过,30%的男性被访者使用过。他们的短信内容主要涉及询问彼此的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12名被访者有使用短信和父母表达感情的经历,包括父母主动表达和自己主动表达。

“平时有急事的时候,会打电话;没有什么事情的话,会发短信,问问家里怎么样。”

“给家里发短信,主要还是问问有事没事啦,其实家长有事也不会跟我们说,只是一种心理寄托吧,让自己放心。”

“(父母)他们有时会(发短信)问问(我的)学习,但(我)进入大学后,(父母)基本就(发短信)问问我照顾好自己没,毕竟(我)出来住校(了)。”

“我记得,我(在)母亲节发过短信(问候母亲),(在)父亲节好像也发过(短信问候父亲),有些话开口说有点不好意思。”

“我妈发过这种短信,主要是让我好好照顾自己,说想我什么的。”

使用短信和父母表达感情的被访者中,8人表示短信提供了一种合适的表达亲子情感的方式,不会显得刻意和唠叨;4人表示短信是面对面对话的一种延伸,但也有不同之处。

“以前总嫌我妈唠叨,出来上大学,收到我妈短信的时候,心里还是暖烘烘的,挺好的。”

“家里总说每周要打电话,后来他们学会发短信了,打电话也不那么频繁了,没什么事情不会打电话的,发短信不像打电话那样规定频率,有时间我就回,没时间就等一等。”

“和打电话说的事情差不多,我跟家里说打电话挺贵的,发发短信报平安就好了吧。”

一半用短信和父母联系过的被访者,对父母过度关心的短信有时感到苦恼甚至反感,尤其是“你在哪?”“和谁在一起?”之类的质询短信。

“我平时不住校,但晚上有时候会和同学去玩,这个时候比较反感家里老打电话、发短信什么的,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有时候我妈会看我的短信,还会经常发短信来问,最近和谁在交往什么的,这个挺让我别扭的。”

与朋友的短信传播

所有被访者都通过短信与朋友进行沟通,主要目的是处理具体事情、问候与祝福以及闲聊打发时间。其中24名被访者一般会在如新年、圣诞、朋友生日等特殊日子,通过短信问候或祝福朋友,并在接到此类短信时有选择地回复;6名被访者也都接到过相应的短信,但基本不予回复。

“逢年过节的时候,会发发祝福短信吧,平时没事情也不会发的,有急事会打电话。”

“也不是(给)所有人都发(短信)吧,可能会挑一些关系比较好的人发(短信)。”

“可能会对一些人回复(短信)吧,有的时候会回复一些有意思的短信。”

“看关系吧,一般会回复特别好的朋友(的短信),很久没联系的朋友(的短信)也可能会回一下。”

“一般我是回一条类似的祝福短信,如果想和这个人多说两句的话,会发些别的内容(的短信)。”

有12名被访者提到,对朋友发来的成人笑话短信产生反感,除非是特别亲密的朋友;且这些被访者皆为女性。23名被访者提到,反感那种需要转发的短信,如“……此条短信转发10人,母亲会平平安安。”

“有时候会收到一些荤段子(即成人笑话短信),笑笑就删了。不过不熟的人一般不发这种短信吧,收到的话感觉会很奇怪。”

“有的时候会收到一些人群发的短信,挺无聊的。”

“最讨厌的就是那些什么转发多少条全家平安什么(的短信)。”

2.大学生与新的社会关系的手机短信传播

与陌生人的短信传播

近八成(23名)被访者使用过短信联系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主要目的是处理具体事情、表达问候或祝福。

“(发短信)一般都是求人办事或打听什么事情吧,一般是通过朋友认识的。”

“有的号码存在手机里一直都没联系过,都不熟,节日的时候会发个祝福短信,也是人脉关系啊,也许以后用得上。”

有12名被访者使用短信联系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时,经历过对方不理睬或造成不愉快。

“通过朋友认识的人可能还好一点,不过一般也不怎么爱理你,直接打电话过去吧。”

“态度不是很好,没办法,有求于人呗。”

22名被访者表示,收到陌生人发来的短信时,会保持警惕或防备心理。14名被访者表示,如果是经过特别熟悉的朋友介绍的,会比较信任陌生人发来的短信,并予以回复;但同时15名被访者表示,如果特别亲密的朋友介绍,通常不会采用短信形式,而是安排有其在场的见面。

“好朋友介绍的比较可信吧,说实话,不太愿意回(短信),都是有麻烦的事情的。”

“要是哥们介绍过来的,就一起吃饭什么的吧,很少发短信。”

24名被访者认为,通过短信建立的联系,一般是临时的、短暂的,具体事情处理好之后,一般不会联系或会直接删掉号码;6名被访者表示,会保持一种较有距离的联系,比如会在节日期间发送祝福短信。

“这种号码不存,存了也不知道是谁,还得删。”

“求人办了事情,节日的时候发个祝福短信吧,礼尚往来。”

三、结论和讨论

本研究从固有核心关系的维护和新的社会关系的拓展两个方面,初步分析了手机短信传播对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影响。研究显示,从手机短信传播的目的、频率、互动和结果来看,手机短信传播巩固了大学生固有核心关系,却难以拓展他们新的社会关系。一方面,大学生主要通过手机短信与固有核心关系进行频繁的联系、情感表达,互动较为强烈,巩固了他们之间的紧密关系;另一方面,大学生主要通过手机短信与新的社会关系进行有限的信息传递,实现了功利性、临时性、短暂流,互动较弱,难以拓展新的社会关系。

1.大学生通过手机短信与固有核心关系进行传播,呈现传播较频繁、互动性较强、表达情感的仪式性较明显(恋人关系最为明显,父母关系次之,朋友关系再次)等特征;并使固有的核心关系更加稳定。

手机短信是大学生与恋人频繁联系的主要(信息)渠道。短信的许多内容,会让他们联想恋人的情绪和活动,即使是传递一些生活中的简单信息,如约几点一起去吃饭。这种短信传播,既是信息内容的传递,感情表达的仪式化倾向也十分明显。因此,短信对大学生的恋爱关系的维护作用十分重要,然而,如使用不当,也有可能破坏他们原有亲密关系,如“无时无刻的监控”让恋人感觉丧失了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而过度依赖短信也会使恋人们产生“短信焦虑症”,导致神经紧张,如“至少要在睡觉前(发短信)表示表示吧,……不说的话,我就会觉得,他心里有事情或者今天不开心。”

手机短信正成为大学生与父母情感表达的一种新的重要方式。中国父母通常是含蓄地对儿女表达情感,短信避免了父母在表达感情上可能带来的尴尬,且能实现随时随地的表达情感。同时,使用短信表达情感易于为大学生儿女所接受,短信让情感表达更加精炼,避免了面对面交流时的唠叨和分歧,而且它属于平等流,一来一回之间的传受抹去了辈分、等级。作为对父母关系的维护,大学生这种短信的仪式化传播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固定化、频繁化进行的状态,这主要受制于有些父母对短信技术的掌握不够。我们可以预见,随着他们对短信技术的掌握,此类短信传播会更加普遍、影响更大。短信对父母关系的维护,大多是积极的,但有时也可能造成关系的紧张,特别是当短信成为父母窥探子女私生活的工具时,亲子之间的冲突可能随之产生。

手机短信在大学生与朋友的关系维护中,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松散的情感沟通渠道;被使用的频率相对低,并且互动不强烈,大学生大多选择性发送、回复朋友短信。短信传播避免了朋友之间打电话无话可说的尴尬、见面的过分热情与繁琐,但如果对彼此关系的亲近程度把握不当,发送的短信内容不合适,会增加沟通的难度,甚至引发问题,近则趋于狎,远则趋于疏。其中,分享成人笑话、要求转发带有诅咒性质的短信以及传播垃圾短信,都是影响朋友关系的重要因素。

2.手机短信增进了大学生与新的社会关系的可接近性,但是,从新的社会关系的拓展来看,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与陌生人传播的影响,一方面依赖于联结大学生与陌生人的中介人的作用,另一方面由此建立的联系呈现为功利性、临时性、短暂性特点。因此,难以促进大学生与陌生个体之间的交流,也难以拓展大学生新的社会关系。

与其他媒体相比,手机短信增加了大学生与陌生人接近的机会。电话让人感觉过分突兀或不礼貌,信件时效性太差;短信既能提高传播效率,又使传受双方免于陷入被拒绝的尴尬境地。一方面短信发送者可以及时传递信息给接收者,另一方面即使短信接受者不予回应,发送者也能立即知道接收者的态度,虽然被拒绝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手机短信传播在大学生社会网络的拓展中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介者的作用。短信将两个陌生人联结起来需要通过中介人这一桥梁,从短信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交往发生的可能性来看,如果短信发送者、接收者和中介者的联结属于强联系的话,由于趋向平衡的压力的存在⑨,实现短信发送者与接收者的联结的可能性大;但如果个体间的关系只是一种弱联结,趋向平衡的压力就会很微弱或者根本不存在⑩,实现短信发送者与接收者的联结的可能性小。

同时,手机短信由此建立的联系,通常是功利的、临时的、短暂的,它很难完成长期稳固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设。中介者的平衡能力仅仅能将短信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临时联结,而这一联结还受制于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发送者相对接收者的利用价值。当具体的事情完结时,这种联结关系通常趋于消失。因此,这种关系中的手机短信传播,信息传递作用远大于情感表达的仪式化作用,难以促进大学生与陌生个体之间的交流。

综上所述,手机短信传播巩固了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固有核心关系,但却难以拓展他们新的社会关系。另外,手机短信传播不但没有代替电话、会面等其他人际交往方式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而是依赖于这些交往方式并与它们综合作用,共同维护和拓展大学生的社会网络。■

(作者分别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现场代表。本文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2009BXw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CXw017)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王静、崔莲花著《短信传播的人文思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思辨性探讨了短信媒体的兴起及其带来的短信游戏、短信文学、短信经济、短信垃圾等诸种文化现象。

②④⑥张文宏:《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③J.Clyde,mitchell(1969),theconceptanduseofsocialnetworks,Socialnetworksinurbansituations:analysesofpersonalrelationsincentralafricantowns,J.Clyde,mitchell(ed.),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

⑤唐常杰、刘威、温粉莲、乔少杰:《社会网络分析和社团信息挖掘的三项探索――挖掘虚拟社团的结构、核心和通信行为》,《计算机应用》2006年第9期

⑦张文宏基于北京调查数据,实证地揭示了亲属关系仍然是城市居民核心社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网的亲属构成中,配偶相对于父母、子女相对于兄弟姐妹的地位更加重要;朋友在社会网络中占有突出的中心位置;同事的重要性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社会关系。见张文宏:《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社会网络》

关心的短信篇4

[论文摘要]近年来,移动数据业务尤其是手机短信业务发展迅猛。移动短信业务是当前最为热门的、广泛欢迎的增值业务之一,特别是移动短信业务。分析移动短信增值服务的实现技术有助于推动移动短信业务的发展。

根据国内两大移动运营商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短信的开展情况,短信业务基本上可以分为点对点业务、短信增值业务两类。目前,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GSm短信已实现了互通,同时,短信网关(SmGw)也在和越来越多的iCp(internet内容提供商)/iSp(interne业务提供商)进行着互连互通,短信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极大丰富。pStn网中的短信(固网短信)的应用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其技术也日益成熟。

一、国内移动短信现状

1.1有关统计资料表明:2001年我国移动业务量达到180亿条,2002年达到950亿条,2003年达到2200亿条,2004年达到2177亿条,我国移动业务网基本上由内容/服务提供商(Cp/Sp)、短信网关(SmG)、短信中心(SmSC)三层组成。国内移动短信业务概述为GSm系统是目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移动通信体制中最成熟、最完善、应用最广的一种系统。GSm网提供的短信,也称作短消息,就是通过GSm网络传输的有限长度的文本(数字或文字)信息。通过GSm网,并设有短信业务中心,便可实现短信业务。短信业务按其实现的方式可以分为点到点短信业务和小区广播短信业务,目前应用的是点到点短信业务。点到点短信业务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移动台终止(接收)点对点短信(SmS—mt/pp);另一种是移动台发起(发送)点对点的短信业务(SmS—mo/pp)。点对点短信业务即通过mo和mt将一条短信信息从一个实体发送到指定目的地址的业务。被发送的信息经过编码后信息长度为140个字节,所以一条短信信息至多可以包含160个英文字母或70个中文汉字。

1.2移动短信增值业务主要指点对点业务以外的其他短信业务。目前,国内两大移动运营商已经分别建立自己的移动短信增值业务品牌,其中中国移动的移动短信增值业务品牌为“移动梦网”,中国联通的移动短信增值业务品牌为“联通在信”。移动短信增值业务主要是移动运营商采用搭建好的短信平台吸引Cp/Sp,向用户提供各种短信增值服务。具体业务形态灵活多变,内容丰富,包括新闻定制、股市信息、图片和铃声下载、趣闻笑话、短信聊天等。收费标准一般由Cp/Sp确定,收费方式包括按月收费、按条收费等。在国内移动短信业的两大类业务中,点对点业务一般由移动运营商主导,服务模式单一,存在的问题较少,移动短信增值业务一般由Cp/Sp开展,Cp/Sp提供商主导业务的具体形态,存在的问题较多。移动运营商在短信中心、短信网关等短信网络建设过程中主要致力于拓宽短信增值业务的规模和服务。

1.3短信网关的引入从短信业务的发展来看,短信服务的发展经历了下述两个时期:(1)第1阶段,以短信中心为主要业务提供及信息提供的时期。在此阶段,短信中心是唯一的信息及数据传输通道提供者,造成信息量少,且各短信中心的信息来源不一致。这一阶段是短信服务的独立发展时期。(2)第2阶段,以互联网上的信息作为短信的主要信息来源,由互联网上的iCp/iSp直接与各SmSC相沟通,建立信息交换的接口。其特点是,由信息的极大富有者iCp/iSp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弥补了原来SmSC的不足。这一阶段是短信业务的急剧扩展时期。目前短信业务处在业务发展的第2阶段,其主要业务特征模式是依附于原有的手机信息传递方式(短消息),将互联网上的巨大信息量根据用户的要求通过手机的短消息方式传递给用户。在这一阶段业务发展的初期,一般采用iCp/iSp直接与某一个SmSC连接、由SmSC直接通过信令网发送短信给用户的方式。但当iCp/iSp的短信服务业务量很大时,全部短信都由与iCp/iSp直连的SmSC负责转发,造成该SmSC负荷极大,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随着业务的发展,信息类短信的转发也要求采用GSm网的规范做法,即由用户归属地的SmSC负责用户短信信息的发送。但如何将大量iCp/iSp接入到各地的SmSC上,如何保证接入的一致性及安全性,如何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是这一阶段业务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短信网关应运而生。在短信网关参与的模式下,短信网关作为专业化的信息分配及管理者实现iCp/iSp与SmSC之间的交互。

1.4iCp/iSp与SmSC间业务流程(1)mo业务流程对于mo业务。用户归属地的短信中心会将短信信息转发给负责连接该短信中心的短信网关,由短信网关根据服务代码和业务代码判别将请求转发给相应的iCp/iSp;若该iCp/iSp为该短信网关负责连接的iCp/iSp,则短信网关直接转发;若该iCp/iSp非其负责连接的iCp/iSp,需向汇接网关查询路由,查询到路由后再将请求转发给负责的短信网关,由该负责的短信网关转发给该iCp/iSp。(2)mt业务流程对于mt业务,短信网关根据接收用户手机号码判断其归属地短信中心,若该短信中心由本短信网关负责连接,则直接将业务数据发送给短信中心;否则向汇接网关查询路由,根据路由查询结果将业务数据发送给负责连接的短信网关,再由该短信网关发给归属地短信中心,继而发送给用户。

二、固网短信的实现原理

2.1固网短信的概念固网短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现行pStn网络(电路交换网),把终端接入数据网(包括互联网、GSm的短信信息网络),为终端提供数据(分组信息)业务。固网短信接入互联网具有终端简易、无需modem长时间握手协商等优势,同时可以利用iCp提供的信息查询、订阅、电子邮件等服务,实现简单的互联网服务,使固网短信成为拨号上网的补充,同时也可以支持点到点的终端(包括固定终端到固定终端及固定终端到移动终端)之间互发短信。它是no.7信令技术和计算机技术(tCp/ip)的结合应用。固网短信业务是指用户通过短信终端(Smte)经固定网(pStn)与短信业务中心(SmSC)收发短信信息的业务。固网短信是面向家庭和个人的,而移动短信主要面向个人。

2.2固网短信实现的原理要在pStn网中实现短信服务,只能把电路交换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由于固定电话网的模拟终端,网络到用户没有独立的通信信道,短信息数据无法像移动终端那样在控制信道中传输,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把发送/接收到的短信息进行调制/解调。通过前导字冠(短信平台号码)呼叫FSK/DtmF接入服务器(或者接入服务器呼叫终端,这里的呼叫使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在话音信道中传输调制的短信信息,到达接入服务器后,进行解调,并到达短信中心。由于在发送和接收短信时终端到接入服务器这一段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主要采用no.7的综合业务用户部分(iSUp),同时又由于短信信息是在语音信道中传输的,所以相对于GSm短信来说,传输的信息量可以得到扩大。固网短信的系统包括终端和固网综合业务信息平台。终端要从目前的普通电话更换成支持CtSi(中文终端服务接口)协议的信息终端。固网综合业务信息平台包括:FSK/DtmF接入服务器、CtSi服务器、短信中心、aaa服务器、短信网关等几部分,各部分都有相应的规范标准,他们之间通过网卡,连在同一个局域网中,采用tCp/ip协议。固网短信系统通过SmGw网关接口可以实现与其他省份的固网短信系统、GSm的短信平台、iCp/iSp的互连,从而为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三、移动增值服务平台

在服务器上运行的短信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为:发送后台服务软件、web或人工坐席产生的短信并接收用户发给Sp的点播短信。无论是后台服务软件、web还是人工坐席产生的短信都以文本的形式写入后台数据库,短信收发平台不断地从后台数据库表中提取待发短信内容并送给iSmG,从而实现短信发送;当用户向系统发送点播请求短信时,短信收发平台接收iSmG传来的短信,并通知后台服务软件进行相应的点播处理。目前,中国移动实施的“移动梦网”总共353家Sp签约,同时国外的一些资金也纷纷流入到我国的电信增值业务市场、截至2004年6月,全国累计发放的各类增值业务许可证、已经超过11000家。当前国内增值电信业务市场的主要业务集中在信息服务领域,而信息服务的主要形式还是短信业务,所以众多商家参与丰富了短信业务的产业链,为短信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结束语

总的说来,当前移动短信增值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是在增值业务发展过程中逐步出现的。本文主要从技术方面讨论了移动短信增值业务的实现技术,希望能促进移动短信增值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关心的短信篇5

【关键词】CtoG国际漫游彩信GC网关pUSH短信

中图分类号:tn92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10(2013)-15-0082-05

1引言

目前国际上移动网络的主要制式有GSm(wCDma)和CDma(CDma20001X及eV-Do),在覆盖范围上,CDma远小于GSm[1]。为使用户可以在更大的范围里实现通信,CDma运营商开展国际漫游业务时,CDma到GSm的跨网络漫游(即CtoG漫游)成为必然选择。这种跨网络国际漫游实现的关键,就是不同网络制式间协议及数据业务的互通[2]。

为了能让CDma与GSm网络实现协议互通,需增加互操作网关来实现相应的信令协议转化和互通适配。3Gpp2在X.0034中对互操作网关功能iiF(inter-workingandinteroperabilityFunction)做出了详细的定义,目前多采用GC网关实现iiF功能,对信令协议进行适配及转换,同时用其他网元来实现分组协议的适配。

对于CtoG用户,GC网关提供以下功能[3]:

(1)模拟服务CDmamSC/VLR;

(2)模拟归属GSmSmSC;

(3)模拟归属HLR,执行GSmHLR/aUC功能;

利用GC网关,CDma运营商可以为CtoG漫游用户提供多项业务,其中就包括了彩信。虽然彩信属于一种数据业务,但由于自身流程的特殊性,CtoG漫游用户完整的彩信功能需要信令网元和分组网元的共同配合方能实现。

2CtoG彩信国际漫游实现流程及组网

完整的彩信功能包括彩信的发送和接收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主要涉及的网元包括彩信中心mmSC、wapGateway、enumDnS服务器、短信中心SmSC和GC网关等。

CtoG国际漫游彩信发送过程如下:

(1)漫游用户通过附着拜访地移动分组域,以数据方式将彩信发送至归属CDma运营商网络wapGateway;

(2)wapGateway收到彩信后向enumDnS查询发送方归属mmSC地址,enumDnS查询用户的mSiSDn号码,向wapGateway返回发送方用户归属mmSC地址;

(3)wapGateway将彩信转发至发送方用户归属mmSC,送达后mmSC向用户返回发送成功消息。

CtoG彩信国际漫游接收过程如下:

(1)漫游用户归属彩信中心收到发往漫游用户彩信后,发送pUSH消息至归属wapGateway。

(2)归属wapGateway将pUSH消息转发至归属短信中心;

(3)短信中心将pUSH消息转换成CDma格式的彩信通知短信(下文简称“pUSH短信”),查询得知用户目前位于模拟VLR的CG网关处,便将pUSH短信转发发至GC网关;

(4)GC网关收到pUSH短信后,将其转换为G网格式的短信,通过国际信令漫游网络下发至漫游用户;

(5)接收方用户收到pUSH短信后,提取彩信地址消息,自动/手动通过拜访地的数据网络返回归属地网络并通过wapGateway连接到接收方归属mmSC提取彩信。

3CtoG彩信国际漫游实现关键

彩信发送过程及用户收到pUSH短信后提取彩信的过程仅涉及数据漫游,只要用户终端与wapGateway通过国际数据漫游网络能够建立数据连接,保证彩信能够从发送端送达接收端即可。上述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CtoG数据漫游的实现,也需要终端侧的正确配置。CtoG数据漫游的实现方法已在参考文献[2]中给出,在此不再赘述。终端侧需要具备双模能力,能够根据运营商实际情况正确配置apn、wapGateway地址、彩信端口、彩信中心URL等消息,方能使CtoG漫游用户在收发彩信时正确连接上wapGateway,并与彩信中心进行通信。

彩信接收过程中,彩信pUSH短信由GC网关下发至漫游用户的过程在国际漫游信令网络中进行。pUSH短信中的有效信息为wDpDatagram,由以下3部分组成[4]:

(1)Destinationport,目的端口;

(2)Sourceport,原端口;

(3)Data,数据载体。

CDma与GSmpUSH短信的封装格式差异较大,标识方式也不同。CDma规范中利用参数teleserviceiD对pUSH短信进行标识。表1是以相关规范[4,5]为基础,CDmapUSH短信中的CHaRi部分封装格式,其teleserviceiD=4100。GSm对pUSH短信的定义则更加规范,pUSH短信标识在pDU中,参数tp-UDHi(tp-User-Data-Header-indicator,传输层用户数据头标识)置位表示短信内容中存在数据包头部。在tp-UD(表2)中包含了对UDH(UserDataHeader,用户数据头)的信息,通过对UDH中端口号的解析,用户可以得知这是一条pUSH短信。

其中,LengthoftotalUserDataHeader:用户数据头部长度,根据规范,其值由若干个“iei(信息标识)+ieiDL(信息内容的长度)+ieD(信息数据内容)”确定。

iei(portnumbers):端口信息元素标识;

ieiDL(portnumbers):信息元素数据内容长度;

iei(SaR):信息元素标识,表示短信需要拼接(由于短信内容即tp-UD不能超过140个字节,所以如果要承载的短信内容较多,超过140字节,需要在发送方进行拆分,在接收方再重新进行组装);

ieiDL(SaR):信息元素数据内容长度;

DatagramReferencenumber:消息标识,用于在接收方进行多条短信的拼接。

CtoG漫游用户仅能接收符合GSm规范的pUSH短信。因此,当CDma的用户漫游至GSm网络时,GC网关需要进行短信格式的转换方能让用户正确接收。目前并没有规范明确定义两种格式的pUSH短信如何转换,导致CDma运营商向漫游至GSm网络的双模用户发送彩信pSUH短信时,GC网关仅把pUSH短信当成一条普通短信进行转换,漫游用户无法识别出接收到的为一条pUSH短信,导致接收失败。

对此,需要设计一种CDma到GSm网络pUSH短信编码格式转换的方法。CDma运营商可以运用此方法,构造GSmUDH,将CDmapUSH短信转换为GSmpUSH短信,使CtoG漫游用户也可以正确接收pUSH短信并提取彩信,这就解决了异网制式下pUSH短信无法正确读取的问题。

此方法可以由归属SmSC、用户手机终端及GC网关三种方案实现,各方案阐述如下:

方案1:利用各归属SmSC构造UDH。归属SmSC收到发送至CtoG漫游用户的短信,对其teleserviceiD进行解析。如果teleserviceiD=4100,便知道此短信为mmSpUSH短信,随后将该短信中CHaRi的内容改写为符合GSm短信UDH的形式,再转发至GC网关。GC网关接收到来自归属SmSC的teleserviceiD=4100短信后,也了解到此为pUSH短信,将tp-UDHi置位,并按照原有CDma至GSm普通短信的转换方式将此短信变成GSm格式,发送至用户手机终端。此方案充分利用了各归属SmSC的处理能力,大幅度降低了GC网关的处理负担。其缺点在于需要对全网所有的SmSC进行改造,当SmSC数量较多时改造费用大,维护难度高,实施时间长。

方案2:利用手机终端进行短信格式的转换。GC网关在对短信进行转换时发现teleserviceiD=4100,除将tp-UDHi置位提示该短信为pUSH短信外,其他部分均与普通短信从C网转换至G网方式一致。漫游终端接收到该短信后,根据tp-UDHi标识确定为pUSH短信,便按照映射关系将短信内容改写成GSmUDH形式,随后进行解码。此方案对网络现有流程及网元改动最小,但该运营商所有具备CtoG漫游能力的定制终端均需要对底层协议栈进行修改,实施难度较大,可操作性不强。

方案3:利用GC网关将C网pUSH短信转换为G网pUSH短信。归属SmSC向GC网关发送C网pUSH短信,GC网关对teleserviceiD进行解析后发现teleserviceiD=4100,便将该短信中的内容改写为符合GSm规范的pUSH短信,发送至用户手机终端。此方案在网络中仅对一个网元进行改造升级,无需终端及其他网元改造,简单易行,实施难度也最低。其缺点在于当业务量较大时,GC网关作为实现转换功能的唯一网元,其工作负荷较大,需要具备较高的处理能力。

综合比较,方案3在网络中仅对一个网元进行改造升级,简单易行,改造实施难度最低。在前期业务量不大时不会出现GC网关工作负荷大的问题,后期若出现此问题可通过GC网关升级解决。方案3在三种方案中可行性最高,作为首选方案。

4利用GC网关转换pUSH短信编码格式

利用GC网关实现CDma到GSm网络pUSH短信编码格式转换步骤如下(见图1)。

(1)归属彩信中心收到彩信后,会通过归属wapGateway发送pUSH消息至归属短信中心,短信中心查询到用户登记在GC网关上,将pUSH消息封装为C网pUSH短信并向GC网关转发。

(2)GC网关收到短信后,根据短信参数中teleserviceiD=4100判断这是一条pUSH短信,开始pUSH短信编码格式转换。相比原有C网到G网普通短信的转换,此流程增加了通过字段映射、自行赋值等方式形成G网pUSH短信的UDH的步骤。如果pUSH消息较长,会被拆分至多条pUSH短信中。

(3)由于这是一条携带了UDH的短信,GC网关需要将G网pUSH短信tp-UDHi置位,随后通过国际漫游信令网发送到CtoG漫游用户。

(4)漫游用户收到短信后,检测到其tp-UDHi已置位而判定该短信有UDH头部,根据G网规范对UDH的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解码,确定此短信为pUSH短信,进入pUSH短信处理流程。

pUSH短信的有效信息分别填充在C网pUSH短信的Data和G网pUSH的UserData中,pUSH短信到达后终端会对其进行拼接组合以供提取信息。G网pUSH短信UDH的内容及顺序如表3所示,各字段的意义依次是:

Destinationport(High)、Destinationport(Low):wap服务目标端口号地址值;

originatorport(High)、originatorport(Low):wap服务源端口号地址值;

totalnumberofsegmentsinDatagram:表示消息被拆分成几部分;

Segmentcount:表示本条短信是被拆分消息的第几部分;

UserData:彩信通知内容,即将C网彩信通知中的mmS消息部分拼接成完整的彩信消息后填入,如果该短信tp-UD长度超过140字节,则需要将信息内容拆分到多条短信中。

上述字段将通过如字段映射、自行赋值进行赋值,其中G网短信通知UDH中自行赋值的字段有:

LengthoftotalUserDataHeader字段赋值12,由UDH所占空间字节长度(不包括自身)确定;

iei(portnumbers)字段赋值5,根据相关规范,赋值为5是指“applicationportaddressingscheme,16bitaddress”,即数据内容为16位端口地址,信息要指示两个端口号——源端口号和目标端口号,即告诉手机这条短消息应该发给哪个协议栈来处理;

ieiDL(portnumbers)字段赋值4,说明端口消息有4个字节。如果源端口号为0x23f0,目的端口号为0x0b84,则判断为pUSH短信;

iei(SaR)字段赋值0,表示短信需要拼接;

ieiDL(SaR)字段赋值4。

当经过转换的G网pUSH短信仅有1条时,LengthoftotalUserDataHeader字段可以设置为6,同时以下字段需要省略:

DatagramReferencenumber;

totalnumberofsegmentsinDatagram;

Segmentcount;

UDHieidentifier:SaR;

UDHSaRielength。

通过以上转换过程,CDma运营商发送至CtoG漫游用户的pUSH短信就能够被正确读取,结构如表4所示。此外,CDma规范允许CDma运营商利用未做分配的teleserviceiD自行定义pUSH短信格式。运营商自行定义pUSH短信与国际规范定义格式不同,但转换成GSmpUSH短信的思路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5总结

由于CDma网络在全球范围覆盖范围较小,标准也不尽统一,因此CtoG国际漫游是每一个CDma运营商必须考虑的问题。GC网关是CDma网络与GSm网络实现对接互通的重要网元,通过对GC网关进行适当的改造,能以较小的代价提供包括CtoG彩信漫游在内的多种业务,为用户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余永聪,宋琦,陈秀俊,等.支持CDma漫游到GSm的互操作网关实现原理及组网方案分析[J].移动通信,2009,33(3/4):54-59.

[2]于化龙.CDma至GSm数据漫游组网方案研究[J].移动通信,2011(2):79-81.

[3]3Gpp2XS0034-0CDma2000/GpRSRoaming[S].2009.

关心的短信篇6

关键词“蛆橘”事件手机短信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ontheCharacteristicsandtheConcernedSolvingwaysofmobilemessageCommunicationwiththeexampleofmaggotsorangeevent

XiongYinXiangGuoxiong

abstractthepapertakesthemaggotsorangeeventforexampleandanalyzesthethecharacteristicsandtheconcernedsolvingwaysofmobilephonemessagecommunication.

Keywordsmaggotsorangeeventmobilephonemessagecommunication

2008年10月初,一条有关四川广元柑橘“生蛆”的手机短信显示出令人始料未及的巨大传播威力,这条短信在民间广为流传,引发了人们头脑中种种无端的猜测联想,心存疑虑的消费者产生“谈橘色变”的恐慌情绪,纷纷停止柑橘购买行为,最终导致了丰年时节柑橘严重滞销的惨淡局面:仅湖北省,大约七成柑橘无人问津,损失或达15亿元;而在全国的柑橘主产区和主销区柑橘销售普遍受阻,价格大跌,橘农损失惨重;此外,农业部门预计,该短信的负面影响还将会波及稍晚上市的中晚熟柑橘品种。这一事件充分体现出了手机短信的传播特性,并证明了手机短信传播的滥用能够引发相当严重的后果。因此笔者认为,结合此次“蛆橘”传言事件,深入分析手机短信的传播特性,尤其是把握其传播的不利因素,有助于我们理性科学地认识短信传播的特性,并实现趋利避害的应用短信传播。

一、“蛆橘”短信事件中呈现的手机短信传播特征

“蛆橘”手机短信之所以造成如此重大的社会影响,固然和当下社会整体心态有直接的关系,民众在经历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普遍对食品安全抱有疑虑心态,“蛆橘”谣言发生在这个特定的背景下,轻易的击穿了人们的心理防线,取得了强大的传播效果。然而,手机短信本身所带有的一系列内在传播特性则使得其传播效果更加强化放大:

1、手机短信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成本低的特点:一个手机短信从最初的制作、发送到接受,中间没有任何复杂的技术环节,其信息传播过程可能就是短短几秒钟,传播速度大大超过制作过程相对繁杂的传统媒体;中国拥有庞大的手机用户人数,根据中国信息产业部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12月,中国手机用户数达5.47286亿户,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5921亿条。①这意味着手机短信具有广阔的传播空间和庞大群体,同时手机短信群发功能使得短信在传播覆盖面上大有提高;发送廉价、接收免费的短信资费方式也使得民众将短信视为一种简单便捷的日常沟通方式。“蛆橘”短信在传播速度上可以媲美、甚至超过传统媒体,许多民众都是通过短信第一时间获得“广元柑橘生蛆”的信息;手机短信在传播范围上具有“一传十、十传百”的幂次方增长趋势,信息流传范围广;民众也采用这种廉价的传播手段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进行提醒,因此,“蛆橘”短信流传如此之快之广也就不难想见。

2、手机短信传播依附于原有的人际关系,具有可信度高的特点:短信传播行为多发生在熟悉的人际圈层当中,传受双方或为家人亲戚、或为朋友伙伴。因此,信息来自于较为熟悉的人际圈层,其可信度高于相对陌生的大众传媒。在“蛆橘”短信传播中,绝大多数的短信者出于对熟人亲友的善意而传播短信进行提醒,恰恰是基于熟悉的人际关系和善意动机,使该短信的传播效果大大增强。

3、手机短信意义表达的有限性:文本短信的长度最多只有140个字节,这大大影响了手机短信传达意义的全面性、详实性和深刻性,语焉不详的手机短信往往难以使人进行正确全面的解读,因而造成受众的视听混淆和片面理解,进而导致恐慌心理和行为的产生。这次的“蛆橘”短信全部仅50余字,仅仅只是单纯描述了“广元橘子生蛆”这一事实,最终人们只能进行一番简单的逻辑推理后得出“橘子不能吃、不能买”的结论。但是试想,如果手机短信有足够的容量,提供事件全面的相关背景,诸如地方政府已快速及时的将生蛆橘子彻底清查深埋,有效杜绝果树疫情的蔓延,或者告知民众所谓“蛆”是果实寄生虫,食用后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等,那么现实的结局可能完全不同。

4、手机短信的“非主流”角色赋予其特殊的传播影响力:手机短信更像是“大道消息”之外的“小道消息”,来自草根民间,内容新鲜敏感,反而显得亲近可信。“蛆橘”短信之所以得以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和受众的这种“逆反”心理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当人们在怀疑正规媒体不予、缓报瞒报、模糊化报道时,人们实际上倾向于选择接受来自民间的手机短信。

二、如何应对手机短信传播之弊

在“蛆橘”事件中,我们清楚的看到,在短信传播失当或者失控的情况下,它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笔者以为,需要认清短信传播诸多不利因素,施以必要适度的监管,民众和政府才能真正意义上获得短信传播带来的信息价值和沟通乐趣。笔者仅从该个案出发,提出几点相关的应对之策:

1、主流媒体应当迅速发挥其传播上的全面、权威优势。主流媒体限于技术层面的原因,在传播的时效性上与手机短信已无法抗衡,当手机用户动动手指的几秒钟,“蛆橘”短信就已在发至全国各地,而同样的信息可能还只停留在主流媒体的编辑部或者直播间里。根据传播学相关原理,抢占传播时效性的制高点,给受众造成“先入为主”的首因印象,传播效果才能最佳。因此,在时效性先输一步的主流媒体则更应该着重在权威性和报道全面性上大做文章。2007年一系列的短信风波事件,如海南香蕉致癌等短信消息,事后无一例外被证明是不实谣言。因此手机短信有可信度不高、权威性不强的先天不足。要取胜于短信传播,主流媒体在实际的操作中要强调自己的信息“权威”,是唯一可靠可信的信息源,如通过对政府新闻会的现场转播、对政府高层官员或者相关专家的独家访谈等,专业、权威、科学的信息通过主流媒体播发后能很好的对抗手机短信的负面影响;全面深度的报道也是主流媒体胜出的又一优势,主流媒体通过深度报道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清楚的呈现出来,消除人们解读信息的误差。“蛆橘”短信因受文字容量限制、信息表达不全而导致受众解读上的偏差。

2、媒体联合传播,形成传播合力,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随着我国手机用户人数不断增加,有机构预测,到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将从2007年的5.40亿增长到7.38亿,②这同时意味着手机短信将成为极具影响力信息传播渠道和舆论引导手段。要能抗衡手机短信强大传播影响力,各方媒体应该联合起来,目标一致地进行传播,形成更为强大传播声势。在“蛆橘”事件中,对短信已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各大新闻媒体都进行了步调一致的、多维度、高密度的澄清性的报道,积极的答疑解惑、稳定社会心态、促进柑橘销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浙江日报的“丰收时刻:关于橘子的对话如何帮农民卖橘子?”、山西晚报的““蛆橘”阴影渐散?太原橘市缓慢回暖”、成都商报的“成都万人品柑橘很甜很放心”、成都晚报的“农业部副部长成都街头品橘没发现一个‘蛆橘’”,新闻午报的“崇明17万吨安全柑橘盼援手”、江南都市报的“70所高校学子助卖江西橘”等等。在一番角力之后,手机短信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消解,众媒体所形成的传播合力对社会舆论进行了正确科学的引导,人们消费心态和行为回归理性,从而最终带动了柑橘销售的回暖。

3、政府部门应积极建设完善手机信息平台,以直接应对短信传言或者谣言。近年来,政府各部门的新闻理念不断提升,建立完善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新闻会,使社会信息不断趋于透明化、公开化。然而,笔者认为,当手机短信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传播影响力时,有必要直接针对民间短信传言或者谣言,建立起官方的短信平台,以消除其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爆发突发公共事件时,建立一种与民间短信传播同样快速的传播渠道显得格外重要。比如,在2007年8月,广东受台风“帕布”影响,湛江暴雨成灾,随着雨水四处蔓延的还有关于湛江要地震的谣言。为了制止谣言,稳定民心,广东省气象局迅速通过手机短信应急服务平台,以每小时50万条的速度,向湛江市区140万用户发送辟谣短信280万条,迅速制止了谣言的流传,平息了一场恐慌;③又如,今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为让普通百姓了解此次地震的相关情况,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慌乱,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利用自身的短信平台,义务发送上百条信息,向市民传播“广西无地震危险”的消息。短信内容包括: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广西普遍有感,但无地震危险,请广大群众正常生活和工作。该短信让广大市民吃下了定心丸。截止当天下午17时左右,自治区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共向南宁、桂林等市的手机用户发送短信超过100万条。④以上经验告诉我们,政府部门如能借用短信平台进行权威而快速的信息传播,那么来自民间的短信传言或者谣言将会丧失生存空间。而在这次“蛆橘”短信危机中,倘若柑橘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省份有关部门如果第一时间也以短信作为干预手段,其结果可能大不相同。

4、实施手机实名制度和相关立法将有助于有效监管手机短信,规范手机短信传播行为。手机短信传播是一种人际间定向或匿藏身份状态下的传播行为,短信者往往具有薄弱的社会角色意识,个体原被社会压制的个性和欲望就会转化为无拘无束的“井喷”行为,往往倾向于不加约束和不负责任的发言,从而诱发了不良庸俗短信行为的泛滥。⑤要有效约束和管理这种不良的手机短信传播,手机实名制将会是解决的途径之一。有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10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手机实名制。实践证明,施行手机实名制的国家,手机违法犯罪以及垃圾短信等要比没有推行实名制的国家少很多,如韩国目前实行一户一网、机号一体的手机号码入网登记制。根据韩国电信监管法律规定,韩国人购买手机时必须出示身份证,然后由售货员将顾客的身份证号码、住址等信息输入电信运营商的中心数据库,这种严格的手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就控制了短信传播的无序性。建立手机实名制势必是未来手机监管发展的方向所在。

三、余论

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一书中写道:“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来说,如果不加以适当的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更大。”⑥笔者认为,用这一著名论断来概括今天的手机短信传播可谓精准。手机短信传播是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手段,其独有的传播特征同样具有两面性的功效,参照拉氏所言,如果对短信传播不加以适当控制,它会危及社会;相反,如果对之加以适当监管,手机短信传播则则能有效的为民众、政府和社会服务,即“为善”。然而,笔者同时认为,政府建立短信监管体制和加大监管力度,虽有必要但绝非治本之策,短信传播这样的民间信息渠道之所以盛行其实从根本上来看还是权威信息的缺失或者滞后,在这次“蛆橘”事件中权威专业信息的的滞后,给短信谣言大肆传播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由此看来,主流媒体要在传播效果上胜出手机短信,其根本的做法不在于对手机短信进行事后的澄清,而应在事件发生之初就反应迅速,第一时间最为权威可信、真实全面的信息,这才是解决手机短信传播之弊的根本之道。

注释

1省略/news/html/2008/1/27/20081271000029158.htm。

2news.省略/newmedia/2008-02/03/content_7560496.htm。

3news.省略/20071223/n254251892.shtml。

4news.省略/20080512/n256805925.shtml。

关心的短信篇7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短信危害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手机短信息(SmS)的使用在全世界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与手机短信使用有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份来自《新周刊》的调查结果显示,20到25岁年龄是短信使用比例最高的群体,达到89%,而大学生正好契合这个群体的年龄特征[1]。手机短信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一族使用频率最高的联系交流方式。作为新型的交流方式,手机短信使用在校园内广为蔓延,同学之间通过短信联络感情,加深相互的了解,但也带来了一系列让人担忧的问题。鉴于此,进行手机短信使用状况的调查,对高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短信使用状况调查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随机抽取浙江沿海某高校121名学生。平均年龄22.1岁,其中男生74人,女生47人;文科62人,理科59人;农村39人,城镇38人,城市38人;(6人没填此项)大一25人,大二21人,大三74人。(11人没填此项)

1.2方法:采取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问卷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的基本情况,包括短信使用动机、时间、年限、时间段选择以及发送短信数目、短信使用后的行为反应。访谈采取个案法和座谈法。

1.3施测过程和统计方法:调查者向被试者集体发放问卷,不计姓名、不限时间,采取当场回收的方式。然后应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短信使用动机

不同的人使用手机短信的目的不同。为考查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的动机,我们采用了赖昀等人的研究标准[2]。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使用短信主要为了省钱、方便和短信能自由发挥、自主控制;也有部分大学生出于手机短信能消遣、打发时间、能含蓄表达感情、隐蔽安全等原因而使用手机短信。手机短信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把手机短信当作闲聊的沟通工具,这一研究结果与黄才炎、严标宾的基本一致[3]。

2.2短信发送量

从短信每月发送数目来看,经调查,小于300条的占31.7%;300―800条的占40.8%;800―1200条的占10.0%;大于1200条的占17.5%。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发送短信在800条以下,在正常的使用范畴之内,但少数学生因迷恋短信而长时间发送短信。

2.3短信使用时间量

从使用短信时间来看,调查表明,大学生平均每周使用短信时间11.661小时。其中5小时以下的有27.4%,5到10小时的有29.1%,而10小时以上的有43.6%。从中可知,接近一半的学生长时间使用短信进行交往。在谈到正常发送短信的时间上,有一半同学认为每周使用手机短信应该控制在8个小时以内。

2.4短信使用时间段

表4可知,选择白天休息时间发送短信的人有29.4%。晚上时间安排上,53.8%的学生选择在这一时间段发送信息,而这一时间往往是大学生学习的最好时间。选择在课堂时间发送的人有16.8%,虽然人不多,但足以见其趋势,课堂是学习的关键,许多学生由于不喜欢教师课堂风格或其他原因选择在课堂发送短信,这样正常的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从笔者观察来看,在课堂发送短信的实际人数可能会超出这一统计数据。

2.5短信使用行为反应

为了调查大学生使用短信的行为反应,我们设计了题为“当您手机失灵或忘带您的反应”的项目,统计表明,选择“无所谓”的占41.7%,“好像缺了什么”的占52.8%,“很焦虑”的占5.5%。从中可知,部分学生对手机短信存在一定的依赖感,他们时不时地会察看手机。

二、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的危害

手机短信在给大学生带来生活上的便利、情感上的满足以外,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具体说来,短信对大学生的负性影响表现为:

一方面,手机短信对身体健康产生了负性影响。部分同学经常收发短信,拇指长时间运动于键盘之间,出现酸疼,拇指肌腱劳损。这主要与手机按键的设置有关。由于手机体积小,分配给按键的面积就小得多,单个按键的体积也小,因此在发收短信时,拇指就不得不在小范围内不断地做往返运动,这也加剧拇指肌腱等特定部位的劳损程度[4]。同时也可能造成手关节疼痛而肿胀,进而感觉整个身体都不舒服,医学上称”狭窄性腱鞘炎”。在调查中约17%的短信使用者感觉自己在发送短信时曾有过此类现象。一些大学生在熄灯后发送短信,有甚者竟发到凌晨,睡眠严重不足,使生活秩序被打乱。而且手机屏幕较小,在熄灯后和走路时发送短信,眼视力严重降低,诱发青光眼等眼疾。通过对7名月发送短信在1200条以上的大学生进行眼视力测试,结果发现平均视力在4.0左右。对于女性来说,还容易发生生殖机能及胚胎发育异常。另外,据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精神学家研究认为,“信息狂”在大脑承载了超负荷的信息量,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最终导致人的智商下降[5]。

另一方面,手机短信对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调查显示,一些短信依赖者往往内心压抑、孤独,从而导致感情内隐冷漠,角色上自我混乱,道德上自我失范,交往上自我封闭,评价上自我贬低,行为上不合理的使用短信,造成心理上受害。

1.短信依赖影响学习。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整日沉溺于收发短信,严重影响学习,部分学生对手机短信产生了依赖。往往表现为平日里无精打采,即使设置震动也会时常拿出手机看看是否有短信,一看到短信整个人处于亢奋状态,回复后就在等待短信。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平均每周用于收发短信的时间为11.661小时,最多为63.0小时;从发送时间上看,16.8%的大学生收发短信在课堂,其中文科类学生课堂上发送短信为73%;发送数量上平均每月发送短信695.75条,最多的有2500条。部分同学将正常的学习和休息时间花在短信闲聊上,哪有精力和时间来读书?从中学到大学,学习环境和方法的变化很大,学生如果不能把握自己,短信依赖,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人生的轨迹恐怕就不一样了。

2.短信使人缺少交往。短信使用者通过短信与他人交流感情,而忽视了与身边人的交往。这种利用短信交流代替直接正面交流,会使他们不能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懂得尊重别人。由于短信交往不能发现对方的表情变化,使人的行为盲目,从而造成道德情感冷漠、非理激增,人格异化加剧等问题。同时研究也显示,神经质与担心时间(即等待短信回复的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即神经质越高的人忍受等待时间的限度越低,对短信回复的需求越是紧迫,使之人格异化[6]。

三、建议与对策

1.积极引导,提高大学生短信使用的正确性

毋庸置疑,现代科学技术都是利弊参半,像一把双刃剑,有正反面,问题在于如何的正确使用和看待它。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短信的作用,积极利用短信为自身服务,要充分认识到迷恋手机短信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危害性。其次,要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短信,提高对短信息的选择和判断能力,避免不良短信对大学生产生负性影响。再次,要使大学生养成科学、理智地使用短信的好习惯。每天发送短信的时间不宜过长,做到该关机时应关机。同时也要合理分配发送短信的时间,不应在课堂上、熄灯后发送,应该以学业为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从调查来看,许多学生长时间使用短信大多是因为无事可做而发送短信。因此,学校一方面要丰富校园生活,使学生脱离无聊的困境,在校园中有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其个性得到释放,增进同学之间真实的交流和沟通,加强人际交往的锻炼,这样学生在发送短信上的时间将会大大减少,短信依赖也将大大减轻。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校园文化的根本目的不在消遣,而是以文化为载体,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校园文化建设时,应利用学生在手机短信使用中体现出的创造力,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3.健全心理辅助机制,加强教学管理

首先,在教育过程中大力开展健康文化活动,吸引学生对健康、科学、积极的社会生活的兴趣,尤其是对那些交际范围小、人际能力低、厌倦学习的学生更应该提高他们对外界事务的兴趣。其次,加大短信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对短信依赖者设计专门的心理咨询方法,为短信使用者在开始难以摆脱短信时或对短信开始有迷恋时提供援助;社会要加强手机短信使用的法制建设,电信公司要对不健康短信进行过滤处理,从而形成学校、社会、本人三方共同关注短信心理健康体系。再次,加强高校教学管理与教改建设,改革陈旧的教学内容,改善滞后的教学手段,改进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标准,增强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两课”的学习兴趣,把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到学习成才上来,使大学生短信使用与身心健康密切联系起来,避免对短信形成依赖。

参考文献:

[1][2]赖昀,王颖曜,王莎莎.上海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情况调查[J].新闻记者,2004,(2).

[3]黄才炎,严标宾.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4卷第3期.

[4]收发“短信”综合症[eB/oL]搜狐健康网,http://health.省略/01/17/harticle17381701.shtml.省略/shownews.asp?newsid=2916

[6]陈少华等.手机短信交往与人格特质[J].心理学探新,2005,(3).

关心的短信篇8

关键词 短信群发 手机媒介 传播路径 消解 重构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传播也成为现代人实现人际传播的重要手段。从1992年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成功发出,拉开了手机短信传播的序幕。据中国信息产业部的《2007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移动计费短信业务量达到5027亿条,同比增长42.3%,日均发送短信超过16亿条。

随着即时通讯技术的发展,短信群发平台即短信群发,软件的出现,使手机短信群发得以实现。它一般具有短信的单发、群大、分组、客户关系管理等功能。短信群发平台的建立实现了短信息按号码段发送,大规模离散发送等。随着短信群发软件的广泛运用,大多数手机用户已具有“群发意识”。短信传播中群发和转发现象十分普遍。短信群发传播所具有的新特点不断显现,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手机媒介的传播路径。

一、把关隐性化:手机媒介“去中心”传播身份的颠覆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卢因提出的社会控制理论,即“采集、制作信息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以至决策发生影响的人。”一般由信息传播者发挥信息把关、过滤作用。把关人是传播内容的重要调控者,被认为是传播的“中心”。

传统大众媒介是社会信息传播中心,是社会信息的“把关人”,信息传播一般至上而下进行。随着手机新媒介被大众广泛接受,手机短信传播的实现使受众的地位得到提升,消解了“权威中心”,形成了以个人信息需求为中心的传播格局。手机媒介平台上进行的信息传播基本上没有门槛,任何人在作为信息接收人的同时,也能作为信息人对外传播信息。相对于传统媒体严格的准入制度,这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信息流程中的主导地位。

一对一的短信传播因信息的流动与控制不存在传统媒体的中介过滤选择,传播摆脱了“信息中心”,信息传递不受有关中间环节的干扰。一对一短信传播的核心是手机媒介使用者,传播信息由手机用户创造并决定是否传播,没有任何中介机构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控制,传统传播中的“信息中心”不复存在。

反观手机短信群发,它的传播方式中实际存在着“隐性中心”。短信群发的传播源头即群发短信传者一般有以下几类:1、短信内容服务商:传统门户网站的短信频道和专业的短信网站,如商务信息传播者出于某种商业目的。制作提供多种商务服务信息。2、短信:为短信内容服务商撰写各种短信,通常以娱乐消遣类的祝福幽默短信为主。3、短信转发者:此类传播者是次级传播者,他们主要是向朋友转发有用和有趣的信息。在实际短信群发的传播活动中,“把关人”以“控制信息内容生成源头的方式”存在。短信服务商从单纯的人际传播中介演变成“隐性把关人”,即面向大众的信息创造和发送者。相当比例的群发短信是短信内容服务商和短信专业提供的,他们成为信息内容的制造者,把握了信息传播的源头。具体来说,短信内容服务商的“把关”主要是按照用户的信息需求从事短信内容搜集、选择、整理、加工控制信息流向和流量等工作。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受众可以或应该知道什么,这使得短信服务机构成为类似于报社、电台等新闻传播机构的角色,而不仅仅是人际传播活动的中介。

在我国传统节日时,用户个人创作的短信较少。手机用户的拜年祝福短信大部分是在专门网站上下载的专业短信的创作。据统计,北京移动2008年春节短信业务量近5亿条,而今年除夕、春节的日短信量高达50亿条,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约超过170亿条。我们看到由新浪、网易等北京19家网站联手推出的“2008年原创新春祝福短信大赛”中由各位创作的祝福短信,成为用户的下载的首选,下载发送量巨大。不断群发、转发的祝福短信逃不出短信内容服务商提供的内容,如2008年春节期间,许多手机用户都收到了“鼠不尽”系列为主题的祝福短信。

二、渠道系统化:对手机媒介传播形式的扩展

手机媒介所固有的人际传播本能和特性非常突出,其传播模式具有一些新特点,如发送双方兼备传、受者双重身份,始终处在不断转化的过程中。社会信息不再沿着某一单一方向运动。而是在立体网状结构中多方向流动。人们利用手机短信这一特定媒介进行点对点的非面对面交流活动。在一对一短信传播中。发送者和接受者在交换信息时平等参与,成功建构了典型的人际交流空间。而短信群发传播,因大量伴随其中的信息复制和转发现象的存在,使它的传播模式呈现出与一般概念上手机媒介传播模式迥异的特点。手机群发、转发传播将人际传播、群体组织传播等传播形式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手机媒介向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步伐。

一般说来,传统手机短信传播是简易的“一对一”人际传播形式。而群发短信传播系统因群发短信软件的介入融合了多种传播形态。群发短信传播渠道系统由手机、电脑、平台软件、数据线等组成。 

上图只是对手机短信群发一般情况的模式化表达,在这一简单形式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传播形式的新突破。

首先,短信群发软件平台介入传播系统在强化人际传播的同时。又打破了手机人际传播的局限,手机传播形式从人际传播扩展到群体传播与非正式组织传播。群发短信使同一信息可以进行多级以至n级的递进式传播,使“一对多”群体传播和非正式组织传播成为可能,扩大了手机短信传播的效力。群体和组织与信息传播同步生成,群体和组织的目标、系统、规范的运行都离不开信息的沟通和联系。在一些非正式组织中,使用手机短信群发来传达信息现象初见端倪。短信传播在非正式组织中的运用主要包括组织内部的个人之间,部门之间因组织需要按组织程序所进行的横向传播和组织中上行与下行之间的纵向传播。据调查,目前大学校园的学生组织已大量运用手机群发短信手段进行组织内部的事项通知,即时传达信息。这一“一对多”的群体和非正式组织传播方式缩短了信息到达多数受众的路径,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成为了组织成员之间沟通的纽带,可增进成员的群体归属感。

其次,短信群发软件的介入手机短信传播渠道,让手机媒介实现了大范围传播,逐步推动短信传播向大众传播方向发展。手机短信群发能够将信息准确的传递到较大范围的用户手中。并且凭借人际力量,使信息在极短的时问内实现大规模复制、传播和扩散。这使手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是指媒介组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广大庞杂的受众的过程。也有人以媒介以广大公众为对象,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20%以上的标准来衡量定义大众媒介。从目前手机的发展现状我们看到,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配套业务的多余开发和使用普及率的激升,手机已具备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潜力。群发这一新型传播形式加上大量的转发,将进一步扩大手机传播的可达到受众的数量和范围。

再次,群发短信中大量存在的信息内容复制和转发传播形式。形成了鲍德里亚称为“细菌繁殖式”的传播形态,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手机群发是通过多次重复传播达到众多受众的效果。在群发短信传播过程中同一信息借助持续的群发、转发,在进行了多次和多级重复传播后,可能会回归到信息传播源。这一信息回归不同于传统大众传播模式中的反馈。在传统传播中,反馈是受众对传播媒介进行社会控制的一个表现形式。它具有新的信息要素。广义的反馈,包括受传者为达到某种需求和目的,对传者施加的各种影响或压力。狭义的反馈,指受众对传者发出的信息反应,如人际传播中的点头、皱眉、回答、沉默,讲演中听众的掌声。读者给报社的投书等。而群发短信传播的信息回归是同一信息的重复运动,具有同样内容的信息在传播渠道里重复运动后回归到传播源头,形成信息“传播螺旋”,信息旋涡导致进一步的重复传播失效。

三、符号同质化:对手机媒介个性传播的消解

淹没在大众传播的浪潮里的人们,在使用信息上有了更多的个性化要求。手机这一新兴媒介被每位受众个体拥有。波德里亚指出目前人们正进入消费社会。他认为在现代社会的消费中,物品变成了符号。“要成为消费品,物品必须变成符号。它被消费,但不是消费它的物质性,而是它的差异性。”正因为手机媒体的个性化鲜明,人们进行手机短信传播,期望个性化的信息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一般认为手机媒介个体性突出,短信传播灵活、自我表现力强,成功实现了大众传播的小众化、个性化。在传播的个性化上。复苏了视觉符号在情感传播中的活力,缩短传统媒体造成的信息鸿沟。每个传受者都可以自行创作决定传播内容,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但伴随手机短信群发的出现,原本个性化的手机媒介传播不可避免的走向同质化。

手机短信群发而带来的大批量信息复制和大范围的转发。使短信传播内容丧失了个性。让·鲍德里亚在《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到的媒介中符号和信息的激增通过抵消和分解所有的内容消除了意义,这是一个引向意义的瓦解以及媒介与现实之间差别消除的过程。因此,鲍德里亚认为高度复制信息对意义和内涵具有直接的破坏性。大批量复制的短信内容因为发信者的大批量转发使短信的内容消解,短信文本中的能指和所指被严重剥离和分裂,所指一再被忽略,淡化。群发短信复制信息类别有限,不外乎节日祝福、娱乐、服务、商务短信等。同时,群发短信内容提供者有限,使专门的创作点击下载率和复制传发率极高。多种因素作用下,群发短信雷同率大大提高。群发短信创作的是一种大批量复制的内容和情感,原汁原昧的真实感情体验会在大批量的感情之流中被冲淡。大规模的复制却引发了短信的同质化倾向,短信内容原创性的不断减少,个性消融在了大众文化的连篇累牍的重复中。正如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现代社会高度复制下生成的文化泯灭了人的个性。

手机群发短信让手机媒介传播行为呈现出消费主义的倾向,它适应了消费社会的商业逻辑,促进了消费文化与表现欲念的双赢。因短信群发软件平台的搭建,手机短信群发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移动通信公司、手机生产商、短信内容服务商和手机用户的一场商业合谋,其深层目的在于巨大的商业利益和价值,在于消费社会不断膨胀的利益要求。大批量同质化短信的内容和情感经过商业操作,为发信息者提供的是一份个性化情感的替代品。这时的情感不是信息的拥有者所表达的情感,而是下载或者接收到的情感。据调查,群发短信中主体之一是节日短信。每逢节日祝福短信不断被转发、群发,部分受众接受到很多内容相同的短信。正如上文中提到的,2008年鼠年春节期间,拜年祝福短信内容大量重复“鼠不尽”系列祝福短信。手机用户表示在节假日群体发送已经成为一种程式化行为,大多用户把短信当作一种单纯符号消费,更注重形式而不关注短信的具体内容。在手机短信群发活动中,传播主体消费了不再是个性化的信息内容,而仅是短信的符号形式,让信息资源使用也陷入了让·鲍德里亚所预见的象征式“符号消费”陷阱。手机短信群发中大面积的内容雷同是与手机短信传播个性化相悖的。手机使用者常常追求“个性”,却不知无限的复制使个性荡然无存。

四、休眠效应:对手机媒介传播效果的弱化

一般认为手机短信传播渠道具有便利性、可靠性,除非网络故障,受众都会收到手机短信。手机短信传播有效性较高。但短信群发传播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短信群发传播效果弱化现象明显,传播有效性大大降低。传播效果的弱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群发短信传播产生的“休眠效应”。霍夫兰《传播与说服》中谈到信息接受问题时指出:受者对传者的态度如何是影响所传递信息的接受范围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传者而增大的效果,称作“光环效应”。当信息由值得信赖的传者所提供时,会产生“光环效应”,反之,低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对信源怀有不信任感,其说服效果最初可能会小于内容本身的说服力,则会产生“休眠效应”。霍夫兰等人在实验中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传播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传播效果则呈现上升趋势。这就是所谓的“休眠效应”。这一现象说明,随着时间的流逝,信源可信性的影响趋于减弱,而传播内容的作用开始真正发挥出来。一对一手机短信传播信息可靠性高,信息真实、诚信,废话、无聊和无意义信息较少,同时,传播终端具有私密性、传播双方熟悉度高、受众确信度高,传播效果加强,可能产生“光环效应”。与之相反,由于信息传送者身份隐秘、信息接收的被动性,群发短信传播网络里大量短信垃圾、黄色短信、收费陷阱、短信广告、短信病毒的复制和转发,影响短信传播者的信度。群发信息内容诚信度降低。成为短信在传播过程中的最大的信道干扰。以至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群发系统实施诈骗犯罪。招揽非法业务等。扰乱了公共信息传播秩序,侵犯了受众的隐私权和财产权,使群发传播渠道的可信赖度降低,甚至成为个别违法犯罪行为和非法经营者的“帮凶”。当受众接受来自群发这一不可信赖的传播渠道的信息时,就会产生“休眠效应”,导致传播效果式微。

其次,传播效果弱化表现在无法较好地满足手机媒介使用者的需求。“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引发人们对大众传媒和其他信息来源的需求,以致使需求获得满足。群发短信信息传播渠道和内容方面存在的弊端无法较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个体的社会人,需要与外界的交流和认可。这是心理上的交流和表现诉求。布拉姆勒归纳的受众对媒介的需求分为四大类别之一是发展人际关系,即以媒介为伴,使用信息获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一对一的短信传播作为一种廉价、简单的交流方式,可以较好地满足现代人人际情感沟通。但群发短信的泛滥让受众人际情感交流的需求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

正如让·鲍德里亚在《意义在传媒中的内爆》一文中指出的,传媒中的符号和信息,由于高度复制把自身内容消解和除去,从而导致意义的丧失。群发短信内容的批量化复制使信息内容本身意义消解的同时,大量雷同内容的传播也降低了受众对信息的关注度和期待值,稀释了负载在短信上的人际情感。内容相同的短信在接受者身上容易造成审美厌倦和疲劳,面对复制、转发过来的信息,接受者对泛滥的短信稍加扫描就可以完成对信息的阅读。当不断收到相同内容的信息时,传播主体将忽视交流的真实感,为人际交往带来障碍。初步调查显示,节日期间的短信重复发送现象相当普遍。很多人会收到来自不同人的同样的信息,有的甚至会一下子收到十几条一样的短信。短信内容的批量化复制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浓度在传送过程中降低,使负载在短信上的情感稀释。情感的稀释带来的是人际交流的泛化和表面化,没有较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心理情感需求。五、手机群发短信规范的思考

手机短信的交互模式,融合了纸质媒介的书写、电子邮件的可保存可重发、互联网的交互、无线通信的即时性。学界评论短信传播说:“它是大众传播化的人际传播与人际化的大众传播。”手机媒体短信传播具有其鲜明特点。手机短信是一种私人化的传播,完全私密的沟通方式。短信收发交流主体是双向的、互动的,发送双方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其身份是双重的、互变的。短信的收发操作简便。传播即时便携性、接受环境相对单纯,使信息交流和速度和频率得到有效提高。以上传播优势,使它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媒介。

在手机业务发展中,短信业绩飙升所蕴涵的巨大商机以及由此带来的传播效力,吸引了许多运营商投入群发短信业务开发和经营。群发短信软件平台的完善和大范围使用,让短信群发这一新式传播方式快速发展。在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一些不良短信也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负面影响日益突显出来。

手机短信群发传播中。传播者可以利用短信具有的私有性、隐蔽性特征进行无限制、无控制的“自由”传播。因而,短信传播内容难以监督,不可控制。当前,手机短信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群发传播中不良短信的泛滥。不良短信主要类型一是欺诈短信: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开放的通信平台含有欺诈内容的手机短信,并借此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或侵权行为;二是广告短信:一些经营者把短信息当成广告平台,未经手机用户同意,随意将各种广告发给手机用户;三是污秽短信:利用手机短信大量散布迷信,恶意发送色情、淫秽等内容低级庸俗的信息骚扰手机用户。不良短信通过手机发送流传,影响面呈几何级数增长。已成为一种“信息公害”。对此,在剖析短信群发传播方式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应用理性的态度看待短信群发传播方式,思考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手机媒介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我们认为规范手机群发短信传播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通信运营商控制信息渠道:通过技术上的控制与管理来净化传播环境。移动通信部门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即在通信的平台上对有害信息进行屏蔽和过滤,对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传播淫秽色情等信息进行识别和拒发。2007年4月,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官方规定:客户在一小时内群发500条同样内容的短信,系统将自动关闭该手机号短信功能。这一做法就是用通信运营商控制信息渠道来规范短信传播行为的新尝试。

第二,用多种手段监管短信内容提供商:短信内容服务商是手机群发短信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实现对内容提供商的有效监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监管短信内容提供商行为的有效方式之一。2005年以来国家下发了《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治理当前电信服务热点问题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移动通信网络不良信息传播治理的通知》等文件,加强了对电信运营商、增值服务运营商等方面的管理力度。此外,信息产业部已经联合其他部委正在制定我国首部短信法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正在起草《电信法》,国务院信息办正在起草《信息安全条例》,已出台的和即将出台的具体规定,对推动手机短信的健康有序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关心的短信篇9

一、遇到困难时,校长的问候

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教师的也有烦恼。当教师遇到困难无法解决闷闷不乐时,校长的关心和问候会让教师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振作精神,重新工作。如周老师刚刚与爱人离婚,自己带着孩子,心情一直很低落。临近开学了,她收到了校长的短信:“要学会珍惜自己,善待自己。愁也是一天,乐也是一天,何不快快乐乐过一天?盼你早日走出困境。”也许,一条短信算不了什么,但此时此刻的短信,改变了周老师的心情,让周老师又重新振作了起来。

二、取得成绩时,校长的祝贺

向老师是骨干教师,眼下正在攻关教育研究与教育写作。一天下午,向老师收到了校长的短信:“祝贺你的文章发表在《今日教育》2012年第5期上,希望你继续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指导教学。”短短一条短信,及时把文章发表的信息告诉了向老师,让向老师欣喜若狂,感动不已。之后,经常可见向老师的文章见于各刊物上。

三、学校获奖时,校长的感谢

某校申报市级“绿色校园”的创建,教师们为了完善资料、准备验收,前前后后忙了三个月。验收那天,教师们都很关注此事。下午,学校教师都收到了校长的短信:“感谢你们三个月的奋战与辛苦,我校绿色学校验收顺利过关。”一句感谢,老师们感动不已。

四、工作失范时,校长的提醒

一天,林老师穿着不过膝盖的超短裙到教室去上课,被校长巡视时发现了。下课了,林老师收到了校长的短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要注意天气冷暖,早晚多加衣服。”校长善意提醒,让林老师明白了身正为范的道理。

五、工作懈怠时,校长的鞭策

人都有惰性,教师也是这样,特别是闹情绪时,很容易懈怠工作。张老师是一位中年骨干教师,今年职称评聘时,满有把握的她“意外”地落榜了。从此,张老师泄气了,教学上不再有往日的激情和干劲了。正在张老师迷茫时,收到了校长的短信:“日出,看希望;日落,怀梦想;成功,更自信;挫败,更坚强。找准自己的不足,明年再上!”校长的短信,给了张老师以鼓励,让情绪低落的张老师又回到正常的工作上来。

六、工作忙碌时,校长的关心

教师是天底下最忙的人,每天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看书看报等。谢老师教六年级语文并担任班主任,一天从早上忙到深夜,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天,谢老师收到校长的短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学校感谢你,保重身体!”短信关心,让谢老师感动不已。

七、信心不足时,校长的鼓励

王老师是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上个月,王老师代表学校去参加全县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正在王老师心情紧张、犹豫不决时,收到了校长的短信:“别紧张,我与全校教师都为你加油,祝你成功!”短短的十几个字,给王老师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八、外出学习时,校长的关心

杨老师被派出去听课学习一周。一天,杨老师收到了校长的短信:“草上霜,落斜阳,寒夜湿气浸骨凉;莫说忙,重安康,深秋别忘添衣裳。”校长的短信,让深秋外出学习的杨老师心里暖暖的。

九、逢年过节时,校长的祝福

“又是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到了,学校在此向你道一声: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你们辛苦了!节日快乐!”三八节这天,学校所有的女教师都收到了校长的短信。每年过年过节,教师们都可收到校长发来的祝福短信。

关心的短信篇10

[关键词]垃圾短信治理四维度12321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止2009年7月,

       (2)利用运营商自有业务(如飞信、桌面助理)群发。相应措施:运营商认真清理自有业务,关闭和妥善处理存在隐患的业务种类;对批量发送的信息进行严格过滤。

       (3)利用运营商短信欠费停机时差大量发送垃圾短信。相应措施:控制和压缩用户的短信欠费空间;在垃圾短信监控系统设定流量门限;缩短话单采集和处理时延[4]。

       (二)接收者维度(receiver)

       垃圾短信主要存在问题及相应措施

       (1)用户投诉不积极。相应措施:开通电话、互联网、wap、短信等投诉渠道,并加大宣传力度;减免投诉短信收费并明确告知用户;在短信发送功能中增加一键投诉功能;采取措施鼓励/奖励用户投诉。

       (2)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相应措施:普通手机用户应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不随意提供个人用户信息给某些单位和个人。

       (三)监管者维度(supervior)

       垃圾存在问题及相应措施:

       (1)在垃圾短信界定及处置尺度方面缺少法律依据。相应措施:加快垃圾短信法律法规的建设。

       (2)运营商自我监督存在纰漏。相应措施:加强新闻舆论等外部监督,形成多元化的立体监督体系。

       (3)省间垃圾短信防治困难。相应措施:全国实现收端拦截。

       (四)技术维度(technology)

       主要存在问题及相应措施:

       (1)系统存在安全隐患,运营商部分分公司违反规定将外部扩展实体(esme)直接连接到短信中心。相应措施:对短信中心的隐患进行排查,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2)病毒程序引发短信群发。相应措施:加强手机防病毒软件的研发和推广;在运营商相关平台上提供病毒过滤功能。

       (3)频次设置不够灵活上限。相应措施:将频次设置改为分甚至秒,并建立批量短信特殊处理流程;一旦发现批量发送立即进入该流程,对短信进行缓存并进行更加严格的关键词过滤,根据等级进行人工审查。

       (4)关键词设置不够灵活。相应措施:研发更加智能的关键词过滤系统。

       三、根治垃圾短信的策略

       从以上四维度分析可知,垃圾短信问题繁多,而以上措施指标不治本,根本治理垃圾短信的出路是——发展移动互联网,搭建新的价值链条。

       垃圾短信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商家能够从用户身上得到广告利益,如果能够消除该利益,垃圾短信自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移动互联网正是垃圾短信广告利益的天敌。3g时代,移动互联网逐渐成熟,普通手机用户能够主动方便的获取想要的信息,并且移动互联网上的信息更为丰富,对垃圾短信的利益链条形成致命冲击,进而构建新的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能相对提高短信群发的成本;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一样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商家更容易找到潜在消费者群体;移动互联网是运营商的一个新的增长引擎,相对于垃圾短信对运营商的吸引力更强。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7月通信业统计公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n11293472/n11293832/n11294132/n11302706/12560814.html

[2]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2009年08月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情况月报,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网站:/index.php.

[3]刘舸,垃圾短信的“双维度”分析和治理探讨,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