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学设计的形式十篇教学设计的形式十篇

教学设计的形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35:55

教学设计的形式篇1

关键词:空乘专业形象设计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47-01

1引言

高职院校空乘专业的建设理念是培养具备空乘专业技能的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空乘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主要的就业方向就是航空乘务的服务和管理。航空乘务工作对工作人员的形象要求比较高。在专业教学中,高职院校要注重形象设计课程的建设和完善。在高职院校要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气质内涵。空乘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习形象设计与化妆技巧,这是空乘专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提升空乘人员的整体形象与空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空乘专业的学生要在学习阶段就要认识到形象设计的重要性。高职院校也要从课程与教学改革方面入手,完善空乘专业形象设计的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形象设计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以往的高职院校的定位一般都比较偏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这虽然能够提高空乘专业的学生的专业技能,但是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保持优势,还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切实提升专业教学的软实力。转变形象设计的课程教学的理念,全方位提升空乘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总体形象。

2空乘专业形象设计教学的问题分析

2.1没有系统的课程规划

很多高职院校的形象设计课程安排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这导致空乘专业形象设计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并且没有形成有效的教学成果。因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设置空乘专业形象设计课程的时期还不算长,课程建设的系统还不算完善,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设置形象设计课程时没有将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相结合。比如有些高职院校在设置形象设计课程时,理论教学的课时远远多于实训教学的课时。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学到形象设计的技巧。因为,缺乏系统的课程教学导致教学成果无法得到及时的检验,学生在学习了形象设计知识后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无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专业知识。这说明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方面还欠缺全面的考虑。

2.2缺乏专业的实训教学设备

一些高职院校在进行空乘专业形象设计教学时,进行理论教学的时间远远超过实训教学的时间。其中一个原因还在于学校缺乏专业的实训教学设备。比如有些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空乘专业形象设计课程,但是由于准备不充分,配套设施不完善,课程建设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像航空专用化妆室、模拟机舱等专业的实训教学设备都加没有安排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形象设计实训教学经常在普通的教室里进行,学生在学习化妆和形象设计技巧时只能利用一些普通的化妆品和一面小镜子进行形象设计实训演练。这种非专业的实训教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单一的教学模式也无法达到空乘专业形象设计课程的标准。缺乏专业的实训教学设备导致学生在实训学习中无法分析整体形象,很难根据整体形象进行有效的设计和修改,无法实现形象设计的最优化。这也是我国高职院校在形象设计教学的一个问题。

3空乘专业形象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3.1完善课程教学的设置,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

形象设计是空乘专业中一个重要的课程。空乘专业人员通过学习专业的形象设计和化妆技巧能够完善整体形象,从而提高航空服务和管理的质量。形象设计教学要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会专业的形象设计技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形象设计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理论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空乘工作人员的形象设计理论,形象美化理论等知识,为实训教学打好基础,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形象设计的方法。实训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形象设计的技能,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进行形象设计做准备。因此实训教学是空乘专业形象设计教学中的重点。

学校要完善课程教学的设置,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比如在设置课程时,将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教结合,把实训课程穿插在理论课程中间,这样就能及时检验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2丰富形象设计教学内容

空乘专业形象设计教学模式改革要还要丰富教学内容。在以往的形象设计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化妆技巧方面,教学的模式也比较单一。如今航空专业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对教学的要求也原来越高。因此,在学校在进行形象教学模式改革时要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比如,在学习化妆技巧的同时,还要加强基本礼仪、形体美化、专业语态等方面的教学。礼仪和形体的课程教学不仅丰富了形象设计教学,而且能够从基础上提高航空专业学生的气质内涵,帮助学生了解航空服务的语态和体态,这对于提高航空专业人员的综合素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4结语

本文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空乘专业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众所周知,航空工作人员的形象将会直接影响到航空服务和管理的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航空专业人员时要从专业基础训练入手,提高形象设计教学的效果,完善形象设计课程的设置,重视实训教学的作用,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同时也要丰富形象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航空礼仪,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总之,空乘专业形象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就在于培养专业能力更扎实的空乘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教学设计的形式篇2

本节是在学习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基础上,把眼光从宇宙转移到地球的运动,其实,地球的运动非常复杂,除了自转和公转外,还有其他许多运动形式,教材主要从与人类的关系考虑,只介绍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其他运动形式没有涉及。本节将自转与公转放在一起学习,主要是想让学生从方向、周期、速度三方面进行比较这两种运动,有利于学生学懂并掌握这部分知识,并能运用这部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初中已经学过本节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另外也学习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比如圆周运动,立体几何,具有一定的地理分析能力,但是完整的知识体系尚未形成,知识的应用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一学生关注的是知识框架的建构以及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对学习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这一知识点具有较浓厚的兴趣,为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

能力目标: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学会看简单的地球自转、公转示意图;

学会小组合作探究,并能参与实验探究。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这两种基本运动的规律;

理解“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差异。

难点:应用地球自转和公转这两种基本运动的规律解决生活问题。

五、教学方法

自学法、探究法、比较法、讲授法、演示法、读图法、问答法

六、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基础原理与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知识的应用与拓展(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代表展示)

1、请用刚才讲授的的方法判别教室的东西南北方向?

2、北京时间12:00时,延安洛川(约110°e)的地方时为?

3、我国选择在海南文昌建第四个卫星发射基地,应用刚才所学知识(排除其他因素)回答选择在此建的原因?

4、北半球夏半年(春分至秋分)比冬半年(秋分至第二年春分)长7天的原因是?

5、现行公历是按回归年的长度制定的,为何四年一闰?(提示:回归年长度为365.2422天)

七、板书设计(由学生完成)

教学设计的形式篇3

企业形象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视觉传达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从事平面设计所必备的市场调查、视觉识别设计和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走到工作岗位能独当一面。正因为企业形象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像是一个工作任务,所以特别适合项目教学法去实施它。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和“一体化”教学理念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项目”为主线穿插到课程中,学生以分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在完成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调查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演说能力、实践能力等。老师则要求有完成项目的引导能力、组织能力、把控能力、鼓励能力等。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以听为主转变为以实践为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教学法是完成一个项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程序是:确定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结果应用。 

三、项目教学模式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1.确定任务 

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即综合分析教学知识点和教学技能提出一个或几个任务,然后让学生讨论并确定项目任务。企业形象设计这门课程主要包括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其中基础部分有标志设计、标准字设计、标准色设计、字体设计、辅助图形设计;应用部分有吉祥物设计、广告设计、向导设计。然而这整个教学内容刚好像是一项任务,可以布置为自创品牌并为企业设计一套完整的Vi。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任务各组自由讨论。确定品牌名字、品牌从事行业、品牌文化内涵等。 

2.制訂计划 

制订计划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项目进行调查分析并设计出本组的工作计划,例如各组员中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哪些任务。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中,假设一组为4位学生,那么a同学负责标志设计、负责标准字设计和字体设计,B同学负责辅助图形设计和吉祥物设计,C同学负责衍生产品设计(广告牌、服装、文具用品等),D同学负责导向设计(路牌、路标、地图、紧急疏散图等)。制订计划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组长的组织能力。老师起主导作用,巡回检查,发现学生问题并向该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实施计划 

无论是确定任务还是制订计划,最终目的都是要实施计划。所有小组都按照已计划好的开始实施。在整个项目中,由于整套视觉识别系统风格必须统一,造成了只有a同学完成任务后,B同学才好进行任务。这就有可能引发出一个问题,即一个同学在做任务而其他同学无事可干。这时候老师要起调节督促作用,要求a同学在做任务时,其他人员必须帮忙查询资料并给予建议,同组同学必须充分沟通。如果发现有不积极的组,可要求每组上交各组员的建议以及哪一条建议有被采纳。实施计划的过程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老师应该具备引导能力、督促能力、调节能力。 

4.检查评估 

检查评估对项目的质量有重大意义。评估的步骤可以先由各组学生派代表上台演说,再由各组同学发表意见,最后老师做出评价。这个步骤能考核学生的演讲能力、交流能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等。老师通过以上步骤能考察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完全掌握以及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设计的形式篇4

关键词:艺术设计、语文教学

【中国分类法】:G633.3

引言: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很少有互动。教学内容很死板,而且课堂大都是老师主宰一切,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语文教学,学生怎能会喜欢?在国家广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教育工作者不改变教学方式,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艺术设计这个概念,广泛的被教育工作者运用到教学当中,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揭开艺术设计的神秘面纱。

一、艺术与语言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语言的艺术可谓是博大精深,掌握这门艺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课堂教育一方面起着传授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起着启迪人智慧的权力,而且后者的作用更为重要。孩子们是学习的主动者,并不是被动填充知识的机器,他们是充满活力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学语言的多样化更显其重要性。语文教学语言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展现语言教学的艺术之美。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是不能被忽视的,应该加以利用。教师要想让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在自己的授课上,就必须使授课的语言具有生动的艺术性。因此,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将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用艺术的语言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变说教为艺术,从而让学生能饱含着兴趣去听课,这样课堂效率自然高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讲课的语言。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把模糊的事情讲清楚:把枯燥无味内容讲生动;把静态的现象讲活起来。那么他的讲课已经成功了一半了。如果教师自己的表达不准确,就很难表达出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甚至会引起歧义,造成学生理解的偏差或产生新的疑点。

因此,无论是分析课文、评讲习题、或者归纳总结,教师都应该注意组织自己的语言,使其达到凝练、准确。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一道带进去。如而要做到这点,语文教师必须对所讲的内容有精辟的见解,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研究,不断提到自己的语言修养和文化素养。

二、艺术链接课堂

语文教学中,课堂讲课内容的衔接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再备课的时候要根据课堂的45分钟时间来合理安排课堂的内容,以致使课堂教学闲的衔接而自然。

语文教学中的过度衔接艺术,不仅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便于学生理清思路。教师可由以下方面进行课堂内容的衔接设计。

(一)由一句名言引入话题

一句名言或者谚语引出授课主要内容,只是当今语文工作者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此时的这句名言,就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然后教师在将一些要点板书在黑板上,这样一堂课的框架就出来了。这样就算那些没有提前预习的学生,也能很快跟上老师的授课脚步。

(二)改变授课方式

语文教学如果一直是由老师来讲,那么课堂会显得很死板,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这样的教学也是失败的。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可以通过把课堂的交给学生,来让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有重要作用。此种方式,可以做到很好的衔接课堂内容的作用。师生互动,还给学生,良性的循环。

(三)发散思维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一些提问来发散学生思维,从而衔接出更深刻的内容。而且可以将课文重点内容,一环扣一环的引出来。这种过度,需要教师选好切入点、突破口,同时可以通过举例等,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来理解重难点。这种衔接过度要求教师深入浅出、有的放矢的进行授课。

三、使用电子设备等科技产品让语言教学与艺术链接,易于提高教育质量

传统的语文教育,主要有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来阅读。这样不仅影响了课堂效率,而且教师长期使用粉笔,容易得职业病。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下面我们就媒体的艺术性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用电子教学产品播放音乐,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的神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健康的音乐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还能陶冶情操。有研究表明,音乐可以通过听觉作用于人的大脑,使人产生或紧张或轻松、或低沉或激昂、或喜悦或忧伤等多种情绪体验。语文也是一种美的艺术,语文教学能给人心灵的启迪。将语文与音乐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以一段优美的音乐开始。不仅能使学生浮躁的心平静下来,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再者,教师可以根据本次教学的情感基调选择合适的音乐,来营造一种好的意境,为新课的教学奠定基础。如在教一些描写自然风景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对自然赞美的音乐在课前放给学生听,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好的开头,当然也少不了好的结尾。一个好的课堂,结尾同样重要。教师可以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以一段与本次课有关的文章来结束此次课程。这样可以让此次课程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在教一些写父爱、母爱的课文时,结尾以一段歌颂父母的音乐结束课堂,无疑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能育人,莫忘父母恩。

(二)用电子科技产品偶尔播放一部影视,吸引学生的眼球。

影视的运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具有极高的价值,已经被广大教师广为接受与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影视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研究表明,影视作品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远高于语文作品本身。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从在语文阅读本身的内涵变为浅显易懂的影视。因此在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适量的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与语文学习有关的视频,教育,娱乐身心,两不误。如在学习文言文涉及三国演义时,教师可选一些改编的三国电视剧给学生看,这样能使教学更加生动。

(三)使用幻灯片教学,教学效率高。

语文教学大都抽象,难以理解。仅用语言教学已略显单调,可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手段,在语文教学领域里使用,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语言。如图片、图表、、幻灯、、投影等,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的智慧成长,多样的对话方式,使语文课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明确使用幻灯片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板书教学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在制作幻灯片时,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及训练的要求,决定制作、使用什么样的幻灯片。

使用幻灯片要得法。什么时候用比较合适,怎么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都要考虑周密。根据教学的要求,确定使用幻灯片的时间。有的是在讲解重点、突出难点时用,有的是在指导朗读、复述、背诵时用。

未来语文教育趋向于现代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媒体艺术的时代气息,对语文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极大方便了语文教学的过程,而且可以使单调的课堂教学变得多姿多彩。

四、感情艺术

俗话说,感情是人类的又一灵魂,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中起了一个纽带的作用。感情艺术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门艺术,也是最复杂的一门艺术。感情艺术的合理运用,对语文这个富含文字色彩的课程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我们就感情艺术的运用做简要的说明。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比较侧重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而忽略了情感过程。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大都很死板,而且缺乏创造力。要知道情感是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的纽带,巧妙的运用情感因素,可以是语文教学变得亲切而富有生命活力。将情感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是当今每个语文教育工作很有必要去做的一件事,它将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语文教科书中,多是情与景的交融,充满着诗情画意,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其中蕴含的情感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说,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将这些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元素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教师可以用教学语言美的形式、美的内容,将文本与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能够从心灵深处引发与文本内容的对话与交流,最终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除此之外,教师应该运用语言的艺术,生动形象地表达文本的内容,充分表现出教学的语言的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情感与教育的完美结合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语文教学就是一个情感教学的过程,通过感情的渗入,从而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可以把文章中渗透的情感结合自身的发挥,完美的表达出来,并通过自己的情感作用形成巨大的感染力,从而把知识与思想巧妙的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唯美的语言表达方式,多样的语言表现形式,多种途径的触及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乐趣,得到美的享受。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获得情感的交流与对话,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达到心与心的交融,灵魂与灵魂的交汇。

有研究表明,在语文教学中善于运用感情艺术的教师,一般都善于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他们以自身丰富的情感,挥洒自如地创设一个又一个巧妙的情境,强烈的感染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内心深处情感、思想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气氛也会因此高涨。而且这样的教师也都非常受学生欢迎。

结语:教育,这个永恒的话题,一直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我们的母语语文的教学,显得更加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艺术设计的合理运用,不仅能使语文教育变得多姿多彩,而且对于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就艺术设对语文教育的作用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浅层次的研究,存在很多不完备的地方。在目前终身教育的大环境下,艺术设计对语文教育的作用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成龙;;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2]祝建军;潘革新;;让文化互动植根于语文教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王建军;;对语文教学中“文”“道”关系的再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李仁琼;钟富彬;;探寻语文教学本真,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提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教学设计的形式篇5

“在活动中领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的学习方式,“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应考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呈现出的活动效果及活动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的契合度。本文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五种教学活动为例,浅谈本人在设计和使用中的点滴体会,与同行交流、探讨。

【关键词】

阅读;游戏;收集资料、观察、调查、访问、交流;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学习。

【正文】

与以往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课不同,《道德与法治》课程将“在活动中领悟”作为教材的主要道德学习方式,《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则建议我们“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活动性”是德育课程的第二大特点,经过多年实施,“在活动中明理导行”已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共识。课标中还详细列出了课程可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如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阅读、辩论、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两难问题辨析、撰写报告书、制作图表等,活动的形式可以说是丰富多样,但究竟选择何种活动形式,除考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呈现出的活动效果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活动能否有效地体现出这节课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目标。

下面就常用的几种教学活动浅谈我在设计和使用中的点滴体会。

一、阅读

现在很多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课堂活动也是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又唱又跳,又说又演,却连书都没翻过一下。诚然,教材只是课程资源中的一种,教材中提供的活动也不是非用不可,老师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但我们的课程内容中,还有一些常识性内容需要学生学习,还有的地方需要学生静心思索才能消化吸收,我认为,阅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仍不可少。比如,在教学《我的邻里乡亲》一课时,很多老师会找来《六尺巷的故事》的动画让学生观看,学生的注意力在精美的画面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上,对其中蕴含的“宽容、礼让”这一邻里相处之道会关注多少呢?此时,不如让学生静静地阅读,边读边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它对我们今天处理邻里矛盾有什么启发呢?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了这是一个关于“退让”的故事,“明理”的活动目的也达到了。在执教《祖国的宝岛台湾》时,同样可以采用“阅读”这一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学课本p59的内容,并填写表格,理清三次台湾开发史,使学生对之前交流的台湾美丽富饶的原因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也为后面教学“根脉相连,不可分割”进行了铺垫。

二、游戏

学生都喜欢游戏,听到做游戏再调皮的孩子也能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老师们却担心课堂上一做游戏学生就“散”了,“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了。其实,只要设计巧妙,组织教学得当,游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可以起到教育效果。我在执教《规则有什么用》时,就和学生玩了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课前我让学生调查了学校有哪些规则,在之前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按照“课堂”“课间活动”和“放学”对这些规则进行了分类,这其实就是一个汇报、交流的活动。但我将传统的汇报形式改成了“击鼓传花”,鼓声停时花传到谁就由谁来代表本组汇总一种学校规则。而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在代表汇报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一直强调的“遵守规则”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规则意识渗透进了每个学生的心里,并规范着他们玩游戏、发言和聆听的行为。

三、收集资料、观察、调查、访问、交流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课程,它的教学不仅仅在于课堂上的40分钟,很多时候,学生需要在课前课后进行大量的收集、观察、调查、访问等活动,才能顺利地开展课堂交流。而这需要教师对活动内容的精心设计,对学生进行明确细致的指导。在《交通与我们的生活》一课中,为使学生了解“我们的衣、食、用、行都离不开交通”,我设计并使用了一个调查活动,让学生自己到生活中去查找。同时,我给每个四人小组分配了各不相同的调查任务,有的组调查服装,有的组调查日用品,调查食品类的有不限食品种类的,也有专门调查江西特产的,还有的组只调查一样物品——水笔。我还设计了一张汇总表,并规范了学生的交流流程:先每个人分别说明自己调查的商品及产地,再小组进行汇总,并谈谈各自的感受。学生说:“我在南昌就能吃到新疆的哈密瓜,山东的苹果,海南的香蕉,这些全国各地的水果都是交通运来的。”“我的衣服是上海生产的,裤子是浙江生产的,鞋子是妈妈在网上买的外国货,它们也是交通带来的。”“我们组发现我们用的水笔,有的产地是北京,有的是河北,有的是福建,它们都是我们在学校门口的小商店里买到的,是交通把它们集中到南昌的。”……实现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衣、食、用、行、购等方面了解和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一教学目标。这需要教师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对活动内容的精心设计和对学生的细致指导,只简单布置一句“调查XX的情况”只能是使活动流于形式。

四、体验

“体验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体验学习的种类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分为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这是课标中对于体验活动的详细解释。它告诉我们,体验是一种基于学生自身的活动而获得感性认识的学习方式,是对具体的社会事物或情境的亲身经历,在体验背后,往往有某种模仿榜样,从一定意义上说,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模拟活动。德育课程以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为核心,明理是为了导行,而体验活动恰好为学生提供了“践行”的机会。在教学《家人的爱》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保护鸡蛋”的活动,在教学《伸出爱的手》时,我让学生单手收拾书包、蒙眼走上讲台,这都属于直接体验。在执教《我是谁》时,在学生明确了“不论在什么场合,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后,我设计并使用了一个模拟体验活动,设置了家庭、公园、超市、剧院(电影院)、公交车五个场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各组抽选一个场景,分工扮演其中的不同角色,演出各自对“怎样做才是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体验活动往往与角色扮演分不开,如果要求不明确,情境创设不到位,学生就会仅仅将其当作一种游戏来看待,无法很好地达成体验的目标。比如前面讲到的残疾人生活体验,设计的本意是让学生从亲身体验中,更深刻地了解残疾人的疾苦,引发他们对残疾人的尊重、友爱和同情。可我就曾亲历过课堂上蒙着眼睛的同学磕磕绊绊地走向讲台时,台下的学生并不是报之以理解和同情,而是爆发出阵阵笑声,究其原因,学生以游戏心态对待体验,关注到的只是同学笨拙的样子,并没能真正体验到残疾人在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困难、痛苦与不便,当然也就不可能激起他们内心的同情和关爱。因此我在第二次教学中,在体验活动之前,先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课前让学生对残疾人的生活情况进行调查;看视频,了解残疾人的不便;听故事,走进残疾人的内心世界;用音乐渲染温情的氛围等,用情境激发起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由知生情后,再进行体验,而且,是全体参与的体验。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真实感受,才能触发他们的关爱情感和助残行为。再如《我是谁》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模拟体验活动,我给每组学生都准备了一份详细的表演提示,对角色、场景设置及表演要求进行了明确的指导。学生有了设计和表演的方向,才能更好地进行模拟体验。在表演展示时,我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再次转换的新角色(演员或观众)进行自评和互评——有没有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使模拟体验和真实体验相结合,再次强化了“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角色,遵守要求,当好自己的角色”的认识。

还有一种体验活动,不是角色扮演,也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感受。在《小水滴的述说》一课中,我设计了“切苹果”的体验活动,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切苹果,直至最后只剩下一丁点的苹果皮,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学生从资料、调查中得来的,只是一个个抽象的数字和比例,对淡水资源的匮乏状况缺少直观的认识。而“切苹果”活动让学生切身体验到淡水资源的匮乏,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五、探究和问题解决学习

教学设计的形式篇6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职;美发与形象设计;教学

当前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充实了社会各技术岗位的人才需求。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特点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每年学习此专业的人数都在增加,怎样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成为很多专家学者思考的问题。

一、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一)校园和企业互惠互利

将中职院校和企业联系起来的支撑点就是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市场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中逐渐成熟,中职院校和企业开展合作无疑实现了互惠互利的目的。在合作过程中,院校方在美发与形象设计中的一些新创意和想法及时同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分享技术成果,企业在得到这些新创意和想法的时候也为院校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校园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技术,企业通过技术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实践教学主体形式多元化

这里所说的多元化指的是经济发展成分多元化。当前很多校园已经不满足于同国有企业开展合作,将更多的合作目光投向了民营企业,同国营企业合作相比,民营企业门槛较低,分布较广,在发展中更加充满活力,可以将合作项目扩展更多,在模式调整中更加灵活,可以更加自由的实施产学结合理念。

(三)校企合作对象的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十分讲究市场资源同职业资源要素在市场规律下的更好支配。院校在合作中尽量选择具有智力、物力等资源十分雄厚的企业,才能够提升院校的实力水平,在社会上更加具有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院校的社会影响面,强化办学能力和招生能力,为院校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美发与形象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更好的促进美发与形象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契机,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学习水平,进而促进校企合作模式更好的开展。

(一)理论联系实际,为教学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

中职教学当中,更多的是对专业技术的教育。尤其是美发与形象设计,如果单纯对学生讲解各种技术技巧和理论基础,那么就算学生考试能够达到满分,在实践中也不会得到很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传统的中职美发与形象设计教学中,因为受到很多条件限制,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很少,教师很难针对所有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指点,学生很难快速提高专业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多实践机会,通过合作企业的特点,在企业经营场所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利用企业自身的美发师和形象设计师作为指导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将学生分组向各个指导教师请教专业知识,并且通过观察指导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进一步加深各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强化教学方式的研发,提高专业技术含量

美发与形象设计更加注重实战化,最终是将学生推向市场,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通常教师在开展专业性研究的时候会受到很多限制,例如资金、实践经验、社会调查等等,教师长期从事教育职业很难经常性的接触美发与形象设计在市场中的具体情况,在进行专业研发的时候很难找准方向,不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下,美发与形象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座谈会的形式与企业技术职工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在交流中互通有无,掌握当前行业市场动态和发展方向,对一些专业技术在具体应用的效果开展调查,找准今后一段时期内美发与形象设计的潮流走势。为研发成果的市场导向提供了有利支持,更有利于将新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在教学中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企业技术职工可以通过交流巩固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专业技能。

三、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我们发现,传统的封闭式办学教育模式是导致产教分离、实践与理论脱节的罪魁祸首。所以对中职教育来说,要实现真正的产教结合,就必须要在教育结构上敢于创新,在遵循职业教育社会本质的基础上,勇于高瞻远瞩、打开校门、接纳外界、将双向与多边交流这一理念大胆体现出来,实现具有实质意义的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曹楠.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2:20-25.

教学设计的形式篇7

关键词:教学设计;可视化;铝的化学性质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5)2C0044C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可视化”一词最早于1987年提出,是指通过可以觉察的视觉方式将思维进行外化呈现的过程[1]。由于信息可视化、技术可视化、知识可视化等领域的蓬勃发展,教学设计也转向为可视化的视觉传递形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步入可视化教学设计的研究行列。可视化教学设计为设计者认识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其直观的呈现形式对实践教学更具指导价值。

1问题的提出

可视化教学设计是基于脑科学和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提出来的。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思考问题是从宏观到微观依次分化,具有一定的层级性。传统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按照直线的顺序自始至终进行叙述,不符合大脑思考问题的方式,缺乏并行性和交融性。同时,文献检索和实践调查表明,新手教师和师范生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教学设计没有逻辑性,缺乏指导性;教学设计关联性不强,缺乏深入的阐释;教学设计没有充分关注到学生情绪,缺乏互动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缺乏对教学这个复杂系统的深刻理解和解释。

教学设计的过程是解决复杂教学问题的过程,需要考虑教师、学生和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如果教师仅仅用一般的线性规则和程序去呈现教学过程,必然是不够合理和严谨的,也未将教学看成是一个系统,不能够完全做到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深入认识。

基于大脑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设计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很有必要采用图示的形式表达复杂的教学设计过程,按照大脑的思考方式呈现可视化的思维影像,借助可视化工具将理性与创造性、直觉性思维综合起来,使得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思路清晰、层次清楚、体系严密,结果鲜明。有利于对教学问题的解决次序、起止时间以及完成情况等详细信息进行说明,增强教学设计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型、经验总结或理论运用型以及具体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很少关注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在可视化理念的指导下,借助可视化工具进行教学设计,转变传统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改善教学设计中系统性不强、逻辑结构不严谨等问题,解放设计者的设计灵感,给予设计者无限创造和表达教学思想的机会。

2教学设计可视化的价值分析

从传播视角和视觉视角认识来看,可视化教学设计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从传播的视角来说,图示是最直观的交流方式,能够有效地传播信息内容,具有良好的艺术性。从视觉的视角来说,人类的信息65%来自于眼睛所看到的,视觉信息的传播是最广泛、最迅速,效果最好的形式,视觉化的信息更容易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视化的教学设计通过视觉传播,把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信息诠释为视觉信息,传播能力以及渗透能力作用非凡,而且影响力深远。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设计过程运用视觉元素来呈现,使得教学设计转变为用眼睛来欣赏的艺术作品,具有良好的传播能力,也必将更能体现出其应用价值,增强其实用性。

从思维视角和逻辑视角来看,可视化教学设计具有学术价值。思维是大脑的机能,而思维科学是教会人类养成自觉动脑的习惯并培养人类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2]。教学设计实现可视化的方式就是通过画图,经过对微观事物的想象,抽象出具体的符号,获取综合性的信息,并运用图示进行表征。同时,在对图示进行多次的修正和重建的过程中,帮助人们寻求更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从逻辑学的视角来说,面对复杂的问题往往是将其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从简单问题入手,寻找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其连接起来,在分析推理的过程中,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可视化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对各个要素进行逻辑分析,将复杂教学设计过程分解和剖析,从而解决教学问题。

从多元视角和国际视角来看,可视化教学设计具有实践价值。教学设计是静态的结构呈现与动态的行为表现相结合,微观的内隐形式与宏观的直观表象相呼应的复杂过程。可视化教学设计以“看得见”的形式多维度、多角度呈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设计者清楚地认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更直观地领会教学设计的思想和理念,更全面地认识整个教学过程,打破线性看待教学活动的思维范式。教学设计研究至今,对教学设计的研究范式呈现多元化的视角,教学设计研究领域,一直不断地超越传统,并向一切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敞开大门,大胆地进行创新和变革[3]。随着教学设计研究的蓬勃发展,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已经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教学设计的可视化将是一次大胆的突破和创新。

3可视化教学设计实例

教学设计实现可视化可以运用概念图、思维导图或直接手绘画图等方式。可视化教学设计的研究不是专注于这些图形,而是依据思维的逻辑顺序,找出可视化呈现形式的基本规律,指导教学设计可视化的实现,降低教学设计可视化的难度。以“金属铝的化学性质”一节内容为例,绘制出体现设计思路进程的图像,呈现教学设计过程可视化的模板。

3.1教学目标设计可视化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的现象时常发生,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形式化、模式化[4],尤其对教学目标的本质把握不清,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分割理解。教学目标指示不清,太过笼统,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和指导作用。采用图示的形式使得教学目标设计思路可视化,不仅明确地表现出教学目标具体落实的方向,也直观地展现出教学目标分层设置,逐步实现的过程性。教学目标可视化为设计者设计教学目标的思维支架,具体如图1所示。

教学目标作为在实际教学中的导航,对后期的教学以及评价都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是检查、评价教学成效的尺度和标准。以图示的形式呈现出具体的教学活动对应的教学目标,使得教学目标更具体、可观察、易于评价和精细化。同时,借助时间轴精细化地预设每一个时间段内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指导性和实用性价值。

3.2教学过程设计可视化

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整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变化,使得教学过程条理更加清晰,逻辑结构更加严谨。图示的展现形式,呈现出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具体揭示;教师对情境创设、问题提出、教学方法实施的深入诠释;以及教师对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的动态呈现。教学过程本身是由基本的环节构成,按照教与学的先后顺序依次展开,从空间上看,围绕着预设的教学目标;从师生互动上来看,有互动的载体即活动来承载;从时间上看,反映师生互动的过程和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5]。具体如图2所示。

教学过程的可视化设计,呈现出教学过程动态生成性质,将序列发生的事件按照时间的进展依次呈现,表示其内在的逻辑结构,体现教学过程的发展性和互动性,以及各个环节的交互性和层次性。同时,教学过程设计中各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可以并行表达,将思路随着设计过程的深入而拓展。总之,教学过程的可视化设计呈现师生活动过程中多种形式的交流,提醒教师有意识地关注学生,通过这种多向交互作用,推动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3教学模式设计可视化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6]。教学模式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完整的操作步骤和实施策略,为知识的建构提供方法指导。教学模式既可以面向整节课,也可以面向课的重要环节。从这点来看,教学过程设计可视化和教学模式设计可视化可依据需要调整顺序。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实施,催生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特定的目标、功能和使用条件,面对数量众多的教学模式,如何选择教学模式实现有效的教学,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图示的形式,呈现教学模式设计的思路框架,有效地引导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并将这种思维过程外显化,便于教师的思维表达和信息交流。如图3所示。

上述教学模式设计思路的可视化模型,按照思维的逻辑顺序呈现了可视化的基本规则。主要包括分析阶段和设计阶段。分析阶段主要是通过对课程和教材的地位、教师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条件的归纳,形成完整的要素分析,从而获得教学模式。设计阶段则是根据选定的教学模式,直观展现教学模式具体的操作步骤,为教学实践提供清晰的指导。

4结语

教学设计过程可视化的设计思路,不仅成为可操作的实践计划,更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了教学内容图示化,设计思路可视化。可视化教学设计的图示并不强调复杂性和优美性,而更注重的是思维表达的直观性和流畅性。图示关注图形的组织形式和图形的结构关系,注重信息之间的流通关系和隐性联系之间的表达,突破传统教学设计复杂的文字表述形式,使得教学设计如一幅优美的图画,简单清晰地呈现出教学思路,体现教学设计理念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画图的过程简化了教师的备课形式,降低了设计者的认知负荷,也为设计者的创新、创造提供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国程悦.参与式可视化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李芒,蔡F君等.可视化教学设计方法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3,(3):16~22.

[3]罗伯特D.坦尼森,弗兰兹肖特等.教学设计的国际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27.

[4]黄梅,宋乃庆.基于三维目标的教学目标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9,(5):99~103.

教学设计的形式篇8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实训课程;改革;岗位需求;分析

各大高校开办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的最根本目的在于:以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市场经济一般性发展规律为基础,使该专业学生能够具备人物形象设计方面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把握人物形象设计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能够在人物形象设计的过程当中,体现一定的创造性能力。与此同时,结合现阶段整个市场发展对于人物形象设计工作岗位的需求来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就业择业所面向的主要行业包括发型设计、化妆设计、造型设计、美容设计等,或者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学研究人员。从这一角度上来说,高校在开展人物形象设计实训课程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体现实训课程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关联性。本文试针对以上相关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对人物形象设计实训课程教学计划进行改革

从实训课程重要性的角度上来说,需要针对人物形象设计课程现阶段所采取的教学计划进行合理调整,在教学计划当中突出实训课程的重要意义。同时,配合对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教材的全面建设,为实训课程的开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具体而言,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人物形象设计实训课程教学计划的设计需要体现模块化

专业性的人物形象设计实训课程教学计划需要在严格分析企业对人物形象设计工作岗位人才需求的基础之上,评估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知识基础以及实践技能,从而实现对整个教学计划的合理调整。在模块化的教学计划作用之下,将人物形象设计实训课程划分为三个板块,即(1)化妆模块;(2)美容模块;(3)发型模块。具体的实训活动需要在上述模块基础之上所开展。一方面需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递,另一方面需要在教学活动中穿插相应的实践性活动,缩短学生所具备技能与岗位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

(二)突出人物形象设计课程实训部分的重要性

按照上一阶段所划分的化妆模块、美容模块以及发型模块来看,在实训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还需要对相应的技能训练课程进行进一步划分,加重实训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具体的实施方式为:学生需要在学校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所提供的实训教室当中完成对基础技能以及综合实践技能的训练任务,还要在学校方面所提供的实训基地,或者是校外实习单位中完成对强化技能的训练任务。

(三)人物形象设计课程需要重视对实训教材的建设工作

从实践教学经验的角度上来说,要求人物形象设计实训课程教师能够以职业技能鉴定所涉及的相关要求为基本原则撰写实训教材,同时还需要配备与之相对应的实训手册,使其发挥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辅助作用。以实训教材的建设,为人物形象设计实训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

二、对人物形象设计实训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人物形象设计课程不但具有突出的综合性特征,同时也属于艺术性课程的研究范畴。在人物形象设计实训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不但无法辅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同时还有可能使整个教学的氛围过于呆板。特别是对于实践性极强的实训课程而言,如何通过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改革,达到调动课程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这一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具体而言,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将项目体验式教学引入人物形象设计实训课程当中

项目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在于: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采取一种相对真实的项目来实现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导入。结合人物形象设计实训课程的发展情况来看,具有真实性特征的项目是非常多的。各种整体性的人物造型方案、妆发方案以及美容方案均可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引入。并且,通过在人物形象设计课程中引入项目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方式,使学生对整个实训课程以及实训任务的认知更加具有真实感,在真实性的实训环境中实现对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二)将顶岗实习式教学引入人物形象设计实训课程当中

校外顶岗实习可以说是提高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顶岗实习式教学方法的最主要特点在于:充分体现了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技能、岗位能力、应用能力,是一种递进式、逐步式的目标培养过程。学生在此种教学模式下能够实现能力的层次性提升与发展。

三、结束语

高校进行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最核心目标在于:培养能够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物形象设计工作岗位需求相契合的复合型人才。除关注学生人物形象设计课程基础知识地掌握程度以外,对于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在这一过程中,最为直接与有效的方式就是针对学生进行大量且反复的实践训练。因此,在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实训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合理地改革与创新,优化人物形象设计实训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平,这一点是尤为关键的。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人物形象设计实训课程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以期为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高虹、张明月、黄笑等《.化妆品与形象设计专业多元化实训考核方法[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5):35-36.

2.俞明、卢跃生,《基于项目导入的"企业视觉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探索》[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3(2):16-19.

3.朱琴.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14):98-100

作者简介:

教学设计的形式篇9

图形设计在高校中作为现代设计教学的基础课程,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生动、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更好地通过对图形形态的设计来表达信息。

图形设计课程的作用与意义

(一)图形设计课程的作用

图形是超越国度、民族之间语言障碍的世界通用语言,是最易识别和记忆的信息载体,是大众传播中最具情绪感染力和精神浸透力量的信息传导形式。图形可以成为与观众心灵直接沟通的感应语言形式,在平面广告与影视创意里,图形设计所表达出来的震撼力是语言远远不可企及的,而一个成功的图形设计则在其未来长远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是其它语言形式无法替代的。

(二)图形设计课程的意义

图形设计在当今世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高校图形设计教学中也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门设计专业的基础性课程,通过对学生图形设计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对设计的认知能力与设计能力。

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

(一)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大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正确引导他们的好奇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自己养成对图形结构表现形式的认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能够正确把握图形设计需要的技巧和方法。教学上要鼓励学生广而多的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发他们自主的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行动,图形设计课程不仅仅需要掌握好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创造性思维对相似事物进行联想、整合,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技巧运用到实践中,创造出特有的图形来。

(二)培养学生的设计兴趣

图形设计的教学需要学生保持对设计的兴趣与热情,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本身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力的发展。一件饱含生命力与个人特色的作品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情感的外在体现。

(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指的是用与原有想法相反的思路去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导学生抛开传统的思维定势,善于运用对事物进行新的诠释与分析,对人们早已习惯的事物从别的角度挖掘出其他的含义。遇到事物要打破常规从反方向多思考问题,超出人们意料之外的图形设计经常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打破常规,避免人云亦云的设计思路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在教学课程中适时的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样才会使学生在图形设计中拥有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对图形设计表现方法的认知

(一)图形概念的形成

图形设计的思维方式与绘画的要求不一样,学生以前粗略学习的知识常常是从绘画的角度展现,这样对图形深层次的东西无法理解,没有从其本质上认识图形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无法准确的创造出优秀的图形。让学生养成图形设计所具备的视觉欣赏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我们开展高校图形设计课程的目的。

图形的设计要求我们在对设计素材进行一系列的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寻找到最佳的表现形式,将现有的素材加以整合创造出新的图形,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重对图形整体的认知。整体的认知包括对素材的解构,也就是要对已知的图形素材进行透彻的分析,并将其分解成仍具有原有素材特性的细小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图形解构方法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当一个设计主题被确定下来的时候,我们应引导学生尝试从各个方面去表达主题的设计。

(二)结合基础课程的教学

基础的设计课程包括平面、色彩、立体的构成,统称为“三大构成”以及字体的设计课程。在对图形概念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后,教学中就需要对学生设计的创造性进行训练。

1.平面构成

在图形设计中平面构成是一门基本课程,从最基础的造型元素入手,深入研究点线面等的自身特征、造型、材质、变化方式与风格等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平面构成的训练,提高学生对平面造型创造力的提高。

2.色彩构成

色彩的构成指的是对设计色彩的研究与运用,包括色彩的现象、本质以及它的表现,色彩的知觉以及它的搭配等等。色彩的构成法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要让学生意识到绘画与设计色彩的相同性与差异性,使得他们在设计中将色彩运用得更加科学。

3.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是指在二维的空间基础上进行三维的形态的训练,使学生的立体思维及表现力得以提高,对空间思维和空间深度的把握也更好。

4.字体设计

字体设计是指被美化的文字或者意味着有图案造型的文字,它有两重意思:一是文字本身所传递的意思,二是将文字美化后所传达的意义。字体的设计是在字体本身的结构、笔画不能被改变的情况下进行的,运用形式美原理法则设计出来的字体,在造型上更加优美,线条安排更加合理,更利于文字信息的传递。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以及字体的设计课程中,每一门课程在教学中都有其自己的重点,不可取代。

(三)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

将基础的设计课程与专业设计应用课程相结合,如何熟练的将图形设计运用到专业课程如广告、包装、书籍等的设计中去,是我们一直以来探讨的问题。

1.广告设计

在宏观上动画广告与平面广告都属于广告设计的范畴内,现代社会信息主要依靠着广告传播。显而易见,图形设计课程与平面广告和商业广告都是紧密相关的。

2.包装设计

内、外包装的结构与装饰是包装设计的主要构成,通常情况下,容器的造型设计就说的是内包装,外包装通常指的就是选材和图形、文字信息,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与创意性思维的正确运用和图形的精确表现息息相关。

图形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图形教学中最首要的重点。在图形设计中最为基础的就是美这一观点,即一件作品是否能被接受,取决于其对美的表现是否符合大众的观念。艺术的美又有古典的美和流行美之分,图形设计的美也应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因此,教学理念的创新一定要从审美的角度入手,让学生的图形设计作品有目的、有计划地追求不同的美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为图形设计营造一个良好的设计环境。

(二)教学体系的创新

优秀的图形设计艺术离不开世界各地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文献记载。图形设计在高校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因为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美名其曰的创新里参杂了太多流于表面的东西所导致的。所以,要对图形教学体系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实践,重新整理教学体系,才能做出一个真正对图形教学有效果的方法。

图形设计教学体系的创新离不开与其他课程的良好衔接。图形创意设计虽然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艺术类基础课程,但是它同时也涉及了很多相关知识,要真正掌握好设计能力,需要具备良好的设计思维,必须同其他的课程衔接渗透学习。前期图形设计的能力直接影响后期教学中实践项目设计作品的水准,所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一定要重视图形设计课之前的构成课程和造型课程。

(三)教学手段的创新

为了使传统单一的课堂显得生动活活泼,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运用多媒体将教学资料穿插于课堂教学中,使得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学生也能更为直观的了解课本文字所描述的意思。接着应改变目前一些高校图形设计教学的常规课堂教学模式,寻找多种教学形式如拓展第二课堂、实践课堂等。教学方法方面,改变教师讲、学生自己做的常用办法,尝试用“概念转换”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作业点评等教学法进行教学。要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进而在短期内强化训练达到明显拓宽思维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四)教学评价的创新

教学评价在图形设计课程的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需要教学评价检测出来;第二,教学评价应起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多对他们进行鼓励,让学生们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想法,体会到设计中的快乐;第三,要改变目前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之间也应互相评价、学习,正确看待作品中的优缺点。教学过程中应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图形作品的设计,虽不是老师给予的评价却也能有不菲的收获。

将教学与多元化发展趋势相结合

(一)与市场相融合

为了让学生有就业优势,图形设计的教学不光要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还要与市场相结合,在设计作品中根据消费者群体的不同需求,设计出体现消费者个性的作品,能拿出达到针对消费者共性的设计方案。

(二)与本土元素化相融合

想要真正被中国人所接受的图形设计一定要体现本土的元素即能体现中国的元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本土设计元素的运用,注重本土化趋势的发展。不论是在世界哪里的设计师,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和那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常常决定他们的设计风格,归根到底来说就是本土化带给他们的影响。所以要设计出被中国人接受的作品,就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循本土特色的认知观。

结束语

图形设计教学的体系是在20世纪初就已建立,我国的设计教育起步较晚,设计观念滞后,发展水平也相对缓慢,当时远在西方的林家阳教授和一批积极引进教育观念的先进人士,共同建立了我国真正的图形设计教育体系。

图形设计的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视觉的表现力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大程度的开发他们潜在的能力,不断强化学生的设计观。通过图形设计知识体系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设计观念,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通过大量的实训巩固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并为他们在日后的设计生涯中,保持长久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设计的形式篇10

关键词:广告设计;教学;改革

一、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教师在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仍然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以讲授基础知识为主,同时布置虚拟的选题作为广告设计实践作业,作业方式以平面广告形式为主,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属于半封闭模式教学。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学生的思维禁锢,设计形式单一,与市场上真正的品牌广告的多元表现形式差距较大。这种纸上谈兵式的广告设计训练方式难以使学生学以致用,无法为中国广告行业培养出优秀的设计人才。

二、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采取多元的授课方式

以往教师通过ppt讲授广告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艺术专业的学生更喜欢多元的、有趣的、新颖的授课方式。在信息时代,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与时俱进,采取更多元的授课方式。其一,结合微课的形式安排教学。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借助微课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更加精简的特点,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更容易掌握重点内容,吸收课程精华。其二,结合慕课的形式安排教学。慕课是一种开放的课程,也是一种在线课程教学模式,结合这种课程的特点进行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可以拓展课程内容的教学面,使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内容,从而使学生接触到世界各地优秀的广告资源,吸收到更前沿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广告创意的思路。同时,解决了“半封闭”式广告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三,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相互转化,把以往的“教—学”的过程变成“学—教”,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如,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择一个成功品牌进行广告调研,即让学生调研、分析这个品牌的一系列广告作品,并以ppt的形式制作调研报告,然后在课堂上分享整个调研过程。在学生的分享中,教师和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予建议。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策划和筹备调研报告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课程知识,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加深对课程知识点的印象,提高课程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也有重要的意义,在学生的分享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知识点的薄弱部分,从而及时调整课程安排,使授课的效果最大化。

2.与设计赛事结合进行课程实践训练

对于广告设计课程的作业实践训练,可让学生直接参加广告设计相关的设计大赛。学生通过参加比赛锻炼设计水平,提高广告设计能力。如,“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都是针对广告设计的赛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都是全国各大设计类院校积极参与的设计赛事。这类比赛往往都是现实中真实的企业品牌(如京润珍珠、Rio鸡尾酒、蒙牛乳业等众多大众熟知的品牌)参与举办的。学生在比赛中与其他院校学生竞争,可以检验自己的设计能力。此外,举办广告设计大赛的企业的创意总监会参与评审参赛作品,所以学生通过参加这类大赛,可以充分了解商业广告设计的诉求、创意要求和设计模式,在真实的广告设计训练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设计能力。

3.鼓励多元的广告表现手段

以往的广告设计课程作业形式主要以平面广告形式呈现,学生在课程实践训练中很少尝试其他的广告表现形式。而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更为多元,如果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仍然教授单一的广告表现形式,显然与社会需求脱节。事实上,许多商家在投放广告的时候也会选择多种广告表现形式,让广告效果最大化。基于这样的前提,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应该指导学生改变广告表现形式,鼓励学生用时下流行的新广告形式如微电影、H5等方式尝试广告的表现。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紧跟时展步伐,与时俱进,了解新形态广告形式,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如前期微电影广告的剧本创作、拍摄方法以及镜头的表现、角色场景的安排,后期微电影广告的剪辑、后期效果处理等,从而让学生具备全面的广告设计能力,为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4.引入实体企业品牌,进行实战训练

学校与实体企业合作建立学生的广告设计实习基地,或者校企合作完成广告设计项目。教师可以在班级里直接组建学生小组团队,让他们参与实体企业的品牌广告设计,进行实战训练。一方面,学生可以学习到专业广告设计团队对于广告设计的专业化流程、规范化操作、创意化设计;另一方面,学生积累了实体项目广告设计经验,为毕业后的广告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熊澄宇.新媒体与创新思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钟以谦.媒体与广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成毅涛,胡南.当前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思考.美术大观,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