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政治哲学规律知识点十篇高中政治哲学规律知识点十篇

高中政治哲学规律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38:56

高中政治哲学规律知识点篇1

【关键词】哲学观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对于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和运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的话,那么,这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身的教学活动来说,其方法论意义就更加直接。作为高中政治教学工作者,我们如何将这些哲学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分析一下在实际教学中,应如何以哲学观点并阐述它们对高中政治教学的指导作用。

一、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在经济学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企业的发展要与国家的政策相结合,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中小企业要走出困境,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又要依靠国家政策;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同时不断深化,扩大开放,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在政治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要发展起来一要靠自身艰苦不懈的努力,二要结合国家的扶贫政策及发达地区的援助;我国实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同时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进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来指导自身的学习生活,既要刻苦努力,坚持不懈,又要充分利用学校营造的良好学习环境和国家的有利政策来实现成才的理想。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和科学理论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能够指导人们提出正确的实践方案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在经济学教学中,在讲授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时结合学生对价值规律的作用即市场的调节作用的掌握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进而理解和运用。在复习宏观调控的手段时,运用学生对财政、税收和银行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关注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民生(农村医疗)的投入,国家对个税的调整及银行利率的调整等,让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在哲学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明白哲学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是:基本事实――基本结论――基本运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教材上的知识点与材料的关系,进而把知识点扩散,做到触类旁通。

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也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自觉地把这一矛盾的思维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如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国民收入分配最终用途中的积累与消费、生产与消费以及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由一系列规律、范畴组成的,对立统一规律为我们提供了讲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一把钥匙。比如,质量互变规律阐述的质和量、质变和量变的关系,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运动和静止、实践和认识、真理和谬误等等;政治常识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我国国家制度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讲述我国的政治制度、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及国家的各项重大政策等知识,其中的民主与专制的关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等等,它们之间无不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也只有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每个基本范畴的实在内容,加深基本原理的理解,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为首要、基本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这一总的原则和方法

高中政治哲学规律知识点篇2

关键词:高中政治;前提批判;哲学思维;世界观

政治和哲学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同胞兄弟”,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可以说学习政治的目的是为窥视哲学世界,理性认识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政治新课标中有大量哲学理论等待着学生去学习和探究,这些理论都是前人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因此,在教学时仅将哲学当成一种理论来阐述,势必会削弱政治哲学的存在价值。而改观“哲学理论化”的重要手段即是前提批判,通过培养学生的前提批判思想,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切实改变,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更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一、对前提批判的理性认识

基于政治课程的角度探寻前提批判的定义,我们需要首先了解政治、哲学和前提批判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前提批判思想成为影响教学乃至学生学习的理论基础。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它是哲学中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构成哲学的一部分。哲学是政治理念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而政治则是哲学目录下的一门重点学科,即政治哲学。而且,哲学是研究世界万物性质、真理和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多项内容,而思想则是哲学的核心所在。思想与知识、价值、存在、理性、心灵和语言形成了直接的因果关系,其中,后者是“因”,而思想是“果”,将后者集合起来,即是一个人的思想,它表现出了一定的特性,与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了直接联系,即人的个性和性格。

而前提批判则是对上述内容的一个前瞻性思考,无论是政治、哲学还是个体思想。但它们之间也构成了一些内在联系,其中,政治是对哲学的前提批判,哲学是对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而理论思维又是什么?用哲学的眼光来看,它们是思维方式、生活基础、人生问题和思想冲突。因此,前提批判是对个人主观行为的前瞻性思考,是避免、调整和发展人生步调的重要前提。

二、培养前提批判思想,提升哲学思维能力

缺乏前提批判思想,学生就无法正常学习,同样,生活也无法正常开展,因为这会扰乱生活秩序,使学生漫无目的地前行,随波逐流,最终在思想颓废中走向消亡。培养高中生的前提批判思想,是提升学生哲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让学生有计划地学习和生活,稳固地推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前提批判思想的培养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任何欲望都提出质疑。个人欲望是前提批判的对立面,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教学不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任何欲望都提出质疑,从而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来说,质疑即是一种前提批判。通过质疑,能够帮助学生确认他们言行的规范和有效,提升他们的素质;通过质疑,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学习方向;通过质疑,能够让学生提前发现存在的隐患,从而及时消除,避免将自己带入误区;同样,通过质疑,也能让学生发现自身成长的规律,最终形成哲学思维。

2.让学生有计划地成长。在人的一生中,最让人畏惧的是未知,假如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的未来,那么我们将能够避免很多失误。然而,虽然不能预知未来,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做计划的方式来规划未来,而做计划这项行为,也是前提批判的重要表现形式。做计划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将明天的行程规划通过今天的计划表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并理性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与哲学思想中的内在论、规律论是一脉相通的。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计划意识,是政治教师的重要责任。培养的途径可以是课堂计划学习,也可以是课外计划生活。

如,让学生计划课堂学习,以“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为例。首先指导学生采用预习的计划方式,在课前了解学习内容;其次确立课堂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文化生活多样性的现状及其成因;(2)了解大众传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理性认识自身文化生活的利与弊。而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对等的,假如两者之间出现偏差,那么,教师首先应自我检讨,是否教学目标的制定偏离了课题预设目标的方向,其次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评价,对于错误理解课题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实施课外辅导,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做计划并正确计划课堂学习的良好习惯。

3.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前提批判思想。高中政治新课标中有很多表现前提批判思想的课题,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其第一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和第二课时“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都是前提批判思想渗透的重点内容;必修四哲学生活中的所有课题都与哲学思维能力存在联系,而优化展现课题知识的重要手段,即是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前提批判思想。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前提批判思想,教师应抓住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用哲学的思想来组织教学,用前提批判思想来优化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从而为学习政治课程以及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哲学规律知识点篇3

一、多管齐下,提高学生解答客观性试题的能力

文综客观性试题,往往以人们所关注的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成语俗语、名言锦句、诗句等为切入点,突出对学生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试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基于此,我在讲评客观性试题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详略兼施析原因。即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通过全面批阅学生试卷,充分掌握学生反馈的信息。对绝大部分学生能解答正确的仅作简单提示;对一些不是很难但学生得分率较低的题,作详细解答,并找出失分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

例题:2003年10月15日9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从哲学上看,这一事例体现了()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将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人类可以创造、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D、人的认识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学范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类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规律。故选a者没分清哲学知识与经济学知识,选BC者没能弄清书上基础知识,正确答案应选D。

2、避轻就重破难点。即在讲评选择题时,重点突破社会时政热点、高考考点、教学难点相结合的难题。具体做法如下:

⑴、让学生认真审题,把题干中的材料用政治学科术语准确地转述出来,同时明确题干的指向(是要求从政治学、经济学还是哲学角度作答,是要求从哲理、哲学原理还是方法论或哲学启示角度作答,是从哲学中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还是人生价值观角度作答)。

⑵、对题肢逐一判断,排除表述错误的题肢。

⑶、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选出最佳答案。

例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完成党在本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①在新阶段,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出发

②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

④坚持作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⑥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

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②③D、①②③④⑥

解析:此题是要求从哲学原理角度,而不是方法论,也不是经济学或政治学角度作答,因此可排除⑤⑥两个选项,从而就可排除BD两个选项。再比较aC两个选项,区别在于是否选①,材料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想问题、办事情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奋斗目标之类的主观的东西出发,故①项错误,答案选C。

3、方法思维巧点拔。即注重对学生答题技巧的指导。如明确提示学生:选择题中常见的“材料体现什么哲理”,可选哲学原理、也可选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材料体现什么哲学原理”,则不对选相关原理的方法论;“格料给我们什么启示”,则主要是从方法论角度作答。又如,涉及政治常识内容的题,则应特别注意分清“国家或政府”、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协的相关问题,中共、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依法治国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也不能适用于中共和政协,从而避免张冠李戴。

4、纵横联系精扩展。即在讲评选择题时,一是除了明确试卷考查的知识外,还应把与此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融会贯通;二是对试题进行转化发散、题型发散,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例题:对人对事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在生产上只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只重经济发展而不顾环境污染等。这些做法或观点从哲学上看()

a、违背了矛盾普遍性原理

B、是一点论,是片面看问题

C、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D、符合主要矛盾原理

解析:这是一道发散思维的题目,题目上廛的种种情况都是形而上学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种种表现,所以aBC三项都符合题意。从考查的内容来看,还可以转化成简答题,如“为什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面对人世挑战,我国应怎样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这对发挥国家职能有何意义?”等。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答好非选择题

近年来的主观性试题,更是直接体现了政治学科“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这一鲜明的时代感,它往往以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为切入点,突出考查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强化试题的潜在德育功能和导向作用。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优化思维过程和方法。为适应高考更多地注重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考查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能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能对现象进行概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又能遵循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对情景材料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说明,从而使学生在答非选择题时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能有话好好说,理论联系实际地把话说到点子上。

2、总结出主观试题答题“三步曲”,授之以渔。

第一步:“审题”。一是审设问,即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之前,先明确题中所提出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更可以明确设问是什么?是从什么角度问的?是要求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样”的问题?二是审材料,即归纳出每则材料或几则材料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表格题则要求审清表格的标题和表注,将表格中内容进行横向、纵向和综合比较,从而透过现象提炼出本质性的东西来。

第二步:“联想”。即要求学生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明确题中材料折射的政治学科的道理,从而找到答题的理论依据,并将书中的理论、党的大政方针与材料中的实际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高中政治哲学规律知识点篇4

关键词:哲学高中政治教学主观题

无论是在平时的训练中,还是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政治主观题都是学生感到困难、觉得无从下手,而又失分较多的一种题型。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设问审不清,二是材料解读不准确,三是答非所问,四是答案不完整等。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在平时的学习中建好自己的知识库,二是没有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下面,我就第二个方面从哲学的角度,阐述如何启发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哲学知识分析解答主观题,进而逐步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通过对高中阶段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学习,同学们对这门课程都有详细而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这一科学理论对我们生活、学习、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解答政治主观题也离不开它的指导。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审设问。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在审政治主观题的设问时,一定要从题目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该题目的特点、要求。具体地说,一要看清回答该问要求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等内容。二要看清回答该问要求的材料范围是材料一、材料二,还是上述材料。三要看清回答该问题的角度,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办。四要看清该问的主体,是党、国家、公民,还是企业、消费者等。五要看清该问的分值是多少。

第二步审材料。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因此,审材料时要认真地对题中材料进行分析,把握关键词和重点句,全面提取有效信息。一是分清事实材料共有几层,读懂每层大意。有些题目提供的材料没有明显标出段落或层次,学生必须自己分出层次。二是从每层材料概括出其中隐含的观点。这是组织答案要点、选择合适的有关理论知识对实际进行分析论述的客观依据。三是把握事实材料每层意思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概括出全部材料或引文的总的含义。四是将中心论点按题意分成几个有机联系的分论点。

第三步联系课本知识。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时,要在准确把握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层次、中心、主体和关键词等,联系书本知识,调动平时所建立的知识库,准确搜索出回答该问所用的知识、原理。

第四步组织答案。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组织主观题答案,一要理论联系实际,要遵循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一般是先回答课本理论,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材料因理论而贵,理论因材料而活”,做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切记避免只答理论或只联系材料的做法。二要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地看问题,避免片面化。

例如:2009年江苏高考第35题: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H1n1)型流感,我国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推进。

国外疫情一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1)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体现了有关人类认识的哪些哲学道理?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的?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第一问,首先要看设问,第一问的材料范围是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即第一段材料。所运用的知识是《生活与哲学》中的认识论。角度是哲学道理是什么。其次是审第一段材料,人们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来源于研究,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由此联系认识论知识,从而不难得出结论。第二问的材料范围是第二段材料,角度是如何体现。运用的知识是《政治生活》中对人民负责的三方面内容。联系材料中的三个层次,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做到材料与观点的有机统一。

参考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高度重视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并下发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再如:2010江苏高考第35题: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阐述建设学习型政党对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意义。

解析:材料给的是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共两问:第一问考查《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论知识,角度是依据,要求理论与材料结合;第二问考查《政治生活》中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答出“有利于”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2)学习掌握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完善执政方式的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党,有利于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科学执政;有利于坚持为人民执政、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实现民主执政;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依法执政。

总之,学好哲学,学会用哲学的方法分析思考问题,养成辩证思维习惯,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生不仅能解答好政治主观题,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减少高考中不必要的失分现象,而且能正确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哲学规律知识点篇5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17世纪英国哲学

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2016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答案:B【解析】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故选“B’。

2.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

a.客观存在的物体

B.作为物质普遍属性的客观实在性

C.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

D.一切自然现象

2016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哲学范畴中的物质的理解。要注意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中物质概念的区别。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因果关系规定

2016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答案:C【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且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所以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4.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

a.决定性的支配作用

B.可有可无的作用

C.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D.破坏性的作用

2016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答案:C【解析】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非必然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起加速或延缓作用,故选“C”。

5.量变是指事物()

a.渐进过程的中断

B.矛盾双方的分解

C.平衡、静止状态的破坏

D.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2016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量变的概念,要记住。

6.认识的本质在于()

a.能动反映

B.自由选择

C.科学评价

D.主观创造

2016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认识本质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于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所以选“a”。

7.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a.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感觉反映世界

B.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思维认识世界

C.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

D.把科学的实践观引人认识论

2016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答案:D【解析】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故选“D”。

8.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为对经济基础的()

a.决定作用

B.支配作用

C.服务作用

D.促进作用

成人高考政治试题答案:C【解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积极地为经济基础服务,故选“C”。“D”说法错误,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进步的,反之亦然。

9.社会意识结构的核心是()

a.意识形态

B.上层建筑

C.政治制度

D.国家政权

成人高考政治试题答案:a【解析】政治制度属于社会的政治结构,“C”排除。“D”是社会政治结构亦即社会政治制度的核“心,排除。社会意识形态也称思想上层建筑,是整个社会意识的核心,“a”正确。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只有思想上层建筑才是整个社会意识的核心,故“B”排除。

10.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人们需要的不断增长

B.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C.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发展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成人高考政治试题答案:D【解析】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昏、羟≯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交互作用构成的社会基车矛盾则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B”不符合题意;“C”中的阶级斗争则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也不合题意。

11.下列选项中关于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

B.改革就是改革社会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C.改革属于社会的质变

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成人高考政治试题答案:a【解析】社会改革是指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与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革与革新,故“a”正确,“B”错误;社会革命是社会的质变,“C”错误;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错误。故选“a”。

12.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五卅运动中

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答案:C【解析】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摆脱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追随者的地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强大的威力,发挥了主力军和领导阶级的作用,使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13.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

a.武装斗争

B.工人斗争

C.农民斗争

D.经济斗争

成人高考政治试题答案:a【解析】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各种各样,但不管有何种形式,最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B”、“C”、“D,’讲的是具体的斗争形式。

14.在1956年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述是()

a.知识分子是一个独立的阶级

B.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知识分子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

D.知识分子不属于工人阶级。

成人高考政治试题答案:B【解析】历史知识,准确记住。

15.标志中国革命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成人高考政治试题答案:a【解析】历史知识,要记住。

16.毛泽东在《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工程”是指()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高中政治哲学规律知识点篇6

关键词:前苏格拉底政治生活方式城邦正义德性

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就有了政治哲学的萌芽思想,政治哲学的主题关注公共政治生活方式,回答了正义如何实现、德性如何可能等相关问题。这一思想萌芽是从神话政治观念中孕育而生的,与城邦政治的早期发展、城邦政治观念的产生和早期自然哲学家对政治的哲学思考密切相关。

一、前苏格拉底政治哲学萌芽产生的条件

(一)神话政治观念的孕育

哲学产生之前,人们对于周围事物的认识和解释大多采用形象思维的方式进行,也就是从对神话的解释中解释现实世界。哲学是从神话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人们运用拟人化的想象对周围种种事物做出朴素的猜测。朴素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念也就在神话阶段孕育而生了。

荷马史诗将宇宙内部分成了神、英雄和普通人等几个等级,体现了正义、平等的思想,赫西俄德的神话诗对平等的认识也对古典政治哲学家有所启发。在他们的神话故事中,就有了这样的描述,神把火、智慧、自尊和正义给予人间的每个人,这体现了平等的价值追求,有了火、智慧、自尊和正义的人的生活才能称得上是一种公共生活,这体现了公共政治生活的方式,然而这样的表述却是对现实的批判。他们试图通过神话故事观照现实,认为城邦生活应当追求自然正义,人类的社会政治生活要以自然正义为向度。

(二)城邦政治生活的发展

公元前八到五世纪,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达到高峰,城邦政治生活已经显现出了政治哲学的萌芽。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在于其有所信仰,在古希腊,拥有共同信仰的人们的共同体就是城邦,城邦有公共的政治空间,广场位于城邦的中心,广场中祭坛的圣火永不熄灭,人们在广场中祭祀、讨论共同关注的政治问题,进行公共的政治生活,他们信仰城邦公共生活中的精神、规则和制度,以正义、智慧、德性、尊严为共同的信仰。亚里士多德说“离开城邦的人,非神即兽”,人与城邦是连为一体的,城邦利益也是高于个人利益的,这体现了整体主义国家观的萌芽。

雅典城邦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改革之后,迎来了民主政治时代的辉煌,公民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政治理念,对城邦的治理方式有了不同的探索。他们也开始追问城邦中的人在什么意义上才有人的价值和意义,如何过城邦的政治共同体的生活,城邦作为信仰的共同体,如何实现人的德性,在人类生活中如何实现自然正义等问题。

二、前苏格拉底政治哲学萌芽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毕达哥拉斯的政治哲学萌芽思想

毕达哥拉斯对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主张数是万物的始基,是一切事物的原则。他认为,整个宇宙和一切事务都是按照数的和谐关系有序的建立起来的。在此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毕达哥拉斯提出了他的正义思想。

他认为正义是数的和谐关系、正义就是平等。毕达哥拉斯说,“美德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全善和神一样。所以一切都是和谐”。每个城邦公民在城邦中应该有他自己的特殊地位,被统治者应该尊敬德识,也应该把统治和爱结合起来,在公共生活中,被统治者也要注意个人的节制。毕达哥拉斯还认为,城邦正义的实现、城邦实现和谐和秩序的必要条件是建立法制,只有恪守法律才能实现和谐,进而达到正义,这些都反映了他对理想的共同体生活的追求。

(二)赫拉克利特的政治哲学萌芽思想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火是自我生成的,它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火的运动和转化不是毫无秩序的,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种规则就是“逻各斯”。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是宇宙和自然的规律,它不仅是对自然的本质和秩序思考的结果,也包含着对社会生活秩序的思考。

在他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上,赫拉克利特将“逻各斯”应用于政治生活,城邦是按照“逻各斯”的规则制定法律并按这种法律治理的,法律、城邦、逻各斯是三位一体的。“逻各斯”成为了人类正义和法的本原,人类只有依照自然理性的法则,才能拥有“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认为只有统治者才能懂得“逻各斯”的真谛,主张贤人政治,反对民主政治,他认为正义就是事物间的对立和斗争,在于服从法律的统治,城邦正义是以自然正义为向度而建立的法律正义,是城邦政治生活方式的核心价值追求。在城邦中,每个公民都应当以城邦正义为追求,这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高要求。

(三)德谟克利特的政治哲学萌芽思想

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在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构成。根据原子理论和一切产生出于必然的观点,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类社会的形成也是自然发展的必然现象,城邦的发展符合人类的需要,建立城邦实行法治的目的,使人们过更好的生活。

对于在城邦中如何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德谟克利特认为,人要过群体的生活,要学会帮助他人,与他人合作,“遵照良心行事并且能知其所以然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坚定而且正义的人”,城邦中的公民只有维护公共利益才能保全个人的利益。

德谟克利特对城邦和人类社会到底是自然产生的还是约定的,城邦采用的法律制度是自然的还是约定的做出了区分,他主张适中和节制的思想,在他看来社会政治、法律和道德问题大都是在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又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自然和约定之间的中和,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政治法律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人的自然哲学思想中,都蕴含了政治哲学的萌芽思想。前苏格拉底政治哲学有着明显的特征,它探讨的主题是从完善人的社会性、实现公共伦理、公共德性角度来解决公共政治生活方式问题,同时也讨论了怎么完善人的伦理德性的问题,认为只有少数人可以拥有德性,倡导贤人政治。前苏格拉底政治哲学萌芽思想是古典政治哲学的源头,实现了神性正义到自然正义的转向,对整个古典政治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蒙意义。

参考文献:

[1]苗力田,李毓章.西方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高中政治哲学规律知识点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性;实效性

作者简介:何如一,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副教授;贺志明,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湖南长沙 410131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3―0187―03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面临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必然面对许多棘手的难题。认真总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成就、经验,研究面临的新问题,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创新,卓有成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一件意义重大又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这既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要求。“体现时代性”,就是要从时代的高度去审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念、体系、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使其与时代同步伐,滞后和超越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定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实际上,唯有体现了时代性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才具有先进性。在当前,“体现时代性”,从内容上讲,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反映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把握规律性”,就是要遵循大学教育的规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和认知的规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同时也具有科学性。只有认识、把握了这些规律,并自觉地使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建立在规律的基础上,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才具有科学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建设必须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为依据。“富于创造性”,就是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永葆生命力的源泉。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创新,就要正确地总结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教训。实际上,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我们进一步创新的财富。思想政治理论创新的动力更多地来源于社会实践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直面现实实践,不能回避现实。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还要充分尊重广大一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就是要通过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渠道”的功能,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落到实处。“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不仅是我们推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目标。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的合力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太理想,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之一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尚未充分形成,这里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的合力未能充分体现出来。如何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科学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合力作用?

首先要提高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应始终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摆在重要位置,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使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长期以来人们包括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直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这种认识背后隐含的意思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意识形态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是科学知识课程;而这种认识背后的潜台词是意识形态和科学是对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科学性并非不可统一,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也具有科学性。把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截然对立起来,并由此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功能完全二分,将科学性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剥离出去,将意识形态性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剥离出去,这在认识上是不对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其次要加强交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已形成了一些优良的传统和做法,这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要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不断优化和充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这是对一些学校既有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也为今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队伍指明了方向。多年的实践表明,专兼结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从相对封闭走向开放,避免低水平的单循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充满活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在建构新形势下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队伍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努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合力形成的新途径、新方法。一方面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的准人制,防止不合格的教师走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讲台。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彰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地位以及吸引力。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例如,可以吸引和鼓励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关的专业课的教师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同时,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至少开设两门以上的课程,以拓宽学术视野,充分吸取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成果,加深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了解。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以实行校际之间优秀教师互聘,这既有利于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资源,也有利于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还可以聘请离退休的哲学社会科学著名专家学者以及理论研究单位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开设相关专题讲座,发挥他们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加

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千头万绪,但提高认识,创造条件,努力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的合力作用,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三、研究型教学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形式

当前,世界和中国的形势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一系列重大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研究型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方式之一。研究型教学,具体地讲,应有问题意识、延伸意识、主体意识、研究意识、开放意识和能力培养意识等等。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型教学才是自觉的,而不是自发和盲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既不是一种演绎法教学,简单推理已有的知识和结论,亦不是归纳法教学,它应是二者的综合。说到底,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就是以问题为切入点,在师生互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主体性,着力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近年来,我们积极探讨体现上述研究型教学理念的具体教学方法。例如普遍落实专题教学。在当前,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从教学本身来看,主要是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现实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紧密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密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政治状态的新特点,这是我们长期面临的难题。我们在多年的教学中,加大了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加大了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我们的课堂教学专题。正因为如此,这样的专题教学使教学有较高的理论深度、较强的现实感和鲜明的针对性,提高了教学实效性和课堂吸引力。为了实现研究型教学理念,我们将传统的平面教学手段变为立体的教学方式。立体式教学就是充分调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包括读书活动、大课堂主题讨论课、网络课堂、师生对话研讨、课外学术沙龙、组织理论学习兴趣小组等教学手段的全方位式的教学,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实践教学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教育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加强实践教学,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面临的共同主题。

要进一步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育内涵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育,主要是指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它既包括提高业务能力而开展的教学实践,也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

要认真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年来开展实践教学的经验。近些年来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受到广大同学的普遍欢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中,“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应探索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模式,也就是开展课前、提倡课中、组织课后的三段式社会实践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育的有效形式。随着客观形势的不断变化,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一些师生对实践教育重视不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重形式,轻效果;有的实践教学与教学环节联系不紧密,缺乏目的性与针对性;等等。要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育更富有实效性,就必须把实践教育纳入教学环节,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学分,提供必要经费;要加强组织和管理,把教学实践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探索多层次、多形式实践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可在校内,也可在校外;可在社团,也可在基地;可在平时,也可在假期;可在课内,也可在课外。要有可操作的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建立和发展实践基地,促进社会实践制度化。

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承担者,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起关键作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支重要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只有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才能胜任其所承担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

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能够有效地教育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念,关键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科学的世界观,要对自身所教的理论“诚教之,笃信之,躬行之”。

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当前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一方面社会不断从理论层面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新的课题,另一方面学生的思想也日趋复杂和多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其他课程相比,有特殊的难度。因此相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师而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

高中政治哲学规律知识点篇8

[关键词]康德;政治哲学;正义;道德哲学

[中图分类号]B5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4-0008-03

康德以自律原则为中介把道德和自由意志联系起来,本质上是确立了作为立法者的道德主体的尊严和价值。而他的正义学说体现了他试图统一道德与政治的理想,这些在其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康德并没有完全独立意义上的政治哲学,其政治哲学是与道德哲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并以其道德哲学为基础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正义的分析,对其政治哲学的道德基础进行一些论证并简述其对后世的影响。

康德认为对公民的限制不是任意的,而是必须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他的政治哲学的根本在于他认为应当建立在正义、正当和权利上面,而不是功利、效用和幸福上。这也就是说,其政治哲学是与当时十分盛行的功利主义相对立的,并且是极其反功利的。康德也曾指出,法律理应确保最大多数人的更大幸福,而不是最小部分人的更大幸福,这也是普遍自由的实现的前提。为此,康德明确指出了立法主体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他的自由。其实在康德那里,正义是与强制联系在一起的。对康德来说,自由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它就是个人的选择自由,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追求自己的目的。无可否认,自由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是其他概念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他在三大批判中为自由确立了拱心石的地位。当然,自由不是意志的创造性选择,而是内心的包含着理性的规律,更何况自由也只能作为主体人的自由,并且康德哲学几乎都围绕着“人”而展开。他认为,现象的人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上,人是受自然规律和社会秩序制约的,因而是不自由的;但人也是“自由之物”,因此他有选择的自由,而这种自由正是他的人性之最重要和最突出的特点。康德提出,自由乃是人唯一生来即有的权利,其他权利都是后来取得的。因为人生来就是自由的,所以“每个人生来就有一种平等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对待任何事情,自己不受别人约束同时也不去约束别人的权利。这是每个人固有的本质凭借这种本质,他有权成为他自己的主人。”[1]另一方面,康德又写道,人的自由也应该加以约束,因为他是服从理性的,既然自由是受理性支配的,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就不能把自由看作是理性的自由,即服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只有这样,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才有真正的意义。

既然每个人生而自由,也就每个人生而平等。所以,人与人之间都必须相互尊重,并且在他看来,对人的尊重突出了人的价值本身,即人的理性的合理性和普遍性,也就是平等。我们只有在对普遍的道德法律的尊重中,才能被看成是平等的,这就需要我们与我们的理智的自我保持关系,并且我们越是能保持这种关系,我们就越是能做到平等,反之,我们越是与感性的自我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形影不离,我们也就离公正越远,故此我们可以推知“理智的自我是我们平等观的源头”,“把所有人都当作人对待”,这一提法的意义就在于让社会及其他束缚人的背景不成为平等的障碍,并要求人成为理智精神意义上的人,一种能获取平等价值的人而不是经验上的人。这实际上就是把人看作抽象的超越的人而不是经验上的人,并在此为道德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寻求了终极的根源,公民的权利和人的权利也就此而提出。至此,康德就把自由作为先天可能的思辨理性的唯一观念。同时我们可以认为:自由,作为人类不可缺少,不可剥夺的本质,是道德内在的基础和源泉;同时没有自由,政治、法律道德学范畴及其实践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样,康德也就把自由学说的重心落到了现实,落到了社会政治生活,走向他的实践哲学。而其实践哲学是以道德哲学为核心和归宿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有关人的价值、法权和德性以及人人平等、独立和博爱等一系列问题。政治哲学作为实践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道德哲学为基础,因为政治哲学所牵涉的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福祉,道德和正义在其中必然要起到重要的作用。

康德的政治哲学是建立在其道德哲学基础上的,并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道德哲学就是其政治哲学。他的正义概念来源于他对人的看法,在道德哲学中康德认为,人如果作出不公正的行为,就会产生一种羞耻感,就会体验到自己属于一个低下的而不是高贵的族类感觉,这种感觉破坏了人的自尊,因而丧失了自己的价值感。因此,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人受限制于两种规律,即自然的规律和理性的规律。这两种规律与两个世界即两种生活相对应,也就是现实世界的日常生活和本质世界的道德生活。在本质世界中,我们与价值和动机打交道,这种交道只出现在精神之中。因此,我们的知识是不受限制的,在此,我们不妨把自己看成是本体,看成是一个意志可能企及的道德和实在。这样我们就会感受到我们作为本体的一部分不受制于因果律,而是受制于自由的理念。我们的自由意志就产生于这样把我们自己看成是理性的,不受感性的因素支配的产物,人就是这种自由与必然的产物。我们在现象界,要避免把自己看成是完全自由的,我们在本体界和道德界,又要避免把自己看成是完全受因果律决定的,不自由的。由于在现象界,人不是自由的,对道德无法承担责任,故康德认为,道德原则只有从本体的意义上,即理性或先验的意义上才能够成立。

当然,在康德那里道德绝对不可能是来自经验,康德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否定功利主义的。在他看来,功利主义的理论根据就是从经验中去寻找道德规律及指导原则。但是由于作为现象的经验依赖自然,因此由经验导出的道德也就不可能会有普遍的适用性。另外,康德还认为功利主义的哲学家所能够做的至多只是通过归纳法把经验提升为一般性。康德认为道德律从经验和实然的世界中是推不出来的,它不是世界怎样运动和人的行为是怎样的问题,而是为制约人应当如何行为提供理由,即便是在事实上,无法发现任何这种行为的例证。康德也正是这样,通过其正义的理论使他那种纯粹的道德哲学由关注本体世界而最终深入到现象世界。

关于他的正义理论,他是通过从道德形而上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角度去加以考察的,也就是从道德哲学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去运用道德原则进而考虑正义或权利的理论。正如前面所说:对人的尊重是最高的,也就是说尊重人是无条件的义务,同时法律也并不损害道德。法律的义务所要求的正义是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目的同时尊重他人,平等地对待他人的自由。在康德看来正义观的基本点也就是:正义就是使人作为一个自由人,接受自由的普遍法则而履行自己的职责,所关心的重心是社会整体秩序的合理性和人的价值实现。所以,究其本质,康德奠基于道德哲学基础之上的政治哲学实质就是法权哲学。康德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把法制国家之下的公民正义表述为:“一、宪法规定的自由,这是指每一个公民除了必须服从他表示同意或认可的法律外,不服从任何其他法律;二、公民的平等,这是指一个公民有权不承认自己在人们当中还有在他人之上的人,除非是这样一个人,处于服从自己的道德权利加给他的义务,好像别人有权利把义务加给他;三、政治上的独立,这个权利使一个公民生活在社会中并继续生活下去,并非是由于别人的专横意志,而是由于他本人的权利以及作为这个共同体成员的权利。”[2]法律与道德法则不同,它界定的是人的外在自由而不是人的内在自由,即人民随心所欲行动的自由,只要不妨碍或侵犯他人的自由。康德认为,国家首先需要加以考虑的是福利,恰好就是通过法律来保障每个人自己的自由的那种合法的体制,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以多样的方式运用自由和追求幸福,国家不能强制性地为人们规定幸福的道路。他还批评宗长式的暴政把公民当成“不成熟的孩子”,取消了一切自由,损害了人们的权利,即使出于善意也成了“最大的专制主义”。其实这也就预示着个人与社会不可能处在一个和谐的共同体中,因为这一原则存在的基础就在于个人的私人目标与他人目标是冲突的,因而他认为,为了使个人的自由能够得到保证,国家的强制机器是必须的,并一再强调反抗暴君的不合法,革命的非正义。因此康德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人们反抗政府都是不合法的并且坚决反对暴力革命,因为唯有服从普遍的立法意志才能有一个法律和有秩序的状态。他认为对一个已经存在的宪法造反就是所有的文明和法律关系。即使法律损害了个人自身的幸福,这里的问题也不是一个能否获得幸福的问题,而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是否得到切实保障的问题。通过正义的概念,康德确立了对他人行为进行干预的原则,即保护个人的自由。正如密尔在《论自由》中指出:“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地或者集体地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3]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公民社会建立,我们就几乎没有什么正当性再去干预他人的合法行为。不论是以共同体全体利益的名义,或者甚至以当事人自己的福利的名义都不行。因为在康德看来,所谓共同体的利益实际上就是个人利益的积累,因而不存在所谓脱离个人利益的共同利益;而就个人自己的福利而言,个人就是他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我们并不知道怎样做才对别人最有好处,我们只知道怎样做才对自己最为有利。

其实,康德对正义的推导并不是从个人的利益和欲望出发的,并认为通过对人的外在关系加以制约正义的规则是从属于他的内在的道德独立性的。但是,在康德那里却明确地提出了正义就是我们在原则上怎样最好的组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问题。另外,康德并不是把国家的建立像卢梭那样归咎于人在道德上和政治上的不完备性,而是最终归咎为人的两重性:人能够理性地思维但不能理性地行动,这些都离不开他的哲学在本体和现象上的分裂,而人存在的世界不仅仅是现象世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通达本体世界,这就是康德哲学的意义所在。

他还指出,人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在最终意义都可以概括为三个问题:一、我能知道什么?二、我应该做什么?三、我可以希望什么?这三个问题在理论上意义是很小的,并且很难获得准确的回答,它们的真正意义在于它们的实践的意义。它们可以让我们去深刻地思考道德的必然规律,因为有了规律,我们就可以按理性的必然的方式行事,而它的意义也正是要帮助人们去发现善以及义务。这里与卢梭的观点基本一致:无论是在这个世界之内还是在这个世界之外,除了善良意志之外,还存在着绝对的善,如果一种愿望是为了尊重道德规律或被关于义务的意识所决定,它就是善良的行为、情绪化的行为,而不是道德的行为。因为道德行为是不顾这些情绪化的冲动,纯粹出自对道德规律的尊重。其实,纯粹出自对道德规律的尊重是行为的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

康德作为古典哲学的奠基者,作为卢梭和牛顿思想的后继者,在综合了两人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因此,根本不同于17到18世纪英法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他的政治哲学的中心问题就是探讨究竟是经验还是理性决定道德,他的回答明显与经验论是对立的,他认为道德不是来自经验,道德同时也必须脱离经验,如果把道德归结于经验,那么道德就会成为一种主观任意的东西,就不可能成为普遍的、客观的和必然的东西,也就没有普遍的、客观的和必然的有效性,康德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把道德与幸福对立起来。

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康德正义和道德的关系:一方面法律的正义创造了一种法律的条件来保障个人的消极自由,以便他们能够自己选择,这样就意味着法律的正义为个人的道德自律或者自主创造了一种可能性;另一方面法律的正义并不要求人具有善良的意志,因此,在不依靠善良意志的情况下,它促使人去做合法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本身也是道德所要求的,因而它部分地实现了道德的目标。在这两种情况下,政治都是道德的工具。

康德政治哲学的理论贡献在于他认为:道德的评价不是根源于感性人的幸福、快乐和利益,而是超越了这些感性经验的先验的绝对命令,个人必须服从它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这实际上是指出道德就是作为整体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对个体的要求、规范和命令,人之所以需要理性,在康德看来,恰恰是证明了人不是理性的存在而是感性的存在,因而需要理性来指导他的行为。在道德领域,需要实践的理性来指导他的自然。实践理性要求道德与理性统一,而这种统一在经验中是不可能达到的,这就要求道德规律在理性上的善,而不是像幸福那样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善,是一种形式和理想意义上的善,它是一种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越。他认为道德不可避免地走向宗教,这就是康德所说的理想的信仰。因为在他看来人的信仰自由有两种:理想的信仰与迷信的信仰。正是在这些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康德建立了自己的法权理论的正当哲学,法权理论是康德的政治伦理学。他认为对自己的义务是道德理论,对别人的义务是法权理论。道德是肯定的,是推动人的行为的;法是否定的,是限制人的行为的。因此,法权的一般原理即是限制一定自由以便获得“完整”的自由。这虽然是人们自愿作出的规定,但并不构成人们之间的契约关系,而是一种先验的理性的产物,是理念和理想意义上的实践理性。

当然,康德政治哲学在政治哲学史上具有特定的地位,并对后世政治哲学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道德哲学从论证绝对命令的意志自由的普遍必然性着手,详尽论证了人的自然权利和主体立法自由与服从的基础,旨在为政治自由和平等奠定一个无条件的道德基础。康德批判了马基雅维利主义,批判了道德上的怀疑论,试图以新的基础重建政治与道德的统一。尽管道德政治家有时也成为他无法控制的环境的牺牲品,尽管政治中处处充满了不道德的因素,但康德认为我们仍然没有理由完全否认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因为事实上并非所有因素都是与进步、与改善作对。因此,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他的政治哲学实际上构成了其实践哲学的一部分,是他的道德哲学的延伸。他的正义概念来源于对人的看法,在道德哲学中康德主张人的道德是进步的。在他看来,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即建立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在国际上建立起永久和平都离不开人的道德进步。这是否表现得过于乐观呢?确实如此,从事实的观点看,道德进步的迹象亦微乎其微,但从人的自律的观点看,我们还能有什么更好的立场呢?如果人确实是有自由的,我们只有采取我们的观点,只有通过有意识的道德努力才能改善我们的处境,促进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向着改善的方向发展。牟宗三认为康德对道德发展的先验性和普遍性的论证,“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令人信服的说明了道德法则的崇高和严整。”[4]

康德对道德哲学的论证,在西方伦理学史上引起了重大的转向,他把道德的根据和价值标准从主体外部移到主体内部,从感性移到理性,使道德的他律变为道德的自律。因此他的道德哲学是依据先天理性、道义论和责任论,给出的原则是绝对的道德命令和自由意志,对后世的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思想提供了关于理性价值和尊严的内在基础。罗尔斯公开承认他奠基于社会契约之上的“正义论在性质上是高度康德式的”[5],他虽然区分了康德的道德建构主义与所谓公平正义的政治建构主义之间的差别,但仍然认为“一种自律的政治观念便为一种具有理性多元论特征的立体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政治价值基础和政治价值秩序”,公民对正义和公共理性的政治价值的理解,“建立在他们在跟作为自由而平等之公民观念和作为一公平合作系统的社会观念相联系的实践理性基础上的。”[6]

此外,康德在道德哲学中还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人作为道德主体乃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峰,人自由地作为道德主体,才能真正达到最高的自由,实现人的尊严,“个人不是有价值,就是有尊严”[7]。在当代的人权理论和国际人权公约中都十分强调人作为主体的价值和尊严,可以说处处都能看到康德为后世所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美]m.马奈力.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概念[J].哲学译丛.1981,(3).

[2]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40-141.

[3][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0.

[4]德国哲学论丛(1999)[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56.

[5]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序言.

高中政治哲学规律知识点篇9

所有政治科Ⅱ卷试题,从形式上逻辑角度分类不外乎两种:一是归纳法,即答题顺序是先答相关材料,再答相关材料体现的道理;二是演绎法,即用相关道理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答题顺序是先答相关道理,再分析说明材料。

所有政治科Ⅱ卷试题,从解题、答题的角度来讲,一定要严格遵循审题的先后顺序和答案要点的“三来”原则:第一,从问题中来,这就要求我们对问题必须字斟句酌;第二,从材料中来,这就要求我们对材料必须条分缕析;第三,从与问题、与材料相关的书本知识、社会热点、方针政策中来,这就要求我们对书本知识、社会热点、方针政策要烂熟于胸。

所有政治科Ⅱ卷试题,从解题、答题的要求和规范的角度来讲,要特别注意五点:①审题要“准”(前提)。弄清题意,关键在于一个“准”字,否则,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②要点要“全”(基础)。组织要点,关键在于一个“全”字,否则,丢点必丢分。③详略要“当”(关键)。详略适宜,关键在于一个“当”字,否则,要么在应详处丢分,要么在应略处多事。④分析要“透”(能力)。扣题分析,关键在于一个“透”字,否则就体现不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⑤总结要“明”(觉悟)。总结表态,关键在于一个“明”字,否则就体现不出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哲学部分例举

由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而世界观又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鉴于此,对哲学高考命题的总结和预测不应把它落实到具体的时事热点,而是要更重宏观、重方向、重规律、重趋势。

另外,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哲学类试题,一般不能这样答:整个的原理整个的方法论整个的扣题分析,而应该这样答:一小点原理一小点方法论一小点扣题分析(每一个答题要点中都要有这三个要素)。

(一)辩证唯物论部分

从大范围来讲,要关注这类题: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或者哪些道理(归纳)?或请用唯物论的有关道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说明(演绎)。其解题关键就是要明确唯物论的主干知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具体内容,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具体内容。

从小切口来说,要关注两类题:

(1)材料是如何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归纳)?或请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演绎)。

(2)材料是如何体现实事求是的(归纳)?或请用实事求是的观点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演绎)。

(二)唯物辩证法部分

从大范围来讲,要关注这类题:材料体现了辩证法的什么或哪些道理(归纳)?或请用辩证法的有关道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说明(演绎)。其解题关键是要明确辩证法概念的内涵和其主要内容:一个根本的观点――矛盾,两个基本的特征――联系和发展,三大重要规律――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从小切口来讲,要关注这些题:

(1)关于联系观点的题。

(2)关于发展观点的题。

(3)关于矛盾观点的题。

(4)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题。

(5)关于对立统一的题。

(三)认识论部分

从大范围来讲,要关注这类题、材料体现了认识论的什么或哪些道理?或请用认识论的有关道理对材料加以分析说明。其解题关键是要明确认识论的主干知识:(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3)科学理论对实践的预见、指导、促进作用。(4)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扩展、推进认识。(5)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从小切口来讲,要关注这些题:

(1)关于主观能动性的题。

(2)关于实践观的题。

(3)关于培养创新思维的题。

(四)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一般来讲,要关注这类题: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或哪些道理(归纳)?或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道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演绎)。其解题关键主要是明确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范围:价值观、人生观部分,也包括实践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还包括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要求我们从社会存在的客观实际出发,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五)辩证唯物主义部分

一般来讲,要关注这类题: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什么或哪些道理(归纳)?或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道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演绎)。其解题关键主要是要明确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范围: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个部分。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Jp+3]这是哲学部分范围最大的题,即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什么或哪些道理(归纳)?或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道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演绎)。其解题关键主要是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范围:辩证唯物主义部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主要是价值观、人生观)。

另外,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部分是有机统一、相互渗透、水融的,因此不能机械地理解和划分各个板块。比如规律,不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历史唯物主义都可以用:唯物论可以用,辩证法可以用,认识论可以用,价值观可以用,人生观也可以用。

高中政治哲学规律知识点篇10

论文摘要:传统的观点认为,从《理想国》到《法律篇》,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哲学王”的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过程。本文拟通过对柏拉图政治法律思想的发展历程的阐述,来论证一种不同的观点: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经历的并非是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而整个都是法治思想的发展历程。本文拟从其法治基石正义观的发展,哲学王之治到法治的发展及其政体观念的发展来论证笔者的观点。论文关键词:柏拉图;法治;《理想国》;《法律篇》;正义观作为古希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一生的著述颇丰,他一共留下了23篇对话和3件书札,其中关于政治法律的对话,依次有这样三篇:《理想国》(国家篇)、《政治家篇》、《法律篇》。这三篇对话反映了柏拉图法治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说,《理想国》是柏拉图探讨哲学和道德哲学的重大智慧结晶,《政治家篇》和《法律篇》才真正在《理想国》的基础上构建城邦的政治法律制,而晚期的《法律篇》更是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政治法律思想。柏拉图青年时代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度过的,他目睹了当时希腊社会的混乱给城邦公民带来的悲惨遭遇,也目睹了希腊由盛转衰的过程。这促使他萌发了强烈的构建一个理想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为希腊城邦的社会秩序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探讨,都在为民主法治构建理论基础,并最终期望将这种理论变成制度,付诸实践。传统的观点认为,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经历了一个由《理想国》中的“哲学王”人治到《法律篇》中法治的转变。但本文认为,柏拉图政治法律思想的发展并不是一种由人治到法治思想的转变而是法治思想的一个发展过程。柏拉图的法治思想建立在他的哲学和道德哲学基础之上,是一种理性的法治思想。下文将以《理想国》和《法律篇》为对象对这个观点做一论证。一、柏拉图“正义”思想的发展正义的价值可以说是西方法治的基石,同样,柏拉图的法治思想是建立在他的正义观基础之上的。正义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正义是具体多变的,美国著名的法学家博登海默把它描述为:“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aproteanface),变幻无常,随时间呈现不同形状并且有极不相同的面貌”。同样,柏拉图对于正义的阐述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柏拉图早期的正义观体现在《理想国》中,此时他对正义的论述与晚期在《法律篇》中对待正义的观点有相当大的不同,早期的正义观是精确、可具体计量的,有确切的定义,甚至是可以反证的,是一种实体正义的思想;而晚期则是一种程序正义的思想。(一)《理想国》中柏拉图的正义思想《理想国》的副标题为论正义,可以从一个角度上说,《理想国》通篇都是对正义的探讨,《理想国》就是一部“正义论”。从什么不是正义到论述什么是正义,从正义本身是什么到论述正义的结果及正义将带来的利益,从城邦正义到个人正义,柏拉图对正义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在《理想国》的开篇,苏格拉底在与克法洛斯的对话中引出对正义是什么的探讨,苏格拉底和克法洛斯都同意仅仅有话就说,有债照还不能算是正义,而“玻勒马霍斯插话说:这就是正义的定义,如果我们相信西蒙尼德的说法的话。”柏拉图接着摆了几种欠债就还不是正义的情况,此外,柏拉图还驳斥了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适如其分的报答;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不正义比正义有益这几种正义观。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是自视为立法者的身份的,因而也可以说他是在说明给社会生活制定的法律规则是需要体现正义的,并且这一正义是有实体的判断标准的。他否认了那些通常的正义的定义,并阐述了自己的正义观。他将正义看作是组成城邦的各个部分(即统治者、护卫者、农民及工匠)“按照其本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强调每个人在城邦都只能承担一项工作而不得相互僭越,只有这样,城邦才能稳定。他从国家整体目标的视角出发,提出正义不仅是个人的德性,而且是国家和个人的共同德性不但是对个人的要求,更是对国家的要求。由此开始了他对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的追求。柏拉图首先以一个例子引入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的探讨。他说“假定我们视力不好,人家要我们读远处写着的小字,正在这时候有入发现别处用大字写着同样的字,那我们可就交了好运了,我们就可以先读大字后读小字,再看看它们是不是一样。”这个例子跟正义的关系是“有个人的正义,也有城邦的正义”。因此他认为大东西里边的正义可能更容易理解,主张用由大见小的方法,先探讨城邦的正义,然后在个别人身上考察它。他从一个城邦的成长讲起,来考察正义和非正义的成长。。柏拉图认为城邦起源于社会分工。由于每个人各自的性格天赋不同,适合做不同的行业,于是产生了分工和交换。随着分工和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商业和对外贸易,还有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城邦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同外界的战争不可避免,这就需要城邦保卫者。城邦保卫者包括统治者和辅助者。城邦的护卫者必定是经过良好教育培训,并被证明是最优秀的。这样城邦社会被划分为三个阶层:统治者、军事护卫者、生产者。柏拉图引用腓尼基神话,提出了人有金、银、铜、铁之分的观点。由于先天的差异,公民存在着金、银、铜、铁之区分,一个人在城邦中应居于什么样的等级,只取决于他身上的金、银、铜、铁的比例,也就是他的天性和努力。人们追求各种美德如智慧、勇气、节制,一个正义的城邦也应该具有这些美德。在一个理想的国家里,智慧、勇敢和节制要有序、合理的加以安排。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国家就是智慧、勇敢、节制三者和谐有序的结合,而正义就是社会各个阶层周守本分、各尽其责,一个正义的城邦——理想国,就是一个各人按照天性,做自己应做的本分工作的共同体。接着,柏拉图对照城邦正义论述了个人正义。他认为,人可分为灵魂和肉体两部分,而人的灵魂有三种品质。即理性、激情和欲望,而这三种品质又与三种德性——智慧、勇敢和节制相对应。个体的正义就是灵魂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就是人的理性、激情和欲望保持在各自的限度之内,从而求得各不同部分的和谐统一。在这三种品质中,理性居于领导地位。柏拉图的正义观中始终贯穿着对法律的论述,柏拉图似乎也自命为就是一位立法者。他在《理想国》中明确指出不正义的法律不是好法律,并且认为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是相辅相成的,个人如果违法,城邦正义便不存在。在他看来,人性中三部分和谐便是正义、美德,也即是合法的;当不正当欲望占主导地位,打破三者和谐时,便是不正义,一个人便会违法。此外,他还在《理想国》中阐明了法律是否得到维护对国家的秩序和幸福具有重要的意义,法律对保持勇敢这种美德的重要作用,他还把把法律和法律的精神看作是治国者、辅助者治国的依据。由此可以看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是重视法律的价值的,只不过他重视的是人们心中的法律,珍视的是正义与理性所认可的法律,珍视的是正义和理性的实体标准所体现的那些价值,至于有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则是并不重要的。虽然此时柏拉图对法律的重视缺少了法治的核心程序正义,但不能由此否认他此时法律思想的法治性,笔者认为,柏拉图此时对正义的阐述和对法律的态度正是其法治思想的萌芽和探索阶段。(二)《法律篇》中柏拉图的正义思想据西方研究柏拉图的专家考证,《法律篇》是柏拉图晚年的作品。它成书于柏拉图三赴西西里岛上的叙古拉城邦之后。柏拉图为实现自己在《理想国》中的“哲学王”的政治理想,试图在叙古拉实现自己哲学治国的理想,但无情的现实深深的打击了他。尝试的失败使得柏拉图更加现实的考虑治理国家之道,由此,法治观念成熟起来。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步法学著作,它处处显示出法律的至上性。在此,先关注一下它对正义的阐述。正义在柏拉图的《法律篇》中,首先被认为是立法者的美德,因为这种美德要达到的目标是追求整个国家的美好与幸福。他指出,每个立法者,除了最高的美德之外,不能考虑其他的见解。而这种最高的美德,就是“决定时刻的忠诚”,人们也称其为“彻底的正义”。关于正义的具体内容,柏拉图指出:“最好的政策是用他自己的新法律来统治帝国,这些法律给予所有的人以某种程度的平等。”他认为法的平等就是法的正义,从另一个方面说,正义就是“善”,柏拉图认为,“立法者制定每项法律的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善”,而“最大的善既不是对外战争也不是内战,而是人们之间的和平与善意”。人性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受善的控制,由此达到最好的生活状态。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在对当时流行正义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正义理论。柏拉图《法律篇》中从法律理念的层面上继续了这种讨论,并明确提出了区分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他认为,人们通常所说的“正义是强者的权利”这样一种观点是错误的,政府权力不应给予最强者或最富有的人,而应给予服从法律者。法律没有权威的国家易于毁灭,而法律高于统治者的国家则能得到神的祝福。简言之,法治和平等是正义的;不依法办事,为强者立法是不正义的。柏拉图通过对正义的阐述,宣传了他法律至上的思想,由此体现了他的法治思想。柏拉图认为人的美德是至上的,因此与人的美德相符合的法律也应该是至上的。法律的至上性意味着法律在国家管理中的重要性。法律的地位是任何权威所不可比拟的。此外,柏拉图还重视法律的稳定性,提出了法律修改的三个原则。法律至上性下的柏拉图非常重视程序正义。他对程序正义的主张体现在立法方面、司法方面、行政决策和选举程序方面。这些都充分凸显了他的法治思想。柏拉图的正义思想,从《理想国》中的重视实体正义到《法律篇》中的重视程序正义,正是柏拉图法治思想发展的历程,体现了他的法治思想从萌芽探索到逐步发展的过程。二、从“哲学王”之治到法治及其政体观念的发展从《理想国》到《法律篇》,柏拉图的思想经历了从理性的立法者“哲学王”之治到明确强调法律至上的法治的发展过程。其政体观念也有最初的批判各种政体发展到最终的混合政体观念。所有这些,都可以验证柏拉图“法治”思想的发展(第3页)历程。(一)从“哲学王”之治到法治柏拉图在其《理想国》所设想的乌托邦中,把城邦的完善、公民的幸福生活寄托在统治者个人身上,主张国家是通过“哲学王”进行统治的。而在《法律篇》中,法律则具有至高无上性,统治者和臣民都必须服从法律。由此,便有一种主流的观点认为从《理想国》到《法律篇》,柏拉图的思想经历了由“哲学王”的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但笔者并不赞同这种观点,笔者认为,《法律篇》是《理想国》的延续,是柏拉图法治思想的发展和成型阶段。《理想国》中“哲学王的政治意义并不可能在于哲学王从话语变为现实……哲学和权力结合的政治针对性在于它是智慧之人变革城邦立法的最佳形势,而哲学王对城邦的统治其实就是法治”。由谁来立法,怎样立法,怎样实施,在柏拉图看来唯有通过教育、通过遴选由少数爱智慧的哲人来完成。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追求的哲学王是一个追求真理的立法者,是从城邦公民中经过筛选和长期教育培养出来的立法者。《理想国》中柏拉图哲学王思想的展开是沿着哲学、哲学家、哲学王一步步推进的,洞喻是贯穿其中的重要线索。在这个著名的比喻中太阳、洞穴、囚徒等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寓意,柏拉图也以一种迫切而隐晦的形式宣告了哲学统领一切的开始。他认为,哲学是对自在自为的真理和正义的意识,是对国家的普遍目的及对这种普遍目的的有效性的意识。它所追求的是一种至高的“善”。当然这种完美的善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它需要一系列精心的准备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因而柏拉图对现实中哲学家的培养和成长做出了进一步规划,即每一位哲学家都必须经历从体育到音乐,从算术到几何、天文学,再到辩证法这样一条漫长的道路。在柏拉图看来,哲学家的成长过程是艰辛的,这正体现了他对哲学至上性、神圣性的论断;另一方面也预示了哲学与现实政治之间的某种隔阂。在这个基础上,柏拉图提出了“哲学王”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哲学王要进行理性立法,必须具有真知,通过自身努力来追求至高的“善”。同时,他又在《理想国》中明确说明,如果哲学王对于美的事情、正义的事情、善的事情无法进行最真实的把握,那也只能由守卫城邦的法律和习惯者来实现这一目的了。由上述可知,在此时柏拉图的思想中,已经开始重视法律在治理城邦方面的作用。只不过这时的法律依托于理性,是从理性角度为城邦的法律寻找依据的,坚持至上的理念。到《法律篇》时,这种抽象的理念开始转化到具体的法律制度,逐渐勾画了一个有机的法治体系。柏拉图的《法律篇》在简单地论述了法律制度的目标,城邦和立法的产生之后,便开始认认真真地为我们描述一个“第二好的国家”——新理想国在这个新理想国里,法律被提升到了重要位置,法律成为治理城邦的依据。他在突出强调法律的作用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地提醒着关于"美德""智识""哲学"等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并没有完全抛弃《理想国》中哲学王的地位。他在《法律篇》中依然强调要使一个国家尽快并有效的建立起最能让人民幸福的政治制度,统治者除拥有年轻、记忆力强、学得快、勇敢等品质外,还必须具有与生俱来的崇高品格。因此,从《理想国》到《法律篇》是柏拉图法治思想的发展过程,而非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过程。柏拉图这种法治思想的发展历程,也可以从他的理念说中找到论证。理念说渊源于古希腊思想中对本源问题的思考,可以追溯至赫拉克利特提出的logos理念,有"命运"、"必然性"、"尺度"等规定,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以普遍规律和共同法则为基本含义的理性范畴。柏拉图思想体系中的理念说认为世界分为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现实世界虽能被感知,但却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因而不能被认识,是不真实的世界;而理念世界虽不能被感知,但却永恒不变,是可认识的真实世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述的就是一个理念的世界,由于现实的挫败,到《法律篇》时,柏拉图开始关注与理念世界相对的现实世界,开始了对现实世界的思考。但根据理念说,现实事物本质上是不完善的,只是对它的理念的不完美的模仿,它的完善也只存在于现实世界之外的理念世界,它只能无限地追求和趋近于理念世界。因此,柏拉图在《法律篇》中强调用树立法律权威,用法律的统治来弥补现实世界的不完满,同时也不能忽视“善”的重要性,以尽可能的使现实世界趋近于理念世界。由此可见,从天上之城到地上城邦的构建,从《理想国》中的关注理念世界到《法律篇》中的走向现实世界,也是柏拉图理念思想的发展过程。反映到柏拉图的政治制度设计中,这只不过是其思想关注点的变化而已,是对政治制度设计的一种探索,一种逐步走向现实的探索。而非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二)柏拉图政体观念的发展在《理想国》中提出了四种政治制度,分别是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和僭主政制,柏拉图对这四种政体分别给以了批判。第一个是斯巴达政体,这是一个军人掌权的国家,他们争强好胜,贪慕虚荣。第二种是寡头政体,从荣誉政治中产生,在社会采取财产私有制后出现,是一种根据财产标准确定资格的制度。政治权力掌握在富人手里穷人是没有什么权力的。在这种制度下,人人崇拜财富,贪欲之心严重破坏了社会风气。在这样的国家里,统治者的奢靡使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党争、内战很容易爆发。第三是民主政体,在这种政体下,他们打着人人平等的口号,不加区别的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而不管他们是不是事实上的平等者。这种极端化的自由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最终导致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第四是僭主政体,这个应该说是从民主政体发展而来,民主制下极端的放任和自由使人民不屑于任何的约束,不管是个人还是法律,最终走向了极端的奴役。那些起初扮演穷人保护者的人民领袖利用民众的力量获得政权后便开始鱼肉人民,当人民发现他们培养和拥护的人的真实面目时,“他已经足够强大,他们已经没有办法把他赶出去了”。这就是僭主政治。柏拉图详细的评述了四种政体,并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但并没有接着给我们一个可以替换这四种政体的理想政体。到他的《法律篇》,在他的新理想国里,柏拉图认为存在着两种国家政体即君主制和民主制,其他政体形式均由此演绎而来。“一切其他政制实际上都是这两种母制的变种”。因此,如果要选择自由与法律的密切结合,在一个国家中就要有具备这两种因素的政体。所以,在《法律篇》中,柏拉图在法治的大框架下,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混合政体,即君主制和民主制相结合的“混合政制”。这是一种在节制、平等、自由以及智慧等法治伦理基础上建构而成的政治模式。他认为只有在在这种“混合政治”中,自由、和平以及智慧等政治精神才能真正的生根、成长并获得很好的发展。在这种政治观的指导下,柏拉图认为在《理想国》中他曾经批判的四种政体都不是一种体制,而只不过是一些体制的主导性成分,只有这种“混合政治”才是现实的最优体制,才是各种善理念的现实的体制根基。对于君主制和民主制,柏拉图曾说“一个是极端的服从,一个是极端的不服从,那么其结果在两个社会都不能令人满意。”可以看出,柏拉图在此揭示了极端君主制的极权法则与极端民主制的自由原则,这两类权力原则由于违反权力的制约原则而在现实中无法取得理想的结果。柏拉图主张以法治为核心内涵的混合政体,在法律统治下的“混合政治”才是一个真正有效的政治模式,才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之所以说柏拉图的混合政体观念是建立在法治的大框架下,是因为混合政体中的君主原则,是在强调统治者必须以法律为准则进行统治,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这实质上展现的是柏拉图政治思想中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同时,混合政体保留民主制的原则,是在法律统治下进行的,是希望公民能在法律的统治中实现自己的各种权利。泰勒曾在其《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一书中说:“《法律篇》比柏拉图的任何其作品,更直接涉及写成它的时代的政治生活,而且是预定满足一种紧迫感的需要的。”结语:至此,柏拉图的法治思想在《法律篇》中基本展现出来。在《法律篇》中,柏拉图从正义的内核是法治与平等出发,对法治作了论述。他认为,一个国家或者城邦,必须要用法律来治理,法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极大的权威:“法律所施加的力量是极大的,每个人始终应该与它合作。”在法治理论方面,柏拉图开始强调,这种极大权威的法律是必须为整个国家的全体人民制定的,“不是为整个国家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律是伪法律。”而且,这种法律也必须是受到民众欢迎和拥护的。柏拉图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法治的具体内涵,,即政府官员的依法办事和民众的遵守法律。即守法包括立法者守法和老百姓守法。城邦的稳定性要求公民尊重和遵守法律,柏拉图号召公民遵守法律,但他所号召的遵守是对人有益的自愿遵守。法律应该得到遵守,因为它是有益的,而不仅仅因为它是法律。为了使城邦的法治能够更好地实现,柏拉图还提出了分权的思想。他认为如果权力分配不当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所以立法者立法时应该注意权力的分配。柏拉图主张把单一的王权一分为二,把权力限制在更合理的比例上。虽然这种分权思想还比较原始和简单,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千多年前的柏拉图已经认识到必须限制王权,否则法律将无法获得执行。柏拉图甚至指出,波斯人的政治腐败现象的理由是,他们过度地剥夺了人民的自由并且致力于引进极权政治,以致他们破坏了这个国家中的一切友谊和共同精神。这与现代法学的权力过度集中必然导致腐败的法治理论几乎完全吻合。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法律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法学著作了。虽然其中的很多理论还不够完备,但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正如罗素所说:“一切的开端总归是粗糙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因此便忽视它们的创造性。柏拉图所说的话哪怕是加以一切必要的改正之后,其中仍然有某些东西是要保存下来的。”亚里士多德就是在其师柏拉图的基础上创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综上所述,从《理想国》到《法律篇》,柏拉图首先从法治的基石“正义”开始论述探索,从《理想国》中强调实体正义,经过发展,到《法律篇》时,现实的挫败使他转向强调程序正义,从而展现了他的法律至上思想,强调依法而治,并在法治的大框架下构建了混合政体这一全新的政制制度。这个过程,是柏拉图法治思想从初步探索到最终成型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