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学的各种效应十篇经济学的各种效应十篇

经济学的各种效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53:25

经济学的各种效应篇1

[关键词]微积分;经济分析;数学

中图分类号: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59-01

一、前言

在纷扰复杂瞬息万变的经济现象中揭示其背后深刻的经济原理离不开高等数学。而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核心,也是与经济学联系最紧密的纽带,是学好经济学的基础,在经济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二、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基本应用

(一)一般均衡理论中的微积分方法:经济均衡理论是瓦尔拉斯创立的

所谓瓦尔拉斯均衡,就是对每一个商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等的所有均衡条件进行描述。即寻求在经济生活中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均衡价格体系存在的条件。一般均衡分析是在构建多变量方程组的前提下,运用微积分理论对商品市场的供求进行边际分析,从而寻求一个均衡价格体系,使经济达到一般均衡。其思路是由商品需求和要素供给及厂商商品供给和要素需求的分析,到整个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首先考虑h的产品需求和要素供给,然后再将所有h的商品需求和要素供给分别相加求得每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和每种要素的市场供给。h的效用取决于它所消费的各种商品数量以及它提供的各种要素数量。

(二)消费者均衡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的核心是消费者如何获得效用最大化

无论是从基数效用论入手还是从序数效用理论入手,都可以得出相同的消费者均衡条件的结论:(mU为边际效用,p为价格)其分析工具是微积分。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是:设tU表示总效用,以U表示边际效用,Q表示消费者,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若消费者货币收入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三)弹性分析

商品价格的提高或降低会引起需求量的减少或增加,但价格变化以后,需求量所作出的反应或增减变化程度,不同http://的商品时不同的,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也是不同的,所以需求的弹性可以用来衡量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也就是两者之间的灵敏程度。在经济学中,弹性可以理解为:它是一个因变量的相对变动和一个自变量的相对变动之比。

(四)最大的生产要素组合

在生产理论中,为了简化分析,通常以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考察长期生产问题。假定生产者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生产要求来生产一种产品,则两种可变生产要求的生产函数为:L为可变要求劳动的投入量,K为可变要求资本的投入量,Q为产量厂商可以通过对两投入要素的不断调整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

(五)最优化问题

边际分析研究的是函数边际点上的极值。也就是研究因变量在某一点上(即边际点)是由递增变为递减,还是由递减变为递增的规律。这种边际点的函数值就是极大值或极小值。边际点的自变量是作为判断并加以取舍的最佳点,而寻找这个可据以做出最优决策的最合理的边际点,正是经济研究的一个焦点。因此,微积分法是研究最优化规律不可缺少的方法。

(六)边际分析

在经济学中,经常会遇到边际这一概念,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等等,从文献《赵树源,经济应用数学基础(一)微积分》看,经济学中的边际问题,就是相应的经济函数的变化率问题,即把一个经济函数的导数称为该函数的边际函数,边际函数在某一点的值称为边际值,总成本函数关于产量的导数称为边际成本,其经济含义是:当产量为q时,再生产一个单位(即)所增加的总成本;边际收益是指总收益函数关于销售量的导数,其经济含义是:当销售量为q时,再销售一个单位(即)所增加的总收益;边际利润是指总利润函数关于销售量的导数,其经济含义是:当销售量为q时,再销售一个单位(即)所增加的总利润,

经济学的各种效应篇2

一、立足当前人才培养状况,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和人才要求

作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一定要把握经济管理型人才基本特点,立足于社会的未来发展需求,真正从社会经济管理方向以及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出发,不仅培养出来的经管类人才能够掌握各种知识和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适应未来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让学生更好地就业,更好的创造未来,不断的开拓新的领域。提高学生的信息捕捉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决策能力,把握住社会发展现实,构建科学完整合理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够结合社会发展的变化规律调整人才培养战略,真正把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实际接轨,让学生能够真正地适应市场,在市场中更好的历练,造就高素质的经管类人才。针对市场对人才的发展要求,针对未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的方向,对人才培养应该更加注重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他们的义务感,对各种新鲜事物有着一种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不断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挑战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能够更好的从社会实际发展出发,增强他们的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确保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发展当中具备较强的预测能力、信息捕捉能力、市场分析决策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以及对各种问题的灵活应对和处理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经管类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学生实践,立足社会发展,围绕学生的未来就业和创业,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一定要做到课程资源的优化设置,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训练,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给学生留出更多的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去感知相关的知识,历练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培养学生应对各种问题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尤其是能够让学生真正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向,有效捕捉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地分析处理。针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现象能够认真分析现象背后的规律,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并且能够很好地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把握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在具体的问题当中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改变教学策略,突出案例分析教学

在教学策略上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改变传统的注重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突出强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此,应该更加突出强调案例法分析教学。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发展目标,选择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有效地分析,让学生更好地在案例分析当中掌握相关的市场经济的现象,分析各种市场经济行为,在具体现象和行为当中感知经济管理当中的有关知识和理论,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作为教师应该首先精选各种典型案例,并对案例进行深人的分析,能够让学生真正的从具体案例当中学到相关的知识和理论。设置典型的问题,让案例更加富有启发性,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突出他们的主体性,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合作讨论当中深人问题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法能够真正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更加注重校企合作

经济学的各种效应篇3

[关键词]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关系

引言

很多学者认为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的关系就是理论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基础,而今应用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的具体实践和应用。然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现在普遍存在着轻理论以及重实务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存在使我国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受到了较大的局限。必须要认真的梳理清楚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相适应,并且能够对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

1.我国轻理论以及重应用的经济学研究现状

1.1出版界在经济学研究中的片面倾向

目前出版界普遍的认为,相对于理论经济学而言应用经济学的成果更加受欢迎,因此现在很容易发表和发行关于应用经济学的刊物或者论文。相比之下,大部分的出版社并没有对理论经济学研究成果具有太大的兴趣,而且往往会冷淡理论经济学的投稿作者。甚至还有一些出版社将一些硬性的规则和条例颁布了出来,要求作者如果要出版理论性学术专著必须要对相应的资助金进行提交,而且资助金额均有非常高的额度,这样就导致理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很难发表出来,造成了这一类高水平学术著作的严重流失,从而严重的影响到了经济学的整体发展。

在应用经济学在我国的经济研究学术界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这样就导致很多学者急功近利,对经济利益和名誉进行片面的追求,特别是在研究和解决各种经济实务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多的人才,很多学者不惜运用各种手段从而能够在应用经济学的研究队伍中加入进去。而现在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却变得越来越冷门,由于经济实务问题以及应用经济学方面集中了大量的年轻的学者,因此造成理论经济学研究严重的缺乏人才[1]。

2.导致经济学研究出现片面倾向的主要原因

市场从客观上调控的人们对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追求的行为,现在理论基础研究具有见效慢以及收益少的特点,而应用经济学则恰恰相反,因此不管是学校研究人员还是学生都对应用经济学在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的巨大潜力具有充分的认识,因此使得应用经济学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学校的研究基金大量的倾斜于应用经济学,而经济刊物编辑社和出版社也对市场效应和经济利益进行片面追求,从而忽视了自身应该在学术研究中需要承担的各种责任。总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应用经济学占有了大量的资源和人才,最终造成理论经济学严重的缺乏发展的动力[2]。

3.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从本质上来讲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就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告诉我们,实践是理论的来源,而理论又能够对实践进行指导。然而现在在很多人看来理论经济学只是具有学术价值,真正具有实际价值的是应用经济学,只有应用经济学才能够将各种经济问题很好的解决掉,哪怕不需要理论经济学,只需要有应用经济学就能够对企业进行很好的管理,并且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发生和发展,而且其规律具有不可替代的客观意义,只有具备基础理论上的支持,才能够真正地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理论,才能够将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真正的找出来,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最终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类似问题。因此,只有大力的发展理论经济学才能够将前进的动力提供给应用经济学,并且能够将各种经济变化和现象的理论依据和价值找出来。

总之,要想真正的对应用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首先必须要将理论经济学作为指导。而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和进步也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因此,从本质上来讲现有的片面化的重实务、轻理论的的思想属于一种本末倒置的落后观念[3]。

3.对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片面发展的问题进行解决的有效对策

3.1促进学术界研究现状和观念的积极转变

现在我国的学术界过于倾向于对应用经济学的研究,要想保证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实践平衡发展,首先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术界在经济学方面研究现状和观念的积极转变,并且将当前轻理论以及重应用的研究误区扭转过来。积极采用政策上的支持、鼓励以及研究基金的投入措施从而将更多的动力提供给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将更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提供给理论研究者,这样才能够使理论经济学的研究中集中更多的学术工作者,使当前学术研究中存在的片面现象得以根本解决,并且充分的保证两大学科之间的平衡发展。

3.2对经济学教育观念进行积极的革新

不管是学校也好还是教师学生也好都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之间具有缺一不可一击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要深刻的了解理论经济学指导应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植根于理论经济学的本质特征,并且要积极地鼓励教师和学生展开对基础经济学理论的学习,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理论经济学的学习中自觉地参与进来,并且致力于自身学习和实践基础理论的不断加强,对理论经济学进行积极主动的钻研。

3.3对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进行创新

教师在对理论经济学进行讲授的时候要尽可能的避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样很容易导致课堂学习变得十分乏味和枯燥,很难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具体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必须要鼓励学生多交流、多思考以及多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拓宽学生视野以及启发学生思路的作用,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积极的鼓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在学习应用经济学以及理论经济学的时间和精力得到有效的平衡,最终能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4]。

3.4真正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对理论经济学的重要性进行强调,并不是要将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分割开来,如果完全脱离实际的纯理论也并不具备对实践进行指导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密切地结合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才能够保证理论经济学研究的长远进步。在对经济学人才定向培养的时候也要注意到使经济学研究人才真正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紧密地结合经济学实践以及基础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相关的理论,并且能够更加有效的认识经济实践活动,最终能够使经济研究者能够对所拥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运用,从而将经济实践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解决掉。

经济学的各种效应篇4

   关键词: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有效性

   货币政策理论概述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主要的货币政策理论有以下四种:

   古典学派: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认为名义货币数量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失业率、实际工资、实际利率、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变量完全没有影响,货币数量的变化只能引起物价的同比例变化,因此货币政策对调节经济景气无能为力,即“货币中性论”。凯恩斯学派:现代货币政策理论的真正起点,应该是凯恩斯在1933年所发表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下称《通论》)一书。在该书中,凯恩斯认为,名义收入的变化可以通过利率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因此货币在实体经济中并不是“中性”的,同时由于价格粘性因素的存在,市场机制无法及时有效地调整以修复所出现的失衡,需要采用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对市场失衡进行修正,以减小经济的波动。其政策操作的基本思路是,在经济相对低迷时采用相对宽松的宏观政策,而在经济相对过热时,则用相对从紧的政策来应对。随后,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成为各国政府所倚重的经济调控工具。货币学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通货膨胀成为困扰各国政府的首要难题时,面对无法解释通货膨胀的凯恩斯学派,古典的货币数量论又以现代货币学派的形式卷土重来,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论断,更是将货币政策的影响力推到了一个高峰。合理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卢卡斯为首的合理预期学派给了凯恩斯学派最后一击,提出没有预期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经济波动的原因,有预期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完全没有影响。

   综观以上各学派的观点,基本结论大致可以分为“货币政策有效”和“货币政策无效”两种对立的观点。凯恩斯主义认为能通过宏观政策逆向地调节有效需求以平抑经济波动;现代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各流派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反对相机抉择的政策,主张“按规则行事”,并相信只有依靠市场机制才能走出困境。而在实践中,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后,西方国家在凯恩斯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力度,但到上世纪70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派无法解释“滞胀”现象,“按规则行事”的观点在政府的宏观政策制定中逐步占据上风。

   在我国,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渐深入,货币政策受关注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货币政策已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宏观政策,其每一次变化及未来可能的走势,都会牵动市场的神经,产生广泛的影响。不过,在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息过。对于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是否具有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边界,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基调。

   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关理论研究

   (一)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假设货币供给为外生的基础上,研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变化导致真实宏观经济变量(如实际产出)发生变化,则认为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如果货币供应量变化仅仅导致名义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如名义产出、价格水平等),则认为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二)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顺畅

   货币政策操作是通过各种途径(如利率、汇率、信贷、资产价格等)对总需求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影响,最终反映在价格水平的变动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顺畅,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金融体系是否对货币政策调控产生及时和准确的反应。按照通常的逻辑,金融体系发展越是完善,就能更迅速和准确地对货币政策作出反应,因此,货币政策也就会更有效。不过,从现实的观察看,金融市场的发展固然会提高其对各种政策的反应速度,但也会改变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外部环境(比如金融创新的发展增强了货币的内生性),这会极大地影响传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此外,金融市场发展与实体经济的日渐疏远,更是让货币政策的传导落入了失灵的境地。当然,在确保货币政策传导有效的各种条件中,除了金融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准确反应外,还需要各种微观主体(企业和居民)对金融变量(利率、汇率或信贷规模等)的变动有足够的敏感性,进而对投资、消费决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导致总需求的变动。

   (三)评价中央银行选择和实施的货币政策是否适当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手段等,评价货币政策是否适当要看其是否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互相协调、互相配套,是否能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在这个层面上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讨论,涉及的是基本经济理念之争,即:市场是否有充分的弹性吸收可能出现的各种冲击,并迅速恢复到均衡状态。如果市场是无效的,那么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将产生实质的影响,并有助于经济失衡的修复;如果市场是有效的,有能力修复各种冲击,那么过于频繁的货币政策操作不但不会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反倒可能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以及信息技术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弹性在不断增强,应对风险的修正能力也大幅提高,从而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积极货币政策操作后,保守的“中性货币政策”重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流。其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的职能重心的转变,从熨平经济短期波动转向在长期内为市场运行以及市场功能发挥提供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二是货币政策目标的转变,从多目标逐渐转变为长期物价稳定的单一目标。

   上述三方面都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决定于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深度、金融制度安排与变迁乃至经济制度安排与变迁。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的选择都有其特殊性,这势必对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处于金融深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因而需要从多方面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才能得出一国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自中国人民银行执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实际上是以信贷总量和现金总量为中间目标的。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逐步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但由于企业负债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其投资和生产周转资金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贷款,因此信贷总量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中间指标,为各经济主体所高度关注。

   而最终政策目标的选择则一直在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之间摇摆,至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为“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稳定币值与西方经济学意义上的稳定币值是有区别的,后者是在开放经济模型下的政策目

   标,稳定币值的含义包括稳定国内物价和保障本币汇率的稳定两个方面,我国由于对资本项目实行管制,因此汇率稳定没有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稳定币值”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其实际含义是保持国内物价水平的稳定,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也不断地与时俱进,央行在制定、执行货币政策上不断走向成熟,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国货币政策进行了重新定位,《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表明今后货币政策基本目标乃是“稳定”,而“增长”不再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从早期的“发展经济、稳定货币”过渡到“保持货币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直到今天的“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鲜明地体现了货币政策日益“中性化”的轨迹。也就是说,货币政策不再承担“刺激”或“抑制”经济的任务,而只负责为经济运行营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环境,“规则导向”的货币政策,即为一种典型的“中性化”政策,它只保证经济以其自身的增长率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持久地增长。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2003年以来,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增强货币政策在总量平衡中的作用。综合来看,近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以上,Cpi年均增长控制在3.2%以内,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长控制在17%左右,可见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比较有效,对实际产出和物价变动都具有重大影响。但是与1998年以前货币政策效果相比较,近年货币政策效果有不断减弱趋势,印证了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效果是非均衡的观点。主要体现为: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减弱;宽松的货币政策未能避免物价走低;货币政策促进投资乏力;连续降息刺激消费微效。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众所周知,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由此带来的重复建设不断加剧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而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性政策,在解决总量问题方面具有优势,并且一般认为,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较显着,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而解决结构问题,依靠货币政策总量扩张往往无济于事,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加以解决。

经济学的各种效应篇5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交通运输行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行业受到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系统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彼此密不可分。因此,为了加快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加强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使高速公路的发展速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相互适应,让两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互利关系。高速公路的各个方面都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各方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以下,我将从高速公路与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和运输业的适应性三方面着手,进行合理、客观的分析。

(一)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

高速公路建设与其之间存在着适应性。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行业的支持,同样运输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经济的进步,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通过使用高速公路运输的方式,可以带动各地区商品之间的流动,各地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相互交流,共同发展,还能够拉小贫富差距,促进各地人员间的相互往来。这样可以改变社会经济在空间上的局限性。同时各地区生产格局有很大的不同,通过高速公路的方便快捷、省时高效的优势,能极大地改变生产力布局的空间结构,扩大人们活动的空间,使各地区的经济能够和谐发展、合理配置。

(二)对于社会的进步

高速公路建设与其之间存在着适应性。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同时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高速公路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同时也提供了一种高效、方便、安全的出行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使更多人有了一种新的出行方式,也进一步推动人才的流动,这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样同时也为新市场的开阔、人民思想观念的丰富、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三)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高速公路建设与其之间也存在着适应性。交通运输业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水平等诸多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彼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利用高速公路的优势,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不断开阔各地区的市场。利用高速公路快捷高效、方便安全等优势,改善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格局,让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四)高速公路建设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高速公路建设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社会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调整策略方针,采取合理、高效的科学方法,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实现彼此共同发展。

二关于高速公路经济适应性的评价方法

为了使我国社会经济能够长远、全面的发展,我们应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通过对高速公路经济适应性的评价,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及时了解各地区高速公路的各方面状况,并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采取合理的办法解决问题。这同时也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科学合理布局产生着很大影响。目前由于对高速公路经济适应性的评价方法的的研究数目还比较少,我们从大体上可分为专家评价法、经济分析法和运筹学这三类方法。由于三类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应该结合具体情况从中选择具体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科学性的研究。由于构成高速公路经济适应性的各个因素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而且这些发展和变化之间相互关联且又相互制约,存在着一定的动态相关性,因此我将主要采用数据包络法进行分析。数据包络法主要是通过数学工具对决策单元展开分析的一种科学性方法。目前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数据包络法非常简单实用,能够提供出一个更加有效的评价,它适用于多种公共服务部门,如:政府、学校等。这种方法包括C2R、C2GS2、C2wH等模型。在评价高速公路经济适应性中,这种方法主要利用数学模型对决策单元进行分析,可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同时,高速公路经济适应性与各个评价决策单元的输入与输出之间有很大的关联,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不易弄清。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采用极值的方法,总体上的衡量标准采用相对效率这个变量来进行评价。这样我们可以无须弄清高速公路经济适应性与各个评价决策单元的输入与输出之间较为复杂的关系就能得到更加准确和科学的评价结果。而且能够通过这种方法及时、准确的捕捉到各个指标的具体变化情况,从而能够通过数据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关键性、合理性、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能保障并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的产生和发展,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所以说,这种评价方法能够准确地判断出高速公路经济适应性是否科学合理,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使得高速公路能够稳定、快速的发展。

三结语

经济学的各种效应篇6

关键词:经济效益审计方法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定义和内涵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效果进行监督、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简言之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直接目标”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同时,政府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大,也推动了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速度。20世纪60年代,美国提出了经济性(economy)审计、效率(efficiency)审计、效果(effect)审计,即“三e审计”模式,这就是最早的经济效益审计概念。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这三种特性的审计也就成为经济效益审计的核心内容,具体涵义如下:

(1)经济性:它是指经济活动耗用资源的节约程度。劳动消耗的节约程度越大,经济效益就越大。经济性通常以成本降低额、降低率、资金节约额等来衡量。

(2)效率性:它是指经济活动的投入和产出比率关系,反映对社会资源的利用程度。效率越高,就意味着资源得到了越合理的配置。效率性通常以劳动生产率、资金使用率、原材料利用率等相对数来衡量。

(3)效果性:它是指经济活动所取得的有效结果或成果,反映经济活动的有效性。经济活动的成果越大,那么经济效益就越好。通常,效果性以产量、产值、利润等绝对数来衡量。虽然经济效益审计概念从提出后,社会经济已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变迁,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这“三e”特性仍然是现代经济效益审计的核心内涵。

二、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特点

经济效益审计与现代财务审计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经济效益审计以现代财务审计为基础,所以很多情况下要借鉴采用财务审计的方法;经济效益审计在财务审计基础上又要延伸拓展,融合了经济分析和经济评价等内容,所以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又表现出交融创新等特点。总体来说,我们可以将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多样性。经济效益审计是依托现代财务审计而进行的,所以财务审计的各种方法都会在经济效益审计中得到充分的利用。现代财务审计方法种类繁多,这就导致了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也呈多样化特征。另外,因为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的,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除采用常规审计方法外,还运用到多种学科知识,如数学、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等。所以,经济效益审计又要综合多种知识来决定具体审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采用哪一些方法,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素,不同的对象和内容来决定。经济效益审计的职能发挥的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方法体系的掌握和运用。

2、融合创新性。经济效益审计涉及运用一般审计方法与各种数学方法、管理方法,但并不是这些方法的各行其道、简单使用。最重要的是,经济效益审计要在更高层次上将这些方法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正确、恰当审计方法的目标。另外,为揭示某些事实、问题,也要注重运用新的科学方法,创新审计方法,从而使得审计证据更有力,审计结论更有可靠。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注重实践需要。经济效益审计通常从定性和定量这两方面对经济效益进行鉴定和评价。因为主观、客观条件限制,不能把所有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量化后再用数学方法求解,所以,在审计中要必须注意定性方法的运用,必要时依靠专家的经验与能力对问题和现象本质做出判断。另外,定量分析指标体系也必须合理,应呈动态修正变化,以及时适应经济效益审计的时效性要求。

三、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体系及其运用

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复杂多样,因此,整合相关的审计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的经济效益审计方法体系,这是审计理论界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尽管理论界关于经济效益审计方法体系的争论很多,但综合各方观点,可以将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基本划分为四大类:即组织实施方法、审计查证方法、审计分析方法和审计评价方法。它们共同构成了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体系。

(一)经济效益审计组织实施方法及其运用

经济效益审计从何入手?这就是经济效益审计的组织实施问题。对此,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界基本形成三种观点:

1、财务审计延伸法。它是从财务审计入手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首先,运用财务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审核查证各种财务数据。然后,对于经济效益和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据此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2、内控制度导向法。它是从内部控制制度入手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首先,要对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等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健全性评估;然后,根据健全性评估结果对于部分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并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见建议。最后,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结果,决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重点,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最后攻坚。

3、效益结果倒推法。它是从经济效益成果入手进行审计评估的方法。首先,对经济效益成果进行验证,重点做好综合分析工作,揭示问题,分析原因,进行客观评价。然后,结合问题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对策。

我们认为,在现有的三种经济效益审计实施方法中,内控制度导向法应成为经济效益审计重点实施方法。现代审计理论的重大突破就在于风险审计方法的运用,它带来了审计效率的革命性提升。风险审计理论认为,可允许的审计风险=固有风险×内部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固有风险是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时发生错误舞弊的风险,而内部控制风险则是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但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时产生的风险,而检查风险则是实质性检查没有发现错误舞弊的风险。如果可允许的审计风险水平已经设定,在固有风险水平既定情况下,内部控制风险越高,所允许发生的实质性检查错误水平就应越低,也就是说不允许在实质性检查过程中发生重大的错误,这也就要求进行更多的、更深入细致的实质性检查。相反,如果内部控制制度很健全,所评定的内部控制风险水平很低,这就可以减少实质性检查工作,从而大幅度提高审计效率。因此,尽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看起来似乎增加了审计工作量,但它却真实地顺应了那句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成为现代社会中介审计的重要方法。经济效益审计理应借鉴现代审计理论的最新成果,积极采用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方法来进行相关审计活动,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要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评估。它的基本评估程序是先调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情况,再描述并证实内部控制制度,然后登记内部控制制度缺陷,最后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第二阶段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先根据健全性评估的结果、业务发生的频率和固有风险的大小决定符合性测试的范围,然后进行符合性测试的抽样,再运用检查证据法、重新处理法、实地观察法等方法进行最终的符合性测试,得到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结果。

(二)经济效益审计查证方法及其运用

经济效益审计查证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传统技术方法和现代管理技术方法。这两类方法的区分并不是很明显的,因为传统技术方法中也在不断融入现代科技因素,所以这两类方法都有其广阔的应用天地。

传统技术方法主要包括顺查法、逆查法、详查法、抽查法、审阅法、核对法、验算法、调查法与盘点法等。这些基本的审计技术方法在现代财务审计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对检查财务的错误舞弊仍具有很好的效果。我们认为,传统技术方法中的抽样审计方法是经济效益审计技术的重要方法,不断完善抽样技术将较大地提高经济效益审计效率。抽样审计方法在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中都会应用到。符合性测试主要涉及三种抽样技术:

(1)固定样本抽样。它利用样本规模确定表,来找到相应的样本数,然后利用样本结果评价表对检查结果做出评价。主要适用一次性检查的项目。

(2)连续性抽样。它是边抽样检查边评价,适用预计错误率较低的项目。

(3)发现型抽样。它适用性质严重或数额巨大的错误舞弊审计。

实质性检查抽样也主要包括三种:

(1)均值估计抽样。它是用样本均值来推出总体数值的方法,重点应用于验证账面记录正确性和估计账面记录数值。

(2)差异估计抽样。它是用样本平均差错额来推出总体差错额或正确额。它的优点在于可减少审计工作量,只对有差错的样本进行计算;缺点是样本中的错误不能太少,否则可靠性受影响。

(3)分层抽样。它的基本办法是将总体分成若干层,从各层抽检样本,最后汇总推算总体估计量。这种方法最为复杂,需要的数学知识做多,主要用于复杂样本审计。总而言之,抽样审计技术已成为现代审计事业的巨大推动力,经济效益审计应积极采用抽样审计技术。

现代管理技术方法,是指经济效益审计中为达到特定的审计目的而采用的现代管理技术方法。相对于常规技术方法,它主要针对于经济效益审计对象的特殊方面而选用。主要包括这些方面:

(1)预测审计的方法。例如集合意见法、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预测法、自适应模型预测法等,这些是计量经济学方法在审计中的具体应用,需要的数学统计知识很高深,主要用于预测论证。

(2)可行性研究审计。它是对工程投资、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过程和结论进行审计,它用到的专门技术方法是适用于经济效益审计的。

(3)计划、控制审计方法。常用的如综合平衡法和计划评审法等,主要用于计划和控制非重复性工程项目的复核和检查等。现代管理技术方法的融入,使得经济效益审计获得了更多更强大的工具,同时也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正确合理的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是完善经济效益审计的关键。

(三)经济效益审计分析方法及其运用

审计分析方法,它是进行审计评价和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依据和基础,一般可分为单项分析、局部分析和全面分析三类;或按时间划分为事前分析与事后分析。审计分析方法很多,我们认为,以下这些方法是值得充分重视并需合理利用的:

(1)价值分析法。它是以功能为核心,来揭示技术方案的价值、功能、成本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的方法。它的简明数学表达式是价值(V)=必要的功能(F)/成本(C)。价值分析以V=F/C=1为标准,根据分析对象,从必要的功能和成本两方面进行分析,剔除多余功能或降低必要功能的成本,以达到功能与成本的最佳配合。这种方法可以评价企业决策是否科学,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2)因素分析法。它是对影响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根本性原因,分清主次,提出改善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通常它计算的顺序方法是:以实际指标依次替换计划指标,直到全部替换完毕。每次替换计算的结果与前次计算结果相比,就可以测算出某一因素对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

(3)对比分析法。它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数值的增减变化来进行检查,分析原因,做出评价。可以采用纵向对比分析和横向对比分析两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法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它能揭示很深刻的问题,通过同计划指标比、同上年同期比、同历史最好水平比、同地区与国内国际水平比,可以很好地分析经济效益的高低。

(四)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方法及其运用

审计评价方法,就是运用审计评价标准将通过审计查证和分析取得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所达到的实际水平进行对照、检查,从而做出客观、公正结论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评价是效益审计的重要环节,是审计结论的基础。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主要分为三种方式和两类方法。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三种方式是指一事一评、局部评价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对前两种方式的综合和概括。这三种方式互相补充、密切配合,能够达到全面评价的目的。两类评价方法是指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因为经济效益审计会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很多时候要征求专家的评价意见,所以定性方法是不能忽视的。而评价中运用的重点是定量方法。综合评分法和综合指数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综合评分法根据各项指标的地位和作用分别赋予相应权数,然后根据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打分,最后加权计算总分,做出评价结论。这里的权数赋值是关键,需谨慎处理。综合指数法是种动态评价方法,它反映不能直接加总的多因素组成的经济效益的综合变动情况,能概括反映总体效益变动相对程度。综合评分法与综合指数法相辅相成,共同对经济效益审计做出适当的评价。

总而言之,经济效益审计由于其自身特性,决定了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具有综合多样性和融合创新性等特点。我们使用各种审计方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收集足量、可靠的审计证据,从而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评价,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技术和手段,只要对于采集审计证据有用,我们就可以采用。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是有机整体,是个完整的综合体系,不能将它们孤立起来,而应根据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和要求,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方法,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平,论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四川会计,1995年第10期。

[2]李刚,试论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5期。

[3]刘艳玲,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新思考,商业研究,2002年第11期(下半月版)。

经济学的各种效应篇7

【关键词】经济下行;财政经济运行;表现;对策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不教稳定。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加强了经济交流与联系,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牵动着每个国家的财政经济运行,尤其是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导致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为了降低经济下行对财政经济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各个国家纷纷寻求有效的措施,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结构,以求最大限度的确保国家财政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中,烟台栖霞市作为县级市,是重要的农业产地,所种植的苹果享誉全国,但是从整体角度分析,其经济基础在烟台属于薄弱县市,转移支付的依存性比较高。

二、经济下行背景下我国财政经济运行表现

1.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地方财政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不同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也不尽相同。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方,其政府的财政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而经济下行使得地方财政能力被削弱,其财政补贴逐渐减少,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积极迎合经济下行的趋势,许多政府正在寻求转型升级的道路,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合理的划分和利用政府财政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地方经济的长效发展。其中烟台栖霞市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为进一步发挥其农业产地的作用,当地政府加大改革,但是通过调查得知,其效果差强人意。

2.实体经济与农业经济发展平衡度影响财政经济质量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农业经济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实体经济与农业产业发展的平衡度直接影响财政经济质量。如果对二者处理不当,无法充分的发挥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使得农业产业发展失去了必要的资源支持,那么农业市场将会出现价格大幅度上涨和现象,进而引发资产风险,加剧了国家财政经济运行的风险性。因此,为了稳定农业市场,应充分的发挥实体经济的功能和作用,在确保人民群众合法经济利益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最终实现政府与企业共赢的目标。

3.企业习惯依靠政府扶持,自身竞争力下降

为了确保各种类型的企业稳定发展,国家积极发挥政府财政功能与作用,不仅在财政上予以企业资金支持,同时出台了各种诸如税收优惠政策等财政政策,力求加快企业经济发展。企业长期处于政府的“关怀”下,过度的依赖政府的政策利润,久而久之,企业自身竞争意识缺失,对市场缺乏必要的关注,无法及时抓住市场赋予的发展机遇,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最终面临倒闭的风险。因此,我国企业应该树立市场经济发展理念,遵循各种市场规则秩序,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摆脱对政府政策利润的依赖,使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进而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4.货币政策传导失灵

由于各种市场因素的影响,使得国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不仅引发了资产泡沫化以及通货膨胀的风险,同时使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不利企业的长效发展。再加上金融分业管理制度的缺失,各种金融工具的跨界运用得不到有效的分离,增加了企业经济发展的难度。因此,政府应该结合微观监管与宏观监管的优势,对资金流进行有效的统计和监控,并通过设立股权投资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推动产业升级。同时采用ppp融资模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资金流转速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三、基于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财政经济运行对策分析

1.加快政府职能转型脚步,推动产业升级

由于政府性质的特殊性,使其在财政经济运行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经济下行的现状,我国政府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市场经济理念的重要性,在确保市场经济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适当的简政放权,将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市场本身,政府发挥引导的作用。同时在减少政府对经济性领域的过度干预,继续实施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发挥其监管的职能。此外,政府还应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经济安全维护工作,采用信息公开管理的方式,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推动产业朝着更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并简化政府审批程序,提高自身办事效率,保障市场稳定、规范的发展。

2.完善民生政策,优化民生支出结构

近几年,国家为了改善民生,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最终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然而纵观我国实施的各种民生政策,不难发现大多政策带有过度福利化的倾向,很难把握政府扶持的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民生支出的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支出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政府民生支出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经济下行趋势的影响,地方政府财力日渐窘迫,很难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使得地方政府的信用度降低。因此,我国政府应该积极借鉴国外财政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将财政改革的重点放在民生支出结构调整上,地方政府民生支出更倾向弱势群体或落后地区,弱化工种的过度福利预期。与此同时,根据地方民生现状,合理的划分民生支出责任范围,突破原有框架的束缚,将地方财政民生支出的风险转移到省级或者是中央政府身上,减轻地方政府民生支出责任。

3.认真落实并执行新《预算法》,推动现代财税制度建立

为了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的现状,我国加大了财政改革的力度,并将财政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财政预算管理上,出台了新《预算法》,为国家财政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使得国家财政管理更加规范。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影响国家号召,认真落实和执行新《预算法》,加强财政管理工作,以推动现代财税制度的建立。尤其是各级政府应以制度设计、人才培养以及组织结构建设为基本出发点全面落实现代财税制度建设工作。此外,各级政府在建立税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国家财政政策的变化形势,实时掌握市场动态信息,确保现代财税制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4.充分l挥政府财政优势,做好投资风险预测与评估工作

由于货币政策失去控制,使得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化发展。因此,政府应该理清各种逻辑关系,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带动社会资金的融入,在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继续发挥自身财政优势,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政府以及企业还应该树立风险意识,加强投资风险管理工作,系统的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及时预测与评估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科学的措施加以解决,切实确保国家财政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四、结语

受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运行出现下行的趋势,各国纷纷采取各种“保经济增长”的措施以应对经济下行现状。我国经济下行从沿海发达城市逐渐蔓延到内地,国家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社会各界对经济下行现象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发展的趋势成为国内外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课题。我国政府明确指出,经济下行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大环境,只有增强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并寻找各种有效的措施应对经济下行现状,才能保持国民经济在更长的时间内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此期间,政府应该积极发挥领导带头作用,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增长机构,并继续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力度,提高企业创新意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进而为国家经济平稳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相关学者以及经济专家应继续加强对此课题的研究和探讨工作,提出更科学的、合理的应对经济下行的财政经济运行对策,以确保我国经济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宇璨.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财政经济运行及对策探讨[J].财会学习,2017,(05):67.

[2]王志刚.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财政经济运行及对策[J].公共财政研究,2015,(06):37-46.

[3]魏加宁,杨坤.有关当前经济下行成因的综合分析[J].经济学家,2016,(09):5-14.

[4]冯思齐.试析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财政经济运行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6,(17):12.

[5]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张鹏,王志刚,程瑜,梁强.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调控:从短期到中长期的分析认识[J].经济研究参考,2012,(61):3-50.

经济学的各种效应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节约

中图分类号:F03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0008-03

在党和政府倡导建立节约型社会以来,节约经济、循环经济一直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循环经济给予了较大的关注,且主要集中在资源、环境、节约、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层面。由于循环经济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探讨循环经济既应在宏观上深化认识,还应关注微观层面的内容;既要关注资源的节约与循环,也应转变相应的效益观和经济增长模式。此外,循环经济还必须成为国人日常生活的新理念,在生产、生活、消费等各个环节落实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目标方能得以实现。

一、循环经济的多维视角

无疑,循环经济之所以成为热点问题,首先是由资源问题的凸显性决定的。我国是一个资源消费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人均能源总量并不高的国度。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如何不受资源制约,的确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时下,经济增长与资源、能源之间的供需矛盾实际上并未得到真正缓解,环境和资源将承载发展带来的更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既是施加给生产、生活的压力,也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压力。这种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将随着资源总量的日益减少而变得日益突出。循环经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推向前台的。“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社会发展效益,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1]

1.循环经济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对传统的经济观念、资源利用模式的重大变革。和实现节约经济目标、建构节约型社会一样,实现循环经济目标侧重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的。其中不仅包括了对循环经济的正确解读,而且应使国人认知循环经济是中国国情的迫切需要;既涉及国家利益,也涉及个人利益。二是具体实践操作环节的落实,即如何推广、创新各种循环经济的技术等。尤其应当重视的是,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经济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节约与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其目的是节约资源、提高效益,减少环境污染、生态退化,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一次巨大变革。”[2]这种变革一方面改变着传统经济观念,另一方面也势必波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促进多层面的社会变革。

2.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并行不悖。首先,作为一个经济系统,循环经济目标及其实现已经体现出了“人本经济”的要求,即人在这个系统中将发挥决定性作用。其次,循环经济理念及其落实的积极后果应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所要实现的效益目标既是当代的,也是长远的。或者说,循环经济既应满足当代人的欲望、需求,也要顾及不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所谓“代际公平”,实际上体现了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层面的影响和历史意义。在以人为本的社会里,各种经济理念的提出,各种经济模式的出台,都应考虑到人的各种利益和需求。推进循环经济的出发点、立足点依然是以人为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但前提是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利用的可循环性等。生产者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需要将与人民大众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效益作为发展目标;不仅要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通过循环经济的建构进一步改善生存条件。

3.循环经济是一个涵盖非常宽泛的概念,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循环经济目标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例如,在解决了认识和观念上的问题后,许多相关技术层面的问题也需要与之配套;某种意义上讲,循环经济也是节约经济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各种媒体和宣传教育,大力倡导节约意识。推进循环经济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是循环消费,即我们不仅倡导产生实现“绿色”和循环,也应倡导人们消费过程中的“绿色”和循环。如果说宏观的循环经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一定距离的话,那么循环消费则直接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消费行为、消费理念息息相关。也就是说,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对于个体消费者而言应有“循环消费”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如在个人消费时,既顾及到消费行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还应考虑到废弃物品的资源化问题;既满足个人欲望和需求,也关心对环境能否造成负面影响。建构这些意识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并与日常行为相连接,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循环经济目标的落实。对生产企业而言,则不仅需要对资源实现“绿色”利用,而且应尽最大可能对资源实现循环利用,如所谓“三废”的回收利用等。从资源消费的角度考察循环经济,我们认为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消费行为、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意识;二是消费行为、生产过程中节约意识。从宏观资源角度上看,个人或群体的消费行为也属于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任何形式的消费行为,都涉及对资源的使用,因此消费行为必须纳入循环经济的视野,在倡导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理性消费时,还应强调消费行为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如在消费时有意识地考虑到资源的回收、利用;选择消费方式时,以资源的节约和可再利用、再回收为基点等。

4.循环经济与人们的消费行为联系在一起,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也就是说,以循环经济的多维视角考察,循环经济不仅关涉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而且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密切相关。落实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人们常常从微观视角强调企业应节能降耗。但循环经济并不仅仅是某个企业、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为,而且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使国人认识到,循环经济是全民参与的经济。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循环经济的微观视角在于个体行为人的各种经济行为。无可置否,时下国人的节约意识、循环经济意识相对比较薄弱,甚至漠视资源、环境等与个人休戚相关的问题。因此,有计划地开展节约经济、循环经济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论及节约经济时人们见仁见智,但归根结底一定是资源的节约。人永远是资源消费的主体,对人的日常行为应当有资源意识的诉求尽在情理之中。

实践中,资源的“再利用”、“可再利用”一直是人们热衷讨论的话题,我们的生产企业资源“再利用”率不高、浪费惊人也是现实。日常生活中,许多商品、产品的包装不仅可以再次利用,有些甚至可以重复使用许多次。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可重复利用的各种资源在我国――一个人均占有资源并不高的国度里重复利用率并不高,废弃物转化率也比较低,这些问题一直为舆论、媒体所普遍关注。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技术难点,而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资源意识阙如,节约意识的淡漠。比如,各种垃圾的分类处理,以便资源重复利用,本是一个不需要过多深入说明的简单问题,但在全国大多数地区、社区却难以落实到人们的行动中,大多数人还意识不到“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公众参与意识比较薄弱。现实告诉我们,循环经济需要营造相应的环境氛围,宣传教育肩负着“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公民的日常生活当中,提倡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鼓励优先购买绿色产品和循环再利用产品,拉动绿色产品的生产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促进公民节约利用水资源和水的循环利用及垃圾的分类,提高全民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等艰巨任务[3]。循环经济的建构需要国人真正树立节约意识、“循环意识”。

针对传统工业化时代工业发展“两高一低”――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发展经营模式,循环经济突出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表现为“两低一高”――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符合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运营模式。“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建立循环经济和社会体系,其核心是实现资源包括二次(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使静脉产业和动脉产业一样兴旺起来,以寻求一条与地球储备相协调又能改善生态环境的生产、消费、生活方式,以及废弃物有效利用的途径,这是21世纪发展的战略问题。”[3]实际操作过程中,循环经济所遵循原则即是人们反复强调的3R原则[3]。一些学者论及循环经济时,侧重强调节约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强调循环经济的特征在于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无疑,此处提到的“三化”的确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特征和核心内容。但我们也认为,除了“三化”之外,我们还应在“循环”二字上多动脑筋,使循环经济在实践中真正实现“循环”,如资源的节约与重复利用等。此外,循环经济还应有更深层次内涵,不仅应对资源合理利用,而且还应通过循环经济实现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实现循环经济的终极目标,“三化”只是核心内容,不是全部内容。

提及“两高一低”不仅是循环经济的要求,还涉及经济增长模式问题。显然,节约经济、循环经济的提出已经否定了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进而通过循环经济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援引国家发改委马凯主任的话说,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的根本变革[4]。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为人们所认同,新的经济形态必定对增长模式产生新的诉求。所谓“循环”指的是,作为新型的经济形态不同于传统的“单程经济”,而是一种反馈式的、循环式的经济运营模式。当然,涉及发展、效益与资源之间的关系,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资源的“零消耗”。这便是循环经济所涵盖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鉴于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有学者建议“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5]。也有学者建议,出台符合中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将循环经济纳入法制化轨道。这种认识一方面强调了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旨在说明循环经济也是法制经济,使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循环经济需要规范和指导。结合中国国情,以及中国绝大多数生产企业、生产经营者对价值、利润追求的现实,通过立法、法律手段解决循环经济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生产经营者在追求利润指标时,数量、数字的首要地位似乎无可动摇,相对却不关心排出多少废弃物,甚至不考虑对环境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不采取硬性的规定,这样的生产经营者对任何循环经济都是漠不关心的。循环经济强调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排放是受到各种限制的,追求的目标是越少越好,最佳状态是“零排放”。无疑“零排放”应成为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但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过程中,必须通过法制法规规范生产经营者的生产行为,并使其各种生产行为受制于循环经济的要求,使生产经营者牢固树立资源、环境观念。因此,建构循环经济离不开法制,更离不开法律的规范。法律对循环经济的促进作用恰在于此。

发展循环经济还应改变生产经营者的效益观。传统的生产经营者效益观是单一的、不全面的,即侧重突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根据循环经济的要求,各种社会生产不仅要顾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应强调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不能让传统的效益观阻滞循环经济发展。这意味着循环经济是一种涉及生产各个环节的综合的经济系统。根据循环经济的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生产经营者的效益观,或者说我们应确立新的效益观。对生产经营者业绩的评估,既关注其对资源的占有、损耗,也关注其对环境的损耗。环境效益、环境评估应成为各种社会生产的重要评估标准。换句话说,无论什么效益,如果离开了环境效益都是不可取的效益。有学者特别强调,环境经营是“循环经济的核心”[6]。因此,实现循环经济目标,不仅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还应适时转变经济效益观念、环境观念,尤其应当认识到,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经济、清洁经济,因此,应设计、推广新的清洁生产、消费模式。学术界、理论界的各种论述已经揭示了循环经济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阐明了循环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循环经济既然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那么其涵盖领域必定是宽泛的,不仅可以应用于工业、社会生活,也应关注农业,即在农业生产领域推广循环经济。比较而言,人们在讨论循环经济时,对工业关注相对较多,涉及农业较少。在循环经济框架内的循环农业的基础是生态农业。在许多地区,由于生态农业的发展,人们正在逐步告别“石油农业”(最典型的是无农药农业),形成所谓“立体农业”。这种“养、种、植”一体化、相互综合利用的、链条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农业循环经济。当然,因为国情原因(如土地经营分散等),这种有了成型经验的生态农业的推广还需要时间。但以此为起点,建成生态村、生态区、生态县还是可行的。此外,循环经济对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缓解资源约束的压力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因此,离开了农业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至少是不完善的。

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目标建构还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给予政策上的扶持,要结合节约经济优先发展循环经济,更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同时,政府主管部门还应建立硬性的约束机制,制定新的评价标准,用“看得见的手”制约、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生产部门的发展,为循环经济创造优化的制度环境。循环经济对规模经济有相应的诉求,“规模经济是企业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的重要手段,没有规模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最小化。循环利用资源只有当规模足够大、排放的废弃物‘足够多’时,企业才具备独立对其进行循环利用的经济可行性。如果循环利用资源的规模达不到成本最小化,推行循环经济就没有生命力。”[7]

循环经济是世界经济主流,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理性选择――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优化模式的理性选择。尤其是在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总量并不高的国度里,如何调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实现和谐社会目标,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已是大势所趋,而落实循环经济的长远价值与现实意义必将为社会发展所证实。

参考文献:

[1]宋殿清.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J].经济问题探索,2005,(10):110-112.

[2]黄慧筹.循环经济与价值转化工程[J].生产力研究,2006,(9):11-13.

[3]丁秋更.以循环经济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6,(9):221-222.

[4]川化编辑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川化,2006,(1):1-4.

[5]徐志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J].天府新论,2005,(6):104-106.

经济学的各种效应篇9

关键词: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61-02

一、研究意义和背景

西方经济学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石,除了经管类的学生必须学习这门课程,很多学校的其他专业学生也开设了这门课程。因为经济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就像《财经郎眼》这个节目中的口号所说的:生活无处不经济。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开始奉行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主张政府应该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有所作为。国家干预经济,成功地帮助资本主义世界走出了经济危机的泥潭,众多的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等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世界经济强国。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功不可没,虽然很多理论有争论,有各种不同的观点,甚至有批判,但是西方经济学也正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完善,在百家争鸣的各种理论中不断发展,适应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现实经济社会。尽管有各种争论和争议,但是西方经济学的很多基础理论在现实的经济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决策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不仅对西方国家,而且对于我国来讲,西方经济学中的核心基础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鉴于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就要求我们要去学好它,研究如何更好地加以运用,并且在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用实践去完善丰富它,甚至去修正理论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之处。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案例分析法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内容庞杂,理论多,涉及的范围广,既要将理论讲透,又要深入学习运用案例,时间上比较紧。除了文字叙述之外,理论分析中运用了大量的模型、公式,运用到了高等数学的知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普遍老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特别是一些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看见公式、模型和各种图表之后,就产生了学习的畏惧心理,越是看不懂听不懂,就越是不愿意、不喜欢学,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比较难,有的学生在学习过后仍然感觉茫然

西方经济学中的很多理论虽然是从现实经济中来,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抽象得到具有一般规律的结论,有的也是人们的经验总结。一些经济模型的前提假设条件虽然不完全符合实际,但是是必要的,因为现实经济纷繁复杂,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如果没有前提假设条件,就无法构建模型,得不出任何的结论。严苛的前提假设条件,再加上各种公式,坐标曲线,组成的模型让人感觉眼花缭乱,如果没有很好的案例去深入到这些理论之中,将学生从理论中拉回到现实生活,就会让人感觉人云亦云,理论空洞不切合实际,学了半天不知道这些理论到底有什么用,有的学生在学习过后仍然感觉茫然。如何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复杂的理论简单化,还原到现实中,是我们作为教学工作者需要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案例更新速度快,对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西方经济学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一些案例需要不断地实时更新,因为经济状况是千变万化的,比方说GDp这样的宏观经济数据,就需要每年进行更新,如果在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时,还总是在用以前的数据,就很难说明问题,也不易被学生接受。还有国家的一些宏观经济政策,也总是在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行为,也在适时而动,如果不随着时事去更新案例,一直使用已经过时的陈旧案例,一是不能说明当前的经济形势,二是不能和过去做比较,三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西方经济学不像一些学科比如数学、英语、力学等,案例可以相对比较固定,它是一门时效性要求比较强的学科。案例的更新速度快,也对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案例分析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一)纯理论无案例分析

西方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都比较抽象,特别是使用众多模型来进行表述的方式,增加了初学者对它产生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如果仅仅是纯理论讲述,势必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也容易让人遗忘,更谈不上对理论的深刻理解,难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和实用之处。抽象的理论往往让人感觉枯燥无味,提不起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倦感。

(二)案例较长,紧接理论之后,主要由教师陈述无讨论

如果案例比较长,主要由教师陈述且没有讨论,学生会产生疲倦感,而且是长时间被动接受理论,自己没有参与其中,会比较难找到学习的成就感,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冗长的案例也会压缩理论的讲述时间,影响教学进度。

(三)提出问题,由学生讨论,讨论之后由教师陈述理论

在叙述一个理论之前,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作为案例,引导学生讨论,讨论之后由教师总结,再陈述理论。这种方法也能起到相对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自己参与进来,积极思考问题,能找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兴趣。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对讨论的问题比较熟悉,能灵活应对在讨论过程中遇见的各种状况,总结的时候也需要有一些自己的见解。教师在讨论中起到引导和主导作用,也需要合理把握时间,时间短内容少难以说明问题,时间长又会喧宾夺主影响进度。

(四)案例长度适中,教师陈述之后再讲解理论

如果案例长度适中且比较新颖,来回穿插于理论之中,就能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吸引学生注意,一会轻松,一会严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疲劳感。这种方法也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案例的选取和案例融入理论中的节奏掌控,且案例的选取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冗余部分少。

就以上所列举的几种情况,第三和第四种都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能将这两种方法交替灵活运用,相信一定会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改进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建议

(一)教师需加强学习,具备扎实的功底才能将案例灵活运用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深有体会,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要做一名好老师,就需要不断地勤奋学习,提升业务水平。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将每一个知识点吃透弄懂,才能熟能生巧,将各种案例灵活运用于课堂之中,胸有成竹,才能抛开教案,游刃有余。而且除了西方经济学的教材之外,还需要多看其他专业书籍,才能触类旁通,在编写案例时才有更多的素材,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感觉更加实用。笔者曾经听过一位教授的讲座,他说一个老师要想上好一门课,不能只看教材那一本书,确实很有道理,让人感觉受益匪浅。

(二)案例需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经典案例与时事并用

新颖的案例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微观经济学中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教学,也许一个案例涉及到好几个知识点,但是如果重复使用,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案例的推陈出新,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时事新闻,并把一些比较具代表性的时事编写成案例,放到课堂中来。当然经典的案例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将经典案例与时事并用,然后将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相信更能说明问题。

(三)讨论式的案例能取得较好效果,应尽可能采用

讨论式的案例,能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能使老师与学生有更多的互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让老师和学生交流思想,在探讨中学习,成功的讨论式案例能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应尽可能采用。

(四)注意案例的长短,并且合理穿插于课堂之中

教学中应尽量避免长篇的案例,选取一些言简意赅,没有冗余,长度适中的案例。并且合理穿插于课堂之中。西方经济学由于运用到了数学公式和模型,课后也有一些习题,可以将这些习题作为案例放入课堂,先由学生做再讲解,理论陈述与讨论、案例分析、习题交替进行,有助于消除学生疲劳感。就像一个人坐多了想站起来,站多了又想睡一睡,是一样的道理。

(五)增强案例的趣味性,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教师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和引用别人的案例相比较,学生往往对前者更感兴趣。有趣的案例,需要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而要用自己的体会编写案例,就需要教师多走、多看、多想,多外出学习,多参加各种学术活动,见多识广,才能有更多的素材编写成案例。同时也需要老师平时注意收集各种趣闻趣事,慢慢积累,增强案例的趣闻性,提高理论的实用性,必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论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本文对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比较,最终得出结论:要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升业务水平,不断更新案例,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同时注意案例的长短,与理论分析、讨论、习题交替进行,增强案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相信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向阳.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4,(08).

经济学的各种效应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林业产业;干部职工;思想政治;重要性;措施

1低碳经济环境下林业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实施林业思政工作是对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保护,有些林业企业过度采伐,不重视育林工作,并且不能及时更新森利资源,导致森林生长量无法与森林采伐量持平,最终导致我国森林资源出现采育失衡等问题,从本质上减少了我国森林的面积。因此,加强思政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林业企业的管理工作质量和监督工作质量,避免过度采伐和乱砍滥伐,低碳经济下实施思政工作是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此外,加强思政工作能够促进林业最大化发挥自身作用。由于我国林业发展速度很快,人们保护环境和森林资源的意识弱。低碳经济是一种低排放、低污染以及低能耗的经济,在这样的模式下开展思政工作,能够有效发挥林业的价值,为长期环境效益提供保证。

2低碳经济下林业思政工作的具体措施

2.1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以科技促发展

林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应当注重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于新经济模式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了实现发展经济的目标,一直采取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形式,不惜污染环境并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特别是对林业资源的采伐和利用,更是缺乏管理与控制。而当前,低碳环保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节约和保护森林资源,防止和杜绝乱砍滥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此前提下,要使社会经济得以继续平衡健康发展,必然要求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通过对新材料的研发和利用,逐步取代传统木质材料,通过科技发展,实现木材的循环和多次利用,使那些被弃置的木材也可以得到利用,进而提高各类木材的使用效率,使木材浪费的现象得到更好地控制。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林业产业带来各种新的机遇,在经济发展上创造新的增长点,不断地提高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实力和经济价值,降低木材成本,从而进一步推动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应当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林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中不断地提高科技含量,从而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不仅如此,还应当通过科技研发和创新来不断地培育优良树种,从而提高林业资源的水平和质量。由此可见,在低碳经济下,林业思政工作应当注重提高从业者的思想认识水平,以科技促发展,本着科技造林以及科技兴林的精神,使科学技术对林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更为充分地发挥。

2.2强化林业工作的管理,使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得以落实

为了强化林业工作的管理,在组织上可以设置专门机构进行各项管理工作。由于林业产业的管理工作内容较为繁杂,各方面的管理事务多种多样,更为合理地分配各种管理任务便成为了必然的要求。因此,应当设置多个层次的管理组织机构,使分工更为明确,责任划分更为细致,进而实现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和各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这样不仅可以使林业产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还可以使广大职工群众在经营和管护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不仅如此,在林业产业方面的监管制度以及实际监管工作也应当得到落实和加强,加大对那些毁林造房、非法占用林地、乱砍滥伐以及毁林开荒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将可能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确保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和长远发展。应当合理安排森林资源的采伐,将采伐与保育相互结合起来,避免仅采不育,着力促进和推动林业资源的不断更新。通过对林业产业管理工作的强化,使林业思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3将以人为本的精神作为思政工作的一项根本理念加以坚持和贯彻

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要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和任务,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使林业职工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物质文化需求得到应有的满足,切实保障好林业职工群众的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经济利益,通过林业产业的健康平稳发展能够为全体人民群众带来实际的利益和实惠。将以人为本的精神作为思政工作的一项根本理念加以坚持和贯彻,这对于林业职工群众的全面发展将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林业思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4林业思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了解群众疾苦,为群众解决各种实际困难

一方面应当狠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同时也不能放松各项实际工作,两者应当兼顾而不能顾此失彼。应当将解决员工实际困难与化解各种思想问题相互结合起来,从与员工息息相关的各种实际问题出发,切实考虑员工的利益,加强各方面实际工作,融入广大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以解决职工群众生产与生活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为出发点,营造出一种切实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的优良氛围。在林业思政工作之中,不仅应当在员工生产工作的场所和时间进行思想政治宣传教育,还应当将工作领域拓展到员工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营造出更为良好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和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应当加深对职工生产生活的了解和认识,设立建议意见箱,让员工可以及时地、积极地将他们所关注的各种难点和热点问题提出来,以便于及时有效地了解员工在生产生活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进而使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并使林业思政工作的可以有更为良好和显著的收效。

3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林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林业资源越来越丰富。但是,我国林业产业中,职工的思政工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致使林业产业监督机制以及管理机制不合理。尤其是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职工思想政治水平制约了林业产业发展。因此,必须要明确低碳经济下林业思政工作的重要性,针对林业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措施,从本质上提升林业思政工作的水平。

作者:王振伟单位:内蒙古伊图里河林业局

参考文献:

[1]蒋林林,梁世欣.解决职工切身利益——高峰林场思政工作凝聚人心纪实[J].广西林业,2015(1):15-16.

[2]蔡莉萍,柴鹏凯.林业政务网站群政民互动内容建设实践与思考——以辽宁省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3):43-44.

[3]薛斌瑞,宁宝山,王红平,等.森林经营历史对林业发展的哲学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5(34):222-224,263.

[4]马正捷.分析林业技术发展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