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工商管理研究方法十篇工商管理研究方法十篇

工商管理研究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7:23

工商管理研究方法篇1

【关键词】工商管理;案例研究;批判;价值;运用

案例研究方法作为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企业行为和企业结果进行剖析来总结企业管理经验和教训,以提高工商管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决策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当前的工商管理学科教学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然而事实上当前的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动性非常大,尤其是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更是与政治、经济、市场等多种变动因素有着密切联系,每个企业在每个阶段时期所应该采取的管理方法都各不相同。也正因为如此,有学者开始提出,以研究案例作为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方法并不科学,这容易使学生陷入思维误区,使其在未来的企业管理活动中照本宣科,给学生带来误导。那么案例研究方法能否被运用在工商管理学科教学中呢?以下本文就来探讨这一问题。

1.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批判性分析

尽管案例研究方法已经在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和教学领域中应用了很长的时间,但对于案例研究方法的争议一直都未曾中断。并且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对于案例研究方法的争议越来越激励,人们对其的批判言论也越来越多。具体来讲,反对将案例研究方法应用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领域的学者所持的观点主要是说案例研究方法存在着较多的主观性,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大多数学者在批评案例研究方法的过程中,还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在外部有效性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这也是案例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缺点。它不宜于通过实证来对其进行研究,只能利用构筑理论以及归纳式的研究方法,对其工商管理理论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

2.对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分析

尽管案例研究方法在运用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讲,其还是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的。笔者认为,能否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和教学领域将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发挥出来,主要在于运用的方法是否得当。为了能够使人们更好的认识案例研究方法的作用和价值,我们可以从其发展历程和其工商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

2.1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

案例研究方法最早的代表就是教学案例学派和经济主义学派。早在20世纪初期,人们就将案例教育研究方法应用到了商业的教育过程当中,效的推动了案例教学理论的发展,并且在1921年科波兰德博士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案例管理教学文集,这也为案例教学研究方法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在以后的30年中,案例教学研究方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普及,直到20世纪中期,在福特基金会的帮助下,案例研究方法才等到了一定的推广。而在我国案例研究方法主要是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在高校中教学过程中的广泛的传播。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案例研究方法在我国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且开办了许多案例培训机构,来促进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

2.2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

从工商管理发展史来看,当前存在的许多管理理论,并不全是通过相关管理思想推导出来的,其中存在的极大部分管理理论都是通过实践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而来的,因此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当中,有着十分突出的贡献。也如相关学者所说的,在工商管理领域中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人,绝对不是泛泛之辈,其中有绝大部分人是学界的权威人物。由于组织领域的比较研究方法的提出,人们对工商管理领域有着新的认识,而且通过对这种方法进行分析,人们认为在工商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组织领域的比较研究方法就必须建立一个该框架系统,通过明确的表述,对组织之间的比较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适当的结论,为了企业的工商管理提供大量的信息依据和实践经验。

3.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的应用建议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案例研究方法并非是一无是处的,那种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领域是非主流研究方法的人只是从片面角度来看待案例研究方法,并没有站在发展的角度上剖析案例研究方法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只有正确认识和定位案例研究方法,才能采取正确的案例研究方法来研究工商管理的相关课题。

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学科研究水平还相对较低,在某种程度上讲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研究水平。究其原因,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国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不够合理全面。并且我国现有的工商管理经典案例非常少,即使有对企业管理进行调研的活动,也没有真正了解企业的管理状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只是走马观花的粗略调研,缺乏真实的求证和调研。这就使得现有的工商管理研究案例所具备的学术价值并不高,这也是导致部分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方法不适用于工商管理领域研究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建议,在以后的案例研究方法应用中,应当大力提倡用国际化的视野、规范性的研究方法深入企业、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研究。强调案例研究步骤的规范性,并严格地区分研究案例和教学案例、案例教学和案例研究的异同,不同于教学案例而撰写出的研究案例是开展案例研究的重要步骤;撰写研究案例时,忌讳用主观判断的、含糊的语言,强调通过调研访谈取得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要注意案例细节,从细微之处往往可以观察到新事物,新事实。第一手资料如实验室观察的数据一样重要,它必须是真实、客观、可信赖,是研究性论文的立论依据。只有在优秀的研究案例基础上发现研究事实、提出研究结论,其研究成果本身才会有较高的可信度。

4.结语

总之,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领域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只要多采用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的经典案例作为研究案例,并积极结合实际企业情况和经营环境对案例进行分析,就能够从案例研究方法中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和研究结果。为此我们应该树立一个客观端正的科研态度,正确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此来提高我国的工商管理研究水平。[科]

【参考文献】

[1]任胜钢.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特殊性与思考[J].经济师,2005(03).

工商管理研究方法篇2

   一、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批评

   自案例研究方法产生之日起,人们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批评言论在不断的增加,主要认为这种案例研究方法存在着较多的主观性,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断的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当中,这就导致案例研究方法的不科学性越发的明显。除此之外,大多数学者在批评案例研究方法的过程中,还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在外部有效性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这也是案例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缺点。它不宜于通过实证来对其进行研究,只能利用构筑理论以及归纳式的研究方法,对其工商管理理论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案例研究方法也不例外。它虽然有着许多明显的缺点,但是也存在着不可否认的价值。

   二、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

   要对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和功能进行分析,我们就要对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和它在工程管理领域中的贡献程度进行考证,这样才能有利于人们对案例研究方法有新的认识。

   从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来看,它最早的代表就是教学案例学派和经济主义学派。而在20世纪初期,人们就将案例教育研究方法应用到了商业的教育过程当中,这就有效的推动了案例教学理论的发展,并且在1921年科波兰德博士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案例管理教学文集,这也为案例教学研究方法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在以后的30年中,案例教学研究方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普及,直到20世纪中期,在福特基金会的帮助下,案例研究方法才等到了一定的推广。而在我国案例研究方法主要是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在高校中教学过程中的广泛的传播。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案例研究方法在我国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且开办了许多案例培训机构,来促进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

   从工商管理发展史来看,当前存在的许多管理理论,并不全是通过相关管理思想推导出来的,其中存在的极大部分管理理论都是通过实践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而来的,因此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当中,有着十分突出的贡献。也如相关学者所说的,在工商管理领域中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人,绝对不是泛泛之辈,其中有绝大部分人是学界的权威人物。

   由于组织领域的比较研究方法的提出,人们对工商管理领域有着新的认识,而且通过对这种方法进行分析,人们认为在工商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组织领域的比较研究方法就必须建立一个该框架系统,通过明确的表述,对组织之间的比较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适当的结论,为了企业的工商管理提供大量的信息依据和实践经验。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比较研究方法在企业工商管理过程当中的重要性,并广泛的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但是,这种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在当前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人们将演绎法、归纳法以及其他相关的科学理论应用到其中,进而增强企业的工商管理力度,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构建突显本国管理文化特色、具有更高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本土”管理理论,有管理学者指出必须采取扎根理论来进行研究,这使得颇具研究本土特有现象、深人解释现象背后本质的案例研究方法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被广泛使用.20世纪80年代的许多美国学者对日本企业管理方式的研究结论发现,日本企业的文化特征是促使日本企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主导性价值观、组织气候等。以沙因教授为代表的定性研究学派认为,这些研究观点均没有触及到文化的本质。他运用不同于主流研究方法的案例研究手段,以其为之提供咨询服务DeC和CGC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类似于心理医生对待病人的临床方法去研究组织文化,主张采用现场观察、现场访谈等咨询行业常用研究工具,率先提出了关于文化本质的独到见解,并探讨了组织成长阶段和文化变革机制。这一见解集中体现在1985年出版的着作《组织文化与领导》一书中。

工商管理研究方法篇3

关键词:工商管理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方法与措施

工商管理专业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企业管理专业,本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对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进行学习,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随时出现的管理问题。工商管理专业由于涉及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主要是学习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对于企业的管理缺乏相应的实践,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及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于企业发展的要求逐渐增加,目前我国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很难适应企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培养新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涉及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

1.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企业管理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新型应用人才成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对学生进行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的理论教学,致使学生缺少企业管理的实践应用能力,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不能很好的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难以满足企业对于管理人才的要求。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培养目标不合理

合理的培养目标不仅能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提供方向,同时还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有着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大都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这一定位没有很好的划分理论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大学教育将会逐渐普及,高校所培养的高级的工商管理人才将会供过于求,目前的工商管理专业指定的培养目标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

1.2培养课程体系不健全

工商管理专业今后的应用方向主要是企业的管理,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与企业的管理相适应,但是目前我国学校所设置的工商管理课程体系并不能很好的为企业管理服务。首先,课程主要以理论为主,缺少实践。我国现在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主要是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实践较少导致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毕业后因为缺乏实际经验将很难有效的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由于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时间比较短,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主要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但是这只是培养了学生的理论能力,同时也没有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致使很多学生毕业后在从事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时常常生搬硬套国外的管理经验。

1.3人才培养缺乏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来讲,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管理也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讲授,加上学校对创新能力重视不足,因此导致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严重缺乏创新能力,不能有效的应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企业发展所提出的新挑战,更需要新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促进企业的长足健康发展。培养新型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是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要求。

2.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方法与措施

工商管理人才对于企业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培养出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人才发挥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应有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是今后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重点。

2.1确立合理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制定出合理的培养目标。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来说新兴应用型人才是企业管理中所需要的人才,重视工商管理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是未来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重点。学校应该改变以前只重视培养高端的工商管理人才目标,使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与现代企业发展相适应,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

2.2完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走出学校之后需要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企业的管理,解决企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完善的工商管理课程体系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工商管理课程体系,改变以往不合理的课程教学是培养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关键。首先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新型应用人才的重中之重。其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国外工商管理的经验。国外的工商管理经验虽然先进,但是要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进行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2.3提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在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的现代社会,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适应企业发展的新要求。首先要提高创新意识。对于培养新型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来说,提高创新意识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培养新型工商管理人才的过程重要增强人员的创新意识。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新型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课程设置上增加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提高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实践能力。工商管理理论的学习最终是要为实践服务的,因此培养应用人才的实践能力是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和检验。应用人才对于实践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重视实际操作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使人才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形势。

3.结语:

工商管理人才可以指引企业发展的方向,可以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新型工商管理应用人才是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工商管理新型应用人才使之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受到重视。面对企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仅仅拥有工商管理的只是理论是不能够完全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问题的,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才是今后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应用型的人才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才能发挥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唐时俊.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

[2]郑春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

[3]韩玉志.中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取向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作者简介:

工商管理研究方法篇4

1.1创新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方式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掌握创新方法,提升创新能力,保持持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既是放飞理想的需要,也是社会科学发展,进步的需要。同时,教育的关键不在于教学的内容,而在于教学方式,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国外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研究一套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比如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学任务有课程建设、案例分析、研究工作三大组成部分。案例教学法不在于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内容,而是迫使他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它是一个不断向学生施加压力的学习机制。从而使哈佛大学商学院成为美国青年求学的天堂。

1.2提升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

高校担负着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级管理人才,关键因素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要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同时,要提升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潜力,培养一大批高级管理人才,就要求工商管理学科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潜力。国外高校高度重视工商管理研究生教师的选拨和入职后培训,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的选拔过程中,如:德国详细规定了教师在教育背景、职业证书方面的要求。为了提高兼职教师的比列,很多国家综合性大学邀请的兼职教师多是知名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才。不仅能让工商管理研究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课程知识,而且能学习到专业以外的知识、技能。加拿大高校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入职后培训方面的做法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加拿大高校录用的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为了把握教育规律,提高教学方法,熟练教学方式,都必须接受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

1.3丰富工商管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

提升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营造创新、创业、民主、宽松的氛围,让课堂真正成为提升创新能力的舞台。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教学中所实施的研讨会课堂教学模式,对我们探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抛砖引玉引发学生创新思考,教师自我消解权威展示学生才华的教学方式,在思维、人格、智慧三个层面,激发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精神,大力开发工商管理研究生想象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学会超越书本,善于质疑、批判,追求卓越,从而促使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1.4重视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产学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国外许多企业很重视与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研究生开展合作。创办科技园区,直接把大学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成果向市场和商界转移,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积极引导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创业、就业。同时,成立教学公司,组织工商管理研究生和企业共同参加科技协作项目同时,为企业搞好管理、技术咨询,一次性或长期为企业提供管理、技术支持等等。这样,既能对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得到提升,又能加深对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同时,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激发了工商管理研究生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将来才能为工商管理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2对我国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启示

2.1全面深入高校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我国,教育中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和对知识简单记忆的强调,束缚和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现有的传统教育观念。国内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较少,搞一言堂较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完全忽视知识创新。要打破这种教学模式,就会提升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应提倡工商管理研究生教师课堂上运用案例分析,与学生多互动,在交流之中碰撞出学术的火花。同时,强化对工商管理研究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有效提升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转变学习知识的传统观念,增强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2注重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科学教育的改革

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需要科学教育。当前,国内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育已经开始向国外高校借鉴经验,来对国内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科学教育进行深入的改革。部分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在第一学期统一接受科学教育,第一学期后,根据考研成绩和综合情况,采取学院、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安排专业,规定必修课学分和选修课学分,形成自由选课制,这种改革为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提升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未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探索中,我们要不断努力正确处理好科学教育、“文化普及”专业教育的关系,完善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课程体系,突出科学教育改革。

2.3高度重视高校工商管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一言堂、未抛砖引玉、教授权威等等问题,导致了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人才流失、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素质良莠不齐等严重后果。要建立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双重体系,同时,实施严格教师准入制度,来促进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破除传统教育观念,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伦理道德、分析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师生之间保持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升创新能力,营造、民主、宽松的研究环境,使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一贯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并实施培养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

2.4加强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实践的改革

工商管理研究方法篇5

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方向问题

方向是根本,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它是引航灯、生命线。失去正确方向的航船不可能胜利到达彼岸,迷失正确方向的理论研究也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坚持正确办会方向”是理论研究的首要问题,也就是要求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把握正确的理论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不断取得创新成果,工商行政管理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回顾改革开放之初,工商行政管理恢复建制,成为国家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管的重要力量。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中国共产党人对计划经济、商品经济以及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不断创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紧紧围绕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工商理论,认识到市场监管要宽严适度,强调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放而有度,有力地促进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1992年至2002年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飞跃,理清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工商行政管理从服务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逐步转到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认识到要正确处理经济秩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拓宽监管领域,创新监管机制,在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作出了新贡献。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这一时期,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中央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重大战略部署,坚持改革创新,并在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工商行政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五个四”为核心内容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成果。以此为指导,工商行政管理努力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和谐诚信的市场环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维护市场秩序,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由此可见,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都是深入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体现。把握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扎实做好各项理论研究。当然,坚持正确的理论研究方向,还必须结合工商行政管理实践,准确把握工商行政管理发展规律,推动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科学发展。

二、关于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要求

“深入研究工商理论”是对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提出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在研究态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风气上都要“深入”,要高度重视理论研究,着眼于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实践,下大力气进行深层次研究。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统一思想认识,深入推进理论研究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是实践的先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样,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也是推动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工商行政管理实践反复证明,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改革发展须臾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越是关系到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越是需要加强理论研究。

恢复建制以来,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从无到有,由基本建立到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但是与实践的需要相比,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理论研究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也还没有在全系统得到应有的重视,理论研究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理论研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形成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夯实理论基础。

(二)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实践破解工商改革发展难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理论研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践工作中挖掘题材,研究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监管执法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广大人民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市场监管热点问题,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解决当前问题与谋划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把握研究重点,丰富研究内容,才能增强研究内容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才能创作出有思想深度、务实管用的研究成果。

要紧密联系“十二五”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发展规划,紧密联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工作,紧密联系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紧密联系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中的重大实践问题,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在总结提炼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执法实践中的新鲜经验和成功做法基础上,找出影响和制约工商行政管理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破解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难题。

(三)端正研究态度,深入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早在东汉时期,王充就在其著作《论衡》中指出:“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时隔数千年,这句话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正所谓“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只有到深水中才能看到蛟龙,同样的道理,理论研究者只有不畏艰难,沉潜到研究的深水中,扎实进行深层次研究,才能深刻揭示出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出高水平的理论成果。毛**同志指出:“调查要深入细致,既要‘身人’,更要‘心人’,蜻蜒点水,走马观花,是了解不到问题的深处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亦如此。

具体来说,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要端正研究态度,发扬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研究风气,

就是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真实反映实际情况,正视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积极寻找破解问题之策,防止绕着矛盾问题走;就是要对掌握的资料进行深度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要像蜜蜂采花酿蜜,把事物的本质挖掘出来,防止浅尝辄止、浮于表面,简单堆砌、粗制滥造;就是要大力倡导优良文风,用朴实、生动、简明的语言撰写文章和报告,让基层同志看得懂、用得上,防止把理论束之高阁。

三、关于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目标任务及其实现途径

“不断推出创新成果”明确回答了工商理论研究的目标任务,就是要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多出理论创新成果,多出精品,使理论创新跟上实践创新。2011年6月,国家工商总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会工作大力推进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理论建设的总体目标,其中指出,要“全面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突出行业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体系”。这一目标任务与“不断推出创新成果”是一致的,是对“不断推出创新成果”的具体阐释。实现这一目标任务的思路和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研究

全面构建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环节、多项工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么重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遵循先易后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推进。当务之急就是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集中全体人员智慧,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分论”丛书编写工作,初步形成以《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概论》为统领,以“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分论”系列丛书为骨干的全面反映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成果体系,为全面构建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体系夯实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和充实,最终形成一整套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地研究

在基本建立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要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思路,推动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一是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深入研究以“五个四”为核心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进一步把握市场监管规律,推动基础教材建设及学科建设。二是要加强应用对策和专业理论研究,紧密结合工商行政管理基本职能和业务工作,深入研究努力做到“五个更加”的方法途径。统筹兼顾市场主体准入、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商标战略实施、广告业发展与监管、禁止传销与规范直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等各个领域的研究,找准各个领域亟待研究的主要问题,认真加以解决。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研究

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体系是创新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不断推出创新成果”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只有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持续地从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源源不断地推出理论创新成果,使理论创新跟上实践创新的步伐,才能永葆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之树常青。特别是当今社会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繁荣时期,市场瞬息万变,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才能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

四、关于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

“热心服务系统干部”回答的是工商理论研究为谁服务的问题。理论研究本身不是目的,用理论武装工商干部,用理论指导工商实践,使之为系统干部服务,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服务,这才是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

(一)用理论武装干部,服务工商人才队伍建设

理论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用理论武装干部。理论武装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全局。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要在理论研究过程中锻炼干部,在理论宣传普及过程中提高干部理论素养,在理论运用过程中提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建设高素质的工商干部队伍。一是要营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增强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全系统同志深入学习和掌握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成果,丰富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二是要努力使工商行政管理理论转化为广大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普遍共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武器,转化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各项工作中的自觉行动。三是要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业务素质良好、勇于开拓创新的理论骨干,打造一支勤奋学习、爱岗敬业、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

工商管理研究方法篇6

1.我国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运行机制的困境和对策——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

3.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4.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过程研究

5.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研究

6.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7.解析工商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

8.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基于动态过程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0.新时期工商管理的职能探索

11.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12.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3.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研究综述

14.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

15.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6.关于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

17.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18.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实施

19.基于嵌入式学习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20.提升工商管理类学生专业能力的eRp实验教学探讨

21.工商管理案例研究作者成熟度的文献计量分析

22.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23.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十一五”期间工商管理学科国内外研究热点比较与分析

24.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模式及其评析

25.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6.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27.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探索

28.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研究——以普通财经类院校为例

29.试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

30.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31.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2.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33.关于工商管理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思考

34.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35.国外工商管理教材浅析

36.工商管理情境教育体系的内涵、架构与协同效应

37.论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8.工商管理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39.论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及现状的分析

40.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41.工商管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42.以eRp模拟实验室平台打造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43.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4.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45.论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6.浅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47.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48.wiki环境下“工商管理模拟”教学的探索

49.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50.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 

51.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52.区域经济视角下的广西高校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53.中国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的计量分析

54.创新教育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基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实践与探索

55.我国工商管理研究的知识来源与结构——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分析

56.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57.论案例教学价值取向的变革——基于对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分析

58.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59.工商管理学位论文质量分级评价问题的探讨

60.基于培养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eRp沙盘模拟实训探析

61.谈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62.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

63.浅析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改革方向

64.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65.浅析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66.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67.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涵与界定标准

68.论工商管理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

69.工商管理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探讨

70.工商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71.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研究分析

72.论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区别

73.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措施

74.工商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75.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探讨——基于一项案例教学实践调查

76.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77.工商管理大类专业内分流研究——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

78.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79.关于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研究

80.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研究

81.高校工商管理案例教学问题的几点思考

82.工商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与知识转换

83.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

84.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市场适应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85.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知识与技能的分析

86.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现状研究

87.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互动研究——以《市场营销学》为例

88.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式探析

89.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创新

90.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状况及培养模式研究——来自广东工业大学与广州大学城其他高校的研究启示

91.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

92.论新时代下工商管理的职能研究

93.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之我见

94.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95.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96.走特色之路建设工商管理专业

97.论高等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98.对开放大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以英国开放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为例

工商管理研究方法篇7

(一)招生制度

近年来,各农林高校研究生不断扩招,影响生源质量,特别是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由于报名门槛较低以及在当今社会热门度较高,吸引了大量的考生报考。研究生初试阶段的考试难以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初试内容主要靠死记硬背,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没有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有效考验出学生的学术和科研能力,入学考试过于强调英语成绩,这样很可能把一些具有创新思维但英语稍逊的学生拒之门外。复试环节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多数高校复试内容和形式仍比较单一,不变的题型以及提问的偶然性难以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并且复试过程缺乏对考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因此难以达到选拔创新人才的目的。

(二)研究生导师

在我国农林类高校工商管理研究生培养上,许多高校工商管理研究生导师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工商管理研究生学习阶段时间比较短,一般多为2年,最多为3年,并且上课时间占总时间比例比较大,并且很多工商管理研究生以前并没有从事过科研工作,在读研究生期间也做不了多少科研工作,更不用说高质量、创新型科研项目了,这样就导致了工商管理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对学生要求不是很严格,学生在潜意识上也存在松懈的消极态度,使一些工商管理研究生无法做到积极主动的进行创新型科研,这对于提高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整体质量,特别是对工商管理研究生开展具有较高质量和一定创新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另外,研究生导师数量严重不足影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人数激增,但是研究生导师相对不足,这样一个导师将会带几名学生,导师就不能很好的顾及到每一名学生,导致了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

(三)课程与教学内容

国内部分农林类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

(1)目前国内工商管理研究生课程内容较为简单,多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性课程,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根据工商管理学科特点,其综合性、交叉性较强,但在课程的设置上忽视了学科渗透以及文理交叉,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开设较少,使学生对本专业知识与相关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不足。

(3)许多高校开展工商管理学术交流严重不足,这样使工商管理研究生无法更全面的了解到本学科的最新、最前沿的学术动态,不利于学生创新型学习。因此,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缺少科学合理性,严重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农林类高校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科研实践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大量参与科研工作不仅是工商管理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特色,更是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改善工商管理研究生科学研究方法,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注重团队协作,有利于培养工商管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在国内许多高校忽略科研方法的重要作用,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忽视实验室建设,没有形成凝聚力强的科研团队,缺少团队协作精神,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科研钻研能力以及实际工作能力都有待提高。许多高校与工业,农业,商业以及各类新兴产业缺少联系互动,不重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因此无法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缺乏科研实践,阻碍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顺利进行。

(五)学校环境

1.教室、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等设施对工商管理研究生的创新研究相当重要,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方便老师授课,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力保障。

2.高校的学术氛围也是影响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研究的因素之一,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下,更加有利于学生及时地了解工商管理学科前沿动态,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进行创新研究。但目前,我国部分农林高校基础教育设施有待完善,工商管理学科开展的学术活动及讲座较少,以至于农林类高校工商管理研究生视野狭小,因此,难以实现学科创新研究。

(六)科研课题经费

目前,部分农林高校科研课题经费不足,严重制约我国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科研课题,不仅能够强化创新意识,还能提高创新能力。而科研课题的完成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撑,但是目前我国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科研课题经费不足是个普遍现象。许多学校更加倾向于把较多的科研经费投入到短期内能看见成果的、或者是收益巨大的项目上去,比如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而对见效慢,成果不显著的工商管理类研究并不是那么感兴趣。科研课题经费的缺乏,不利于学生的科学研究,打击了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自身因素对农林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一)传统思想的束缚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自身因素也是影响其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我国工商管理研究生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陈旧观念的束缚,在当今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他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是简单的模仿、循规蹈矩、思维守旧、不敢打破常规来解决问题。这样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其在学习及从事科研工作时不懂变通,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生源多样化

随着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招,使得工商管理研究生生源也渐渐开始出现多样化倾向。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招生考试是面向全社会各阶层,这样学生来自社会不同领域,基础不统一,层次不均匀,年龄跨度大,很难统一授课。很多工商管理研究生在学校外有工作,有的学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生活负担比较沉重,这样就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商管理学科科研创新研究中去了,使他们失去了很多锻炼和培养自身创新能力的机会。

(三)缺乏学术道德

工商管理研究方法篇8

 

工商管理学科是实践性和社会性要求都比较高的学科,而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顶端,是培养顶尖专门人才的活动,因而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教育必须注重实践,唯有此才可以满足社会对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要求。然而,目前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仍然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在思想观念、教学内容及培养方式等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教学体系。

 

一、多科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在我国迅速发展带动了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尤其是对实践创新型研究生的要求越来越显著。而如何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也已引起了各高校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目前,大部分多科性大学虽然都做出了努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多科性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仍存在诸多不足,具体如下:

 

1、实践教学观念滞后,重视不足

 

实践教学既是对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检验,也是培养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复合型人才的最终途径。但是,由于许多偏工科性的多科性大学往往只重视自己的优势学科,对于工商管理学科等弱势学科的发展容易忽视,而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更是持有可有可无的态度。同时,我国的教育教学观念自古以来都是更侧重于学生的课堂教学,工商管理学科亦如此,而关于实践教学对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不够重视,以至于教学实践环节不系统、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

 

2、课程设置缺乏实用性

 

国内大多工商管理研究生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四个模块。一般来说,课程设置的门数偏多、学时较长,但课程内容较为简单,交叉重复多,缺乏前沿性研究。从课程广度来看,专业领域理论课程占比较大,而对边缘学科、跨学科课程涉猎很少,实践性课程缺乏重视,学生发展自主性受到限制。此外,对应中国市场、中国企业情况的案例普遍较少,无法调动学生们参与的热情,使得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生缺少了实践模拟的机会。

 

3、校内实践教学设备投入不足

 

校内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学校具备一定的环境与基础设施,并且需要一些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性管理模拟实验室的建设,比如工商管理学科涉及到的eRp模拟实验室等。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环境,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但是,从目前来看,对于大部分多科性大学,由于各高校在经费方面的限制,管理类的实践教学经费一般都存在着资金不足的现象,导致实验设备添置不足,工商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从而相应的软硬件设施也就难以满足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实践性教学需要。

 

4、缺乏校外实践基地

 

目前看来,硕士的培养一般是三年制,而第一年就会将所有课程学习完毕,不同于理工类学科的实验操作型培养模式,工商管理学科随后两学年时间支配比较自由,因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提高研究生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促进理论研究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良性循环平台。但是目前大多高校很少主动与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合作。

 

二、国外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教学经验

 

国外知名高校云集,国外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不同的学校各具特色,值得我们国家多科性大学对于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学习和借鉴。

 

1、教学实践多元化

 

美国高校在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及社会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实现了多元化。美国高校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始终围绕着理论结合实际的目标进行展开。在这一目标下,课内实践教学侧重于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如将“案例教学”、“计算机模拟”、“课程讲座”等方式引入课程教学。典型做法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战略模拟、情景模拟软件、企业竞争模拟软件。课外实践教学则是主张采取研究生俱乐部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其中的管理,深入体会如何组织一个部门、激励组织成员等管理技巧。此外,为解决模拟环境和实际环境的差距,美国商学院普遍开展社会实践,采取不同的形式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调查或者实习,在实际调查和实习过程中了解工作过程、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如哈佛商学院的“基于领域的学习项目”。

 

2、“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

 

德国高校采用“双元制”培养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责任。一方面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另一方面企业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实践场所,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学生的毕业论文的选题也师生合作要求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能,因此毕业生就业能力强,深受企业的欢迎。

 

3、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向型”师资队伍

 

德国高校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比约为1:1,并且规定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实践教学训练不能少于两个学期。因此他们对任课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要求老师在企业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并且具备较敏锐的课题挖掘能力与较强的科研能力,从而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与职业应用能力。

 

三、多科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的创新涉及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基地及实践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吸取国外先进教训经验的精华,结合国内多科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以下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1)围绕实践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单元模块化

 

从培养目标来看,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要与现代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对接,高校需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体系来培养学生,才能为企业输送专业应用型管理人才。体现在研究生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上为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专门设置实践教学必修课,与理论课程设置同等学分,从思想观念上给予研究生实践教学足够的重视。此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因而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块的侧重点也应该随着企业的需求而改变。

 

(2)强化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教学内容

 

对于校内实践教学课堂,可取众多教材之所长,努力提炼课堂讲授内容,讲精华,讲特色,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提高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由学生组建各种俱乐部来加强学术交流。积极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可结合产学研建立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多科性大学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制定“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鼓励研究生参与到实践工作中,建立校内外无缝衔接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2、实践教学方法创新

 

(1)多角度透视教学法

 

多角度透视教学法是要求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知识和经验,分别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者侧面,深入系统地分析问题,通过对“问题”多角度的透视分析,使问题阐述得更加的透彻清晰,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知识面扩大,视野开阔,思维逐渐缜密,以培养学生养成“琢磨”、“推敲”的习惯。

 

(2)教学方法多样化

 

工商管理实务要求经验性很强,而研究生的教学也常常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学生思维模式陷入传统知识体系,缺乏系统性与创新性。因此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如采用启翻转课堂、实战模拟、角色分组、专题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简练准确地发现问题;深入浅出的分析问题;思路清晰地解决重点问题,鼓励学生勤于思考,踊跃发言,培养学生对所经历的事件进行归纳、总结的习惯,从而能实现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教学课堂的主客体循环换位。例如学校可以广泛地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或一些企业的Ceo等来校园做各种学术讲座或报告,组织工商管理学生参与研究生论坛学术论文竞赛等活动,扩大实践教学信息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升研究生的研究积极性,开拓其解决问题的视野。

 

3、加强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其重要部分,因此多科性大学要加大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基地的投人。要加大对校内模拟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实验教学设施,有针对性的展开,提高研究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要积极寻找合作单位,寻找校企的的合作契机与共同利益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本学科实践条件的单位作为校外实践基地,以推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为目标,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使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学校和企业双赢的产物。

 

4、多元化考评方式

 

在期末考核中,传统的考核方法是以笔试成绩为主的,而作为实践教学的考核,必须要打破传统方法,寻求考核评价学生方式的多元化,更加的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及应用能力。因此考核方法可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笔试、直接回答以及操作等的多种形式并举。可以将考核的内容分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等多个模块来进行。尤其要注重对于实践能力的考核,其中包括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等方面。同时,实践能力的考核也必须贯穿于整学期实践教学的始终。这种考核发式的多元化将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其能真正地学到知识,学会操作,也将改变学生在传统方式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突击行为。

 

结论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的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人才输出质量的关键。多科性大学的实践教学改革需要从教学内容、方法、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以为社会输出合格人才为导向,充分统筹校企资源,调动师生的实践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科研创新素养。

 

作者简介:张原(1973-),男,陕西咸阳人,硕士,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学。

工商管理研究方法篇9

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它主要以多种学科与多个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基础,系统地研究工商管理活动中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规律。实验方法一直是工商管理研究与教学、科学创新与发展以及形成和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一、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方法的发展

工商管理学科的实验方法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商管理实验的起步时期,在这段时间内管理实验和管理研究是同步发展的,管理学科的理论也在这一阶段逐步形成。在这一时期里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人和工作,通过实际的调研、分析和对比研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第_阶段是工商管理实验的成长期。在这一阶段里全球的经济快速地发展,企业所而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变的复杂,与此同时管理领域也产生一些新思想和新理论,企业管理开始注重整体的流程和具体的职能。这一阶段管理实验所涉及的而进一步的拓宽,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开始被使用。第三阶段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工商管理实验的研究开始注重战略管理和跨国公司的管理方向。计算机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管理模拟软件也飞速发展,并广泛地应用在工商管理学科之中。

二、工商管理学科实验课程的体系

从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以及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状沉来看,工商管理学科实验课程的设置主要遵循以下的几点原则。第一是在教学中要能够使学生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基木理论、方法和专业知识。第_是要能够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融会贯通,形成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是要能够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使用工商管理中各种必要的软件,加强学生对专业性软件的学习。第四是逐步引导学生对工商管理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认识,形成良好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实践素养。

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与交流,及时地解用人单位的管理模式的发展状沉,合理地调整和设置新的工商管理课程是保证实验教学方而的拓展和提升的很好途径。就目前来看,可以根据工商管理学科的主要课程,建立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系统。到目前为}卜,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课程主要可以分为十四类,包括现代管理软件的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应用、管理沟通的模拟、商务谈判模拟、战略管理的模拟、营销模拟实验教学、营运管理实验教学、人员招聘和面试模拟、管理心理学实验教学、客户关系管理实验教学、公共关系学实验教学、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以及市场调研和预测实验教学。中国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改革的作用就是要打破阻碍大学改革的顽石,扫除思想上的障碍,为大学提供新的思想平台,促进大学的发展。

三、教学课程体系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工商管理学科实验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应用相结合,并且能够根据企业管理实际的需要不断开设新的课程,及时地更新实验项目。随养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也要能够与时俱进,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相同步。各个院校应该加大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并开设与管理信息化相关的课程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需要开设一些实验课程,实验教学要能够注重传统实验与现代实验的相结合。通过实验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之中。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工商管理学科实验课程来说,不管是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是系统化的教学体系,都需要依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实现。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互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投身于学习之中。多年来通过对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不断摸索和研究,形成一系列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

对工商管理学科实验课程来说要能够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为主体的实验技术。要能够以循序渐进、先基础后提高的递进方式设计实验教学方案,在基础阶段就要能够夯实基础技能、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此同时还要适当地参杂一些复杂的设计思想,开启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还可以加入一些难度较大的设计性实验课题,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研究,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早日融入科学研究。

对工商管理学科实验课程来说还要求学生形成自我训练为主体,以老师为辅助,师生之间互动的实验教学方式。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要看学生的实验技能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工商管理学科实验课程才用的是多种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这样便于学生从各个方而获取相关的知识,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工商管理学科实验课程来说要能够形成以考核学生综合能力为主体的实验测评方式。工商管理学科实验考核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检测教与学的效果,促进所教的知识的完善,教学方式的改进。工商管理学科实验考核的方法和考核制度可以有各种各样,但是这些方法和制度都是以考核学生综合能力为前提展开的。

(三)加强教材的建设

实验教材对工商管理学科教学课程的探究也是十分重要的,要能够从工商管理学科实验课程中进行探索和总结,编写出一部尽量采用而向_十一世纪重点大学的优秀教材。其中的综合实验和专业实验要能够采用重点大学使用的实验教材,也可以根据实际情沉自己编写。

工商管理研究方法篇10

1.国外对工商管理的研究过程。工商管理的分析,在国外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而且也形成了较完善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基于数据的调查,国外在对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的研究这方面在每个时间段都是不一样的,如今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企业如何应在更广泛的地区做到合理配置资源,如何获得更多的成熟稳定的客户,使企业在资本操作的工商管理研究市场及其他问题更具有竞争力,因此理论分析仍然是占主导地位。2.国内对工商管理的研究过程。国内一些工商管理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表明,我国对工商管理的研究的活跃度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营销很快在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得到研究与开发。主要是因为我国近年来,开始由政府作为经济主体向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为主体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也需要面对很多不适应的情况,这对于电力,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来说将是一个主要的管理理念。另外,我国将工商管理学科和工程学科放在一起,这些数据表明,企业管理已慢慢被社会所认可,正在一步步迈向更成熟的道路上。

二、国内外工商管理方面发展现状的对比

1.在数量上进行对比。国外一些国家对工商管理研究所取得的数据分析,使我们的结果更加清楚明了,企业管理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相对完善的体系,但对我国工商管理的研究也经历了快速的增长情况。在国外,其分析的主要部分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营销管理、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我们的分析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市场管理所涉及到的企业理论以及财务管理,本文对我国工业和商业的出版管理不仅在数据上改进进行了定量分析,其对关键问题的分析所取得的成果已经与国际水平差不多。虽然现在我们在工业和商业管理方面虽然有一些小的突破,但在理论研究的深度上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差异的。2.在重点问题上进行对比。近十年来,社会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不少,对企业这一新的技术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发集成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随着市场的变化,供应链管理也需要改变,这就造成了一些与其相关的研究。国内和国外的差距比较大体现在对营销的研究上。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企业必须面对的消费者越来越成熟,这部分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据统计,在营销和推广方面,国外传统的品牌策略和对广告的研究非常稳定。在我国的市场上研究的是其主要的品牌,广告等,在营销理念上加入新的概念,如网络营销和绿色营销等,但实际应用较少。

三、促进国内工商管理发展的几点建议

1.国内比国外发展慢。例如,在海外第一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是研究和分析市场营销及跨国并购等。在国内,研究者对提出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和研究。我国更是对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特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但很多的管理理念和认识介绍都是在西方文化及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通常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是首先在国外形成的。2.关注工商管理学科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渗透。例如,新技术企业的技术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的影响,是基于信息设计和生产新产品的,还有电子商务与供应管理系统等。3.国内外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的不同。国外在进行工业管理理论研究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将理论成果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并应用到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我国对工商管理的研究带来的仅仅只是一些理论成果,没有将这些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中,对实践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企业管理研究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国的研究需要更加重视工商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检验和改进理论。在分析中,处了相对于标准的研究外,我国对工商管理的研究主要还是思辨研究,实验的定量研究较少。4.国内的工商管理研究论文和作品缺乏实用性。向发达国家吸收先进的管理方式,这表明,我国工业和商业这种管理学科仍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缺乏将理论与我国工商管理具体实践相联系进行创新。5.实施企业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企业管理应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的变化而进行改变,要进行独立的经济监督,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向单位负责报告,使内部审计机构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定期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对本单位实施效果的有效性,并加强对服务监督的改进。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