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十篇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十篇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3:55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篇1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初高中;整合

21世纪呼唤有智慧的教育,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如何从根本上革除我国传统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智慧养成的弊端,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拥有不同资质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我们教育界备受关注的核心命题。新课程背景下,整合教学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和要点。

所谓“整合”即“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在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的建构、序化的过程。课程整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学科课程的设计和教材的编写,还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整合。无论是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学内容的整合,我们整合的根本目的是学生思维的整合。目前,我个人认为,搞好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和整合教学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和启示

一、初高中历史整合教学的必要性

初高中历史教材的现状,急需我们教师对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问题进行研究。浙江省在初中实行的是综合课程,历史只是综合课程的一部分,初中生要学习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我们生活的世界”,讲述社会是怎样的,这是对社会生活要素的整合;第二个主题“我们传承的文明”,讲述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是对反映社会发展的史实的整合;第三个主题“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讲述社会应该是怎样的,这是对当代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的整合。

从初中综合课程标准中,我们已经看不出历史的整体脉络,那么在教材中就很难显示出历史的基本结构和系统,要学生学到系统的历史知识更是天方夜谭。学生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虽然在某些方面增加了能力,但是三年下来,初中生不可能学到通史知识,一些历史的基本思维,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也很难形成,在这种基础上进行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已经出现了认识的困难。如果说过去我们初高中历史学习中存在的弊端是通史基础上的重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而影响教学的话,那么在综合基础上进行专题+模块的综合学习,同样会导致学生因为学习上的困难而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使学生从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出现了一道靠自己很难跨过的门槛。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专家、历史学博士赵亚夫在《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有待改进》中明确提出:“初中历史课程仍需要在两门通史上下功夫,否则任何形式的历史学习内容,都不能够满足高中的模块结构”。历史的发展具有时序性特点,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同样具有时序性特点。历史学习中只有突出这一特点,才能客观地展示历史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因果关系,有利于学生认识历史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

二、初高中历史整合教学的理论基础

整合教学对我们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这种教学策略的提出也有着教学论、认识论和历史教学论方面的理论基础。

1、教学论和认识论研究为高中历史整合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脑科学研究证明,人脑是以整合的方式而非分散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加工的,知识越整和越易于学习。知识联系越密切,越易于与大脑相容,大脑不存在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机能,它更象是一个路标,把不同学科领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系统论的原则也告诉我们:社会、自然、大脑都是个大系统,每个系统又是由若干的要素或子系统组成,当一定数量的要素或子系统按照一定的结构相互联系起来之后,就产生了一种1+1>2的效果。就是要解决目前高中历史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新出现的“盲点”,旨在通过学科内知识的整合以及历史、地理、政治、文学等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他们创造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新概念和技能的内化和运用必须以学习者的先验经验、有意义的脉络、及整体概念的理解为基础,而非建于抽象、片段的零碎知识上[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韦小满等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8页]高中历史新教材整合教学基于这一理论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看到学习各领域知识之间的一致性、关联性,促进学生知识间的迁移。

格式塔心理学家研究也证明,人的大脑会把客观现实加以组织,变成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的心理事件。并进一步指出,人们认识事物总是有整体到部分,由整体的陪衬和显示部分的意义。使学生在整体世界的背景下去审视各学科知识内容,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在学校,我们继续使用着支离破碎的教学方法授课,而广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病所在。如果我们的教育是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那么我们必须关注适于学生整体发展的教育方法。我们需要用整体的教学方法教授知识,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这种方式的学习,以便让他们在未来的实际生活中能够切实运用这些知识,我们最终必须将所学课程加以整合。课程整合一个亮点在于教师再次成为课程的设计者,他们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有意义的教育方式。

我们都明白,我们的教师一旦熟悉了上课的材料,他们此后就会用自认为最有意义的教学方法,用很自然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还有就是,学科内部的联结关系虽然不宜察觉,但终究是存在的。一旦被找出,这种后连接关系就变得明显而确定。通过运用连接的模式,我们的教师可以确定单元教学的顺序,因为这些单元内容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有时候课程整合关注的是如何整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各项能力,而不是学科内容的单纯叠加。它是通过学科本位的教学将元课程中的各项生活技能串联起来。在学科化知识结构的组织过程中,将各学科知识内容中的关键生活技能串结起来,从而为学生提供一种切实可行又显而易见的课程整合模式。我们的教师通常会将思维技能和协作技能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中,而不是单纯地教授这些技能本身,于是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实质上成为了思维技能、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多元智能等学习载体

三、初高中历史整合教学策略思考

关于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问题,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第一线教师都已经在关注和思考这些问题。赵亚夫的《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内容精选和整合原则》(摘自《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4月),解爱群的《教材内容整合:高中实施历史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策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9期),马凤鸣、赵虹的《中学历史整合式教学实验的构想》(摘自《内蒙古教育》2007年1期)。关于初高中历史衔接的教学研究虽然很多,但是大多是对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在具体的如何衔接方面研究的还不够深入、具体,特别是适合浙江省省情的教学研究还不是很多,在具体教学策略上还有许多空白点,他们的这些研究成为我写作论文的基础。基于这种认识,我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对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和整合问题的策略进行初步的探索。

1、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整合

鉴于初中开设综合课程实际情况,高中的历史教学首先要立足于这一事实。在让学生学习新课程之前,花些时间给高一新生补充一些学习历史所必需的通史知识。具体说就是在开学后的前两个星期内,先不上新课,用这段时间来跟学生讲解中国史和世界史。先讲中国史,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中国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的发展历史。在中国古代史部分重点让学生了解历史朝代的顺序,让学生明白中国历史上主要朝代的先后顺序和重大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和后果。如中国历史从距今170万年前进入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有包括原始群居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半坡氏族与河姆渡氏族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大汶口文化属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黄帝和尧舜禹时期。公元前2070年我们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末年被商汤所灭,商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和鼎盛时期。西周在巩固奴隶制方面创造了中国最早的政治文明:井田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代替西周的是东周,东周又分成春秋和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从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灿烂辉煌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自己的统治,建立了一套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中央集权制度,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由于实行暴政,很快被农民起义,代之而起的是刘邦建立的西汉,西汉在制度上主要表现为“汉承秦制”,在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方面颇有建树,既有向西北农开拓疆土,也有通过丝绸之路而走向世界。西汉灭亡后,刘秀建立东汉,并出现了东汉初年的“光武中兴”。东汉末年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最终形成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这一时期政治分裂,南方经济得到开发,民族融合,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不久完成全国统一,中国进入隋唐盛世。隋朝虽短,但在一些制度上很有创新,为唐朝盛世奠定了基础。唐朝前期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生产关系,革新政治,轻徭薄赋,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睦邻友好的对外开放政策,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后期出现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最后在农民起义打击下衰亡,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和北宋、辽西夏对立和南宋与金的对峙,1271年元朝建立,不久统一全国,中国再次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元朝后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元朝最后被农民起义,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在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1840年终于被外国列强打开国门,中华民族开始了沉沦和抗争。

按照同样的方式把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线索和基本知识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对中国和世界两门通史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一些历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历史线索基本掌握,在此基础上开始新教材的专题结构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困难将大大降低,为搞好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教学奠定基础。

2、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整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对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既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在课堂是不是要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思维和方法,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知识迁移理论认为,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有序性和概括性都直接影响着迁移。教学内容有整体性,学生就会知晓个部分知识在整体结构中的位置关系和意义,在学习中容易从整体迁移到部分,活把整体纳入整体结构;教学内容体现有序性,学生就可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并进行知识的垂直迁移;教学内容体现概括性,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进行知识的水平迁移。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我们进行教学的一种知识载体,这为我们教师充分考虑学生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和认识特点去整合教材内容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高中历史新教材是以专题为学习单元,这为我们进行整合教学提供里一个便利条件。在我们备课时就应该按照主题化、集约化、结构化和层次化原则去整合教材。先确定教学的目标根据目标确定一个教学主题,主题应该是涵盖面广、聚合能力广、能够把其他教学内容串联组合起来,使之成为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以发挥群体效应和系统效应其次,应把具有较高概括性、解释性强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放在教学中心,使之成为学生记忆、理解和运用的重点,使其释放出最大的教育能量。第三,我们教师需要在课上抓住若干历史的基本问题,按照历史知识固有的内在联系,对历史知识进行整合,使其序列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这样学生学到就不单是孤立的历史现象,而是历史的过程、历史的走向、历史的本质规律和历史的规律[历史教学新视野99页]。第四历史知识是有层次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也是分层次理解和接受的。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先认识历史表象,继而形成历史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历史概念体系,最后形成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下面以高中历史选修3《走向世界大战》一课为例来说明一下历史整合教学问题:

在备课时,首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中心是走向世界大战,围绕这个中心我确定了本课的三个教学目标,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局部侵略的态度和做法、慕尼黑阴谋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根据目标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慕尼黑阴谋,难点是绥靖政策。接着先让学生结合教材找出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和态度,中学生对这些历史现象形成一定的历史表象时,引出绥靖政策这一历史概念。让学生在理解历史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得出概念,这样就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困难。然后再以绥靖政策为线索把本课内容进行进一步整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国联在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时的做法是绥靖政策开始的标志,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时标志着绥靖政策的进一步发展,而慕尼黑阴谋则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使苏联和其他国家对西方大国更加不信任,直接导致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这样就帮助学生建立起了绥靖政策为核心的历史知识体系。接下来围绕两个问题让学生探究,一是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二是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危害,或者说绥靖政策与二战爆发之间的关系。这时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作探究,从多角度和多侧面来分析绥靖政策的原因和危害,最后理解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本国利益,牺牲弱小国家民族利益,企图毁灭苏联的真正意图。这样学生可以透过历史现象理解其背后的实质,得出关于这个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和历史的启示。

3、专题内容之间的整合

新教材不同于旧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专题性体系和模块是编排。这就意味着我们教师过去严格按照教材编排顺序、面面俱到地教学已经成为了历史。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真正摆脱“教教材”的模式,要求我们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合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众所周知历史发展本身具有时序性特点,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同样也具有时序性,打破这一时序,学生学到的历史知识将不能客观的展示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甚至导致学生思维上的混乱,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在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中就存在着这个方面的问题。如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中有三个问题: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的斗争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也有三个问题:

一、太平天国运动

二、辛亥革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如果我们的教师还是按照教材的编排内容来让学生学习这两个专题,必然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因为抗日战争放在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学生在学习时如果没有必要的历史通史知识,就可能产生认识上的混乱,认为先有抗日战争后有辛亥革命,怎么会形成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历史认识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抗日战争本身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是把它和后面的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割裂开来学习,学生就不可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概念形成完整认识。此外,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的斗争放到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伟大的抗日战争中间,不仅人为的打乱了历史发展的前后顺序,也使得抗日战争这个问题不伦不类,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鉴于以上这些问题,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把这两个专题整合在了一起。让学生先来学习列强的入侵与民族危机。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从1840年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开始侵略中国,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除了抗日战争中国取得了胜利外,前几次都已失败而告终。外国列强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从1840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时完全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此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继续沉沦,民族危机一再加深,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件”侵略中国东北,由于国民政府的妥协退让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日本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然后再让学生学习另一个问题,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的民主革命。把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和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整合在一起,依据课标对重点问题进行学习和探讨,既照顾了历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又突出了专题性。

总之,新课程呼唤新理念,新教材也需要与之相适应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我们中学的历史教师已经站在了改革的前列,我们需要更多的勇气和热情去思考、去探索。

参考文献

[1][美]罗宾・福格蒂,朱迪・斯托尔.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篇2

一、专题教学模式概述

专题教学模式,就是以某一个理论知识、考试题型或社会热点为中心而开展的专项教学方式。其主要特点为跨教材章节,以学生为本,是落实历史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将零散的知识归类、贯穿并融合,更加详细、系统地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强化、巩固历史基础知识,便于形成良好的整体历史观,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整体素质与能力。

专题教学模式利用概述、分析、归纳、讨论及比较的方式进行历史知识的重组,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回顾,从历史的角度思考社会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其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专题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专题的主线,进行专题要点的提炼和历史知识的深化;专题教学可实现历史与社会热点的密切练习,加强历史与政治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社会现实、热点等的关注。

二、初中历史课堂中专题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从内容、方式上呈现专题教学

(1)专题内容的选择应具有多样性。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充分发掘教材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比如,专题以人为中心,如武则天等;以事件为主题,如南京大屠杀等;以一个地区为专题,如等;以一系列事件为主题,如历史上成功的变法,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专题教学的独特视角。

(2)灵活呈现历史知识。初中历史教学中专题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是可以很灵活的,比如,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典型成语故事中的历史事件,以知识竞赛的方式列举历史上的第一个和第一次,也可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影视播放与欣赏,如《三国演义》等。将历史知识灵活地呈现于学生面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2.培养初中生历史学习的专题意识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看书方式。初中历史教师应引导学生按照课本编排的先后顺序了解基础史实,在单元标题的引领下进行内容的阅读,关注其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对整体框架实现把握,同时也要注意单元前后知识点的联系与比较等。

例如,教师可指导学生围绕“近代列强发动的几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为题名,将近代中国各个阶级人们的反抗斗争以及学习西方、探索救国富强之路的历程为核心,深入了解每一场战争及运动的前因后果,然后再对各个事件进行具体的比较。这样,学生会更容易对这个知识体系有清晰的认识和进一步的把握。

(2)善于总结并归纳历史问题。初中历史中专题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保障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与考试说明的结合点等,对历史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出清晰的历史知识线索和逻辑条理。例如,以工业革命为专题,则应用列表归纳的方式将时间、事件原因、标志、重要发明、能源、技术领先国家、意义、影响及结论等实现清楚总结。

初中历史教师也可有效利用一些小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改变孤立地看待历史问题的方式,增强其知识的迁移能力。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总结:古代史中,中国古代战争中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中国历史上历代比较有作为的帝王、古代医圣、诗圣、画圣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与治世,台湾、、新疆自古就是中古领土的证明等;近代史中,20世纪中国的三次巨变与三位伟人,中日、中美关系变化,等等。

(3)引导学生对专题问题进行探析。专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整体、系统地了解某方面的历史知识,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感受与认知,达到以史为鉴的效果。所以,教师可在教学中适当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析。例如,在对我国古代一些重要迁都事件进行归纳的同时,教师可提出问题:“统治者迁都的目的是什么?是否相同?”对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教师可提出问题:“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走的弯路,你作何感想?对美苏、美日等大国关系的变化史实中,你认为这些国家关系变化的基准是什么?”等等。这样开放式的问题设置,有利于增强学生历史问题思考与探索的精神,提高其历史思考能力,将学生的历史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三、结语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一、轻松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思维状态最佳化,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活动。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秉持真实的原则,学会尊重历史事实,同时还要不断鼓励学生勇于思考,提出疑问。例如,在《中古欧洲社会》章节,学生在阅读“丕平献土”的故事之后,会对西欧封建社会的制度加以了解,他们会知道罗马教皇的权力是最大的,而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中国古代社会中与此相关的问题,像在封建制度时期为什么皇权凌驾于一切?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对中西历史背景了解得更加透彻,从而不断提高历史成绩。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偶尔创设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有效教学。例如,《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章节,可以提问“哥伦布船队的目的地是哪?最后的结果?”这类问题,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将历史知识系统化整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将历史知识系统化整理对复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初中历史知识过于零碎,所以,学生如果只是将零碎知识死记硬背,根本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只有将历史背景与历史知识相融合,将历史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历史知识系统化要求教师彻底掌握历史教材,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知识,使之系统化。

三、合作学习,提高效率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对提高历史课堂效率有着重要作用。传统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际,注重每位学生的学习发展,多组织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是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主要策略,所以教学方式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这种情况下的历史课堂充满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初中历史课堂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篇4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14-01

一、更新教学观念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将较强的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个性技能,认识到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差异,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关注学生的自我研究性学习。这就要求历史与社会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如果学生天马行空地自由学习,教师不去管,这样学生就很难掌握历史与社会知识,也就无法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教师要转变这种观念,就要打破教学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尴尬的教学局面。教师不单要将讲授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还要激发学生的思维。

一些初中教师对历史与社会教学不够重视,淡化了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单板,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权威地没有变,教学成了一种包袱。教学观念的更新要求教师要使用一种新的思维授课,改变原有的陈旧性思维,将这种理念作为教学的动力,更好地服务历史与社会教学。教学观念的更新要求教师摆脱传统思想观点的束缚,大胆革新,以创新理念为指导,更好地开展课堂授课,如在给学生讲解历史与社会中有关地球的知识,教师可以将最新的科学动态讲给学生,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也能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从实践反馈的效果来看,历史与社会教师穿插一些额外的历史与社会知识,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使课堂讨论变得更加活跃,学生都争相回答老师的问题。这种教学能在很大程度调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授课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呈现不同的教学风格。为此,在授课之前,教师先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正,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为学生提供教学指导,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教师要巧妙引入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创新型引入,凸显教学的层次性和逻辑性。部分教师认为教学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通过“放羊式”教学将课程时间留给学生,一些应给予指导的地方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学生就无法把握知识的突破口,对教学的进行不利。为此,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处理好和学习的关系,发挥学生自身作用,以提升教学质量。

二、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在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经过分析与探索,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套合适的发展道路[1]。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学生对新知识与新东西感兴趣,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历史与社会知识时,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开展教学,为学生带来视觉体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高科技信息化手段是新课改要求下历史与社会创新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当前,高科技运用到教学中,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要重充分将其引入教学内容,有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信息技术,将文字、图片等集中起来,通过短片播放的形式呈现在课堂教学,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课堂时间,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充分满足了新课标理念的要求,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将知识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常识巧妙地穿插其中,为学生那提供想象性空间,这也是新课标倡导下的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不仅要重视历史与社会知识,也在课外加强对知识的积累。

三、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开发历史与社会教学资源

这是一门独具趣味性及挑战性的基础学科,有助于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2]。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习中,地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在图形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用这个工具描绘出很多历史与社会图像,如:示意图、景观图和统计图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直观,而且生动,教师可以根据这种特征,有效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直观认识历史与社会学科内容,熟悉历史与社会课程空间的分布规律,将各要素有效联系起来。它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把握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历史与社会教师要有效挖掘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将地图工具巧妙运用到教学中。再如,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与社会地域知识,教师要考虑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兴趣,结合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喜好,自由结合成小组,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收集、讨论、总结旅游资源信息,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对学习方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学习资源、学习时间与学习空间,教师先明确教学目标,从宏观层面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历史与社会学习资源,将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有效挖掘教学资源。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课改下,教师要基于未来人才的需求,运动多种创新手段培养学生,提高教学水平,调动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一句话,未来,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历史与社会教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结合学生的实际,积极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凸显学生的个性学习,为学生营造支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紧随教师的思想,并融入知识之中,让他们掌握传递知识与生活的技能。历史与社会教师要认识到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有效利用历史与社会知识,感受学习的快乐与意义。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专题型;教学策略;研究与分析

历史,实际上是一门具有很强思辨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探究性、分析性的过程。新课改扩展了历史的广度与深度,将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重新进行专题式的整合。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将传统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活动转变为素质化的探究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有效实施专题型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培养其主动思维的能力,进而使其更深刻地感受历史的魅力。

一、专题型教学策略的含义

专题型教学策略,主要是指围绕某个考题类型、理论知识或者社会热点所进行的专项教学方法。其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热情,巩固历史知识,跨教材章节,致力于学生整体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将零散的知识归类、总结、融合并贯通于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历史整体观,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以及全面能力。

专题型教学策略,以概述、分析、归纳、讨论及比较的方式重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用历史性思维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思考与评判,进而培养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促进学生对历史专题主线的把握,有利于其提炼专题要点、深化历史知识;同时,实现历史与社会热点的密切练习,加强历史与政治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社会现实、热点等的关注,拓展其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其人文精神,进而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专题型教学策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利用历史知识的迁移规律,有效实施专题型教学

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就是由众多的时间、地点与人物穿插交织而形成的,其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趣味性。因此,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历史指示的迁移性规律,设置典型的、涵盖面广、聚合能力强的专题,以帮助学生树立整体性的历史知识体系。

例如隋唐时期的历史,反应的主题为: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明清时期的历史,反应的主题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再比如围绕“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等专题,进行必要的拓展,将相关教学内容有效联合,形成具有迁移性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树立宏观、思辨、开放的历史学习观,鼓励其自主思考、合作与探究,培养其问题发现、分析与解决的能力,深化历史观,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2.从教学内容与方式上呈现专题型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教师必须立足于教材,深入发掘教材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比如:以事件为主题的南京大屠杀等事件、以人为主题的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以地区为专题的等等,都可以作为专题型教学的独特视角。

另外,灵活多变地实施专题型教学策略,也有利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播放影视作品《三国演义》、以知识竞赛的方式列举历史上的第一个和第一次、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典型成语故事中的历史事件等教学方式,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与热情,同时将历史知识更加具体、形象地呈现于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3.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专题意识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初中历史教师应致力于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的培养,教会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构建整体性的历史知识体系,改变其孤立看待历史问题的缺点,培养其知识的迁移能力。

例如:以中国古代史为主题,引导学生归纳古代战争中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围绕近代列强发动的几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引导学生以各阶级人民的反抗斗争与学习西方、探索救国富强之路的历程为中心,对每场战争与运动的前因后果进行深入了解;以工业革命为专题,归纳事件时间、原因、标志、能源、重要发明、技术领先国家及意义、影响等。

培养学生归纳与总结的能力,让其更加整体、系统地了解某方面的历史知识,并获取一定的感受与认知,最终达到以史为鉴的效果,引起其思考与感悟,不断提高其历史思考与探索的能力,并提高到一定的新水准。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专题型教学策略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促使其自主进行多途径地资料与信息的搜集,实现独立的观察、阅读、思考与想象。专题型教学策略,既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有效弥补教材内容相对固定、较低逻辑性等缺陷,从历史中寻找相似性,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与历史思考能力的拓展,有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值得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惠振侠.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反思[J].大观周刊,2013(1):206.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篇6

关键词: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地理历史知识;教学策略

一、对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理解

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实施已有十余年了,随着这门综合课程的实践深入和不断研讨,其课程实施的特点也越来越明朗,即要注重学科之间的合理渗透、整合,用综合、交融、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实施教学,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社会。

1.课程的综合化是教改的一个方向

早在1984年10月召开的第39届国际教育会议上就有学者指出这样一个现象:开设跨学科综合课程的趋势正在改变以科目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从国内背景来看,高中实施文科综合已有多年,作为更基层的初中教育,除了普及基础知识外,也应该为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知识、能力和情感的铺垫。所谓综合,就是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对其内容进行整合,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帮助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的整体性认识,掌握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观察、认识、适应、参与社会的能力。初中综合文科课程历史与社会的开设,正是适应了国际国内课程改革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它替代传统分科的历史和地理,在保留历史和地理学科核心概念、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还融入其他人文学科的知识,内容更加丰富,知识体系更加合理;它所具有的综合性、人文性、创新性等特征,为当代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2.历史与社会课程呈现了史地交融的意图

现今的历史与社会在教材呈现方式方面具有一种崭新的综合思维方法和时空观,即从社会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历史发展两个层面分析问题,以认识社会作为教学内容的线索。这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整体知识模块设计。从大块内容安排上看,这套教科书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框架有较明显的侧重,在“七年级上册”中侧重呈现地理方面的内容;“八年级上册”开始过渡到历史领域,并一直延续到九年级。虽然地理内容与历史内容在教材安排上来说处于历时性而非共时性,但却又统一纳入“认识社会”的知识体系,课程内容的关联性、人文性和教学方法的开放性、灵活性,使得历史与地理有很多交叉的视角,为跨越史地学科这条“楚河汉界”的鸿沟提供了条件。第二,一些具体知识点的设计。如在七年级上册“行政区划”的知识点设计方面,其中“阅读卡”部分讲述了“省”的由来,而在之后的问题设计中,又设计了“查找我国一些与历史有关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简称”的问题。这是教材在编排中历史与地理知识结合的生动体现。

3.培养教师综合素养的一个有效载体

我们现在初中任教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师,之前在大学里接受的都是专业学科的学习教育,讲究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是“专才而非通才”,这样一种滞后的实际状况导致教师在后来的中学具体的综合课教学中显得“跛足”和欠缺。这主要体现为在具体综合课教学中对于涉及本专业的知识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同时对于其它的非专业知识则不能展开发挥。在这种情形下教出来的学生必然也是缺乏综合素养的,也违背了课程改革的本意。笔者是一名与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一起成长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历过从“困惑不适”到“调整磨合”再到“和谐适应”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对综合教学中历史与地理知识的融合途径和重要性有了更多的体会。

二、史地交融理念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

人们知道,历史与地理是一对姊妹学科,历史关注时间,地理关注地点;所有的社会事物的形成或产生都与时间、地点有关,都被人类建构和经历,是学生认识社会必不可少的两个窗口。所以,要想使历史与社会教学更加有效,通过地理知识显现历史、通过历史印证地理,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方法。

1.以地图为切入口,形象直观地展现历史知识

(1)借用课本图册读懂历史。由于地图为学生所熟悉,而作为“历史之眼”的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反应了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特定地理环境中的具体活动,它既是历史知识的直观载体,也是一种形象性教材,更应为学生所推重。在初二历史与社会的教材中有不少内容都插有地图,再加上订阅的历史图册(政治上有疆域图、布局图、交通图,经济上有农作物分布图、手工业分布图,军事上有战争形势图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形象、直观、生动的图像,教给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理解图表涉及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时,可以通过解读“四大文明古国”的地图来理解人类发展的某些规律,使学生明白早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往往是在水源充足的大江大河下游地区,这些地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便捷,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起源于大河流域的历史本质,完成“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这一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习目标。

(2)通过地图呈现历史知识。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和重要工具。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无论是分布图还是景观图,都包藏了众多的显性和隐性地理知识,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我们的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看地图,不应仅仅局限于表面,还要使学生看到其背后蕴藏的文化底蕴和故事。如在讲述“好望角”“西印度群岛”“麦哲伦海峡”“太平洋”等名称的由来时,都可以联系新航路开辟的地理知识,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通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对历史名称由来的掌握。所以,地图可被视为潜在地表现了地理学与历史学最大可能的综合体,成为以“图”读“史”的重要切入口。

2.发掘史地互融点,提升“社会”学习效率

(1)在地理知识中显现历史内容。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地理部分也蕴含着较多的历史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紧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适当发掘地理中的历史知识,有意识地穿插一些生动的历史知识进行教学,不仅能调解枯燥的课堂氛围,还能促进地理知识的掌握。如在讲解七年级“地球的形状”时,可以插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发展史,让学生感受人类为弄清地球的形状而经历了漫长、艰苦的探索和实践。

(2)在历史知识中显现地理内容。没有地理学就难以理解历史。“告诉我一个国家的地理,我就能为你阐述它的历史。”([英]阿兰.R.H.贝克)。但是有些地理因素如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因素在一般的历史叙述中未必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但这些因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十分注意发掘、联系、利用这些隐性的地理知识。如在八年级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中,有一个重要的课程主题,即了解、比较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历史文明进程和特色。针对这类“区域史”“国家史”,如果不努力挖掘这些历史知识背后隐性的地理因素,不想认识一个其民族居住期间的地区的、国家的气候、地表与出产物,就不可能理解这个区域或国家的成长过程。所以说,对于历史而言,地理不是简单的展演历史舞剧的一个舞台或一个自然环境空间,也不仅仅是地球上某些地区的一系列事实材料,它是观察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方法。

3.关注人地关系,提升学科融合的核心价值

历史上人类的活动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点,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并且彼此发生影响,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造就了人类的行为方式和环境的特征。所以,人地关系是一个既涉及自然过程又涉及社会过程的综合概念,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史地学科之间的一个核心联系,或者说是共同的话题,很显然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关注这部分内容。各区域的人地系统有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人地关系应从动态角度考察才能深刻认识。在具体的教学中,主要可以通过对“历史上某时某地某人的某种活动产生的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行思辨、叩问来考察人地关系。如人类发展史:在人类发展的初期,我们的祖先对环境的影响和动物区别不大,随着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产生,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有所加强,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如砍伐森林、破坏草原,引起了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和沙漠化。18世纪后半叶开始,以蒸汽机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和净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一直困扰人类至今。人类正是通过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才揭示了地对人和人对地的变化规律,探索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三、在综合课程观下的一点思考

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融合史地知识的课程观念来进行相关课程内容的教学,在多方面体现了积极的影响。首先,对于课程而言,避免了各科内容之间的重复、脱节及学科本位的片面倾向,使课程知识形成一个纵横交叉、经纬相联的大体系、大架构,使历史和地理都不再古老,不再刻板,也不再孤立;在教学中也有利于突破学科难点,拓宽教学空间。其次,对于学生而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广阔的知识背景,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有利于整体思维和多学科综合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发展,容易联系、解决社会生活实际(尤其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对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创造性地研究都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再次,对教师而言,有利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开放性,有利于对各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弥补自己原有非专业知识的不足,使知识变得渊博,提升了跨学科教学的能力,最终向一个新型社会教师迈进。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面广量大,内容比较复杂,难免会暴露出一些不足和缺陷:一些知识线索不够清晰,使得教学重心很容易单纯落实在知识传授上,而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则成为一种软任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执教教师的教材处理能力和教学水平;一些以介绍地理知识为主或历史知识为主的单元,尚难找到融合的视角和适当的主题来进行知识整合,这也需要从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去解决问题。哪怕是对于一些具有史地融合性的教学内容,我们在操作的时候也要做到自然融合,融合无痕迹、不刻意,使之系统化、科学化,经过融合对知识、能力进行提升,对情感进行升华。这样,日积月累,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方面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唯有“引”者留其悟。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尼尔・丁・布尔斯廷在其大著《发现者――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史》中说的世界的真正主角是“发现者”,因为我们现在所观察到的世界的一切,即时间、陆地与海洋、天体与人体、植物与动物、历史和古往今来的人类社会等景象,只能是由无数的“哥伦布”为我们而揭示的,而这一“发现者”就是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这一“发现”的工作还远没有结束。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重视基础教学情感;互动教学;学习评价

在历史教学的新形势下。作者从如何加强对历史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出发。结合多年的历史教学和实施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实践体会,提出一些在历史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课堂教育教学问题改革的初步设想和做法。

多年以来,历史学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负担”的“副科”科目,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学科不重视。多年的历史学科的教学使我体会到,在学生的心目中。还是升学学科“语数外理化”重要。所以,多年来,学生的历史成绩及格率都比较低。可以说,初中历史教学是目前历史教学中最难突破的薄弱环节。

在新形势下,历史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历史教育教学提供理想的育人环境。坚定不移地提高学生历史综合素质。把历史学科摆在应有地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科学发展道路。不断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上要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整合和端正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更关键的是把历史学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历史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否则历史教师还是副职。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式的探讨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历史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非专业历史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历史事实和记忆,缺乏历史情趣。非专业历史的兼课教师更拘泥于课本和缺乏历史情趣。而历史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历史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历史课、不喜欢历史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历史”?怎么能学好历史?所以,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努力建立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因此,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历史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要发扬“民主”。

二、在历史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历史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历史课堂,并将历史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亲历历史过程,如开展历史新闻活动、历史角色扮演活动等。例如对历史人物秦始皇功过的辩论,分成两个大组然后按组去资料,功与过一一列举,展开辩论,教师进行引导。

三、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历史地图

由于初中历史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需死记硬背历史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历史地图掌握有关知识。对初中学生而言。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又是学具。学好历史地图,并用好历史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历史地图知识。历史地图教学能力也是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标志。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这也是最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能力。利用地图学习历史,就是在地图上再现历史。如一次战役。就要找出战役的地点,双方交战的路线,胜利一方的追击路线,失败一方的退却路线,等等。

历史学习评价试题的特点应是:框架性,即必背的大的历史事实。如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最”等;材料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历史材料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北京等地旅游的情境题中,对历史知识的考查。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

历史教师是承担提高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攻坚战的主力军。如果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都能脚踏实地地自觉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初中历史课程可以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初中历史教师成为学生终生难忘的教师,使历史教学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四、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但不能轻视教师的作用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达到。教是为了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在学的方面,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上。如果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就不可能使教学协调有效地进行。因而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任用,“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了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

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这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误区。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确实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合作者转变,但是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应该加强。这是因为,在长期的接受式的教学中,学生接受的常常是教师和书本提供的现成的结论。而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但这种“自主与探究”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智力水平远不成熟,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导、点拨和帮助。

初中阶段学生们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有限的,辨证的思维能力不强,有些观点难免会出现偏差。这个时候的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把他们从偏执引向正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外,更应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掌握学习策略,同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与学生一起去寻找真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在新形势下。历史教师要把历史学科放在重要位置上,历史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历史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历史知识的联系。传达历史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将给历史课堂教学创建美好春天。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义务教育教材编委会.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社会第一册及参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214-218

[2]小学教师之友历史卷[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2-35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篇8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基础性

一、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

初中历史学科是学生第一次全面系统学习历史知识,主要是学习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对中国或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因为初中历史学科和初中其他学科具有相似性,即基础性,这在2011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第一部分“前言”和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分别用了16个“初步”、12个“基本”、7个“基础”来叙述。具体有:

第一部分“前言”。学习初中历史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课程性质:初中历史的教学针对初中生(一般年龄在11周岁至16周岁之间)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高中学习历史打下基础。课程基本理念:基础是为普及历史常识,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课程设计思路: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在学习内容的编制方面,选取最基本的史实,反映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在突出初中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也为高中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初中历史是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本知识,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进一步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激发其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具有提出不同见解的能力与勇气,使学生在质疑状态下记忆最基本的知识内容,为成为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掌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形成论从史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初步学会对历史进行分析和评价,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解释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初中历史教学

1.教师要精讲历史知识点

基于初中生阶段的思想特点和课程标准,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克服繁、难、偏、旧弊端,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课程开卷考试的参考资料,老师应通过对相应教参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知道、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但限于课时要求,不可过多赘述。

例如,在讲授川教版九年级上册13课《英国的新生》时,有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教材精简地叙述了“议会斗争”“两次内战”“查理一世被处死”“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到“光荣革命”“通过《权利法案》”,最终建立“君主立宪制”,教师讲授时应分析事件因果关系,归纳主要过程,体现课标“英国的新生”,对于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如何形成及责任内阁制、代议制的发展等复杂历史,初中生难以理解,课程标准不做要求的内容,教学时就不必详细展开。

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讲授给学生,同时又不能花太多时间在非关键之处。简而言之,教师应注意取舍、详略有当,把要讲的讲清楚、透彻,不要讲的可以不讲,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时有节余,可以拓展课程学习内容,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学习历史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激情,而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迫于外在压力,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历史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基本历史技能,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基本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制作课件展示给学生,新课内容讲授后,出一个历史问题。前510年,罗马共和国建立。按照公元纪年法,推算这一年属于世纪(初或末)。面对这道选择题,有的学生很快就回答出公元前6世纪,对于是公元前6世纪初还是公元前6世纪末有不同答案。我先叫一个学生回答,他说是前6世纪初,因为年份较小。然后再叫一个学生回答,他说是前6世纪末,因为是前510年距前500年只有9年,前6世纪快结束了。我表扬后面回答问题的学生,今后出现公元纪年法换算问题,学生出错的几率低多了。

3.教师要注意挖掘历史课程的教育价值

通过历史学习,培育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命感、责任感,融入历史社会发展中。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学习世界近代史,使学生明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必然的,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思维导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7202

成功的教育不仅表现在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素养,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我国当前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众多问题,思维导图的引入能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及应用原则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

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图,是一种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发明,重点应用于培养、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之所以说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是因为思维导图有别于其他思维工具,是用图文并重的方式,结合关键词、图像、颜色,将各级主题的关联以及细小知识要点,形象地展现出来的。思维导图还能利用左右脑的机能,联系记忆、阅读、思维等规律,试图让人们达到逻辑与想象、科学与艺术间的平衡,以此激发人们的无限潜能。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原则

第一,目的性原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应用思维导图时,都要以应用目的为出发点,并将此作为选择合理应用途径的依据。第二,逻辑性原则。因为思维导图是以某个关键词为思维发散中心,再通过联想或者想象的方式,将与其有关联的各个知识点绘制出来的思维工具,所以,为了确保思维导图的正确性,就必须保证关键词与各思维分支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第三,美观性。为了确保思维导图能清晰、直观地表现各知识点间的关联,必须保证思维导图的美观性。而这里的美观性指的是用不同的颜色、图形,突出展示思维导图的直观性与清晰度。

二、思维导图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一)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意义

在历史与社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将思维导图用于做笔记,而这就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思维习惯与认知水平,独立、自主地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其实,绘制思维导图并非易事,一方面,需要明确的关键词,需要具备一定的想象与联想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有较为渊博的知识,善于收集、分析、整理信息,所以,在历史与社会的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二)思维导图对历史与社会教师的意义

以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为了巩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通常会要求学生将知识点死记硬背下来。为了考查学生的背诵情况,教师一般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默写。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而新课改之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开始转变教学理念,尝试应用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一个关键点出发,结合教材要求,通^旁敲侧击、举一反三等形式,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教师形成个人风格,提升教学魅力。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师为引导,启迪思维

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总体水平较低,尤其是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中,倘若教师一开始就全然放手,学生势必如盘散沙,无从下手。因此,需要教师先认真

备课,预先设计好思维图,以板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思维扶持。以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我的家在哪里》一课为例,笔者事先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以“地图的语言”为关键词,

由点到线,由线发散成面,

形成如图一的树状思维导图。图一这样的板书跟当下抽象化的板书相比,既生动,又能突出重难点,增强知识的整体性,关键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梳理知识的方法。

(二)学为中心,探究实践

“以学定教”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基本理念之一,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做到以生为本。探究教学法强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思维导图正符合了这一理念,可让学生以原有知识为基点,展开想象,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已知领域延伸到未知领域,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以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一课为例,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收集黄土高原的独特文化(三)应用复习,巩固提升

教育家孔子告诉我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的,复习巩固是我们学习的好方法,可怎么复习才有效呢?复习方法应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相符,而思维导图是符合这一理念的。它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身思考,领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图形的形式画出知识结构,既能梳理知识,又能提升学生能力,使学生体会快乐与成就感,那是学习的高境界。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制度;改革;创新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正确看待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要使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真诚善良、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首次就是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为指导,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力求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注重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然后就应该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计算历史年代;阅读历史教科书及有关的历史读物;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等。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史和世界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地认识历史。

最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提倡历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的遗址、遗迹;编演历史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阅读欣赏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板报、通讯、刊物,等等。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应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创造性地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三、如何让学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好历史

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编写学习提纲,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障碍,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抓不住重点,所以,在起始阶段,我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提纲导读等多种方法,把学生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例如,在教授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指出:社会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农业方面包括工具、技术和经验、水利及成就;手工业方面包括冶炼、陶瓷、纺织、造纸、市场等。然后指导学生按上述提示阅读教材,找出本课中的重点知识,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偏见的影响,仍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论的思考和理解,所以,他们缺乏学习历史的内驱动力。为此,教师应十分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促进他们大胆地驰聘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发展他们的智力。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初中学生天真、幼稚,该说的他们说,不该说的他们也说,有时课堂一旦放开,教师不易驾驭。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大组,自荐组长,组长负责讨论时推荐(自荐)代表发言、参与讨论。在上导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设计了“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个内容。先由封面图引出话题,再结合第17课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世界第奇迹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三幅图中三个陶俑的神态和动作猜猜他们的身份。学生讨论的很激烈,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他们都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短时间内便创造出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享受到了历史课堂的快乐。所以辩论课的开展,故事会的举行倍受学生的欢迎和重视。总体来说,有以上几方面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