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十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十篇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4:58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篇1

关键词:技术科学;技术;技术哲学

前苏联以及现今俄罗斯的重工业技术和军事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究其原因我们不能回避其发达的技术科学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实早在前苏联时期,学者们就对技术科学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其相关研究具有鲜明特色,不但代表了前苏联技术哲学的主要成就,也极大丰富了当今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技术哲学体系。

一、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研究背景

前苏联和俄罗斯的科学技术哲学是世界技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指导思想、研究纲领和研究重心都与中国和西方科学技术哲学有着显著的区别,因而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哲学界特别关注的研究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我国学者在前苏联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作为前苏联科学技术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哲学的研究却大相径庭。之所以存在上述状况是因为,一方面,正如俄罗斯学者指出的:“哲学显然很晚才开始研究技术现象。……相对于实践认识和实践理性,哲学更偏好理论认识、理性和理论规则,显然,这种偏好成为哲学很晚才转向思考技术现象以及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的一个原因”[1]。的确,相对于其他哲学分支学科,技术哲学本身起步较晚,现代技术哲学就其本身而言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发展也不是很完善,诸如技术的本质、技术是否是价值中立的焦点问题,以及技术哲学的奠基人物和奠基性著作还没有形成压倒多数的、相对统一的观点。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前苏联时期的技术哲学往往被视为资产阶级哲学加以批判。苏俄技术哲学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那时“П.К.恩格迈尔(П.К.Энгельмейер)在自己的小册子《19世纪技术的总结》(1898)中提出了技术哲学的任务。同时他的许多著作被用德语出版”[2]。但是,自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前苏联技术哲学研究开始转向一个特殊时期。正如俄罗斯学者所评论的:“技术哲学在俄国的命运非常悲惨。关于技术哲学必要性的思想,是由П.К.恩格迈尔提出的。П.К.恩格迈尔是俄国工程师,他是技术哲学第一个研究纲领的提出者,这个纲领于1912被提出来。1929年,当恩格迈尔不得不再次号召建立技术哲学时,他遇到的是不理解和公开的反对。恩格迈尔在《我们需要技术哲学吗?》一文中发展了技术哲学重要性的思想。而在这个杂志的同一期中还收录了Б.马尔科夫(Б.Марков)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技术哲学遭到批判-‘现在没有,以后也不可能有独立于人类社会和独立于阶级斗争之外的技术哲学。谈技术哲学,就意味着唯心主义的思考。技术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的概念,而是唯心主义的概念’。从这时起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把技术哲学斥为唯心主义,在苏联哲学界已成定论,尽管马克思就是19世纪有兴趣从社会—哲学方向研究技术的一个创始人”[3]。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技术哲学”的提法在前苏联时期被禁止,但是对于“技术”的哲学思考在前苏联却从未停止过。那时(也包括现在)有一大批学者长期致力于技术哲学问题的研究,其中比较重要的人物有:В.М.罗津、В.Г.高罗霍夫(В.Г.Горохов)、Г.М.塔夫里江(Г.М.Тавризян)、Г.И.舍梅涅夫(Г.И.Шеменев)、И.Т.弗罗洛夫(И.Т.Фролов)、В.В.切舍夫(В.В.Чешев)和В.С.斯焦宾(В.С.Стёпин)等人。他们的研究成果颇丰,而且具有不同于西方技术哲学的典型特色,因而这些人的思想和成果成为我国学者和西方学者极为关注的研究课题。

В.М.罗津等在《技术哲学:历史与现实》一书中曾写道:“苏联时期对于技术的研究开始于世纪初(指20世纪初-笔者注)。由于П.К.恩格迈尔,技术哲学在俄罗斯获得极大发展。后来在我国,这一学科被视为资产阶级科学而被禁止研究。但是却发展起一系列研究或讨论技术不同方面的学科,并且,如今它们被部分地纳入到技术哲学中来。首先就是技术史。……研究技术的第二个领域被称为‘技术的哲学问题’。恰恰在这里讨论了技术的本性和本质,……第三个领域在苏联时期急剧发展-这就是技术科学的方法论和历史。虽然这门学科属于科学学和方法论,但如今它们被包括到技术哲学中来。……第四个领域是设计和工程技术活动的本性和历史。……正如我们已经发现的那样,如今这些研究领域不仅仅单独发展,而且还处于技术哲学的范围之内。”[3]因此可以说,前苏联时期学者们把技术史、技术的哲学问题、技术科学的方法论和历史、设计与工程技术活动的方法论和历史等问题不同程度地纳入到技术哲学的研究范围内。在这四个组成部分中,对于技术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最为充分,并且具有鲜明的俄式风格。

二、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研究重心

前苏联学者非常重视对技术科学认识论的研究,这主要包括技术科学的起源、对象、结构、功能、任务等问题,其中技术科学理论的结构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1.技术科学起源的内外史要素

前苏联学者普遍认为:“技术科学是关于有目的地将自然物质和过程改造成技术对象,关于构建技术活动的方法,同时也是关于技术对象在社会生产体系中起作用方式的特殊的知识系统。”[4]关于技术科学的产生,前苏联学者们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技术科学的产生有外史和内史两方面因素。从外史方面看,人们的生活、生产(特别是机器生产)为技术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提出研究的课题,并决定技术科学的研究方向。从内史方面看,一方面,技术科学是技术知识的系统化、逻辑化的结果,它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对象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习惯、概念、认识的思考和概括;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技术科学的产生源于对基础科学的应用,是从基础科学中分化出来的;此外,还有一部分技术科学源于不同知识、模型、概念和原则的大综合,是这些要素横向搭构的结果。

2.技术科学对象的两重性

关于技术科学对象,前苏联学者们认为,技术科学对象具有两重性,即技术科学对象有“天然的”和“人工的”区分。而且其中技术科学的“天然性”对应着技术与自然、技术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而技术科学的“人工性”对应着技术与人、技术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正如В.Г.高罗霍夫和В.М.罗津在《技术科学的哲学方法论研究》中指出的:“在技术科学中可以统计出两个技术对象:自然的技术对象和人工的技术对象。……技术对象的人工性在于,它们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它们的天然性首先在于,所有人造对象归根到底都是由天然的(自然界的)材料制成的。”[4]而这种观点也得到А.Н.鲍戈柳波夫(А.Н.Боголюбов)的认同,他指出:“技术科学不仅与自然科学(这决定了技术科学的‘天然的’特征)相联系,而且它还与经济学和人文科学有着不同的、极为重要的交叉(而这一点相对于它的‘人工的’特征)”[5]。

3.技术科学理论的三种结构要素

在对比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理论的结构时,前苏联学者认为,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理论的结构均可分为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本体论模式、数学工具和概念工具,但其含义却有很大差异。其中自然科学的本体论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想化实验中的理想对象的总和。而技术科学理论的本体论模式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以数学描述为目标的函数图像;在工程对象中进行的自然过程的连动模式;表现为构造参数和工程计算的结构模式,即研究对象的结构。此外,在自然科学理论中,数学工具首先是为了实验计算,它们是建立和证明所获得的理论知识的手段。而在技术科学理论中,数学则具有多方面作用:第一,用它来对工程对象的结构和工艺参数进行工程计算;第二,用它来分析和综合技术的本体论模式;第三,用它来研究发生在工程对象中的自然过程[6]。可以看出,技术科学理论结构中的三个要素要比自然科学理论结构中的要素更为复杂。其原因恰恰在于技术手段具有特殊性,它是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的中介,而且它往往比自然科学理论更多兼顾实践的方面。

4.技术科学功能的工程指向性

与此相联系,在对比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理论的功能时,前苏联学者认为,自然科学理论的功能主要是反映自然过程,研究理论问题,以预测和描绘理论发展的未来状况。而技术科学理论功能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对工程对象的技术结构和工艺参数进行理想描述。而且技术科学理论功能的实验层次不仅仅包括实际上是以概括工程师的工作经验为目标的结构技术和工艺知识,还包括特殊的实践方法知识。当前工程研究的目的是:把在技术理论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形成实践方法的形式,提出新的科学问题。这些问题是在建立工程对象的各个阶段中,在解决工程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而且它们将会传播到技术领域当中去,以实现技术理论的功能[6]。

5.技术科学任务的实践特征

技术科学与自然科学结构与功能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在科学领域中所担负任务的不同。作为科学知识集合的自然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和研究新的自然规律,预测自然过程的发展;而作为技术知识集合的技术科学的任务在于,从实践上利用这些自然科学成果,研究自然规律在技术设备中的作用,以及运用知识和计算保障工程技术活动[4]。尽管前苏联学者认为技术科学的任务在于实践,但是他们仍然强调不应将技术科学的形成与技术科学在工程中的应用混为一谈。В.Г.高罗霍夫和В.М.罗津指出,技术科学的形成与技术科学应用于工程实践是有区别的:前一种情况说的是独立学科的建立,这意味着各种不同科学知识、模型、概念和方法被应用于一定的研究对象,并建立起理想模式及其转换程序,形成现有学科所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任务;而后一种情况指的是在解决具体的工程任务过程中,各种科学知识、方法、模型和原理的系列化和组织化的过程[7]。

三、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特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苏联学者习惯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四个角度分析自然科学哲学问题,这一传统也影响到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即学者们往往从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技术方法论和技术价值论角度来研究技术科学的哲学问题。因此可以说“师从自然科学哲学”是前苏联技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特点。

在前苏联学者看来,自然科学方法论之所以能够类推至技术科学领域是因为,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都是科学的组成部分,因此较为发达的自然科学方法论当然可以成为技术科学方法论研究的范例。这正如前苏联学者们指出的:“技术科学与自然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在起源方面,还是在起作用的过程方面。技术科学最初的理论原理、认识客体和概念的方式,恰恰是从自然科学向技术科学传递过来的;同样,技术科学自身科学性的规范、知识理论结构的确立、理想对象的结构和数学化,恰恰也都是从自然科学借用到技术科学中来的。”[4]尤其针对技术科学的数学化,А.Н.鲍戈柳波夫指出:“知识数学化的问题是历史性的问题,从广义上讲,未必能够在科学史和技术史的框架之外去研究它。特别是相对于技术科学,更是如此。多亏技术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紧密联系,才产生出将适合于自然科学的数学化模型转移到技术科学中去的可能性,并且同样产生出利用自然科学数学化历史来了解数学在技术知识发展中所起(或者说它应当起)作用的可能性”[5]。正是基于这一点,前苏联学者更关注自然科学对技术科学和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的影响。

概括说来,前苏联时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通常只是在科学哲学的背景下研究技术哲学,把技术哲学混同于规范的科学哲学的附属物,并且仅仅从自然科学知识附属物的角度来研究技术。技术被归结为科学的附属物,而技术哲学则被归结为运用于技术知识结构的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研究的简单附属物,这就是20世纪50至60年代的特点[1]。如果说这一时期运用科学哲学手段研究技术哲学是自发的,那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前苏联学者就开始自觉地借用科学哲学和科学学的方法研究技术哲学,特别是研究技术科学的哲学问题。В.Г.高罗霍夫和В.М.罗津在《技术科学的哲学方法论研究》一文中指出:“虽然很早以前,技术知识的不同方面就引起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的兴趣,但只是在最近五六年才开始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在这个方向范围内提出一个目标:就是用科学学和科学方法论的手段来系统地研究技术科学。”[4]他们还补充道:“技术科学方法的特点暂时揭示得还不太清楚。一方面,应当注意专业方法独特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广泛地应用一般科学的认识方法(如分析、综合、模型化、实验)。”[4]在此不可否认,分析、综合、模型化、实验等方法最先都是在研究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时成熟壮大起来的。

可见,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自然科学充当了技术科学的基础,因此我们不能脱离自然科学孤立地研究技术科学;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技术科学相对独立的特点,正如前苏联学者鲍戈柳波夫指出:“技术科学从本质上应当与不断发展的技术相适应,并且最佳的情况是应当超前于技术。……技术科学、实用科学和基础科学是知识具体化和概括化的不同层次。因此,技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能够变成实用科学(如果技术科学的应用范围超出技术框架外),甚至变成基础科学”[5]。这表明,在技术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中,技术科学应当具备先验的预测功能,而且技术科学、实用科学与基础科学之间存在着转换关系。这是技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总之,通过上述研究我们能够看到,前苏联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是其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斯大林高压意识形态统治时期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成绩,其相关问题研究(如技术科学的起源、对象、结构、功能、任务等问题)即使在技术哲学日趋走向成熟的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大价值。

参考文献:

[1]Отредакции.Философиятехники[J].Вопросыфилософии,1993(10):24-26.

[2]СтёпинВС,ГороховВГ,РозовМА.Философиянаукиитехники[eB/oL].(2006-06-20)[2007-08-02].http:∥philosophy.ru/library/fnt/11.html.

[3]РозинВМ,ГороховВГ,АлексееваИЮ,etal.Философиятехники:историяисовременность[eB/oL].(2006-06-28)[2007-08-02].http:∥philosophy.ru/iphras/library/filtech.html.

[4]ГороховВГ,РозинВМ.Философско-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исследованиятехническихнаук[J].Вопросыфилософии,1981(10):172-178.

[5]БоголюбовАН.Математикаитехническиенауки[J].Вопросыфилософии,1980(10):81-82.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篇2

关键词:科学技术化;技术产业化;产业哲学

abstract:technicalizationandindustrializationarebothindispensabletotransformscienceintoproductivity.Sciencetechnicalizationmeanstheprocessoftransformingscientifictheoriesintotechnicalpracticetomakethempragmaticsoastominimizethegapbetweenscienceandproduction,thuscreatingan“artificialnature”.However,technologyindustrializationisaprofitableprocessoftransformingproductivetechniquesintoindustrialpracticesoastorealizethesocialfunctionofproductivityfromscienceandtechnology,thusforminga“socialnature”.todifferentiateconceptuallytheprocessofsciencetechnicalizationfromtechnologyindustrializationisimportantinchangingpeople''''sideafortheimplementationoftechnologyindustrialization.

Keywords:sciencetechnicalization;technologyindustrialization;philosophyofindustry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似乎是一个不争的命题,无需赘言。但是如果“穷根究底”地追问一下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问题似乎又不那么简单。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肇始于19世纪中叶,兴盛于整个20世纪,至今方兴未艾。然而自人类社会产生直到近代产业革命(包括第一次产业革命在内)的几千年时间里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始终是“生产—技术—科学”,而且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并不那么紧密。只是自第二次产业革命以来,科学开始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到了20世纪,越来越多的技术发明和技术改进“以科学为基础”(science-based),而“以知识为基础”(knowledge-based)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的联系,以至于“科学—技术—生产”这一过程成为一种天经地义。但是,从技术哲学或者产业哲学的角度来看,从科学原理到技术发明再到经济效益却是一种近乎于脱胎换骨式的飞跃,其中任何一个转化环节发生间断或阻塞,再好的创意(idea)也无法变成效益(return)。本文试图从科学技术化和技术产业化两个方面对马克思“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1]这一命题进行形而上的解读。

一、以实用为价值取向的科学技术化

历史上,科学不是或主要不是作为生产力出现的。“科学不仅是一个有用的工具。虽然它既不能达到真理,也不能达到概率,但追求知识和探索真理仍然是科学发现最有力的动机。”[2]相信波普尔的上述观点时至今日仍然有效,对自然界奥秘无限的好奇心永远是科学家努力工作的原动力。尽管科学认识本身并不就是真理,它随时都有被证伪的危险,但被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长期检验正确的科学认识具有真理性,真理性的知识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尽管要想说明当时的万有引力定律、质能方程式和日后的发射宇宙飞船、爆炸原子弹之间的关系相当困难,但科学原理中蕴涵的巨大、长远的经济价值随着科学技术化的出现愈发突出。

科学(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科学)必须经过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这是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结论。“科学理论要转化为生产力,一般首先要经历一个向技术的转化过程,这一转化过程可定义为科学技术化。”[3]因此,科学技术化就是从科学理论向技术实践、从认识自然物向创造人工物的转化过程。这不仅是科学知识形态转化为技术发明形态的过程,而且是缩短科学与生产之间的距离,使一般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所以,科学技术化的实质就是以实用为价值取向,把“虚”的科学物化为“实”的技术的过程。

不管科学和技术存在着多少种定义,但科学主要是一种知识体系、技术主要是一种工具体系是公认的观点。所以科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务虚”或“求真”,科学成果主要是理论或观念上的东西;技术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务实”或“致用”,技术成果主要是发明或实物上的东西。生产力中包括的科学一定是技术化或者是物化了的科学,所以,科学技术化是一个由虚到实、由理论到实践、由解释到创造、由抽象到具体、由精神变物质的过程。这一过程至少可分为科学原理的对象化和技术原理的实物化两个阶段。

1.科学原理对象化

科学原理对象化就是从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原理的过程。作为关于实现一定技术目的的途径、手段、方式和方法的理论规范,技术原理也要表现为知识或理论的形态,也要采用概念、符号、公式、流程图等理论形式。但是与普适的科学原理不同,此时的技术原理已经是与实际的技术对象、技术过程、工艺流程等直接相对应,具有很强的对象性和具体性。如果把科学原理看成是普遍性的原理,技术原理就是与具体对象相联系的特殊性的原理。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技术原理的根本性突破主要是人们生产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而在科学突飞猛进的现代,技术原理的重大变革无一不是科学原理对象化的产物。只有在深入研究固体物理学的基础上,半导体晶体管的技术原理才得以建立;只有发现了受激辐射原理,激光器的技术原理才最终提出。如果说科学原理所揭示的是天然自然的规律,那么技术原理揭示的就是技术系统即人工自然的规律。所以,从技术发明的内在机制来看,新的科学理论所预示的技术端倪并不能直接导致技术发明,它还需要经过一系列中间环节,逐步把科学原理的普遍规律转化为技术原理的特殊规律,从而为技术发明提供最直接的理论支撑。

2.技术原理实物化

然而,有了技术原理、设计方案还不等于就有了可以实际应用的技术,没有实现技术原理所必须的物质手段和工艺方法,再好的想法也只是空中楼阁。技术原理实物化就是从技术原理转化为技术发明和物质手段的过程。内容再丰富、原理再正确仍旧是知识、学理,没有技术装备和生产条件就不成其为现实技术。从本质上说,技术就是方法、手段和工具,它不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更为重要的是把技术原理落实在物质材料上,制造出新的产品,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通过电流把灯丝加热就会发光,这样简单的白炽灯技术原理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已经明了,但白炽灯泡的改进使用金属钨丝做灯丝,充入惰性气体防止灯丝烧断直到20世纪初才告完成;热核聚变的物理学原理是人们已知的,20世纪50年代也曾尝试爆炸过氢弹,但如何实现可控热核聚变用于发电,至今尚未找到实用化的具体条件。因此,物质材料对于科学技术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制约着技术原理能否最终转化为实用技术。目前新材料研究的前沿是纳米技术,有人甚至预言,纳米技术不仅会带来世界性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而且可能会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变化。

总之,从科学原理到技术发明的转化并不是一个简单过程。科学技术化需要一系列的中间环节,也需要经历一些时间。如果具备了这些中间环节并且具有商品化和产业化的条件,科学就能较快地转化为技术并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因此,科学技术化缩短了科学与生产之间的距离,使知识转化为商品进而通过产业化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科学技术化也是创造人工物形成人工自然的过程。相对于天然自然(第一自然)来说,我们把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创建、加工过的自然界叫做人工自然(第二自然)。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技术化是控制和变革天然自然的过程,是创建和加工人工自然的过程。如果说科学原理是反映天然自然的规律,主要是以解释世界为己任,技术原理反映着人工自然的规律,为改造世界做好理论准备,那么技术发明和物质工具本身就已经作为人工物成为人工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譬如,自20世纪50年代贝尔实验室成功推出晶体管以来,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一代代地发展,乃至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以微电子技术为主体的电子人工自然中。归根结底,科学技术化的价值取向是实用,是满足人的需要。当物质生产和生活遇到技术困难而停滞不前时,必然要寻求更加实用更高效率的途径。正如齐曼所言,进入博物馆或成为化石的技术(器物层面的技术)不见得不好,只是因为用起来成本太高[4]。

二、以盈利为价值取向的技术产业化

技术,特别是以工具或机器为代表的物质性技术无疑是生产力,“不以生产为基础的技术和没有技术的生产都是不可能的”[5]。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一些很好的技术成果因缺乏资金躺在专利局里无法向生产和盈利转化,而另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又因缺乏好的技术项目找不到新的投资方向,这就造成了科技资源和生产资本的双重浪费。因此,技术与生产并不是完全同一的东西,这里还有一个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和技术成果向生产转化的问题。技术发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实践性,是以实用为价值取向的人类活动,这一点和科学发现、科学理论的提出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但是在技术发明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探索性、不确定性和创造性,这一点与科学活动又是相似的。所以,实验室里的技术只有形成产业链才能真正得到推广应用,企业也真正获得主导产品的支撑从而实实在在地盈利。“新技术始于发明,成于研制,终于应用;而新的产业始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成于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定型,终于批量的产品和效益的产出。”[6]因此,技术产业化就是基于“有利可图”或者是以盈利为价值取向,把专利技术、实验室技术转化成商品或产业技术的过程。

由单纯的技术运作方式转向技术与资本相结合的运作方式是技术产业化的本质变化。通过资本市场提供的资金,把单一功能的技术研发部门变成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借助市场营销把尚不能直接为人类所利用的技术转化为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商品,并由此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这是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困难的一步。做好产品只是第一步,产业化的关键是形成一个包括研发、扩散、生产、营销、售后服务诸环节在内的产业链。这一过程至少可分为技术的商品化和商品的社会化两个阶段。

1.技术商品化

技术商品化是指把专利或实验室形态的技术(技术发明、样品或样机)转化为进入市场的现实商品的过程。技术上可行的产品在生产上未必可行,换句话说,实验室诞生的技术产品不等于生产生活中使用的技术商品,二者之间还需要一个转化过程或“二次开发”。技术成果首要的是先进性,而技术商品首要的是经济性,是需要考虑成本和利润的技术。实验室技术往往只考虑到技术原理的正确性和技术应用的先进性,为了取得预期效果往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商品化的技术必须是“用得起”和“划得来”的技术,既能让大多数消费者买得起又能给生产企业带来利润。海水淡化尽管在实验室里已是成熟技术,但是提取一吨淡水的费用远远高于用火车或轮船从远处调一吨水的费用,这种技术就无法商品化。我国的一些技术成果(特别是环境保护技术)难于在实际中发挥作用,其原因就在于应用成本过高。其次,技术的商品化还要考虑到使用上的方便性。实验室技术的发明者和使用者往往是知识层次较高的专业人员,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对于他们是专业知识的合理延伸。但是商品化的技术是面向各种层次和知识背景的消费者的,操作过于复杂(例如,有些电子产品的说明书好像专业书籍)的技术就难以商品化。第三,技术的商品化还应考虑到适应性。一项技术成果被纳入生产生活系统必须有其他相关环节与之配套,否则就会由于“短板效应”形成不了现实生产力。我国在技术成果扩散应用上常见的困难就是“不配套”,自主研发乃至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项目因原材料、能源甚至生产和管理人员素质等原因无法正常生产的例子屡见不鲜。所以,技术的商品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缺乏经济性、方便性和适应性的技术只有潜在价值,而不会变成生产力,更不会带来经济效益。

2.商品社会化

技术的商品化完成了科学技术从一般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的飞跃,为技术产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技术的商品化阶段并没有把追求转化的最大效益作为目标,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还仅仅局限于物质层次和较小范围。而我们不仅希望技术成果能够成功地转化为商品,更希望把小商品经营成大产业(譬如,围绕着移动电话衍生出彩铃业、短信业等新兴产业)。作为技术产业化的第二阶段,商品社会化是指以追求产业经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技术商品生产和价值实现的批量化和社会化过程。如果说从科学原理到技术原理、从技术发明和样品到技术商品的过程都是从“虚”到“实”,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形成的过程,那么,商品社会化的最终结果是从“实”到“虚”,即商品的价值实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把蕴含在商品中的人类科技复杂劳动还原成巨大价值并获得价值增值是产业化的终极目的。如果我们把此前的一切活动都看成是“助跑”,运用产业化规律去推动科学技术成果产业化则是“最后一跃”,只有跳过这个“龙门”,科技企业才能从鱼变成龙,科学技术才能真正转化成巨大的产业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技术的商品化和商品的社会化、产业化也不是一回事。商品化可以由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来完成,社会化必须由形成一个产业链的企业群来完成。商品化主要的“瓶颈”是技术成果的成熟程度,社会化主要受制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发育成熟程度。商品化的标志是生产出可以进入市场的商品,社会化的标志是把技术发明转变成巨大的产业并获得最大的效益。商品化过程的主角仍旧是拥有技术优势的发明家和工程师,社会化过程的主角则是拥有资本优势的投资家和企业家。商品化过程中企业生产的规模小、批量小,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对文明的推动力小,而产业化了的企业群经营的规模大、批量大,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对文明的推动力大。尽管如此,技术产业化这两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的界限也是相对的。就像提出技术原理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实现原理的物质条件一样,在技术商品化的阶段必然要对市场需求和盈利前景进行预测。

三、从科学技术化到技术产业化:确立技术产业化的思想基础

从哲学的角度看,产业就是人工物的社会性生产和扩散的过程。如果说,“科学技术化”主要是致力于“人工之物”,控制天然自然和创造人工自然的过程,那么,“技术产业化”就是致力于“社会之物”,大规模地生产人工物和创造社会自然的过程。全面深刻地认识从天然自然经由人工自然走向社会自然,深入研究科学技术化、技术产业化的规律和机制,积极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正是产业哲学旨趣之所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业化和产生最大效益,当然要以该成果符合规律、技术先进和经济实用为前提,但这种转化的条件却不在于科技成果本身,而是在于科技成果之外的社会经济条件。要转换观念,区别科学技术化与技术产业化过程,确立技术产业化的思想基础。

1.转化的融资渠道从以科研基金为主转向以社会基金为主

科学技术化和技术产业化的融资渠道是不同的。由于科技研发之初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甚至有些基础科学研究本身就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科学研究直至技术化的整个过程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政府基金(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政府部门管辖的基金)支持。但是随着技术产业化过程的加深,不仅资金的需求量和面临的风险加大,与高风险相对的高盈利的预期也在加大。而这正是利用市场机制发挥社会基金(这方面一般是风险投资基金)作用的最好时机。风险投资公司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收回投资:一种是找一家大的优势企业集团以合适的价格收购,从股票转让中收回投资;另一种则是在专门的证券市场(比如美国的naSDaQ)帮助公司上市,在企业的股票大幅升值时出售自己持有的股票,收回投资。到了这个时候,高科技创新企业也已经成为一个度过了风险期的高成长型企业。所以,产业化的实质就是如何使技术这个鸡蛋孵化出成千上万的小鸡,技术的问题已经解决,关键是需要注入大量的资金和发挥资本运作的智慧。

2.转化的主体从以科技人员为主转向以企业家为主

科学技术化主要靠科技人员创造性的劳动,把科学和技术原理变成实用的技术产品。科技成果的成熟程度决定着能否向生产转化以及转化的成功率,所以要为此时的“主角”即发明家和科技人员创造出宽松的科研环境。但技术产业化的“主角”应该转向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机遇,规避各种风险,扩大市场占有率直至取得巨大经济效益。我们要重视科技人员的创新劳动,也要尊重经营者和决策者高超的管理劳动。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尤其要完善技术市场、中介市场和资本市场,政府要为发明家和企业家的联姻创造良好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发明家和企业家才能像接力赛一样把科技的“火种”转化成熊熊的产业之火。

3.转化的载体从科研机构转向生产营销企业

在我国,科学技术成果多数诞生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因为这里有雄厚的研究基础和高层次的智力资源。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选择竞争战略以及怎样进行盈利和成本核算又是这些技术专家所不擅长的。因此,技术产业化的载体必须从科研机构转向企业(或者是把科研机构企业化并推船入海),使科技成果从受智力支撑转向受资本支撑。为了保障发明人和所在单位的权益,可以把科技专利折算成股本金作为出资额来分配收益并承担风险。在产业化过程中,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各个相关企业都是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都会使产业化功亏一篑。无论是科技项目的所有者单位,还是资本所有者企业都无法独自完成产业化任务,唯有紧密结合、精诚合作才能使转化成功。

4.转化成功的评价标准从先进性转向盈利性

技术发明就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从而满足人类需求的实践活动。先进性和实用性是评价技术价值的首要标准,在实验室或中试基地做出新的样品就是科学技术化的成功标志。然而产业化的评价标准则是创利,这是产业化的目的决定的。技术成果在实验室里问世仅仅是产业化的开始,把这颗“种子”打造成商品并规模化地生产和销售,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才是产业化成功的标志。中国的发展进入到了关键时期,不仅要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更要使科技研发面向产业调整和升级,不仅追求科技成果的高与新,而且要把产业化和经济效益置于优先地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经济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1.

[2]波普尔K.科学发现的逻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242-243.

[3]周春彦.科学技术化技术时代的科学基础[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1.

[4]ZimanJ.technologicalinnovationasanevolutionaryproces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3.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篇3

 

关键词:科学技术观 理工科大学生 建构

 

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本质、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理论,对技术实践活动起着科学指导的作用。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给人类社会带来高度文明的同时,自然灾难、战争危害、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问题也给人类造成巨大了的损失,促使人们对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反思,并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将这些问题都归罪于科学技术。事实上科学技术只是中介性的客体,而人类才是主体,科学技术能否为人类造福取决于我们如何利用它。理工科大学生是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对科技健康、科学、有序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科学技术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也迫在眉睫。 

1?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现状 

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观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不断反思,已逐步认识到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技术观教育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首先,社会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趋使初等教育重心偏向于社会关注的升学率,只强调学生智力发展,造成高校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德育工作中,进而无暇顾及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其次,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还属一片空白。无论是从理工科大学生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层面,还是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来说,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都未被列上日程,而只是到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才有所涉及。 

2?科学技术观的重要性 

2?1正视科学技术观对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层次意义 

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过度开发和破坏,正常生态系统被打破,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恶化,人类自身繁衍受到威胁等种种问题。科学技术的工具性特征是靠人的意志介入生态过程,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的目标和人对自然的态度,所以我们要使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只有通过完善人类自身,确立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科学技术观,并依靠科学、合理的社会体制,促进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协调发展。 

2?2正视科学技术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 

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行动则会成功;反之则会失败。科学技术观不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是对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性引导,能预见科技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正确的实践活动方案,因而对科学技术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社会体制尚不健全,文化差异难以消除的情况下,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应用的二重性,用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3正视科学技术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我国GDp迅猛增长的背后是靠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还不是很大,而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和增长方式问题,科学技术观就成了指导科技发展的根本。 

3?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 

3?1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科学技术观的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担着传播科学理论知识的重任,不仅能为理工科大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不断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认识力,从而引导其深刻理解科学技术观的内涵,帮助理工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观,使其在多元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中,正确处理科技、自然、人、社会之间的关系。 

3?1?1不断充实和完善课程内容。增加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技术观教育的内容,并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精心安排,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课堂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 

3?1?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不能光靠简单刻板的说教,还要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采用理工科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主题讨论,以及实践调研等方式,使教学方式现代化、科学化、人性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3?2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积极开展科学技术观教育活动

第二课堂是科学技术观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可以帮助理工科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不断精炼、升华,上升到更为理性的层面,进而形成

[1] [2] 

科学、系统、完整的理念。 

??构建具有浓厚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我们要根据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特点,成立相应的学生社团,让理工科大学生有组织可依靠、有活动可参与、有平台可展现,有更多深化理论机会的平台。 

??增加与科学技术观教育内容相关的活动,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我们既要对不同阶段、层次的理工科大学生开展以科学技术观教育为主题的活动,以保证基本的教育效果,也要开展集科学性、专业性、思想性、多样性于一体的第二课堂活动,以满足不同专业的理工科大学生的活动需求,进一步提高活动成效。 

?利用德育优势,深化科学技术观教育 

德育是科学技术观教育的基础,与科学技术观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对科学技术观教育起到引领和提升作用。德育有助于提高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科学技术观教育则有助于推动道德观念变革和新道德规范的形成。德育不仅能全面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为科学技术观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平台,还能改变人们盲目应用科学技术,只求私利而忽视社会基本道德原则和人类社会总体长远利益的错误思想,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科技应用的负面效应。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我们要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不断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全面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为科学技术观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充分利用德育载体积极开展科学技术观教育。我们要在德育所提供的良好物质条件和思想基础之上,发挥德育优势,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科技道德、环境道德、伦理道德、职业道德等主题教育,并使科学技术观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发挥辅导员教育功能,科学技术观教育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直接影响着理工科大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决定着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 

??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我们要狠抓辅导员选聘、培训、管理、考核,以建设一支素质过硬队伍,从而帮助辅导员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理工科大学生,保证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 

??开展针对性的主题教育。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和科学技术观教育的要求,发挥辅导员独特的工作优势,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篇4

人类在认识自然、探索未知的科学发现活动中,始终都离不开从自然界中获取信息。这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方法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历史演进过程。在古代,希腊人获取信息的方法是靠感官直接感知的,并通过猜测性的思辩而提出了许多关于自然界是怎样形成的“科学假说”—本体论设想,“显然,在今天看来,古希腊人对万物运动原因的各种解释都是臆想,不过勇敢和大胆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惊叹。因为他们居然在几千年前企图用一个人的思想来回答人类全部科学所追求的东西”。圈‘p49’在近代,自伽利略研制出第一台望远镜开始,人类科学发现活动的手段主要依靠科学仪器和设备而实现,从而延长了人类的感官,扩大了人们感知自然的范围和种类,提高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感应能力和精确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的科学仪器设备的出现,人类科学发现活动的视野已从宏观进入到微观,从地面延伸到宇观。这种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向着两极延伸的根本性原因,就是由于现代化的科学仪器和设备为微观和宇观领域的科学发现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手段。正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所说“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新的科研仪器或工具,往往成为开辟新研究领域的金钥匙。”[6J‘p,‘)美国新实验主义者罗伯特•阿克曼(R.J.acKermann)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指出“科学的进步的确是仪器与技术的进步。更好的仪器与技术告诉我们同一个世界里更多的东西,因此,它们经常迫使理论观念的改变。”t7J‘只溯而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所发现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借助了X线衍射法及其X线晶体仪才得以实现的,这一发现彻底导致了传统生物学所认为的生物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理论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同样,在微观领域里如果没有由数万台计算机联网构成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粒子对撞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是不可能发现所谓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而在宇观领域里,正是由于有数字化、信息化、计算机化程度非常高的“好奇”号火星车,美国人才发现了火星的一些表面含有古老的河床及碎石的痕迹,以证明火星表面确曾有过水流淌过的历史;我国嫦娥二号飞往距地球150万公里的拉格朗日L2点绕太阳运行,对太阳及其行星进行深空探索,并最终飞往700万公里遥远的太空进行高深空探索,这正是由数字化、信息化、计算机化的现代空间飞行装备所完成的。总之,在当代自然科学的科学发现活动中,数字化、信息化、计算机化的科学仪器和设备始终起着核心作用。从光电显微镜到射电望远镜,从高能加速器到太空站,从粒子碰撞机到遥控遥感技术如此等等,能够感知夸克和宇宙天体等不同层次自然物及其特性和规律,无不与现代化的科学仪器息息相关。同时,我们应该知道,任何一种科学仪器和设备的研制成功都是依据一定的科技原理而产生的,科技原理的先进程度直接决定着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精密度,而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精确度又在很大程度决取于其信息化、数字化和计算机化的程度。所以,运用已有的科技成果,构思先进的科技原理,设计各种不同的技术原理模型和科学仪器运行规则,开发具有不同特性和功能的软件控制系统,研制能够识别各种自然现象的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的科学仪器和设备,是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且信息化程度愈高,其感知的精确度愈高,认识的范围更广泛,对自然界的物质、特性、规律把握得就更全面。例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1970年就发现了J粒子存在的现象,由于当时没有验证这一可疑现象的科学仪器和设备,他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才研制出了能够验证这一发现的科学仪器—双臂能谱仪,终于在1974年发现了J粒子,也就是所谓的“集夸克”,被记作为C,并因此于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科学史案例说明了“在仪器精确度不高的早期实验,理论解释的分歧往往比较大,但是,‘仪器的进步可消除这些模糊,在那些理论预期导致观点分歧的地方,得到共同认可的数据将取而代之。”

2.科研装备在技术发明活动中的作用

技术原理的发明需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所谓技术原理是指所设想的技术系统的技术要素构成及其技术要素之间的有目的性的运作原理。它是运用已有的科技成果经过理论推导、技术论证、奇思异构等手段而形成的。其核心是为技术原理寻科学依据。因此,要提高技术原理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靠性,作为发明创造者必须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从网络信息和数据库中,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搜集与发明创造对象相关的科技信息情报资料,寻找和发现各种科学原理、技术知识之间的关联规则,以求得技术原理上的突破。其基本过程是:从最新的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中发现其初露出来的技术端倪,并经过理论推导和技术提炼产生出一般性的技术原理,为技术创新打造技术平台。正是由于美国生物学家内森斯和伯格从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所发现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以及往后科学家们所发现的限制性内切酶等科学理论中所初露出来的技术端倪,发现了理论上升到技术的可能性,才使20世纪70年代初对基因片段的切割与重组技术变成现实,而且内森斯、伯格所实现的基因切割与重组技术又为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奠定了基本的技术原理。同时,搜索和掌握已有的科学原理和技术知识,不论是旧有的还是新提出的,只要对发明创造对象的特性和功能有用的技术,都可以移植、借鉴和集成,并经过创造性的构思,形成具有特定技术要素构成的技术系统和技术原理,以实现其设定的技术特性和功能,1969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飞船技术原理没有一项是新发明的技术,都是现有技术的集成与综合。需要指出的是:在技术原理的构思过程中,把所构思出来的技术原理数模化,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仿真实验,并通过对数模化的技术原理的不断修改,以达到技术原理的最优化。技术方法是一种知识形态的发明成果,一般表现为新的行为法则、操作方法或程序模式等。这种发明创造成果具有程式化、规范化的特征。作为行为法则、操作方法,它规定了操作主体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的技术行为,如基因工程技术中关于基因的切割与重组的规范性要求,纳米材料在分子水平的研制方法就属于此类。这种技术方法的产生不仅需要现代化的科学仪器和检测设备来验证,其生产制作过程更需要信息化、自动化的生产工艺来完成。作为程序模式等发明创造成果,它是通过程序化信息的传递、加工、处理、变换和控制而实现技术系统的目的性运作,且其信息的传递是靠信息符号的识别、认知而进行的,例如一台数字化机床、一条现代化的生产工艺、一个管理系统、一个对飞行器之所以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都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软件系统或信息传递而实现的。然而,这种程序化的软件系统则是软件工程技术人员,经过构思、设计、创造出来的,更是利用现代化的科学仪器和检测设备通过技术试验而获得的。所以,发明一种技术方法需要科学仪器和设备,检验、测试一种技术方法更需要现代化的科学仪器和设备。技术物品也是发明创造的重要对象,它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成果,一般表现为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的模型或样品。因而,它还不是准备批量生产性的样机,它仅是一种发明创造物。在技术物品的发明创造过程中,所发明的技术物品是否为首创,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专业化的图书资料,搜集相关的知识性和技术性的海量信息加以实证。(9J(p4,并把被挖掘出来的数字或信息,通过严密的技术论证、技术筛选、技术组合和技术推导,经过原理构思和方案设计,才能创造出一个数字化的技术产品模型或样品。另一方面,所发明的技术模型或样品其技术原理的先进性、技术结构的合理性、技术功能的可靠性以及构成技术系统的每一个零部件所用材料的各种物理化学特性,更需要现代化的科学仪器和设备进行技术试验和检测。这种试验或检测不是一次能完成的,它可能需要数百次乃至上千次,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这样一个复杂性的技术试验和技术检测中,所使用的试验或检测的仪器和设备越先进,性能越好,其结论就越可靠。需要指出的是,在技术原理的构思设计中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发明创造的方法(联想法、类比法、仿生法、综合法、转移法、经验法等),并借助于以D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计算机仿真实验的方法,必然会提高发明创造物构思设计的质量和速度。

3.科研装备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篇5

关键词:技术;过程;技术论;技术史

abstract:whathappendedfirstwhenstudyingthehistoryoftechnologyishowtounderstandtechnology.abasicviewpointoftechnologyisindispensabletostudyingitshistory,andthebasicviewpointincombinationwiththeexplorationoftheessenceoftechnologyformedthetheoryoftechnology.technologyitselfalwaystendstodevelop,aswellastheconceptoftechnology.technologywasunderstoodinsofaraswiththechangeinitsform,variouscomponentellementsandsocialfunctions.so,aviewpointthattechnologyisalwaysdevelopingshouldbeappliedtothedifferentunderstandingoftechnologyinthestudyonthehistoryoftechnology.technologyisanindependententitywhichcombinestheobjectivemeanswithsubjectivecapability,i.e.,adynamicprocesscombiningthesubjectwithobject.itmeansthatnoprocess,notechnology.insuchathinkingwayamoredefinitethoughtasguide-linewillbeprovidedtothestudyonhistoryoftechnologywiththeobjectandscopebothclarified.moreover,thestudyonthehistoryoftechnologywillthusnotbelimitedtotheexternalsoftechnologicaldevelopmentbutpenetrateitsconnotationcoveringthesystemandstructureoftechnology.

keywords:technology;process;theoryoftechnology;historyoftechnology

如何理解技术,这是技术史研究中首先碰到的问题。对于技术的不同理解,就有不同的技术史。把技术看做天才人物的创造,因而就会把技术史看做讴歌天才发明家的业绩的,也就有人物编年式的技术史;把技术看做工具的发明和创造,因而发明成了技术史上的明珠,也就把技术史变成了这些明珠的串联;把技术看做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因而便有了技术体系学与技术社会学的分野,又有了把两者结合起来的各种综合技术史。这大概就是技术史研究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所表明的正是在技术史的研究中,人们总是先有一个对技术的基本看法对技术的基本看法及其本质的探讨被称之为技术论。难怪有人说,有多少种技术论,就有多少个技术概念,就有多少种技术[1]339。

一、什么是技术

技术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人们已经明确但实际上却又十分糊涂的问题。比如,眼前有一台新发明的机器,它是技术吗?有人说,它是技术;也有人说,它不是技术,它只是一种技术的结果,或者是某种技术的手段或要素。

这样提出问题似乎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然而,现代人们关于技术本身的不同理解就是这样。人们对技术的基本看法或者定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科学家、技术专家、经济学家、哲学家、科技史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对技术加以定义。如,“技术是劳动手段的总和”、“技术是行为的方式”、“技术是行动的理念”[1]343,“技术是人类为了自己而对自然的利用”[2]。阿根廷人赫里拉则指出,几十年前被定义为“工业与技艺的科学”的技术,已经成为“满足整个公共需要的物质工具、知识和技能的集合”。赫里拉还从技术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来理解,把技术看做是“传递社会密码的遗传物质”[3]。如此等等。

苏联和东欧国家则主要是把技术看做是生产手段或活动手段。如舒哈尔金所说:大多数苏联研究人员认为,技术是“人类创造的人们活动手段的总和”[4]。民主德国的鲍恩则认为技术是人类“在自己的一切生活领域中使用着的物质手段和方法的体系”。然而,日本人对技术的看法却很不一致。他们从二战前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一直围绕技术的本质问题展开着激烈的争论,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是把技术看做是纯客观的物质因素,早在20世纪30年代,以相川春喜为代表提出了“体系说”,认为技术就是劳动手段的体系,战后由中村静治又发展了体系说,甚至援引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劳动手段体系说是最正确的。

二是把技术看做是一个实践概念,以物理学家武谷三男为代表提出了“适用说”,认为技术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有意识地运用。星野芳郎支持这种观点,并认为技术既然是个实践概念,那就离不开实践的主体人,提出了技术的主体性问题,由此则有了客体技术论与主体技术论的分野。但星野并不是把技术看做主观的东西,而是说技术应该包括人的因素,因此提出了客观的技术、主观的技能的说法。

三是把技术看做是一种主观所具有的能力,以村田技术论为代表。村田富二郎认为,技术是人通过教育和训练所获得的固有的能力[5],1981年,日本的《金属》杂志第51卷第1期连载了村田富二郎的技术论观点。

上述种种关于技术概念的规定,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技术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尽管现在还没有一个人人都可接受的概念规定,但是这些不同的观点对促进人们对技术的本质的认识都是有意义的。技术本身是发展的,那么技术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人们对技术的理解是随着技术形态、组成技术的各种要素、技术的社会功能的变化而变化的。

技术的原意是指经过熟练而获得的经验、技艺和技能。不仅古代技术是和艺术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到达·芬奇时代也是如此。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工业革命的兴起,使人们日益发现技术在生产中的决定作用,工具则是技术的集中体现。工业革命也是由工具机的革命引起的。尽管在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代表狄德罗曾把技术定义为“工具和规律相结合的体系”,但是更多的人特别是经济学家则还是偏重于把技术看做劳动资料,即从技术和生产的关系上来理解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情况,一是新技术的出现主要不是经验的结果,而是科学指导的产物,技术成了科学的应用,科学成了技术的先导,因此,人们又多从技术同科学的关系上来理解技术,出现了所谓技术是科学的物化或技术是物化了的科学知识等说法。据此,有人把技术区分为以经验为基础的和以科学为基础的两类。二是原来人们所理解的技术手段,是指物质手段,即硬件;现代技术的发展,则将统一的技术手段分化为硬件和软件。工具、设备等硬件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利用工具和设备使其发挥最佳效果的软件也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古代技术中,技术的软件还包含在经验和技能之中,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如耕作技术当然需要犁铧,但何时下种、何时铲耥还主要靠经验来掌握。但是现在不同了,技术的软件已从纯主观的因素变成了客观的因素。特别是当机器体系从三环节(工具机、传动机、动力机)变为四环节(增加了控制机)之后,软件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技术手段而同硬件相分离,没有软件则硬件便失去作用,再凭经验来利用硬件已经不行了。正因为如此,使得人们对技术的物质手段的认识改变了。三是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使得技术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即技术的对象不仅仅是原始的自然(或称第一自然),而是包括经人改造的自然(即第二自然),由此使得加工技术在整个技术中占有突出地位。同时,由于以研究第二自然为对象的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得以发展,使得技术同科学的界限模糊起来。这样便出现了把技术看做应用科学的观点。

毫不奇怪,对技术的不同理解并不是学者之间的无聊的争论,而是技术发展在现代条件下的反映。技术史研究工作者应该从技术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对技术的不同理解。同时应该认识,对技术的不同理解,就有不同的技术史研究方向和方法。因此,如何理解技术也就成了技术史研究的首要课题。

二、技术是一个过程

什么是技术,这本来是技术史研究的结果,但同时又是技术史研究的出发点,技术史研究的最终结果就是了解技术及其本质和发展的规律性;但为了获得这个结果,又必须先有对技术的初步理解,这样才有可能确定研究的范围、内容和目标,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研究方法。既是结果,又是出发点,这似乎是矛盾的。抛开原始人不说,现代人的任何研究工作都莫不如此。

那么,技术史的研究应该对技术有一个什么样的基本看法呢?笔者认为,至少应该考虑下面三点。

第一,应该把技术看做一个独立的存在。既不能仅仅从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来定义技术(如劳动手段体系说),也不能仅仅把技术看做科学的某种职能(如认为技术是科学的物化)。

第二,应该把技术看做一个客观的手段(包括硬件和软件)同主观的能力(包括人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相结合的产物。技术手段无疑是组成技术的重要因素,但纯粹的手段并不能组成技术。任何技术都离不开技术手段,但手段并不是技术本身。因此,决不能离开技术的主体人来理解技术。另一方面,人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又是在同一定的手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没有离开一定手段的能力,就像没有离开一定能力的手段一样。技术中的客体因素与主体因素是不能分开的,因此,技术并不是一枝任人采摘的花朵。

第三,技术往往被理解为是一个静态的东西。实际上技术并不是一个静态的东西,也不仅仅是一个实践概念,而是主体与客体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动态过程。没有过程便无所谓技术。

下面,让我们来具体地讨论一下技术到底是一个什么过程。为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将科学和技术加以区别。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江崎曾作了如下的区别,他说:“通过对自然的探索和认识,以揭明对自然的好奇,这就是科学;而怀着明确的目的,利用自然科学知识,对自然进行控制,这就是技术”。对自然的科学理解和对自然的技术控制,这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人和自然关系的协调正是这两个过程的统一,是这两个过程的循环上升过程。从客观的自然到主观的认识这是科学的任务,从主观的认识到对客观自然的控制和改造这就是技术的任务。如果说某一科学概念、规则、定理、定律及理论体系的发现是人类认识自然这一总的过程的一个个节点的话,那么科学则是由这些节点组成的连续序列。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科学史学家才把科学看做科学的历史本身。同样对技术的理解也应该如此。如果说技术原理、技术手段、技术工艺的新发明就是人对自然进行控制和改造这一总过程的节点的话,那么,技术就是由这些节点组成的连续序列。

把整个技术及其发展理解为人对自然进行控制和改造的过程的进步,是较为容易的。问题是如何理解这一连续过程的节点。即每一项发明本身是否也是一个具体过程呢?电报、电话、收音机、电视机是人对电进行控制过程的一个节点。但是这个过程的节点决不是一个抽象的数学点,而是一个有结构和系统的具体的点。电报与电话的电能转化方式不同,与电视机、收音机的转化方式也不同。深入分析,它们也都是由复杂的过程组成的系统。例如电话是一种声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技术,一台电话所显示的技术,正是人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利用一定的原理,实现从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声能的过程。我们还可以把这一过程再分析下去,它也是由一系列的节点组成的。分析的结果,将会发现,一台电话乃是由一个复杂的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组成的,电话只是技术的结果,是技术的外在体现,技术的内容则是人们为了一个特定目的而对自然实行控制和改造的过程。当把电话加入到通讯的过程中,电话又成了一种技术手段。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的看法:一项技术乃是人们为了一个特定目的,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所形成的原理,利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自然实行控制和改造过程的总和。这种过程不仅是人所创造的,而且又是由人来操作和控制而实现的。

同样,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就是人类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对自然进行控制和改造的最佳化过程。这种最佳化的过程,可能是由于技术原理的变化,引起了人类利用物质手段和工艺、操作方式的整个变化;也可能是依据原有的原理,而其中的某些因素发生了变化,因而引起了控制与改造自然过程的变化。但是,不论哪个因素的变化,最终都表现在控制与改造自然过程的变化。因此,不能仅仅用单一因素来说明技术的进步,而只能用这些因素所形成的过程来表明技术的进步。

由此,也可以明白,技术的原理、技术的手段、技术的工艺、技术的操作,只是组成技术的要素,而不是技术的整体。只有当这些因素组成一个特定的控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时,才可称之为一种技术。

有人可能会提出,既然技术是一个控制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不是和生产划不清界限了吗?的确,这是需要认真回答的。

由于技术是生产中的决定因素,它与生产表现出某些共同的特征。但是技术并不等于生产,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

首先,技术只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因素,尽管它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不是生产过程的全体。

其次,生产离开技术便不能进行,但技术离开生产却可以存在。因此技术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它可以加入到生产过程之中,作为生产手段借以实现生产的目的,它也可以用来作为认识的手段,实现认识自然与社会的目的。

第三,技术本身只是一个人所创造的控制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经济过程,而生产本身就是一个经济过程。技术的应用当然要涉及资金、市场等问题,然而这只是在把技术运用于生产中才显现出来的问题。技术的社会功能并不是技术本身。

三、技术与技术史

把技术理解为是人所创造的控制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的总和,把技术理解为一个既区别于科学又有别于生产的独立存在,将给技术史的研究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思想。

首先,把技术看做特定的控制与改造自然过程的总和,给技术史研究明确了对象和范围。如果说科学史是通过人和自然的关系来研究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那么技术史就是通过人和自然的关系来研究人类控制并改造自然的历史,虽然科学需要技术作为手段,特别是实验技术手段,但是科学的任务乃在于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相反,技术的发展当然需要科学的指导,但技术的任务最终还是为了创造一个改造自然与控制自然的过程。因此,技术史研究的中心课题,就是人类为了特定的目的所创造的改造与控制自然过程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新兴技术往往是在科学的基础上产生的。特别是由于以人所控制和改造的自然第二自然为对象的技术科学与工程科学(也叫应用科学)的产生和兴起,使得科学与技术的界限模糊了,以至于人们常把原子能科学与原子能技术统称为原子能科学技术,又如激光科学技术、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尽管如此,原子能科学与原子能技术、激光科学与激光技术还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科学研究与技术研究的目的、过程和方法都是不同的。以激光科学和激光技术的发展为例,所谓激光技术就是人所创造的一种受激辐射的光放大过程。受激辐射理论是激光技术产生的科学前提,但技术史所要研究的则是如何将受激辐射理论变为激光技术的原理,为实现产生激光的目的,人们又是怎样利用一定的光源、激光材料、激光装置谐振腔,最终创造了一个受激辐射的光放大过程。这一过程的出现标志着激光技术的形成,其外在表现就是激光器的诞生。为使激光技术完善化和实用化,激光科学如激光物理学、激光化学、激光医学甚至以激光器作为研究对象的激光器理论都迅速发展。对于技术史来说,这些科学成果只是作为促进激光技术发展的因素而被加以研究的。也就是说,技术史所要研究的仍然是如何应用这些成果,促进了受激辐射的光放大过程的完善化和实用化。

总之,现代技术的发展确实同科学特别是技术科学、工程科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是无论如何不能把现代技术史变成了技术科学史或工程科学史。

其次,把技术看做一个人所改造与控制自然的过程,有可能使技术史的研究不仅限于技术发展的外在形式,而且可以深入到技术发展的内容。在技术史的研究中,如果仅仅限于研究技术的物质手段的发展,这只是研究了技术发展的外在形式,实际上技术的发展要比外在形式的发展更生动、更复杂得多。无论是一个新的技术原理的出现,还是一个新的控制自然方式的出现,或者是把一项新技术运用于生产使其发挥作用,都是技术的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相结合的结果。这就是技术发展的内容,技术史不仅仅在于记载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发明了一种什么技术,而且应该着重研究人们是怎样发明了这样一种技术;不仅要阐明一种技术在加入到生产之后产生了什么样的自然结果、经济效果和社会后果,同时应该研究一项技术是怎样加入到生产过程之中的。否则,只注意前者而忽视后者,就有可能把技术史变成了按年代顺序编写的专业技术教科书,或者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经济史教材。

技术既然是人所创造的一种自然过程,技术史就应注意对人的创造活动的研究。有人曾把一项技术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发轫期、形成期、成熟期。如果按这三个时期来分析,所谓发轫期就是技术目的提出和技术原理的形成时期。技术目的可能是由于现行技术能力同生产发展的新要求不相适应而提出来的,也可能是由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而提出来的。前者是现实的要求,后者是幻想式的预测。但是不管哪一种,把生产的要求和科学幻想式的预测转变为一个技术目的和课题,都是人的创造活动。特别是根据一定技术目的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为一个实现目的的技术原理,更是如此。技术原理的提出,还只是技术的主观形式,即在人的头脑中先形成一个新的控制自然的方式。现代技术的原理是在科学指导下形成的,但是经验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以经验为基础的技术和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的这种划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技术原理的形成是一个创造过程,它和科学创造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两者又是一个相反的过程,技术史的研究如能充分注意这一特点,将为技术方法论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历史经验。但是非常遗憾,技术史的研究对此却似乎注意得不够,以致很少看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当然,由于发明家也同科学家一样,都只公布其研究结果,而不公布其创造过程,给科学史和技术史研究造成了困难。不过科学史和技术史的研究任务之一,就是要揭示这个被隐匿了的踪迹。

所谓技术的形成期就是技术原理的实际化、客观化的过程。也就是依据一定的技术原理,并利用一定的手段,形成为一个特定的控制自然的过程,把技术的主观形式变为客观形式。这一过程既需要物质因素的准备,也需要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更需要两者的结合。这种结合的形式就是技术的试验。技术试验的结果,也就是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也就是一项新技术的形成。

新技术的形成期,并不是技术发展过程的结束,它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良,才能加入到生产过程之中,才能发挥技术的效果,然后才使一项技术进入成熟期。从形成期到成熟期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人的知识、经验、技能同客观的自然条件、物质手段、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更为具体地结合的过程,否则便不能保证一项新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技术史的研究不能局限于新技术有多大作用,发挥多大效果,而忽视对新技术在最初被运用时的过程的分析。由于这是把一个受人控制的自然过程,加入到社会的生产过程之中,便发生了技术同社会的各种因素的密切联系,技术史上曾经发生的火车与马车的竞赛、贝尔在街头的电话表演、原子弹最初制造时的争论,都反映着新技术在最初被运用时的社会影响。新技术的最初运用,不仅要引起其他技术的重新配置,而且会引起思想观念和社会的变革。技术史的研究应该全面地分析各种因素对技术发展的影响,这样才能更深入地揭示技术发展的规律性。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技术史的研究中,应该引进技术体系这样一个概念。如前所述,技术既然是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总是和其他过程相联系而存在的。任何一项技术如果不和其他过程相联系便不会存在。一项技术不仅是一个单过程的序列,而且存在于多个过程的连续序列之中。研究单项技术或整个技术的发展,或研究一个国家的技术发展,应用技术体系这样一个概念来分析问题都是十分必要的。日本技术史家星野芳郎曾以航空技术、燃气涡轮机、蒸汽涡轮机技术为例说明了一项技术同其他技术的相互关系,并将整个工业技术划分为三个技术体系,说明技术的变革就是技术体系的变革[6]。这种技术发展模式是否能够完全概括技术发展的历史另当别论,但技术体系的概念对于技术史的研究却是十分必要的。不仅一项技术是有结构的,一类技术是有结构的,整个技术更是有结构的。一项技术是在一定的技术体系结构下产生的;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又必然影响技术体系和结构的变化。技术体系和结构的概念,对于研究一项或一类甚至一个国家技术发展的历史都是很重要的,它将从一个侧面揭示技术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原因。

由于水平和所阅读的资料有限,上面提出的看法很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胡说八道。但是由于一个人的胡说八道,而引起了对于技术与技术史研究关系的讨论,本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星野芳郎.现代技术史学的方法[m].东京:大日本图书株式会社,1956.

?[2]九山益辉.从科学技术论看金属工学[c]∥科学技术结构研究资料:2.沈阳:东北工学院,1981:62-64.

?[3]赫里拉.技术的新作用[j].科学与哲学,1980(5):71-77.

?[4]舒哈尔金cb.技术与技术史[j].科学与哲学,1980(5):161-169.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篇6

关键词:工程师;工程伦理;伦理准则;伦理责任

abstract:engineers,astheintegralpartofanyengineeringprojects,willcertainlyfacevariousethicissuesallthewayintheirpracticeengineeringmoralityplaystherolecrucialtoeveryengineerinregulatingtheethicalrelationsbetweenengineering,technologyandsociety,thusaffectinggreatlythebehaviorofengineersandengineeringqualitytonormalizeandguidethemengineersaresupposedtoabidebytheirprofessionalintegrity,coveringsuchprinciplesaspeoplefirst,loveandcareoflife,safety/reliability,environmentalfriendlinessandequality/justicetherefore,engineers'socialobligationsaredeeplyconcernedwithhumanfutureandfortuneengineersareexpectedtobeawareoftheirsocialconsciousnessandbearfullresponsibilityforallrelevantconsequencesastothereformanddevelopmentofhigherengineeringeducation,strengtheningandimprovingtheengineeringmoralityeducationisanimperativetasktowhichtherelatedcoursesshouldbeofferedeffectively

Keywords:engineer;engineeringethics;morality;ethicobligation

随着工程技术不断发展,工程技术的负面效应也日渐突出。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得与工程技术联系最为密切的工程伦理问题成为工程界、哲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工程师必须遵守工程伦理准则,在工程活动中具有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才能自觉担负起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伦理责任。

一、工程伦理准则

工程伦理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逐步引起工程界和哲学界的关注的。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的。

工程伦理是关于“工程技术人员(包括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包括工程设计和建设以及工程运转和维护中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研究”[1]。工程伦理是“从工程问题中推演出来的,把工程问题提到道德高度,既有助于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又有助于保证工程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工程风险”[1]。工程伦理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有利于纠正当前在工程界存在的对工程伦理的片面性认识,而且有利于对工程活动进行有效的制约与监督,有利于对工程活动的决策者、参与者进行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是调整工程与技术、工程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在工程领域必须遵守的伦理道德原则。工程伦理的“道德规范是对从事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道德要求。其主要道德规范是:责任、公平、安全、风险。前两者是普遍伦理原则,后两者是工程伦理特有的原则”[1]。工程伦理研究工程师职业道德素质、行为规范及其伦理控制机制,在充分总结工程活动的道德要求和工程技术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工程师及其他工程技术工作者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和伦理规范。

技术伦理是指通过对技术的行为进行伦理导向,使技术主体(包括技术设计者、技术生产者和销售者、技术消费者)在技术活动过程中,不仅考虑技术的可能性,而且还要考虑其活动的目的、手段以及后果的正当性。通过对技术行为的伦理调节,协调技术发展与人以及社会之间的紧张的伦理关系[2]。

现代工程越来越无法摆脱作为活动手段的技术,而越来越复杂的现代技术则需要更多地依托于工程来实现。技术与工程的区分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条件下,技术与工程的区分才有意义。技术伦理与工程伦理的区别也是相对的。技术伦理着重解决技术活动中的伦理问题,是研究以利益为基础的人们在从事技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与追求的道德价值目标;工程伦理着重解决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问题。技术伦理与工程伦理适用的范围不同。

笔者认为工程伦理准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本是工程伦理观的核心,是工程师处理工程活动中各种伦理关系最基本的伦理原则。它体现的是工程师对人类利益的关心,对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关爱和尊重之心。以人为本的工程伦理原则意味着工程建设要有利于人的福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的生活质量。

第二,关爱生命原则。关爱生命原则要求工程师必须尊重人的生命权,意味着要始终将保护人的生命摆在重要位置,意味着不支持以毁灭人的生命为目标的项目的研制开发,不从事危害人的健康的工程的设计、开发。这是对工程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所有工程伦理的根本依据。尊重人的生命权而不是剥夺人的生命权,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第三,安全可靠原则。在工程设计和实施中以对待人的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考虑产品的安全性能和劳动保护措施,要求工程师在进行工程技术活动时必须考虑安全可靠,对人类无害。

第四,关爱自然的原则。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活动中要坚持生态伦理原则,不从事和开发可能破坏生态环境或对生态环境有害的工程,工程师进行的工程活动要有利于自然界的生命和生态系统的健全发展,提高环境质量。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工程活动中要善待和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的友好伙伴关系,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公平正义原则。正义与无私相关,包含着平等的含义。公平正义原则要求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行为要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尤其是面对利益冲突时要坚决按照道德原则行动。公平正义原则还要求工程师不把从事工程活动视为名誉、地位、声望的敲门砖,反对用不正当的手段在竞争中抬高自己。在工程活动中体现尊重并保障每个人合法的生存权、发展权、财产权、隐私权等个人权益,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活动中应该时时处处树立维护公众权利的意识,不任意损害个人利益,对不能避免的或已经造成的利益损害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

以上只是一些普遍性的原则,在一些具体的工程技术领域,工程伦理准则更为具体。

二、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工程师是工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工程师包括研发工程师、设计工程师、生产工程师等。一般把工程师定义为拥有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技巧,在人类改造物质自然界,建造人工自然的全部实践活动和过程中从事研发、设计与生产施工活动的主体。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朱高峰院士认为,现代工程师“应该能综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及观点和技术手段来分析与解决各种工程问题,承担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任务。他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品德三个方面”[3]。

美国工程师协会提出了工程师的五大基本准则。①工程师在达成其专业任务时,应将公众安全、健康、福祉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优先考虑,并作为执行任务时服膺的准绳。②应只限于在足以胜任的领域中从事工作。③应以客观诚实的态度发表口头或书面意见。④应在专业工作上,扮演雇主、业主的忠实经纪人、信托人。⑤避免以欺瞒的手段争取专业职务。我国台湾的“中国工程师协会”提出了四大“中国工程师信条”:一是工程师对社会的责任:守法奉献,尊重自然;二是工程师对专业的责任:敬业守分,创新精进;三是工程师对雇主的责任:真诚服务,互信互利;四是工程师对同僚的责任:分工合作,承先启后。这些提法有一定道理。

工程师的伦理行为是工程师作为道德主体出于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特定对象的活动。其中工程师伦理行为选择是工程师伦理行为的核心和实质部分。工程师伦理行为选择是指工程师面临多种伦理可能时,在一定的伦理意识的支配下,根据一定的伦理价值标准,自觉自愿、自主自决地进行善恶取舍的行为活动。从工程实践看,工程师在工程决策、工程实施、工程后果等阶段都存在诸如“义”与“利”的抉择、“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两难抉择、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冲突矛盾、经济技术要求与人权保障矛盾冲突等[4]。

工程师在伦理行为选择中还存在着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问题。目的和手段都存在着善与恶的问题。只有善的目的和善的手段才能达成工程师的伦理行为;善的目的和恶的手段抑或恶的目的和善的手段都会把工程师的行为推向不道德的行为途径上去,从而产生消极影响,破坏社会伦理秩序[4]。

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伦理问题。责任通常与某个特定的职位或机构相联系,指分内应做的事或由于没有做好而应当承担的过失。伦理责任的含义是指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该行为是可以答复和解释说明的[5]。相对于法律责任而言,伦理责任具有前瞻性,它是一种以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作为评判准则的社会责任[6]。从哲学角度讲,责任和因果性紧密联系在一起。责任的最一般、最首要的条件是因果力,即我们的行为都会对世界造成影响;其次,这些行为都受行为者的控制;第三,在一定程度上工程师能预见后果并可以按自由意志来行动。然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往往不是简单的单向线性关系。一个原因可能产生多种结果,一种结果也可能由多种原因共同造成。因此,讨论责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当今的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科学家和工程师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常常参与社会的重大决策和管理,因此,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7]。

现代工程活动使工程师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专业角色,工程自身的技术复杂性和社会联系性,必然要求工程师不仅精通技术业务,能够创造性地解决有关技术难题,还要善于管理和协调,处理好与工程活动相联的各种关系。最重要的是,工程活动对社会和环境越来越大的影响要求工程师突破技术眼光的局限,对工程活动的全面社会意义和长远社会影响建立自觉的认识,承担起全部的社会责任。因此,现代工程要求工程师除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外,还要具备在利益冲突、道义与功利矛盾中作出道德选择的能力,除对工程进行经济价值和技术价值判断外,还必须对工程进行伦理价值判断;除具备专业技术素养外,还应具备道德素养;除了对雇主负责外,还要对社会公众、环境以及人类未来负责。

工程师之所以要承担伦理责任,首先是因为工程师的社会职责事关人类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的选择,其次是因为工程师行为选择决定的。选择和责任是分不开的,选择将工程师带进价值冲突之中,使他们在多种可能性中取舍。传统观点认为,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是做好本职工作。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如前所述,当代工程技术的新发展赋予科技工作者前所未有的力量,使他们的行为后果常常大到难以预测,信息技术、基因工程等工程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还带来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危害甚至灾难,或者给一些人带来利益而给另一些人带来危害。可见,在现代社会,工程师的伦理责任要远远超过做好本职工作。

三、工科高校必须切实加强

工程伦理教育工科高校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未来工程师的重任,现代工程师必须是高素质的,包括在政治思想上、业务技术上、体魄体能上,都要达到较高的标准。其中道德素质应该摆在重要地位。科学技术的发展,给高等工程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新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背景下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是我们关注的课题。在当前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情况下,工科高校尤其要加强工程教育中的工程伦理教育,强调未来工程师的工程伦理意识,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伦理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环节,但又是易被忽视的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提到应有高度。概念性强调的多,具体操作部分不详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科技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科技道德失范现象。科技道德失范反映到工程领域,表现为工程伦理滑坡。如在工程建设中的“豆腐渣”工程,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对在校工科学生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塑造未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8]。

(2)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工程伦理问题需要回答和解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物工程、克隆技术提出了许多全新的工程伦理问题。人类要热爱和保护自然,努力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按照自然本身的规律改善和优化自然。同时,要尊重后代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不能以浪费和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增加自己的财富,损害后代人的权利和利益。可以说,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8]。

(3)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与社会和自然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当今复杂的工程活动中,工程师既要对公众和自然负有伦理义务,又要对雇主、顾客和工程专业负有伦理义务。有时互相矛盾的伦理要求很容易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如利益冲突,对公众健康和安全的责任,贸易秘密和专利信息,承包商和其他人的送礼,研究和测试中的诚实,环境污染与防治等。唯一的对策是提高伦理道德修养,以便抉择[9]。

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计划经济正在被市场经济所代替,原来的经济运行模式被取代,新的制度还不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不规范,存在种种漏洞和缺陷,人们的许多观念和习俗还适应不了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欣欣向荣的工程活动极快地增强了我国的国力,使我国的面貌日新月异,但是,毋庸讳言,这些工程活动中存在许多伦理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工程师的伦理教育[9]。

工科高校的伦理教育不等同于工程伦理教育。工科高校的伦理教育比工科高校的工程伦理教育宽泛,包含网络伦理教育、环境伦理教育、科学伦理教育、技术伦理教育、职业伦理教育等多方面的伦理教育,当然也包括工程伦理教育。工程伦理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工科高校大学生工程伦理意识,使大学生明确工程伦理规范,明确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工科高校都没有开设工程伦理教育的相关课程。工科教师也普遍缺少工程伦理教育的知识,甚至缺乏工程伦理教育的意识。多数工科大学生对工程伦理就更是不知所云,几乎没有什么了解和认识。

当今我国许多工程活动已经引起了严重负面效应,在国家十分强调保护生态环境、重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工程伦理教育在工科高校中却还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而没有占据任何位置。可以说目前工科教育存在着严重缺憾,不适应我国科技发展、经济建设与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现在已经到了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急切措施加以弥补的时候了。笔者认为工科高校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开设工程伦理课程。在国外,对工程伦理教育十分重视。美国许多院校都开设了工程伦理学课程。我国高等工科院校中应该安排专任教师开设工程伦理教育课程,作为所有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工程伦理方面的教育。开设课程,包括正规化、常规化的工程伦理课程以及在专业基础课和人文素质方面的公共课中加入工程伦理内容。开展工程伦理学教学首先要领导重视,从体制上加以支持。工程伦理学是新兴的交叉学科,传统的专业课和伦理学都不能涵盖它,没有体制上的支持,工程伦理教育是很难维持的。

第二,学校要有计划地对工科教师进行工程伦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意识,提高他们在工程伦理教育方面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使他们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工程伦理意识,把课堂教学作为工程伦理教育最主要的途径。

第三,根据工科面向实际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工科高校教学中,一方面,要大量引入真实案例或模拟案例,提出问题供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另一方面,在学生的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中要强调工程伦理意识和规范原则,并以此作为评定学生毕业设计及论文的一个重要标准,以使学生们增强工程伦理的意识,提高面对复杂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综合,进而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第四,开展产学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工程伦理。我国许多高校正在实行产学合作试验,这项试验工作对工科院校尤其重要。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走出校门,投入工程实践,在与现场技术人员一道工作中,践行工程伦理原则,接受工程实践的锻炼。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进行生产实习,让他们有机会到工程活动的第一线去亲自实践,参与工程设计、管理、考核与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亲自感受和认识到工程活动对人类生活、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领悟到工程活动中蕴含着的伦理价值。这种教育方法来自工作实践,更加具体、生动,对学生能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第五,要加强专业课教师和工程伦理学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要使工程伦理学教学切实有效,该课程应该和专业课相结合,密切联系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学校需要创造条件鼓励和促进这种合作与交流。要加强对工程伦理问题的研究,培训工程伦理学方面的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9]。

第六,由于工程伦理教育是一个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相互交叉、融合的学科,面对的问题往往来自不同的科技领域,同时需要哲学、伦理、历史、文化及环境等多方面学科共同参与进行综合研究,所以,应该注重从不同的工程领域中搜集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寻找出可供共同遵循的规范和原则。如此,也就需要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许多教师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工程伦理教育[9]。

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工程伦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已越来越受重视,有许多经验和教训。我们要结合国情,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探索和开创适合中国高校的工程伦理学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余谋昌关于工程伦理的几个问题[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2

[2]李伟侠技术伦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拉普技术伦理思想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24

[3]朱高峰面向21世纪的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7-03-26]http:∥wwweducn/20010827/208519shtml

[4]陈万求,林慧岳工程技术对社会伦理秩序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19(6):32

[5]周礼文,龙则霖论科技人员的社会责任[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2):27-29

[6]张长元领导者应有生态伦理责任[J]生态经济,2002(2):32-33

[7]曹南燕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伦理责任[J]哲学研究,2000(1):45-51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篇7

关键词学习范式;技术知识;职业院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5)13-0015-05

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表现出许多问题,如学习无目的、无规划,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能力弱,针对这些问题,不同学者根据自身的研究视角与学术旨趣,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框架。有学者从课程的角度进行阐述,认为当前的课程模式仍然延续了传统的“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进行人为分割,学生在这种课程模式下很难激发出学习兴趣。有学者则从教学论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教师的角色难以摆脱传统“经师”角色的羁绊,仍然将“空对空”的学科理论知识传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造成因为难以适应理论教学模式而被“淘汰”至职业院校的学生难以应对而“重蹈覆辙”。尽管上述论述都从某种角度对学生学习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探析,但作为课程论与教学论理论大厦“基石”的知识论与学习论,理应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规律的构建进行学理上的关照。为了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文以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技术知识的建构规律为逻辑起点,试图澄明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范式的转型路向。

一、何谓技术、技术知识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是何种知识,其结构、性质与学习规律如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决定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应采取何种范式,即厘清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类型,是探究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理论逻辑起点。而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的文献梳理分析和对职业院校办学实践的实然把握,职业院校传授的主要知识是以工作中所需要的,以工作任务为逻辑纽带而组织起来的技术知识。那么,何谓技术、技术知识,技术知识又呈现出何种特质?

(一)技术的内涵及其对技术知识的本质规定性

“技术知识”的内涵由“技术”和“知识”两个基本概念来限定,其中,“技术”的内涵又对“技术知识”具有本质规定性。所谓“技术”,在英文语境中,technology一词由古希腊语technel(艺术、技巧)和logos(言词、说话)结合而成,就其本意而言,主要是指关于技艺的完美与实用的演讲。在中文语境中,“技术”一词最早出现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主要是指技艺、法术。发展至今,技术一词的内涵早已不局限于此,已包括工具、机器、工艺程序、技术思想等。尽管技术一词早在近代社会以前就已经出现,但在20世纪50、60年代之前,技术一直被认为是应用科学,是科学的附庸物,科学技术经济发展这一线性思维模式一直根深于人们的头脑之中。直到今日,人们才打破这一思维模式,认识到技术相对于科学的独立属性。正如技术史学家罗森伯格(Rosenberg)所言:“作为科学的兄弟,技术是一个自主的、平等的组织,它与科学的关系是共生的、平等的和互动的。”[1]这意味着技术发展具有其自身的独特属性、话语体系和逻辑规律。

为掌握“技术”的本质内涵,必须首先阐释清楚技术相对于科学的独立地位。概观前人所述,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就目的而言,科学的价值在于探求真理,弄清自然界与社会的事实与规律,而技术的价值则在于控制自然、改造世界,增长社会财富;其二,就研究对象而言,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等),而技术的研究对象则是人工自然系统,即被人类加工过的、为人类的目的而制造的系统;其三,就两者所处理的问题而言,科学处理的问题主要是“事物是怎样的”(Howthingsare),而技术处理的问题主要是“应当怎样做”(Howthingoughttobe);其四,就社会规范而言,科学是无国界的,全世界所共享的,而技术则有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泄露技术秘密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概言之,尽管现代技术与现代科学的研究进展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但科学与技术仍是两条平行的轨道,每条轨道都时常会受到另一条轨道的影响,而由应用引起的研究往往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但这种联系不足以使技术丧失其独立地位。因此,就其本质而言,技术是一种以现代科学为基础,为实现其目标的能力、手段、工具、方法、活动过程、产物等。

(二)技术知识的内涵及其与科学知识的本质区分

同技术这一名词一样,技术知识最早亦出现于古希腊时期,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用‘技术知识’这一概念来指工匠所需的技能、经验,即认为技术知识就是技术活动中的各种方法、技能、技巧”[2]。相较于古希腊时期,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理论对技术发展的产生和应用愈加重要,技术知识早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工匠技术和技艺,而是建立在一定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日益受到科学理论知识的影响和制约,可以说近代以来的重大发明创造都同科学的进步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无论是技术对象还是技术活动本身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理论知识,技术知识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有部分学者认为,技术知识就是科学知识在技术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学生们只要掌握了科学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的技术实践,便可形成技术实践能力。但是,随着人们对技术知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已经认识到技术知识绝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简单应用,技术知识具有自身独特的内涵、结构和组织与学习规律,与科学知识具有本质区别。

然而,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区别并非如此不言自明。事实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技术知识作为一种独立的知识类型才受到学界的正式承认。技术哲学家莱顿(Layton)在其划时代的著作《作为知识的技术》中,明确将技术知识看作是一种知识形态,一种离散的、不同于科学知识的知识形态,并认为技术知识是关于“知道如何”(Knowinghow),而科学知识是关于“知道那”(Knowingthat),两者绝不是线性演绎的关系。也有学者提出,“从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看,科学知识作为描述性知识,其目标与意图就是在于理解世界,描述世界的存在方式;技术知识作为行动的程序性和规范性知识,其目的在于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3]。总之,可以认为,技术知识是技术主体为实现某种生产或服务目标,在行动中所运用到的,关于如何改造客体并完成技术过程的原理、方法、程序、诀窍、技能经验等的总和,其既包括用于理解技术过程的静态层面的技术理论知识,同时亦包括直接用于控制技术过程的动态层面的技术实践知识。因此,技术知识的学习必然有其不同于科学知识学习的独特之处。

二、技术知识的建构逻辑

既然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是技术知识,那么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范式同其他以科学知识或普通文化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的教育机构必然存在本质的不同,那么,只有在理清技术知识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探讨职业院校学生应采取何种学习模式或方法来进行技术知识的学习。基于此,本文在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充分辨识和反思的基础上,以其作为探讨技术知识学习规律的理论视角,概括归纳了技术知识建构的四方面规律。

(一)情境实践性:在技术真实发生的场域实现建构

由于技术知识同脱离了具体情境的科学知识不同,其必须在真实或仿真的现实工作情境之中,通过学习主体进行不断的技术实践操作,才可能真正掌握,而这是由技术知识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之所以技术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其产生的情境,是因为技术知识当中不仅包括了技术理论或原理,更包括了大量难以言明的默会知识,也可以称之为工作诀窍知识,这些知识通常很难运用十分明确的语言进行描述。技术哲学家米切姆将技术知识分为了四个层面:“对如何制造和使用人造物的不自觉的感觉运动的知识;对技术准则或前科学工作的经验法则;描述性定律、实用图表式的陈述;技术理论。”[4]从中可以看到至少有两个层面的技术知识很难用十分明确的语言信息或符号进行表征。而这两个层面的知识更多地是以经验、默会的形态存在,它们的存在更多地依赖于技术实践者的大脑和身体的感知、运动,通常只有在行动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而这样一种行动过程很难脱离其工作的情境进行抽象、概括和总结,因此,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编码和呈现。尽管随着科学知识对工作世界的变革产生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技术知识的普遍性、社会性和明言性也不断增强,但这并不意味着难言知识或默会知识将会消亡,反而更加促进了其在技术实践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因为任何科学原理或技术原理在运用到工作实践的过程中,都需要通过人来将其同工具、程序、意志等技术要素结合起来才可能形成真实的、能够在工作场域中发挥作用的技术实践。而试图掌握这一工作诀窍的个体很难脱离具体的工作情境来学习这类知识,只能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获得建构。

(二)工作导向性:在完成以工作逻辑为中心的任务过程中实现建构

技术知识是形成于、存在于、成长于工作场域中的知识,这种知识很难脱离其产生的具体工作情境进行学习,也就是说技术知识的学习必须按照工作过程中的逻辑顺序进行,才可能实现其在学习主体头脑之中的建构。学生学习的研究不仅要去考虑学生应该选择何种知识去学习,更要考虑这种类型的知识学习需要按照何种逻辑纽带进行组织提供给学生,这个问题甚至比前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也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技术知识产生于具体的工作情境之中,是为了实现生产、服务为目的产生的,同产生于实验室和科学家理性思维的科学知识有着本质区别。“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5]这一独特之处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如果想要完整地建构技术知识,学生学习技术知识的顺序必须同其在工作过程中的组织顺序相一致,否则必将影响学生建构知识的完整性。

正如杜威所见,“一种职业也必须是信息和观念的组织原则,是职业和智力发展的组织原则,职业给我们一个轴心,它把大量变化多样的细节贯穿起来,它使种种经验、事实和信息的细目彼此井井有条。”[6]例如,一名汽车维修工,他既需要掌握工作结果知识(完成工作任务后的结果要求是什么,规范要求是什么),也需要掌握工作手段知识(维修工具的种类、性能、价格等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维修部件的构造原理知识,当脱离工作任务来看这些知识时,它们是分散和凌乱的,只有工作任务才可能将这些零散的、性质各异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赋予其意义和功能。

(三)自主反思性:在对技术实践的自主反思中实现建构

学科知识往往是由概念、公式、命题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所组成的知识体系,技术知识的内容却非常复杂,不仅包括已经“情景化”的技术理论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技术实践知识,这些实践知识往往具有默会性质,学习者只有在技术实践中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可能形成稳定的技术实践能力。传统学习观认为,技术理论知识是技术实践知识的基础,当基础越牢固,学生学习的技术原理越深厚、掌握的越透彻,技术实践知识的掌握便会“水到渠成”,技术实践能力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技术知识需要学习主体通过在技术实践过程中积极地、不断地通过对实践过程进行反思而实现建构。

相较于学科知识的建构规律,技术知识的建构内容、建构方式同其有着本质的不同。科学知识的反思主要依靠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并借助一定的实验手段对概念、符号、原理等学科知识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行一系列前人未曾有过的排列与重构,试图从中创造出前人未曾有过的新知识与理论去解释自然与社会;而技术知识的反思主要依靠个体的形象思维并借助一定的技术设备、工具,对技术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最优解,这一过程并不一定需要技术理论知识的帮助,只有当学习者难以完成目前的工作任务或需要去理解技术实践时,才会寻求技术理论知识的帮助,也唯有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才有可能在个体头脑之中真正实现有效整合,而这一过程就是技术知识建构的自主反思原则。

(四)主体间性:在同教师、学生等主体的对话、沟通中实现建构

技术知识需要在社会主体间通过不断的交流、沟通、对话等交互活动实现建构。主体间性这一名词来自于社会科学研究中对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描述和认知。由于客观实证主义日益受到现象学和阐释学的挑战,社会学界对传统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关系进行了深入反思,认为“研究者从‘被研究者’所获得的研究结果不是从对方那里直接收集过来的,而是双方在一定社会情境下相互‘建构’的,因此,在对双方关系的认识上,我们应打破‘客观主义’的虚假意识,认识到集体建构社会现实的‘真实’”[7]。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这个世界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的、普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是认知主体之间和作为学习促进者的教师之间进行的一个意义建构过程,这一意义建构并不是个体单独完成的,而是在不同主体之间通过视阈融合、意义沟通而最终形成的。

相对于学科知识建构而言,协作、会话、沟通等主体间互动对技术知识的完整建构有着更为重要的认知论意义,这也是由技术知识的特性所决定的。原因在于由于技术知识当中不仅包含了技术理论知识,还包括了大量的默会和难言知识,这种类型的知识很难通过明确的语言、书本和公式等符号来呈现,只能通过师徒式的“传帮带”等方式来实现建构,这就决定了同学之间及其同学与教师之间的意义沟通和建构是以技术实践为导向的,而不是以脱离实际工作情境、抽象层面的理论问题为中心,这一特性决定了主体间的高质量沟通对技术知识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范式的转型路向

探讨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范式转向的逻辑前提是基于职业院校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同其他教育机构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有着根本不同,技术知识的建构规律有其自身独特的属性,即技术知识建构的情境实践性、工作导向性、自主反思性和主体间性决定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有着自身独特的范式取向。

(一)在“情境”中学,体会知识意义

学科知识由于过于追求自身的普遍性、客观性、可言传性等属性特征,导致其可以完全脱离知识产生的情境而在课堂之中进行学习,因此,自学校教育模式诞生以来,课堂学习就成为学习学科知识的主要模式,而当时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仍然是学徒制。但随着职业教育实现从“口传身授”的学徒制向“班级授课”学校教育模式的转型,职业学校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日益同其所产生的工作情境相脱离,这种脱离导致学生很难在课堂教学模式下形成能够胜任工作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而企业也经常抱怨职业院校毕业生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需求。

之所以导致这一结果的产生,是由于职业院校学生所学习的技术知识不能完全脱离于其产生的工作情境,这种脱离只会导致学生学会了一堆抽象的符号、概念、原理,而这种学习不仅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往往会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造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状态。由于技术知识不仅包含了较为抽象的技术理论知识,还包括了技术实践知识,而这些知识通常具有个体性、不可言传性、默会性等特征,因此,技术知识的学习不能完全脱离于其产生的具体情境,不能完全通过学校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传授,而且就算是技术理论知识也需要在技术实践过程中才能发挥其作用,也需要在实践情境之中理解其对工作任务完成的意义,脱离于工作情境传授技术理论知识,不仅会阻碍学生对技术理论知识内涵的理解,而且会阻碍学生在头脑中实现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的整合,从而制约其形成真实、可迁移的职业能力。

(二)在“工作”中学,体验任务逻辑

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情境之中学习仅仅是完整构建技术知识,形成真实职业能力的必要条件,而要想真正实现对技术知识的完整建构,还必须按照一种新的逻辑来学习技术知识。在职业院校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中,从整个课程体系而言,知识是按照从抽象到具体、从基础到应用的逻辑进行组织的,即按照普通文化课程、技术理论课程、技术实践课程的顺序进行组织,而具体到每门课程而言,则是按照知识自身的内在学科逻辑进行组织的,技术实践课程则完全成为了实习、实训课,其与技术理论课程鲜有衔接和联系,这种人为割裂技术知识内在逻辑的课程模式会造成学生无法将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无法将所学得的知识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也会最终制约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因此,学生在工作情境之中的学习,并不是毫无目的地进行学习,也不是按照传统学徒制口传身授的模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需要找到自身的逻辑纽带来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一纽带就是工作任务。这是由于技术实践能力的形成不仅跟学习的内容有关,还与学生所学习的学习内容结构密切相关,即学生要想掌握在真实工作场域中的技术实践能力,就必须按照工作过程中知识的排列和组合方式,学习这些知识,只有当学习技术知识的顺序和工作过程中技术知识的组织顺序相一致时,个体才有可能去掌握这些知识并通过工作实践而形成技术实践能力,而不是去学习一些虚假的、悬空的,按照知识自身逻辑组织在一起的,脱离工作实践的抽象符号。

(三)在“团队”中学,体味视阈融合

技术知识建构的主体间性规律决定了技术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不同学习主体间在技术实践过程中通过互相模仿、沟通、交流,才可能达成,技术知识的学习是在不同学习主体之间和作为学习促进者的教师之间进行意义建构并达到视阈融合的一个过程,而这样一个过程单靠学生自己完成不仅事倍功半,而且会影响学生入职后所需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养成。尤其当机械、僵化、细琐分工的泰勒主义生产模式向个性、弹性、富有合作精神的后工业生产模式的转型时更对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因此,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应该通过“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开展,竞争主要存在于不同的学习小组之间,而且小组成员也可以按照不同的学习项目重新进行人员调整。通过这一形式,可以有效促进学习者技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目标的达成,学习者通过在小组内部的沟通、交流和分享,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建构对技术知识完整意义的理解和认知。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篇8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技术人性化;工程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12-0039-04

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技术知识是大学工程技术专业教育长期以来秉持的原则。这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对现代工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工业化以来对科学技术知识的盲目崇拜已经使人类在环境、生态、资源、社会伦理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工程技术教育领域,有必要对现有的工程技术教育观念和方法进行深刻的反思。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泛指大到机器和工程设施,小到个人产品的一切器物)、环境三大要素之间关系的科学,是研究人的需求特性、工作生活环境与机器三者相匹配的问题,是为解决工业社会系统中人的效能、安全、舒适和健康问题而提供理论与方法的一门科学。人机工程学在高校的工业设计、工业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安全工程、计算机等众多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学生教育中受到重视。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高等院校开设了该课程。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处于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在研究人、机、环境三要素的基础上,注重“人―机―环境”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寻求达到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生产和工作的目的。[1]我们需要充分理解人机工程学课程所关注的以人为本的精髓,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本文提出从技术人性化的角度讨论人机工程学课程的教学问题,由此引发对科学技术人性化的思考。

一、人机工程学课程性质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与人两者总是不可分割的,研究技术及其产品和工业社会中的人的和谐关系就是人机工程学发展的起因。所以,人机工程学又叫人体工程学、人因工程学、人类工程学、工效学、工程心理学等,是一门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协调、一致性的学问。人体科学、环境科学和技术科学及其产品三者之间的相互整合,构成了本课程的内容体系。从表面上看,该课程研究的是狭义的人、产品和环境之间相互协同的关系;从本质上看,该课程研究的是人、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和谐问题。所以,该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人类在工业社会建立一个舒适、安全、高效、和谐的工作与生存环境提供理论和方法。

科技产品的设计以及产品技术的发展总是要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并要适应和满足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这些观念已逐渐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消费者中形成共识。那么,工程技术人员在开发新产品、设计新项目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什么思想方法来考虑这些要求?这就需要深入到具有技术人性化功能的人机工程学精髓之中来进行探究。

二、技术人性化的人机工程学

(一)技术人性化思考

技术人性化是指技术对人需求的全方位的满足,是“科技以人为本”基本理念的体现。[2]技术人性化是当代高新技术发展的一个最为鲜明的趋势。技术人性化以满足人性需求、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中心,通过引导科学技术发展按照人性需求加以改变,并使它以正能量为人服务,从而实现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解放。[3]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既放大了人类的力量,同时也放大了破坏的力量,会产生某些非人性、负能量的恶果,从而给人类带来麻烦、威胁甚至灾祸。如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的爆炸泄漏,世界水利工程史上负面影响最难消除的阿斯旺大坝工程,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导致臭氧层这一人类保护伞的破损,等等。这些威胁和灾难是技术对人性异化的结果。要想让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就必须积极寻找将技术赋予人性化的因素,实现技术的人性化功能,从而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保护人类。

从人文视角来看,机器工业时期以来,工具理性的泛滥、科技崇拜的盛行、拜物主义的形成等,导致了科技人文因素的失落。[3][4]著名的技术史和技术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指出,“在今天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是以‘巨机器’为代表的单一技术为主导的时代,产生了机器的神话,人沦为机器的奴隶,于是应该转向多元化的、民主的技术,恢复人在技术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人和技术的协调发展”。伟大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5]:“关心人本身,应该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如果技术是朝向人的尺度和人性特征所创造和发展,那它将给人带来的是满足感、舒适感和自由感。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通过自己的研究实践得出结论[6]:“技术的发展,对善和恶都带来无限的可能性……不能从市场的观点,从节省了多少钱的观点来看待这种新的可能性……出路只有一条:建立一个以不同于买卖关系的人的价值为基础的社会。”这些论述对于形成和推动人类社会认识技术的两面性,引导科学技术朝着“技术人性化”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技术人性化教育

如何正确引导技术朝着具有人性化因素的方向发展,如何正确理解和实施技术人性化教育,促使技术走向“人―机―环境”的良性发展道路,这是值得全世界关注的重要议题。然而,技术人性化虽然有助于缓解和治理人与自然、人文与技术的紧张状态,有助于解决人、机、环境之间的矛盾,但如果还局限于从技术问题到技术方案的角度来谈解决问题,那么其思路还是狭窄的。我们认为,只有从人与自然、人文与技术、人与机器的总体的生态平衡的视角来考察问题,也就是在“人―机―环境”的总体框架内来讨论问题,才能找到富有远见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自然界与人类的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正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所迫切需要的至关重要的理念。所以,现代技术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步发展为一门新的学科,即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技术人性化的学科,设计技术人员应该通过学习本课程接受到技术人性化教育。

技术人性化教育是一个在技术活动中关注生命的动态过程。实施技术人性化教育,应始终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人的自然属性与科学技术属性的辩证统一。然而,从我国高校教育的现状来看,技术人性化教育的实施尚处于中低水平。在工程技术教育中不难看出,教学工作鼓励的是固有知识、结论的机械认同,而不是独立、创新、发展的思维;追求的是学生技术知识与能力的标准化,而不是关注技术的人文关怀及技术的应用对人产生的弊端。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会造成学生只注重技术的思维定势。

(三)人机工程学体现了技术人性化教育

针对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工程技术人员加强技术人性化的教育问题,美国学者a・woodcock提出了“人机工程教育学”的理论。他认为人机工程教育是技术与人文的桥梁,是科学技术研究、人性关怀以及社会生活三者之间的交集,是大学对人类社会发展中技术文明的认知教育。他认为“人机工程教育学”在大学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7][8]对“人―机―环境”知识的缺乏和漠视,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生产遭遇了许多问题,使技术产品与使用者碰到了许多麻烦,影响了技术产品的正常使用、人们的彼此交往和工作效能的提高。

虽然现代技术产品的设计出现了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等理念,但这些理论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遵循的仍是技术思维,强调的仍是技术功能,忽视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因素。所以在本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将教材里的内容逐一地讲解,那么学生对于人机工程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以及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就不是非常的理解,容易把本课程单纯地看作是一门以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为主的课程。可见,确立以技术人性化为观点的人机工程学教学改革思路契合了人机工程学课程的精髓。

三、从技术人性化角度谈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改革思路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始终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研究、学习本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的是什么?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魅力在哪里?这是我们在本课程教学中应该正视、思考的问题。[9][10][11]我们根据该课程的“人―机―环境”特点及服务于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需求,基于技术人性化思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金字塔”的教学模式,从人性化角度指导人机工程学教学工作。

人机工程学“金字塔”教学改革方法是由塔底面的三个“点”和塔上“顶点”形成的一个金字塔形状,如图1所示。塔底面第一个“点”就是人的特征的讲述,其内容主要是关于人的特征本身的教学;第二个“点”是“机”的设计规律的探索,其内容更多的是技术理性分析;第三个“点”是工作环境的协调性保证。这三个层面应相互结合,层层递进,最后形成“人―机―环境”一体化效果,即人机综合效果,实现“人―机―环境”系统中人的最佳感受,这就是“金字塔”的“顶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本课程的魅力,形成一个完备的课程教学过程。

“金字塔”的教学方法就是将教学思路与过程分解为“人的需求是什么?怎样为人设计?达到什么样的人机协调效果?”三个支撑点,即分阶段、分层次解决设计中的人机学问题,以达成“人―机―环境”一体化的效果。以三个“点”为基础,以“顶点”为中心目标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人与技术之间的和谐问题。

(二)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为此,我们将人机工程学课程分为三个维度和一个目标,即人的维度、机的维度(包含人机交互和作业等)、环境的维度和人性化需求目标,如表1所示。课程教学的重点是“人”,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围绕“人”的维度来展开。首先通过人体测量和人体基础数据使学生掌握人的特征尺度及其在“人―机―环境”中的具体应用方法;然后从与技术产品设计有关的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感觉系统”、“运动系统”3大系统知识来讲述其与技术产品设计的关系及应用方法。“机”的维度主要是以人机交互,如显示系统、操作系统、手握式工具和工作桌椅为主的人机信息界面与常用工具设计,生产作业主要是作业姿势、动作设计、作业岗位和作业空间分析,其他主要研究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虚拟人机学、绿色人机学、智能化人机学和事故成因分析及其安全设计等。环境维度因素主要是与人和机器有关的环境因素,如热环境、光环境等。人性化目标关注人在系统中的最直接感受,如安全感、舒适感、健康状态、卫生条件及工作效率。通过以上内容的教学安排可给学生构建出一个清晰的、以人为中心的课程框架体系,从整体性把握课程内容,强化各部分的内在联系。

(三)技术人性化教学改革的作用

以人为本、以技术人性化为目标的人机工程学教学改革对技术产品设计和工业生产过程的作用可以概括为:1.重视人的因素,在技术研究和产品设计中满足人的基本需求;2.考虑“机”功能的合理性,为技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3.考虑环境因素,为技术产品提供设计准则;4.重视“人―机―环境”系统的和谐,为技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工作程序。

以人为中心、以技术人性化为目标的人机工程学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提升当今大学生的科技素养,还可以增强他们对以人为中心的实施能力。最佳的设计技术必然是人、环境、技术、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和谐统一。为此,工程技术人员应在以上各方面中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从技术、人的关怀和社会方面来判断最佳平衡点的标准,就是在技术设计中坚持技术人性化的主导思想,并将以人为本贯穿于技术工作的全过程。

四、结束语

为了提高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要根据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人机工程学的教学目的,在教学模式上不能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技术,还要重视技术的人性化思想的培养,紧紧围绕“人―机―环境”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注重与背景学科的融合,重视学生人机工程学思想的培养以及对课程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拓宽本课程教学的广度。在教学方法上要针对本课程的具体内容,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本课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许鸣洲.技术的人性化:趋势与课题[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5):70-74.

[3]卢旺林.论两种不同意义上的技术人性化[J].科学管理研究,2006(1):48-51.

[4]贾丽丽.基于人性技术化与技术人性化的哲学思考[J].科学之友,2009(12):125-126.

[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全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诺伯特・维纳.人有人的用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7]woodcocka.ergonomics,educationandchildren:apersonalview[J].ergonomics,2007(10):1547-1560.

[8]卢兆麟,汤文成.工业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J].工程图学学报,2009(6):1-9.

[9]Vinkpeter,Koningsveldernstap,molenbroekJohanF.positiveoutcomesofparticipatoryergonomicsintermsofgreatercomfortandhigherproductivity[J].appliedergonomics,2006(4):537-546.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篇9

关键词:技术观;科学观;自然科学;人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232-0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具有特殊意义的著作之一,它标志着马克思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部著作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有关哲学、经济学和美学的思想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论述。但是,《手稿》中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未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本文拟对《手稿》中的科学技术思想作初步的探讨。

一、把技术置于工业活动中的技术观

技术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在早期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艺,是劳动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技能。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技术主要表现为依据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材料、手段和方法,对物质、能量、信息进行变换和加工,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实践活动。技术主要包括劳动手段、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工艺和方法。马克思关于技术的哲学认识和理解,通过他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特别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的理解和揭示过程中阐发出来的。马克思在《手稿》中几乎没有使用过“技术”这个词,但这并不等于他没有技术观的思想。事实上,技术(马克思常常使用工业或机器这个词)是马克思分析问题和揭示对象本质的切入口,是一件最得心应手的批判武器。

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把技术同工业的本质紧密联系起来。其思想主要表现在:

第一,工业活动主要体现为技术活动,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确立了技术即工业的本质的思想。认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也就是工业,就是自身异化的活动。”[1]在马克思看来,技术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的表现。技术或工业就是劳动,是全部人的活动。由于在当时私有财产的异化范围里活动的人,同自己创造的对象相异化,所以,在工业中他们看不到人性,看不到自己的本质,而只能看到它的非人性。这样,人对于对象,对于技术和自然科学,就至多只能看作有“效用”的东西。因此,人就只能把宗教、政治、文艺等活动当作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性。但是实际上,“因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也就是工业,就是自身异化的活动。”所以,虽然可以把技术即工业只当作人类普遍活动的一部分,但是从根本上说,更应该把上述那些抽象的普遍的活动,看作是劳动、工业、异化活动的一个特殊部分和表现。“在通常的、物质的工业中,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象的形式,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1]p127所以,马克思认为,必须研究劳动、生产、工业和它的历史,才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和力量。尽管它是在异化中发展起来的,毕竟它是人的本质的最现实、最易感知的成果。因此,技术的本质即工业能够在人的劳动活动或人的本质的意义上得到界定,技术的首要性也就可以理解了。这里,就隐含着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

第二,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马克思在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没有仅仅从人与自然界的直接统一来直观地把人认作自然界的一部分,而是以人的劳动、人的社会生产为中介,阐述了人与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人的劳动活动最基本表现就是技术活动。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的显现或自我确证,又是通过“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而实现的。这种改造、创造,就是劳动,就是人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技术活动。自然界通过劳动这个中介与人类联结在一起,自然界是人的劳动的基础,人离不开自然界;人通过劳动创造着自然界,现实的自然界同样离不开人。在资本主义时代,人类劳动已经获得了社会化的大工业的形式。人类通过工业在创造和生产着自然界。所以,马克思认为,“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1]p128在这里,马克思把技术即工业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的中介,把人的本质与自然的本质看作只有在技术的或工业的劳动活动进程中才能得到表现。接下来马克思更加肯定技术活动即工业的这种地位,认为“在人类历史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1]p128

第三,技术活动的价值意义在于二重性。马克思对技术活动的价值意义的丰富性的理解,被其劳动异化理论中人被奴役的思想所掩盖。其实,马克思首先是从正面高度评价和肯定技术或工业及其活动的根本性意义。马克思的著名的需要理论,就是对技术价值的正面的肯定。技术活动确实带来了产品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等问题,但这些问题的解决,仍然在技术自身的进步中,共产主义的实现也必须依靠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技术的二重性可以从马克思的如下论述中得到说明。马克思指出,“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业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一部分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1]p93这里,马克思看到了技术的积极性和消极性,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也更加说明了技术的二重性。

从上面可以看出,一开始,马克思关于技术的哲学理解就是对技术活动的本质的认识,他特别关注技术活动与人的本质的关联性,技术与人的社会化和人化的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人的本质理解,必须在人的社会劳动中,在技术活动中。劳动或技术是理解社会、理解人、理解现实生活的基础。

二、从人类历史中来理解科学的科学观

马克思在《手稿》中也阐述了自己的科学观。他把科学作为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作为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作为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的历史过程看待的。

第一,社会的活动主要体现为科学。马克思指出,因为“人”是社会的,所以当他作为“人”而活动时,必定是社会的活动。科学劳动者“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1]p122。他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所以,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同时,马克思认为“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1]p128这说明,科学一方面是一种精神生产,即“感性意识”;另一方面,又是具有生产形态的普遍性,即“感性需要”,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所以,自然科学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活动即生产劳动,从而产生人类对自然界规律性的认识的一门学科。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的阶段,自然科学就发展到真正具有科学形式的阶段。因为,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好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完成非人化。”[1]p128这里,已经隐含着马克思后来一直坚持的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作为精神生产的科学可以通过工业实践转化为物质生产力,进入并改造人类生活,导致人的解放,导致共产主义实现。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的存在,科学却又造成人的关系的非人化。这样,马克思就全面地阐明了科学在两个方面的社会作用: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第二,科学体现为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就是人的创造能力、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的劳动、生产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人通过劳动来“实际上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就是人的上述诸能力的“自我确证”。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能力、精神生产的创造能力的确证。人通过自然科学从精神上“占有”自然界,形成关于自然的知识。被科学所占有的自然界的许多部分,并没有马上被人们用劳动实际地改变,但是,人类通过自然科学一旦认识它的本质,便实现了精神上的占有。然后,又可以通过工业,通过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再实在地以物质上占有它。这里,已经包含有“科学―技术―生产”的思想。人类正是通过生产活动和科学活动的结合,逐步展开自己的本质力量,使天然自然界成为人化自然界。可以说,人类的科学史,就是人的本质力量逐步展开、发展的历史。

第三,自然科学必须与人文科学相统一。马克思的自然观是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自然观。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离状态,反对这种分离,因为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方向”。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但又离不开人。因为这个自然界通过人的劳动、通过工业而被人改造过的;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说“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1]p128。人文科学是以人、人的社会为研究对象的,但也离不开自然。因为人必须以自然界为对象,如果离开了人的自然本性,离开了人以自然界的改造的对象性活动,人文科学就根本无法认识人和他的本质。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自然界的社会的现实,和人的自然科学或关于人的自然科学,是同一个说法。”[1]p129所以,“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p128因此,必须把人的科学当作自然科学来加以研究,而自然科学也必须研究人本身,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全面的科学,它是在扬弃私有财产和异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的科学。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科学,就是建立在这种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一致的基础之上的唯物主义学说。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也证明了马克思当年预言的正确性。

三、评述

马克思写作《手稿》的时代,正是他“确立自己观点”的时代。《手稿》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考察理论问题时的经济观点和哲学观点的有机统一”[2]。马克思对科学技术观的阐述,正是这种综合的成果。马克思从自然与人及人类社会相统一的历史发展中,从与劳动以及异化劳动的联系之中建立自己的科学技术观;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历史活动与整个人类历史、生产发展、异化劳动,与人的彻底解放联系起来。社会的、历史的、人的劳动,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马克思整个哲学的出发点,也是他的科学技术观的出发点。尽管在马克思的这部手稿中,许多思想和认识并没有得到展开,但从人出发去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从科学技术出发来理解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这个科学技术哲学的基本原则,却被确定下来。现在,整个世界的哲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百多年前前所未有的新面貌,正好确证了马克思这种思想的科学性。因此,马克思所坚持的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原则,仍然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研究。虽然《手稿》里所散发出来的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第一次探索,有其局限性。但是它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的表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具有二重性;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相一致。同时,对于共产主义的实现,马克思也认为,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物质基础,而这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综上所述,这部《手稿》在科学技术哲学方面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篇10

关键词:项目管理;自然辩证法;系统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科技的进步,工程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项目管理越来越系统化、专业化,我们需要一个正确的理论作为依据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地管理。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在项目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自然辩证法简介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门类,它研究的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某一具体规律、科学技术某一学科发展的特殊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中具体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1]。它吸取了历史上自然观的精华,摒弃了旧自然观的糟粕,研究和认识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科学图景及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特征和规律,并研究和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1]。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和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想象来考察,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成果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1]。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理论,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理论体系[2]。科学技术方法论对社会认识实践具有重要的自导意义,唯物辩证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系统阐述了我们在实践中所用的方法、技术和逻辑过程。

(二)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指导意义

恩格斯指出:“一个名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我们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他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度,需要一个正确的哲学理论来指导我们进行研究,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这一整套理论,要求我们要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自然辩证法

(一)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一词越来越多地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定义很多,国际标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指南(iSo10006)》定义项目为:“由一组有起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

“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实现项目的目标[3]。

工程项目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典型的项目类型,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工程项目的对象通常是有着预定要求的工程技术系统。项目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子项、分项和工程活动构成,项目管理必须包括整个系统的管理。完整的项目管理工作过程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反馈等。项目管理应该包括全部的管理任务,有工期、费用、质量(技术)、合同、资源、组织和信息等的管理。

(二)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以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

系统方法的一般步骤:阐明问题目标选择系统方案系统分析系统选择决策实施计划。系统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并将给工程项目管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4]。

1.系统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内在要求性

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系统性、产品固定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体积庞大、操作空间有限、技术复杂、规模宏大等技术经济特点,从而对立项的正确性和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个工程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许多的子项目,也包括管理项目的人——管理者。工程项目管理者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技术素质、经营素质与方法等,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主导因素。

(1)现代项目管理具有特征:“1)项目管理理论、方法、手段的科学化。这是现代项目管理最显著的特征。现代项目管理吸收并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具体表现在现代管理理论的应用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等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最显著的是计算机的使用。2)项目管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由于现代社会对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需要职业化的项目管理者,这样才能有高水平的项目管理。3)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项目管理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复杂的工作,要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多,使得项目管理日趋国际化。”[5]

(2)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内容:包括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等。

项目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在某一工作区域内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都会对另一个工作区域产生影响。这种内在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很明确的、可以把握的,也可能是不确定的、难以把握的。由于存在这种内在的相互作用,所以需要管理者对各种项目目标进行权衡。在各种管理中,要有整体和全局观念。任何一个子系统、子项目都不能脱离整体,一旦脱离整体,其组织就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2.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方法

系统不仅是整体的,也是开放的。系统的内外部环境也会影响到管理者对项目的管理。如何处理系统的开放性问题,管理学中的Swot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工具,其哲学依据就是开放性原理。Swot是在进行项目选择时最常见的对项目优劣进行分析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左右框代表内因,上下框代表外因;Ⅰ、Ⅱ代表积极因素,Ⅲ、Ⅳ代表消极因素。框内内容表示:(1)上边的Ⅰ为内部积极因素,即自身优势(Strength);(2)左边Ⅱ为外来积极因素,即外部机会(opportunity);(3)下边Ⅲ为外来消极因素,即外部威胁(threat);(4)右边Ⅳ为内部消极因素,即自身劣势(weakness)。

在承接一个项目之前,以项目团队为中心进行Swot分析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理性,减少决策的失误。其方法是:(1)列出团队自身的优势以及如何充分地发挥这些优势,并填入Ⅰ。(2)列出该项目提供了什么外来机会以及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并填入Ⅱ。(3)列出可能影响项目成功的威胁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威胁,并填入Ⅲ。(4)列出团队自身弱势以及怎样将影响降至最小,并填入Ⅳ。

Swot方法就是如何利用内部的变化去适应外部环境。项目目标要能实现,就必须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避免威胁。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事物质和量的统一体现在“度”的范畴里。“‘度’是一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话动范围。辩证法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比例、事物发展的过程.都是有‘度’的,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它能保持事物的稳定状态,维系事物特定的质。此时,事物总体上处于协调、稳定、有序的和谐状态。”[6]协调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取得一个成功的项目,协调具有重要的作用。

协调可以使矛盾的各个方面居于统一体中,解决它们的界面问题,解决它们之间的不一致和矛盾,使系统结构均衡,使项目实施和运行过程顺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是协调的中心和沟通的桥梁。在整个项目的目标设计、项目定义、设计和计划、实施控制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协调工作。

三、结语

工程项目由于诸如市场条件越来越苛刻,项目变得越来越大,行业变化速度加快等原因,越来越需要更专业、更高级、更系统地进行管理,自然辩证法对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管理理论基础。运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我们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自然辩证法贯穿在我们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赵修渝.自然辩证法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2]沈杨.软件工程中的自然辩证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5,(6).

[3]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俞慧玲.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J].水路运输文摘,2005,(2-3).